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大學排名
歷史學分為中國史和世界史,根據教育部官方學科評估排名結果,國內在這兩個方面排名靠前的大學分別如下兩個表所示:
❷ 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結果上哪看
可登陸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查看,結果如下:
2012年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
評估工作程序
為保證「嚴謹規范、公開透明」,學科評估按照以下程序進行,並將以下程序對參評單位預先明示。
1、數據採集
數據採集包括「公共數據採集」與「單位材料報送」兩部分。學位中心通過教育部、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有關教指委、學會等官方數據源獲取公共數據;通過參評單位申報獲取參評學科數據。
2、數據核實
評估數據真實性是評估結果可靠性的重要保證。數據核查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按數據採集標准,對單位填報數據進行篩查;
二是開發專門系統,對多單位、多學科重復填寫的數據進行核查;
三是利用學位中心構建的公共信息庫,開發專門系統對填報數據進行核對;
四是對發表學術論文等數據進行抽查。此項工作是學科評估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核查反饋材料多達近萬頁。
3、信息公示
在確保國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對單位填報的部分信息在參評單位范圍內進行網上信息公示,接受各方異議,並對異議情況再按評估標准進行確認。
4、專家問卷調查
學科評估借鑒國內外經驗,採用「客觀評價和主觀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模式,邀請專家對學科聲譽、學術道德、社會貢獻與學生畢業後質量等進行主觀評價。
主觀評價通過「問卷調查」方式進行,每個學科參與調查的一般為50-100人。本次評估除邀請本學科專家外,還特邀了部分來自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30多個部委及大型企業的近500名行業、企業界人士。
5、結果統計與發布
學科評估結果按照「精確計算、聚類統計」的原則產生。本輪評估首先按指標體系精確計算得到的原始得分,然後改變以往「四捨五入取整」產生並列排位的做法,採用「聚類統計」演算法,將原始得分相近的聚為一類。
使得分類更科學、同一類並列的單位更多,從而淡化名次,引導單位更加關注學科建設的優勢與不足。考慮到科研院所的特殊情況,高校和科研院所評估數據進行統一計算,公布時分別排列。
(2)歷史學科評估擴展閱讀
一、評估目的
學位中心開展學科評估的目的:
1、是服務大局,貫徹落實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鼓勵專門機構和社會中介機構對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課程等水平和質量進行評估」的精神,服務研究生教育「提高質量、優化結構、鼓勵特色、協同創新」的大局。
2、是服務高校,通過對學科建設成效和質量的評價,幫助高校了解學科現狀、優勢與不足,促進學科內涵建設,提高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
3、是服務社會,提供客觀的學科水平信息,為學生選報學校、學科和社會人才流動提供參考。
二、參評條件與參評情況
學位中心堅持「自願申請參加,免收參評費用」的原則開展學科評估工作。各單位只要有一個及以上二級學科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授予權(即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均可申請參加該一級學科的評估。
第三輪評估按「新學科目錄」進行,要求「拆分學科」(如原「歷史學」、「建築學」)相關學科必須同時申請參評,以客觀反映學科拆分後的真實情況。
第一輪評估於2002-2004年分3次進行(每次評估部分學科),共有229個單位的1366個學科申請參評。第二輪評估於2006-2008年分2次進行,共有331個單位的2369個學科申請參評。本輪評估在95個一級學科中進行(不含軍事學門類),共有391個單位的4235個學科申請參評,比第二輪增長79%。
三、評估指標體系
學科評估採用「客觀評價與主觀評價相結合、以客觀評價為主」的指標體系,包括「師資隊伍與資源」、「科學研究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學科聲譽」四個一級指標,指標權重全部由參與學科聲譽調查的專家(本輪評估約5000名)確定。
根據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三十條」、「2011協同創新計劃」和「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等有關精神,第三輪評估廣泛徵求各方意見,指標設置突出「質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關注的「學生評價、論文評價、科研評價、特色評價」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倡導新的「學科評價質量文化」。
❸ 歷史專業好的大學
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國內歷史專業並列第一的是北京師范大學和復旦大學,然後依版次有北京大權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首都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陝西師范大學等。
❹ 復旦的歷史學科有多強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5年的史學系,這是復旦最悠久的系科之一。在這90多年的發回展歷答程中,復旦歷史學科的建設不斷完善:在歷史學一級學科的帶領下,設有史學理論與史學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等7個二級學科;原屬歷史系的歷史地理專業,也獨立發展成歷史地理研究所。
復旦歷史學科的建設成果位於全國前列。1994年,復旦歷史系被教育部列入「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2007年,「中國近現代史」成為「國家重點學科」;在最近的2017年學科評估中,復旦歷史學科獲得A+評級。
❺ 學科教學「歷史」這個專業的大學排名
答:(一)北京大學
歷史學系現有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專地理學、專門史屬、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及考古學8個二級學科。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
(二)南開大學
歷史學院擁有8個二級學科。全院下轄,歷史學系、世界史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歷史研究所、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古籍與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個教研室、研究室。
❻ 開設歷史學的二本大學
河北大學天津師范大學 首都師范大學 河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內蒙古民族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
安徽大學山西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
雲南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天水師范學院四川師范大學
2009中國大學歷史學前50名
名次
等級
校名
1
A++
北京大學
2
A++
北京師范大學
3
A++
復旦大學
4
A++
南開大學
5
A+
南京大學
6
A+
山東大學
7
A+
華中師范大學
8
A
中山大學
9
A
武漢大學
10
A
清華大學
11
A
中國人民大學
12
A
四川大學
13
A
華東師范大學
14
A
蘭州大學
15
B+
陝西師范大學
16
B+
廈門大學
17
B+
暨南大學
18
B+
東北師范大學
19
B+
吉林大學
20
B+
浙江大學
21
B+
西北大學
22
B+
鄭州大學
23
B+
河北大學
24
B
天津師范大學
25
B
首都師范大學
26
B
河北師范大學
27
B
河南大學
28
B
中央民族大學
29
B
福建師范大學
30
B
內蒙古民族大學
31
B
上海師范大學
32
B
華南師范大學
33
B
西南大學
34
B
安徽大學
35
C+
山西大學
36
C+
南京師范大學
37
C+
廣西師范大學
38
C+
雲南大學
39
C+
聊城大學
40
C+
江西師范大學
41
C+
上海大學
42
C+
蘇州大學
43
C+
湖南師范大學
44
C+
內蒙古大學
❼ 中國有哪些歷史系很好的一本大學
目前,教育部在學科評估中把歷史學類分為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三個一級學版科,每個學權科方面的優勢高校有所不同。
中國史在學科評估中靠前的高校依次是北京大學、北師大、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世界史靠前的依次是北大、南開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北師大、華東師大等;考古學靠前的依次是北京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
綜合看,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師大、南開大學等,是在三個方面都比較強的高校。
❽ 國內二本學校歷史系最好的學校
國內二本里歷史學最好的幾所大學分別是:首都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以上所列四所大學是教育部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僅供參考。
❾ 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排名
中國各大學的中國史學科在全國范圍內的排名問題,你可以參考「教育部學位與回研究生教育發展中答心」發布《2012年 學科評估結果》。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學科評估,是按照《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的學科劃分,對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水平評估。
《2012年 學科評估結果》中的0602中國史的全國高校排名如下:
http://e.sina.com.cn/kaoyan/2013-01-29/1128370397.shtml
❿ 關於歷史學中國史中國大學的排名
國內高校之中,「中國史」這個學科的全國排名問題,你可以參考「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的《2012年 學科評估結果》。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開展的學科評估,是按照《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的學科劃分,對具有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予資格的一級學科進行的整體水平評估。
該評估的全文可以在新浪網找到:
http://e.sina.com.cn/kaoyan/2013-01-29/1129370401.shtml
《2012年 學科評估結果》中的0602中國史的全國高校排名如下: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46所,本次有40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58所。 註:以下相同得分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
學校代碼及名稱 學科整體水平得分
10001 北京大學 89
10027 北京師范大學89
10246 復旦大學 87
10002 中國人民大學 85
10055 南開大學 84
10284 南京大學84
10511 華中師范大學84
10558 中山大學84
10003 清華大學 81
10384 廈門大學81
10486 武漢大學81
10610 四川大學81
10422 山東大學 79
10269 華東師范大學 77
10718 陝西師范大學77
10730 蘭州大學77
10028 首都師范大學 75
10183 吉林大學75
10697 西北大學75
10270 上海師范大學 73
10532 湖南大學73
10075 河北大學 72
10094 河北師范大學72
10200 東北師范大學72
10285 蘇州大學72
10357 安徽大學72
10459 鄭州大學72
10635 西南大學72
10108 山西大學 71
10126 內蒙古大學71
10280 上海大學71
10319 南京師范大學71
10335 浙江大學71
10394 福建師范大學71
10475 河南大學71
10574 華南師范大學71
10736 西北師范大學71
10065 天津師范大學 70
10445 山東師范大學70
10512 湖北大學70
10140 遼寧大學 67
10165 遼寧師范大學67
10346 杭州師范大學67
10636 四川師范大學67
10681 雲南師范大學67
11117 揚州大學67
10053 中國政法大學 66
10118 山西師范大學66
10320 江蘇師范大學66
10451 魯東大學66
10524 中南民族大學66
10742 西北民族大學66
10351 溫州大學 64
10487 華中科技大學64
10489 長江大學64
11258 大連大學64
11646 寧波大學64
10167 渤海大學 63
資料來源: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2年 學科評估結果》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