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介紹一下大同的歷史
北魏京華,遼金陪都,明清重鎮,
久遠的歷史,瑰麗的文化,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大同
被譽為「塞外名城」的大同市位於山西省的最北端,處在內外長城之間,是山西第二大城市。這里三面環山,桑乾河的支流御河縱貫南北。長期以來,人們對大同的認識止於煤都的富饒、雲岡的瑰麗、華嚴寺的雄渾,其實,早在1982年,大同市就與北京、承德等24個城市一起首批入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成為山西唯一一座首批入列的城市。那麼,大同這座城市究竟承載了怎樣的歷史和文化,使它得以獲此殊榮呢?
第一點,大同的歷史確實悠久,准確的說兩千多年,大同的歷史是有了,而且在這個歷史長河中,它建過一次都—首都,做過兩次陪都。
第二項就是文化,一個句注山(雁門關)一隔,我們的太原、晉南屬於黃河流域文化,句注山以北,如果勉強說的話,就是桑乾河流域文化,那麼這兩個文化大不相同,這兩個文化的差異點在什麼地方呢?我覺得這么來看,句注山以南是中原的農業經濟文化,句注山以北是游牧文化與農業文化相結合的文化,那麼這地方的文化特點就出來了,它是一個少數民族文化的特點,正是由於少數民族文化給大同的文化帶來了特色,高不能算高,但是它有特色,特色就可貴呀!
第三條就是都城, 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裡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建過都的,比如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這都是幾朝的都城,而且時間也很古,特別西安、洛陽這是古都嘛,那麼大同作為都城,僅僅是一朝,北魏,而且是南北朝分割的時期,它是北方的一個都城,但是准確的說,有九十七八年的歷史,在這個地方建都,在這九十七八年中,這個都城有過一段輝煌,這個輝煌的狀況,那還是文獻記載不多,通過近年的研究,那還是可觀的,都城加上遺址加上它的歷史,加上它的文化,使大同成為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當之無愧。
大同古稱平城、雲中,遼代改稱大同。歷史上這里是中原的漢民族和塞外的游牧民族爭奪天下的古戰場,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同綿延數千年的戰爭史和民族交融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就是在這里擯棄漢人笨重的戰車長袍,推廣輕便的胡服騎射,從而成就了一代霸業。漢朝時,劉邦率軍抗擊匈奴,在平城白登山被困七天七夜,後來用陳平的計策,賄賂匈奴單於的妻子閼氏,才得以突圍。這一次戰爭失利使西漢政府改變了對匈奴的策略,與匈奴結下了和親之約,也就有了後來傳為佳話的昭君出塞。
一座歷史名城,總是與一些傲視古今的歷史名人聯系在一起的。公元398年,一位來自草原深處的鮮卑族首領拓拔圭統一北方、建立北魏,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與南方漢族政權抗衡的少數民族王朝。北魏定都平城,就是今天大同市內的東北部。直到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為止,平城作為北魏的都城近百年之久。「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經過近百年的苦心經營,平城成為當時北方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書寫了大同歷史上最為輝煌的一章。
至今,在大同還有北魏風韻的遺存,那便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洞窟53個,石雕造像五萬多尊。其中尤為珍貴的是第十六至二十窟,世稱「曇曜五窟」,是北魏名僧曇曜奉文成帝旨意開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令人驚奇的是曇曜五窟中的五尊大佛,竟然是北魏幾代帝王的真實寫照,連臉上腳上的黑痣也相吻合。《魏書》記載,「是年詔有司為石像,令如帝身。既成,顏上足下各有黑石,冥同帝體上下黑子。」這種天衣無縫的配合當然不會是巧合,而有著更深層次的政治原因。北魏之所以尊崇佛教、大興石窟,是基於佛教對於皇權有「濟益之動」的考慮。拓拔圭借高僧法果之口喊出了「皇帝即當今如來」的歷史強音。禮佛崇帝的要求,迎來了北魏在雲岡浩大的開窟造像工程,曇曜五窟也就應運而生,從而實現了北魏王朝政教合一的局面。
雲岡石窟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氣度是空前絕後的。舉目望去:金樓玉宇,仙山瓊閣,滿堂絲竹,盡日笙簫……這是北魏文化中特有的華貴絢爛的造型、圓潤流暢的線條、豐滿柔和的構圖、熱鬧歡樂的氣氛。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北魏王朝的大氣磅礴,感受鮮卑族人理解的佛教文化。
通過今天的分析,它(雲岡石窟)每一個造像,每開一個窟,兼顧兩個方面,一個方面,照顧了現實的帝王,一個方面把佛教的內涵,非常充分而巧妙的表達進去,我在這個方面,看到了《華嚴經》的佛教的空間觀念,《秒法蓮華經》的時間觀念,以及彌陀的西方極樂世界人們嚮往的觀念,以及將來彌勒佛在世的時候想像的那種太平盛世的觀念,無一不在雲岡石窟有所體現,而這個事情發生在北魏,距離今天一千六百年,那就是說,在北魏哪個時候,以鮮卑人的觀念理解的佛教很深刻。
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城外東南方發現了北魏明堂遺址,這個驚人的發現令人們興奮不已。明堂是古代帝王舉行朝會、祭祀、慶賞等大典的地方,是禮治文化的載體。北魏明堂規模宏大,是北京天壇的三倍。是綜合兩漢與魏晉歷代儒家的結晶,並有所創新而成的。明堂文化是北魏文化成熟後的一大標志,它引領著今人去憑吊北魏王朝的文化建構。而且明堂的發現成為一個坐標點,由此,可以准確地判斷出,現存的大同城,就是北魏都城平城的所在地。
我們大同這個平城的內城呢從北魏哪個時候到今天,將近一千六百年都過了,沒有動地方,整坨坨的在這個地方,這就不同於我們中國前頭已經從都城學會劃出的八大古都,你比如典型的象西安、洛陽,漢長安、唐長安不是在一個地方,秦長安不是在一個地方,洛陽、漢洛陽、唐洛陽,都不在一個地方,都是搬遷過地方,北京比較年輕,遼、金時候,把那地方定為上京或者是中京,元代才正式在哪個地方,定都叫大都,它是元、明、清三代(都城),也就是七、八百年的歷史,變了三次,現在北京的考察已經很清楚,元大都的遺址是在什麼地方,遼、金時候的都城在什麼地方,明代才定了現在的地方,最起碼有三次變遷地方,那麼從都城的遷移和固定,這個點來說呢,大同又是唯一的沒有挪動地方。
五代時,後晉石敬塘為了當上「兒皇帝」,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大同由此劃歸遼地,從而一掃唐朝時的頹廢,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時期。此後的兩百多年,大同先後成為遼、金兩朝的陪都,契丹人和女真人鍾愛的「西京」。歷代文人似乎只鍾情於頹廢腐敗、偏安一隅的趙宋小王朝,而對強大鼎盛的遼金政權不屑一顧。其實,先後與南宋並存於世的遼、金兩代,不僅兵強馬壯、地域遼闊,而且繼承並創造了高昂奔放的北方文化。這種特有的多民族文化,發源於當時的國都北京,但因為北京後來屢次建都,早已難覓其蹤了,而在大同卻完整地保留了下來。位於大同市區的華嚴寺、善化寺以及觀音堂等遺存,淋漓盡致地反映了遼金文化的特徵。尤其是華嚴寺薄迦教藏殿內的遼代塑像露齒菩薩,造型極為獨特,菩薩口露香齒,盡展佛韻的神情,與山西太原晉祠聖母殿內行不動裙,笑不露齒的宋塑侍女相比,顯然是兩種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宋人受『禮「制約束太深,內秀多於外露;而契丹人豪邁灑脫,齒露芬芳,是另一種美的表現。
明朝時的大同改變了都城文化的風貌,以一個軍事要沖的姿態掀開了新的一頁。當年朱元璋率明軍攻克元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元軍殘部退回蒙古高原,元氣大傷,但仍對中原念念不忘,對明朝北部邊境構成嚴重威脅。明王朝因此格外重視北部邊境的防禦,在北方設立了九個防務重鎮,稱為九邊。其中大同鎮的戰略位置尤為重要,當時全國十二分之一的軍隊駐守在這里,明成祖和明英宗都曾到此御駕親征,有「大同士馬甲天下」的美譽。
1952年,中央文化部主持了全國各地的古建築調查研究。以羅哲文先生為主的燕北古建築勘察組在勘察報告中評價:「大同保存下來的古跡、文物非常多,可以說是國內有數的保存古跡文物最豐富的城市之一。」正是這些文物古跡向我們講述著大同兩千多年來起起落落的歷史。一座歷史名城,凝聚著歷史上一個或數個朝代的精華和氣韻。因此,中國有這樣一個說法:秦漢隋唐看西安,宋齊梁陳看南京,錢越趙宋看杭州,燕元明清看北京……那麼,北魏遼金看大同,是理所當然的事。
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大同市,自古有「鳳凰城」的美譽。是北魏拓拔氏入主中原的第一都,也是遼金兩朝陪都。它集魏晉風韻為一山、遼金風流為一城,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遺存,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
大同古城整個布局好似一隻舒展單翅的鳳凰,南關為鳳之頭,主城為鳳之身,北關象徵鳳凰的尾部,東關為左翅,惟獨沒有西關。傳說是一位勇士搭劍射掉了鳳凰的右翅,所以這只彩鳳至今無法遠走他鄉。
北魏近百年的建都史和遼金二百多年的陪都史,使大同這座塞外名城有著不凡的王城氣度。這氣度不僅輝映在雲岡石窟的大氣磅礴和華嚴寺、善化寺的雄偉精巧,更滲透在古城的血脈里。自北向南穿越大同的這一條河被稱為「御河」,這名字透著都城的味道,應該北魏時就有了。
大同素有「龍壁之城」的美稱,至今還保存有龍壁九座之多。其中尤以大同九龍壁最負盛名。龍壁是古代一種特殊的建築物,一般用作建築物的照壁,多建於皇宮、王府、廟宇門前。既可作為院落建築的屏障,又能烘托出建築物的肅穆和華麗。大同九龍壁為中國九龍壁之最,比北京故宮皇極門前和北海公園的兩座九龍壁都要大。這座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的九龍壁,是明初代王朱桂府的照壁。採用黃、綠、藍、紫、黑、白等五光十色的琉璃構件拼砌而成,巍峨壯觀、光彩奪目,為古城大同錦上添花。
今天的大同市已然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近百萬市民在這里安居樂業,人們的生活似乎與其他城市並無二致。很難說得清他們操守的是什麼文化。然而這里畢竟承載著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疊加著數十個古代民族的文化。歷史上,鮮卑人走了突厥人來,契丹人走了女真人來,蒙古人、韃靼人、沙陀種、瓦剌部走馬燈似的在這塊土地上生活、征戰,你來我往,一派多民族的聚散離合景象,大同獨特的城市文化也便由此而來。
大同文化究竟是胡化了的漢文化,還是漢化了的胡文化,還是胡漢交融文化,對這個問題,我經過長久的思考,發現我們大同有個特點,我們大同的居民談不上五代,就是說有五代人在大同世居,這就不象人家南方人,南方人家有祠堂,有家譜,人家一追溯,我們的祖先是明代的、宋代的、唐代的,一直追溯到春秋戰國去,人家都能夠排下家譜來,大同沒有,什麼原因呢,古代北方的民族,在這個地方出入來往、相當頻繁,因此,每一個民族來了,他們要留下他們的文化,當然這個地方也有本土的漢人,但是漢人在這個地方,占的比重有多大,應該說在百分之五十以下,不是絕對多數,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地方絕對是胡化了的一種文化,但是呢,漢文化的力量比較大,胡人來到大同以後要學漢文化,他們又把漢人的東西又學進了許多,那麼這個時候呢,又漢化了胡,你比如典型的北魏,北魏王朝(在大同)建都九十多年當中,它的治國方針,它的中心內容,大部分採用的是漢人的,所以說,大同的這個文化呢,經過這么多年的變遷,特別應該看到胡漢的交融,這是大同文化的特色,
這種多民族交融形成的獨特文化和民俗風情不只體現在聞名遐邇的文物古跡上,而要從大同的傳統民居中去尋找。這些破破爛爛的四合院里傳承著大同最鮮活的生機和韻味。古民居、古街巷是歷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組成部分。早在建國初期,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就曾說過:北京城的價值不在於王府、宮殿和寺廟,而在於所有建築物的空間秩序,我們要保護的不只是文物。大同當然也是如此。漫步這些街巷,你可能會踢起北魏的沙塵,也可能會踩到遼金西京的瓦礫,從中感受那一千六百年的古都遺韻。
(大同)作為歷史文化名稱,它的街道的格局是非常有特點的,因為它延續了隋唐的里坊制,這樣一種格局,這個里坊制怎麼說呢?就有點象我們現在講的居住區一樣,就是居住區和商業區是分開的,那麼,每一個「里」裡面,也是棋盤式的,又分成多少個居住的單位,那麼,這個街道呢,就是把這幾個單位聯系起來,然後再組成一個大的居住區,那麼,中國的里坊制是在北宋以後開始變化的,就是把商業發展到街道上,是從北宋開始的,就是打破了過去隋唐時期里坊制的這種結構,那麼,它(大同)恰恰是很真實的保存了這種結構,現在它(大同)的街道格局,仍然是這樣,只不過是有些建築,以經變成現代的建築了,但是大體的格局沒有變,那個時候它的每一條街和街之間的路口,都有牌樓,大同最有名的是四牌樓,這個四牌樓在全國也是非常少見的,但很可惜,大同被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後,不到兩年時間把四牌樓給拆掉了,非常遺憾。
現在最慘的就是街道的里坊制格局,現在比較還能夠看的出的就留下東南隅的一小塊,這種東西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希望盡快的拿出方案來,如何搶救這一片(傳統街區),北京現在不是定了五十幾片重點保護嗎,我們大同也不妨學學北京,我們就定一片行不行,東南隅這一片,把它保護好,這就是我的一個希望,這樣的話,我們大同這個歷史文化名城這個脈絡可以往下延續,
民風、民俗是最直觀的文化現象,它折射著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和氣質,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造就了大同獨特的民風。
如果講到大同的民風,可以概括這么三點,第一就是這個地方比較尚武,大同人,尤其是縣里邊,到解放前夕都保存著一種練武的習慣,你象吳家窯呀好多地方,哪個地方好象習慣每個人都舞拳弄棒,這個與這個地方戰爭頻仍、參軍的人數多有關系,另外,大同人比較善歌,幾乎每個縣都有(小劇種),你象靈丘的羅羅腔,廣靈的大秧歌,朔州的秧歌,右玉的道情,陽高的二人台,渾源的扇鼓,還有我們的北路梆子,還有朔州的喜羅,渾源的扇鼓,有十幾種之多,我們研究發現,她為什麼遺存這么多呢?這是由於當時好多少數民族在這兒交流、融合,每一個來這兒的民族都帶著老祖宗的一種音樂的載體,發展到現在那就是那些小劇種,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大同人比較愛美,過去大同的民居,老百姓的家裡邊收拾的特別干凈,大同人特別講究衣著,衣著比較愛美。
在大同,你會發現這里的人大多都長得眉清目秀,尤其是大同姑娘,幾乎個個都是美女。其實大同多美女是古已有之,《大同府志》記載民間有諺語:「宣府的教場,蔚州的城牆,大同的婆娘,為三絕」。
這與大同歷史上少數民族的融合是分不開的,包括匈奴人、鮮卑人,鮮卑這個民族,現在好象從地球蒸發了一樣,這個民族到底哪兒去了?其實鮮卑從北魏哪個時候,改了漢姓了,這些人都融合到當地了,鮮卑人有個顯著的特點,高鼻子,大眼睛,這些人和漢族人婚嫁、結合,那麼生出的後代就要漂亮一點,恐怕這是大同人產生靚哥美女的根本原因。
大同工藝品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技藝精湛。其中,銅器加工工藝可謂聞名中外。至今在大同,手工製作銅器的作坊還在傳承著古老的手藝。大同的銅器加工始於北魏時期,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民國《大同志稿》記載:「大同雖非銅區,而銅製品向頗著稱,物美價廉,多運往外蒙古地方。手工業中,銅工最為獨步。」民間流傳著「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裡買銅」的說法,足見大同銅器的聲名遠播。描龍綉鳳的銅火鍋與其說是炊具,不如說是一件工藝品。1973年,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大同時,周恩來總理將雕有「九龍奮月」圖案的銅火鍋贈送給他,一時使大同銅火鍋享譽四方。
大同素有「煤海」之稱,煤炭開采歷史悠久。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已有當地居民開採煤炭用以炊煮取暖的記載。唐宋時大同煤炭開采已較為發達,成為商品、流通市場。明代詩人於謙曾有一首詠《煤炭》的詩: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炬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由於煤炭採掘歷史悠久,礦工眾多,以往民間有每年冬至慶祝礦工節的習俗。當天,大街小巷、商店住戶門前都要用煤塊壘成圓碉形「旺火」。到了晚上,滿城大大小小的旺火點燃, 一片歡騰熱鬧的氣氛。如今大同市已發展成為我國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大同礦務局是全國最大的煤炭企業,每天通過鐵路、公路將優質煤炭源源不斷地輸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大同,展示著兩千多年的文明史,融匯著數十個古代民族的文化,埋藏著豐富的資源,傳承著古樸的民風,今天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依然散發著恆久的光輝。
『貳』 你知道有哪些歷史人物為「大同」而呼籲過、奮斗過嗎
陶淵明,堯舜禹三人也屬於!、孫中山 毛澤東 追求民主 所以算 我有些資料 希望你看看!!!
民公有的社會制度。這個全民公有的社會制度,包括權力公有和財物公有,而首先是權力的公有。權力公有的口號是「天下為公」,具體措施是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管理社會的是被選舉出來的賢能,而選舉賢能的權力在於「天下」,也就是全社會的民眾,所以說權力公有。其所以要明確權力公有,是人們從實踐中認識到權力可以改變一切,也可以攫取一切。只有取消權力的個人壟斷,才能保證社會的其他方面不受壟斷;只有堅持權力的公有,才能保證社會其他方面的公有。所以「天下為公」的口號其性質是與王權根本對立的,是反王權的。《禮記正義》解釋說:「天下為公,謂天子位也,為公謂揖讓而授聖德,不私傳子孫,即廢朱、均而用舜、禹也。」《正義》是以大同為五章故事的,所以舉出堯不以帝位傳其子丹朱而傳給舜,舜又不傳其商均而傳禹的事例以資證明。《正義》雖然也承認「天下為公」首先是指最高統治的帝位,但從所舉事例看,不全是《禮運》所說的大同,因為堯、舜雖然沒有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但在思想上是把「天下」作為私有物來「禪讓」的;而且又是在不得己的情況下讓人的。《史記·五帝本紀》寫道:「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堯、舜與「大同」的區別在於:堯、舜的禪讓是權宜性的,大同的選賢與能是制度化的;堯、舜是個人指定的,大同是「天下」選舉的;堯、舜是終身制的,大同是非終身的。在大同世界裡,就根本不存在帝與王。
2.選賢與能的管理體制。這個體制是包括中央與地方的。天下既然是天下人的天下,地方更是地方人的地方。地方事務由地方民眾選舉賢能之士負責管理。這里的選舉指的是民舉,而不是官舉,官舉與民舉的性質是不同的,但後儒卻混淆了兩者的界線,甚至有意改民舉為官舉。漢儒解釋說:「選賢與能者,向明不私傳天位,此明不世諸侯也。國不傳世,唯選賢與能也,黜四凶,舉十六相之類是也。」漢儒雖然也以「天下為公」和「選賢與能」,分別指中央和地方政權,但用的仍是堯、舜的典故。堯、舜一方面禪讓帝位,一方面選賢與能,好事作盡,而民眾卻未與聞,因而其並不是大同世界本來意義上的選舉。隨著時間的推移,選舉的性質一再改變,迨至隋唐,竟成了專指朝廷對士人的選拔,自《唐書》直至《明史》,均辟有《選舉志》,記載歷代的科舉情況,選舉與民眾便徹底絕緣了。
3.講信修睦的人際關系。信與睦是良好人際關系的核心,而「天下為公」才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和基礎。「天下為公」,人人是社會的一員,社會有每人的一份,衣食有著,地位平等,無脅迫的可能,無依附的必要,是大同世界人際關系總的概括。這個以「天下為公」為前提的人際關系同樣遭到了後儒的竄改。《禮記正義》解釋說:「講信修睦者,講,談說也;信,不欺也;修,習;睦,親也。此淳無欺,談說輒有信也。故哀公問周豐雲有虞氏未施信於民而民信之也。」通過《正義》的解釋,「講信修睦」僅是一種言說交往的表面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又是王化影響的結果,大同世界的本質被閹割了。
4.人得其所的社會保障。大同世界描繪的社會是人人敬老,人人愛幼,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在這里,人們視他人父母如自己父母,視他人子女如自己子女。「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任何人都能得到社會的關懷,任何人都主動關心社會。男有室,女有家,社會和諧,人民安堵。對這段最具實際意義的社會保障,後儒也是多有竄改的,如將社會保障制度解釋為一種在君王影響下的社會風氣。所謂「君既無私、言信、行睦,故人法之,而不獨親己親,子己子。」將人人有勞動權力的「壯有所用」解釋為「不愛其力以奉幼」,將男有分解釋為「無才者耕,有能者仕,各當其職」,而將「女有歸」解釋為「君上有道,不為失時,故有歸也。」特別又從反面論證,有意無意地醜化婦女說:「若失時者,則《詩》衛女淫奔,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是也。」「男有分,女有歸」,實際是指男女都有自己婚嫁的權力與機會,不至因戰亂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而成為曠夫怨女,是一種基本的社會保障。
5.人人為公的社會道德。在這里,人們有高度的責任心,對社會財富十分珍惜,憎惡一切浪費現象,也反對任何自私自利的行為。「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貨棄於地是可恥的,貨藏於己同樣是可恥的。
6.各盡其力的勞動態度。在這里,勞動已經成了人們高度自覺而又十分習慣的活動。「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能勞不勞是可恥的,勞而不盡其力也是可恥的,勞動只為了自己同樣是可恥的。正是人們這種不計報酬、高度自覺的勞動態度支撐了大同世界的理想社會,而大同世界高度民主的政治制度和切實可靠的社會保障又是這種勞動態度產生的前提和基礎。社會給人們提供了和諧優越的生存條件,人們回報社會以高度的自覺勞動,二者互為條件,互為因果,而又互相進。
而世外桃源是陶淵明筆下的一個小村落,無爭無息,和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大同社會有很大的區別
7.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同社會畢竟只是一種人們理想中的社會。宗上所述,想要達到大同社會的要求最起碼要達到以上的幾點。然而,當我們從客觀的角度上看待這幾點時,難道我們不覺得這對我們來說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啊!當我們面對上述的幾點時我們是多麼的無力,我們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哪怕是上述中的一點?這對我們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可一說大同社會是一個要求所有人的心都必須是無比純潔的社會。這又叫我們如何做到,有光明就有黑暗,這是不爭的事實。大同社會是一個非常翠弱的社會體制,只要人們心中出現陰暗的一面社會就會出現裂痕,即使她給我們帶來了那麼美好的生活,她還是將面臨我們人性的威脅。我們不可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我們不會讀心術,我們也不能控制每個人,我們只能約束好自己,才能維護好這個社會,這個世界。
『叄』 大同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非物質文化遺產,名人
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古人描述為:「三面臨邊,最號要害。東連上谷,南達並恆,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發生上千次大小戰事。大同境東的馬鋪山是漢代劉邦與匈奴奮戰七晝夜的戰場;金沙灘 (屬於山西朔州市界)是楊家將血戰的疆場。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比較有影響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
北魏初中期建都於此,稱「代京」、「平城」,歷經七帝96年。大同遂即成為當時我國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佛教的中心,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繁榮。
。
[城市榮譽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首批)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
全國衛生城市
國家旅遊名片
全國13個較大的市之一(1984年國務院批准)
大同主要旅遊景點列表
★★★★★ 雲岡石窟 懸空寺 北嶽恆山
★★★★ 善化寺 華嚴寺 平型關戰役遺址
★★★ 平城遺址 九龍壁 大同鼓樓 雁塔 鳳臨閣 觀音堂 大同土林 大同火山群 湯頭溫泉 水神堂 方山永固陵 許家窯人遺址 平城遺址 得勝堡
★★ 覺山寺 趙武靈王墓 大同煤礦展覽館 永安寺 雲林寺 古城堡漢墓群 吳官屯石窟 魯班窯石窟 慈雲寺 清栗毓美墓 靈丘桃花山 大同長城
★ 采涼山 大同清真大寺 大同市博物館 琅邪康王司馬金龍夫婦墓 三皇墓 祁皇後墓 清任勇烈墓 麻庄漢墓群 清王萬邦墓 元淑墓誌 文嬴湖 靈丘古道 雲岡國家森林公園 青擅 龍山 甸子梁 北魏鹿苑 大同天主教堂 帝君廟 龍王廟
【★大同名人】
巾幗英雄折太君
折太君(誤稱余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戶衣)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
清代勇烈公任舉
任舉,字漢中,清代大同人。生得赭面長髯,素懷忠義,才勇過人。雍正二年中武進土,授以陝西柏林守備,以征巴里坤有功,遷寧夏都司。乾隆十一年升固原提都。因屢立戰功,特授西鳳協副將,晉署重慶總兵。在一次平定叛亂戰斗中英勇殺敵,壯烈犧牲,終年46歲。乾隆皇帝甚憫悼恤,典如提督,例謚勇烈,入祀昭忠詞。並於大同城東十里之外,水泊寺前賜塋地,御賜祭文、碑文(今碑尚存)。蔭其次子承緒為官,其弟鳳由守備超擢參將,後又升副將。任舉的次子任承緒於12歲補博士弟子員,乾隆二十六年以父勛授巡捕京南營千總,後升任北營、西營守備。《清史稿》中有《任舉傳》。生前著有《任勇烈詩集》。
大同民俗節慶】
大同民間的節日,除春節及二十四農事節氣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上元節、中元節、祭陽日、祭灶日、游百病、小添倉等等。
節日生旺火
節日:生旺火
時間:春節
介紹:每逢春節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院落門前都要用大塊煤炭壘成一個塔狀,名曰旺火,以圖吉利,祝賀全年興旺之意。
等到午夜十二點,鞭炮齊鳴之時,將旺火點燃。點燃後,火苗從無數小孔中噴出,狀若浮圖,既禦寒,又壯觀。
大人孩子們圍起一圈,有的做游戲,有的放鞭炮,男女老少都要來烤火,以圖「旺氣沖天」。
通常誰家的火堆大,著的旺,誰家的旺氣也大。
節日:中國大同雲岡旅遊節
時間:每年8月
介紹:以展示中國傳統宗教文化以及優美的塞外風光為主。旅遊節包括晉北景點展示、文體盛事表演、城市交往、旅遊觀光攬勝推介、大同旅遊項目招商等活動。
節日:走麥罷
介紹:是大同地區特有的風俗習慣,新女婿在當地麥收結束後,帶著豐收後的喜悅心情,用新麥磨成的面蒸成一個大月形的角子饃去看丈母娘。包含有祝福岳父岳母家裡幸福安康,豐收的寓意。
節日:中元節
時間:農歷七月十五日
介紹:大同人把這個中元節稱為「鬼節」。這時候的農村,人們扎紙縶,相繼給死去的親人送夾衣。
大部分家庭,在「中元節」來臨之際,要蒸制各種造型的饅頭、麵塑,大部分農民要在這個時節上墳、掃墓、燒錢化紙,對故人示以祭奠,這種風俗,已經延續幾千年。
特色活動
大同民間的節日,除春節及二十四農事節氣外,還有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上元節、中元節、祭陽日
『肆』 有沒有山西歷史學家,現在大同的白登山為什麼叫白登山!
白乙丙討伐匈奴登上的山
『伍』 山西大同作出貢獻的名人
1、薛氏三兄弟,明代,山西大同府天城衛有薛氏三兄弟,他們分別務農、做官和經商,各盡其業,最後成為當地著名的大戶。薛氏一家,長兄務農,三弟經商,以資助老二讀書。老二登進土第,得授高官。這種耕讀商的家庭,反映了明代山西商人家庭結構的一個特點。薛氏始祖薛士秀,約明初從戎河曲,後定居大同府天城衛。薛士秀生薛鎮,鎮生薛庵。庵生四子,即薛春、薛雲、薛雨、薛雷。薛春生二子,長子薛經,次子薛綺。綺生三子,即此處所說的長子薛某(佚名)、次手薛綸,三子薛纓。
薛綸從小聰穎,記憶尤其過人。少年時同長兄一起在私塾讀書,兄尚未讀完一句,綸已目數行,兄再讀時,綸已熟記,背誦如流。薛綸才思敏捷,數百言文章可立刻成就,且文藻秀美。長兄對薛綸的才華深為佩服,便放棄學業,繼承父業屯田耕作,資助薛綸讀書。 薛綸在長兄自我犧牲精神的鼓舞下,越加奮發讀書。終於在隆慶二年(1568)登進士第,進入仕途。萬曆十年(1582),任陝西按察司副使。不久,辭官回籍。有人很惋惜他的離職,薛綸說:「我有幸繼承先輩之產業,兄耕弟賈,助我求學,才有今日之位,我願已足矣!」
薛綸弟薛纓是兩淮鹽商。明中葉,由於社會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商人在邊疆屯田納糧換取鹽引的開中制度,漸被納銀的折色制度所代替,鹽商也分化為邊商和內商。邊商專納米、豆、草束,依靠貿易鹽引謀利。內商則坐場掣鹽,進行交易或轉售他人。由於內商處在支配鹽的運銷的地位,獲利多,資本增殖快。所以,山西、陝西、安徽等地的大鹽商,紛紛寓籍淮安、揚州,薛纓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定居揚州的。 薛氏家產五世沒有分開過,是由兄弟共同經管。自從薛纓經商兩淮在揚州置產後,薛家在大同和揚州兩地都有家產、人口。為了照管兩地的子弟、田宅、奴婢等事,薛綸辭官後,經常往返於大同和揚州之間。可見,薛氏當時在大同和揚州的產業已相當可觀。
10、曹變蛟(1609-1642),山西大同(今山西大同市)人,明朝名將曹文詔之侄。身懷勇力,少年即隨曹文詔在軍中效力。為維護社會的安定秩序,平定多次暴亂,很受天子器重。先後被任命為參將、副總兵、都督僉事、左都督、總兵官。時稱曹文詔和曹變蛟為大明朝的大小曹將軍,統兵有方,敢戰敢為,為抵抗滿清異族統治作出了巨大貢獻,崇禎十五年於松錦大戰壯烈殉國。此役,明軍大部崩潰,諸軍皆逃,唯變蛟親率部下沖後金軍大陣,直抵皇太極中軍,箭射後金大纛,嚇敵酋使其中軍後退里許,惜大勢難擋,終因勢孤力窮,兵敗並俘,不願投降後被後金殘殺。
『陸』 大同的名人有哪些
1、拓跋燾(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鮮卑族,北魏內第三位皇帝。
2、佘太君(容934 ~ 1010年),又稱折太君,名賽花,雲中(今山西大同)人,折德扆(yǐ)之女。宋代名將楊繼業(楊業)之妻。
3、王岐山,山西大同市天鎮人,1969年1月參加工作,1983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西北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大學普通班學歷,高級經濟師。
4、張亞東,1969年3月11日出生於山西省大同市,中國大陸音樂製作人、歌手、導演。
5、阿寶,1969年2月27日出生於山西省大同市,中國內地男歌手,畢業於大同藝術學校。
『柒』 大同市 歷史名人
鮮卑驕子拓跋宏
拓跋宏,復姓拓跋,名宏,是北魏王朝自拓跋(王圭)以後的第六個皇帝,即魏孝文帝。他在皇興元年(公元467年)八月,出生於平城皇宮之內,其父獻文帝非常高興,因喜生貴子而大赦天下。拓跋宏三歲時,被立為皇太子,母親李夫人按照北魏「皇妃生子立為太子則被賜死」的規定,身遭厄運。拓跋宏在宮中奴婢撫養之下,自幼聰明,秉性孝謹,四歲時,就懂得為父親吸吮膿瘡,深受世人稱贊。皇興四年(公元470年)六月,二十三歲的獻文帝在永安殿暴崩,馮太後於延興元年(公元471年)輔佐拓跋宏臨朝聽政。在此期間內,頒行了俸祿制、三長制和均田制:
俸祿制——因北魏初年吏治混亂,官吏以自籌俸祿為名任意敲詐百姓、魚肉鄉民,故而規定官吏俸祿由政府統一籌集、分發,官吏不得自籌。
三長制——以五家為一鄰,五鄰為一里,五里為一黨,分別設置鄰長、里長、黨長。三長制是為取代宗主督護制而建立的基層行政組織,有利於中央集權。
均田制——凡十五歲以上的男女都可以向國家領取耕種的土地,男子一人可領取露田(荒地)四十畝,桑田二十畝,女子可領取露田二十畝。桑田為私田,也稱永業田,死後可以傳給子孫。露田不能買賣,死後歸還官府。
這些針對當時弊政的政治改革,有利於鞏固北魏的統治,對安定社會環境,推動經濟發展方面,是有進步意義的。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太皇太後馮氏駕崩,拓跋宏開始親政。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拓跋宏為了擺脫鮮卑保守勢力的影響,加強對中原地區的控制,決定遷都洛陽。事先他曾了解,以前北魏歷代王朝,也曾多次議論過遷都洛陽,但都因為遭到鮮卑貴族保守勢力的反對而被擱置了。因此這次遷都,他決意密而不宣,召集群臣,聲稱要調集大軍南征。於是拓跋宏全副戎裝,率領三十萬人馬從平城出發,渡過黃河,進駐洛陽。有一天,文武百官紛紛跪在馬前,叩頭諫止南征,有一個鮮卑貴族拓跋休聲淚俱下,苦苦哀求不要南征,並訴說以前北魏軍隊南征時,在淮河岸邊屢遭慘敗,屍體堆積如山的教訓。拓跋宏聽罷以後,滿臉怒容地對群臣說:「這次南征,興師動眾,不可勞而無功。不南征,便遷都。列位愛卿可以表示意見,贊成遷都的站在左邊,贊成南征的站在右邊。」多少年來,文武百官一提起南征,都嚇得魂飛魄散,盡管心裡不太贊成遷都,但在選擇南征和遷都兩件事中,自然要避重就輕,選擇後者。因此,都不謀而合地站到左邊。於是,這些人都中了拓跋宏之巧計,大軍便停駐洛陽,勝地完成遷都夙願。
遷都洛陽以後,鮮卑貴族穆泰、陸睿陰謀在平城另立朝廷,同洛陽分庭抗禮;大太子拓跋恂在舊勢力的慫恿下,密圖從洛陽逃回平城參加叛亂,但拓踐宏的改革已深入人心,叛亂者很快就被平息,太子拓跋恂被廢,並被賜死。此番從平城遷到洛陽的人口約有百萬,均稱「代遷戶」。朝廷頒旨規定:「代遷戶」一律改為洛陽籍貫,死後要葬在洛陽北邙山。用漢族服飾代替鮮卑服,朝中禁用鮮卑語,並改鮮卑姓為漢姓,皇室原姓拓跋改姓元,其丘穆陵氏改姓穆、步六孤氏改姓陸、賀賴氏改姓賀、獨孤氏改姓劉、賀樓氏改姓樓、忽忸於氏改姓於、紇奚氏改姓嵇、尉遲氏改姓尉,合稱八姓。提倡鮮卑貴族同漢人士族通婚,拓跋宏自己就娶了崔、盧、鄭、王四姓的女子做後妃,又為五個弟弟娶了漢族大姓的女子做正妻,並把幾個公主都嫁給漢族大姓,僅范陽盧氏一家就娶了三位公主。
孝文帝拓跋宏的一系列改革,推動了北魏王朝政治和經濟的向前發展,促進了鮮卑族同漢族的融合,使得鮮卑族進一步漢化。因此魏孝文帝可稱為是鮮卑驕子,是個開明君主,在各個民族融合,互學先進經驗,推動歷史發展方面,做過很大貢獻
慧眼皇後婁昭君
婁昭君,北齊代郡平城人(今大同)。贈司徒內干之女,太原王婁昭之姐。
婁昭君慧眼獨具,看到在城牆之上服勞役的將領高歡相貌奇偉,面帶忠厚,雖然目前貧窮,但料定他是個英雄,日後必然發跡,於是產生愛慕之意,暗地贈給高歡金銀財物,二人結成美滿姻緣。後又拿出全部家資,讓高歡結識天下英雄豪傑,並參與出謀策劃,使高歡屢立戰功,官居東魏丞相。
婁昭君平日柔順勤儉,謙卑自守。親自紡織針補,視姬妾所生諸子均十分慈愛,不異己出,對諸子每人必賜一袍一褲。時常向高歡進言,有才必用,不能以私廢公。處事能夠顧全大局,委曲求全。當時高歡為了與少數民族茹茹國建立外交關系,打算納娶茹茹公主,因考慮婁昭君而猶豫未決,婁昭君便以國家利益為重,勸諫高歡說:「國家大計,不要遲疑。」高歡娶回茹茹公主後,她自動騰出正室,讓高歡合婚。此舉受到舉國上下稱贊。有一次,昭君懷孕分娩難產,正值高歡領兵征討西魏,宮人要給高歡送信,讓其回宮照看,昭君制止不讓,說:「王出統大兵,何得以我故,親離軍幕。」後來終於忍痛生出一男一女的雙胞胎。日後高歡聽到以後,很受感動。
天保初年,長子高洋即位北齊皇帝,尊她為皇太後。天保十年,高殷即位,封她為太皇太後,太寧二年(公元562年)病逝。
婁昭君共生六男二女,三男即位皇帝,三男即位稱王,二女皆為東魏皇後。
騎射美男獨孤信
獨孤信(公元502年——557年)本名如願,北周時期雲中(今大同)人,史稱「美容儀,善騎射」。少年時代喜愛修飾,講究穿戴,故在軍營之中享有「獨孤郎」之美稱。
他初投葛榮帳下為將,後投北魏,曾經匹馬單槍生擒漁陽王袁肆周。因屢立戰功,先後歷任別將、員外散騎侍郎、新野郡守、荊州防城大都督、武衛將軍、浮陽郡長、衛大將軍、都督三荊軍事兼尚書右僕射、荊州刺史、車騎大將軍、河內郡公、隴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加授太子太保、大司馬、柱國大將軍。隋文帝即位後,贈太師、上柱國、十州諸軍事、冀州刺史,封趙國公,邑一萬戶,謚曰景。
獨孤信風度翩翩,雅有奇謀大略。太祖初啟霸業之時,他鎮守隴右之地,史稱「及信在州,事無擁滯。示以禮教,勸以耕桑,數年之中,公私富實,流人願附者數萬家。」「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側帽焉。其為鄰境及士庶所重如此。」由於他執政期間惠政頗多,因此,很受百姓愛戴。
獨孤信一生共有六子七女,六子俱任官職。其女:長女為周明敬後;四女為元貞皇後;七女為隋文帝皇後
文獻皇後獨孤氏
文獻皇後獨孤氏,名伽羅(公元543——602年),隋朝雲中(今大同)人,周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獨孤信見楊堅相貌奇偉,器宇軒昂,故將伽羅女許配為婚,時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後,封為文獻皇後。
文獻皇後柔順恭孝,謙卑自守,很受隋文帝寵愛。文帝上朝時,她與帝同輦而進,至閣乃止。候其退朝之後又一起回宮,同吃同樂同寢,相顧歡欣。平日生活儉朴,不好華麗,專喜讀書,識達古今。文帝治政稍有不妥之處,她就忠心苦勸,於是做了很多有益之事。當時突厥與隋貿易,有明珠一盒,價值八百萬,幽州總管殷壽讓她買下,她婉言謝絕地說:「如今戎狄屢次侵犯,將士征戰疲勞,不如將八百萬獎賞有功之士為佳。」此舉立刻朝野傳聞,受到百官稱贊;大都督崔長仁是文獻皇後表兄,觸犯國家王法,按律當處以斬刑,隋文帝看在皇後情面,有意赦免其罪。皇後進諫說:「國家之事豈可顧私。」遂將崔長仁處死;皇後異母兄弟獨孤陀因滋酒逞兇殘害百姓,曾受過皇後指責,故而懷恨在心,常以貓鬼詛咒皇後,按律當斬。皇後雖然氣得三天沒有進食,但最後還是請求文帝赦免其罪,皇後說:「如果獨孤陀蠹政害民,妾不敢為其說情。但如今獨孤陀是因為詛咒我而犯罪,所以我敢請求赦免他。」於是陀被免死。
文獻皇後很有政治才能,每當與隋文帝議論國家大事,看法往往不謀而合,十分一致,故而宮中稱為二聖。但她卻在確立隋王朝的繼承人上犯了錯誤,對廢掉忠厚的長子楊勇,改立比較善於偽裝的次子楊廣為太子負有一定責任。仁壽二年八月,文獻皇後病逝永安宮中,終年59歲,葬於太陵。
五代名將折從阮
折從阮,五代時後晉將領,西京大同人。初名從遠,因避後漢高祖劉知遠之諱,改名從阮,字可久。是羌族折掘氏之後裔。初為後唐庄宗牙將,後升為府州刺史。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給契丹,他在府州駐守。開運元年(公元944年),後晉與契丹敗盟後,他攻取契丹城堡十餘處,每次作戰必勝。後漢時,在府州建永安軍,擢本州團練史、兼領朔州刺史、安北都護振武軍節度使。
後周時期,折從阮鎮守北方邊塞的宣義、保義、靜難、永安等四鎮,為節度使。因鎮守邊關有功,去世之時,周太祖贈他為中書令。
折從阮一生經歷了五代時期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個王朝,這個時期內外混戰交替,他的主要功績是抵禦契丹入侵,戍守邊境,對於維護中原安全,效忠於後周統一中國之大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折氏門中,從折從阮到折可適,幾代人為宋朝將領,其中有三個節度使、四個團練使、一個觀察使、一個防禦使。折從阮之孫女折賽花,為楊業之妻,折氏家族對於楊家將忠心抗遼具有很大影響。
巾幗英雄折太君
折太君(誤稱余太君),名賽花,西京大同人,乃後周四鎮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隨父折德(戶衣)鎮守府州,善於騎射,配與北漢名將楊業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馬武藝擁熟,深知兵法,輔佐楊業屢立戰功,官居雲州觀察使,號稱楊無敵。後來在征遼之時,潘美掛帥,楊業為先鋒之職,不意潘仁美向懷私怨,包藏禍心,逼孤軍而臨絕險,陳家峪矢盡力窮,番將則烏屯雲集,遂致全軍皆陷,楊業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清朝光緒年間《岢崗州志》所述:「楊業妻折氏。業,初名劉繼業,仕北漢,任犍為節度使,娶折德(戶衣)女。後歸宋,賜姓楊。折性敏慧,嘗佐業立戰功,號『楊無敵』。後楊業戰死於陳家谷,潘美、王(亻先)畏罪,欲掩其事,折上疏辯夫力戰獲死之由,遂削二人爵,除名為民。」又《保德州志》雲:「折太君,宋永安軍節度使鎮府州折德(戶衣)女,代州刺史楊業妻。性警敏,嘗佐業立戰功。後太平興國十年,契丹入寇;業進兵擊之,轉戰至陳家峪口,以無援兵,力屈被擒,與其子延玉皆死焉。太君上書陳夫戰歿,由於王(亻先)違制爭功。上深痛惜,沼贈業太尉,除王(亻先)名。」宋太宗下詔「故雲州觀察使楊業,挺隴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 …… (死後)贈太尉,大同軍節度,賜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以(《宋史·楊業傳》)。
楊業為國捐軀之後,折太君又協助長子楊延昭抗遼立功,累任崇儀副使、江淮南都巡檢使、知定遠軍、保州(保定)緣邊都巡檢使、本州防禦使、高陽關副都部署署、加如京使。楊延昭戍邊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宋史)宋朝皇帝真宗也贊揚地說:「延昭父業為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北宋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楊延昭病逝軍中,終年57歲,河朔之人多望延昭靈樞痛哭流涕,悲聲直上九霄。楊延昭之子楊文廣從狄青南征有功,授興州防禦吏、知涇州,為定州路副都總管,遷步軍部虞侯,卒後贈同州觀察使。
楊家將從楊業之父楊信到孫楊文廣,祖孫四代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為國捐軀,堪稱「一門忠烈」,折太君正是楊家將的中流砥柱。雖然正史上對折太君沒有作更多記載,但是折太君那深通兵書、久戰沙場、忠心愛國、顧全大局、深明大義的巾幗英雄形象,卻深深地印在廣大人民腦海之中。她指揮楊家將英勇殺敵的可歌可泣之英雄業跡,已經達到家喻戶曉、老幼皆知的深度。後來的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學習她、崇拜她,希望她留芳千古,永垂不朽,又編演了評書、小說和戲曲劇目,其中以戲曲劇目廣為流傳。
清代勇烈公任舉
任舉,字漢中,清代大同人。生得赭面長髯,素懷忠義,才勇過人。雍正二年中武進土,授以陝西柏林守備,以征巴里坤有功,遷寧夏都司。乾隆十一年升固原提都。因屢立戰功,特授西鳳協副將,晉署重慶總兵。在一次平定叛亂戰斗中英勇殺敵,壯烈犧牲,終年46歲。乾隆皇帝甚憫悼恤,典如提督,例謚勇烈,入祀昭忠詞。並於大同城東十里之外,水泊寺前賜塋地,御賜祭文、碑文(今碑尚存)。蔭其次子承緒為官,其弟鳳由守備超擢參將,後又升副將。
任舉的次子任承緒於12歲補博士弟子員,乾隆二十六年以父勛授巡捕京南營千總,後升任北營、西營守備。《清史稿》中有《任舉傳》。生前著有《任勇烈詩集》。
治河專家栗毓美
栗毓美,字友梅,又字曰朴園,渾源州人。清代嘉慶年間考中拔貢,授任河南知縣,後遷光州直隸州知州、汝寧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市政使。道光十五年,官至河東河道總督。
栗毓美在河南任職期間,當地黃河經常泛濫成災,嚴重地威脅著百姓的生命財產。為此,他做了實地勘察,認為造成水患之原因,是由串溝積水成河,潰毀堤壩所致。
栗毓美曾經多次專程乘小船考察了大河南北兩岸,每次行程四十多里,發現北岸串溝積水很深,串由溝尾部已與大河連結起來,並且與沁河、武陟、榮澤諸灘的積水匯合一起,注傾堤下。堤下又沒有任何防護工程,石堤南北全是水,也不能取土築壩。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採取「拋磚築壩」,才能減緩水勢。於是,栗毓美從老百姓那裡買了一批磚塊,組織群眾向河裡拋磚,採取應急措施,建成數十個「磚壩」。「磚壩」築成以後,恰逢風雨大作,此時凡是支流小河,大都決口數十丈,而大堤卻安然無事。從此以後,人們才認識拋磚築壩的巨大作用。
平日,栗毓美心中有一張治水圖,河道之曲直高低,河水之寬窄深淺,流速之快慢,他都了如指掌。每逢風雨即將到來,他立即到達險地。一旦水患發生,他又能親自指揮搶險,將水患降服。因此,很受當地人民愛戴。在他任職五年期間,河東一帶地區很少發生水災。由於他清正廉明,勇於執法,以致觸犯權貴,遭到陷害,後來積郁成疾,卒於河道總督任上,以身殉國,享年63歲。
他逝世以後,上至朝廷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對他非常懷念。當地百姓為他修了廟宇,每逢水患,便去祭祀。清朝道光皇帝特地為他在渾源州城東南二里處修建了一座陵墓,晉贈太子太保,謚號恭勤,道光皇帝和栗毓美生前好友林則徐都為他寫了祭文。如今,兩篇祭文碑刻俱都保存良好,該地人稱「栗家墳」。當地人民都親切地稱呼栗毓美為栗大人,每逢清明時節,前往祭祀遊人甚多。
道光皇帝御賜祭文
朕維河流順軌,皇防重匡濟之才,海若安瀾,疏淪仰懷柔之績,既殊勛庸。栗毓美秉資明干,植品端方,始小試於中州,壘膺薦剡,愛剖符於南豫,屢著循聲,符丹綸紫悖之重申,歷翠板紅薇而疊晉宏,材茂煥久,邀特達之知水利,夙諳聿重修防之任,嫻泄滯通渠之法,安流策導源陂之功,九州底績風清竹箭,消雪浪於盪平地,固蒼桑速雲艫之轉運,嘉,睿川之力,倚任維殷。茲考績三年,殊恩載沛方冀永資,夫臂畫豈意遂?悼夫論徂類已胥蠲,恤典籍褒夫蓋。封彩霞、吳氏為一品夫人。特賜官銜,靈其不昧尚克欽承。
林則徐祭文
公終日立泥淖中,磚甫出水勢尚動搖,即率先屹立壩頭,隨時與廳員營弁請求治策,於二三將生未生,無不預謀抵禦,然其深意,不惟節省經費己也,將以埽二所節之費,移而培大堤固,則漫溢之患可永除。宣房萬福所以,為國家計者,甚至奈何?未竟其施,而殉也。河標黃運,兵專事椿損,城守兵雖習弱,技藝時勢亦非所閑,公惟濟寧地縣,曹袞宵小時窺發,操防末可忽,田增演,三才速戰諸陣勢,躬自教練。文設義學五所,令兵丁子弟讀書。二月十七日巡工至鄭州胡家屯多食,感奇疾旬厥,卒年六十有三。閩海林則徐頓首拜撰。
宣統帝師李殿林
李殿林,字蔭墀,大同縣西冊田鄉大王村人(原屬陽高縣,後歸大同縣)。據清代《大同府志》記載:「元丞相脫脫墓,府東百二十里大王村,有碑記,大同李氏,其後也。」從上述情況可以推斷,李殿林祖上系蒙古族人。
李殿林之父李增桂,共有五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長子李時中,次子是虛設,老三李士林,老四李毓林,老五李苑林,老六李殿林,女兒李美林。因為李殿林在李氏門中排行第六,故而,當地鄉親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六大人」。李家當時在大王村之中,雖然屬於小康之家,但是常常遭受本村惡霸地主郝威的欺侮。所以,決心發奮圖強改換門庭,不惜花費重金,延請渾源州水香寺的科舉進士謝定書來到李家,專門教授六個兒女讀書。由於謝定書先生知識淵博,督教學生有方,再加上李氏兄弟苦讀不輟,因此,在同治、光緒年間,李家兄弟全部科考及第。
清朝同治甲子年間,18歲的李殿林赴太原鄉試中文舉。同治十年辛未科進土及第,多年來曾經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編修、廣西學政、咸安宮總裁、日講起居官總裁、科舉會試主考官、內閣學士、禮部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廣東鄉試正考官、吏部主侍郎、江蘇學政、正白旗漢軍副都統、郵傳部尚書、正黃旗漢軍都統、吏部尚書、充經筵講官、參予政務大臣、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禮學掌院大學土,贈紫禁城騎馬,西苑門內乘二人肩輿,優禮有加。
李殿林平日居官慎守成法,廉潔奉公,饋遺無受,請托無聽,循規任免,從未安置私人。在署郵傳部尚書時,整頓吏治,革除積弊,一日內彈劾數十百員,營私瀆職者望而生畏,因而使國家財經收入驟增,吏治廉潔,但他自己卻兩袖清風,一塵不染。
辛亥革命時期,李殿林目睹清朝政府昏庸腐敗,料知清朝氣數已盡,難以挽回,只好上疏辭官。於1912年2月8日離職回到原籍大王村閑居。在此期間,曾於西冊田村桑乾河鐵索橋北岸,親筆書寫普濟橋碑文。石碑正面寫有「普濟橋」三個大字,其字體渾雄有力,氣勢宏偉,為世上罕見,石碑後面刻有鐵繩橋詩一首:
層冰開(氵互)客心驚,每到春秋阻旅行。
西望河源來馬邑,東連山勢拱燕京。
懸崖陡立千尋峭,鐵索凌虛一道橫。
步步輿梁無痛涉,回頭共說險途平。
1917年,李殿林因病去世,享年74歲。喪訃傳到故宮,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宣統甚表哀悼,溢號「文僖」,追贈相國。墓葬於大王村北,如今石獸、碑文並存。李殿林辭職歸里之後,為人公正,恤老憐貧,很受當地人民愛戴。直到現在,陽高縣和大同縣一帶的人民,經常傳頌著「六大人」刻苦攻讀、智審貪官和為民除害的故事,每逢清明時節,經常有人前往墳前祭祀。
李平生以書法、詩詞自娛,著有「銓政管見」、「雲中草堂詩文集」、「江左校士錄」等書,前兩部書之手稿和後書刊印本,都在山西省圖書館收存。
反清名將宋世傑
宋世傑,字俊臣,大同市人。1873年生於城內貧民家中。世傑之父宋安,是清軍綠營軍中的廚師。宋世傑自幼家境貧寒,只讀過幾年私塾,12歲時跟隨父親宋安學習武術。後來又拜師傅侯全亮學習刀、槍、劍、戟等兵器和摔、打、擒、拿等拳路。因其天資聰明,成績優秀,很受師傅器重。學業期滿之後,便收徒弟,專門以教授武術為生。
宋世傑平日為人性情豪爽,專愛結交英雄豪傑,打抱人間不平。目睹清朝政府腐敗無能,民不聊生,心中無比憤慨,因他經常痛罵貪官污吏,雖曾多次遭受當局逮捕和刁難,但仍然不屈不撓,致使官府深感「頭疼」。因此,被稱之為「二麻煩」。但他在人民群眾心目之中,卻有很高威望,甚至在京包鐵路沿線也享有盛名。
就找到這些了!
『捌』 山西大同有什麼名人
張雄,一個被愛曾傷過的,他付出的愛,卻換來了女友的一句話,她說她有有對象了,一個曾經很好的男孩子,聽了這句話,慢慢的變的無情了,具體情況不必了解
『玖』 山西大同的歷史
大同市位於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京包鐵路、北同蒲鐵路、大秦鐵路的交點,北鄰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東鄰河北省張家口市、西南與山西省朔州市相接,總人口321萬,市區非農業人口112萬,是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素有「煤都」和「菲尼克斯」之稱。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比較有影響力的大城市之一,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
春秋為北方少數游牧民族居住地。
戰國趙武靈王初設平城,隸屬代郡
秦大同東西分屬雁門郡和代郡,並在境內修築長城。
西漢沿襲秦制,雁門郡屬並州,代郡屬幽州。白登之圍發生於此。
東漢漢明帝時,通光寺建成,大同最早的佛教寺廟。
三國大同為烏桓、鮮卑等部族占據
北魏初期建都於此,稱「代京」、「平城」。
唐為雲州
五代時作為燕雲十六州的一部分割讓與遼
遼代,遼在此設西京大同府,為遼國陪都。
金也在此設西京大同府,為金國陪都。
元代改為大同路。
明改路為府,隸屬山西布政使司。管轄渾源,應,朔,蔚等四州七縣。明朝時大同為十三重鎮之一,有藩王封地,並駐重兵,最多時有13.6萬人,戰馬5萬多匹,當時有「大同士馬甲天下」之說。
清為大同府治。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歸察哈爾省,並由由大同城區設立大同市,
1953年察哈爾省撤銷,大同重新劃歸山西省
1958年大同縣並入
1964年大同縣又分出,為地級市。
1993年7月雁北行署撤銷,原有縣中的7縣劃歸大同市。
坐標:東經112°34′──114°33′,北緯39°03′──40°44′。 大同市北鄰內蒙古自治區豐鎮、涼城,東鄰河北省陽原縣,南接山西省朔州市和忻州市。
地形
市區三面環山,御河縱貫南北。中部、南部是廣闊的平川(大同盆地),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一般海拔在千米以上。山區可分南、中、北三段。南部山區山勢險陡,主峰塔兒山海拔1714米。大同煤田主要分布於此。中部山區,最高峰為大鍾山,海拔1417米,是大同中部制高點。北部山區群山交錯,溝深坡陡,最高峰銀星山海拔1565米,野孤嶺海拔1201米,與東南部馬鋪山構成大同北部門戶、京包鐵路咽喉。西北部丘陵、山地交錯,溝谷縱橫, 地形復雜。
大同市絕大多數戶籍人口無宗教信仰。此外,分布有少量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信仰群體。
自然風景區
北嶽恆山:五嶽之一、位於渾源縣城南10公里,距大同市65公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8米。
大同火山群:是中國東部著名的死火山群,由東西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形成於第三紀,主要分布在左雲、右玉等縣;一部分 形成於第四紀,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北部。
大同土林:位於大同縣杜庄村,是丘陵低窪地帶雨水交匯沖刷形成的地貌奇觀。
渾源湯頭溫泉
『拾』 關於大同的歷史
大同,在大禹劃分九州的時代,是屬於古冀州的,靠近九州的邊界,離北方游牧民族非常近。是華夏族與北狄的交接地帶。等到商朝的時候,商朝開國君主在今天大同南部地區,分封了一個國家,叫代國,他跟商朝王室一樣,姓子。
代國的歷史從商朝初年一直到戰國初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代國以北就完全是游牧民族的領地,史書記載,這些部落有東胡、林胡、婁煩等幾個不同的民族。等到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滅亡了代國,其領土就跟這些游牧名族接壤,經常受到他們的侵擾。
不久,趙國就建立了強大的騎兵部隊,憑借這支部隊,趙國軍隊將東胡,林胡,婁煩這個幾個民族從大同地區驅逐了出去,並在山西北部、內蒙古南部,建立了三個郡,雲中郡、雁門郡和代郡,並建立了大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平城。後來,趙武靈王的墓也建在了大同下面的靈丘縣。
西漢初年,剛剛建立漢朝的漢高祖劉邦在大同白登山,被匈奴冒頓單於四十萬騎兵,圍困了七天七夜。據說,最後靠陳平獻美人計而逃脫。從此,一直到漢武帝時期,七十多年,漢朝和匈奴一直是以和親政策為主。
等到漢武帝時期,大同是邊關重地,飛將軍李廣也長期在大同一代同匈奴作戰。
大同,在大禹劃分九州的時代,是屬於古冀州的,靠近九州的邊界,離北方游牧民族非常近。是華夏族與北狄的交接地帶。等到商朝的時候,商朝開國君主在今天大同南部地區,分封了一個國家,叫代國,他跟商朝王室一樣,姓子。
代國的歷史從商朝初年一直到戰國初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代國以北就完全是游牧民族的領地,史書記載,這些部落有東胡、林胡、婁煩等幾個不同的民族。
正是由於大同是山西北部難得的一塊平原,而且又緊靠游牧民族所佔據的蒙古高原,是他們進入中原地區的門戶。所以歷史上,這里一直是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爭奪的焦點。
等到三國時期,這里重新被游牧民族烏桓和鮮卑佔領,平城逐漸成為廢墟。等到南北朝時期,蒙古高原上的鮮卑族逐漸強大起來了。他們建立了北魏王朝,他們在漢代遺址之上,重新修建了平城。公元398年,北魏帝國正式遷都平城,大同開始了他作都城的歷史。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重要的事情,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漢族大融合的一段時期,也是佛教、道教、儒家文化大融合的一段時期。大同作為北魏帝國的首都,見證了一段歷史。
在遼代,大同作為這里的地名被正式確定下來,一直到現在。看來,游牧民族對大同世界,也是非常的嚮往。
明代,大同終於又回歸漢民族政權的統治之下。但也意味著,他又成為邊塞之地,殺戮的戰場。更重要的是,自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這里成為保衛北京最重要的軍事重症,將會承擔更多的沖擊。
1453年,蒙古大軍入侵大同,皇帝明英宗帥50萬大軍御駕親征,如同漢高祖一樣,又被包圍了。但這一次,他沒有劉邦那樣幸運能夠逃脫,而是全軍覆沒,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悲慘的俘虜皇帝之一。
明代,大同對北京太重要了,所以這里留下了堅固的城牆。城牆的夯土是如此的結實,以至於建國後一直沒有拆除完畢。當城牆磚被後人漸漸拿去建房子之後,就剩下黃黃的土牆了。
這種狀況持續了好多年,曾經讓大同的市容大受影響。近年來,大同重新維修了城牆,加添城牆磚,重修城樓,讓大同城牆的雄姿重現於世。
(10)大同歷史學家擴展閱讀
大同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國北方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大同自古為軍事重鎮和戰略重地,是兵家必爭之地。曾發生上千次大小戰事。大同境東北的采涼山是漢代劉邦與匈奴奮戰七晝夜的戰場;金沙灘(今屬朔州界)是楊家將血浴沙場的故址。
大同是民族融合的大平台,在促進中華民族大融合上功績卓著;是都城建設的里程碑,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設獨具特色;是改革創新的大舞台,北魏平城時代的重大政治、文化改革,影響深遠,蔭及盛唐;是佛教中國化的先行者,佛教的政治化、本土化是從平城時代開始的;
是古都藝術的新模式,無論是北魏時代的雲岡石窟,還是遼金時代的華嚴寺、善化寺等,均堪稱曠世精品,開創了大同模式;大同還是軍事防禦的大前沿。大同是在中國歷史上地位顯著的古都、藝都、佛都、軍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