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關隨國的歷史
春秋時代的隨國為什麼又稱為曾國
雖然「曾隨合一」說的和者甚眾,但持異見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說來,這些意見有以下幾種:
1、曾即是曾,隨即是隨,二者不可混同,至於何以不見隨國遺物,有待今後考古發現。楊寬、錢林書:《曾國之謎試探》,《復旦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
2、曾滅隨,據其國土。顧鐵符:《筆談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0年第2期
3、隨滅曾,延姬姓宗嗣。於豪亮:《為什麼隨縣出土曾侯墓》,《古文字研究》第1輯
4、早期曾國已被楚所滅,楚滅隨以後,又在隨地分封了一個曾國。徐揚傑:《關於曾侯問題的一些看法》,《江漢論壇》1979年第3期
5、可能因隨被楚滅後,楚以隨地與地處楚邊陲的曾國西陽相換;或者曾國國境直向西楔入隨國境內。何光岳:《楚滅國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當然,在沒有找到直接證據以前,上述幾種情況也並非毫無可能。但問題的徹底解決,仍有待於新的考古發現
1978年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出土大批青銅器和其他文物,尤以巨大青銅編
鍾聞名於世。此墓系戰國時代曾國國君名「乙」的墓葬。那大量珍貴隨葬品的出
土面世,既提高了古曾國的知名度,也帶給人們一個迷,隨縣是春秋戰國時代的
隨國,在隨國的國境中怎麼會出現曾國國君的墓葬?學者們紛紛探秘。
一說隨國即曾國。石泉《古代曾國——隨國地望初探》一文認為,隨國即曾
國,理由是隨國和曾國都是姬姓國,系西周分封於江漢的諸姬姓國之一。而且,
就兩國的地望來看,也是一致的。從宋代出土的曾國青銅器,到曾侯乙墓,都分
布在隨棗走廊一帶,而且都是從南陽盆地遷入隨棗走廊的。因此,隨、曾一國,
就像魏又稱梁、晉稱唐、韓稱鄭一樣,是一國兩稱。
一說隨被楚滅後,曾國是由其他地方遷入隨地的。楊寬等人《曾國之迷試探
》、何光岳《曾國考》等都持這一觀點。他們認為,曾國在西周時已與隨國同時
並存,說隨國即曾國缺乏依據,進而提出隨國在春秋晚期或戰國初期被楚國所滅,
楚國把地處楚邊陲的曾國,從南陽遷入隨地,這樣隨地就有可能出現曾國國君的
墓葬。
自隨州曾侯乙墓出土後,「曾」字開始與隨州歷史相關聯,這使得歷史學學家突然意識到一個困惑:所有史籍都只說「隨」國不提曾國;而迄今為止出土的文物無不刻著一個「曾」字不著一個隨字。更令人不解的是,史載該地竟有兩個曾國和隨國。
除我們所熟知的姬姓隨國和曾國外,有意思的是,該地歷史上還曾有一個姜姓隨國和曾國。《元和姓纂》「隨」下引《風俗通》雲:「炎帝裔隨侯之後。」《路史.國名紀甲》亦謂「隨侯,炎裔」,是為「姜姓」。盡管文獻未明言這個炎帝之後的姜姓隨國的地望,但立國時間大約與漢東的另一姜姓國家厲(今隨縣厲山)相當,可能早至商代。無獨有偶,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辭中,也有一個曾國,地域也在漢東。此卜辭之曾國就是上述文獻中的「炎裔」、「姜姓」之曾,也就是說,這同姬姓「曾隨合一」一樣,是又一個姜姓「曾隨合一」。更有人據此推斷出周代漢東姬姓之曾國應當是在兼並商代漢東姜姓曾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由於姜姓曾國隨國史料奇缺,難究其詳。我們姑且撇開不論,僅說說姬姓曾國和隨國。
姬姓曾國由於文獻無載,其疆域也只有根據出土文物考查。據統計,現已發現的曾國有銘銅器共12批,其年代從東周初到戰國時期的都有,有的可能還早到兩周之際。據此判斷姬姓曾國立國於西周早期,滅亡於戰國中期偏晚。分布范圍大致是以今隨州市為軸心向四周伸延,西起襄陽,東過隨城,北到新野,南達京山。而姬姓隨國立國的時間,雖然文獻無明載,但從《國語.鄭語》「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的記載分析,至遲西周晚期已有其國即周幽王元年(公元前781年),故其立國的時間或許更早一些。而滅亡的時間,據《春秋.哀公六年》「楚子、陳侯、隨侯、許男圍蔡」的記載分析,姬姓隨國至少春秋末年還存在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共經歷287年。而考慮到此時隨還與楚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其國祚當會延遲至戰國初。如果按隨國、曾國為一國二名之說,隨國歷史長達450餘年。
隨國封於何時,史無明載,但據「安州六器」,不會晚於周昭王之世。即《古本竹書紀年》所記「昭王十六年伐楚荊」事,而據「安州六器」所載昭王南伐荊楚經過唐、厲、隨等國並於唐國整治軍隊,昭王的這次軍事行動無疑得到了以隨國為首的漢東諸國的積極配合,反證當時的隨國同楚國已存在著矛盾。但隨著楚國的崛起,楚武王末年即對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左傳.桓公六年》隨國始而修政備戰,繼而拒不參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會,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滿,楚武王再度伐隨,隨人被迫同楚人訂立盟約。及至春秋中期,楚勢更為強盛,隨人公元前640年「以漢東諸侯叛楚」,《左傳.僖公二十年》但終被楚令尹子文擊敗,國勢衰落。此後,隨國「世服於楚,不通中國」,成為名副其實楚附庸之國。公元前506年,吳、蔡、唐聯軍攻入楚國的郢都,楚昭王奔隨,《左傳.定公四年》吳人尾追而至,隨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以至於春秋末年,「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實盡之」,唯隨獨存。
戰國時期,隨國史事文獻無載,只有憑考古資料推測。公元前433年,隨國國君曾侯乙死後,楚昭王的兒子惠王以楚人最為珍重的禮樂器編鍾相贈。公元前407年左右楚聲王娶曾姬無恤為夫人,說明戰國早期隨楚關系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隨州市西郊發掘了擂鼓墩二號墓,墓主地位約相當於國君一級。此墓下葬時間在戰國中期前段,表明此時隨國尚存。晚於擂鼓墩二號墓下葬年代的曾姬無恤壺,鑄於楚宣王二十六年(前344年)。楚聲王夫人無恤為宣王祖母,無恤尚在,宣王當不會滅其祖母故國。1983年,在曾侯乙墓西南發掘了30座中小型墓,其中十三號墓和六號墓為楚墓,時代為國中期,十三號墓的下限到戰國中期與晚期相交之際。1984年隨州安居又發現一座時代為戰國中期偏晚的楚墓。楚人墓葬出現於隨國城郊甚至國君陵區之內,最近者距曾侯乙墓只有60米,這無疑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楚人已佔有隨都,隨國已不復存在。時間約為公元前328年前後。
至於隨國的疆域,由於文獻中無明載,我們只能據記隨國事較多的《左傳.桓公八年》涉及的「沈鹿」、「漢淮之間」、「速杞」等地名來看,其境域當包括今漢水以東,桐柏山以南,廣水以西,鍾祥、京山以北地區。由此可知,曾國、隨國疆域相合,存在的時間相當。正因為如此,史學家大多傾向於曾隨一國二名的說法。其理由不外乎如下四種:
1.存在時問相符。
2.所處地域相同。
3.姓氏相吻合(同為姬姓)。
4.在古籍中一國二名的記載很普遍。(註:「曾」為國名,「隨」為曾都,因而文獻稱其國為「隨」。)
雖然「曾隨合一」說的和者甚眾,但持異見者也不乏其人。大致說來,也有如下五種:
1、曾即是曾,隨即是隨,二者不可混同。事實上隨國都在今隨州城郊安居鎮王樓村,與曾都尚有一定的距離。
2、曾滅隨,據其國土。
3、隨滅曾,延姬姓宗嗣。
4、早期曾國已被楚所滅,楚滅隨以後,又在隨地分封了一個曾國。
5、可能因隨被楚滅後,楚以隨地與地處楚邊陲的曾國西陽相換;或者曾國國境直向西楔入隨國境內。
到底哪一種說法更接近於事實呢?由於雙方各執一詞,至今尚無定論。以至於歷史學家發出這樣的感嘆:文獻中未見曾國,卻有一個與曾國在姓氏、疆域、年代諸方面均十分吻合的隨國,而且在隨國的都城附近,竟發現了曾國國君和朝臣的墓葬。這一奇特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深思:如曾和隨為兩國,何以在一地?如曾和隨為一國,何以有二名?這的確是一個難解之謎。
相關鏈接
出土的曾國青銅器
1、上曾太子般殷鼎
在1977年秋和1981年春在山東臨朐縣嵩山公社泉頭村出土,共出土青銅器二十一件,其中六件鑄有銘文。現收藏於臨朐縣博物館的這件「上曾太子般殷鼎」,口徑30.5、通高26.5厘米,重6.65公斤。平折沿,附耳,耳兩翼各有一銅柱連介面沿,半球形腹,平緩底,蹄形三足,耳內外分別飾竊曲紋、重環紋,腹飾凸弦紋。器壁內側鑄有銘文凡五行三十八字銘文。銘文釋文大概:上曾大(太)子般殷,乃□(擇)基金,自乍□(作□)彝,心聖若□(慮),哀哀利錐,用考(孝)用亯(享),既龢無測,父母嘉寺(持),多用旨食。
2、曾子義行簠
1988年在江蘇六和縣程橋鎮出土。通高19.25、口橫28.2、口縱22.9厘米。蓋、器形制、紋飾、大小相同,上下合成一器。長方形,直口斜壁,平底,矩形足,蓋沿鑄有六個獸面形卡扣,蓋、器兩端各有一個獸首耳。蓋、器均飾蟠虺紋,足飾卷雲紋,為春秋晚期作器。
3、曾姬無恤壺與曾侯作叔姬簠
1933年,安徽壽縣李三孤堆楚墓出土大量戰國時期高級別楚國青銅器,其中有一對曾姬無恤壺。通蓋,高37.1、口徑9.5寸,體呈橢方形,直口長頸,鼓腹,圈足沿下折,頸部有一對顧龍形耳,蓋呈盝頂形,上有四個S形鈕。體飾蟠螭紋,為戰國中期器具。
雙壺銘文相同,內壁鑄銘文39字:隹(唯)王廿又六年,聖 之夫人曾姬無恤,(吾)宅茲漾陵,蒿間之無(匹),用乍宗彝尊壺,後嗣甬(用)之, (職)在王室。
曾侯作叔姬簠中「叔」作老三解讀。
4、曾侯仲子游父鼎
春秋早期,1966年7月湖北京山縣坪垻公社蘇家壠出土。通高26.5、口徑38.3厘米。直口,平折沿,一對附耳高出器口,淺腹三蹄足。頸飾竊曲紋。銘文字數,內壁鑄銘文10字。銘文釋文為曾□中(侯仲)子□(游)父自乍(作)□彝。「仲」作「次」釋。
5、曾子游鼎
1959年上海博物館收集到一件來自鄂北隨地銘文釋為:「曾子游擇其吉金,用鑄口彝,惠於刺曲 ……」。
6、曾侯乙編鍾及曾侯乙鼎
曾侯乙編鍾
1978年在湖北隨縣出土,編鍾是由六十五件青銅編鍾組成的龐大樂器,其音域跨五個半八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它高超的鑄造技術和良好的音樂性能,改寫了世界音樂史,被中外專家、學者稱之為「稀世珍寶」。曾侯乙編鍾為戰國早期文物。
曾侯乙鼎
通高64.6、口徑64.2厘米。直口方唇,短頸,方附耳,鼓腹,平底,三個蹄形高足。腹部設兩個環鈕,頸腹之間有一道凸弦紋,器身飾蟠龍紋和垂葉紋,耳飾幾何雲紋。足飾獸面渦雲紋。銘文:曾(侯)乙詐甬冬(作持用終)
此外,還有曾子仲宣鼎,春秋早期作器。銘文:曾子中(仲)宣,□用(其)吉金自乍(作)寶鼑(鼎),宣喪(尚)用者(饔諸)父、者(諸)兄,(其)萬年無強(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亯(亯)以及曾子缶、曾太保叔盆、曾孫無鼎、曾伯陭壺、曾子伯匜、曾子簠等傳世青銅器。
隨國,是春秋時期位於今湖北省江漢流域的一姬姓諸侯國。
需要指出的是,春秋時代的晉國有一地名隨,即《春秋左氏傳·隱公五年》記載的「翼侯奔隨」。此地後來作為晉國名臣士會的封地,因此《春秋左氏傳·文公十三年》有將士會稱為隨會。這一位於今山西省汾河流域的隨地,據童書業說,前身也是一古國。童書業並指出,山西省汾河流域的古國如隨國、鄂國、唐國(後改稱晉國)、沈國、黃國等,在江漢流域附近都有同名國[1]。
隨國屬於漢江流域的姬姓諸侯國集團(即漢陽諸姬)。在春秋初期楚國未成長為霸主前,隨國勢力一度強大,為漢陽諸姬之首。公元前706年楚武王侵略隨國卻半途而廢,楚國此時自認不得志於漢江流域。公元前704年,楚國再次侵略隨國,並取得會戰的勝利,但楚國實力不足以在此時吞並隨國,所以在當年即與隨國講和。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卒於侵略隨國的征途,當年隨國求和。此後的幾十年間,楚國四處征伐而逐漸吞並漢陽諸姬。公元前640年,隨國率領漢陽諸姬背叛楚國,楚國擊敗之,雙方言和。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戰當年,晉國人有言,漢陽諸姬已經全部為楚國所有。隨國淪為楚國的附庸,不再為中原諸侯國視為獨立而有資格參與盟會的諸侯國。
公元前506年,吳國攻破楚國都城郢,楚昭王出奔至隨地。隨人在吳國的壓力下,並未將楚昭王交給吳國,為楚國立下保護楚王的功勞。因此楚國對隨有一定的獎勵。公元前494年,《春秋經》記載:「楚子、陳侯、隨侯、許男伐蔡」。《春秋經》本於魯國的國史,此條記載,被杜預等人認為是楚國為了報答隨的功勞,而使隨國重返獨立的諸侯國行列。
後不知何年,隨國亡於楚國。
自從牧野之戰武王滅商,西周王朝為了鎮守遼闊的疆土,控制殷商後裔,便把兄弟叔侄和立有戰功的異姓貴族派往各地擔任諸侯,以世襲的形式統治這些地區。這種分封制對發展邊遠地區的經濟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到西周中葉,周昭王、穆王不斷向淮夷、於越、荊楚用兵,為鞏固對南方疆域的控制,同時也為了奪取戰略物資「銅」和保護南征通道,又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從山西、陝西移封到淮水上游和漢水中游地帶,建立起隨(曾)、唐、蔡、應、息等數十封國,組成一個龐大的姬姓封國集團,史稱「漢陽諸姬」。它們互為犄角之勢,負責監視並阻斷荊楚和淮夷、於越結盟,為安定南方起了重要作用。
姬姓隨(曾)國封邑寬廣,大致以隨棗走廊為中心,北抵新野,東鄰應山,南及京山,西近襄樊。這一帶經過夏商先期開發,生產發達,文化先進。遍布隨州境內的古文化遺址揭示了這樣一個規律,它們都是臨河高地,據險而守,由村寨、貴族塢壘、都城組成梯次社會布局。這種布局,與我們今天的村、鎮、市(縣)何其相似。已發現發掘的春秋時期隨(曾)國貴族墓分布於新野、信陽、安陸、京山、棗陽等地區,在我市發現發掘的則分布在均川、安居、淅河、東城等地。這說明隨(曾)國在春秋時期處於高度文明階段,綜合國力相對強盛。加之隨(曾)國世代沿襲「修政而親兄弟之國」的內政外交方略,所以它在春秋早期敢於屢抗楚鋒,成為抵禦楚國東進北伐、問鼎中原的前沿堡壘。
隨國自從西周早期登上歷史舞台始,便同楚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隨國史,就是一部隨楚關系史。
周武王克商立國後,曾先後分封七十一國,其中武王兄弟十五人,姬姓之國四十人,「皆舉親也」。《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而作為「漢陽諸姬」之首的隨國,其任務是監控南方蠻夷之國,以拱衛周疆。隨國封於何時,史無明載,但據「安州六器」,不會晚於周昭王之世。學術界大都認為,「安州六器」所載,即《古本竹書紀年》所記「昭王十六年伐楚荊」事,而據「安州六器」所載昭王南伐荊楚經過唐、厲、隨等國並於唐國整治軍隊分析,昭王的這次大規模行動無疑得到了以隨國為首的漢東諸國的積極配合,這說明當時的隨國同楚國已存在著矛盾。
周室東遷以後,諸夏大一統、小分裂的局面已改變為小統一、大分裂。周王喪失了軍事盟主的實力,周公東征、昭王南征之類赫赫揚揚的壯舉已沒有重演的可能,楚人再也用不著為來自中原的威脅而擔憂了。然而,生產發達、文化先進、軍事實力雄厚的隨國則依然是楚人東進的主要障礙。於是,楚武王末年,楚對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左傳·桓公六年》 隨國始而修政備戰,繼而拒不參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會,更加引起了楚人的不滿,楚武王再度伐隨。盡管隨人奮力抗楚,充分顯示出其抵禦外敵的「漢東大國」的氣魄與膽識,但由於楚國勢力強大,最終還是同楚人訂立盟約。《左傳·桓公八年》到春秋中期,楚勢更為強盛,隨人公元前640年「以漢東諸侯叛楚」,《左傳·僖公二十年》但終被楚令尹子文擊敗,境土日月削,國勢衰落。此後,隨國「世服於楚,不通中國」,《左傳·哀公元年》杜注成為名副其實的附庸之國。公元前506年,吳、蔡、唐聯軍攻入楚國的郢都,楚昭王奔隨,《左傳·定公四年》吳人尾追而至,隨人拒不交出昭王,「楚人德之」。春秋末年,「周之子孫在漢川者,楚實盡之」,唯隨獨存。個中奧秘,隨人已有揣測:「以隨之辟小,而密邇於楚」,而未滅,「楚實存之」。這段話雖然是吳師入郢前隨、楚關系的寫照,也同樣可以用來說明進入戰國後漢東唯隨國獨存的緣由。
「隨國,姬姓」,於西周早期立國。位於周王朝地域的南疆,與強大的楚國鄰近。然而,隨為周王朝的諸侯國,楚是蠻夷之國。《安州六器》載:昭王十六年伐荊楚,經過唐、厲、隨等國,說明當時隨國與楚國已存在著矛盾。
楚武王末年(公元前706年),楚對隨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隨國始而修政備戰,繼而拒不參加楚人主持的沈鹿之會。其後,楚武王再度伐隨,盡管隨人奮力抗楚,但由於楚國勢力強大,最終還是同楚人訂立盟約。公元前640年隨人「以漢東諸侯叛楚」。但還是被楚國擊敗,境土日削,國勢衰落,此後「世服於楚」,成為楚國的附庸。至春秋末年,周王朝分封在「南土」的同姓諸侯國先後被楚國滅掉,惟隨獨存。
戰國時期,隨國史事文獻無載,只有憑考古資料推測。公元前433年,隨國國君曾侯乙死後,楚昭王的兒子楚惠王贈以珍貴的禮樂器縛鍾。公元前407年楚聲王娶曾姬無恤為夫人,說明戰國早期隨楚關系十分融洽。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隨州市西部發掘了擂鼓墩二號墓,墓主地位相當於國君一級,考古界定在戰國中期前段。表明此時隨國尚存。出土的曾姬無恤壺,鑄於楚宣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4年),楚聲王夫人無恤為宣王祖母,無恤尚在,楚宣王不會滅其祖母故國。據出土墓葬文物分析,隨國於公元前328年之際最終為楚所滅。
❷ 陝西歷史博物館這幾個字是誰寫的
當年,陝西歷史博物館籌備開館,作為重要事項之一,便是確定館名專的題寫,討論之屬後,大家一致認為,應該用郭沫若的字,但郭老早已去世,於是,「整修」的任務就交給了西安美院工藝系畢業的蔡昌林。
蔡昌林想了個辦法,從郭沫若當年所題的「陝西省博物館」(即「陝西歷史博物館」前身)字中,去掉「省」字,然後把郭沫若當年所題寫的「歷史研究」 刊物封面的「歷史」兩字「移植」過來,蔡昌林仔細畫好格子,等比例放大,然後反復斟酌幾個字之間的俯仰、顧盼,最後,製成了今天的館名 ———「陝西歷史博物館」。
❸ 歷史小說人物王重九
王重九,字重光,男,漢族,1915年10月出生。陝西省大荔縣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大荔縣委員會委員,大荔縣人民代表,陝
西省舊志整理委員會委員。1984年9月被陝西省人民政府聘任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被譽為「陝西省四大文人之一」。
王重九出生於農家。1938年從陝西省立同州師范學校畢業後留校任書記員。1939年起人朝邑縣高城村小學、趙渡鎮小學、合陽縣中學、周至縣武城中學、渭
南縣固市中學、大荔縣中學、大荔師范學校,大荔縣朝邑中學教師。1960年9月至1964年7月,在陝西師范大學函授部學習,完成了大學中文本科學業。
1975年退休。
王重九獻身教育事業近40年,所教學子萬餘人,其中許多學生已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他長於史學研究,曾在胡適主編的《大公報》文史周刊、北師大《史學史
研究》、《歷史地理》、《陝西日報》的曾刊《星期天》、《陝西文史研究論叢》等報刊上發表過《清初關中學者生卒述考》、《杜甫弱冠西遊考》、《關於史記的
斷限問題》、《關於史記的原名問題》、《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等學術論文20餘篇,為史學界所關注。他與張青山合作校注了明代韓邦靖主編的《朝邑縣志》、
完成了《司馬遷祠墓詩文的選注工作。曾將家藏明朝文鵬刻得印章、《秦漢印章》、《日本國寶集》等數件文物捐獻給陝西歷史博物館,又為陝西省圖書館代購過明
南監本《十七史》、《墨苑》等珍貴圖書,被當時文化部鄭振鐸副部長稱贊為「不易多得」。由於愛國有為,成績突出,曾出席中共渭南地委統戰部召開的「各民主
黨派成員和工商聯成員對四化做出貢獻的先進表彰大會」和「陝西省先進文化藝術工作者會議」,受到大會表彰,並獲獎章,獎牌以及物質獎勵。1995年2月病
逝於大荔縣高城村,享年80歲。
❹ 歷史類雜志,哪些比較好呢
學術性的
K 歷史類核心期刊表
序號 期刊名稱 主辦單位 通訊地址
1 歷史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 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100720)
2 中國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北京建國門外日壇路6號(100020)
3 近代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4 世界歷史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5 史學理論研究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6 史學史研究 北京師范大學史學史研究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北京師范大學內(100875)
7 中共黨史研究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北京市1924信箱(海淀區頤和園前)(100091)
8 文博 陝西省文物事業管理局等 西安市三學街碑林博物館西院(710001)
9 清史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人大清史研究所 北京市張自忠路3號(100007)
10 中國經濟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北京月壇北小街2號(100836)
11 史學月刊 河南省歷史學會,河南大學 河南開封明倫街85號河南大學六號樓(475001)
12 中國史研究動態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北京建國門外日壇路6號(100020)
13 史林 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號(200233)
14 史學集刊 吉林大學 吉林長春解放大路83號吉林大學內(130023)
15 歷史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北京故宮西華門內(100031)
16 抗日戰爭研究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17 民國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南京市中山東路309號(210016)
18 當代中國史研究 當代中國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 北京市地安門西大街旌勇里8號(100009)
19 中國農史 中國農學會農業歷史學會等 南京市衛崗南京農業大學(210014)
20 安徽史學 安徽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合肥市衛崗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內(230053)
21 文史哲 山東大學 山東濟南山東大學(250100)
22 中國文化研究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15號(100083)
23 文史知識 中華書局 北京豐台區太平橋西里38號(100073)
K85 文物考古類核心期刊表
序號 期刊名稱 主辦單位 通訊地址
1 考古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27號(100710)
2 考古學報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27號(100710)
3 文物 文物出版社 北京五四大街29號(100009)
4 考古與文物 陝西省考古研究室 陝西西安市樂游路3號(710054)
5 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 中國歷史博物館 北京市中國歷史博物館內(100006)
6 江漢考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漢市東湖路天鵝村(430071)
7 故宮博物院院刊 故宮博物院 北京市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100009)
8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甘肅省敦煌市莫高窟(736200)
當然能買到啊,一般是要訂購,各大高校均會有。
❺ 歷史博物館物品介紹
中國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國家歷史博物館。位於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前身是北京歷史博物館。1912年籌建。1926年10月正式開館。1929年8月改名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1933年4月改為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1945年 8月恢復中央博物院北平歷史博物館舊名。1949年10月改名為北京歷史博物館。1958年8月國家決定建立中國歷史博物館。1959年9月建成,1961年7月1日開放。 中國歷史博物館是國家重要的文物收藏機構,收藏文物共32萬多件,珍本圖書1000多種。其中有河南安陽出土的重達875千克的商代司母戊鼎,是已發現的最重、最大的青銅器、陝西眉縣出土的西周盂鼎,有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賞賜貴族盂1709個奴隸的史實。北京房山出土的元代至順三年銅銃,是已發現的世界上最古的火炮。珍貴的古書畫有宋人《大駕鹵簿圖》卷、宋人摹梁元帝《職貢圖》卷、明代的《皇都積勝圖》卷和《南都繁會圖》卷、清代的乾隆《南巡圖》卷、《潞河督運圖》卷、《清朝禮器圖》冊、《鴻雪因緣圖》冊、《清代學者像傳》等。 「中國通史陳列」是該館的基本陳列。陳列從170萬年前的原始群時代起,至公元1840年止,按照社會發展分期,又按中國歷史朝代排列,分為原始社會部分、奴隸社會部分和封建社會部分,陳列面積8000平方米,陳列文物9000餘件。通過陳列,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歷史比較全面的發展過程。 原始社會館陳列有元謀人、藍田人和北京人等材料。有10萬年前的丁村人階段的人類化石,還有2萬年前山頂洞人的頭骨化石、石器和骨針;1萬年前到6000年前的石鏃。骨鏃和陶制、石制的網墜;黃河流域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粟粒,長江流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稻粒,以及石鐮和石鏟、陶器、玉器等。奴隸社會館陳列有青銅工具和青銅禮器和商代原始瓷尊等。封建社會館陳列有秦始皇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和統一度量衡的有關文物和鐵制生產工具等。陳列品中還有許多典籍、契約、地圖、畫像、手札等,介紹了中國歷史上許多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的經歷和成就。 中國歷史博物館還舉辦各種臨時展覽,每年觀眾超過百萬人次。「中國古代文明展覽」曾赴義大利、南斯拉夫展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展」曾赴日本展出。 該館出版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中國歷史博物館》、《簡明中國歷史圖冊》、《中國古代史常識(專題部分)》、《中國歷史教學參考掛圖》(歷史地圖)、《中國近代史參考圖錄》等書著、圖錄。
記得採納啊
❻ 文物局都看些什麼報刊
1.考古文物類刊物
此類刊物44種。國家核心期刊20種,所佔比例較大。月刊4種,雙月刊12種,季刊17種,半年刊2種,年刊4種,不定期刊物5種。刊期以季刊為最多。刊物頁數為50-100的8種,100-150的18種,160-200的4種,210以上的5種,未查明頁數者9種。刊物頁數主要集中在100-150。這類刊物主要是對考古發掘和出土文物進行研究,其學術性較強,大多是學術刊物。
根據刊物的側重點,此類刊物又可細分為重考古研究類和重文物研究類。
重考古研究的刊物有:《考古》、《文物》、《考古學報》、《考古與文物》、《華夏考古》、《江漢考古》、《海岱考古》、《農業考古》、《邊疆考古研究》、《湖南考古輯刊》、《內蒙古文物考古》、《南方民族考古》等,這類刊物欄目大多為考古調查與發掘、考古報告、考古研究、科技考古等;重文物研究的刊物有:《東南文化》、《北方文物》、《中原文物》、《南方文物》、《浙江文物》、《遼海文物學刊》(停刊)、《文物世界》、《文物春秋》、《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中國文物科學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學輯刊》、《文物研究》、《成都文物》等,這類刊物欄目主要為探索與研究、考古文物研究、文物保護、文物鑒賞等。
此類刊物內容的涵蓋面,除《考古》、《文物》、《考古學報》輻射全國的考古、文物研究,其餘的刊物地域性較強,大多以本區域考古文物研究為主,涵蓋周邊地區的相關研究。如《考古與文物》側重於陝西、甘肅地區的考古、文物研究,《東南文化》側重於江浙地區文物研究,《華夏考古》、《中原文物》側重於河南及周邊地區考古、文物研究。
此類刊物中的《古代文明》、《殷都學刊》側重於歷史文化研究;《美術研究》、《書畫藝術》、《中國藝術》、《美術學報》、《新美術》、《藝術史研究》、《民族藝術》設有考古學與藝術史研究、藝術考古欄目,側重於中國藝術史和藝術考古的研究。
2.收藏鑒賞類刊物
此類刊物20種。國家核心期刊2種。月刊11種,雙月刊2種,季刊6種,半年刊1種。刊期以月刊為最多。刊物頁數為50以下的1種,50-100的7種,100-150的7種,160-200的2種, 210以上的2種,未查明頁碼者1種。刊物頁數主要集中在50-150。其內容主要是對文物賞析與研究,文物收藏與拍賣進行介紹,語言生動活潑、深入淺出、圖文並茂。這類刊物通俗易懂,屬於大眾讀物。
《收藏》、《收藏家》、《收藏界》、《中國收藏》、《收藏參考》側重於介紹文物的收藏與拍賣,其欄目大多為文物研究與鑒賞、藏界新事、文物市場、拍賣點評。《收藏》內容較為廣泛,涵蓋了陶瓷、書畫、玉器、金銀、碑帖、錢幣等,側重於文物的賞析。《收藏家》、《中國收藏》、《收藏&S226;拍賣》、《成都收藏》其文物鑒賞與文物拍賣所佔比例相當。
《裝飾》、《榮寶齋》、《紫禁城》、《文物天地》、《中國錢幣》、《江蘇錢幣》、《新疆錢幣》、《陶瓷研究》、《中國陶藝家》、《寶藏》、《書法賞評》、《書畫世界》側重於文物的收藏與鑒賞,其欄目大多為收藏鑒賞、品鑒。《裝飾》集現代藝術與傳統藝術研究於一體。《榮寶齋》偏重於中國繪畫方面的研究,欄目設置眾多,有畫苑、鑒賞與收藏、藝術經典等。《紫禁城》涵蓋的內容不僅有文物收藏與鑒賞,而且也包括人物故事、雜記掌故、新書介紹等,但以故宮作為研究主題。《中國錢幣》、《江蘇錢幣》、《新疆錢幣》、《陶瓷研究》、《中國陶藝家》、《書法賞評》、《書畫世界》以錢幣、陶瓷、書畫鑒賞為主。
3.文博類刊物
此類刊物45種。國家核心期刊4種。月刊6種,雙月刊5種,季刊10種,半年刊8種,年刊4種,不定期出版3種,未查明刊期者9種。刊期以季刊為最多。刊物頁數為50-90的4種,100-150的15種,160-200的2種,210以上的6種,未查明頁碼者18種。刊物頁數主要集中在100-150。這類刊物的主辦單位大多是各省市博物館以及博物館學會,側重於館藏文物、博物館學的研究與探討,也涉及考古研究與歷史文化研究,但所佔比重較少,其欄目大多為文物研究、文物保護、博物館學研究、文博簡訊。
此類期刊為核心期刊的較少,有的刊物目前還以書代刊,如《天津博物館(集刊)》、《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等。《湖南省博物館館刊》設計較為精製,目錄前約有30頁彩印的文物圖片,包括印章、漆器、玉器、陶俑、陶瓷、金銀器等;有的刊物為內刊,如《博物館研究》、《三蘇祠》等。而《絲綢之路》、《中國文化遺產》、《中外文化交流》、《美術館》也設有專欄對文物、博物館學進行介紹。
各省市博物館主辦的刊物為國家核心期刊的除《故宮博物院院刊》外,還有前面考古文物類的《中原文物》、《中國歷史文物》、《東南文化》。《東南文化》、《中原文物》欄目較多,約有7至8個,除考古研究外,大多為文物鑒賞與研究、博物館學研究等。這類刊物多以本區域館藏文物研究為主,輻射周邊地區,地域性較強。
各省市博物館主辦的刊物除故宮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館、天津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三蘇祠博物館、首都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以其「院刊」或「館刊」命名,其餘博物館都另闢蹊徑,盡量選取涵蓋面廣的刊名為其所辦刊物命名,如河南博物院的《中原文物》,南京博物院的《東南文化》,浙江省博物館的《東方博物》,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長江文明》,無錫市博物館的《無錫文博》,安徽省博物館的《安徽文博》,開封市博物館的《開封文博》。根據本次調查結果,至少20多家省級博物館有自己的刊物。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首都博物館有2-3本本館所辦的刊物。故宮博物院與首都博物館所辦刊物分兩種:一種為學術性刊物;一種為收藏鑒賞類刊物。
有部分博物館或博物館學會還創辦了博物館年鑒,記錄博物館大事。如中國博物館學會創辦《中國博物館年鑒》,中國國家博物館創辦《中國國家博物館年鑒》,東莞市博物館創辦《東莞市博物館年鑒》等。
❼ 徐州博物館的科研成果
專著文集徐州博物館、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周學鷹:《徐州漢墓建築——中國漢代楚(彭城)國墓葬建築考》,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1年。鄒後本主編:《江蘇考古五十年》秦漢部分,南京出版社,2000年。南京博物院邳州博物館: 《邳州山頭東漢墓地》 科學出版社2010年4月。劉尊志:《徐州漢墓與漢代社會研究》科學出版社2011年6月。王愷、葛明宇:《徐州獅子山楚王陵》,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主編,夏凱晨、及巨濤副主編:《兩漢文化研究》(第一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王中文主編,及巨濤、夏凱晨、劉玉芝副主編:《兩漢文化研究》(第二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9年。孫厚興、郭海林主編,夏凱晨、劉玉芝副主編:《兩漢文化研究》(第三輯),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綜論尤振堯:《江蘇漢代諸侯國的考古發現及其歷史價值》,《南京博物院60周年紀念文集》,1993年出版。黃展岳:《漢代諸侯王墓論述》,《考古學報》1998年1期。鄭紹宗、鄭灤明:《漢代諸侯王陵的營建和葬制》,《文物春秋》2001年第2期。劉瑞:《西漢諸侯王陵墓制度三題》,《漢代.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出版李銀德:《徐州西漢楚王陵墓考古的發現與收獲》,《大漢楚王:徐州西漢楚王陵墓文物輯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周保平、劉照建:《西漢楚王陵墓形制研究》,《中國歷史文物》2005年第2期。邱永生、劉照建:《江蘇漢代王陵研究》,《東南文化》2005第5期。孫波:《西漢諸侯王墓的發現和研究》,《漢代.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齊魯書社,2006年。劉照建:《西漢楚王陵墓制度研究》,《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郝莉蓉; 楊孝軍:《淺談外來文化對漢代藝術的影響──從徐州獅子山漢楚王陵出土的金帶扣談起》,《四川文物》1997年第5期楊孝鴻:《歐亞草原動物紋飾對漢代藝術的影響——從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出土的金帶扣談起》,《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及設計版)》1998年第1期申茂盛:《試論西漢初期漢廷對諸侯國軍隊控制的加強——從獅子山出土的兵馬俑談起》,《秦漢文化比較研究——秦漢兵馬俑暨兩漢文化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02年。王愷:《徐州獅子山兵馬俑與西漢楚國》,《江蘇史論考》,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獅子山楚王陵考古發掘隊:《獅子山楚王陵出土文物座談會紀要》,《文物》1998年第8期王進南、劉尊志:《原始道教和早期佛教思想在徐州漢墓中的體現與反映》《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墓葬結構梁勇:《從西漢楚王墓的建築結構看楚王墓的排列順序》,《文物》2001年第10期。邱永生:《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園初步研究》,《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成立三十周年紀念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孟強:《從墓葬結構談獅子山西漢墓的幾個問題》,《東南文化》2002年第3期。耿建軍:《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的結構特徵及形成原因》,《大漢楚王:徐州西漢楚王陵墓文物輯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劉照建:《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天井成因考》,《考古》2006年第3期。耿建軍:《徐州獅子山楚王墓陪葬人位置問題初探》,《蔣贊初先生八秩華誕頌壽紀念論文集》,學苑出版社,2009年。劉照建、梁勇:《楚王山漢墓群考古調查》,《漢代.考古與漢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出版。周學鷹:《因山為陵葬制探源》,《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劉尊志:《西漢晚期楚王(後)墓葬淺探》,《中原文物》2007年第1期馬永強:《對徐州龜山和獅子山漢墓結構的幾點認識》,《華夏考古》2008年第2期。漢墓墓主人研究王雲度:《獅子山漢墓墓主劉戊說釋疑》,《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五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宋治民:《獅子山西漢楚王陵的兩個問題》,《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1期。耿建軍:《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墓開鑿時間考析》,《東南文化》2000年第3期。劉照建、張浩林:《徐州獅子山漢墓墓主考略》,《東南文化》2001年7期。劉瑞:《獅子山楚王陵墓主考略》,《文博》2002年第6期。韋正:《江蘇徐州市獅子山西漢墓墓主的再認識》,《考古》2002年第9期。劉尊志:《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墓主再探》,《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孟強:《從隨葬品談徐州獅子山漢墓的墓主問題》,《考古》2006年第9期。耿建軍:《劉戊還是劉郢(客)——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墓墓主之謎》,《中國考古謎案》,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冉如波、陳海霞:《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墓主身份及其相關問題的初步研究》,《江漢考古》2007年2期。李春雷、李紅:《徐州獅子山漢墓墓主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邱永生、茅玉:《北洞山王陵考略》,《徐州師范學院學報》1989年第3、4期。葛明宇、孫鳳娟:《徐州北洞山西漢楚王墓墓主應為夷王劉郢客》,《中國文物報》2004年11月19日。劉瑞:《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墓主考》,《考古》2008年第10期。葛明宇:《徐州北洞山漢墓年代與墓主探討》,《考古》2009年第3期。劉照建、邊策:《也談北洞山西漢楚王墓的墓主和時代》,《東南文化》2010年第3期。蔣若是:《徐州龜山楚王陵及其家族墓葬制年代、葬制與錢幣類型》,《徐州博物館三十年紀念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器物研究李銀德:《徐州出土西漢印章與封泥概述》西冷印社中國印學博物館編《青泥遺珍--戰國秦漢封泥文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冷印社出版社梁勇:《試論「大匠宮司空」》《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孟強:《西漢楚王劉注墓薄葬刻石淺析》《中國文物報》2010年2月17日。呂健、杜益華:《江蘇徐州黑頭山漢墓出土印章的幾點認識》《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6輯李永樂:《館藏漢代玉枕》《收藏》2010年第2期。趙贇、劉照建:《江蘇邳州紀年東漢墓出土銅人造像考辯》《青銅文化研究》2010年第六輯。王愷:《淺說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東亞玉器》第二冊,香港,1998年出版。王愷、王凌:《西漢楚王劉戊墓及出土玉器》,《收藏家》2000年第11期。張玉、李國安:《中國古代玉斂葬現象研究》,《彭城職業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梁勇:《徐州出土漢代玉器的歷史價值》,《光明日報》2003年4月8日。石榮傳:《兩漢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石榮傳:《從兩漢諸侯王墓出土玉器看漢玉藝術風格》,《文物春秋》2004年第1期。盧兆蔭:《彌足珍貴的西漢楚王陵墓玉器》,《大漢楚王:徐州西漢楚王陵墓文物輯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田芝梅:《徐州出土漢墓玉器的分類》,《東南文化》2008年1期。王黎琳:《徐州出土漢玉概論》,《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谷嫻子、 丘志力、李銀德、 楊萍、 李榴芬:《西漢獅子山楚王陵出土玉器中的石墨包裹體》,《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第6期。魏鳴:《鱗片式玉衣》,《文物天地》1987年第2期。盧兆蔭:《再論兩漢的玉衣》,《文物》1989年第10期。龔良孟強耿建軍:《徐州地區的漢代玉衣及相關問題》,《東南文化》1996年第1期。李春雷:《江蘇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鑲玉漆棺的推理復原研究》,《考古與文物》1999年第1期。李銀德:《漢代的玉棺與鑲玉漆棺》,《海峽兩岸古玉學會議論文集》,台北,2001年。徐州市博物館:《徐州獅子山楚王墓金縷玉衣修復》,《中國文化遺產》2004年第3期。王愷:《獅子山楚王陵出土印章和封泥對研究西漢楚國建制及封域的意義》,《文物》1998年第8期。趙平安:《對獅子山楚王陵所出印章封泥的再認識》,《文物》1999年第1期。韋正:《從出土印章封泥談漢初楚國屬縣》,《考古》2000年第3期。黃盛璋:《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墓主與出土印章問題》,《考古》2000年第9期。耿建軍:《試析徐州西漢楚王墓出土官印及封泥的性質》,《考古》2000年第9期。劉瑞:《獅子山楚王陵出土印章封泥考釋》,《21世紀中國考古學與世界考古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汪俊明 韋正:《從出土印章談西漢王侯國行政關系》,《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成立三十周年紀念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吳榮曾:《從西漢楚國印章封泥看王國中央官職》,《大漢楚王:徐州西漢楚王陵墓文物輯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梁勇:《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印章與墓主問題的再認識》,《考古》2006年第9期。劉照建:《秦漢兵馬俑形體差異探源》,《秦漢文化比較研究》,三秦出版社,2002年。張玉:《徐州漢兵馬俑的再認識》,《考古與文物》2002年漢唐考古增刊。張振中:《徐州獅子山西漢兵馬俑陣大揭密》,《文史春秋》2002年第3期。張玉、劉照建:《徐州地區西漢陶俑的發現及初步研究》,《東南文化》2002年第11期。邱永生、葛明宇:《獅子山楚王陵鐵甲胄研究綜述》,《中國文物報》2000年2月13日。申茂盛、閻紅霞:《試論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出土的銅質「雞鳴戟」》,《秦漢文化比較研究一秦漢兵馬俑暨兩漢文化研究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02年。楊泓:《徐州楚王陵墓出土兵器初論》,《大漢楚王:徐州西漢楚王陵墓文物輯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葛明宇、邱永生、白榮金:《徐州獅子山西漢楚王陵出土鐵甲胄的清理與復原研究》,《考古學報》2008年第1期李銀德:《徐州出土「明光宮」銅器及有關問題探釋》,《江蘇省考古學會論文·1984-1985合集》。鄒厚本、韋正:《徐州獅子山西漢墓的金扣腰帶》,《文物》1998年第8期。單月英、 黃琛:《大漢楚王的時尚腰帶》,《文明》2006年第4期。李永樂:《徐州獅子山楚王墓金腰帶扣面圖案含義略考》,《徐州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孫機:《徐州楚王墓出土文物珍品散記》,《大漢楚王:徐州西漢楚王陵墓文物輯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顧風:《寥若晨星珍比拱璧——徐州龜山漢墓石刻文字的發現與研究》,《書法叢刊》1998年第3期。趙雄偉:《先秦至西漢札甲形制的繼承與演變》《文物鑒定與鑒賞》2010年第2期。文物保護王愛超:《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壁面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山西建築》2005年第13期萬俐、徐飛、范陶峰、陳步榮:《徐州獅子山漢楚王陵彩繪陶俑的保護研究》,《文博》2009年第6期。
❽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科研狀況
2001—2012年度科研成就:
張維慎、梁彥民:《唐代拜儀考》,《考古與文物》2001年1期。
譚前學:《試論秦始皇的法外擅權》,《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8輯,三秦出版社,2001年。《試論漢代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的雙向交流》,《文博》2002年1期。
董理:《西魏經略巴蜀始末》,《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9輯,三秦出版社,2002年。《試評李棲筠的政治生涯——兼及李氏三代政風之比較》,刊《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2輯,三秦出版社,2005年。
張維慎:《論清代寧夏府的水利建設》,刊《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9輯,三秦出版社,2002年。《兩漢王朝的移民戍邊與寧夏平原農業的進一步開發》,《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0輯,三秦出版社,2003年。《試論寧夏古代狩獵業的發展》,《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期。
梁彥民:《淺析商周青銅器上的直棱紋》,《文博》,2002年2期。《商周青銅容器底部刻劃初探》,《中原文物》,2002年2期。《梁其壺年代小考》,《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2輯,三秦出版社,2005年。《商周青銅器雙身龍紋及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06年6期。《商周時期四耳青銅簋研究》,《江漢考古》2009年2期。
楊瑾:《從考古資料看外國人在長安的風俗》,《關中民俗藝術論輯》(1),三秦出版社,2003年。《大夏蛇人與戰國蛇怪的比較研究》,《秦漢史國際研討會論文輯》,2004年。
田小娟:《秦上郡置縣考》,《早期秦文化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成建正:主編《科學發展觀與博物館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副主編《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寫在陝西古代文明正式開展之際》,《中國文物報》2008年3月21日。
馬振智:《改陳工作的新思路》,《中國文物報》2008年3月21日。
王莉:《康熙青花大碗考識》,《文物世界》2009年4期。
《唐貞順皇後敬陵石槨追索回歸紀實》師小群、呼嘯《文物報》2010年11月8日,總第1877期。
《陝西歷史博物館新徵集玉器拾萃》師小群、王蔚華《收藏界》2010年第5期。
《墓葬壁畫保護的一些「細節」問題》論文盧軒(獨立完成)《文博》總第162期
《唐墓壁畫部分內容考辨》論文萬曉(獨立完成)《文博》總第162期
《唐貞順皇後敬陵石槨》論文程旭《文物》2012年第5期
《新徵集唐代磚繪壁畫初釋》論文師小群《中意合作古代壁畫保護與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
❾ 吳宏岐的作品
28、吳宏岐、蕭愛玲、嚴艷《抗戰時期西京籌備委員會的城市綠化實踐及其啟示》,《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2,3
29、郭文毅、吳宏岐《抗戰時期陪都西京3種規劃方案比較研究》,《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5。
30、吳宏岐《抗戰期間西京籌備委員會在古都西安文物保護方面的貢獻》,《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2001,9。
31、吳宏岐《〈黑城出土文書〉中所見元代亦集乃路的灌溉渠道及其相關問題》,《西北民族論叢》,2002,1。
32、吳宏岐、嚴艷《古都西安歷史上的城市更新模式與新世紀城市更新戰略》,《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4。
33、吳宏岐、閻希娟《抗戰時期陪都西京籌備計劃與西京市區分區方案》,《新世紀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文化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3。9
34、吳宏岐、李瑞《關於中國古都學的若干理論問題》,《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1。
35、吳宏岐、王洪瑞《歷史社會地理學的若干理論問題》,《陝西師范大學學報》,2004,3。
36、嚴艷、吳宏岐《抗戰時期陝西甘寧邊區的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04,3. 《元代農業地理》,西安地圖出版社,1997年
《黃河文化叢書·住行卷》,主編,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西安的歷史變遷與發展》,副主編,三秦出版社,2003年
《隴上江南-天水》,合著,三秦出版社,2003年
《西北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小城鎮發展》,主編,西安地圖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