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國立歷史博物館復制張大千

國立歷史博物館復制張大千

發布時間:2021-02-12 03:45:46

1. 張大千!齊白石嫡傳弟子!陳希文!詹長吉大師畫的嘉藉圖!松柏高立圖!河塘清趣圖!央視尋寶欄目著名鑒定

國內市場成交總量位居榜眼

雅昌藝術網"近現代國畫個人作品成交額一覽表"顯示,自2000年以來,在14家樣本拍賣公司中,張大千書法的拍賣總成交金額達到了駭人聽聞的13.47億元,列總排名榜的第二位,僅次於第一名齊白石的16.08億元,比第三名傅抱石的8.32億元高出了62%。而排名第四至十位的李可染、陸儼少、徐悲鴻、林風眠、吳昌碩、黃賓虹、黃胄等人,畫作拍賣的總成交金額比張大千就相去更遠了,其中黃胄的拍賣總成交金額為4.36億元,僅為張大千拍賣成交總金額的32.36%。

在分析有關統計數字的時候,我們還應該注意到,張大千1949年離開大陸後,游歷美國、阿根廷等國,直至在台灣去世,仍有30餘年的創作時間,而這期間創作的畫作,大多流傳在大陸以外,尤其是晚年的潑彩畫作。而且離開大陸30餘年,張大千在公眾中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自然比不上常年生活在國內的那些"人民的藝術家"。我們注意到,在2000年至今拍賣成交總金額排名前10位的近現代畫家中,只有張大千後半生沒有生活在大陸。如果考慮到這個因素,並且將台灣和國外張大千畫作的拍賣成交量考慮進去,冠軍的位置基本不大可能是齊白石的。

《潑彩朱荷》為何能創紀錄?

分析雅昌藝術網的資料庫不難發現,張大千畫作的最高拍賣紀錄,是一件《潑彩朱荷》六屏風在香港蘇富比2002秋拍中,以2022萬港元創造的。這件屏風通高168厘米,長369厘米。款識:"花如今隸莖如籀,葉是分書草草書;墨落一時收不住,任譏老子老逾疏。六十四年乙卯花朝前二日,環蓽庵寫,爰翁七十有七歲"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環蓽庵、三千大千、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香港蘇富比公司提供的資料顯示,這件作品作於1975年3月,地點是位於美國加州的張大千寓所環蓽庵。在創作本幅時,大千已是病痛纏身,而屏風體積龐大,不可隨意挪動搬轉,金絹汲彩留墨效果的控制較紙張又難上百倍,這就需要畫傢具有極高的藝術功力。張大千歷來對畫作的材質極為講究,創作這件屏風所用的泥金絹,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委託日本"喜屋"特製的,當時花費2萬美元(按可比購買力進算,相當於今天的30萬美元,約合200萬港元)。此屏風並非一般上貼金箔,而是鋪足金泥於絹上,故色澤絢麗奪目,氣派富麗堂皇,其亮麗遠勝於普通金箋。

2002年11月22日,《中國工商時報》登載文章談到,荷花是張大千十分擅長的題材之一,其作品貫穿他繪畫的各個時期。僅就尺幅巨大的荷花通景作品就有:1940年所作《朱荷通景屏》,170×450厘米,工筆重彩寫於金箋紙本;1945年所作《墨荷通景屏》,385×600厘米,寫意設色紙本;1961年所作《朱荷通景六屏》,360×800厘米,寫意設色紙本;1965年所作《墨荷通景六屏》,155×363厘米,水墨金箋紙本。而以大千晚年最擅長的潑彩繪制的金箋通景屏風則是唯一的一件,可稱為畫家巨荷系列的壓卷之作,至為珍貴。

其實,張大千的荷花賣出高價,是早有歷史的。1963年,他的巨幅《荷花》被美國著名刊物《讀者文摘》用6萬美元買下,創下當時國畫的最高價。1965年,在巴黎舉辦的畫展上,他的六幅潑墨荷花通景屏曾被美國藏家以14萬美元購得,再創中國畫高價。

潑彩山水是市場主力

統計張大千拍賣成交價前25名的作品不難發現,其中有10幅是潑彩作品,可見張大千潑彩畫作在收藏界的地位。而且排在前4名的全部是潑彩作 香港佳士得2007秋拍張大千《潑彩山水》995.95萬元成交品,分別是:《潑彩朱荷》六屏風(香港蘇富比2002秋拍,2022萬港元成交);《瑞士雪山》鏡心(香港蘇富比2005秋拍,1580萬港元成交);《鉤金紅蓮》鏡心(香港佳士得2004秋拍,1014.37萬港元成交);《潑彩山水》(香港佳士得2007年秋拍,995.95萬港元成交)。我們不難發現,成交價前4名中,有兩幅是潑彩花卉,另兩幅是潑彩山水,那麼,在張大千的各類作品中,哪一種是最受收藏界歡迎的品種呢?進一步研究之後可以看到,成交價排名前25位的畫作中,雖然有10幅是潑彩作品,但其中有8幅是潑彩山水,而且,從另一個角度統計,25件畫作中有17件是各類山水畫,佔比68%。從這兩個角度,可以得出結論:張大千的潑彩山水畫,是真正的市場主力品種。

成交價排在第五位的,是一幅名為《幽翠飛泉》的巨幅山水畫,在中貿聖佳2004春拍上創造的,990萬元的價格,讓市場認識到張大千傳統山水畫作的價值,同時讓很多痴迷張大千潑彩的藏家,認識到張大千傳統山水畫的深厚功力。該畫是1946年張大千贈予謝稚柳之物,也是當前市場上成交價最高的張大千傳統山水畫。而當前拍賣成交價最高的張大千青綠山水畫作,也是在中貿聖佳公司創造的,是2005年夏季拍賣中的《湖山清夏圖》,以880萬元成交。這兩幅畫作,令我們回憶起中貿聖佳當年拍賣張大千畫作的能力。

張大千的仕女畫,也是市場中的熱門品種之一。目前拍賣價格最高的仕女畫,是一幅《摩登仕女》在香港蘇富比2004秋拍中創造的,成交價655.84萬港元。這幅畫是張大千在贈送給黃君璧的一幅仕女畫的基礎上改良而成的,原是"諦仙館"舊藏,參加過1982年台北 港佳士得2007年秋拍張大千《幽谷圖》704.75萬元成交歷史博物館張大千畫展、1983年美國加州太平洋博物館張大千畫展、1983年香港藝術中心《傳統宗師--張大千之藝術》畫展等等一系列重要展覽。

觀音也是張大千筆下常見的人物形象之一,北京榮寶2008秋拍中,一幅《觀音》以548.8萬元成交,是目前拍賣價格最高的張大千觀音題材畫作。該畫創作於1940年2月19日,正是新年剛過未及元宵之時,畫長145厘米,寬68厘米。鈐印:蜀郡張爰章、張爰之印、大千、三千大千、除壹切苦厄。款識:普麟女士供養,大千居士張爰。一心頂禮,弘發誓言,一切迷方,會歸覺路。弟子張大千,歲庚辰二月十九日敬造觀世音菩薩一區,所願勤除煩障,早契菩提。

最高畫價明顯偏低

雖然張大千是市場總量排在第二位的畫家,雖然張大千的花卉、人物、山水、潑彩各有特色,深受藏界喜愛,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張大千畫作的最高拍賣價格,自2002年以來,7年未有突破,這在市場總量排名前10位的畫家中,是絕無僅有的,不能不令人感到驚訝。

雅昌藝術網的統計數字顯示,市場總量排名第三位的傅抱石,拍賣最高價為4620萬元(《雨花台頌》,北京嘉信2006春拍);市場總量排名第四位的陸儼少,拍賣最高價格為6930萬元(《杜甫詩意冊百開》,北京翰海2004春拍);市場總量排名第五位的徐悲鴻,拍賣最高價格為7200萬港元(《放下你的鞭子》,香港蘇富比2007春拍)。相比之下,張大千的2022萬港元,實在是顯得有點寒酸。

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點:第一,張大千一生勤奮,而且自青年時期就以賣畫為業,傳世作品數量(有專家稱為3萬幅左右)遠超上述諸位畫家,稀缺性不足;第二,張大千中年旅居海外,後定居台灣,很多精品力作不在大陸(尤其是潑彩作品),而目前最大的中國書畫拍賣市場在大陸,自然難創天價;第三,張大千一生喜仿古畫,他的大量精力和才華,耗在仿製古畫上面,自身創作多少會受到一些影響。

畫價仍在上升通道中

雅昌藝術網的張大千繪畫指數顯示,自2002年春拍以來,張大千畫作的平均價格,一直處在震盪攀升之中。雅昌藝術網14家樣本拍賣公司的統計數字顯示,2000年春拍中,張大千畫價為7.944萬元/平尺,2003年春拍上升到階段性高點,達到10.942萬元/平方尺,此後開始下挫,最低跌到4.8488萬元/平方尺。經過2003年秋拍和2004年春拍的調整後,張大千畫價在2004年秋拍中重拾升勢,並且突破前期高點,漲到11.4033萬元/平尺。在經過短暫的回調之後,張大千畫價在2005年秋拍中上漲到了階段性頂點--20.1674萬元/平尺。

隨著2005年末書畫泡沫的破滅,張大千畫價步入了熊市探底的行情,一路下跌到2007年春拍的8.5696萬元/平尺,隨後在2007年秋拍中展開強勁反彈,回升到16.5721萬元/平尺,此後展開高位震盪,目前的價位是12.31萬元/平尺。

如果我們把2003年秋季、2007年春季、2009年春季,這幾個張大千畫價下跌的階段性低點做一個連線,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條平穩上行的中期均線,從2000年至今,張大千畫價就是在這條均線的支撐下,逐步震盪上行的。通過價格比較,我們也不難發現,這三個階段性低點的價位分別是4.8488萬元/平方尺、8.5696萬元/平尺、12.31萬元/平尺,這也證明,張大千畫價的底線是逐漸抬高的,對均價形成了有力支撐。如果我們將2000年春拍7.944萬元/平尺、2003年春拍10.942萬元/平方尺、2007年秋拍16.5721萬元/平尺,這三個張大千畫價上漲的階段性高點,再做一個連線,我們就會發現一條張大千畫價上升的阻力線。通過價格比較,我們發現,張大千畫價的阻力位也是在不斷上移的,目前的阻力位是17.74萬元/平尺。從2000年至今,張大千畫價基本上在這個由中期均線和阻力線構成的上升通道中運行,期間雖然由於2004年至2005年書畫市場泡沫泛濫,畫價短期沖破通道上軌,但很快回落,並在均線位置尋求到有力支撐。

綜合以上分析不難判斷,未來幾年中,張大千畫價還會穩步上行,雖然急速拉升的可能性不大,但跌破2003年秋季4.8488萬元/平方尺的可能性也極小,目前的支撐位是12.31萬元/平尺,阻力位是17.74萬元/平尺。

張大千畫作拍賣成交價前10名(截止日期:2009年4月25日)

序號 類型 名稱 成交價(RMB) 拍賣公司 拍賣日期

1 潑彩花卉 張大千1975年潑彩朱荷屏風 21,433,200 HK蘇富比 2002-10-28

2 潑彩山水 張大千1967年作瑞士雪山鏡心 16,748,000 HK蘇富比 2005-10-24

3 潑彩花卉 張大千1975年作鉤金紅蓮鏡心 10,853,813 HK佳士得 2004-10-31

4 潑彩山水 張大千1973年作潑彩山水鏡心 9,959,500 HK佳士得 2007-11-26

5 傳統山水 張大千幽翠飛泉鏡心 9,900,000 中貿聖佳 2004-06-06

6 潑彩人物 張大千1982年作松下高土鏡心 9,175,500 HK蘇富比 2007-10-06

7 青綠山水 張大千1947年作湖山清夏圖鏡心 8,800,000 中貿聖佳 2005-07-30

8 潑彩山水 張大千橫貫公路鏡心 7,552,350 HK蘇富比 2008-04-08

9 傳統山水 張大千丁亥(1947年)作雅宜山齋圖立軸 7,370,000 中國嘉德 2005-05-13

10 青綠山水 張大千1947年作臨王蒙夏山高隱圖鏡心 6,770,675 HK佳士得 2008-05-26

2. 為什麼日本戰敗後歸還中國的文物會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台北來「國立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第一源個由政府籌備並直接管理的博物館。民國初年,由當時的北京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元明清三代的太學——國子監籌建。1929年8月13日,歷史博物館劃歸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1949年前夕,歷史博物館及其文物五萬余件被運往台灣。1956年春,台灣「教育部」正式頒令,將原「河南省博物館」委託「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代管運抵台灣的38箱文物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歸還的51箱文物撥交「文物美術館」典藏。1957年,「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蒞臨「文物美術館」,並指示「文物美術館」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品主要以民國時期的「河南省博物館」館藏和日本戰後歸還的部分文物為主,數十年來,社會各界亦向該館捐贈了大量藏品,如今館藏文物數量已達八萬余件。該館在台灣是僅次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第二大博物館,藏品的內容是主要來自河南安陽出土的文物;洛陽出土的先秦繩紋陶;六朝的唐三彩等。其中包括有青銅器、銅器、玉器、陶器、書畫、宗教文物和民俗文物等中原文物。

3. 台北歷史博物館怎麼會藏有那麼多張大千作品

博物館內的某些很珍貴的珍藏品會有開放日的,可以再開放日的時候去看!

4. 台北歷史博物館會賣張大千的作品

張大千畫的小畫啊。。。有可能會賣吧,也可能是復刻的紀念品。當年老蔣敗退台灣,版把張老爺子一權大家子又給送回北京了,可是這邊毛大爺實在養不起張老爺子,張老爺子姨太太太多,都喝紅酒抽雪茄吃飯只吃海鮮,最後沒辦法,又給老蔣送回去了,張老爺子在台灣收了幾個徒弟,他的關門弟子現在是台灣很有名的畫家,書法寫得可以。為什麼我說有可能能買到,因為張老爺子在兩岸都呆過,但是你是畫家也要工作啊,就畫一些工本畫,就是題材都一樣的批量畫的那種,然後主要是送給外賓或者在機場商店拿來賣,也是賣給外國人,這一批畫數量不詳,因為老爺子那爆脾氣,你懂得。。。不過兩岸開放以後很多台灣人拿張老爺子的畫來大陸賣,真當大陸人都是瓜娃子,拿一些印刷的畫,說是張大千親筆。。

5. 張大千的人物生平

1899年5月10日,生於四川內江。父懷忠,母曾氏友貞,兄弟十人,另有一姐。行八,乳名小八,名正權,又名權。
1904年,從姐瓊枝識字,讀《三字經》等啟蒙讀物。1905年,從四哥文修習字,讀《千家詩》。
1907年,隨姐從母習畫,母曾氏善繪民間剪紙花卉。1911年9月就讀內江天主教福音學校(華美初等小學)。1914年,就讀重慶求精中學,後轉江津中學。 1916年暑假與同學徒步返內江,途中遭匪徒綁架,迫為師爺,經百日才脫離匪穴。冬,與表姐謝舜華定親。
1917年東渡日本,在京都公平學校學習染織,課余時間堅持自學繪畫,學詩,學治印。其二哥張善子也在日本。
1919年完成學業,由日本返滬。秋,拜上海名書法家曾熙、李瑞清為師。曾熙為其取藝名爰,字季爰。在上海寧波同鄉會館,他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百幅作品全部售完,一鳴驚人,自此以賣畫為生。
念未婚妻謝舜華去世,至松江禪定寺出家為僧。師事住持逸琳法師,法名大千。三月後還俗。
1920年返川與曾正蓉完婚。婚後赴滬。同年9月12日,李瑞清病故,享年54歲。作《次回先生詩意圖》,署名啼鵑。啼鵑是張大千早年署名之一。
1921年借寓上海李薇庄宅。與李秋君定交。秋君名祖雲,別號甌湘館主。在三師叔(李筠庵)的影響下,開始臨仿石濤畫跡,仿石濤冊頁一開,瞞過前輩畫師黃賓虹。
1922年作北魏《張玄墓誌》集聯,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凡數十聯。
1923年張懷忠夫婦率家人由內江遷居江蘇松江府華亭縣。與王個簃定交。
1924年善孖奉調入京,任總統府咨議。隨兄弟初次入京,與汪慎生定交。仿作金冬心、石濤、八大、漸江扇面四幀贈汪慎生。父張懷忠病逝松江。秋,應邀參加上海文人雅集「秋英會」,結識常州詞人謝玉芩、上海畫家鄭曼青,並與謝玉芩結為知友。
1925年在上海寧波同鄉會舉辦首次畫展,由李秋君主持。展品100幅,每幅20大洋,購畫者一律編號抽簽取畫。
1926年應周夢公之囑,為其妾素蘭作白描像署名啼鵑。1926年3月21日在上海《申報》刊登《張季蝯賣畫》啟示。仲夏,在曾熙家結識溫州籍篆刻家方介堪。
1927年臨曾熙所藏《石濤小像》,曾師為之題跋。應張群函購,先後仿作石濤、金冬心筆意山水扇面兩幀。參加「寒之友」畫會,會友有於右任、何香凝、經亨頤、陳樹人、黃賓虹等。秋,應日本友人之邀赴漢城游金剛山。與韓國姑娘池春紅定情。
1928年與善孖、馬駘、俞劍華、黃賓虹諸人組織「爛漫社」,刊行《爛漫畫集》。5月,與善孖、郎靜山等人倡建「黃社」。二赴北平,與余叔岩結識。在陳半丁家中,結識舊王孫兼書畫名家溥心畲。冬,池春紅來信,作長詩《春娘曲》,並赴漢城相會。
1929年從漢城返滬。《蜀中三張畫冊》出版(三張者,張善孖、張大千及九弟張君綬)。被聘全國美展幹事會員,與葉恭綽定交,同時結識徐悲鴻。出席全國第一屆美展,作三十自畫像,遍征上海名家題詠。
1930年與善孖合作《十二金釵》,曾熙提款。夏,上海文明書局出版張大千大風堂收藏的《大滌子山水冊》三冊;中華書局出版《大風堂原藏石濤和尚山水集》。秋,參加「天馬會」第八次美展。曾熙病故享年70歲。
1931年扶曾師靈柩歸葬衡陽。
1932年與善孖、黃賓虹、謝玉芩等人同游浦東顧氏園觀桃。黃賓虹作《平遠山水圖》及詩八首相贈。與葉恭綽、吳湖帆同游蘇州,組織成立「正社書畫會」。移居蘇州網師園。
1933年春節,邀章太炎、葉恭綽、陳石遺、李印泉等前輩歡聚網師園。徐悲鴻組織「中國近代繪畫展覽」赴法展出,內有張大千所作《金荷》一幅,被法國政府收購。
1934年與善孖北上。客居聽鸝館,館內有「蝴蝶會」之舉,與會者有王夢白、於非闇、何亞農、湯爾和等人。9月9日,中山公園舉辦「正社畫展」,內有他的作品40件。與善孖同游華山。張善孖,葉恭綽加入「正社」。冬,納天橋京韻大鼓藝人楊宛君(藝名花秀舫)為三夫人。
1935年應徐悲鴻之聘,任中央大學藝術科教授。南京舉辦「張大千畫展」。與徐悲鴻、謝稚柳及中大藝術科學生同上黃山。母曾友貞病逝郎溪。「張大千、方介堪、於非闇書畫篆刻聯展」在北平舉行。《張大千畫集》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濟貧合作畫展」在北平展出。
1936年首次在英國伯靈頓美術館舉行個展。1937年,「第二次全國美展」在南京舉行,任審查委員。與謝稚柳、於非闇、黃君壁、方介堪同游雁盪山,合作《雁盪山色圖》,方介堪刻「東西南北人」印。七·七盧溝橋事變,困居北平。應故宮文物陳列所之聘,任國畫研究班導師。
1938年駐北平日本司令部多次派漢奸勸張大千出任偽職,張氏推諉不從,化裝逃出北平,輾轉上海、香港,入桂林途中會見徐悲鴻。隱居青城山上清宮。
1939年邀黃君壁、張目寒同游劍門。在青城上收龍國屏(龍治)為入室弟子。為張目寒作《蜀山秦樹圖卷》。應黃君壁之邀同游峨眉,作《峨眉金頂合掌圖》贈君壁。先後在成都、重慶舉辦畫展。
1940年與趙望雲相識於成都。擬赴敦煌,行至廣元,兄善孖病逝重慶,赴重慶奔喪。
1941年在重慶舉辦畫展。先後出席成都「黃君壁畫展」、「關山月畫展」開幕式,並重金訂購畫作,以示祝賀。攜楊宛君、張心智北上蘭州。敦煌途中,結識隴中畫家范振緒。在范振緒陪同下抵達敦煌,留敦煌臨摹壁畫。在其臨摹壁畫期間,對多處壁畫進行剝損,造成無以復加的災害。 為莫高窟編號。訪榆林窟,臨摹壁畫,年底離榆林窟,赴青海西寧。
1942年率心智赴塔爾寺訪藏畫師,請教大幅畫布製作工藝。攜帶五名藏畫師返敦煌繼續臨摹壁畫。與西北文物考察團王子雲等人相識。致函謝稚柳前來相助。歲末與謝稚柳及子侄門人離莫高窟赴千佛洞考察,並為之編號。
1943年敦煌藝術研究所籌備委員會在蘭州召開會議。籌委會主任常書鴻抵達敦煌。5月1日,離莫高窟赴榆林窟,在榆林窟臨摹月余。8月,「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在蘭州首展。11月,返回成都,敦煌之行前後歷時兩年七月。
1944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展覽」先後在成都、重慶展出。展品44幅。「張大千收藏古書畫展覽」在成都展出。
1945年率李復赴大足、資陽、簡陽考察石刻藝術。葉淺予夫婦借居昭覺寺,葉氏向張大千請教中國畫。作丈二匹《荷花》通景大屏及《西園雅集》。在成都舉辦近作展。冬,取消赴新建考察石窟之行,改道北平,與於非闇舉辦聯合畫展。
1946年以巨資購得《江堤晚景圖》,宋人《溪山無盡圖》,宋張即之《杜律二首》等歷代名人字畫。溥心畲、謝稚柳、吳湖帆先後為無款《江堤晚景圖》題跋。三上峨眉,作丈二匹山水《峨眉三頂》、《長壽山勢圖》赴滬舉辦「張大千畫展」。歲末由滬赴平,作《九歌圖卷》、《文會圖》等。以《四季花卉》、《墨筆山水》先後參加賽那奇博物館、巴黎現代美術博物館舉辦的「中國畫展覽」。
1947年《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第一集)在上海彩印出版。「大風堂門人畫展」在上海展出。《張大千畫作展》在上海展出。與楊孝慈同游西康,寫生多幅,並作《西康游記》紀游詩12首。在成都舉辦「康巴西遊紀行畫展」。《西康游屐》、《大千居士近作》相繼在上海出版。
1948年在滬舉辦畫展,展品多系工筆重彩。編印《大風堂同門錄》。敦煌參議員郭永祿在甘肅省一屆六次參議會上發難,指責張大千破壞敦煌千佛洞壁畫。十名參議員聯名附議要求「嚴辦」。《西北日報》以《張大千何如人也》為題,披露常書鴻、竇景樁(前敦煌藝術研究所籌備委員)為張大千辯誣聲明與講話。偕四夫人徐雯波赴港,舉辦畫展。
1949年,張大千被蔣介石政權接到台灣,已丑,51歲甘肅省一屆七次參議會作出「張大千在千佛洞無毀壁畫事」的結論,但未公諸於世。應印度美術學會邀請擬赴印畫展,並順道考察阿堅塔壁畫。10月,赴台舉辦首次個人展。11月下旬,搭軍用飛機返蓉。1949年12月6日,攜徐雯波乘軍用飛機離蓉飛台。
1950年由港赴印,在新德里舉辦畫展。考察臨摹阿堅塔壁畫。旅居大吉嶺年余,詩畫創作頗豐。
1951年在港舉辦畫展。赴台旅遊,由台靜農陪同至台灣故宮博物院參觀藏品。由台赴日本東京會友。
1952年遠游阿根廷。5月,返回香港。籌劃移居南美。為籌措旅費,由徐伯郊牽線,與鄭振鐸聯系,向大陸出售《韓熙載夜宴圖》、《瀟湘圖》、宋人冊頁等名畫。徐悲鴻、葉淺予聯名致信勸回大陸,婉辭。遷居阿根廷首都近郊曼多灑,受到阿總統貝隆及夫人接見。
1954年遷居巴西聖保羅市。赴港舉辦畫展,展品中有《美國尼加拉瀑布圖》,甚得觀眾贊賞。贈畫12幅給巴黎市政廳收藏。
1955年巴西聖保羅八德園建成並命名。《大風堂名跡》(四冊)在日本東京出版。「張大千書畫展」在日本展出,巴黎羅佛爾宮博物館館長薩爾出席畫展。夫人曾正蓉、楊宛君向四川博物館捐贈敦煌壁畫摹畫稿百餘幅及張大千書畫印章80方。
1956年於東京展出「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薩爾館長觀後邀張氏赴巴黎展出。6月,巴黎賽那奇博物館展出臨摹敦煌壁畫,7月,在該館東畫廊舉辦「張大千近作展」,展品30幅。與畢加索會晤,在法國尼斯港的「加尼福里尼」別墅。觀畫談藝,互贈作品。西方報紙將這次會晤譽為「藝術界的高峰會議」、「中西藝術史上值得紀念的年代」。首次旅歐,觀賞西方藝術和山川風光。在巴黎期間,會見常玉、趙無極、潘玉良等華裔藝術家。
1957年患目疾,回八德園靜養,服葯療疾之餘,仍揮筆題詩作畫,細筆改粗筆,力圖變法。為張群影印出版《石濤十二通景屏》作序。巴黎展出《秋海棠》,榮獲紐約「國際藝術協會」金獎,選為「當代世界第一大畫家」。在聖保羅市舉辦畫展,威震巴西。 1958年紐約國際藝術學會以其在巴黎展出的《秋海棠》一畫選為「當代偉大畫家」,獲金牌獎。
1959年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首次舉辦「張大千先生國畫展」,主要展品為臨摹敦煌壁畫。作《故宮名畫讀書記》。赴法旅歐。法國國家博物館成立永久性「中國畫展覽」,以作品12幅參加開幕展。
1960年在八德園作《六十二歲自畫像》寄贈港友高嶺梅。4月,游台灣橫貫公路。7月,應台灣故宮博物院李霖燦之求,繪敦煌歷代佛手。9月應邀赴巴黎、布魯塞爾、雅典舉行巡迴畫展。在巴黎為郭有守狂塗冊頁12幅。返八德園作《蜀楚勝跡》12幅,均為老年潑墨變法之濫觴。
1961年日內瓦畫展。赴日參加「郎靜山攝影展」。新作巨幅《荷花》在巴黎賽那奇博物館特展,紐約現代博物館購藏。聖保羅近作展。繼續創作《瀑布》,《羅浮飛雲頂曉日》等潑墨山水。
1962年赴巴黎,下榻郭有守家,作通景屏《青城山全圖》。赴東京,下榻偕樂園,作丈二匹巨幅《瑞士風景》。此二幅均為巨幅潑墨山水。張大千的藝術造詣欠缺一些意境,這是世人所共知的。夏,台北歷史博物館再次舉辦張大千畫展,展出《四天下》泥金、潑墨巨幅山水新作。游日本橫濱。香港大會堂落成,香港博物館主辦「張大千畫展」,為大會堂揭幕首展。《張大千畫譜》(高嶺梅編)在香港出版。12月,在八德園以潑彩法試作《觀泉圖》。
1963年「張大千畫展」在新加坡、吉隆坡、怡保、檳城展出。六屏巨幅通景《荷花》在紐約畫展中被美國《讀者文摘》以14萬美金高價收購。
1964年曼谷、科隆畫展。回台北訪張學良,謁陽明山溥心畲、趙守鈺墓。以潑墨潑彩法作《幽谷圖》,自謂「這樣畫可因勢利導,取其自然,得其天趣」。
1965年在倫敦舉辦畫展。作大潑墨山水《山園驟雨》、《秋山圖》。自謂「這主要是從唐代王洽、宋代米、梁楷的潑墨法發展出來。只是吸收了西洋畫的一點兒明暗處理手法而已」。
1966年在聖保羅、香港舉辦畫展。赴香港訪友。據門人林建同說,此次香港之行,甚有啟發,其後「作風大變,潑墨潑彩,大行其道」。
1967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博物館,卡米爾萊克美術館先後舉辦張氏近作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近作展。為張群八十初度精心繪制四屏通景《蜀中四天下》圖,又為張目寒六十八壽辰繪制山水人物圖。是年潑彩作品甚多,有《朝暾》、《雨過嵐新》、《山雨欲來》。香港東方學會出版《張大千畫集》。 1968年,紐約福蘭克加祿美術館、芝加哥毛里美術館、波士頓亞爾伯——蘭敦美術館分別舉辦張大千畫展。在史丹福大學講演中國畫藝術。返台,接受台北《時報》記者謝家孝采訪月余,謝以口述體撰寫《張大千世界》,4月,由該報出版發行。四五月間為賀張群八十壽辰,積十日之功精心繪制《長江萬里圖》,7月,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行「長江萬里圖特展」。11月,以敦煌壁畫摹本62幅捐贈台灣故宮博物館。
1969年赴舊金山治眼疾,與旅美老友侯北人、張孟休等度春節。返八德園作《杏花春雨圖》贈侯北人;《潑彩青綠雪景》贈張孟休。黃君壁訪八德園。由巴西遷美國卡米爾城「可以居」。洛杉磯考威美術館展。紐約文化中心展。紐約聖約翰大學展,紐約福蘭克加祿美術館再展。波士頓亞爾伯——蘭敦美術館現展。
1970年目疾加重。結識台灣京劇團演員李金棠、吳兆南、郭小庄、李東原,分別贈書畫。自訂《張大千鬻畫值例》。卡米爾萊克美術館再展。
1972年右眼失明,左眼白內障手術成功。美國洛杉磯安克魯畫廊展,被授予洛杉磯「榮譽市民」。美國舊金山砥昂博物館「張大千四十年回顧展」,展出1928-1970年間的代表作品54幅,撰《回顧展自序》。
1973年,與旅美老友王天循共度元旦、春節。洛杉磯恩克倫美術館近作展。台北歷史博物館收藏捐贈歷年創作108幅,頒贈紀念狀,並舉辦「張大千先生創作國畫回顧展」(即40年回顧展)。台北歷史博物館出版《張大千畫集》。
1974年在香港大會堂舉辦畫展,台北歷史博物館與「日本民族協會」共同主持東京中央美術館「張大千畫展」。應美國舊金山版畫製作中心之約,創作了兩套石版畫,被提名為「馳名世界的張大千」和「張大千形象」。作根雕假山、八面觀音贈大陸篆刻家陳巨來。
1975年應葉公超之約,為其輯《葉遐庵先生書畫集》作序。以80幅精品參加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中西名家畫展」。應約撰寫《畢加索晚期創作展序》。該館舉辦「張大千早期作品展」,又以60幅作品參加在漢城舉辦的當代畫展。
1976年舉家移居台北。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張大千先生歸國畫展」,台灣教育部頒贈「藝壇宗師」匾額。台灣電影界人士吳樹勛以退休金自費拍攝《張大千繪畫藝術》記錄影片。台北歷史博物館出版《張大千選集》。
1977年,歷時5年所編的《清湘老人書畫編年》在港出版。將老友陳巨來歷年為之所刻的印章,匯編成《安持精舍印譜》在日本出版,並為作序。台中舉辦近作展。在外雙溪籌建「摩耶精舍」。《大風堂名跡》(四冊)在台再版。
1978年戊午,在高雄、台南、漢城舉辦畫展。「摩耶精舍」落成,喜遷新居。出席亞太地區博物館會議,講演《論敦煌壁畫藝術》。作《明末四僧畫展序》,《大風堂名跡再版序言》。
1979年,以40幅佳作參加香港中國文化協會舉辦的中國現代畫壇三傑作品展覽(三傑為張大千、溥心畲、黃君壁)。請友人、律師見證,預立遺囑。
1980年,春節期間,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張大千書畫展」。3月,新加坡國立博物館舉辦《中國現代畫壇三傑作品展覽》。應旅日華人李海天、黃天才之約,擬作巨幅《廬山圖》(高1。8米,長10米)。台北出版《張大千書畫集》一二集出版。四川出版《張大千畫輯》一二三輯。
1981年,在台灣博物館舉辦「張大千近作展」。3月,應邀提供作品參加法國巴黎東方博物館舉辦的「中國國畫新趨勢展」。7月7月,在摩耶精舍開筆繪制《廬山圖》。
1982年元月,台北舉行「傅抱石、徐悲鴻、張大千水墨彩色畫展」。香港集古齋舉辦「張大千畫展」。2月,「張善子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畫展」在台展出。4月,《張大千書畫集》第三集出版。全力繪制《廬山圖》,勞累過度,兩次住進台北榮民總醫院。
1983年元月,台灣國立博物館舉辦「張大千書畫展」。同時舉辦尚未最後完成的《廬山圖》特展。趙無極赴台探視。1983年3月8日,《張大千書畫集》第四集出版,為大陸友人門生題贈畫集12冊。心臟病復發,醫治無效,於1983年4月2日病逝。
張大千先生作品由於過於珍貴,已列入限制出境保護名單內。

6.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李光前自然歷史博物館為何備受推崇

新加坡李光前自然博物館,雖然博物館建立的時間不長,2015年才向公眾開放,但是卻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館。裡面收集了很多精品,從1849年起收藏的56萬件動植物標本。博物館的造型也非常神秘,好像是遠古時代,一個巨大的岩洞,裡面重重疊疊,被各種各樣的植物覆蓋著。從側面看博物館,好像是一塊天然巨石。

據說開放的時候有巨大的屍體臭味。在哺乳期動物,展出的是紅毛猩猩標本,還有一個頭骨牆,展示各種猿人的真實和復制頭骨,各種花鳥獸,海龜,鱷魚,還有蝴蝶標本,還有許多鳥類標本,讓我們認識動物的多樣性,感嘆大自然的奇妙。

7. 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歷任館長

包遵彭(1955年3月-1969年6月)
王宇清(1969年6月-1973年7月)
何浩天專(1973年7月-1985年10月)
李鼎元(1985年10月-1986年2月,代理)屬
陳癸淼(1986年2月-1990年2月)
陳康順(1990年2月-1995年2月)
黃光男(1995年2月-2004年7月)
黃永川(2004年8月-2005年8月,代理)
曾德錦(2005年8月-2006年2月,代理)
黃永川(2006年3月-2010年1月)
張譽騰(2010年1月-現任)

8. 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歷史

1955年冬,依據教抄育部部長張其昀的構思,中華民國政府開始籌備建立「文物美術館」;1956年春,文物美術館開館,開館時使用日治時代遺留下來的舊木樓(即原本的「商品陳列館」)為會館。文物美術館開館時,因中華民國政府撥交文物尚未到位,館方亦無經費蒐購文物,故多半展示文物的模型或復製品,被譏為「真空館」。1956年春,教育部正式頒令,將原河南博物館托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代管運抵台灣的38箱文物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歸還的51箱文物撥交文物美術館典藏。
1956年7月至1957年春,文物美術館接收原河南博物館出土文物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歸還文物。1957年,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蒞臨文物美術館,並指示文物美術館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1957年10月10日,文物美術館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
1962年6月15日,立法院第29會期第28次院會三讀通過《國立歷史博物館組織條例》;同年6月26日,《國立歷史博物館組織條例》公布施行,史博館成為法定機關。1964年,史博館成立中國博物館學會。1973年後,史博館始興建揉合明清風格的古典式大樓建築。

9. 張大千晚年在台灣畫了哪些作品,他為什麼不畫虎

1957年 戊戌 59歲
張大千 幽居招隱患目疾,回八德園靜養,服葯療疾之餘,仍揮筆題詩作畫,細筆改粗筆,力圖變法。為張群影印出版《石濤十二通景屏》作序。巴黎展出《秋海棠》,榮獲紐約「國際藝術協會」金獎,選為「當代世界第一大畫家」。在聖保羅市舉辦畫展,威震巴西。
1959年 己亥 61歲
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首次舉辦「張大千先生國畫展」,主要展品為臨摹敦煌壁畫。作《故宮名畫讀書記》。赴法旅歐。法國國家博物館成立永久性「中國畫展覽」,以作品12幅參加開幕展。
1960年 庚子 62歲
在八德園作《六十二歲自畫像》寄贈港友高嶺梅。4月,游台灣橫貫公路。7月,應台灣故宮博物院李霖燦之求,繪敦煌歷代佛手。9月應邀赴巴黎、布魯塞爾、雅典舉行巡迴畫展。在巴黎為郭有守狂塗冊頁12幅。返八德園作《蜀楚勝跡》12幅,均為老年潑墨變法之濫觴。
1961年 辛丑 63歲
日內瓦畫展。赴日參加「郎靜山攝影展」。新作巨幅《荷花》在巴黎賽那奇博物館特展,紐約現代博物館購藏。聖保羅近作展。繼續創作《瀑布》,《羅浮飛雲頂曉日》等潑墨山水。
1962年 壬寅 64歲
赴巴黎,下榻郭有守家,作通景屏《青城山全圖》。赴東京,下榻偕樂園,作丈二匹巨幅《瑞士風景》。此二幅均為巨幅潑墨山水。夏,台北歷史博物館再次舉辦張大千畫展,展出《四天下》泥金、潑墨巨幅山水新作。游日本橫濱。香港大會堂落成,香港博物館主辦「張大千畫展」,為大會堂揭幕首展。《張大千畫譜》(高嶺梅編)在香港出版。12月,在八德園以潑彩法試作《觀泉圖》。
1963年 癸卯 65歲
「張大千畫展」在新加坡、吉隆坡、怡保、檳城展出。六屏巨幅通景《荷花》在紐約畫展中被美國《讀者文摘》以14萬美金高價收購。
1964年 甲辰 66歲
曼谷、科隆畫展。回台北訪張學良,謁陽明山溥心畲、趙守鈺墓。以潑墨潑彩法作《幽谷圖》,自謂「這樣畫可因勢利導,取其自然,得其天趣」。
1965年 乙巳 67歲
倫敦畫展。作大潑墨山水《山園驟雨》、《秋山圖》。自謂「這主要是從唐代王洽、宋代米、梁楷的潑墨法發展出來。只是吸收了西洋畫的一點兒明暗處理手法而已」。
1966年 丙午 68歲
聖保羅畫展。香港畫展。赴香港訪友。據門人林建同說,此次香港之行,甚有啟發,其後「作風大變,潑墨潑彩,大行其道」。
1967年 丁未 69歲
美國史丹福大學博物館,卡米爾萊克美術館先後舉辦張氏近作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主辦近作展。為張群八十初度精心繪制四屏通景《蜀中四天下》圖,又為張目寒六十八壽辰繪制山水人物圖。是年潑彩作品甚多,有《朝暾》、《雨過嵐新》、《山雨欲來》。香港東方學會出版《張大千畫集》。
1968年 戊辰 70歲
紐約福蘭克加祿美術館、芝加哥毛里美術館、波士頓亞爾伯——蘭敦美術館分別舉辦張大千畫展。在史丹福大學講演中國畫藝術。返台,接受台北《時報》記者謝家孝采訪月余,謝以口述體撰寫《張大千世界》,4月,由該報出版發行。四五月間為賀張群八十壽辰,積十日之功精心繪制《長江萬里圖》,7月,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行「長江萬里圖特展」。11月,以敦煌壁畫摹本62幅捐贈台灣故宮博物館。
1969年 己酉 71歲
赴舊金山治眼疾 ,與旅美老友侯北人、張孟休等度春節。返八德園作《杏花春雨圖》贈侯北人;《潑彩青綠雪景》贈張孟休。黃君壁訪八德園。由巴西遷美國卡米爾城「可以居」。洛杉磯考威美術館展。紐約文化中心展。紐約聖約翰大學展,紐約福蘭克加祿美術館再展。波士頓亞爾伯——蘭敦美術館現展。
1970年 庚戌 72歲
目疾加重。結識台灣京劇團演員李金棠、吳兆南、郭小庄、李東原,分別贈書畫。自訂《張大千鬻畫值例》。卡米爾萊克美術館再展。
1971年 辛亥 73歲
春節前,遷環蓽庵。旅美友人均以梅花慶賀喬遷之喜,有百本梅花之稱,故是歲作「詠梅詩」。香港大會堂近作展。
1972年 壬子 74歲
右眼失明,左眼白內障手術成功。美國洛杉磯安克魯畫廊展,被授予洛杉磯「榮譽市民」。美國舊金山砥昂博物館「張大千四十年回顧展」,展出1928-1970年間的代表作品54幅,撰《回顧展自序》。
1973年 癸丑 75歲
與旅美老友王天循共度元旦、春節。洛杉磯恩克倫美術館近作展。台北歷史博物館收藏捐贈歷年創作108幅,頒贈紀念狀,並舉辦「張大千先生創作國畫回顧展」(即40年回顧展)。台北歷史博物館出版《張大千畫集》。
1974年 甲寅 76歲
香港大會堂畫展,台北歷史博物館與「日本民族協會」共同主持東京中央美術館「張大千畫展」。應美國舊金山版畫製作中心之約,創作了兩套石版畫,被提名為「馳名世界的張大千」和「張大千形象」。作根雕假山、八面觀音寄贈大陸篆刻家陳巨來。
1975年 乙卯 77歲
應葉公超之約,為其輯《葉遐庵先生書畫集》作序。以80幅精品參加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中西名家畫展」。應約撰寫《畢加索晚期創作展序》。該館舉辦「張大千早期作品展」,又以60幅作品參加在漢城舉辦的當代畫展。
1976年 丙辰 78歲
舉家移居台北。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張大千先生歸國畫展」,台灣教育部頒贈「藝壇宗師」匾額。台灣電影界人士吳樹勛以退休金自費拍攝《張大千繪畫藝術》記錄影片。台北歷史博物館出版《張大千選集》。
1977年 丁巳 79歲
歷時5年所編的《清湘老人書畫編年》在港出版。將老友陳巨來歷年為之所刻的印章,匯編成《安持精舍印譜》在日本出版,並為作序。台中舉辦近作展。在外雙溪籌建「摩耶精舍」。《大風堂名跡》(四冊)在台再版。
1978年 戊午 80歲
張大千 金勾蓮花高雄畫展。台南畫展。漢城畫展。「摩耶精舍」落成,喜遷新居。出席亞太地區博物館會議,講演《論敦煌壁畫藝術》。作《明末四僧畫展序》,《大風堂名跡再版序言》。
1979年 己未 81歲
以40幅佳作參加香港中國文化協會舉辦的中國現代畫壇三傑作品展覽(三傑為張大千、溥心畲、黃君壁)。請友人、律師見證,預立遺囑。
1980年 庚申 82歲
春節期間,台北歷史博物館舉辦「張大千書畫展」。3月,新加坡國立博物館舉辦《中國現代畫壇三傑作品展覽》。應旅日華人李海天、黃天才之約,擬作巨幅《廬山圖》(高1.8米,長10米)。台北出版《張大千書畫集》一二集出版。
四川出版《張大千畫輯》一二三輯。
1981年 辛酉 83歲
2月,台灣博物館舉辦「張大千近作展」。3月,應邀提供作品參加法國巴黎東方博物館舉辦的「中國國畫新趨勢展」。7月7月,在摩耶精舍開筆繪制《廬山圖》。
1982年 壬戌 84歲
元月,台北舉行「傅抱石、徐悲鴻、張大千水墨彩色畫展」。香港集古齋舉辦「張大千畫展」。2月,「張善子先生百年誕辰紀念畫展」在台展出。4月,《張大千書畫集》第三集出版。全力繪制《廬山圖》,勞累過度,兩次住進台北榮民總醫院。
1983年 癸亥 85歲
元月,台灣國立博物館舉辦「張大千書畫展」。同時舉辦尚未最後完成的《廬山圖》特展。趙無極赴台探視。3月8日,《張大千書畫集》第四集出版,為大陸友人門生題贈畫集12冊。心臟病復發,醫治無效,於4月2日病逝。 每一個畫家都有專精的地方,沒必要捨本逐末,就像齊白石畫蝦一樣,沒什麼值得深究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國立歷史博物館復制張大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