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918歷史博物館觀後感
位於沈陽市大東區的柳條湖橋,就是七十六年前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的發生地。為紀念這一重大的歷史事件,在這里修建了一座「殘歷碑」,1999年又擴建成「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1931年9月18日晚,駐扎在我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精心策劃了「柳條湖事件」。他們先是由鐵道「守備隊」炸毀了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爾後嫁禍於中國軍隊,並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東北軍執行蔣介石「不抵抗」政策,未進行有組織的抵抗,使日軍當晚即攻佔北大營。19日,日軍又佔領了整個沈陽城。4個月後,隨著東北軍不戰自潰,日軍順利佔領了東北三省。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我們集體組織參觀了九一八紀念館,身在九一八紀念館中,心情無法平靜,眼前的一幕幕罪證,一幕幕血案,無聲地向我們講述著上個世紀發生的,永遠鐫刻在歷史聖碑上的無法磨滅的事件。日本侵略者的所作所為像刀疤一般,傷在每一代國人的心上。九一八,一個從小就開始銘記的日子,九一八,國人永遠無法忘卻的時刻,侵略者,當你們的戰刀已經銹跡斑斑,當你們的所謂先烈遺像被一次又一次地拜見,我們,在這九一八的紀念館中,重溫那段讓世界為你蒙羞的丑聞。 身在九一八紀念館,我無法不想起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一刀刀屠戮,是你們,頂著大東亞共榮的偽面具,從未將中國人的生命放在眼裡,東北,南京,你們的罪你們最應該明了,你們的惡你們要誰去承擔?你們還妄想揚起傲慢的頭顱,說你們從未犯罪,說南京是誤會,篡改你們對下一代的教科書,侵略者,血腥和殘暴污染了你們自己的雙手,請正視歷史,不要讓無恥和下流代表了你們的靈魂。你們就是這樣來表現大和民族的氣節,就是這樣來兌現當年大東亞共榮的諾言嗎!? 身在九一八,警笛緩緩拉起,我心潮澎湃,想起最近發生的釣魚島事件,日本人在當代難道還要繼續演繹著他們在上個世紀所演慘劇的續集?國人們,腳踏這片用鮮血換來的熱土,請不要忘了我們用鮮血染紅的國旗,日本作為一個國家,它的所作所為已經無法再讓我們繼續忍耐,中國是一頭睡獅,那個支離破碎的年代,睡獅醒來過,請不要讓雄獅再次沉睡,不要讓全世界藐視了這頭雄獅,主席不在了,八路軍不在了,但我們十三億中國人還在,我們將歷盡艱辛,堅定不移,不忘國恥,與外來侵略,破壞祖國利益的一切勢力作斗爭!
九一八觀後感 今天,和班級一起去了九一八。車子不停地駛向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車內的喧鬧聲與當時 的心情總有那麼幾分不協調。 不清楚自己沉默了多久, 眼前赫然出現了 「九一八」 三個大字, 目的地到了。我們下了車,拍了張集體照,我開始了對這座博物館的參觀。。。 。。。 館內昏暗的燈光里,沒有了嬉笑打鬧,也沒有了空虛的高談闊論,有的只是沉悶和咔咔的 照相聲。。在慘痛的歷史面前,我們重拾起一份熱情和責任:愛國熱情,衛國責任。 。 我一點一點的參觀著,不落掉任何一個角落。憤怒給了緊握的雙拳無窮的力量,憐憫給了 朦朧的雙眼重重濕潤。彼時,殘酷無情的日本侵略者的惡魔本質充分地展現在這里,他們無 以否認;彼時,羸弱無辜的中華同胞所受的苦難與折磨也展現在這里,我們難以忘記。 當然還有一股力量的誕生給了我陣陣鼓舞與欣慰, 那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到來。 她就像冰天 雪地里的一團熊熊烈火, 充滿和力量與生機。 她堅韌, 如銅牆鐵壁抵抗日本的侵略; 她溫柔, 如母親般關懷著人民大眾。她就是無私與偉大的象徵。 館內的一幕幕慘景讓我們震驚:被鐵索吊起的老百姓,渾身血肉模糊,旁邊是手舞鐵鞭的 惡寇;一張張木床上躺著中國的人民,他們接受著日本醫師的細菌折磨,他們為了自己的醫 學研究, 竟把中華同胞當成牲畜利用。。。這樣的殘害我們的同胞, 。。。 他們何以矢口否認??? 館內的一幕幕讓我們振奮:雪地里,共產黨員激情地討論著治敵對策;戰場上,紅軍機智 勇敢地作戰;大街上,愛國學生及工人振臂高呼。。。 。。。 終於看到了那必然的一幕:全體日本軍官低下的頭顱,他們無條件投降了。看到這一幕, 中國人終於驕傲的長呼一口氣,上天也終於讓我們看到了真理的存在: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這一場戰爭,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嚴重的災難,而且對日本自身以及世界都有負面影響。過去 的歷史不能忘記,歷史的教訓應該銘記。每個人都有義務維護世界的和平,反對侵略。唯有 和平,人類才得以進步,得以發展。 走出博物館,我把這段歷史塵封在記憶深處,不是選擇忘記,而是永遠銘記。
愛國電影觀後感作文: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有感
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竟然有同學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喊著「茄子」拍照留念,難道那些同學就沒有感到不協調嗎?在象徵國恥的歷史博物館前留下那麼燦爛的笑容當作紀念,未免太可笑了吧,我只想說:「同學,20歲了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吧,希望這樣的鬧劇不要再重演了」
我是個比較感性的人,剛進入博物館內,我就被館內的氣氛深深的感染了,看著眼前血淋淋的一幕幕,眼睛不由得濕潤了,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
9月18日晚上10時許,日軍自己炸毀了沈陽郊區柳條附近的一段鐵路,誣指是中國人破壞的,於是日本軍隊開始炮轟東北軍駐地大營以及兵工廠等地,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也向各處進攻,由於中國軍隊的不抵抗,日本侵略者就輕易地佔領了沈陽,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事變發生後,蔣介石於9月23日在南京市國民黨黨員大會上演講中還繼續說:「此刻必須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對抗強權,以和平對野蠻……….」由於不抵抗政策,僅僅3個多月,美麗富饒的東北之省就全部淪陷了,東北人們從此開始了漫長的亡國奴生活。
累累白骨鑒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
事隔15年後在東京國際軍事法庭上,頭發梳得干凈整潔,戴著眼鏡,看上去年輕精乾的中國檢察官倪征傲,用高亢的英語向坐在被告席上的板坦征四郎發問:「你可承認爆發九一八事變之前曾持有作戰計劃……..?」面對大量的事實材料,最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對坂征坦征四郎處以絞刑,對於他欠下的滔天血債,這只不過算上是償還了一滴而已。
更讓人難以容忍的是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今天,日本首相竟然公開參拜巾幗神社,難道他不認為這個參拜太恥辱,甚至破壞了中日友好關系嗎?我認為他必須向中國13億人們道歉………
我認為落後就要挨打也是導致這場悲劇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日益強大的中國可以和這樣的悲劇說再見了,我也會祈禱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竟然有同學在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喊著「茄子」拍照留念,難道那些同學就沒有感到不協調嗎?在象徵國恥的歷史博物館前留下那麼燦爛的笑容當作紀念,未免太可笑了吧,我只想說:「同學,20歲了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吧,希望這樣的鬧劇不要再重演了」
我是個比較感性的人,剛進入博物館內,我就被館內的氣氛深深的感染了,看著眼前 血淋淋的一幕幕,眼睛不由得濕潤了,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
9月18日晚上10時許, 日軍自己炸毀了沈陽郊區柳條附近的一段鐵路,誣指是中國人破壞的,於是日本軍隊開始炮轟東北軍駐地大營以及兵工廠等地,步兵在坦克的掩護下也向各處進攻,由於中國軍隊的不抵抗,日本侵略者就輕易地佔領了沈陽,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事變發生後,蔣介石於9月23日在南京市國民黨黨員大會上演講中還繼續說:「此刻必須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對抗強權,以和平對野蠻……….」由於不抵抗政策,僅僅3個多月,美麗富饒的東北之省就全部淪陷了,東北人們從此開始了漫長的亡國奴生活。
累累白骨鑒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
事隔15年後在東京國際軍事法庭上,頭發梳得干凈整潔,戴著眼鏡,看上去年輕精乾的中國檢察官倪征傲,用高亢的英語向坐在被告席上的板坦征四郎發問:「你可承認爆發 九一八事變之前曾持有作戰計劃……..?」面對大量的事實材料,最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決對坂征坦征四郎處以絞刑,對於他欠下的滔天血債,這只不過算上是償還了一滴而已。
更讓人難以容忍的是在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今天,日本首相竟然公開參拜巾幗神社,難道他不認為這個參拜太恥辱,甚至破壞了中日友好關系嗎?我認為他必須向中國13億人們道歉………
我認為落後就要挨打也是導致這場悲劇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日益強大的中國可以和這樣的悲劇說再見了,我也會祈禱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② 國慶七天樂——游厲史博物館作文
金風送爽,天高雲淡,在這個花果飄香的季節里,我們迎來了祖國五十九歲的生日,能與大家同祝國慶,我感到非常快樂。在這里,我要自豪地對祖國母親說:我愛你,中國!
啊!黃河長江,奔騰萬里,你們哺育了一個多麼輝煌的民族!五千年的輝煌歷史,飲譽四海的華夏文明,足以讓人嘆為觀止。哦,祖國,涓涓流貫的河川是你飄逸的長發,綿亘悠久長的山嶽是你硬朗的脊樑。你有滿山遍野的寶藏,你有秀麗多姿的山水,你有金碧輝煌的故宮,你有蜿蜓伸展的萬里長城,縱有千古,橫有八荒。你還有很多很多。。。。。。在你遼闊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東方文明。
但是,我們不會忘記,中華民族也曾幾經滄桑、幾經痛苦,我們的祖國母親也曾倍受欺凌與污辱。我們忘不了園明園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個中國人頭上的「東亞病夫」的帽子,忘不了公園門口「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忘不了南京三十萬同胞的鮮血染紅了長江。大地在呻吟,黃河在哭泣,然而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被壓垮。
虎門銷煙揭開了中華兒女反侵略的序幕。太平天國的旗幟、戊戌變法的驚雷,義和團戰士的大刀、辛亥革命的槍聲,無一不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不可辱,中國人民不可欺。五四運動的吶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更似驚雷劃破夜空。從南昌到井岡山、從延安到西柏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國人民硬是用小米加步槍打出了一個燦爛的新中國,我們這個東方巨人終於又站起來了!
走過56年的風風雨雨,經過54年的勵精圖治,我們的祖國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中國人民正享受著從未有過的太平盛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船正劈波斬浪,昂首前行!
同學們,我們中國已經很強大,但是不能忘記,我們的統一大業還沒有完成,國際反華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日本對我國的釣魚島垂涎三尺,更不能忘記,1999年我國使館的被炸,同胞的鮮血告訴我們:我們還不夠強大。
前進中的艱難險阻,激發著我們的豪情鬥志新的千年,新的世紀,新的起點,十六大給我們吹響了進軍的新號角,億萬中國人民正向著新的目標奮進。
同學們,我們是祖國和民族的未來,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同學們,努力吧,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我們手中實現。祖國啊,母親!請相信,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歷史的重託,新的《中華交響曲》將在我們手中演奏出更精彩更輝煌的樂章!就象李大釗期望的那樣:「讓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正氣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現!讓華夏神州五千年的雄健國魂在青春的火焰中再生!!!」
國慶節作文
時值金秋,氣候宜人。正值國慶佳節,我邀上我的好友施展,與我們全家一起去浙江海鹽放飛心情!
平日里看慣了大城市裡水泥森林的高聳林立,古板,呆滯。一味的灰調子顯得有些沉悶。而青山碧水的南北湖和錢江岸邊十里長堤,在我的腦海中日益顯得突出。那別具韻味的鮮活,靈動的質感,讓我心馳心往。上了A4高速公路,心情變得暢快極了。你看:路邊的田間地頭,秋實累累;火紅的楓樹在朝陽的映照下,格外絢麗。天藍得一塵不染,雲也好象變得透明,秋陽的光輝溫柔得真讓人心顫。呼吸著帶有泥土清香的清新空氣,感覺真的不一樣。
一個小時的車程,便到了海鹽。放下行李,我們迫不及待地奔向海邊。這是錢塘江的入海口,名揚天下的「地卷銀山萬馬騰」的錢江潮就從這里起源。上次來這里我們曾玩了整整半天,抓了幾大盆的海白蝦、小螃蟹,卻也一個個成了「大花臉」、「泥腿子」,仍是興意未盡!在路上,我對施展說了很多關於抓蝦捕蟹的一些技巧,直聽得他摩拳擦掌……
到了海邊,才發現原來現在正在漲潮,海水淹沒了整個海灘,不能抓蝦捕蟹了,我們不覺有點掃興!海里層層疊疊的浪撲向堤岸,但不見潮來。海水並不是碧藍碧藍的,卻泛著泥沙的黃色。在海堤上站了一會兒,我和施展走進海濱公園。咦,那是什麼東西?怎麼在鵝卵石中跳來跳去的?哦,看清楚了,原來是一隻螞蚱!看著那綠綠的螞蚱,我和施展不免有些手癢了!我問媽媽要了兩個塑料袋,用一個套在手上,而施展則要用他的「空手道」來捉螞蚱!我們先把它趕到草叢中,然後,施展便兩只手一齊撲了上去,沒想到那隻螞蚱一跳,竟飛起來了,把我們嚇一跳。螞蚱飛了一段路,又落在一叢草上。我們輕輕走近那一叢草,仔細看,看見那隻螞蚱落在一個草葉上。我輕輕地用塑料袋套下去,啊,套住了!施展趕緊用手伸進去捉,捉著後放入另一個袋子中。有了經驗的我們,開始滿地的找螞蚱,不一會,由於我們的默契配合,抓住了幾十隻螞蚱。而我和施展也找回了久違了的童心!
第二天,我們驅車去南北湖景區。南北湖山不高,但層巒疊翠,水不深,但曲折蜿蜒。太像西湖,卻比西湖更幽靜,更有鄉村氣息。你看,湖邊垂柳婀娜多姿,風梳理著她那美麗的長發;山上的松樹清翠欲滴,秋風吹過,松濤陣陣。沿著湖堤,走到棧橋中央時,我抬眼向四外望去:左邊是水,右邊是水,前邊是水,後邊是水,這水碧波盪漾,沒有一點污穢,望採納!
③ 悠久的人類歷史是一部創造奇跡的歷史。試舉例說明古代人民創造了那些奇跡。
例如古埃及人民創造的奇跡:古老的象形文字、金字塔建築群、天文歷法、製作木乃
伊的技術等。精神:古代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歷史。從他們身上我們可以學習 勤勞勇敢、探索創新、執著而又富有幻想等精神。
④ 觀徐州歷史博物館有感
徐州博物館位於和平路,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雲龍山對面,是徐州市人民政府在1960年在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時行宮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
理論性的介紹就到此。
其實一直都知道雲龍山的對面就是博物館,對於我們這些雲龍的學生來說,走十分鍾就到了,但是對這種這么具有歷史感的地方實在是沒什麼興趣,所以當我禮拜天下午去的時候,我甚至覺得,這種地方肯定沒什麼人參觀,這年頭,還會有什麼人會要去博物館啊。
博物館正在修建當中,正對雲龍山的大門被圍住了,要從西邊的小門繞上去。進入博物館大門的那個通道真的是很有感覺,能夠想像那時候皇帝那麼長的一條大道上,旁邊整齊的站著士兵,後面緊跟著隨身的侍女。那場面一定是非常隆重的。雖說這里是重建的。
博物館真正的應該分為三層。博物館一樓西邊是個賣紀念品的地方,在這樣一個神聖的地方,出現這么物質的東西,難免覺得有點不搭調。繞了一圈就走了。北邊、東邊那個展廳竟然沒有開,畢竟遊客不多。上了二樓,也只開了東西兩個展廳。據說統稱都是「漢室遺珍」,集中展示徐州出土的兩漢文物。其中比較吸引我的是那兩個玉衣,據說是從火山劉和墓出土,用2000多塊上等的新疆和田玉片製成。可是,這個玉衣是全封閉的,面部都不露出眼睛、鼻子、嘴巴。二樓還有一個讓我比較感興趣的就是兩個房間,是皇後的廁所和洗澡間,和現在的沒什麼差別、造型都差不多,頓時讓我覺得古人真是很聰明的啊。三樓是很多的俑人,造型各異。頓時覺得從這些俑人的穿著打扮上,能為歷史學家研究漢代的服飾發型妝容文化上做出很大的貢獻。從解說員那裡聽到:漢代以瘦為美,尤其是腰瘦。所以很多女俑都是瘦瘦高高的,然後在腰的部位特別瘦。在一個獨立開來的玻璃展廳里是一個扎著兩個發髻的姑娘,叫「陶持笏女俑」,面部是胡人形象,高扎雙髻,上著短衣,下穿燈籠褲,雙手拿著笏板,面部刻劃生動,非常可愛,和現在的小女孩沒什麼區別。在這個展廳里還有一個大的玻璃展廳,裡面是一群樂舞俑。後面有的人在撫琴,有的人在敲磬,有的人在吹笙,前面的人是在跳一種楚舞。他們的袖子都非常的長,這樣擺動起來非常的好看,但是解說員說這種舞在那時候非常通俗,和現在的街舞差不多。在西展廳展示了一些青花瓷還有那時候女人們用的發簪、耳環,都是非常的高貴。三樓還有一個清式傢具的展示,不知道為什麼,我腦子里馬上就浮現出紅樓夢的場景。紅木傢具,大理石的桌面、彷彿真的像穿越了一般。
在博物館饒了一圈、徜徉在漢文化的海洋之中。過去對兩漢真的不怎麼了解,畢竟離我們太遙遠。但是我們現在在徐州的上學,應該去了解它的文化歷史,並且能向別人介紹,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徐州漢文化的源遠流長。
⑤ 廣州近代史博物館觀後感
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灑滿革命烈士鮮血的歷史,是一部仁人志士探索前進的歷史。百年來,不計其數革命志士為了探索中國前途,為了中國的獨立自主,為了中華民族的富強,為了中國人民應有的人權,更為了中國的統一強大,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英勇獻身。
穿過廣州近代歷史博物館長長的走廊,我們看到了1839年林則徐在虎門英勇地將那一箱箱罪大惡極的鴉片銷毀;看到了廣州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留下來的炮台和武器;看到了洪秀權的畫像,想到了太平天國運動。接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洋務運動爆發,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一個沉積幾千年的民族一次又一次地被蹂躪、瓜分和凌辱。六君子的血跡仍未褪色,鴉片戰爭的硝煙依然彌漫,北洋水師的覆沒依舊歷歷在目,黃花崗前的血河還在流淌,三民主義口號剛剛響起,隨即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又籠罩在整個中華大地。在博物館中彷彿歷史重流,一切的一切都感受到那個時代帶給我們的震憾,感覺著中國人民一步步走來的不容易。漫步在博物館的長廊,思索著近代的中國,心靈得到了洗禮,不禁贊嘆革命烈士的愛國主義精神,更加激發了我的愛國主義精神。我堅信在不久將來,中國一定會變的更強大、更繁榮、更昌盛。
展館內革命烈士的血衣和就義前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字里行間滲透著對家人的牽掛和內疚,深情的表露中又真切地體現了「他們先天下之優而優、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寬廣胸襟與深明大義的豪邁氣概。回首歷史,從「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譚嗣同,到「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的林覺民,從「為了明天的青年能夠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相愛,我們死而無憾」的周文雍、陳鐵軍,到視死如歸的江姐,他們的豪言壯語,他們的真情流露使我更加堅信中華民族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懷壯志豪情的人民。
一曲悲壯的革命的歷史告訴了我,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告訴了我,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們的英雄本色告訴我:在我們民族最危險的時候,總有一批仁人志士,他們心懷一種超越人世間任何艱險的信念,在黑暗中不斷的探索,為了心中的理想,他們頭可斷、肢可折,為了全中國的大家,不惜犧牲自己的小家。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堅信:若祖國面對危機,當民族面臨危難時,一定會有更多這樣的人為了信念與理想毫不猶豫的獻出自己的鮮血,因為我們骨子裡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我們都是中國人。
在我國歷史上,愛國主義從來就是動員和鼓舞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抵禦外來侵略和推動社會進步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我們的國家和民族自強不息,具有偉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從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到林則徐的「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從孫中山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到鄧小平的肺腑之言「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是每一個中國人成就偉大人格的根本所在。雖然我們沒有經歷過黃花崗起義,雖然我們沒有經歷過祖國生死存亡之際最黑暗的日子,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雖然我們的生活相對是寧靜的,但是青春與激情將永遠伴隨我們,報效中華的赤子之心將永不變更。我們深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們更加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忠於黨,隨時做好為共產主義事業奉獻自己一切的准備。我會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嚴格要求自己,將自己的愛國主義激情轉化為實際工作學習中永不熄滅的熱情和永不放棄的堅持。具體到實際工作學習中,就要做到不怕困難、迎難而上,認認真真想問題,踏踏實實幹事情。在本職崗位上爭先進,在日常工作中創優秀,在大是大非前樹形象,用自己的行動促使創先爭優活動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為加快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添磚加瓦,提速增效。在「三思三創」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中,解放思想、轉變作風、爭創一流。牢固樹立服務發展、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意識,創新工作機制,創新工作方法,扎實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新發展。
參觀完廣州近代史博物館,再看看眼前繁華的廣州,環顧四周,昔日的小漁村已經聳起一排排機聲轟鳴的廠房;山脊上高速公路輸送著文明和富強;溢綠滴翠的田野襯托出農家欣慰的笑臉;座座大橋像條條彩虹模架在峰嶺之間,眼前的一切告訴我昨天已經遙遠,時代在飛速前進、民族在展翅高飛、巨龍在扶搖直上。先驅和烈士們若有知,一定會為民族的強大而熱淚盈眶。
希望在於奮斗,未來在於行動。民族的命運掌握在我們這代人手中,祖國的昌盛系於我們一身。我為歷史博物館所記載的深重歷史而震撼和感動,而我更愛它美好的未來,因為那將是我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讓我們在未來不同的崗位上都書寫下光輝燦爛的一筆,在未來的史冊中匯成輝煌的篇章。
⑥ 我是一名在校學生,學的是電氣專業,我想讓在大學的生活更充實寫,想看些有關管理學的書,請給些建議。
管理學
現代企業管理
方與圓
人際關系學
經濟管理學
多做兼職,參加學校、社團,協會的幹部競選,活動!鍛煉自己!希望能幫助你!
⑦ 席慕容的簡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於四川,成長於台灣,父母皆為來自內蒙古的蒙古族,蒙古語名為穆倫·族公主。在父親的軍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於四川。
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台北師范藝術科,後又入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畢業後任台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
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詩集《七里香》,一年之內再版七次。其他詩集也是一版再版。
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
1963年,席慕蓉台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1966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完成進修,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等多項獎項。
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七里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
(7)歷史博物館沉悶遙遠擴展閱讀
獲獎記錄:
1966年,獲得最佳優等第一獎、杜特龍·德·特利基金會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頒發之金牌獎及比利時王國金牌獎。
1967年, 參加在比京舉行之「歐洲藝展」,得歐洲美協等頒發之兩項銅牌獎。
1981年12月,《出塞曲》得唱片類最佳作詞金鼎獎。
2002年,受聘為內蒙古大學名譽教授。
2013年,獲得「中華文化人物大獎」 。
2014年,獲得台灣年度詩選「年度詩獎」 。
2017年12月,席慕蓉作詞、呂學東作曲、姜麗娜演唱《故鄉的歌》獲第十屆中國金唱片獎民族類最佳原創單曲獎。
⑧ 海底2萬里中請用簡潔的語言講述龐然大物引發的恐慌
海底兩萬里》1870年出版,是世界科幻小說的經典。小說通過皮埃爾·阿龍納斯教授第一人稱的敘述,展開了他乘潛艇在海底航行兩萬里的驚險情節。人們對這部小說的評價往往注重一點:預言了潛艇的發展。事實上,凡爾納當時並沒有這個意圖。為了增加他的探險故事的新奇感和吸引力,他只是設想了一種可在海底高速持久運行的船隻。然而,我們可以說,這部小說更重要的意義還在於作者激發了讀者對科學的熱情,對人生的追求和對社會的理解。
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一些船隻發現了一個閃閃發亮的怪物,它身長數百米,偶爾浮出水面。在不少船隻受到這怪物攻擊而沉沒之後,美國政府派出護衛艦「林肯號」前去跟蹤追捕。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應邀參加,這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教授,曾經撰文探討過這海洋怪物,認為是一頭巨大的獨角鯨。
「林肯號」在大海里游弋了三個星期,卻一無所獲。一天晚上,教授正在甲板上欣賞夜景,猛然發現漆黑的水面突然閃現紅光,接著冒出一個龐然大物。教授奔回船艙報告了艦長,護衛艦隨即向怪物駛去。臨近時加拿大捕鯨叉手尼德·蘭猛力投出鋒利的鯨叉,只聽得「當」的一聲,彷彿撞擊在鋼板上,毫無作用。護衛艦便開炮射擊,可是炸彈均被怪物的尾部彈出,濺起一片浪花。怪物似乎被激怒了,從頭上噴出兩股水柱,向護衛艦右舷猛力襲來,隨著轟隆一聲巨響,教授、他的僕人康塞爾和鯨叉手三人被拋入水中。教授很快就失去了知覺。
教授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一個鐵屋子裡,身邊坐著康塞爾和尼德·蘭。他大惑不解。兩位陌生人進來向他們致意,可是教授試用了幾種語言,他們都聽不懂。正在為難之時,他們的主人出現了。他身材高大,目光炯炯,用法語作了自我介紹。他叫尼摩,自稱與整個人類斷絕了關系。他說雖然他們已成了他的俘虜,但仍享有自由。只是為了保密,他不會釋放他們,而且要求他們唯命是從。
教授雖然對失去自由感到難過,但是他還是被神秘的潛艇和海底的奧秘所吸引。在尼摩的邀請下,他們三人參觀了他親自設計建造的「鸚鵡螺號」。盡管它的部件是拼湊起來的,可船體堅固,結構合理,承受得起海水的沖擊和高壓。艇內有漂亮的客廳,舒適的卧艙,圖書閱覽室和娛樂場。潛艇的電力和氧氣都是從海水裡提取,能在海底停留很長時間。食物也是取自海洋,有些美味的魚教授從未品嘗過。布是由海洋纖維織成,煙葉來自海草。尼摩還讓他們參觀了獵取海洋動物的槍支和便於在海底行走的裝備。
「鸚鵡螺號」在太平洋里潛行。教授透過玻璃窗,一路觀賞著光怪陸離的海底景象和五光十色的深海生物。途經克利斯波島時,尼摩派人送來紙條,邀請他們三人到海底森林打獵。於是他們穿上潛水服,背上氧氣瓶,手持特別獵槍,穿過換壓艙,走在海底平原上。尼摩舉槍射中一隻大海獺,然後又殺了兩條海豚似的動物,滿載而歸。
潛艇到達加里曼丹附近時,食品告缺。教授他們三人決定上岸尋找蔬菜和野味。起初,他們運氣不錯,打死了幾頭野豬,採摘了不少水果。正當他們在沙灘上架起篝火准備烤肉時,突然受到土著人的襲擊。他們慌忙逃進小艇,駛向停泊在海中的潛艇。可是土著人乘上木筏,緊迫不舍。即使教授他們爬上潛艇,下了底艙,土著人仍然圍著潛艇,不肯散去。第二天一早,潛艇開艙換氣時,土著人果真紛紛爬上船來。可是他們的手一碰到欄桿,就驚叫著退縮了回去,原來金屬欄桿全部通了電。
潛艇駛入印度洋,在斯里蘭卡附近,尼摩邀請教授他們到海底參觀採珠場。這里盛產珍珠,最大的價值可達二百萬美元。教授興趣盎然地觀看印度人在海底採珠。突然,一條巨鯊張著血盆大口向印度人襲去,尼摩當即手執短刀,挺身上前與鯊魚展開搏鬥,尼德·蘭舉叉相助,正中鯊魚心臟。尼摩隨即把採珠人托出水面,還從自己口袋裡取出幾顆珍珠送他。教授從心底敬佩尼摩捨己救人的精神,並由此知道尼摩事實上沒有斷絕與人類的交往。
「鸚鵡螺號」從紅海進入地中海花了不足20分鍾。它是通過尼摩發現的海底通道潛行的,那時還沒有蘇伊士運河。
一路上,教授發現了不少驚人的事情。船至康地島時,尼摩從櫃子里取出許多黃金,派人乘小艇送出去。後來當潛艇駛入大西洋,停泊在維多灣海底時,尼摩又派他的船員潛水從海底沉船里搬上來裝滿金銀財寶的箱子。原來尼摩是利用打撈沉船里的財寶救濟窮人和從事科學探險的。在大西洋海底,尼摩陪著教授參觀沉沒已久的大陸——大西洲。他們觀賞了海底火山噴口吐出硫磺火漿的奇景,也察看了已成廢墟的龐貝城。
潛艇又向南極進發,它在成群結隊的鯨魚中間穿行。當尖頭鯨向長須鯨進攻時,尼摩出於對弱者的同情,指揮船員攻擊尖頭鯨。在此後的航行中,他們歷盡艱險,一會兒是冰山封路,一會兒是章魚圍攻,一會兒又是敵艦偷襲。尼摩以驚人的毅力和智慧,指揮全體船員,戰勝了一切。
歷經海底兩萬里環球航行之後,潛艇在挪威西海岸遇上了可怕的大漩渦。教授無法知道潛艇捲入大漩渦之後的遭遇,因為他和他的同伴被漩渦拋入水裡後,在挪威的一個小島上僥幸脫險,而潛艇已毫無蹤影了。
本書是敘述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1866年所發生的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當時不少航行船隻在海上發現了一頭大「海怪」,並有船隻遭到「海怪」的襲擊。出於對航海安全的考慮,也是在公眾的呼籲下,由美國派遣了一艘戰艦對「海怪」進行追逐。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受邀參加了這次追逐活動。結果,追逐怪物的戰艦反被怪物追逐,並遭到「海怪」的兇猛襲擊。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兩位同伴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後便跟隨「海怪」周遊四海,探盡海底秘密,歷盡艱辛和風險。最後,他們因不堪海底世界過於沉悶的生活,又設法逃走,重回陸地。全書情節曲折,懸念迭出,引人入勝。想像力豐富,令人嘆為觀止。其中所展現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麗更令人興味盎然,是時也能使人從中學習到有關海洋生物、氣象、地理等方面的豐富知識。
《海底兩萬里》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1866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頌於世。
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作者獨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致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讀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⑨ 有米短短的現代詩///!!!~~~~~~
七里香
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
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
在綠樹白花的籬前
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
而滄桑了二十年後
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
微風拂過時
便化作滿園的郁香
---------------------------------------------------
一棵開花的樹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陽光下
慎重地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
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
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
山 路
我好像答應過你
要和你 一起
走上那條美麗的山路
你說 那坡上種滿了新茶
還有細密的相思樹
我好像答應過你
在一個遙遠的春日下午
而今夜 在燈下
梳我初白的發
忽然記起了一些沒能
實現的諾言 一些
無法解釋的悲傷
在那條山路上
少年的你 是不是
還在等我
還在急切地向來處張望
--------------------------------------------------------------------------------
出塞曲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
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隻有長城外才有的景象
誰說出塞曲的調子太悲涼
如果你不愛聽
那是因為
歌中沒有你的渴望
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
像那草原千里閃著金光
像那風沙呼嘯過大漠
像那黃河岸 陰山旁
英雄騎馬壯
騎馬榮歸故鄉
--------------------------------------------------------------------------------
抉 擇
假如我來世上一遭
只為與你相聚一次
只為了億萬光年裡的那一剎那
一剎那裡所有的甜蜜與悲凄
那麽 就讓一切該發生的
都在瞬間出現吧
我俯首感謝所有星球的相助
讓我與你相遇
與你別離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詩
然後 再緩緩地老去
--------------------------------------------------------------------------------
初相遇
美麗的夢和美麗的詩一樣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最沒能料到的時刻里出現
我喜歡那樣的夢
在夢里 一切都可以重新開始
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釋
心裡甚至還能感覺到所有被浪費的時光
竟然都能重回時的狂喜和感激
胸懷中滿溢著幸福
只因為你就在我眼前
對我微笑 一如當年
我真喜歡那樣的夢
明明知道你已為我跋涉千里
卻又覺得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
好像你我才初初相遇
--------------------------------------------------------------------------------
雨中的了悟
如果雨之後還要雨
如果憂傷之後仍是憂傷
請讓我從容面對這別離之後的
別離 微笑地繼續去尋找
一個不可能再出現的 你
--------------------------------------------------------------------------------
青 春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
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
卻忽然忘了是怎麽樣的一個開始
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
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雲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後的群嵐
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
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
含著淚 我一讀再讀
卻不得不承認
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
信 仰
我相信 愛的本質一如
生命的單純與溫柔
我相信 所有的
光與影的反射和相投
我相信 滿樹的花朵
只源於冰雪中的一粒種子
我相信 三百篇詩
反復述說著的 也就只是
年少時沒能說出的
那一個字
我相信 上蒼一切的安排
我也相信 如果你願與我
一起去追溯
在那遙遠而謙卑的源頭之上
我們終於會互相明白
--------------------------------------------------------------------------------
前 緣
人若真能轉世 世間若真有輪回
那麽 我的愛 我們前世曾經是什麽
你 若曾是江南采蓮的女子
我 必是你皓腕下錯過的那朵
你 若曾是逃學的頑童
我 必是從你袋中掉下的那顆嶄新的彈珠
在路旁的草叢中
目送你毫不知情地遠去
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
我必是殿前的那一柱香
焚燒著 陪伴過你一段靜默的時光
因此 今生相逢 總覺得有些前緣未盡
卻又很恍忽 無法仔細地去分辨
無法一一地向你說出
--------------------------------------------------------------------------------
為什麽
我可以鎖住筆 為什麽
卻鎖不住愛和憂傷
在長長的一生里 為什麽
歡樂總是乍現就凋落
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時光
--------------------------------------------------------------------------------
盼 望
其實 我盼望的
也不過就只是那一瞬
我從沒要求過 你給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
與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愛過一次再別離
那麽 再長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時
那短短的一瞬
--------------------------------------------------------------------------------
送 別
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
不是所有的話都來得及告訴你
內疚和悔恨
總要深深地種植在離別後的心中
盡管他們說 世間種種
最後終必成空
我並不是立意要錯過
可是我 一直都在這樣做
錯過那花滿枝椏的昨日
又要錯過今朝
今朝 仍要重復那相同的別離
餘生將成陌路
一去千里
在暮靄里
向你深深地俯首
請為我珍重
盡管他們說 世間種種
最後終必 終必成空
--------------------------------------------------------------------------------
接友人書
那辜負了的
豈僅是遲遲的春日
那忘記了的
又豈僅是你我的面容
那奔騰著向眼前涌來的
是塵封的日 塵封的夜
塵封的華年和秋草
那低首斂眉徐徐退去的
是無聲的歌
無字的詩稿
--------------------------------------------------------------------------------
野 風
就這樣地俯首道別吧
世間哪有什麽真能回頭的
河流呢
就如那秋日的草原 相約著
一起枯黃萎去
我們也來相約吧
相約著要把彼此忘記
只有那野風總是不肯停止
總是惶急地在林中
在山道旁 在陌生的街角
在我斑駁的心中掃過
掃過啊 那些紛紛飄落的
如秋葉般的記憶
--------------------------------------------------------------------------------
悲 歌
今生將不再見你
只為 再見的
已不是你
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現
再現的 只是些滄桑的
日月和流年
--------------------------------------------------------------------------------
渡 口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從此生根
浮雲白日 山川庄嚴溫柔
讓我與你握別
再輕輕抽出我的手
華年從此停頓
熱淚在心中匯成河流
是那樣萬般無奈的凝視
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
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
而明日
明日又隔天涯
--------------------------------------------------------------------------------
無怨的青春
在年青的時候
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
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她
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
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 那麽
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暇的美麗
若不得不分離
也要好好地說一聲再見
也要在心裡存著感謝
感謝她給了你一份記意
長大了之後 你才會知道
在驀然回首的一剎那
沒有怨恨的青春 才會了無遺憾
如山崗上那靜靜的晚月
--------------------------------------------------------------------------------
鄉 愁
故鄉的歌 是一支清遠的笛
總在有月亮的晚上 響起
故鄉的面貌 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望
彷彿霧里的 揮手別離
離別後
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永不老去
--------------------------------------------------------------------------------
愛 你
在我心中盪漾的 是一片飄浮的雲
你盡管說吧 說你愛我或者不愛
你盡管去選擇那些難懂的字句
把它們反反復復地排列開來
你盡管說吧 朋友
你的心情 我都會明白
你盡管變吧 變得快樂或者冷漠
你盡管去試戴所有的復雜的面具
走一些曲折的路
你盡管去做吧 朋友
你的心情我都會明白
人世間 盡管有變遷
友朋里 盡管有難測的胸懷
我只知道 朋友
你是我最初和最後的愛
在迢遙的星空上 我是你的
我是你的
永遠的流浪者 用漂泊的一生
安靜的守護著
你的溫柔 和你的幸福
可是 朋友
漂流在恆星的走廊上
想你 卻無法傳遞
流浪者的心情啊
朋友 你可明白
愛你 永遠
--------------------------------------------------------------------------------
與你同行
我一直想要 和你一起 走上那條美麗的山路
有柔風 有白雲 有你在我身旁
傾聽我快樂和感激的心
我的要求其實很微小 只要有過那樣的一個夏日
只要走過 那樣的一次
而朝我迎來的 日復以夜 卻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
還有那麽多瑣碎的錯誤 將我們慢慢地慢慢地隔開
讓今夜的我 終於明白
所有的悲歡都已成灰燼 任世間哪一條路我都不能
與你同行
--------------------------------------------------------------------------------
暮 色
在一個年輕的夜裡
聽過一首歌
輕憐 纏綿
如山風拂過百合
再渴望時
卻聲息 寂滅
不見來蹤 一無來處
空留那月光 浸人肌膚
而在二十年後的一個黃昏里
有什麽與那一夜相似
竟而使那旋律翩然來臨
山鳴鼓應 直逼我心
回顧所來徑啊
蒼蒼橫著的翠微
這半生的坎坷啊
在暮色中
竟化為甜蜜的熱淚
--------------------------------------------------------------------------------
蓮的心事
我 是一朵盛開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見現在的我
風霜還不曾來侵蝕
秋雨也未滴落
青澀的季節又已離我遠去
我已亭亭 不憂 也不懼
現在 正是
我最美麗的時刻
重門卻已深鎖
在芬芳的笑靨之後
誰人知我蓮的心事
無緣的你啊
不是來得太早 就是
太遲
--------------------------------------------------------------------------------
請別哭泣
我已無詩
世間也再無飛花 無細雨
塵封的四季啊
請別哭泣
萬般 萬般的無奈
愛的餘燼已熄
重回人間
猛然醒覺那千條百條 都是
已知的路 已瞭然的軌跡
跟著人群走下去吧
就這樣微笑地走到盡頭
我柔弱的心啊
請試著去忘記 請千萬千萬
別再哭泣
--------------------------------------------------------------------------------
樹的畫像
當迎風的笑靨已不再芬芳
溫柔的話語都已沉寂
當星星的瞳子漸冷漸暗
而千山萬徑都絕滅蹤跡
我只是一棵孤獨的樹
在抗拒著秋的來臨
--------------------------------------------------------------------------------
禪意(-)
當你沉默地離去
說過的或沒有說過的話 都已忘記
我將我的哭泣 也夾在書頁里
好像我們年少時的那幾朵茉莉
也許 會在多年後的一個黃昏里
從偶而翻開的扉頁中落下
沒有芳香 再無聲息
窗外 那時也許正落著細細的
細細的雨
--------------------------------------------------------------------------------
禪意(二)
當一切都已過去
我知道
我會把你忘記
心上的重擔卸落
請你 請你原諒我
生命原是要不斷地受傷和不斷地復原
世界 仍然是一個
在溫柔地等待著我成熟的果園
天 這樣藍
樹 這樣綠
生活 原來可以這樣的安寧和美麗
--------------------------------------------------------------------------------
霧起時
霧起時 我就在你的懷里
這林間 充滿了濕潤的芳香
充滿了那不斷要重現的少年時光
霧散後
卻已是一生
山空湖靜
只剩下那 在千人萬人中
也絕不會錯認的背影
--------------------------------------------------------------------------------
歷史博物館
——人的一生,也可以象一座博物館嗎
一
最起初 只有那一輪山月
和極冷極暗記憶里的洞穴
然後你微笑著向我走來
在清涼的早上 浮雲散開
既然我該循路前去迎你
請讓我們在水草豐美的地方定居
我會學著在甲骨上卜凶吉
並且把愛與信仰 都燒進
有著水紋雲紋的彩陶里
那時侯 所有的故事
都開始在一條芳香的河邊
涉江而過 芙蓉千朵
詩也簡單 心也簡單
二
雁鳥急飛 季節變異
沿著河流我慢慢向南尋去
曾刻過木質觀音渾圓的手
也曾細雕著 一座
隋朝石佛微笑的唇
迸飛的碎粹之後 逐漸呈現
那心中最親愛與最熟悉的輪廓
在巨大陰冷的石窟里
我是謙卑無怨的工匠
生生世世 反復描摹
三
可是 究竟在哪裡有了差錯
為什麼 在千世的輪回里
我總是與盼望的時刻擦肩而過
風沙來前 我為你
曾經那樣深深埋下的線索
風沙過後 為什麼
總會有些重要得細節被你遺漏
歸路難求 且在月明的夜裡
含淚為你斟上一杯葡萄美酒
然後再急拔琵琶 催你上馬
那時候 曾經水草豐美的世界
早已進入神話 只剩下
枯萎的紅柳和白楊 萬里黃沙
四
去又往返 彷彿
總有潮音在暗夜裡呼喚
胸臆間滿是不可解的溫柔
用五彩絲線綉不完的春日
越離越遠 雲層越積越厚
我斑駁的心啊
在傳說與傳說之間緩緩遊走
五
今生重來與你重逢
你在櫃外 我已在櫃中
隔著一片冰冷的玻璃
我熱切地等待著你的來臨
在錯諤間 你似乎聽到一些聲音
當然你絕不可能相信
這所有的絹 所有的帛
所有的三彩和泥塑
這櫃中所有的刻工和雕紋啊
都是我給你的愛 都是
我歷經千劫百難不死的靈魂
六
在暮色里你漠然轉身 漸行漸遠
長廊寂寂 諸神靜默
我終於成木成石 一如前世
廊外 仍有千朵芙蓉
淡淡地開在水中
淺紫 柔粉
還有那雪樣的白
像一副佚名的宋畫
在時光里慢慢點染 慢慢湮開
-------------------------
這些全部都是席慕容的
⑩ 想要閱讀表現學校生活的作品,可推薦什麼書
我的學習
過去只從歷史認識政治二字的意義,政治和統治在我意識中即二而一,不過是少數又少數人,憑著種種關系的權力獨占。專制霸道,殘忍私心是它的特徵。寄身於其間經營活動的第一手人物,則多不折不扣的官僚。依附強權,諂上騙下,以利相合,以勢相傾是它的特徵。辛亥革命後十餘年的政局變動,更說明這個上層機構,實在已腐朽不堪。我二十歲以前所理會的政治,不過是一種使人恐怖、厭惡,而又對之無可奈何的現實存在。我的空洞的社會理想,即生長於這種環境背景中。
為學習文學和文化,自以為工作宜屬於思想領域而非政治領域,所以對當時政治現狀絕望,但屬於社會科學范疇內的社會思想學說,卻因零散閱讀,從那些作品中,感印到一種洋溢的哲思和詩情。明白一切社會思想著作之所以引人入勝,使世界上千千萬萬讀者,能從作品中得到熱情的鼓舞,實由於這類作品,也是科學也是詩。不斷擴大深入到世界上優秀思想家、藝術家、組織家,以及萬萬千千素樸誠實年青生命中,作成萬千種不同的發展,人類關系才因之完全重造,改變了世界面貌,形成人類進步史奇跡。但是唯心論和唯物論,科學和玄學,當時卻無選擇的陸續侵入我觀念意識中,因此對我的影響,也就混亂而無章次。
這個思想發展,和更長遠一些的生活背景有關連。我生長於湖南鳳凰縣,地方在湖南原屬湘西邊遠落後縣份。地方多外來商人屯丁和苗民混合居住,由習慣上的歧視和輕視,歷來都一例被省中人叫作「鎮筸苗子」。滿清政府為壓迫這個區域的人民,土地早全部收歸官有,小小縣城即駐防有一個總兵一個兵備道。辛亥革命人民起義失敗,城區四郊殺人到數千,犧牲的大部是苗人。由辛亥到五四,在分解中的封建政治,軍閥割據火並,是這個時期的社會特徵,影響到湘西也是一樣。大小軍人土匪的反復砍殺,貪官污吏惡鄉保橫征暴斂,鴉片煙普遍種,普遍吸,上貨時多五百石八百石向下運。
我其時在一個地方部隊中作小職員,記得僅僅一個書記處,就有二十來盞煙燈日夜不息!我原出身於破產地主舊軍人家庭子弟,從這種可怕環境背景中長大,階級本質宜有向上爬意識,生活教育卻使我向下看。我若承認社會現實是對的,即必然變成其中一分子,想方設法騎在人民頭上,用同樣不公不義方式爭取權力和財富,再用鴉片煙,毒害自己。我由於否定這個現實,五四運動的微波余浪,把我推送到了北京城。
北來的目的是習文學和文化,最先具體接觸到的,卻又是鮮明著目的政治。即舊軍閥總崩潰前夕,皖、直、奉、豫、晉以地方為單位的北方軍閥,正用人民作賭注,進行瘋狂內戰,走馬燈一般此來彼去。另一群來自國內各省,代表地主、豪紳、官僚、流氓、買辦利益的八百國會議員,即寄附於這個政治現實情形下,分成若干小派系,縱橫離合,爭吵打鬧。國內因內戰十年,剝削加深,國家財富多轉到帝國主義者軍火商人手中,成為炮灰。人民卻窮困萬狀,無以為生。即在北京各大學教書的,每月也還得不到應得薪金十分一二。一個統治階級最上層,卻終日在討坤角,慶大壽,辦盂蘭盆會一類事情上努力用心。這個現象加深了我對政治二字的厭惡,也妨礙了我後來對政治更深一層的理解。
當時新知識思想領導方面,從五四起,對傳統採取的態度,雖同為否定,卻已見出了分歧。一部分因蘇聯十月革命成功得到啟示,深信中國社會也得全盤打翻,方有個轉機的,即強調階級斗爭為革命基本形式,陳獨秀李大釗是代表。一部分以為社會革命不夠條件,走資本主義民主路線為較有希望的,即提倡學術救國,也還是極力主張打孔家店,卻避開了階級革命的迎面斗爭不提。胡適之吳稚暉是代表。前者最先即組織了學生和工農,特別是鐵路、礦山、海員、紗廠工人。後者卻在學校教育界紮根,並和民族工商業資本家發生聯系,再進而右轉,一部分即成為近二十年舊政治官場中上層文化點綴物,一部分又因之在學校中成為超政治的學者。我到北京時,左右思想陣容分化已明確。英美系學者正在討論科學玄學,為一堆抽象名詞糾纏得極熱鬧。得到一種印象,即這些學者名流對明日社會,怕做不了什麼事。當時文學翻譯介紹佔了國內出版物主要地位,因之十九世紀一些有世界性的文學作家,在他們的時代環境中,如何通過了長時期辛苦勤勞,和傳統政治勢力及宗教迷信作反抗斗爭,把工作推進,與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初期的世界文化史、社會思想發展史,發生緊密聯系的情形,中國年青人不免心嚮往之。我是千百青年之一,既深信國家真實進步,是切實有用知識代替專橫霸道權力,理性代替迷信,自然更容易得到啟發,深信通過文學,注入社會重造觀念於讀者,是一個必然有效方式。但是,新的方面雖氣勢壯大,實在成就還不多。想用新文學打倒禮拜六派,打倒讀經復古及香艷詩派,十分容易。想用它來作新的經典,瓦解舊社會上層組織全部,事情就並不簡單。
我個人當時認識,則以為凡事既近於創始,前路實攸遠,必須有人不太注意近功小利,來作長途跋涉。工作有些困難,得戰勝困難。不可免要犧牲,或毀於傳統勢力的迫害,或由於其他矛盾,持旗引路的反而成為後來隊伍的墊腳石。總之,這工作得要人心地比較單純,充滿熱情和耐性,來努力個二三十年。且要有許多人,各帶著殉道者精神,披荊斬棘開發工作中各種不同的道路。人人說時代如一道偉大洪流,求有以自見即偉大,我卻意識到人在其間實在渺小之至。正因為理解到個人的渺小,和工作可能達到的限度,就用一個充滿悲劇性的工作態度,工作下來了。這態度就是用筆學習,試驗,再學習,再試驗。
我弄的原是短篇小說,也即是在文學中最不容易見好,五四以來卻又最引起讀者注意的一種工作。這工作特點,即任何抽象理論都無助於實踐。五四以來人喜說人生如戰爭,照我理解到的說來,這才真是一種長時期的戰爭!一面得戰勝自己文化落後的弱點,一面還得戰勝環境。每到工作陷於完全絕望中時,就用文學史上的古人遭遇來安慰自己。以為古今相去不多遠,德不孤,必有鄰,凡事沉默接受為合理。但如此一來,對於必需聯系政治和社會的群的關系,自然都逐漸的越來越隔離了。由於缺少對政治和文學聯系有深一層認識,我的階級立場自始即是模糊的。我的工作的積累,於是成了偽自由主義者群一個裝璜工具,點綴著舊民主自由要求二十年。而我也即在這個位置上胡寫了二十年。大革命,九一八,……社會新舊斗爭一系列的發展,我都一一見到,越來越復雜尖銳,我卻儼然游離於糾紛以外。生活依存於偽自由主義者群,思想情感反映於工作中卻孤立而偏左。
一面是社會接觸面不出同事和同學,一面是讀書范圍越雜亂。寫作精力正旺盛,而新出版業方興起,讀者群展開到了學校以外的現代企業中,工作受刺激和鼓勵,我成了一個寫短篇的熱鬧人。二十年來大部分作品多產生於這個時間內。
一部分作品,雖比較具進步性,另一部分作品,卻充分反映出一個游離知識分子的弱點,文字華靡而思想混亂,有風格而少生命。大部分是無助於人民革命,對年青人前進意志,更容易形成麻痹和毒害效果的。特別是用佛經故事改造的一些故事,見出是我的雜學的混合物。佛教的虛無主義,幻異情感,和文選諸子學等等的雜糅混合,再發展即成為後來的七色魘等極端病態的、邪僻的、不健康的格式。而促成這個發展的,還顯然有佛洛依德、喬依司等等作品支離破碎的反映。
政治斗爭時有張弛,而文學斗爭上隨之時而飈舉雲起,時而灰飛煙滅。兩種斗爭在曲折發展中又都不免聯合復分化,令人把握不定。我的孤立由此更易成為個人工作的藉口,主觀上且認是唯一進步必由之路。浸透一種感傷的心情,把歷史上一些作者比擬為太空諸星,以為各有照耀,各有千秋,還依然是一個整體。古今人雖相去千年萬里,恰如萬壑爭流,彼此終必到達人類進步的大海。因此雖活到二十世紀波瀾壯闊斗爭激烈的中國社會,思想意識不免停頓在十九世紀末的文學作家寫作意識領域中。政治斗爭的復雜和劇烈,使得大多數在學校里本來熱心政治的知識分子,亦多游離於政治以外,超政治或不關心政治,實非本來,事實只是對火辣現實害怕與逃避。我就是其中之一,卻於文字中還推廣了這個游離意見,以為清明而客觀。然而社會正是兩面逐漸分明,不容許有旁觀者的時候。我頭腦本已不宜繼續工作,情形卻欲罷不能。加之生活上的幾回挫敗,工作上的兩難見好,更嚴重還是一回傷寒,一回心臟衰弱,體力上的機能衰退,因之思想情緒即逐漸轉入一種病態,頭腦的木然低能和亢奮激情,交替而來。生活本極端枯寂,反映到文字反而分外狂熱。生活本退縮到一個極端狹小書房一角,思想又放縱恣肆,空闊無際。國內時正有千萬人為國家生存保衛而掙扎流血,即在我鄉村附近,也可見到一群群壯丁,骨瘦如柴,倒斃於公路旁,無人過問。我卻寫了些誇侈荒誕的戀愛小說。抗戰結束復員前後,國內萬千人都在為一個新社會原則,有所憧憬,和蔣記舊政治各方面作各式各樣的斗爭,且團結成一道戰線,有所行動,與人民革命的解放戰聯系配合。我還只是坐在一個二丈見方斗室中,做我對於社會國家的白日夢。一種完全脫離現實的觀念拼合,作品表面上為對於和平的渴望,事實上只不過是舊社會崩潰前夕,知識分子內怯外驕的彷徨無主處,充分反映到字里行間中。思想混亂情感亦有所滯塞,也說明一點事實,即在這個偉大社會、偉大民族、全面解放的前夕,大部分舊知識分子,精神上無所適從,思想情緒陷於紛亂矛盾,在分解蛻化過程中的意識形態有個相通處。
北京城是和平解放的。對歷史對新中國都極重要。我卻在自己作成的思想戰爭中病倒下來了。記得二十年前寫過一本小小自傳,提起三十年前初到北京,在旅客簿上寫上了自己名字時,末尾說,從此就來學一課永遠學不盡的人生了。這句話不意用到二十年後的當前,還十分正確而有意義。我在學習。先學習肯定自己得回自己,再否定自己。
向現實學習,明白現實沉重,錯綜與復雜,也明白一個人肉體和神經在極大挫折超過所能擔負重荷後,是種什麼情形。也明白個人以外更具體些。對於一己,則深刻認識只不過是千萬渺小生物之一,渺小之至。過去似乎還有些思想,有些理想,有些對於國家歷史文化和活生生的青春生命,深刻的愛,對於一切新事物充滿了天真的好奇和對人對事無比的熱情,而反映於工作中時,這一切且照例影響到文字,形成一種強烈氣氛,也有我,也有客觀存在種種聲音顏色與活潑生命,以及對於四時交替節令氣候的感觸。一病回復,對世事如有知實無知。對自己,作較深一點的認識,通常只是充滿一種不可解的悲憫。記得阮籍有兩句詩:「時變感人思,經冬復歷夏」,從住處窗前齊檐的向日葵,扭著個斗大花朵,轉來轉去,已經三次看到生長和枯萎。我想到我實忽忽倏倏過了三年,學習了三年。學習中體力稍回復,認識隨之而變,新的認識,即過去對世事若有知,其實為極端無知。
即在這種事事陌生中,得到黨的幫助,工作最先是轉到了歷史博物館,隨後又入革大,和七千人左右一個大群體,共同學了十個月,再回到博物館工作。越學越感覺無知。面對工作實際,只感到知識不夠用。但另外熟人卻一再說,書本知識目前對你沒有多用,應當學點別的。從書本以外活事物學習,特別是從有關國家重要政策文件,和國家進行的政策實施聯系,對你格外有用。
一年來全國性的對於《實踐論》的學習,有過許多文件引申論述,無疑對於現代教育哲學和大學校中高級知識分子的改造,有了極大的顯著的變化。惟就個人認識,則《實踐論》的偉大意義,卻不在乎為擴大闡釋此文件而作的無數引申,實重在另外萬萬人如何真正從沉默無言的工作中的實踐,即由此種工作生活的實踐,檢查錯誤,修正錯誤,再繼續發展和推進,不好的改好,好的要求更好。一切不離乎實踐,在朝鮮前線,在西藏,在首都中一個小小街政府辦事處,在大礦山和工廠中,這里或那裡,萬千種謹慎認真切實負責的行動,且指導了理論,補充了理論。萬千人在一切不易想像的困難中學習,而又得到彰明顯著的成果。後者對於國家面貌的改變,比起知識分子的文章重要多多。
如此如彼的反復學習,使我對於「政治高於一切」,和「集體主義」都有了點比較具體的認識,尤其是最近一些日子,和幾個青年工作幹部接觸,對於他們在黨的領導下學習文化的精神,都非過去所能想像。更從一個青年翻身農民的工作經驗和文化學習,正如上了一課切實的政治課。這個農民從小在鄉下看牛拾糞,小學未畢業又作了一年銀匠,後來轉到我家做做飯,幫他忙念念書。北京解放,入了革命大學第一班,畢業後分發到河北省一個半老區去作鄉村工作。兩年來用廣大土地和人民作師傅,學為人民服務,忠實謹慎的工作下去,鍛煉得完全變了一個新農民典型。敘述鄉村工作時,分析人事細膩和客觀周到,以及對於文化學習的手不釋卷精神,都遠非在城市中長大在學校里讀書的大學青年能比擬。讓我明白人的重造在過去不過是一些哲學家,一些文學家的單純空想,理想雖美永無實現性。必到這種理想原則和政治實際結合,才有可能。文化科學的進步知識,求普遍提高和展開,也必然得依賴於這種進步的社會制度,從一定步驟計劃中方能實現。任何人類的進步預言和優美理想,如把它放到一個能動的社會中,通過人民集體的實踐,即可證明是否能得到,行得通,而又對於多數人民有無利益。馬克思列寧主義政治哲學中的詩意,不僅浸透於文字中,重要還是能鼓勵能教育人成為一個素樸忠實的信仰者,革命實行家,充滿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忘我無私的熱情,去實踐,去斗爭,進而促進歷史發展成為一篇弘偉光榮無比的史詩。從這里學習聯系自己,才明白個人最大的缺點,即是對於實踐精神的極端缺乏。而再學習首先必然是回到人民隊伍中去為人民服務。
這個檢討則是這半年學習的一個報告。也即是我從解放以來,第一回對於個人工作思想的初步清算和認識,向一切關心過我的,教育幫助過我的,以及相去遙遠聽了些不可靠不足信的殘匪謠言,而對我有所惦念的親友和讀者一個報告。
凡事從理解和愛出發①
……手,根本無從下手。特別是許多書都必須放在手邊自由調用,無充分經濟力可作到,正如過渡者無舟楫橋梁,因掌握不住資料,任何理想通只是空空的,無辦法可言!過去以為陞官發財不容易,因為必有大本領的人才辦得到。至於讀書求知識,且一切為人而努力,總還可以希望。現在才明白也不是簡單事。能力強則百事左右逢源,無往不自如。不中用,則什麼事都辦不通。敦煌展兩個月,可惜不曾在會場中見到你。摸索四個月,倒是對於中古美術史中一小部門,學了一課,明白了些些問題。不廣,不深入,但碰著了一些待清理問題。
另外寄篇文章來,望看看。是有關工藝專題的。如何處置都好,不可用,一星期望還給我。抄了十來次,還是廢話一堆。有些見解還好,提出了個問題,只是普通編者看來,會以為不夠政治性的。
我讀書既少專精,又雜而不純,極大弱點是有理想而不善於實踐。不會搞錢,不會在一般性社交中和人應對調和有以自見,在工作中又特別不善於與人合作,或從打趣唱鬧方式聯系群眾。唯一隻是肯學習,不大私心,對人對事有熱情,常在忘我情形下求工作有益於人、有益於事而已。但是在工作中,其實也只是一個永遠敗北者。始終學下去,沒有一種學得好。始終用筆,於自己難滿意,於人更只形成一切隔離原因。時代變動大,由於缺少適應能力,終於如此萎悴毀去,也十分自然,不足異,不足惜,不足道。人的頭腦猶如機器,比較精細也就容易損傷,如經胡亂一拆散,或又毀壞了些零件,不易回復是意中事。國家事大,個人太渺小了,算不了什麼的!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限度,我已在種種方面盡了個新國家公民責任,更從種種方面學習忘我而利人,如體力神經還是因超過了所能擔負而毀去,也只有聽之。我們常說時代或歷史,這也是時代,是歷史!
國家基礎已確立,任何勢力都不可動遙但因為舊機構打毀,凡事在重新安排,不可免有些不接榫處,千頭萬緒待疏理。但是國家已日益好轉,個人不算什麼的!在革大時,有一陣子體力精神均極劣,聽李維漢講話說,國家有了面子,在世界上有了面子,就好了,個人算什麼?說的很好。我就那麼在學習為人民服務意義下,學習為國家有面子體會下,一 天又一天的沉默活下來了。個人渺小的很,算不了什麼的!
你工作怎麼樣?還忙得有條理沒有?有意義沒有?照我理解到的說來,有好些人雖忙卻並不曾能在工作上把效率提高,更有人因為照一般方式學習,反而把學習應有進度掉落的。說明一切問題實在摸索中,學習也還待改善。統盤籌畫式的學習,不是最合理辦法。望在工作、在學習上多努點力,為國家可多作幾十年事。凡事客觀些,會把工作搞得好些。
多學習文化,要格外努力,用處也多些。照我理解到問題說來,此後記者的工作,實在十分重要,文化知識要提高,才有可能反映到見解中,敘述和批評中。共同綱領常說「愛祖國文化,愛科學」,又說「普及第一」,許多事都得通過記者筆下來傳達。就目下說,普通記者是完成不了這個任務的。要完成,首先得提高自己。比如有關出版物的批評,文學藝術的批評與得失檢討,就需要有更多眼光深遠的提示,向作者向領導兩面常作具體而有益薦議。你年齡正是能廣泛吸收多方面知識時,務必要把興趣放寬些,將來用處多。明白方面廣,也才可望明白許多部門問題的相互聯系性。對別人成就知尊重,能無私心的去鼓勵,也正是愛國家最好而具體辦法。因為一切好處都是有傳染性的,能生長的,對國家向前發展有益有用的。個人如只看自己,不注意以外事情,易失於偏,不免孤立離群。集團如只看自己,不能善於理會自己以外的人和事,也易成為主觀的,非馬列的,更誤事,即損毀了有用器材而不自覺。馬列說知人,知人也不易!
你詩怎麼不寫下去?應當再寫下去。最有用是寫短篇小說,新時代應當有一種完全新型短篇出現,三兩千字,至多五千字。一切是新的,寫新的典型,變化,活動,與發展。這種新型文學作品,到現在還沒有見到。寫小說有好處,即對人客觀,尤其是因此理解人的善良。某種善良在時代過渡期是不甚適於生存的,適如無用,更可能害事。但一個人的本質總是要從善良發展的。一切文學都有個深度,即看作者對於「人」的理解,以及把它結合到種種不同人事上時的情形,及發展變化中的關系。更重要是善於處理他,表現他。一切作品偉大和深入,都離不開表現和處理。目下說,有政治覺悟似乎什麼都成,其實不成,還要點別的東西,要情感,要善於綜合與表現!這不僅是生活經驗和政治性高度熱情即可成事,還有些應當從更多方面來培養的東西。要一種厚厚的土壤,才可望發芽生根。也近於從人的本質上提高的問題,不是抽象教條和斗爭經驗即可成事。應從一切優秀作品取法,從文化各部門去學習,望把讀書學習領域展寬,會對於人,對於事,對於歷史文化,都可體會得深一些。
凡事從理解和愛出發,比對人只主觀的從打擊出發,會不同得多。因此生命會慢慢的日益豐富起來。因為在個人以外,還有千萬種不同哀樂,在各種不同情形中存在,發生。到真正的如此和文化史上各部門成就接觸時,你也就會得到很多很多啟發的!
文藝座談②還值得細讀,並和社會歷史發展聯系,作新的展開引申。作家和理論家都需要它,即一個記者,也得好好來使用它。馬克思或列寧,高爾基或魯迅,作品中都賦予一種深刻的詩意。這是文化史中極重要的一件事。一個偉大組織者,或一個記者,能把他的工作慢慢從發展中和偉大時代結合起來,一支筆自然得浸透一種詩的感興。就現在看看,文學作家中和記者中,這一點都太缺少了。這種詩的感興,不只是善於作文,還在真正有思想!文藝座談是有詩意充盈的,可惜學它的理論者或領導文運的人,還不甚能發展這個文件。
這個文件經典性,實遠比魯迅高爾基作品重要。
近來在報上讀到幾首詩,感到痛苦,即這種詩就毫無詩所需要的感興。如不把那些詩題和下面署名聯接起來,任何編者也不會採用的。很奇怪,這些詩都當成詩刊載,且各處轉登不已。《光明日報》上次有篇批評一個詩集的文章,看了覺得有同感。因為同樣無價值的詩是到處可見到,在印行,在流行的。使人痛苦不僅是作者的作品能流行,重要還是它有影響。那麼藝術或思想都不好的作品,可以自由出版,另外有些人對國家有益有用的精力,卻在不可設想情形中一例消耗了。這也就是歷史,是時代!文藝座談雖經常在人手邊,為人引用,毛本人和我們作群眾的究竟相隔太遠了。如何把許多有用精力轉到正常工作上,形成新的時代橋梁,更有效的使每一支有用的筆能得其用,不再一例消耗於無何有上,是他想不到的。巴金或張天翼、曹禺等等手都呆住了,只一個老舍成為人物③,領導北京市文運。事情如到只有領導者一人露面,不曾見更多年老的恢復用筆,年青的新成就不斷產生,領導方式還有問題,待改善,是顯明的。這些似乎不是記者的事情,但是記者如同時是一個真正向下看不是向上看的作家,會明白還是要想辦法來努點力,打破這個沉悶呆定情況。
時代十分活潑,文壇實在太呆板!
幾個月來在報上學《武訓傳》費去了萬千人的勞動時間④,你看過電影沒有?目前那麼把《武訓傳》提出來作全面學習,領導方面自然是有計劃的大事。但是國家那麼大的發展,文學思想上領導,正可作正面的用鼓勵和幫助方法,和一個宏抱萬有的偉大涵容和理解態度,讓過去能用筆的將筆重新好好使用,准備用筆的都得到真正扶助和機會來用筆,才是辦法!如只把個武訓來作長時期批評,武訓這個人其實許多人就不知道,少數人提到他時還可能會說是魯迅的……如托古射今,把現在人中有因種種原因工作一時和政治要求脫了節的情形,認為即是武訓的再生,即動員一切可動員的來批判,還是主觀上有了錯誤的結果。因為這個時代,哪裡還會有武訓?當時太平天國之革命,無從使武訓參加,很自然。
至於現在革命,哪是太平天國可比?革命者還自信不過似的比作太平天國,已不大近情,如再把時下人來比武訓,未免更遠了。因為事情明明白白,參加或擁護則活得事事如意,學武訓則倒霉到死,世界上還會有人學武訓來尋倒霉?如果有人始終和社會發展要求有游離情形,求解決問題還得從理解入手。使過去武訓追隨太平天國,是一種完全錯誤的推理。但使一個現代人信仰當前的黨的一切領導,沒有絲毫困難。一檢查偏向,去主觀,再莫把自己當成太平天國的英雄,也莫把人當成武訓來有意作踐,就什麼都不同了。
你歡喜音樂沒有?寫短篇懂樂曲有好處,有些相通地方,即組織。音樂和小說同樣是從過程產生效果的。政治中講斗爭,樂曲中重和聲。斗爭為從矛盾中求同,和聲則知從不同中求諧和發展。唯其不同,調處得法反而有個一致性,向理想奔赴如恐不及。這才真是藝術!政治藝術的最高處,應當是指揮者與作曲家共同的長處都能領會,實用,而將兩者長處集於一身。不想辦法鼓勵更多新作品代替《武訓傳》,來通過藝術娛樂方式教育千萬人民,只作破題令萬千人學習誦讀檢討,費力多而見功少,似乎不大經濟。即把一個導演、一個演員,並一個在墳墓中的武訓,完全罵倒,新的優秀作品還是不會憑空產生!
自然可能還有更深意義,我們一點不了解。但就學習情形說來,讓我想起五年前寫的一個短短文章,適如預言。當時很庄嚴的提出藝術宜從屬於政治,但如何從屬方式值得考慮。更重要是政治設計者對人毋必、毋固、毋我,知就器材解決問題,使人能善用其長,雖勞而不怨。如指揮一套交響樂,執事者各能盡職,各就崗位上表現自己。從全面政治設計,我們得承認毛澤東的偉大思想是在那麼運用到各方面的,歷史發展也即是在這種情形下躍進的。
但是在文學藝術問題上,對全國作家動員言,還不像是已組織成一個大樂章。希望慢慢的會可以轉好,即到了領導者真正理會到,領導的意義當如作曲,當如指揮樂隊時,許多事就不同了。目前罵武訓,許多人文章都隨聲附和,對武訓究竟是什麼,可並沒有知道。正如贊美魯迅,魯迅文章好處何在,有些什麼文章,也從不仔細認真看過。這也就是一種測驗,一種學習,世人多附和而少真知。
你們學認識武訓怎麼樣?看過別的電影沒有?只聽朋友說,電影方面實缺少優秀底本配合時代需要。但是一面上海還有許多游資投到新片上,一部分新片或比《武訓傳》還不如。公營片則在獨占方式下存在,不曾想辦法得到更多方面合作工作,主事者想不到國家政權還是人民同有的,影片攝制還有許多方面可以著手,比如文化教育短片子,在國內外也就還有作用,也能從教育觀眾中還賺錢!不從各方面打算,自然只好等傑作,不然倒是映梁山伯故事了。昨在《人民日報》正式來談牛郎織女,可見新的東西太少了。領導方面自己在走回頭路。牛郎織女掌故弄不清楚,說神話傳說當然也不透。沒有教育效果。其實就還有多少歷史短片,文化短片,和近三十年小說可以選製成短二三卷片子,且對於這些作者,是一種用力少而效果大的團結統戰工作,並對於他們是一種大鼓勵!那麼經濟的事無人考慮到,《武訓傳》討論還在占報紙可貴篇幅,事自然就難說!也許我們知道的事太少了,實際上正有百十種大革命歷史性劇本在排演。
我在這里每天上班下班,從早七時到下六時共十一個小時。以公務員而言,只是個越來越平庸的公務員,別的事通說不上的。生活可怕的平板,不足念。真正可念的,還是那幾十萬為守中國大門而掙扎於炮火下的志願軍。應當對這些英雄表示無比敬意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