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陳壽寫歷史
晉朝有位傑出的史學家叫陳壽,他寫了史書《三國志》。我們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就是根據陳壽的《三國志》改編加工而成的,所以《三國演義》的全名叫做《三國志通俗演義》。
陳壽在寫《三國志》的過程中,還有過一個有趣的小插曲呢。
陳壽在開始寫《三國志》之前,曾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他翻閱了原先三國留下的各種文獻記錄,還搜集了大量的私人筆記資料,還到許多重大事件發生的地點作過現場勘察,決心把這段歷史寫得真實、准確。
可是,有一段時間,陳壽忽然停筆了,而且人們看見他總在書房來回踱步,常常陷入沉思。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不久前來了一個親戚,發現陳壽正寫到《諸葛亮傳》這一章,就問陳壽打算如何寫諸葛亮這個人。陳壽說諸葛亮是一位功不可沒的歷史人物。
親戚聽了很生氣,責備陳壽忘記了家仇。
陳壽一家在三國時是蜀國人,他父親曾是諸葛亮手下的一員將官。一次,他父親辦事時犯了錯誤,被執法嚴明的諸葛亮狠狠地訓斥了一頓,還按軍法懲罰了他父親。陳壽的父親愧悔交加,從此再也沒有振作起來。慢慢地,他憂郁成疾,終於一命歸天了。後來,陳壽又受到宦官的迫害,處境十分凄涼。
因此,陳壽一家認為他們落到這步田地,都是諸葛亮造成的,心中十分怨恨諸葛亮。現在,聽親戚這么一說,陳壽也不禁彷徨起來。他想,諸葛亮一生勵精圖治,公而忘私,而且南征北戰,百戰百勝,的確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按理說,應該實事求是地把這些寫出來,可是,自己一家的遭遇,又使他在感情上對諸葛亮有些別扭,而且,如果照實寫,親戚們也不會原諒他。到底該怎樣寫呢?陳壽心裡很亂,於是,他乾脆停下筆來,想把自己的思緒理清楚。
這天,一位朋友來看他,陳壽憋不住,就把心裡的苦惱告訴了朋友。
那位朋友聽後說:「人們都稱贊司馬遷的《史記》,說它正直公允,准確無誤,不假意贊美,不隱瞞丑惡。你這部《三國志》是否也能如此呢?」聽了朋友的話,陳壽一下子醒悟過來:是啊,作為一個歷史學家,第一要做到的就是誠實無私。當年司馬遷寧肯得罪皇上,也要尊重事實,秉筆直書。現在,我難道能為自己私人的恩怨而歪曲歷史嗎?那我不是成了千古的罪人了嗎?陳壽又飛快地寫了起來,很快「諸葛亮傳」就寫成了。陳壽還特地把這一篇文章拿給朋友們看,請他們提出修改意見,生怕自己有什麼地方寫得不公正。
後來「諸葛亮傳」成了《三國志》一書中寫得最為精彩的部分。
不因一己之仇而毀人,也不因一己之恩而譽人。這是一種誠實的治學態度。許多人在事關他人的問題上或許秉持公正立場,但在處理於己有關的事情上,未必做到公正無私,誠實本分,多少夾雜著私利。因此,我們當效陳壽。
⑵ (出自滿分作文,求完整原文!!!) 怎一個「情」字了得晉代歷史學家陳壽的父親因犯
作文名字是《怎一個情字了得》
⑶ 請列舉出十位歷史學家
自己從下面挑十個。
中國古代歷史學家
司馬遷(前135年?~前87年?),《史記》
班彪(3年~54年),中國東漢史學家
班固(32年~92年),《漢書》
班昭
陳壽(233年~297年),《三國志》
范曄(398年~445年),《後漢書》
劉知幾(661年~721年),《史通》
杜佑(735年~812年),《通典》
司馬光(1019年~1086年),《資治通鑒》
洪邁(1123年~1202年),《容齋隨筆》
周去飛(1135年~1189年),《嶺外代答》
趙汝適(Zhao Rukuò 1170年~1228年,《諸蕃志》
馬端臨(1254年~1324年),《文獻通考》
汪大淵(1311年~ 1350年),《島夷志略》
張燮(1574年~1640年),《東西洋考》
顧炎武(1613年~1682年)
王夫之(1619年~1692年)
王鳴盛(1722年~1797年),《十七史商榷》
趙翼(1727年~1814年),《二十二史札記》
錢大昕(1728年~1804年),《二十二史考異》
章學誠(1738年~1801年),《文史通義
國近現代歷史學家
王韜(1828~1897年),《法國志略》、《普法戰紀》、《法蘭西志》、《美利堅志》、《日本通中國考》、《琉球朝貢考》、《法越交兵記》、《西古史》、《西事凡》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國古代史》
梁啟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
王國維(1877年~1927年)
柳詒徵(1880年~1956年)
陳垣(1880年~1971年),《元也里可溫考》《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通鑒胡注表微》
鄧之誠(1887年~1960年),《中華二千年史》《清詩紀事初編》《骨董瑣記全編》
陶希聖(1899~1988),《八十自序》《中國社會現象拾零》
黃現璠(1899年~1982年)《廣西壯族簡史》《唐代社會概略》《宋代太學生救國運動》《壯族通史》
馮承鈞(1887年~1946年),《成吉思汗傳》《中國南洋交通史》《高昌城鎮與唐代蒲昌》《景教碑考》
陳寅恪(1890年~1969年)
胡適(1891年~1962年)
郭沫若(1892年~1978年)
錢穆(1895年~1990年),《國史大綱》
傅斯年(1896年~1950年)
郭廷以(1904年~1975年),《近代中國史綱》《近代中國史事日誌》《太平天國史事日誌》
張蔭麟(1906年~1942年)
勞干(1907年~2003年)
譚其驤(1911年~1992年),《中國歷史地圖集(8卷)》
全漢升(1912年~2001年)
⑷ 陳壽的簡介
二十四史
序號 書名 作者 卷數
1 史記 西漢·司馬遷 130
2 漢書 東漢·班固 100
3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 120
4 三國志 西晉·陳壽 65
5 晉書 唐·房玄齡等 130
6 宋書 南朝梁·沈約 100
7 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59
8 梁書 唐·姚思廉 56
9 陳書 唐·姚思廉 36
10 魏書 北齊·魏收 114
11 北齊書 唐·李百葯 50
12 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50
13 隋書 唐·魏徵等 85
14 南史 唐·李延壽 80
15 北史 唐·李延壽 100
16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 200
17 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 225
18 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74
20 宋史 元·脫脫等 496
21 遼史 元·脫脫等 116
22 金史 元·脫脫等 135
23 元史 明·宋濂等 210
24 明史 清·張廷玉等 332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晉安漢(現四川南充)人,史學家。二十五史中《三國志》的作者。
陳壽對於史料的取捨選擇,比較審慎謹嚴,文字也以簡潔見長。陳壽在《三國志》中不僅記錄了三國時期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情況,以及對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作出貢獻的人,同時還記錄了當時國內少數民族和鄰國的歷史,《魏志·倭人傳》就是日本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由於具有蜀漢降人的身份以及晉朝政治氣氛的嚴酷,陳壽對晉朝歷史的記錄不得不有所曲筆,對司馬家族的作為盡力掩飾,但是仍然通過一事見於多篇的方法,曲折地保留了部分真實情形。後世有人批評他對於歷史記錄缺乏公正中肯的態度,傳聞他曾經向傳主家屬索取財物,又因為父親曾經受罰而貶低諸葛亮的能力,但這種批評的可信度並不夠高,相反的,在他所生活的時代,《三國志》獲得了極高的評價。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認為:「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中書監荀勖)、張(中書令張華)比之於遷、固,非妄譽也。」
⑸ 陳壽的個人歷史簡介!
陳壽(233—297年),字承祚,西晉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他少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後,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
《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
陳壽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國志》便尊魏為正統。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記劉備則為《先主傳》,記孫權則稱《吳主傳》。這是編史書為政治服務的一個例子,也是《三國志》的一個特點。
陳壽雖然名義上尊魏為正統,實際上卻是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如實地記錄了三國鼎立的局勢,表明了它們各自為政,互不統屬,地位是相同的。就記事的方法來說,《先主傳》和《吳主傳》,也都是年經事緯,與本紀完全相同,只是不稱紀而已。陳壽這樣處理,是附合當時實際情況的,這足見他的卓識和創見。《三國志》總起來說記事比較簡略,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陳壽是三國時人,蜀國滅亡時三十一歲。他所修的《三國志》在當時屬於現代史,很多事是他親身經歷、耳聞目見的,比較真切,按說是有條件搜集史料的。但因為時代近,有許多史料還沒有披露出來;同時,因為恩怨還沒有消除,褒貶很難公允,也給材料的選用和修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從魏、蜀、吳三書比較來看,《蜀書》僅得十五卷,較魏、吳兩書更簡。這大概是魏、吳兩國的史料多於蜀的原故。陳壽寫《三國志》時,魏國已有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吳國也有韋昭的《吳書》可作參考,這給陳壽搜集史料提供了極大方便。而蜀漢既沒有史官,也沒有現成的史書可借鑒,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難。陳壽費了很大氣力,連一些零篇殘文也注意搜尋,《蜀書》才僅得十五卷之數。《蜀書》中的許多重要人物的事跡,記載都十分簡略,可見蜀漢的史料是相當缺乏的。另外,因為政治上的原因,陳壽也可能舍棄了一些材料,如牽涉到司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寫,只好舍棄了。
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與前三史一樣,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後,尚書郎范頵上表說:「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錄。」由此可見,《三國志》書成之後,就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好評。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復,記事翔實。在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慎,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
但是,唐朝房玄齡等奉詔撰寫的《晉書·陳壽傳》,在承認陳壽「善敘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時,又認為陳壽因為私仇而在書中有所表現。說「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
《晉書·陳壽傳》關於陳壽索米的這條史料,只有少數幾位史學家如北周的柳虯、唐朝的劉知幾等相信,而多數的史學家則認為這條史料不合事實,是假的。清朝的潘眉在《三國志考證》中指出:「丁儀、丁廙,官不過右刺奸掾及黃門侍郎,外無摧鋒接刃之功,內無升堂廟勝之效,黨於陳思王,冀搖冢嗣,啟釁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隨之,斯實魏朝罪人,不得立傳明矣。《晉書》謂索米不得不為立傳,此最無識之言。」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也指出:《晉書》謂「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被髡,故壽為《亮傳》,謂將略非所長。此真無識之論也。亮之不可及處,原不必以用兵見長。觀壽校定《諸葛集》,表言亮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勵。至今梁、益之民,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過也。又《亮傳》後評曰:亮之為治也,開誠心,布公道,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其頌孔明可謂獨見其大矣。」由此可見,《晉書》貶陳壽之說,實為不實之詞,不可盡信。
然而,《三國志》也有其不足之處,不可不注意。在敘事時,除了在某些人的紀和傳中有矛盾之處外,其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曹魏和司馬氏多有回護、溢美之詞,受到了歷代史學家的批評。另外,全書只有紀和傳,而無志和表,這是一大缺欠。
《三國志》成書之後,由於敘事過於簡要,到了南朝宋文帝時,著名史學家裴松之便為其作注,又增補了大量材料。
魏、蜀、吳三書,原是各自為書,一直到北宋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志》。
陳壽還著有《益部耆舊傳》、《古國志》等書,整理編輯過《諸葛亮集》,可惜這些書後來都亡佚了。
當1700年前的南充人陳壽揮筆寫下這三個字的時候,他或許不會想到,這部耗費了他畢生精力創作出來的史書會跨越時間的阻隔,影響著之後歷朝歷代的中國社會,直至1700年後衍變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對於今天的多數人來說,了解「三國文化」多是通過明代羅貫中所寫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那麼,這兩部相距數百年的著作之間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呢?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三國志》是史書,《三國演義》是小說,《三國演義》的全稱是《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在我們都統稱《三國演義》,演義就是小說的作者他可以根據《三國志》去即興發揮。」
《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一起被後世史學家尊稱為「中華史學名著前四史」,歷代史學家對《三國志》都有著極高的評價。據此,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認為:陳壽的《三國志》是時至今日已經形成的「三國文化」的源頭。
早在唐代,在陳壽的故鄉南充,陳壽的父老鄉親就在他少年讀書的地方建起了萬卷樓,以示紀念。南充,也由此成為「三國文化」的發源地。1992年,財政並不富裕的南充市政府撥款一千多萬元,重新建起了這規模宏大的萬卷樓,在南充人的心中,前人留下的這筆文化的財富顯然要比很多事情都要重要。從那之後,無數人來到萬卷樓,尋找他們嚮往的三國文化。
《三國志》中的故事已被世人所熟知,在這部經典史書的背後、在陳壽的故鄉又隱藏著一些怎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的命運呢?
南充在三國時叫巴西郡安漢縣,是蜀國領地。陳壽出生於蜀後主劉禪建興十一年,也就是劉備在白帝城向諸葛亮託孤後的第十一年,三國爭霸已進入尾聲。
陳壽少年時就聰慧好學,從小就對歷史著作表現出了特別的興趣。他先通讀了最為古老的《尚書》和《春秋》,更精細地研習了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和東漢班固的《漢書》,熟悉了寫作史書的方法。同時,他所寫的文章又富艷動人,深得長輩們的贊許。陳壽小時候就在家中讀書,時時受到父親的關注和督促。
「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參軍,失街亭以後,陳壽的父親和馬謖一樣受到處罰,馬謖被諸葛亮投進大獄,死在獄中,陳壽的父親受到髡刑的處罰,就是削發,剃去頭發,是種污辱性的處罰,然後逐出軍營,這個時候陳壽的父親才回到家鄉,幾年之後結婚生子,得了陳壽,陳壽的父親把他在失街亭當中滿腔的義憤和不得志寄予他兒子陳壽的身上,從小對陳壽要求非常嚴格。」
1992年,在修建萬卷樓時,在陳壽的故居中出土了這樣一塊漢磚,經仔細辨認,確定漢磚的內容是教子圖,這使得陳壽的父親的形象更加清晰起來,正是在這樣的教學之中,陳壽與父親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後來,陳壽的父親病故,陳壽匆忙趕回家中,守孝三年。而在其後來編撰而成的《三國志》中,對於因捲入失街亭一戰而受牽連的老父卻隻字未提,對於懲罰父親的諸葛亮卻大加頌揚,足見陳壽對待歷史的客觀公正的態度。也因此,陳壽的父親在歷史上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後人常有提及,只能稱其為陳壽父。
陳壽在大約在18歲時進入了蜀國都城成都的太學學習,遇到了影響他的人生的第二個人物——同是南充人的譙周。在譙周門下學習時,陳壽進一步刻苦攻讀史學,在南充的民間至今流傳許多陳壽刻苦讀書的故事。
譙周作為三國後期的重要人物或許不被今天的人們所熟知。陳壽在他的《三國志》中專門為這位同鄉的老師寫了一篇傳記。譙周語言幽默,傳記中說諸葛亮都被他幽默的話語逗樂。就是這樣一個詼諧幽默的人,最終卻左右了三國鼎立的格局。
三國後期,魏國逐漸強大。蜀、吳均無力與魏國抗衡。魏國伐蜀時,兵至陰平。危急關頭,譙周力勸後主劉禪降魏。並打消劉禪顧慮,說如果降魏後魏國不封你為王,我願冒險去魏國說理,劉禪聽從了譙周的意見,投降魏國。三國鼎立的格局被打破。
「這樣又能夠保證後主劉禪不至於身敗名裂,另一方面又能使全蜀老百姓不至於生靈塗炭。」
陳壽在《三國志》中也是如此評價他的老師的,然而,在那個忠義為本的封建社會中,譙周的所作所為在很多人看來無疑是違背忠義之道的,在當世和後世的人對於譙周都有著諸多的非議。
南充人寬容地接納了這位頗具爭議的老鄉。蜀國降魏後,譙周數次拒絕了魏王封賞給他的高官厚祿。七年後,譙周在家鄉於紛擾中離開了人世,誓死不肯穿魏王賜給他的壽衣。這其中的是非曲直,只能任由後世評說了。今天的譙周墓坐落在一處頗為熱鬧的市民小區中,人們在茶餘飯後不知是否會偶爾想起這位用名節換來這一方平安的老鄉。
之後形式的演變,果然如同譙周所預料的那樣,蜀國在歸入魏國兩年後,魏國的晉王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以受禪讓之名取代魏國建立晉朝,也就是歷史上的西晉,公元280年,晉朝消滅吳國,至此,長達84年分裂割據的局面終於結束。
蜀漢滅亡那一年,陳壽31歲,漸入中年。他留在了故鄉南充,閑居家中,埋頭讀書數年,造詣日深。外面世界所發生的一切他也都看在眼中,《三國志》的構思也許從那幾年就開始了。
公元268年,36歲的陳壽離開故鄉南充趕赴晉都城洛陽,擔任西晉著作郎,專門負責編撰史書,從此人生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天下一統的政治環境使得陳壽編撰《三國志》的設想成為可能。從小就在蜀國成長起來的陳壽早已積累了大量蜀國的資料,後又補充魏,吳兩國資料,一部長達65卷的宏篇史學巨著終能編撰而成。
在《三國志》完成那一刻起就在當世引起了轟動。晉惠帝在看過《三國志》後當即下詔,命令全國百姓每家每戶都要抄寫《三國志》,這也使得《三國志》中的故事很快就在民間普及,到唐朝時,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行業——說書,又進一步推動了三國故事在民間的普及。
《三國志》中的人物及故事以說書的形式在民間流傳了一千多年,至今,我們在南充的老茶館中仍可聽到許多關於三國故事的評書。流傳中,人們對《三國志》中記載的歷史故事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念進行取捨演義,後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便是根據說書人的記載完成的。
在南充的民間剪紙藝術中,有大量的體裁取自於三國的故事和人物,《三國志》中記載的多是歷史事實,關於人物形象的描述很少,這就給了後人很多想像和發揮的空間。關於人物形象和故事也便有了許多不同的版本。
漢恆候張飛曾在南充閬中駐守了七年,在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張飛的傳說。時光流轉,當地的們對於張飛固有的豹頭環眼形象也產生了懷疑。
「那麼張飛到底長什麼樣呢?我們這有尊像,這尊像就是張飛的長子張苞的兒子張遵的像,你看這尊像,它做的面目很清秀,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同時這尊像它是一直在張飛廟里就做成這樣的。它是有依據的,如此說來,按現代的遺傳說的觀點來看,那麼,要是倒退的話,他的爺爺張飛也不會太醜陋。這算是一個證明吧!證明之二呢,就是,據史料記載,張飛的兩個女兒,一個被後主劉禪立為皇後,還有一個呢,後來他成為劉禪的妃子,相繼的兩姐妹都被喜歡美色的劉禪看上了,你想想,那麼她們的父親張飛會是什麼形象呢?不會太丑吧?」
《三國志》中記載,猛將張飛死在閬中,被其手下范疆與張達所害,但卻沒有說明範疆、張達為何要殺張飛。在南充地區流傳著一種張飛之死的傳說,也被當地人改編成川北皮影戲,詳細解說了其中的原因。
張飛在閬中所說二哥關羽敗走麥城,被吳國軍隊所害,異常悲憤,命手下范疆、張達趕制白盔白甲要討伐吳國為二哥報仇。 范疆、張達錯聽為百盔百甲,心想完不成任務也是死,便心生殺機,殺害了酒後沉睡中的張飛,提著張飛首級投奔東吳而去。卻在路上將張飛頭顱扔在了四川雲陽。因此在南充民間至今仍有張飛「頭在雲陽,身在閬中」的說法。
後來劉備為替兩個弟弟報仇,貿然討伐東吳,失利後病死於白帝城。「桃園三結義」的情景給今天的人們留下了無窮的回味空間。劉備,關羽,張飛雖未能同年同月同日死,卻也為了相互間的情義而相繼死去。此種情義成為了三國故事中最為華彩的段落。陳壽在《三國志》中樹立起的劉、關、張三人之間「君賢臣忠」的關系也成為了此後封建社會中君臣關系的典範,備受推崇。南充人為表達對張飛的崇敬為他雕塑了皇帝的金身,卻也不忘他和劉備的君臣關系,讓他持笏稱臣。《三國志》的故事便以這樣的方式在民間流傳著。
陳壽因《三國志》而備受贊譽,卻也因為秉筆直書而得罪了很多當世的權貴,晚年屢次被貶,在仕途中始終鬱郁而不得志。公元297年,65歲的陳壽沒能趕回老家南充便病死在都城洛陽。然而他一定不會想到,他在歷史的長河中摘取下來的這段歷史在1700年後不僅被中國人奉為經典,更進而影響著這個世界,《三國志》中所體現出來的智慧與謀略現今被世界各國的人們廣泛應用在政治、軍事、商業等各個領域。並被改編成小說、戲劇、電影甚至漫畫與電子游戲在這個世界更為廣泛的傳播著。人們說,《三國志》是展現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最壯美的篇章。
附:晉書陳壽傳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好學,師事同郡譙周。仕蜀為觀閣令史,宦人黃皓專弄威權,大臣皆曲意附之,壽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譴黜。
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葯,客往見之,鄉黨以為貶議;及蜀平,坐是沉滯者累年。司空張華愛其才,以壽雖不遠嫌,原情不至貶廢,舉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撰蜀相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撰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時著魏書,見壽所作,便壞己書而罷。張華深善之,謂壽曰:「當以晉書相付耳。」其為時所重如此。或雲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
張華將舉壽為中書郎,荀勖忌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長廣太守。辭母老不就。杜預將之鎮,復薦之於帝,宜補黃散,由是授御史治書,以母憂去職。母遺言令葬洛陽,壽遵其志。又坐不以母歸葬,竟被貶議。初,譙周嘗謂壽曰:「卿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壽至此再致廢辱,皆如周言。後數歲,起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時年六十五。
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頵等上表曰:「昔漢武帝詔曰「司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書」,使者得其遺書,言封禪事,天子異焉。臣等按故治書侍御史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錄。」於是詔下河南尹、洛陽令就家寫其書。壽又撰古國志五十篇、益都耆舊傳十篇,余文章傳於世。
⑹ 司馬遷陳壽班顧等四人並稱
四人沒有並稱。(註:班固,非「顧」。)
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版言」的史識,使《史權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史記》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
《史記》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並稱「史學雙壁」。
⑺ 陳壽的生平資料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歲。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10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全書共65卷,36.7萬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陳壽的主要著作為《三國志》,《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斷代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公元220年(魏文帝黃初元年),到公元280年(晉武帝太康元年)60年的歷史。
陳壽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記劉備則為《先主傳》,記孫權則稱《吳主傳》。這是編史書為政治服務的一個例子,也是《三國志》的一個特點。陳壽雖然名義上尊魏為正統,實際上卻是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如實地記錄了三國鼎立的局勢,表明了它們各自為政,互不統屬,地位是相同的
⑻ 簡述陳壽的史學思想
陳壽(233—297年),字承祚,西晉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他少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後,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
《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
陳壽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國志》便尊魏為正統.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記劉備則為《先主傳》,記孫權則稱《吳主傳》.這是編史書為政治服務的一個例子,也是《三國志》的一個特點.
陳壽雖然名義上尊魏為正統,實際上卻是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如實地記錄了三國鼎立的局勢,表明了它們各自為政,互不統屬,地位是相同的.就記事的方法來說,《先主傳》和《吳主傳》,也都是年經事緯,與本紀完全相同,只是不稱紀而已.陳壽這樣處理,是附合當時實際情況的,這足見他的卓識和創見.《三國志》總起來說記事比較簡略,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陳壽是三國時人,蜀國滅亡時三十一歲.他所修的《三國志》在當時屬於現代史,很多事是他親身經歷、耳聞目見的,比較真切,按說是有條件搜集史料的.但因為時代近,有許多史料還沒有披露出來;同時,因為恩怨還沒有消除,褒貶很難公允,也給材料的選用和修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從魏、蜀、吳三書比較來看,《蜀書》僅得十五卷,較魏、吳兩書更簡.這大概是魏、吳兩國的史料多於蜀的原故.陳壽寫《三國志》時,魏國已有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吳國也有韋昭的《吳書》可作參考,這給陳壽搜集史料提供了極大方便.而蜀漢既沒有史官,也沒有現成的史書可借鑒,搜集史料就非常困難.陳壽費了很大氣力,連一些零篇殘文也注意搜尋,《蜀書》才僅得十五卷之數.《蜀書》中的許多重要人物的事跡,記載都十分簡略,可見蜀漢的史料是相當缺乏的.另外,因為政治上的原因,陳壽也可能舍棄了一些材料,如牽涉到司馬懿的一些不光彩的事,不便寫,只好舍棄了.
陳壽所著的《三國志》,與前三史一樣,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後,尚書郎范頵上表說:「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朋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錄.」由此可見,《三國志》書成之後,就受到了當時人們的好評.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復,記事翔實.在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慎,為歷代史學家所重視.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
但是,唐朝房玄齡等奉詔撰寫的《晉書·陳壽傳》,在承認陳壽「善敘事,有良史之才」的同時,又認為陳壽因為私仇而在書中有所表現.說「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
《晉書·陳壽傳》關於陳壽索米的這條史料,只有少數幾位史學家如北周的柳虯、唐朝的劉知幾等相信,而多數的史學家則認為這條史料不合事實,是假的.清朝的潘眉在《三國志考證》中指出:「丁儀、丁廙,官不過右刺奸掾及黃門侍郎,外無摧鋒接刃之功,內無升堂廟勝之效,黨於陳思王,冀搖冢嗣,啟釁骨肉,事既不成,刑戮隨之,斯實魏朝罪人,不得立傳明矣.《晉書》謂索米不得不為立傳,此最無識之言.」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也指出:《晉書》謂「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被髡,故壽為《亮傳》,謂將略非所長.此真無識之論也.亮之不可及處,原不必以用兵見長.觀壽校定《諸葛集》,表言亮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勵.至今梁、益之民,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過也.又《亮傳》後評曰:亮之為治也,開誠心,布公道,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其頌孔明可謂獨見其大矣.」由此可見,《晉書》貶陳壽之說,實為不實之詞,不可盡信.
然而,《三國志》也有其不足之處,不可不注意.在敘事時,除了在某些人的紀和傳中有矛盾之處外,其最大的缺點,就是對曹魏和司馬氏多有回護、溢美之詞,受到了歷代史學家的批評.另外,全書只有紀和傳,而無志和表,這是一大缺欠.
《三國志》成書之後,由於敘事過於簡要,到了南朝宋文帝時,著名史學家裴松之便為其作注,又增補了大量材料.
魏、蜀、吳三書,原是各自為書,一直到北宋才合而為一,改稱《三國志》.
陳壽還著有《益部耆舊傳》、《古國志》等書,整理編輯過《諸葛亮集》,可惜這些書後來都亡佚了.
當1700年前的南充人陳壽揮筆寫下這三個字的時候,他或許不會想到,這部耗費了他畢生精力創作出來的史書會跨越時間的阻隔,影響著之後歷朝歷代的中國社會,直至1700年後衍變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對於今天的多數人來說,了解「三國文化」多是通過明代羅貫中所寫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那麼,這兩部相距數百年的著作之間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呢?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三國志》是史書,《三國演義》是小說,《三國演義》的全稱是《三國志通俗演義》,現在我們都統稱《三國演義》,演義就是小說的作者他可以根據《三國志》去即興發揮.」
《三國志》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一起被後世史學家尊稱為「中華史學名著前四史」,歷代史學家對《三國志》都有著極高的評價.據此,國內外眾多專家學者認為:陳壽的《三國志》是時至今日已經形成的「三國文化」的源頭.
早在唐代,在陳壽的故鄉南充,陳壽的父老鄉親就在他少年讀書的地方建起了萬卷樓,以示紀念.南充,也由此成為「三國文化」的發源地.1992年,財政並不富裕的南充市政府撥款一千多萬元,重新建起了這規模宏大的萬卷樓,在南充人的心中,前人留下的這筆文化的財富顯然要比很多事情都要重要.從那之後,無數人來到萬卷樓,尋找他們嚮往的三國文化.
《三國志》中的故事已被世人所熟知,在這部經典史書的背後、在陳壽的故鄉又隱藏著一些怎樣的歷史故事和人物的命運呢?
南充在三國時叫巴西郡安漢縣,是蜀國領地.陳壽出生於蜀後主劉禪建興十一年,也就是劉備在白帝城向諸葛亮託孤後的第十一年,三國爭霸已進入尾聲.
陳壽少年時就聰慧好學,從小就對歷史著作表現出了特別的興趣.他先通讀了最為古老的《尚書》和《春秋》,更精細地研習了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和東漢班固的《漢書》,熟悉了寫作史書的方法.同時,他所寫的文章又富艷動人,深得長輩們的贊許.陳壽小時候就在家中讀書,時時受到父親的關注和督促.
「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參軍,失街亭以後,陳壽的父親和馬謖一樣受到處罰,馬謖被諸葛亮投進大獄,死在獄中,陳壽的父親受到髡刑的處罰,就是削發,剃去頭發,是種污辱性的處罰,然後逐出軍營,這個時候陳壽的父親才回到家鄉,幾年之後結婚生子,得了陳壽,陳壽的父親把他在失街亭當中滿腔的義憤和不得志寄予他兒子陳壽的身上,從小對陳壽要求非常嚴格.」
1992年,在修建萬卷樓時,在陳壽的故居中出土了這樣一塊漢磚,經仔細辨認,確定漢磚的內容是教子圖,這使得陳壽的父親的形象更加清晰起來,正是在這樣的教學之中,陳壽與父親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後來,陳壽的父親病故,陳壽匆忙趕回家中,守孝三年.而在其後來編撰而成的《三國志》中,對於因捲入失街亭一戰而受牽連的老父卻隻字未提,對於懲罰父親的諸葛亮卻大加頌揚,足見陳壽對待歷史的客觀公正的態度.也因此,陳壽的父親在歷史上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後人常有提及,只能稱其為陳壽父.
陳壽在大約在18歲時進入了蜀國都城成都的太學學習,遇到了影響他的人生的第二個人物——同是南充人的譙周.在譙周門下學習時,陳壽進一步刻苦攻讀史學,在南充的民間至今流傳許多陳壽刻苦讀書的故事.
譙周作為三國後期的重要人物或許不被今天的人們所熟知.陳壽在他的《三國志》中專門為這位同鄉的老師寫了一篇傳記.譙周語言幽默,傳記中說諸葛亮都被他幽默的話語逗樂.就是這樣一個詼諧幽默的人,最終卻左右了三國鼎立的格局.
三國後期,魏國逐漸強大.蜀、吳均無力與魏國抗衡.魏國伐蜀時,兵至陰平.危急關頭,譙周力勸後主劉禪降魏.並打消劉禪顧慮,說如果降魏後魏國不封你為王,我願冒險去魏國說理,劉禪聽從了譙周的意見,投降魏國.三國鼎立的格局被打破.
「這樣又能夠保證後主劉禪不至於身敗名裂,另一方面又能使全蜀老百姓不至於生靈塗炭.」
陳壽在《三國志》中也是如此評價他的老師的,然而,在那個忠義為本的封建社會中,譙周的所作所為在很多人看來無疑是違背忠義之道的,在當世和後世的人對於譙周都有著諸多的非議.
南充人寬容地接納了這位頗具爭議的老鄉.蜀國降魏後,譙周數次拒絕了魏王封賞給他的高官厚祿.七年後,譙周在家鄉於紛擾中離開了人世,誓死不肯穿魏王賜給他的壽衣.這其中的是非曲直,只能任由後世評說了.今天的譙周墓坐落在一處頗為熱鬧的市民小區中,人們在茶餘飯後不知是否會偶爾想起這位用名節換來這一方平安的老鄉.
之後形式的演變,果然如同譙周所預料的那樣,蜀國在歸入魏國兩年後,魏國的晉王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以受禪讓之名取代魏國建立晉朝,也就是歷史上的西晉,公元280年,晉朝消滅吳國,至此,長達84年分裂割據的局面終於結束.
蜀漢滅亡那一年,陳壽31歲,漸入中年.他留在了故鄉南充,閑居家中,埋頭讀書數年,造詣日深.外面世界所發生的一切他也都看在眼中,《三國志》的構思也許從那幾年就開始了.
公元268年,36歲的陳壽離開故鄉南充趕赴晉都城洛陽,擔任西晉著作郎,專門負責編撰史書,從此人生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天下一統的政治環境使得陳壽編撰《三國志》的設想成為可能.從小就在蜀國成長起來的陳壽早已積累了大量蜀國的資料,後又補充魏,吳兩國資料,一部長達65卷的宏篇史學巨著終能編撰而成.
在《三國志》完成那一刻起就在當世引起了轟動.晉惠帝在看過《三國志》後當即下詔,命令全國百姓每家每戶都要抄寫《三國志》,這也使得《三國志》中的故事很快就在民間普及,到唐朝時,社會上出現了一種新興的行業——說書,又進一步推動了三國故事在民間的普及.
《三國志》中的人物及故事以說書的形式在民間流傳了一千多年,至今,我們在南充的老茶館中仍可聽到許多關於三國故事的評書.流傳中,人們對《三國志》中記載的歷史故事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念進行取捨演義,後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便是根據說書人的記載完成的.
在南充的民間剪紙藝術中,有大量的體裁取自於三國的故事和人物,《三國志》中記載的多是歷史事實,關於人物形象的描述很少,這就給了後人很多想像和發揮的空間.關於人物形象和故事也便有了許多不同的版本.
漢恆候張飛曾在南充閬中駐守了七年,在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張飛的傳說.時光流轉,當地的們對於張飛固有的豹頭環眼形象也產生了懷疑.
「那麼張飛到底長什麼樣呢?我們這有尊像,這尊像就是張飛的長子張苞的兒子張遵的像,你看這尊像,它做的面目很清秀,很符合現代人的審美情趣,同時這尊像它是一直在張飛廟里就做成這樣的.它是有依據的,如此說來,按現代的遺傳說的觀點來看,那麼,要是倒退的話,他的爺爺張飛也不會太醜陋.這算是一個證明吧!證明之二呢,就是,據史料記載,張飛的兩個女兒,一個被後主劉禪立為皇後,還有一個呢,後來他成為劉禪的妃子,相繼的兩姐妹都被喜歡美色的劉禪看上了,你想想,那麼她們的父親張飛會是什麼形象呢?不會太丑吧?」
《三國志》中記載,猛將張飛死在閬中,被其手下范疆與張達所害,但卻沒有說明範疆、張達為何要殺張飛.在南充地區流傳著一種張飛之死的傳說,也被當地人改編成川北皮影戲,詳細解說了其中的原因.
張飛在閬中所說二哥關羽敗走麥城,被吳國軍隊所害,異常悲憤,命手下范疆、張達趕制白盔白甲要討伐吳國為二哥報仇. 范疆、張達錯聽為百盔百甲,心想完不成任務也是死,便心生殺機,殺害了酒後沉睡中的張飛,提著張飛首級投奔東吳而去.卻在路上將張飛頭顱扔在了四川雲陽.因此在南充民間至今仍有張飛「頭在雲陽,身在閬中」的說法.
後來劉備為替兩個弟弟報仇,貿然討伐東吳,失利後病死於白帝城.「桃園三結義」的情景給今天的人們留下了無窮的回味空間.劉備,關羽,張飛雖未能同年同月同日死,卻也為了相互間的情義而相繼死去.此種情義成為了三國故事中最為華彩的段落.陳壽在《三國志》中樹立起的劉、關、張三人之間「君賢臣忠」的關系也成為了此後封建社會中君臣關系的典範,備受推崇.南充人為表達對張飛的崇敬為他雕塑了皇帝的金身,卻也不忘他和劉備的君臣關系,讓他持笏稱臣.《三國志》的故事便以這樣的方式在民間流傳著.
陳壽因《三國志》而備受贊譽,卻也因為秉筆直書而得罪了很多當世的權貴,晚年屢次被貶,在仕途中始終鬱郁而不得志.公元297年,65歲的陳壽沒能趕回老家南充便病死在都城洛陽.然而他一定不會想到,他在歷史的長河中摘取下來的這段歷史在1700年後不僅被中國人奉為經典,更進而影響著這個世界,《三國志》中所體現出來的智慧與謀略現今被世界各國的人們廣泛應用在政治、軍事、商業等各個領域.並被改編成小說、戲劇、電影甚至漫畫與電子游戲在這個世界更為廣泛的傳播著.人們說,《三國志》是展現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最壯美的篇章.
附:晉書陳壽傳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人也.少好學,師事同郡譙周.仕蜀為觀閣令史,宦人黃皓專弄威權,大臣皆曲意附之,壽獨不為之屈,由是屢被譴黜.
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葯,客往見之,鄉黨以為貶議;及蜀平,坐是沉滯者累年.司空張華愛其才,以壽雖不遠嫌,原情不至貶廢,舉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補陽平令.撰蜀相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領本郡中正.撰魏、吳、蜀三國志,凡六十五篇,時人稱其善敘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時著魏書,見壽所作,便壞己書而罷.張華深善之,謂壽曰:「當以晉書相付耳.」其為時所重如此.或雲丁儀、丁廙有盛名於魏,壽謂其子曰:「可覓千斛米見與,當為尊公作佳傳.」丁不與之,竟不為立傳.壽父為馬謖參軍,謖為諸葛亮所誅,壽父亦坐被髡,諸葛瞻又輕壽;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才」,言「瞻惟工書,名過其實」,議者以此少之.
張華將舉壽為中書郎,荀勖忌華而疾壽,遂諷吏部,遷壽為長廣太守.辭母老不就.杜預將之鎮,復薦之於帝,宜補黃散,由是授御史治書,以母憂去職.母遺言令葬洛陽,壽遵其志.又坐不以母歸葬,竟被貶議.初,譙周嘗謂壽曰:「卿必以才學成名,當被損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壽至此再致廢辱,皆如周言.後數歲,起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時年六十五.
梁州大中正尚書郎范頵等上表曰:「昔漢武帝詔曰「司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書」,使者得其遺書,言封禪事,天子異焉.臣等按故治書侍御史陳壽作三國志,辭多勸誡,明乎得失,有益風化.雖文艷不若相如,而質直過之.願垂采錄.」於是詔下河南尹、洛陽令就家寫其書.壽又撰古國志五十篇、益都耆舊傳十篇,余文章傳於世.
⑼ 歷史上著名的歷史學家有哪幾位
有司馬遷、班固、陳壽、范曄、司馬光等。
1、司馬遷
司馬遷(前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
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
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班固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
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歲即能屬文,誦詩賦,十六歲入太學,博覽群書,於儒家經典及歷史無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過世,班固從京城洛陽遷回老家居住,開始在班彪《史記後傳》的基礎上,與其弟班超一同撰寫《漢書》,後班超投筆從戎,班固繼續撰寫,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中基本修成。
漢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班固隨軍出征,任中護軍,行中郎將,參議軍機大事,大敗北單於後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銘》。後竇憲因擅權被殺,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時年六十一歲。
班固一生著述頗豐。作為史學家,《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前四史」之一;
作為辭賦家,班固是「漢賦四大家」之一,《兩都賦》開創了京都賦的範例,列入《文選》第一篇;
同時,班固還是經學理論家,他編輯撰成的《白虎通義》,集當時經學之大成,使讖緯神學理論化、法典化。
3、陳壽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壽少時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蜀降晉後,歷任著作郎、長廣太守、治書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職。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
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
4、范曄
范曄(398—445年),字蔚宗,南陽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人,南朝宋官員、史學家、文學家,東晉安北將軍范汪曾孫、豫章太守范寧之孫、侍中范泰之子。
出身士族家庭,博覽群書。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劉裕即位後,出任冠軍長史,遷秘書丞、新蔡太守;
元嘉九年(432年),得罪司徒劉義康,貶為宣城太守,開始撰寫《後漢書》,遷寧朔將軍。
元嘉十七年(440年),投靠始興王劉浚,歷任後將軍長史、南下邳太守、左衛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隨從孔熙先擁戴彭城王劉義康即位,事敗被殺,時年四十八歲。
一生才華橫溢,史學成就突出。著作《後漢書》,博採眾書,結構嚴謹、屬詞麗密,與《史記》《漢書》《三國志》並稱「前四史」。
5、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自稱西晉安平獻王司馬孚之後代。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及第,累遷龍圖閣直學士。宋神宗時,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贈太師、溫國公,謚號文正。
名列「元祐黨人」,配享宋哲宗廟廷,圖形昭勛閣;從祀於孔廟,稱「先儒司馬子」;從祀歷代帝王廟。
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奮。以「日力不足,繼之以夜」自詡,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範。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馬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陳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范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班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