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
一、人類的出現
1、現代人類從非洲南方古猿進化而來(屬「正在形成中的人」)。
2、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任何動物的根本區別。
3、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階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尚尼亞奧都威峽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國丁村人、(德國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國山頂洞人、(法國克羅馬農人)。
5、晚期智人出現的同時,現代人種的差異也顯現出來。
6、三大人種(即黃種、白種、黑種人)
出現的原因: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
二、氏族社會
1、氏族社會的不同階段:母系氏族è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婦女在採集和家務勞動中舉足輕重,在社會中佔主導地位。
父系氏族: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與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起來,男子逐漸取代婦女成為主要勞動力,開始支配社會,父系氏族逐漸取代母系氏族。
2、國家的產生:父系社會後期,隨著社會矛盾的加劇,統治階級設置了一系列機構和設施,如政府、軍隊、監獄和城牆等,它們的出現,標志著原始社會的解體和國家的產生。
第2課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一、金字塔的國度——古代埃及
1、國家的出現、統一及滅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羅河沿岸出現幾十個奴隸制小國;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③公元前6世紀,埃及被西亞的波斯滅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徵。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古巴比倫
1、公元前3500年以後,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隸制小國。
2、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
3、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開始出現一些小國。後來,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當地居民並把他們變為奴隸,先後在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建立起奴隸制國家。
2、印度的等級制度
①統治階級:婆羅門(祭司、貴族)、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
②被統治階級: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
③影響:種姓制度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並對後來印度社會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四、古代文明為什麼多發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熱充足、地勢平坦,適合人類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濫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進而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
第3課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臘早期文明——愛琴文明發祥於克里特島;
二、雅典城邦的繁榮
1、經濟: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2、政治:伯利克里擴大公民的全力,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最高權利機構公民大會;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勵學術研究,發展文藝,重視教育。
三、斯巴達城邦的繁榮
1、經濟:斯巴達地處內陸,以農業為主;2、政治:少數奴隸主貴族專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軍事訓練。
四、羅馬共和國的興亡(建立時間: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戰爭:
①時間: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②原因:爭奪地中海霸權;③對戰國家:羅馬ó迦太基
2、西羅馬的滅亡和羅馬帝國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紀,羅馬發生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共和制再也無力統治,奴隸主企圖建立獨裁統治,以穩固政權;
②過程:公元前49年,凱撒奪取政權è屋大維在公元前27年獨攬國家大權,成為實際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所取代。
五、羅馬帝國的分裂及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①395年,內外交困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②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被日耳曼人廢掉,西羅馬帝國滅亡了,標志著西歐的奴隸社會歷史隨之終結。
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紀前後,日本開始出現奴隸制國家。大和不斷征服擴張,於5世紀統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時間:7世紀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
2、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3、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三、阿拉伯國家的建立和伊斯蘭教的誕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爭奪水源和牧場,部落間相互仇殺。在內部矛盾叢生、商路不暢,引起商業衰落、生產停滯和外部勢力入侵。在這種形勢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
2、過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並在麥加傳教è622年,穆罕默德帶領教徒出走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è630年,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è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
一、等級森嚴的歐洲封建社會
1、法蘭克王國的興起: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在它的廢墟上建立起法蘭克王國。
2、查理·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級制度
內容:8世紀前期,查理·馬特任宮相時,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為封主服兵役。
3、特點:西歐封建社會雖有等級貴族制,但在不同等級的貴族之間,沒有嚴格的上下級制約關系。
4、羅馬教會的地位及影響:西歐封建社會時期,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興起於交通便利、相對安全、容易獲得廉價原料和銷售產品的地方。
2、著名代表城市:義大利的威尼斯、英國的牛津、英國的曼徹斯特。
3、意義: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三、拜占廷帝國(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1、繁榮:拜占廷帝國的商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在這里保存下來。著名的聖索非亞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築和藝術成就的結晶。
2、衰落:①帝國窮兵黷武,四處征討,造成國庫空虛,財盡民窮;②外族入侵;③專制統治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
3、滅亡:15世紀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軍攻陷,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國終於滅亡了。
第6課 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一、希波戰爭
1、波斯帝國的形成與擴張:公元前6世紀,古代伊朗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國。波斯帝國頻繁地出征和擴張,先後征服埃及等國家和地區。
2、希波戰爭
①過程:公元前5世紀早期,波斯帝國三次出征希臘,史稱希波戰爭。
②結果:公元前5世紀中期,希臘軍民贏得戰爭的勝利。
二、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1、馬其頓王國: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王國強大起來,於公元前4世紀後期打敗希臘聯軍,控制了希臘。
2、路線:亞歷山大大帝出兵東征,掃盪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後回師佔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
3、影響:
①積極: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極:戰爭帶來災難,充滿暴力。
三、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1、擴張:公元前27年以後,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統治下,發動多次侵略戰爭。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廣闊的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
2、文化傳播及其影響:一方面,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治充滿著暴力;另一方面。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的廣大地區。
第7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印度人創立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紀初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16世紀時寫法已與現在的寫法基本一致。
二、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①翻譯保存了許多希臘著作;②創立了完整的代數學;③拉齊斯的《醫學集成》、依本·西拿的《醫典》被歐洲醫學界長期奉為權威著作。
三、絲綢之路——連接東西方文化交流與經濟的重要道路
四、元朝宮廷中的義大利人
1、馬可·波羅及《馬可·波羅行紀》
1217年,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國生活了17年以後,從海路回到義大利。後口述了在東方的經歷和見聞,由其一位獄友記錄成為《馬可·波羅行紀》一書。
五、和平交往的意義
答:和平交往是主旋律,傳播了世界先進文化與生產力。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對人類整體文明的進步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積極影響。
第8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蘇美爾人;
3、腓尼基字母è希臘字母è拉丁字母(羅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創立時間:公元前6世紀;地點:古印度;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
2、基督教
創立時間:公元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創始人:耶穌
3、伊斯蘭教
創立時間:公元7世紀;地點:麥加;創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點:三大宗教均產生於亞洲,教義中均宣揚「忍耐順從」。
第9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
一、傑出的科學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質:阿基米德從小善於思考,喜歡辯論;
②重大發現及發明:杠桿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車
2、亞里士多德——「網路全書式的學者」
二、文學與戲劇
1、《荷馬史詩》
①國家及作者:古希臘的荷馬;
②價值: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作,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國家及作者:古希臘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譚》—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三、著名建築
1、阿拉伯式建築代表:麥加大清真寺(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寺)
2、哥特式建築代表:巴黎聖母院(始建於2世紀,歷史一百八十多年建成)
第10課 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一、文藝復興
1、時間及地點:14世紀前後,義大利è15至16世紀,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
2、根本原因:義大利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經濟基礎)
3、實質: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 4、特點:借古典文化宣傳 5、指導思想:人文主義思想
6、代表任務及其作品:
①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義大利),代表作:長詩《神曲》;
②文藝復興的藝術家——達·芬奇(義大利),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③文藝復興的文學巨匠——莎士比亞(英國),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7、意義:文藝復興摧毀了中世紀教會的精神獨裁,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有力地推動了西歐社會由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的過渡。
二、新航路的開辟
1、根本原因及其他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商品經濟活躍;
②其它原因:《馬可·波羅行紀》、造船技術進步、地圓學說流行、指南針得到廣泛應用。
2、過程:
①迪亞士—葡萄牙資助—1487--1488年—開辟從歐洲到達印度洋的航路,並發現好望角;
②哥倫布—西班牙資助—1492年—開辟通往美國的航路;
③達·伽馬—葡萄牙資助—1497--1488年—開辟歐洲從海上直通印度大陸的新航路;
④麥哲倫—西班牙資助—1519--1522年—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歐洲的環球旅行。
3、影響:①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②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③為殖民掠奪開辟道路,進行資本原始積累,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給亞、非、拉各洲帶去災難。
第11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一、「君權神授」下的英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間: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英國實行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3、開始的標志:議會重新召開(或議會同國王的斗爭)
4、領導階級:資產階級、新貴族; 領導人物:【克倫威爾】
二、查理一世命喪斷頭台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英國成立共和國。
三、《權利法案》的頒布
1、查理二世復辟,進行了瘋狂的反攻倒算。
2、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新的國王
3、頒布時間、目的及其意義
①時間:1689年;
②目的: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
③意義:⑴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⑵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
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王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第12課 美國的誕生
一、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發展
1、北美13個殖民地的居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英國及歐洲的移民、非洲黑人。
2、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壓迫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二、美國獨立戰爭(時間:1775年—1783年)
1、導火線: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 2、開始:1775年4月,萊剋星頓槍聲;
3、建軍:1775年5月,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
4、建國: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 5、轉折: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
6、勝利:1781年,約克鎮英軍投降;
B. 九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
一、人類的出現
1、現代人類從非洲南方古猿進化而來(屬「正在形成中的人」)。
2、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任何動物的根本區別。
3、直立行走是人類進化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階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尚尼亞奧都威峽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國丁村人、(德國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國山頂洞人、(法國克羅馬農人)。
5、晚期智人出現的同時,現代人種的差異也顯現出來。
6、三大人種(即黃種、白種、黑種人)
出現的原因:人種的差異,是不同自然地理環境等眾多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
二、氏族社會
1、氏族社會的不同階段:母系氏族è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婦女在採集和家務勞動中舉足輕重,在社會中佔主導地位。
父系氏族: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與發展,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起來,男子逐漸取代婦女成為主要勞動力,開始支配社會,父系氏族逐漸取代母系氏族。
2、國家的產生:父系社會後期,隨著社會矛盾的加劇,統治階級設置了一系列機構和設施,如政府、軍隊、監獄和城牆等,它們的出現,標志著原始社會的解體和國家的產生。
第2課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一、金字塔的國度——古代埃及
1、國家的出現、統一及滅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羅河沿岸出現幾十個奴隸制小國;②公元前3500年,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③公元前6世紀,埃及被西亞的波斯滅亡。
2、金字塔(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金字塔是埃及國王權力的象徵。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古巴比倫
1、公元前3500年以後,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隸制小國。
2、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
3、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三、古代印度
1、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開始出現一些小國。後來,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當地居民並把他們變為奴隸,先後在印度河流域和恆河流域建立起奴隸制國家。
2、印度的等級制度
①統治階級:婆羅門(祭司、貴族)、剎帝利(國王、武士、官吏);
②被統治階級:吠舍(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商人)、首陀羅(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
③影響:種姓制度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並對後來印度社會的發展帶來不良影響。
四、古代文明為什麼多發生在大河流域?
答:①大河流域氣候濕潤,光熱充足、地勢平坦,適合人類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濫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進而促進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
第3課西方文明之源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臘早期文明——愛琴文明發祥於克里特島;
二、雅典城邦的繁榮
1、經濟: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2、政治:伯利克里擴大公民的全力,全體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參加最高權利機構公民大會;3、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勵學術研究,發展文藝,重視教育。
三、斯巴達城邦的繁榮
1、經濟:斯巴達地處內陸,以農業為主;2、政治:少數奴隸主貴族專制;3、文化:崇尚武力,注重軍事訓練。
四、羅馬共和國的興亡(建立時間:公元前509年)
1、布匿戰爭:
①時間:公元前3世紀至前2世紀;②原因:爭奪地中海霸權;③對戰國家:羅馬ó迦太基
2、西羅馬的滅亡和羅馬帝國的建立
①背景:公元前1世紀,羅馬發生了嚴重的社會危機,共和制再也無力統治,奴隸主企圖建立獨裁統治,以穩固政權;
②過程:公元前49年,凱撒奪取政權è屋大維在公元前27年獨攬國家大權,成為實際上的皇帝,羅馬共和國被羅馬帝國所取代。
五、羅馬帝國的分裂及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①395年,內外交困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②476年,西羅馬帝國皇帝被日耳曼人廢掉,西羅馬帝國滅亡了,標志著西歐的奴隸社會歷史隨之終結。
第4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一、日本
1世紀前後,日本開始出現奴隸制國家。大和不斷征服擴張,於5世紀統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時間:7世紀中期)
1、背景: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
2、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3、意義: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三、阿拉伯國家的建立和伊斯蘭教的誕生(穆罕默德)
1、背景: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尚未形成統一的國家。爭奪水源和牧場,部落間相互仇殺。在內部矛盾叢生、商路不暢,引起商業衰落、生產停滯和外部勢力入侵。在這種形勢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
2、過程:
610年,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並在麥加傳教è622年,穆罕默德帶領教徒出走麥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è630年,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è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一。
第5課中古歐洲社會
一、等級森嚴的歐洲封建社會
1、法蘭克王國的興起: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在它的廢墟上建立起法蘭克王國。
2、查理·馬特改革——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級制度
內容:8世紀前期,查理·馬特任宮相時,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貴族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為封主服兵役。
3、特點:西歐封建社會雖有等級貴族制,但在不同等級的貴族之間,沒有嚴格的上下級制約關系。
4、羅馬教會的地位及影響:西歐封建社會時期,教皇和教會不僅是西歐最大的土地所有者,還是西歐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二、西歐城市的重新興起
1、地理位置:城市多興起於交通便利、相對安全、容易獲得廉價原料和銷售產品的地方。
2、著名代表城市:義大利的威尼斯、英國的牛津、英國的曼徹斯特。
3、意義:在西歐城市重新興起和工商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市民階級形成了。它進一步分化出手工業者和商人、銀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銀行家發展成早期資產階級。他們的出現,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准備了條件。
三、拜占廷帝國(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1、繁榮:拜占廷帝國的商業和手工業相當發達,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在這里保存下來。著名的聖索非亞大教堂是拜占廷建築和藝術成就的結晶。
2、衰落:①帝國窮兵黷武,四處征討,造成國庫空虛,財盡民窮;②外族入侵;③專制統治激化了國內的階級矛盾。
3、滅亡:15世紀中期。君士坦丁堡被土軍攻陷,延續了一千多年的拜占廷帝國終於滅亡了。
第6課 古代世界的戰爭與征服
一、希波戰爭
1、波斯帝國的形成與擴張:公元前6世紀,古代伊朗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國。波斯帝國頻繁地出征和擴張,先後征服埃及等國家和地區。
2、希波戰爭
①過程:公元前5世紀早期,波斯帝國三次出征希臘,史稱希波戰爭。
②結果:公元前5世紀中期,希臘軍民贏得戰爭的勝利。
二、亞歷山大大帝東征
1、馬其頓王國:公元前4世紀,希臘北部的馬其頓王國強大起來,於公元前4世紀後期打敗希臘聯軍,控制了希臘。
2、路線:亞歷山大大帝出兵東征,掃盪了小亞細亞,攻入埃及。然後回師佔領兩河流域,滅掉波斯帝國,足跡遠達印度,建立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定都巴比倫。
3、影響:
①積極: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②消極:戰爭帶來災難,充滿暴力。
三、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1、擴張:公元前27年以後,羅馬帝國在屋大維統治下,發動多次侵略戰爭。到2世紀,達到最大規模。羅馬帝國地跨歐亞非三洲,廣闊的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
2、文化傳播及其影響:一方面,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治充滿著暴力;另一方面。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的廣大地區。
第7課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阿拉伯數字的由來
印度人創立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法,阿拉伯人加以改造,12世紀初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16世紀時寫法已與現在的寫法基本一致。
二、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①翻譯保存了許多希臘著作;②創立了完整的代數學;③拉齊斯的《醫學集成》、依本·西拿的《醫典》被歐洲醫學界長期奉為權威著作。
三、絲綢之路——連接東西方文化交流與經濟的重要道路
四、元朝宮廷中的義大利人
1、馬可·波羅及《馬可·波羅行紀》
1217年,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國生活了17年以後,從海路回到義大利。後口述了在東方的經歷和見聞,由其一位獄友記錄成為《馬可·波羅行紀》一書。
五、和平交往的意義
答:和平交往是主旋律,傳播了世界先進文化與生產力。維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對人類整體文明的進步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積極影響。
第8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蘇美爾人;
3、腓尼基字母è希臘字母è拉丁字母(羅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創立時間:公元前6世紀;地點:古印度;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
2、基督教
創立時間:公元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創始人:耶穌
3、伊斯蘭教
創立時間:公元7世紀;地點:麥加;創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點:三大宗教均產生於亞洲,教義中均宣揚「忍耐順從」。
第9課古代科技與思想文化(二)
一、傑出的科學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質:阿基米德從小善於思考,喜歡辯論;
②重大發現及發明:杠桿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車
2、亞里士多德——「網路全書式的學者」
二、文學與戲劇
1、《荷馬史詩》
①國家及作者:古希臘的荷馬;
②價值: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作,它再現了古代希臘社會的圖景,是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國家及作者:古希臘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譚》—阿拉伯民間故事集
三、著名建築
1、阿拉伯式建築代表:麥加大清真寺(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寺)
2、哥特式建築代表:巴黎聖母院(始建於2世紀,歷史一百八十多年建成)
第10課 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
一、文藝復興
1、時間及地點:14世紀前後,義大利è15至16世紀,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
2、根本原因:義大利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經濟基礎)
3、實質: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 4、特點:借古典文化宣傳 5、指導思想:人文主義思想
6、代表任務及其作品:
①文藝復興的先驅——但丁(義大利),代表作:長詩《神曲》;
②文藝復興的藝術家——達·芬奇(義大利),代表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③文藝復興的文學巨匠——莎士比亞(英國),代表作:《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7、意義:文藝復興摧毀了中世紀教會的精神獨裁,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有力地推動了西歐社會由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制度的過渡。
二、新航路的開辟
1、根本原因及其他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商品經濟活躍;
②其它原因:《馬可·波羅行紀》、造船技術進步、地圓學說流行、指南針得到廣泛應用。
2、過程:
①迪亞士—葡萄牙資助—1487--1488年—開辟從歐洲到達印度洋的航路,並發現好望角;
②哥倫布—西班牙資助—1492年—開辟通往美國的航路;
③達·伽馬—葡萄牙資助-—1497--1488年—開辟歐洲從海上直通印度大陸的新航路;
④麥哲倫—西班牙資助—1519--1522年—完成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歐洲的環球旅行。
3、影響:①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②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③為殖民掠奪開辟道路,進行資本原始積累,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給亞、非、拉各洲帶去災難。
第11課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一、「君權神授」下的英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間:1640年—1688年)
1、根本原因:英國實行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3、開始的標志:議會重新召開(或議會同國王的斗爭)
4、領導階級:資產階級、新貴族; 領導人物:【克倫威爾】
二、查理一世命喪斷頭台
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英國成立共和國。
三、《權利法案》的頒布
1、查理二世復辟,進行了瘋狂的反攻倒算。
2、1688年,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宮廷政變,推翻了專制統治,另立新的國王
3、頒布時間、目的及其意義
①時間:1689年;
②目的:為了限制國王的權利;
③意義:⑴以法律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⑵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
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英國資產階級通過革命推翻了封建君王專制,確立了自己的統治地位,為發展資本主義掃清了道路,推動了世界歷史進程。
第12課 美國的誕生
一、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發展
1、北美13個殖民地的居民: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英國及歐洲的移民、非洲黑人。
2、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英國的殖民壓迫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二、美國獨立戰爭(時間:1775年—1783年)
1、導火線: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 2、開始:1775年4月,萊剋星頓槍聲;
3、建軍:1775年5月,華盛頓被任命為大陸軍總司令;
4、建國:1776年7月4日,《獨立宣言》的發表; 5、轉折: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
6、勝利:1781年,約克鎮英軍投降;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