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分析歷史事件的意義
中國近代史上重大人民運動的意義:性質+特點+影響
(1)性質:斗爭目標(反……回反……)答+階級屬性(農民階級、資產階級、無產階級、學生、人民等)+斗爭形式(革命、改革、起義、運動等)
(2)特點(可選)
(3)影響或歷史功績(略)
5. 近現代史上中共召開的重要會議的意義:解決了**問題(或提出了**主張,結束了**錯誤,確立了**正確理論或領導等,總之是會議的核心內容),標志著……,為……指出了正確方向+會議的特點
『貳』 對歷史事件評價從那幾個角度考慮呢
首先,對該歷史事件進行分析,作一個簡要的概述.然後從該歷史事件所處的時代背景內,歷史環境,當時的社會情容形,以及其他一些因素進行全方位的系統思考,建議主要從課本中去發掘問題的根本所在,也可以看看課外書籍.
知道多少寫多少,歷史其實很簡單,大致了解就可以用很多語言來概括了,沒有哲學的邏輯性和法律嚴密性.
高中歷史的學習,一是課本,二是課外知識.
『叄』 急……急……急…………如何對一個歷史事件進行評析
評析性歷史課堂教學的研究與設計
--------------------------------------------------------------------------------
2008-11-29 來源: 作者:陳太喜 閱讀:268
--------------------------------------------------------------------------------
評析性歷史課堂教學的研究與設計
——新課標下歷史1+1教學探索
執筆:陳太喜
關鍵詞:歷史課、實驗課、評析性、設計
結構:一、歷史教育教學發展趨勢;
二、當前歷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三、評析性歷史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
四、評析性歷史課堂教學設計;
五、評析性歷史課堂教學應該注意到的問題及實例。
主要內容:素質教育要求歷史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個性發展為方向,以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為目的,但我們現在中學歷史課堂教學都以傳統的教師主講,學生主聽主記為基本模式,或放羊式的討論課、活動課。形式熱門,但對發展學生能力,尤其是思維能力遠遠不夠。而評析性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則完全以思維引導、思維訓練為主,突出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適應了歷史教學發展方向。
歷史教育教學發展趨勢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指導學生學習技巧,訓練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一直是國內外教育領域課程改革、考試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與方向。《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歷史教學評價應以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採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法,注重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評價,充分發揮歷史教學評價的教育功能。」這里就明確提出,對學生學習活動的過程評價,是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我們在教學中往往會忽視教學過程的評價與研究,尤其對學生學習活動過程重視,至於說研究就更談不上了。所以,隨著素質教育發展,研究學生學習歷史的方法,尤其是培養訓練學生思維的學習方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顯得更為重要了。①②
當前歷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為適應新課標要求,在課堂教學模式方面的研究工作,我們做得很多很多,但總體的模式與思路,都基本相同。其發展趨勢與共同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學生活動的主體性,讓學生承擔主要的課堂活動,成為教與學的主要載體,突出學生的參與性與主動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只有參與活動其中,才能領悟活動過程的內在內容,發現其中的規律與潛在的邏輯因素;同時,也只有個體參與活動過程中,其情感才能有所體驗,其個體的積極性才能有所調動。這是新課改的基本思想。二是教師教學中的主導性,老師以設計課堂教學、引導課堂教學、指導課堂教學、督促學生活動、啟發學生思維為主。由於學生心理年齡和知識閱歷問題,學生在活動的內涵、活動的質量上都有很大的不足,可能與老師設想的有出入,因此,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活動,分析學生思維,並對其進行指導與引導。三是學生活動的合作性,即要求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要加強個體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形成互補,相互促進。四是學生學習過程思維的創造性,即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活動,擴展思維,分析並得到教師講解、課本以外的東西,從而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同時,形成能力。五是教學內容與形式的靈活性,即將教學內容簡單化,單元化,形式活動化,以便於學生個體活動,便於學生活動中的合作。③④⑤
然而,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嚴重違背了新課標、新課改的精神要求與宗旨。其主要表現如下:
其一,教師在課堂上變相地主講,學生仍然是被動地接受。教師課堂設計是研究性教學或實踐性教學,或發現式教學(問題式)教學,但在操作過程中,教師仍然習慣於主宰課堂,從頭講到底,即使讓學生活動了,教師還是事無巨細,活動、理論都講到位,學生其實是按教師說的一步一步去做,一步一下去理解答案,而不是自主地去探索理解,發現答案。這樣的課本質還是傳統的講授課。其二,以練代訓。有些教師以為學生活動為主,在課堂上,就是練習為主,討論為主,怎麼組織,只有以練習為主,把所有問題設計成練習、問題,讓學生按圖索驥。有這種現象的教師,他其實沒有理解新課標的教學精神與教學目標。其三,是師生活動分離。教師以為自己備好課,設計好活動、編好練習或問題,交給學生就可以了,課堂上只是看學生完成,然後檢查糾正;學生也認為,自己只要按教師布置的去做,完成作業、不會的就討論一下,就是課堂教學。這種做法,其實是片面地理解了學生主體性、教師主導性的含義。其四,學生合作學習變成了學生個體獨立活動。新課標強調活動中學生合作性,互動性。但我們教師在組織指導學生時,由於精神領會不到位,對活動細節不把握,只有布置,沒有指導、沒有組織,最後,任務變成了組長或個別責任心強,能力強的學生的個體行為了。其四,學生活動沒有目標,沒有明確的任務,導致學生思維效率不高,甚至思維「呆滯」現象。我們教師在設計時,只顧及活動形式,顧及便於組織,便於學生集體活動,卻忽視了教學的精神與內涵,理論與能力培養。尤其是實踐課、理論討論課,要麼是沒有理論內涵,大家熱熱鬧鬧玩一節算事,可討論來討論去,還是課本上的幾個理論,並沒有豐富的內涵或拓展的東西,這種課,學生的思維其實是停滯不前的,即所謂的「呆滯」現象。⑥⑦
所以,歸納起來,我們當前的課堂教學改革過程,出現的現象可以歸納為幾種極端形式:傳統式、作業式、放羊式、勞動式、表演式、參觀式。
那麼,什麼樣的教學模式,才能與新課標、新課程精神相適應呢?評析性的歷史課堂教學,這是一種集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識、記、思、論、評、總、動於一體的課堂教學方式,充分地、全面地發揮了教師與學生在理論、思維、活動功能,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激發了學生潛能。其運用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教學方法上啟發式(引導式)、認識過程上研討式(研究式、探討式)、教學主體上主體式、思維方式上評析式;其過程與設計如下。
評析性歷史課堂教學的設計
首先,我們的指導思想是教師通過教學設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探索、研究歷史知識的內在聯系,尋找規律,促進學生培養開拓視野,培養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與歷史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
步驟一:教師介紹本節內容,引導學生根據預習結果(關於如何預習,見《評析性歷史預習方法研究》),分析歷史知識結構,構建歷史知識結構網路。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我是編寫教材的人,這個歷史時期或歷史事件,我怎麼編寫,按什麼邏輯關系安排知識點?怎麼能盡可能真實地反映歷史真實面貌?要求學生打破歷史課本體系,盡可能地簡略地反映歷史宏觀線索與特點。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介紹學生歸納技巧——可以以某個大事件為核心,其它歷史事件都是與其關聯的事物。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筆記本上整理,也可以選學生上前板書,也可以用學案形式,讓學生完成後上交批改。這個環節,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認識歷史、分析歷史,了解歷史整體面貌,為下一步分析、形成規律,理解規律奠定基礎。⑧
步驟二:教師根據大綱與考試要求,引導學生針對大事件提出問題。教師要指導學生提出問題的技巧:可以針對某個角度提出,也可針對某個專題提出,還可以對某個大事件分析評價,或前後聯系,對歷史發展規律分析評價或比較。目的是引導學生在第一步基礎上,加強學生對事件進行深層次的分析理解,只有理解了,他們才能提出問題並思考問題。
步驟三:學生提出問題後,教師再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解決問題。學生提出問題後,教師根據考綱,對學生提出的有質量的問題進行解決。但解決不是自己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可以是整體的,也可以讓個別代表)解決問題,給出問題答案。這里的指導,教師是指導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角度或層次,歸納答案的技巧。當然,這個環節中,關鍵是教師指導要有水平,否則就成為抄書或堆砌史實,或純粹地拼湊答案。
步驟四:教師對問題進行綜合點評。教師在分析了所有問題後,和學生一起對所有問題進行綜合點評。點評內容包括問題提出的質量、認識的深度或角度、問題解決的關鍵、答案歸納的技巧與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再次強化印象,並內化為認識與能力。此環節要求教師點評要言簡意賅,突出學生努力與能力的肯定,突出本節歷史規律與宏觀聯系的分析。⑨
步驟五:反饋練筆。教師在課前設計好幾個經典性的問題或選擇題(有條件的可以當場變型產生),讓學生當堂變型練習,以加強學生理解。這個環節練習質量要高,要典型,理論要有代表性。時間不能太長,否則當堂不容易完成。
步驟六:教師根據歷史知識及歷史演變過程、學生反映的問題,對本節歷史知識進行宏觀歸納,形成宏觀結構或邏輯體系,並強調其史實重點與理論重點;點出學習的技巧。目的是加強學生宏觀把握能力與語言表述能力。
最後教師布置下一節預習內容,下放預習講義。
注意的幾個問題
1、預習是重要前提;預習不能走形式,必須扎實有率,否則不如不要。2、知識結構是思考深入的條件、評析性思維的載體;它一定要體現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體現學習者的思維方向與認識,千萬不能簡單的知識點羅列。3、問題提出是分析性思維深入的表現;提出問題,要突出問題的深度與廣度,體現一定的思維性,分析性與歸納性;不能是問什麼答什麼的直問式。4、問題解決的思維關鍵是分析解決思路與技巧;而不是簡單的答案公布。5、分析關鍵詞句也是培養分析、評析能力的核心,歸納就是理解與運用;這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解題能力的根本所在。6、總結是本節內容宏觀與微觀的再認識與結合,也是學生思維清晰化,知識內在化的最後一關,一般不能少的。7、反饋練習不能限於做出答出,而是訓練編題思路與解題思路,練習評析性思維。
教學設計實例:
[課 題] 新中國的成立與政權的鞏固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949年政協;新中國成立意義;新中國成立的形勢與任務;解放全國與鞏固政權的斗爭(建立各級政府、解放全國、土地改革運動、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
能力目標:通過預習,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討論,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通過對歷史事物分析評價,培養學生歷史分析、歸納、評價、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新中國成立史實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新中國是人民的國家,人民當家作主,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中共是人民利益代表,維護人民的利益;只有共產黨,才能真正建立人民的國家。
[教學重點] 新中國成立的意義、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的形勢與任務、鞏固政權的措施
[教學難點] 新中國成立的意義、革命性質的轉變、形成與任務
[教時設計] 預習15分鍾、新中國成立背景5分鍾、過程7分鍾、成立意義3分鍾,面臨的形勢與任務5分鍾、鞏固政權10分鍾、總結鞏固5分鍾;反饋練習5分鍾。
[教學准備] 預習提綱(練習)、多媒體課件、預習交流問題設計、課堂反饋練習、知識結構提綱。
[預習提綱]
1、掌握新中國成立背景、開國大典、意義;
2、掌握鞏固政權的幾個措施;
3、了解新中國成立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4、理解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革命性質的變化;
5、分析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性質與意義;
6、分析1950年土地改革的性質、所在制性質的變化;
7、分析「三反」、「五反」的性質與意義
8、分析「鞏固政權」在本章中的地位。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投影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的講話,引入革命任務轉變的背景。
放映知識結構:(由學生按結構表述,教師強調本節在本章中地位)
軍事:
政治: 全國政協會議 形勢:國內、同外 解放全國
成立背景 群眾: 成立 開國大典 抗美援朝
理論: 意義 鞏固政權 土地改革
組織: 任務 經濟建設 鎮壓反革命
國際: 制度建設 三反、五反
建立外交
一、新中國的成立
1、新中國成立的背景(條件)
(學生交流或提問,然後教師補充並強調國家成立的一般條件)
2、過程
(教師出放映《開國大典》,提示學生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新政協召開的目的、內容、地位?與重慶政協相比,有何特點?
(2)新中國成立的標志是什麼?新民主主義革命初步勝利的標志是什麼?
3、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學生交流,教師指導學生思考:國家成立的意義表述的角度是什麼?)
(教師導入下一目:新中國的領導人能不能真正建成社會主義,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願望?我們在實現,面臨哪些困難?)
二、新中國成立面臨的形勢與任務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本章序言,引導學生分析交流)
1、形勢:國內(政治、經濟、軍事);國際(軍事、政治、外交)。
2、任務:政治上建立各級地方政權並鞏固新生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軍事上追殲殘敵,解放全國;
經濟上恢復經濟,發展生產;
外交上打開外交局面
(教師引入下一目:那第,這些任務是如何完成的?介紹全章結構,包括外交一章,然後強調本節完成的任務——鞏固政權)
三、鞏固政權
(由學生交流,新中國為了鞏固政權,採取了哪些措施?)
1、解放全國,建立各級地方政權
(教師出示解放全國形勢圖,分析形勢,並強調和平解放西藏時間、意義;注意台灣地區)
2、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播放《抗美援朝》小視頻,然後回答問題:
(1)新中國抗美援朝的必要性是什麼?可能性有哪些?
(2)中國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3)其意義中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
(教師可以提出學生討論問題:你認為如果當時我們不進行抗美援朝戰爭,歷史發展會如何?)
3、土地改革。
(教師顯示課本上關於土地改革的文件,讓學生討論下面問題)
(1)土地改革的范圍與內容?
(2)改革的目的、意義?
(教師提出思考:既然是社會主義政權,土地改革為何不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
4、鎮壓反革命
(教師對此不作闡述,只強調美蔣對新中國政權的措施及鎮壓重點即可)
5、「三反」、「五反」
(教師提問:「三反」的對象?「五反」的對象?注意反的內容與對象的統一性)
(教師指導學生思考:「三反」、「五反」的必要性是什麼?)
[課堂總結]
(讓學生按照上課思路,對全節內容回顧,注意知識間的邏輯關系)
[反饋練習]
一、選擇題
1、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最終勝利的標志是( )
A、1949年新政協的召開; B、開國大典;
C、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 D、1954年憲法頒布。
2、新中國成立後,黨和人民面臨的最迫切任務是( )
A、追殲殘敵,解放全國; B、建立各級地方政權,鞏固新生政權;
C、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D、恢復國民經濟,穩定市場。
3、1952年土地改革後的農村土地制度性質是( )
A、主體上仍然是封建剝削土地制度; B、主體是新民主主義土地所有制;
C、半殖民地半封建土地制度; D、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農民個體經營。
4、中共和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目的是( )
A、減少解放大陸的阻力,促進解放勝利進軍; B、英國插手西藏,減少國際矛盾;
C、緩減民族矛盾,團結少數民族; D、利用少數民族,抵制國民黨反動派。
5、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最重要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
A、打擊了美帝國主義,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國家;
B、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為新中國鞏固與建設創造國際環境;
C、打擊了美帝國主義,促進台灣和平解放;
D、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開創了中國的外交局面。
6、「三反」的主要目的( )
A、打擊不法資產階級,鞏固社會主義政權; B、打擊政權當中腐敗分子,純潔隊伍;
C、打擊反革命分子,鞏固新生政權; D、加強幹部科技培訓,提高幹部素質。
二、思考題
1、在20世紀的20年代到50年代,中共領導全國人民先後進行了新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請你簡要回答,中共是如何完成這兩種革命的政治革命任務的?
『肆』 怎麼對一個歷史事件進行評價
第一,要確定歷史人物的時代背景
(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歷史人物生活的時間、國家、時代特點以及他的活動所處的歷史環境等。)
第二,要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
(要求是不應停留在個人動機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階級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關系的環境。這實質是尋找個人活動與本階級的關系。)
第三,要確定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主要看他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是否推動或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進步。)
1、中國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圍繞他的政治主張和措施進行分析,看他對當時社會各方面產生了什麼影響。
一般可從四個方面來把握:對社會生產和科學文化發展的影響;對民族融合和民族團結的影響;對國家統一鞏固和發展的影響;對加強中外關系和國際交往的影響等。
2、中國古代農民起義領袖。主要看他所領導的起義:在打擊封建地主階級統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推翻或瓦解其統治);有何間接作用(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後來的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從而改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促使生產力的發展);在斗爭中提出的口號或綱領對提高農民革命斗爭水平有何作用。
3、中國古代少數民族領袖。主要看他的政治、經濟、文化措施和行動:對本地區、本民族發展進步有何作用;對民族團結和融合進步有何作用;對國家的統一鞏固有何作用。
4、中國近現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張、措施或行動:對反對封建勢力,動搖其統治基礎有何作用;對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維護國家主權獨立有何作用;對西學的傳播發展有何作用;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有何作用;對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強國富國之路有何作用。特別要注意他在上述幾個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進步,此點是確定近現代政治人物時應把握的總原則。
5、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張、對外政策和行動:對本國家、本民族歷史發展進步有何作用;對本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歷史的發展進步有何作用。
第四,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依據歷史人物的主要事跡或活動對其做出應有的評價。在總結歸納歷史人物的活動時,可採用兩種方法:
1、「階段論」的方法,該法以時間順序為綱,結合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時代,把歷史人物的活動分成不同階段,逐段評價其功過是非。(如評價左宗棠、汪精衛等人)
2、「方面論」的方法。該法以人物活動的內在邏輯關系為順序,把它分解成幾個不同的方面來評價。(如對漢武帝就可把他的活動分成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六個不同方面進行評價。 )
第五,要確定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性結論。對歷史人物,不僅要一分為二,還要有一個總結論,亦即對歷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斷。
在具體評定時要注意兩點:
一是要從決定歷史人物歷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如南陽太守杜詩他的主要貢獻是水排的發明,因此,把他不能定性為地主階級政治家,而應確定為中國古代傑出的發明家。)
二是在對政治性人物定性時,一定要指明他的階級屬性。如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
『伍』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
事事不無原因. 1、中國古代史上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應分析7要素:歷史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民族關系因素、對外關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個人主觀因素. 如秦朝的統一: 歷史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國家數目減少即局部統一. 政治因素——長期戰亂,人民困苦,渴望統一. 經濟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秦國商鞅變法後逐步強盛起來,國富兵強. 民族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民族聯系民族融合加強. 對外關系因素——遠交近攻的戰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韓非子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思想. 個人主觀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附】中國古代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原因應分析8要素:統一穩定或分裂並存的政治局面、調整統治政策、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改進、水利的興修、技術的推廣)、民族融合的加強、中外交流的密切、前代經濟發展的經驗、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自然條件.如2000年的高考題(廣東卷)第41題:「簡述我國古代水稻種植情況的發展變化,並分析其原因.」 學生根據上述思路,不難得出我國古代水稻種植情況發展變化的原因:「興修水利,政府提倡推廣,中外交流,生產工具改進,技術提高,自然條件符合」. 2、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應分析2要素:外國因素、內部因素(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直接因素、個人因素等). 如第二次鴉片戰爭: 外國因素——19世紀50年代經濟的迅速發展,列強向清政府提出修約要求,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關於外國因素,五四運動以前從資本主義國家方面分析,五四運動開始要從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方面分析.) 經濟因素——在中國市場上,英國的棉紡織品滯銷. 政治因素——清政府拒絕了英法美三國的修約要求. 直接因素——太平天國運動為列強發動戰爭提供了機會. 如太平天國運動: 外國因素——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新的災難. 經濟因素——沉重的封建剝削和嚴重的自然災害,廣大勞動人民陷入飢餓和死亡的困境. 政治因素——腐敗的封建統治和沉重的封建剝削,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 思想因素——拜上帝教的教義(西方基督教義、中國儒家大同思想和農民的平均主義三結合的思想). 個人因素——洪秀全等人的宣傳發動作用. 如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 外國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經濟上加緊掠奪、政治上扶植軍閥等,中國人民必須繼續反帝.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經濟因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政治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到五四運動前夕,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是階級基礎;北洋軍閥黑暗統治,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中國人民必須繼續反封建. 思想因素——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個人因素——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的努力. 3、世界近代現代史,如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發生的原因應分析3要素: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經濟上、階級力量上、思想上)、舊生產關系的束縛、社會矛盾的激化. 如法國資產階級革命: 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經濟上,18世紀下半期,法國資本主義經濟已有很大發展.階級力量上,資產階級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權,反對專制統治,資產階級成為革命的領導階級;工人、城市平民和廣大農民,生活困苦不堪,他們強烈要求改變生活狀況,成為革命的主力軍.思想上,18世紀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的出現和廣泛傳播,為法國大革命和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和輿論上的准備. 舊生產關系的束縛——波旁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社會矛盾的激化——財政危機的加劇,社會矛盾空前激化.三級會議成為革命導火線. 在做歷史練習題時,特別是選擇題時,很多涉及到問題的原因的,遇到這樣的問題學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下面我就談談關於如何解決歷史事件年原因,以減少失分率. 學會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因,是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重要步驟.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有根本原因、主觀原因、客觀原因、外因、內因、直接原因、具體原因等等.因此,首先要學會分清原因含義的區別. 1、根本原因是促成這一事件發生的、必然的、不可少的內在因素. 2、主觀原因是指個人、階級、政黨等主體意識方面的原因,它往往是從事件和現象的外因去分析. 3、客觀原因是指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存在的原因,是歷史進程中特定、不可變動的因素. 4、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5、直接原因一般又稱導火線, 是離事件的發生最近的原因;具體原因一般是根本原因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外在表現. 一般歷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主觀原因、內因是主要原因,而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是相對的,要根據提問的具體角度去分析.比如二戰後日本經濟的發展,美國的扶持只能是外因,日本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內因,也是主要原因. 以上分別解釋了各自的含義,這也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真正的做好作對問題,還需要我們在平時積累的知識經驗,還望同學們善於總結.下面舉一例子來說明: 下列各項中,推動當今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發展的因素是( ) A、歐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興起 B、歐盟的形成、聯合國的建立 C、第三世界的興起、聯合國的建立 D、聯合國的建立、東歐的劇變 解析:本題從世界格局 多極化趨勢的推動因素切入,答案為A,解題關鍵是理解當今世界多極化的前提是兩極格局解體.歐盟的形成是美國霸主地位受挑戰的政治表現;第三世界興起是東西方兩大政治集團之外的一支國際政治力量.本題也可採用排除法,聯合國早在1945年就已經建立,反含此項的均錯誤.
『陸』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的原因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依照歷史的年代次序系統地講述歷史,還要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具體地分析和總結歷史事件。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理解每一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以及它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每一重要歷史事件的意義和本質,進而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不斷提高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敏感度。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分析和總結歷史事件呢?怎樣分析歷史事件?本文就此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找出因果關系
一切歷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聯系、互為因果的。如西漢初年,統治階級採取休養生息政策,出現了「文景之治」。這絕不是統治階級發「善心」,而是秦末農民戰爭顯示的巨大威力。西漢統治者為了維護封建統治,吸取秦亡的歷史教訓,採取暫時減輕對農民剝削的政策。這就是「文景之治」出現的必然性。又由於文景時期農民負擔減輕,生產條件有所改善,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就出現了西漢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漢武帝時期國力的強盛。這些歷史事件無不互為因果,同時歷史事件彼此之間除了表現「縱」的內在聯系之外,還經常表現「橫」的聯系。如「五四運動」的發生除了有國內歷史條件外,還由於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正因為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當時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受到了鼓舞,找到了方向和道路。總之,抓住歷史事件彼此之間的縱橫聯系,是分析歷史事件的一把鑰匙。
二、剖析事件發生的條件
歷史事件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它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分析歷史事件之所以發生的種種條件,找出它的原因,對深刻認識歷史事件的性質和發展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分析、評價歷史事件的前提是充分理解。而歷史情境的有效設立則是理解歷史事件的重要方式。
作為過去發生的事實,歷史是不可重復的客觀存在。不可再現是歷史的特點,而受制於中學教材與學生實際,一般呈現出來的史實都顯得偏短。要想讓中學生去完整地認識那些年代久遠的知識有一定的難度,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情境再現。教師通過一定的資料收集,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將過去幾百上千年的歷史情境化,再讓學生在具體的時空條件下真實地感知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梳理經歷人類社會曾經的生活習慣與民族風俗。只有當學生親身回溯歷史感知歷史,才能充分理解歷史的前世今生。
邏輯分析作為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需要在思維層面剖析歷史的前因後果。任何歷史事件的分析,都要從歷史事件發生的起因、經過、發展等過程分部挖掘,不能帶著主觀的情感和臆斷,尤其注重客觀公正的實事求是,還原歷史的真相。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學會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綜合運用正確的歷史分析方法,才能找到歷史事件的分析模式。比如商鞅變法,只要深入剖析它出現的歷史背景就比較容易理解變法的目的。
三、理清事件發展的頭緒
歷史事件的發展總是表現出「開始→發展→高潮→結果」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善於抓住發展線索,理清頭緒。
四、弄清作用或影響
歷史事件之間存在著內在聯系,這就決定了每個歷史事件必然會對整個歷史產生作用和影響。所以對歷史事件的作用、影響、後果或意義要作仔細的分析,不能呆板地死記「條條」。有的重大歷史事件對人類歷史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有巨大歷史意義。如十月革命、三大戰役、辛亥革命、遵義會議等等。但有的歷史事件卻表現出對歷史發展的阻礙作用,產生消積的後果。如袁世凱復辟帝制、國會縱火案、「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等等。有的歷史事件對歷史發展起過深刻影響,包括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如秦末農民戰爭,它推翻了舊的封建統治,這是直接影響。同時,新的統治者懾於農民革命的威力,不得不採取寬舒政策,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就表現出它的間接影響。
歷史事件是錯綜復雜的,我們只有運用正確的方法,才有可能把歷史事件分析清楚,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分析問題的能力。
『柒』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事件
正確評價歷史事件要做到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分析,從古代的角度看古代歷史,要有邏輯思維。
1,運用唯物主義歷史觀辯證分析。沒有哲學思想的評價歷史那等於沒看書一樣,要有唯物主義,不是你說什麼就什麼,要不然變成唯心主義。所以要根據唯物主義歷史觀,客觀全面的分析歷史,不要有偏見和極端思想。
2,從古代的角度看古代歷史。而不是現在的發展眼光看古代歷史,古代殺人和現代殺人的性質和制度不一樣,沒有可比性,不能現代的法律道德價值觀來衡量古代歷史。古代沒有手機,現代有,這樣不可能對比的,看看那些狗血劇,穿越劇,不符合歷史。
(7)對歷史事件的分析擴展閱讀:
歷史觀主要是研究「社會」和「人」這個兩個核心的要素。地理環境,人口以及生產方式構成社會運動的基礎物質要素,這些要素的有機統一就構成人類社會構成的基本生活條件。
社會與自然的可持續性、協調發展,地理環境和人口因素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第一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條件;第二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
努力實現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社會發展是一個人類與自然協調發展的過程,社會發展必須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的統一,將發展科技與生產力與生態環境有機的統一起來,將人類社會的內在尺度和生態環境的外在尺度有機結合起來。
『捌』 如何正確分析評價歷史事件
黃百年1997年高考歷史在全面考查能力的前提下,又著力考查了歷回史闡釋中答「把歷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分析和評價」的能力。例如,材料解析題第45題分析重本抑末現象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第46題對美國西進運動的認識;問答題第47題說明民族資本主義工業在舊中國的歷史地位等,考查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分析和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高考題啟示我們:平時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此項能力的培養,作為教師要發揮理論指導作用,授之以漁。本文就歷史事件的分析方法和評價標准發表個人看法,旨在拋磚引玉。一、分析是評價的前提,分析方法是要全面掌握,靈活運用分析任何歷史事件都要從歷史事件本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全面考察原因、過程、結果等各種因素,綜合分析,不帶主觀意願和偏見,做到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符合歷史本來面目。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掌握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把握分析歷史事件的各種方法,加以靈活地運用,具體歷史事件具體分析。分析方法概括如下:1.全面性原則。
『玖』 怎樣分析歷史事件的本質
對於歷史本質,可以從歷史背景,課本內容,歷史的目的來具體的分析,另外應專用辯證唯物屬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去分析,千萬不可主觀去判斷!
至於性質,事件的性質就是不同於其他事件的地方!例如:五四運動的性質: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可以看出54不同於其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即拋開表面的東西,伸於去分析.實質就是本質,本質決定性質.性質反映本質.
『拾』 如何分析歷史事件
把握的思路:
產生的背景,分析其產生的合理性。
.造成什麼樣結果。
3.有何專影響,一般分為好的與屬壞的,對本國和對國際的。
把握原則:
必須運用客觀、公正而合理的基本原則(唯物的辯證觀)
必須堅持用生產力的標准
衡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標准,主要是看這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或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了還是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的進步,這就是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歷史作用的最基本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