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跪求魯教版八年級歷史所有知識點
給你網址行嗎?
下冊:http://ls.zxxk.com/SoftInfo.aspx?InfoID=1197815
上冊:找不到魯教版的,但它回與人教版的內容是相通的,給你人答教版的:人教版新課標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結構復習提綱 2:http://ls.zxxk.com/SoftInfo.aspx?InfoID=2626663
⑵ 誰有八年級歷史(魯教版)上下冊的復習資料急!急!急
http://www.pep.com.cn/zglsjc8s/index.htm
⑶ 初二歷史下冊知識點
1.開國大典的時間,地點,意義。
2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意義。
3土地改革原因,時回間,意義,這答也是簡答題之一。
4五一計劃的目的和成就。
5,三大改造也比較重要。
6,是黨的左傾錯誤,這是重點。
7文化大革命是一定要考的。
8鄧小平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國有企業改革。
9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第十五屆會議的重點內容。
⑷ 八年級下冊歷史的重點問答題和重點時間 人教版
重點時間:
1949年10月1日,舉行開國大典。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1950年10月,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1952年底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改。1953——1957年第一個五年計劃。三大改造完成的時間1956底,同時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1966年——1976年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在1982年召開的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特色理論。1987年鄧小平在黨的十三大上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1993年,汪辜會談。1953年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5年,周恩來代表新中國參加亞非國際會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在上海舉行。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1986年3月我國政府實行了「863計劃」。
重點問題:1、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2、土地改革的意義?3、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的成就和意義?4、「左」傾錯誤出現的原因?我們應該吸取什麼經驗教訓?5、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和意義?6、我國對外開放的特點?7、為什麼說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總設計師?7、一國兩制的含義、提出的意義、在什麼問題上得到實踐?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含義?新中國取得的外交成就?9、建國以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和調整經歷了哪幾個步驟?每一步變革或調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內容以及結果如何?你認為國家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遵循什麼原則?答:⑴經歷了四個步驟:土地改革、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⑵①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核心內容是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結果: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農業生產的發展開辟了道路。②推行農業合作社的原因是小農經濟難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核心內容是把土地等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並實行集體經營;結果: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力。③人民公社化的原因是一些領導人主觀地認為農業合作化規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進生產的發展;核心內容是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擴大規模;結果:嚴重地挫傷生產者的積極性。④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原因是黨中央正確總結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經驗教訓,作出了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決策;核心內容是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變經營管理方式,實行分田承包,自負盈虧等;結果: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⑶遵循的規則:必須實事求是,合乎經濟規律,生產關系的變革或調整必須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10、如何看待台灣問題:台灣問題一定能夠解決。理由:①海峽兩岸中國人民都渴望統一,「台獨」不得人心;②鄧小平提出用「一國兩制」的方針來解決台灣問題,港澳的回歸為台灣回歸樹立了榜樣;③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建設成就顯著,綜合國力增強,具有強大的向心力;④中美關系繼續向前發展,有利於台灣問題的解決。
我歸納了一下,大概就這些吧,不知道再找我~~~~
⑸ 求: 魯教版初二政治下冊知識點歸納 回答出來好的再附加送分!
八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 積極適應社會
第九課 親近社會
培養親社會情感
一、我們的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與社會的美好緊密相連。
1、我們要主動去 發現、感受社會生活的美好,熱愛社會,親近社會。
2、社會生活是多色調的,難免出現 貧困、不公等社會問題 ,我們的社會在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展現她的美好。
二、融入社會,親近社會才能完善人格,愉悅地生活,才能追求人生的高境界。親近社會的作用)
1、融入社會,可以祛除寂寞孤獨,形成健全的人格
2、親近社會,能使人樂觀向上,展現生命之美
3、親近社會,能,才能將人生與社會緊密相連,奉獻社會,才能進入人生的崇高境界。
養成親社會的行為
一、親近社會,首先要真切地關注社會,關注社會的 風雲變幻,關注社會的潮起潮落 ,關注社會的熱點焦點,關注身邊的大事小事
1`、當代青少年應自覺培養 關注社會的興趣,養成關注社會的習慣
2、不僅要關注 天下大事,也要關注 身邊小事。
3、我們要看到 光明、美好是主要的, 陰暗、丑惡是次要的, 光明和美好最終會戰勝陰暗與丑惡。
二、親近社會,我們要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的美好
1、公共生活中:必須遵守社會公德,切不可旁若無人,我行我素
2、社會生活中:有許多有形無形的界限,明示必須遵守的秩序,衡量著社會的文明程度。
3、對公共設施:它們為我們提供了方便,美化了環境
三、我們更要 熱忱地服務於社會
1、服務社會,需要我們 在日常生活中從身邊做起
2、當看到別人遭受痛苦和不幸時 心中總會震顫,總會竭盡全力地去幫助、救援3、我們在學生時代要積極參加 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動,造福社區,造福社會
第十課 學會選擇
是非善惡有公論
一、具有 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是一個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
1、人們便把分清是非善惡作為人生修養的重要內容
2、人們對是非善惡的評價是一種無形而強大的社會力量,它約束和規范著人們的行為。
現代社會的共同價值取向是:明辨是非,彰善癉惡
二、明辨是非、區分善惡,在不同的時代有 不同的標准 。
1、在當代中國,評價是非善惡的標準是:是否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實現最大多數人的需要和利益,推進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2、社會主義道德以 為人民服務 為核心,以 集體主義 為原則,基本要求是: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3、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4、道德的含義:依靠人們的內心信念、習俗和社會輿論,確定是非善惡的界限,引導和約束人們的行為
明辨是非,揚善棄惡
一、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我們要 明辨是非善惡,做正直的人
二、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要想做正直的人,就要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善於做出正確的選擇。
1、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屈從夥伴的壓力而做錯誤的事情
2、敢於對他人做的錯事提出反對意見
3、如果做了錯事,要敢於承擔責任
4、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會面臨各種沖突,需要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指點迷津:明辨是非善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一個人在是非善惡面前,承擔壓力並做出正確選擇,本身是一種成熟;阻止作惡,而且智慧地阻止作惡,更是我們追求的一種做人境界
第十一課 競爭與合作
競爭合作謀發展
一、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現象
1、在社會生活中,不同集體(團體)之間也存在著競爭與合作
2、不同國家、地區之間也存在著競爭與合作
二、競爭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也是學校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實,我們要正確認識競爭。
1、競爭,通常是一種激發自我提高的動機的活動形式
2、開發市場,打斷壟斷,引入競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我們實行市場化改革的必然之舉
3、競爭既能產生積極作用,又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我們要客觀地看待競爭
二、競爭離不開合作,人們需要合作。合作不僅是 應對競爭的一種重要手段,更是 實現自我發展的必經之路
1、合作是一種集體活動
2、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合作
3、合作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的解決更離不開合作
三、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競爭需要合作,合作可以提高競爭力。
提高競爭意識,培養合作品質
一、我們要增強自己的 競爭意識,不斷提高自己的 競爭能力才能 適應社會立足社會,迎接挑戰
無論在社會生活還是在學校生活中,都既要勇於競爭,又不能 採取不正當的手段 。
二、我們既要勇於競爭,又要善於合作,
1、培養合作品質,需要從小做起。
2、集體性競爭有利於促進合作,我們要在集體性競爭中提高團結合作能力,培養合作品質
第十二課 維護權利,適應社會
我的受教育權
一、人人都要受教育,人要終生受教育
教育的意義: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搖籃
受教育權含義:公民有從國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機會,以及獲得受教育的物質幫助的權利。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二、受教育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公民的受教育權不容侵犯。
1、受教育者享有的權利:學齡前兒童接受學前教育、適齡兒童和少年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符合一定條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級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年人接受成人教育、從社會其他合法教育機構、教育途徑接受教育
2、我們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受教育的權利
3、我國實行 九年義務 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含義;按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二、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為我們接受義務教育創造了條件,我們則要履行受教育的義務。
1、「義務教育」中的「義務」是指;國家、家庭、社會、學校和適齡兒童、少年都應盡的義務
我的經濟權利
一、我們要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
經濟權利是 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權利, 財產所有權 是經濟權利的重要內容。
1、財產所有權的含義:財產所有人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
具體內容P49(指點迷津):
公民個人財產包括: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容許的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2、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
合法財產主要是指:財產取得的方式、方法、內容符合法律規定
國家通過多種法律手段,保護公民的財產所有權。通過 民事法律手段保護是最普遍的做法,通過 刑事法律手段 是最嚴厲、最有效的保護方法。
二、繼承權
我國公民的財產繼承權主要通過 法定繼承 和 遺囑繼承兩種方式實現的。
1、法定繼承:
(1)含義;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的一種繼承方式
(2)法定繼承人范圍:繼承人的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等P51
(3)法定繼承人繼承順序: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遺產分配原則:一般應當均等,特殊情況下也可以不均等
2、遺囑繼承:被繼承人生前可以立遺囑將個人合法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人或數人繼承的一種繼承方式
3、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不受侵犯。
三、智力成果權
1、含義:它是法律確認的人們對其創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
2、公民的智力成果權不容侵犯。中學生要學會運用 法律武器 維護自己的智力成果權。
第四單元 愛我中華
第十三課 騰飛的中華
幸福時代 美好生活
一、學校的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著國家和社會生活的變化 。
1、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
2、各具特色的學生社團:獲取知識、鍛煉能力、結識新朋友。。。。
二、改革開放以來,居民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1、城鄉人居環境的改善,讓人民群眾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2、逐漸富裕起來的城鄉居民開始將手中的余錢用於各類投資
3、旅遊,成了一種生活時尚
輝煌歲月 壯麗畫卷
一、實行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取得了 舉世矚目的成就
1、商品、市場
2、基礎設施
3、經濟發展
(1)人均國民生活總值----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標准之一
(2)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交往與合作
二、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在 民主政治、祖國統一、軍事、外交等方面也取得了新進展。
1、隨著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人民的主人翁地位進一步加強
2、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越0日,我國政府分別恢復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一國兩制」構想取得了巨大成功,祖國和平統一的進程取得實質行進展
3、我國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成就斐然,為人民的和平生活和勞動提高了堅強保證
4、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發展與各大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廣泛地參與國際事務。
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推進 文化、體育等事業 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1、我國文化事業發展迅速,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
2、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化活動,是近年來我國文化建設的一大亮點。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群眾健身活動蓬勃展開,競技體育屢創佳績,申辦奧運會取得圓滿成功!
四、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一國兩制」:P67
第十四課 導航明燈
永不褪色的旗幟
一、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 形象 。
1、1945年,在黨的 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第一次將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 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2、1987年在黨的 十三大會議 上,將 鄧小平理論 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抓住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 根本問題;比較系統地回答了 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
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
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1、回答了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 問題.
2、內容:
(1)、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方向
(3)、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本質: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4、三者關系:發展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是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和前提,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則是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目的和歸宿
走向現代化的總綱
一、正確認識和把握 基本國情 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是制定 基本路線 的根本依據。
1、我國的國情有:我國現在還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我國最基本的國情:生產水平低下、科學技術還不夠發達、社會制度還不夠完善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即不發達階段
(2)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這個主要矛盾貫穿於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把 經濟建設作為全黨全國工作的中心。
二、黨的基本路線
1、內容: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2、核心內容:一個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含義: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項工作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就是要把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擺在首要地位
(2)作用: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經濟基礎和物質條件、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3)社會主義本質: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4、四項基本原則內容、重要性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⑹ 魯教版初二下歷史復習資料
進這復個網站以後制點一下左邊的《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czlsjxzy/index.htm
http://www.jkzyw.com/Software.Asp?id=44156
http://www.deare.com/bbs/dispbbs.asp?boardid=222&ID=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