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文字記錄的人類歷史是多少年
有文字記錄的人類歷史是5200年左右。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文字,是約公元前3400年,由蘇美爾人所創的楔形文字,已被發現的楔形文字多寫於泥板上,少數寫於石頭、金屬或蠟板上。
楔形文字被許多古代文明用來書寫其語言,但這些語言之間並不一定屬於相同關聯的語系,字形也隨著文明演變,逐漸由多變的象形文字統一固定為音節符號。
再晚些時候是古埃及人創造聖書字,再就是我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傳統的說法是在3500年前。
楔形文字和聖書字都已在歷史的煙塵中消亡,惟有甲骨文卻演變成現代漢字,成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而且使用地域相當廣闊。
從日本、朝鮮半島、沖繩、台灣省、中國大陸、印度支那、新加坡直到南洋群島都處在使用漢字的地帶,再加上遍布各大洲的華裔、華僑,使用漢字的地域可謂遍布世界,據考古學家表明,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能出於中國。
(1)文字歷史學擴展閱讀:
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距今9000-7800年,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了一批刻符,號稱賈湖刻符。有的學者認為只是刻符,有的認為是文字。
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曾對賈湖契刻進行了深入探討考證,提出「賈湖刻符對漢字來源的關健性問題提供了嶄新的資料」,北京大學歷史系古文字學家葛英會也認為「這些符號應該是一種文字」。
中國最早的有系統的文字記載是在商朝,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距今3600多年,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
⑵ 文字的歷史
概述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當今世界上延續至今仍為全球華人廣泛使用的文字。中國文字在當今世界上的各種文字系統中是絕無僅有的表意系統的文字,按年齡計算,恐怕有四、五千歲了,因為遠在公元前十四世紀,它已經是相當發達的文字體系了。在地球上,只有幾種文字比中國文字早,最出名的是在另外兩個古老的文化策源地上出生的古埃及的聖書字和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已經很發達了,它們記錄了古埃及帝國,古代蘇末王朝,巴比倫王朝,古波斯王朝……的有聲有色的歷史故事。不過這兩種古老的文字,早在公元前後已經被埋在滾滾黃沙和斷垣殘壁之下了,是近代的考古學家的考古發掘才使它們重見天日的。它們都是躺在歷史博物館里的文字,是文字的化石了。
起源大約一個世紀以前,中國河南安陽,有一項重大的考古發現,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發現。從此,中國殷商史的研究進入到一個新時期。按中國古文字學家的意見,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較完備的文字」。它已經比較復雜,已發現多達3000個以上字匯,包括名詞、代名詞、動詞、助動詞 、
形容詞等數大類,而且還能組成長達170多字的記敘文。所以學者們肯定甲骨文決不是我中國文字的初創階段,在它以前,一定已經有一段較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了。
中國老一輩的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郭沫若、於省吾曾認為中國文字的產生可以一直追溯到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仰韶文化。郭沫若認為半坡陶缽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種刻劃符號「應該就是漢字的原始階段」。於省吾也認為「這是文字起源階段所產生的一些簡單文字」。但根據一些學者的再研究,以為半坡符號以及在此以後的山東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尊上的刻劃符號,「跟漢字的形成大概沒有什麼直接關系」,中國的「漢字形成過程」,是「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一種比較折衷的意見,則認為中國文字「在人民中萌芽」為6000年前的原始社會晚期,「形成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則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後期。
漢字的演變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這幾種字體的通行時間有時並非截然有前後明顯的劃分,而是並行或交叉的。
金文又稱鍾鼎文和銘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它從商朝後期開始在青銅器上出現,至西周時發展起來。大體上商後期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不超過50字,西周末年的毛公鼎上鑄的文字則長達497字。現在先後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大約有1萬件以上。金文據古文字學家容庚所編《金文編》統計,大約單字共3000多個,其中2000字已經認識。金文的形體和結構,同甲骨文非常相近,基本上是一種字形。
到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經歷巨大變革,經濟文化蓬勃發展,文字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這時的文字趨向簡化,各諸侯國因不相統一而形成「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情況,大體上秦國用大篆,六國用「六國古文」。六國古文也是一種「篆」,從字形上看比秦國文字與西周的金文有更近的親緣關系。篆的意思就是把筆畫拉長,成為一種柔婉美化的長線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規定通行全國的標准字形。秦始皇命令李斯等整理文字,改定字體,由李斯書寫出標准字體《倉頜篇》,趙高作出《愛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讓全國統一用他們簡化後的字體書寫,這就是小篆。
小篆又逐漸被更方便更簡化的隸書所代替。據說隸書最初是由下層低賤的人們使用的,當時「隸」指「徒隸」, 本來隸書這種簡便的字是寫給他們看的。後來在民間用得多了,盛行起來,連統治階級也不得不用這種字書寫了,到漢朝時就成為全國范圍的正式書寫體。現在流傳下來的漢碑,就是由這種隸書寫成的。
隸書後來又演變成草書。這是一種隸書的快寫體,它發展成為獨立字體,大約始於東漢。與草書同時興起的還有楷書,它又名「正書」或「真書」,成熟於東漢時期,盛行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最後出現於東漢末年的一種字體是行書,基本上是楷書的樣子,可以說是楷書的一個支派。楷書、行書和草書,一直流傳至今。
特點漢字源於圖畫,由原始的圖畫演變而成。其似畫非畫,似字非字,我們稱為圖畫文字。圖畫文字經過了三千多年的逐漸演變,由象形文字→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到楷書,以至現在的電腦字體。圖畫文字已成為筆劃省簡、具規模的漢字了。
漢字是又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漢字在世界文字體系中有著獨特而又崇高的地位。首先,漢字是世界上通行面最廣的文字。一種文字通行面的廣瞎,是要由它通行地區的大小和其使用人數的多少來共同決定的,我國領土面積世界第三,人口也有十億多,而其中事業漢語的又佔百分之八十以上,這是 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字所不能比的。
其次,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歷史學家告訴我們,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兩種,一種是楔形文字,距今5500多年,又一是埃及的象形文字,大約距今4100多年。而我們的漢字呢,從近年的考古資料可以看出,漢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而且漢字的壽命是最長的,我們至今仍在使用它。
漢字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它是獨立創造,獨立發展起來的文字。對照其他民族的拼音文字我們可以知道,它們大都是依傍著其他民族的文字改造的。而漢字則是由圖畫發展起來的象形文字,在它的發展過程中,跟埃及文走著不同的道路,埃及的象形文字最終變成了拼音字母,而發展成為一種拼音文字。漢字卻以象形文字為基礎,用一種獨創的方法把音行義結合起來,成為一種豐富多彩的文字體系。
由於漢字的通行面特別廣,歷史特別長,我們民族的寶貴遺產靠它保存下來的也特別多。包括哲學的、科學的、歷史的、文學的,代表著我們民族文化的全部結晶。通過漢字我們可以看到三千多年前的狀況,聽到兩千多年前的百家爭鳴。總之,漢字對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承有著莫大的貢獻。同時,漢字是唯一可以成為藝術品的文字。漢字是由圖畫發展而來的,成為一種線條文字,而線條結構是可以表現一種構圖美的。所以,漢字除了可以記錄漢語以外,還可以成為一種高級的藝術品。歷代都出過以書法名家的人,如漢代蔡邕的八分書,晉代王羲之的行草,唐朝張旭的狂草。在我國歷史上,書法與繪畫齊名,不分軒輊。其他民族的文字雖也講究書法的工拙,卻沒有哪個民族把書法列為藝術品。
⑶ 歷史文字的演變過程是什麼
中國文字的演變,大體經歷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這是符合文字的發展由繁到簡,由不規范到規范的規律的。
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稱篆書。那麼,篆、隸、楷、行、草書便構成了中國書法的五種字體。漢字發展到了今天,楷書和行書還在應用著,而篆書、隸書、草書,特別是篆書已不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只作為一種書法藝術存在了。
1、賈湖刻符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號稱賈湖刻符。有的學者認為只是刻符,有的認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曾對賈湖契刻進行了深入探討考證,提出「賈湖刻符對漢字來源的關健性問題提供了嶄新的資料」。
賈湖21個刻符里,已認識的11個字,分別屬於反映易學里離、坤兩卦之象的卦象漢字。
2、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屬於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的陶缽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種刻劃符號,即半坡陶符,於省吾認為「是文字起源階段所產生的一些簡單文字」。其中一些是數字。
3、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集中發現(赤峰、關中等地也有發現),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始稱「東夷文字」,後稱「骨刻文」。
它形成約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間,是龍山文化時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開始,著名東夷文化學者、山東省旅遊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丁再獻研究員將骨刻文成功系統破譯,從文字的起源和構造等方面較全面的論述了與甲骨文及現代漢字的傳承關系。
4、夏代水書
河南省洛陽市偃師二里頭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個水書文字。一種比較折衷的意見認為中國文字「形成比較完整的文字體系」則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後期。當然,這不是公認看法,因為夏代出土的文字還少。
5、甲骨文
1959年,在山東大汶口出土了一些陶器,上邊刻有一些符號,可以看成是早期(約公元前4300年)的雛形文字。但如今看到的,已經初具規模、比較完備的文字是殷商時期的甲骨文。
清朝末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發現了許多龜甲和獸骨,上面刻有文字,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興趣,並把這種文字叫作甲骨文。
6、金文
隨著社會的發展,字體也不斷地在演變。從殷商到秦統一之前的金文,就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金文是銅器銘文的通稱,古代的銅器多為鍾鼎,所以也叫鍾鼎文。金文筆畫也比甲骨文豐富多了,大小勻稱,也有了行款,並有了一定的裝飾性。
7、大小篆
春秋戰國時,諸侯爭戰,你爭我奪,也造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才將文字統一為小篆。
8、隸書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是在監獄里創造出來的字體。分「秦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9、楷書
隸書進一步演化而成為楷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用的字體,它比隸書更豐富而完備。三國時期的鍾繇是在楷書加工整理上有巨大貢獻的人。到了唐朝,文化高度發展,書法也發展到了頂峰,出現了一大批擅長寫楷書的名家.像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
10、草書
「草」是初步、草率的意思。無論哪種字體寫得潦草,都算草書。作為一種專門的字體,是漢代才有的。到漢末,草書才大為風行,先為章草,又為今草,最後發展為狂草,還有小草。草書種類繁多,初學者不宜學。
11、行書
行書是介乎楷、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東漢之末。真正繁榮時期是東晉,被稱為書聖的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就是行書。由於行書比較實用,書寫比楷書更為便利,又不像草書那樣難認,所以直到今天仍是最常用的字體。
⑷ 關於漢字的歷史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幾個階段.這幾種字體的通行時間有時並非截然有前後明顯的劃分,而是並行或交叉的.
金文又稱鍾鼎文和銘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它從商朝後期開始在青銅器上出現,至西周時發展起來.大體上商後期在青銅器上的銘文不超過50字,西周末年的毛公鼎上鑄的文字則長達497字.現在先後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大約有1萬件以上.金文據古文字學家容庚所編《金文編》統計,大約單字共3000多個,其中2000字已經認識.金文的形體和結構,同甲骨文非常相近,基本上是一種字形.
到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社會經歷巨大變革,經濟文化蓬勃發展,文字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這時的文字趨向簡化,各諸侯國因不相統一而形成「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情況,大體上秦國用大篆,六國用「六國古文」.六國古文也是一種「篆」,從字形上看比秦國文字與西周的金文有更近的親緣關系.篆的意思就是把筆畫拉長,成為一種柔婉美化的長線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規定通行全國的標准字形.秦始皇命令李斯等整理文字,改定字體,由李斯書寫出標准字體《倉頜篇》,趙高作出《愛歷篇》,胡毋敬作《博學篇》,讓全國統一用他們簡化後的字體書寫,這就是小篆.
小篆又逐漸被更方便更簡化的隸書所代替.據說隸書最初是由下層低賤的人們使用的,當時「隸」指「徒隸」,本來隸書這種簡便的字是寫給他們看的.後來在民間用得多了,盛行起來,連統治階級也不得不用這種字書寫了,到漢朝時就成為全國范圍的正式書寫體.現在流傳下來的漢碑,就是由這種隸書寫成的.
隸書後來又演變成草書.這是一種隸書的快寫體,它發展成為獨立字體,大約始於東漢.與草書同時興起的還有楷書,它又名「正書」或「真書」,成熟於東漢時期,盛行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最後出現於東漢末年的一種字體是行書,基本上是楷書的樣子,可以說是楷書的一個支派.楷書、行書和草書,一直流傳至今.
⑸ 漢字學的歷史發展
漢語文字學,研究漢字形體以及形體與聲音、語義之間關系的一門學科。
內容 漢字是記錄漢語的一種符號,每一個字代表一個音節。一個字可能是一個有完整意義的單音詞,也可能是一個復音詞的一個詞素(或稱語素),還可能是雙音節或多音節單純詞的一個不表示任何意義的音節。
漢字早在新石器時代就產生了。最初用圖畫來表示語義,後來由圖畫發展為象形文字。以後,又以象形字為基礎,向表義以及一半表義、一半表音的方向發展。漢字一直沒有走上純粹用拼音符號來記錄語音的道路,始終守著方塊字形沒有變,在世界文字中,形成了自己的特點。研究漢字,是研究漢語的重要階梯。漢字學主要研究文字的結構、形體的變遷、文字的發展、字形的規范化和文字改革等問題。但漢字的形、音、義三者緊緊地結合在一起,對字形的研究往往不能脫離音和義。因此,字形研究與字音、字義研究相結合,成為漢字研究的重要特點之一。
發展史 早在中國春秋戰國時代就有教授童蒙識字的教科書。《史籀篇》(已失傳)是其中著名的一種。秦統一六國後,實行統一文字。在《史籀篇》的基礎上,對籀文進行改造,努力使偏旁劃一,筆畫減省,字形整齊方正,形成了小篆。這次對文字的整理,在漢字發展史上有重大影響。到了漢代,漢字形體由小篆變成了隸書,這是漢字發展史上最關鍵的一步,使漢字進一步朝著符號化方向過渡。這時候著重於對漢字造字方法的研究,提出著名的六書理論。東漢許慎用六書分析篆書的形體結構,建立了研究文字的體系,著《說文解字》14篇,另有《序》一卷。全書收9353字,重文1163字,創造540 個部首。對每個字的訓釋,兼顧到音形義三方面。這是中國最有創造性、最有影響的字典。晉代呂忱著《字林》七卷,用隸書書寫,體例與《說文解字》相同。南朝梁代顧野王著《玉篇》30卷,是第一部楷書字典。魏晉南北朝的文字學主要表現在編纂字書上。唐代文字學主要表現在刊正字體上。南北朝時期,行書、草書、楷書盛行,字的寫法日趨混亂,這樣的現實決定了刊正字體是唐代文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唐末五代時期,徐鉉、徐鍇兄弟二人開始深入研究《說文解字》,徐鍇著有《說文解字系傳》,徐鉉入宋後校訂《說文解字》。二徐的著述對《說文解字》的流傳起到重要作用。宋代開始注意對金石文字的研究。明代梅膺祚作《字匯》,把540個部首改造為214個部首,並創造同部首之中按筆畫多少檢字的方法。清代是漢字學大發展的時期,集中表現在對《 說文解字 》的研究上。這個時期研究《說文解字》的學者百家以上,卓有成就的有十幾家,其中最受人稱道的有說文四大家:段玉裁著《說文解字注》,桂馥著《說文解字義證》,王筠著《 說文句讀 》和《說文釋例》,朱駿聲著《說文通訓定聲》。這些學者主要從訂正訛誤、探索《說文解字》體例、疏通字義、補充例證等方面研究《說文解字》,這對《說文解字》的廣泛流傳和普遍使用起到重要作用。近代文字學主要成就表現在對甲骨文、金文的研究上。特別是由於甲骨文的發現,使學者們看到殷商時代的文字 。通過對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 ,可以進一步考證《說文解字》的得失和漢字的起源。當代漢字學的重要任務是對現有漢字加以進一步整理,以促進漢字的規范化,使它更好地為記錄語言,為社會的發展服務。
⑹ 關於文字的歷史
(一)為中國書法奠定基礎的先秦書法
甲骨文發現於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是殷商時期刻寫在龜骨,獸骨,人骨上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嚴格地講,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稱得上是書法。因為甲骨文已具備了中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而此前的圖畫符號並不全有這三種要素。
金文指古代銅器上鑄的或刻的文字(又稱銘文),主要代表是西周 《毛公鼎銘文》,其結構勻稱准確,線條遒勁穩健,布局妥貼,充滿了理性色彩,顯示出金文已發展到極其成熟的境地。
(二)開創先河的秦代書法
秦始皇兼並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使之整齊劃一,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
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書寫的一大進步,是書法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漢字趨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筆法上也突破了單一的中鋒運筆,為以後各種書體流派奠定了基礎。
(三)隸書大盛的漢代
這一時期主要代表作品有《馬王堆帛書》,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它是研究西漢書法的第一手資料,使前人爭論不休的西漢有無隸書的問題迎刃而解。《馬王堆帛書》用筆沉著、遒健,給人以含蘊、圓厚之感。它的章法也獨具特色,既不同於簡書,也不同於石刻,縱有行、橫無格,長度非常自由。有強烈的跳躍節奏感。總體反映了由篆至隸的隸變階段的文字特徵。
(四)完成書體演變的魏晉書法
這一書法史上了不起的時代,造就了兩個承前啟後,巍然綽立的大書法革新家—鍾繇、王羲之。
(五)民間書家大顯身手的南北朝書法
智永(南朝-隋唐)是這一時期主要書法家,他是王羲之的七代孫子,其主要作品有:《千字文》。
(六)書學鼎盛的唐代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初唐書家有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此後有創造性的還有李邕、張旭、顏真卿、柳公權、釋懷素。唐太宗李世民和詩人李白也是值得一提的大書家。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七)存唐遺風的五代書法
五代之際,在書法上值得稱道的,當推楊凝式。他的書法在書道衰微的五代,可謂中流砥柱。楊少師之外,還有李煜、彥修等有成就的書家。至此,唐代平正嚴謹的書風已告消歇,漸變入欹側縱肆,以後北宋「四家」繼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時代波瀾。
(八)帖學大行的宋代書法
宋代為後世所推崇者有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四大家。四家之外,宋徽宗趙佶獨樹一幟,亦堪稱道
(九)宗唐宗晉的元代書法
(十)由宋元上追晉唐的明代書法
以上是我國古代書法發展的簡史,作為炎黃子孫,我們都應對我國這門獨特的藝術門類有所了解。
⑺ 古文字學、哲學、歷史學哪個專業好
看未來就業方向,在中國的大環境來看,歷史學比較好,哲學以及古文字學比較偏重學術類,基本上就是研究學者或者在校任職,而歷史學可以學習後繼而轉修教育類,也可以從事教育方面的工作一舉兩得
⑻ 大學是選漢語言文字學還是歷史學
漢語言文學
⑼ 中國的文字歷史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14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⑽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到底有多少年啊如題 謝謝了
八千多年抄。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陽賈襲湖遺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號稱賈湖刻符。有的學者認為只是刻符,有的認為是文字。
香港中文大學饒宗頤曾對賈湖契刻進行了深入探討考證,提出「賈湖刻符對漢字來源的關健性問題提供了嶄新的資料」。北京大學歷史系古文字學家葛英會也認為「這些符號應該是一種文字」。
1、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屬於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的陶缽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種刻劃符號,即半坡陶符,於省吾認為「是文字起源階段所產生的一些簡單文字」。其中一些是數字。
2、青墩刻符
屬於長江下游區域良渚文化的江蘇省青墩遺址,距今5000年前,有數字刻符。
3、庄橋墳刻符
屬於長江下游區域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橋墳遺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連字成句了。
4、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獸骨上刻畫的符號——象形文字或圖形文字,在山東集中發現(赤峰、關中等地也有發現),是我國最早的以記事為主的可識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學家、山東大學美術考古研究所所長劉鳳君教授發現並命名,始稱「東夷文字」,後稱「骨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