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陸揚的學歷
1984年9月至1987年10月,就讀於北京大學東方語言學系本科,專業梵文巴厘文。
1987年回10月至1990年4月,就讀於答維也納大學(Universitat Wien)藏學與佛教學研究系。
1991年9月至1996年8月,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東亞研究系。
1999年1月獲博士學位。
② 陸揚的主要論著
1. 專書章節
「西方唐史研究概觀,」 收入《北美中國學研究 — 概述、專題及資源》 (Chinese Studies in North America — Research, Teaching and Resources), 中華書局, 2010, 第83-110頁
「Managing Localit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Evidence from Changsha,」 收入 Early Medieval China: A Sourcebook, edited by Wendy Swartz, Robert Ford Campany, Yang Lu, and Jessey Choo (預期於 2012 年春由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 )
2. 論文
「從新出墓誌再論9世紀初劍南西川劉辟事件及其相關問題」,《唐研究》第十七卷,2011年1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
「從碑誌資料看 9 世紀唐代政治中的宦官領袖-以梁守謙和劉弘規為例,」 《文史》2010年第四輯,第93-146頁
「中國佛教文學中祖師形象的演變—以道安、惠能和孫悟空為中心,」 《文史》2009年第四輯, 第 221-247頁
「《中國古代官名辭典》影印版導言,」 A Dictionary of Official Titles in Imperial China 中國古代官名辭典, reprint,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8
「從墓誌的史料分析走向墓誌的史學分析—以《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為中心,」 《中華文史論叢》84.4 (2006), 第95-127頁
「解讀《鳩摩羅什傳》:兼談中國中國早期的佛教文化與史學,」 中國學術(China Scholarship)21 (2006), 第30-90頁(此為英文論文「Narrative and Historicy of Buddhist Biograph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的增訂擴充)
「Narrative and Historicy of Buddhist Biographie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The Case of Kumārajīva,「 Asia Major, Vol. 17-1(2004): 1-42.
「從西川和浙西事件論元和政治格局的形成,」 《唐研究》第八卷 (2002), 第225-256頁
「Tens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the Case of Vimalakirtinirdesa Sutra and Pure Land Buddhism,「 in The Proceeding to the Third Chung H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m. Taipei: The Chung-hu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1998.
「貴霜王朝與大乘佛教史新論平議,」 《大陸雜志》 11/1995
3. 主編論著
與 Wendy Swartz, Robert Ford Campany, Yang Lu, and Jessey Choo 合編 Early Medieval China: A Sourcebook (《早期中國中古文獻導讀》) (預期於 2012 年春由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出版 )
③ 有哪些比較好的歷史書值得推薦
推薦《明朝那些事》印象最深的是胡宗憲打海盜那段,最大的體會就是,人可以沒有良心,但不能,沒有理想,沒有良心的人未必不能做好事,但沒有理想的人,只是苟活,世間爾。
④ 陸揚的介紹
陸揚,1965年12月生。來北京大學中自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大學梵巴利文1984級本科學生,師從季羨林先生。後負笈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師從Ernst Steinkellner。最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取得歷史學博士學位,師從杜希德(Denis C. Twitchett)、余英時。畢業後先後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和堪薩斯大學。2011年獲聘北京大學中古史研究中心研究員。
⑤ 關於南開大學文學理論與批評研究生
以下這些書你可以選讀一些: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總體研究:計52種
A類:
1. [美]昂利·拜爾編:《方法、批評及文學史——朗松文論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2. [意]克羅齊:《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
3. [英]柯林伍德:《歷史的觀念》,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
4. [美]羅素:《論歷史》,三聯書店1991年版;
5. [法]布洛赫:《歷史學家的技藝》,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
6. 《現代西方歷史哲學譯文集》,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版;
7. [以]艾森斯塔德:《現代化:抗拒與變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8. [美]布萊克:《現代化的動力》,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 [美]亨廷頓等:《現代化,理論與歷史經驗的再探討》,上海譯文出版社1993年版;
10. [美]布萊克編:《比較現代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年版;
11. [美]艾愷:《世界范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 [美]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新華出版社1998年版;
13. [美]丹尼爾·貝爾:《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對社會預測的一項探索》,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14. [美]賓克萊:《理想的沖突——西方社會中變化著的價值觀念》,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15. 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編:《重新解讀偉大的傳統——文學史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
16. [美]費正清:《偉大的中國革命(1800-1985)》,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版;
17. [英]多德《社會理論與現代性》,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B類:
1.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東方出版社1987年版;
2.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另有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增補本);
3. 王瑤等:《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歷史與現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4. 唐弢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1-3),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
5. 錢理群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6. 王慶生主編:《中國當代文學》(上下卷),華中師大出版社1999年版;
7. 黃修己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下卷),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8. 孔范今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下卷),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 朱棟林等:《中國現代文學史:1919-1998》,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 王曉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1-3),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11. 許懷中:《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史論》,廈門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2.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3.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4. 楊匡漢、孟繁華主編:《共和國文學50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15. 陳徒手:《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後中國文壇紀實》,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16. 謝冕:《1898:百年憂患》,(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7.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動》,(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 孔慶東:《1921:誰主沉浮》,(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9. 曠新年:《1928:革命文學》,(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0. 李書磊:《1942:走向民間》,(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 錢理群:《1948:天地玄黃》,(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2. 洪子誠:《1956:百花時代》,(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3. 楊鼎川:《1967:狂亂的文學年代》,(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 孟繁華:《1978:激情歲月》,(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 尹昌龍:《1985:延伸與轉折》,(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6. 張志忠:《1993:世紀末的喧嘩》,(百年中國文學總系)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7. 陳平原:《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9. 許紀霖:《另一種啟蒙》,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30. 汪暉:《死火重溫》,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31. 李歐梵:《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32.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三聯書店2000年版;
33. 吳炫:《中國當代文學批判》,學林出版社2001年版;
34. 洪子誠主編:《當代文學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5. 洪子誠、孟繁華主編:《當代文學關鍵詞》,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當代文學思潮(潮流)史研究:計81種
A類:
1、 [美]韋勒克:《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的概念》,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2、 [丹麥]勃蘭兌斯:《十九世紀文學主流》(1-6分冊),人民文學出版社;
3、 [英]格蘭特:《現實主義》,昆侖出版社1989年版;
4、 [蘇]梅特欽科:《繼往開來——論蘇聯文學發展中的若干問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有新版);
5、薛君智主編:《歐美學者論蘇俄文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
6、 [英]弗斯特:《浪漫主義》,昆侖出版社1989年版;
7、 [美]艾布拉姆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大學出版1989年版(另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的譯本);
8、 [英]福克納:《現代主義》,昆侖出版社1989年版;
9、中國社科院外文所編:《現代主義文學研究資料》(上、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
10、 [英]布雷德伯里等:《現代主義》,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1、 [美]卡爾:《現代與現代主義》,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2、 [美]傑姆遜:《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理論》,陝西師大出版社1986年版(另有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精校本);
13、 [荷]佛克馬等:《走向後現代主義》,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14、王岳川等編《後現代主義文化和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15、 [美]迪克斯坦:《伊甸園之門》,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6、 [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三聯書店1989年版;
17、 [美]丹尼爾·貝爾:《意識形態的終結》,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 [美]羅蒂:《後哲學文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年版;
19、 [美]詹明信(傑姆遜):《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三聯書店1997年版;
20、 [法]利奧塔爾:《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三聯書店1997年版;
21、 [美]羅斯諾:《後現代主義與社會科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版;
22、 [美]格里芬:《後現代精神》,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23、 [美]凱爾納等:《後現代理論》,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24、 [德]科斯洛夫斯基:《後現代文化》,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版;
25、 [法]利奧塔等:《後現代主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26、 [法]利奧塔:《後現代道德》,學林出版社2000年版;
27、 [英]伊格爾頓:《後現代主義的幻象》,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28、 [法]德勒茲:《哲學與權力的談判——德勒茲訪談錄》,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29、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30、盛寧:《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批判》,三聯書店1997年版;
31、張國清:《中心與邊緣——後現代主義思潮概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
32、徐賁:《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
33、佘碧平:《現代性的意義與局限》,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34、 王寧:《後現代主義之後》,中國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
35、 王寧:《超越後現代主義》,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B類:
1、 李何林:《近二十中國文藝思潮論》,陝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賈植芳等:《中國現代文學的主潮》,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3、馬良春等:《中國現代文學思潮史》(上、下)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4、艾曉明:《中國左翼文學思潮探源》,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5、朱寨:《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
6、陸貴山、王先霈:《中國當代文藝思潮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7、何西來:《新時期文學思潮論》,江蘇文藝出版社1985年版;
8、曹文軒:《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9、 宋耀良:《十年文學主潮》,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
10、陳劍暉:《新時期文學思潮》,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1、張志忠主編:《中國當代文學藝術主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
12、朱寨、張炯主編:《當代文學新潮》,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
13、 南帆:《文學的維度》,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版;
14、 王一川:《中國形象詩學》,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版;
15、張德祥:《現實主義當代流變史》,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
16、李揚:《抗爭宿命之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1942-1976)研究》,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17、周政保:《精神的出場——現實主義與今日中國小說》,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陳順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理論在中國的接受與轉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 [美]安敏成:《現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0、 俞兆平:《寫實與浪漫》,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版;
21、張趺:《聖地之外——20世紀中國文學的尋根意向》,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22、陳國恩:《浪漫主義與20世紀中國文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3、陳晉:《當代中國的現代主義》,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年版;
24、陳曉明:《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後現代性》,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25、尹國均:《先鋒試驗——八九十年代的中國先鋒文化》,東方出版社1998年版;
26、張頤武:《從現代性到後現代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7、陳曉明:《模擬的年代:超現實主義文學流變與文化想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8、李小江、孟悅:《浮出歷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9、王緋:《女性與閱讀期待》,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0、劉慧英:《走出男權傳統的樊籬——文學中男權意識的批判》,三聯書店1995年版;
31、陳順馨:《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32、荒林:《新潮女性文學導引》,湖南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33、陳慧芬:《神話的窺破——當代中國女性寫作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年版;
34、徐坤:《雙調夜行船——90年代的女性寫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5、王緋:《畫在沙灘上的面孔——90年代世紀末文學的報告》,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張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學地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7、鄧曉芒:《靈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學的生存境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8、 王曉明編:《人文精神尋思錄》,文匯出版社1996年版;
39、愚土選編:《以筆為旗——世紀末文化批判》,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40、 戴錦華:《猶在鏡中》,知識出版社1999年版;
41、陶東風:《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版;
42、張德祥:《現代化與精神境遇》,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3、周倫佑:《反價值時代——對當代文學觀念的價值解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王家新等編:《中國詩歌:90年代備忘錄》,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版;
45、王又平:《新時期文學轉型中的小說創作潮流》,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46、陳曉明:《表意的焦慮:歷史祛魅與當代文學變革》,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研究:計37種
A類:
1、 [英]福勒:《現代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 [美]艾布拉姆斯:《歐美文學術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湖南文藝出版社另有譯本,書名譯名有別);
3、 [美]韋勒克:《批評的諸種概念》,四川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
4、 [英]貝爾西:《批評的實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
5、 [美]韋勒克:《近代文學批評史》(1-4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989、1991、1998年分別出版;
6、 [美]韋勒克:《現代文學批評史》第5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7、 [英]戴維·洛奇編:《二十世紀文學評論》(上、下),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993年分別出版;
8、 [法]塔迪埃:《20世紀的文學批評》,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
9、 [法]托多洛夫:《批評的批評》,三聯書店1988年版;
10、 [比利時]喬治·布萊:《批評意識》,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11、 [加]弗萊:《批評之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12、王先霈主編:《文學批評原理》,華中師大出版社1999年版。
B類:
1、馮牧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理論卷(1949-1976)》(1、2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2、黃曼君主編:《中國20世紀文學理論批評史》,中國文聯出版社2002年版;
3、王永生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理論批評史》(上、下卷),貴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批評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5、 [斯洛伐克]高利克:《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發生史(1917-193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
6、庄錫華:《二十世紀的中國文藝理論》,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7、於可訓等編:《文學風雨四十年》,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8、 夏中義:《新潮學案》,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版;
9、 南帆:《沖突的文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
10、張頤武:《在邊緣處追索——第三世界文化與中國當代文學》,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11、程文超:《意義的誘惑——中國文學批評話語的當代轉型》,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版;
12、王寧:《多元共生的時代——20世紀西方文學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3、湯學智:《新時期文學熱門話題》,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4、白燁編著:《文學論爭20年》,華中師大出版社1998年版;
15、《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叢書:理論批評》,華文出版社1998年版;
16、《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品叢書:理論批評》,華文出版社2002年版;
17、朱大可等:《十作家批判書》,陝西師大出版社1999年版;
18、 伊沙等:《十詩人批判書》,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19、白燁選編:《中國年度文論選·99卷》,灕江出版社1999年版;
20、白燁選編:《2000中國年度文論選》,灕江出版社2001年版;
21、白燁選編:《2001中國年度文論選》,灕江出版社2002年;
22、陳思和主編:《2001年中國最佳文論》,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23、陳思和、楊楊編:《90年代批評文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1年版;
24、陳厚誠、王寧主編:《西方當代文學批評在中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
25、余虹:《革命·審美·解構——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中國當代作家作品研究(小說部分):計37種
A類:
1、 [美]馬丁:《當代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2、 [美]布斯:《小說修辭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3、 [英]佛斯特:《小說面面觀》,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4、 [美]布魯克斯等編:《小說鑒賞》(上、下冊),中國青年出版社1987年版;
5、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20世紀世界小說理論經典》,華夏出版社1995年版;
6、 [美]浦安修:《中國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7、 [加]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8、 [英]戴維·洛奇:《小說的藝術》,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9、 [捷]昆德拉:《小說的藝術》,三聯書店1992年版;
10、愛略特等:《小說的藝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
11、 [美]詹姆斯:《小說的藝術——亨利·詹姆斯文論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版;
12、 王耀輝:《文學文本解讀》,華中師大出版社1999年版。
B類:
1、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
2、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1-3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1988、1991分別出版;
3、陳美蘭:《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論》,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4、白燁編:《小說文體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版;
5、中國作協創研室編:《當代作家論》,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6、王錦濤、林建法編:《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春風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
7、林建法編:《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上、下),春風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
8、興安編:《蔚藍色天空的黃金——當代中國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5年版;
9、馬原編:《中國作家夢——當代文壇精英訪談錄》(上下),長江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10、 季紅真:《眾神的肖像》,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版;
11、林舟:《生命的擺渡——中國當代作家訪談錄》,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12、張鈞:《小說的立場——新生代作家訪談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13、 孟悅:《歷史與敘述》,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 季紅真:《憂郁的靈魂》,時代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
15、 蔡翔:《日常生活的詩情消解》,學林出版社1994年版;
16、 張新穎:《棲居與游牧之地》,學林出版社1994年版;
17、 郜元寶:《拯救大地》,學林出版社1994年版;
18、王一川:《中國現代卡里斯馬典型》,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樊星:《當代文學與地域文化》,華中師大出版社1997年版;
20、孫先科:《頌禱與自訴——新時期小說的敘述特徵及文化意識》,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21、吳義勤:《中國當代新潮小說》,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
22、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三聯書店1999年版;
23、許子東:《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50篇文革小說》,三聯書店2000年版;
24、唐小兵:《英雄與凡人的時代——解讀20世紀》,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25、黃子平:《「灰闌」中的敘述》,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當代文化與傳播理論研究:計38種
A類:
1、[英]斯特里納蒂:《通俗文化理論導論》,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2、[英]史蒂文森:《認識媒介文化》,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3、[美]波斯特:《信息方式——後結構主義與社會語境》,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4、[加]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5、[美]沃林:《文化批評的概念——法蘭克福學派、存在主義和後結構主義》,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6、[法]利奧塔:《非人——時間漫談》,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7、[法]博德里亞爾:《完美的罪行》,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
8、[英]斯道雷:《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9、[美]波斯特:《第二媒介時代》,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0、 [法]波德里亞:《消費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1、 [美]伯格:《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2、 [加]麥克盧漢:《麥克盧漢精粹》,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3、 [英]麥克蓋根:《文化民粹主義》,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14、 [英]默克羅比:《後現代主義與大眾文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15、 [英]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
16、 [美]賽佛林等:《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華夏出版社2000年版;
17、 [美]鮑德韋爾等主編:《後理論:重建電影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18、 [美]艾倫編:《重組話語頻道》,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19、常昌富等選編:《大眾傳播學:影響研究範式》,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20、陸揚等選編:《大眾文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版;
21、陸揚、王毅:《大眾文化與傳媒》,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B類:
1、 祁述裕:《市場經濟下的中國文學藝術》,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2、 周憲:《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學1997年版;
3、周憲主編:《世紀之交的文化景觀——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的多元透視》,遠東出版社1998年版;
4、孟繁華:《眾神狂歡——當代中國的文化沖突問題》,今日中國出版社1997年版;
5、 樊星:《世紀末文化思潮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戴錦華:《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戴錦華主編:《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王曉明主編:《在新意識形態的籠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學分析》,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王曉明:《半張臉的神話:90年代批判》,南方日報出版社2000年版;
10、 戴錦華:《霧中風景:中國電影文化 1978-1998》,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11、陸揚、王毅:《大眾文化與傳媒》,上海三聯書店2000年版;
12、趙毅衡:《禮教下延之後——中國文化批判諸問題》,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13、王岳川:《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14、黃力之:《中國話語:當代審美文化史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
15、何言宏:《中國書寫:當代知識分子寫作與現代性問題》,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16、賀仲明:《中國心像:20世紀末作家文化心態考察》,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版;
17、徐俊西主編:《世紀末的中國文壇》,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
⑥ 陸揚的任職情況
1.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兼職教授
2. 《中華文史論叢》、《唐研究》、《中國學術》、《 唐史論叢》編委
⑦ A\Z一開始時身為下仆的斯雷因為什麼會與公主認識公主既然是離開薇瑟來陸揚城修學和斯雷因有何關系
10年,斯萊茵跟作為博士的父親前往火影薇瑟帝國打算研究aldnoah,但是發生了事故,斯萊茵墜落的地點剛好被公主發現,並且救了斯萊茵
⑧ 陸揚的學者訪談
曾江:中國印度學發展要靠真正的學術眼光——訪美國堪薩斯大學歷史學學者陸揚
《中國社會科學報》
陸揚從梵巴利文專業轉入史學專業,先後在中國、歐洲、美國接受教育,現在他在中古史和佛教史的研究中仍常以梵文作為研究工具,由於這種種獨特或說殊勝 的助緣,作為「圈外」的「內行」,陸揚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觀察中國梵文學術的視角,這是記者執意對他進行訪談的原因。
三年前的10月底,記者曾從中國社會科學院前往北大二院(歷史學系)旁聽,領略陸揚談史學問題的風采,在安謐的二院,史學系三代師生晤談一室之內,砥礪往復,也許學術傳承的因緣即在此時無聲潛運。
此次,記者就一系列梵文學術相關問題采訪了陸揚。這是一次愉快而很有收益的訪談,雖然記者在一些小的細節問題上不一定完全贊同陸揚的看法。記者與陸揚先生的對話從他對金克木和蔣忠新兩位師長的回憶談起。
某:前幾天拜訪黃寶生先生,他給我看了金克木先生當年給他們授課時的梵文語法課本,是一本薄薄的油印小冊子,他整理後還作為「附錄」收入了他新近出一本書 ——《梵文文學讀本》,以示「薪火相傳」之意。金克木先生對你們1984級梵巴利文本科生有什麼影響?對給你們授課的蔣忠新先生有什麼回憶嗎?
陸揚:印象中我們當時並沒有採用金克木先生授課的小冊子。但是金先生教授梵文的一些基本方式很明顯影響了對我們的教授方式,因為當時直接擔任授課的蔣忠新 和郭良鋆兩位老師都深受金先生的影響,所以潛移默化也影響到我們,比如強調梵文的誦讀和語言本身的文化特性。金先生對我的影響更多是通過他的各種著作以及 在北大時經常向他老先生求教而獲得。這方面我將有專文回憶,這里就不再特別說明了。
教授過我梵文的蔣忠新和郭良鋆兩位先生都是第一流的老師和純粹的學者。有趣的是這兩位老師都是上海人,據我所知郭先生更是出自舊上海富貴之門,卻沒有絲毫 的世俗之氣,這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記憶。他們的方法都是循循善誘,讓我體會到求學的溫馨。隔了這么多年,我對他們的尊敬沒有絲毫減退,這可以說 是我在北大最好的收獲之一。
兩位中當然蔣先生和我們的接觸更多,可以說是我學習梵文和印度文化的真正的「親教師」。蔣先生身體很不好是當時我們師生圈內都知道的事,但他不避寒暑,撐 著來上課,而最了不起的是他只要一講起課來,就神采飛揚,忘情於此中,感人極了。當時他雖然身體很不好,但我猜那段歲月對他來說應該是快樂的。他有機會重 返杏壇,我們這些學生雖然並不出色,但和我們年輕學子接觸,還是會給他帶來安慰。而可能更重要的是,在遭受那麼多年對學術的摧殘之後,他得以重新投身學術 工作。他的兩項最重要的學術成就——民族文化宮圖書館藏本梵文《法華經》的轉寫和梵文《摩奴法論》的翻譯,都是在那段時期完成的。教學加上研究,他的毅力 真是內在的。
蔣先生對我非常關心,不僅是學業上的也是個人生活上的。他住在離北大很遠的勁松地區。我常跑他家去向他討教,每次都會感到一種無比的放鬆和快樂。談學問之 余,蔣師母每次都准備豐盛的飯菜招待我,對於一個家不在北京的學生而言,這種照顧是很令我感動的。對我來說,最內疚和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去國之後,沒能再 和蔣先生見面。他的突然去世使這種遺憾無法彌補。我1987年秋去國之後,直到 2000年夏首度回國到北京,當時行程極為匆忙。到北京我即向師友們打聽蔣先生的情況,得到的訊息是蔣先生的健康狀況比以前改善多了,氣色也好了,這讓我 感到意外的欣慰。但正因為這一念,就沒能及時安排時間去看望他。其實那些天住在北大,我也沒有去拜訪對我影響至深的金克木先生。這實在並非因為我不懂禮 貌,而是對這兩位影響我人生的先生,我內心有一種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的不安,誠不足為外人道。可惜過後不久,兩位先生都駕鶴西去了。
某:您在北大和維也納大學接受的梵文訓練,對您現在的研究工作中有何助益?
陸揚:我目前的學術工作和古代印度中亞的宗教歷史還時時發生關聯,因此梵文訓練能提供許多直接和間接的幫助。但梵文訓練本身有其獨立的價值,因為在接受這 種訓練的過程中我能多多少少進入了另一種重要古代文化的核心,找到一種能夠終身受用的參照體,對日後的學術思路有不能低估的幫助,即便我直接的學術工作不 再以梵文或印度古代文化為中心。而且由於北大維也納諸位先生的影響,也能使我傾向於從印度文化歷史的內部來了解這種文化的特點,而不是滿足於了解其對於中 國文化的影響。
作為一種語言工具,梵文訓練還有另一個好處,那就是對這種語言不再有莫名其妙的神秘感和崇拜感。同時對語言的掌握和人文學術之間的關系脈絡也有比較客觀的理解。
某:您曾留學歐洲,現在任教北美,能否向我們介紹下您所了解的國際上梵文教學和研究的現狀,尤其是其與印度學之關系?
陸揚:我因為到美國後學術專業迅速轉向中國古代史,因此沒有再著意關心國際梵文教學和研究的現狀,了解有限。當然我們也應該注意的是梵文教學和研究並不等 同與印度學的研究。在西方,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梵文都是作為一種學術工具附著在印度學的框架之下的,或者作為比較語文學附著在語言學的框架之下。但並不 等與說有印度學研究的學術機構,就一定強調梵文的教學和研究。我覺得中國學界對梵文和印度學關系的理解比較狹隘且單一,和國際學界在這方面認知上有相當的 距離。
和歐洲相比,美國以梵文文獻為基礎的印度學和佛教學研究相對較短,在學術體系中佔有的位置也比較邊緣,但還是有其特色。傳統上重要的中心像哈佛、賓夕法尼 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盛頓州立大學西雅圖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等等。這些學校中的梵文文獻研究不只是在亞洲研究的系科里,也可以在神學院(Divinity School)或宗教學系裡。
歐洲梵文和印度學的中心很多,難以一一列舉。僅以我曾學習過的維也納大學而言,這是一個自19世紀以來的印度學重鎮,出過Wilheim Geiger這樣的巴利文大家,Erich Frauwallner這樣的印度思想和佛教思想的研究大師以及Manfred Mayrhofer這樣的印度伊朗語的語文學宗匠。我求學期間,維也納的梵文文獻研究其實分成三塊,一是和佛教學西藏學結合,在Ernst Steinkellner教授領導下的藏學和佛教學研究所;一是和印度學結合,在Gerhard Oberhammer教授領導下的印度學研究所;還有一個就是在Mayrhofer影響下的印歐比較語文學研究所里。我記得我曾聽過將近一個學期的吐火羅 文的課(雖然當時所學我差不多都還給老師了),就是在比較語文學所,主講的是從德國請來的客座教授K. H. Schmidt。Schimidt是研究吐火羅的專家,對吐火羅語B方言(也被某些學者稱為龜茲方言)造詣尤深。但我記得即便像他這樣的專家,在德國也沒 有正式的教職,掛在德國Hall-Wittenberg的馬丁·路德大學的職位只是個Privat Docent的空銜,沒有固定的薪水,好比日本的「非常勤講師」。Gerhard Oberhammer和Steinkellner先生都是Frauwallner的弟子,後術業各有專攻,但都可以說是從Frauwallner的學術體 系裡分流出來的。我上過好幾門Gerhard Oberhammer的課,都是解讀印度部派和印度教思想文獻的,如彌曼差、數論和商羯羅吠檀多,等等。他當時在維也納大學的地位很高,著作也多。以他的 造詣來上這種入門課,頗為難得。他又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所以特別注重打通天主教神學和印度古典思想的關聯。當然這種學術立場必然影響到他對印度思想文獻的 解讀,不過我通過上課獲得了這種經驗,到美國後再轉讀陳榮捷、狄百瑞等對儒家經典的解讀,就非常能引起共鳴。
某:我有一個關於國內梵文流別的問題。以徐梵澄先生為例,在接觸中我發現,有的人很敬服徐梵澄先生,而一些梵文學者對徐先生之學則頗有非議,記得您曾經在跋《徐梵澄文集》的文章曾經略提及中國印度學存在分野的觀點,能否在這里略展開談談這方面的看法?
陸揚:我對您提的問題的理解是梵文研究在中國有派別傾向之分,這的確是存在的,雖然我個人對這種分別的理解和其他學者未必相同。在有些相關問題上這一領域 的專家更有發言權,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所以我的意見僅供參考。我對中國印度學研究的分野在回憶季羨林先生和金克木先生的文章里都會分別談到。這里只就徐 梵澄先生說幾句。
徐先生在現代學林中是非常特別的人物。他在人文學方面的很多造詣不是同輩所能企及的。這是他的一項優勢,比如他對中西古典的掌握就遠遠超過了季羨林先生, 也比金克木先生有系統。他在這個基礎上再轉入梵學和印度思想研究,當然視野就會不同,領悟力也會很高。但徐先生又具有很強的藝術家和文人氣質,有時不夠冷 靜,而且他對思想的理解也有古為今用,六經注我的意識在里頭,這都會影響到他的學術見解。比如他對《奧義書》等的譯注,就受到印度現代思想學問家阿羅頻多 的詮釋的制約,有時類似於熊十力對唯識的解釋。我也讀過他英譯的《肇論》,發現譯得很不精確,幾乎不能採信。但徐先生和金克木先生一樣,都注重從文化內部 去觀察,而不僅僅是從外部做些觀察或實驗,這個態度我很欣賞。
某:有一個很多人包括學術界和公眾都很關心的問題,有的人認為古代高僧梵文水平很高,現代梵文學者的梵文水平和玄奘等唐朝高僧相比如何?
陸揚:現代梵文學者的梵文水平和玄奘時代的高僧相比如何,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在玄奘的時代,梵文還是一種被文化精英所廣泛使用的語言,並不是一種死語言。 這和羅馬和中古時代的拉丁語一樣,是印度古典文化的承載體,是名副其實的「雅言」。近年美國學者Sheldon Pollock發表了一部大著《人士間的天語》(The Language of the Gods in the World of Men),專門探討在梵文的促進下印度文化的雅言化過程,有相當精彩的分析。現代梵文學者可能對梵文的歷史變化有更好的了解,但不可能對梵文有像古代印度 文化之士那樣的親近的認知,更不太可能對這種語言有豐富的運用。當然我的印象中,西方優秀的梵文學者也並不完全將梵文作為死語言看待,比如不少學者能夠從 事還原梵文文獻的工作。當然即使印度古典時代的知識人梵文掌握水平很高,但這並不等於玄奘時代的中土高僧就一定能達到類似的水平。這其實是一個有爭議的學 術課題。玄奘和義凈等游歷過五天竺的中土高僧有相當高的梵文水平應該不成問題,但他們未必接受過當時印度聲明的系統教育,所以我推測他們的梵文素養是會有 局限的。而且像他們這樣的僧人畢竟是極少數。以前學者常不加考慮的認為中國中古時代有很多精通梵文的僧人,但荷蘭學者高羅佩就撰文打破這個迷思。他認為中 土僧人更多的只是懂悉曇而已,而非梵文。他的這個看法在西方學界頗有影響。他的見解我覺得過於偏頗,因為古代中印交流的豐富情況很多並沒有在現存文獻中得 到反映,而玄奘這樣的僧人的出現也不是偶然的。
某:梵文在中國作為一種非常小眾的研究語種,但是在普通公眾中有時卻擁有可以帶來很大聲譽的神秘感,您是如何看待這一文化現象?
陸揚:在國際范圍內,這種現象固然顯得很特殊,但如果從中國當前的社會學術生態來看就不太難理解。當然這種現象的出現也依靠某種機遇。坦率的說,在長遠的 潛因方面,梵文的神秘感恰恰產生於公眾對梵文和梵文在研究古代文化中所具有的具體作用並不了解。其次是中國近代學術傳統始終有過度強調某種工具或某種材料 的作用的傾向,彷彿有絕技或秘籍在身,便可縱橫天下,這是幼稚的想法。這種想法其實最早存在於中國人文學界,原先普通公眾並不關心這個。
我記得最能說明問題的例子是季羨林先生曾多次對我們說,他80年代去開全國人大,和侯寶林一起,記者都只圍著侯寶林采訪,根本無人知道季先生。但這種情況 到了90年代以後完全顛倒過來了。可以說,梵文研究在普通公眾中獲得的聲譽和季先生個人影響力的突然增加有直接的關系。但這種影響力的突然增加主要來自學 術圈以外。整個社會輿論對「國粹」的突然重視,而梵文雖不能算「國粹」,卻也在公眾的想像中和這種國粹主義掛上了鉤,於是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一發而不 可收拾。這種潮流對梵文研究本身能有多大的促進作用,我並不太樂觀。當然說完全沒有積極的作用也不符事實,但中國梵文研究和以梵文文獻為基礎的印度學研究 本身的發展主要還是要靠真正的學術眼光。
⑨ 陸揚的學術活動
「馮道的世界:中古晚期政治文化中的邊緣與核心」清華歷史講堂,4/19,2012.
「晚唐五代清流文化與唐宋社會的轉型,」 第三屆中日學者中國古代史論壇,武漢大學, 9/17-18, 2011.
「作為一種史學研究對象的晚唐五代節度使墓葬,」第一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 四川大學, 8/18-26, 2011.
「現代學術史上的季羨林和金克木,」 國際漢學系列講座,北京大學,6/17, 2011.
「Web of Knowledge: Itinerant Learning and Monastic Authority in Medieval China,」Ritual, Religion and Institution in Medieval China: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udan University, 11/6-8, 2010.
「萬劫因緣會剎那-論近代中國佛教史研究系譜的誕生,」 佛教史研究的方法與前景 (批評的中國學系列學術研討會[三])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9/24-26, 2010.
「從節度使墓葬看唐五代河北文化的變遷,」 復旦大學文史講堂講座, 9/21, 2010
「梟雄的抉擇 : 試析晚唐五代兩座武人墓的構成,」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6/23 2010
「西方唐史研究概觀,」 人大史學講堂講座, 5/31, 2010
「憶昔開元全盛年-論晚唐五代筆記中的歷史記憶,」 實踐中的唐宋思想和禮儀與制度國際學術討論會, 中國人民大學, 5/28-30, 2010.
10.「唐帝國為何會瓦解-一個老問題的新思考,」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講座, 5/24, 2010
「VisualizingWenin Early 10th Century China — Evidence from Mortuary Arts,」Tenth Century China and Beyond: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Centered Age, Part II,Center for the Arts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5/14-15, 2010.
「Veritable Records or Cultural Imagination: Xuanzang』s Account of India and Central Asia Revisited」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sian Culture 2009, Kansai University, 6/27, 2009.
「A Civilized Warlord in Early 10th Century Hebei: The Tomb of Wang Chu and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Tenth Century China and Beyond: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Centered Age, Part I,Center for the Arts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5/ 29-30, 2009.
Roundtable Panelist, 「Archives and Sources Across Cultures,」MAMA XXXIII (Urban Life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Missouri — Kansas City, 2/27-28, 2009
「The Itinerary of Fame Building: Itinerant Learning and Abbotship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Buddhism Across Asia: Networks of Material,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16-18, 2009
「Dao'an, Huineng, and the Monkey King: The Birth of the Genealogy of Chinese Buddhist Patriarchs,」 invited lectur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11, 2009
「Prosopography in Medieval Chinese Studies: Information that are Database Friendly and Otherwise —Literacracy as a Case Study,」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ographical Databases for China』s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11/21-23, 2008.
Roundtable Panelist,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Global Community, Hall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9/25, 2008
「Imagining Buddhism: Xuanzang』s Journey to India Revisited,」 invited lecture, University of the West,4/25, 2008.
「九世紀宦官官僚的形成-以梁守謙為中心,」 西安碑林 920 周年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 西安碑林博物館, 10/24-25, 2007
「當前中國古代史研究中的問題與主義,」北京大學歷史系講座, 10/22, 2007.
「A Journey of Illusion? Re-examining Xuanzang』s Vision of Central Asia and India,」Workshop on the Kinetic Vi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5/25 - 26, 2007
「Views of Confucius and the Duke of Zhou in the Tang,」Conference on 「TheRituals of Zhou(Zhouli) in East Asian History: Premodern Asian Statecraft in Comparative Context,」Princeton University, 12/8-11, 2006
「From Dao』an to Huineng: The Making of Buddhist Patriarchs in Medieval China,」 invited lecture,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7/14, 2006
「The Making of Literocracy and the Imagination of Literary Success in Late Medieval China,」 invited lecture, Pre-modern China Lecture Series, Columbia University, 4/13, 2006
「The 『Middle Kingdom』 that was India: Discourses on Indian Culture in Medieval China,」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San Francisco, 4/6-9, 2006
「Why did the Tang Fall: A Re-assessment of the Ninth Century,」 invited lecture, East Asian Studies Semina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1/17, 2006
「Modernizing humanities: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China from the 1890s to the 1940s,」The XIV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London, United Kingdom, 8/29-9/3, 2005
「The Rise of Buddhist Commentarial Tradition in Eastern Jin,」A Workshop on the Eastern Jin, Harvard University, 5/6-7, 2005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Representation of Foreign Monk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The Case of Huijiao's Biography of Kumārajīva,「The 9th Conference on Redefining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Historical Thinking in the 21st Century, Fudan University, 4/8-10, 2004
「Literocrac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eval Culture,」Chinese Medieval Studies Workshop, Columbia University, 12/13, 2003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s in Buddhist Biography: A Close Reading of Huijiao's Biography of Kumārajīva,」 invited lecture, Seminar on Buddhist Studies, Columbia University, 12/4, 2003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Voices of Inner Conflicts in Buddhist Biography: The Case of Kumārajīva,」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etic Thoughts and Hermeneutics in Traditional China: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Yale University, 5/1-4, 2003
「Travel and Learning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onference on Buddhist Monasticism,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2/21-2, 2003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dieval Buddhism — The Monastic Network,」 invited lecture, Hualin Lecture Series,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Nankai University, 10/31, 2002
「Rethinking Late Tang Culture: the Case of Literary Families and Social Concept of Purity,」 invited lecture, Institute of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10/30, 2002
「A New Reading of an Old Problem: The Origin of Chinese Buddhist Scholasticism in the Biographies of Foreign Monks of the Six Dynasties,」History of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Ancient Time: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Research and Collection on the Newly Discovered Materials, Peking University, 10/25-26, 2002
「New Trend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A Survey of Western Sinology,」 invited lectur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10/23, 2002
「The Trends and Problem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in the Recent Decades,」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9, 2002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d- and Late Tang Social Elite and Two Bodies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8, 2002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dieval Buddhism — The Monastic Network,」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7, 2002
「Eunuch Power, Legitimacy, and Medieval Chinese Kingship: the Case of Tang,」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6, 2002
「Aristocracy, Meritocracy, or Literocracy: Re-mapping the Structure of Mid and Late Tang Elite,」New Perspectives on the Tang: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4/18-20, 2002
「Quest of Knowledge: Travel and Learning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4/4-7, 2002
「A Buddhist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and Learning in Ninth Century China: The Case of Shenqing'sBeishan lu,」Interpretatio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Hermeneutics, Rutgers University, 10/4-6, 2001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d- and Late Tang Social Elite and Two Bodies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vited lecture, High-Tang Project Lecture Series, Department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6/6, 2000
「Official Writing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Late Tang,」 invited lecture, China Humanities Seminar, Harvard University, 4/17, 2000
「Body Matters: Appearance, Virtue, and Career in Medieval China (200-900),」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Boston MA, 4/11-14, 1999
「Body Matters: Appearance, Virtue, and Career in Medieval China (200-900),」 invited lectur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22, 1999
「Tens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The Case of Vimalakirtinirde?a and Pure Land Buddhism,」The Third Chung-H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m,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Taipei, Taiwan, 7/19-21, 1997
「The Legacy of the Yuan-ho Era (805-820): A Re-examination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Late T'ang Court,」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Honolulu HI, 4/11-15, 1996
⑩ 陸揚的任職簡歷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講師
1999年專8月-2006年7月,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屬系助教授
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東亞語言與文明研究系客座教授
2007年8月至2011年6月,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歷史系助教授
2011年6月起,北京大學歷史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