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二歷史選修一考點(人教版)我們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幫幫忙整理下重點考點
高二年級歷史選修一復習專用講義
梭倫改革 商鞅變法 孝文帝改革 俄國農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維新 戊戌變法
1 經濟 經濟發展受到阻礙;工商業發展 生產力發展要求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經濟上出現封建化趨勢 資本主義發展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 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政治 平民與貴族矛盾尖銳;工商業奴隸主要求分權斗爭 春秋戰國變法為其奠定基礎 政治制度欠缺,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農奴制統治黑暗,農奴起義騷動不斷 幕府統治危機,基礎動搖,起義不斷。 民族危機的加深
階級 工商業奴隸主的形成 新興地主階級力量壯大 資產階級壯大,倒幕派形成,武士成為主力。 資產階級力量壯大,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思想 法家思想提供理論基礎 漢文化的影響 西方啟蒙思想的影響;要求改革的新思潮湧動 西方啟蒙思想的影響 西方啟蒙思想的影響;早期改良思想奠定基礎
個人 梭倫個人因素(愛國、軍事才能、首席執政官) 商鞅強烈的從政願望和秦孝公的改革決心 馮太後、孝文帝對漢文化的推崇 亞歷山大二世充分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 倒幕派及天皇傾向改革 庚、梁等人的愛國思想
其他 秦國(落後,改革無成效,有利條件,機遇) 起義不斷;民族融合和民族矛盾激化 克里米亞戰爭進一步激化國內矛盾 列強侵略,民族危機加深;明治政府成立 受日本改革影響;維新運動的興起。
2 改革 准備 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 商鞅被任命為左庶長,主持變法 登上皇帝位;推動統治者學習漢文化 公開討論;成立各種委員會 著書;上書;學會;辦刊;學堂。
3 改革 過程 解負令—財產等級制度—國家機構—經濟 公元前356年開始兩次變法(先後進行19年) 新制;遷都;移風易俗。 前期:二一九法令;後期:政治改革 1868年開始;1871年廢藩置縣;1889年憲法。 1898年6月,光緒帝《定國是詔》;9.28「戊戌六君子」事件
4 改革 目的 緩和矛盾,振興城邦,維護奴隸主統治 富國強兵,維護封建統治 鞏固統治,加速漢化和封建化。 維護地主階級利益;鞏固沙皇專制。 建立資本主義制度,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實行君主立憲,發展資本主義;挽救國家危亡
5 改革 內容 政治 解負令;規定佔有土地的最高限額;遺囑法;財產等級制度;恢復公民大會;建立四百人會議;設立公民陪審法庭 廢除世卿世祿制;實行戶籍制;推行縣制 俸祿制;推行新的租調制。 農奴獲得人身自由;村社負責改革實施;建立地主和城市自治機構;司法制度改革 1、廢藩置縣,建立中央集權;2、四民平等;3、頒布憲法,建立君主立憲。 官民上書;舉薦新政人才;精簡機構。
經濟 鼓勵農業生產;鼓勵發展手工業;改革幣制與度量衡;確立私有制;倡導節儉;懲罰游手好閑之徒。 廢除井田制;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統一度量衡和貨幣 易服裝;講漢話;改漢姓;通婚姻;改籍貫。 農奴可以購買一塊份地;首付後,其餘49年付清,男子服勞役。 土地改革;地稅改革;建立「樣板」企業;建設基礎設施;扶植、保護私人資本主義 鼓勵農工商業發展;提倡私人辦工廠;獎勵發明;設鐵路、礦物總局;創辦國家銀行;興辦郵政。
風俗 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實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尊儒崇經,興辦學校;恢復漢族的禮樂制度 習俗西化(服裝、飲食、建築、禮儀) 提倡女學、改易風俗
教育 燔詩書而明法令 鼓勵社會和個人辦學;、擴大大學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 建立近代教育體制;成立文部省;建立三級教育體制;教學內容改革 改科舉、廢八股;設京師大學堂;選派留學生;設立譯書局。
軍事 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 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軍事管理體系。 實行義務兵役制;改進軍事裝備;培養軍事人才。 新式軍隊;新式武器;新法練兵;增強海軍
6 改革 結果 雅典很快成為古希臘最繁榮的城邦 實現了富國強兵,讓秦國成為七國中的強國 加速北魏封建化,漢化和農業化過程 仍然是君主專制國家,但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實現民族獨立;對外擴張。 失敗
7 改革 性質 奴隸主階級挽救社會危機的改革 地主階級改革 封建化改革 資產階級性質改革 資產階級政治改革運動 資產階級的政治改革運動
8 改革 進步 解負令讓廣大平民成為享有自由權利的公民,形成民主政治必須具備的公民群體;打破了貴族專權的局面,讓工商業奴隸主分享了政治權力;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公民參與國家事務的權利;促進經濟發展,使雅典成為古希臘最繁榮的城邦;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中央集權建設由此開始,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秦軍戰鬥力,為下一步秦國戰略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為後來秦國統一全國奠定基礎 促進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推動經濟繁榮;緩和了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重新走上國家統一奠定基礎。 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促進了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在俄國傳播;促進俄國近代化歷程,是俄國歷史的轉折點。 確立君主立憲制度;廢除不平等條約,獲得民族獨立;加快資本主義發展,基本實現工業化,成為亞洲強國;成為亞洲殖民地國家實現民族獨立的榜樣。 愛國性:以變法圖強、救國圖存為目標,希望中國走向獨立民主和富強;進步性:是變革社會制度的初步嘗試;啟蒙性: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進了國人的覺醒;精神遺產,是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寶貴財富
9 改革 局限 改革具有折中性;下層公民不有享有充分的參政議政權利;氏族制度殘余仍然存在;貴族與平民的矛盾未得到根本解決 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加重對人民剝削和壓迫;未與舊制度劃清界限。 保留子大量殘余,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社會矛盾沒有徹底消除,又產生新的矛盾;改革是對農民的一次大規模掠奪,有欺騙性。 內容:具有不徹底性和濃厚的封建性;結果: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 內容:沒有涉及君主立憲;結果失敗,沒有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0 成敗 原因 工商業發展及工商業奴隸主階級的壯大平民的支持;梭倫個人因素(愛國、軍事才能、首席執政官,堅定決心,民主理念);順應歷史潮流。 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最高統治者支持;商鞅確立的「治世不一道,變國不法古」的正確指導思想;不顧個人安危,敢於和舊勢力斗爭;注意取信於民;措施全面,較為徹底。 順尖社會潮流(封建化;民族統一);內容全面,措施得力;3、馮太後的支持及孝文帝的決心和生殖力、民族融合趨勢的推動。 亞歷山大個人的認識;受西方啟蒙思想影響;正確的改革策略(准備、分期);對社會進行全面改革。 幕府體制的腐敗;內部離心力較大;採取正確的策略(先倒幕後改革);實施了符合國情的改革;有利的國際環境;西方科技文化的影響。 根本:資產階級維新派勢力弱小,頑固勢力強大;缺乏堅強的組織領導;脫離廣大人民群眾;寄希望於沒有實權的皇帝;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缺少有利的國際環境。
11 改革 特點 革命性、折中性 措施全面,比較徹底 措施全面,影響深遠 全面性,不徹底性。 全面性、不徹底性(與時代比較) 以經濟為主,不徹底性
12 改革 共性 改革共同點:1、順應歷史潮流;2、試圖挽救統治或民族危機;3、由最高統治者主導或在其支持下改革;4、都推動歷史進步;5、都涉及多方面內容,不是單一的改革;6、體現改革者的愛國情懷和創新精神;7、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曲折。
改革成功的原因:1、順應歷史潮流;2、最高統治者支持;3、正確的改革策略;4、關注或涉及下層人民利益;5、有利的國內國際環境;6、改革者的智慧及勇氣;7、改革內容符合國情;8、領導階級力量的強大;9、人民的支持。
本來是圖表形式的,簡單明了,可惜回答是就這樣了,如果想要圖表形式,可以給我個聯系方式,我發給你,希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② 高中嶽麓版歷史選修一1~10課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開始於 夏朝, 啟 即位後,王位世襲製取代了原始社會後期的禪讓制。②商朝繼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變化,有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設有相、卿士,地方設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西周。西周實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根本目的在於鞏固周王朝的統治。。義務:分封的諸侯有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影響: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 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後期,王權衰落,。由於諸侯勢力壯大,分封制受破壞。標志性事件就是楚王問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和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有大小宗之分,嫡長子系統為大宗,其餘為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大宗與小宗的關系不僅是家族等級(兄弟)關系,也是政治隸屬(君臣上下級)關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層),層層分封。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至高無上的皇權:①戰國時期,經過商鞅變法,秦王嬴政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規定封建最高統治者為「皇帝」,自稱「始皇帝」。③秦始皇規定:皇帝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皇帝用的玉印稱「璽」。全國的行政、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由皇帝總攬,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體現了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
2、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戰國時期官制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備的中央政權組織。②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為秦朝中央的三個最高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兼理國家監察事物。太尉負責全國軍事事務。軍國大事完全操縱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縣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在新兼並地區設縣,在邊地設郡。②戰國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郡縣。③秦統一後,在全國范圍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最高長官是郡守。縣是郡的下級行政機構,長官稱縣令或縣長。縣以下還有鄉、里等基層行政機構。⑤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統治機構其官職職責分工明確,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牽制,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①安定邊境,維護國家統一,擴大了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②頒布法律,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修馳道,開靈渠,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利於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③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專制,使人民處境惡劣,造成階級矛盾激化,爆發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
三、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①兩漢時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史稱「漢承秦制」。但又廢除秦朝苛法,有所損益。②漢朝實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習慣稱三公。③西漢漢武帝時用布衣為相,用身邊侍從、秘書為尚書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機構稱「外朝」。④東漢光武帝時擴大尚書台的權力,成為決策的中樞機構。⑤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體制。⑥隋朝以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最高統治機構。唐朝三省分工明確,相權一分為三。⑦隋唐時期,還在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是最高軍政機構,合稱「二府」。後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設三司使管理財政,削弱相權。⑨元朝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和樞密院,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行使宰相職權;以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①戰國和秦朝實行郡縣制,漢初繼承郡縣制,同時分封諸侯王國,郡國二制並行。郡守和丞相分別是郡和王國的最高行政長官。漢武帝時,解除王國軍政大權,分全國為13州,州作為監察區,設刺史。②東漢時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到東漢末年,州逐漸演變成地方行政區。地方行政區劃由郡縣兩級制轉變成州、郡、縣三級。③隋初,地方行政機構重疊,官多民少,隋文帝廢除郡級,形成州縣兩級制。④唐朝地方行政機構與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國為10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將道的監察長官改為觀察使,道逐漸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唐朝中後期,設置藩鎮,形成藩鎮割據局面。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減地方節度使權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宋朝地方政權分為州縣兩級,又將唐朝的「道」改為「路」,在州縣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邊遠民族地區設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⑦從漢至元,中央嚴格限制地方行政,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權。
中央 地方
秦 皇帝制度的確立,皇帝總攬全國政治經濟軍事一切大權。
中央設丞相(決策),御史大夫(監察),太尉(武事)
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廢分封,設郡縣,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命。
漢 漢承秦制,有所變化
漢初,三公九卿。
漢武帝:設立中朝,削弱相權。
東漢光武帝:設尚書台,皇帝總攬大權。 漢初,郡國二制並行,諸侯勢力坐大,對中央造成威脅。漢武帝後期設州為監察區,設刺史代表中央監察諸侯和地方高官。
東漢末年,州、郡、縣三級。
魏晉南北朝 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三省體制逐步形成。
隋 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三省 州、縣兩級
唐 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和尚書省(執行,下設六部),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君權的獨尊。此後歷朝沿用。 州、縣兩級,唐太宗設立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時道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形成(道)、州、縣。
唐朝中後期,節度使權力擴大,發展成藩鎮割據局面。
宋
最高行政機構 中書門下 二府
最高軍政機構 樞密院
分割宰相財政權 三司使
分割宰相行政權 參知政事
削弱相權,皇權進一步加強。
地方行政制度為路、州、縣
元
綜合漢蒙政治制度,中書省(行政,統領六部),樞密院(軍事),宣政院(宗教和西藏事務)。 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轄外,地方設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為最高長官,行省擁有大權。邊遠地區設宣尉司進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明 廢除丞相和中書省,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高峰。
明太祖設殿閣大學生,作為侍從顧問。成祖時內閣制確立。宣宗給閣臣票擬權。
地方設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揮司(軍政)和按察司(監察)三司。
清 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高於內閣、六部,皇權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時,設立南書房,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三足鼎立,集權於皇帝。
雍正時,設軍機處,軍機大臣筆錄和傳達皇帝旨意,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宰相制度的廢除:①明朝初,沿襲元朝制度,由左右丞相統轄六部,管理全國行政事務。②明太祖朱元璋廢除行中書省,設立布政司、都指揮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軍政和監察,合稱「三司」。後下令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內閣的創立:①明太祖廢丞相後,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②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決策,史稱「內閣」。內閣制度正式確立。③明宣宗時,又授予內閣大學士票擬權。④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而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⑤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對皇權起制約作用。
3、君主專制制度的頂峰:①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實行部落貴族共同議政的傳統。②皇太極設議政王大臣會議。還設內閣,置六部。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在六部之上。皇權受到很大限制。③康熙帝親政後,設南書房,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約,最後集權於皇帝。④雍正帝時,又設軍機處,由皇帝挑選親信的滿漢大臣充任軍機大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形同虛設,後相繼撤消,內閣也名存實亡,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⑤清朝統治者繼承明制,把君主專制制度推向頂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約束和監督。這種絕對君主制極大地妨礙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麼影響?
積極作用: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為康乾盛世的出現提供政治保證。
消極作用:皇權極度膨脹,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際,英國等西方國家先後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英國的光榮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等),建立起資產階級的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明清君主專制統治的空前強化,極大妨礙了社會的進步,從此,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
第二單元 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臘文明的搖籃
特點——地理環境因素影響
①經濟:三面環水,港灣眾多,特別是通向西亞的航路上遍布島嶼,有利於航海與文化交流。因此,希臘的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較發達。
②對外關系:由於航海與海軍對古希臘有重要意義,地少人多的古希臘人往往憑借這方面的優勢向海外殖民擴張。
③政治:希臘城邦的特點是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希臘城邦實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較充分的政治權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雅典民主政治
梭倫:根據財產的多少,把公民分為四個等級,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各級公民都可參加,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克利提斯:設五百人議事會,輪流執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發放觀劇津貼,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
意義:①創新性: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出民主的運作方式,為後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②優越性:多數人決策,使問題考慮得更全面;公職人員有多數人選舉產生,時期處於群眾的監督之下,減少了以權謀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進步: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發展,使希臘文明成為古代西方、乃至整個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僅僅是對公民群體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隸和它國公民,都沒有享有民主的權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職由選舉和抽簽產生,這種輪番而治極有可能導致極端民主化,導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十二銅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基本上是過去未成文的習慣法的匯編。他明確維護私有財產權和貴族的既得利益
意義:①是平民的勝利;(原因:因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決和量刑,貴族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
②這項法律是羅馬法的淵源,是羅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系最終完成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七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光榮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640年,英國成為共和國,1688 光榮革命
意義:實現了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願望,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權利法案》:1689
內容:①從立法、司法、財政、軍事等方面限制王權;
②把議會擁有的自由權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義:
①國王與議會關系: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限制;
②王權與法律關系:國王只能在憲法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力,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③統治方式變化:英國實行議會與國王集體統治,統治方式從人治轉向法制,英國社從此進入了長期穩定發展的時期
特點:議會權力至高無上,君主統而不治
責任制內閣:首相掌握國家大權
①「光榮革命」後,國王逐漸退出內閣,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內閣承擔實際行政職責,其權力和重要性也隨之增強;
②1721年,羅伯特•沃波爾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任內閣首相,主持內閣會,協調各部門的工作。責任內閣制形成;
③發展:19世紀中期,隨著選舉制的逐步擴大和兩黨制的發展,議會選舉變成兩個政黨之間的權力角逐,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上台組閣。
八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嚴重問題:①邦聯權利有限,無權征稅,不掌握兵權
②各州的權利很大,有權徵兵,征稅和發行貨幣
③各地經常發生騷亂,社會動盪
④美國在與歐洲各國的貿易中也常常屬於不利地位,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1787年,頒布聯邦憲法,
內容:①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權利高於各州
②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大權
聯邦制原則:規定了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包括總統、一個全國性的議會、一個聯邦司法體系;同時憲法讓各州保留了較大的自主權;
總統:最高的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憲法否決權、任命高級政府官員權力;
議會:財政權和立法權;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權、憲法的解釋權
分權制衡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約
兩黨制的形成與發展
19世紀二三時年代,是美國兩黨形成的重要時期,19世紀50年代中期,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對峙格局最終形成
九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張
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發
1791~~1792 君主立憲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國
1804~~1814 第一帝國
1815~~1830 復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國
1852~~1870 第二帝國
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
1875 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憲法
影響:共和體制最終確立,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度
⊙帝國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權任命帝國首相和帝國官員;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有權簽署和公布帝國法律並監督法律的實施;帝國軍隊由皇帝統率,軍官均由皇帝任命.總之,皇帝是最高權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是立法機構,行使立法權。帝國國會由選舉產生,但它不能組成代議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過任何一項對政府不利的法案,對政府沒有任何行政監督權,唯一對政府起壓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預算。
德意志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點
政體 國家元首及權力 政府產生方式 議會權力
與地位 權力
中心
英 君主立憲制 國王世襲;
國王僅扮演儀式性角色,是國家的象徵 內閣由議會選舉產生,並對議會負責,內閣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長,擁有最高行政權和創意立法權; 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德 皇帝是帝國元首,世襲;任命帝國首相和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簽署公布法律和監督法律實施,統帥軍隊,任命軍官; 皇帝任命首相與官員,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 直接選舉產生,不能組成代議制政府,對政府沒有監督權,只有批准預算權。 皇帝
美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民選產生;掌握最高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立法否決權、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和組織政府的權力; 總統任命政府高級官員,政府對總統負責 擁有有立法權、財政權,與總統、聯邦法院相互制約 總統
法 民主共和制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和軍隊最高統帥;由國民議會選舉產生;具有創議法律權、解散眾議院的權力;總統與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內閣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命令須經各部部長副署,內閣向議會負責。 擁有選舉總統權、立法權、創議法律權;總統和各部部長對議會負責,議會對政府行使監督權。 議會
核心特徵:代議制民主;
議會擁有的共同的權力: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督權;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 鴉片戰爭
1背景:(1)在中英對外貿易中,中國處於出超地位。(2)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的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3)工業革命後,英國急需打開中國市場,使中國成為他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2中國的禁煙運動:(1)原因:鴉片輸入嚴重危害了清朝統治。(2)對虎門銷煙的評價:是中國禁煙運動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
3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
4 虎門硝煙:面對鴉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在廣東緝拿煙販,收繳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即虎門銷煙。英國以此為借口,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南京條約》的簽訂: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主要內容:
①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
②賠款2100萬銀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破壞中國的貿易主權)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破壞中國的關稅自主權)
①社會性質的變化: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上,戰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戰後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主權遭到嚴重的破壞,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經濟上,戰前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戰後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經濟開始解體。
②社會矛盾的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外國資本主義和中國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務的變化:戰前是反對本國封建統治,戰後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④革命性質的變化: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⑤思想領域的變化:「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思想開始萌發。
所以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開端。
鴉片戰爭後,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英國從中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美國和法國也脅迫清政府分別簽訂《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權益。
鴉片戰火再燃:(第二次鴉片戰爭)
根本原因:英、法不滿足鴉片戰爭的既得利益,要求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戰爭性質:侵略的非正義的掠奪戰爭;
①1856年,英法以「修約」訛詐遭拒絕為機會,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②1858年,英法聯軍北上攻陷大沽,進逼天津。清政府先後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③1859年,英法聯軍再次攻佔大沽和天津。1860年,侵入北京並洗劫了圓明園。④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俄三國分別簽訂《北京條約》。內容:(1)增開天津為商埠;(2)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⑤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喪失大量領土和主權,出現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的局面。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影響:在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清朝統治者投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他們的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
十一 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腐敗的封建統治和沉重的剝削,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①興起:金田起義 1851年
②發展: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權;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
③全盛:1853-1856年進行北伐、西征和東征
北伐:目的:是為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領導人:林鳳祥、李開芳。
結果:由於孤軍深入而失敗。
意義:牽制了敵人兵力,為西征和東征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西征:目的:為鞏固天京革命大本營
領導人:賴漢英
結果:石達開大敗湘軍,鞏固了天京
東征:目的:為斷絕清政府財源,充實自己的經濟力量
領導人:秦日綱
結果:奪取揚州攻破江北江南大營,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
主要內容:
①基本內容是關於土地分配,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關於產品的分配,規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絕對平均分配的方案。
(2)評價:《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頒布的革命綱領。
革命性:首先它明確主張廢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為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斗爭的最高峰;
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產品在當時無法實現,這種絕對平均分配的聖庫制度違背了小 生產者的本性,也不能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
落後性:此綱領把小農經濟作為追求的理想化目標,實際上沒有超越封建主義的經濟范疇。
原因:無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由於戰爭的環境,無法實施;
失敗原因:①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勾結力量過於強大,聯合絞殺太平天國。
②主觀原因:一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二是戰略上的失誤。
(3)教訓:太平天國的悲劇說明,由於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4)歷史意義:①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性質),它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②它堅持14年,勢力達18省,嚴懲了中外反動勢力模③擔任反封建反侵略雙重任務。反對封建主義,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潰;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④一些領導人開始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中國獨立、富強的途徑。
《資政新篇》
內容:政治方面:主張民主
經濟方面: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
文教方面:興辦新式學校
外交方面:與外國自由交流,但不允許外國干涉中國內政
評價:《資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為振興太平天國而提出的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方案。它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它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沒有反映農民的願望,沒有實行。
十二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甲午中日戰爭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維新後,大力發展資本主義,但國內市場狹小,希望從戰爭中尋找出路。(2)歐美列強持縱容態度。(3)朝鮮東學黨起義,成為導火線。
戰爭的經過
(1)爆發:1894年日本海軍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突襲中國的運兵船,戰爭爆發。
(2)平壤戰役:回族將領左寶貴犧牲;平壤失陷。
(3)黃海之戰:鄧世昌、林永升與艦同沉;北洋艦隊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權。
(4)遼東之戰:聶士成率部抵抗;日軍製造旅順大屠殺。
(5)威海之戰: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表明洋務運動的破產)。
《馬關條約》
內容: 一、割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二、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三、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
危害: ①割地: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②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同時,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
③開埠:列強侵略勢力進一步伸向內地;(最內地的重慶)。
④設廠:使外國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和勞動力,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發動侵華戰爭
《辛丑條約》:。1901年,清政府與八國簽訂《辛丑條約》,
影響:①巨額賠款加深了中國人民的苦難;
②在北京設立使館界成為列強侵華的大本營;
③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終形成;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③ 高二歷史選修一的復習資料
世界近現代史上冊復習綱要
第一章 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
第二節 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活動
一、新航路的開辟
1、原因:
①經濟根源: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造成了貨幣需求量的增加,對鑄造貨幣的黃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
②道路原因:奧斯曼帝國控制了東西方商道.阻礙了東西方的傳統貿易,造成商業危機.促使歐洲人開辟新航路。
③社會根源:受《馬可波羅行記》的影響,歐洲人以為東方遍地是黃金。
2、條件:
西歐生產力的發展、知識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遠洋航行准備了必要的條件:①地圓學說;②地圖繪制技術進步,表明海岸線及港口的地圖已出現;③遠洋船的出現;④武器裝備的進步。
15世紀晚期,已完成中央集的酌葡萄牙、西班牙同時熱衷於傳播天主教.這是新航路開辟的動力之一。
3.經過:
(1)1488年,葡萄牙從迪亞士到達好望角。
(2)1497~1498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過非洲好望角到達印度。
(3)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義大利人哥倫布越過大西洋到達了美洲。
(4)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證實了地圓學說。
4.影響:
(1)引起了「商業革命」:a.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歐洲與亞、非貿易擴大與美洲聯系開始;b.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2)引起了「價格革命」:a.大量貴金屬流入歐洲,造成金銀價格下降,物價猛漲; b.工商業資產階級獲利,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3)引發了西歐國家積極擴張海外殖民地的活動。
(4)加快了荷、英、法等西歐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
二、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擴張
1.葡萄牙 1500年佔領巴西;但葡萄牙擴張的主要方向在非洲和亞洲。
2.西班牙 主要目的是掠奪金銀。15世紀末到16世紀中期,佔領子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16世紀六、七十年代又佔領了亞洲的菲律賓。
美 非 亞 特點
葡萄牙 巴西(葡最大殖民地) 非洲東岸、西岸一些據點 印度西岸一些據點、馬六甲、澳門、摩鹿加群島 以占據軍事據點為主,同時壟斷商路,建立商站,欺詐性貿易掠奪大量財富。擴張主要方向在亞非。
西班牙 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 菲律賓 以美洲為主,甘蔗生產、黑奴貿易,瘋狂掠奪貴重金屬
3.影響
(1)歐洲的殖民統治給亞非拉美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印第安人幾乎滅絕,土著勞動力銳減,由此又引起丁罪惡的奴隸貿易。
(2)流人歐洲的巨額財富,成為歐洲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來源之一,加速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3)改變了世界形勢和歷史發展進程;①歐洲人開始對美洲、亞洲和非洲進行政治控制和經濟滲透;②伴隨政治霸權而來的是經濟的剝削和掠奪;③由於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的滲透,殖民地區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了變化;④各大洲間的相對孤立被打破,世界日益成為一個相互影響、聯系緊密的整體。
第三節 文藝復興
一、概念 文藝復興發生於14—17世紀的歐洲.是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在藉助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下發起的弘揚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的運動。
二、義大利文藝復興
1、發源於義大利的原因:首先,義大利最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前提條件;其次,義大利較多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重要條件
實質:正在形成的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開展的一場反封建反宗教的新思想新文化革命運動,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
2、社會思潮的核心及評價
(1)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主流,社會思潮的核心。概念:人文主義重視人的價值,崇尚人性,要求把人從宗教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2) 影響:①對當時的科學、哲學,文學、藝術,教育甚至生活方式都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②是資產階級反封建、反神學世界觀的思想武器;③對人文主義的過分推崇造成了文藝復興運動晚期個人私慾的膨脹、泛濫和社會混亂。
3、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成就
①最早的代表人物及作品:詩人但丁及作品《神曲》,畫家喬托被譽為「歐洲繪畫之父」。
②詩人、學者彼特拉克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薄伽丘著有《十日談》。
③15世紀後半期至16世紀,出現「美術三傑」——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和政治思想家、歷史學家、軍事著作家、詩人馬基雅維利。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米開朗琪羅——《大衛》。馬基雅維利——《君主論》。
三、西歐諸國的文藝復興
①英國人文主義的傑出代表是戲劇家莎士比亞.
②法國作家拉伯雷著有《巨人傳》。
③德意志人文主義代表人物伊拉斯謨著有《愚人頌》。
④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著有《堂吉訶德》。
四、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
(1)近代自然科學蓬勃興起的條件:①文藝復興的深入發展使人們對自然界各種現象的認識產生了革命性的變化。②生產經驗積累,技術能力的提高也為科學研究創造了條件。
(2)成就:①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陽中心說」,否定了上帝選定地球為宇宙中心的謬論,動搖了封建神學的基礎。②德意志學者開普勒發現行星沿橢圓形軌道繞太陽運行的規律。③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自製望遠鏡證實了哥白尼學說的正確性,他注重實驗、實踐,被視為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者。④義大利的布魯諾和英國的弗蘭西斯?培根是卓越的思想家,他們提倡唯物主義的科學研究方法。
第二章 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東西方世界
第一節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
1、社會經濟的變化:
①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興起和發展:從制呢業擴展到採煤、煉鐵和造船。
②資本主義農業出現「圈地運動」,使農民貧困化、成為僱傭了人,它導致資本主義農牧場的出現和發展。
③開拓海外貿易:新航路開辟後.英國成為大西洋航運的中心,都鐸王朝鼓勵發展丁商業和海外掠奪。
④資本原始積累加速:海外貿易、海外掠奪和田地運動為資本主義發展積累廠資本。
2、階級關系的變化:
①新興資產階級形成:金融家、大商人和手工:上場主實力大增。
②新貴族出現:經營資本主義性質的農場和牧場的貴族與資產階級有共同利益。
③封建王朝加強專制統治.舊貴族的勢力被削弱.農民不斷被轉化為僱傭勞動者。
3、政治矛盾(直接原因):
①斯圖亞特王朝厲行專制與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矛盾尖銳.表現為議會斗爭.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在議會中結成反對派,拒絕國王徵收新稅,矛盾尖銳。
②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宗教專制、迫害「清教徒」,清教徒代表資產階級追求積累資本的生活理想,迫害清教徒造成廠社會政治的緊張局面。
4、根本原因:封建主義的上層建築與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矛盾尖銳。
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導火線:1638年蘇格蘭人民為反抗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舉行起義。
2、革命開始:1640年11月,查理一世召開議會,企圖征稅討伐蘇格蘭人;反對派不僅拒絕征稅,而且要求限制王權,革命由此開始。
3、內戰:查理一世討伐議會,1642年挑起內戰。克倫威爾指揮議會軍在納西比和馬斯頓荒原等戰役中打敗王黨軍隊,結束了內戰。經議會審判,以叛國罪於1649年1月在倫敦處死查理一世。
4、共和國時期:
①共和國成立後克倫威爾等人掌握大權以武力維護統治。
②發展工商業,厲行清教法規;征服了愛爾蘭和蘇格蘭,並竭力維護英國,維護海外貿易。
③年底克倫威爾宣布為「護國主」,多次解散議會,成為軍事獨裁者。
5、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①原因:克倫威爾死後政局混亂,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了鞏固統治秩序,傾向復辟。
②1660年查理二世恢復王位。不久便實行反攻倒算。政治斗爭日益尖銳,政壇發生分化,政黨開始形成,出現了代表不同集團利益的政黨——輝格黨和托利黨。
③詹姆士二世繼位後企圖恢復天主教.進一步危及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既得利益,遭到輝格黨和部分托利黨人的反對。
6、光榮革命:
①1688年,輝格黨聯合部分托利黨人發動政變,邀請信奉新教的荷蘭執政威廉和瑪麗入主英國。第二年議會決定威廉和瑪麗繼承王位。
②「光榮革命」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
7、君主立憲制的形成和發展:
「光榮革命」後,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限制王權在議會中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影響最大的是1689年通過的《權利法案》,它以明確的條文限制了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行為,後來,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憲制在英國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
三、革命意義
(1)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2)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3)反映了世界歷史的發展趨勢,對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有廣泛的影響,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代的到來。
第四節 歐洲的啟蒙運動
一、啟蒙運動的興起
(1)原因:①17、18世紀,西歐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封建專制制度成為其發展的嚴重障礙,要結束舊的制度,資產階級首先必須做好輿論准備。②自然科學突飛猛進,大大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使人們掙脫了封建迷信的束縛。
(2)性質:歐洲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是繼文藝復興之後歐洲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歷史上稱為啟蒙運動。
(3)內容:批判專制主義和教權主義;號召取消專制王權,貴族特權和等級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
(4)與文藝復興的異同:
文藝復興 啟蒙運動
背景 資產階級萌芽 資產階級發展
內容 人文主義 理性
方式 藉助神學表達觀點 直接發起攻擊
作用 文藝復興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 自然科學發展促進了啟蒙運動的產生
早期概況:①霍布斯:代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資產階級上層的利益。A、既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啟蒙思想.又帶有明顯的封建落後意識,不反對君主專制,甚至承認專制政權有干涉臣民財產的權力。B、認為世上沒有神,宗教不過是人類無知和恐懼的產物.但又提出宗教有助於維持社會秩序。C、代表作是《利維坦》。 ②洛克:其思想形成於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A、認為人們按契約成立國家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護私有財產,因此國家政權不應干涉平民的財產。B、在政權組織形式亡,贊成君主立憲制,主張國家的立法權、行政權和處理外交事務的權力應該分屬議會和君主。
二、法國的啟蒙運動——高潮
背景:資本主義發展程度較高,封建專制制度日益腐朽
(1)伏爾泰:抨擊天主教會和羅馬教皇;反對君主專制,希望通過「開明」的君主實 行改革,過渡到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
(2)孟德斯鳩:發展了英國思想家洛克的分權學說,明確提出了三權分立的原則,主張三權之間「相互制約和平衡」。代表作:《論法的精神》。
3)盧梭:提倡「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否定封建王權。
(4)狄德羅和「網路全書派」:《網路全書》反映了當時的一些科學成就,宣揚科學和理性.反對迷信和專制,影響很大,成為法國啟蒙運動的中心。
三、啟蒙運動的影響
①有力的批判了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會,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准備;
②為即將到來的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備;
③在歐洲、美洲動搖了封建統治的思想,迫使封建君主改變統治方法,對歐洲資產階級革命和美國獨立戰爭起了深遠影響;
④啟蒙思想的著作被介紹到中國和日本等亞洲國家,激勵那裡的仁人志士為改造舊社會而斗爭。
第五節 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帝國
一、大革命的爆發
背景:(1)國內:①典型的封建專制國家。等級森嚴。
②資本主義工商業有一定發展,但受到封建專制制度的嚴重阻礙。——根本原因
③第三等級特別是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改變現狀。(尖銳的階級對立——直接原因)
④因財政田擾,國王路易卜六被迫召開三級會議。——條件成熟
⑤啟蒙運動為革命的爆發作了思想和理論准備。——思想理論基礎
(2)國際: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北美獨立戰爭的影響。
二、爆發經過
1、導火線:1789年5月三級會議的召開
2、第三等級的斗爭:①要求制定憲法、限制王權、實行改革;②要求改變陳舊的開會方法和表決方式;③三級會議(改)→國民議會(後改又為制憲議會)的成立 1789-6;④制憲會議的成立 1789-7。
3、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佔了象徵專制統治的巴土底監獄,標志大革命爆發。(1789-7-14法國國慶日)
三、君主立憲派統治時期 (1789年7月——1792年8月)
(1)1789年7月14日以後,制憲會議實際成為法國最高的行政和立法機關(1791年前)→立法會議(1791-1792.8).起主導作用的是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的君主立憲派。
(2)制憲會議宦布廢除封建制度.取消教會和貴族的特權,動搖了封建制度,但沒有廢除封建地租和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
(3)1789年制憲會議發布了《人權宣言》。評價:揭示了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體現了摧毀君主專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級制度,成為資產奪取和鞏固思想武器。它是資產階級的綱領性文件,將啟蒙運動中的政治主張的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但建立在私有財產貧富懸殊基礎上「自由」「平等」實際上只能維護資產階級利益。
(4)1791年制憲會議頒布憲法,規定法國為君主立憲制國家,憲法規定的有財產限制的選舉制度違反了《人權宣言》的精神。
(5)制憲會議解散,讓位於根據憲法選出的立法議會,君主立憲派掌權。
(6)立法議會遇到了許多困難,1792年4月,領導了反對昔奧武裝干涉、保衛革命的戰爭,人民群眾組成義勇軍開赴前線。
(7)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第二次起義),攻佔王宮,推翻了君主制。
原因:①國內:經濟困境,政治斗爭尖銳;②國際:奧、普、俄武裝干涉。
對外戰爭的開始:①1792.4法國對奧宣戰,普奧聯軍攻入法國境內;②法國人民奮起保衛祖國;③普奧聯軍公開支持路易十六;④巴黎人民第二次起義 (1792.8.10)。
(8)1789年7月14日至1792年8月是法國大革命的第一階段,代表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利益的君主立憲派掌握了領導權,大資產階級是當時資產階級的主要代表。
(9)階段特徵:他們在當權時期對法國進行了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初步改造,運用立法手段確立了許多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法國大革命的基本成果都是在這個時期取得的。大資產階級和自由派貴族由於反對共和制、維護君主制而被趕下台。
四、吉倫特派統治時期(1792.8-1793.6 代表工商業大資產階級利益)
(1)政治:8月起義勝利後,代表工商業者利益的吉倫特派控制了立法議會,掌握了行政大權,召開了由普選產生的國民公
(2)經濟:會頒布了新的土地法以進一步改造封建土地制度,宣布在農村中按戶分配公有土地。
(3)9月,法軍取得瓦爾密之戰的勝利,外敵人侵被制止。
(4)國民公會取代了立法議會,國民公會通過了廢除君主製成立共和國的決議,即歷史上的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5)經國民公會審判,1793年初路易十六在巴黎被推上斷頭台。
(6)內外形勢:內:王黨分子叛亂;生活用品價格飛漲,城市貧民要求最高限價遭到吉倫特派反對。 外:英、普、奧、荷、意、西等國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
(7)巴黎人民於 1793年5月底6月初發動了第三次武裝起義,推翻了吉倫特派,把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利益的雅各賓派推上了統治地位。
(8)階段特徵:1792年8月至1793年6月是法國大革命的第二階段,代表工商業者利益的吉倫特派掌握了行政大權,進一步打擊了封建勢力,擴大了革命成果。由於法國大革命面臨強大的外國武裝干涉的威脅,國內形勢也十分嚴峻,吉倫特派無力領導群眾戰勝困難,因此倒台。
五、雅各賓派統治時期(1793年6月一1794年7月)
(1)雅各賓派上台後以羅伯斯庇爾為首,採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2)國民公會宣布把逃亡貴族的土地分成小塊出售,按當地人口分配農村公有土地,無條件地廢除一切封建權利,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從而取得了農民的支持。
(3)實行恐怖政策 政治:頒布限價法令,對生活必須品實行最高限價
經濟:通過了懲治嫌疑犯法令,規定一切嫌疑犯都要收押、監管。
(4)國民公會發布總動員令,大量青年應征入伍,到1793年底基本上趕走了外國干涉軍,1794年,將戰場轉到國境之外。
(5)在國內外形勢發生變化的形勢下雅各賓派內部矛盾逐漸暴露,導致分裂。
(6)國民公會中反羅伯斯庇爾的勢力於1794年?月27日發動「熱月政變」,把羅伯斯庇爾和他的主要夥伴送上了斷頭台。
(7)階段特徵:1793年6月初至1794年7月是法國大革命的第三階段,資產階級民主派——雅各賓派掌握領導權。為了保衛共和國、拯救革命,雅各賓派採取了恐怖統治(違背了資產階級意願,超出了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從而戰勝了敵人、克服了法國面臨的危機;但是危機過後,內部矛盾逐漸暴露,最終又導致了雅各賓派的分裂和下台。
六、法國大革命的歷史意義
(1)勢如暴風驟雨,迅猛異常 ——規模最大,最徹底
(2)人民群眾在三次起義中顯示出了偉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從危急中挽救出來,並推動它進一步向前發展。
(3)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資產階級革命,結束了法國1000多年的封建制度,震撼了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
(4)為此後各國的革命樹立了榜樣,具有世界意義。
七、拿破崙帝國
(1)熱月黨人統治時期:
①熱月黨人代表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希望建立資產階級的正常統治秩序。
②熱月黨人一方面清除雅各賓派的恐怖政策和激進措施,一方面保護革命成果,維護共和制。
③1795年熱月黨人成立了督政府,督政府軟弱腐敗,對內不能穩定政局,對外不能抗擊歐洲國家對法國的干涉。1799年11月,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推翻了督政府。
(2)建立帝國:
1799年11月拿破崙建立了執政府,自己出任第一執政官,後改為終身執政官。 1804年12月,拿破崙加冕稱帝,建立了法蘭西帝國(第一帝國)。性質:資本主義性質的軍事帝國 1804-1814
(3)對內政策:
①政治:建立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
②經濟:財政改革,創辦法蘭西銀行,鼓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
③法制建設:1804年公布《民法典》(《拿破崙法典》)等幾部法典,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規范。
④科教:建立公立中學和法蘭西大學,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教育。
(4)對外戰爭:
①拿破崙掌權後,經歷了與反法聯盟的多次戰爭,一再打敗奧、普、俄、西諸國。
②1810年左右法蘭西帝國盛極一時,控制了從波蘭到西班牙,從荷蘭到義大利的廣大領土。
③拿破崙的擴張野心使戰爭性質由革命轉為侵略,最終導致第一帝國的覆滅。入侵西班牙、遠征俄國均遭失敗,被法國蹂躪的各國民族主義萌發,1813年10月,萊比錫之戰(德意志境內)法軍失敗,帝國開始瓦解。1814年3月底拿破崙退位,第一帝國覆滅,波旁王朝復辟。
④波旁王朝復辟與拿破崙「百日王朝」
⑤滑鐵盧會戰(比利時境內),拿破崙再次退位
⑥拿破崙早期戰爭捍衛了大革命的成果,第一帝國進一步摧毀了封建制度,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社會秩序,傳播了革命思想,客觀上有利於歐洲封建制的瓦解和農民的解放;後期侵犯許多國家,掠奪各國人民,激起了各國人民的反抗,導致他的最終失敗。
關於拿破崙戰爭性質的認識:
在帝國建立以前,拿破崙對歐洲封建君主國家的勝利具有進步意義,因為它沉重打擊和大大削弱了各封建君主國的封建勢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封建割據的局面;也因為對外戰爭在客觀上起著保衛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成果,防止波旁王朝復辟的作用,所以總起來說正義和進步的性質佔主導地位。拿破崙稱帝後,隨著法國日益強盛,歐洲封建反動勢力對法國的威脅越小越小,而拿破崙統治歐洲、稱霸世界的野心越來越大,法國對外戰爭的正義性和進步性日益退居次要地位。特別是1807年法國的強盛達到頂點以後,戰爭的非正義性和侵略性佔了主導地位。相反,那些被佔領、被奴役的國家和地區人民反抗拿破崙的壓迫和統治的戰爭就具有了民族解放的正義性質。歐洲人民的廣泛反抗,造成了法蘭西第一帝國覆亡的危機。
④ 高中歷史選修1復習提綱
第四單元 王安石變法
背景 社會矛盾的日益激化 階級矛盾尖銳 原因:土地兼並使農民賦稅增加,還要承擔徭役,受高利貸的盤剝,連年的戰事和頻繁的自然災害
具體表現:農民起義和兵變相繼爆發
民族對立嚴重 遼和西夏與宋發生多次戰爭
統治階級矛盾突出 要求改革新朝政的勢力同守舊勢力斗爭激烈,出現朋黨之爭
積貧積弱局面的形成 積弱 原因:1、集中軍權。設立不同的機構管轄軍隊調兵權與領兵權的分離,實行「更戍法」 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訓練不精,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2、在荒荒年招募流民當民,軍隊素質下降
3、步兵為主,武器質量差,影響軍隊戰鬥力
表現:對遼和西夏戰爭敗多勝少
積貧 原因:1、冗官(集中行政權分割宰相職位,官職增加;科舉取士多; 「恩蔭」法授官多)
2、冗兵(面臨西夏和遼的威脅;為安定社會秩序,在荒荒年招募流民當民)
3、對遼和西夏戰爭耗費付給出大量金銀和布匹
表現:國家財政的入不敷出,出現了嚴重的財政危機,造成了冗費的局面
慶歷新政曇花一現 背景:積弱積弱的局面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階級矛盾尖銳,北宋統治岌岌可危
主持:范仲淹、富弼
時間: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年)------慶歷五年(1045年)初
中心:整頓吏治,針對腐敗的官僚制度
內容:改革文官升遷制度;.嚴格恩蔭制;改革貢舉制;慎選地方長官;重視農桑,減輕徭役等。
結果:失敗。
原因 1、新政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的反對
2、有人誣蔑范仲淹、富弼等是「朋黨」,宋仁宗對朋黨的防範;3、改革過於激進。
影響:宋朝嚴重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並未緩和,積貧積弱的局面仍在向前發展,統治集團感到危機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聲高漲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 原因:1、社會矛盾仍然尖銳
2、王安石提出變法主張和設想得到宋神宗的贊賞
3、宋神宗希望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統治危機
時間:1068年,宋神宗即位。決定起用王安石
時間 1069年,任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主持變法
目的 直接目的:為了富國強兵,改變積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為了挽救北宋統治危機,鞏固封建統治秩序
內容 主要措施 內容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富國之法 農田水利法 鼓勵各地由民戶出資修建水利 水利工程廣為修建,保證了灌溉;耕地面積增加,農業生產發展,政府稅收增加。
方田均稅法 下令全國清丈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並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分為五等,作為徵收田賦的依據 清丈出大量隱瞞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農民免除賦稅,得到實惠。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剝削,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爭議最大) 強制農民借貸;利息偏高,農民負擔依然沉重
免役法 將原來按戶輪流服差役,改為由官府僱人承擔,不服差役的民戶則交納一定數量的錢,稱為免役錢 農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生產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 對貧苦人是沉重的負擔
市易法 在東京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 這就限制了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均輸法 設立發運使,掌握東南六路生產情況和政府與宮廷的需要情況,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統一收購和運輸 減輕了納稅戶的額外負擔,限制了富商大賈對市場的操縱和對民眾的盤剝,便利了市民生活
強兵之法 保甲法 將鄉村民戶加以編制,以十家為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為保丁,農閑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 加強了農村封建統治秩序,維護了農村社會治安;建立了全國性的軍事儲備;節省了大量的訓練費用
設軍器監 督製造兵器,嚴格管理,提高武器質量 武器質量和產量都提高
保馬法 將原來由政府的牧馬監養馬改為由保甲民戶養馬。保甲戶自願養馬,可由政府給以監馬或者給錢自行購買,並可以免除部分賦稅 馬匹的質量和數量提高;政府節省了大量養馬費用
將兵法 每將置正副將各1人,選派有武藝又有戰斗經驗的軍官擔任,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 改變了兵將分離的局面加強了軍隊戰鬥力
取士之法 改革科舉制度 廢除了死記硬背的明經科,而進士科的考試則以經義和策論為主,增加法科 有利於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為變法造了輿論,有利於改革的推進
整頓太學 重新編纂教科書,內容為儒家經典,太學生成績優異者不經過科舉考試可直接為官,設置武學、醫學、律學專科學校,培養專門人才
惟才用人
結果 最終失敗 1、變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滿了阻力
2、用人不當,出現了危害百姓的現象
3、支持變法的組織機構不夠健全,賞罰也不夠公正
4、變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變法後期的動搖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勢。5、宋神宗死後,司馬光任宰相,新法被廢除
6、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變法本身沒有觸及社會的根本問題,沒有真正給農民以更大的利益,因而不可能獲得廣大農民的支持,也不可能很好的解決社會的根本矛盾
性質 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
評價 1、變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2、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經濟發展,客觀上有利於社會進步。
3、變法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改變,負擔依然沉重
4、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進行的改革運動,它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危機。
啟示教訓 1、改革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2、改革是革除社會弊政,促進社會發展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必然涉及到某些人的特權和私利,因而會有阻力,甚至充滿了尖銳的斗爭。因此,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行動要堅決徹底,要注意用人。
比較商鞅變法和王安石變法的異同點
相同點是①直接目的都是為了富國強兵;②變法都得到了當時最高統治者的支持;③變法內容觸動了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④變法者個人的改革的意志堅定,失敗後兩人的命運基本相同;⑤變法都對生產關系作出了調整。
不同點有①背景不同:商鞅變法發生在新舊交替的社會大變革時期;王安石變法則發生在北宋中期統治危機四伏時。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變法要從根本上廢除舊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變法則是為了挽救北宋統治危機,部分調整生產關系。③性質不同:商鞅變法是一場封建化的運動;王安石變法則是對封建社會內部矛盾進行局部調整的改革。④結局不同:商鞅變法是一場成功的改革;王安石變法則失敗了。
第三單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北魏統一北方 創造了一個較為安定的社會環境,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為各族之間的交流和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
北魏統治者開始參照漢族的封建政權的統治方式 吸收漢族先進的文化,從而成為以後孝文帝改革的社會基礎與思想基礎。開始了封建化的進程,民族融合趨勢加強
馮太後掌權 促使孝文帝對漢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對漢族文化傳統、習俗及其深邃豐富的內涵,十分敬佩和仰慕。對他後來推行的改革有著深刻的影響
孝文帝學習漢族先進文化 孝文帝深刻意識到本民族及政權的落後性,堅定了他改變鮮卑舊俗、學習漢族先進文化的信念
階級矛盾尖銳 原因:政權制度建設的欠缺。主要表現在政權的基層統治方式上實行宗主督護制,在賦稅制度上的混亂。賦稅制度上「縱富督貧,避強侵弱」,導致廣大農民負擔沉重,苦不堪言, 影響:導致各地人民起義不斷。嚴重威脅著北魏統治,社會改革迫在眉睫
民族矛盾激化 原因:北魏統治者實行民族壓迫、民族歧視的高壓政策
時間 471---499
目的 緩和民族對立和社會矛盾,發展生產,鞏固統治
過程及內容 前期 時間:471---490
主持:馮太後
重點:建新制。形成了以均田制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經濟制度。這些制度有力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緩和了社會矛盾,鞏固了政權
措施 制定官吏俸祿制整頓吏治 為澄清吏治,鞏固統治 國家徵收統一籌集按級別高低發給官吏,不許官吏自籌,制定嚴懲貪贓辦法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農民賦役負擔減輕,北方農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
推行均田制 為了緩和社會矛盾,發展農業生產,增加國家收入 即按一定的標准將國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給農民耕種,土地不得買賣。不種則由政府收回 生產積極性提高,同時大片荒地被開墾,推動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推動著鮮卑族經濟的轉型,加強了民族大融合
設立三長制 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強化對地方的控制, 改宗主督護制為三長制。鄰長、里長、黨長合稱三長,直屬州郡,負責清理戶口和田畝,征發徭役和兵役 保證了國家對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於中央集權的鞏固
推行新的租調制 與均田制相適應,保證稅收 一對夫婦每年向政府繳納粟二石,帛或布一匹 使農民負擔大為減輕,許多受庇於豪強的農民也紛紛轉向政府,成為國家的編戶齊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後期 時間: 490---499
主持:孝文帝
重點:漢化
措施 遷都洛陽
原因:1、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勢力強大,民族隔閡相當深。
2、在經濟上,氣候惡劣,糧食供給經常出現困難;
3、軍事上,時受柔然騷擾,很不安全;
4、地理上,地處偏僻不利於對整個中原地區的統治
5、洛陽農業發達,交通便利,乃歷史故都。
目的:為了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加強對黃河流域的控制,實現南北統一的願望。
影響:孝文帝借遷都打擊了保守勢力,保證了改革的深入,有利於胡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華文明得到進一步發展。洛陽再次成為北方政治、經濟的中心。遷都洛陽,為孝文帝進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礎。
移風易俗 易服裝、說漢話、改漢姓、通婚姻、改籍貫、行漢制、崇儒學 影響:使鮮、漢兩族進一步融合,對加強民族聯系,緩和民族矛盾,促進民族融合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它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平,有利地推動了向漢族王朝統治模式的轉化,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為結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礎。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用 經濟的復甦和繁榮 原因:1、均田制、三長制和租調制的實施
2、技術的進步:如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進步
3、水利設施的興修
4、是民族大融合的產物,如鮮卑族的畜牧業經驗
5、孝文帝放鬆對民間手工業的管制,加強對官辦手工業的管理
6、孝文帝鑄造銅錢,重視和支持商業的結果
表現:農業:荒地得到開墾,糧食產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術提高,畜牧業發達。
手工業:民間和官辦手工業發展快,絹布產量增加且工藝精湛,北方青瓷出現
商業:洛陽出現許多大市場,貨源充足,交易活躍,對外貿易達西方國家
影響:1、推動了鮮卑族的游牧經濟向農耕經濟的轉型,增加了國家收入
2、使孝文帝進一步接受漢族先進文化與制度,加速政權的封建化進程,鞏固了封建統治
3、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使鮮卑族等少數民族成為漢族一部分,為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血液。
政權封建化的加速 統治者尊儒崇經,興辦學校恢復漢族禮樂制度採納漢族封建統治制度,對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個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民族的交流與融合(最重要) 鮮卑族在生產、生活方式上的轉變促使了整個社會習俗的改變,漢族風俗習慣成為整個社會生活習慣的主體。鮮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漢族文化之中。畜牧業生產經驗、服飾、風俗、食物等方面鮮卑族文化精華融入了漢族文化之中,促進了整個中華文明的發展與進步。並為隋唐時期國家重新實現統一奠定了基礎
性質 是馮太後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變北魏社會面貌的封建化改革運動
第七單元 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
背景 政治上 農奴制和沙皇專制統治的基礎受到嚴重威脅(主要) 地主對於農民的窮凶極惡的壓榨和奴役,引起農民不斷地騷動。從而引發農奴制的危機。嚴重威脅著沙皇和貴族地主的統治
經濟上 農奴制使俄國資本主義緩慢發展,與西歐國家差距很大 農奴制給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消極影響(自由勞動力短缺、工業資本缺乏、國內市場狹窄)俄國工業發展的速度遠遠落後於其他西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
社會上 革命民主主義者積極發動武裝起義,准備推翻俄國農奴制。新思潮的涌動 越來越多有識之士意識到,農奴制已經成為阻礙俄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障礙,廢除農奴制的呼聲日益高漲,出現了十二月黨人起義.和知識分子的反沙皇斗爭,促進人民的覺醒對俄國專制統治造成了很大的沖擊
軍事上 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原因:西歐資本主義列強與沙皇俄國之間在土耳其問題上的矛盾尖銳化的結果。另外土耳其處在歐亞非三大洲的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頗為重要
目的:俄國為了擴大勢力范圍、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轉移國內矛盾,一直想侵吞奧斯曼帝國的土地,控制海峽
時間:1853----1856
雙方:俄國---英、法、土、奧、撒同盟
經過:
結果:俄國的慘敗(武器的落後、運輸工具的落後、軍需品的不足等,以及政治、經濟體制的落後)
影響:1、俄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2、加劇了俄國國內的階級矛盾,爆發了席捲全國的農民運動。
3、震撼了貴族地主的統治,使俄國統治者從政治昏睡中清醒過來,客觀上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亞歷山大二世深受西方文明的影響,上台後深刻意識到農奴制的落後
目的 直接: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強國力,重振俄國的大國威望
根本:鞏固統治,維護沙皇專制政權
焦點 是如何化解來自封建地主的阻力-----農民如何獲得自由和土地
時間 1861年俄歷二月十九日(公歷3月3日)亞歷山大二世正式簽署一系列廢除農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稱「二一九法令」
內容 二一九法令 農民獲得人身自由權
農民通過贖買獲得份地,但付清贖金之前需須負擔一些臨時義務
加強了村社制度加強對農民的管理
評價 進步性 1、促進了俄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業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改革使廣大農奴獲得人身自由,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改革後很快出現農民分化,從而產生農業資本主義)
2、促進了俄國工業資本主義有了迅速發展(提供了必需的勞動力、市場和資金)
總之:改革使俄國的生產關系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了生產方式由封建性向資本主義方式的過渡,是俄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局限性 原因:「二一九法令」實際上是妥協的產物。這次改革沒有改變沙皇專制主義的本質,沙皇只是在形勢所逼下作了一些「讓步」
表現:1、不徹底性:農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縛在土地上,貴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剝削方式在農村繼續保留
2、掠奪性:「解放」後的農奴被剝奪得一干二凈
3、欺騙性:改革遠遠沒有滿足農民的要求,而且農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錢被地主奪去,改革後農民土地比原來還少,無法維持生計,只得重新佃種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盤剝與奴役
影響:1、它以犧牲農民利益來發展資本主義,必然給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帶來不良影響(特別不是利於國內市場的擴大)
2、社會矛盾依然尖銳,農民暴動和起義不斷
性質 由沙皇政府和貴族地主階級主持進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俄國近代化 作用 局限
經濟 1、促進了俄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和農業資本主義經濟發展
2、促進了俄國工業資本主義有了迅速發展 1、它以犧牲農民利益來發展資本主義,必然給發展中的資本主義帶來不良影響
2、對外國資本尤其是法國資本依賴嚴重。
3、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非常不平衡
政治 參照西方資產階級代議制模式,建立了近代政治體制: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有利於政治的民主化 實際權力仍為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掌握,仍然是沙皇封建君主專制。落後的政治體制嚴重地阻撓著經濟體制的徹底解體和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參照西歐模式進行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制度:進行無等級審判,還建立了陪審制度和律師制度,實行公開審判。有利於法制化的發展 農村改革有限
軍事 建立西方式的軍事管理體系:縮短服兵役的期限;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加強對軍官的培訓。有利於軍事的近代化 帶有一定的軍國主義色彩
教育 鼓勵社會和個人辦學,擴大大學的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促進了教育的近代化
思想 西方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統治方法開始傳入俄國,越來越多的俄國人看到了沙皇統治下的俄國同資本主義國家的差距,變革願望越來越強烈,俄國出現了人思想觀念的近代化
近代化
它在經濟領域的變化叫工業化、全球化,其社會結構的變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結構的變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觀念的變化是理性化、科學化
俄國1861年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之異同
(1)不同點:A背景不同:俄國:a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工業在俄國緩慢發展,使用機器生產的工廠開始代替手工工場,而農奴制已成為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嚴重障礙。b農奴處境日益惡化,農民運動波瀾壯闊地發展起來。貴族地主統治岌岌可危,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決定廢除農奴制。日本:a19世紀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個閉關自守、封建落後的國家,實際權力掌握在世襲的將軍手裡,天皇只是傀儡。農民生活悲慘,反抗斗爭此起彼伏。b資本主義已有一定的發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不滿幕府統治,要求改變現狀。武士的生活狀況惡化,已由封建社會的支柱變為反幕府的力量。c民族危機嚴重,遭到美、英、法、俄等國侵略,激起了各階層人民的憤怒。內外因的結合促進了幕府危機的總爆發,1868年幕府統治被推翻,明治政府進行了改革。B目的不同:俄國農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為防止人民革命運動,維護自己的統治,迫不得已而進行改革。而日本明治維新則是為了發展資本主義,擺脫外來的壓迫而進行改革。
(2)相同點:A時代相同:都發生在19世紀中期的「自由資本主義」階段。B性質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C結果相同:都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改革都不徹底,兩國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余勢力。
民粹派及民粹派運動
民粹派一詞是指從19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的平民知識分子,得名於他們70年代中期「到民間去」,把這些到農民中去的知識分子稱做民粹派。
民粹派的目標是追求社會正義與社會平等,他們相信社會主義能體現這種正義與平等,故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在俄國建立社會主義;民粹派的所作所為都以人民,尤其以農民的利益為出發點;所以,代表著民粹派的民粹主義的理論核心實際上就是「農民社會主義」。具體來說,民粹派認為:資本主義在俄國是一種罪惡和社會倒退;相信俄國社會發展的獨特性,俄國可以繞過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農村公社是俄國社會主義的基礎,農民是實現俄國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知識分子是一種主導力量,能夠領導俄國走向社會主義。
民粹派運動是指自赫爾岑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為民粹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以後,到19世紀60、70年代民粹主義思潮便逐漸形成為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民粹派運動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1)19世紀60、70年代的革命民粹派時期,代表人主要有拉甫羅夫、巴枯寧和特卡喬夫。這時期的活動主要有:民粹主義小組成立、大規模到民間去和恐怖主義活動。(2)19世紀80、90年代的自由民粹派時期,代表人主要是米海依洛夫斯基等。(3)20世紀初的社會黨時期,領導人主要有切爾諾夫等。民粹派運動是體現自恰達耶夫以來俄國東西方道路之爭最激烈的社會運動,同時它也是俄國的社會主義的實際開端,因而在19世紀俄國社會思想史和解放運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世紀下半期俄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受到民粹派運動的影響。
⑤ 高二人教版歷史選修一知識點
是『第一單元 梭倫改革』那個么?給我郵箱我發給你..
⑥ 高二歷史選修四要點
一、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統一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1、統一六國,結束分裂割據混戰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國家,開創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2、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縣制度),奠定了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拓展疆域,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疆域。
4、採取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修馳道)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形成。
5、修築長城,抵禦游牧民族騷擾,保障中原農業生產。(長城後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徵)
以上措施,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有利於封建經濟的發展,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形成,促進歷史進步。說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我們應予以充分肯定。
但是為了穩固統治,他焚書坑儒,實行思想文化專制,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迷信法家,刑法嚴酷,濫用民力,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個暴君。正是由於暴政導致秦朝很快滅亡。
二、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唐太宗
唐太宗:中國古代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唐太宗勵精圖治,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1、政治上:虛心納諫,選賢與能;加強中央集權,完善三省六部制。
2、經濟上:強調"存百姓"思想,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
3、法律上:慎用刑法
4、思想上:文德治國,崇儒尊孔
5、民族關繫上: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平等,尊稱"天可汗"。東突厥地區設羈糜府州進行管轄;設安西都護府,管轄西域地區,與吐蕃和親,促進漢藏的友好和西藏地區的發展。
6、對外關繫上:採取積極友好的開放政策,設立鴻臚寺,對外來文化採取兼收並蓄的方針,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
以上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入了鼎盛時期,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為"開元盛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對世界文明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善於用人和納諫,具有很強的自我反省能力,成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範,並對以後歷朝的治國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自我評價"功大過小"。
三、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孔子
孔子: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1、思想:"仁"(核心)、"禮"、"中庸";
2、政治:為政以德,維護奴隸社會的統治秩序;
3、教育:有教無類,創辦私學,打破了學在官府、貴族壟斷的局面。
因材施教,溫故知新,採用啟發式教學;
不僅把學生培養"成人",而且要培養成"君子"。
4、晚年整理和修訂"六經",保存了古代典籍。
5、影響:
對中國:
①大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家學說成為幾千年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思想,影響深遠。
②大教育家,改變了以往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為教育的推廣創造了條件。私學的形式也保證了中國文化免受朝代變遷的影響,連續不斷的發展下來。
③"六經"是留給中國最寶貴的遺產,其中五經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對亞洲:
儒家思想成為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對歐洲:
歐洲啟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
我們對孔子思想應採取"揚棄"即批判和繼承的態度
⑴、繼承弘揚"禮"中合理成分,如鞏固穩定的社會局面,規范人的行為,批判其倫理綱常思想。
⑵、弘揚"仁"中仁愛、關懷、體諒、容忍加強自我修養等美德,重視道德教育。我國現階段的"以德治國"、"以人為本"和"建立和諧社會"、與世界國家民族和睦相處的思想,都受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克服"仁"中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思想。
⑶、弘揚孔子重視教育的思想,大力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克服其中"學而優則仕"的官本位思想。
四、柏拉圖: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西方古典哲學的代表
(1)哲學上主張理念論,把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對立起來,理念先於物質,知識是人先天固有,這是一種唯心論,但對後世的影響巨大,奠定了西方哲學的基礎。
(2)政治上提出理想國,認為國家應由護國者、衛國者、生產者構成,各守其職、各具其德;由哲學王來統治。這一主張雖然未能實現,但給人們以一些啟發。
(3)教育上創辦歐洲歷史上第一所綜合學校--阿卡德米學園,採用對話方式教學,培養了亞里士多德等一批人才,在歐洲教育史、科學史有重要影響。
五、歷史選修四知識點總結: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古希臘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古希臘文化的集大成者
1、號稱"網路全書式的學者",在眾多科學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①哲學:
A 、繼承又突破了柏拉圖的理念論。肯定客觀世界是真實的存在,是人類認識的來源,"接近了唯物主義",但不徹底,常動搖於唯物和唯心主義之間。
B 、確立了哲學研究的對象,《形而上學》中,提出哲學所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十三個問題。
2、生物學:對五百多種不同的動物進行分類,至少對五十多種動物進行了解剖研究。
3、物理學:指出具體事物是由形式和質料組成的。
4、邏輯學:提出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至今仍被學術界尊為權威。
5、倫理學:提出"中庸之道"。
(1)、政治上主張人是政治的動物,法治優於人治,強調公民的集體榮譽感。
(2)、創辦"呂克昂"學園,教授科學技術,促進了歐洲教育事業的發展。
(3)、局限:① 基本哲學觀是徘徊在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之間。
6、體現出奴隸主階級的思想局限性。
總之,亞里士多德是古代西方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對後世的影響廣泛而巨大,奠定了多門學科的基礎,為人類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其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弘揚,"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使他繼承了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關於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較
相同:都強調"恰到好處",反對兩極。
不同:
①亞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學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於禮法,沒有更多的哲學思考。
②亞里士多德認為"中庸之道"是相對的,孔子從聖人的角度出發,強調要有度,"過猶不及"。
③亞里士多德主張舍兩端而取其中,孔子沒有否認兩端是不好的。
六、克倫威爾: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 英國革命的領導者。
1、他領導推翻了英國封建君主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2、遠征愛爾蘭、蘇格蘭,鞏固了資產階級革命成果,但也加劇了民族矛盾;
3、頒布《航海條例》,打擊荷蘭,與瑞典、丹麥、葡萄牙簽訂商約,鞏固了英國的海上權威與商業利益;
4、建立機構、改善法律、扶持教育、信仰自由、發展工商,使英國工業迅速發展;
5、建立起資產階級性質的軍事獨裁統治,雖鞏固了革命成果,但加劇了社會動盪,他死後,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中歷史選修4
⑦ 高二歷史選修一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知識點
資本主義的興起,英、法的大革命以及美國的建立,還有歐洲國家的改革和西歐國家的擴專張,這些都是常考屬點,還有工業革命和一些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和影響、社會主義的誕生,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的發展,特別注意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說到的這些,期中和期末都會考的,注意 啊!
⑧ 誰有高中歷史選修一知識點總結
《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歷史上重大改革的規律性總結
改革指對舊有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1.改革的分類
從改革的程度看,一種是在不觸動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進行局部的調整;一種是對舊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進行徹底的改革,導致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變化。
從改革的性質看,有奴隸制度的改革、封建主義的改革、資本主義的改革和社會主義的改革。
從改革的內容看,有政治改革、經濟改革、軍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實質
改革是統治者對生產關系所進行的調整。它與社會革命不同,並不否定現存制度,而是對現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盡量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應目的
總的來講,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發生都是由於舊的生產關系或上層建築不適應新的生產力或經濟基礎的發展的需要。
具體來講,這些原因大體可以表述為:
①舊的生產關系阻礙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②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或社會發展趨勢;
③統治階級面臨嚴重的統治危機,為抑制土地兼並,緩和階級矛盾,增加財政收入,實現富國強兵;
④舊制度、習俗、思想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
⑤民族危機嚴重
4.改革成敗原因的分析及認識
(1)決定改革成敗的幾個要素
①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與時俱進,因時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對比是否有利於改革,要從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兩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從內外兩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會損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會遇到阻力,不會一帆風順,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當時的實際,是否行之有效。
⑤當時的內外環境是否有利於改革的開展和執行。
判斷改革成功與否的標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與改革本身所達到的目標之間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
(2)成功的改革
外國:梭倫改革、宗教改革、農奴制改革、明治維新、羅斯福新政
中國:齊國管仲改革、魯國「初稅畝」、商鞅變法、孝文帝改革、改革開放
思考:為什麼說這些改革成功了?
外國:
梭倫改革為雅典城邦的振興與富強開辟了道路,大大促進了農業和工商業的發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宗教改革沉重打擊了天主教在歐洲的神權統治,促進了歐洲民族意識的高漲和民族國家的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農奴制改革促進了俄國農業、工業的發展。使俄國走向近代化。
改革對俄國近代化的影響:
經濟現代化:農奴制廢除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必要勞動力、資金和市場,俄國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俄國工業生產大幅度增長,農村中資本主義的成分也得到增長。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體制方面上作了比較深層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機構。在司法制度方面,參照西方的司法制度,進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專制獨裁的俄國也出現了一些民主化的氣息。
軍事近代化: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軍事管理機構。
教育近代化:鼓勵社會和私人辦學,擴大大學自主權,允許引進西方書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資產階級的思想和統治方式開始傳入俄國,越來越多的俄國人看到了差距,變革的願望日益強烈。
明治維新使日本崛起為東方強國,資本主義工業體系開始確立,重工業迅速發展;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並不斷得到加強,廢除了不平等條約,走上對外擴張之路。
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避免美國走上法西斯道路,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
中國:
管仲改革實現了齊國的富國強兵,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魯國「初稅畝」取得了預期效果,魯國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諸侯列國紛紛仿效。從稅制改革的角度看它達到了預期目的,所以可以說是成功的。
魏文侯改革:通過李悝變法,魏國在戰國諸雄中率先強盛起來。
楚國吳起變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時間內,楚國在對外兼並戰爭中連連獲勝,成為戰國中的強國。
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3)失敗的改革
外國:阿里改革、蘇聯和東歐改革
中國:魏文侯改革(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5.改革的認識和啟示
①改革的必要性。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要發展進步,必須與時俱進,敢於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國家富強的重要手段,是歷史發展的要求和產物。
②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會涉及某些人或集團的利益而遭其反對,因而具有艱巨性和復雜性,不可能一帆風順。改革和變法不會一帆風順,在勇於改革的同時,要具備堅決的斗爭精神。要堅信新事物一定能夠戰勝舊事物。
③對改革的具體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須行之有效,改革過程中要用人得當,改革家要有遠見卓識和堅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沒有固定的模式,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梭倫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國家產生(公元前9~前8世紀)——設立中央議事會和行政機構
貴族制國家確立(公元前8~前6世紀)——貴族專權而平民無權
2、經濟發展:農工商業以及貿易得到發展
3、階級變化: 工商業奴隸主形成,公民內部斗爭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倫當選為首席執政官: 雅典貴族與平民長期斗爭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