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羽死後,劉封罪不至死,為什麼劉備還要處死他呢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關羽大意失荊州是重要的轉折點。對於蜀漢來說,關羽戰死,荊州被東吳占據,促使自己走向了衰落。而對於偷襲關羽的東吳,劉備自然痛恨不已,所以發動了夷陵之戰。而在夷陵之戰之前,劉備還選擇處死了自己的養子劉封。
根據史料記載,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劉封起兵相助,劉封不從。而後又侵凌孟達,迫其降魏。在劉封回到成都後,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賜死劉封。那麼,問題來了,關羽死後,劉封罪不至死,為什麼劉備還要處死他呢?
在明朝文學家李贄看來:「劉封雖不出救,其罪正與糜芳同科,俱是情有可原者也。」對於劉封來說,沒有救援關羽是情有可原的,畢竟自己剛剛占據上庸三郡,不能輕易出兵去支援關羽。在此基礎上,李贄還表示「若傅士仁,孟達,則反國之賊也,罪不容誅矣。
和劉封相對應的是,孟達背叛了蜀漢,投靠了曹魏,所以應該誅殺,而劉封雖然沒有救援關羽,但是其沒有背叛蜀漢,所以是罪不至死的。那麼,問題來了,既然不是因為不救援關羽,那麼劉封被殺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對此,諸葛亮的一句話道出了關鍵。
❷ 劉封是劉備的養子,為何劉備後來要狠心殺了他
劉封是劉備的養子,為何劉備後來要狠心殺了他?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關羽大意失荊州是重要的轉折點。對於蜀漢來說,關羽戰死,荊州被東吳占據,促使自己走向了衰落。而對於偷襲關羽的東吳,劉備自然痛恨不已,所以發動了夷陵之戰。而在夷陵之戰之前,劉備還選擇處死了自己的養子劉封。
劉封之死與其說是劉備冷酷無情,不如說是他自己的政治不成熟,既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還誤以為劉備會顧念父子之情。
❸ 劉封與關羽有何過節,為何他眼見關羽落難也不出手相救
《三國演義》身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在文學上有著極大的影響力,然而畢竟是文學作品,羅貫中為了追求戲劇性的情節,難免和真正的歷史有沖突,因此我們看待問題還是要從正史上尋找答案。三國中,關羽大意失荊州可謂是蜀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今天我們要談論的便是歷史上劉封沒有去救關羽的真實原因。且聽小編娓娓道來。
以上便是劉封沒有出兵救關羽的原因。總結來說就是,本來就有點小過節,開始是不需要去救的,到後來心有餘而力不足。不難看出,即使劉封出兵救援,荊州還是保不住,因為當時的局勢荊州必失,已經不可逆轉,而且去救了上庸還得丟(雖然最後上庸還是丟了),不過或許劉封出兵相救了,看在他的態度上,劉備能留他一條性命吧。
❹ 雲長敗走麥城和劉備的養子劉封有關系嗎
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早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劉備)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隆中對》。
只能說荊州來兵家必爭之地,孫權、劉備都想要這一塊地,劉備自然是派出得力大將關羽鎮守,但關羽卻沒有預料到呂蒙的襲擊,加上劉封這一個不安定因素,這才造成了關羽之死,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劉備、關羽將自己推向了必死之局。
❺ 劉封被劉備殺掉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
劉備在奪得漢中後不久,就派遣劉封乘沔水而下助孟達攻打上庸,其實是將其調離漢中,遠離了政治權力中樞。也就是在劉封為劉備開疆拓土勞碌時候,劉備在漢中稱王,劉禪被立為王太子。
此舉,等於是宣告了劉封從此與嗣位無緣。
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稱益州東三郡,因其地勢閉塞,遠離中原繁華地帶,一直以來,就是流放犯人的蠻荒之地。上庸平定後,劉封以副軍將軍之職統領整個東三郡,對於這個任命,史書隱諱地記載為「先主陰恐(孟)達難獨任」,即對孟達不大放心。其實,劉備真正不放心的人不是孟達,而是養子劉封。劉封不但被疏遠,還淪落為劉備看守大門的狗。
此後,劉備視劉封為未來的繼承者,並很注重培養他的能力。
劉封亦不負劉備重望,他「有武藝,氣力過人」,又多有戰功,在軍中威望頗高。
公元207年,劉備的正室甘夫人生下了劉禪。雖說劉備終於有了親兒子,但想到以前「子嗣艱難」,再加上又是缺兵少將的時候,劉備對劉封的器重絲毫未減,疼愛亦如舊。
然而,隨著劉禪長大,劉備又攻下益州奪取漢中之後,情形卻發生了變化。
❻ 劉封是劉備的兒子
劉封抄 - 簡明歷史傳記
劉封本羅侯襲寇氏之子,劉備入荊州,收為義子。封武力過人,性剛烈。率軍協諸葛亮向益州,戰而勝,益州定,以封為副軍中郎將。建安二十四年,封與達克上庸備守。關羽麥城困,求救於封、達,令發兵助。封、達不承羽命。羽身死,先主恨之。又封與達不和,達懼罪,又忿封,率所領降魏。修書於封,勸之降。封拒之。魏徐晃等與孟達等襲上庸,封以內叛敗歸成都,劉備數責難之,後賜封死。
劉封 - 簡明演義傳記
劉備入荊州後,收劉封為義子,劉封跟隨劉備征戰創業。博望、新野、赤壁、入西川定益州累立戰功。入西川後黃忠征討漢中,劉封率兵接應。漢中平定後,又隨劉備在漢中抵拒曹操。劉封和孟達等攻取了上庸而駐守。關羽被困麥城,向劉封求救告急,劉封誤聽孟達離間挑撥沒有發兵救援,關羽敗死麥城,劉備十分怨恨他。孟達懼罪降魏。與徐晃等兵伐上庸,修書於劉封,勸劉封歸降魏。劉封大怒,扯書斬使。決戰因為內叛敗走,逃回成都,劉備責難他,後來殺了劉封。
劉封的歷史評價
陳壽: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
❼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殺劉封,用馬謖,究竟是為了什麼
諸葛亮是三國最有名的人之一,如今他的名字可謂家喻戶曉,雖然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臣的代表,但他一生也犯過兩大錯誤,第一就是用馬謖守街亭,這一點想必大家都知道,成為諸葛亮一生的污點,諸葛亮還有另一件事,做得不僅是人生污點那麼簡單了,甚至有點令人發指。
❽ 劉封是劉備最喜歡的養子,為何劉備要賜死他
首先,劉封是劉備唯一的養子,無論他喜歡不喜歡,劉備都要依賴他作為事業繼承人,假如劉禪等親兒子沒有出生的話。但是隨著親兒子的出生,劉封作用就每況愈下,越來越尷尬,甚至有一些多餘。
劉備出於私心肯定會選自己的親生子,而不是首選劉封,畢竟當初的利用關系沒有了,誰不希望自己子孫萬世都是皇帝?
而出於禮法,劉備也必須的選擇劉禪,因為他是庶長子。劉封無論是嫡長子還是庶長子都不佔,唯一的優點就是年長,勇武有能力,可是對於蜀漢集團來說這一些都不是必要的。
所以最後劉備選擇了劉禪是出於私心也是出於禮法。既然這樣,劉禪年幼,劉封孔武有力,劉備出於對兒子的考慮,最後聽從諸葛亮的讒言處死劉封。
❾ 為什麼劉備一定要殺了劉封
說到劉封,可能人們對他並不熟悉。而要說他的義父劉備,那恐怕就家喻戶曉了。
常言道「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劉封因為劉備而引人關注,又因為劉備而命喪江湖。
劉封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孩子成為三國時代叱吒風雲的人物,這些都要歸功於劉備的提攜。但是,劉封最後死在了義父劉備之手。
那麼,《三國演義》中的劉封,為什麼被義父劉備所殺?他的武功到底如何呢?
劉封最為讓劉備生氣的就是拒絕援助關羽,導致關羽喪命。
❿ 劉封與劉備的關系
劉封,本是羅侯寇家的兒子,母親姓劉,和後來的義父劉備並沒有什麼血緣關系,只是後來劉備被曹操擊敗逃到劉表的荊州後,因為自己沒有兒子,才將其收為義子。按照這個時間計算,應該在劉備入荊州的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到後主劉禪出生的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之間。根據《三國志·劉封傳》中「及先主入蜀,自葭萌還攻劉璋,時封年二十餘」的記載,劉封從被劉備收養直到率軍入川的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這幾年間,一直留在荊州駐守,這時的劉封「有武藝,氣力過人」。劉備「自葭萌還攻劉璋」,劉封得以一鳴驚人,「將兵俱與諸葛亮、張飛等溯流西上,所在戰克。」劉備平定益州以後,劉封也因戰功被任命為副軍中郎將。關於這個職務的任命,被引何焯理解為「尊寵太過」(見《三國志集解》),為劉封日後的驕橫埋下了伏筆。 不過僅僅以劉備的這次任命就判定此舉是「拔苗助長」,似乎有欠公允。劉封的官職,是靠他「所在戰克」的戰功得來的,應該沒有什麼疑問。就算劉備這是特意栽培劉封,也是劉封應得的。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卻是劉封所意料不到的,也是後來的史學家們所疑惑的問題。《三國志·劉封傳》中的記載是:建安二十四年,命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為達兵所害。達將進攻上庸,先主陰恐達難獨任,乃遣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達軍,與達會上庸。上庸太守申耽舉眾降,遣妻子及宗族詣成都。先主加耽征北將軍,領上庸太守員鄉侯如故,以耽弟儀為建信將軍、西城太守,遷封為副軍將軍。
大概是陳壽的記載太過簡略,一直就沒有人明白所謂的「先主陰恐達難獨任」究竟是什麼原因,所以在《資治通鑒》里,司馬光的記載則是:
劉備遣宜都太守扶風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殺房陵太守蒯祺。又遣養子副軍中郎將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達軍,與達會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舉郡降,備加耽征北將軍,領上庸太守,以耽弟儀為建信將軍、西城太守。
原本陳壽的「乃遣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達軍,與達會上庸。」變成了司馬光的「又遣養子副軍中郎將劉封自漢中乘沔水下,統達軍,與達會攻上庸」,同一路人馬在司馬光筆下變成了兩路。看來司馬光是被難住了。那一個接近歷史呢?筆者認為還是陳壽的記載有道理。從陳壽後面的記載分析,「先主加耽征北將軍,領上庸太守員鄉侯如故,以耽弟儀為建信將軍、西城太守,遷封為副軍將軍」,連降將都封官,劉封也得到了升遷,惟獨孟達不見封賞,顯然劉備對孟達不怎麼信任。也正因為如此,以劉封「剛猛」的性格和對義父的忠心,自然對孟達也就不會怎麼客氣了,因此就出現了《三國志·劉封傳》中的「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鼓吹」及《資治通鑒》中的「蜀將軍孟達屯上庸,與副軍中郎將劉封不協;封侵陵之」這種情況了。劉封的舉動很可能就是受義父劉備暗中指使的。《三國志·劉封傳》中說的「先主責封之侵陵達」這個罪狀的確令人懷疑,而且,從後來劉備殺了劉封後「為之流涕」的記載推測,當時的劉備還沒有打算除掉劉封,只是後來事態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關羽圍困樊城,反而被東吳端了老窩。無奈之下,關羽只好向劉封、孟達求救。《三國志·劉封傳》中說「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會羽覆敗」,對於這段歷史的真實性,由於缺乏其它資料的印證,所以是一段歷史之迷。日本學者林田慎之助先生在《諸葛亮》一書中說:「關羽鎮守荊州時,出兵攻打魏軍守衛的樊城,並利用大雨的機會,採用水攻。此時,宜都將軍孟達率蜀軍的一支隊伍在漢水中游配合作戰。」對於這個說法,筆者比較懷疑,不知道這位日本學者的結論從何而來。但如果真的有過配合作戰,那麼就不太可能出現「不承羽命」的記載了,估計可能是這位日本學者把兩個不同戰線上的戰役絞為一談了。
關於劉封的死,《三國志·劉封傳》和《資治通鑒》中都有較為詳細的記載。《三國志·劉封傳》說:
申儀叛封,封破走還成都。申耽降魏,魏假耽懷集將軍,徙居南陽,儀魏興太守,封(真鄉侯)〔員鄉侯〕,屯洵口。一封既至,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封嘆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先主為之流涕。
《資治通鑒》雲:蜀將軍孟達屯上庸,與副軍中郎將劉封不協;封侵陵之,達率部曲四千餘家來降。達有容止才觀,王甚器愛這,引與同輦,以達為散騎常侍、建武將軍,封平亭侯,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以達領新城太守,委以西 南之任。行軍長史劉曄曰:「達有敬得之心,而恃才好術,必不能感恩懷義。新城與孫、劉接連,若有變態,為國生患。」王不聽。遣征南將軍夏侯尚、右將軍徐晃與達共襲劉封。上庸太守申耽叛封來降,封破,走還成都。初,封本羅侯寇氏之子,漢中王初至荊州,以未有繼嗣,養之為子。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漢中王因此際除之;遂賜封死。
兩個史料的記載沒有什麼歧義,對於劉封的死說法一致。但是逐一進行分析可以發現一個疑問:劉封的死似乎和沒有援救關羽關系並不大。
按照司馬光《資治通鑒》中的時間推算,關羽向劉封、孟達求救的時間應當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一、十二月間,由於劉封、孟達拒不發兵,間接導致了關羽的兵敗被殺。而劉封被殺的時間大約是在第二年的七月。《三國志·劉封傳》中說「會羽覆敗,先主恨之」,這里有個疑問:從關羽被害到劉封被殺,中間相隔的時間竟有近一年之久,這不免讓人產生這樣的疑問:劉備對劉封的行為真的有那麼恨嗎?如果有的話,這一年時間里,劉備隨時可以找個理由把劉封除掉,也用不著等到一年之後呀?!筆者懷疑:劉備之所以沒有在這一年時間里處理劉封,說明劉封「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的理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國志·劉封傳》和《資治通鑒》中都有記載的劉封之死是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的緣故,目前已經是史學界之共識,這一點不容置疑。不過就算不是這個原因,單單丟失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就可以判處劉封的死刑。因為這三個郡的位置對於蜀漢的戰略意義實在是重要了。此地處蜀漢的東北邊陲,東臨襄陽,北靠長安,是漢中的門戶,占據此三郡,無論是對曹魏,還是對孫吳,都有一種威懾作用。荊州失手以後,這個地區可以作為進攻的橋頭堡和防守的前沿。有專家指出:三郡的丟失,意味著在戰略上失掉了由漢中東出、沿沔水而下東擊曹魏、威脅孫吳的地理優勢。歷史影響僅次於失荊州。三郡的丟失使得以後諸葛亮進攻曹魏的道路只存北出漢中一途,在戰略上失去了選擇。因此,劉封丟失房陵、上庸、西城三郡,是對蜀漢政權的又一次沉重打擊,就算諸葛亮沒有「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的考慮,劉封的死也是罪有應得,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