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安徽省歷史學會

安徽省歷史學會

發布時間:2021-02-03 11:38:29

㈠ 安徽史學的歷史沿革

安徽史學 雜志是安徽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學術性雜志。它創刊於1957年1月,是當時回國內僅有答的三家史學專業刊物之一。原名《安徽史學通訊》,由原中國科學院安徽分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歷史研究室創辦。1959年,她與該所主辦的另一份史學刊物《安徽歷史學報》合並,更名為《安徽史學》雜志。1960年,因經濟困難,被迫停刊。1983年4月,中共安徽省委決定建立安徽省社會科學院。該院成立後,立即籌辦恢復《安徽史學》雜志,並自1984年1月開始正式對外公開發行。

㈡ 安徽省無為中學的辦學歷史

1925年,在無城後新街沙氏宗祠創辦無為縣初級中學,為縣級初級中學。
1928年,遷往無城東門劉家公館。
1930年,遷往無城觀震潮(即今無為一中校址)。
1938年,遷往開城橋徐家新屋(借四維小學校舍)。
1939年,遷往無城綉溪(租王家公館李氏宗祠暫用)。
1940年,遷往無為南鄉黃姑閘。
1942年上半年,先解散了學校,接著在廬江黃泥岡陳祠復校,旋即遷廬江黃泥河鎮;秋,由廬江黃泥河鎮遷回縣內南鄉汪田的田埠蘇村,冬,再遷至本縣與廬江接壤的斷腰嶺。
1943年,由斷腰嶺遷至廬江的磚橋。
1944年,由磚橋遷回縣內合毛河鎮。
1945年,遷回無城黌門。
1946年秋,更名為無為縣立中學,增招高中上升為完中。
1949年,更名為安徽無為中學。
1950年,更名為皖北巢湖行政區。
1951年,更名為皖北區無為中學,上升為地區重點中學。
1952年,更名為安徽省無為中學。
1953—1956年,跨黌門與觀震潮(即今無為一中)兩處 。
1955年,上升為省管中學。
1956秋,遷至西寺(內有古塔)即今校址(西大街104號)。
1966年7月,毀古塔,易校名為興無中學,即今校址。
1968年10月,撤銷建制。
1970年11月26日,恢復建制,定名為安徽省無為中學。
1980年,定為縣重點中學、地區重點中學。
1987年,上升為副縣級建制。
1997年10月7日,確定為巢湖地區規范完中。
2001年,晉升為「安徽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2013年,獲得北京大學授予的「高中校長實名推薦」資格。

㈢ 安徽省二本學校歷史系排名

我是一個中學老師!就二本而言,淮北師范大學絕對是二本中歷史系的NO.1,淮北回大學建校歷答史悠久,碩士點多,所以就目前而言,是二本中最好的!
安慶師范學院,目前正在申請安慶大學,隨著安慶的發展,這所大學發展潛力大!
其他的有歷史系都是一些院校 如滁州學院 池州學院,

㈣ 安徽歷史文化有哪些

安徽歷史文化: 文明源頭:安徽於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慶府與徽州府名第一字為安徽。安徽因歷史上有古皖國和境內的皖山、皖河而簡稱"皖"。 安徽省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繁昌縣人字洞發現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活動遺址。在和縣龍潭洞發掘的三、四十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和縣猿人"遺址,表明遠古時期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安徽這塊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為成湯之部,古壽春(今壽縣)在春秋戰國時曾為楚國首都。

老、庄故里:安徽省是中國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悠久的歷史產生出對中國傳統主流文化有重大影響的思想學派,至今仍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文化。

道家學說:春秋戰國時期老子(今安徽渦陽縣人)、莊子(今安徽蒙城縣人)創立了道家學說,老於主要著作有《道德經》,莊子主要著作有《莊子》。其主要哲學思想是:以道為世界的本原及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以陰陽二氣相互作用解釋宇廟萬物的產生。

天文歷法:劉安系漢高祖劉邦之孫,封淮南王。西漢哲學家,主要著作有《淮南子》。他以道家思想的"道"和"陰陽二氣"為理論解釋四季變化,並創立了二十四節氣歷法,至今仍指導我國農業耕作。劉安在壽縣八公山練丹求變,研製出中華美食-豆腐,現已成為世界性的食品文化。

理學學說:朱熹,祖籍安徽徽州婺源(今為江西省婺源)。南宋時期思想家、理學集大成者,也是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有《資治通鑒綱目》。朱熹以人性有"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之分為定論闡發理學,完善了"二程"理學,並對孔子儒學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

安徽文學:東漢末年由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創立的建安文學,以其現實主義手法和清新的風格,形成建安學派,並對後世五言詩、七言詩產生深遠影響。清初桐城人方苞、劉大槐、姚鼐主張散文應宣揚儒家思想,倡導唐宋古文傳統,形成桐城文派,在清代文壇產生重大影響。

黃梅之鄉:安徽是戲曲之鄉,保存著有"戲曲活化石"之稱的"儺戲"和古老的"目連戲";發源於安徽的徽劇則是京劇的前身之一。 黃梅戲已成為全國性的大劇種。安徽民間舞蹈豐富多彩,其中以淮河岸邊流行的花鼓燈最為有名,被譽為"東方芭蕾"。黃梅戲原系皖鄂交界山區民間流行的採茶小調,經藝術家嚴鳳英、王少舫演出《天仙配》、《女附馬》等電影戲劇片,五、六十年代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進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經新一代藝術家的再創作,並廣泛出訪歐美、東南亞,黃梅戲已成為中外廣受歡迎的大劇種。

名人薈萃:安徽自古人傑地靈,這塊土地上曾孕育出一大批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科技方面,主要有在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施行外科技術的東漢醫學家華倫,西漢天文歷法創始者劉安,中國珠算的集大成者、明代數學家程大位,現代美籍物理學家楊振寧,中國兩彈元勛、核物理學家鄧稼先等;文化方面,主要有道家學說的創始人老子、莊子,漢末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清初新安畫派代表人物漸江、查士標、汪之瑞、孫逸,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方苞、劉大槐、姚鼐,清代小說家、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清代戲劇家、徽劇領袖程長庚,現代著名山水畫家黃賓虹,著名學者胡適,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經濟方面,主要有清代經濟學家、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到的 唯一的中國人王茂蔭等;政治、軍事方面,主要有春秋時期政治家、經濟學家管仲,三國時期的曹操和周瑜,北宋時期執法如山、為官清廉、被百姓譽為"包青天"的清官包拯,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清朝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創始人李鴻章,中國共產黨和新文化運動創始人之一的陳獨秀等。

㈤ 安徽歷史上遠學粵閩近學江浙是哪年

1988年。
1988年2月5日,春節前夕,安徽省召開省直機關萬名幹部大會。這樣的「萬人大會」,自「文專革」屬後已經不多見了。省委書記李貴鮮做了《遠學粵閩,近學江浙,加快我省改革開放步伐》的動員報告。會後,省直機關各部門和全省地、市、縣主要負責領導,分批外出考察。有關部門參照長江三角洲的政策,陸續制定並實施了一些改革措施。
「遠學粵閩、近學江浙」這是改革開放後,安徽提出的最著名的口號之一,也是安徽東向發展、融入長三角最早的實踐源頭。安徽曾先後作出「遠學粵閩、近學江浙」、「學上海、學沿海」和「呼應浦東、開發皖江」等重大決策。繼1988年安徽提出「遠學粵閩、近學江浙」後,1990年,安徽作出「搶抓機遇、開發皖江、強化自身、呼應浦東、迎接輻射、帶動全省」的重大戰略決策。

㈥ 安徽什麼大學有歷史系

安徽大學和安徽師范大學都有歷史系
安徽大學歷史系的創建和發展可以追溯到1928年建校之初的文法學院,1959年正式設置歷史系並開始招生。

㈦ 歷史優秀網站

1、史學研究網: http://www.3hresearch.com/ 主要進行史學理論、史學史、海外中國學史方面的研究。著重發布這一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的前沿學術成果和最新學術信息。轉載以往曾經發表過的有學術留存價值的史學信息和論文。 2、中國史學網: http://www.chinahis.com/ 主要面向高等院校歷史專業教師、科研人員、研究生、本科生以及歷史學愛好者,以促進高校歷史專業本科教學為主,兼顧歷史學研究和歷史知識的普及,同時促進國內歷史學界與境外和國際歷史學界的網上學術交流。 3、中國讀史網: http://www.cndsw.cn/index.asp 主要欄目有政壇風雲、戰火烽煙、文章中心、思想探微、史學論叢、國際縱橫等欄目。 4、象牙塔: http://www.xiangyata.net/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陳爽博士的個人主頁,有個人的研究成果及相關鏈接,其「國史論壇」頗有特色。 5、史學評論網: http://www.jianwangzhan.com/cgi-bin/index.dll?index15?webid=jianwangzhan&userid=147978 一個以促進中國史學評論發展、加強史學交流為主旨的史學類個人網站。開設的欄目有:學術評論、史學評論、史書評論、史家研究、史學理論、學術史研究、研究綜述、史學爭鳴、史學訊息、文史博覽、新書簡介、池豫文集等。 6、歷史風雲網: http://www.lsfyw.net/Index.html 各個專題收集有思想文化科技、歷史的奧秘、中外通史、歷史故事、歷史文化遺產等歷史知識,而戰爭專題史、民主專題史、社會經濟生活等欄目則體現了一定的學術性和專題性,並且收有中學歷史的教材教參電子版以供下載。 7、中國世界古代史研究網: http://www.cawhi.com/ 系陳德正教授受中國世界古代史學會之託主持的非經營性網站,旨在通過互聯網向上網用戶無償提供具有公開性、共享性的有關國內外世界古代史教學與研究的相關信息,主要受眾為高校與科研院所的歷史學及相關專業師生及世界古代史學的業余愛好者和研究者。 8、銅雀-中國歷史網: http://www.tqxz.com/ 有中國通史、中國歷代帝王、中國各朝疆域、中國歷代名人等欄目,尤其是民族邊疆史內容最佳,界面精美,資源相對比較豐富。 9、血鑄中華: http://xzzh.china5000.cn/ 由共青團中央和中國社科院主辦。欄目有民族英烈、人民的反抗、不平等條約、歷史資料、歷史照片、歷史遺跡、歷史研究,侵華戰事、懺悔錄、海外評述等。 10、歷史資源網: http://www.fed.cuhk.e.hk/history/ 提供香港、世界及中國歷史資料及教學資源,包括相片、視聽教材等。 11、中國歷史網: http://www.cnhistory.cn/ 主要欄目有歷史人物、歷史論文、歷史文化、歷史圖片、歷史研究、歷史故事、歷史知識、歷史小說、歷史資料、歷史上的今天等。 12、中華萬年網: http://www.china10k.com/simp/indexlight.htm 具有豐富中國歷史資料。 13、中華文史網: http://www.qinghistory.cn/ 發布以清史編纂為主的研究成果、研究動態、資料和各種信息,其范圍涉及史學、 文學、哲學等中華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包括清史纂修、清史研究、中華文史、清史數字圖書館、文化社區、新聞中心、公告欄、網站地圖、站內檢索等。 14、中國918愛國網: http://www.china918.net/index.html 是2000年「大阪事件」後建立的,以宣傳、研究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民間、業余製作維護、公益性質的聯盟網站。 15、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網: http://www.wenbao.net/ 一個公益性的專業文物保護網站,其宗旨是宣傳文物保護知識,弘揚中華文化。 16、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研究: http://www.medhis.tongtu.com/cgi-bin/index.dll?index1?webid=tongtu&userid=2110411 由中國世紀中世紀史學會主辦,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承辦,聊城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協辦的研究中國世界中世紀史的網站。 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7-12 14:59 17、唐研究: http://www.tangrf.org/ 唐研究基金會網站, 有基金會介紹、《唐研究》雜志、研究動態、學術信息、學者資料庫、唐代文庫、唐代畫廊等內容。 18、中國古代史教學研究網: http://www.ldcah.com/ 由聊城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古代史教研室創辦的一個研究中國古代史的網站。 19、史海泛舟: http://www.cycnet.com/history/index.htm 含今日歷史、史學動態、史林聚焦、通史大觀、人物春秋等欄目。 20、史學連線: http://saturn.ihp.sinica.e.tw/~liutk/shih/ 台灣中研院史語所研究人員創辦的史學專業網站,分類細,鏈接站點十分豐富。 21、古風文史: http://www.gf99.cn/wsh.asp 為個人網站古風網下的古風文史版塊,主要有文史動態、哲學宗教、歷史研究、文學研究、文化鑒賞、讀書評論、文史知識、論著簡介、學者簡介 文史專題等欄目。 22、中學歷史教學資源在線: http://hhdts.51.net/ 為中學歷史教師提供歷史文字、圖片、教案、課件、題庫等教學資源的教學網站。 23、遼金史研究: http://www.liaojinhistory.com/ 有關中國遼金史的學術網站。 24、歷史迴廊: http://www.epicbook.com/ 含歷史事件、人物、照片、地圖、圖片、傳記等。 25、中華人網: http://www.greatchinese.com/ 有中國歷史(中華帝國興亡史),佛教(一休禪堂),文化新聞(翰林別院),歷史名人(中華俊彥),歷史傳奇故事(中華傳奇)和百家姓(中華百家姓)等項目。 26、中日網: http://www.sjhistory.net/site/newxh/index.htm 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自主開辦的非營業性的公益學術網站。 國學參考: http://www.zgwww.com/ 主要搜集和整理國學相關的資料文字圖片,主要收錄歷史、文學、古籍、傳統文化、社會科學、中醫、易學、宗教等相關資源。 28、中國基礎教育網歷史頻道: http://www.cbe21.com/subject/history/ 設有史學動態、多媒體資源、備課手冊、考試對策等欄目,並設立另類視野和歷史論壇供讀者們開闊眼界,互相交流。 29、北洋水師: http://www.beiyang.org/ 專門介紹北洋水師、甲午戰爭的專題網站。 30、千千歷史園地: http://yxccc.upweb.net/ 含高中歷史教學、歷史論文、試題精選、學法指導、教學課件。 31、歷史教育網: http://www.lishi.xueke.cn/ 主要包括:學科課件、教案、試題、素材、論文、教育資訊等。 32、中國歷史課程網: http://hist.cersp.com/ 一個歷史教育網站,有課程建設、試題精選、教學研究、教材研究、教學設計、測量評價、歷史研究、教材資源、圖說歷史、歷史論壇、歷史博客等欄目。 33、中學歷史教學園地: http://www.zxls.com/index.html 是歷史學科門戶網站,資料豐富、原創性強。網站主要有高一新課標、歷史flash、歷史視頻、歷史課件、教師論文、歷史教案、試題交流、高考中考、學生園地、歷史網路、活動探究課等欄目。 34、中學歷史在線: http://www.ls11.com/Index.asp 為全公益歷史教育網站。 35、中國歷史博物館: http://www.nmch.gov.cn/ 36、故宮博物院: http://www.dpm.org.cn/ 37、上海博物館: http://www.shanghaimuseum.net/ 38、南京博物院: http://www.njmuseum.com/ 39、河南博物院: http://www.chnmus.net/Template/home/chnmus/index.html 40、浙江省博物館: http://www.zhejiangmuseum.com/ 2009-07-12 15:03 41、陝西博物館: http://www.sxhm.com/ 42、澳門博物館: http://www.macaumuseum.gov.mo/mainchi.htm 43、安徽省博物館: http://www.ahm.cn/ 44、武漢博物館: http://www.whmuseum.com.cn/ 45、佛山市博物館: http://www.foshanmuseum.com/index.asp 46、奧地利自然歷史博物館: http://www.nhm-wien.ac.at/ 47、牛津大學科學歷史博物館: http://www.mhs.ox.ac.uk/ 48、佛羅里達自然史博物館: http://www.flmnh.ufl.e/ 49、德國歷史博物館: http://www.dhm.de/ENGLISH/allgemein_en.html 50、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http://history.eserver.org/ 鏈接了一些史學站點和史學書目。 51、Links for the History Profession: http://www.oah.org/announce/links.html 由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建立的史學專業站點。 52、The History Net: http://www.historynet.com/ 一個內容豐富的歷史主題網站。 53、HyperHistory Online: http://www.hyperhistory.com/online_n2/History_n2/a.html 鏈接了大量有關歷史人物、事件、地圖等方面的站點。 54、The Ancient World Web : http://www.julen.net/ancient/ 一個世界古代史網站。 55、Selected History Resources: http://www.princeton.e/%7Epressman/history.htm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主辦的綜合性歷史網站。 檢舉 The Paleolithic Diet Page : http://paleodiet.com/ 一個全方位介紹舊石器時代研究機構、著作、信息、文獻的導航網站。 57、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 http://www.oah.org/announce/links.html 由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建立的史學專業站點,鏈接了豐富的資源。 58、History and Theory: http://www.historyandtheory.org/ 提供史學理論和歷史方法等方面的文章和書目。 59、Historyworld: http://www.historyworld.net/ 一個有關世界歷史的網站。 60、歷史能手: http://www.historywiz.com/ 61、World Wide Web Virtual Library History Central Catalogue: http://vlib.iue.it/history/index.html 網上虛擬歷史圖書館 62、Selected History Resources: http://www.princeton.e/%7Epressman/history.htm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主辦的綜合性歷史網站。 63、Internet Modern History Sourcebook: http://www.fordham.e/halsall/mod/modsbook.html 近現代歷史在線資源庫主要為學習歐洲歷史和美國歷史,以及在現代歐美文明和世界文化方面服務,提供近百份全文資料。 64、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http://www.historycooperative.org/ahr/ 美國歷史評論,美國歷史學會主辦

㈧ 安徽省哪個大學歷史系最好

看你是讀什麼什麼專業,讀哪個層次的歷史,是本科還是研究生。
如果讀研究生我推薦你去讀安徽師范大學。

㈨ 安徽省近代百年地質學史回顧(~)

吳昭謙

(安徽省地質學會)

近代地質科學在我國的創建,約在19世紀中葉之後。近代以來在我國進行地理地質考察的外國科學家約在100人次以上。最早來安徽開展地質調查的要算一位英國園藝學家Robert Foutune,他於1848年11月曾到皖南休寧縣松蘿山茶區考察土壤、地質。在新中國成立前1848~1948年的100年中,來安徽省的中外地質學者,共留下近百份地質調查報告和120多篇地質文獻。

一、安徽近現代地質工作歷史

安徽近現代地質工作歷史可以劃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自1848~1926年,第二階段1927~1937年,第二階段自1938~1945年,第四階段自1946~1948年。

1.第一階段(1848~1926)

開始以外國(美、英、德、日)地質學家為主,繼之為中國地質學家為主,對省內進行路線地質調查。對地層古生物作了初步劃分,對銅陵、當塗、繁昌鐵礦、淮南、淮北煤礦開始調查。

早期涉及安徽省境內地質調查的有美國地質學家龐培利(Raphael Pumpelly)、英國地質學家金斯密爾(T.W.Kingsmill),他們分別在1863年和1869年考察揚子江下游時,涉足省內。

留存在安徽省地質文獻的外國地質學家,應為德國著名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在其名著《中國》中,記述了他在1869年2月至1871年7月三次對安徽沿江及南部地區進行地理地質考察的成果。李氏第一次於1869年2月份自九江乘船至南京,途經安徽沿江兩岸,對沿途所經之地均作了考察記錄。第二次於同年10月自景德鎮至祁門,第三次於1871年7月沿東津河、青弋江至蕪湖,途經寧國、涇縣。同時調查了宣城水東、貴池饅頭山等4處煤礦。李氏之調查記錄約一半為地質,如岩層之岩性產狀、構造等,並繪制有剖面圖、目視草測圖;另一半為地理、風土、人情、旅途見聞。當時描述地層僅為岩性(岩石名稱),未劃分地質時代。如銅陵大通層則泛指皖南所有的紅色砂礫岩層。值得特別指出的是,他當時就曾推測過:「揚子江可能沿一條重要斷裂線通過。」

日木人來我省進行地質調查的最早為野田氏(野田勢次郎)。他在安徽省有兩次路線調查:第一次1915年4月26日至5月6日由武漢至安慶。所編繪之湖北安徽省界地方地質圖(1/100萬)僅分變質岩、水成岩、火成岩。其所定安慶層由石灰岩、黏板岩、砂岩等組成,並記述了安慶洪鎮為花崗岩。第二次橫穿皖南,調查了貴池、東至等縣。他將水成岩分為:祁門、歷口、櫸根岑(貴池祁門之間)、建德(葛公鎮一帶)四層。

當塗、繁昌、銅陵鐵礦是安徽省最早開展地質調查的幾個礦區。1912年,章鴻釗(我國地質學創始人之一)、梭爾格(德國礦師)即調查了馬鞍山南山鐵礦。1913年,虞和寅調查繁昌鐵礦。1913~1915年,張景光、梭爾格、章鴻釗等先後來銅官山調查鐵礦。1917年2月,國家礦業顧問英國人丁格蘭(F.R.Tegengren)到銅官山調查鐵礦。他根據章氏等前人調查的資料結合自己的考察,估算出銅官山鐵礦儲量為319.29萬t。同年,丁格蘭又調查了當塗大凹山鐵礦。兩次調查結果均刊載於《揚子江下游鐵礦志》等地質文獻中。1918年,德人畢象賢於當塗一帶調查發現姥姥山、黃梅山、龍家山等6處鐵礦,估計鐵礦儲量不到200萬t。

我國地質學家最早調查皖北地區始於1917年。劉季辰、趙汝鈞被派往皖北調查地質礦產,首次劃分了寒武紀地層。他們在調查宿縣烈山、懷遠縣舜耕山、懷寧縣集賢關煤田時,測制有1/15萬礦區地質圖。在所測制六安霍山間地質草圖(1/20萬)中,將岩層分沖積層、紅砂岩、斑岩砂岩、結晶片岩四種。

劉、趙二君在《蘇北皖北地質報告》中還對皖西大別山的變質岩進行了研究,指出「霍山南及黑石渡西」有結晶片岩系,自龍井沖而南,為「正片麻岩」。

1922年,李捷奉派到皖北淮河流域(北緯22°以北)調查地質與礦產。1923年後,趙國賓(陝西藍田人,1898~1934),也來我省考察,著有《風陽、懷遠地質概況》。皖北的地質調查結果,後來被編入南京開封幅地質圖(李捷編1/100萬,1929年出版。)1923年(民國十二年),安徽實業廳借用農礦部地質調查所技士葉良輔、調查員李捷,計劃在全省開展地質調查,1926年增派田奇瓗參加。1923~1926年期間,他三人先後完成秋浦、貴池、祁門、黟縣、太平、歙縣、績溪、休寧、婺源、石埭、宣城、涇縣、南陵、銅陵、蕪湖、繁昌、郎溪、廣德、當塗、和縣、巢縣、無為、青陽、旌德、寧國、懷寧、東流、望江、宿松、太湖、潛山、桐城、廬江33個縣(其中江南26縣、江北7縣)的地質調查。其著述《調查安徽全省地質日記》以簡報形式刊於《安徽實業雜志》。調查內容分地質概況與礦產兩部分。在地質部分中地層劃分至紀,如泥盆紀層、石炭紀灰岩層。當時劃分地層主要以岩性為依據,所采化石經古生物專家鑒定後時有變動。對於未能確定地質時代的地層有時即以地名命名,如祁山層包括黟縣漁亭、休寧齊雲山大面積(5400km2)之紅色砂岩及砂質頁岩。簡報中礦產部分包括交通位置、地形、礦體形態、規模、圍岩及開采利用情況。

在20世紀20年代前後,來我省進行地質調查的國內地質學家主要還有:丁文江、李四光、葉良輔、王竹泉。1916年初,丁文江曾在皖南浙西一帶作過地質考察。1919年丁文江、葉良輔曾調查了蕪湖以東長江下游地質,編寫有專題報告。1922年,李四光在淮南研究了安徽北部寒武奧陶紀石灰岩之不整合接觸關系。1923年,劉季辰等再赴烈山、施工鑽探13孔,計算3500萬t煤。1924年,王竹泉調查了懷遠縣西南部及宿松、太湖、安慶集賢關煤田地質。他在懷遠縣西南調查,估算含煤7層,全區煤藏量約6020萬t。葉良輔1925年發表之《中國接觸鐵礦帶閃長岩之研究》、1926年發表之《安徽南部鐵礦之類別及成因》均曾在中國地質學會第三、四屆年會宣讀,顯示當時研究水平較高之成果。

2.第二階段(1927~1937)

國內知名地質學家繼續在沿江、皖南地區開展基礎地質調查及礦產勘查工作。這一時期地質科學水平明顯提高,方法手段也有更新,出現了一些科研成果,重點是在皖南的冰川和造山運動。

可以說明安徽地質調查工作興盛的是:在當時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19年度20篇報告中,竟有6篇是在安徽境內的調查成果。如孟憲民、張更對蕪湖、繁昌、銅陵的調查,劉祖彝對貴池的調查,孟憲民對宣城水東的調查。李毓堯、李捷的《皖南地質志略》則總結了銅陵、青陽、石埭、太平、歙縣、休寧、黟縣等7縣的地質成果。此外,1929年,朱森、李捷調查了和縣、含山,王恆升調查了宣城水東煤田。

在基礎地質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批新的成果。如李毓堯、許傑對皖南地史及造山運動之研究。朱森於1931年對安徽南部古生代後期造山運動的研究表現為:在貴池曾發現二疊系龍潭組與孤峰層有明顯的不整合。阮維周(1937)研究安徽南部海西運動。許傑(1930)發表長江下游各省筆石化石之初步研究。他在太平縣內發現中國最高筆石層以Monograptus sinicus為主,其地層定名為太平頁岩,屬中志留世。徐克勤(1934)調查了巢縣北部地質。李四光考察了九華山(1934)、黃山(1936)第四紀冰川遺跡,對論證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佐證。九華山一帶之地質也由王恆升、孫健初(1937)作過調查。

這段時期基礎地質方面的成就突出的表現在地層方面。如l935年李毓堯、許傑在皖南創立了「休寧砂岩」並確定了冰磧岩的存在。同年,丁毅在調查銅陵、休寧間地質時,又將震旦系作了三分(上、中、下)。隨後,李毓堯、許傑又正式將冰磧岩命名為藍田冰磧層,同時把原稱的「頁岩灰岩系」命名為「休寧系」,歸屬震旦寒武紀。藍田冰磧層更名藍田組,並一直沿用至今。

礦產地質勘查工作也有很多成果。1931~1933年,中央地質調查所謝家榮、孫健初、陳愷、程裕淇、孟憲民、張更等先後來當塗、銅官山調查鐵礦。1928年、1933年,翁文灝兩次對宿縣烈山煤礦進行地質調查,並進行鑽探普查。1933年,計榮森調查廣德大、小牛頭山煤礦。1935年,計榮森匯編了皖浙間之地質礦產。同年,程裕淇調查了廬江明礬石礦。1936年,南延宗調查休寧縣里廣山銻礦。1927~1930年間,安徽省建設廳為加強礦業開發,曾修訂官礦章程,制定采礦、探礦辦法。1928年成立礦質探驗處,購買M-3式Calyx鑽機一台,在宣城水東煤田鑽探。1929年成立礦業調查團,到宣城、涇縣、寧國、蕪湖、當塗、繁昌、銅陵、青陽等8縣調查礦業,為皖省地方力量正式進行礦產勘查之始。

地質勘查的新技術、新領域也在這時期有所應用。1936年發表的丁毅的《電力探礦在當塗之初步試驗》,為我國最早開始應用物理探礦之文獻。張文佑於1937年調查研究發表了《安徽盱眙縣女山火山口》,為省內開創了研究古火山之端倪。

3.第三階段(1938~1945)

抗日戰爭時期,國內僅個別地質學者曾來本省調查過,省內淪陷區日本侵略者為掠奪礦產資源在沿江、皖北某些地區開展地質調查,使用鑽探和物理探礦手段,留下了一些殘缺不全的地質資料。但這期間發生了兩件震驚中外的地質找礦事件。

安徽自1938年開始淪陷。省內所知的地質調查活動的有三次:1938年,黃汲清曾來寧國港口調查煤礦。1940年,邊兆祥在宣城水東調查煤礦。1945年,喻德淵發表了《淮陽山脈之主要造山運動——淮陽運動》。

侵華戰爭後,日本人為了掠奪開采礦產,派來我省進行地質調查的主要單位有:滿鐵調查部、興亞院、華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主要地質人員有:神山昌毅、金鍾遠、小林冶夫、室木隆三郎、福島時雄、筱田恭三等。他們遺留下的礦產調查報告資料約有80多份。主要調查了銅陵、當塗、繁昌、宿縣、滁縣、全椒、安慶、貴池、淮南、懷遠等地的鐵、銅、煤、金、銀、鉛等礦產。重點是銅官山鐵銅礦、馬鞍山、當塗、繁昌的鐵礦、淮南煤礦。在這些礦區,除了進行較大比例尺的礦區地質填圖方法外,還使用鑽探手段,並根據鑽探結果計算儲量。另外,還在銅陵、當塗及滁縣破山口銅礦區開展物理探礦(主要是電法)探測硫化銅銅礦床。現在留存下的日文地質資料一百零幾篇,礦種包括鐵、煤、銅、鉛、鋅、金、錳、磷、硫鐵礦、重晶石等10 種。

1939年秋,日本人神山昌毅隨侵略軍到銅官山地表調查,一直將銅官山作為鐵礦開采。後來在運送回國的礦石樣品中發現含銅量高(0.5%),引起了注意,又掠奪開采銅礦。「銅官山復活」傳聞於此事。

4.第四階段(1946~1948)

此時期僅有幾位地質學家來皖工作,突出的成果是淮南八公山煤田和鳳台磷礦的新發現。地質力學在我省開始應用。

抗日勝利後,原資源委員會礦產測勘處謝家榮根據1926年李捷等編制的中國百萬分之一地質圖南京開封幅,推測淮南八公山前坡平原之下可能有煤層。後來,謝家榮、燕樹檀、柴登榜在八公山麓發現了石炭系太原群的石灰岩,進一步推測應有煤層。1946年,經鑽探證實共發現24層煤,可採煤層厚達25m。經過「慧眼識寶」的淮南新煤田,傳頌一時,開采至今,成為國內找礦史的佳話。

早在1939年夏,日本地質學家班德田員一等在《安徽省懷遠縣舜耕山煤田調查報告》中,即提出了「大淮南盆地」詞語,並劃定了大體區域。1942年9月,上海自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島倉已三郎在《淮南煤田洞山地區調查概要》中也認為「大淮南煤田之向斜構造,益趨明顯。」但當時日本人把找煤的注意力過於集中在舜耕山至上窯間,而對洞山以西地區,以及更大的范圍,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

1946年下半年,謝家榮在八公山發現了新煤田後,次年7月,他很快地提交了煤礦勘查臨時報告後,又專門寫了一篇《如何發現新煤田》的文章。1947年,在台灣舉行的中國地質學會第23屆學術年會上,謝家榮理事長又作了《古地理研究為探礦指南針》的專題報告。在前一報告(後刊入《地質論評》第十二卷第五期)中,「大淮南盆地」一詞已出現於文章的標題中。並劃定其范圍為:「指懷遠鳳台縣境內,南為舜耕山、八公山,北為明龍山,東為上窯武店所包限之淮河平原也。」「大致言之,此盆地為西西北東東南之長方形,南北相距自10~20km,東西兩方,山形湮沒,構造上是否環抱之勢,尚難斷定,倘以鳳台至九龍崗之距離,為此盆地之長度,則至少在50km以上」。

「大淮南盆地」作為一個煤田地質區域構造單元概念的明確樹立,無疑是淮南煤田認識過程的飛躍,有著重大貢獻。1952年後,煤田專業地質隊伍建立後,煤田普查勘探主要沿著證實、擴大「大淮南盆地」的格架進行。幾十年來,「大淮南盆地」的外延在不斷擴大延伸,現已擴展到東起定遠,西過阜陽的廣大地域,新找出的十幾個大型井田都在其內,可知它是何等大的聚煤盆地了。

1947~1948年,謝家榮、趙家驤、車樹政等發現了鳳台寒武系底部之磷礦層,並於1948年進行鑽探。此外,尚有申慶榮、楊博泉、董南庭、劉之遠對懷遠大通、宣城、寧國、涇縣煤田繼續調查。1947年,韓金桂曾對懷遠、鳳陽間開展地質礦產調查。

此時期在基礎地質方面的主要成果有:孫殿卿、徐煜堅於1948年發表兩篇文章論述皖西長山一帶淮陽弧之脊柱與東西向構造帶之反接現象,開始了用李四光地質力學觀點具體研究我省地質構造的先導。此外,喻德淵1948年發表了《大別山南麓的冰礫泥及其地形》(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叢刊8號),發現論證了大別山第四紀冰川遺跡。

二、安徽省近現代地質工作歷史特點

縱觀安徽省近現代100年地質工作的歷史,可以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1)地質工作史的過程,反映出安徽省地質科學技術水平由初級到高級、由粗略到詳細,不斷深化和提高發展的過程。

中外地質學者在安徽省的地質調查,開始都是地理-地質調查,其內容常約有一半為地理(含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地貌)部分,後來才逐漸減去地理部分,成為真正的地質調查。開始多為大面積、跨省際的路線調查,比例尺都很小(1/100萬~1/200萬)。所填地質圖只有岩性(岩石)的粗略劃分,以後才有地層的劃分、地質構造的標志,文字的描述記錄也較為簡單。後來的礦區地質調查,比例尺大,內容也較細,地層按紀(系)劃分,岩石名稱及地質構造形跡也分別劃分。

在方法手段方面,開始都是肉眼、望遠鏡、放大鏡、羅盤等觀察、測量,作目視草圖、剖面圖;後來才用顯微鏡、化學分析、鑽探機、物理探礦儀器。礦產勘查的方法手段也是由地表觀察、揀塊取樣、實測或估計礦體形態計算儲量,發展到後來根據鑽探圈定礦體計算儲量。

2)在地質工作中,礦產資源的調查與勘查佔有很大比重,顯示其實用性及與經濟建設關系的密切性。

新中國成立前的地質工作,通稱地質調查。它包括區域地質調查和礦區地質調查兩大類。即使在區域地質調查報告中,也有相當的內容是關於礦產的調查。至於礦區地質調查更是為了礦區的開發生產所需,直接與經濟建設有關。只是由於當時技術方法和設備條件的限制,在地質報告(資料)中對礦產的分布、礦石質量、礦床成因等,都敘述得很少。對礦區的儲藏量有的未能計算,有的雖計算,但數字都偏低。如銅官山鐵礦,多次計算,都不超過500萬t,日本人後來雖發現了銅礦,估算的銅礦石也不過508萬t(按銅品位1%~2%算)。馬鞍山地區鐵礦、淮南煤礦的儲量都算得很少,與新中國成立後探明的巨大儲量數字不能相比。

現在留存的200多份(篇)地質報告、論文、專著中,有140多份(篇)都是礦產方面的調查研究成果,約佔新中國成立前全部地質文獻資料的70%,可以說明當時地質工作的重點還是礦產。

在留存的100多篇地質文獻中,目錄名稱中可見礦產的就有100多篇,中文與日文的各佔一半。另外20多篇區域地質文獻資料中也有礦產部分。當然,日本人的資源調查是為了掠奪和戰爭的需要,但有些資料又為我們利用。

3)在第二階段的興盛時期,劃分了很多地層時代,並出現一批科研成果,在國內外產生過深遠影響。

地層劃分是地質調查中最基本而又重要的工作。20世紀30年代前後,國內知名地質學家來安徽省調查定名或重新劃分的地層最多。

此時期李毓堯、許傑對皖南震旦系層序與冰磧層、皖南造山運動,許傑對奧陶系地層的劃分與命名等,都是國內較重大的科研成果,並對後來產生了較深遠的影響。

此外,如孟憲民、謝家榮等對銅官山鐵礦床的研究,(收輯於《揚子江下游鐵礦志》等專輯中),以及李四光對黃山、九華山第四紀古冰川的研究,都顯示了當時國內的最高水平,對後來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4)新中國成立前積累的地質資料文獻,盡管為數很少,也為後來的地質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礎,佐證了地質工作和地質科學繼承性的重要作用。

地質工作和地質科學的特點之一是繼承性,即重視繼承前人的工作成果。新中國成立前,留存下的地質報告、論文、資料共200多份,有的還有些殘缺。但對於新中國成立後,特別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展地質勘查時仍是重要的參考資料。

銅陵地區銅礦、馬鞍山地區鐵礦、皖北閘河煤田、淮南大煤田的巨大儲量,都是新中國成立後探明的。但這些礦區的地質工作歷史悠久,資料不斷積累,認識不斷深化和飛躍,才能產生突變。謝家榮1946年發現淮南八公山新煤田,1947年提出了「大淮南盆地」的新概念,新中國成立後在他的新概念基礎上不斷擴大淮南煤田的范圍和儲量。皖北閘河煤田的發現全過程,也可上溯到1917年劉季辰、趙汝鈞對烈山煤礦的調查(報告刊《地質匯報》第1號)和翁文灝1928年再次調查,並繪制1/100萬地形地質圖(報告刊《地質匯報》18號)。據原省地質局嚴坤元總工程師回憶,1955年布置325隊普查找煤時,即主要根據翁氏的地質資料作出推測,後來則發現了閘河大煤田。省內這四個大成礦區,過去都只有「點」的資料,後來由「點」發展到「面」,從已知到未知,不斷擴大礦區范圍,並在外圍發現新礦區(表1)。

表1 1948年前安徽地層命名簡史表

續表

註:①省內外沿用至今的地層名稱。

劉季辰、趙汝鈞(1919)對宿州市烈山及淮南舜耕山進行過煤田地質調查,將含煤層劃歸石炭紀,並歸屬「北系」。

王竹泉(1924)和翁文灝、計榮森(1923)分別在上述地區尋找到植物化石,證實煤系時代屬石炭二疊紀。

㈩ 安徽大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人輩出。(1)西漢_______主持編著的《淮南子》對研究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史有

(1)劉安(2)李公麟(3)鄧稼先

與安徽省歷史學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