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哪個歷史事件

哪個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1 19:47:14

① 影響中國的十大歷史事件分別是什麼求高人~~~

一 秦始皇抄統一六國 封建制度的確立
二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封建思想的確立
三 五胡亂華 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四 隋文帝的科舉制度 中國特色的封建社會 西方封建社會沒有考試一說 老百姓天生憋屈
五 開元盛世 封建社會的巔峰
六 宋金對峙 歷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七 吳三桂引兵入關 中國資本主義萌芽被扼殺
八 鴉片戰爭 中國進入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九 辛亥革命 皇朝至此完
十 新中國成立

② 與什麼歷史事件有關

兩江師范學堂是1906年至1911年在中國南京辦學的一所師范學堂,也是中國回近代最早設立的師范學校答之一,由清末兩江總督張之洞創建,初名三江師范學堂,1906年易名兩江師范學堂,李瑞清出任監督,專辦優級師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停辦。期間由於兩次兵災,房屋多數被毀,僅剩口字房等少數幾棟建築。1914年續辦,不過遺憾的是,1923年口字房也毀於火災。

③ 什麼是歷史事件

廣義
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
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不同歷史觀對歷史事件的解釋
案例:用不同的史學範式來認識「近代通商口岸」:
從革命史觀來看:它是西方列強對華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的基地、橋頭堡,是中國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顯標記;

從現代化史觀來看:它是中國工業基地、技術中心、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對推動中國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發揮帶頭用,是近代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發展的前沿陣地;

從全球史觀來看:它加強了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使中國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從文明史觀:它是中國了解和學習西方近代化工業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國傳統農業文明最早開始走向近代工業文明的地方。

④ 中國重大歷史事件都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一 、原始社會(約萬年前到約公元前21世紀)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萬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0.5-0.7萬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0.4-0.5萬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

二、 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傳予啟,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三、 封建社會(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32年 張衡發明地動儀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國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避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30年 吳派衛溫等率軍隊到台灣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東晉滅吳
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起義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爆發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 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結束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73年 三藩叛亂開始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四、 近代史

民國(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⑤ 這是再講哪個歷史事件

古巴導彈危機,上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蘇聯的漫畫《華盛頓的「和平鴿」》

解析回:一個人正將嘴銜答橄欖枝的和平鴿形狀的外殼套裝到黑色的炸彈前端;另一個戴著船形軍帽的胖子蹲著在炸彈的腹部安裝第二條鴿子腿,他的身邊還擺著一具翅膀;炸彈的尾部也沒閑著,白色的羽毛正被插在炸彈的尾巴上;炸彈的肚子上,赫然寫著「US」——原來是三個美國人正在把一枚炸彈「化裝」成和平鴿!如此情景,真是令人發笑又耐人尋味。

意義:這是冷戰期間美蘇兩大國之間最激烈的一次對抗。
這次危機雖然僅僅持續了13天,美蘇雙方在核彈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處於千鈞一發之際。最後以雙方的妥協而告終,其中有不少值得總結、反思的經驗教訓。
迄今為止,古巴導彈危機仍然被認為是人類存亡的最危險時刻,它差點兒釀成熱核戰爭,肯尼迪與赫魯曉夫對此看法高度一致。

望採納

⑥ 發生的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原始社會(約170萬年前到約公元前21世紀)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萬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0.5-0.7萬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0.4-0.5萬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
二、 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傳予啟,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三、 封建社會(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32年 張衡發明地動儀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國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避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30年 吳派衛溫等率軍隊到台灣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東晉滅吳
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起義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爆發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 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結束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73年 三藩叛亂開始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四、 近代史
民國(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五、 現代史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6年 四五運動,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改革開放
1992年 鄧小平講話,加快改革開放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9年 澳門回歸

⑦ 哪一個歷史時期或事件資料最多最真實

首先,從歷史角度講,肯定是距離當今越近的時期史料越多,但是真實與否不回好評價。很多歷史專業的答學者更願意去研究明清時期的課題,因為明清的資料是最多的,正史,野史,雜記非常廣泛。相反,先秦時期的史料就非常有限了。不知道是否對你能有所幫助。

⑧ 中國有名的歷史事件是什麼,它在哪個朝代

西晉為什麼是一個短命的王朝?
(1)西晉統一以後,統治集體迅速腐朽;(2)第二代皇帝晉惠帝智力低下,無力治理國家.西晉的皇帝紛紛起兵爭奪皇帝,耗竭了西晉的國力;(3)內遷各族趁西晉內亂,起兵反晉.總之,西晉的滅亡是因為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交織在一起,不斷激化而發生的.
317,司馬睿建立東晉
376,前秦王苻堅統黃河流域
383,淝水之戰
江南地區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為什麼能得到開發?開發的情況怎麼樣?有何影響?
原因:(1)江南地區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2)從東漢末開始,許多人為了躲避北方的戰亂,逃往江南地區帶去了勞動力、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不同的生活方式;(3)江南地區的戰爭相對較小,社會秩序比較安定;(4)經過南北方勞動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經濟迅速發展起來.
情況:(1)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開懇為良田;(2)江南以種植水稻為主,稻田裡開始使用綠肥,你牛耕和糞肥也得到推廣;(3)小麥的種植,推廣到江南;(4)東晉、南朝時期,長江中下游一帶的農業發展迅速.福建、廣東等地也得到一定的開發.
影響:江南地區的開發對我國經濟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濟重心逐漸南移奠定了基礎.
4世紀後期,北魏建立
439,北魏統一黃河流契丹族
遼(契丹國)
10世紀初
阿保機(遼太祖)
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族)
與北宋簽訂澶洲之盟,此後雙方保持長時間和平局面;後被金滅亡.
漢族
北宋
960年
趙匡胤(宋太祖)
東京(今開封)
1127年被金滅亡.
黨項族
西夏
11世紀前期
元昊
與北宋議和;後被蒙古軍滅亡.
女真族

12世紀初期
阿骨打(金太祖)
興慶(今銀川)
後被蒙古軍滅亡.
漢族
南宋
1127年
趙構(宋高宗)
會寧(今黑龍江阿城)
與金議和,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後於1276年被元軍滅亡.
蒙古族
蒙古國
1206年
鐵木真(成吉思汗)

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
大都(今北京)
元滅南宋後不久統一,結束了唐後期以來長期的分裂局面;1368年被明軍滅亡.
女真族
後金
1616年
努爾哈赤
赫圖阿拉(後遷盛京)
滿洲

1636年
皇太極
盛京(後遷北京)
1644年入關,逐步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七年級歷史 第二單元復習提綱(下)2007-10-27 16:02
5元世祖發展農業生產的措施有哪些?
答:農業:(1)多次下令禁上蒙古貴族圈佔農田做牧場;(2)治理黃河;(3)推 棉花的種植.
6元朝為什麼要實行行中書省制度這一制度的內容如何?有何影響?
答:內容:(1)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2)加強對西藏的管轄; (3)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影響: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始於元朝.從此,行省成為我國的地方行政機構,保留至今.
6為什麼說元朝的統一促進了民族融合?元朝民族融合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元朝統一後境內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融和.
(1)許多漢族人來到邊疆,為那裡的開發作出貢獻;
(2)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
(3)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經過長期共同生活,已同漢族沒有什麼差別;
(4)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7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包括名稱、時間、發明過程和影響)是什麼?宋元時期我國有哪些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名稱
時間
發明過程
影響
造紙術
西漢
用麻做的紙,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紙.
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發展的重大貢獻.
東漢
宦官蔡倫總結西漢以來的經驗,用樹皮、破布、麻頭和舊魚網做原料造紙,改進了造紙術.
印刷術
隋唐時期
已有雕版印刷術
北宋
雕版印刷術出現之後,我國刊登了大量精美的書籍.北宋時,畢升又發明了話字印刷術.
指南針
戰國
人們已發現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
北宋
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事業.
火葯
唐代中期
唐朝中期的書籍里,已有火葯配方的記載.
唐朝末年
火葯開始用於軍事上.
宋元時期
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主要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
領先世界的科技有:火葯、印刷術、指南針(「十二氣歷」),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領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並最終將部落聯盟首領之位禪讓於他,是夏王朝的開端.大禹死後,其子啟即位,即歷史上所謂的「大禹傳子」,宣告了部落聯盟「禪讓制」的結束和封建世襲制的開始.
然而夏的統治並不鞏固,啟在位的時代就發生了伯益叛亂;啟之子太康也治國無方,當政期間更是戰亂紛紛,最後被東夷的後羿奪取了統治權,史稱「太康失國」.後羿與太康相同,也是一個無能的統治者,終日沉溺於游獵之中,將政事完全交與寒浞手中.寒浞掌權後,殺後羿而代之,自立為王.
後,太康弟仲康之孫少康與夏朝遺臣伯靡聯手,起兵打敗寒浞,恢復夏朝的統治地位,史稱「少康中興」;夏朝的統治這才得以鞏固,進入了國勢向上的相對穩定時期.自少康以後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統治,政治穩定,經濟繁榮.
到夏代的第十三個國王孔甲執政,夏朝開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引起人民的不滿和諸侯的叛亂.夏朝的統治從此發生危機,只過了四代便導致了亡國之禍.故而史書記載「孔甲亂夏,四世而隕」(《國語·周語》).
夏朝的最後一個國王夏桀,是歷史上一個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間,大量驅使百姓為其建造了無數的宮室台榭,又大肆興兵對外征伐,使得諸侯紛紛離之而去.而這時,黃河下游的一個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領成湯的領導下興盛起來.成湯以討伐暴君夏桀為名,發動了滅夏的戰爭;夏桀兵敗,死於南巢(今安徽壽縣),夏朝宣告滅亡.
夏朝距今大約有四千年的歷史,由於年代久遠,加之至今我們仍未發現任何原始的文獻與文字記載,故而,我們今日了解夏朝只能從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傳說中略知一二.近年來,通過對夏都遺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使我們對夏代的政治、經濟及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又有了新的認識.在河南偃師縣二里頭村發現的二里頭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發現了大量青銅器、陶器及大面積宮殿遺址群.由此看來,夏朝已由石器時代進入了青銅器時代,並且掌握了冶金與鑄造技術.與石器時代相比,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據傳說,釀酒業也是由夏朝開始的.《世本.作篇》有「伐狄作酒」的記載.)另外,從一些古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到,夏朝已經採用干支紀年,並且出現了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夏時」,這都是當時科學文化水平的見證.
夏朝共經歷十三世、十六王,他們分別是: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孔甲—皋—發—夏桀,前後約四百七十一年 .夏王朝是一個古老的王朝,雖然距我們已經四千年,但關於夏的一些傳說至今還廣為流傳.由此可見,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夏作為上古三代的開始,為華夏文明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沒有夏朝就沒有此後中華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
商朝(前562年?—106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與夏、周並稱為中國的「三代」,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據傳說,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後代之一.
約在公元前16世紀,一個以鳥為圖騰的氏族——商在黃河下游崛起,其首領成湯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輔佐下,開始了伐桀的戰爭.先消滅了個葛、韋、顧、昆、吾等夏的盟國,翦除了夏桀的羽翼,後又在有娀之墟與鳴條兩次大敗夏桀軍隊.成湯回師毫邑後,便正式即位為王,各路諸侯前來朝賀,商王朝正式建立.
成湯在位十二年而死,死後由外丙即位.自外丙經仲壬至太甲幾代執政時間都很短,商朝的大權實際掌握於伊尹手中.太甲即位後,不遵先法,胡作非為,伊尹便把他放逐到桐.及至悔過,伊尹又親迎太甲回來繼續執政,商的統治又呈現出清明氣象.
太甲死後,傳位於其子沃丁,其後歷經太庚、小甲、雍、太戊四代,商朝統治曾一度衰落,直至太戊執政期間,商朝才再度興盛起來,出現了繼成湯之後最好的政治局面,故商人稱太戊為「中宗」.
商朝中期的幾百年間,歷代統治者由於朝廷內部的分爭及經濟等各方面的原因,曾多次遷都:仲丁自毫遷於囂;河檀甲自囂遷於相;祖乙居庇;南庚自庇遷奄;盤庚自奄遷殷.自盤庚遷都到殷起,商朝的國勢又開始上升.武丁即位後,大力選拔人才,任用傅說、甘盤、祖已等賢能志士,征服了周圍的各方國,大大的擴充了商朝的疆域和人口,為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這段時間,商朝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了空前的發展,達到商朝後期的鼎盛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武丁之後的商朝,開始逐漸走向了衰亡.武丁之子祖庚、祖甲相繼即位後,在政治上沒有才能,又荒淫無道,致使社會混亂,民不聊生.而自祖甲之後的六個國王(廩辛、康丁、武已、文丁、帝已、帝辛)則比祖甲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帝辛(商紂王)時,商王朝終於走到了崩潰的邊緣.商紂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寵愛美女妲己,將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賢臣逐一廢除貶斥,將政務完全交給費仲等弄臣.為此,不僅朝中大臣、貴族反對紂王,而且諸侯和各方國也於商王朝離心離德.公元前一零二七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領導下,在牧野一舉擊潰商軍,從而結束了商王朝六百多年的統治.
商王朝經過六百多年的發展,在政治、經濟以及科學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長足的進步.從我們考古出土的殷墟遺址來看,商朝已完全脫離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為定居.在殷墟中還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龜甲及精美的青銅器、玉器等物品.其中,在安陽發現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這說明商朝的的青銅冶煉和鑄造技術以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而在占卜龜甲上發現的甲骨文,被普通認為是商時代的文字,這是我們今天可以識別的最早的中國象形文字,為我們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據.
商王朝共歷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後約四百九十六年.
西周(前1027年?—前771年)是我國繼夏商之後的第三個王朝,是中國遠古社會的鼎盛時期.
周的先祖起源於黃帝族,在夏朝時,周族首領棄為「後稷」,負責管理農事,故而,周族是一個善於農業耕作的部落,這大大促進了周的經濟發展.至周文王時,周已發展成為一個可與殷商抗衡的大諸侯國.文王是周朝歷史上卓有政績的統治者之一.他在位期間,在軍師姜尚的輔佐下,開始了「翦商」的准備,先後滅耆、邗、崇等國,又遷都於豐(今西安市西南),於是完成了對商都的鉗形包圍.在遷都後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發繼承王位,即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繼續周朝的滅商行動.武王九年,周於孟津大會諸侯,並與諸侯結下同盟,共同討伐商紂.此後,武王又打敗商軍於牧野,攻佔商都朝歌,結束了商朝的統治.
武王死後,其子誦即位,是為成王;因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攝權.在他的統治下,周消滅了各個叛亂勢力,東遷國都於「雒邑」,加強了對東方諸部的統治.分封周室親戚及有功大臣為諸侯.建立「周刑」穩定了社會秩序.通過一系列的政治治理,西周王朝的統治得到了鞏固,開始走向繁榮.西周自成王,經康王、昭王、至穆王,是向外擴張的時期.成王時代周公旦平定了東方的小諸侯國,而康王、昭王、穆王等人也都使周王朝的疆域和人口有所擴大,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達到了周朝的鼎盛時期.昭王後期,周王朝又開始了南征.十九年,昭王親率大軍伐楚,但卻因不得民心而失敗了,昭王也死於南方.
厲王是周朝的第十代統治者,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間,對人民大肆壓迫,卻又禁止人們議論國事,致使人民怨聲載道.最後,憤怒的人民沖入王宮,趕走了厲王,結束了厲王的殘暴統治.至此,周王朝開始走向衰落.
厲王逃走後,諸侯推舉共伯和攝理王事,這一年被稱為共和元年(司馬遷著《十二諸侯年表》就從這一年開始,自此中國才有了准確的紀年).共伯和好行仁義,在諸侯中有很高的威信,他代國王行使權力長達十四年.逃亡的周厲王薨後,共伯和立太子靜繼位,是為周宣王.宣王是位開明的君主,以昭公、周公二相為輔,又任用尹吉甫、仲山甫等賢臣,使得國家逐步恢復了往日的統治,各國諸侯紛紛來朝見周天子,這一時期被後人稱為「宣王中興」.然而,中興的局面並沒有長久保持下去,宣王薨,子宮涅繼位,是為幽王.幽王是西周的最後一個皇帝,與厲王一樣,他也是昏庸之君.他為博得愛妃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結果,當犬戎舉兵大舉進攻的時候,幽王再次點燃烽火,竟沒有一個諸侯發兵相救.幽王兵敗,死於驪山腳下.他死後,申侯、魯侯和許文公擁立宜臼為平王.平王東遷,史稱「東周」.自此,西周王朝宣告滅亡.
周朝禮儀制度比較健全,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地制以及禮制.直至春秋時期,孔子還在崇尚周禮,這說明周禮對後代的影響很大.周的先祖是夏時的農官,所以它的農業生產技術比較先進,這為社會的進步提供了最初的物質基礎.隨著物資的豐富,手工業、商業以及自然科學的發展也得到了促進.在當時, 已有專門的人員負責觀測天象,記錄歷法,而中華民族傳統的五行、八卦之說也極有可能起源於周朝.這些都無疑證明了當時社會在科學上的進步和發展.
西周王朝共歷約二百五十七年,傳十一世、十二王.
東周時期又稱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次全國性大分裂形成的時期.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晉」作為春秋時代的結束和戰國時代的開始.
公元前七七零年平王東遷,建立了東周王朝.但此時周已衰弱到了極點,統治范圍方圓不足六百里,各諸侯國紛紛割據稱雄,不再朝見周王,其統率諸侯的權利也是名存實亡.此間,全國共分為一百四十多個大小諸侯國,而其中以楚國、齊國、晉國、吳國、越國、秦國為大.

楚國是三苗人在長江中下游建立起的一個國家,它在周初曾參加了武王發紂的戰爭,後得到周的封號,居楚地丹陽(今湖北姊歸縣).春秋初期,楚國日益強大.前七零四年,楚君熊通字型大小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處中國南方,故而楚國與中原的華夏各諸侯經常發生一些戰事.通過戰爭,楚國先後吞並了四十五個較弱小的諸侯方國,並逐步成為春秋前期中國南方的主要強國之一.

齊國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謀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滅商有功被封為齊侯,同時周統治者賜予齊國一種特權——可以討伐有罪的諸侯,憑借這項特權,齊國在西周時期以發展成為東方的大國.春秋年間,齊國出現了一位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齊桓公.他依靠謀士管仲整頓國政,設各種官吏,各司其職,並分全國為二十一鄉,其中工商六鄉、士十五鄉,此十五鄉即為農鄉,鄉中之人在 和平時專心務農,戰時當兵.如此幾年之間,齊國國富民強,到公元前六七九年,齊國以稱霸北方.後來,齊國又於前567年消滅了東夷大國——萊,使之土地擴大了一倍以上,成為真正數一數二的大國.

晉國原處於戎狄游牧地區,東周初期,晉獻公(前676年-前651年)建都絳(山西翼城縣),開始了晉國的霸業.晉國先後消滅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諸侯國,統一了汾河流域.前六三六年,獻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獻公放逐十九年之久.在這十九年之中,重耳周遊列國,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驗,故而他回國後便立即著手整頓政事,他於大臣們君臣一心,先後兩次率晉、秦、宋、齊四國聯軍南擊楚國,佔領了南方的大片領土.晉軍南征促使華夏文明進一步流傳到長江以南地區,加快了中華民族大融合的步伐.到了春秋後期,晉國的統治出現危機,並最終分裂成韓、趙、魏等幾個獨立的諸侯國家,史稱「三家分晉」.

吳國是春秋中前期發展起來的新興諸侯國家,它本是楚國的屬國,但隨著後來的強大逐漸脫離了楚國的統治.前五零六年,吳國打舉進攻楚國.在戰爭中,吳國五戰五捷攻破了楚國兩百年經營的都城成郢(今湖北江陵),掠去大量的物資.這場吳楚大戰是春秋時期的第一大戰事,戰爭的結果使楚國受到空前的創傷,而吳國則漸漸取代了楚國的位置成為南方大國.

越國與吳國相同,都是楚的屬國,但越的興起比吳還要晚一些,直至允常執政時期,越主才始稱為王.在此之後,越王在楚的舊臣文種和范蠡的協助下,擊退來犯的吳國.後吳王夫差任又用吳子胥為將,大勝越國,使之臣服.但越王勾踐並不甘心失敗,他住於薪柴之中,並每日嘗一次苦膽,以示不忘國仇.經過幾年的准備,越王勾踐於公元前四七三年滅吳,成為繼吳之後的又一個南方大國.

在幾大強國中,秦國並不是最強大的國家,但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秦成為春秋時期發展最快的國家.在秦穆公執政期間,曾任用謀臣百里溪,使秦國強盛一時.但秦國地處中原之北,與戎狄、羌等北方諸族混居,故華夏諸侯一直以秦為戎狄國,禁止其會盟中原,而這卻給了秦一個良好的發展機會,到後來戰國時期,秦才能以強大的實力消滅六國統一天下.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紛紛兼並其他小國,其中以楚、齊等大國甚之.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國家以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秦、楚、燕、韓、趙、魏、齊七國統治的的時代.至此,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代便告一段落,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割據時代——戰國.
公元前365,商鞅變法
公元前221,秦統一六國
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1)政治上:創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2)經濟上:統一貨幣,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統一度量衡,對尺寸、升斗、斤兩,作出統一的規定;(3)文化上: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範文字,後來又推廣隸書;(4)思想上:加強思想控制,分布焚書令,實行「焚書坑儒」;(5)軍事上:北擊匈奴修長城,開發南疆修靈渠.
公元前209,大澤鄉起義 大澤鄉起義爆發的根本原因:a.秦的暴政 b.徭役繁重 c.賦稅沉重 d.刑法殘酷 e.秦二世更加殘暴.(2)直接原因:陳勝、吳廣等九百多個窮苦農民,被征發到漁陽戍守長城途中遇雨而誤期,按照秦法,誤期者要被處斬,被迫舉行起義.時間:公元前209年.地點:大澤鄉.政權的地點:陳建;歷史作用:他們的革命首創精神,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的統治.
公元前207,巨鹿之戰,劉邦攻入咸陽,秦朝覆滅
公元前202,劉邦建立西漢
公元前138,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漠北戰役,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
漢武帝大一統措施:(1)政治上:削弱諸候國的勢力,諸候國越分越小;(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到排斥;(3)文化上:在長安舉辦大學,以儒家的五經為教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4)軍事上:反擊匈奴,鞏固了國家的大統一.(5)民族關繫上:張騫出使西域,進一步加強了漢朝同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
公元前60,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
公元9,西漢滅亡
公元25,劉秀建立東漢
公元75,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66,古羅馬派使臣訪問洛陽
200,官渡之戰 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208,赤壁之戰 為三國鼎立局面奠定基礎
220,魏國由曹丕建立,標志東漢滅亡
221,蜀國由劉備建立
222,孫權稱王,吳國.標志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229,孫權稱帝
230,孫權派人訪問夷洲,也就是台灣.
266,司馬炎建立西晉
280,統一三國
316,西晉滅亡

⑨ 一些歷史事件是什麼

1、鴉片戰爭開始和結束的標志:①1840年6月,英軍艦隊駛進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標志著鴉片戰爭的開始.②1842年8月,英軍駛抵南京下關江面,清政府屈膝求和,標志著鴉片戰爭結束.
2、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引起了中國社會性質、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國人民革命任務的變化.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的主要矛盾;中國人民開始擔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3、《上海租地章程》的公布是中國境內第一塊租界出現的標志.
4、第二次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這是因為:中國在政治上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中外反動勢力開始勾結;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入到內地.
5、有關太平天國運動的六個標志:①1851年初,洪秀全在廣西省桂平縣金田村宣布起義,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開始.②1851年的永安建制,標志著太平天國初步建立了政權.③1853年春,太平軍佔領南京,把南京改名為天京,定為都城,標志著太平天國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④西征和東征的勝利,標志著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⑤天京變亂標志著太平天國由盛轉衰,軍事上由戰略進攻轉入戰略防禦.⑥1864年,天京陷落,標志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
6、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標志著標榜「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的破產.
7、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大大程度加深了.因為《馬關條約》的內容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1.美國「門戶開放」政策的提出標志著美國侵略中國的新階段和帝國主義宰割中國的同盟的形成.因為該政策在承認各國在華「勢力范圍」內既得利益的前提下,要求「機會均等」、「利益均沾」,它得到了西方列強不同程度地贊同,使得列強在中國空前激烈的爭奪,暫時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
2.1895年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標志著維新思想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4.1901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已經徹底變成了「洋人的朝廷」、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秩序最終確立.
5.資產階級革命派形成的標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建立.20世紀初,隨著民主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形勢的發展,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相繼建立,為後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奠定了階級基礎和組織基礎.
6.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從此以後,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了統一的領袖、統一的綱領和統一的組織領導.
7.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同時又標志著北洋軍閥統治的建立.
8.五四運動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因為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中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並在運動後期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五四運動比辛亥革命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五四運動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

⑩ 歷史事件分別發生在什麼時候

(1)照片一指九一八事變,照片二指七七事變或盧溝橋事變,照片三指日本向中國投降。分別發生在1931年、1937年、1945年。 (2)感想: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是非正義的戰爭,其結果盡然是以失敗而告終;面對侵略者,妥協退讓是不能阻止其侵略的腳步的,只有進行有力的還擊;只要全中國的人民團結一心,任何強大的敵人都將會被打敗;在抗戰過程中,中共始終以國家危難和人民利益放在首要地位,更讓我們堅信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我們應當反對戰爭,爭取和平,要警惕日本軍國主義的復活,不讓悲劇重演。

閱讀全文

與哪個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