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學歷史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專業知識
首先,史才,即駕馭史料用以敘述歷史事實和撰寫文章的才能。歷史的過去性和時序性決定了歷史教學有很強的個性特點,要求歷史教師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歷史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歷史知識吸收的程度和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關繫到教師教學效果的好壞。 其次,史學,即系統的、淵博的、扎實的歷史知識。歷史教師要站在歷史學科和史學專著的高度來研究教材,做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而不能把自己的認識水平停留在與教材相同的淺層次上。要弄懂、弄通教學大綱、教本,理清線索,完全掌握教材的知識框架。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做到居高臨下、旁徵博引、厚積薄發和深入淺出,課本知識簡約化、系統化和整體化。 最後,史識,即一定的政治、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思想品質的塑造者。歷史教學要以正確的理論作指導,幫助學生認識歷史發展規律,形成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學會初步運用這些觀點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名合格的歷史教師,首先要熟悉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有關原理,把握好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現象與本質、量變與質變等辯證關系和發展觀、宗教觀、民族觀等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並能夠以正確的立場、觀點講解、分析、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寓思想教育於歷史教學中。
Ⅱ 中學歷史教師要從哪些方面加強學習以及應時代的要求
作為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師德師風,這是教師的基本准則,其次學習本學科的專業知識,第三要學慣用現代化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第四還要與老教師學習教學方法!
Ⅲ 考中學的歷史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中歷史學科知識與教學和能力,歷史
選前者,我也考這個,後者我看了去年考的內容有地理的相關、如果你喜歡可以報後者
Ⅳ 教師招聘考試,如果考學科專業知識話,初中歷史好考嗎(本人非歷史專業)
雖然你報考的是初中歷史,但是如果需要高峰高中歷史知識的掌握是必內不可少的,在初容中的基礎上在做深入了解會更有把握。
就教材和習題是不夠的,還有個配合使用相應的歷史資料,習題適當就行,主要是注意把握關鍵
希望您採納喲
Ⅳ 教師資格證里,歷史學科知識 與 歷史與社會學科知識有什麼區別
二者在來內容、學科深度及被教源授人年齡上三方面存在差異。
1、內容上差異:歷史與社會包括歷史知識在內的涉及政治、社會常識等領域的知識。而歷史學科知識指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件以及存在人物及其行為的記載。
2、學科深度差異:歷史與社會的歷史與社會學習研究內容較為淺顯,歷史學科知識較為專業化,具有一定的深度。
3、被教授人年齡差異:歷史與社會一般是小學生必修科目。在基礎教育階段,歷史學科知識是中學階段必修科目。二者被教授人年齡存在差異。
(5)學科專業知識中學歷史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分(自上而下兼容):
(一)幼兒園教師資格;
(二)小學教師資格;
(三)初級中學教師和初級職業學校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以下統稱初級中學教師資格);
(四)高級中學教師資格;
(五)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文化課、專業課教師資格(以下統稱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
(六)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實習指導教師資格(以下統稱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
(七)高等學校教師資格。
(八)成人/大學教育的教師資格,按照成人教育的層次,依照上款規定確定類別。
Ⅵ 什麼是中學歷史課標中的知識
對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性質的一點認識
在高中歷史課程改革中,如何把握和認識高中歷史課程,明確高中歷史課程的性質,是進行歷史課程改革的關鍵環節之一,同時也是廣大教師在實施歷史課程的實踐中應該好好把握的。下面本文將就普通高中歷史課程的性質談一點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依然注重「基礎性」
在以往的概念界定中,更多的是把基礎教育范圍定義在九年義務教育,只是少數人把高中階段的教育納入基礎教育范疇。而這次的課程改革,把高中也歸入到了基礎教育階段。《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以下簡稱《課程標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就說道:「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基礎課程。」由此可知,高中歷史課程依然是一門基礎課程,依然屬於基礎教育的范疇。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注意與初中課程的銜接」,「堅持基礎性」。這種基礎性,不僅僅是歷史知識上的基礎性,更應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維度、多層次的基礎性。
高中歷史課程屬於基礎教育階段,可以說是造就人才和提高國民素質的奠基工程之一,要為學生進入高層次的教學學習做鋪墊,也為學生進入和適應社會打基礎。因而,《課程標准》中指出「在初中歷史課程的基礎上,根據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質、任務以及課程目標和基本要求,遵循時代性、基礎性、多樣性和選擇性的原則,規定適合高中學生學習的課程目標和學習內容,為其進入社會和高一級學校奠定基礎。」把高中歷史課程定位為一門基礎課程,這對於指導歷史課程改革、教學等,都具有很重大的意義。
二、普通高中歷史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比較,具有獨特的「歷史性」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以歷史學知識為載體的,與其他課程相比,歷史課程有獨特的「歷史性」。歷史課程中的歷史知識具有時序性、過去性和一度性等特徵。這些特點可以說是其他學科知識都不曾具備的,是歷史知識的特性,而這些特性也決定了歷史課程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區別與差異,同時也決定了與其他學科課程有巨大的不同。基於歷史學科知識與其他學科的不同,歷史課程在教育目標、教育功能等方面也與其他學科課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同。
《課程標准》強調「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注重歷史課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從不同的角度揭示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通過重大歷史事件、人物、現象展現人類發展進程中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通過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脈絡,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繼承優秀的文化遺產,弘揚民族精神;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習從歷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而關注中華民族以及全人類的歷史命運。通過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這些教育目標的實現是其他課程所不能代替的。只有歷史課程才能很好地實現這些教育目標。
三、普通高中歷史課程不能等同於歷史學,更加強調其「歷史教育性」
普通高中歷史課程雖然是以歷史學知識為載體的,但這並不是說歷史課程就等同於歷史學,歷史學重在進行歷史研究、窮盡追尋,而高中歷史課程更加強調的是其歷史教育性,教育已經被論證的知識。歷史教育的重要目標和內容,它需要歷史學研究的支撐,卻不等同於歷史學的研究。歷史學研究立足於爭鳴和創新,而歷史教育立足於傳承和行動。以往的教學大綱更多是注重歷史學知識的專業性,《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中說道:「歷史學是認識和闡釋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與人類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活動密切相關,具有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功能,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門基礎學科。」這種過於強調歷史學知識的專業性,導致了以往歷史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等現狀。
高中歷史課程不只是向學生傳授系統歷史知識的課程,它應是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和幫助學生發展的課程;高中歷史課程屬於非專業歷史教育課程,它是面向全國中學生的基礎課程,應擺脫長期受大學專業歷史教育模式和歷史研究成果(模式)影響的束縛,不去刻意追求歷史學科體系的完整性,避免內容的專業化、成人化傾向;它應只向中學生介紹最基本、最重要的歷史知識,構建符合中學生認知水平和中學生學習需要並有助於學生發展(終身學習)的課程新體系。
四、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注重公民教育,同時具有很強的「人文性」
《課程標准》強調「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歷史課程將公民教育列為課程的基本功能,公民教育功能的正確定位,適應了課程的基本特點以及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新世紀歷史教育的重大進步。課程標准所提出的公民教育目標,形成了新的歷史教學理念,將對歷史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方法產生重要的影響。加強歷史課程公民教育目標的研究,有利於進一步認識歷史學科的課程功能,有利於促進教師公民教育觀念的形成。
與以往歷史教學大綱相比,我國歷史課程標准開始用公民教育的理念解釋歷史課程的功能、性質,公民教育己成為歷史課程目標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歷史課程標准中的公民教育目標以其內容的豐富性、人文性,體系結構的層次性和深入性,教學規范的系統性、可操作性,體現了社會的需要、時代的發展,同時也體現了歷史課程對人本身的終極關懷,體現「人文性」。人文性是新課程的鮮明特徵,而歷史課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課程,其人文教育的功能是其他任何學科所不可替代的。歷史屬於人文社會科學,其學習和探究的對象主要是人及人類社會的活動情況,人和人的活動是歷史學科關注的中心,這就奠定了歷史教育人文性的基礎,從這個角度出發,歷史教育應承擔起新課程人文教育的首要任務。因而,歷史課程注重歷史課程「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普通高中歷史課程強調學生的發展,具有「生本」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歷史課程同樣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亦即「注重人的生命可持續發展」。
《課程標准》強調了高中歷史課程要「堅持基礎性、時代性」,「體現多樣性」,指出歷史課程要注意與初中課程的銜接,應密切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的聯系,關注學生生活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和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更新教師教學理念,為學生學習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形成以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的評價體系,全面實現歷史教學評價的功能。以上這些課程基本理念都體現了以學生為本,有助於「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Ⅶ 誰有高中歷史教師資格證學科專業知識所有章節完整內容網課
網課不建議報名,可能沒有在一個地方,所以沒有聽過,報名教師資格證,還是面授專比較好,畢竟生屬動,而且可以隨時向老師提問,還能認識新同學,一起交流,主要是可以剋制自己,有些學生自製力比較差,可能看著就做別的了,還有就是比較老,跟不上新的考試大綱。
Ⅷ 求2014年安徽省教師考編考試中學歷史學科專業知識的真題。
真題挺難找的,一般網上都沒有下載的,不過可以到安徽華圖官網去看一下,在線的應該有,我以前見到過
Ⅸ 我想當中學歷史老師,考研應該選擇歷史學還是學科教育(歷史)
做歷史老師,應選擇歷史學科教育專業,但前提是必須持有教師資格回證。一般本科學歷最答高可以考取高中級別的教師資格證。
1.歷史學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和系統的專業基本知識,有進一步培養潛能的史學專門人才,以及能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介事業單位從事實際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2.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歷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史實及史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專業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3.我國歷來有重視歷史教育的傳統。唐代史學家劉知幾指出:「史之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務,為國家之要道。」當代思想家任繼愈先生則認為「史學關繫到國家的存亡」,「是國家興亡之學,民族盛衰之學」,必須重視歷史學和歷史教育工作。
4.但近年來,中國的學校歷史教育出現了一些問題。國內的歷史教育工作者,應借鑒國外同行的經驗,不辱時代使命,振興中國歷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