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共青團發展歷史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一直以來青年無疑是整個社會、國家、民族發展的決定力量。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而作為我國先進的青年代表, 一名合格的共青團員,更應該端正思想,提高思想覺悟水平,發揮團員的帶頭模範作用。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是中國共產黨締造並領導的先進青年組織
快和團團一起學習吧
團的誕生
1840年 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爆發國門被打開,侵略者紛至沓來,強迫清政府簽訂《南京條約》《馬關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1901年 辛丑條約
《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國完全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19年1月 巴黎和會外交失敗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了「和平會議」,但巴黎和會並不顧中國也是戰勝國之一,拒絕了中國代表提出的要求,竟然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此消息傳到中國後,北京民眾群情激憤,學生、工商業者、教育界和許多愛國團體紛紛通電斥責日本的無理行徑,並且要求中國政府堅持國家主權。
1919年5月4日下午 五四運動
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沖破軍警阻撓,雲集天安門,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最早到達。他們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的口號。史稱「五四運動」 。
團的歷史
1920年8月 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10至12月,北京、上海、湖南、武漢相繼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2年5月 社會主義青年團一大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綱領》《章程》等六項決議案,團的綱領確定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是「中國無產階級的組織」,它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解放無產階級而奮斗,第一次明確地提出「鏟除武人政治和國際資本主義的壓迫」,並選出團的第一屆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
⑵ 共青團建團的歷史是什麼
歷史沿革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
1920年8月,中國共產黨首先在上海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前後,全國各地在准備建黨的同時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1922年5月,在黨的直接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全國統一的組織。1925年1月,在團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決定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11月,為團結一切抗日青年,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黨決定將共青團組織改造成為民族解放性質的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黨中央在1946年10月提議建立民主青年團。1949年元旦,黨中央又作出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1949年4月,召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1957年5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把團的名稱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大會還決定把解放前後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共產主義青年團和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歷次代表大會銜接起來。「文化大革命」10年,團的工作被迫處於停頓狀態。1978年10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82年12月,共青團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88年5月,共青團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93年5月,共青團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1998年6月,共青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2003年7月,共青團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現任團中央委員會。
⑶ 共青團的基本知識
1、共青團的創立過程:
1919年的五四運動,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進一步結合,從思想上、組織上為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做好了准備。1920年8月,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為了教育廣大青年,更好地實行社會改造和宣傳社會主義,首先在上海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
同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湖南准備建黨的同時,也開始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前後,各地在准備建黨的同時,也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7月,在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研究了各地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問題。會後派出黨員去做團的工作,加強對團的領導。
2、共青團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共青團不但具有光榮歷史,而且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先進青年群眾組織特色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始終站在社會變革的前列,做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突擊隊。代表和維護青年利益,適應青年特點開展工作。自覺接受黨的領導,積極引導青年前進。始終不渝地接受黨的領導,既是共青團性質的基本要求,也是把握青年運動前進方向的首要條件。
3、共青團組織的行動指南:共青團組織的行動指南,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4、共青團的奮斗目標和基本任務:團章規定,共青團的奮斗目標是: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綱領,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行動指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全國各族青年,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而奮斗。
為了實現這個總目標,團章規定共青團的基本任務是: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團結帶領廣大青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促進生產力發展和社會進步,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接班人,努力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國家培川青年建設人才。
5、團支部的定義:團支部,是共青團工作和活動的基本單位,是團的最基層一級組織,它同廣大團員青年有著最直接、最廣泛的聯系,是團的各項工作的顯示終端。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軍連隊、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團員在三人以上的,都應該建立團支部。
⑷ 共青團的歷史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央團校)培訓專家隆重推薦
人民日報出版社紀念中國共青團建團90周年圖書
(新時期共青團聚焦叢書)
主編:陸士楨,女,歷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教授等職,兼任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副會長、中國少先隊工作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專家委員會執行主任等職,有《青少年社會工作》、《中國兒童政策概論》等多種關於青少年、兒童和社會工作的著述出版,主持《中國城市青少年弱勢群體研究》等多項重大課題,享受國務院特殊專家津貼,獲全國優秀兒童工作者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等稱號,主要研究方向為青少年、兒童和社會工作。
自1922年誕生以來,共青團已經走過了整整九十個春秋。回顧共青團90年的成長歷程,有幾個重要的日子值得我們銘記:
1922年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標志著中國青年團組織的正式成立。此時,全國已在17個地方成立了青年團組織,團員達5000餘人 。
1949年元旦,中共中央公布了《關於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4月,在北京召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從此,中國青年運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
1957年5月,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決定將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名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將改名後的共青團全國代表大會與歷史上歷次團的全國代表大會銜接起來,依次排列,確定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為共青團「九大」 。
1978年10月,在黨中央的關懷下,共青團十大在北京召開,被迫中斷12年之久的共青團的系統領導開始恢復,共青團工作走向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一個有著光榮歷史和革命傳統的青年組織。90年來,共青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團結全國廣大青年,為黨為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也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
黨的領導是共青團全部工作之魂。——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的青年組織,具有突出的政治屬性,共青團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共青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引導青年堅定不移跟黨走,引導青年支持改革,維護穩定,帶領廣大青年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馬克思主義青年觀是共青團思想理論的核心,是共青團工作的基礎。——青年觀是青年工作的核心價值,馬克思主義青年觀以科學的精神詮釋了青年地位、青年文化、青年發展、青年問題、青年的社會定位以及對青年個體的認識等涉及青年與青年工作的基本問題,始終是共青團工作的重要倫理。
堅持把竭誠服務青年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共青團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保證。——共青團是青年的群眾性組織,具有社會屬性,為青年服務是團的基本性質決定的。青年具有特殊利益和需要,工作中,共青團必須堅持向黨負責和向廣大青年負責的一致性。做到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具體利益,竭誠服務青年,這是共青團充分發揮黨聯系青年的紐帶和橋梁作用,增強團組織的吸引力、凝聚力的重要前提。
圍繞全黨全國工作大局,充分發揮青年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是共青團工作的根本任務。——共青團要始終把工作放到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在大局中找准位置、發揮作用。青年的本質面向未來,具有某些先進性,但只有投身人民事業,才能真正實現價值。共青團要發揮青年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就是要引導青年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實現作為突擊力量、先鋒力量和生產建設的主力軍的結合。
全面提高青年一代的素質,為黨輸送新鮮血液,是共青團重要的社會職能。——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培育後備力量是中國共青團的光榮任務和責任,共青團肩負著育人的社會職能。共青團要把提高青年的思想道德素質放在首位,引導青年牢固樹立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共青團要發揮教育職能,堅持全面發展的指導思想,幫助青年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增強創業和創新能力 ,提高心理素質,積極適應社會。
正是這些經驗,指引著共青團在歷史的舞台上不斷書寫著自己一個又一個輝煌。然而,時代的不斷變遷,青年需求的不斷變化,共青團事業的不斷發展對新時期的共青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賦予了青年工作更深刻更廣泛的內涵。新時期如何更好地發揮共青團的作用,更好地團結凝聚廣大青年,服務青年成長成才?值此共青團成立90周年之際,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部分教師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和社會工作專業的研究生一起,編寫了這樣一套系列叢書。
這是一套工作指導類的叢書,也是一套共青團工作和青年成長成才的指導類叢書。共青團的事業之所以偉大,在於這是一份著眼青年、著眼未來的事業。評判共青團事業是否成功也絕不能僅僅限於建立了多少團組織,發展了多少團員青年,做了多少團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看是不是很好地發揮了其團結凝聚、服務代表青年的作用。而這些作用的發揮,其最終的落點是在團組織的活力上、在廣大團員青年身上。因此,我們梳理出了新時期共青團最重要也是最急需回答的六個問題:基層團組織建設、團的活動策劃、高校社團建設、青年領袖的鍛造、青年的成長成才、大學生村官的成長等,在叢書中一一進行了解答,供廣大團員青年和團幹部參考借鑒之用。
該套叢書是一套實操性很強的指導書。作為一套指導用書,本叢書力求為廣大基層團員、團幹部、團組織提供詳細的可供操作性的指導意見。《怎樣激發基層團組織活力——五大要訣激活團組織》、《怎樣做好共青團活動策劃——七步打造完美活動》、《高校學生社團建設指南》回答了基層團組織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用典型案例給出了頗具操作性的指導,可以作為基層團組織的案頭書。《規劃人生 追求卓越——如何使自己更優秀》、《怎樣鍛造青年領袖——在團的舞台上書寫青春華章》、《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之路》則是以專題的方式寫給渴望成長成才的廣大青年的,同時也為團組織和團幹部提供了培養優秀青年和青年領袖的範本。
該套叢書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專業性。叢書運用了政治學、管理學、心理學等多門學科的理論為具體的工作指導提供了理論支撐,並綜合運用了管理學、社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種專業的工作手法。時下,社會意識的多樣化不可避免,意識形態沖突長期存在;現實化、物質化、契約化的傾向直接影響社會道德價值;傳播方式走向大眾化、草根化;權威社會逐漸讓位於平等、溝通、民主新格局。新的歷史時期,青年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共青團也面臨著新的歷史任務。只有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素養和專業知識,廣大團幹部和團員青年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謀求個人的發展。因此,在有限的篇幅里叢書在回答怎麼做的同時,也盡力回答了為什麼要這么做,盡可能地介紹了對共青團工作開展和青年成長成才最具借鑒意義的理論和專業知識。
該套叢書具有較強的可讀性。作為共青團工作和青年成長指導類的圖書,其主題的嚴肅性和內容的理論性,往往容易艱澀難讀。這套叢書一改灌輸式的教育指導方式,運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表達方式,使用鮮活而生動的流行語和網路語言,使廣大團員青年讀來妙趣橫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叢書的撰寫者本身就是90後的共青團員,他們對於共青團、對於青年、對於人生、對於發展,都有著和以往老團幹部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認知,我們的選題是傳統的,甚至是很正統的,但我們的表述卻是現代的,是基於現代團員青年的認知特點和思維結構,以及他們特有的表述方式的。可以說,這是一套在一批老共青團員、老團幹部的統籌和把握下,當代最年輕的共青團員和團幹部寫給自己同齡人的書。
閱讀可以傳遞力量,希望本套叢書能夠引領廣大團員青年和團幹部探索知識、體驗實踐,不斷提高!也希望它能夠給基層共青團的工作和廣大團幹部及團員青年的成長帶來直接的、有效的幫助。是為序。
⑸ 團的中國軍隊中團的歷史
中國來西魏、北周時,軍自隊就以團作為一級組織。隋朝軍隊出征時,以100人為隊,步兵20隊為團,騎兵10隊為團。唐朝府兵每團300人。清末新軍設標,下轄3個營或若干連。1912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統一軍隊組織名稱時將標改稱團。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建軍起,就編有步兵團。抗日戰爭時期,組建騎兵團、炮兵團。解放戰爭時期,組建工兵團、戰車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組建航空兵團、空降兵團、通信團、防化團、導彈團、雷達團、探照燈團和機械化步兵團等。
⑹ 中國共青團的發展史
中國共青團的發展史:
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由俞秀松、施存統等8人正式發起建立。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派出了許多黨員去加強對各地團的早期組織的領導工作。
1922年5月5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市東園開幕,中國共青團正式成立。
1925年1月26日至30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發表了《大會宣言》,並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根據2019年5月官網顯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下設12個中央機構及21個直屬單位,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共有共青團員8124.6萬名。
其中學生團員5795.1萬名,共有基層團組織357.9萬個,其中,基層團委20.4萬個,基層團工委1.6萬個,團總支16.5萬個,團支部319.4萬個。
(6)團的歷史知識擴展閱讀:
1983年9月13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短文提到:團徽的設計者李國靖,1987年10月24日,《人民日報》發表人物專訪《自己動手裝點前進的里程碑——訪十三大代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常沙娜》,文中介紹到常沙娜的事跡時說,還有共青團員胸前的團徽,也是由她設計的。
在團中央書記處委託下,1994年1月5日,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組成調查組,開始了一場跨度40年、涉及海內外的艱難調查。
最後,團徽設計者的問題逐漸清晰了1956年4月,團中央向各級團組織徵集團徽的設計圖樣和詞曲作品,同時還通過當時的中國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鍾靈在部分專業美術工作者中開展徵集工作。
當時作為中央美院實用藝術系的青年教師常沙娜參與並負責該院校內的團徽圖樣的設計徵集工作,1957年5月9日團的二屆五中全會和5月下旬舉行的團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曾將所徵集的設計圖樣展出以徵求與會者意見,但與會者均認為沒有令人滿意的作品。
1958年的一天,團中央書記處提出由《中國青年》雜志社的美術編輯綜合幾個設計圖樣的長處。當天,美術編輯李國靖擔負這一任務,並很快交了3幅設計圖。這3幅設計圖經團中央書記處討論後,決定刊發於1958年第8期《中國青年》雜志封底,向全團進一步徵求意見。
1959年初,李國靖又根據要求將三幅設計合並成標准圖,把第二圖樣上寫有中國共青團5個字的綬帶放到第一圖樣中去,而團旗則參照第三圖樣的方案進行修改,使團旗有飄動感。
⑺ 團的發展史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中國共青團是在中國共產黨及其三代領導集體的關懷下發展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首先在上海創建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之後,其他地方的共產主義小組在籌備建黨的同時也在當地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後,立即著手正式建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5月,在黨的直接關懷和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全國統一的組織。1925年1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11月,為團結一切抗日青年,共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黨決定將共青團組織改造成為民族解放性質的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適應人民解放戰爭形勢和任務的需要,黨中央在1946年9月提議建立民主青年團,並且在解放區開展試建青年團工作。1949年元旦,黨中央作出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1949年4月,在黨中央的關懷領導下,召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最後完成了青年團組織的重建工作。此後,青年團跟隨中國共產黨進入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57年5月召開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把團的名稱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大會還決定把改名以後團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共產主義青年團和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歷次代表大會銜接起來,依照次序加以排列,並確定下一次團的全國代表大會的名稱為共青團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但是此後由於中國在探索民族復興道路的過程中,曾經一度出現曲折,所以從1957年開始截至到20世紀末,共青團在43年中只召開了6次全國代表大會,而其中5次是在共青團跟隨中國共產黨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後召開的。1998年6月召開的共青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則標志著中國共青團已經進入跨世紀的歷史征程。如今,已經邁入21世紀的中國共青團正在團結帶領全中國各族青年,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英勇奮斗。
⑻ 你知道團的歷史嗎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建立前,各地共產主義者在建立黨的早期組織-共產主義小組的過程中,先後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簡稱S•Y)。1922年5月5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隆重開幕。這次大會通過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綱領、章程和其他一些決議案。大會通過的團的綱領上,確定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為中國青年無產階級的組織,是為解放無產階級而奮斗的組織。從此,團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團結教育青年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
1925年1月召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時,為了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來,為了明確表明我們黨的政治主張-在中國實現共產主義,表示我們團組織是為無產階級利益而奮斗的革命青年組織,大會決定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6年11月,中共中央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為了更廣泛地團結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救亡的斗爭,決定改造共產主義青年團,建立各種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
1946年9月,中共中央根據人民解放戰爭的新形勢和滿足廣大青年積極分子的進步要求,提出試建青年團組織。隨著解放戰爭勝利的發展,試建青年團的成功,在全國解放的前夕,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頒布了《關於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決議》,在全國開始了普遍重建青年團的工作。
1957年5月,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當時鑒於新民主主義革命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早已完成,社會主義革命也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廣大團員正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斗,並把在將來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崇高的理想,為了確切地反映青年團所擔負的政治任務和廣大團員的意志,大會決定將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現在。當時在改名的決議上還提出「為了繼承和發揚我國青年運動的光榮傳統,應該將改名以後團的全國代表大會和過去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以及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相銜接,依照次序加以排列,把下次團的全國代表大會定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青團根據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緊密圍繞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開展工作,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促進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尤其是1993年5月團的十三大以來,共青團以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為指導,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自覺把握全黨全國工作大局,牢牢抓住青年成長成才這一根本需求,積極探索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青年的有效途徑,全面開展團的各項工作,不失時機地實施了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和共青團服務萬村脫貧致富奔小康行動。其中,青年志願者行動、青年文明號、希望工程、「手拉手」互助活動、培養青年崗位能手活動、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振興千家中小企業行動等在社會上都引了較大的反響,共青團工作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1998年6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本世紀中國共青團召開的最後一次盛會。大會提出了跨世紀新征途中共青團的光榮任務,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自覺服從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繼續深化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和服務萬村行動,努力開拓新的工作領域,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堅定信念、發奮學習、銳意進取、自覺奉獻,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充分發揮生力軍作用,為實現跨世紀宏偉目標而奮斗,努力把青年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隨後,共青團又制定了《共青團工作跨世紀發展綱要》,進一步推出了中國青年創業行動、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行動、綠色行動等一系列新的活動。
⑼ 中國共青團的主要歷史
1920年8月,中國共產黨首先在上海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此前後,全國各地在准備建黨的同時組織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1922年5月,在黨的直接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立了全國統一的組織。
1925年1月,在團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決定將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11月,為團結一切抗日青年,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黨決定將共青團組織改造成為民族解放性質的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黨中央在1946年10月提議建立民主青年團。1949年元旦,黨中央又作出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
(9)團的歷史知識擴展閱讀
組織制度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團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則是:
(一)團員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
(二)團的全國領導機關,是團的全國代表大會和它產生的中央委員會。地方各級團的領導機關,是同級團的代表大會和它產生的團的委員會,團的各級委員會向同級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三)團的各級領導機關,除它們派出的代表機關外,都由選舉產生。
(四)團的各級領導機關應當經常聽取並認真處理下級組織和團員的意見;團的下級組織既要向上級組織請示、報告工作,又要獨立負責地解決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問題。團的各級組織要使團員對團內事務有更多的了解和參與。
(五)團的各級委員會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
⑽ 共青團的建團的歷史是什麼
共青團建團歷史: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正式建立前,各地共產主義者在建立黨的早期組織-共產主義小組的過程中,先後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簡稱S•Y) 。
1922年5月5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隆重開幕。這次大會通過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綱領、章程和其他一些決議案。
大會通過的團的綱領上,確定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為中國青年無產階級的組織,是為解放無產階級而奮斗的組織。從此,團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團結教育青年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
1925年1月召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時,為了迎接大革命高潮的到來,為了明確表明我們黨的政治主張-在中國實現共產主義,表示我們團組織是為無產階級利益而奮斗的革命青年組織,大會決定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6年11月,中共中央為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為了更廣泛地團結各界青年投入抗日救亡的斗爭,決定改造共產主義青年團,建立各種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
1946年9月,中共中央根據人民解放戰爭的新形勢和滿足廣大青年積極分子的進步要求,提出試建青年團組織。
隨著解放戰爭勝利的發展,試建青年團的成功,在全國解放的前夕,1949年1月,中共中央正式頒布了《關於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決議》,在全國開始了普遍重建青年團的工作。
(10)團的歷史知識擴展閱讀:
1957年5月,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當時鑒於新民主主義革命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早已完成,社會主義革命也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廣大團員正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而努力奮斗,並把在將來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崇高的理想。
為了確切地反映青年團所擔負的政治任務和廣大團員的意志,大會決定將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這個名稱一直沿用到現在。
當時在改名的決議上還提出 :
「 為了繼承和發揚我國青年運動的光榮傳統,應該將改名以後團的全國代表大會和過去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以及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歷次全國代表大會相銜接,依照次序加以排列,把下次團的全國代表大會定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青團根據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緊密圍繞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開展工作,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促進了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
尤其是1993年5月團的十三大以來,共青團以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為指導,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自覺把握全黨全國工作大局,牢牢抓住青年成長成才這一根本需求。
積極探索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青年的有效途徑,全面開展團的各項工作,不失時機地實施了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跨世紀青年人才工程和共青團服務萬村脫貧致富奔小康行動。
其中,青年志願者行動、青年文明號、希望工程、「手拉手」互助活動、培養青年崗位能手活動、培養青年星火帶頭人活動、振興千家中小企業行動等在社會上都引了較大的反響,共青團工作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1998年6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團十四大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團十四屆中央委員會抓住跨世紀的發展機遇,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全黨工作大局。
以開發青年人力資源為著力點,團結帶領全國各族青年積極投身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採取切實措施服務青年成長成才,團的組織建設和各項事業取得全面發展。
2003年7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跨入廿一世紀後中國共青團召開的第一次盛會。大會提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共青團的主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