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18珠穆朗瑪峰雪崩事件的珠穆朗瑪峰雪崩介紹
雪崩發生在當地時間18日早晨6點30分左右,地點靠近1號營地,在海拔大約5800米處,內在通往容孔布冰川的路上。這批夏爾巴向導從海拔5364米的珠峰大本營出發,前往海拔約5900米的1號營地,目的是為後續登山者做技術准備,例如鋪設繩索和階梯。 珠峰先前死亡人數最多的一起事故發生在1996年,8名登山者當時在攀登途中遭遇強烈雪暴,兩天內相繼死亡。
據尼泊爾一名旅遊局官員證實,目前珠峰一號營已被雪崩沖走,多名登山者被困於一號營,目前正等待救援,部分人能夠藉助社交媒體與外界聯系。
上午:當天早晨發生在珠峰南坡的雪崩已造成至少7人死亡。
下午:已經有至少12名尼泊爾當地夏爾巴向導遇難,死亡人數有可能進一步上升到14。 珠峰南坡的雪崩已造成15人死亡。尼泊爾登山協會主席昂·策林說,這是人類攀登珠峰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 甚至一些從事登山向導的夏爾巴人提出抗議,反對登山季。
B. 登山者遭遇雪崩,你還知道哪些攀登喜馬拉雅山發生的慘劇
攀登喜馬拉雅山一直是許多有志青年的夢想。對於那些愛冒險的青年來說,攀登喜馬拉雅山應該是他們的一個執念。但是由於喜馬拉雅山上的溫度過低,天氣條件又是變化莫測,所以很有可能會發生意外。近些年,由於攀登喜馬拉雅山遭遇意外的事情屢見不鮮。
在等待期間,夫妻倆又有沒有帶足夠的厚的衣服,男人都被凍得瑟瑟發抖。但是還在襁褓中的孩子需要餵奶,在這樣冷的天氣里,每每一次奶,妻子的體溫都會下降很多。但是為了能夠讓孩子活下去,妻子還是一次又一次的給孩子餵奶。丈夫一直在不停地制止妻子。但是妻子為了能夠讓孩子活下去還是選擇了餵奶,最後,當救援部隊到達的時候,看到已經被凍死的妻子還在維持著餵奶的姿勢。而被動暈的父親懷里的寶寶的小臉也是紅撲撲的。
這一對兒父母,尤其是媽媽為了孩子放棄了自己的生命,可見母愛之偉大讓人贊嘆!
C. 什麼是雪崩呢
雪崩主要是來發生在地形十自分險峻,年降水量充沛的高山積雪區。人們都知道雨下多了,會使江湖泛濫,造成水災。雪下大了,高山積雪較大,山頂大量積雪,由於新老積雪層不同,密度也不一樣,雪層表層的蠕動速度要比底層快,這種蠕動就造成雪層錯落,裂開,等多種原因就發生了雪崩。
D. 雪崩的內容簡介
第一本以網路人格和虛擬現實的初步暗示為特色的塞伯朋克小說。另外,你會喜歡上那個叫Hiro Protagonist(日本名)的主人公,他是一名黑客、日本武士兼披薩餅快遞員。 網路世界的崛起為科幻作家的思想提供了一個馳騁萬里的絕妙空間。同時,科幻小說也為網路世界的發展和網路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功效。今天的很多術語都源自於這些天才文學家的靈感。比如「賽伯空間」(Cyberspace)這個名詞,就是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在短篇故事「整垮珂蘿米」(Burning Chrome,1981年)中所創造,隨後在他最有名的小說《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1984年)化為實在的例子。這本典型的計算機科幻龐克小說,科幻、性、迷幻葯加上搖滾,加上這個新鮮的詞彙,對電腦迷們有著特別的吸引力。但是對今天的互聯網更真切的演繹和解釋,「虛擬實境」(Metaverse)可能比「賽伯空間」更勝一籌。「虛擬實境」來自科幻小說家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1992年寫的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書中,斯蒂芬森描繪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數字空間「Metaverse」,為地理空間所阻隔的人們可通過各自「化身」(avatar)相互交往,度過閑暇時光,還可隨意支配自己的收入。
與威廉·吉布森和Rudy Rucker等的早期賽伯朋克(cyberpunks)小說不同,《雪崩》加入了更多的黑色幽默。同時,史蒂芬森曾做過計算機的編程員,非常了解電腦網路和黑客生活。可以說,《雪崩》將賽伯朋克的世界、復雜的語言學理論和後現代主義的諷刺強行結合在了一起,堪稱第一本以網路人格和虛擬現實的初步暗示為特色的塞伯朋克小說。在2003年《商業2.0》雜志推出的「每位CEO必讀的偉大書籍」中,文章對此書如此評價道:「舊媒介產品中幾乎很少能夠像這本書那樣,為新媒介世界注入如此多的東西。被企業化的政府和送比薩餅的敲詐勒索景象簡直令人頭暈。《雪崩》引發了「賽伯朋克」的產生,而後者依然能夠從這本有趣且令人心醉神迷、讓人愛不釋手的書中獲得靈感。」
《雪崩》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不久的21世紀的美國。那時,美國社會徹底公司化,美國政府已經垮台,政府經商,淪為二流企業,為大財團大公司跑龍套。主人公Hiro Protagonist,是一名天生的黑客和日本武士兼披薩餅快遞員,靠為黑手黨遞送皮薩餅謀生的。當致命的雪崩病毒,開始戰勝黑客,並且威脅到虛擬現實本身時,Hiro就成了制服病毒的人。《雪崩》確實是一本光彩奪人的小說:混合了賽伯空間的狂歡作樂、宗教、異乎尋常的幽默、以及刺激的冒險情節,以及黑手黨、潛在的致命、遞送皮薩餅的30分鍾期限、半智能的核動力的看門狗,琳琅滿目。與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神經浪遊者》(NEUROMANCER)和帕特·卡蒂根(Pat Cadigan)的《合成人》(SYNNERS)等傳統朋克小說形成鮮明對照。1959年10月31日,史蒂芬森出生於美國馬里蘭。雖然,史蒂芬森很早就開始寫小說,但直到1992年出手《雪崩》,才一炮走火,一舉確立了科幻小說大師的地位。此後,平均四年出版一本大部頭的巨著。1995年,描寫納米技術的《鑽石年代》(The Diamond Age: or A Young Lady's Illustrated Primer)。1999年,推出描寫數據密碼的1000多頁的《編碼寶典》(Cryptonomicon),全書綜合了歷史小說和科技驚險小說的要素。以二次大戰的密碼破譯員和計算機研製和東南亞建立的「信息天堂」(data haven)這兩個傳奇故事作為線索,平行展開。書中的「信息天堂」中沒有政府乾涉電子郵件、線上金融交易和網路,客戶將享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安全感,隱私獲得充分保障。2003年,他推出《巴洛克記》(「Baroque Cycle」)(共三卷)的第一卷《怪異的人》(Quicksilver)。長達927頁,追述了1656至1714年間發生的故事,其中無處不閃爍著思想的火花。該部小說的故事像茂盛的枝葉一樣,朝四周伸展開來,豐富的敘述中時時透出褻瀆神靈的態度,向讀者傳達了一個永恆的真理:科學不可逆轉地改變了整個世界。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有牛頓、萊布尼茨(德國著名的哲學家和數學家)等曾為科學作出過巨大貢獻的人物,他們和史蒂芬生筆下的那些性格怪異但才智超人的虛構人物一道推動著小說的發展。
E. 普利策獎獲獎作品《雪崩》為什麼引起新聞界震動
普利策獎獲獎作品《雪崩》為什麼引起新聞界震動
陳力丹 向笑楚 穆雨薇
2014年07月14日16:24 來源:新聞愛好者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的陳力丹教授和向笑楚、穆雨薇同學最近就去年獲得普利策新聞特稿獎作品《雪崩:特納爾溪事故》(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進行了專題討論。該作品[1]報道了16名滑雪愛好者遭遇雪崩的經過,在報道技術上顛覆了傳統報紙的新聞呈現方式,把文字、音頻、視頻、動漫、數字化模型(DEM)、衛星模型聯動等集成,發表在《紐約時報》的網站上。引起關注的當然不是報道的內容,而是它將各種網路傳播的新技術運用於報道新聞。
陳力丹:《雪崩》到底是怎樣一個報道?為什麼後續會引起大量關注和褒貶不一的評價?從新傳播技術對傳統新聞報道影響的角度看,未來新聞報道的形態將向哪個方向發展?《雪崩》是否能夠代表未來新聞報道的發展方向?這里請兩位同學對此做專題討論。向笑楚同學用文字介紹這一新型新聞作品的特徵和展現方式,穆雨薇同學則論證這一作品的問世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向笑楚:《雪崩》的展現方式與製作團隊
打開這個作品的新聞網頁,呈現在眼前的首先是全屏循環播放的積雪滾落下山坡的視頻,往下滑動頁面,文字穿插於視頻、照片和信息圖之間。顛覆性的新聞呈現方式背後,是整個新聞製作團隊之間的默契配合,因此這個普利策特稿獎不單屬於組織者約翰·布蘭奇(John Branch),還應該屬於整個團隊。這個新聞獎不同於一般的獎項,它引起新聞界的震動,使未來新聞的形態和發展方向,以及新聞報道如何跟進新傳播技術的應用等問題被再次提上日程,出現了比以往更為激烈的討論。
2012年12月20日《紐約時報》推出特別報道《雪崩:特納爾溪事故》。這是一件完全孕育於新媒體技術的新聞作品,它先在《紐約時報》網站上發表,6天之內就收獲了350萬次頁面瀏覽,3天後才在印刷版報紙中刊出。該獎評審委員會在頒獎詞中絲毫不掩飾對於它的喜愛:「《雪崩》對遇難者經歷的記敘和對災難的科學解釋使事件呼之欲出,靈活的多媒體元素的運用更使報道如虎添翼。」可見,除了高水平的寫作、原汁原味的內容、連貫統一的行文,融合了多媒體的「三維特稿」才是記者約翰?布蘭奇和他的團隊帶給讀者們的最大驚喜。
提供多媒體交互的現場感體驗,是這部作品的顯著特色。它報道的是發生於2012年2月19日美國史蒂文斯?帕斯滑雪場的一場災難,包括6部分驚心動魄的故事,集合了新聞事件回顧、滑雪者的罹難口述、雪崩的科學原理等多個視角。全景地圖、采訪視頻和音頻、交互圖片與知名滑雪者的傳記在該作品中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小的視覺高潮。
點開《雪崩》報道首頁,一大幅雪山的動態畫面立刻映入眼簾,寒風吹過雪山,白雪飄飄令人寒意頓生。畫面空白處顯現報道標題「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By John Branch」,好似大幕拉開,電影即將上演。隨著游標向下拖拽頁面,全篇特稿徐徐展開,伴隨著視頻、動畫和圖片集錦均勻流暢地嵌入行文之中,整體感覺簡潔大方,自然不生硬。在表現滑雪者逃生時,讀者眼前出現了一個全真模擬雪崩發生現場的動畫,甚至還可以聽到大雪球沿山坡滾下時發出的咆哮聲,情景逼真令人凝神屏息。
作品還有一處很細心的設計:在每位采訪對象出現後,就會在網頁的右邊出現以該人物頭像為標志的背景信息框,點擊即可了解這個人的具體信息,包括他們的年齡和職業。筆者認為,這正是新聞專業主義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獨特呈現。新聞報道的專業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報道信源」的精準無誤,而強調被采訪對象的信息正是以一種更為生動和直觀的方式來凸顯這種專業意識。
更為神奇的是,《雪崩》網頁還會根據讀者滑鼠瀏覽動作的快慢,自動調整視頻的播放速度和對應內容,真正實現了實時互動。如果讀者十分喜愛這個作品,便可以通過網站頂端的社交媒體鏈接進行分享。一位名為「Cal」的網友評論道:「這個作品太打動人了,我對它的喜愛難以言表。感謝記者約翰,你為我們帶來了媒介融合的強烈心靈撞擊。我已將鏈接分享給所有愛好滑雪的朋友。」
的確,在影音、圖片、視頻和動畫的交織行進中,讀者已不知不覺閱讀完近1.8萬字的特稿。稍微感到枯燥乏味的時候,這些多媒體元素都能將讀者重新吸引回特稿上面。讀者已經不是在看新聞,而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觸碰新聞,以身臨其境的狀態感知事實。聽其音,觀其形,《雪崩》為用戶提供了獨一無二的用戶體驗。
《雪崩》的製作團隊顛覆了傳統的新聞報道組織模式,它由十幾人組成,分為3個小團隊,分別是采寫組、多媒體製作組和技術發布組。采寫組以記者約翰·布蘭奇為核心,輔助他進行報道的還有體育主編喬?塞克斯頓等6人。多媒體製作組由圖形主管史蒂夫·都依內斯(Steve Duenes)帶領傑米利?懷特(Jeremy White)等5人組成。技術發布組的架構與多媒體製作組相仿,由數字設計副主管安德魯?庫尼曼(Andre Kueneman)帶領艾倫?麥克萊恩(Alan Mclean)等4名成員協作完成。
《雪崩》製作團隊打破了以往傳統媒體中從記者到執行主編的垂直型的采編架構,代之以全新的「分組互動寫作模式」——采寫組、多媒體製作組和技術發布組缺一不可,這可以看作是編輯部為了應對新媒體沖擊而進行的生產方式的變革。變革後的編輯部能夠更好地滿足受眾多元化的閱讀需求,媒介融合下的新聞生產力大幅度提高。筆者認為,普利策新聞獎不應只頒給記者約翰·布蘭奇一人,而應頒給整個團隊。
此外,製作團隊的大數據新聞生產也值得關注。該事故發生後,在推特(Twitter)和臉譜(Facebook)上迅速發酵,關於救援進度、天氣狀況、遇難生還名單、雪崩的科學知識等,被迅速轉發、評論和分享。製作團隊通過數據扒取和挖掘工具(即利用大數據),通過對熱點話題和關鍵詞的搜索,獲得了大量的數據,從中分析出受眾的關注點、知識盲點分別是什麼,隨後才著手策劃這個新聞專題,非常有針對性。
《紐約時報》對於發行渠道也進行了創新,他們率先將「雪崩」轉製成電子書,一本賣2.99美元,其原版內容均為《紐約時報》的優質新聞報道。網站前期大量的點擊和瀏覽為紙質報紙和電子書的銷售做了宣傳和鋪墊,後者更像是對於網站內容的實體化珍藏版本。《雪崩》似乎成了一塊可以墾荒的孕育著無窮商業價值的寶地,知名技術博客Gigaom.com創始人奧姆?馬利克(Om Malik)提出更大膽的想法:「為何不在特稿當中植入雪橇和羽絨服的廣告呢?」
F. 中國歷史上被雪崩掩埋的長勝軍隊
歷史學的特性的認識上,實基本一致,因此可作進一步的融合而成為一派之說專。就研究狀況而言,未來中屬國史學本體論研究,如果說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學派的話,那麼,它們無疑是值得援用為學派建立和發展的理論基礎的解說。
因為,歷史學不僅僅是一時,我們今天確定歷史學的定義,不能滿足於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時代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史學認識水平,必須結合後馬克思恩格斯時代,特別是當代中國和世界的史學實踐的現實存在狀況,從而作出我們時代的關於史學的確切定義。史學定義的重新確定,必須符合並反映這個時代要求。
G. 4·18珠穆朗瑪峰雪崩事件的珠穆朗瑪峰歷史背景介紹
遇難者幾乎全部是尼泊爾(夏爾巴人)高山向導,這很可能成為珠峰歷史上最慘重的山難,此前珠峰死亡人數最多的事故發生在1996年,當時有8人遇難。
事發地以危險著稱
尼泊爾登山協會成員昂·策林說,雪崩發生在登山者稱為「爆米花地」的一片區域。這里靠近南坡以危險著稱的昆布冰川,是從大本營前往海拔5943米的1號營地的必經之處。
夏爾巴人以為攀登珠峰的各國登山者充當向導和背夫而聞名,通常負責為登山者背負帳篷,提供食品,鋪設繩索。但同時,先行探路、鋪路的夏爾巴向導們常常面臨巨大風險。
法新社報道,尼泊爾政府2014年已為734人發放攀登珠峰的許可證,其中包括400名向導。數以百計的登山者和向導眼下聚集在南坡大本營,等待5月初天氣好轉後,向頂峰發起沖擊。
根據尼泊爾政府公布的數據,自1953年人類首次登上世界之巔以來,共有4400多人登頂,大約250人在攀登珠峰時遇難。
幾乎每年都有高山向導遇難
根據珠峰的氣候特點,每年5月下旬都是登頂的最佳時機,現在則是夏爾巴人高山向導最忙碌的時刻:「珠峰每年上半年只有4個『開窗期』(可登頂的日期),一般就是五月十八、十九和二十三、二十四這四天。職業向導們要在登山旺季來臨前完成『修路』工作」。
攀登珠峰本身已是一項危險性極大的運動,夏爾巴人高山向導則是為那些登山者鋪路、領路的職業向導,他們被稱為「珠穆朗瑪峰上的挑夫」,工作危險性非常大。曾建華分析稱:「根據現在傳來的消息,這些遇難的向導是在『修路』過程中遭遇雪崩。我們說的『修路』,就是指向導們清理、修繕登山路線的過程。他們要做很多工作,比如說打路繩、搭金屬梯子、插路標、清理冰裂縫、搭建帳篷、建立前進營地以及運送登山裝備、物資等等。」
「修路」過程極其危險,「因為積雪太厚,稍有不慎就會引起雪崩」,曾建華說,「幾乎每年都有夏爾巴向導在『修路』過程中遇難,只是這次人數是最多的」。這次慘烈的山難是否會對今年5月的珠峰攀登旺季產生影響?「我認為不會,對於那些計劃登頂珠峰的人而言,他們做好了一切准備,而且山難在登山者看來是正常的事情,不會有人因此放棄一次准備了很久的登山計劃」,曾建華介紹道。
「夏爾巴人的歸宿就在山上」
夏爾巴人生活在中、尼邊境,他們因為珠峰而聞名世界。「他們生活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地,很多人都從事高山向導工作」,曾建華說,「他們祖祖輩輩都在山上,商業登山發展起來後,一些夏爾巴人成為職業高山向導,幫助很多人完成了登山夢想」。
現在,夏爾巴人登山向導已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職業高山向導群體。曾建華介紹說:「全球共有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在這些高峰上,只有夏爾巴人才能勝任向導工作」。
「夏爾巴人的歸宿就在山上」,曾建華有些傷感地說,「他們的工作不僅充滿危險,更對身體有傷害,這些高山向導雖然身體素質良好,但同樣會得高山病,而且待遇跟他們的付出不成正比」。
如此慘重的山難,善後工作由誰來負責?曾建華稱:「這些向導都屬於登山公司的員工,工作前都會簽下『生死狀』,還必須購買保險。所以,每個遇難者都會有保險公司來賠償」。
H. 世界歷史曾經發生過的十大災難
記得很久很久以前在一本雜志上看到過,網上找了下,居然找到了。
·幽靈一:北美黑風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國西部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風暴。風暴整整颳了3天3夜,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動的巨大黑色風暴帶。風暴所經之處,溪水斷流,水井乾涸,田地龜裂,莊稼枯萎,牲畜渴死,千萬人流離失所。
·幽靈二:秘魯大雪崩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擁有一望無垠的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峰,山體坡度較大,峭壁陡峻。山上長年積雪,「白色死神」常常降臨於此。1970年5月31日,這里發生了一場大雪崩,將瓦斯卡蘭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毀,造成兩萬居民的死亡,受災面積達23平方公里。
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慘的雪崩災禍。
·幽靈三:孟加拉國特大水災
1987年7月, 孟加拉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水災。連日的暴雨,狂風肆虐,這突如其來的天災,使毫無任何准備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兩個月間,孟加拉國64個縣中有47個縣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襲擊,造成2000多人死亡,2.5萬頭牲畜淹死,200多萬噸糧食被毀,兩萬公里道路及772座橋梁和涵洞被沖毀,千萬間房屋倒塌,大片農作物受損,受災人數達2000萬人。
·幽靈四:「黑色妖魔」鼠疫
老鼠,不僅偷吃糧食,它給人類帶來的最大危害就是傳播病菌,人類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流行的鼠疫,全球性鼠疫發生過3次,死亡人數過億,不少城鎮滅絕。據文獻統計,死於鼠疫的人數,超過歷史上所有戰爭死亡的人數的總和。無怪乎人們稱這種疾病為「黑色妖魔」。
1994年9、10月間,印度遭受了一場致命的瘟疫。泉神節過後的第二天蘇拉特市醫院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起初醫生並不知道病人患的是鼠疫。但接二連三有人死亡,又傳來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爾流行鼠疫的消息,這才意識到一場災難已經降臨。一時間,火車站、汽車站都擠滿了成千上萬的逃難者。30萬蘇拉特市民逃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時也將鼠疫和這種恐懼的心理帶到了全國各地。
·幽靈五:喀麥隆湖底毒氣
帕梅塔高原,是個美麗而令人陶醉的地方。
1986年8月21日晚,人們正在酣睡之中,突然一聲巨響劃破了長空。不少人還沒等弄清發生了什麼事,就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災禍中,至少有1740人被毒氣奪去了生命,大量的牲畜喪生,加姆尼奧村靠火山湖最近,受災也最為嚴重。全村650名居民中,僅有6人倖存。
·幽靈六:倫敦大煙霧
素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每當春秋之交,這里經常被濃霧所籠罩,像是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據統計,倫敦的霧天,每年可高達七八十次,平均5天之中就有一個「霧日」。每當大霧降臨,彌漫的大霧不僅影響交通,釀成事故,還直接危害人們的健康,甚至威脅人們的生命。
1952年12月4日,倫敦城發生了一次世界上最為嚴重的「煙霧」事件:連續的濃霧將近一周不散,工廠和住戶排出的煙塵和氣體大量在低空聚積,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籠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霧散以後又有8000多人死於非命。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霧都劫難」。
·幽靈七:百慕大地區神秘災難
在本世紀海上發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又最令人費解的,當屬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連串飛機、輪船失蹤案。據說自從1945年以來,在這片海域已有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神秘的無故失蹤。失蹤事件之多,使世人無法相信其盡屬偶然。所謂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島,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國佛羅里達州這樣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由於這一片海面失蹤事件疊起,世人便稱它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
1971年10月21日,一架滿載著凍牛肉的運輸機「超星座號」,從一艘正在海面工作的探測船上空飛過。船員們眼看它飛了一分鍾左右,突然,飛機好像被海水吸住似的一頭墜進海里。以後,船員們什麼也未看見,既沒有發現油跡,也沒有找到屍體和飛機殘骸。唯一能證實飛機失蹤的,只是海面上漂浮的一大塊帶血的牛肉。
「超星座號」飛機的失蹤,只是這片神秘海域許許多多起失蹤事件之一。據統計,自1840年至1945年間,這片海域上空就有100餘架飛機失蹤;而這里消失的船隻則更多。
這片被世人稱作「海上墓地」的地方,就是引起全世界許多科學家關注的百慕大三角區。
·幽靈八: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位於前蘇聯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附近。80年前,這里發生過一次極其猛烈的大爆炸,其破壞力相當於500枚原子彈和幾枚氫彈的威力。
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場罕見的慘禍降臨到西伯利亞偏僻林區的游牧民頭上。有幸逃脫這場災難的謝苗諾夫回憶說:「當時天空出現一道強烈的火光,剎那間一個巨大的火球幾乎遮住了半邊天空。一聲爆炸巨響之後,狂風襲來……」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一直傳到中歐,德國的波茨坦和英國劍橋的地震觀測站,甚至華盛頓和爪哇島也得到了同樣的記錄。
·幽靈九:智利大海嘯
據說,智利是上帝創造世界後的「最後一塊泥巴」。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里的地殼總是不那麼寧靜。根據現代板塊結構學說的觀點,智利是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互相碰撞的俯沖地帶,處於環太平洋火山活動帶上。特殊的地質結構,造成了它位於極不穩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來,火山不斷噴發,地震接二連三,海嘯頻頻發生。
1960年5月,厄運又籠罩了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5月22日19時許,忽然地震聲大作,震耳欲聾。地震波像數千輛坦克隆隆開來,又如數百架飛機從空中掠過,呼嘯著從蒙特港的海底傳來。不久大地便劇烈顫動起來。一會兒,陸地出現了裂縫;一會兒,部分陸地又突然隆起,好像一個巨人翻身一樣。瞬間,海洋在激烈地翻滾,峽谷在慘烈地呼嘯,海岸岩石在崩裂,碎石堆滿了海灘……
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級最高、最強烈的地震,震級高達8.9級,烈度為11度,影響范圍在800公里長的橢圓內。大震過後,接踵引發了大海嘯。海嘯波以每小時幾百公里的速度橫掃了太平洋沿岸,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塔爾卡瓦諾、奇廉等城市摧毀殆盡,造成200多萬人無家可歸。
·幽靈十: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中國北京時間3時42分,東經118.2度、北緯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處的地球外殼,比日本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強烈400倍的大地震發生了。
中國新華通訊社於7月28日向全世界發布了這一消息。
幾天以後再次公布了經過核定的地震震級:Mst7.8級。
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這場沒有預報的特大地震中成為廢墟。死亡人數達24萬之多。
北緯40度線,被人們稱為「不祥的恐怖線」。這里,發生了諸如美國舊金山、葡萄牙里斯本、日本十勝近海等無數次大地震。這次地震這個惡魔又一次突襲了北緯39.6度——唐山成為它的犧牲品。
如果再評一次的話,去年的汶川地震肯定會入列。這些災難大多是天災,但如果人們能早點監測到,哪怕是在災難前幾分鍾,也可以救回很多人。
元在災難中喪生的人安息。
這里有個網址,你如果想了解的更詳細的話,可以去看看。http://tieba..com/f?kz=158623957
相對官方的統計只有這么一個。非自然因素造成的災難沒有這么系統的統計,可能需要你自己總結。
I. 黑龍江漠河歷史上有沒有發生雪崩
黑龍江訥河歷史上沒有發生過血崩,因為血量非常小,打不到血崩的那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