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梅州客家歷史文化有哪些
梅州是中國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匯點,以其獨樹一幟的客家文化名揚四海,擁有"文物由來第一流"美譽,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在實施"文化梅州"發展戰略中,梅州市充分挖掘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不斷加快客家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步伐,全力打造客家文化大觀園和名聞遐邇的"世界客都",建設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園,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壯大山區經濟的朝陽產業。
特色優勢 歷史文物古跡熠熠生輝
兩千多年歷史文化的積淀,成就了大量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客家民居典雅堂皇,是客家人南遷後的歷史文化遺產,風格獨特,是中國民宅建築瑰寶,堪稱世界建築一絕。土樓、圍龍屋、走馬樓、五鳳樓、四點金、多杠樓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種形式,集中體現了中原宮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築風格,反映了客家人的歷史和傳統文化變遷。這些民居屹立於青山綠水之間,構成了神秘而絢麗的畫卷,形成了客家獨特的人文景觀。
梅州是久負盛名的"人文秀區",是客家歷史文化遺產最豐富的聚集地。文化積淀孕育了眾多歷史名人,留下了具有濃厚教育、文化色彩的名人故居。近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黃遵憲故居,清代著名革新派詩人、書法家、曾被嘉慶皇帝譽為"廣東第一才子"的宋湘故居,清末愛國革新政治家、洋務活動家、中國近代四大藏書家之一的丁日昌故居,近代著名教育家、詩人、愛國志士丘逢甲故居;清末著名外交家、維新思想家何如璋故居,當代客家最優秀人物葉劍英元帥故居等,名聞遐邇。據全市古民居普查的不完全統計,我市現遺存的各類較完整的特色古民居和名人故居(舊居)約500餘處。
1994年,梅州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目前,在梅州市范圍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4處,古文化遺址398處,古窯址87處,古墓葬179 處,古建築260處,近現代革命遺址及紀念建築140處。縣級博物館、紀念館8座,市級博物館2座、紀念館1座,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座。
文物保護 修舊如舊重現歷史風貌
熠熠生輝的文化遺產是客家地區歷史發展的見證,如何讓這些飽經滄桑的"見證人"經久不衰,繼續發揮歷史研究、科學研究和發展旅遊等價值,成為市委、市政府打響"客"字招牌的重要內容。為此,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多方籌集1400萬元,用於全市的文物保護和維修。先後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泰安樓、花萼樓、榮祿第、恩元第、石寨土樓、謝晉元故居、張弼士故居、興寧學宮以及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修舊如舊,恢復其歷史風貌。
位於大埔縣城湖寮鎮龍崗村的泰安樓,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1764年,是國內極為少見的方石樓,規模宏大,設計精巧,樓內中軸線主體建築為平房,三層樓房把主體平房環抱在中間,樓中有屋,功能齊全,在世界民居之林中獨樹一幟。 2004年至2005年,該建築進行二次維修,大埔縣人民政府和省文化廳共撥款180多萬元,對樓內天頂瓦面、飄檐等按原貌進行修復。為豐富泰安樓的文化內涵,該縣博物館在樓內陳列展出大埔歷史名人,大埔縣108名將軍,客家民俗風情、生產、生活、服飾,廣東漢樂等實物及圖片,與這座中國和世界建築史上的文化瑰寶相映生輝,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參觀考察。
坐落於梅州城區周溪河畔的東山書院,是清代嘉應州(今梅州市)知州王者輔於 1746年創建的清代梅州最高學府,是我國客家地區規格最高的重檐歇山頂式書院建築。經過幾百年風雨的洗禮,書院一度成為"危樓"。2003年11月,東山中學開始對其進行原貌修復,向海內外人士徵集東山書院相關歷史文物資料,請來具有修建古建築資格的工程隊,按老照片、老教師的回憶,嚴格採用原有建築的行制、風格、材料和工藝重修。如地面全部採用三合土地板製作工藝,木工全部採取穿榫縫合,花窗、屏風等按原有風格進行配置等,重新勾勒東山書院的歷史風貌。歷經一年多、耗資350多萬元修復完工的東山書院還開設了王者輔展室和黃遵憲、葉劍英等辦學的事跡展室,成為校友、海內外人士和各級領導爭相參觀的勝地,每年都有幾萬人前往感受書院的古樸和四溢的書香。
除了精細的維修工作,我市還組織了具有專業資質的隊伍,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丘逢甲故居、葉劍英故居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寨土樓進行制訂文物保護專項規劃。同時,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對第四批1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測量繪圖,依時完成了"文物四有"工作。對平遠縣、五華縣紅軍牆標開展了揭取保護工作。為更全面、科學合理地保護開發客家民居,市文廣局聯合市建設局開展了全市客家民居普查工作。市政府審核公布了《梅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法》,使我市文物保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純,別見怪
B. 梅州的歷史
梅花,是梅州市市花,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亦代表梅州客家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堅毅進取精神。梅州標志性建築——梅江橋及「一江兩岸」。梅州標志性傳統建築——圍龍屋,是中國五大特色民居之一。梅州是中國著名的三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同時還享有「山歌之鄉、金柚之鄉、客家菜之鄉,單叢茶之鄉」美稱,梅州同時又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梅州處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東臨潮汕,北接福建龍岩和江西贛州,南鄰河源市,轄梅縣、蕉嶺、五華、大埔、平遠、豐順、興寧市和梅江區六縣一市一區,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梅州市曾經舉辦過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和世界客家聯誼會,譽稱世界的「客都」,具有濃郁的別有特色的客家風情。
梅州具有悠久的歷史,據考古發現和近幾年的文物普查統計,梅州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遺物點398處。南漢設敬州,宋開寶四年(971年)改敬州為梅州,元代設梅州路,明屬潮州府,清設嘉應直隸州,民國3年梅州改名梅縣,先後屬潮循道、第六行政督察區。新中國成立後,於1949年設置興梅專區,1950年,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1952年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1965年設立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79年原梅縣所轄梅州鎮由區級升縣級稱梅州市後,梅縣地區轄7縣1市。1983年,梅州市與梅縣合並改為梅縣市,梅縣地區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1988年,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1994年,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即轄6縣1區,並代管興寧市。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梅州市總人口3802186人;梅江區
313821人、梅縣
516761人、大埔縣
352013人、豐順縣
449769
人、五華縣
879286人、平遠縣
215856人、蕉嶺縣
203173人、興寧市
871507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梅州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5個街道、161個鎮,2089個村委會、236個居委會。
截至2003年5月16日,全市共有4個街道(包括經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梅縣新城街道,得到省政府批准)、154個鎮,共有179個居委會、2082個村委會,33779個村民小組。
2005年12月31日,梅州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6個街道、104個鎮。
截止2008年末,梅州市轄2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12個街道、104個鎮。
C. 請問梅州歷史發展重要階段的建置沿革和一些重大歷史事件、著名的歷史人物、突出的風景名勝等(緊急~!)
梅州地方一級的行政區劃建置,始於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945)即後晉開運二年,升程鄉為敬州,領程鄉縣。宋開寶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熙寧六年(1073)廢梅州復置程鄉縣,隸屬潮州。元豐五年(1082)復置梅州,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紹興六年(1136)廢梅州復設程鄉縣,隸屬湖州。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仍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復隆為梅州,領程鄉縣,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尉使司。元貞元年(1295),梅州隸屬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復置程鄉縣,屬廣東布政使司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統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縣加上本屬的程鄉縣稱「嘉應五屬」,直屬廣東省轄。嘉慶十二年(1807)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宣統三年(1911),嘉應州復名梅州。民國3年(1914)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於1949年10月設置興梅專區,1950年1月26日,國務院發文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1956年2月,粵東行政區分為惠陽、汕頭兩專區,興梅7縣屬汕頭專區。 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79年3月,原梅縣所轄梅州鎮由區級升格為縣級稱梅州市後,梅肥地區轄7縣1市。1983年6月,梅州市與梅縣合並改為梅縣市後,梅縣地區由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 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3月正式掛牌),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1994年6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即轄6縣1區,並代管興寧市。
景點有:梅城的千佛塔、人境廬、東山教育基地、中國客家博物館,梅縣的雁南飛茶田旅遊度假村(國家5A級景區)、雁鳴湖旅遊度假村(國家4A級景區)、陰那山省級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葉劍英紀念園(國家4A級景區)、客天下旅遊產業園、聯芳樓、洞天湖旅遊度假區,平遠縣的五指石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3A級景區),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鎮),明、清時期粵贛閩著名「鹽道」要沖,廣東平遠龍文——黃田省級自然保護區,粵東最佳礦物質浴療保健溫泉熱柘溫泉;豐順縣的豐順溫泉省級旅遊度假區、龍鯨河漂流、龍歸寨瀑布,蕉嶺縣的長潭旅遊度假區(4A),五華縣的湯湖熱礦泥山莊(國家3A級景區),興寧市的合水旅遊區、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石馬鎮民國開國元老何子淵故居——光裕廬,大埔縣的客家土圍樓-花萼樓,大埔三河鎮旅遊景區等。其中,大埔三河鎮在2008年9月被確認為廣東省第一批歷史文化名鎮之一。
D. 梅州有哪些傳說
梅州客家民間傳說—靈光寺的傳說
靈光寺,原名聖壽寺。
1、靈光寺門前的兩棵生死樹,一生一死。
靈光寺門前有三株古柏,二生一死,都有三人合抱那麼大,高達七丈左右,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奇怪的是,生樹和死樹,經過千百年,仍保持同樣高大。這里有一段傳說。相傳有一年夏天,潘了拳從百里外買回三株柏樹苗,因天氣炎熱,回到寺里,柏樹苗巳曬死一株。他不願把枯樹苗丟掉,同樣栽下。栽樹時,他念道:「樹苗、樹苗,快長快高,生死同種,生死同高。」奇怪,死樹苗果然長了起來,可就是有枝無葉,枯而不倒,和生的同樣高大,挺立在寺前。
無篤石螺和片生熟魚
2、靈光寺門前,有一條小溪,溪里有兩種奇異的動物——無篤石螺和片生熟魚。相傳潘了拳在世時的一天,兩個出家不久的小和尚,在溪里游泳貪玩。他們發現水裡有許多小魚和石螺,便手忙腳亂地抓了起來,然後帶回寺里。兩個小和尚作了分工,一個剪石螺尾,一個煎魚。潘了拳聞得腥味走了進來,把兩個小和尚訓斥一頓,說這是殺生之舉,違反僧規戒律,並命令放生。兩個小和尚不敢違抗,使把煎了一半的小魚從鍋里鏟起來,與去了篤的石螺,一同放回小溪里。這兩種動物回到溪里,死而復生。
3、無篤石螺
系生長在陰那山小溪中的一種石螺,形態和普通石螺一樣,只是尾部少了一截,有如人們將螺敲去螺的尾部後下鍋煮食的石螺相似。傳說當年潘了拳在庵中修行,適有十方善信來寺進香,拾得溪中石螺作為佐菜。他們把螺敲去尾部後,正要下鍋之際,被潘了拳發現,步前正言說"信佛人要戒殺生"。善信遵聽奉勸,便將石螺放回溪中,繁衍至今。從此,無篤螺成陰那山的一種富有特色的水生物。(註:"無篤"是客家方言,意即沒有尾巴。)
4、片生熟魚
片生熟魚是生長在陰那山的溪中,魚身兩面,一面呈白色,和普通的魚一樣;另一面則為赤色,儼如經過鍋里煮熟後的色澤一般。故人稱此魚為"片生熟魚"。傳說當年在庵做工的人,從溪中捕到鮮魚,正在廚下煎煮,適為潘了拳發現,了拳和尚認為殺生有犯僧戒,即勸工人將鍋里正在煮著的魚鏟起放回溪中,而已煎煮一面的鮮魚居然起死回生,相傳繁殖,可惜這種半邊白半邊赤的小魚在陰那山小溪中很難見到了。(註:片生熟,是客家方言,意即"半生半熟"。)
5、茶泉
靈光寺的右面有一個山谷,山谷里有一股泉水。奇怪的是,這股泉水好象茶水一樣。傳說當年潘了拳到這里結茅修煉,他姊姊同情弟弟孤身一人,便尋找而來,並住下來照顧潘了拳,日里幫他洗衣做飯,夜裡幫他燒香點燭。潘了拳除了修行苫煉外,還經常上山打柴。
有一日,潘了拳在山谷里砍柴,他姊姊見天氣炎熱,便泡好一大壺赤湯山茶,送到山上給弟弟解渴。當她來到山上,見樹木繁密,荊棘遍山,看不到弟弟的身影,便叫喊弟弟上來喝茶。潘了拳在山谷深處,不容易上來,便叫姊姊把茶水從山上倒下去。他合掌閉目,嘴裡念著什麼,結果,一條茶泉流到他面前,他隨即彎下身去,兩手捧起茶水痛飲起來。從此,茶流之處成了一條水溝,並長流不止,至今還和茶水一樣的顏色。
6、木龍迎客
靈光寺祖師寶殿的殿頂四角,有條雕刻木龍。傳說很久以前,一個夏日的中午,寺里的和尚忽然發現四條木龍不見了。到了傍晚,木龍又回了原處。第二天又是如此。第三天中午,那和尚躲在房裡。窺視殿頂,想看個究竟。果然那木龍慢慢地離開原位,偷偷地向西飛去。那和尚隨即跟蹤而去。走到二里遠的一個深潭處,只見四條木龍在那裡兵乒乓乓地游泳。
那和尚不聲不響地返回寺里,想了一個降龍之計,打制了四個銅鈴,分別系在四條木龍的脖子上。第二天中午,水龍又要動身,銅鈴便「鈴鈴」地發出響聲。木龍頓時膽戰心諒,再也不敢偷去游泳了。
幾天後,木龍脖子下的銅鈴又響起來,又想偷去游泳,便從房裡出來看個究竟。只見左方角的木龍未動,只是銅鈴作響,其它三個銅鈴啞然無聲。接著,一群善男信女從左方走進寺來。客人一到,銅鈴便不響了。右方的銅鈴作響時,右方便有一群客人走進寺廟。
傳說木龍被繫上銅鈴之後,改邪歸正,將功補過,以銅鈴作為迎客的信號,故有木龍迎客之說。
E. 梅州的歷史是什麼
梅州歷史悠久,秦漢時期屬南海郡,南齊設置程鄉縣。北宋開寶四年(公元971年)改敬州為梅州,清朝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成立直隸嘉應州,民國初年廢州改稱梅縣。1988年由梅縣專區改為梅州市。
梅州市舊稱嘉應州,客家人聚居之地。素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美譽。華僑、港澳同胞和旅居海外華人230萬,分布在七十多個國家地區。近年來,他們紛紛回鄉探親訪祖、投資合作,為梅州的建設作出了極其顯著的貢獻。
梅縣是客家先民入粵定居較早的地區,客家先民主要是來自中原的士族或望族,他們對傳播中原文化起了較為重要的作用。近代的幾百年間,許多地方的客家人,是梅縣一帶居民外移出去的,在他們心目中,梅縣始終維持著近代客家主要聚散地或祖居地的地位。
近現代史上,梅州客家人出現了不少名人。如功績顯赫的葉劍英元帥;商界巨子、「金利來」總裁曾憲梓先生;世界足球五大球王之一的李惠堂都是梅州客家人的驕傲。
改革開放以來,梅州市的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在引進外資、建造大中型企業、發展旅遊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梅州市為客家人比較集中的聚居地,客方言為主要語言,境內除豐順縣的湯坑、湯南、留隍、東留等4個鎮約11萬人使用潮汕方言外,絕大部分人都使用客家方言。
梅州地方一級的行政區劃建置,始於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945)即後晉開運二年,升程鄉為敬州,領程鄉縣。宋開寶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熙寧六年(1073)廢梅州復置程鄉縣,隸屬潮州。元豐五年(1082)復置梅州,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紹興六年(1136)廢梅州復設程鄉縣,隸屬湖州。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仍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復隆為梅州,領程鄉縣,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尉使司。元貞元年(1295),梅州隸屬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復置程鄉縣,屬廣東布政使司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統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縣加上本屬的程鄉縣稱「嘉應五屬」,直屬廣東省轄。嘉慶十二年(1807)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宣統三年(1911),嘉應州復名梅州。民國3年(1914)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於1949年10月設置興梅專區,1950年1月26日,國務院發文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1956年2月,粵東行政區分為惠陽、汕頭兩專區,興梅7縣屬汕頭專區。
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79年3月,原梅縣所轄梅州鎮由區級升格為縣級稱梅州市後,梅肥地區轄7縣1市。1983年6月,梅州市與梅縣合並改為梅縣市後,梅縣地區由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
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3月正式掛牌),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1994年6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即轄6縣1區,並代管興寧市。
F. 求1篇介紹梅州歷史文化的文章。
梅州地方一級的行政區劃建置,始於五代十國南漢乾和三年(945)即後晉開運二年,升程鄉為敬州,領鄉縣。宋開寶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趙敬之諱,改敬州為梅州。熙寧六年(1073)廢梅州復置程鄉縣,隸屬潮州。元豐五年(1082)復置梅州,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紹興六年(1136)廢梅州復設程鄉縣,隸屬湖州。紹興十四年又復置梅州,仍領程鄉縣,屬廣南東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為梅州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復隆為梅州,領程鄉縣,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宣尉使司。元貞元年(1295),梅州隸屬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隸廣東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廢梅州復置程鄉縣,屬廣東布政使司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鄉升格為直隸嘉應州,統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4縣加上本屬的程鄉縣稱「嘉應五屬」,直屬廣東省轄。嘉慶十二年(1807)升嘉應州為嘉應府。嘉慶十七年復為嘉應州,仍領興寧、長樂、平遠、鎮平四縣。宣統三年(1911),嘉應州復名梅州。民國3年(1914)廢州府制,梅州改名梅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於1949年10月設置興梅專區,1950年1月26日,國務院發文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1952年底撤銷興梅專區,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1956年2月,粵東行政區分為惠陽、汕頭兩專區,興梅7縣屬汕頭專區。
1965年7月設立梅縣專區,原興梅7縣從汕頭專區分出,歸屬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79年月,原梅縣所轄梅州鎮由區級升格為縣級稱梅州市後,梅肥地區轄7縣1市。1983年6月,梅州市與梅縣合並改為梅縣市後,梅縣地區由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
1988年1月,廣東實行市管縣體制,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3月正式掛牌),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1994年6月,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即轄6縣1區,並代管興寧市。
G. 中國廣東省梅州市歷史
梅州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遺物點398處。南漢設敬州,宋開寶四年(971年)改敬州為梅州,元代設專梅州路,明屬屬潮州府,清設嘉應直隸州,民國3年梅州改名梅縣,先後屬潮循道、第六行政督察區。新中國成立後,於1949年設置興梅專區,1950年,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1952年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1965年設立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79年原梅縣所轄梅州鎮由區級升縣級稱梅州市後,梅縣地區轄7縣1市。1983年,梅州市與梅縣合並改為梅縣市,梅縣地區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1988年,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1994年,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即轄6縣1區,並代管興寧市。
H. 梅州的歷史文化
梅花,是梅州市市花,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亦代表梅州客家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堅毅進取精神。梅州標志性建築——梅江橋及「一江兩岸」。梅州標志性傳統建築——圍龍屋,是中國五大特色民居之一。梅州是中國著名的三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同時還享有「山歌之鄉、金柚之鄉、客家菜之鄉,單叢茶之鄉」美稱,梅州同時又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梅州處於閩粵贛三省交界處,東臨潮汕,北接福建龍岩和江西贛州,南鄰河源市,轄梅縣、蕉嶺、五華、大埔、平遠、豐順、興寧市和梅江區六縣一市一區,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梅州市曾經舉辦過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和世界客家聯誼會,譽稱世界的「客都」,具有濃郁的別有特色的客家風情。
梅州具有悠久的歷史,據考古發現和近幾年的文物普查統計,梅州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和遺物點398處。南漢設敬州,宋開寶四年(971年)改敬州為梅州,元代設梅州路,明屬潮州府,清設嘉應直隸州,民國3年梅州改名梅縣,先後屬潮循道、第六行政督察區。新中國成立後,於1949年設置興梅專區,1950年,成立興梅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梅縣、興寧、五華、大埔、豐順、蕉嶺、平遠7縣。1952年興梅7縣改隸粵東行政區。1965年設立梅縣專區,後改為梅縣地區。1979年原梅縣所轄梅州鎮由區級升縣級稱梅州市後,梅縣地區轄7縣1市。1983年,梅州市與梅縣合並改為梅縣市,梅縣地區所轄7縣1市改為6縣1市。1988年,梅縣地區改為梅州市,轄原興梅7縣及新劃縣級區梅江區,共7縣1區。1994年,興寧縣撤縣設市(縣級),梅州市即轄6縣1區,並代管興寧市。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梅州市總人口3802186人;梅江區 313821人、梅縣 516761人、大埔縣 352013人、豐順縣 449769 人、五華縣 879286人、平遠縣 215856人、蕉嶺縣 203173人、興寧市 871507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梅州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5個街道、161個鎮,2089個村委會、236個居委會。
截至2003年5月16日,全市共有4個街道(包括經市政府批准成立的梅縣新城街道,得到省政府批准)、154個鎮,共有179個居委會、2082個村委會,33779個村民小組。
2005年12月31日,梅州市轄1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6個街道、104個鎮。
截止2008年末,梅州市轄2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12個街道、104個鎮。
I. 梅州客家有什麼歷史文化
梅州是中國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匯點,以其獨樹一幟的客家文化名揚四海, 擁有"文物由來第一流"美譽,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在實施"文化梅州"發展戰略中,梅州市充分挖掘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不斷加快客家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步伐,全力打造客家文化大觀園和名聞遐邇的"世界客都",建設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園,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壯大山區經濟的朝陽產業。
特色優勢 歷史文物古跡熠熠生輝
兩千多年歷史文化的積淀,成就了大量客家民居和名人故居。客家民居典雅堂皇,是客家人南遷後的歷史文化遺產,風格獨特,是中國民宅建築瑰寶,堪稱世界建築一絕。土樓、圍龍屋、走馬樓、五鳳樓、四點金、多杠樓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種形式,集中體現了中原宮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等建築風格,反映了客家人的歷史和傳統文化變遷。這些民居屹立於青山綠水之間,構成了神秘而絢麗的畫卷,形成了客家獨特的人文景觀。
梅州是久負盛名的"人文秀區",是客家歷史文化遺產最豐富的聚集地。文化積淀孕育了眾多歷史名人,留下了具有濃厚教育、文化色彩的名人故居。近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黃遵憲故居,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故居;清代著名革新派詩人、書法家、曾被嘉慶皇帝譽為"廣東第一才子"的宋湘故居,清末愛國革新政治家、洋務活動家、中國近代四大藏書家之一的丁日昌故居,近代著名教育家、詩人、愛國志士丘逢甲故居;清末著名外交家、維新思想家何如璋故居,當代客家最優秀人物葉劍英元帥故居等,名聞遐邇。據全市古民居普查的不完全統計,我市現遺存的各類較完整的特色古民居和名人故居(舊居)約500餘處。
1994年,梅州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目前,在梅州市范圍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4處,古文化遺址398處,古窯址87處,古墓葬179 處,古建築260處,近現代革命遺址及紀念建築140處。縣級博物館、紀念館8座,市級博物館2座、紀念館1座,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座。
文物保護 修舊如舊重現歷史風貌
熠熠生輝的文化遺產是客家地區歷史發展的見證,如何讓這些飽經滄桑的"見證人"經久不衰,繼續發揮歷史研究、科學研究和發展旅遊等價值,成為市委、市政府打響"客"字招牌的重要內容。為此,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多方籌集1400萬元,用於全市的文物保護和維修。先後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泰安樓、花萼樓、榮祿第、恩元第、石寨土樓、謝晉元故居、張弼士故居、興寧學宮以及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修舊如舊,恢復其歷史風貌。
位於大埔縣城湖寮鎮龍崗村的泰安樓,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1764年,是國內極為少見的方石樓,規模宏大,設計精巧,樓內中軸線主體建築為平房,三層樓房把主體平房環抱在中間,樓中有屋,功能齊全,在世界民居之林中獨樹一幟。 2004年至2005年,該建築進行二次維修,大埔縣人民政府和省文化廳共撥款180多萬元,對樓內天頂瓦面、飄檐等按原貌進行修復。為豐富泰安樓的文化內涵,該縣博物館在樓內陳列展出大埔歷史名人,大埔縣108名將軍,客家民俗風情、生產、生活、服飾,廣東漢樂等實物及圖片,與這座中國和世界建築史上的文化瑰寶相映生輝,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參觀考察。
坐落於梅州城區周溪河畔的東山書院,是清代嘉應州(今梅州市)知州王者輔於 1746年創建的清代梅州最高學府,是我國客家地區規格最高的重檐歇山頂式書院建築。經過幾百年風雨的洗禮,書院一度成為"危樓"。2003年11月,東山中學開始對其進行原貌修復,向海內外人士徵集東山書院相關歷史文物資料,請來具有修建古建築資格的工程隊,按老照片、老教師的回憶,嚴格採用原有建築的行制、風格、材料和工藝重修。如地面全部採用三合土地板製作工藝,木工全部採取穿榫縫合,花窗、屏風等按原有風格進行配置等,重新勾勒東山書院的歷史風貌。歷經一年多、耗資350多萬元修復完工的東山書院還開設了王者輔展室和黃遵憲、葉劍英等辦學的事跡展室,成為校友、海內外人士和各級領導爭相參觀的勝地,每年都有幾萬人前往感受書院的古樸和四溢的書香。
除了精細的維修工作,我市還組織了具有專業資質的隊伍,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丘逢甲故居、葉劍英故居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石寨土樓進行制訂文物保護專項規劃。同時,組織有關專業人員對第四批1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行測量繪圖,依時完成了"文物四有"工作。對平遠縣、五華縣紅軍牆標開展了揭取保護工作。為更全面、科學合理地保護開發客家民居,市文廣局聯合市建設局開展了全市客家民居普查工作。市政府審核公布了《梅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法》,使我市文物保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