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知識點

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1-02-11 19:26:12

① 高二歷史必修三三單元知識點

事實上復,新課程標准實施以來制,各地使用的教材是不一樣的,根據教材出版社的不同,像歷史必修三,就分成了人教版、嶽麓版、人民版、大象版、川教版,等等。所以不知道你所在的地區所用的教材是什麼版本的。先就給你看看人教版的吧,這個使用的范圍最廣。(點擊應該可以看大圖的)

這是《教材完全解讀》提供的一個知識結構圖,因為這本書是和教材課程一一對應的,內容完全對應,所以我打紅框的地方,就是人教版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的知識點。書的正文里左欄會有知識點的歸納總結和易錯點分析,右欄是此知識點對應的例題,左右對照著看的。

如果需要展開,你可以去書店看看實物,看看裡面的內容。

② 高一歷史必修三 第三單元知識總結

第三專題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1、了解魏源、林則徐、嚴復、康有為、梁啟超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
(1)林則徐:近代中國第一個睜眼看世界的人
《四洲志》是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的世界地理志
(2)魏源:《海國圖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第一部由中國人編撰的最詳備的世界史地著作
(3)嚴復:翻譯《天演論》,敲響警鍾,為維新變法服務
①人類社會同樣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天演法則的支配,不能及時進步的民族會被別的民族滅絕。
②「世道必進,後勝於今」,弱國只要肯發憤圖強,奮起直追,就能夠在競爭中由弱變強。
(4)康有為:
①著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
②思想特點:把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學說與儒家思想相結合
③借用進化論的觀念,論證君主立憲制是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
(5)梁啟超:發表《變法通議》,指出變法中國的唯一出路
2、理解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
(1)戊戌維新是一場資產階級啟蒙運動,開闊了知識分子們的眼界,提高了他們參與政治的熱情。
(2)戊戌維新是近代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的一次愛國運動。他們將救亡與政治變革結合在一起,雖然沒有成功,但對中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維新派對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觀上有利於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傳播。
3、了解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
(1)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2)代表人物:李大釗、胡適、魯迅,蔡元培(兼容並包)等
(3)指導思想:民主與科學 (4)主要陣地:《新青年》 (5)中心:北京大學
4、了解新義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① 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愚昧與專制
② 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尊孔復古思想的實質是:復辟帝制; 封建倫理道德是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
③ 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主張文學從形式上革命:寫白話文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內容革命
5、認識新文化運動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
(1)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為各種新思想的湧入開辟道路。
(2)促進民眾的覺醒,喚起人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關心。
(3)是一場全面的文化轉型運動:對中國的政治、思想、倫理觀念等方面產生深刻影響,為中國現代文化的發展提供新模式。
(4)局限性:動東西方文化的看法過於偏激,絕對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中國傳統文化。
6、了解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從開始傳入、廣泛傳播到成為主流思潮這一過程中的主要史實
(1)十月革命前,馬克思主義的開始傳入:梁啟超是中國較早介紹馬克思的人
(2)十月革命以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正式傳播:
李大釗:①發表第一篇介紹十月革命的文章
②發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號召學習十月革命,建立勞工社會奮斗
(3)五四運動以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
①撰寫文章: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馬克思主義專號》,李大釗發表了《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一文,介紹了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
②開設課程:李大釗還在北京大學和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分別開設了與社會主義有關的課程,利用講壇向學生宣傳社會主義思想。
③論戰:問題與主義之爭:實質: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之爭(李大釗和胡適)
④成立組織:①1920年,李大釗在北京:「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
②陳獨秀等人在上海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望採納~

③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三單元知識點 急用!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七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光榮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640年,英國成為共和國,1688 光榮革命
意義:實現了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願望,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權利法案》:1689
內容:①從立法、司法、財政、軍事等方面限制王權;
②把議會擁有的自由權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義:
①國王與議會關系: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限制;
②王權與法律關系:國王只能在憲法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力,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③統治方式變化:英國實行議會與國王集體統治,統治方式從人治轉向法制,英國社從此進入了長期穩定發展的時期
特點:議會權力至高無上,君主統而不治
責任制內閣:首相掌握國家大權
①「光榮革命」後,國王逐漸退出內閣,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內閣承擔實際行政職責,其權力和重要性也隨之增強;
②1721年,羅伯特•沃波爾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任內閣首相,主持內閣會,協調各部門的工作。責任內閣制形成;
③發展:19世紀中期,隨著選舉制的逐步擴大和兩黨制的發展,議會選舉變成兩個政黨之間的權力角逐,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上台組閣。
八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嚴重問題:①邦聯權利有限,無權征稅,不掌握兵權
②各州的權利很大,有權徵兵,征稅和發行貨幣
③各地經常發生騷亂,社會動盪
④美國在與歐洲各國的貿易中也常常屬於不利地位,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1787年,頒布聯邦憲法,
內容:①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權利高於各州
②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大權
聯邦制原則:規定了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包括總統、一個全國性的議會、一個聯邦司法體系;同時憲法讓各州保留了較大的自主權;
總統:最高的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憲法否決權、任命高級政府官員權力;
議會:財政權和立法權;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權、憲法的解釋權
分權制衡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約
兩黨制的形成與發展
19世紀二三時年代,是美國兩黨形成的重要時期,19世紀50年代中期,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對峙格局最終形成
九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張
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發
1791~~1792 君主立憲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國
1804~~1814 第一帝國
1815~~1830 復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國
1852~~1870 第二帝國
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
1875 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憲法
影響:共和體制最終確立,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度
⊙帝國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權任命帝國首相和帝國官員;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有權簽署和公布帝國法律並監督法律的實施;帝國軍隊由皇帝統率,軍官均由皇帝任命.總之,皇帝是最高權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是立法機構,行使立法權。帝國國會由選舉產生,但它不能組成代議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過任何一項對政府不利的法案,對政府沒有任何行政監督權,唯一對政府起壓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預算。
德意志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點

政體 國家元首及權力 政府產生方式 議會權力
與地位 權力
中心
英 君主立憲制 國王世襲;
國王僅扮演儀式性角色,是國家的象徵 內閣由議會選舉產生,並對議會負責,內閣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長,擁有最高行政權和創意立法權; 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德 皇帝是帝國元首,世襲;任命帝國首相和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簽署公布法律和監督法律實施,統帥軍隊,任命軍官; 皇帝任命首相與官員,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 直接選舉產生,不能組成代議制政府,對政府沒有監督權,只有批准預算權。 皇帝
美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民選產生;掌握最高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立法否決權、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和組織政府的權力; 總統任命政府高級官員,政府對總統負責 擁有有立法權、財政權,與總統、聯邦法院相互制約 總統
法 民主共和制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和軍隊最高統帥;由國民議會選舉產生;具有創議法律權、解散眾議院的權力;總統與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內閣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命令須經各部部長副署,內閣向議會負責。 擁有選舉總統權、立法權、創議法律權;總統和各部部長對議會負責,議會對政府行使監督權。 議會
核心特徵:代議制民主;
議會擁有的共同的權力: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督權

④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歸納

必修三復習 知識點整理(人民版)
必修三8 \' u1 S" q+ }) h: a
專題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 c' w8 R" N4 K0 {, v一、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諸家的代表人物:9 @; n; E/ Z' a" H" ]# U) J
道家 老子(春秋)、莊子(戰國)
) }; Y t5 G) X* x6 K儒家 孔子(春秋)、孟子、荀子(戰國)3 t$ U+ S) r1 W1 L! `& ^" Y) z
墨家 墨子(戰國)
$ ?5 D6 F3 g( Y3 f# s" C/ G' {法家 韓非子(戰國時期)
2 o/ X8 I8 R( {$ V1 w$ r二、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觀點:0 c1 A. p3 T6 P
1、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春秋時期魯國人):
' o# d4 b; v3 o: r(1)教育思想:有教無類、興辦私學、因材施教。
3 b/ g2 R2 J P! Y' C(2)政治思想:核心「仁」,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張德治,維護周禮。
' A' K# G9 }! n3 h孔子死後其言論被編纂成《論語》。
' N9 h& u5 M# t6 h2、孟子(戰國時期儒家學派代表人物,發展了儒家思想,地位僅次於孔子):
0 ?! s7 b4 o/ f7 c- O% ~(1)發揮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學說;發揮了孔子民本的思想,提出了「民貴君輕」(「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提出性善論。
( K9 W2 `* j. t; Q' e/ m1 h3、荀子(戰國末期人,改造了儒家思想):綜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3 u" W, f) {7 @9 H9 g(1)政治思想:施政用「王道」和「仁義」;發展了孔孟民本的思想,最早提出「君舟民水」論;提出性惡論。<br/>. C* P4 v6 q8 q(2)哲學思想:在天人關繫上,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8 S& ~6 p9 {8 X/ `<br/>三、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和太學:0 ]/ v0 l7 E3 D- A$ B, Z3 J<br/>1、為適應漢武帝時期「大一統」局面和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董仲舒糅合道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br/>2 c _& y# n" \ G8 Z(1)提出「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禁止和儒家相異的學說傳播,通過思想統一以維護政治統一;<br/>+ Y- O- B( k; R% k* m) m(2)宣揚「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天人合一」;, }) a4 Q5 g: y' b. S
(3)提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道德標准。經後人概括為三綱五常的觀念。
* P% n: \7 J- q4 ]2、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結束了各派學術平等競爭的局面,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h+ {5 ]' {( Z$ V$ ^5 x<br/>3、漢武帝創建太學,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國家培養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學校,標志著儒學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弘揚了儒家思想必修三復習 知識點整理(人民版)<br/>必修三8 \' u1 S" q+ }) h: a
專題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 c' w8 R" N4 K0 {, v一、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諸家的代表人物:9 @; n; E/ Z' a" H" ]# U) J
道家 老子(春秋)、莊子(戰國)
) }; Y t5 G) X* x6 K儒家 孔子(春秋)、孟子、荀子(戰國)3 t$ U+ S) r1 W1 L! `& ^" Y) z
墨家 墨子(戰國)
$ ?5 D6 F3 g( Y3 f# s" C/ G' {法家 韓非子(戰國時期)
2 o/ X8 I8 R( {$ V1 w$ r二、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觀點:0 c1 A. p3 T6 P
1、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春秋時期魯國人):
' o# d4 b; v3 o: r(1)教育思想:有教無類、興辦私學、因材施教。
3 b/ g2 R2 J P! Y' C(2)政治思想:核心「仁」,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主張德治,維護周禮。
' A' K# G9 }! n3 h孔子死後其言論被編纂成《論語》。
' N9 h& u5 M# t6 h2、孟子(戰國時期儒家學派代表人物,發展了儒家思想,地位僅次於孔子):
0 ?! s7 b4 o/ f7 c- O% ~(1)發揮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學說;發揮了孔子民本的思想,提出了「民貴君輕」(「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提出性善論。
( K9 W2 `* j. t; Q' e/ m1 h3、荀子(戰國末期人,改造了儒家思想):綜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3 u" W, f) {7 @9 H9 g(1)政治思想:施政用「王道」和「仁義」;發展了孔孟民本的思想,最早提出「君舟民水」論;提出性惡論。<br/>. C* P4 v6 q8 q(2)哲學思想:在天人關繫上,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8 S& ~6 p9 {8 X/ `<br/>三、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和太學:0 ]/ v0 l7 E3 D- A$ B, Z3 J<br/>1、為適應漢武帝時期「大一統」局面和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董仲舒糅合道家、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對儒家思想進行改造,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學體系:<br/>2 c _& y# n" \ G8 Z(1)提出「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禁止和儒家相異的學說傳播,通過思想統一以維護政治統一;<br/>+ Y- O- B( k; R% k* m) m(2)宣揚「君權神授」、「天人感應」、「天人合一」;, }) a4 Q5 g: y' b. S
(3)提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智、信五種為人處世道德標准。經後人概括為三綱五常的觀念。
* P% n: \7 J- q4 ]2、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此結束了各派學術平等競爭的局面,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h+ {5 ]' {( Z$ V$ ^5 x
3、漢武帝創建太學,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國家培養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學校,標志著儒學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弘揚了儒家思想。
0 E- I7 V8 e# i0 w7 B。
0 E- I7 V8 e# i0 w7 B

⑤ 歷史必修三知識點

專題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
(1)爭鳴的背景:社會大變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潰,戰爭頻繁,私學興起。
(2)爭論的問題:核心問題是如何治國(德治、仁政,法治,無為而治),還有人性問題、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等。
(3)爭鳴的影響: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奠定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
2、孔子、孟子和荀子與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創立儒學,提出「仁」、「禮」和「德治」的主張。
教育上:創辦私學,總結出一些教育教學方法。
典籍上:編訂「六經」。
[附]孔子的重要言論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張:人性善,民貴君輕,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論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張:人性惡,通過學「禮」來改變;可以利用自然規律來造福人類。
[附]荀子的重要言論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漢代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張:大一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另:三綱五常)
2、漢武帝的措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推廣儒學。
[目的:加強專制集權。影響:加強了專制集權,儒學成為正統思想]
三、宋明理學
1、程朱理學
(1)「二程」(理學的開創者)指程頤、程顥,其主要觀點有:天理是萬物的本原,倫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學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觀點是:理氣論;存天理,滅人慾。
2、王陽明(守仁)的心學觀點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無物);致良知(加強道德修養,克服人慾,恢復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產生於心,要用良知來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
四、明清之際的儒學
1、李贄「離經叛道」(反正統,異端)觀點:反對「聖人」;認為人的物質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指:黃宗羲(著《明夷待訪錄》)、顧炎武(著《日知錄》、《天下郡國利病書》)、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處有:反對君主專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張經世致用。顧炎武還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學方面成就突出。
[言論:黃—天下為主,君為客;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於學校。顧—人君之於天下,不能以獨治也……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
五、儒學的興衰歷程:見提綱

專題二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
一、科技成就
1、四大發明出現及完成:造紙—甘肅西漢墓出土了紙,東漢有「蔡侯紙」;指南針—戰國名「司南」,宋時用於航海;火葯—唐宋時用於軍事;印刷—隋唐出現雕版印刷,《金剛經》是世界上迄今所知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印刷品,北宋畢升發明活字印刷。
2、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影響:造紙、印刷—文化發展、思想解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火葯—資產階級革命、資產階級政權,指南針—新船路、世界市場====總之,使世界進入資本主義時代。
二、漢字與書畫
1、漢字的起源和演變: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看書本識別各種字體),總趨勢由繁到簡。
2、中國書畫
(1)書法家:東晉王羲之(書聖,《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唐朝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擅長楷書)等。
(2)中國畫的分類: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元明清時期文人畫成就突出。
三、文學成就
(1)詩經:收錄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詩,分風、雅、頌三部分,是現實主義的源頭、儒家經典。
63(3)漢賦:詞藻華麗,手法誇張,內容豐富,反映大一統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馬相如、張衡等。
(4)唐詩:社會繁榮、對外開放、科舉考試促進了唐詩的繁榮。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5)宋詞:有柳永、李清照等為代表的婉約派,蘇軾、辛棄疾等為代表的豪放派。
(6)元曲:包括元雜劇和散曲,代表人物有關漢卿、馬致遠。
(7)明清小說: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擴大,出現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和諷刺小說《儒林外史》等。
四、京劇的產生與發展: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後來徽劇與漢調融合,形成京劇。

專題三 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
一、新思潮的萌發
1、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編譯近代中國第一部系統的世界地理志《海國圖志》,成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
2、魏源與《海國圖志》:在《四洲志》基礎上編成的、介紹西方歷史地理最詳實的專著,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導人們關注世界,啟迪了人們的思想。
二、維新思想
1、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歷程
(1)康有為:出版《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藉助孔子宣傳變法,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其思想特點是把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與中國儒家思想相結合。
(2)梁啟超:發表《變法通議》,主張興民權、設議院、變法圖存,反對因循守舊。
(3)嚴復:翻譯《天演論》,根據進化論宣傳變法。
2、維新變法思想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作用:推動了變法運動的進行,促進了思想解放。

三、新文化運動
1、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與主要內容:
(1)陳獨秀:創辦《新青年》,宣傳「民主科學」(德先生—democracy,賽先生—science);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學;發表《文學革命論》。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長時實行「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方針,使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活動基地。(3)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倡導白話文。
(4)魯迅:寫出《狂人日記》《孔乙己》,把反封建與白話文結合起來。
(5)李大釗:宣傳馬克思主義。
[言論:陳獨秀—主張尊孔,勢必立君,主張立君,勢必復辟……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廢其一]
2、新文化運動影響:思想解放,民眾覺醒,文化轉型,馬克思主義傳播。
四、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1、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五四前: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
(2)五四後: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宣傳;與胡適的「問題與主義」之爭。
2、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思想解放,工人運動,中共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

專題四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一、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1、舊三民主義
(1)基本內容:民族主義—「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即民族革命,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核心)民權主義—「創立民國」,即通過政治革命,推翻專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民生主義—「平均地權」,即社會革命,核定地價,革命後因社會進步所增地價歸國家所有,國民共享。

⑥ 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到第八單元的知識點

第一個單元,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1,「花」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主流思想的基石期

(1)形成和發展的儒家...... />的形成:孔子原始的模仿自然,清靜無為,無為而治,小國的理想狀態,辯證思維。

:莊子。理念:一切,在這個問題上不是持久的。

(3)背景的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鐵器牛耕的發展的經濟生產力,管理方式的變化,小規模農民經濟開始出現。的的

政治:沒落的貴族分封系統破壞,新社會階層的新興士階層的擴大明示自己的想法,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

思想和文化:學術,學習是正式打破壟斷。

:各種倡導的儒家和道家在戰國時期,除了法家思想中需要注意和隨後建立國家統一和集中式系統提供了理論依據。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 漢代儒家的正統,建立狀態

背景:漢初黃老的學校解決不了社會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需要新的理論適應鞏固中央集權的電力需求。

:一個董仲舒發展的儒家思想:春季和秋季團結;與自然之間的人(在有限的限制君權的學說)和天堂理論(陰陽學說);三綱學說的五個常任理事國; /> B推翻百支配,

作用的儒家聲稱漢武帝反應:鞏固中央集權,有利於民族團結,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3,新儒學 - 儒家

(1)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道教傳播儒學危機,唐代調和的「三教合一」的熱潮彌漫性領域。豐富的儒學,佛教的影響,必須回答佛教,道教和關於宇宙,自然備受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深層次的思考,更新,而且也與傳統的儒家鏈接。其核心理念的合理公正。

(2):新儒學:程顥,程頤,朱熹的代表。命題:A,世界觀的原因。 (世界 - 原始的社會 - 儒家倫理,個人 - 人性)

乙的方法:查詢,研究的東西詳盡的事情。 (外遇是沒有科學知識,但倫理和道德的)

影響:宋明理學,朱熹的「四書章句注釋元,明代科舉考試的內容確定的智力優勢

陸王陽明:強調積極作用,激勵人們追求開拓。代表:陸九淵,王守仁。

久遠的命題:A,世界觀的心,是原產地的一切事物(「心的原因還「宇宙是我的心,我的心是宇宙

B,方法:發明良心訂單管理內反射和

王守仁命題:A,對世界的看法:外物質的心臟,心臟外不合理的。(心外的佛,即心是佛)

B,方法:回復良心,良心只要克服慾望,可以成為聖賢;學以致用。行動良心一次性的。

(3 )的影響:一個新學校的主流,影響深遠

B,三綱五個常任理事國,以維持威權主義 - 負

重點將集中在主觀上強調自我的誠信和道德克制,強調責任的使命 - 積極

4,明清時期的思想家

(1)酈氏的想法:背景:明代後期,社會矛盾激化

影響的商品經濟中,公共部門的興起,主張追求個性,經濟發展

C:A的鞭韃子道學儒家倫理與腐敗。

黎氏主張反對絕對的權力(對孔子所有年齡段的理論思考,而不是經典標準的思考。)

B,所有的人都擁有個人追求物質上的享受,食品和服裝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物理

(2)反對絕對君主制經世致用

背景:明清文人尋求改革社會福利計劃,學術研究和現實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經紗

代表的實用主義:顧炎武,西安。 />主張:A,經世致用B,工商C,絕對君主制的批評。

(谷:黃: 的影響:A,實事求是的治學方法打開清代研究的學術氛圍。立足於現實,並運用自己的知識觀念也為子孫後代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的影響,B,絕對君主制

第二單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

1,原產地 - 希臘的智者和蘇格拉底

(1)聰明的學校

背景:高度發達的希臘城市國家的民主政治,人在社會上的地位日益突出,學者開始關注。

2,主張:人(普羅塔哥拉格拉斯哥:男性了解社會倡導嫌疑人反對迷信,強調人的價值的決定性作用?是衡量一切事物)構成的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含義。文化公私兼顧的好公民

評價:強調人體的重要意義,否定上帝和命運的作用,促進人的尊嚴。 (強調主體的作用,忽視了道德的人類知識

一個命題:一個有思想的人是衡量一切事物乙,強調知識的作用,道德和知識應當CO)

( 2)蘇格拉底 - 哲學的美德知識。C,教育人們認識到的好處 B,影響的理念,真正成為一個科學

(3)亞里士多德 - 邏輯學

他說:我愛的愛,我愛的真相。

:一個網路全書式的學者,古希臘科學文化的掌握現代科學學科的基礎,使哲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C + +開發,希臘哲學的理性精神的巔峰

2,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1)文藝復興

背景:A,基督教會壟斷西歐文化的千年生活在缺乏理性的人,人文精神的無知乙,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C,新生的資產階級追求財富和生命的樂趣D,成熟的系統,只有與古希臘教會視為異端邪說,羅馬文化,表達反封建的思想E 14世紀中葉黑病的傳播,促使人們對生活的反映,是在宗教束縛等於亡。成就:文學的復興:前三個英雄

代表 - 前三個周傑倫: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重點薄伽丘

薄伽丘的「十日談」,鼓吹人文主義的批評教會的推力,在現實生活中的贊揚,肯定人的價值,崇尚天生的平等,反對封建等級。

藝術的復興 - 後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

美麗的芬奇:A性能和贊美人的思想和感情的良好意願解剖,透視和陰影的繪畫之間的傳輸方法使用。揭示了人性的好用寫實的手法和邪惡的。「蒙娜麗莎」<BR

乙的代表作「米開朗基羅」最後的晚餐「p>拉斐爾:良好的麥當娜」西斯廷聖母「畫,以優雅,和諧,完美的高度眾所周知,被視為模型的古典藝術精神。華盛的

戲劇復興 - 莎士比亞

英國人文主義的傑出代表。「哈姆雷特」是最傑出的作品

(2)宗教改革

背景:文藝復興時期的喚醒睡著的人,比信仰的理性的人文主義者的宗教觀開始蓬勃發展乙,教皇的權威受到挑戰。C,樹絕對權威的教皇,羅馬教會所宣揚的結果的行正當的理由。D,1517年,教皇銷售的寬容。

認為:「因信稱義」,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自主性,鮮明的顏色的人文精神的自由和靈魂,這種想法。 />代表作:「90大綱」

:A,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人為本

B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形成的新教,天主教,東正教,三足鼎立的局面 BR /> 3,

核心:A,理性主義啟蒙

背景:17世紀和18世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封建統治和教會的特權。 :促進合理的判斷事物的事實,尊重科學,反對偶像的和教條式的,直指封建專制主義和宗教思想的敬畏。

B,繼承的人文主義精神,高舉民主和科學的旗幟,倡導自由,平等,博愛,受人尊敬的,普遍的和必然的真理。

表示:

A,孟德斯鳩:代表提出的「法律精神」的三權分立學說的基本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原則。

B,伏爾泰:一個否定的天主教教會乙,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君主立憲制。主張自然權利,倡導平等,在法律面前

盧梭:最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主張「天賦人權」,「主權」的人「,有利於建立民主共和國的代表作」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奠定了理論基礎

e推翻封建統治,康德:人非工具的人是所有發展過程中的理性批判哲學的最終價值取向的最終確立人的主體地位的

:歷史的歐洲第一中學思想解放運動。

B,人的精神內涵,推進反封建專制制度的斗爭,建立資產階級的「理性王國,建立資產階級政治制度的高度,

C,具有鮮明的政治革命性質的,而不是只能做輿論准備的資產階級革命,但人類社會創造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三單元,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和文化

1,四大發明的中國古代科學技術

(1)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紙:在西漢時期發明的植物纖維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被稱為「才厚紙」,以促進思想和文化的發展。

印刷:最早的印刷品「金剛經」,北宋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必勝有一個泥活字印刷術的木型,金屬型人類文明的過程中,顯著的影響。

C,13世紀傳到朝鮮,後蔓延,從西歐的

火葯的:起源於煉金術乙戰爭晚唐,五代,宋,廣泛用於

D,14世紀阿拉伯人傳遞到歐洲,西方社會一個巨大的沖擊。

羅盤:歷史最古老的四大發明,戰國 - 新浪B,北宋 - 人造磁鐵指南針,導航13世紀傳記茹甌

(2)促進在古代天文學,數學,醫學,農業和科學成績

天文地理大發現:戰國美國「甘和施」我們最早的天文著作,包括「世星表」記錄的120多明星的位置,是世界最早的明星在表B,日歷:郭守敬准備「授予時的日歷」數學:東漢,「九章算術」總結了秦朝和漢朝的數學成就;標記的內容,解決實際問題作為一種工具來計算晶元,計算數學與10位系統的形式農學:齊民要術:北部和南部顧氏謝,中國現有的第一個完整的農業書籍,北方的生產經驗

NongzhengQuanshu:徐光啟總結古代農業,手工業的經驗,吸收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的創造。稱為「現代中國和西方科學先驅。

醫學:黃帝:編譯在戰國時期,成為西漢。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乙傷寒雜病論東漢張仲景書面臨床的經典之作,張仲景被稱為醫聖

C,,本草綱目:明代李時珍的書,葯理學傑作。

中國古代文學和藝術...... />(1)中國古代繪畫和書法

A,書法的過程:(1)秦漢:秦轉韓立審美,但多個實用

(2)魏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意識的書法藝術

(3)隋,唐:張淮徐蘇擅長草書,歐洲,顏,柳成熟

功能側重於規范的證詞,書法理論:通過線路的變化,藝術,繪畫和寫作一起,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學者,追求自我理性和個性化。繪畫史:漢代以前

新石器時期:戰國:來源:絲綢畫的藝術畫刷畫絹畫漢豐富多彩的,宏偉的,浪漫又樸素的

魏晉 - 士人群體的追求也體現在文學和藝術作品,彰顯個性的文人畫 BR />代表:顧愷之不僅長於丹青繪畫理論是中國古代創建為重點的「以形寫神。在中國繪畫史上,第一個畫家作品的考驗。

在隋,唐的政治團結,經濟繁榮,文化全面輝煌創建的證詞,反映唐氣象。(鄔刀錙)宋,明學者

山水畫山水畫,寫意畫,風俗畫背景:文人專注於不斷增長的法理上升文人內在修養,文人山水畫的興起,作為一個獨立的襯景畫種,側重於寫實主義情緒上,成為關注的焦點。文人山水畫的特點:注重內心情感的表現,詩歌,書法,繪畫,和印度的總和。

風俗畫背景:商品經濟的發展,公共部門的興起,表演藝術

傑作: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場景在清明節」

寫意畫(略):專注於個人感情的表現。

(2)中國古代文學

A,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保存從西方詩歌分為三個部分風,優雅,涌(他

風,雅,頌)

B,楚辭:戰國周朝至春秋,共發放了305。屈原吸收南方民歌的本質狀態的楚方言詩,以創建一個新的機構。的代表作「離騷」

C,韓長賦:漢民族團結,經濟發展,精心打造的宮殿的遊行蓬勃發展。出現復雜的修辭,含韻散文的文學天賦和華麗的 - 賦的表現手法,吸收書的樂曲和歌曲的南

D,唐代詩歌

背景:A,唐代的繁榮,多元文化,乙,科舉制度促進

代表:(1)李白:盛她嗯張揚個性,蓬勃向上的精神(2)杜甫安史之亂後的痛苦經歷國破家細胞凋亡(3)白:唐關心的命運戰爭平息盛世並沒有帶來老城區白關注的人的痛苦,並置於政治上的野心

E,宋

背景:也被稱為「長短句」宋代的城市生活,娛樂的需要有很多的歌詞,文人字,他們在民間。

代表:辛棄疾,李清照,蘇軾劉涌

F,元散曲:關漢卿,馬致遠
> G,明,清小說背景:崛起的新興工業和商業城市,市民階層的興起,

四大奇書:「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西部大開發「,」紅樓夢「,」金瓶梅「

(3)中國古代戲劇

一台戲,元代

B,歌劇

原因
>:北京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藝術家聚集概況:春,乾隆皇帝,三清山四喜,春台統治的四個徽班北京

形成的京劇,同治,光緒 BR />背景的世界科學和技術

科學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繁榮

第四單元,在當今時代:A,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基督教中心的地球說佔主導地位思想進步的傳統解釋的不滿

哥白尼的波蘭人,太陽的中心。以太陽為中心的改變對宇宙的認識,簡單地動搖神學的基礎。

伽利略:發現木星四顆衛星的太陽為中心的證據。(義大利),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科學實驗和邏輯系統的基礎上被稱為現代科學之父奠定了基礎,牛頓的經典力學

17世紀的經典力學<BR / (1)牛頓的經典力學(英國)

A,發現了重力法和牛頓三大定律,力學乙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建立了一個完整的機械繫統實現物理的第一個大的飛躍。嚴格的數學方法和邏輯系統的宇宙運動的人解釋可預見的物理現象,以統一的決定性意義。D,海王星的發現是一個久經考驗的例子

意義:牛頓力學是經典物理學和天文學的基礎,也是現代工程力學理論的基礎上標志著人類科學的時代,引發了第一次技術革命。C,也是法國啟蒙運動和唯物主義哲學奠定了科學的基礎。

2,19世紀的理論進化

(1)背景:19世紀之前,神創論佔主導地位,神創造了人,被拘留的人,認為天經地義,成為教條的教會。

(2)貢獻:1859年, 「物種起源」,建立基於自然選擇的進化論。即自然選擇,優勝劣汰。發布進一步證明了人類從古猿進化出了

(3)影響:一個在生物世界,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理解的生物圈和位置的B,牛頓生物學

3,發明蒸汽機的瓦特和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電氣技術<BR / (1):

背景:工業革命後,傳統的畜力,風力發電,水是很不穩定,嚴重製約了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發展的生產力要求新的動力。

乙:改進過程的紐科門蒸汽機,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2)重要的發明電電

A:法拉第的電磁感應技術的應用,愛迪生發明的提高燈泡,電話,電報,電影

乙影響:電氣技術提供了方便和廉價的電力,掀起了第二次技術革命,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資本主義建立優勢在全球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緊密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4,20世紀物理學的突破

(1)背景:在19世紀的經典力學,光學,電磁學等的基礎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理解人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新的研究結果揭示了經典物理學的限制。

(2)新的突破:相對論和量子理論的理論。

一個相對論 />建議:在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成為繼牛頓最偉大的科學家。

基本原則: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的原則。(讀)的意義:物理領域最偉大的革命。可以作廣義解釋,不同的運動狀態的物質,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物理學領域的突破提供了辯證的方法世界經典物理學絕對心態。

乙微觀世界的量子理論的

提出:於1900年由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提出的輻射,像物質一樣,是量子力學的基本單位,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理論。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原子,量子理論,量子力學的建立

作用:20世紀,最深刻,最成功的科學理論,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人類的物質生活

(3)意義:構成現代物理學的基礎,彌補了經典物理學的不足之處。描繪了新的宏觀和微觀的世界,改變角度和人看世界的方式。

的5,20世紀現代IT生產發展和人類 BR />計算機和網路於1946年,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在美國。發展方向:A,量的存儲容量,運行速度更快;

乙體積更小,重量輕,實用。

1969年,互聯網的出現,互聯網上的計算機和網路人類進入了信息時代。存儲的信息 - 生產辦公 - 家庭使用 - 網路世界第五單元,現代化的思想解放潮流

學習 - 學習技術系統中的文物夷為平地,教師學習技術,學習技能以制夷

(1)背景:之前和之後的鴉片戰爭,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加劇,中國與西方的聯系,以保持彈性

1)擴大對西方的了解,抵抗侵略,一些國家的最先進的,突破思想障礙,並在一個新的視野看世界的中國人愛國,務實( 2)代表:B,-A,近代中國,林則徐「睜隻眼的世界」的第一人。設立翻譯館,有序的翻譯滑達爾國家規程「,編制洲志」,介紹了地理,歷史回顧,愛國的研究,學習西方先例

魏源 - 根據「四海馳」編撰的「海國圖志提出的」學習技能的野蠻人。

(3)的影響:A,研究推出了世界上的知識,「睜隻眼的世界和社會的思想。

B,抵禦外來侵略,追求獨立富強,學習西方,成為現代思想的主流。

2)學習的技能,自我

(1)背景:在19世紀60-90年代,廣為傳播,西學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身體,無論是既有西方文化中,一個嚴峻的任務。

(2)的倡導者和實踐: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倡導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西方固有的系統的實際維修和綱常的儒家思想前提,技術的發展,做法:洋務運動的西化和頑固派。

(3)評價:A,B,密閉的物質和文化的影響「外夷以完善自我,追求財富。辯論「的保守思想,對西方文明的傳播創造輿論環境。

2,系統的學校 - 改革求生存新民主主義革命

1)維新變法

早期的改革者:A西方化的支持者,馮,王濤,鄭概念代表。

乙主張:商業,工業,商戰的經濟發展,文化學校,學習西方的科學,政治,提高政治和君主立憲制。<BR /維新變法思想:

A,背景:在19世紀90年代,最初的民族工業的發展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形成。

B,代表人物:康有為----一組000個木製茅草山寨,軒Zhuanwei新的理論。的「孔子改制考」B,「新學偽經測試,由學校大衣和孔子的靈魂」借否定專制的思想基礎。恢復提供了基礎,在與傳統文化的價值理論

梁啟超----一個促進民權思想,闡述的進化理論的君主立憲制的必然性B,無菌人才,開放辦學,改變科舉

C沖擊:維新思想傳播開來,影響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開辟了新的道路,為中國的文化。

2)新民主主義革命(略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的人)

文化學習 - 新文化運動的思想解放

(1)背景:A,辛亥革命後,帝國主義加緊侵略。袁世凱尊孔復古

B,在第一次世界戰爭,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要求民主的政治啟蒙運動傳入,激進民主派認為,一個真正的民主,不僅是政治革命,必須在思想革命。

(2)標志:1915年,陳陳獨秀在上海創辦的青年雜志「,後來改名為」新青年「(核心)。

激進的民主主義者(3)代表: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指導思想:西方的公民權利,平等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核心和基礎:「新青年」,北京大學。

(4),其核心內容:「民主和種族先生(口號)----不僅指的是主權在民,權力的平衡和民主的政治共和,人權,自由,平等,博愛,民主的概念。科學----不僅指的科學技術和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反對迷信,宣傳達爾文主義唯物論和無神論,崇尚科學融入主流社會。

對舊道德打倒孔家店

代表人:陳,李大釗

B,原因是:認為儒家思想是靈魂的專制政治 C,在實質:執政黨的數千多年的意識形態,文化傳統的揚棄

D,角色:元解放思想和文化創造了條件。

文學革命: BR />魯迅,要注意----日記「狂人日記」關鍵的吃人的儒家

胡適----文學創新的討論和推廣白話的形式和內容,對經典。

陳獨秀----「文學革命」,不僅提倡白話文,還必須徹底改革舊文學的思想內容。

(5),意思是:一個延續的在思想文化領域的革命。沉重地打擊了傳統的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C,促進了中國人民,特別是青年知識分子的覺醒,是一次偉大的思想啟蒙專制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抖動。D,B,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爆發的五四運動創造條件

救恩學校 - 中國

(1),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在十月革命的影響,在誰馬克思主義開始傳播的新文化運動,李在1918年出版,法國和俄羅斯的革命性的概念比較「勝利」尋常百姓家「,是第一個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之一。新文化運動後期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傳播。

(2)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919年,「新青年」發表了「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李大釗「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全面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同時,研究機構開始出現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開始,中國共產黨成立。

(3)影響: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建立中國共產黨的先進的中國知識分子。

第六單元,自20世紀以來,中國的主要思想和理論結果

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理論結果的三民主義人民

(1)背景:鴉片戰爭後,各種政治改革救國的主張失敗。不是要推翻封建王朝的反動統治,唯一的改善,這是不可能拯救危機。
(2),提出:在1905年,創建了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 同盟會。建議計劃「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⑦ 高中歷史必修三知識點

你好,高中歷史的高效學習方法。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一味的死學,只能是事倍功半,學習是不會有多大提升的。高考在即,學習又差,實在把我急壞了,後來無意間接觸了「精英特快速閱讀」,一下就把我吸引住了,通過正式練習了30天左右,我發現我的學習、復習能力提升了5-6倍,閱讀、理解、記憶、歸納、分析等方面,思路更加清晰、大腦更加靈活。掌握了快速閱讀,學習能力上去之後,我對學習的興趣也就更加濃厚了,開始了主動學習,經過1個月,30天左右的學習復習、鞏固,終於從學渣變成了真正的學霸,成功考上了理想的高校。

其實,「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快速閱讀訓練原理就在於激活我們「腦、眼」潛能,通過靜心調息、擴展視幅、舒爾特表、焦點移動等的訓練,培養我們者直接把視覺器官感知的文字元號轉換成意義,形成眼腦直映式的閱讀、理解方式,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等的飛躍。一般用正式軟體參加訓練,每天堅持練習1-2個小時,30天左右的時間,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5-10倍,達到3000字左右每分鍾的閱讀速度,記憶、理解、思維、注意力等這些能力也相應的會得到很好的提升,最終提高學習效率、學習能力,走向成功。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網,下載安裝軟體即可免費試用練習。

附:高效學習基本思路:首先,學習一定要主動,積極主動的學習有助於我們保持注意力,所以你可以記筆記,做自測題,做字謎,畫些重點,或者進行小組學習。其次,安排一下自己的時間,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再者,明確課前(預習)、課上(專心)、課後(鞏固)要做的事情。最後,學會總結、歸納、分析、記憶所學內容、試題、重難點。具體可以到網路貼吧《高效學習法》吧查看交流。裡面有很多很好的學習方法和知識。

⑧ 歷史必修三知識點,我要

歷史必修三知識整理
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第1課 「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基礎解讀】
一 、「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原因及評價
1、原因:
(1)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社會地位較低的士,受到各諸侯國統治者的重用。他們代表本階層或政治派別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張。
(2)政治和經濟大變動,導致教育和學術領域也發生變化。社會上形成一些以傳播文化、發展學術為宗旨的學者和思想流派。這些學者和思想流派,被稱為「諸子百家」。
(3)學派之間的互相詰難、批駁,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同時,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體系。
2、評價:
「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學術文化、思想道德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基礎。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
二、孔子和早期儒學
1、孔子生平: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魯國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理論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後人尊稱「至聖」。
2、早期儒學:
(1)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認為仁就是愛人,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要做到待人寬容,「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強調統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取信於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孔子首創私人講學,主張「有教無類」,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面。
(2)孟子和荀子是儒家學派的兩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張實行「仁政」,進一步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在倫理觀上,孟子主張「性本善」。
荀子也主張統治者施政用「仁義」和「王道」,以德服人,並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著名論斷。
(3)孟子、荀子對儒家思想加以總結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學派的積極合理成分,使儒學體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道」。他強調一切要順應自然,提倡清靜無為、知足寡慾。他指出社會動盪的根源,在於人們的行為違背了自然,提出「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
(2)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學說。
2、法家:
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是戰國末期的韓非子。主張君主要以法治國,利用權術駕馭大臣,以絕對的權威來震懾臣民,提出了系統的法治理論。法家把君主的權力提高到極點,迎合了建立大一統專制國家的歷史發展趨勢。
第2課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基礎解讀】

一、 從「無為」到「有為」
(1)原因:秦末戰火頻繁,社會經濟破壞嚴重。
(2)目的:為了恢復生產和安定人心,統治者吸取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
(3)措施:減輕田租、赦免自賣為奴婢者為庶人、讓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並免除一定的賦稅和徭役等。
(4)結果:經過六十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朝的經濟實力逐漸恢復和增強,人民生活安定,社會繁榮,國力日盛。
(5)漢初面臨的社會問題:
內:諸侯國的勢力日益膨脹,土地兼並嚴重,割據局面正在形成。
外:匈奴為患,邊關危機,威脅著西漢的穩定。
(6)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適應國家統一形勢的發展需要,積極有為的政治思想成為時代的需要。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1、董仲舒其人:
漢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陰陽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了新的儒學體系。漢武帝在位期間,董仲舒曾三次參加對策,闡發他的儒學思想。
2、董仲舒的思想主張:
(1)為適應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統」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提出不在儒家六經范圍之內的各家學術都應罷黜。
(2)為了加強君權,董仲舒宣揚「君權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

二、明清時期的三大進步思想家
1、黃宗羲的思想主張:
(1)對君主專制制度進行猛烈抨擊,尖銳地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
(3)影響: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以後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顧炎武倡導經世致用:
(1)主張走出家門,到實踐中求真知,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實問題。
(2)著述《天下郡國利病書》。這部書記述了山川形勢、物產風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3)影響:顧炎武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朴實學風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來源:他繼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並加以發展。
(2)思想主張:王夫之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主觀的認識是由客觀對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過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認識的。他還認為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3)影響: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進步思想家思想的積極意義:
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三位進步思想家對傳統儒學的批判繼承,促使我國傳統文化重新煥發了生機,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⑨ 歷史必修三第三四單元知識點總結

專題三、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順乎世界之潮流」(學習西方武器,學習西方政治制度)
睜眼看世界、「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西方武器
睜眼看世界的背景
代表人物:林則徐、魏源、徐繼畲、姚瑩
代表作品:《四洲志》、《華事夷言》是林則徐主持下編寫的
《海國圖志》:作者魏源,是在《四洲志》的基礎上編成的,
系統的闡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
《瀛環志略》:作者徐繼畲,介紹了世界各國歷史、地理、政治等,還介紹了美國的民主制度。
《康輶紀行》:作者姚瑩,介紹中國西南地區,尤其關注西藏。

維新變法-----實行君主立憲制(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以日本、英國為代表)
早期維新思想:背景洋務運動的展開和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代表人物鄭觀應等
維新思想的發展:康有為:著作《孔子改制考》和《新學偽經考》
宣揚維新變法理論;借用進化論論證君主立憲制符合社會發展潮流。
梁啟超:主張變法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順應潮流。
代表作有《變法通義》
譚嗣同:維新派中的激進派,他大膽批判君主專制政體和綱常名教。
嚴復:1898年嚴復翻譯《天演論》認為人類社會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支配。
戊戌變法的意義: (1)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符合中國歷史發展趨勢,具有進步意義。
(2)愛國救亡運動,激發了人民的愛國思想和民族意識。
(3)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走向共和-----建立民主共和國(學習西方政治制度,以美國為代表)
孫中山: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民主共和國方案的設計師。
走向共和的過程:1894年11月在「興中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
1905年成立「同盟會」明確將「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定為政治綱領。建立民國成為革命派的奮斗目標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期間的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論戰:主張:革命派主張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改良派則主張衛星改良。
內容:1、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2、要不要建立共和政府
3、要不要改變封建土地制度。
意義:1、促進了民主思想的傳播,為革命爆發做好了輿論准備 。
2、建立共和國的主張,使許多的知識分子放棄君主立憲思想,投身革命,擴大了革命影響,壯大了革命的陣營。
二、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文化)
《新青年》的新覺醒
背景:反動政治妄圖復辟帝制同時思想文化上出現了尊孔復古的逆流;
但此時的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資產階級思想隊伍壯大,他們奮起反擊,在文化領域出現了轟轟烈烈的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
開始:1915年陳獨秀上還創辦《青年雜志》新文化運動拉開序幕。第二期改為《新青年》,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成為運動前期的指導思想。
1917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長,北大成為新文化運動中心。
高揚科學民主大旗
新文化運動的性質:是在科學與民主黨旗幟下的一場思想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的內容:1、提倡科學與民主,反對愚昧與專制;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
2、提倡新道德,反對就道德;代表人物,魯迅
3、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代表人物和他們的著作:胡適《文學改良謅議》、陳獨秀《文學革命論》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
1、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
2、新文化運動也是一場全面的文化轉型運動。
3、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批評,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中國人民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理論武器)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
1、梁啟超是中國較早介紹馬克思的人,稱他是社會主義的鼻祖。
2、1906年革命黨人朱執信《德意志社會革命家小傳》介紹馬克思、恩格斯的平生和學說
3、無政府主義者也有介紹馬克斯學說和思想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在五四以後成為一股強大的思潮改變了新文化運動的方向和性質。
新思潮的競起
1、 原因:a、五四運動的洗禮
b、各種刊物介紹龐雜的社會主義思想
2、資產階級改良思潮的影響
主要思潮 代表或來源 主張 評述
無政府主義 劉師復 個人絕對自由,反對一切強權和政府,建立沒有政府的社會 反映部分知識分子對現實不滿及希望擺脫壓迫的強烈。五四時期一度流行。
泛勞動主義 托爾斯泰 「勞工聖神」 改變知識分子輕視體力勞動態度。
新村主義 日本 共同勞動、相互協作、共同消費 當時吸引一批進步知識分子
實用主義 胡適 反對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革命;主張社會改良和階級調和。 是資產階級改良思潮
基爾特社會主義 英國 搞階級調和,勞資合作;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專政 是資產階級改良思潮
3、實踐:工讀互助團,結果失敗
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A、背景:五四期間通過與各種新思潮的競逐而進一步傳播
B、問題與主義之爭
1、爭論的內容與過程
胡適《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
李大釗《再論問題與主義》
2、標志:新文化運動陣營開始分裂
3、 實質:是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的斗爭;是改良與革命的斗爭。
C、工讀互助團失敗
1、原因:直接:經濟困難、意見不合、熱情減退
根本:缺乏必要的社會條件
2、 影響:許多青年放棄改良道路,開始接受科學社會主義,謀求社 會的根本改造
D、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宣傳馬克思主義
1、組織: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李大釗在北京)
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陳獨秀在上海)
2、作用:推動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E、馬克思主義和基爾特社會主義者論戰
1、原因:為與各種社會主義劃清界限
2、內容:
3、影響:對基爾特社會主義的批判,進一步擴大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影響
註:本專題是按照學習西方從器物層面到制度,最後到理論層面的發展線索來貫穿的。
專題四、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2.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提出的背景:
1、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社會矛盾更加尖銳。
2、 鴉片戰爭以來,改良救國方案的失敗。
3、 孫中山等人學習接受西方近代政治學說。
4、 革命派登上歷史舞台,中國同盟會成立。
舊三民主義具體內容:民族主義(民族革命):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
民權主義(創立民國):政治革命
民生主義(社會革命):平局地權
新三民主義的內容: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國民黨一大
重新解釋三民主義
評價:A、進步意義:1、新三民主義的提出標志著孫中山實現了一生中最偉大的轉變
2、新三民主義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綱領在若干基本原則上是一致的,是國共兩黨的合作的政治基礎,推動了國民大革命的發展和高漲。
B、局限性:新三民主義在理論上、綱領上仍未超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范疇。
二、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毛澤東思想的誕生(井岡山時期):確立信仰:十月革命後毛澤東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井岡山斗爭:1927年後的武裝起義:八一南昌起義、毛澤東的湘贛邊秋收起義,走上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重要論著:《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內容: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把立足點從城市轉入農村,發動和依靠農民群眾,在農村建立根據地,展開以農民為主題的土地革命戰爭,發展和壯大革命力量,最後佔領城市,奪取全國勝利。
意義:成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之路 ,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形成。
毛澤東思想指導地位的確立(延安時期):毛澤東思想成熟的條件
新民主主義理論:重要論著及內容
中共七大及意義
探索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之路:毛澤東思想的發展:重要論著及內容
對毛澤東思想的歷史評價
三、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創建新理論的宣言書:鄧小平講話:1978年《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意義: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扭轉了長期以來的「左」的思想的影響,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定。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為標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從此開辟,鄧小平理論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
鄧小平理論的發展:鄧小平南方談話
中共十四大:明確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了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中共十五大:明確提出使用「鄧小平理論」這一概念,並寫入黨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原因:國內、國際。
內容: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 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意義

閱讀全文

與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