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楚國歷史文化
楚國舞蹈戰國時期,楚國藝術取得了光輝的成就,主要表現在音樂、舞蹈、繪畫與雕刻等方面。 春秋時期,楚國音樂已很發達。楚國設置了樂官,專門掌管音樂事務。如楚鄖公鍾儀世代世襲「伶人」一職。鍾建被楚昭王任命為樂尹,樂師扈子也是以司樂為職的樂官。在樂官的管理下,楚國的音樂水平是很高的。 楚國樂器種類齊全,有鍾、磬、鼓、瑟、竽、筆[竹/虎]、排簫等。這些樂器在湖北、湖南、河南各地戰國楚墓出土的樂器實物得到了印證。 中外聞名的擂鼓墩1號墓所出土的一套,即曾侯乙編鍾。曾侯乙編鍾65件,除去楚王[今/酉]章外,其餘均可供演奏。這64件,包括鈕鍾19件,甬鍾45件。鍾與鍾鈞附件及鍾架上,均有銘文,共2800多字。銘文記錄了曾、楚和華夏各國律名、階名、變化音名的相互對應關系。其中涉及的音階、調式、律名、階名、變化音名、旋宮法、固定名標音體系、音域術語等方面,相當全面地反映了先秦楚國樂學的高度發展水平。銘文中列舉了曾國與楚、周、晉諸國和申地之間律名、階名、變化音名的對應關系。其中共計律名28個。 編輯本段楚國歌舞巫舞 楚國是南方的民族融合中心,楚國音樂亦表現出了民族性和融合性的特點。《文選·宋玉對楚王問》載:「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下里巴人》當為楚人、巴人雜居地區所流行的通俗歌曲,人們演唱起來,簡直是載歌載舞,場面十分熱鬧。其餘歌曲,由於難度較大,人們能演唱的也逐漸減少。這一記載,非常真實地反映了楚國這一音樂之邦,在音樂發展中,允許夷夏並存,雅俗共賞,從一個側面,展現了楚人的開闊胸懷和融夷夏為一體的開放精神。 舞蹈是和音樂相伴而來的。自商周以來,楚國一直盛行巫舞。王逸《楚辭章句》說:「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巫舞實際上就是一種宗教舞蹈,在楚國一直長盛不衰。屈原筆下的《九歌》等篇,就生動地反映了巫舞的各個方面。 楚國宮廷樂舞不同於民間樂舞,表現場面要大得多,當然也就要豪華得多。如《招魂》所寫:「餚羞未通,女樂羅些。陳鍾按鼓,造新歌些。涉江采菱,發揚荷些。」「被衣服纖,麗而不奇些。長發曼[髟/前],艷陸離些。」「竽瑟狂會,[扌真]鳴鼓些。宮廷震驚,發激楚些。」《大招》所寫:「二八接舞,投詩舞只。叩鍾調磬,娛人亂只。」 另外,由於隨著各國各地文化交流的密切,楚國宮廷樂舞中也廣泛地吸收或引進了各國各地的樂舞,成為楚國樂舞的一大特點。如《招魂》所寫:「二八齊容,趙鄭舞些。」「吳[俞欠]蔡謳,奏大品些。」「鄭衛妖玩,來雜陳些。」《大招》所寫:「代奏鄭衛,鳴竽張只。」各國各地樂舞同時表演,竟到了「四上競飛,極聲變只」(《大招》)的地步。 無論是民間的巫舞或宮廷樂舞,它都特別講究舞蹈者線條美、律動美。如《招魂》、《大招》多處說到「姱容修態」、「長發曼[髟/前]」、「豐肉嫩骨」、「容則秀雅」、「小腰秀頸,若鮮卑只」、「長袖拂面」、「豐肉微骨,體便娟只」,可見楚人是追求修長細腰之美的,否則舞蹈起來,是不可能達到「偃蹇」、「連蜷」的效果的。1941年在長沙黃土嶺戰國楚墓出土的一件彩繪人物漆奩,共繪有11個舞女,其中二人長袖細腰,翩翩起舞,其餘8人或靜坐小憩,或一旁觀賞,1人挽袖揮鞭,似在指揮,也全都長衣曳地,面清目秀,體態輕盈。這件漆奩生動地展現了楚國集體舞蹈的場面,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㈡ 介紹關於楚國文化的書籍
一、《楚學文庫》系列,共18本,張正明先生主編。 各分冊: 《楚史》:張正明內; 《中原楚文化研究》容:馬世之; 《楚文化的南漸》:高至喜; 《楚文化的東漸》:劉和惠; 〈楚國哲學史〉:塗又光; 〈楚國經濟史〉:劉玉堂; 〈楚文學史〉:蔡靖犬; 〈楚辭文化背景研究〉:趙輝; 〈楚藝術史〉:皮道堅; 〈荊楚歌樂舞〉:楊匡民&李幼平; 〈楚國的城市與建築〉:高介華&劉玉堂; 〈楚人的紡織與服飾》:彭浩; 《楚系青銅器研究》:劉彬徽; 《楚國的貨幣》:趙德馨; 《楚國風俗志》:宋公文&張君; 《楚國的礦冶髹漆和玻璃製造》:後德俊; 《楚系墓葬研究》:郭德維; 《楚系簡帛文字編》:滕壬生
二、《楚文化知識叢書》共20冊荊楚文化研究叢書》楚藝術圖式與精神 王祖龍 著楚辭影響史論 孟修祥 著文子探索 王三峽 著楚國思想史 徐文武 著楚學札記 魏昌著袁宗道集箋校 孟祥榮 著楚國宗教概論 徐文武 著楚國史 魏昌 著
㈢ 中國歷史上的楚國
1、楚國淵源
楚國,又稱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楚國祖先族姓羋,熊氏。最早興起於古荊州之地的楚部落,滅於秦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
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氏。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顓頊帝後第五代吳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與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部落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鄭一帶)。吳回之子陸終,生有六子,幼子曰季連,羋姓,是楚之先祖。季連之後曰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師,其曾孫熊繹,當成王時,封為楚子(意為楚地的子爵)。
西漢史家司馬遷在《史記·楚世家》中記載西周初期楚人領袖熊繹:「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此一論述認為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後裔從北方遷徙至「丹陽」。這是楚人首次自中原進入湖北省內,也是楚國首次得到周王室的正式承認。
據考古學家劉玉堂、王紅星、高崇文研究,古「丹陽」當位於丹水和淅水交匯之處(今湖北省丹江口水庫淹沒區),因處丹水之北,故稱為丹陽。
楚人出自黃帝(或以黃帝為先祖的部落集團),這在我國古代重要文獻中都有明確的記載。《史記·楚世家》說:
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
《史記·五帝本紀》又說:
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
《世本》、《大戴禮》亦為此說。楚國詩人屈原在其《離騷》中一開始就自稱是: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史記》是我國最早的通史,司馬遷博覽群書,廣采傳說,對楚人先祖之考證,應該是可信的。屈原是楚宗族後裔,對祖先的認定,應該是鄭重的,他本人對自己出自顓頊之後,更是充滿了自豪之情。
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大體處於由氏族制向階級社會過渡時期。這一時期,由於社會生產的擴大與發展,原來狹小的民族組織必須被突破。
楚王同宗貴族屈原,在《離騷》中明白地說,自己是「帝高陽之苗裔」。《史記·楚世家》中楚靈王也說過:「昔我皇祖伯父昆吾。」高陽是黃帝孫,昆吾為夏伯,楚王室的族源為華夏族,當是有史籍為證的。
2、楚國的歷史
熊繹及其後代是江漢流域最早的開發者,他們的創業歷史是艱苦卓絕的。《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荊山,在今湖北省西部,漢江兩岸。(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於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於勝之不可保,紂之百克而卒無後。訓之以若敖、蚧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兩言「篳路藍縷」,皆指楚國熊繹至熊儀(若敖)、熊胸(蚧冒)等十餘代君王。可見楚國在建國以後的相當長的時期,都過著艱苦奮斗的窮日子。國君帶領臣民跋涉山林,開辟疆土,甘苦與共。面對周邊各國存在的威脅,尤其是面對北方周朝軍隊一次又一次的南侵,楚人振軍經武,保持警惕,枕戈待旦。楚國君王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特別注重以先王艱苦創業的事跡對臣民進行傳統教育,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尋求內部穩定和對外發展。蚧冒之弟熊通自立為楚武王,時在公元前740年東周平王三十一年。這在楚國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個南方大國的崛起。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於郢,國勢更加強大,江漢一帶的小國都畏懼楚國。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經「楚地千里」。楚國「結舊好於諸侯」,迫使周天子「賜胙」,要求楚國「鎮爾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 周天子的話流露出對楚國的畏怯之情,同時,不得不承認了楚國鎮撫南方夷越的「首領」地位。
楚國貨幣蟻鼻錢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兵伐楚,歷數楚國兩大罪狀,其一即為前文已述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另一條罪狀是:「爾貢包茅不人,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征」。說明楚國不向周王朝按時納貢,已有很長的時間。楚國在齊國重兵壓境的時候,毫不畏懼,嚴陣以待。但出於戰略上的考慮,作了適當妥協,答應納貢,於是與齊結盟,各自罷兵。齊桓公死後,繼起圖霸的宋襄公不自量力,欲召見楚成王,一度被楚所拘。
公元前638年,宋、楚兩軍戰於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軍大敗,宋襄公受箭傷,次年身亡,宋國從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陳、蔡等國軍隊圍攻宋國,宋求救於晉,晉、楚兩國爆發城濮之戰。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晉國先退避三舍誘敵,趁楚軍方陣大亂時一舉擊敗強大的楚軍,挫敗了楚國北進的勢頭.為周王室一吐幾百年郁積的怨氣.晉文公重耳也因此一舉而躋身「春秋五霸」之列。楚國雖遭此敗但是元氣未傷,仍然不斷攻城略地。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北伐陸渾戎至於洛陽,在東周的王都郊外舉行閱兵儀式。周定王派王孫滿勞師,楚莊王公然探問周朝傳國之鼎的輕重大小,並且揚言說,楚軍只要折斷戈矛的尖端,就足夠鑄成九鼎了。此後,楚軍鋒芒益銳,所向披靡。在春秋戰國之交,相繼滅陳,滅蔡,後來又滅越,成為席捲南土、問鼎中原的極強盛的國家。楚國兼並的小國,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個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安徽、江蘇等地。
《戰國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強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郇陽,地方五千里。」楚國之疆域,雖然時有得失損益,「但在其鼎盛時期,據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縣三百餘,為戰國時代最大之國」。」」楚國的這種蓬勃發展的勢頭,從西周初年算起,持續了大約700年之久,直到戰國後期楚懷王時代,由於重大決策失誤,才出現轉折。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分裂割據、戰亂頻仍的時期,也是社會政治發生劇烈變革的重要時期。周王朝從衰微走向瓦解,諸侯各國通過兼並戰爭奪取政權。其中受益最大的,莫過於楚國。楚國從局促於丹陽一隅的「蠻夷」之邦,通過南征北戰,變成「地方五千里」的戰國時代最大之國,發展速度是很快的。不斷開拓疆土所形成的大范圍內的民族融合,無疑是使楚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愛國主義精神密切相關的,是寬容寬厚的態度和廣闊博大的胸懷。楚國吞並了如此眾多的國家。縱橫跨越今天的11個省,面臨的具體情況肯定是極其復雜的。黃瑞雲先生在《楚國論》一文中說:「華夏蠻夷濮越,文明程度相差很大,歷史淵源各不相同,楚國都能加以安撫。楚國在戰爭中從未有過像秦軍那樣,動輒斬首幾萬,也沒有見過大量俘馘的記錄。」張正明先生也在其所著的《楚文化史》中說:「對於被滅之國,楚人的慣例是遷其公室,存其宗廟,縣其疆土,撫其臣民,用其賢能。即使對於蠻夷,也是相當寬厚的」。正因為如此,楚國才能夠得到各民族的擁護,顯示出強大的開放性和凝聚力,在橫跨大江南北的廣大領域,建立起一個強盛的積極進取的多民族國家,並且不斷強化其臣民的國家認同的觀念,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強烈的本土意識和民族意識。應該說,這是楚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獲得迅猛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原因。
㈣ 楚國歷史
看這個吧,全有了專:屬
http://bk..com/view/52225.htm
㈤ 楚國的歷史故事或典故有哪些
楚國寓言故事 晏子使楚
春秋時代,齊國的晏嬰是一位很有才乾的國相。他第一次出使楚國的消息傳出後,楚王對身旁的謀士們說:「晏嬰在齊國是有名的能言善辯之人。現在要來楚國,我想當眾羞辱他一番,你們看有什麼好辦法呢?」於是他們商議出了一個壞主意。 這天,晏子如期而至,楚王設宴款待。當酒興正濃時,忽見兩個差役押著一個被縛之人來見楚王,楚王假裝不知地問道:「這人犯了什麼罪?」差役趕緊回答:「他是齊國人,到我們楚國來偷東西。」楚王於是回過頭去看著晏嬰,故作驚訝地說:「你們齊國人都喜歡偷東西嗎?」 晏嬰早已看出了楚王是在演戲,這時便站了起來,極其鄭重而嚴肅地對楚王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時就結橘,如果將其移栽到淮河以北,結的果實就變成又酸又苦的枳()了。它們只是葉子長得十分相似而已,所結果實的味道卻大不相同。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是水土不同的緣故啊!眼下這個人在齊國時不偷盜,到了楚國後卻學會了偷盜,莫非是楚國的水土會使人變成盜賊么?」一席話噎得楚王尷尬極了,只好賠笑收場。 時隔不久,晏嬰又被派往楚國公幹。楚王沒有忘記上次宴會上的難堪,總想伺機報復。他知道晏嬰的身材十分矮小,於是就吩咐在城門旁邊另外鑿開一扇小門。當晏嬰到來之後,侍衛便讓他從小門進去,晏嬰見狀,立刻正色道:「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會從狗洞中爬進爬去。我今天是奉命出使楚國,難道也要從這狗洞中進去嗎?」侍衛們理屈詞窮,只好眼睜睜看著晏嬰從大門正中昂首闊步地進了城。 接著,晏嬰在拜見楚王時,楚王又用嘲諷的語調說:「齊國大概沒有多少人吧?」 晏嬰聞言,迅速予以糾正:「我們齊國僅都城臨淄就有居民七八千戶,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人人揮袖就可遮住太陽,個個灑汗即如空中落物,您怎麼能說齊國無人呢?」 楚王聽罷,進一步用挑釁的口吻發問:「既然齊國人多,為什麼總是派遣你這般矮小的角色作使臣呢?」 晏嬰對楚王的無禮早有思想准備,他冷笑了一下應道:「我們齊國派遣使臣的原則是視出使國的情況而定,對友好的國家就派好人去,如果出使國的國王粗野無禮,就派醜陋無才的人去。我在齊國是最醜陋無才的人,所以總是被派作出使楚國的使臣。」一席話再次使楚王無言以對,從此他再也不敢小看晏嬰和齊國了。 晏子使楚的故事說明:許多自以為聰明的人,其實是愚蠢透頂;一心想侮慢他人的人,到頭來必然會使自己的尊嚴掃地。 歧路亡羊 有一天,楊子的鄰居在牧羊的歸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馳而來的一行車馬,羊群因受驚嚇而四散。等車馬過後,那人把羊喚攏,急忙趕回家。他仔細清點以後發現丟失了一隻羊,於是立即召集全家老小,並邀請楊子的童僕一起去尋羊。楊子在一旁不以為然地說:「咳,才丟一隻羊,何必興師動眾,派這么多的人去找?」鄰人說:「山野、田間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過來。」楊子覺得這話有理,沒有再往下說。他目送著這一行人出了村口。 那鄰人帶領大家先沿趕羊回家時經過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一個人沿岔路去搜尋。沒過多久,他帶去的人被分派完畢,剩下那鄰人隻身走大路。可是沒走多遠,前面又出現了岔路。他站在岔路口左右為難。焦急中任選了一條前去的路徑。走著走著,只見前面又有岔路。那鄰人無可奈何。他看到天色已近黃昏,只好往回走。沿途碰到其他的尋羊人也說自己遇到過同樣的困難。 正在家吃晚飯的楊子忽聽見外面有嘈雜的說話聲,知道是找羊的人回來了。他走出門去問那鄰人:「找到羊了嗎?」鄰人答道:「跑丟了。」楊子說:「你帶了這么多的人去找,怎麼還找不到呢?」鄰人說:「我知道大路邊有岔路,所以找羊時多帶了幾個人。可是沒想到岔路上還有岔路。在只剩一個人面對岔路的時候,真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楊子聽了鄰人說的這番話,有些悶悶不樂。他眉頭緊鎖、臉色灰暗、一言不發。那一天大家再也沒有見到他露出一絲笑容。楊子的門徒都覺得有點奇怪,因此不解地問:「羊並不是什麼值錢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這樣悶悶不樂,究竟是為什麼呢?」楊子說:「我並不是惋惜丟了一隻羊。我是從這件事聯想到探求真理也與這些歧路亡羊一樣,如果迷失了方向,也會無功而返啊。」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在研究一門學問時,要把握方向,注重領會其實質,而不要被各種表象所迷惑。
㈥ 楚國的歷史
據《世抄本》、《古今姓氏書辯證》及《元和姓纂》等所載,黃帝的子孫在商末有個叫鬻熊的,很有學問,做過周文王的老師。其子事文王,早卒。曾孫熊繹以王父字為氏,成熊姓。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時,封熊繹於荊楚,建都於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建立了楚國。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一度強大起來,勢力擴展至中原,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223年,楚滅於秦。楚君的後人多以熊為姓,稱為熊氏,史稱熊氏正宗,即江西熊氏。 今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的大熊灣(無雜姓)和小熊灣(有雜姓)的熊氏為南北遷移時由江西遷至於此。
詳細請瀏覽網路。
㈦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來歷
楚國,又稱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楚國國君羋(音Mǐ)姓熊氏。最早興起於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匯的淅川一帶,最終在前223年亡於秦國。其全盛時的最大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貴州、廣東部分地方。
族源大致可分為以下幾說:
《史記·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楚國詩人屈原在其《離騷》中亦稱:「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胡厚宣在《楚民族源於東方考》(北京大學《史學論叢》第一冊,1934年)認為楚之始祖為祝融。
華夏說:王族出自華夏,夏商周三代分封諸侯國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ISBN:9787802224735,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和胡厚宣《楚族源於東方考》認為楚為東夷族。
苗蠻即上著說:楚人來自中原,但臣民大多為苗蠻。
西方民族說:認為楚之先祖高陽氏顓頊來自在中國西北境,即昆侖山一帶,還有學者認為楚人是來自西亞拜火教的米地亞人。
民族融合說:楚先民是由華夏高陽氏的一支,南下與當地土著融合的結果。
起源
楚之先祖出自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帝顓頊高陽氏。顓頊後第五代曾孫吳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與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其部落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鄭一帶)。吳回之子陸終,生有六子,幼子曰季連,羋姓,是楚之先祖。季連之後曰鬻熊,如同服侍父親一樣跟隨周文王,其曾孫熊繹,當周成王時,封為楚子(楚國國君,爵位為子爵)。
西漢史家司馬遷在《史記·楚世家》中記載西周初期楚人領袖熊繹:「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此一論述認為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後裔從北方遷徙至「丹陽」。「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楚國國都在楚武王時期從丹陽遷至郢,據考古學家劉玉堂、王紅星、高崇文研究,古「丹陽」位於丹水和淅水交匯之處(今河南省淅川縣丹江口水庫淹沒區),因處丹水之北,故稱為丹陽。國學大師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說:「楚之先亦顓頊後,始起在漢水流域丹、淅水入漢水處,曰丹陽」,而楚國的宰相墓子庚墓和大量楚國貴族墓在淅川縣倉房鎮的香嚴寺下寺附近的發現,印證了古丹陽位於河南淅川境內。楚國歷史有800多年,其中有300多年在丹江流域建都。
㈧ 有哪些楚國的歷史故事或典故
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
楚國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寶玉,為趙惠文王所得,秦昭王聽說後,表示願意用15城換取和氏璧。趙惠文王召見藺相如,藺相如表示願帶和氏璧去秦國,如果趙國得到秦國的城邑,就將和氏璧留在秦國,反之,一定完壁歸趙。藺相如到秦國後,將和氏璧獻上,秦昭王大喜,卻全無將城邑給趙之意。藺相如誆說玉上有一小疵點,要指給秦昭王看,拿回了寶玉。他在庭柱旁站定,說:趙王擔心秦國自恃強大,得和氏璧而不給城邑,經過我勸說方才答應。趙王齋戒5天,然後才讓我捧璧前來,以示對秦國威嚴的尊重和敬意。不料大王禮儀簡慢,毫無交割城邑的誠意,現在若大王一定要搶走寶玉,我寧可將腦袋與寶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無奈,只得劃出15個城邑給趙。藺相如估計秦昭王不過是假意應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應齋戒5日,再鄭重其事地交換。秦昭王只好應允。藺相如便派隨從懷藏和氏璧,偷偷從小道返回趙國。秦昭王齋戒完畢,舉行交換儀式時,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趙之事告訴秦昭王,從而保全了和氏璧。
㈨ 楚國的歷史故事及分析
楚國寓言故事 晏子使楚 春秋時代,齊國的晏嬰是一位很有才乾的國相。他第一次出使楚國的消息傳出後,楚王對身旁的謀士們說:「晏嬰在齊國是有名的能言善辯之人。現在要來楚國,我想當眾羞辱他一番,你們看有什麼好辦法呢?」於是他們商議出了一個壞主意。 這天,晏子如期而至,楚王設宴款待。當酒興正濃時,忽見兩個差役押著一個被縛之人來見楚王,楚王假裝不知地問道:「這人犯了什麼罪?」差役趕緊回答:「他是齊國人,到我們楚國來偷東西。」楚王於是回過頭去看著晏嬰,故作驚訝地說:「你們齊國人都喜歡偷東西嗎?」 晏嬰早已看出了楚王是在演戲,這時便站了起來,極其鄭重而嚴肅地對楚王說:「我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時就結橘,如果將其移栽到淮河以北,結的果實就變成又酸又苦的枳()了。它們只是葉子長得十分相似而已,所結果實的味道卻大不相同。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是水土不同的緣故啊!眼下這個人在齊國時不偷盜,到了楚國後卻學會了偷盜,莫非是楚國的水土會使人變成盜賊么?」一席話噎得楚王尷尬極了,只好賠笑收場。 時隔不久,晏嬰又被派往楚國公幹。楚王沒有忘記上次宴會上的難堪,總想伺機報復。他知道晏嬰的身材十分矮小,於是就吩咐在城門旁邊另外鑿開一扇小門。當晏嬰到來之後,侍衛便讓他從小門進去,晏嬰見狀,立刻正色道:「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會從狗洞中爬進爬去。我今天是奉命出使楚國,難道也要從這狗洞中進去嗎?」侍衛們理屈詞窮,只好眼睜睜看著晏嬰從大門正中昂首闊步地進了城。 接著,晏嬰在拜見楚王時,楚王又用嘲諷的語調說:「齊國大概沒有多少人吧?」 晏嬰聞言,迅速予以糾正:「我們齊國僅都城臨淄就有居民七八千戶,街上行人摩肩接踵,人人揮袖就可遮住太陽,個個灑汗即如空中落物,您怎麼能說齊國無人呢?」 楚王聽罷,進一步用挑釁的口吻發問:「既然齊國人多,為什麼總是派遣你這般矮小的角色作使臣呢?」 晏嬰對楚王的無禮早有思想准備,他冷笑了一下應道:「我們齊國派遣使臣的原則是視出使國的情況而定,對友好的國家就派好人去,如果出使國的國王粗野無禮,就派醜陋無才的人去。我在齊國是最醜陋無才的人,所以總是被派作出使楚國的使臣。」一席話再次使楚王無言以對,從此他再也不敢小看晏嬰和齊國了。 晏子使楚的故事說明:許多自以為聰明的人,其實是愚蠢透頂;一心想侮慢他人的人,到頭來必然會使自己的尊嚴掃地。 歧路亡羊 有一天,楊子的鄰居在牧羊的歸途中,遇到了迎面急馳而來的一行車馬,羊群因受驚嚇而四散。等車馬過後,那人把羊喚攏,急忙趕回家。他仔細清點以後發現丟失了一隻羊,於是立即召集全家老小,並邀請楊子的童僕一起去尋羊。楊子在一旁不以為然地說:「咳,才丟一隻羊,何必興師動眾,派這么多的人去找?」鄰人說:「山野、田間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過來。」楊子覺得這話有理,沒有再往下說。他目送著這一行人出了村口。 那鄰人帶領大家先沿趕羊回家時經過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一個人沿岔路去搜尋。沒過多久,他帶去的人被分派完畢,剩下那鄰人隻身走大路。可是沒走多遠,前面又出現了岔路。他站在岔路口左右為難。焦急中任選了一條前去的路徑。走著走著,只見前面又有岔路。那鄰人無可奈何。他看到天色已近黃昏,只好往回走。沿途碰到其他的尋羊人也說自己遇到過同樣的困難。 正在家吃晚飯的楊子忽聽見外面有嘈雜的說話聲,知道是找羊的人回來了。他走出門去問那鄰人:「找到羊了嗎?」鄰人答道:「跑丟了。」楊子說:「你帶了這么多的人去找,怎麼還找不到呢?」鄰人說:「我知道大路邊有岔路,所以找羊時多帶了幾個人。可是沒想到岔路上還有岔路。在只剩一個人面對岔路的時候,真令人感到不知所措。」 楊子聽了鄰人說的這番話,有些悶悶不樂。他眉頭緊鎖、臉色灰暗、一言不發。那一天大家再也沒有見到他露出一絲笑容。楊子的門徒都覺得有點奇怪,因此不解地問:「羊並不是什麼值錢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這樣悶悶不樂,究竟是為什麼呢?」楊子說:「我並不是惋惜丟了一隻羊。我是從這件事聯想到探求真理也與這些歧路亡羊一樣,如果迷失了方向,也會無功而返啊。」 這則寓言告訴人們:在研究一門學問時,要把握方向,注重領會其實質,而不要被各種表象所迷惑。
㈩ 介紹一下周朝楚國歷史
楚,又稱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羋姓(普通話拼音讀作mǐ),熊氏。最早興起於古荊州之地的楚部落,滅於秦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江蘇、江西部分地方。
楚是三苗人在長江中下游建立起,它在周朝初期曾參加了周武王伐紂的戰爭。楚國由周成王封熊繹於楚地開始,居楚地丹陽(今湖北秭歸,有爭議),從一個附庸小國逐漸變成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強國。前704年,楚君熊通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處中國南方,故而楚國與中原的華夏各諸侯經常發生戰事。通過戰爭,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楚國先後吞並了四十五個較弱小的諸侯方國。
楚國的族源
大致可分為五說:
華夏說
苗蠻即上著說
東夷說
西方民族說
民族融合說
參閱
楚國的族源
楚文化
語言
在春秋時代,楚語和中原語言之間有明顯的區別。楚國的官名和其他諸侯國不同:楚國宰相叫令尹,司馬叫莫敖。除此之外,《左傳·宣公五年》還記載春秋時代楚語的兩個特殊詞語:
於菟wūtú(上古漢語發音為
aa-laa)為「老虎」(有人懷疑可能和緬甸語 ''kla''「老虎」有關)
谷為「哺乳」
我們之所以知道這兩個詞的意思,是因為令尹子文名字叫做斗谷於菟,《左傳》對他名字的原意做了
解釋。
《左傳·庄公二十八年》有一句話:「楚言而出」(今譯:「他們講楚語就撤退了」),證明當時的楚語和中原的語言不能通話。
在戰國時代,屈原楚辭的詞彙也顯示出楚國語言的特點。
楚國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楚武王(約前740年至前690年)
:楚文王(前689年至前675年六月庚申)
:楚王堵敖(約前674年至前672年)
:楚成王(前671年至前626年冬季十月)
:楚穆王(前625年至前614年)
:楚莊王(前613年至前591年秋季)
:楚共王(前590年至前560年)
:楚康王(前559年至前545年九月或以後)
:楚王郟敖(前544年至前541年冬季)
:楚靈王(前540年至前529年五月)
:楚平王(前528年至前516年九月)
:楚昭王(前515年至前489年秋季七月或以後)
:楚惠王(前488年至前432年)
:楚簡王(前431年至前408年)
:楚聲王(前407年至前402年)
:楚悼王(前401年至前381年)
:楚肅王(前380年至前370年)
:楚宣王(前369年至前340年)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
:楚懷王(前328年至前299年)
:楚頃襄王(前298年至前263年秋季)
:楚考烈王(前262年至前238年)
:楚幽王(前237年至前229年)
:楚哀王(前228年)
:楚王負芻(前227年至前223年)
:昌平君(前223年)
:楚懷王孫心或楚義帝(前208年至前206年)
:西楚霸王項羽(前206年至前202年)
熊繹及其後代是江漢流域最早的開發者,他們的創業
史是艱苦卓絕的。《左傳》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繹辟
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荊山,
在今湖北省西部,漢江兩岸。《左傳》宣公十二年:「楚自克
庸以來,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於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
日,戒懼之不可以怠。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於勝之不
可保,紂之百克而卒無後。訓之以若敖、蚧冒篳路藍縷,以
啟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兩言「篳
路藍縷」,皆指楚國熊繹至熊儀(若敖)、熊胸(蚧冒)等十餘
代君王。可見楚國在建國以後的相當長的時期,都過著艱
苦奮斗的窮日子。國君帶領臣民跋涉山林,開辟疆土,甘苦
與共。面對周邊各國存在的威脅,尤其是面對北方周朝軍
隊一次又一次的南侵,楚人振軍經武,保持警惕,枕戈待旦。
楚國君王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特別注重以先王艱苦創業
的事跡對臣民進行傳統教育,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尋
求內部穩定和對外發展。
蚧冒之弟熊通自立為楚武王,時在公元前740年東周
平王三十一年。這在楚國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
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個南方大國的崛起。
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於郢,國勢更加強大,江漢一帶的小國
都畏懼楚國。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經「楚地千里」。
楚國「結舊好於諸侯」,迫使周天子「賜胙」,要求楚國「鎮爾
南方夷越之亂,無侵中國」。」 周天子的話可憐兮兮的,流
露出對楚國的畏怯之情,同時,不得不承認了楚國鎮撫南方
夷越的「首領」地位。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兵伐楚,歷數
楚國兩大罪狀,其一即為前文已述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復,
寡人是問」,另一條罪狀是:「爾貢包茅不人,王祭不共,無以
縮酒,寡人是征」。說明楚國不向周王朝按時納貢,已有很
長的時間。楚國在秦國重兵壓境的時候,毫不畏懼,嚴陣以
待。但出於戰略上的考慮,作了適當妥協,答應納貢,於是
與齊結盟,各自罷兵。齊桓公死後,繼起圖霸的宋襄公不自
量力,欲召見楚成王,一度被楚所拘。公元前638年,宋、楚
兩軍戰於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軍大敗,宋襄公受箭
傷,次年身亡,宋國從此一蹶不振。公元前633年,楚成王
率陳、蔡等國軍隊圍攻宋國,宋求救於晉,晉、楚兩國爆發城
濮之戰。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晉國
打敗了強大的楚軍,挫傷了楚國北進的勢頭.為周王室一吐
幾百年郁積的怨氣.晉文公重耳也因此一舉而躋身「春秋五
霸」之列。楚國雖遭此敗而元氣未傷,仍然不斷攻城略地。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北伐陸渾戎至於洛陽,在東周的王都
郊外舉行閱兵儀式。周定王派王孫滿勞師,楚莊王公然探
問周朝傳國之鼎的輕重大小,並且揚言說,楚軍只要折斷戈
矛的尖端,就足夠鑄成九鼎了。此後,楚軍鋒芒益銳,所向
披靡。在春秋戰國之交,相繼滅陳,滅吳,滅蔡,後來又滅
越,成為席捲南土、問鼎中原的極強盛的國家。楚國兼並的
小國,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個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
安徽、江蘇等地。《戰國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強國也。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
北有汾陘之塞、郇陽,地方五千里。」楚國之疆域,雖然時有
得失損益,「但在其鼎盛時期,據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縣
三百餘,為戰國時代最大之國」。」」楚國的這種蓬勃發展的
勢頭,從西周初年算起,持續了大約700年之久,直到戰國
後期楚懷王時代,由於重大決策失誤,才出現轉折。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分裂割據、戰亂頻仍的時
期,也是社會政治發生劇烈變革的重要時期。周王朝從衰
微走向瓦解,諸侯各國通過兼並戰爭奪取政權。其中受益
最大的,莫過於楚國。楚國從局促於丹陽一隅的「蠻夷」之
邦,通過南征北戰,變成「地方五千里」的戰國時代最大之
國,發展速度是很快的。不斷開拓疆土所形成的大范圍內
的民族融合,無疑是使楚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一個重要原
因。所謂「楚人」,非但羋姓一族。楚人的上層統治者,即屈
原所說的「帝高陽之苗裔」,也就是來自西北方的夏人後裔,
本為游牧民族,沿漢水南下,至周已定居於丹陽一帶。江、
漢之間的土著居民,包括楚地固有之周民族與土著民族。
按照姜亮夫先生所說:「此土著之民族,自歷史發展論之,當
即《堯典》『竄三苗於三危』之苗民。此時其主要部分,當已
隨時代而西征,西征而落伍者,則當為屈子所謂之『南人』、
『南夷』,為三苗沿途遺在沅湘辰漵間者。」」 從周代的情況
來看,江漢沅湘一帶的土著居民相當復雜,除了三苗及其遺
民之外,「還有越、濮、巴三族。他們是從不同的地方遷徙到
這里來的」。先民的遷徙是謀求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手段,在
出現比較發達的農業以前,遷徙是不可避免的。狩獵、采
集、游牧以及刀耕火種式的原始農業,都要求在不斷的遷徙
中尋求較好的生產和生活場所。此外,部族繁衍,支系另謀
發展,更是要求遷徙的原因。同族之間的「不相能」,近親族
之間的矛盾斗爭以及不同部族之間的戰爭,都會引起大規
模的遷徙。 從土著居民的構成來說,可能還不僅是苗、
越、濮、巴,而是包括「九夷八蠻」,即南中國的諸多部族和民
族。他們在羋氏之族的統治下,融合成被北方人稱為「荊
蠻」的強大的楚民族,並建立了日益強大的楚國。楚武王前
後,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楚國就完成了對江漢地區許多
姬姓小國的兼並和佔領,造成「漢陽諸姬,楚實盡之」 的
局面。後來終於統一了長江流域,吞並了吳越,並以咄咄逼
人之勢,不斷問鼎中原.不斷兼並中原各國。在兼並戰爭不
斷取勝的過程中,多民族的大融合,也就不斷地在更大的范
圍內得以實現。
楚人英勇善戰,視死如歸,具有為國捐軀的犧牲精神。
即使戰死疆場,馬革裹屍,也視為光榮和自豪。屈原《國殤》
對此作了淋漓盡致的歌頌:「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
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與剛強英武的
愛國主義精神密切相關的,是寬容寬厚的態度和廣闊博大
的胸懷。楚國吞並了如此眾多的國家。縱橫跨越今天的11
個省,面臨的具體情況肯定是極其復雜的。黃瑞雲先生在
<楚國論>一文中說:「華夏蠻夷濮越,文明程度相差很大,
歷史淵源各不相同,楚國都能加以安撫。楚國在戰爭中從
未有過像秦軍那樣,動輒斬首幾萬,也沒有見過大量俘馘的
記錄。」張正明先生也在其所著的<楚文化史>中說:「對於
被滅之國,楚人的慣例是遷其公室,存其宗廟,縣其疆土,撫
其臣民,用其賢能。即使對於蠻夷,也是相當寬厚的。」正因
為如此,楚國才能夠得到各民族的擁護,顯示出強大的開放
性和凝聚力,在橫跨大江南北的廣大領域,建立起一個強盛
的積極進取的多民族國家,並且不斷強化其臣民的國家認
同的觀念,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強烈的本土意識
和民族意識。應該說,這是楚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獲得
迅猛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