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復旦中學的歷史簡介
復旦中學前身為復旦公學,1905年由近代愛國教育家馬相伯創建,與復旦大學同根同源。1912年復旦首席校董、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授令,南京臨時政府批准,指撥李鴻章祠堂為復旦公學校址。1917年公學升格為復旦大學,中學部改為復旦大學附中。1922年大學部遷至江灣,附中仍留原址。1944年改稱復旦中學。1950年陳毅市長為復旦中學題寫校名。一百多年來,復旦中學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文化名人、名師,多位院士,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國家棟梁之材。
立校始,提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校訓,倡導「服務、犧牲、團結」、「學術獨立,思想自由」精神,嚴謹治校,一以貫之。在傳承復旦思想本源的基礎上,學校銳意改革、創新和進取。90年代初期,學校制定了「清、熟、活」的教學目標與要求,實施了有切實效果的教學常規和學習常規。90年代後期至新世紀初,「發展性教育」、「歷史名校可持續發展」、「聚焦課堂教學 提升生命智慧」等課題的思考和實踐,引領全校師生面對時代變革,全面提升修習素養和綜合能力。近年來,學校以文化立校、自強育人思想為指導,既重內涵發展,又重外延拓展,正努力辦成具有獨特個性,有自身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實驗性、示範性高級中學。
復旦中學是上海市文明學校、上海市行為規范示範學校、「聯合國ESD項目實驗學校」、「上海市TI數理技術實驗學校」、「上海市知識產權試點學校」、 「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學校」、「上海市體育傳統教育學校」、「上海市攝影特色學校」、區「雙語教學實驗學校」、區「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等。
❷ 上海復旦大學的由來、歷史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近代著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1917年,復旦公學改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2年元旦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
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新的復旦大學。截至2017年5月,學校佔地面積244.9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0.20萬平方米。
復旦師生謹記「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的校訓,嚴守「文明、健康、團結、奮發」的校風,力行「刻苦、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發揚「愛國奉獻、學術獨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的復旦精神,以服務國家為己任,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為實現中國夢作出新貢獻。
復旦大學,簡稱「復旦」,位於中國上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的重要成員,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全國重點大學。
❸ 復旦的歷史學科有多強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5年的史學系,這是復旦最悠久的系科之一。在這90多年的發回展歷答程中,復旦歷史學科的建設不斷完善:在歷史學一級學科的帶領下,設有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等7個二級學科;原屬歷史系的歷史地理專業,也獨立發展成歷史地理研究所。
復旦歷史學科的建設成果位於全國前列。1994年,復旦歷史系被教育部列入「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2007年,「中國近現代史」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在最近的2017年學科評估中,復旦歷史學科獲得A+評級。
❹ 復旦歷史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創始人為近代著名教育家馬相伯,首任校董為孫中山。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名句「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
1917年,復旦公學改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2年元旦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
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並成新的復旦大學。截至2017年5月,學校佔地面積244.9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00.20萬平方米。
復旦大學學科建設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復旦大學是中國首批設立博士後流動站單位之一,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5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5個。
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0個,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9個。
復旦大學研究生教育在全國研究生教育史上曾有過三個「率先」。1923年,從金陵大學畢業的文學學士蔡樂生,進入復旦大學心理學院為研究生,標志著復旦大學研究生教育的開始,這在國人所辦的高等學校中是首開先河的。
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復旦大學率先在全國公開招收研究生,從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計招收、培養研究生651人。1977年10月復旦大學又在全國最早恢復研究生招生。
❺ 復旦大學歷史系的課程表及教科書
http://history.fudan.e.cn/UploadFiles/News/2007830142058697.doc
碩士博士的都在上邊了,由於是表格粘上來就沒法看了,課程所用的教科書也寫明了。
PS:你要內得好古怪,我找了好半容天,也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❻ 復旦大學歷史學怎麼樣
復旦歷史學這幾年的變化十分可喜,中國史、世界史齊頭並進,欣欣向榮~而不像北方一些所謂第一流綜合大學的歷史系行將就木~
歷史學系是復旦大學最為悠久的系科之一,1905年復旦公學高等正齋創設伊始,就在文科中開設有歷史學課程。1925年正式設系,時稱史學系。1937年隨校本部遷往重慶,1938春改為史地學系。1949年夏,暨南大學和同濟大學文學院並入復旦,由於地理教學力量較弱,其他院校史地也多分開設系,遂議決改為史學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因為得到江浙多所大學著名史家的加盟,復旦歷史系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本系的教授,在中國史方面,有周予同、譚其驤、陳守實、胡厚宣、馬長壽、蔡尚思、楊寬等;在世界史方面,有周谷城、王造時、耿淡如、陳仁炳、章巽、田汝康等。還有當時已脫穎而出的中青年史家,如程博洪、張蔭桐、胡繩武、趙人龍、金沖及等。一大批學者匯聚於此,逐步形成了復旦歷史系自身的研究特色。如周谷城關於世界古代史及其他領域的研究,譚其驤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周予同的經學史研究,陳守實的中國土地制度研究,胡厚宣的甲骨文研究,蔡尚思的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楊寬的先秦史研究,章巽的中國古代海上交通研究,田汝康的古代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的海上交通和華僑問題、民族問題研究等,都有很高的學術建樹。如周予同先生所言,歷史系的發展要定位於「為復旦爭取學術地位」,正是老一輩學者的工作,奠定了歷史學系在復旦大學、在中國史學界的學科地位。
1981年,教育部公布首批博士點,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歷史地理學、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地區史國別史專業占據其中4席。1994年被教育部列入「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1996年建立了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1997年成為中國國內首批五家獲得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的單位之一。近年來,在學科建設上也有所突破,2004年「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7年「中國近現代史」成為「國家重點學科」。
從1980年代後期起,原屬歷史系的歷史地理和文物與博物館專業,先後獨立為歷史地理研究所和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復旦大學歷史系則在歷史學一級學科之下,設有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專門史、歷史文獻學、當代中國史七個二級學科,各學科均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基於本科及研究生教學安排的需要,基本學科架構主要劃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則不限於此。除此三者外,還按照專門史、歷史文獻學、西方史學史及史學理論等上述二級學科方向進行組織。
進入2011年,隨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行新的學科目錄,原歷史學一級學科被拆分為中國史、世界史和考古學三個一級學科。復旦大學歷史系將依照新調整的學科設置,根據自身傳統的學科優勢進行整合,努力在中國史和世界史兩個研究領域進一步開拓創新,在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❼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的歷史沿革
復旦大學中文系於年秋在國文部的基礎上擴充建立,歸屬文學院。30年代初,中文系已發展完備,頗具規模,課程亦逐漸豐富完善,並趨向系統化,授課名師如雲,其中有劉大白、陳望道、謝六逸、夏丏尊、應照倫、傅樂華、鄭振鐸、田漢、趙景深、曹聚仁、洪深、梁實秋、馮沅君和葉紹均等。1937年10月,復旦內遷至重慶,部分留滬教師在租界辦復旦大學補習部,也設中文科。到1952年09月全國院系調整,中文系從文學院中獨立出來,同時因滬江、聖約翰、東吳、大同、震旦請大學及上海學院等校的中文系師生和設備調整來系,據此,中文系組成新的教學組織格局,1954年,中文系建立起資室。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中文系開始撥亂反正,恢復正常教學秩序。1977年,全國統一高考恢復,中文系的教學秩序隨之進一步得到恢復、調整和穩定。1981年又增設了外國留學生教學研究室。1989年新成立的台港文學研究所也掛靠在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則設有中國文學批評史、現當代文學、語法修辭學、吳方言、理論語言學和美學六個研究室。
中文系的學制,解放初為4年制本科,設中國語言文學專業。1955年起,本科改為5年制。1958年起分設語言和文學兩個專業。文革期間;學制3年,設文學評論與文學創作兩個專業。 1988年,學校將新聞系書刊編輯專業轉入中文系,並增設秘書學和文化事業管理兩個專修科。1990年本科設中國文學和漢語言學兩個專業,同時招收秘書學專業和文化事業管理專業的專科生。中文系在文革前已開始招收研究生,文革後國家實行研究生學位制以來,中文系又正式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本系共有碩士點 9個(文藝學、 中國古代文學、 電影學、 民俗學、 漢語文字學、 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比較文學),博士點 7個( 文藝學、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中文學科的博士後流動站也於1995年正式建立。
中文系(含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在編的教職工共80人,其中教授24人(博士生導師 18人),副教授36人。
該系對本科生的培養注重通才教育,要求學生對文史哲知識有全面的了解與掌握,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對本專業知識有深刻的理解並能實際應用,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熟練掌握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技術。
該系畢業生除了繼續攻讀研究生或出國留學以外,主要到各大報刊雜志社、各廣播電台、電視台、各大出版社、旅遊部門、各級黨政機關、大型企業、公司的管理機關和宣傳部門工作,由於專業基礎扎實、綜合能力和素質良好,具有很強的發展後勁,該系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