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二第一次會考-歷史知識點
高中地理必修一、二、三復習要點
必修模塊1(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的級別:總星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①穩定的太陽光照條件②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③因為日地距離適中,地表溫度適宜(平均氣溫為15度)④因為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地球能吸引大氣形成大氣層(氮、氧為主)⑤形成並存在液態水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活動的標志:黑子、耀斑
(2)影響:影響電離層,干擾無線電短波通訊;產生「磁暴」現象和「極光」現象;影響地球氣候。
4、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①晝夜交替: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與赤道的交點的時間分別是6時和18時——太陽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與太陽光線垂直;
②地方時差:東早西晚,經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時。
③沿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隨緯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北半球夏半年,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晝現象。②北半球冬半年,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晝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緯度的晝長達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極圈及其以北的地區,出現極夜現象。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為12小時。
④赤道全年晝夜平分。南半球的情況與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同一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正午太陽高度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此時南回歸線及其以南各緯度達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緯度達最小值。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陽直射赤道,正午太陽高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3)四季的變化(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著季節而變化,使太陽輻射具有季節變化的規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節的劃分:3、4、5月為春季,6、7、8為夏季,9、10、11為秋季,12、1、2為冬季。
6、地球的圈層結構以地表為界分為內部圈層和外部圈層。
(1)地球內部的圈層根據地震波(縱波、橫波)的特點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地殼物質主要由岩石(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組成,上地幔的軟流層是岩漿的源地,地核主要由鐵鎳物質組成。
(2)外部圈層: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
【第二章 自然地理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
1、岩石分三大類:①岩漿岩(岩漿上升冷卻凝固而成)②沉積岩(岩石在外力的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下形成)③變質岩(變質作用)。從岩漿到形成各種岩石,三大類岩石可以相互轉化,又到新岩漿的產生,這一運動變化過程,構成了地殼物質循環。
2、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地質作用):
(1)內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內部熱能,它表現為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作用。造成地表高低不平。地質構造的類型有褶皺(背斜和向斜)和斷層(地壘和地塹)。
(2)外力作用——能量來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陽能和重力。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趨向平坦。表現為風化、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作用。流水侵蝕地貌(V型谷)、堆積地貌(沖積扇、沖積平原和三角洲);風蝕地貌(風蝕窪地、蘑菇)、風積地貌(沙丘)。
3、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一般說來,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兩個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比較活動的地帶,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塊的交界處。生長邊界——板塊張裂處,常形成裂谷、海洋。消亡邊界——板塊碰撞處,常形成山脈、海溝。
4、大氣受熱過程:太陽輻射(短波)、大氣削弱、地面增溫、地面輻射(長波)、大氣增溫、大氣輻射(長波)、大氣逆輻射(保溫作用)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雲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雲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並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雲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 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 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①赤道低壓帶:因為熱力作用形成,氣流輻合上升,易成雲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③信風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④副極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⑤中緯西風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於降水量大於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6、常見的天氣系統:鋒面系統(冷鋒、暖鋒、准靜止鋒)、氣旋(低壓)和反氣旋(高壓)、鋒面氣旋。氣旋是低壓,低壓系統在實際大氣中常會出現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壓槽,在低壓槽上形成了鋒面系統。鋒面與氣旋是一個整體(高壓系統是沒有的)。
7、水循環
(1)類型:海陸間大循環(大循環)、陸地循環(水量很少)、海洋循環(水量最大)
(2)各環節的名稱: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地下徑流、下滲、植物蒸騰
(3)意義:它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塑造地表形態;聯系四大圈層。
8、洋流:
(1)類型:按成因分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按性質分暖流和寒流。
(2)分布:△中低緯度——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半球順時針流動(與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時針方向流動(與南半球反氣旋方向一致)。△中高緯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南半球西風漂流,世界最強大的寒流。△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夏季由西向東流,冬季由東向西流(夏順冬逆)。
(3)影響:①對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到增溫、增濕作用(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寒流起到降溫、減濕作用(澳大利亞西海岸的維多利亞沙漠、秘魯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的形成都與沿岸的西澳大利亞寒流和秘魯寒流有關)
②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漁場的分布:寒暖流交匯處,給魚類帶來了豐富多樣的餌料。
△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的交匯處。△紐芬蘭漁場——拉布拉多寒流與墨西哥灣暖流的交匯處。△北海漁場——北大西洋暖流與高緯南下的冷海水交匯形成。△秘魯漁場——上升補償流使深層海水上泛,帶來深海的硅酸鹽類,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魚類的餌料。
③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有利於污染物的擴散,加快凈化速度;但也使污染物的范圍擴大。
④對海洋運輸事業的影響:順流——航行速度快;逆流——航行速度慢。
【第三章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區域差異】
1、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氣候的變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層得以不斷改造,生物對地理環境的作用,歸根結底是由於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環境形成中的作用:聯系有機界與無機界,促使化學元素遷移;改造大氣圈,使原始大氣逐漸演化為現在大氣;改造水圈,影響水體成分;改造岩石圈,促進岩石的風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環境創造了生物,生物又創造了現在的環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環境的生物,同時又是地理環境的塑造者
(3)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舉例:我國西北內陸——由於距海遠,海洋潮濕氣流難以到達,形成乾旱的大陸性氣候——河流不發育,多為內流河——氣候乾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發育差,有機質含量少。
2、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1)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緯度地帶性):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自然帶沿著緯度變化(南北)的方向作有規律的更替,這種分異是以熱量為基礎的。例如:赤道附近是熱帶雨林帶,其兩側隨緯度升高,是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
(2)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經度地帶性):受海陸分布的影響,自然景觀和自然帶從沿海向大陸內部產生的有規律的地域分異,這種分異是以水分為基礎的。例如:中緯度地區(特別是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從沿海到內陸出現:森林帶—草原帶—荒漠帶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在高山地區,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的水熱狀況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自然帶。舉例:赤道附近的高山,從山麓到山頂看到的自然帶類似於從赤道到兩極的水平自然帶。
【第四章 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聚落的形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可從形態上反映出來:平原地區,地形比較完整、開闊、平坦,聚落呈圓形或不規則的多邊形,規模較大;山區聚落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國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數位於平原上。平原地區的區位優勢: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且有利於交通聯系和節省建築投資。也有的平原不適宜城市的發展。例如:熱帶地區,低地悶熱,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亞馬孫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2、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公路選線避開不利地形,地形平坦地區的交通線網密度較大(造價低、工程量小),山地、丘陵地區的密度較小(造價高、工程量大)。
3、全球氣候變暖對農業生產有利方面:高緯度地區升溫幅度最大,作物生長期延長,產量增加;對農業生產不有利方面:中緯度半濕潤半乾旱區,若降水量不變,增溫將加速陸地蒸發,使土壤中水分減少,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對工業生產也有一定的影響,溫度升高將減少高緯度地區供暖的能源消耗,明顯增加低緯度地區製冷的能源消耗。
4、自然資源的定義:人類直接從自然界獲得,並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和能量。它包括氣候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物質基礎。舉例:能源利用對生產力的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柴草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水平很低,△18世紀,煤炭為主要能源——社會生產力大幅提高,△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為主要能源——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5、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台風、暴雨、寒潮、沙塵暴、暴風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們發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必修2 人文地理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長
1、影響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生產力水平、醫療衛生條件和教育程度影響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進而影響到人口的增長模式。此外,政策、社會福利、自然災害等也會影響到人口的增長。
2、人口增長模式(人口再生產模式):高低高(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三低(發達國家)、「高低高」向「三低」過渡(水平較高的發展中國家)。
3、世界人口增長:非洲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歐洲最低;亞洲凈增人口數量最多。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人口壓力大——控制人口(中國實行計劃生育)
人口增長過慢:人口老齡化——鼓勵生育、接受移民(中國靠發展生產力)
二、人口遷移
1、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經濟(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政治(政治迫害、戰爭、國家有組織的人口遷移)、社會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視)、生態環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親靠友、逃避歧視)。
2、人口遷移的意義(效應)
(1)利:①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融合 ②加強文化交流 ③減輕遷出地的人口壓力 ④為遷入地提供廉價勞動力。
(2)弊:①造成遷出地人才外流 ②給遷入地社會管理增加了難度
三、人口分布與人口容量
1、人口環境承載力:一定時期,某一地域能夠維持撫養的最大人口數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於人口承載力。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環境承載力)的因素:資源狀況、生產力水平、開放程度和消費水平。
四、地域文化與人口
第二章 城市空間結構與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間結構
1、城市功能分區——相同的城市用地類型發生集聚
(1)商業區:位於城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便利,通信發達,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強。
★中心商務區(CBD):建築密集、高樓林立、交通便捷——面積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業區:一般分布在城市邊緣,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鐵路、公路經過。
(3)住宅區:是城市最廣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區:一般要求環境優美,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城市建設要注意保護文物古跡。
2、城市地域功能分區形成的原因:歷史因素、經濟因素、社會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規模與地域結構、服務范圍
★小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不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少、級別低,服務范圍小。
★大城市:地域結構的分化明顯,提供的服務種類多、級別高,服務范圍大。
二、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 地形——平原地區城市密度大
2、 氣候——氣候溫暖濕潤的地區城市密度大
3、 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決定城市區位。
(二)社會經濟方面
1、農業基礎
2、交通條件:沿海、沿江、沿鐵路線、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軸線。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匯合處。
★交通線的變化,會給城市發展帶來影響。(如揚州:運河通航時—興,運河淤塞後—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軍事防衛、宗教、科技、旅遊等也能促進城市的形成和壯大。
三、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標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城市化特點:①大城市發展速度超過小城市;②大城市數目不斷增多;③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發展快。——大城市化趨勢
3、 發達國家的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以及鄉村地區和小城鎮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4、 發展中國家城市化
① 特點: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趨勢明顯。
② 我國城市化落後於工業化。
③ 城市發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脹,中小城市發展緩慢,人口集聚於少數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規律: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城市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對氣候的影響: 熱島效應、 雨島效應 、城郊熱力環流 、大氣污染嚴重
(2)對水文的影響:對地下水——下滲量減少、地下水漏斗區范圍和深度增大。
對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匯水時間縮短,更易形成洪峰。
對水質——城市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對生物的影響:草坪和人工林品種單一;破壞生物棲息地,生物的多樣性減少。
2、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生態城市」
① 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分散城市職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環境。擴寬主幹道,建環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鐵、輕軌交通。
③ 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大力加強綠化建設。
五、地域文化與城市發展
第三章 人類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
一、農業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溫室農業、梯田、施肥、澆水。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交通、地租、政策、勞動力)
★市場決定著農業的類型和規模。
★交通條件(特別是保鮮和冷藏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擴展。
3、技術因素(育種、機械、化肥、農葯)
★培育良種(高產、耐旱、耐寒、耐儲存等品種):有利於擴大種植面積。
★機械化: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施用化肥、農葯等: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
二、主要農業地域類型
1、商品穀物農業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等國。
(2)主要品種:小麥、玉米(旱地作物,便於機械化生產)。
(3)形成條件:★自然條件:地勢平坦,耕地廣闊,地廣人稀。
★社會經濟條件:交通發達,技術水平高
★技術條件:機械化程度高。
(4)特徵: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家庭農場為主
2、水稻種植業:
分布
東亞、東南亞、南亞季風區
典型地域
亞洲
區位條件
氣候
季風氣候,雨熱同期,適合水稻生長
地形
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利於耕作
勞動力
(屬勞動密集型農業)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利於精耕細作
歷史
種植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主要特點
特點
形成原因
小農經營
以家庭為單位,人均耕地少
單產高,商品率低
精耕細作,但農村人多,自給為主
機械化水平低
經濟水平低,體力勞動為主
水利工程量大
季風氣候,水旱災害頻繁發生
科技水平低
歷史悠久,傳統經驗豐富
3、混合農業
(1)主要是牲畜和穀物的混合農業。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主要是漁業與林業的混合農業。
(2)分布:歐洲、北美、澳大利亞(「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等。
(3)特點(墨累—達令盆地的「小麥——牧羊帶」為例)
① 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
★互惠互利:種植業為畜牧業提供飼料,畜牧業為種植業提供肥料
★休耕和輪作、(有利於恢復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種植、牧場。
② 有效合理的農事安排:小麥農忙(播種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閑時。
③ 靈活的生產選擇:根據市場確定是多種植小麥還是多牧羊。
4、其他農業地域類型
地域類型
分布地區
形成原因
主要特點
遷移農業
某些原始部落地區
生產力水平低,「刀耕火種」
影響生物多樣化;氣候惡化
乳畜業
發達國家,我國大城市周圍等
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經濟發達,人口集中,對牛奶及其製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響大;
集約化程度高等。
三、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對生物的影響:①開墾耕地、砍伐森林等;②人工培育良種;③過渡放牧導致草場破壞,出現荒漠化;④施用農葯會使農產品遭到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下降。
2、對土壤的影響:①大水漫灌導致土壤鹽漬化;②長期施用化肥會使土壤板結,變酸變硬。
3、對氣候的影響:砍伐森林與植樹造林、修建水庫與引水灌溉都改變了下墊面性質,改變了大氣的熱源和水源條件。
4、對水文特徵的影響:①修建水庫和引水灌溉:改變了河流徑流的流量過程;
②開墾梯田、砍伐森林、植樹造林:影響河流含沙量。
四、工業區位因素
1、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
(1)自然因素:礦產、土地、水源、氣候等。
(2)經濟因素——接近原料、燃料(如有色金屬冶煉、重化工基地)、市場——節省運費。
(3)勞力和技術: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業,工資在產品成本中的比例較高(勞動密集型工業),工廠要布局在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技術密集型工業要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的地方。
(4)工農業基礎和協作條件:包括生產協作和社會協作
(5)環境:工業布局要注意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①風向 ②水源 ③離城市距離
2、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1)原料地對工廠的影響逐漸減弱,市場對工廠區位的影響在逐漸加強。原因:工業所用的原料范圍越來越廣,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2)交通運輸:沿海沿江的港口、鐵路樞紐、高速公路沿線地區,對工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交通運輸已相當完善,交通運輸不再成為他們考慮的主要因素);
(3)信息通信網路的通達性作為工業區位因素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4)勞動力素質的影響逐漸增強。
3、工業區位指向類型
工業類型
工業特點
區位選擇原則
主要工業部門(舉例)
原料指向型
原料不便長距離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高
接近原料產地
採掘工業、製糖業、水產品加工業、水果加工業等
動力指向型
需消耗大量能源
接近能源基地
有色金屬冶煉廠
市場指向型
產品不便遠距離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高
接近產品的消費市場
瓶裝飲料業、傢具製造業、印刷、石油加工業等
勞動力指向型
需投入大量勞動力
接近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區
普通的服裝、電子裝配、包帶、制傘、製鞋工業等
技術指向型
技術要求高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集成電路、精密儀器等
五、工業地域的形成
1、工業集聚和工業地域的形成
(1)導致集聚的主導因素:道路、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資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① 可以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② 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
③ 共同利用工業區的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④ 有利於集中處理生產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2、工業分散和工業地域聯系
(1)工業分散的原因:為了充分發揮不同地方的區位優勢(如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尋找最佳區位)。
(2)工業分散的條件:① 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方式——方便、快捷、廉價;
② 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手段——世界的「同時性」。
六、傳統工業區
1、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傳統工業區多在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我國鞍鋼發展的條件:煤鐵資源豐富、交通便利
★我國寶鋼發展條件:交通便利、市場廣闊(鐵礦石主要從澳大利亞、印度等國進口)
2、存在的問題:① 以重工業為主,生產結構單一;
② 原料、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經濟效益下滑;
③ 環境污染嚴重等。
3、解決措施(以德國魯爾區為例)
(1)調整經濟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改造煤炭和鋼鐵工業,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
(2)發展科技:發展科技,促進旅遊,繁榮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
(3)優化環境:消除污染,植樹造林,美化環境
4、資源枯竭型城市(工業區)的轉型:對於資源枯竭型城市來說,城市的發展歷程和城市資源(無論是礦產、土地和人力資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條固定的模式,要按照自身的特點進行經濟轉型。如山西大同轉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遊、煤炭的深加工和新興工業,河南平頂山的轉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發展鹽化工。
5、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特色
有利條件
不利條件
遼中南地區
重工業基地
煤鐵資源豐富,交通便利
水資源缺乏
京津唐地區
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豐富的鐵、石油、海鹽資源,便利的交通,靠近山西能源基地,統一的電網
水資源缺乏
滬寧杭地區
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交通便利;雄厚的技術力量;豐富的資源
常規能源資源缺乏
珠江三角洲地區
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靠近港澳,僑鄉,易吸引外資;經濟特區開發早,有技術和管理優勢;勞動力豐富
常規能源資源缺乏
七、新興工業區
1、主要新興工業區:美國「矽谷」、日本「硅島」等。
2、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科技發達、交通便利(高速公路和機場)、環境優美
八、工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還有很多發不完,
2. 人教版高二歷史知識點總結
大哥!東西抄太多嘞!你到http://tieba..com/f?kz=514139691看看吧!全在上面!
3. 急求高二上學期歷史知識點總結
http://www.qfsky.com/Resource/view_69695.html
裡面復好制像可以下載
4. 高二歷史上學期知識總結急需!!!
高中歷史我已經自己總結完畢了,你說的高二歷史上學期主要是學習必修三的吧,那就是必修三內容的總結與歸納咯,你回我一下,我就可以直接給你發去了。
5. 高二歷史重點知識
高二主要修經濟,也就是必修二這本書。
其中新航路開辟,工業革命,中國民族資本之內一的曲容折發展,羅斯福新政(裡面的原因,措施是重中之重。記得當時我們還專門一大題就問它的措施,10分唉)然後就是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大致就是這些。問道美國大蕭條就和金融危機扯在一塊,會問你有什麼教訓經驗之類的。
然後問你現在經濟模式,什麼情況全球化趨勢諸如此類。
中國方面問你原始農業土地模式的轉變,和洋務運動帶來影響級之後的改革開放。這些都是要死背和理解的
6. 高二上期歷史容易考哪些內容
如果你是人民版的,那專題一到五要注意,都是中國的專題,其中專題1、3、4最容易考材料題
專題六到九,專題六肯定會考材料題
專題九頂多是選擇題,但是也應該拿下,難的分拿不到,簡單的一定不能丟
7. 高二上學期的歷史資料
http://www.pep.com.cn/lsebx/index.htm
http://www.pep.com.cn/gzkbjc2/index.htm
http://www.pep.com.cn/sjsjcsc/index.htm
8. 高二歷史知識點
樓主,我有word資源。
9. 高二歷史知識要點
去網路庫去搜下,
10. 高二上學期歷史總結
中外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本模塊選擇了中外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九場改革:(1)梭倫改革;(2)商鞅變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變法;(5)歐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8)明治維新;(9)戊戌變法。上述九場改革,從時序上來劃分,前四個為中外古代歷史上的改革,後五個為中外近代歷史上的改革。從內容上來劃分,大致可分為兩種類型:調整社會內部矛盾的改革,如王安石變法;促進新舊社會制度轉變的改革,如梭倫改革、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歐洲的宗教改革、明治維新等。
【課標考綱考點】
1.梭倫改革
梭倫改革的必要性 內容(財產等級制度 公民大會 四百人會議民眾法庭 解負令 發展農工商業的措施) 梭倫改革的基本特點 對雅典民主政治建設的影響
2.商鞅變法
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徵 商鞅變法內容(廢除「世卿世祿制」 重農抑商 獎勵耕織 「為田開阡陌封疆」 推行縣制 統一度量衡制等) 改革的成效以及商鞅個人的結局
3.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統一北方 改革內容(俸祿制 均田制 三長制 新租調制 遷都洛陽 漢化政策) 歷史作用
4.王安石變法
「三冗」 「兩積」 內容(「富國之法」(經濟改革措施) 「強兵之法」(軍政改革措施) 「育才之法」(教育改革措施) 「三不足」精神 歷史作用
5.歐洲的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贖罪卷 馬丁•路德改革(《九十五條論綱》 「因信稱義」) 加爾文改革(《基督教原理》 「先定論」) 歐洲宗教改革的歷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埃及 法國與英國對埃及的入侵 改革的內容(發展農業、工業、商業的措施 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擴張戰爭 改革在埃及歷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克里米亞戰爭 「二一九法令」 俄國農奴制改革的歷史進步性和局限性
8.明治維新
「黑船來航」 幕府統治危機 武裝倒幕運動 改革內容(廢藩置縣 四民平等 土地制度改革 殖產興業 富國強兵 文明開化 《日本帝國憲法》) 軍國主義與對外擴張 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
9.戊戌變法
《馬關條約》的簽訂 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狂潮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早期維新思想家 康有為與《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 公車上書 《中外紀聞》 強學會 維新派與頑固派的論戰 《應詔統籌全局折》 保國會 《定國是詔》 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戊戌政變
【專題知識梳理】
1.中國古代封建化的改革
商鞅變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歷史
必然性 秦國落後於其他國家,客觀上要求通過變法以增強國力。秦孝公順應時代潮流主觀上要求變法圖強。 北魏崛起後統一黃河流域,民族融合成為必然趨勢;馮太後和孝文帝順應時代潮流。
目的 富國強兵,建立封建統治 順應民族融合趨勢,鞏固統治
主要
內容 政治上,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實行連坐法;經濟上,廢除井田制,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度量衡;軍事上,獎勵軍功,按功授爵;文化上,「燔詩書而明法令」。 經濟上頒布均田制租調制與改宗主督護制為三長制;
政治上整頓吏治,制定了俸祿和考核制度
文化上由平城遷到洛陽
風俗上穿漢服、改漢姓、通漢婚、說漢話、改漢制
性質 加強地主階級中央集權的封建化改革 統治階級封建化的改革
成功
原因 改革符合地主階級的願望,順應了歷史潮流。
適應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富國強兵;
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得到秦孝公支持;
商鞅本人有革新的勇氣和魄力。 孝文帝改革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與趨勢;
適應了歷史發展與前進和整個中華民族的進步;
孝文帝本人改革意志堅定。
進步性 滿足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治、經濟需要;變法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符合社會生產力和封建經濟發展的時代要求。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一次變法,推動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權制的轉型,奠定了統一的基礎,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順應了時代潮流,加快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為中國多民族國家共同發展的歷史做出了貢獻 。
啟示 改革是國家民族富強、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只有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國家民族才會有光明前程;只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樂於獻身於光輝的改革事業,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西方古希臘的梭倫改革和近代歐洲的宗教改革
古希臘的梭倫改革 近代歐洲的宗教改革
原因
背景 ①貴族在政治上的專橫和經濟上的壓榨激起平民的反抗,貴族與平民矛盾激化。(直接原因)
②工商業奴隸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權利,實行改革。(改革的階級基礎)
③公元前594年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領導改革。(政治前提) ①經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要求擺脫天主教會的束縛和阻礙;
②政治:成為西歐各國強化王權的障礙,統一民族國家的興起;
③社會矛盾:天主教會是西歐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的搜刮激化了社會矛盾;
④思想:文藝復興宣揚人文主義,肯定人性,反對神性,推動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⑤導火線:教會在德國兜售「贖罪券」斂財。
目的
性質 奴隸主階級為緩解社會矛盾,穩定奴隸主貴族的統治秩序的改革 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封建統治和羅馬教會的早期資產階級政治運動
主要
內容 ①頒布解負令,廢除債務奴隸制;
②鼓勵工商業的發展,提倡節儉;
③確立財產等級制度;按照財產多寡將全體雅典公民劃分為四個等級;
④重組國家權力機構;使公民大會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並創立了兩個新機構——四百人議事會和公民法庭。 1517年德國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張因信稱義 (即信仰得救)認為聖經 是唯一信仰的根據;1536年加爾文教和瑞士宗教改革反對盲從天主教會,《聖經》的權威至高無上主張信仰得救;主張簡化教會組織和宗教儀式;主張建立民主教會、政教合一。
歷史
意義 穩定了雅典公民團體打破了貴族對政權的壟斷,賦予平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為政治民主化開辟了道路,奠定了社會基礎。 沉重打擊了天主教會在歐洲的神權統治;促進了歐洲民族國家的發展;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
3.東西方調整社會內部矛盾的改革
王安石變法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原因 增設大量官僚機構造成冗官;擴充軍隊造成冗兵;養兵養官、戰爭賠款造成冗費,出現積貧;
削弱分散軍權、對遼西夏戰爭連年戰敗造成積弱。 政治:馬木路克導致政局動盪;
經濟:社會生產遭到破壞;
矛盾尖銳:農民平民斗爭不斷;
外患:英、法對埃及的爭奪。
目的 鞏固封建統治、富國強兵 鞏固封建統治,抵禦外來侵略,富國強兵
主要
內容 經濟上採用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市易法;
軍事上實施保甲法、將兵法;
教育上改革科舉制度,貫徹擇優錄取原則。 經濟:引進西方技術,建立近代工廠,
保護民族工業
政治:加強中央集權,改革行政制度
軍事:改革軍事制度,創辦軍校,大力發展海軍
性質 對封建社會內部矛盾進行局部調整富國強兵的改革 對封建社會內部矛盾進行局部調整富國強兵的改革
失敗
原因 ①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對,遭到激烈反對;
②執行過程中用人不當,引起民間不滿;
③宋神宗變法態度的動搖及宋神宗的病死;
失敗的根本原因:沒有從根本上封建土地私有制 經濟上存在資金匱乏、經營不善的問題;
軍事上為進行對外戰爭,徵收苛重賦役,並採取強制手段徵兵,給人民帶來苦難;
政治上由於阿里的專制殘暴,激化了矛盾、失去人民群眾的支持,是改革的致命內傷;
從外部形勢來看,外來干涉導致失敗。
進步性 王安石變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使軍事實力有所增強,變法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促進了社會發展。 結束了埃及長期的混亂狀態,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推進了近代化,客觀上促進了埃及資本主義的發展;壯大了國力和軍事實力,擺脫了奧斯曼帝國的統治,推遲了歐洲列強侵佔埃及的進程。
局限性 沒有從根本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危害百姓的利益,最後沒有擺脫失敗的命運。 未能涉及對政治體制的根本性改造,由於阿里的專制殘暴,給人民帶來苦難,引起人民反抗,動搖了阿里的統治,導致改革最終失敗。
4.19世紀日本明治維新與俄國農奴制改革對比表
項目 明治維新 農奴制改革
不
同
點 原因 美英殖民侵略民族
危機加劇 克里木戰爭的失敗
領導者 天皇名義下中下級武士倒幕派領導 沙皇為首貴族地主領導
目的 擺脫民族危機,實現富國強兵 維護沙皇統治貴族地主利益
任務 殖產興業文明開化
實現近代化 廢除農奴制
主要
內容 政治上廢藩置縣、四民平等
經濟上土地改革、殖產興業
文化上文明開化、教育改革
軍事上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 政治上農奴在法律上成為自由人,地主不得買賣或干涉其生活
經濟上農民在獲得人身解放時得到一塊份地,需要贖買
組織上仍受到村社制度束縛
相
同
點 時代 19世紀中葉,工業革命推動下,出現統治危機
性質 自上而下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
結果 都開始了近代化,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改革都不徹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
5.19世紀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戊戌變法對比表
項目 明治維新 戊戌變法
社會背景 ①人民的反抗(2)新興地主、商人不滿(3)統治階級內部(大名、中下武士)分化,幕府成為眾矢之的,幕府統治被武力推翻。 (1)封建危機嚴重(2)封建統治者與帝國主義勾結,封建頑固勢力較強大。
領導力量 中下級武士、新興地主等聯合力量強大。 資產階級力量較弱,僅把希望寄託在無實權的皇帝身上,頑固派力量強大。
具體措施 推翻幕府後明治政府,發布的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改革措施,大力推行。 光緒帝頒布了一系列變法詔書,但由於資產階級無實權和頑固派強大,無法推行。
國際環境 (1)發生在19世紀中期自由資本主義時期。(2)西方各國忙於本國事物以及英法正幫助清政府鎮壓革命運動,客觀上為日本提供了較為有利的國際環境。 (1)發生在19世紀末向帝國主義過渡階段,成為列強瓜分對象(2)帝國主義決不願意中國成為獨立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國際環境對中國不利。
【重點知識點撥】
1.春秋戰國時期的改革與變法.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封建的生產方式出現。新興的地主階級通過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逐漸建立了封建制度。春秋時期,齊國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魯國的「初稅畝」,促使土地所有制由國有制向私有制轉變。 戰國時期,新興地主的經濟和政治勢力越來越大,要求建立地主階級政權。各國出現了一系列變法運動。重要的有李悝在魏國的變法、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和商鞅在秦國的變法。經過改革變法,各國封建制度陸續建立。其中最徹底的是秦國的商鞅變法。
2.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比較.
相同點:直接目的都是為富國強兵,變法都得到王權的支持,變法內容觸動了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變法者的個人命運基本相同;變法都對生產關系做出了調整。
不同點:背景有差異,前者發生在新舊制度交替的社會大變革時期,後者發生在北宋中期統治危機時期。根本目的不同,前者要從根本上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後者則是為了挽救北宋統治危機,部分調整生產關系。性質不同,前者是一場封建化的改革運動,後者則
是對封建社會內部矛盾進行局部的調整與變革。結果不同,前者成功,後者失敗。
2.關於近代以來的資本主義的改革.
19世紀中後期的工業革命,從經濟上體現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近代科學技術的革命,使資本主義制度獲得了比封建制度強大得多的技術力量;17世紀以來的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使資產階級在政治領域創造了一系列民主的統治形式和政治制度。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和經濟發展,工商業資產階級迅速壯大,改革議會的呼聲日漸高漲。1832年,英國政府進行了第一次議會(選舉制度)改革。英國工商業資產階級不斷增強了自己在議會中的地位,在國家政權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保證了英國資本主義更加迅速的發展。迫於資本義制度對封建制度的全方位的壓力和示範作用的沖擊,歐洲的俄國和亞洲的日本先後進行了農奴制改革和明治維新,並緩慢地走上了由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轉變的社會變革之路。19世紀中後期,在民族危機的沖擊下,中國資產階級為挽救民族危機,發展資本主義,也興起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戊戌變法。20世紀30年代的羅斯福新政,使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採用國家干預經濟的發展模式,通過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管理,有利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發展和階級矛盾的緩和,使資本主義出現了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
【疑難知識解析】
1.中外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改革類型概述。
改革的形式多種多樣。從改革的程度看,—種是在不觸動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進行局部的調整;一種是對舊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進行徹底的改革,導致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變化。從改革的性質看,有奴隸制度的改革、封建主義的改革、資本主義的改革和社會主義的改革。從改革的內容看,有政治改革、經濟改革、軍事改革和文化改革。在中國,封建地主階級的改革類型主要有三種:一是確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如春秋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促使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轉變;二是封建統治政策的調整,如北宋中期的王安石變法,19世紀後半期的洋務運動。都是地主階級為挽救統治危機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運動;對於中外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九場改革,雖發生在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背景,性質各異,結果千差萬別,體現出歷史發展的多樣性。但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型:①本社會內部調整統治政策、富國強兵的改革,如王安石變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等。②促進新舊社會制度轉變的改革,如梭倫改革、商鞅變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歐洲宗教改革、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戊戌變法等等。
2.對社會改革應持的正確看法與評價。
(1)我們要把各種改革放在它所屬的特定歷史環境中去加以評價。應該首先分析當時的歷史條件、歷史要求,再看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適應或者違背了這一歷史要求,它對社會歷史發展到底起了什麼作用。據此,對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一場改革的成敗與否,一要看改革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二看改革是否被中斷。即看改革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有利於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不能看改革者個人的結局如何,而要看這一改革所產生的積極作用是否得到維持。
(3)所有改革無一例外都是在新舊勢力激烈沖突和斗爭的背景下展開,改革過程中,陳舊觀念受到猛烈沖擊,舊勢力的利益受到影響,新舊勢力之間的矛盾沖突甚至會演變成生死較量,改革者必須以大無畏的勇氣戰勝困難,才能完成改革。改革也具有多樣性,歷史上沒有完全相同的改革,改革者要實現預期目的,只有根據不同的國情和當時的歷史實際。實事求是地制定合理的改革方案,採取適宜的方法進行改革。
【知識拓展綜合】
1.向西方學習的中國洋務運動與日本維新變法比較.
相同點:都足在民族危機嚴重的社會背景下發生的;都是以清政府為主體而進行的重大政策調整;都涉及軍事、經濟、文化方面的改革;都主張向西方學習;都是中國近代化發展歷程中的重要內容;雖然都失敗了,但對歷史發展的進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不同點:國際環境不同,前者發生在第一次工業革命後,後者發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後。階級屬性不同,前者代表地主階級,後者代表資產階級。目的不同,前者是要維護清王朝封建統治,後者是要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性質不同,前者是地主階級改革,後者是資產階級改革。內容不盡相同,前者只主張學習西方科技,後者主張全面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實行君主立憲。影響不同,戊戌變法比洋務運動影響大。
2.中國洋務運動、日本明治維新和俄國1861年改革的比較
相同點:都發生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背景相同,都是封建國家面臨統治危機,走向近代化的改革。目的相同,都是要擺脫危機,實現富國強兵。方式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內容部分相同,學習西歐先進的生產技術,反映了資本主義發展潮流的不可阻擋性。
不同點:性質上,中國是地主階級改革,日本和俄國是資產階級性質改革。內容上,中國未對封建制度作任何變動,僅僅單純地引進和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軍事技術;而日本和俄國改造封建制度,發展了資本主義。方式上,中國洋務派進行的與資本主義有密切聯系的軍事、經濟、文教等活動;日本是在經過武裝倒幕,肅清封建幕府勢力的基礎上實行的比較全面、廣泛地向西方資本主義學習的改革;俄國是握有實權的沙皇代表貴族地主推行的改革。結果上,中國的洋務運動失敗,沒有走上富強之路,仍然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日本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近代亞洲惟一強國;俄國雖然廢除了封建農奴制,但改革很不徹底。
3.20世紀在世界現代化發展道路上對美國、俄國、中國三個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及認識。
(1)1921年蘇俄實行新經濟政策;俄國通過市場用固定的糧食稅、國家資本主義和商品買賣的辦法發展生產,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同農業的市場交流。促進了工農業的發展,但到1927年新經濟政策被廢除,建立起斯大林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1932年美國實施羅斯福新政新政;美國用國家干預經濟的辦法即用一定的計劃經濟來調節資本主義產銷間的矛盾,避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混亂和盲目,達到解決經濟危機的目的。擺脫了經濟危機,並促進戰後出現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大發展的世界趨勢。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中國克服計劃經濟體制弊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的環節,解放生產力,最終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現代化建設出現繁榮景象。
(2)認識:三種經濟模式的改革都是對生產關系的調整,其改革充分表明: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只是經濟手段,不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
【理論方法升華】
關於改革成敗原因的分析及認識
(1)改革成敗的原因
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因時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對比是否有利於改革,要從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兩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從內外兩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會遇到阻力,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是否行之有效。
⑤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於改革的開展和執行。
(2)從改革成敗中得到的規律性認識或啟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進國家富強的重要手段,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要發展進步,必須與時俱進,敢於改革。
②改革必然會因損害某些人或集團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對,因而具有艱巨性和復習性,不會一帆風順,這就需要在勇於改革的同時,要具備堅決的斗爭精神。要堅信新事物一定能夠戰勝舊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須行之有效,改革過程中要用人得當,改革家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歷史上的重大改革,給我們留下了眾多的經驗教訓,我們要從中獲取啟示。
⑥改革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們要積極支持改革,並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進我國的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