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當代歷史學的空白有哪些
《歷史的空白處》是著名學者張鳴的歷史文化隨筆,他以另類的視角和舉重若輕的筆專觸,屬將晚近歷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軼事生動勾勒,鮮活展現。
張鳴力圖剖析歷史空白處那些不為人知的深層真相,引領讀者去反思中國封建文明給中國歷史、給國人,乃至當下的社會帶來的影響。
張鳴筆挾風雷,具有一種冷峻的幽默,常於旁人所忽略之處挖掘出新意,讀來令人莞爾之餘,頗受啟示。
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行走在歷史的空白處,去體味國家榮辱、去感受世態民生,去自嘲、去反思,直至覺醒。
❷ 上海金城文物藝術專修學院的師資簡介
李學勤:
原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著名青銅器專家。
朱鳳瀚:
原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現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著名青銅器專家。
李伯謙:
原北京大學考古系主任,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考古文博學院院長兼北京大學塞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副組長、首席科學家。現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考古學家,著名青銅器專家。
唐際根:
牛津大學考古學博士、中國長城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站長。殷墟考古工作隊隊長,著名考古學家。
彭適凡:
江西省博物館名譽館長(原館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江西省文物鑒定專家組組長。中國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金城文物藝術專修學院教授。
陳佩芬:
原上海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著名青銅器專家。
馮 時:
著名中國古文字學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考古學報》副主編,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理事。
許 宏: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著名考古學家。
岳洪彬: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考古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考古工作隊副隊長、考古學家。
譚德睿:
原上海博物館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現任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會長,中國科技考古學會常務理事,著名冶鑄史專家。
金 申: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著名佛造像研究專家。
岳占偉: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商代青銅器鑄造工藝研究專家。
吳振鋒:
陝西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西北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陝西省文物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錢幣學會理事。
肖夢龍:
原鎮江博物館館長,鎮江市文物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研究員。現兼任江蘇省吳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蘇州東吳博物館名譽館長。
孫一鳴: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著名青銅器專家、教育家。 王仁湘: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邊疆民族與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王莉英: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中國古陶瓷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
張浦生:
南京博物院研究員,中國古陶瓷學會副會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孫新民: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陳彥堂: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兼任教授、研究員,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
王健華: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故宮古陶瓷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員美術學系陶瓷鑒定專業碩士生導師。對高古、明清及近代瓷器、紫砂器有極深的研究。
沈岳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大窯龍泉窯楓洞岩窯址考古隊隊長。
禚振西:
中國古陶瓷研究會常務理事,陝西省考古學會常務理事,原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隋唐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學和深圳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李一平: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白光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副教授,原景德鎮民窯博物館副館長。
餘光仁:
《東方收藏》、《收藏快報》主編。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
高阿申:
上海金城文物藝術專修學院教授,著名瓷器鑒定專家。
翟健民: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香港藝術品商會古玩鑒定委員會會員,高級藝術品投資經紀人,瓷器鑒定專家。
黃雲鵬:
中國古陶瓷工藝美術大師,景德鎮國際陶瓷文化交流中心會長,著名古陶瓷研究專家。
龔繼遂:
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原蘇富比拍賣公司中國書畫部主任。
錢偉鵬:
天物館館長,南京博物院高級藝術顧問,英國國家展覽中心古董展示會高級顧問,國家文物局原駐外文物專家,國際最具實力的藝術品經紀人。
張銘克:
香港藝術品商會鑒定委員,禹州市鈞官窯址博物館名譽館員,龍門博物館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上海金城文物藝術專修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博士。
蔡森林:
上海金城文物藝術專修學院教授,文論瓷道專業造詣深厚,古陶瓷鑒藏經驗豐富。
滕姚江: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博士,上海金城文物藝術專修學院教授、金城考古學社副社長。 王時麒:
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北大寶石鑒定中心副主任,著名玉料研究專家,中國寶玉石協會理事和玉石專業委員會顧問。
王明達: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浙江省文物鑒定委員。著名史前玉器專家,曾主持餘杭反山、瑤山等重大考古發掘工作。
殷志強:
南京博物院研究員,南京藝術學院教授,江蘇省政協副秘書長,著名玉器鑒定專家。
蔣衛東:
良渚博物院院長、研究員,著名良渚玉器專家,長期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從事浙北地區史前文化的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
劉 斌: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第一研究室主任,良渚工作站站長。
張敬國: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主持凌家灘遺址發掘工作。
唐際根: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考古學博士,安陽工作站站長,殷墟考古隊隊長。
吉琨璋: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歷史考古室主任、研究員,山西省考古學會理事。
劉國祥: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考古隊隊長,哈佛大學訪問學者,紅山文化國際研究中心副主任。
古 方:
北京大學民營經濟研究院傳統文化與社會責任研究所執行所長、研究員,中國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學術研究室主任,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著名古玉鑒定專家。
張 尉:
上海博物館研究員,中國寶玉石協會玉石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大學兼職教授,上海文化人才認證中心顧問,上海東方講壇特聘講師。
楊震華: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古玉鑒定委員,國家文物局玉器鑒定專家。
常家康:
上海珠寶玉器鑒定師。
陳啟賢:
台灣古玉器研究專家,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會長,叢志美術出版社社長,著名古玉工藝研究專家。
田廣林:
遼寧師范大學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員,赤峰學院紅山文化國際研究中心教授兼副主任。
李銀德:
徐州博物館館長、研究員,徐州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江蘇省考古學會副會長,江蘇省文物保護專家組成員,著名的漢代玉器鑒定專家。
錢振峰:
中國寶玉石協會理事,上海黃金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文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上海大學、同濟大學客座教授,美國A.S.A首席珠寶評估師。 王連起:
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馮 遠: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導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名譽院長。原中國美術館館長。
劉曦林:
中國美術館專家委員會、收藏評鑒委員會、展覽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美術》編委。
邢 捷:
天津市文物局文物處,天津市文物鑒定委員會秘書長、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美協天津培訓中心客座教授、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研究員。
余 輝:
歷任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主任、科科研處處長、研究員。
張忠義:
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青少年書法家協會會員、嶺南印社常務理事、福州藝友會常務理事、南紀印社社員。
肖燕翼: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歷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蘇士澍: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會長、中國書法培訓中心教授。
陳履生: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委員。
陳燮君:
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黨委書記,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上海博物館館長,上海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
單國霖: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歷任上海博物館陳列部組員、書畫研究部副主任、主任、副研究員、研究員。
魯 力: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南京博物院徵集鑒定部主任、國家文物出境鑒定江蘇站站長、江蘇省文博專業高級資格學科委員會委員。
朱宗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金城文物藝術專修學院教授,資深書畫鑒定家。
左頌德:
台灣國立藝術大學畢業,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教授,資深油畫鑒定家。
拓曉堂: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總經理。歷任中國國家圖書館善本組輿圖組組長,國家圖書館古籍善本采編副研究員。
歐陽啟名: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小學書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語文出版社書法教材主編。
郎紹君: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河北大學藝術理論研究中心主任。
郎天詠:
常年從事美術史論的教學、研究工作,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等。
金運昌:
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鑒定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咨詢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
胡妍妍: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副總裁。
趙 榆: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顧問,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顧問。歷任文化部任機關黨委辦公室主任、中國國家畫研究院任副院長等。
郭 彤: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中國近現代書畫部總經理。
蕭 平:
江蘇省國畫院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故宮博物院客座研究員。
龔繼遂:
中央美術學院特聘教授,藝術品價格評估專家。
解永全: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薛永年: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導、研究生部主任。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會員書畫碑帖組召集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章志斌:
國際華夏周易協會上海區會長,國際建築設計堪輿院上海區院長。
❸ 張氏的歷史和現狀
333海海333
張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
4、據公安部統計人口最多的姓氏是張排第三,有8750.2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古代:
中國道教創始宗師(張天師)張道陵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武術宗師 張三豐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將領之 張飛 張遼 張頜 張任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 張說 張九齡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生之一 張仲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學者之一 張仲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辯士之一 張儀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謀士之一 張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 張麗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丞相之一 張居正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陰謀家之一 張角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張衡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外交官之一 張騫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 張旭(草聖)
梁山好漢 浪里白條—張順
梁山好漢 菜園子—張青
明教教主他爹—張翠山
明教教主—張無忌
張作霖 張自忠 張之洞 張雲逸 張朝陽 張藝謀 張東健 張娜拉 張又赫 張治中 張春橋 張愛玲 張大千 張燊悅 張艾嘉 張柏芝 張德豪 張德蘭 張鳳鳳 張鎬哲 張國榮 張含韻 張學友 張洪量 張惠春 張惠妹 張家輝 張敬軒 張可頤 張可芝 張克帆 張麗瑾 張立基 張萌萌 張明敏 張清芳 張瓊瑤 張桑悅 張善為 張偉文 張衛健 張文森 張信哲 張玉華 張元蒂 張震岳 張振富 張振宇 張志家 張智成 張智霖 張智堯 張曼玉 張靚穎
張雨生 張國立 張鐵霖 張豐毅 張瑤 張也 張茵 張宇 張傑 張俊 張薔 張行
其實還有,古往今來的張姓名人,數不勝數。有人統計,張姓中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將帥.
張姓起源
▲關於「張」字
張是一個象形字,整個樣子像一個張弓欲射之人
張,繁體字作眼,由弓和長左右相合而成,張姓人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氏時,都說成「彎弓張」,可見他們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構件中的「弓」的。從文字學上來看,「弓」對於「張」字實在也是處於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張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卻有很多,其寫法也各不相同。這些張字雖然寫法各異,但卻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與弓、矢、長,尤其是與弓分不開,可以說沒有弓就沒有張。從字形的演變來看,張最早是弓與矢的聯合體。弓矢是自然而然聯用的,有弓就必然會有矢,不必再強調,因此後來矢就漸漸退出,而讓位於長,最後穩定為長弓的聯合體。長弓則表示這弓比一般的弓還要厲害,更有威力。
張字的意義很多,新版的《漢語大字典》計有21個義項,一般的字典皆作十餘種,如誇張、張開、強、盛、張貼、看、望、擴大、布置等等,但這大多是後人引申而來的,最早的字書所記義項不多。《說文解字》說:「張,施弓弦也。從弓,長聲。」《廣雅·釋詁三》:「張,施也。」另外還有一層意思,見於《周禮·秋官》:「羅取鳥獸曰張。」胡三省在注《資治通鑒·漢明帝水平七年》中「勞勤張捕,非優恤之本也」時也說:「張,設也,設為機阱,以伺鳥獸曰張。」
▲張姓來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黃帝之後,揮為始祖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這支張氏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最早發源於尹城國的青陽,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祠附近,其後望族也出於這一帶。
張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它起源於遙遠的傳說時代。據說張姓的始祖名「揮」,他是黃帝的孫子(一說是黃帝的兒子),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弓箭和網罟 (gu)。弓箭和網罟作為當時的新的生產工具,使人們可以獵取更多的鳥獸,捕撈更多的魚蝦,又能夠減少猛獸對自身的傷害。揮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產弓箭和網罟為業,於是他的後裔就以「張」作為自己的姓氏。
張姓公認的血緣親祖黃帝是遠古傳說時代華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以德經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選賢任能,嚴懲頑凶,開創了一個歌舞昇平的盛世。
據《帝王世紀》記載,黃帝由其母有嶠氏女附寶感電而生。「(黃帝)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孕二十四月,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有聖德,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後人據此推演出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是:黃帝降生於天帝下凡之際,那時正是神農氏時代,神農的舅舅有個兒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國(在今河南新鄭縣境內)的國君。當時少典族正與有嶠氏族互通婚姻。於是少典便娶有(蟲喬)氏的女兒附寶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寶扛著木耜去田間種地,正走著,天空突然暗淡下來,頓時星斗滿天,和晚上一模一樣。這時,附寶抬頭仰視,只見上空有一道閃閃發亮的電光像蛇一樣不時繞著北斗七星旋轉,剎那間,四野罩上了一層濃郁的青光。不一會,附寶只覺得腹部有什麼東西猛地一動,嚇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頭詢問時,她卻說沒有什麼。打那以後,附寶便懷孕了。自懷孕那天起,經過24個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寶在新鄭西北的軒轅之丘(一說在山東曲阜),生下一個男孩。由於出生在軒轅,所以便給這個孩子起名為軒轅。傳說軒轅剛生下來就會說話,非常精靈。還在孩提時代,他看見人們在樹上構築房子,便說:「把房子建築在樹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蓋地上不是更好嗎?」不久,神農氏聞知黃帝這種見解,大不以為然。於是,黃帝便在地上蓋了一間房屋讓他看,神農氏這才信服了。
另有一種傳說:附寶與少典成親後不久,便遷徙到山東曲阜的壽丘。在一個初冬的夜晚,附寶獨自一人來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間,天空出現一道銀白色的閃電,只見那閃電繞著北斗星中的樞星轉了幾圈,然後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這時,大吃一驚的附寶頓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覺。不一會,她才意識到自己受雷電感應而懷孕了。此後,經過24個月,於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壽丘生下黃帝。剛出生的黃帝,額骨隆起,形狀像太陽,而且面部有龍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龍爪龍趾。更奇異的是,黃帝有四張臉,傳說這樣黃帝可以隨時隨地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觀察、了解一切情況,以更好地相機行事。黃帝剛出生就咿呀說話,不久就會走路了。他十歲左右離開壽丘,到處拜師學藝,遍訪名山大川。
黃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時代,當時中國大地的社會結構表現為氏族——由若干氏族組成的部落——由若幹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聯盟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發生戰爭,黃帝開始還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領,在長期的征戰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終完成了對其他各部落的統治,坐上了部落聯盟盟主的寶座。
對炎帝、蚩尤與刑天的戰爭是黃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據文獻記載,黃、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嶠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新書·益壤》說:「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當黃帝成為姬姓部落首領並開始興盛強大之時,炎帝部落已步入虛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間相互征討,暴虐百姓,而炎帝則無力平息戰亂,保護臣民,於是黃帝遂起而教民慣用干戈,以征殘暴。結果,各氏族都前來朝拜並歸服於黃帝。炎帝乃遷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說在山西運城),但仍然大行無道,史稱「並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逸周書史記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黃帝再次「振德修兵」,決定與炎帝在涿鹿進行決戰。據文獻記載,黃帝所率以熊、羆、狼、豹、軀、虎等為圖騰的各氏族部落聯軍揮舞著用(周鳥)、鵑、鷹、鳶等羽毛製作的戰旗,向涿鹿猛烈進攻,炎帝則退到城東一里的阪泉。經過血戰,黃帝方「誅炎帝而兼其他」,於是「天下乃治」。戰敗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東方轉移,與長江流域的苗蠻集團犬牙交錯,漸趨融合。黃炎戰爭的勝利確立了黃帝對原屬炎帝勢力范圍的黃河中游地區的領導權,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聯盟盟主(有稱「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當黃炎之戰結束,黃帝剛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時,居住在黃河下游(即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的九黎族首領蚩尤就率眾西進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戰。九黎族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部族,他們英勇善戰,以蚩(一種毛蟲)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長蟲)為圖騰。到黃帝時代,該部族出了一個有名的首領,人們就將其稱作蚩尤。蚩尤通曉天道,精明強干,長於戰事,史書中也把他描繪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說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鬢發如劍戟,頭上長角。不僅如此,他還有「兄弟八十一人,並銅頭、鐵額、食沙石」,武猛異常。憑著強大的武力,蚩尤不斷向四鄰擴張,大有與黃帝分庭抗禮之勢。其時黃河中游一個以榆罔為首領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擾後,遂向黃帝求援,於是就引發了黃帝與蚩尤的涿鹿大戰。此次大戰對黃帝來說極為艱難,所謂「流血百里」,「九戰九不勝」,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
在經過炎帝、蚩尤之戰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以後,黃帝把尋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訪天下賢明之士的基礎上。為此,他不辭艱辛,連續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經,越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人金谷而咨滑子,論導養而質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後,著體診則受岐伯、雷公,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白獸之辭。(《抱朴子》)足跡所及,「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
黃帝的巡遊,一方面擴大了黃帝族的聲威與影響,從而使黃帝的勢力范圍日益拓展,《軒轅黃帝傳》所說:「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東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黃帝游歷之處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們在黃帝仁義之德的感召下,紛紛前來向黃帝族朝貢,首先是諸北、儋耳之國來向黃帝族貢獻禮物,接著南夷族乘白鹿獻上美酒,後來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斷地前來朝貢。外人朝貢進一步加強了黃帝族與其他族的友好往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就為黃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巡遊天下,了解各地情況,獲得養民安邦之道之後,黃帝遂提出並開始實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黃帝一生娶有四個妻室,她們是嫘祖、方雷氏、彤魚氏、嫫母。據《史記·五帝本紀》、《帝王世紀》、《路史·疏仡紀·黃帝》等文獻記載,嫘祖又作(亻累)祖,西陵氏女,為黃帝正妃。她發明了養蠶繅絲之術,並教人以絲織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魚氏皆賢淑。嫫母相貌很醜,但賢而有德,因沒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為醜女。黃帝認為「屬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貌)雖惡何傷」(《呂氏春秋》),故娶為妻室,封號嫫母。
關於黃帝的子孫,文獻記載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國語·晉語》說:「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陽與夷鼓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史記·五帝本紀》、《世本》、《大戴禮記》等書,與此大體一致。
與《國語》、《史記》等書所雲不同,《山海經》說:「黃帝生禺(豹-勺+虎),禺貌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貌處東海,是為海神。
「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狄。」
黃帝一共有25子卻是歷來所公認的。25人雖是伺父之子,卻有不同的姓,僅就得姓的14人來說,又分為12姓,這說明他們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們所嫁的氏族的姓氏為姓氏。至於「同姓者二人」,是指他們同時嫁給一個氏族。
據《路史·國名記》記載,黃帝子孫所封之國有陳、昌、張、資、寇、酈、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國各地。這些黃帝子孫的進一步繁衍則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假若說他們並非黃帝子孫,或者說歷史文獻記載有所依附的話,那麼,他們也當是黃帝這一「中央天帝」統領下的各部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都自稱自己是「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
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橋山隸屬的郡縣在何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在今陝西黃陵縣。黃帝陵墓既是號稱「天下第一墓」的中華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們將要在下面介紹的張姓家族的血緣親祖之墓。
張揮是張姓的得姓始祖,但張揮與黃帝的關系則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張揮是黃帝之子,另一說則認為他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子,即張揮為黃帝之孫。《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有關姓氏學的史籍記載雖稍有出入,但都主張揮為黃帝之孫說,其稱: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造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後世張氏後裔所修張姓族譜、張姓家譜多有沿用此說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張氏家譜》卷三《受姓淵源考》雲:「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持張揮黃帝之子說的有《廣韻》(下平聲十陽)、馬騙《繹史》等,張氏後裔所修張姓家譜也有很多贊同此說。
中國人姓氏之得皆有淵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則。姓氏命名的原則概括起來有以國、邑、鄉、亭為據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國符、技、事、謚、謚氏、邑系、邑謚、族、族系等等為據的。
張姓始祖揮之得姓亦基於上述原則。盡管在張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這一問題上,古文獻記載各持一端,但具體到張揮本人的情況,則無大的分歧,都承認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這一基本事實。然則,細心的讀者還會從我們前引文獻中發現,記張揮之得姓,有「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和「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等微小區別。據此,我們可以說揮之得姓為張,是以技即職業為姓,也可以說是以官為姓,或者記作以職官為姓。
春秋時由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所建的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始祖張揮傳21世,歷數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張嵩,字仲山,任御駕將軍,後封為濟國公。他生有張亮、張奉、張文、張進四子。這些僅見於世系而不見於古文獻。
再傳30代至51世祖張仲,字忠嗣。他與尹吉甫共同輔佐周宣王中興周王朝。生有張象、張宜二子。據史籍記載,張仲生活在周王朝實行共和行政的前後。當時周厲王因大行無道而被國人推翻,逃出王宮,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職。共和元年(前841)是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14年之後,周厲王病死於彘(今山西霍縣),共和伯請太子姬靖即位,史稱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國勢,征伐戎狄,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歷史上被稱作「宣王中興」。
張仲之後,張姓先民有很多人載人史籍。如《左傳》在成公二年(前589)記有手和臂肘被箭穿連,仍奮力推車,沖向敵陣的張侯。昭公二十一年(前521)有怒殺華多僚的宋國大臣張句。另外,還有張良的先祖張老、張(走翟)、張骼、張抑朔等人,他們籽在下一節中進行介紹。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晉國的韓、趙、魏三家世卿升立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它標志著中國進入戰國時代。這個時期,張姓先民們的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如魏國人張儀西走秦國,合縱連橫,大展其才能。而楚國則有大臣張旄,曾出奇計讓楚王將充當秦國使臣的張儀趕走。齊國有張丐,說服魯國在齊楚戰爭中保持中立。但張姓先民主要還是以原晉國屬地為其建功立業之所。在趙國,張孟談策反韓、魏,反擊智伯,一舉解晉陽之圍。魏有張丑力諫,阻止張儀為秦國在魏國開展外交;張倚出使趙國,使趙國在秦魏交戰中傾向魏國。韓有張去疾、張譴及張良的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等。
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的國家,在那裡也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張姓先民——張若。秦惠文王於公元前316年派大將司馬錯率兵攻佔四川,貶蜀王,派張若為蜀國守。上任伊始,他遷移秦民萬家人川,實行農墾,發展生產。又與張儀一起共同經營成都,按照秦國都城咸陽之制建有里閭、下倉、市肆、官舍、樓宇等。又設置錦官、鹽鐵官,發展官府手工業,為增強秦國國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公元前285年,秦國廢除巴、蜀侯國封號,改設蜀郡治川。張若因功被任命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數民族賜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個出生在山後金山(今阿爾泰山,一說大興安嶺)的蒙古將領,名叫伯顏帖木兒,他作戰英勇,曾率兵多次打敗農民起義軍。但在一次戰役中,敗在朱元璋的手下,於是歸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賜給他張姓。他的後代一直從軍,傳至玄孫張晟,官至都督事,進入明代中央最高軍事機構的核心領導層。又如韃靼人(明代對東部蒙古地區的蒙古族人的稱呼)哈剌爾敦,英勇善戰,被明成祖朱棣賜姓張,改名隆善。永樂七年 (1408)十月,張隆善被任命為北京右軍都督簽事,也成為一名中央軍事領導集團的核心成員。另一個韃靼人奴兒,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邊疆守將,屢立戰功,憲宗皇帝朱見成為表彰他的英勇,賜姓張,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八月,張友被任命為金吾衛指揮使。
明代前朝,有一個女真族(滿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戶,領兵征戰,勇猛異常,其事跡傳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興,賜姓為張,改名志義。永樂八年(1410)張志義被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治所在今黑龍江省東寧縣東大城子。四年之後,治所移至今跨吉林、遼寧兩省的渾江流域。
今岫岩縣前營鄉張氏,本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張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馬札爾台,他歷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營都統,陝甘、湖廣等省平章,並知樞密院事,官至中書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書右丞相。元朝滅亡後,其後裔世居長白山麻加樂和忽密拉,大多從事畜牧業,也有人經商巴唐地區。到11世紀繼英授德時,正值愛新覺羅氏崛起於東北,於是棄牧從戎,成為努爾哈赤帳下的一員勇將,屬鑲黃旗。清兵人關,建立統一政權後,治良匡氏遷居盛京(沈陽)。13世祖名叫伯爾格,精通漢文,熟悉漢書,文武雙全。乾隆六年(1741)調任岫岩防禦使。因為熱愛當地秀麗的山川,就奉侍母親佟氏,攜弟吾令吉定居下來。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孫都改姓張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於都英額、哈達、輝發、長白山、佛阿拉、伯都訥、憲顏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張氏。
扎庫塔氏分布在瓦爾喀(今蘇聯東海濱省南部)、扎庫塔、松花江、長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為張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爾喀、扎庫木、赫圖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為張。,愛義氏分布在愛湖流域一帶,在清代全部改為張氏。
明洪武元年(1368),回族人張某任寶慶(湖南邵陽)衛指揮。據《寶慶府志》卷33記載,指揮張氏的先人叫璞羅德,北平三河人。張氏任滿之後,即定居武岡車林鋪雞腳塘,依靠屯田百餘畝田產為生。今天邵陽市各地的回民,以馬、張、蘇、海、蔡姓為多,其中的張姓回族人或許就是璞羅德的後裔。
唐代初年,在雲南洱海地區近百個白蠻部落中,有一個相傳從隴西遷來的張姓部落。公元7世紀中期這個部落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這時正值烏蠻部的蒙舍龍和他的兒子龍獨羅(又作細奴羅、細諾羅)開始擴張勢力,建立南詔政權。7世紀70年代,細諾羅勢力推進到洱海地區。據文獻記載,張氏進求因抵擋不住南詔的攻勢,就將自己的部落政權「禪讓」給了細諾羅,而細諾羅為了酬謝張氏,就將自己的大兒子羅波海,改姓為張,改名叫張朝鳳(夏正寅《哀牢夷雄列傳》)。這支蠻人張氏,後來演進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各族人民起義的隊伍中,有一個叫張興癸的彝族將領,史稱他是南詔王細諾羅之後,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張的烏蠻人羅波海(即張朝鳳)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動在秦漢、三國魏晉時代,內有19個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數幾個部才有資格成為最高統治者單於,是匈奴族中的貴族。東漢時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則歸附漢室。三國曹魏時期,在今山西汾陽地區設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歷史上把他們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張XX」「西河胡張XX」的記載,這些就是匈奴張氏。如《晉書·符堅載記》雲:「屠各張罔聚眾數千,自稱大卑子,堅遣鄧羌討平之。」《魏書·太宗紀》雲:「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張文興等率流民七千餘家內屬。」《魏書·太宗紀》:「天興元年三月,西河胡張賢等率營部內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個別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區。主要活動於我國魏晉時期,十六國時代,以石勒為主曾建立過後趙政權(319—351)。羯族中張姓很多,歷史文獻多有記載,例如《晉書·石勒載記》雲:「胡部大張旬督、馮莫突等擁眾數千,壁於上黨,勒往從之。」《十六國·後趙錄》稱:「張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後趙國內張姓人特別多,石勒起兵時,十八騎中就有張噎仆、張越二騎。石勒自立為後趙王時,以張離、張良二人為門生主書,司典胡人出內。傳至石虎為後趙王時,離、良二人都官至尚書僕射,另外還有張群、張豺、張散、張茂、張斯、張屈支、張夷、張舉、張舂、張賀度、張沉等,都是後趙的達官顯貴。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編第八《羯族諸姓·張氏》中對上述張氏作了一番考證之後,得出了他們是羯族張氏的結論。他認為羯族張氏之張,是「羌渠」 (康居)諧聲轉讀而來。由此看來,羯族張氏是為後趙政權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國東北(包括前蘇聯、朝鮮一部分)的一個古老民族,遼金時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來的渤海族張氏。隋況已在前面作了介紹。在這之前的渤海國
時期(720—962),還有一支渤海族張氏。如大將張文林、大臣張仙壽等,共有達官顯宦二十餘人,他們活動於上層,是渤海國的貴族。但這支渤海張氏之姓張的緣由卻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個活動於唐宋遼金時期的古老民族。歷史文獻中常把它記作「奚人」、「奚回」。遼代末年,奚回離保曾在今東北地區稱帝,建立奚國,改元天復。唐代奚族張氏知名的有張孝忠,曾任義武節度使。另有張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宋將張鎖高收為「假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軍節度使,又改賜姓名為李寶臣。李寶臣,有的文獻將其原名誤作張寶臣。
戰國以後,不斷有漢人移居雲南,他們和當地的土人長期雜居、通婚,相互影響,到隋唐時期就形成白蠻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圍有數以百計的白蠻部落。白蠻的族源主要是漢族,因此在語言、文字、風俗等方面和漢族大體相同,他們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漢姓。當時,在洱海地區有趙、李、楊、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個張姓部落,相傳是從隴西輾轉遷來的。他們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其子孫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蠻張氏就分布到雲南太和縣洱西驛、雲南縣、浪穹縣十二關、阿迷州東山江、猛丁塞(今元陽縣老猛)、鎮南州英武關、楚雄縣、騰沖州、孟合驛、寧番(今北勝縣)等地,並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驛丞、巡檢、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階最高的是騰沖州土知州張銘。按照明代官制規定,土司官是世襲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張氏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在今湖南、廣西等省,有很多瑤族張氏的聚居點。如武岡縣上洞鄉的石界;資源縣河口鄉的蔥坪、猴背、高山;鹿寨縣沙寨的鄉興;那坡縣百合鄉的那樂、民興、平壇,下華鄉的上華、規六,那隆鄉的坡芽;凌雲縣加龍鄉的下傘、尖里;欽州市洞中鄉的洞中、那麗、板興,板八鄉的板溝、大坑、細坑、和平。那俊鄉的東山、那欽;上思縣有妙鄉的更辟、有生;江城縣瑤家鄉的象腳山、象庄、於龍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廄房、勐板山、溫箐、漫薄山、甘蔗園、依郎、高山寒;龍勝縣的馬堤鄉等,都有瑤族張氏分布。瑤族張氏的知名人士有廣西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張有雋。
壯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廣西,其由來不很清楚。在清代,廣西上林縣有一個很有名的壯族張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張鴻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舉人,著有《女訓》、《家訓》、《董訓》等。哥哥叫張鴻翮,康熙間任永寧州學正。鴻翮的兒子張友朱,曾任慶遠府學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鵬展,乾隆時官至通政使
❹ 李世民是漢人還是胡人
唐太宗是混血兒?
"此人身姿豐偉,兩頰和下巴的胡須捲曲。"有考古學家推測,根據《步輦圖》留下來唐太宗李世民的最早畫像顯示,一代英明的君主,有著胡人血統。
清華大學工藝美術學院杜大愷教授說:"唐朝是個多民族國家,民族之間不斷交融,從形體上看,都屬黃色人種。美術對於歷史只起一個參考作用,不能作為研究李世民身世的根據。彎曲的胡須等也可能只是起修飾作用的。"
唐太宗昭陵至今未被盜過,DNA檢測李世民遺骨也許能找出最真實的答案,揭開他的身世真相。
史書上對李世民的記載,寥寥300字,功過論斷,兼而有之。然而他的身世之謎卻永遠被湮沒在簡略的正史之中。《唐書》上有一個關於李世民命名的有趣故事:李淵二子即將誕生之時,李淵路遇一書生為其看相,書生驚呼:"李淵貴人也,其子也貴,有濟世安民之大任。"李淵懼,欲殺此人,書生卻不見了。歸家,二子誕,故起名"世民",取濟世安民之意。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研究隋唐史的施建中教授告訴記者,這個故事能載入《唐書》,恐怕是統治者未自己穩固帝位而編造的傳說。但唐太宗李世民的確勝任了"濟世安民"的重任,堪稱一代明君賢主。
唐太宗是鮮卑人嗎?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關於他身世的疑點眾多。根據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孫家洲教授介紹,李世民一家祖籍應在今河北省趙縣,而李淵生於關隴,自稱祖居關隴,是西涼王李皓的後代,藉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其中,在歷史上還有這一段插曲,本來西魏以前以山東地區的李姓一門為望族,而自西魏宇文泰以關中為根據地建國,由此就硬性規定了關隴李姓為望族。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學者張銘洽教授說:"原山東太行山地區有五大望族姓氏--王、盧、崔、李、鄭,其中李姓又是鮮卑族中的一大姓氏。有人推測說李氏一門是破落貴族,好有人說李氏是鮮卑族大野部的姓氏 ……"
施建中教授也分析了裡面的幾個疑點:一是李淵一門在此之前到底如何,無法從歷史上考究得知;二是李淵自稱為西涼王李皓後代,到底是事實如此還是自抬身價?
"但不能單憑此就說李世民是鮮卑人,因為沒有足夠的史料證明,"施建中教授解釋說,唐朝時候說,"唐朝時候少數民族與漢族的界線劃分沒有那麼清楚,在唐朝,北方各民族大融合現象廣泛存在,如在隋煬帝時,突厥人就曾強制地改穿漢裝,北魏孝文帝推行民族之間友好往來的政策,同一等級的人可以被允許通婚。:
在這人問題上,中央民族大學研究宗教學的專家,牟中鑒也說:"中國歷史上向來有皇室是少數民族的情況,不公如此,大臣中也有許多是少數民族。一是因為文化起了聯貫各民族紐帶的作用,只要對文化發展有益,不管是什麼少數民族,都會採取接受態度,國家結合的共同體在於相同的東方禮樂文化。二是唐朝經濟非常繁榮,所經更多採取對各民族寬容的政策。"
李世民是一個混血兒
根據可考證的歷史資料證明,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淵的母親,獨孤氏,是隋文帝一後的姐妹,屬於非漢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煬帝之間還有著姨表關系。
隋唐史專家牛致功教授說,陳寅恪老先生的《金明館重稿二編》中的三篇論文--"李唐世說之推測",、"李唐世說之推測後記"和"三論李唐世說之推測",從歷史學的角度講我們所追尋的答案都含於其中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竇氏也是鮮卑族人。而李淵一方的血統還沒有足夠的歷史證據進行論證。歷史上有以下幾種說法:賜姓大野部、河南破落李姓、老子李耳的後代等。張銘洽教授綜合幾種觀點認為其中最有可能性的說法是李世民是受胡人影響比較深的漢族人。
我們可以今天的習慣說,唐太宗李世民是各民族的混血兒,民族大融合的產物。李唐謎題研究為什麼會始終停滯不前呢?張銘洽教授等人認為:陳寅恪老先生通過嚴謹證明的結論,後世史學工作者們還沒人能推出公認的有確切依據的新結果;即使有什麼不同的說法也會因為陳先生歷史學泰斗的身份而很難正式傳播開來。
施建中教授說:陳寅恪先生當年考證此事,基本把所有可考的史料,能夠證明結論的部分都整理了,到今天為止,還沒有什麼新的歷史遺留下來的資料或實物可以供此問題得到深一步的結論;要想問題得到新的發展,必須等到有新的歷史資料出現。
牟中鑒教授則認為:唐太宗李世民乃一代明君,可以稱為帝王的模楷,因此,後世人們想盡可能模糊其民族的概念。因此許多學者對考證唐太宗李世民身世問題並不積極。
立武則天為後印證了胡俗?
唐人對肥碩豐腴的女子似乎更加情有獨鍾。像楊貴妃的傳說、《唐代仕女圖》的記載,都證明了唐人有這方面的審美傾向。張銘洽教授對此認為與唐的民族融合大有關系,並可以從這一途徑入手,說明李唐緣起。清華大學工藝美術學院杜大愷教授認為:唐的繁榮造就了唐崇尚健碩的審美趣味,是唐代國家強盛的體現。
張銘洽教授告訴記者,在胡人的風俗中有父死子娶母為妻的習俗,也有一家的男人合用一妻的故事。在昭君出塞的故事裡,王昭君在死了丈夫後就嫁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而在唐朝帝王史中,也有一些類似的關系尷尬的角色。
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亂倫。唐太宗李世民在武氏則天14歲時,正值其雛女妙齡之際,召其入宮為才人。太宗死後,武則天入感業寺為尼姑。唐高宗即位,復召武氏入宮,拜昭儀,進號宸妃。幾年後,竟做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後。期間,唐初的元老重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於志寧、裴炎及程務挺等人,曾力諫唐高宗李治,武氏"曾侍先帝,眾所共知",結果唐高宗李治根本沒有在意。歷史上楊貴妃也是一例。楊貴妃本是唐玄宗之子壽王的妻,卻被身為公公的唐玄宗討來做了妃子。這些為李唐王朝大臣們所不齒的關系是不是李氏家族身體里流淌的粗礦的血液在作怪呢?"這應該和胡人血統毫無關系吧。"北京大學倫理學教授王海明如是說,"人性古今都是相同的,今天這樣的問題不是也存在嗎?愛情、性慾戰勝了他的德行……"研究倫理學的王教授認為,在武氏14歲入宮後唐太宗李世民都已經是50多歲的老人了,而且行將就木,唐高宗李治自身也應該明白娶母本身就是一件不應該的事情,但他可能因為意志薄弱受了武則天的擺布,也可能是受了美色的誘惑,而最終知其不道德而為之,應該不能就這樣牽強地和胡人的搭上什麼邊。歷朝歷代,亂倫都是一種反道德的行為,決不會為社會所尊奉,決不是李唐社會贊同這種道德觀念,而是這跟個人的道德和意志有關系,是一種個人缺失了德行的表現。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張銘洽教授解釋:最有可能的說法是李氏一家是深受胡人習俗影響的漢人後裔,由於在魏晉時期長期與胡人混住,從各方面都沾染了大量的胡人風俗;而且從唐朝女子的穿著到蹴鞠、騎馬打獵的生活來看,當時女性享受了以後歷代女子不曾享受的解放;對於開放、繁榮、各民族已有了相當程度融合的大唐朝而言,這種開放根本不算什麼問題。
他性格兇殘、野心勃勃
在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中,最大的政治風波莫過於使他得以登上王位的"玄武門之變"。
施建中教授告訴記者,被封為秦王的李世民軍功甚多,超過了身為太子的李建成和其弟李元吉。太子建成和其弟元吉早就心懷嫉妒,結成同夥。由於聽信讒言,唐高祖李淵接受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提議,和幾名重臣、建成、元吉定下一項陰謀,決定在昆明湖畔殺死世民。
以李世民的才幹,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於是於唐高祖武德九年6月4日黎明,在長安宮的北門玄武門布下了伏兵,射死兄弟李建成、李元吉。3天後,唐高祖李淵便冊立秦王世民為太子。再過兩個月,李世民逼使李淵退居太上皇,而他則在頌德殿即帝位。
這一段歷史為我們揭示出了一個性格兇殘、充滿野心的唐太宗李世民,跟後來的"貞觀之治"中的李世民判若兩人。
中央民族大學社科研究所的牟中鑒教授對有的專家將"玄武門之變"作為唐太宗李世民是胡人的依據持不同的態度。
牟教授說:自古宮廷皇室的權利之爭都是很殘酷的,這和他的血統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
可以說,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也是人在宮廷,身不由己。從對後世的影響來看,李世民取代了其兄、弟,當上了皇上,對唐朝的繁榮和後世中國的繁榮都是有積極推動意義的。李世民畢竟在三兄弟中是最具實力的一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才像一個真實的、活生生的人!
張銘洽教授告訴記者:"我們可以把'玄武門之變'作為質疑李世民身世的切入點。"
隋唐史研究專家牛致功教授從歷史學的角度分析了這個問題:"這種情況在封建王朝的那個朝代都有,孔子寫《春秋》時,皇室內部爭權奪勢的事件就屢有發生,兩漢、魏晉南北朝的殺父弒兄的事件都有記載,這還不能作為佐證李世民是胡人的證據存在。"
唐昭陵:獨特墓葬顯示突闕習俗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郭雙林告訴記者,從唐太宗的性格上說,李世民好戰為李唐打下天下的戰功赫赫,到他登上王位的"玄武門之變",又到貞觀年間,唐太宗平定東突闕,俘虜頡利可汗,解除了北邊的威脅;5年後,平定吐谷渾,俘其王慕容伏允;貞觀14年,有平定高昌氏,於其弟置西州,並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置安西都護府。晚年,唐太宗戰志尤存,親征高句麗。唐太宗善騎射,一生過著不倦的戎馬生涯。張銘洽教授認為:這些都可以作為質疑他的血統問題的證據。
李世民的身世問題,考古學家通過對唐太宗李世民的安息之所--昭陵的考察研究,找到了新的證據。
史書中關於昭陵記載,昭陵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墳墓,有內外兩城。外城遺址已難以考證,門內當年建有獻殿,存放李世民生前服用器物。北門曰玄武門,又稱司馬門。原有14個"蕃酉"的石雕像現已人像不知何處去了,那個"蕃酉"的石雕像到底有些什麼來歷 已是無人知曉。可馳名中外的"昭陵六駿"浮雕還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石刻藝術陳列室里。
"昭陵六駿"的確是李世民留下的有一個疑點。葛承雍教授用突闕語的全新解釋,解開它們產地來源、馬種、名號含義、陪葬習俗,揭開了沉寂千年的唐昭陵六駿之謎。
中國所有帝陵中,為什麼只有李世民的昭陵里有戰馬石刻?唐太宗獨特的墓葬形式真的顯示了突闕的習俗?
葛教授說,《突闕問題研究論文集》上面記載:馬是突闕人不可離開的伴侶,平時生活游牧,戰時馳騁沙場。在突闕的葬俗中,有一種奇特的祭祀悼念馬功勞的習俗,一般有三種儀式。主人死後,隨從會騎著馬繞著死者墓地轉圈,然後把馬殺掉或者活埋到墳墓里。無論是突闕貴族,還是一般牧民,死後都要與馬共葬,只是數量多少不同。
科學最終解開謎一樣的環
對於嚴肅的歷史,我們當然不敢隨便戲說,就連著名的陳寅洛老先生也只是論定了李世民的母系一支,歷史到底如何,還要等待歷史在我們面前顯現出新的蹤跡,只有有了新的發現,我們才能向事實本身的核心再邁進一步。不久前,日本和埃及科學家曾試圖對古埃及12世法老圖特卡門的木乃伊進行DNA檢測,想揭開了法老死亡和身世之謎。有關人士認為,昭陵是李世民的墳墓,至今未被打開,據稱也未被盜過,或許若干年以後,我們可以從昭陵里睡著的李世民自己那裡得到最真實的答案。
參考資料:http://www.shict.e.cn/jgx/wwwroot/xuesheng/JINGGUAN/wyjh-ttz.htm
❺ 唐朝李世民祖籍
身份 唐朝唐太宗
祖籍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
民族:漢族
根據可考證的歷史資料證明,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淵的母親,獨孤氏,是隋文帝一後的姐妹,屬於非漢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煬帝之間還有著姨表關系。
隋唐史專家牛致功教授說,陳寅恪老先生的《金明館重稿二編》中的三篇論文--"李唐世說之推測",、"李唐世說之推測後記"和"三論李唐世說之推測",從歷史學的角度講我們所追尋的答案都含於其中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竇氏也是鮮卑族人。而李淵一方的血統還沒有足夠的歷史證據進行論證。歷史上有以下幾種說法:賜姓大野部、河南破落李姓、老子李耳的後代等。張銘洽教授綜合幾種觀點認為其中最有可能性的說法是李世民是受胡人影響比較深的漢族人。
我們可以今天的習慣說,唐太宗李世民是各民族的混血兒,民族大融合的產物。李唐謎題研究為什麼會始終停滯不前呢?張銘洽教授等人認為:陳寅恪老先生通過嚴謹證明的結論,後世史學工作者們還沒人能推出公認的有確切依據的新結果;即使有什麼不同的說法也會因為陳先生歷史學泰斗的身份而很難正式傳播開來。
施建中教授說:陳寅恪先生當年考證此事,基本把所有可考的史料,能夠證明結論的部分都整理了,到今天為止,還沒有什麼新的歷史遺留下來的資料或實物可以供此問題得到深一步的結論;要想問題得到新的發展,必須等到有新的歷史資料出現。
牟中鑒教授則認為:唐太宗李世民乃一代明君,可以稱為帝王的模楷,因此,後世人們想盡可能模糊其民族的概念。因此許多學者對考證唐太宗李世民身世問題並不積極。
❻ 張銘驛這個名字的意義是什麼
張是姓氏,銘的釋意是銘記,生平、事業或警惕自已的名字,驛的釋意是某地方,驛站,銘驛的寓意是要牢記自已的歸屬地。
❼ 胡適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嗎
始作俑者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少人以為胡適真的說過這句話。這是當代史上一個新版本的「三人成虎」。早在2003年,謝泳就在《新民周刊》發文指出,胡適沒有說過這句話,這是1950年代批判胡適時,許多人由另外一番話曲解、改編的,與胡適原意恰好相反。1919年,胡適在《實驗主義》一文介紹詹姆士的實在論哲學思想時說:「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的由我們替她塗抹起來,裝扮起來。"實在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裡,由我們雕成什麼像。"」1955年三聯書店出版的《胡適思想批判》第六集收有馮友蘭的《哲學史與政治――論胡適哲學史工作和他的反動的政治路線的關系》一文,謝泳讀到了這番話:「實用主義者的胡適,本來認為歷史是可以隨便擺弄的。歷史像個"千依百順的女孩子",是可以隨便裝扮塗抹的。」他推測「歷史是個任人打份的小姑娘」的流行可能與此有關。馮友蘭此文最初發表在《哲學研究》1955年第一期。
數年後,胡文輝又進一步發現,早在1952年研究宋史的漆俠在《胡適的實驗主義與其歷史學的反動本質》一文說:
既然胡適認為 「真理」是 「人造的」,於是胡適也就認為歷史也是由人的主觀隨意性製造出來的。胡適在 「實驗主義」一文里曾說:「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他百依百順的由我們替他塗抹起來,裝扮起來。……」這就是說,歷史可以隨便塗抹隨便捏造只要它符合你的主觀意志就成功了。 (《漆俠全集》第十二卷,河北大學出版社)
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史的尚鉞在《歷史教學》1953年第5期發表《我們為什麼要學歷史?》,則移花接木,直接在「實在」那段話前面添加了「歷史」這個詞:
這就如胡適在其所著 《實驗主義》一文中認為歷史 「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他百依百順地由我們替他塗抹裝扮起來……」
這些發現補正了謝泳的看法。通過他們的努力,我們大致上可以畫出一個軌跡,正是在1952年到1955年批判胡適的政治運動中,漆俠、尚鉞、馮友蘭等人一同使得所謂胡適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流傳開來,並以訛傳訛。直到今天,很多讀書人一談起歷史動不動就要搬出這句話來。
胡適的進化論史觀
胡適到底如何看待歷史?簡而言之,他的歷史觀深受進化論的影響。他在《實驗主義》長篇演講稿中就說過:「這種進化的觀念,自從達爾文以來,各種學問都受了他的影響。……進化觀念在哲學上應用的結果,便發生了一種"歷史的態度"。怎麼叫做"歷史的態度"呢?這就是要研究事務如何發生,怎樣來的,怎樣變到現在的樣子:這就是"歷史的態度"。」
進化論在他生命中的烙印實在太深了,少年胡適在上海初讀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即被深深吸引,連他的名字也來源於「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名言。在美國留學的七年,接觸到的新思想、新知識也都與進化論相關。所以,1916年1月31日,他在日記中這樣自述抱負(原文是用英文寫的):
吾並非指責革命,因為,吾相信,這也是人類進化之一必經階段。可是,吾不贊成早熟之革命,因為,它通常是徒勞的,因而是一事無成的。中國有句古話,叫做 「瓜熟蒂落」。果子還未成熟,即去採摘,只會弄壞果子。基於此理由,吾對當前正在進行的中國之革命,不抱太多的希望。誠然,吾對這些革命者則深表同情。
作為個人來說,吾倒寧願從基礎建設起。吾一貫相信,通向開明而有效之政治,無捷徑可走。……吾個人之態度則是, 「不管怎樣,總以教育民眾為主。讓我們為下一代,打一個扎實之基礎。」
這是一個極其緩慢之過程,十分必需之過程,可是,人卻是最沒耐心的!以愚所見,這個緩慢之過程是唯一必需的: 「它既是革命之必需,又是人類進化之必需。」
在這里,他的進化論史觀是清楚的,不僅影響著他對現實的判斷,同樣影響了他對歷史的看法,他因此總是樂觀地相信以後會更好,只要一步一步去做即可。他的博士論文題目也是《中國古代哲學方法之進化史》,其中第四篇就討論「進化論與名學」。
當他在美國倡導白話文學之初,與他同在美國留學的好友梅光迪不敢苟同,他們相交多年,書信往還不斷,梅對他過度信奉進化論深為不滿。1916年7月19日寫給他的信里直接指出:
足下崇拜今世紀太甚是一大病根,以為人類一切文明皆是進化的,此弟所不謂然者也。科學與社會上實用知識 (如Politics,Economics),可以進化,至於美術、文藝、道德則否。若以為ImagistPoetry,及各種美術上 "新潮流",以其新出必能勝過古人,或與之敵,則稍治美術、文學者,聞之必啞然失笑也。
梅在兩天前,7月17日給胡適的信中討論「文學革命」,對於胡適提倡所謂「廿世紀之活字」感到驚訝,認為所謂「廿世紀之活字」並非廿世紀人所創造,還是數千年來祖宗所創造的,「且字者代表思想之物耳,而廿世紀人之思想大抵皆受諸古人者,足下習文哲諸科,何無歷史觀念如是!」他說「足下言文學革命本所贊成,惟言之過激,將吾國文學之本體與其流弊混雜言之,故不敢贊同。」他在這里直接點出胡適缺乏歷史觀念,也就是太相信進化論了。
歷史應是人類求不變價值的記錄
到底什麼是歷史?幾年前,我第一次在樂黛雲為《梅光迪文存》寫的序言中看到這番話,「胡適從進化論出發,認為人類的歷史就是棄舊圖新的歷史,梅光迪卻認為歷史應是人類求不變價值的記錄」,深受啟發。1917年,梅光迪在英文的《中國學生》月刊發表《我們這一代的任務》,陳述了他對歷史的看法,原文雖已收入《梅光迪文存》,卻一直沒有譯成中文,於是我托朋友將全文譯出。一開篇他就直指進化論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中國那些美好的往日, 「人的一輩子,出生、順命、奄然化去」,過去的兩千餘年庶幾如此。於人而言,生命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毫不誇張地說,一個人是其所有先輩的後嗣。他確信祖先絕對可靠,所有問題都已解決。……
進化論改變了這一切。人不再回眸那消逝的小巷,而將目光轉向山頂;他探索著那些頭腦簡單的祖輩從未嚮往過的領域,漸行漸遠。……
在這個復興的時代,絕大部分伏爾泰式的主張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傳統的桎梏太頑固,得有火山爆發般的力量與光芒,才可以擺脫。而節制的美德容易被人忽視,在動盪與狂熱中尤為如此;我們憑一時沖動行事,容易從一個極端震盪到另一個極端:過去是承襲一切;現在呢,要破除全部的傳統習俗。這種藏在人性里的巨大的破壞欲,若不加以約束,會任意地毀滅一切。
如何面對現實和歷史?他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在有能力應對現在或是未來的生活之先,我們必須理解並擁有通過時間考驗的一切真、善、美的東西。如此,歷史才具有活潑的生命力。有且僅有如此,我們方可期望得著明確的標准,用以衡量人類的價值,判斷真實與謬誤,辨別必然或偶然。
因此,對生命的闡釋,無論是我們自己的還是西方的,都應該建立在健全的歷史基礎之上。以歷史的角度來解釋兩種文明的優缺點,然後我們才有資格來選擇接受或拒絕,因為沒有什麼事物的價值能以一時的成敗來判定。
如果說胡適深受其老師杜威等人的影響,梅光迪的這些見解同樣也深受他的老師白璧德影響,多年後,他回顧往事,在《人文主義和現代中國》一文指出,「中國正經歷著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變革,現代中國人,至少其中嚴肅認真的一部分人,也正忍受著一種思想空白和精神領域的尷尬境況所帶來的煎熬。這種煎熬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無法體會與了解的。……在中國,這種突如其來的人生觀的改變是前所未有的;也具有不同尋常的悲劇色彩:在此之前,中國是一個優秀而保守的國家,它對古人的尊崇,在國家政權和家庭結構里對法定的權威和中心的依賴,已經到了一種近似於宗教的痴迷。這個國家的人民,在面對因陌生的突發狀況而必須做出的快速變革和調整時,總會因准備不足而顯得茫然不知所措。他們自然而然地就轉向了西方以尋求光明和向導,因為是西方人使得他們脫離了祖訓並遭遇突然性的變革。」
就是在這樣突變的時代,他在哈佛大學的課堂上遇到了白璧德。他這樣概括――「白璧德的理念和價值觀包含著開闊的歷史眼界,能極好地解放人們的思想。它能將你從現代社會狹隘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它撇開了只注重近代而對西方文化史進行隨意劃分的做法,在他的世界裡,只有幾位零星地分布於各個歷史時期的偉大人物,其中有當代的,也有其他時期的。根據現代人對"進步"這個詞的含義的界定,偉大人物的標準是永恆的,不會隨時間的推移而"進步"。這種觀點無疑有悖於"偉大人物無法穿越時間、地點的限制"這一現代社會學的主張。」
對於文明的直線「進步」觀,他一直保持著警惕。1937年10月,他為《國命》創刊號撰文闡釋抗戰的歷史意義時說:「故人慾知現在,當先知過去,現在者,過去之產物也,亦即過去之化身也。」
他與胡適的分歧,他參與的《學衡》雜志,都可以在他的史觀中找到源頭。他們大致上同一時期在美國留學,又趕上「五四」這個激盪人心的大時代,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回應了那個時代。胡適站到了浪尖上,成為那個時代的弄潮兒,然而當浪花褪盡,我們看到胡適沒有被捲走,梅光迪他們也沒有被捲走,他們的見解,他們的作為,他們的堅持仍然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他們沒有迷失方向,沒有人雲亦雲,即使不被多數青年所歡呼。梅光迪對歷史的看法,更有厚度,更有溫情,也更具有穿越時間的力量,盡管胡適挾20世紀進化史觀的風雷,也曾經創造出歷史。浪花消歇之後,我們不無驚訝地發現,他們當年的分歧仍是分歧,歷史從來不看重一時的成敗輸贏,歷史有其自身的邏輯。
歷史是一個民族的心靈
歷史是什麼?有一天,我在古羅馬奧古斯丁的傳世名著《懺悔錄》遇到這些話,我的心又一次被開啟:
奇怪的是記憶就是心靈本身。因為我們命一人記住某事時,對他說: 「留心些,記在心裡」;如果我們忘掉某事,便說: 「心裡想不起來了」,或說: 「從心裡丟掉了」:稱記憶為 「心」。
他繼續闡述,人類的願望、快樂、恐懼、憂愁……「這些概念,並不從肉體的門戶進入我心,而是心靈本身體驗這些情感後,交給記憶,或由記憶自動記錄下來。」所以,他說:「記憶的力量真偉大,它的深邃,它的千變萬化,真使人望而生畏;但這就是我的心靈,就是我自己!」
1948年,錢穆在《湖上閑思錄》中認為,動物只有知覺,不能說有心,直到人類才有「心」,心是從記憶來的,並通過語言、文字得以確定。「生理學上的心,只是血液的集散處,生理學上的腦是知覺記憶中的中樞。均不是此處說的心。」,他指出這個心是超個體的,他說也是非物質的,「人類的心能,已跳出了他們的頭腦,而寄放在超肉體的外面。……這一個心是廣大而悠久的,超個體而外在的,一切人文演進,皆由這個心發源。」
相距一千五百多年,這位信奉儒家文化的東方歷史學家無意中得出了與古羅馬神學家相似的結論,這不是一次偶然的巧合,實在是道出了歷史的本相。我由此想到,歷史不就是一個民族的心靈,也即是人類的心靈嗎?它承載著不同民族的記憶,進而成為人類的共同記憶,凝結為人類的心靈。
歷史從來都不是一堆抽象的概念,更不是一堆橫七豎八的材料,人類的生命一代代在時間中延續、相接,而成為歷史,正是歷史構建了人類的心靈。這一點,中國早就有人悟透了。文天祥可以在生死關頭輕生重史,因他相信「太史簡」、「董狐筆」,可以「留取丹心照汗青」。雷震在鐵窗加身之際,可以對家人說出這樣的話:「我是締造中國歷史的人,我自信方向對而工作努力,歷史當會給我做證明。」
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認同一句古老的諺語:「時間吞噬一切」,在時間的壓迫下一切都會變老,在時間的流變中一切都會被遺忘,但是沒有一樣事物通過時間可以變新或變美。時間、變化和瞬時性都是同義詞。然而,因著記憶,因著歷史,人類超越了無情而不可抗拒的時間流變,抗拒了肉身的衰老和死亡,在歷史中,人類的心靈不僅得以存留,而且可以保持常新常美。在物理時間之外,還有心靈時間。「一個民族的生命延續數個世紀、乃至幾千年;所以成為生命,是因為該民族在其全部歷史中與自己保持了同一性。」我少年時代的摯友張銘二三十年前寫過一句詩,我至今記得:「短暫在永恆上跋涉/這就是做人的光輝呀」。
一旦我們真實地領悟到,記憶是我們的心靈,可以超越個體和肉體,進一步明白歷史的寶貴,它是一個民族的心靈,也是人類的心靈,我們就可能更准確、更深入的理解歷史上的幽暗時代,在讀史之時多一份同情之理解,更多一份理解之洞察。不僅看見歷史的不同側面,更多地看清歷史的復雜性。對歷史而言,真相永遠是第一位的,在歷史的真相中我們可以更深地認識人類,認識自己,也更清楚地走在真實的土地上。
古往今來,歷史並不是直線進化的,在真實而復雜的歷史面前,進化論史觀顯得太單薄、太簡單了,不是研究歷史專業的梅光迪,卻以其對人類恆久價值的肯定和追求,摸到了歷史的門檻。他明白歷史的真正價值在於真實的記錄,並彰顯人類對那些永恆價值的追求。這是白璧德對他的啟發,也是他長期思索得出的結論,並與奧古斯丁、錢穆他們心意相通。
❽ 關於張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張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
4、據公安部統計人口最多的姓氏是張排第三,有8750.2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古代:
中國道教創始宗師(張天師)張道陵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武術宗師 張三豐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將領之 張飛 張遼 張頜 張任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 張說 張九齡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生之一 張仲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學者之一 張仲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辯士之一 張儀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謀士之一 張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美女之一 張麗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丞相之一 張居正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陰謀家之一 張角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張衡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外交官之一 張騫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 張旭(草聖)
梁山好漢 浪里白條—張順
梁山好漢 菜園子—張青
明教教主他爹—張翠山
明教教主—張無忌
張作霖 張自忠 張之洞 張雲逸 張朝陽 張藝謀 張東健 張娜拉 張又赫 張治中 張春橋 張愛玲 張大千 張燊悅 張艾嘉 張柏芝 張德豪 張德蘭 張鳳鳳 張鎬哲 張國榮 張含韻 張學友 張洪量 張惠春 張惠妹 張家輝 張敬軒 張可頤 張可芝 張克帆 張麗瑾 張立基 張萌萌 張明敏 張清芳 張瓊瑤 張桑悅 張善為 張偉文 張衛健 張文森 張信哲 張玉華 張元蒂 張震岳 張振富 張振宇 張志家 張智成 張智霖 張智堯 張曼玉 張靚穎
張雨生 張國立 張鐵霖 張豐毅 張瑤 張也 張茵 張宇 張傑 張俊 張薔 張行
其實還有,古往今來的張姓名人,數不勝數。有人統計,張姓中共出了63位宰相,56位將帥.
張姓起源
▲關於「張」字
張是一個象形字,整個樣子像一個張弓欲射之人
張,繁體字作眼,由弓和長左右相合而成,張姓人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氏時,都說成「彎弓張」,可見他們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構件中的「弓」的。從文字學上來看,「弓」對於「張」字實在也是處於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張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卻有很多,其寫法也各不相同。這些張字雖然寫法各異,但卻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與弓、矢、長,尤其是與弓分不開,可以說沒有弓就沒有張。從字形的演變來看,張最早是弓與矢的聯合體。弓矢是自然而然聯用的,有弓就必然會有矢,不必再強調,因此後來矢就漸漸退出,而讓位於長,最後穩定為長弓的聯合體。長弓則表示這弓比一般的弓還要厲害,更有威力。
張字的意義很多,新版的《漢語大字典》計有21個義項,一般的字典皆作十餘種,如誇張、張開、強、盛、張貼、看、望、擴大、布置等等,但這大多是後人引申而來的,最早的字書所記義項不多。《說文解字》說:「張,施弓弦也。從弓,長聲。」《廣雅·釋詁三》:「張,施也。」另外還有一層意思,見於《周禮·秋官》:「羅取鳥獸曰張。」胡三省在注《資治通鑒·漢明帝水平七年》中「勞勤張捕,非優恤之本也」時也說:「張,設也,設為機阱,以伺鳥獸曰張。」
▲張姓來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黃帝之後,揮為始祖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這支張氏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最早發源於尹城國的青陽,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祠附近,其後望族也出於這一帶。
張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它起源於遙遠的傳說時代。據說張姓的始祖名「揮」,他是黃帝的孫子(一說是黃帝的兒子),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弓箭和網罟 (gu)。弓箭和網罟作為當時的新的生產工具,使人們可以獵取更多的鳥獸,捕撈更多的魚蝦,又能夠減少猛獸對自身的傷害。揮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產弓箭和網罟為業,於是他的後裔就以「張」作為自己的姓氏。
張姓公認的血緣親祖黃帝是遠古傳說時代華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以德經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選賢任能,嚴懲頑凶,開創了一個歌舞昇平的盛世。
據《帝王世紀》記載,黃帝由其母有嶠氏女附寶感電而生。「(黃帝)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孕二十四月,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有聖德,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後人據此推演出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是:黃帝降生於天帝下凡之際,那時正是神農氏時代,神農的舅舅有個兒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國(在今河南新鄭縣境內)的國君。當時少典族正與有嶠氏族互通婚姻。於是少典便娶有(蟲喬)氏的女兒附寶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寶扛著木耜去田間種地,正走著,天空突然暗淡下來,頓時星斗滿天,和晚上一模一樣。這時,附寶抬頭仰視,只見上空有一道閃閃發亮的電光像蛇一樣不時繞著北斗七星旋轉,剎那間,四野罩上了一層濃郁的青光。不一會,附寶只覺得腹部有什麼東西猛地一動,嚇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頭詢問時,她卻說沒有什麼。打那以後,附寶便懷孕了。自懷孕那天起,經過24個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寶在新鄭西北的軒轅之丘(一說在山東曲阜),生下一個男孩。由於出生在軒轅,所以便給這個孩子起名為軒轅。傳說軒轅剛生下來就會說話,非常精靈。還在孩提時代,他看見人們在樹上構築房子,便說:「把房子建築在樹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蓋地上不是更好嗎?」不久,神農氏聞知黃帝這種見解,大不以為然。於是,黃帝便在地上蓋了一間房屋讓他看,神農氏這才信服了。
另有一種傳說:附寶與少典成親後不久,便遷徙到山東曲阜的壽丘。在一個初冬的夜晚,附寶獨自一人來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間,天空出現一道銀白色的閃電,只見那閃電繞著北斗星中的樞星轉了幾圈,然後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這時,大吃一驚的附寶頓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覺。不一會,她才意識到自己受雷電感應而懷孕了。此後,經過24個月,於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壽丘生下黃帝。剛出生的黃帝,額骨隆起,形狀像太陽,而且面部有龍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龍爪龍趾。更奇異的是,黃帝有四張臉,傳說這樣黃帝可以隨時隨地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觀察、了解一切情況,以更好地相機行事。黃帝剛出生就咿呀說話,不久就會走路了。他十歲左右離開壽丘,到處拜師學藝,遍訪名山大川。
黃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時代,當時中國大地的社會結構表現為氏族——由若干氏族組成的部落——由若幹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聯盟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發生戰爭,黃帝開始還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領,在長期的征戰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終完成了對其他各部落的統治,坐上了部落聯盟盟主的寶座。
對炎帝、蚩尤與刑天的戰爭是黃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據文獻記載,黃、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嶠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新書·益壤》說:「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當黃帝成為姬姓部落首領並開始興盛強大之時,炎帝部落已步入虛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間相互征討,暴虐百姓,而炎帝則無力平息戰亂,保護臣民,於是黃帝遂起而教民慣用干戈,以征殘暴。結果,各氏族都前來朝拜並歸服於黃帝。炎帝乃遷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說在山西運城),但仍然大行無道,史稱「並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逸周書史記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黃帝再次「振德修兵」,決定與炎帝在涿鹿進行決戰。據文獻記載,黃帝所率以熊、羆、狼、豹、軀、虎等為圖騰的各氏族部落聯軍揮舞著用(周鳥)、鵑、鷹、鳶等羽毛製作的戰旗,向涿鹿猛烈進攻,炎帝則退到城東一里的阪泉。經過血戰,黃帝方「誅炎帝而兼其他」,於是「天下乃治」。戰敗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東方轉移,與長江流域的苗蠻集團犬牙交錯,漸趨融合。黃炎戰爭的勝利確立了黃帝對原屬炎帝勢力范圍的黃河中游地區的領導權,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聯盟盟主(有稱「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當黃炎之戰結束,黃帝剛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時,居住在黃河下游(即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的九黎族首領蚩尤就率眾西進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戰。九黎族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部族,他們英勇善戰,以蚩(一種毛蟲)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長蟲)為圖騰。到黃帝時代,該部族出了一個有名的首領,人們就將其稱作蚩尤。蚩尤通曉天道,精明強干,長於戰事,史書中也把他描繪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說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鬢發如劍戟,頭上長角。不僅如此,他還有「兄弟八十一人,並銅頭、鐵額、食沙石」,武猛異常。憑著強大的武力,蚩尤不斷向四鄰擴張,大有與黃帝分庭抗禮之勢。其時黃河中游一個以榆罔為首領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擾後,遂向黃帝求援,於是就引發了黃帝與蚩尤的涿鹿大戰。此次大戰對黃帝來說極為艱難,所謂「流血百里」,「九戰九不勝」,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
在經過炎帝、蚩尤之戰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以後,黃帝把尋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訪天下賢明之士的基礎上。為此,他不辭艱辛,連續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經,越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人金谷而咨滑子,論導養而質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後,著體診則受岐伯、雷公,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白獸之辭。(《抱朴子》)足跡所及,「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
黃帝的巡遊,一方面擴大了黃帝族的聲威與影響,從而使黃帝的勢力范圍日益拓展,《軒轅黃帝傳》所說:「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東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黃帝游歷之處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們在黃帝仁義之德的感召下,紛紛前來向黃帝族朝貢,首先是諸北、儋耳之國來向黃帝族貢獻禮物,接著南夷族乘白鹿獻上美酒,後來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斷地前來朝貢。外人朝貢進一步加強了黃帝族與其他族的友好往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就為黃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巡遊天下,了解各地情況,獲得養民安邦之道之後,黃帝遂提出並開始實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黃帝一生娶有四個妻室,她們是嫘祖、方雷氏、彤魚氏、嫫母。據《史記·五帝本紀》、《帝王世紀》、《路史·疏仡紀·黃帝》等文獻記載,嫘祖又作(亻累)祖,西陵氏女,為黃帝正妃。她發明了養蠶繅絲之術,並教人以絲織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魚氏皆賢淑。嫫母相貌很醜,但賢而有德,因沒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為醜女。黃帝認為「屬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貌)雖惡何傷」(《呂氏春秋》),故娶為妻室,封號嫫母。
關於黃帝的子孫,文獻記載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國語·晉語》說:「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陽與夷鼓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史記·五帝本紀》、《世本》、《大戴禮記》等書,與此大體一致。
與《國語》、《史記》等書所雲不同,《山海經》說:「黃帝生禺(豹-勺+虎),禺貌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貌處東海,是為海神。
「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狄。」
黃帝一共有25子卻是歷來所公認的。25人雖是伺父之子,卻有不同的姓,僅就得姓的14人來說,又分為12姓,這說明他們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們所嫁的氏族的姓氏為姓氏。至於「同姓者二人」,是指他們同時嫁給一個氏族。
據《路史·國名記》記載,黃帝子孫所封之國有陳、昌、張、資、寇、酈、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國各地。這些黃帝子孫的進一步繁衍則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假若說他們並非黃帝子孫,或者說歷史文獻記載有所依附的話,那麼,他們也當是黃帝這一「中央天帝」統領下的各部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都自稱自己是「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
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橋山隸屬的郡縣在何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在今陝西黃陵縣。黃帝陵墓既是號稱「天下第一墓」的中華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們將要在下面介紹的張姓家族的血緣親祖之墓。
張揮是張姓的得姓始祖,但張揮與黃帝的關系則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張揮是黃帝之子,另一說則認為他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子,即張揮為黃帝之孫。《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有關姓氏學的史籍記載雖稍有出入,但都主張揮為黃帝之孫說,其稱: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造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後世張氏後裔所修張姓族譜、張姓家譜多有沿用此說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張氏家譜》卷三《受姓淵源考》雲:「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持張揮黃帝之子說的有《廣韻》(下平聲十陽)、馬騙《繹史》等,張氏後裔所修張姓家譜也有很多贊同此說。
中國人姓氏之得皆有淵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則。姓氏命名的原則概括起來有以國、邑、鄉、亭為據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國符、技、事、謚、謚氏、邑系、邑謚、族、族系等等為據的。
張姓始祖揮之得姓亦基於上述原則。盡管在張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這一問題上,古文獻記載各持一端,但具體到張揮本人的情況,則無大的分歧,都承認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這一基本事實。然則,細心的讀者還會從我們前引文獻中發現,記張揮之得姓,有「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和「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等微小區別。據此,我們可以說揮之得姓為張,是以技即職業為姓,也可以說是以官為姓,或者記作以職官為姓。
春秋時由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所建的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始祖張揮傳21世,歷數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張嵩,字仲山,任御駕將軍,後封為濟國公。他生有張亮、張奉、張文、張進四子。這些僅見於世系而不見於古文獻。
再傳30代至51世祖張仲,字忠嗣。他與尹吉甫共同輔佐周宣王中興周王朝。生有張象、張宜二子。據史籍記載,張仲生活在周王朝實行共和行政的前後。當時周厲王因大行無道而被國人推翻,逃出王宮,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職。共和元年(前841)是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14年之後,周厲王病死於彘(今山西霍縣),共和伯請太子姬靖即位,史稱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國勢,征伐戎狄,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歷史上被稱作「宣王中興」。
張仲之後,張姓先民有很多人載人史籍。如《左傳》在成公二年(前589)記有手和臂肘被箭穿連,仍奮力推車,沖向敵陣的張侯。昭公二十一年(前521)有怒殺華多僚的宋國大臣張句。另外,還有張良的先祖張老、張(走翟)、張骼、張抑朔等人,他們籽在下一節中進行介紹。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3),晉國的韓、趙、魏三家世卿升立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它標志著中國進入戰國時代。這個時期,張姓先民們的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如魏國人張儀西走秦國,合縱連橫,大展其才能。而楚國則有大臣張旄,曾出奇計讓楚王將充當秦國使臣的張儀趕走。齊國有張丐,說服魯國在齊楚戰爭中保持中立。但張姓先民主要還是以原晉國屬地為其建功立業之所。在趙國,張孟談策反韓、魏,反擊智伯,一舉解晉陽之圍。魏有張丑力諫,阻止張儀為秦國在魏國開展外交;張倚出使趙國,使趙國在秦魏交戰中傾向魏國。韓有張去疾、張譴及張良的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等。
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的國家,在那裡也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張姓先民——張若。秦惠文王於公元前316年派大將司馬錯率兵攻佔四川,貶蜀王,派張若為蜀國守。上任伊始,他遷移秦民萬家人川,實行農墾,發展生產。又與張儀一起共同經營成都,按照秦國都城咸陽之制建有里閭、下倉、市肆、官舍、樓宇等。又設置錦官、鹽鐵官,發展官府手工業,為增強秦國國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公元前285年,秦國廢除巴、蜀侯國封號,改設蜀郡治川。張若因功被任命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數民族賜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個出生在山後金山(今阿爾泰山,一說大興安嶺)的蒙古將領,名叫伯顏帖木兒,他作戰英勇,曾率兵多次打敗農民起義軍。但在一次戰役中,敗在朱元璋的手下,於是歸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賜給他張姓。他的後代一直從軍,傳至玄孫張晟,官至都督事,進入明代中央最高軍事機構的核心領導層。又如韃靼人(明代對東部蒙古地區的蒙古族人的稱呼)哈剌爾敦,英勇善戰,被明成祖朱棣賜姓張,改名隆善。永樂七年 (1408)十月,張隆善被任命為北京右軍都督簽事,也成為一名中央軍事領導集團的核心成員。另一個韃靼人奴兒,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邊疆守將,屢立戰功,憲宗皇帝朱見成為表彰他的英勇,賜姓張,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八月,張友被任命為金吾衛指揮使。
明代前朝,有一個女真族(滿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戶,領兵征戰,勇猛異常,其事跡傳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興,賜姓為張,改名志義。永樂八年(1410)張志義被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治所在今黑龍江省東寧縣東大城子。四年之後,治所移至今跨吉林、遼寧兩省的渾江流域。
今岫岩縣前營鄉張氏,本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張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馬札爾台,他歷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營都統,陝甘、湖廣等省平章,並知樞密院事,官至中書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書右丞相。元朝滅亡後,其後裔世居長白山麻加樂和忽密拉,大多從事畜牧業,也有人經商巴唐地區。到11世紀繼英授德時,正值愛新覺羅氏崛起於東北,於是棄牧從戎,成為努爾哈赤帳下的一員勇將,屬鑲黃旗。清兵人關,建立統一政權後,治良匡氏遷居盛京(沈陽)。13世祖名叫伯爾格,精通漢文,熟悉漢書,文武雙全。乾隆六年(1741)調任岫岩防禦使。因為熱愛當地秀麗的山川,就奉侍母親佟氏,攜弟吾令吉定居下來。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孫都改姓張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於都英額、哈達、輝發、長白山、佛阿拉、伯都訥、憲顏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張氏。
扎庫塔氏分布在瓦爾喀(今蘇聯東海濱省南部)、扎庫塔、松花江、長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為張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爾喀、扎庫木、赫圖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為張。,愛義氏分布在愛湖流域一帶,在清代全部改為張氏。
明洪武元年(1368),回族人張某任寶慶(湖南邵陽)衛指揮。據《寶慶府志》卷33記載,指揮張氏的先人叫璞羅德,北平三河人。張氏任滿之後,即定居武岡車林鋪雞腳塘,依靠屯田百餘畝田產為生。今天邵陽市各地的回民,以馬、張、蘇、海、蔡姓為多,其中的張姓回族人或許就是璞羅德的後裔。
唐代初年,在雲南洱海地區近百個白蠻部落中,有一個相傳從隴西遷來的張姓部落。公元7世紀中期這個部落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這時正值烏蠻部的蒙舍龍和他的兒子龍獨羅(又作細奴羅、細諾羅)開始擴張勢力,建立南詔政權。7世紀70年代,細諾羅勢力推進到洱海地區。據文獻記載,張氏進求因抵擋不住南詔的攻勢,就將自己的部落政權「禪讓」給了細諾羅,而細諾羅為了酬謝張氏,就將自己的大兒子羅波海,改姓為張,改名叫張朝鳳(夏正寅《哀牢夷雄列傳》)。這支蠻人張氏,後來演進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各族人民起義的隊伍中,有一個叫張興癸的彝族將領,史稱他是南詔王細諾羅之後,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張的烏蠻人羅波海(即張朝鳳)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動在秦漢、三國魏晉時代,內有19個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數幾個部才有資格成為最高統治者單於,是匈奴族中的貴族。東漢時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則歸附漢室。三國曹魏時期,在今山西汾陽地區設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歷史上把他們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張XX」「西河胡張XX」的記載,這些就是匈奴張氏。如《晉書·符堅載記》雲:「屠各張罔聚眾數千,自稱大卑子,堅遣鄧羌討平之。」《魏書·太宗紀》雲:「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張文興等率流民七千餘家內屬。」《魏書·太宗紀》:「天興元年三月,西河胡張賢等率營部內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個別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區。主要活動於我國魏晉時期,十六國時代,以石勒為主曾建立過後趙政權(319—351)。羯族中張姓很多,歷史文獻多有記載,例如《晉書·石勒載記》雲:「胡部大張旬督、馮莫突等擁眾數千,壁於上黨,勒往從之。」《十六國·後趙錄》稱:「張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後趙國內張姓人特別多,石勒起兵時,十八騎中就有張噎仆、張越二騎。石勒自立為後趙王時,以張離、張良二人為門生主書,司典胡人出內。傳至石虎為後趙王時,離、良二人都官至尚書僕射,另外還有張群、張豺、張散、張茂、張斯、張屈支、張夷、張舉、張舂、張賀度、張沉等,都是後趙的達官顯貴。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編第八《羯族諸姓·張氏》中對上述張氏作了一番考證之後,得出了他們是羯族張氏的結論。他認為羯族張氏之張,是「羌渠」 (康居)諧聲轉讀而來。由此看來,羯族張氏是為後趙政權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國東北(包括前蘇聯、朝鮮一部分)的一個古老民族,遼金時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來的渤海族張氏。隋況已在前面作了介紹。在這之前的渤海國
時期(720—962),還有一支渤海族張氏。如大將張文林、大臣張仙壽等,共有達官顯宦二十餘人,他們活動於上層,是渤海國的貴族。但這支渤海張氏之姓張的緣由卻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個活動於唐宋遼金時期的古老民族。歷史文獻中常把它記作「奚人」、「奚回」。遼代末年,奚回離保曾在今東北地區稱帝,建立奚國,改元天復。唐代奚族張氏知名的有張孝忠,曾任義武節度使。另有張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宋將張鎖高收為「假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軍節度使,又改賜姓名為李寶臣。李寶臣,有的文獻將其原名誤作張寶臣。
戰國以後,不斷有漢人移居雲南,他們和當地的土人長期雜居、通婚,相互影響,到隋唐時期就形成白蠻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圍有數以百計的白蠻部落。白蠻的族源主要是漢族,因此在語言、文字、風俗等方面和漢族大體相同,他們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漢姓。當時,在洱海地區有趙、李、楊、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個張姓部落,相傳是從隴西輾轉遷來的。他們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其子孫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蠻張氏就分布到雲南太和縣洱西驛、雲南縣、浪穹縣十二關、阿迷州東山江、猛丁塞(今元陽縣老猛)、鎮南州英武關、楚雄縣、騰沖州、孟合驛、寧番(今北勝縣)等地,並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驛丞、巡檢、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階最高的是騰沖州土知州張銘。按照明代官制規定,土司官是世襲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張氏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在今湖南、廣西等省,有很多瑤族張氏的聚居點。如武岡縣上洞鄉的石界;資源縣河口鄉的蔥坪、猴背、高山;鹿寨縣沙寨的鄉興;那坡縣百合鄉的那樂、民興、平壇,下華鄉的上華、規六,那隆鄉的坡芽;凌雲縣加龍鄉的下傘、尖里;欽州市洞中鄉的洞中、那麗、板興,板八鄉的板溝、大坑、細坑、和平。那俊鄉的東山、那欽;上思縣有妙鄉的更辟、有生;江城縣瑤家鄉的象腳山、象庄、於龍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廄房、勐板山、溫箐、漫薄山、甘蔗園、依郎、高山寒;龍勝縣的馬堤鄉等,都有瑤族張氏分布。瑤族張氏的知名人士有廣西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張有雋。
壯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廣西,其由來不很清楚。在清代,廣西上林縣有一個很有名的壯族張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張鴻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舉人,著有《女訓》、《家訓》、《董訓》等。哥哥叫張鴻翮,康熙間任永寧州學正。鴻翮的兒子張友朱,曾任慶遠府學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鵬展,乾隆時官至通政使,著有《山左續抄》、《三難通解訓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