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楊侑歷史事件

楊侑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4 01:40:55

❶ 中國朝代歷史都有哪些重要事件,詳細的說一下

1.秦始皇(贏政)——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2.漢惠帝(劉盈)——來去匆匆,過眼雲煙

3.漢景帝(劉啟)——政績並不代表著其成功

4.漢武帝(劉徹)——開天闢地的帝王

5.漢宣帝(劉詢)——中興之主

6.漢哀帝(劉欣)——「同志」皇帝

7.漢新帝(王莽)——奪權容易,守權難

8.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9.漢明帝(劉庄)——東漢時期小有作為的皇帝

10.漢章帝(劉炬)——「章草」皇帝

11.漢桓帝(劉志)——碌碌無為的皇帝

12.漢獻帝(劉協)——東漢最後一個皇帝

13.三國魏武帝(曹操)——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

14.三國魏文帝(曹丕)——政壇、文壇雙峰並峙的皇帝

15.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智慧與魅力並存的皇帝

16.三國吳大帝(孫權)——智勇兼備的英雄

17.西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

18.西晉惠帝(司馬衷)——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

19.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的第一代皇帝

20.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皇帝

21.十六國漢光文帝(劉淵)——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開國皇帝

22.十六國昭武帝(劉聰)——匈奴漢國第二代國君

23.十六國前趙皇帝(劉曜)——神射手

24.十六國後趙高祖(石勒)——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少數民族皇帝

25.十六國後趙國太祖(石虎)——殘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國前秦宣昭帝(苻堅)——古代三位最傑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劉義隆)——有著雄圖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齊高帝(蕭道成)——「魚鱗子」

30.南北朝齊廢帝(蕭寶卷)——歷史上最為昏庸、荒淫的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鮮卑驕子

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歷史上最癲狂的皇帝

34.隋文帝(楊堅)——歷史上有名的「懼內」皇帝

35.隋煬帝(楊廣)——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淵)——大唐帝國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範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顯)——被3個女人左右的皇帝

40.唐睿宗(李旦)——兩次即位繼承大統的皇帝

41.武周聖神皇帝(武則天)——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2.唐玄宗(李隆基)——音樂皇帝

43.唐肅宗(李亨)——兩耳不聞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歷史上第一個以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45.唐德宗(李適)——飽嘗戰火的洗禮和考驗

46.唐順宗(李誦)——進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

47.唐憲宗(李純)——中興之主

48.唐穆宗(李恆)——縱情享樂終其一生

49.五代十國後梁太祖(朱晃)——五代時期的第一個皇帝

50.五代十國後唐庄宗(李存勖)——喜歡唱戲的皇帝

51.五代十國後晉高祖(石敬瑭)——五代時後晉王朝的建立者

52.五代十國後晉出帝(石重貴)——善始未能善終

53.五代十國後漢高祖(劉禺)——後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54.五代十國後周太祖(郭威)——五代時期後周的建立者

55.五代十國後周世宗(柴榮)——五代十國時期最有作為的帝王

56.五代十國吳武帝(楊行密)——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

57.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界)——後廢吳主自立,建立南唐

58.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亡國之後成詞宗

59.五代十國吳越武肅王(錢鎦)——「海龍王」

60.五代十國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國的建立者

61.宋太祖(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62.宋真宗(趙恆)——信小人、遠賢臣

63.宋仁宗(趙禎)——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64.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契丹民族的英雄

65.遼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強盛的人

66.遼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遼景宗(耶律賢)——遼朝皇帝中比較有作為的皇帝

68.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69.西夏景宗(李元吳)——中國西夏第一位皇帝

70.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

71.元太宗(窩闊台)——蒙古帝國第二任可汗

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國的締造者

73.元成宗(鐵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

75.明惠帝(朱允墳)——帝王之旅四年告終

76.明成祖(朱棣)——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熾)——一個平庸老實人

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鎮)——玩童皇帝

80.明代宗(朱祁鈺)——「代替他人當皇帝」

81.明憲宗(朱見深)——糊塗皇帝

82.明武宗(朱厚照)——頑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統

84.明穆宗(朱載重)——平平淡淡才是真

85.明神宗(朱翊鈞)——一代英主卻背負千古罵名

86.明光宗(朱常洛)——賦予傳奇色彩的皇帝

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檢)——歷史劇中的悲劇人物

89.清太祖(努爾哈赤)——開疆擴土、驍勇善戰的英雄

90.清太宗(皇太極)——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順治)——清人關後的第一位皇帝

92.清聖祖(康熙)——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93.清世宗(雍正)——一位撲朔迷離的皇帝

94.清高宗(乾隆)——歷史上有名的風流天子

95.清仁宗(嘉慶)——勵精圖治卻未能扭轉歷史

96.清宣宗(道光)——滿清唯一的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帝王

97.清文宗(咸豐)——有重整江山之心,卻無回天之力

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緒)——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選而繼承大統的皇帝

100.末代皇帝(宣統)——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l9年。
8、沖帝炳 永加 l年。
9、質帝鑽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
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l、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l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l、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l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
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
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
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l、劉 淵 6年 2、劉 和 l年 3、劉 聰 8年 4、劉l 傑 l年 5、劉 曜 l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l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l、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l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l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l、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l、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l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l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lO年。
四、楊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l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l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繼沖 l年。
南漢:9O5--97l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 32年。
三、劉 玢 1年。
四、劉 晟 l6年。
五、劉 鋹 l3年。
吳越:893--978 建都:錢塘
一、錢 鏐 41年。
二、錢元瓘 lO年。
三、錢 佐 6年。
四、錢 倧 l年。
五、錢 俶 40年。
北漢:951--979 建都:太原
一、劉 崇 4年。
二、劉 鈞 l4年。
三、劉繼恩 l年。
四、劉繼元 1l年。
後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與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趙姓,歷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義,太平興國,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禎,天聖,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頊,熙寧,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國,在位25年。
九、欽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歷九帝,趙姓。建都:臨安(杭州)。
一、高宗構,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興,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紹熙,在位 5年。
四、寧宗擴,慶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寶慶,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顯,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興,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歷十一帝.奇渥溫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鐵木耳,元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愛育萬拔力八達,皇慶,在位 9年。
五、英宗碩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孫鐵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順帝阿速吉八,大順,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歷,在位 2年。
九、文宗圖鐵木耳,至順,在位 5年。
十、寧宗懿璘質班,至順,在位 l年。
十一、順帝托權鐵木耳,元統,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記載十位,天順未列入。
據明初官修《元史》記載,自成吉思汗建國迄元順帝出亡(l206--l368),通稱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歷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樂,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熾,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鎮,正統,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鈺,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鎮,天順,在位 8年。(復辟)
八、憲宗見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載垕,隆慶,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鈞,萬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啟,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檢,崇禎,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號弘光 Z}(n
唐王 朱聿鍵,年號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號永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歷十帝(入關前兩個皇帝:清太祖,年號天命和清太宗,
年號天聰不計在內)。滿族,愛新覺羅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臨,為順治,在位l8年。
二、聖祖玄燁,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歷,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顒琰,為嘉慶,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寧,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為咸豐,在位1l年。
八、穆宗載淳,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載湉,為光緒,在位34年。
十、溥 儀,為宣統,在位 3年。
中華民國
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皇帝 袁世凱,年號洪憲。

❷ 有沒有我國歷史事件發生結束的時間列表

史前時期**

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高等靈長類中華曙猿在450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江南一帶。考古證據顯示224萬年至25萬年前,中國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發現的有巫山人、元謀人、藍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

古代中國**

中國特有的文字及文化延綿數千年未曾中斷。中國是世界文明最早的發源地之一,中國文明的歷史可以溯源到四千年前(目前最早的考古證據顯示中國最晚至公元前3700年前出現國家體制)。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原一帶的華夏部落逐步進入封建社會。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

傳說時代**

中國文明發源於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盤古開天地,女媧補天造人,是中國神話中關於世界與生命起源的說法。上古的歷史,傳說燧人發明鑽燧取火,神農開創農業及醫葯,伏羲教民漁、獵、畜牧,創造八卦、文字,此即三皇。三皇之後的首領,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五帝時期,黃河水患嚴重,大禹以疏導之法成功治水,被推為王。

先秦**

傳說禹之子啟建立夏王朝,這是中國第一個朝代。四百餘年後(即約公元前1600年),最後一個王桀王暴虐無道,成湯革夏,立商朝。商時,青銅器工藝非常發達,甲骨文文字也十分成熟。約前1046年,黃河上游周武王伐紂,牧野之戰取勝後建西周,定都鎬京,疆域逐步擴大。前841年「國人暴動」,反抗周厲王暴政,此後實行六卿合議,史稱「共和行政」,這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前770年,在西北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襲下,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此後,隨著周王朝勢力衰落,分封諸侯形成了眾多諸侯囯,相互爭戰,著名的先後有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被稱為春秋戰國。這一時期,學術思想自由,文化繁榮,產生了諸子百家,諸子如孔子、老子、韓非子,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史稱「百家爭鳴」。

秦漢**

經過商鞅變法強大起來的秦囯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前221年秦王嬴政創立「皇帝」尊號,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定都咸陽。秦帝國疆域廣大,基本上奠定了以後中國核心地域的基礎。天下初定,秦始皇收繳天下兵器,尊法家,進行焚書坑儒,廢封建,立郡縣,確立了長達兩千餘年的帝制,統一文字和度量衡,修建棧道,為抵禦北方游牧民族侵襲又在戰國長城基礎上修築長城。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逝,前209年被征戍邊的農民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前206年劉邦圍攻咸陽,秦亡。此後劉邦和項羽展開楚漢爭霸,前202年項羽敗於垓下。同年劉邦稱帝,建立漢朝,都長安。漢初尊道家,漢武帝時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獨尊儒術,此後中國進入儒家社會。9年,王莽奪權,25年,劉秀復漢,遷都洛陽,史稱東漢。

三國兩晉南北朝**

184年,爆發黃巾之亂,以後進入魏、蜀、吳鼎立的三國時期。263年,魏滅蜀,265年,魏中撫軍司馬炎建立晉朝,都洛陽,280年滅吳, 全國再度統一。291年發生八王之亂,西北游牧民族乘機攻晉。因此永嘉之亂,晉元帝率臣民衣冠南渡,遷都建康,史稱東晉。北方五胡亂華陸續建立了十六國,拓跋鮮卑統一北方建立北魏,形成了南北朝對立的局面,南朝歷宋、齊、梁、陳四朝,北朝歷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漢時道教形成,魏晉南北朝時佛教興起。

隋唐五代**

581年,北周丞相楊堅建隋,都長安,589年滅陳,統一中國。隋文帝建立三省六部制,實行科舉制度。隋煬帝三征高麗,窮兵黷武,611年爆發農民起義,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擁立楊侑為帝,618年隋煬帝楊廣在江都被殺,李淵稱帝,建立唐朝,都長安。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同年繼位。唐太宗任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良臣,推行均田制,實行租庸調制,國家走向繁榮,稱為「貞觀之治」。690年,皇後武則天稱帝,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繼位,結束「韋後之亂」,經濟社會恢復發展,唐朝進入全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755年發生「安史之亂」,逐漸形成藩鎮割據。874王仙芝起事,此後農民起義不斷,經過黃巢等農民軍的打擊,唐朝的統治逐漸名存實亡。907年,朱全忠建梁,唐亡。此後中原歷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割據地方的藩鎮建國又形成了吳越、閩、荊南、楚、吳、南唐、南漢、北漢、前蜀、後蜀十國,史稱五代十國。

宋元明清**

960年趙匡胤發起「陳橋兵變」,滅北周,建立宋朝,都汴京。1070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為宰相,不久王安石變法失敗。以後宋受到西北的西夏、北方的遼威脅。東北的金坐大後,攻宋,宋敗,皇族趙構在臨安建宋,史稱南宋。南宋的軍事力量雖然相對比較積弱,經濟及手工業卻比較發達,達到甚至超過漢、唐的水準。臨安的人口超過百萬,一度成為當時世界上繁榮的文化及貿易中心,甚至被一些人稱為世界上第一個近代社會。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及火葯等唐宋時期的發明對人類的歷史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1234年,蒙古帝國滅金,1271年忽必烈建元,定都燕京,改名大都,1279年滅南宋。1351年,郭子興率農民起義,1356年,朱元璋佔領集慶,1363年滅陳友諒,1367年滅張士誠。1368年,朱元璋攻克大都,元順帝北遁,明太祖稱帝,建立明朝,都南京。1399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遷都北京。從15世紀末開始,歐洲列強逐漸崛起並開始向外擴張,中國的科技依舊保持領先水準,明朝的天工開物乃當時世界領先的科技書籍。1627年開始發生農民起義,1636年滿族皇太極在沈陽稱帝,改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的大金為清,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軍攻陷北京,明崇禎帝自縊,明亡。明遼東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順治帝定都北京。

1652年,清軍在黑龍江與沙俄交戰,1689年簽訂尼布楚條約,1661年明遺臣鄭成功在台灣與荷蘭交戰,次年荷蘭殖民者投降,這是中國與西方帝國最早期的主要軍事交鋒。1661年康熙繼位,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此後一段時間稱為「康乾盛世」(或「康雍乾盛世」)。1840年與英國發生鴉片戰爭,清朝社會的政治和文化制度逐漸不能適應迅速變化的現實。此後與西方列強多次在中國土地上發生戰爭,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其中香港在1842年後分批割讓及租借給英國,1887年又被迫承認澳門歸葡萄牙永久管治。1895年與日本發生甲午戰爭,戰敗後台灣、澎湖及附屬島嶼被割讓給日本。外患之外,內部也發生農民起義,以太平軍、捻軍影響最大。清朝於1860年代起開展洋務運動,1898年進行戊戌變法,1902年實行新政。

近代中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以民主共和製取代帝制,孫中山被推為臨時大總統。同年,清帝遜位,清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繼任總統,民國遷都北京,被稱為北洋政府。1924年孫中山改組國民黨,1926年蔣中正率國民革命軍北伐,1928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民國早年長期發生軍閥混戰, 中國共產黨則在1927年發起起義,建立武裝。1931年日本發起九一八事件,佔領東北三省,1937年發生盧溝橋事件,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期間中央政府西遷重慶,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還都南京,接收台灣與澎湖。1946年中國共產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與中國國民黨政府的軍隊發生戰爭,1949年南京被攻陷,國民政府遷至台北。同年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實行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制度。從此呈現管治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管治台灣的中華民國兩相分立的格局。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直至1976年結束。1978年,大陸實行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 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門。1960年代末台灣經濟起飛,1990年代,中華民國實行全面的民主制度。

❸ 隋唐時期的歷史人物和事件

1、韓擒虎

韓擒虎原為河南東垣人,後遷居到新安。他的父親韓雄,以勇猛有氣節而聞名,在北周做官,官職到大將軍、洛陽、虞州等八州刺史。

韓擒虎年少時,性情豪邁,素以智勇雙全而著稱,他身材魁梧,相貌威武,有一副英雄豪傑的儀表。他喜歡讀書,對於經史子集和諸子百家都略知大旨。韓擒虎少年擒虎,足見其天生神勇。而後來他領兵打仗,更是勇猛難敵。

韓擒虎臨終前,鄰居的母親看見韓府儀衛甚多,就問他們在干什麼,其中一個人說:「我來迎王。」說完人都不見了。

又有重病之人跑到韓府說要見韓王,別人問見什麼王,此人答:「閻羅王。」韓擒虎的子侄要毆打這個人,韓擒虎卻制止了他們,說:「生為上柱國,死做閻羅王,斯亦足矣。」幾天之後,韓擒虎就去世了。

史籍很少記載鬼神之事,而韓擒虎死後做閻羅王的傳說,竟被收入《隋書·韓擒虎傳》,可見在初唐時期,這個傳說頗為流行。

2、秦瓊

隋朝末年,在濟南府當差的山東豪傑秦瓊受命來潞州辦事,不幸染病於店中,所帶盤費俱已耗盡。無奈之中,牽著他心愛的坐騎黃驃馬到西門外的二賢庄去賣。秦叔寶將黃驃馬拴在庄南大槐樹下。

單雄信聽說有人賣馬,便去相馬。秦叔寶早在山東就聽說單雄信是一條好漢,只是眼下窮困潦倒,羞於顏面,難以通報真名實姓。偏偏單雄信聽說賣馬人是濟南來的,便請他到府上吃茶,還順便打聽仰慕已久的山東好漢秦叔寶。

秦叔寶謊稱:「員外打聽的人正是小弟同衙好友。」雄信聞知他與叔寶是朋友,隨即修書一封託交叔寶,並付了馬價紋銀三十兩,外加程儀三兩,不在馬價數內,還取潞綢兩匹相贈。

3、狄仁傑

唐代武則天當皇帝時,有一個宰相叫狄仁傑,字懷英,太原(今屬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於直言相諫,深得武則天賞識。武則天稱他為「國老」(武則天即位時,狄仁傑已六十多)而不直呼其名。

上朝時,武則天也不讓他跪拜,說:見狄公下拜,我渾身都痛。武則天常對其他大臣說:「不是特別重要的軍國大事,你們不要去麻煩狄老。」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採取多種措施,廣羅人才,並讓狄仁傑給他推薦能擔任將相的人才。

狄仁傑推薦了張柬之、姚崇等數十人,這些人後來多成了名臣。有人對狄仁傑說:「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薦的,真是桃李滿天下啊。」狄仁傑說:「推薦有才能的人為國家效力,不是為私,是我應該做的。」

公元700年,七十歲的狄仁傑病死,武則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後,每當朝廷有大事而眾人又不能解決時,武則天常嘆息說:「老天爺為什麼這么早就奪去了我的國老啊!」 「桃李滿天下」是形容老師教的學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學生的代稱。

4、蕭瑀

蕭瑀,南朝梁明帝蕭巋之子,隋煬帝蕭後之弟,以外戚為隋煬帝重臣。因反對出征高麗,被貶為河池郡守,到任後受薛舉進攻,奮力抵禦。李淵起兵後,歸附唐朝,善行政,終生為李淵重用。

李世民即位後,因與房玄齡、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從不「改過自新」。後來李世民評價其為「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5、蘇烈

字定方,以字行世,後人通稱為蘇定方。生於公元592年,漢族,冀州武邑(今屬河北省)人,後遷居始平(今陝西興平以南)。歷任唐朝左武侯中郎將、左衛中郎將、左驍衛大將軍、左衛大將軍之職,封邢國公,加食邢州、巨鹿三百戶。

他從一員普通戰將,靠戰功累遷為禁軍高級將領,並以其先後滅三國、擒三主的非凡戰績和正直的為人而深受唐太宗和唐高宗的賞識與信任,屢委以重任,是唐初的一員得力干將。

永徽六年春,高句麗聯合百濟、靺鞨進攻新羅,攻佔其北境三十餘城。新羅向唐朝遣使求援,唐高宗李治令蘇定方與營州都督程名振率軍一萬討伐高句麗。

五月蘇定方等渡過遼水,高麗見唐軍兵少,於是渡過貴端水迎戰。蘇定方等奮力進攻,大敗高麗軍,殺俘一千多人,焚毀其外城、村落後回師。戰後,蘇定方拜授右屯衛將軍,封臨清縣公。

❹ 隋到清的重大歷史事件 快快快 !!!

隋朝 581年由隋文帝楊堅建立

隋朝 589年打敗了南方的陳朝,統一中國。

隋朝 隋煬帝即位修築南北大運河。

唐朝 618年由唐高祖李淵建立。

唐朝 唐太宗「貞觀之治」

唐朝 武則天「貞觀遺風」

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開元盛世「以及曲轅犁,筒車的發明。

唐朝 安史之亂,唐朝轉折點。

隋唐時期的 雕版印刷術,代表:金剛經。 唐朝的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要記住這兩個,還有唐建立到滅亡的時間是 618到 907年,記住

北宋 960年宋太祖發動陳橋兵變建立

北宋 寇準力爭宋真宗御駕親征,澶州打敗契丹,簽訂澶淵之盟。

北宋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北宋 改良指南針。

北宋 靖康之變。 北宋滅亡。

南宋 不涉及考點內容。你只要記住 岳飛和宋高宗,秦檜就可以了。

另外 北宋的四川發明的交子,北宋打破坊市制度,北宋開封和臨安有 消防隊。特別記住。

元朝基本記住這幾個,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還有竇娥冤。還有元朝的行省制度。

明朝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應天建立。

明朝 明太祖廢除丞相,權分六部。明成祖發動文字獄,八股取士

明朝 明太祖設立錦衣衛

明朝 明成祖 設立東廠,號稱廠衛制度。

明朝 明成祖發動鄭和下西洋。

明朝歷史就考這幾個,還有記住明朝起至時間 是 1368年到1644年。

清朝 1636年清太祖皇太極建立

清朝 1644年入關,建立統一性全國政權。

清朝 中俄雅克薩之戰,簽訂尼布楚條約。

清朝 設立軍機處。發動文字獄。

清朝 乾隆 閉關鎖國

清朝 洋務運動,代表任務李鴻章,張之洞,還有個奕忻

清朝 1840年 鴉片戰爭,1842年南京條約。

清朝 1894年 甲午戰爭, 1895年馬關條約。洋務運動失敗 1895年公車上書,1898年發動戊戌變法,最終失敗

清朝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1901年辛丑條約。

清朝 1911年 辛亥革命爆發 清亡,1912年 孫中山在南京宣告民國建立。

❺ 從隋朝到清朝的皇帝及稱謂,和重要的歷史事件 高懸賞!!

考試還考這個?

隋朝:58l--6l8楊姓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開皇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大業12年。

三、恭帝楊侑義寧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618--9O7李姓建都:長安

一、高祖淵武德9年。

二、太宗世民貞觀23年。

三、高宗治永徽34年。

四、中宗顯嗣聖1年。

五、武則天垂拱21年。

六、中宗(復辟)神龍5年。

七、睿宗旦景雲3年。

八、玄宗隆基先天43年。

九、肅宗亭至德7年。

十、代宗豫寶應17年。

十一、德宗適建中26年。

十二、順宗誦永貞l年。

十三、憲宗純元和l5年。

十四、穆宗恆長慶4年。

十五、敬宗湛寶歷2年。

十六、文宗昂太和14年。

十七、武宗炎會昌6年。

十八、宣宗忱大中13年。

十九、懿宗漼咸通l4年。

二十、僖宗儇乾符l5年。

二十一、昭宗曄龍紀16年。

二十二、哀帝祝天佑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朱姓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開平6年。

二、末帝友貞乾化11年。

後唐:923--936共14年。李姓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同光4年。

二、明宗嗣源天成8年。

三、愍帝從厚應順l年。

四、廢帝從珂清泰2年。

後晉936--946共1l年石姓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天福7年。

二、出帝重貴開運4年。

後漢947--95O共4年劉姓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天福2年。

二、隱帝承佑乾佑2年。

後周951--960共lO年郭姓、柴姓建都:汴梁

一、太祖威廣順3年。

二、世宗榮顯德6年。

三、恭德宗訓l年。

十國:

前蜀:9O7--925建都:成都

一、王建12年。

二、王衍8年。

吳:892--937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15年。

二、楊渥3年。

三、楊隆演lO年。

四、楊溥l7年。

楚:896--95l建都:長沙

一、馬殷35年。

二、馬希聲2年。

三、馬希范l5年。

四、馬希廣3年。

五、馬希萼2年。

六、馬希崇l年。

閩:897--946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4O年。

二、王延均3年。

三、王昶4年。

四、王延義4年。

五、王延政3年。

南唐:937--975建都:金陵

一、李升7年。

二、李璟l9年。

三、李煜l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22年。

二、高從海20年。

三、高保融l2年。

四、高保勗l年。

五、高繼沖l年。

南漢:9O5--97l建都:廣州

一、劉隱12年。

二、劉

❻ 楊侑的歷史評價

魏徵等《隋書》:①「性聰敏,有氣度。」; ②「恭帝年在幼沖,遭版家多難,一人失德,四海土權崩。群盜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歸。既鍾百六之期,躬踐數終之運,謳歌有屬,笙鍾變響,雖欲不遵堯舜之跡,其庸可得乎!」
李延壽《北史》:「恭帝年在幼沖,遭家金難。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盜螽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歸。既鍾百六之期,躬踐數終之運,謳歌有屬,笙鍾變響。雖欲不遵堯、舜之跡,庸可得乎。」

❼ 隋朝歷史事件,全一點,簡潔一點,有發生時間

616年,隋煬帝命越王侗留守東都,自己率眾前往江都。他下令築丹陽宮,准備遷都丹陽(今南京)。跟隨他的大臣衛士大多是關中人,不願意長居江南,加上江都糧盡,人人北逃關中。
618年4月11日,宇文化及、司馬德戡與裴虔通等人發動兵變,弒隋煬帝,擁立隋煬帝侄子楊浩為帝。不久宇文化及又弒秦王浩自封許帝,建國許。隔年被唐將李神通與夏王竇建德聯合剿滅。
公元617歲5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十一月佔領長安,擁立隋煬帝第三個孫子代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
618年6月12日,李淵逼迫隋恭帝禪位,618年6月18日,李淵正式稱帝,建立唐朝,為唐高祖。中原地區得知煬帝死訊後,618年6月22日,洛陽留守「七貴」擁立隋煬帝次孫越王侗為帝,即隋哀帝;
619年5月23日,王世充廢隋哀帝,兩個月後弒之,隋朝亡
公元620年,東突厥的處羅可汗派人迎接蕭後及隋煬帝的孫子楊政道來東突厥,立政道為隋王,把留在東突厥境內的中原人交給政道管治,建立「大隋」,史稱後隋,「有眾萬人,置百官,皆依隋制,居於定襄。
公元630年,唐朝出兵滅亡東突厥,另外分兵攻破定襄,後隋滅亡。

❽ 中國古今歷史時間表,並附帶當朝皇帝以及重大事件

中國歷代皇帝列表1上古時代

2夏

3商

4周

4.1西周

4.2東周

4.2.1春秋

4.2.2戰國

5秦
6漢
6.1西漢
6.2新朝
6.3東漢

7三國

7.1魏
7.2蜀漢
7.3吳
8晉朝
8.1西晉
8.2東晉
8.2.1十六國
8.2.1.1成漢
8.2.1.2漢(前趙)
8.2.1.3後趙
8.2.1.4前涼
8.2.1.5後涼
8.2.1.6西涼
8.2.1.7南涼
8.2.1.8北涼
8.2.1.9前燕
8.2.1.10後燕
8.2.1.11西燕
8.2.1.12北燕
8.2.1.13南燕
8.2.1.14夏
8.2.1.15前秦
8.2.1.16後秦
8.2.1.17西秦
8.2.1.18冉魏
8.2.1.19代國
8.2.1.20吐谷渾
9南北朝
9.1南朝
9.1.1宋
9.1.2齊
9.1.3梁
9.1.4陳
9.2北朝
9.2.1北魏
9.2.2東魏
9.2.3西魏
9.2.4北齊
9.2.5北周
10隋
11唐
11.1南詔
11.2渤海國
12五代十國
12.1五代
12.1.1後梁
12.1.2後唐
12.1.3後晉
12.1.4後漢
12.1.5後周
12.2十國
12.2.1吳越
12.2.2閩國
12.2.3荊南南平
12.2.4楚國
12.2.5吳國
12.2.6南唐
12.2.7南漢
12.2.8北漢
12.2.9前蜀
12.2.10後蜀
13宋
13.1北宋
13.2南宋
14遼
15西夏
16金
17元
18明
18.1順
18.2大西
18.3南明
19清
19.1太平天國
19.2捻亂
20中華民國
20.1中華帝國
21參看
上古時代
炎帝神農氏
黃帝軒轅氏
少昊金天氏
顓頊高陽氏
帝嚳高辛氏
帝摯高辛氏
唐堯放勛
虞舜重華



太康
仲康

少康
予4

芒3

不降


孔甲





太丁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陽甲
盤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祖庚
祖甲
廩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西周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發
周成王姬誦
周康王姬釗
周昭王姬瑕
周穆王姬滿
周共王姬繄扈
周懿王姬囏
周孝王姬辟方
周夷王姬燮
周厲王姬胡
周宣王姬靜
周幽王姬宮湦
東周
周平王姬宜臼
周桓王姬林
春秋
周莊王姬佗
周厘王姬胡齊
周惠王姬閬
周襄王姬鄭
周頃王姬壬臣
周匡王姬班
周定王姬瑜
周簡王姬夷
周靈王姬泄心
周景王姬貴
周悼王姬猛
周敬王姬匄
周元王姬仁
周貞定王姬介
周哀王姬去疾
周思王姬叔
周考王姬嵬
周威烈王姬午
戰國
周安王姬驕
周烈王姬喜.
周顯王姬扁
周慎靚王姬定
周赧王姬延
周惠王

秦昭襄王嬴則
秦孝文王嬴柱
秦莊襄王嬴楚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胡亥
秦三世子嬰

西漢
漢高帝劉邦
漢惠帝劉盈
漢高後呂稚太後稱制
漢少帝劉恭
漢少帝劉弘
漢文帝劉恆
漢景帝劉啟
漢武帝劉徹
漢昭帝劉弗陵
昌邑王劉賀
漢宣帝劉詢
漢元帝劉奭
漢成帝劉驁
漢哀帝劉欣
漢平帝劉衍
孺子劉嬰
更始帝劉玄
新朝
王莽
東漢
漢光武帝劉秀
漢明帝劉庄
漢章帝劉炟
漢和帝劉肇
漢殤帝劉隆
漢安帝劉祜
漢少帝劉懿
漢順帝劉保
漢沖帝劉炳
漢質帝劉纘
漢桓帝劉志
漢靈帝劉宏
漢後少帝劉辯
漢獻帝劉協
三國

魏武帝曹操為追謚生前未即位
魏文帝曹丕
魏明帝曹睿
魏少帝曹芳(邵陵厲公)
高貴鄉公曹髦
魏元帝曹奐
蜀漢
漢昭烈帝劉備
漢後主劉禪

長沙桓王孫策
吳大帝孫權
吳廢帝孫亮
吳景帝孫休
吳末帝孫皓
晉朝
西晉
宣帝司馬懿
景帝司馬師
文帝司馬昭(以上三帝為追謚生前未即位)
武帝司馬炎
惠帝司馬衷
懷帝司馬熾
愍帝司馬鄴
東晉
元帝司馬睿
明帝司馬紹
成帝司馬衍
康帝司馬岳
穆帝司馬聃
哀帝司馬丕
海西公司馬奕
簡文帝司馬昱
孝武帝司馬曜
安帝司馬德宗
恭帝司馬德文
十六國
成漢
(成)景帝李特
(成)武帝李雄
(成)哀帝李班
(成)幽公李期
(漢)昭文帝李壽
(漢)末主李勢
漢(前趙)
(漢)光文帝劉淵
(漢)昭武帝劉聰
(漢)隱帝劉粲
(前趙)劉曜
後趙
明帝石勒
海陽王石弘
武帝石虎
義陽王石世
新興王石尊
石鑒
石祗
前涼
武公(明王)張軌
元公張實
成王張茂
忠成公(文王)張駿
敬烈公(桓王)張重華
哀公張耀靈
威王張祚
敬悼公(沖王)張玄靚
悼公張天錫
後涼
懿武帝呂光
隱王呂紹
靈帝呂纂
建康公呂隆
西涼
武昭王李暠
李歆
李恂
南涼
武王禿發烏孤
康王禿發利鹿孤
景王禿發傉檀
北涼
建康公段業.
武宣王沮渠蒙遜.
哀王沮渠牧犍
前燕
襄公慕容廆
文明帝慕容皝
景昭帝慕容儁
幽帝慕容暐
後燕
成武帝慕容垂
惠愍帝慕容寶
昭武帝慕容盛
惠文帝慕容熙
西燕
慕容泓
威帝慕容沖
段隨
慕容覬
慕容望
慕容忠
慕容永
北燕
惠懿帝高雲
文成帝馮跋
昭成帝馮弘
南燕
獻武帝慕容德
末主慕容超

武烈帝赫連勃勃
平原王赫連昌
昌定王赫連定
前秦
苻洪
景明帝苻健
厲王苻生
宣昭帝苻堅
苻宏
哀平帝苻丕
高帝苻登
末主苻崇
後秦
武昭帝姚萇
文桓帝姚興
末主姚泓
西秦
宣烈王乞伏國仁
武元王乞伏乾歸
文昭王乞伏熾盤
末主乞伏慕末
冉魏
武悼天王冉閔
代國
拓跋猗盧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拓跋鬱律
惠帝拓跋賀傉
煬帝拓跋紇那
烈帝拓跋翳槐
昭成帝拓跋什翼犍
吐谷渾
參見吐谷渾首領列表
南北朝
南朝

武帝劉裕
少帝劉義符
文帝劉義隆
太子劉劭
孝武帝劉駿
前廢帝劉子業.
明帝劉彧
後廢帝劉昱
順帝劉淮

高帝蕭道成
武帝蕭賾
鬱林王蕭昭業
海陵王蕭昭文
明帝蕭鸞
東昏侯蕭寶卷
和帝蕭寶融


武帝蕭衍
臨賀王蕭正德
簡文帝蕭綱
豫章王蕭棟
武陵王蕭紀
元帝蕭繹
閔帝蕭淵明
敬帝蕭方智
宣帝蕭言
明帝蕭巋
後主蕭琮

武帝陳霸先
文帝陳蒨
廢帝陳伯宗
宣帝陳頊
後主陳叔寶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拓跋珪
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燾
南安王拓跋余
文成帝拓跋浚
獻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元宏
宣武帝元恪
孝明帝元詡
幼主元釗
孝庄帝元子攸
長廣王元曄
節閔帝元恭
安定王元朗
孝武帝元攸
東魏.
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文帝元寶炬
廢帝元欽
恭帝拓跋廓
北齊
文宣帝高洋
廢帝高殷
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
後主高緯
安德王高延宗
幼主高恆
范陽王高紹義
北周
文帝宇文泰
孝閔帝宇文覺
明帝宇文毓
武帝宇文邕
宣帝宇文贇
靜帝宇文衍

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隋恭帝楊侑
隋秦王楊浩
隋越王楊侗唐
唐高祖李淵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武後武曌太後稱制
武周聖神皇帝武則天
唐中宗李顯
唐殤帝李重茂
唐睿宗李旦
唐玄宗李隆基
唐肅宗李亨
唐代宗李豫
唐德宗李適
唐順宗李誦
唐憲宗李純
唐穆宗李恆
唐敬宗李湛
唐文宗李昂
唐武宗李炎
唐宣宗李忱
唐懿宗李漼
唐僖宗李儇
唐昭宗李曄
唐哀帝李拀
南詔
渤海國
渤海高王大祚榮
渤海武王大武藝
渤海文王大欽茂
大元義
渤海成王大華興
渤海康王大嵩璘
渤海定王大元瑜
渤海僖王大言義
渤海簡王大明忠
渤海宣王大仁秀
大彝震
大虔晃
大玄錫
大瑋瑎
大諲撰
五代十國
五代
後梁
太祖朱溫
末帝朱瑱
後唐
庄宗李存勖
明宗李亶
閔帝李從厚
末帝李從珂
後晉
高祖石敬瑭
少帝石重貴
後漢
高祖劉知遠
隱皇帝劉承佑
後周
太祖郭威
世宗柴榮
恭帝柴宗訓
十國
吳越
太祖錢鏐
世宗錢元瓘
成宗錢弘佐
忠遜王錢弘倧
忠懿王錢弘俶
閩國
909年945年當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王審知
嗣王王延翰
惠宗王延鈞
康宗王昶
景宗王曦
殷帝王延政
荊南南平
(906年963年
武信王高季興
文獻王高從誨
貞懿王高寶融
荊南侍中高保勖
荊南侍中高繼沖
楚國
907年951年創立者馬殷實際自897年開始地方割據
武穆王馬殷
衡陽王馬希聲
文昭王馬希范
廢王馬希廣
恭孝王馬希萼
馬希崇
吳國
904年937年
太祖楊行密
烈宗楊渥
高祖楊渭
睿帝楊溥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李升
元宗李璟
後主李煜
南漢
917年971年
高祖劉岩
殤帝劉玢
中宗劉晟
後主劉鋹
北漢
951年979年
世祖劉旻
睿宗劉鈞
少主劉繼恩
英武帝劉繼元
前蜀
907年925年
高祖王建
後主王衍
後蜀
934年965年
高祖孟知祥.
後主孟昶

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
宋太宗趙光義
宋真宗趙恆
宋仁宗趙禎
宋英宗趙曙
宋神宗趙頊
高太後宣仁太後高氏太後垂簾
宋哲宗趙煦
宋徽宗趙佶
宋欽宗趙桓

南宋
宋高宗趙構
宋孝宗趙眘
宋光宗趙淳
宋寧宗趙擴
宋理宗趙昀
宋度宗趙禥
謝太後謝道清太後垂簾
宋恭帝趙顯
宋端宗趙昰
趙昺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遼應天後述律平太後稱制
遼東丹王耶律倍
遼太宗耶律德光
遼世宗耶律阮
遼穆宗耶律璟
遼景宗耶律賢
遼蕭太後蕭綽蕭撒葛只
遼聖宗耶律隆緒
遼興宗耶律宗真
遼道宗耶律洪基
天祚帝耶律延禧

西夏
太祖李繼遷
太宗李德明
景宗李元昊
毅宗李諒祚
惠宗李秉常
崇宗李乾順
仁宗李仁孝
桓宗李純佑
襄宗李安全
神宗李遵頊
獻宗李德旺
末帝李睍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金太宗完顏晟
金熙宗完顏亶
海陵王完顏亮
金世宗完顏雍
金章宗完顏璟
衛紹王完顏永濟
金宣宗完顏珣
金哀宗宛顏守緒
金末帝完顏承麟


元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
元睿宗拖雷監國
元太宗窩闊台
馬乃真後稱制
元定宗貴由
海迷失後稱制
元憲宗蒙哥
元世祖忽必烈薛禪汗
元成宗鐵穆耳完澤篤汗
元武宗海山曲律汗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普顏篤汗
元英宗碩德八剌格堅汗
泰定帝也孫鐵木兒
天順帝阿速吉八
元文宗圖帖睦爾札牙篤汗
元明宗和世剌
元寧宗懿璘質班
元順帝妥懽帖睦爾元惠宗烏哈圖汗

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洪武
明惠帝朱允炆年號建文
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廟號初為明太宗)
明仁宗朱高熾年號洪熙
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宣德
明英宗朱祁鎮年號正統天順
明代宗朱祁鈺年號景泰
明憲宗朱見深年號成化
明孝宗朱佑樘年號弘治
明武宗朱厚照年號正德
明世宗朱厚熜年號嘉靖
明穆宗朱載垕年號隆慶
明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
明光宗朱常洛年號泰昌
明熹宗朱由校年號天啟
明思宗朱由檢年號崇禎


李自成年號永昌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南明
福王朱由崧年號弘光
唐王朱聿鍵年號隆武
桂王朱由榔年號永曆

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年號順治通稱順治皇帝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康熙通稱康熙皇帝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年號雍正通稱雍正皇帝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年號乾隆通稱乾隆皇帝
清仁宗愛新覺羅顒琰年號嘉慶通稱嘉慶皇帝
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年號道光通稱道光皇帝
清文宗愛新覺羅奕詝年號咸豐通稱咸豐皇帝
清穆宗愛新覺羅載淳年號同治通稱同治皇帝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年號光緒通稱光緒皇帝
清遜帝愛新覺羅溥儀年號宣統通稱宣統皇帝

太平天國
天王洪秀全
洪天貴福

中華民國
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年號洪憲

❾ 從隋朝建立以後的重大歷史事件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起義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爆發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 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結束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❿ 隋唐時期的歷史故事

1、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

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2、李淵攻取長安之戰

李淵攻取長安之戰,是隋朝末年地主階級內部進行的一場爭權奪利戰爭。是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反隋,攻佔隋都長安(今西安)的作戰。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八月,霍邑之戰後,李淵率軍進至龍門(今山西河津西),派兵6000渡河。十月初四,李淵引兵至長安與諸軍會合,兵力達20餘萬。二十七日命諸軍攻城,十一月初九佔領長安。此戰為建立唐朝奠定了基礎。

3、唐滅西秦之戰

唐滅西秦之戰是義寧元年(617年)十二月至唐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間,在唐朝統一戰爭中,秦王李世民率軍擊滅隴西(今六盤山、隴山以西和黃河以東一帶)割據勢力西秦薛舉、薛仁杲父子的作戰。

4、淺水原之戰

淺水原之戰,發生於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軍在淺水原(今陝西長武東北)對隴西割據勢力薛舉、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戰,此役一舉擊敗薛仁杲,奪取隴西,除去關中西面的一大威脅勢力。

此役李世民採用後發制人,疲敵制勝,堅壁不出,窮追猛打的策略,反敗為勝。

5、唐滅東突厥之戰

唐貞觀三年(629年)十一月至四年三月,在唐與突厥的戰爭中,唐王朝為消除北方威脅而攻滅東突厥頡利可汗部的重要作戰。

頡利可汗率萬餘人慾逃過磧口,遭李績軍堵截,其大酋長皆率眾投降。頡利逃往靈州(治今寧夏靈武西南)西北的沙缽羅部落,欲投奔吐谷渾,被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俘獲送往長安。

閱讀全文

與楊侑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