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80後教授謝湜擬任中山大學歷史學系主任是為什麼
謝湜教授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入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攻讀博士,並於2009年獲博士學位,由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至歷史學系任教。現任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中央組織部「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和中山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基地刊物《歷史人類學學刊》執行主編,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主持項目
復旦大學第七批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博士論文項目「高鄉與低鄉:13-17世紀江南蘇松地區開發史研究」(2007-2009)
2.中山大學人文社會青年桐山基金項目「區域社會經濟轉型中的行政區劃調整——以11-16世紀的江南地區為例」(2009-2010)
3.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1-16世紀江南區域歷史地理研究」(2010-2013)
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中山大學青年教師培育項目「明清時期浙閩沿海島嶼治理過程的研究」(2011-2013)
5.中央組織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資助項目「南嶺地區政治地理與民族文化的歷史人類學研究」(2013-2016)
發表論文
1. 謝湜,〈清代杭州城市管理與社會生活——以火政為中心的研究〉。《華學》第7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319-332。
2. 謝湜,〈「利及鄰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開發和縣際關系〉。《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頁12-27。
3. 謝湜,〈清代江南蘇松常三府的分縣和並縣研究〉。《歷史地理》第22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頁111-139。
4. 謝湜,〈十五至十六世紀江南糧長的動向與高鄉市鎮的興起——以太倉璜涇趙市為例〉。《歷史研究》2008年第5期,頁35-57。
5. 謝湜,〈陳坤《如不及齋叢書》與晚清潮州社會〉。《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0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頁224-248。
6. 謝湜,〈11世紀太湖地區農田水利格局的形成〉。《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第5期,頁94-106。
7. 謝湜,〈宋元時期太湖以東的地域開發與政區沿革〉。《史林》2010年第5期,頁64-74。
8. 謝湜,〈太湖以東的水利、水學與社會(12-14世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1年第1期,頁17-31。
9. 謝湜,〈11世紀太湖地區的水利與水學〉。《清華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3期,頁98-105。
10. 謝湜,〈明前期江南水利格局的整體轉變及相關問題〉。《史學集刊》2011年第4期,頁44-49。
11. 謝湜,〈明代太倉州的設置〉。《歷史研究》2012年第3期,頁29-43。
12. 謝湜,〈十五、十六世紀江南賦役改革與荒地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二分,2012年6月,頁345-388。
13. 謝湜,〈16世紀太湖流域的水利與政區〉。《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5期,頁92-104。
14. 謝湜,〈治與不治:十六世紀江南水利的機制困境及其調適〉。《學術研究》2012年第9期,頁109-119。
15. 謝湜,〈十六世紀江南城鄉商貿與市鎮網路〉。《華學》第11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173-184。
16. 謝湜,〈「以屯易民」—明清南嶺衛所軍屯的演變與社會建構〉。《文史》2014年第4輯(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頁75-110。
17. 謝湜,〈明末清初江南的「異鄉甲」——嘉定、常熟墾荒碑研究〉。廈門大學民間文獻研究中心編《民間歷史文獻論叢》第二輯《碑銘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頁274-298。
18. 謝湜,〈千頃頗黎色:江南水利史之反思〉。《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2月4日第701期A05版。
19. 謝湜,〈14-18世紀浙南的海疆經略、海島社會與閩粵移民〉。《學術研究》2015年第1期,頁99-113。
㈡ 80後文學是什麼
無論如何,80後文學的崛起已是事實,在短短的幾年裡便成為文壇乃至整個文化界的一大景象,帶給人們以無盡的思考。《山花》2005年9月刊發劉永濤的《疼痛的青春——80』後文學的崛起與現狀》對此進行了探討。
目前絕大多數80後作家依然處在學藝期,生活積淀的增多、寫作能力的培養和文學修養的提高,是寫作升華的關鍵。雖然80後文學正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受到主流文壇的確認,《花城》、《上海文學》《人民文學》等主流刊物已發表他們的大量作品。但文學畢竟應有其特殊的質地和要求,不能降低對他們這一代的評價標准。這時,對80後來說,文學自上的演練與高下之分,需要的既有才力,更有定力,而沉寂、思考、閱讀顯得尤為重要。作者以為,對傳統歷史文化、時代精神、當下社會心理、基本的理論等等的了解與掌握是必要的,因為這些是促使有效的寫作資源形成的重要因素。在誘惑叢生的當下,誰能保持必要的獨立和清醒,能夠不斷地超越、否定自己,維系內心的一份純凈,將文學創作進行到底,誰便能真正地傲立文壇.
「80後」不是一個文學概念,是一個市場與商業炒做出來的概念。自己被不被籠絡到這個概念之下無所謂。真正的文學不是以年代劃分的。一個作家,他不樂意自己被劃入任何一個流派,因為作家追求藝術性的獨一無二。劃分流派,圈定概念是評論家或者出版商願意做的事情。因為這樣做對他們都有利。前者是學術上的方便,後者則是經濟上的利益趨勢。
㈢ 找一篇關於80後童年回憶的文章
懷念屬於我們的「80後」童年
回憶像流感,讓無數人唏噓感嘆;回憶像細雨,潤濕著被壓榨乾癟了的年輕神經。看到網路上搜集起來的童年記憶,一名網友感嘆說:「不過二十幾年時間,這些東西就如同古董一樣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的確,「80後」生於改革開放伊始,長在社會變革的上世紀90年代,就業於新世紀。中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伴隨著他們成長,互聯網徹底顛覆了他們以往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們只有一種信仰:我的地盤我做主。從什麼圈到什麼壇,「80後」起先只是專家眼裡的某種社會現象,如今卻已經發展到一股影響整個世界的力量,並且這股潮流越來越洶涌。就事論事,「80後」網上集體懷舊曬童年,在於他們經歷的變化太多太快,所以才會覺得自己才十幾、二十幾歲就「老」了,才會熱衷於「集體懷舊」。
每當回首往事,回憶童年的美好時光,總是記得那些喜怒哀樂,沉浸一個人的簡單世界中,彷彿再次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有很多經典的回憶,這些回憶在現在被無限復制和雷同的世界看來,已經絕無僅有。童年的我,曾為自己養的烏龜淹死在小瓮里而懊惱不已,也為自己放在河岸淺水處的河蚌不長珍珠而疑惑不解,為自己堵了王大爺家的煙囪而偷偷地壞笑,為自己做錯事給媽媽用竹棒教訓一頓而嗷嗷直哭,為自己冬天玩冰掉入河裡而瑟瑟發抖,為自己可以在野外生火烤肉吃而自鳴得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總有講也講不完的趣聞軼事。而今,步入成人的「80後」,作為時代的標簽,回顧那些正在開放的社會中留下的蠢蠢欲動、蓄勢待發的軌跡,沒有理由不感概萬千。所以,「80後」集體懷舊只是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閘門。近三十年的風風雨雨,與改革開放緊緊聯系在一起的「80後」,在改革開放三十年這個關鍵的念頭,集體回憶曾經有過的青春歲月,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980年代,是一個苦悶的年代。面對外在世界眼花繚亂的變化,從荒漠狀態中驚醒過來的人們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文革不僅造成了文化的荒漠,也造成了心靈的荒漠。那一年劉心武發表了《愛情的位置》,一位當時還在農村插隊的知青說,當他在田野里幹活時,忽然電線桿上的高音喇叭里開始廣播《愛情的位置》,聽見「愛情」兩個字他嚇了一大跳,「覺得發生了政變」。那個時代,社會的困惑首先落到了青年人的身上,他們還未形成穩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剛剛接受了一個個被強加的價值理念,隨即就眼看著這一個個理念不斷地被否定;偶像崇拜曾是他們的生活基礎,如今卻造成了他們無法填補的內心空虛。至今,曾經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懷念集中在幾個詞彙:文革,信仰,純朴。他們的感情仍然停留在那個「陽光燦爛」的時代,至今不能理解「80後」這些「空洞、沒有內容、沒有信念」的年輕人。按照他們自嘲的說法,他們就是那「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桃源人。
一群「80後」網友在網上曬童年記憶,無疑是改革開放三十年見證的縮影。2008年,我國改革開放將迎來30周年。30年,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並不算長,但對於現代中國來說,改革開放30年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回首1978年以來的發展歷程,從思想觀念到生活方式,從經濟生活到社會結構,從農村到城市,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如果放在中國上百年、上千年的歷史變遷中、放在當今世界的大變局中加以審視的話,那麼,我們就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改革開放30年對於現代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意義。
人生就是一道風景,總是站在原地,風景只能一成不變,我們永遠不會有新的發現,只有一路走來,我們才能在行路途中發現最美的風景。盡管也許會苦會累,但是我們的生活會因此而變得豐富多彩。讓我們一起懷念吧,我們逝去的青春。(
㈣ 80後,80後的特點
80後一詞來源於國際社會學家們討論社會發展一代名詞。是指國家依法執行計劃生育後所專出生的一代屬人(計劃生育發展的新階段1979年至今)的代名詞。以此討論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用法制限制人類生育後所面臨的問題及80年以後所出生的獨生子人群所面臨的生活、成長、文化發展問題。後來此詞被廣泛的作為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代名詞,也由此出現了70後、90後等一些類似詞彙。
首先要判定: 以出生時間來界分人的文化群,方法不科學。這個詞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本來是文壇對1980~1989年出生的年輕作家的稱呼,後被各個領域借用,指代整個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年輕人。
80後字面意思是指在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群。但其實包含著一種文化現象,其實質意義遠遠超過80後文學等簡單字面含義。
由於80後所經歷的特殊歷史背景,他們在人們眼中一直沒有很好的印象。早些年網路等媒體上到處是「歧視」80後的現象,包含攻擊的字眼處處可尋,如被稱「垮掉的一代」,「最沒責任心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
㈤ 就當代80後及90後對中國歷史的了解程度,談談如何使國人認識自己及民族的過去
一樓的書獃子算了吧讀書讀傻了!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歷史是由勝利者改寫的,不利版於他們統>治的東權西都被刪了,哪一個朝代在寫本朝歷史時不把壞的一面去掉?你說司馬遷那時候敢些他那時候官府怎麼黑暗嗎?皇帝會給他寫嗎?我們歷史書學到的,有多少被掩蓋,有多少被忽略,有多少被修改的?
㈥ 80後上學六年級有歷史嗎
沒有的,歷史是中學後才有的,小學除了語文,數學主要科目外還有:自然、社會,思想品德,美術,音樂,體育這些。
㈦ 80後代表人物是哪些
商界奇才——李想李想是80後的初期人物,他才高中畢業,更別提什麼一本了,可是他咋那麼厲害呢!嘖嘖!他從99年開始創業,那時候作為同是80後的我小學才畢業,真是慚愧。他一開始每月只賺幾千塊現在都有上億的身價了,還當著泡泡網的CEO,人和人真是不能比文壇才俊——韓寒韓寒出道那年我初中,正是新概念橫行的時候,捧出來那麼多少年作家,韓寒怎麼說呢,文筆犀利,做人也有點兒傲,他的時評很好看,反諷看得讓人好笑又解恨,只是這個叛逆的青年有點讓多數人不太喜歡。草根天王——王寶強
因為《天下無賊》他出名了,因為《士兵突擊》他火大發了!別看他長得其貌不揚,那個憨憨的樣子居然還挺招人喜歡的,可能就是他這種挺本色的演出讓大家喜歡吧,現在又演順溜呢,他可能得持續火吧。。。可是演來演去都是那種角色,也挺沒勁的。網游神話——許雪松
這個真挺神的!一個80後帶領著一群80後不計報酬沒日沒夜鼓搗兩年鼓搗出一個游戲,鶴圖團隊創始人許雪松迅速竄為網游界新興的牛人,小夥子年紀輕輕就有如此的遠大抱負真是不簡單,想必這個游戲也能夠和他牛B哄哄,從一開始兩年沒錢,到現在成為千萬富翁,非常佩服這種創業的人!就沖這個《情天OL》這游戲都上了央視了!多牛一事兒啊!還報道了一長篇,那新聞正好我也看了,游戲的畫面很好看,很舒服,感覺上游戲的設置也很簡潔明了不輕易上手。我看了介紹說裡面有馬利奧大叔,我小時候可稀罕他了,七月一日游戲就要內測了!沖這個我也得玩玩看!哈哈,又有新游戲玩了
㈧ 80後的人都經歷了哪些重大事件
想到哪寫到哪,沒按時間順序排
東歐劇變
蘇聯解體
海灣戰爭內
兩伊戰爭
9.11事件
中國第一次全容面出征奧運
中國駐南使館被炸
百萬裁軍
大興安嶺特大森林火災
香港、澳門回歸
中國神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美國總統里根被行刺
汶川地震
印度博帕爾毒氣泄漏慘案
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爆炸墜毀
中蘇關系正常化
美國入侵巴拿馬
克隆人
非典全球流行
中國舉辦奧運會
鄧小平逝世
厄爾尼諾"現象造成全球天氣反常
中國長江黑龍江流域發生了百年不遇的重大洪澇災害
第三次海灣戰爭爆發
印度洋大地震引起印度洋沿岸巨大海嘯
全世界閏1秒
金融風暴席捲全球
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
世界經濟秩序重建
中國50年一遇的雪災
邁克爾 傑克遜逝世
㈨ 80後上小學時學過歷史嗎
不同的省份可能不一樣,一般都是上初中的時候才學歷史的。希望幫到你。
㈩ 80後所經歷的特殊歷史背景
簡單講就是老一代和新一代的交接點
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誕生
見證了改革開放 也品嘗過老一輩的生活
可以說短短20年 見證了中國的飛躍式發展
可以說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
其餘沒什麼好說的 親身體驗過才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