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武漢歷史學家

武漢歷史學家

發布時間:2021-02-03 05:35:32

⑴ 武漢有哪些名人

1.孟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現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回入仕,又答稱之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歷史學出身的名人有哪些

1、錢文忠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我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

現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2007年登上百家講壇主講《玄奘西遊記》,2013年主講《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一二部。2015年錢文忠老師參加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節目,與王立群、蔣方舟共同擔任分享嘉賓。

2、錢鍾書

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篇》。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3、季羨林

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4、王立群

1945年3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祖籍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 ,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主攻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

2006年,登上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講述「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人物並出版相關圖書,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是十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壇》擔任主講人的學者。2013年,擔任青歌賽評委。2015年參加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節目,與錢文忠、蔣方舟共同擔任分享嘉賓。

曾榮獲河南省、國家高校教學名師獎,河南省十大師德標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稱號,是河南省省管專家,河南省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委員。

先後出版《現代<文選>學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文選>成書研究》(商務印書館)、《中國古代山水游記研究(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5、易中天

1947年2月8日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2年起任教於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 。2015年4月聲明已經退休。

易中天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作品。

2005年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2006年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漢代風雲人物》、《易中天品三國》。2008年主講《先秦諸子百家爭鳴》。2013年宣布寫作36卷本《易中天中華史》,2013年12月5日,榮獲第八屆作家富豪榜最佳歷史書。

⑶ 武漢歷史上都有哪些名人

元末農民起義紅巾軍領袖徐壽輝建立天完國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攻克武昌時,第六子朱楨出生,因而在朱楨長大後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武昌因此得到擴建,成為南方最大的城池之一
甲午戰爭後,中國開展實業救國運動。1906年,宋煒臣等人在漢口創立了「既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民營公用水電企業
現代武漢的城市起源,是東漢末年的位於今漢陽的卻月城、魯山城,和223年孫權在今武昌蛇山(時稱黃鵠山)築夏口城。東漢末年,地方軍閥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是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公元223年,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了一座瞭望塔——黃鶴樓。蘇軾在《前赤壁賦》中說的「西望夏口,東望武昌」中的夏口就是指武漢。當時的武昌是今天的鄂州。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成為郢州的治所。

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

先古以來,孫權江夏築城、岳飛屯兵武昌、崔顥黃鶴樓題詩等先賢足跡至今千古傳誦。明末抗擊後金統帥熊廷弼修江堤,造福人民。特別是進入近代史後,辛亥首義地武漢,產生了劉靜庵、黃興、孫武、蔣翊武等一批革命志士;張之洞治鄂興辦工廠,開創了中國乃至東亞領先的現代工業先河;特定的土壤,培育了大批文化名人,如: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地質學家李四光、文學家聞一多、哲學家熊十力等等數不勝數。 本世紀三大偉人: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都不止一次到過武漢,在史書上留下光輝篇章。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1894年、1912年兩度來漢,對辛亥首義的武漢給予了"武漢一呼,天下響應","民國開創,武漢實為首功"的高度評價

⑷ 武漢 歷史英雄人物

【李先念】(1910~1992)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任國家主席。湖北紅安人。青年時代投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參加黃麻起義。長征中,率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迎接黨中央,打開北上通道,為實現三大主力紅軍會師作出了貢獻。抗日戰爭中,任中共豫鄂邊區省委軍事委員會副主任和軍事部長、豫鄂挺進縱隊司令員、新四軍第五師師長兼政治委員,在武漢外圍堅持抗日游擊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司令員,指揮了震驚中外的中原突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兼武漢市委書記、市長,湖北省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共中央中南局副書記、中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1954年以後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等重要職務,長期從事財貿方面的領導工作,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1977年後,歷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事委員會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全國政協主席。

【李四光】(1889~1971)地質學家。字福生。湖北黃岡人。1902年入武昌西路高等小學堂。1904年留學日本,在日加入同盟會。1910年回國。武昌起義後任湖北軍政府實業司司長。1913年赴英國留學,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地質學會會長、理事長,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等職。1929年參加籌建武漢大學。1949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地質部部長等職,當選為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一生從事科學事業,20年代因提出地殼運動和第四紀冰川理論,蜚聲國際地質學界。後創地質力學,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項英】(1898~1941)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原名德隆,一作德龍,化名江鈞。武漢人。早年曾在武昌的紗廠做工。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工人運動,曾任武漢工團聯合會組織部長、湖北省總工會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1923年2月1日出席鄭州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任總工會總幹事,參加領導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1924年任中共中央職工部部長。為中共三至六屆中央委員,在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1928年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共產國際監察委員。後歷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蘇區軍委主席、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副主席。紅軍主力長征後留贛粵邊區堅持游擊戰爭。抗戰期間任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新四軍副軍長。1941年初在"皖南事變"中突圍,隱蔽於赤坑山蜜蜂洞,被叛徒殺害。1952年移葬於南京雨花台。

【陳潭秋】(1896~1943)無產階級革命家。原名澄,字雲先。湖北黃岡人。1915年入武昌高等師范學校學習。五四運動時與惲代英等在武漢領導學生運動。1920年參加創辦武漢中學,和董必武組織武漢共產主義小組,參加創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出席中共一大。1924年任中共武漢地委書記,1926年任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長。1937年後歷任江西、滿洲、福建省委書記等職。1933年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糧食人民委員,次年赴蘇聯參加共產國際的工作。1939年回國,化名徐傑,出任中共駐新疆代表、八路軍新疆辦事處主任。1943年被軍閥盛世才逮捕,次年在迪化(今烏魯木齊市)遇害。現武昌都府堤20號原武昌高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舊址辟有陳潭秋烈士紀念館。
【惲代英】(1895~1931)無產階級革命家。名遽軒,字子毅。祖籍江蘇武進,生長於武昌。武昌中華大學畢業,五四運動時在武漢領導學生運動。1920年創辦"利群書社",並先後創辦《互助》、《武漢星期評論》、《我們的》等進步刊物,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到武漢參加團中央的領導工作,曾任團中央宣傳部長、《中國青年》主編、武漢大學教授。1926年任黃埔軍校政治總教官,次年春回鄂主持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參加中共湖北省委的領導工作。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大革命失敗後參加領導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1928年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秘書長,因反對李立三"左"傾錯誤遭到迫害。1930年5月在武漢被國民黨逮捕,次年在南京被殺害。其青少年時期故居在武昌雙柏街。

【董必武】(1885~1975)無產階級革命家。原名賢琮,一名用威,字潔畲,號璧伍。湖北紅安人。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兩次留學日本。1920年在武昌創辦武漢中學,宣傳共產主義,並與陳潭秋等創建武漢共產主義小組,出席中共一大。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領導籌組了國民黨湖北省黨部,出席國民黨二大。大革命失敗後赴蘇聯學習,回國後到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共中央黨務委員會書記、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等職。參加長征,到陝北後曾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代理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1937年作為中共代表團成員,回武漢參加籌建中共湖北省委和八路軍武漢辦事處,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委員。1945年代表解放區赴美國舊金山參加聯合國制憲會議。1948年任中共中央華北局書記處書記、華北人民政府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政務院副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等重要職務。

【熊秉坤】(1885~1969)民主革命將領。名祥元,字戴乾。武漢人。1904年投湖北新軍工程營,加入共進會,任工程八營總代表。1911年10月9日夜,率新軍工程營士兵起義。後跟隨黃興參加"陽夏保衛戰"。1912年任第三鎮第五旅旅長,授陸軍少將銜。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被孫中山委任為鄂軍司令,參加討伐袁世凱。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事。1949年後,歷任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湖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劉歆生】(約1876~1945)實業家。乳名劉祥,又名人祥。武漢市蔡甸人。幼年家貧,曾受雇為放鴨童。成年入天主教,漸習英語、法語。1899年任法國立興洋行買辦。後自開阜昌錢庄,經營農產品貿易、運輸、礦業,資產漸豐。又在漢口經營房地產,購置後湖方圓幾十里低窪地,逐步填高出售,成為漢口首富,被稱為"地皮大王"。

【譚鑫培】(1847~1917)清末民初京劇藝術家。武昌人。藝名"小叫天"。11歲入北京金奎科班學藝,18歲出科到天津演出。後入北京"三慶班",拜程長庚為師,又拜餘三勝為師。1887年組"同慶班",曾為清朝"內廷供奉"。辛亥革命前開始對所擅行當進行系統研究和改良,創"譚派"。其唱腔融徽漢於一體,悠揚婉轉。且唱做、文武兼工,具有突出的風格。民國初年在北京梨園中頗有名望。

【熊伯龍】(1617~1669)清代學者。字次侯,號塞齋,別號鍾陵。武漢人。清順治五年(1648)進士,曾任國史館編修、國子監祭酒、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作《無何集》14卷,系統闡述其無神論思想。亦善詩文,其《貽熊學士堂詩文集》收入《四庫全書總目》。武漢市蔡甸區有其墓。

⑸ 武漢大學最年輕的歷史系副教授

武漢大學歷史學科創建於1913年,是我國高等院校中較早成立的歷史系科版之一,有著悠久歷史和深權厚積淀。著名學者李劍農、譚戒甫、吳其昌、楊人楩、唐長孺、吳於廑、姚薇元、方壯猷、石泉等史學名家先後在這里執教,嚴耕望、陳仲安、高敏、張澤咸、謝桂華、彭澤周(伊原澤周)、張海鵬等知名學者在這里畢業。經過幾代學人的不斷努力和積極開拓,形成了嚴謹的學風和優良的教風,確立了理論探討與實證研究相統一,斷代史與專門史、地區史與國別史相結合,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並重等學術特色,在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成果突出,在國內外同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具備雄厚的學科優勢和科研實力。[

⑹ 武漢大學四大名嘴

趙林,趙林,男,1954年11月8日生於北京,哲學博士,現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歐美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長。兼任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全國宗教學學會理事、湖北省哲學史學會理事等職。

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哲學、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思想史,已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出版《黑格爾的宗教哲學》、《西方宗教文化》、《文明形態論》等個人學術專著和演講集14部,出版《西方文化概論》、《西方哲學史》(合著)等高校教材2部,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

多年來一直主講「西方哲學史」、「西方文化概論」等課程,2003年被評為武漢大學首屆十大「教學名師」,2006年被評為湖北省「教學名師」,2007年被評為國家教學名師;主講的專業課程「西方哲學史」2006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主講的通識課程「西方文化概論」2008年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主持的「西方哲學教學團隊」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1999年8月被中央電視台聘為第四屆國際大專辯論會七位評委之一,2000年8月作為主教練率領武漢大學辯論隊在中央電視台主辦的全國第二屆大專辯論會上奪取冠軍,2001年8月率武漢大學辯論隊代表中國大陸高校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五屆國際大專辯論會並獲亞軍。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2003年,趙林到央視《百家講壇》做主講人。

李工真,1952年12月28日出生於武漢。歷史學博士,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文革中老三屆(68屆初中)畢業生。1968年作為「知青」在湖北省公安縣插隊落戶;1970年7月招工回城後在漢口江漢路「南京理發廳」做過8年理發師;恢復高考制度後,於1978年10月考入武漢大學歷史學系;1985年7月留校任教;1988-1990年留學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特里爾大學,師從德國著名歷史學家庫爾特迪威爾(Kurt Düwell)教授,專攻德國現代化問題。

戴德錚,男,漢族。武漢大學教授,碩士生、博士生導師。出生於1949年10月1日。祖籍河南省西平縣。197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武漢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1987年武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1975年留校任教,長期從事課堂教學,截止到2003年10月底,公開出版或發表64本(篇)專著、教材、論文。半百丑牛喜好白耒墨地耕宇宙,珞珈園丁樂於扶梁助雛迎朝旦。

尚重生,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與國際關系副教授。他以剖析社會獨到深入而聞名,素來有「社會解剖師」的稱號,開設的公選課《當代中國社會問題**》深受同學們的歡迎,走廊和門口都是人,聽眾中除了武大學生外,還有很多社會上的人都慕名而來。尚重生老師言辭幽默、犀利、深刻,被譽為武漢大學「四大名嘴」之一,被眾多學生視為「精神教父」。

其實李敬一、李榮建也有人說是四大名嘴來的,他們的課都好聽,不一定非要排個「四大」

⑺ 武漢的歷史

武漢歷史概述
武漢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和古籍記載,遠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黃陂區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都邑,保存完整,也是迄今為止在長江流域發現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周初屬鄂國,秦屬南郡,西漢屬江夏郡。東漢以後,江北先後置沌陽縣(公元25年)、石陽縣(三國時期)、曲陽縣(公元280年)、曲陵縣(公元305年)、漢津縣(公元597年)、漢陽縣(公元606年)。江南先後置沙羨縣(公元25年)、汝南縣(公元378年)、江夏縣(公元589年)。

武昌之名,源於孫權以鄂城為都時,改其名為武昌,寓"因武而昌"之意。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江夏郡為武昌郡,治所在江夏縣,即今武昌城區。江北有漢陽,故有"雙城"之稱(元代詩人余闕詩)。"武漢"一詞,在明代《重修晴川閣記》中,即有出現。至清代,曾國藩、胡林翼等在信札中,更是經常使用。由於明代以後,漢陽縣所屬之夏口鎮商業發達,成為全國四大名鎮之首,又有"楚中第一繁盛處"之稱。故雙城演變為三鎮,亦有"武陽夏"的說法。1898年,張之洞奏請將陽夏分治獲准,1899年,夏口從漢陽縣治下劃出,成立夏口廳。而夏口開始有縣的建制,是在民國元年(1912年)。然市民習慣稱夏口為漢口,故"武漢"之名順理成章成為三鎮的統稱,因武昌、漢陽、漢口皆有一字在其中。

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後,先後建立漢口市政委員會、武昌市政廳和漢陽市政委員會,12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宣布"確立國都,以武昌、漢口、漢陽三城為一大區域作為'京兆區',定名為武漢", 1949年5月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三國時期,武漢是魏、蜀、吳三方鏖戰地。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漢口正式開埠對外通商,至1889年英、德、俄、法、日5國先後在漢口開辟租界。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創辦近代工廠,興建新式學堂,修築鐵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首義,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夏,董必武、陳潭秋作為武漢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武漢江岸車站成為罷工總指揮部所在地,2月7日罷工失敗後,林祥謙、施洋等工人運動領袖在漢就義。1926年12月,國民政府由廣州遷至武漢。1927年2月7日,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開辦,由毛澤東主持,惲代英、瞿秋白、李立三等都曾來校執教。1927年2月19日,武漢國民政府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12月南京淪陷後,武漢曾一度成為全面抗戰的指揮中心,國民政府在武漢周圍組織了規模巨大的武漢保衛戰。1938年10月武漢淪陷,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武漢光復,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

歷史沿革

武漢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和古籍記載,遠在5000年前,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市郊黃陂區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3500年前的商代方國都邑,保存完整,也是迄今為止在長江流域發現的唯一一座商代古城。周初屬鄂國,秦屬南郡,西漢屬江夏郡。東漢以後,江北先後置沌陽縣(公元25年)、石陽縣(三國時期)、曲陽縣(公元280年)、曲陵縣(公元305年)、漢津縣(公元597年)、漢陽縣(公元606年)。江南先後置沙羨縣(公元25年)、汝南縣(公元378年)、江夏縣(公元589年)。

「武漢」的由來
武昌之名,源於孫權以鄂城為都時,改其名為武昌,寓"因武而昌"之意。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江夏郡為武昌郡,治所在江夏縣,即今武昌城區。江北有漢陽,故有"雙城"之稱(元代詩人余闕詩)。"武漢"一詞,在明代《重修晴川閣記》中,即有出現。至清代,曾國藩、胡林翼等在信札中,更是經常使用。由於明代以後,漢陽縣所屬之夏口鎮商業發達,成為全國四大名鎮之首,又有"楚中第一繁盛處"之稱。故雙城演變為三鎮,亦有"武陽夏"的說法。1898年,張之洞奏請將陽夏分治獲准,1899年,夏口從漢陽縣治下劃出,成立夏口廳。而夏口開始有縣的建制,是在民國元年(1912年)。然市民習慣稱夏口為漢口,故"武漢"之名順理成章成為三鎮的統稱,因武昌、漢陽、漢口皆有一字在其中。
近代史上的武漢
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攻克武漢後,先後建立漢口市政委員會、武昌市政廳和漢陽市政委員會,12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宣布"確立國都,以武昌、漢口、漢陽三城為一大區域作為'京兆區',定名為武漢", 1949年5月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重大事件概要
三國時期,武漢是魏、蜀、吳三方鏖戰地。清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漢口正式開埠對外通商,至1889年英、德、俄、法、日5國先後在漢口開辟租界。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創辦近代工廠,興建新式學堂,修築鐵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辛亥革命首義,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年的封建帝制。1921年夏,董必武、陳潭秋作為武漢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1923年2月4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武漢江岸車站成為罷工總指揮部所在地,2月7日罷工失敗後,林祥謙、施洋等工人運動領袖在漢就義。1926年12月,國民政府由廣州遷至武漢。1927年2月7日,武昌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開辦,由毛澤東主持,惲代英、瞿秋白、李立三等都曾來校執教。1927年2月19日,武漢國民政府收回漢口、九江英租界。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12月南京淪陷後,武漢曾一度成為全面抗戰的指揮中心,國民政府在武漢周圍組織了規模巨大的武漢保衛戰。1938年10月武漢淪陷,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1945年8月,日本投降,武漢光復,1949年5月16日,武漢解放。

歷史人物

作為"九省總匯之通衢"的武漢,可謂群賢畢至、才俊薈萃。

先古以來,孫權江夏築城、岳飛屯兵武昌、崔顥黃鶴樓題詩等先賢足跡至今千古傳誦。明末抗擊後金統帥熊廷弼修江堤,造福人民。特別是進入近代史後,辛亥首義地武漢,產生了劉靜庵、黃興、孫武、蔣翊武等一批革命志士;張之洞治鄂興辦工廠,開創了中國乃至東亞領先的現代工業先河;特定的土壤,培育了大批文化名人,如:歷史地理學家楊守敬、地質學家李四光、文學家聞一多、哲學家熊十力等等數不勝數。

本世紀三大偉人: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都不止一次到過武漢,在史書上留下光輝篇章。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1894年、1912年兩度來漢,對辛亥首義的武漢給予了"武漢一呼,天下響應","民國開創,武漢實為首功"的高度評價。在他編制的《建國方略》等巨著中,曾為武漢專門作出建設規劃。偉大領袖毛澤東曾在武昌農講所、"八七"會址、東湖梅園等留下歷史性腳印;"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等詩詞手跡,炳蔚江城;17次在漢暢游長江的實踐更深深地激勵著武漢人民奮勇前進。無產階級革命家鄧小平為推動中國改革開放巨輪加速前進,1992年初南巡首站抵達武漢,發表了"發展是硬道理"著名論斷,迎來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又一個春天。

經過新中國成立後多年的社會主義建設,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豪邁步伐,武漢已經成為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重鎮、商品貿易中心、交通樞鈕和教育、科研基地。城市面貌日新月異,文化名城更添活力。

在這跨世紀的交替中,武漢人正以改革者的魄力和創新者的勇氣,銳意進取,再創輝煌。為把武漢建設成為中國鋼鐵、汽車、高新技術三大產業基地和金融、流通、運輸、信息、科教五大聚散中心,塑造並充分展示開放式、多功能、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奕奕風采而團結奮斗。

武漢的城市文明可追溯到3500年前的盤龍城。
盤龍城位於現在黃陂縣境內,是在長江流域發現的第一座商代古城。在春秋戰國時期,武漢地區長期隸屬楚國,楚文化也因此成為今日武漢文化的淵藪。武漢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四通八達的水運,歷來就是商貿中心和兵家必爭之地。十八世紀的漢口,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1861年開埠後,漢口成為當時中國內陸最大的通商口岸。1911年,武昌城上空響起辛亥革命第一槍,由此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帝王統治,翻開了中國歷史嶄新的一頁。

⑻ 武漢歷史上有哪些名人,詳細點,最好列個表,拜託!

惲代英 (1895~1931) 1895年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祖籍江蘇武進縣人,中國共產黨政治活動家、教回育家,中國早期青年運答動的領導人之一。早期革命家
項英(1898—1941)原名德隆,湖北武昌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⑼ 武漢歷史最有名的人物是誰

如果說電視上面經常出現的娛樂圈.. 那就是何祚歡,陸鳴,田克兢,尹北琛... 徐帆(馮小剛他老婆), 田原回(跳房子樂隊主答唱) 劉亦菲(她不願意承認自己是武漢的..) 現在還出了個段思思~,呵呵.. 作家方面.. 池莉,方方,葉傾城(生於東北小城丹東,長於中南重鎮武漢,現移居北京) 體育方面的.. 伏明霞,肖海亮,李婷... 其實還是蠻多的.!

閱讀全文

與武漢歷史學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