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教版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一、我國境內的遠古居民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雲南的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
2、北京人生活的時間距今約70萬年至20萬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的國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隸制王朝
1、約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這表明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通過推舉選出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
2、約公元前16世紀,湯滅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時盤庚遷都至殷並使統治穩定下來。
3、商朝製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青銅器。(記熟書P12的司母戊鼎圖)湖南寧鄉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銅器中的精品。
4、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發兵滅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實行分封制,春秋時期,分封制開始瓦解。戰國時期,分封制逐漸被郡縣製取代。秦時實行中央集權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機構:中央實行一省制: 元朝廢除三省,設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構,設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構,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地方實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三、春秋戰國(東周)
春秋時期是奴隸社會的瓦解時期,戰國時期是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1、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開始到公元前476年結束。戰國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諸侯是齊國的齊桓公,他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使國家日益強大。最後一個霸主是越王勾踐。春秋五霸是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有齊、楚、秦、燕、趙、魏、韓,史稱「戰國七雄」(各主要諸侯國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東齊、上中下是趙魏韓)。趙、魏、韓是由春秋時期的晉國分裂而來的。
4、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實行商鞅變法,戰國時,地處最西邊的諸侯是秦國。
5、我國最早的音樂教育制度形成於西周。最早出現鐵農具的時期是春秋時期
6、戰國時,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變成「水汗從人,不知飢饉」,有「天府之國」美稱。
7、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漢字源於甲骨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稱鍾鼎文。雕塑藝術在商朝和西周時期已發展到很高水平。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商朝。
8、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樸素辯證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經》里;莊子是戰國時道家學派的繼承人物。
9、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詩經》,編訂了《春秋》,其言行記載在《論語》中;戰國時期的孟子是孔子學說的繼承人物,他們主張實行「仁政」,認為「民為貴,君為輕」,反對連年不斷的兼並戰爭。
10、墨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墨子,他主張「兼愛」、「非攻」、反對不義戰爭。
11、法家代表人物是韓非,他主張權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現實需要進行改革,以法治國。
12、孫武是春秋晚期齊國傑出的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一書;戰國時傑出的軍事家孫臏著有《孫臏兵法》。
13、戰國時期,許多思想家對社會變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四、秦漢時期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滅亡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結束了春秋戰國時期割據局面。(書P44秦始皇像)。
2、秦朝規定全國規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圓形方孔錢。秦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寧。
3、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在大澤鄉爆發,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
4、公元前202年,劉邦(漢高祖)建立西漢,定都長安。
5、西漢初年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文帝與景帝兩代,繼續推行休養生息政策,重視發展農業,輕徭薄賦,減輕刑罰,提倡節儉,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發展迅速,出現文景之治的局面。休養生息的政策實行,促進了西漢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西漢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6、漢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促成大一統局面的出現。
7、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著名學者是西漢時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劉秀(光武帝)建立東漢,定都於洛陽。劉秀在位時,政局漸趨穩定,經濟狀況明顯好轉,國力日益強盛,史稱為「光武中興」。
9、西漢時的播種工具是耬車;東漢時出現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車;杜詩發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內冶鐵,比歐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領冒頓單於在蒙古草原建立統一的奴隸制軍事政權,第一次實現了對中國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統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漢時期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
12、西漢時期漢元帝把王嬙(王昭君)出塞嫁給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從而密切了漢匈關系。
13、西漢武帝時期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標志,成為當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的開始。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經營了30年,幫助西域各族擺脫了匈奴的奴役,恢復和加強了西域與內地的聯系。
14、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是從長安出發往西,經甘肅的河西走廊及當今的新疆地區,遠達中亞,南亞,西亞,以至地中海東岸各國和南歐、北非等地。開辟絲綢之路功勞最大是西域的使者張騫。
15、成書於西漢的《周髀算經》和東漢的《九章算術》是著名的數學著作,對世界古代數學的發展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16、東漢時期著名的醫學家有張仲景和華佗,張仲景寫的醫學名著《傷寒雜病論》被後代奉為醫學經典,張仲景被尊稱為「醫聖」。華佗創制麻醉劑「麻沸散」,他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術的醫生,被後世尊稱為外科鼻祖,他還編成鍛煉身體的「五禽戲」。
17、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張衡發明了能測量地震的地動儀。
18、佛教起源於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道教是東漢時期興起於我國本土的宗教。
19、西漢傑出的史學家司馬遷所寫的《史記》是一部不朽的史學名著,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3000多年歷史,《史記》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20、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畫,是我國古代藝術珍品。秦始皇陵兵馬俑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藝術寶庫,是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
五、三國兩晉南北朝
1、曹操以少勝多為其統一北方奠定基礎的戰役是官渡之戰。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同孫權、劉備的聯軍在赤壁決戰,大敗而歸,史稱赤壁之戰,而此戰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220年,曹丕建立魏國,定都在洛陽;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國,史稱蜀漢;222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定都建業。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熟記三國鼎立形勢圖中魏、蜀、吳三國的位置和都城)
3、三國時,蜀國丞相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5、230年,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加強了夷洲和大陸的聯系。
6、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定都洛陽;280年,西晉統一全國,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領劉淵率兵攻入洛陽,西晉滅亡。
7、公元317年,司馬睿建立東晉,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堅率大軍南下進攻東晉,在淝水之戰中,東晉軍隊以少勝多,擊敗前秦軍隊。
8、南朝的四個政權依次是宋、齊、梁、陳,都城均在建康。
9、南朝時,揚州、荊州是江南生產絲織品最多的地方,涌現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業城市,番禺(今廣州)成為海外貿易中心,
10、東漢、魏、晉時期,北方少數民族大量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吳國境內絕大多數山越人從山區遷到平原,和漢族人民一道開發江南。農業有所發展,但仍然比不上北方。主要的少數民族有匈奴、鮮卑、羯、氐、羌(5個)
11、北朝的五個政權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12、東漢、曹魏、西晉、北魏等王朝均建都於洛陽。
13、南朝時期,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祖沖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數的科學家,比歐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綴術》
14、南北朝時期,我國古代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他著有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內容最完整的農書。
15、北魏時期,我國古代傑出的地理學家的酈道元,他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經注》。
16、漢字書法從東漢起逐漸成為一種專門藝術:曹魏時鍾繇創立了楷書;東晉的王羲之,被尊為「書聖」,他的代表作是《蘭亭序》,此書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
17、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18、石窟藝術是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南北朝時期石窟藝術中成就最高的是雲崗石窟和龍門石窟。
『貳』 初三歷史知識點總結
一、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一五」計劃:
1、1953年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國家開始大規模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根據總路線精神,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一五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一化」,即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集中力量優先發展重工業,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三改造」。
2、成就: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工礦業的建設成就尤其突出,建成了飛機、汽車、重型機械、精密儀器等近六百個重要項目。分布:主要項目都集中在適合重工業發展的東北地區。
3、評價:這些成就的取得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二、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方針是積極發展、穩步前進,實行自願互利的原則,實行農業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道路;(農業合作化)
2、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方針是國家資本主義形式,實行和平贖買政策,走統購包銷、加工定貨、公私合營道路。
3、意義: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上完。基本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基本建立起來,實現了從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三、中共八大的正確決策:
1、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大會正確地分析了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即社會主義改造已基本完成,階級關系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國內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生產關系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的矛盾。
2、因此,黨和全國人民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盡快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建設成為先進的工業國。中共八大的路線方針是正確的,是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四、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
1、大躍進的主要表現為大辦工業、農業,片面追求經濟發展的高速度。如:工業上掀起大煉鋼鐵、農業上虛報產量等。
2、人民公社化運動錯誤地認為社會主義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產關系的變革上盲目求快求純。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脫離我國國情,脫離農村生產力水平和廣大群眾與幹部的覺悟程度,挫傷了他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3、後果:「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交織在一起,共同構成了黨在探索中建設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的一次嚴重失誤。1959~1961年,出現了建國以來未曾有過的嚴重經濟困難。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與民主政治制度建設
1、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了《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國家,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性質。
2、選舉毛澤東為主席。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任命周恩來為,兼外交部長。
(2)初中中考歷史知識點總結擴展閱讀
歷史學習整理方法:
1、時間歸納法。根據不同時間段,將不同的歷史事跡進行歸納。
2、人物歸納法。將不同影響的人物列出,並將該人物的事跡以及該人物生活年代所發生重大事件列出。
3、事件歸納法。將各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列出,且標明相關時間以及人物,並說明各事件所產生的影響。
4、表格歸納法。將歷史知識的重點製作成表格,在表格中將時間、人物、地點等羅列出來。
5、樹狀圖歸納法。將歷史知識點按照簡潔到詳細的順序,依次將內容按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的順序寫出。
『叄』 中考歷史知識點總結
《歷史與社會》中考簡要復習提綱
中國歷史與文化
考點1:我國境內幾個重要古人類遺址的區域位置,元謀人、北京人使用天然火、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定居生活。
生活時間 特點
舊石器時代(打制) 距今約170萬年 雲南元謀人 我國境內發現的已知最早人類
距今約70萬-20萬年 北京人(北京周口店) 保留猿的特徵、使用天然火、群居
新石器時代(磨製) 距今約1萬年 出現了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
距今約7000年 浙江河姆渡人 長江流域干欄式房屋、水稻、黑陶
距今約6000-5000年 陝西半坡人 黃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種粟、小麥、彩陶
距今約5000-4000年 炎黃堯舜禹 人文初祖、禪讓制、大禹治水
◆河姆渡居民遺址與半坡居民遺址的比較:
生活時間 生活自然環境特點 房屋建築特點 農作物 陶器
河姆渡
遺址 距今
約7000年 位於長江流域的浙江餘姚,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 干欄式建築高於
地面,通風防潮 水稻
(牛) 黑陶
半坡
遺址 距今約6000-5000年 位於黃河流域的陝西西安,這里氣候乾旱少雨,河流少 半地穴式建築
避風避寒 小麥、粟
(豬) 彩陶
相
同
點 1、 都屬於新石器時代我國人類遺址
2、 都使用磨製石器和陶器
3、 都從事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生產,過著定居生活。
考點2:黃帝、炎帝和華夏族,禪讓制。
(1)炎帝和黃帝,使距今約四五千年我國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後來,兩個部落結成聯盟,
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後華夏族的主體,炎帝和黃帝被尊稱為華夏族的人文初祖。
(2)堯舜禹時期,部落聯盟用「禪讓」的辦法推選有才德的人當首領。
考點3: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商代甲骨文,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1)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產生。禹傳位於啟,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禪讓制。
(2)商朝甲骨文(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商朝開始的。
(3)周朝分封制宗法制
分封制內容:除了王都周圍地區由周王直接統治外,周王還將其他地區先後封賜給親屬、功臣等,建立諸侯國。諸侯國義務:諸侯必須服從國王命令,交納貢品,拱衛疆土,管理地方事務,保衛周王室。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礎,它是根據血緣關系得親疏遠近來決定繼承權的制度。例如:周天子的王位由他的嫡長子繼承,其他諸子只能被封為諸侯。
分封制與宗法制的作用:①鞏固周王室的統治,②密切了周王室和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系。③周王朝迅速發展為幅員遼闊、對周圍民族具有較大影響的國家。
考點4:春秋戰國的特點,孔子和儒學,商鞅變法的意義。
(1)春秋戰國時期的特點:政治經濟上:變革與爭霸,思想文化上:百家爭鳴
①變革:經濟上——農業生產上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技術;
政治上——出現了新興地主,戰國時期,他們打著「富國強兵」的旗號先後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著名的有秦國的商鞅變法。
爭霸:春秋五霸、戰國七雄。
②百家爭鳴: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
(1) 孔子和儒學:
①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
主要思想:「仁」就是愛人,要求統治者關心和愛護百姓;另一方面是「克己復禮」,即加強個人修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規范。孔子主張以「德」教化人民,以「禮」治理國家。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②儒學:①創立於春秋;②秦統一天下後「焚書坑儒」;③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正統思想對後世影響極大。
(3)商鞅變法的意義:使秦國從此強盛起來,成為戰國中後期實力最強的國家,為後來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考點5:秦始皇統一中國和建立秦朝,漢武帝的「大一統」,張騫通西域與絲綢之路
(1)秦始皇統一中國和建立秦朝:
時間: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秦朝一統的措施:①政治上: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太尉、丞相和御史大夫),(第一個在中國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並被歷代沿用。)在地方實行郡縣制:中央官員對皇帝直接負責,中央和地方的官員由皇帝任免。
②經濟上:統一貨幣(圓形方孔錢),統一度量衡(雖然後來各種單位的量值有所變化,但是基本的計量單位名稱,如寸、尺、兩、斤等,一直沿用至今)
③文化上:用小篆統一各國文字。
④思想上:焚書坑儒;
⑤交通上:統一車輛軌道,大修馳道;
⑥軍事上:北擊匈奴、修築長城,南征越族開鑿靈渠。
(2)漢武帝的大一統:
政治:頒布「推恩令」,進一步削弱王國實力,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鼓勵推薦人才,破格錄用有才能的人。
思想文化:為鞏固中央集權,接受著名學者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大學。
軍事:派大將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解除漢朝北部邊患,在河西走廊設郡。
外交上:派張騫出使西域,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關系。
(3)張騫通西域與絲綢之路:
張騫通西域:西域:在漢代,人們把玉門關(今甘肅敦煌西北)、陽關(今甘肅敦煌西南)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遠的地區稱為西域。西漢時,漢武帝為了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
絲綢之路:張騫通西域以後,各國商人、使者東來西往,通過河西走廊,開通了一條從長安(今陝西安)向西,往中亞、西亞,直達歐洲的交通大道。中國的絲綢等物品可以運到大秦(古羅馬,今地中海一帶),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作用:經濟上: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文化上: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
(4)造紙術:西漢發明造紙術,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
考點6: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分裂對峙、赤壁之戰、北魏孝文帝
(1)赤壁之戰:208年,曹操的大軍與劉備、孫權的聯軍在赤壁(今湖北嘉魚東北)展開決戰,孫劉聯軍大敗曹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
(2)三國鼎立:
國名 建立時間 建立者 都城 統治區域
魏 220年 曹丕 洛陽(洛陽) 長江以北的北方地區
蜀 221年 劉備 益州(成都) 益州,荊州
吳 222年 孫權 建業(南京) 江東地區
(3)北魏孝文帝:
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鮮卑族人積極學習和吸取中原漢族地區的文化,大大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也促進了北魏經濟的發展。
考點7:隋朝的建立、唐朝的繁盛、大運河、科舉制、三省六部制、雕版印刷術
(1)隋朝的建立,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今陝西西安)。589年隋朝結束南北朝對峙局面,實現統一。中國歷史上第二次大分裂之後的大一統。
(2)唐朝的繁盛:
①唐太宗時期出現了「貞觀之治」的盛世(表現:政治清明,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民族關系融洽,社會安定,國力增強);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表現: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
②表現:政治上:進一步完善了隋朝以來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經濟上:農業發展(曲轅犁、筒車新式生產工具出現)。文化上:唐代是我國古代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科技:雕版印刷。(北宋畢升——活字印刷;現代王選——激光照排印刷);對外交往:長安成為當時各國交流的中心,在世界上產生了重要影響。唐太宗時玄奘到天竺(今印度)取佛經,唐玄宗時鑒真六次赴日本送佛經。
(3)大運河:
開鑿時間:605年至610年。
目的:隋煬帝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這是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
情況:北起涿郡(今北京),中到洛陽(今河南洛陽),南到餘杭(今浙江杭州);
由北往南分四個大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歷史意義:有力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4)科舉制:創立於隋朝,唐朝進一步完善。作用:科舉制通過考試來選拔官員,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准,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制度,為讀書人創造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5)三省六部制:開始於隋朝,唐太宗在位時沿襲和進一步完善。
三省指的是尚書省(轄六部,負責政令的執行)、門下省(負責對詔令的審核)、中書省(負責替皇帝草擬詔令) ;六部指的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6)雕版印刷術:隋唐時期,人們受刻制印章等的啟發,發明了雕版印刷術並廣泛應用。《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雕版印刷品。
考點8:北宋、遼、西夏對峙、南宋與金的對峙、元的統一、宋元科技與海上貿易
(1)北宋:與北方的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對峙,金先後滅遼與北宋。北宋皇族南遷,建立南宋。
南宋:與北方的西夏、金、元等少數民族政權對峙,元先後滅西夏、金、南宋,最終由元朝統一中國。
遼:契丹族建立,政權范圍:今內蒙古、遼寧一帶。曾與北宋簽訂「澶淵之盟」,(河南省濮陽縣附近)使宋遼之間出現了一百多年相對和平的局面。
西夏:中國西北的黨項族,政權范圍:寧夏地區。
金:東北地區的。女真族
元:蒙古族。
(2)元的統一:1206年,鐵木真被推舉為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蒙古國建立。13世紀中葉,蒙古軍隊接連滅亡了西夏和金。後來,忽必烈繼汗位,於1271年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滅南宋,統一中國。
(3)宋元科技與海上貿易
①宋元時期,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達到高峰。
火葯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宋元時期,被廣泛地應用於戰爭,火葯武器應用於戰爭,是人類戰爭歷史上的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北宋時期,平民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為近代印刷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戰國時期,中國人就發明了指南儀器——司南。宋朝時,人們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事業。
元代黃道婆的棉紡織技術相當先進,松江(今上海一帶)棉紡織業迅速發展起來,成了「衣被天下」的棉紡織業中心。
②宋元時期的海上貿易:(技術基礎:指南針開始用於航海)
「海上絲綢之路」: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又稱「陶瓷之路」)繁盛。到了元代,在西方,中國陶瓷開始取代絲綢,成為中華文明的象徵。
重要港口:泉州港(今福建泉州,Zitun港,因這里遍地刺桐樹而得名)。它的繁盛曾記錄在13世紀威尼斯人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游記》中。
世界歷史與文化
考點1: 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 , 《漢漠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 , 佛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 包括 " 0 "在內的十個數字元號。
(1)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
埃及文明: 產生於尼羅河(世界第一長河)流域,非洲東北部。
兩河流域文明: 發源於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兩河流域——西亞。
印度文明的地理位置: 位於南亞次大陸上,發源於印度河和恆河流域。
A:中國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兩河流域文明 D:古代埃及文明
(2)埃及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在今天埃及首都開羅一帶,共有約80座,其中以胡夫的金字塔最大(獅身人面像),現高137米,是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建立之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
(3)古巴比倫王國的建立和《漢漠拉比法典》: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強大國家,定都巴比倫城。為了鞏固統治,維護社會秩序,漢謨拉比在位時制定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隸主意志的法典。
(4)古代印度的等級制度: 又稱種姓制度。
第一等級是婆羅門,掌握祭祀大權;
第二等級是剎帝利,由國王,武士和官吏組成;
第三等級是吠舍,包括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供養前兩個種姓;第四等級處於社會的最底層,叫首陀羅,包括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
四個等級之間有嚴格的界限,下一等級人不能從事上一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能互相通婚。
(5)佛教:時間——前六世紀;地點——古印度;
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又稱佛陀或釋迦牟尼;
教義——宣揚「眾生平等」,主張忍耐、順從,刻苦修行,才能達到「極樂世界」。前3世紀,阿育王在位時向外傳播。公元前後傳入中國。
(6)包括 " 0 "在內的十個數字元號:古印度人發明了包括零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這些發明,後來都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因此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考點2: 古代希臘、羅馬的地理位置。斯巴達和雅典及其政治特色。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及其政治特色。
(1)古代希臘的地理位置:位於歐洲南部的希臘半島。地中海沿岸。
古代羅馬的地理位置:位於地中海北岸的亞平寧半島中部。
(2)斯巴達和雅典及其政治特色:
雅典——雅典民主制在公元前5世紀達到極盛。
表現:最高權力機構是公民大會,最高司法機構是陪審法庭,處理日常事務的是五百人議事會。評價:使公民積極參政議政。但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占人口多數的奴隸、婦女和外國人沒有
任何權利。
斯巴達——崇尚武力①一生都服從軍事需要 ②男孩7歲開始軍事訓練 ③女孩也要練習跑步、投矛。 (3)羅馬共和國及其政治特色:
共和國時代:公元前500年左右,建立了羅馬共和國。
共和國的執政官權利很大,扈從肩上有「法西斯」。②羅馬人崇尚武力。
(4)羅馬帝國及其政治特色:公元前27年,屋大維自稱羅馬共和國「元首」,獨攬大權,實際上成為皇帝,羅馬進入帝國時代。①2世紀,地跨三洲,戲稱地中海為「羅馬人的小澡盆」②395年,分裂為東、西羅馬,476年,西羅馬在日耳曼人打擊下滅亡。
考點3.:基督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宗教名稱 創 始 人 創始時間與發源地 教 義 經 典
基 督 教 耶 穌 一世紀,巴勒斯坦地區 忍受苦難,死後升入天堂 《聖經》
考點4:伊斯蘭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宗教名稱 創 始 人 創始時間與發源地 教 義 經 典
伊斯蘭教 穆罕默德 7世紀,阿拉伯半島 只信奉惟一的真主安拉 《古蘭經》
世界三大宗教
創立時間 創始人 宗教經典 原創地 分布區域 建築
佛教 公元前
6世紀 喬達摩
•悉達多 佛經 古印度 亞洲地區 印度佛塔
中國寺廟
基督教 1世紀 耶穌 《聖經》 巴勒斯坦 歐洲北美 天主教堂
伊斯蘭教 7世紀(610) 穆罕默德 《古蘭經》 阿拉伯半島 亞非地區 清真寺
考點5:阿拉伯帝國對外擴張成為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 《天方夜譚》。
(1)穆罕默德於622年創立阿拉伯國家,去世前基本統一阿拉伯半島。8世紀中葉阿拉伯成為地跨三洲的大帝國,定都巴格達(是當時最大的城市);
(2)《天方夜譚》:阿拉伯人文學作品中最為人熟知的民間故事集,廣泛吸取了印度、埃及、希臘等地的民間故事。最為有名的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與《阿拉丁神燈》。
中國歷史大事紀
1、朝代歌:
2、古代重大事件:
時間 朝代 重 大 事 件
170萬前 雲南元謀人
約70-20萬年 北京人、天然火
約3萬年 山頂洞人、人工取火
約7000-5000年 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
約5000-4000年 炎黃、堯舜禹時期
夏(公元前2070) 禹建夏、第一個王朝
商 甲骨文、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
春秋戰國 孔子和儒學、商鞅變法
秦(公元前221) 秦統一中國
西漢 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
三國兩晉 赤壁之戰、孝文帝改革
隋 大運河、科舉制、三省六部制
唐 貞觀之治、開元盛世
北宋 宋、遼、西夏對峙、澶淵之盟
南宋 南宋、金對峙
元 1271年忽必烈統一中國
補充:中國古代的朝代更替順序:
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東周)——秦漢(西漢/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遼宋夏金——元明清
『肆』 初中歷史知識點歸納
(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49年9月 北平
主要內容{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選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決定了新中國的國旗,代國歌,首都,採用公元紀年
{決定 在天安門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意義:為新中國的正式成立做了多方面的准備
(2)開國大典{1949 10 1 北京
{毛澤東宣告:中華………………(湘潭口音)
{ 中央人民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合法政府
(3)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結束了中國100多年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壯大了世界和平、命主、社會主義的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人民的解放斗爭
(還沒寫玩,明天繼續寫。記得金幣喲~沒有就不發了~~~~氣死你!)
『伍』 中考歷史知識點總結有哪些
給你發個世界史的:世界史上冊基礎知識(10—14課)
第10課
1、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是指:
2、發現了人的事件是: 3、發現了世界的事件是:
4、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是: 因為:
5、文藝復興的核心是: 。 實質是: 。
6、文藝復興時間: 世紀。
前期:先驅是: ,作品: 。
藝術大師是 ,代表作《 》
後期:15、16世紀擴展到歐洲其他地方
代表及作品:國 的 。
7、文藝復興的影響:課本60頁
8、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9、最早探索新航路的是 、 (國家)。
發現美洲的是:(人名) 代表 (國名) 。
10、成功開辟到達東方新航路的是:——和——
11、在開辟新航路中,西班牙的方向: 葡萄牙的方向:
12、新航路開辟的影響:課本61~62頁
答:1、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
2、文藝復興 3新航路的開辟 4、義大利;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在義大利產生 5、人文主義;資產階級性質的思想解放運動 6、14世紀;但丁;神曲;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英;莎士比亞;《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 8根本原因: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直接原因:《馬可。波羅行紀》激起歐洲人對東方財富的嚮往 9葡萄牙;西班牙;哥倫布;西班牙 10達伽馬;麥哲倫;西;東
第11課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原因:
2、領導階級: 3、導火線: 4、開始:
5、處死國王 ,成立 。該時期 成為護國主 。 6、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 年宮廷政變,
7、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是:
8、該文件頒布的目的: 9、該文件頒布的意義:
10、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69頁
答:1英國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2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3蘇格蘭人民起義 4、1640年查理一世召集議會開會 5查理一世;共和國;克倫威爾6、1688年7頒布《權利法案》,英國確立起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8為了限制王權 9為限制王權提供法律保證;英國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
『陸』 初中歷史知識點總結
歷史作為非熱門考試科目,卻也在中考中占據一定比重,近年來的歷史中考中,開放性題目的比重在不斷增高。因為開放性試題最能體現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創新意識和人文素養的要求。昂立新課程小編為大家帶來中考歷史19大必考知識點,讓這萬能的模板助你得高分。
一、大國崛起
1. 常考設問:對大國發展/崛起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民族獨立、國家統一是發展經濟的基礎和前提;
(2)不斷改革,大膽創新;制度創新是大國崛起的關鍵;
(3)善於學習外國的長處和科學技術、管理經驗,大力發展科技,培養人才等。
二、中日關系
1. 常考設問:中日雙方妥善處理兩國關系、為中日關系良性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2. 答案模板 (1)總體做法(建議、啟示、看法)
① 正視歷史,以史為鑒,面對未來;
② 加強交流,增進互信;
③ 睦鄰友好,合作共贏。
(2)日本方面:應正視歷史問題,積極、主動、妥善解決戰爭遺留問題,不要做傷害中國人民情感的事,努力發展中日兩國互惠互利、友好合作的睦鄰關系。
(3)中國方面:應牢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努力發展經濟,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國際地位,加強和日本的經濟文化交流,努力促進中日關系的友好發展。
三、中美關系
1. 常考設問:發展中美兩國新型大國關系的看法、建議
2. 答案模板
(1)求同存異、增強政治互信;
(2)促進經濟合作與共贏、加強文化交流、加強國際事務合作;
(3)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4)堅持和平發展,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珍惜和平發展機遇期。
四、三次科技革命
1. 常考設問:科技革命帶來的影響和認識
2. 答案模板
(1)積極影響:改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2)消極影響:環境污染,交通擁擠,高科技犯罪,青少年沉迷網路游戲等;
(3)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也是一把雙刃劍,要正確利用科技,減少消極影響。
五、對外交往
1. 常考設問:對外交往的發展對我們的啟示
2. 答案模板
(1)開放利於進步,閉關導致落後;
(2)獨立自主、平等互利是外交的保障;
(3)國家利益是外交的出發點;
(4)維護國家安定和統一是外交發展的保障;
(5)外交政策要隨著時代發展不斷變化。
六、民族復興
1. 常考設問: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 答案模板
(1)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
(3)青少年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樹立正確世界觀,為發展貢獻力量。
七、戰爭與和平
1. 常考設問:怎樣才能有效地避免戰爭
2. 答案模板
(1)反對戰爭,珍愛和平;
(2)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打擊恐怖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3)防止軍國主義和極右勢力抬頭;
(4)力爭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5)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等。
八、民族團結
1. 常考設問:如何維護民族統一
2. 答案模板
(1)增強民族團結意識,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
(2)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自覺同破壞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行為作斗爭;
(3)實行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
(4)加大對民族分裂勢力的打擊力度,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都註定失敗。
九、兩岸關系與祖國統一
1. 常考設問:如何推進兩岸關系進一步(和平穩定)發展,實現祖國統一
2. 答案模板
(1)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堅持九二共識;堅決擁護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
(2)互相尊重、互補互利,加強經濟、科技、文藝、旅遊等方面的交流;
(3)加強領導人對話和兩岸人員往來;
(4)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堅決反對「一中一台」等各類台獨言行,堅決維護國家統一;
(5)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聰明才智,積極參與海峽兩岸的交流活動等。
十、改革與制度創新
1. 常考設問:從中外的改革中,獲得了什麼啟示
2. 答案模板
(1)改革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2)改革必須立足國情,從本國國情出發,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3)改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是推動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動力之源;
(4)改革是強國之路,有利於提高綜合國力,有利於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十一、侵略與反抗
1. 常考設問:對中國近代遭受列強侵略與中國人民抗爭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
(2)發展才是硬道理,堅持對外開放,只有提升綜合國力,才能在國際上立足;
(3)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中國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等。
十二、思想解放
1. 常考設問:思想解放的作用及思想解放與社會進步的關系
2. 答案模板
(1)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了社會進步;
(2)思想解放為社會進步奠定思想基礎,社會進步推動思想解放。
十三、黨的發展歷程
1. 常考設問:對黨的發展歷程的啟示
2. 答案模板
(1)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2)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3)只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4)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抓住機遇,發展壯大自己,要善於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自我,艱苦奮斗,銳意進取等。
十四、改革開放
1. 常考設問:由中國改革開放得到的啟示
2. 答案模版
(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
(2)要結合本國國情,實事求是,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
(3)要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十五、民主與法制
1. 常考設問:對民主法制建設的認識
2. 答案模板
(1)從人治到法治,從專制到民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2)民主與法制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
(3)不同國家的民主法制建設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借鑒;
(4)民主與法制建設是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當家作主、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障。
十六、經濟全球化
1. 常考設問:中國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
2. 答案模板
(1)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重視區域合作,與各國實現互利共贏;
(2)中國在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的同時,制定防範風險的有效政策,重視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3)引進國外的投資和技術,學習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促進經濟的迅速發展。
十七、世界政治格局
1. 常考設問:面對復雜多變的政治形勢,中國應該如何做/如何應對
2. 答案模板
(1)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教育科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高綜合國力;
(2)積極參與國際活動,加快自身發展,積極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3)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
十八、傳統文化
1. 常考設問: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2. 答案模板
(1)堅持弘揚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自覺抵制西方落後思想和意識的侵蝕;
(3)積極宣傳民族傳統文化;
(4)豐富傳統文化的內涵,堅持發展創新,堅持與時俱進。
十九、三農與民生
1. 常考設問:解決「三農」問題的措施
2. 答案模板
(1)重視農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
(2)加大農業資金投入,堅持稅費改革;
(3)加強、加大向農民宣傳農業技術等的力度;
(4)注重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歷史學科注重記憶理解與背誦,學生們不可忽視歷史對我們的學習成長的作用,在初中階段就應該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