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知識分析

歷史知識分析

發布時間:2021-02-12 04:22:40

1. 請你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分析······起因是什麼性質的提問

歷史為認識對象所形成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歷史學的本質局限性,對客觀的歷史事件的認識是有限的,主觀的認識不能完全符合客觀的歷史,因此只有不斷改進逐漸逼近,這一過程同自然科學的過程一致。這種歷史學稱為「歷史科學」。[1]

2. 用歷史知識分析朝鮮半島問題

古代朝鮮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大約在三國時期,朝鮮也分裂成了三個國家。晉南北朝,朝鮮進入後三國時期。隋朝時期,朝鮮也完成了統一。隋煬帝三次伐朝鮮,但並沒有成功。唐朝時,朝鮮進貢稱臣,並和契丹、女真人關系緊密。所以,遼金時期,朝鮮並未受到來自西方的打擊。而宋朝和朝鮮不接壤,聯系就不十分緊密了。蒙古崛起後,朝鮮主動示好,宣布稱臣,雖有兩次叛變,但總體和蒙古關系良好。值得一體的是,這期間,在朝鮮半島上還有一個小國,在元史上有記載。這也是朝鮮在古代惟一一次兩國分治的時期。明朝建立,由於明承認北元政府,所以和朝鮮的關系沒有破裂。朝鮮一方面和蒙古的北元政府繼續良好的關系,一方面承認明朝是自己的保護國。明朝中後期還曾支援朝鮮抗日。但朝鮮和女真人早就關系莫逆,建州女真興起,朝鮮立即幫助女真。所以清廷和朝鮮的關系更加緊密。
近代朝鮮問題,和國際形勢的變化是分不開的。由於清朝國力下降,逐漸強大的沙俄和日本就對朝鮮虎視眈眈。日本搶先動手,從中國手中搶到了朝鮮。沙俄不滿日本的強大,爆發了日俄戰爭。沙俄戰敗後,長期對日採取守勢,並割讓了四個小島給日本。雖然中朝人民極力反抗日本,但是國力相差太大。直到二戰結束,日本才撤出朝鮮。這樣,朝鮮有誰統治,成了放在美蘇中朝四國面前的大問題。
朝鮮人民自然希望國家獨立,美國希望在蘇聯旁邊再放置一個自己的親信國家,蔣介石政府對美國唯命是從,而且國內的形式使他無暇東顧。蘇聯不願意讓美國的陰謀得逞,又不想得罪美國。所以三國又按老辦法,以北緯38`線為界,北面叫朝鮮,首都平壤,南部叫韓國,首都漢城(首爾)。本來這也算一個比較不錯的結局,如果朝鮮韓國同心協力,等到70、80年代,兩國也就統一了。就像德國一樣。但是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在中共和蘇聯的授意下,發動了統一朝鮮的戰爭,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抗美援朝。
朝鮮戰爭初期,朝鮮軍隊節節勝利,眼看就要打敗韓國。但是美國的加入使戰局突變。雖然沒有明確的資料記載,但是一般歷史學家都認為蘇聯在戰前給了朝鮮承諾,即美國參戰蘇聯也會參戰。但蘇聯考慮到國際形勢,恐怕出現第三次世界大戰,就背信棄義沒有參戰。美國輕易的打過了三八線。這時,美國犯了戰略性的錯誤,轟炸了中國東北,給了中國援助朝鮮的借口。如果美國不炸中國,中國犯不上在剛剛建立就和世界第一強國開戰。中國的加入使美國戰敗,並簽訂了《殿邊府協定》,維持朝鮮現狀。朝鮮問題自此算是告一段落,朝鮮半島也就此再無戰爭。
現在的朝鮮,只是以核試驗作為要挾美國的一種手段。開始,美國怕朝鮮有核武器,所以要幫助朝鮮造核電站。但由於美國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的成型,美國就不在援助朝鮮。朝鮮隨即發射原子彈示威。美國現在的態度就是不戰不和,能拖就拖。俄羅斯就是盡量置身事外。中國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管好了也不好,管壞了更不行,所以只能觀望。日本對此事倒是很積極。主要是由於日本是唯一受過核打擊的國家,還有日本希望藉此擺脫二戰戰敗國的約束。
朝鮮爆發戰爭?說出這種話的人非但沒有軍事常識,更沒有政治常識。朝鮮打誰?打韓國?那等於打美國。打日本?日本雖然討厭,但朝鮮還沒有到非打日本不可的境地。打美國?朝鮮現在沒有中遠程導彈,更別提洲際導彈了,他打得著美國么!再說美國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表現的戰鬥力有目共睹,中俄這樣的國家都不能說不膽寒,所以天天聯合公演,別提朝鮮了。打中俄?那就是笑話了。換種思維考慮,朝鮮是有核國家,美國也是。一旦核戰爭打起來,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有多大,這責任誰負。朝鮮不想,美國也得考慮。再說中俄萬一參戰,美國怎麼辦?打就是世界戰爭。打完了仗,誰是世界第一就難說了。美國為了一個朝鮮值么?朝鮮的北面是世界領土面積最大,綜合國力世界第二的俄羅斯;南面是世界人口最多,綜合國力世界第六的中國;東面是世界第二經濟強國日本。再加上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在這里搗亂,所以問題就變得復雜了。朝鮮問題實際是中俄美日四國關系的一種集中體現。
中國的外交政策就是無敵外交,所以,我們在自身利益不受損壞的情況下,盡量置身事外。雖然朝鮮問題上,美日或者前蘇聯辦得某些事情是不怎麼對,但是朝鮮也不是什麼都對,中國應該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盡量調停此事,緩解各國矛盾。

3. 歷史主觀題 分析意義 從哪些角度分析

歷史主觀題基本都以材料為依託,從某一角度為切入點然後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問題的設置跨度很大,有時是對中國古代各朝代的考查,有時是對中國或世界近現代歷史的考查,也有時綜合考查古今中外的同一歷史知識。但不管考哪部分歷史,問題的設置大體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概括、分析類;二、評價類;三、啟示、認識類。
無論是應對哪一種類型的問題,首先得教會並讓學生熟悉掌握解題的關鍵:
審題——中心詞(作答點)+范圍(材料、所學知識)+限定詞(時空、中心內容)+分值(作答點數)。
為了幫助學生能在准確審題的基礎上更簡單有效地掌握解題技能,立足於不同類型問題的作答規律,我歸納出相關的答題公式,通過相關試題的講練與引導,爭取拓展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進而提升學生的答題技能。
一、概括、分析類
(一)「依據材料概括類」公式:立足分值和材料數量,概括段意(關注段頭或段尾)或句意。
例:【材料一】50年代,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美國無論在工業生產、出口貿易、黃金外匯儲備各方面所佔的比重都顯著下降,而西歐六國(法、西德、意、荷、比、盧)所佔的比重則大大上升。50年代中期以後,阿登納說:「如果歐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變化的世界裡走下坡路的話……歐洲的聯合是絕對迫切需要的,沒有政治上的一致,歐洲各國人民將會淪為超級大國的附庸……。」(1955年西歐六國召開會議決定建立一個共同市場和逐步協調它們的社會政策……1966年7月,六國正式成立歐洲共同體。)
(1)根據材料一,概括分析西歐六國走向聯合的原因。(6分)
分析:①分值:6分 作答點數:3、4或6點
②材料:一段 歸納句意(3句)
③參考答案:西歐六國經濟力量增強,對美國的經濟依賴性減弱;(2分)通過聯合,擺脫超級大國政治附庸的地位;(2分)通過聯合,建立一個共同市場和逐步協調社會政策,促進經濟發展。(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二)「原因類」公式: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方面分析(提醒:具體分析依據題乾和課文)
例:【材料二】 對債權的規定和解釋是羅馬法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制定了解決各類債務糾紛時適應的條款,而且特別明晰地規定了契約的各種形式,以及契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2)簡要說明「對債權的規定和解釋是羅馬法的一項重要內容」的原因。(4分)
分析:回歸課文——必修一第六單元第二課的相關內容 只有經濟和政治方面
參考答案:①經濟方面:羅馬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經濟問題復雜多樣;(2分)②政治方面:隨著擴張和版圖的擴大,羅馬公民與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財產糾紛增多。(2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提醒:「背景類」公式:原因+目的+條件
(三)「影響類」公式:性質(實質或地位)、積極(對內、對外)、消極(不足或局限性)
例:【材料二】 對債權的規定和解釋是羅馬法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制定了解決各類債務糾紛時適應的條款,而且特別明晰地規定了契約的各種形式,以及契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材料三】 「在羅馬人那裡,私有制和私法的發展沒有在工業和貿易方面引起進一步的後果,因為他們的生產方式沒有改變。」但當資本主義經濟在封建社會內部逐漸發展起來時,「詳細擬定的羅馬法便立即得到恢復並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國,為了私法(特別是其中關於動產的那一部分)的進一步發展,也不得不參照羅馬法的諸原則。
(3)根據材料二、三及所學知識,簡要分析羅馬法的歷史作用及其影響(4分)
分析:回歸課文,單項分析(積極方面)
參考答案:①地位: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
②對內積極影響: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有利於緩解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穩固了帝國的統治。
③對外積極影響: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深遠影響。(1分)羅馬法的影響還涉及亞洲,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中國清末和民國時期都受羅馬法的影響。(1分)羅馬法中蘊含的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和民族的永恆價值。(1分)(其它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四)「比較類」公式:比較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歷史人物等異同
1.比較方面:背景、目的、方式、結果、影響
2.不同點:鎖定一方,逆向思維。
3.作答思維:①比較需明確宗旨。對歷史事件的比較決不是隨意的為比較而比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過比較異同,或闡明某一問題、觀點,或揭示歷史發展的某一規律。 ②比較需求同存異。不同是絕對的,相同是相對的,絕對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從某種意義上說的。因此,比較時應做到求大同存小異,即要適當放寬比較的要求與條件。③比較需分開層次。首先,要全面回憶要求比較的內容,從基本內容入手找異同其次,將基礎內容進行比較後,應再躍上一個層次,找到更根本的相同點或不同點(找根本、抓本質、看趨勢)。 ④具體作答要求。A.最後作答時取捨比較點 B. 先明確比較點,再作簡要說

4. 就所學歷史知識,分析民國史上兩個「二十一條」之異同,並談談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們的腦海中雖然已經形成袁世凱「賣國」的「定論」,但實際上,我們
中的多數人並沒有看到過「二十一條」的原文本和經過談判簽訂的最後修訂本。通俗
而廣泛傳播的歷史教科書似乎認為讀者不需要看到這些,只要接受它們的「定論」就
夠了。但讀者真的不需要嗎?重述歷史不僅要忠於歷史,而且要尊重讀者,這是歷史
學家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尤其在涉及到給歷史人物扣上「賣國」帽子一類重大指控
的時候。

第一,所謂「二十一條」通過外交談判和袁世凱幕後的「陰謀運作」,最後簽定
的文本實際上只有「十二條」。
第二,原「二十一條」中的第五號共七條,根本沒有簽訂。
第三,原「二十一條」中的第四號全部刪除。
第四,原「二十一條」中的第三號共有兩條,刪除一條。
第五,剩下關於山東和滿洲的十一條,最後簽訂的條件與原先提出的條件大為不
同,不是「留待日後磋商」,就是加進了限制的條件。

應該說,這次談判後簽定的文本,基本實現了袁世凱的願望,這就是他同曾叔度
所說的:「滿洲外的要求,我盡量全數駁回。滿洲內的要求,多少答應幾點,而這幾
點縱答應了,我有辦法要他等於不答應。不但如此,我還要殺他個回馬槍!」

這個「回馬槍」是:「二十一條」中完全簽訂的幾條,在條約簽訂後,也被袁世
凱大多「破壞」掉了。

據曾叔度提供的史料,條約簽定後,袁世凱讓他草擬一個「破壞」辦法,曾叔度
還真搞出了一個,內容大致有,(一)破壞中日國民雜居,應該制定一個外僑內地雜
居條例;(二)破壞日本人的租地、購地,應該制定一個外僑永租地權條例;(三)
破壞日本人可以擔任中國警察顧問的約定,應該制定一個聘僱外人的條例。曾叔度的
意思很清楚,在法律手段中寓以限制之意,即能暗中破壞條約。

但袁世凱認為這種辦法太笨。他說:「我已籌畫好了:(一)購地租地,我叫他
一寸地都買不到手;(二)雜居,我叫他一走出附屬地,就遇到生命危險;至於(三
)警察顧問用日本人,我用雖用他,每月給他幾個錢罷了,至於顧不顧,間不問,權
卻在我。我看用行政手段,可以破壞條約,用法律破壞不了。其他各條,我都有破壞
之法。」

袁世凱有個老秘書,聽說了袁世凱要破壞「二十一條」的話,大不以為然,,他
說:「既然簽訂了條約,就應該重視履行,明知不行,而虛與委蛇,表面允其所要求
,暗中卻加以破壞,必為禍根。本應推誠布公,向日本明言不能應允的原因。如果對
方不聽,縱以兵戎相見,彼曲我直,勝敗之數,尚不可知,而我理直氣壯,雖敗猶榮
。我的意思本應堅持不允。今既允矣,成事不說,壯士斷腕,聽客所為。白山黑水,
暫同棄地,痛定思痛,在關內勵精圖治,待機而動,收復故土,似亦一策。」

袁世凱一聽,斥為書生之見,說:「推誠布公果能成事,世界早太平了。」

袁世凱籠絡張作霖並鼓勵他在東北「抗日」,就在此時。袁世凱的女兒回憶:我
父親搬進中南海後,一直居住在居仁堂內。他的辦公室,設在居仁堂樓下東頭的一間
大房間里。樓下的西部,是他會客、開會以及吃飯的所在。另外,在居仁堂的前院,
還有一處叫做「大圓鏡中」的房子,也是他會客的地方。他在什麼地方會什麼樣的客
,按看來客的身份以及跟他的關系來區別對待的。例如,一般生客在「大圓鏡中」,
熟客在居仁堂樓下西部,最熟的就在辦公室內會見了。如果來客比較有身份,那麼,
會見的地方也可能有所改變。但是他接見張作霖卻是例外。張作霖是當時的二十七師
師長,他由東北來京謁見我父親。按照他的身份以及他和我父親的關系,是只能在「
大圓鏡中」會見的。可是我父親為了表示對他的優遇,卻破例地在辦公室內接見了他
。當時辦公室內的北面,安設著一個多寶格子。格子里擺設著一些古玩器物。其中有
一個絲絨盒子,裡面放著四塊打簧金錶。每一個表的邊上環繞著一圈珠子,表的背面
是琺琅燒的的小人,樣子極其精緻。當時我父親和張作霖分坐在沙發上談話。張在談
話的時候,老是瞅著離他座位很近的這四塊金錶。我父親看到這種情況,曉得他是愛
上這幾塊表了,當時就送給了他。我父親在送走了張作霖以後,一路笑著上樓,說明
了贈表的經過,並笑著對家人說:「他真是沒有見過世面。他既然看著喜歡,我就送
給他了。」說完了,接著又哈哈大笑起來。我父親自己其實不好古玩,他常說:「古
玩有什麼希罕,將來我用的東西都是古玩。」

袁世凱籠絡張作霖抗日獲得成功。有史料載:針對「二十一條」中「日本人可在
南滿買地」的條款,袁世凱秘密制定了一個「懲治國賊條例」:凡未經政府許可,私
賣田土與外國人者,以國賊論,殺無赦。這條例未見頒布,惟聞東北軍界及民間皆傳
言:確有此不成文法。當時,在東北的張作霖不過只有兵千人,有槍千餘支而已。但
「二十一條」簽訂後,袁世凱密派段芝貴僕僕風塵,密赴奉天數次。此後張作霖勢力
陡增,以巨金向德國洋行購買槍械,公開揚言:有我在,日本人不敢走出附屬地,東
北的一寸土地也到不了日本人手中。我們都知道:後來張作霖因抗日而被日本人暗殺
。而在張學良時代,他子承父業,廢止商租章程,人民有以田畝商租者,以盜賣國土
論。日本總領事以張學良片面取消兩國所定之協議,提出抗議,張學良置之不理。

袁世凱死後數年,曾叔度去東北。有日本人告訴他說:「我們日本人在東北,被
囚禁於附屬地界內,一步不敢出附屬地。」至於向中國人購地、租地,更談不到。日
本人受中國各機關聘僱人員,也對曾叔度說:「我等名為顧問,其實絕無人顧,絕無
人問。」

《劍橋中華民國史》對中日「二十一條」之簽訂評價說:以帝國主義開創的先例
來衡量,「二十一條」包含的新內容很少;除了滿洲租借期的延長以外,它對於日本
在華地位也無太大的意義。「二十一條」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日本的外交感覺遲鈍
和笨拙。全世界,尤其是美國所看到的是:當西方列強專注於其它地方事務時,狡猾
的日本在佔中國的便宜。日本外交家們要求保密,結果中國政治家們卻以人所不知的
內容為手段,加強世人對日本的警覺和不信任感。一九一五年五月,向袁世凱發出的
最後通牒,給日本人感覺遲鈍的畫像填上了最後一筆。它並未使日本得到中國人不願
應允的東西,反倒成了後來每年五月二十五日的「國恥日」的象徵。日本為保障自身
地位而阻止中國共和民族主義的企圖,反而使這種民族主義發揚光大並指向自己。「
二十一條」之所以如此強烈地刺激了中國人以及美國公眾,乃是由於它不合時宜。它
是本著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帝國主義相互爭奪的精神制定的,可惜晚了二十年,在中華
民國的崛起和美國進步運動興起之後才能出籠。對日本來說,它顯然是取得了一個代
價過於高昂的勝利。

5.國恥與黑槍該怎樣評價袁世凱與「二十一條」的關系呢?《劍橋中華民國史
》說:袁世凱在「二十一條」談判中「耗盡了日本人的耐心」。但要耗盡對方的耐心
,自己一方首先要有耐心,而且這種耐心不是消極的受難,而是積極主動,堅忍不拔
,也要使點手段,耍點滑頭。對此,日本人肯定很難受。

就在談判剛剛進行一個月的時候,一九一三年二月十九日,袁世凱接到一個關心
他的外國人給他發來的一封匿名信:閣下:我得到很確實的消息,一項針對你本人的
陰謀正在日本公使館方面策劃准備之中。已向使館運入衛隊,所有事情均已准備妥當
。請將宮廷戒嚴,各處城牆上應設置駐軍,城門設置護衛並架設機搶,各處門戶設柵
欄,准備沙包以防從主要門戶沖入。拖延會招致危險。一個衷心關懷您個人安全和國
家幸福的人所寫。

經「確認」,信的筆跡沒有經過「故意偽裝」。這說明,在談判中,日本至少有
過這樣的刺殺袁世凱之預謀。倘若日本人確信袁世凱會跟著他們的指揮棒轉動,這樣
的「黑槍」還有什麼必要呢?

民國流傳的許多史料,言之鑿鑿,說袁世凱所以與日本簽定「二十一條」,是因
為他與日本人另有密約。說的確切些:袁世凱同意日本的「二十一條」,而日本支持
袁世凱稱帝。這純屬胡言亂語,其以訛傳訛,沒有任何史實上的根據。但這指控太過
嚴重。對此,就是寫了洋洋數十萬言《袁世凱傳》並以之痛罵袁世凱的陶菊隱先生,
也不得不挺身而出,為袁世凱辯誣。他說(譯文):袁世凱心狠手辣,才足以濟其惡
,關於這一點,就是受到袁世凱厚待的人,也不能為之置辨。然有一事可為袁世凱呼
冤,就是外界傳說他與日本人訂立「二十一條」另有密約的事情。實在是沒有這回事
情啊!

袁世凱被迫在「二十一條」上簽字後,好多天神志為之不寧。他讓丁佛言撰寫了
一本書,叫《中日交涉失敗史》,印刷了五萬冊,密存山東模範監獄中。他經常對左
右說:「勾踐不忘會稽之恥,最後終於打敗了吳國;那些咄咄逼人的人終有肉袒牽羊
之一日,到那時,此書就可以問世啦。」

袁世凱還聘請了許多學者和軍事專家,組成「東三省研究會」,搜集國防材料。
這是因為,從朝鮮事件發生時,袁世凱已經洞見日本的野心。

袁世凱在總統任上時,日皇加冕,他僅命駐日大使就近前去致賀,經外交部反復
陳說,說這是日本的非常重典,各國都派專使,我國與日本近在唇齒間,尤其不可忽
視,他這才派周自齊前往日本。但日本人得知袁世凱的態度,竟然「婉謝之」,以示
報復。
所有這些都能證明,袁世凱與日本沒什麼密謀。

袁世凱謝世之日,有人在他的書案上發現了他親筆書寫的一句話:「為日本去一
大敵,看中國再造共和。」這是他死前留以自挽的話啊!」

5. 歷史知識如何歸納

一、歸納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任何歷史學,不外乎由歷史事實與歷史現象、史學評價與史學結論兩大部分內容組成。而將中學歷史教學與高校歷史教學和歷史研究工作相比較,可以看出中學歷史教學具有如下兩大特徵。

首先,在歷史事實與歷史現象方面,中學歷史教學內容是相對確定的,即在量的方面具有限定性的特徵。不管是日常的課堂教學,高考試題的命定,都不可能游離《中學歷史教學大綱》的范圍。

其次,在史學評價與史學結論方面,中學歷史教學要求「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對歷史作出正確敘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學性的統一,觀點和材料的統一」。即在質的方面具有意向性的特徵。教材中,對某一歷史事件、現象的評價與結論往往是先定的。教師可以在教材、教參、教學大綱中找出明確的結論,因此,教師的工作就是引導學生去理解、識記那些已經界定的內容,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歸納法是從個別事實走向一般概念、結論的思維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歸納法,一則能對教材中有限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建立起立體的知識結構,便於學生理解。二是能揭示前後史實的內在聯系,提煉出解題的技巧和方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中學歷史教學內容的兩大特徵,決定了歸納的方法是中學歷史教學的最主要的方法。

下面談談筆者在中國古代史教學中,運用歸納法進行教學和復習的具體探索。

二、用歸納法培養學生對歷史事實與歷史現象的理解能力

《歷史教學大綱》指出:「歷史教學應該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闡明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築的決定作用,以及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闡明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同時也要闡明個人對歷史進程的促進或延緩作用」。適應上述要求,筆者在進行《中國古代史》(選修課)教學中,將教材內容歸納為應需現象和不虞現象兩大類,力圖使學生能從整體上、本質上把握歷史、理解歷史。

(一)應需現象

即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不可避免地必然地發生某些事件的現象。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人類社會發展史,是由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所推動的。決定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產生的最核心條件,是生產力的水平、經濟基礎達到的水平。因此,歷史教材就是對人類歷史上一個又一個的應需現象和不虞現象的匯編。歷史學的產生和發展,本質上就是一個應需現象。下面根據教材內容,歸納出四種應需現象,以利於學生理解教材,掌握史實。

類型1:新的生產關系形式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而產生

屬於此類情況的有:母系氏族公社的產生,父系氏族公社的產生,禪讓制,井田制,私田的產生和井田制的瓦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等。

以上七個問題均屬於生產關系的根本變革。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進程。

類型2:舊的生產關系形式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而進行調整

這種調整不是生產關系的根本性變革,而是在一種生產關系內部進行。教材中有兩種情況:

①統治階級自上而下地進行改革來調整生產關系:例如王莽改制,隋唐時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調制,兩稅法,王安石變法,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等。

②統治階級在階級斗爭打擊下被迫調整生產關系:階級的存在和階級斗爭是由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發展所決定的,當封建生產關系阻礙了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如表現為政治黑暗、賦稅、徭役和兵役沉重、土地兼並嚴重等),就會爆發農民起義。而當新的封建王朝建立後,往往都要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此類情況有: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唐初的貞觀之治,明初的休養生息政策等。

類型3:政治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而產生和發展

上層建築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上的社會政治、法律、宗教、藝術、哲學等觀點,以及同這些觀點相適應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設施。社會的上層建築又分為政治上層建築和思想上層建築兩大部分。上層建築中的政治、法律制度那部分內容就是政治上層建築。不管是政治上層建築,或是思想上層建築,都是由經濟基礎決定、都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的。

教材屬於此類情況的有:秦始皇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和民族分化政策,明初強化君主專制的措施和制度,清初設軍機處和興文字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秦朝建立,在隋唐完善,在明清強化都是適應封建經濟基礎需要的必然結果。秦朝的焚書坑儒,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獄雖然對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消極後果,但都無法否定其存在的必然性。

類型4:思想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

思想上層建築是指上層建築中政治、法律、宗教、藝術、哲學等各種觀點的觀念體系。

教材中此類情況有: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產生。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主張,董仲舒對儒家學說的發揮,王充、范縝的無神論思想,柳宗元和劉禹錫的唯物主義思想,唐代傳奇的產生。司馬光主編《資治通鑒》,關漢卿的劇本,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的反封建民主思想,明清小說的內容等。

思想上層建築由經濟基礎決定,是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抓住了這個主題,就能理解上述種種現象為什麼會產生。例如,決定明清時期產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是社會內部的商品經濟發展和封建制度的腐朽沒落。

(二)不虞現象

在社會發展史上,與上述種種應需現象相對應的,還有一種不虞現象,即是指事物的發展游離人們的主觀願望,在客觀上產生出與主觀願望相異的結果。歷史是由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創造的,但有時是人們沒有料到,至少沒有完全意識到自己的活動及創造物具有什麼性質和將引起什麼結果。

例如,春秋時期的諸侯爭霸戰爭,在客觀上使華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觸頻繁,促進了民族的融合,這就是個不虞的結果。依此思路,可以幫助學生多角度地分析下列歷史事件的不虞結果,如:秦朝時焚書坑儒,劉邦分封同姓王,王莽改制。唐朝設置藩鎮,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影響,宦官專權現象的產生。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那些不虞現象,能促使學生深入理解教材,培養學生多角度、深層次地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用歸納法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分析能力

在教學中,歸納出一些題型,引導和啟發學生據此題型去分析同類問題,下面介紹三個題型。

題型1:分析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產生的歷史背景

筆者認為,歷史背景是影響、預示事物發展趨勢的主客觀條件。分析某一歷史事件發生的歷史背景,可以歸納出這樣的思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①歷史因素方面:是否歷史發展的需要。

②現實因素方面:是否社會現實的需要。

③主觀因素方面:是否當事者主觀願望的需要。

例如,分析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歷史背景。

從歷史因素方面分析,北宋面臨解決唐和五代十國以來藩鎮割據局面的歷史遺留問題,因此它必須加強中央集權:從現實因素方面分析,北宋建立後,面臨著天下分裂割據的現實。它要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勢力,必須加強中央集權制;從主觀因素方面分析,宋太祖通過「陳橋兵變」當上皇帝,他要鞏固趙家天下,杜絕「兵變」再發生,就必須加強中央集權。

上述思路和技巧可用於分析下列事件的歷史背景:漢初休養生息政策,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改革,貞觀之治,明太祖加強中央集權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而其中像王莽改制,貞觀之治,孝文帝改革都有其當事人鮮明的個性特徵。

題型2:分析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產生的原因

筆者認為,原因是指作用於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產生的主客觀歷史條件。原因和背景是既相區別又相聯系的兩個概念。從質上區別,原因是作用於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產生,背景則是影響,預示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發展趨勢;從量上區別,原因是作用於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產生的那些主客觀歷史條件,屬於原因的那些條件往往也是歷史背景中的內容。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通常沒有要求分析哪些是背景條件,哪些是原因,在很多地方兩者是被作為同一概念看待的。

分析原因,可以歸納出這樣的思路,從以下二方面著手:

①從范圍上著手:分析內因和外因,或者是分析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

②從層次上著手:分析主要原因(或者是根本原因)和次要原因。

例如,分析岳飛抗金為什麼長期受到人民尊敬。

從內因方面分析:①當時金兵南下,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岳飛領導的抗金斗爭是符合人民利益、反抗女真貴族掠奪的戰爭,是正義的反抗民族壓迫的戰爭,這是其受尊敬的根本原因。②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屢破強敵,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從外因方面分析:岳飛抗金有功,卻遭到投降派的誣陷而被害,這種冤屈和悲劇更使其得到人民的同情和擁護。

上述思路和技巧可用於分析教材中如下一些問題:齊桓公為什麼能首先稱霸?商鞅變法為什麼能夠成功?秦末農民戰爭為什麼會爆發?楚漢戰爭中,劉邦為什麼能夠戰勝項羽?漢武帝為什麼能打敗匈奴?為什麼說王充是東漢傑出的思想家?五代十國時期南方經濟獲得發展的原因是什麼?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李自成農民軍「均田免糧」口號為什麼得到人民的擁護?

題型3:分析某一歷史時期文化繁榮的歷史條件

綜合歸納教材中各個時期文化繁榮的歷史條件後,可以得出以下思路,從五個方面著手解決這類問題:①社會環境因素:分析社會是否安定(或相對安定)。②政治因素:分析國家是否統一,政治是否清明穩定。③經濟因素:分析經濟是否發展和繁榮。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統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促進文化的發展。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間、中外之間是否存在經濟文化的交流。

例如,分析唐朝文化繁榮的歷史條件。

①社會環境方面:南北統一,疆域遼闊。唐前期社會安定,各族人民辛勤勞動,創造了高度繁榮的文化成就。②政治因素方面:統治者注意調整統治政策,先後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繁榮局面。③經濟因素方面:唐朝經濟發達,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繁榮。④文化政策方面:唐朝完善科舉制度。對外來文化態度開明,統治者重視文化發展。⑤文化交往方面:各民族之間,中外之間文化交往頻繁。唐朝長安是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分析其他朝代或時期的文化繁榮,可以借鑒上述思路和技巧。

四、用歸納法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評價能力

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總的思路是:分層次、多角度地歸納正、反兩方面的論點。這里的層次和角度通常是三個:①從現實需要的角度立論評價:論其是否解決了現實問題,滿足現實需要程度如何。②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立論評價:論其在歷史上的地位。③從階級立場的角度立論評價:論其階級實質和階級局限。

題型1: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的影響

影響通常要求分析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個方面。其中積極影響即是通常所說的歷史意義和歷史作用。綜合起來,解決這類問題就是從上述三個角度分析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例如,評價唐朝的兩稅法。

①從現實需要角度評價:兩稅法使唐政府收入增多一些。(這是從它部分滿足了解決財政困難的現實需要的角度得出的論點)②從歷史發展角度評價:兩稅法改變了過去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標准,是我國賦稅制度的一大變革。(這是從與歷史上的編戶制度、租庸調制度的對比中得出的論點)③從階級立場的角度評價:由於地主階級千方百計把新增加的賦稅轉嫁到農民身上,農民所受剝削仍然很重。唐朝的階級矛盾從根本上並未解決。(這是由於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是為了維護封建統治階級利益的必然結果)

用上述思路和技巧可以評價商鞅變法、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和一條鞭法,還有焚書坑儒、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澶淵之盟、宋金議和八股取士制度等等。

題型2:評價歷史人物

就是從上述三個角度分析評論歷史人物的功過得失。其中評價政治人物,在分析歸納其滿足現實需要時,要注意從以下六個方面去綜合分析。①是否完成國家統一,推動歷史發展。②是否調整政治措施,保持社會安定。③是否調整經濟措施,重視改善生產條件,促進經濟發展。④是否採取措施,促進文化繁榮。⑤是否採取措施,鞏固國家統一,促進各民族的融合與團結。⑥是否反抗外來侵略,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

例如,評價秦始皇(採用分正面內容、反面內容、總評三方面的形式回答問題)。

正面內容:①當政時期,滅六國,統一全國,結束長期以來諸侯割據稱雄的局面,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會生產的發展。②規定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稱皇帝,在中央設三公,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度,開創了中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③統一度量衡和貨幣,便利了封建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交流,鞏固了國家統一。④統一文字,促進了各地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統一。⑤派兵出擊匈奴,修築長城,保護了中原農業生產的發展。派兵攻打越族,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在上述六個方面,他有五個方面的政績)

反面內容:①作為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治代表,封建帝王,秦始皇以「焚書坑儒」的方式鞏固政權,箝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②其統治殘暴,賦稅、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嚴酷。秦始皇奢侈腐化,濫用民力。這些都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災難,最終導致了秦王朝的滅亡。

總評:綜其一生,秦始皇完成了國家統一,開創了封建專制制度,促進了封建經濟發展,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由於階級和時代的局限,其統治過於殘暴。因此,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很有作為,而又功過分明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依照上述思路和技巧可以評價:漢高祖,漢武帝,曹操,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宋太祖,明太祖,明成祖,康熙帝和乾隆帝等。

6. 華夏文明被認為是古代文明中唯一無間斷發展到今天的一種文明,根據所學歷史知識,分析其原因

主要原因:我國歷史上是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在幾千年回的歷史中,統一是主流,分答裂時間短。
政治上: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長期實行,並發揮著巨大作用。
經濟上: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相對穩定。
文化上: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傳統文化幾千年來一脈相承

7. 歷史的分析方法

第十一章 階級分析方法
第一節 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是運用階級分析方法研究歷史的典範
第三節 運用階級分析方法容易出現的兩種傾向
第十二章 歷史分析方法與邏輯分析方法
第一節 歷史分析方法與邏輯分析方法的理論根據
第二節 歷史分析方法是歷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三節 邏輯分析方法是揭示歷史規律、建立史學理論體系的重要方法
第四節 歷史分析方法與邏輯分析方法之統一運用
第十三章 歷史比較研究方法
第一節 歷史比較研究方法的理論根據與史學意義
第二節 歷史比較研究的類型與程序
第三節 歷史比較研究的局限性及克服其局限性的主要途徑
第十四章 歷史系統研究方法
第一節 歷史系統方法的形成及其思想要點與重要范疇
第二節 歷史系統方法與歷史唯物主義
第三節 歷史系統方法的應用與嘗試
第十五章 歷史計量研究方法
第一節 歷史計量方法的形成及其客觀基礎
第二節 歷史計量方法的一般手段及利用電子計算機的一般工作程序
第三節 歷史計量方法的研究實例以及對存在問題的解決途徑
見著作<歷史學概論>
歷史學應該是一個豐富的方法論系統,它有一些基本的思想原則,但是在不同的研究領域,為了解決不同的問題,人們在研究實踐中又分別形成了不同的學術路徑.比如,歷史考據的方法。是一種知識方法。實際上,它就是通過對各種歷史資料的考訂和比對,來弄清楚那些不容易弄清楚的問題。比如,版本目錄學的方法,也是一種知識方法,其價值就在於使你充分了解有關歷史文獻的源流。再比如,過去有的學者所提倡的把活材料與死文字結合起來的方法,也是一種知識方法,其核心是社會調查。所謂死文字是指現有的文獻資料。所謂活材料是指那些散落在民間的實物、碑刻、契約、文書、鄉例、民俗等等東西,要收集這些材料必須親自深入民間做社會調查才行。今天,這一方法不僅已經被歷史學接受,而且許多學科都共同認識到它的重要性。比如文學史研究中,有的學者提出應當用實地調查的方法,從現存的遺跡以及活在民間的傳說、習俗和演出中,尋找文學史的資料。這個想法會使文學研究擺脫純粹文本解讀的局限。在歷史學的教學中,也有一些專門的訓練學生的方法。運用這些方法指導學生(包括本科、碩士、博士生)學習和研究,可以盡快地引導他們進入角色。有關這種教學活動的思想、理念、價值、手段,當然也是歷史學的極其重要的知識方法。和自然科學一樣,人文社會科學也是在19世紀以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斷出現邊緣學科,不斷由邊緣學科發展為獨立的學科。這些學科形成了不同的知識群,有不同的研究領域,也有不同的知識方法。它的有益的方面是使我們對現實和歷史的局部現象的認識更加細致、具體、生動、逼真,問題是使人們的研究領域變得很小,相互獨立的各個學科之間缺乏溝通,使人們在各自的研究中缺乏系統分析的背景知識,方法單一化,反而降低了科學性。應該注意加強各個學科的溝通,了解其他學科的學術理念,吸收和有機地運用其他學科的知識內容.比如,有機地運用社會心理學的方法,研究從眾行為、心理暗示、階級心理、團體意識等問題,有機地運用社會統計學的方法進行定性統計、定量統計和抽樣分析,有機地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分析文化模式、行為方式和雙重人格問題,有機地運用政治學的方法分析社會動員問題等等。在課題的選擇上,注意盡可能地選擇學科交叉型的課題.
<歷史學的觀念\方法與特色>

8. 一個歷史知識點有些什麼方面,比如背景,內容,影響,還有什麼

您說的是歷史事件的知識點吧?包括的內容一般是:
1、 歷史背景
(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分析。

4、原因深度:
原因:→直接→主要→根本

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發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導火線、借口等)

⑵主要原因:包括引發事件的主觀、客觀各方面重要因素

⑶根本原因:歷史趨勢(生產力發展、時代要求)+主觀需要等

三者既有層次區別,又有聯系滲透,如「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主要原因涉及當時國內外各種矛盾,包括帝國主義侵略、北洋軍閥黑暗統治、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產階級壯大、十月革命影響、馬克思主義傳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則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層的因素。

5、矛盾分析: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階級矛盾、階級內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團矛盾……

6.經過、結果、影響、意義、作用,與比較、特點等

9. 歷史教材分析怎麼寫

歷史課是一門涉及面很廣的學科,它涉及哲學,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等個方面的內容.可以說,它無所不包,無所不有,這是歷史的豐富性.但是,也是由於歷史包含過於豐富,所以它也有雜,冗的特點.中學生是一群對社會,對知識有著強烈求知慾的本性.中學歷史教材往往是過去的故事片斷,人物的總的集合.內容上顯得很呆滯,形式上顯得有些枯燥.當然,這不是歷史課程的固有的失誤,事情總是會變化發展的.目前,當歷史課程改革的呼聲很高,但是,怎樣改,怎麼改,歷史教材總不能刪去的.我們作為未來的歷史教師,有責任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廣大的中學生.那麼,怎樣分析好歷史教材,也就是怎樣上好中學歷史課,是事關每一位教師的責任.

一. 歷史事實,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遵循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法律法規.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的,首先是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而黨和中央機關作為國家最高權力的的象徵,是國家長治久安的維護者,我們應當維護它.我們也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對社會充滿責任,對黨和國家忠誠的人.鄧小平同志說過:穩定壓倒一切,中國決不能亂.維護黨和中央的權威,就是維護社會的穩定.在講歷史教材時,可以用西周末年中央權威的下降(也就是周天子),似的個諸侯王紛紛爭做」霸主」.社會動盪不安.而戰亂最受害的還是人民群眾.每一次戰爭過後,往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用這樣的歷史材料向學生傳授,使他們從歷史的事實中得到深切的體會,比那種空洞無物的說教貼切多了.

剛才說過,穩定壓倒一切,沒有穩定,社會就得不到發展,人民就會遭殃.比如,當教師講到東漢末年,由於個地軍閥割據混戰,人民流離失所時,教師可以在袁詔和曹操雙方交戰所造成的財物損失情況,人員傷亡情況,還有由於戰爭造成水利失修,河流損壞而間接使人民傷亡向學生作個大概的介紹,使學生從中受到震撼.

在談到法律法規時,就是要學生樹立守法意識,不能輕視法律.同時也應當講明,封建時代的法律與今天的法律不可同日而已.今天的法律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志,而封建時代的法律主要是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今天的法律宣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而封建時代的法律是」刑不上大夫」的.但也想學生講明,人總是生活在現實之中,封建時代的法律雖然固有的缺陷,但也是維護社會安定所必須的.當講到」大唐律」時,我們從中舉出其中的條款加以分析,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示和覺悟.

二. 設疑而問.學習歷史,疑問實在是太多了,總會遇到許多的為什麼.而學生,特別是中學生,他們正處在長身體,獲取知識的黃金時代,他們對疑問有一種好奇心,這點教師必須要抓好.

比如當教師列舉出中國古代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肥水之戰等.通過分析可使學生得出這樣的結論:戰爭勝敗不完全取決於軍隊多少,有時可以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同時進一步從古今中外中探索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有哪些,通過分析討論可以得出:戰爭中往往那正義者得人心者勝,社會形態社會制度優越者勝,經濟和技術先進者勝,智者勇者勝.根據這一規律:應比較1894年與1937年日本兩次侵華的原因,分析中國在兩次戰爭中為何一敗一勝?讓學生從歷史的背景,兩國國力,領導集團態度,抗日路線,人心向背等角度探索,這些,讓學生強烈的思考.

當教師上到漢朝的建立時,可以設置這樣的疑問.例如:漢高祖劉邦採取哪些」休養生息」的政策來發展生產?為什麼要採取這些措施?要讓學生把注意力引導上來.學生在思考後並教師的啟發下答出:漢高祖劉邦參加過農民戰爭,看到農民戰爭的巨大力量,」以亡秦為鑒」,調整生產關系,發展生產力,從而促進了漢初的繁榮.而封建王朝到了後期,統治階級日趨腐朽,生產關系又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又會導致農民起義,致使舊政權的垮台,開始新的王朝.由此得出結論: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集中表現,也是封建社會周期性震盪的根本原因和客觀規律.

三. 與時俱進,了解我國中學歷史學科課程目標的發展趨勢.當前,我國中學歷史課程改革十分明顯,這就要求教師改變觀念.2001年的,<<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試驗稿)>>和2002年<<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送審稿)>>規定的課程內容」闊而淺」選擇更重視實用性,聯系比較鬆散,不再強調學科的嚴密性.

歷史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停留在對歷史知識的簡單掌握上,而是希望通過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歷史發展特徵,線索和規律的把握,使歷史教學盡可能與現實生活和時事聯系起來,以增強蓄洪理解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所以,歷史教學要達到」通過歷史更好地認識現象,通過現實加深對歷史的理解」的目的,這是新的課程改革所要求的.

四. 實物考察.使學生身臨其境,加深學生對歷史的感知能力.所謂實物,包括文物古跡,古董,影視電視等.實物考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當教師講到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攻打國民黨的老巢――南京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對這段歷史有更深的體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渡江偵察記>>這部電影.通過看電影,學生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也會

明顯的提高上去.

博物館物藏豐富,很多的文物古籍存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教師應當多利用這些歷史文物,使在分析歷史材料上更多地有說服力和渲染力.比如當教師講到孫中山在桂林領導護法運動時,當地教師完全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博物館,特別是革命博物館,讓學生在」無聲勝有聲」,比教師在課堂上的過多的講解效果好多了.

歷史材料包含的內容很多,中學歷史教材內容也很豐富,也可以說很雜亂.但只要我們用心去研究,去考察,我們總會找到其中的規律.我們作為未來的中學歷史教師,面對的是中學生,而中學生又是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對中學歷史材料的理解能力又是我們必須關注的.我們要站在課程改革的最前沿,爭取把課上好,這才是我們的真正目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 -

10. 什麼叫歷史知識點統計分析

歷史統計點的分析,主要講的就是不同的歷史階段所包含的朝代和主要內容

閱讀全文

與歷史知識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