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明朝歷史
很簡單的一句話:明月根據歷史中的明皇宮寫的
而現在的明皇宮是歷代君主加以修繕的,故不同!
『貳』 明朝歷史知識問答
1 朱元璋定祖訓,規定自己的後代名字中最後一個字的偏旁必須是以五行為首,那麼從他的孫子那代算起,這個五行偏旁是什麼樣的順序輪回的? 火土金水木
2 鄭和七下西洋是在明朝的什麼時期?當時哪位皇帝執政? 永樂時期/成祖朱棣
3 於謙被哪位皇帝所殺? 明英宗朱祁鎮
4 明朝歷史上唯一一位只有一位後宮的皇帝是誰? 明孝宗朱佑樘
5 請列舉明朝比較有名的宦官(至少三位)。 王振、劉瑾、魏忠賢
6 請列舉明朝比較有名的首輔(至少三位)。 解縉、楊士奇、張居正
7 明成祖朱棣總共幾次親征蒙古? 五次
8 請列舉明朝歷史上的盛世(至少三次)。 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興、 萬曆中興
9 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後,哪位皇帝自縊身亡? 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
10 明朝的都城是在北京,但是明朝還有一座陪都,請問明朝的陪都是哪座城市? 南京
11 1619年明朝與女真展開了一場大戰,這次戰爭的名稱叫什麼? 薩爾滸大戰
12 明朝實行三種徵兵制度,是哪三種? 世兵制、募兵制、徵兵制
13 明朝遼東防禦體系共分幾級?從級別大小順序來回答。 共分五級/鎮、衛、所、堡、路
14 明朝歷史上使用年號最長的是哪個年號?使用了多少年? 萬曆/48年
15 明朝經濟在萬曆前期是不是達到了最頂峰? 是
16 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繼位的皇帝是誰? 明武宗朱厚燳
17 明朝皇位繼承的制度是什麼?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若無子嗣,兄終弟繼
18 明朝存在的時間現在有爭論,一種說法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後明朝滅亡,持這種說法的認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第二種說法是明延平郡王鄭克塽降清之後明朝滅亡,而持這種說法的又認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 277年(1368——1644)/316年(1368——1683)
19 崇禎皇帝當初封吳三桂什麼稱號? 平西伯
20 朱元璋建國後,派了兩名大將北上滅元,這兩名大將分別叫什麼名字? 常遇春、徐達
21 請列舉明朝的武將(至少十位)。 徐達、常遇春、秦良玉、戚繼光、吳三桂、李成梁、劉綎、鄭成功、滿桂、趙率教、毛文龍
22 廣寧之戰後,明朝哪兩位官員退保山海關,導致遼西全部淪陷? 王化貞、熊廷弼
23 李定國在清軍侵入中原後與南明合作,誓死抗清,請問李定國原隸屬於誰的部下? 張獻忠
24 標志著明朝在關外的統治權全部喪失的一戰是哪場戰爭? 松錦大戰
25 請按在位時間由長到短的順序答出明朝皇帝的在位時間、年號以及皇帝的名字。
明神宗萬曆帝朱翊鈞 48年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45年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 31年
明憲宗成化帝朱見深 23年
明成祖永樂帝朱棣 22年
明英宗正統/天順帝朱祁鎮 22年(兩次登基)
明孝宗弘治帝朱佑樘 18年
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 17年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燳 16年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 10年
明景帝景泰帝朱祁鈺 8年
明熹宗天啟帝朱由校 7年
明穆宗隆慶帝朱載垕 6年
明惠帝建文帝朱允炆 4年
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熾 10個月
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 1個月
『叄』 明朝的歷史
在大明帝國近300年統治期間,創建了許多制度,「內閣制」就是其中光輝的一項。 大明帝國創建初期,為了鞏固政權,洪武帝廢除了宰相,把宰相的權力收歸自己,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地方上分設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承宣布政使司等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這樣就把君主獨斷專行擴大到了頂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能力等因素,皇帝不能真正意義上地總攬六部百司的政務,因此,在永樂帝期間,內閣制就應運而生,內閣制在最初的時候只是皇帝秘書性質的機構,所擔任的官員其官階比較低,權力也很有限。但從宣德時期權力開始上升,到了成化、弘治之際,內閣制已經成為足以對抗皇權的文官集團代表。 經過大明幾代皇帝的努力,明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內閣政務體系,它在權力平衡方面堪稱完善,明朝分內廷、外廷兩個機構,這兩個機構完全對稱。外廷有內閣,內廷有司禮監,外廷有三法司,內廷有東廠、錦衣衛,外廷有派往地方的總督、巡撫,而內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鎮守太監、守備太監等等。這樣,內廷、外廷相互制約,才能確保皇帝的決策地位。 其政務流程:全國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給皇帝提出的建議,都由通政使司匯總,司禮監呈報皇帝過目,再交到內閣,內閣負責草擬處理意見,再由司禮監把意見呈報皇上批准,最後由六科校對下發。內閣大臣的建議是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這叫做「票擬」。而皇帝用紅字做批示,稱為「批紅」。按照規定,皇帝僅僅批寫幾本,大多數的「批紅」由司禮監的太監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筆。這樣就形成了決策權歸皇帝,議政權歸內閣,行政權歸六部的權力平衡局面。 在內閣發展的過程中,始終貫穿權力平衡這一主線,而且君主和臣屬自覺不自覺地逐漸把內閣塑造成了實際上代替宰相的機構,但又和以往宰相不同,內閣在制度上始終沒有監督六部百司執行皇帝詔令的權力。其最大特點: 內閣擁有「票擬」之權。也就是代皇帝草擬各種文書,以及批答六部、百司各類政務奏請的文書。它可以是先與皇帝共同討論,作出決定後再草擬成文字,也可以是內閣先擬好批答文字,連同原奏請文書一起呈送皇帝審批。其結果便是:表面上宰相廢去,皇帝直接指揮六部、百司政務,實際上多半依靠「票擬」定奪,皇帝的意志和權力受到內閣諸臣極大的左右和限制。同時,由於票擬是下達皇帝詔令的正常途徑,其做法是:各類文書全歸口於內閣票擬,疑難者由皇帝召閣臣一起商議決定;但必要時皇帝也可在禁中主動提出自己關干政事和用人的意見,通過手詔、中旨(或宦官傳口諭)下內閣票擬。對於這類手詔等,內閣可以奉行,也可以拒絕,全都合法。這就使內閣在限制皇帝濫下詔令的斗爭中,更加制度化和規范化。 而且內閣在大明從形成到演變的過程中,逐漸在中期形成了一套比較穩定的制度慣例,即在這種制度慣例下,內閣成員不是皇帝直接可能任命的,而是必須經過推選,不經過推選的內閣沒有合法性。這樣就保證了內閣成員的穩定,也直接增加了文官集團對抗皇權的籌碼,這也是大明內閣制的一大特點。在明代,表面上廢去宰相,君主獨斷專行更加厲害,實際上發展的結果是,君主行使權力時在制度上受到的限制比過去更大,想要獨斷專行的困難更多了。在明代,皇帝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經常不得不向內閣低聲下氣,甚至發生向內閣成員行賄的千古奇談,而且還常常達不到自己的目的。因此終觀明代,經常發生皇帝不理政務,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就不足為怪了。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國家機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務流程維持正常運轉。連當時的利瑪竇曾這樣評價內閣的作用: 「我自己親眼看到即使皇上也不敢更改這次公開調查的審查官們所做的決定……」「我說看到,是因為所涉及的被判決的人得名單刊為單行本發行全國。」 "雖然我們已經說過中國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從前面所述應該已經很明顯,而且下面還要說的更清楚,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貴族政體,……如果沒有與大臣磋商或考慮他們的意見,皇帝本人對國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後的決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須有大臣審閱呈交皇帝。 我已做過徹底的調查研究,可以肯定下述情況是確鑿無疑的,除非根據某個大臣提出的要求,否則皇帝無權封任何人的官或增大其權力。當然皇帝可以對和他家族有關的人進行賞賜,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但這筆賞賜不能列為公家贈款,皇帝所做的贈禮也不能從公款中提取。」 幾年前,當今皇上想冊立他的次子而不是長子為儲君,因為這個幼子受到他和皇後的寵愛,這一更易違反了國法,皇上收到了大量指責他的陳情書,……最後皇上在巨大的輿論壓力下,在大臣們以集體辭職為威脅的條件下,不得不表示在立儲這件事情上改變了主意。」選取《利瑪竇中國札記》第六章《中國的政府機構》 在中央政權高度集中及王權高度專權的明代,能產生內閣制這一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的體制,無疑是當時社會的一大進步。由於本人的知識有限,對這一制度的認識很是膚淺,非常歡迎各位戰友發表高見。
『肆』 明朝歷史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說亡於1683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是以漢族為主推翻蒙古族統治者而建立起來的漢族復興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1368年朱元璋滅元稱帝,國號大明,共經歷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276年。因為明朝的皇帝姓朱,所以又稱朱明。明朝是中國繼周朝、漢朝和唐朝之後的盛世(黃金時代),史稱「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大明,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御國門,君主死社稷。當為後世子孫所敬仰。
元末蒙古統治者日益殘暴黑暗,到元順帝時期,暴發了韓山童、劉福通、徐壽輝;等領導的紅巾軍起義。朱元璋接到了好友湯和的邀請信,思量再三,參加了當時的濠州大帥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分支,先後南征北戰。1364年,朱元璋自稱吳王,史稱西吳政權。1368年,朱元璋稱帝,以應天府(南京)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即為明太祖。不久他又命徐達、常遇春等北伐元朝 明太祖朱元璋
,攻佔大都(北京),元順帝北逃,元朝在中原歷經97年的統治宣告結束,中國進入明朝統治。 明朝初年國力強盛,經洪武、建文、永樂三朝勵精圖治,至明宣宗的近百年間,明朝以北進蒙古高原,南征安南,伐錫蘭,羈絆馬來諸島族。明初天下大治,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一個接一個,一派盛世景象。 至明英宗幼年即位時,朝中有「三楊」楊溥、楊士奇、楊榮主持政局,「海內清平,萬邦來朝」。1442年後,宦官王振開始擅權,1449年發生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變,永樂以來的軍事優勢遭到破壞,並使國力大損,景泰帝果斷任用於謙擊敗瓦剌,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後又經歷景泰、天順兩朝的經營恢復,國力有所回升,到明中葉孝宗弘治時期再次大治,此時政治清明,民生安康,對外復立哈密等衛,重新確立對西域的羈絆和控制,歷史上稱此時期為「弘治中興」。 正德朝開始逐漸中衰,至嘉靖時推行新政,政治國力一度有所恢復,但因嘉靖末年君臣矛盾突出,又開始逐漸中衰,社會矛盾萌發。至隆慶年間徐階,高拱等人推行新政,罷海禁,冊封俺達等人,史稱隆慶新政。到萬曆朝時,在著名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的輔政之下實行改革,再度中興。此時期海內清平,又先後平定甘肅,貴州叛亂,並為援救朝鮮擊敗侵朝日軍,史稱萬曆中興。 此時明朝經濟文化極其發達,後世計當時朝廷歲收,明朝的經濟規模世界第一。萬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員更加腐化,地主階級到處搜刮民脂民膏,導致江南民變的發生。萬曆末年,關外建州女真叛亂,明朝開始走向衰亡。天啟年間,中官黃門集團的專政加快了這一進程的發展。至崇禎年間,因為連年災害,明廷因財政破產,無力鎮撫,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後金的軍隊也突破長城防線,五入關內。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克北京,崇禎帝自縊,同年清軍入關。 在南方一些明朝大臣擁立明朝宗室建立幾個政權,史稱南明。1662年,吳三桂將永曆帝絞殺於雲南昆明,南明滅亡。台灣鄭氏政權繼續沿用永曆年號,1683年清政府派施琅進攻台灣,鄭氏投降,監國寧靖王朱術桂自殺殉國。 明朝疆域 宣德時期
疆域
明朝疆域達1100多萬平方公里,後期約570萬平方公里,包括內地兩京十三省、南海諸島,並曾在東南亞舊港等地設有羈縻管理機構,影響力波及整個亞洲和非洲東岸,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島,在台灣島設立行政機構一府兩縣(東寧府,下轄天興、萬年兩縣)正式管理台灣全島,台灣收歸中國版圖。
年號簡表
編輯本段明朝皇帝
姓名 廟號 謚號 年號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讓皇帝(又謚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待考
朱棣 成祖(原為太宗) 文皇帝 永樂(1403年——1424年) 長陵
朱高熾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獻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鎮 英宗 睿皇帝 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復位。 裕陵
朱祁鈺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見深 憲宗 純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佑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肅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載垕 穆宗 庄皇帝 隆慶(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鈞 神宗 顯皇帝 萬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貞皇帝 泰昌(1620年)實際在位一個月 慶陵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啟(1621年——1627年) 德陵
朱由檢 毅宗(原為思宗) 烈皇帝 崇禎(1628年——1644年) 思陵
編輯本段南明皇帝
朱由崧 安宗 簡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 待考
朱聿鍵 紹宗 襄皇帝 隆武(1645年——1646年) 隆武陵
朱聿鐭 文宗 節皇帝 紹武(1646年) 紹武陵
朱由榔 昭宗 匡皇帝 永曆(1646年——1662年) 永曆陵
現在故宮
註:明太祖孝陵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惠宗與安宗葬處不明,景泰陵位於北京海淀區玉泉山北麓,隆武陵位於福州羅漢嶺,紹武陵位於廣州越秀公園內,永曆陵位於貴州都勻高塘山,明顯陵位於湖北鍾祥市,其餘十三位皇帝陵墓位於北京昌平縣天壽山明十三陵。詞條圖冊更多圖冊明朝皇帝御圖集(13張)
明開平王常遇春像(1張)
明神宗萬曆皇帝(1張)
明延平王鄭成功(1張)
『伍』 哪些書對了解明朝歷史有幫助
《明朝那些事兒》《這個歷史挺靠譜》都很好,可以去讀讀,不僅書寫的幽默,還能學到些真知識和課本上不講的知識
『陸』 怎麼樣學習明朝歷史
快餐式:買本《明朝那些事兒》
正統式:通讀明史、明實錄、以及所有能找到的有關回明代歷史的第一手史料(答後世傳說野史不要看,名臣自傳、士子筆記、西方傳教士見聞等比較有價值),並參考英美日等國高等學府對明朝的研究,尤其是英美的研究,很具有參考價值。會很累,但會相當有成就感,對自身知識的充實程度會超過你的想像。
強烈建議不要看大陸官方教科書,就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歷史而言那書的價值為零。
『柒』 怎麼用最快時間梳理明朝的歷史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武力強大的秦朝、名揚海外的唐朝。不管是哪一個王朝,都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財富。
『捌』 給我三十個明朝歷史題目
閑著無事,自己編了一套明朝歷史知識題,比較簡單,看看哪位皇漢能在5分鍾之內解答出來。
1 朱元璋定祖訓,規定自己的後代名字中最後一個字的偏旁必須是以五行為首,那麼從他的孫子那代算起,這個五行偏旁是以什麼樣的順序輪回的?
2 鄭和七下西洋是在明朝的什麼時期?當時是哪位皇帝執政?
3 於謙被哪位皇帝所殺?
4 明朝歷史上唯一一位只有一位後宮的皇帝是誰?
5 請列舉明朝比較有名的宦官(至少三位)。
6 請列舉明朝比較有名的首輔(至少三位)。
7 明成祖朱棣總共幾次親征蒙古?
8 請列舉明朝歷史上的盛世(至少三次)。
9 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後,哪位皇帝自縊身亡?(回答出該皇帝的姓名、廟號以及年號)
10 明朝的都城是在北京,但是明朝還有一座陪都,請問明朝的陪都是哪座城市?
11 1619年明朝與女真展開了一場大戰,這次戰爭的名稱叫什麼?
12 明朝實行三種徵兵制度,是哪三種?
13 明朝遼東防禦體系共分幾級?從級別大小順序來回答。
14 明朝歷史上使用年號最長的是哪個年號?使用了多少年?
15 明朝經濟在嘉靖朝前期是不是達到了最頂峰?如不是,請說明。
16 明朝唯一一位以嫡長子身份繼位的皇帝是誰?
17 明朝皇位繼承的制度是什麼?
18 明朝存在的時間現在有爭論,一種說法是指從太祖朱元璋南京建國開始至李自成攻陷北京後明朝滅亡,持這種說法的認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第二種說法是指太祖朱元璋南京建國後至明延平郡王鄭克塽降清後明朝滅亡,而持這種說法的又認為明朝存在了多少年?
19 崇禎皇帝當初封吳三桂什麼稱號?
20 朱元璋建國後,派了兩名大將北上滅元,這兩名大將分別叫什麼名字?
21 請列舉明朝的武將(至少十位)。
22 廣寧之戰後,明朝哪兩位官員退保山海關,導致遼西領土全部淪陷?
23 抗清名將李定國在清軍侵入中原後與南明合作,誓死抗清,請問李定國原隸屬於誰的部下?
24 標志著明朝在關外的統治權全部喪失的一戰是哪場戰爭?
25 請按在位時間由長到短的順序答出明朝皇帝的在位時間、年號以及皇帝的名字。
26 明朝最後一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宰相是誰?
27 朱元璋原名叫什麼?
28 朱元璋當初在皇覺寺當和尚時,元廷早已風雨飄搖,各路起義軍風起雲涌,所向披靡。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兒時的一個朋友給朱元璋送去了一封信,建議他參加起義。那麼給朱元璋送信的這個朋友是誰?朱元璋後來加盟了誰領導的起義軍?
29 朱元璋的正妻、也就是後來的皇後是誰?
30 朱元璋當初為何立其孫朱允炆為皇太孫而沒有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太子?
31 現在的主流觀點認為,明朝是在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帝自縊煤山後滅亡的,國祚277年。但是也有的觀點認為,1644年的明朝雖然被李自成攻破了國都,但實際上只是理論上的滅亡,而在長江以南,明朝還有半壁江山,史稱「南明」。那麼在南明歷史上,先後有四位朱明皇親登基稱帝,請問他們分別是誰?
32 1644年二月,李自成攻打寧武關,死傷無數,終於攻陷了寧武關。那麼,當時鎮守寧武關的守將是誰?
33 明朝有個獨特的特務機構,那麼這個特務機構是什麼?是誰建立的?
34 明成祖朱棣創建了一個由宦官掌權的機構,請問這個機構是什麼?
35 明朝中後期錦衣衛與東西廠並列,通常稱之為什麼?
36 明末黨爭活動十分嚴重,各黨紛爭不已。那麼當初攻擊楚、浙黨的組織是哪個?
37 魏忠賢與宮內的哪名女子狼狽為奸?
38 建議明惠帝朱允炆發動撤藩行動的是誰?
39 明朝不乏有痴情的皇帝,如明孝宗朱祐樘,一生只有一個老婆。但是朱祐樘的父親也是個痴情的人,請問他的父親是誰?而他又偏愛哪位女子?
40 「勇冠三軍,孝聞九邊」說的是誰?
41 1645年四月,清軍攻打揚州城,揚州軍民誓死反抗,清軍攻了數日才攻破揚州城池。清軍入城後為了泄憤,展開了慘絕人寰的屠戮,揚州數十萬生靈遭到了滅絕性的大屠殺,史稱「揚州十日」。請問,當時鎮守揚州的總指揮官是誰?而他的結局又是怎樣?
42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在什麼時候?
43 明英宗朱祁鎮於正統十四年(1449年)在宦官的慫恿下御駕親征,對手是蒙古的瓦剌部。此戰之後,明朝50萬大軍全軍覆沒,而朱祁鎮也被對手俘獲。那麼該歷史事件被稱之為什麼?慫恿朱祁鎮御駕親征的這名宦官是誰?而這名宦官的結局又是怎樣?
44 請列舉著名的抗清英烈(至少十位)
45 請列舉明朝著名的文學著作(至少三部)
46 請列舉明朝著名的科學著作(至少三部)
47 明朝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上奏摺罵皇帝的是誰?他罵的是哪位皇帝?
48 明朝遼東的關寧錦防線(又稱關錦防線)是一條抵禦後金進犯中原的防線,那麼這條防線是誰建立的?
49 崇禎十二年(1639年)二月明清之間爆發了松錦大戰,這場戰爭歷時三年多,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四月結束,戰爭的結果是明軍慘敗。那麼在這場戰爭中,明軍方面的總指揮官是誰?他的結局怎樣?這場戰爭又是誰發起的?
50 明朝與清朝之間有多次大大小小的戰役,請列舉出雙方之間爆發的至少五次戰役。
51 女真人是怎麼稱呼漢人的?
52 女真人的發型統稱為什麼?
53 明宮三案指的是哪三案?
54「心學」創始人是誰?
55 大家都知道,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搶奪了自己的侄子建文帝的,原因就是建文帝草率撤藩。朱棣身邊有很多謀臣,他們在輔佐朱棣起兵造反時都立下了汗馬功勞。那麼,當初鼓動朱棣起兵造反的人是誰?朱棣起兵造反的理由是什麼?這場戰爭稱之什麼?而這場漫長的戰爭又是在哪年開始的?
56 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隆慶帝朱載垕宣布解除海禁,調整海外貿易政策,允許民間私人遠販東西二洋貨物。那麼,這一歷史事件稱之什麼?
57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駕崩後,葬在哪裡?
58 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繼位時,他的二叔漢王朱高煦早已密謀造反。後朱瞻基御駕親征,擒漢王朱高煦,後用大瓮殺之。那麼,朱瞻基是在哪裡擒住朱高煦的?
59 永樂九年(1411年),明朝政府在東北設立了什麼地方軍政機構?
60 文學家吳偉業曾經寫了一首詩,該詩有四句話是最著名的: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請問,詩中所描述的紅顏指的是誰?出生於哪年?她的男人是誰?而前兩句詩又是什麼意思?
61 西廠機構是誰建立的?
『玖』 求有關明朝的歷史資料
明朝(英譯:Ming)(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所建的封建皇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時遷都北京。
明朝初年國力比較強盛,在明朝前期極盛時,北控內蒙古,西到新疆東部,東北控制了女真地區,西南方管轄雲南、貴州,南方建立了交郡。明朝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羈縻衛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後來國力逐漸衰落,尤其到了後期社會矛盾尖銳,甚至激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但後來南明政權又延續了十多年,直到最後被清朝消滅。
明朝歷史
元朝末期
元朝末期,朝政腐敗,國庫也日漸空虛。為了彌補財政虧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賦稅以外,還發行新鈔「至正寶鈔」並大量印製,致使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民不聊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政府征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水患。黃河兩岸農民本已飽受災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橫遭監工的鞭打,被剋扣口糧,非常憤怒。於是,「治河」和「變鈔」就成為農民起義的導火線,導致紅巾軍起義的爆發。
明朝建立
至正十一年(1351年)5月,農民起義爆發。次年,郭子興聚眾起義,攻佔濠州(今安徽鳳陽)。不久,貧苦農民出身的安徽鳳陽人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屢立戰功,得到郭子興的器重和信任。至正十四年(1354年)郭子興病死,朱元璋執掌該部的領導權。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兵佔領集慶(今江蘇南京),改名為應天府,然後攻下周圍一些軍事要地,獲得了一塊立足的基地。此時的朱元璋「地狹糧少」「孤軍獨守」,遠不及其他起義軍勢力,處境十分艱難。朱元璋採納了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經過幾年努力,朱元璋軍事和經濟實力迅速壯大。朱元璋先後於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滅陳友諒,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滅張士誠,降割據浙江沿海的方國珍。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了明朝,同年攻佔大都(今北京),元朝滅亡。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方面減輕農民負擔,恢復社會的經濟生產;一方面懲治貪污的官吏,即使是皇親國戚,開國功臣也不手軟。又分封皇子鎮守各地,他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皇位,是為明成祖。朱棣興建了北京城,於1421年遷都北京。其間還派鄭和七下西洋;又編纂《永樂大典》。成祖之後,又有仁宣之治。
1435年,不滿9歲的明英宗繼位,崇信宦官王振。結果導致1449年的土木之變,皇帝被瓦剌俘虜。但是在於謙的率領下,明廷另立明景帝,並發動全國軍民抗戰,打退了入侵的瓦剌軍,明朝一度復興。明孝宗弘治年間是明朝政治最為清明的時期,這位皇帝勤勉而不專制,信任大臣,內閣權力大為上升。
到了嘉靖皇帝,他信奉道教,不理朝政,大臣嚴嵩把持朝綱,致使政治腐敗,財政出現危機,以至海瑞稱「嘉靖嘉靖,家家皆盡」。
萬曆年代
萬曆初年,神宗得到內閣首輔張居正的鼎力輔佐。在內政方面,提出了「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推行考成法,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整頓郵傳和銓政。經濟上,清丈全國土地,抑制豪強地主,改革賦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負擔。軍事上,加強武備整頓,平定西南騷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總理薊、昌、保三鎮練兵,使邊境安然。萬曆初年呈現出明代中葉以來最好形勢。
張居正逝世之後,中興之象消失,明朝從此走上了衰敗之路。
神宗是個貪婪的君主,大肆侵佔土地,搜刮民財。神宗又廢除考成法,形成了皇帝黷貨、臣下貪污、黨爭激烈的狀況。
明末三案、魏忠賢專權、李自成起義都導致了明朝的衰落。
神宗的腐敗招致國庫空虛,邊關危機。這一時期,位於東北的後金的崛起,形成了與明王朝相對立的地方政權。此時的明王朝民不聊生,階級矛盾激化,明王朝滅亡的危機已然形成。
明朝滅亡
明朝後期,統治腐朽。宦官魏忠賢專攬朝政,迫害異己、鎮壓人民。統治者不斷加重對人民的剝削,加上連年的災荒,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1628年,戰爭在陝北爆發,涌現了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幾十支起義軍。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糧」口號,深得農民擁護。1644年(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佔西安,建立大順政權。同年三月,佔北京,崇禎皇帝在景山自縊身亡,主宰中國的明朝至此滅亡。之後清兵入關,並打敗李自成的大順政權,進入北京。在北方,原明朝殘余勢力大多投降清朝或與清朝合作共同對抗起義軍;而在南方,忠於明朝的各種勢力建立了數個流亡政權,史稱「南明」,在隨後的十多年間被清朝逐一消滅。
* 直隸:京師、南京
* 布政使司(省):山東、山西、河南、 陝西、四川、江西、湖廣、浙江、福建、廣東、廣西
* 都指揮使司: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統管黑龍江流域——西起阿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烏第河,南瀕日本海的廣大地區),1409年建立,共持續25年,後廢棄。
官吏制度
* 中央官制:
o 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o 五軍都督府:中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
o 御史台
* 地方官制
o 承宣布政司
o 提刑按察司
o 都指揮使司
明朝設有特務機構監視大臣的言行。太祖有錦衣衛,成祖設東廠,憲宗設西廠,武宗有內行廠。
軍事制度
明代早期軍隊的來源,有諸將原有之兵,即所謂從征,有元兵及群雄兵歸附的,有獲罪而謫發的,而最主要的來源則是籍選,亦即垛集軍,是由戶籍中抽丁而來。除此之外尚有簡拔、投充及收集等方式。此外,明朝中期以後又有強使民為軍的方式,不過都屬於少數,整體而言,衛所制仍然是最主要的軍制。
衛所制為在全國各地軍事要地設立衛所駐軍,衛有軍隊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戶所、百戶所、總旗及小旗等單位,各衛所都隸屬於五軍都督府,亦隸屬於兵部,有事從征調發,無事則還歸衛所。
軍隊來源為世襲的軍戶,由每戶派一人為正丁至衛所當兵,軍人在衛所中輪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給軍隊及將官等所需。其目標在養兵而不耗國家財力,但明宣宗以後漸無法維持,軍人生活水準及社會地位日漸低下,逃兵也逐漸增加,軍備因此逐漸廢馳。
因此在嘉靖年間,在應付倭寇之亂時,將領戚繼光在浙江地區採用招募民兵加以訓練的方式,來取代不堪的衛所兵。
外交
明朝初年,因為明初的朝貢貿易厚往薄來,造成許多日本人冒充朝貢使者到明朝這里來騙錢。日本實際上是處於割據狀態,沒有統一的中央政權,很多到中國來冒充朝貢使者的日本人沒有日本政府的管轄,朝貢完了以後他們滯留在中國沿海搶劫。這是明初的倭寇。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頒布了海禁政策。
明成祖即位後,在永樂年間,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寶太監鄭和曾率遠洋船隊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加強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上的往來,為中國走向世界做出了貢獻,體現了永樂時明王朝的鼎盛。明成祖之後,其子朱高熾繼位,也就是明仁宗。他聽從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見,認為下西洋過於浪費,收效不大,宣布停止下西洋的活動。不到一年,仁宗病,宣宗朱瞻基繼位,改年號宣德。宣德五年(1431年)閏十二月初六日,派鄭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到了明憲宗年間,曾有太監向憲宗提議再次下西洋,於是皇帝下詔到兵部索要鄭和出使的海圖等資料。但由於劉大夏等官員認為下西洋為一大弊政,有害無益,因此將當年鄭和出海地圖等資料藏匿起來(一說將其銷毀),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搜索無果,再次下西洋一事於是作罷。後來倭寇橫行,明朝加大了禁海的力度,直到明朝中後期,倭寇逐漸平息,才重新開放禁海。
公元16世紀,新航路開辟以後,葡萄牙人於1511年佔領了馬六甲,愈甚渴望對中國的往來。明武宗正德七年(1513年),葡萄牙國王派出一支對華使團前往中國,並在廣州登陸,希望與明政府建交。後來,中國皇帝同意葡萄牙人在澳門開設洋行,修建洋房,並允許他們每年來廣州「越冬」。這是西方列強第一次正式性的登陸中國並接觸中國。西方國家的東來,使不少新鮮東西也傳入中國。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年),羅馬教皇派出利瑪竇去中國教區工作。由於萬曆援朝之戰的爆發,利瑪竇一行沒能及時到達中國。後來戰爭中國得勝,利瑪竇才能進入中國境內,由於利瑪竇很快學會中文,並穿儒服、通儒書,頗得明朝士大夫好感。後來他被舉薦到北京,頗得神宗信任。他向中國進獻坤輿萬國地圖、自鳴鍾、日晷、西洋炮、望遠鏡、火槍、西葯、聖母像、十字架等貢品。先後在北京、肇慶等地展出。利瑪竇不僅傳播天主教,還啟發徐光啟、李之藻等人學習西學,另外他還將中國各種文化傳入歐洲,如儒家思想、佛道學說、圍棋等,可謂「貫通中西第一人」。 另外,明朝軍隊而大量使用火器,火器裝備的數量和質量不比西方國家小,但是隨著滿清入主中原,火器的使用返而減小了。
明朝的農業發展無論是產量還是生產工具,都高於宋元時期,為明朝中葉開始的人口穩步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自明朝初年起,以江南地區為代表的手工業高度發展,促進了市場經濟化和城市化。然而明朝推行「重農抑商」的原則以及嚴厲的海禁政策,使得商業受到了一定的壓制。隨著明朝紙幣「大明寶鈔」的流通失敗,整個貨幣體系轉向為以白銀為主。日本和拉丁美洲的白銀大量流入也進一步促進了明朝經濟的發展。明嘉靖、萬曆時候,各地出賣絲綢、酒肉、蔬果、煙草、農作物、瓷器等商品不計其數,外國的不少東西,如歐洲的西洋鍾,美洲的煙草,中國城市都有賣。當時商業大都會有北京、南京、揚州、蘇州、廣州、西安、成都等,著名的商業集團有徽商、川陝商、蘇商、京畿商、粵商等,在世界上,明朝是16世紀、17世紀時期手工業、經濟最繁華的國家之一。
明朝的科學文化發展比較迅速,中國小說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三國演義》三本就是出於明朝。《金瓶梅》亦是此時作品。湯顯祖的戲劇《牡丹亭》至今仍在演出。
傳統雅文學的發展在明代繼續發展,著名文人有劉基、宋濂、高啟、方孝孺、唐寅、歸有光、徐渭、王世貞、袁宏道、錢謙益、張岱、吳偉業等人。散曲家則有王磐、馮維敏、薛論道、陳譯、康海等人。
明朝的民間文學很發達,唐伯虎是傑出的代表人物。民間盛行對聯,還有鎖南枝等山歌,欣欣向榮的景象。
在思想上,王陽明的新哲學「心學」在嘉靖以後盛行,形成一股反對傳統束縛的思想浪潮,塑造了新的社會風尚,也使明代後期的士大夫有一種別於其他時代的生命哲學。如「異端」思想家李贄就是最好的例子。
科技
明朝初期至中期的科技有了較大的發展,直至16世紀,一直處於世界的前列。
這一時期出現的科學著作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還有《徐霞客游記》等著作是我們現在研究和借鑒古代技術的珍貴的文獻資料。
於謙寫得《詠煤炭》詩歌說明當時煤炭已經普遍應用。計成的《園冶》則是園林建築的專著。
明朝的軍事科技也較發達,明末已經出現了火銃槍,還有威力巨大的火炮。據說有個叫萬戶的人,坐在綁滿火葯棍的椅子上,試圖利用火葯的推力飛上天空,可惜失敗了,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為探索太空犧牲的人。
明朝時期的名人
王陽明 劉基 * 常遇春 * 解縉 * 張居正
* 魏忠賢* 鄭和* 海瑞* 於謙* 戚繼光* 袁崇煥
* 鄭成功* 袁宏道(「三袁」)* 歸有光* 朱載堉* 文徵明
* 唐寅* 黃宗羲* 李贄* 徐光啟* 湯顯祖* 史可法
* 李時珍* 宋應生
耕地面積世界第一:
在古代,農業是國家的重中之重,耕地的多少跟國力強弱有直接關系。在萬曆年間,明朝的耕地總面積是七百萬頃,明末時達到七百八十多萬頃,此一水平即使是到了後來的康乾盛世都沒有被打破。當時歐洲的傳教士是這樣形容明朝的,中國的耕地像花園一樣井井有條,沒有一塊荒地,中國產的糖比歐洲白,布比歐洲美。
人口世界第一:
明朝的人口有多少一直存在爭議。在明末清初,因為戰亂,大部份人留離失所,但有戶可查的人口仍然達五千萬,所以保守估計當時明朝的人口大約在七千到八千萬左右,當時全世界的人口又不超過四億,所以明朝絕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礦產量世界第一:
明朝的鐵產量是宋朝的兩倍,萬曆年間達9000多噸,冶金工業極其發達,天工開物對這方面有詳盡記載,後來的兩百多年,世界上都沒有國家能破這個紀錄。
白銀佔有量世界第一:
在16和17世紀,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了美洲並在那裡得到大量的黃金和白銀。當西班牙和葡萄牙貴族得到這些財富後,他們第一件要乾的事就是向中國買絲綢,瓷器和茶葉,到最後這些白銀和黃金大部份都流到了中國。美國佛蘭克,在《白銀資本》一書種說,在十六和十七世紀,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通過貿易流向了中國。
軍隊數量世界最龐大:
據記載在明初,明朝有二百萬官兵駐扎在全國各地。到了明末,長江一帶的經濟圈為皇侯和軍閥把持,中央政府出現了財政危機,明朝政府已養不起那麼多軍隊了,在山海關防守後金的官兵常常不足十萬。但根據傳教士的筆記,當時明朝的軍隊數量依然很多,就算把整個歐洲的軍隊加起來也不夠中國多。
軍工產值世界第一:
明朝軍工業極其發達,一營5000人的士兵中就裝備有霹靂炮一千挺,鳥槍二百枝以及大炮二十門,除此之外明軍還有鬼頭大刀,弓,弩,手雷和火箭等裝備。跟宋朝不一樣,明朝在每代皇帝執政期間,都會發生大規模戰事,所以明朝的軍工業為了應付戰爭所生產出來的武器數量是十分可觀的。
間諜機構世界最龐大:
明朝的錦衣衛,東西廠,是當時世界上最有組織和最旗幟鮮明的間諜組織,在鼎盛時期人數達到六萬人。在武俠小說裡面,錦衣衛,東西廠常常被描寫成是一群武功高強的殺人機器。但實際上,明朝間諜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打擊貪污,叛臣,維護國家穩定,但不排除有部份人濫用職權,謀取私利。跟專門從事顛覆敵國政權的中情局和克格勃比起來,明朝的間諜組織其實並不太可怕。
船隻總噸位世界最大:
在明初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明朝最大的寶船長150米,寬30多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除了寶船外,鄭和的船隊還有二百多艘平均長度達七,八十米的大帆船。到了明朝中葉,雖然朝廷再沒有進行像鄭和那樣的大航海,但中國的水師卻仍然控制著整個南太平樣,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家的國王都是在明朝的支持下建國的。對明朝的海上實力,當時歐洲的傳教士是這樣描述的,只要中國的皇帝願意,他們可以一夜之間徵集到從大陸連接致馬六甲海峽的那麼多船隻。到了明末,由於要抗擊倭寇,聯朝抗日,明朝政府無瑕南顧,最後被葡萄牙和荷蘭鑽了空子,把勢力伸展致南太平洋。即使是這樣,荷蘭的殖民者依然要每年向盤踞在台灣的鄭氏政權進貢。
第三產業世界最大:
據阿拉伯旅遊家記載,當時在中國,幾乎每一座城市都存在第三產業,在北京從事第三產業的工作者保守估計就有近兩萬人。跟歐洲和回教世界不同,當時第三產業在明朝是合法的,官員不以掃盪第三產業為政績,明朝讀書人又獨愛風花雪月,再加上明朝人口基數巨大,第三產業為世界之最並不奇怪。
國土面積世界最大:
明朝的國土面積在大部份時間都保持在900萬平方公里左右,比鼎盛時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和奧斯曼帝國都要大,明朝在東南亞的海外殖民地也絕不比當時的英國要少。
防禦工事世界最多:
明長城是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上排第二長的防禦工事,據傳教士記載,中國的城市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多,每座城市都有高十米的城牆保護,城上有大炮,城牆外還有溝,戰爭時灌滿了水,中國人認為那是最好的防禦工事。
帝王年表
廟號 謚號 姓名 統治時間 年號 陵墓
太祖 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 1368年-1398年 洪武 孝陵
惠宗[1] 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朱允炆 1399年-1402年 建文
成祖[2] 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朱棣 1403年-1424年 永樂 長陵
仁宗 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朱高熾 1425年 洪熙 獻陵
宣宗 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朱瞻基 1426年-1435年 宣德 景陵
英宗 法天立道仁明誠敬昭文憲武至德廣孝睿皇帝朱祁鎮 1436年-1449年 正統
1457年-1464年 天順 裕陵
代宗 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顯德崇孝景皇帝朱祁鈺 1450年-1457年 景泰 景泰陵
憲宗 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聖孝純皇帝 朱見深 1465年-1487年 成化 茂陵
孝宗 達天明道純誠中正聖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朱佑樘 1488年-1505年 弘治 泰陵
武宗 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朱厚照 1506年-1521年 正德 康陵
世宗 欽天履道英毅神聖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 朱厚熜 1522年-1566年 嘉靖 永陵
穆宗 契天隆道淵懿寬仁顯文光武純德弘孝庄皇帝 朱載垕 1567年-1572年 隆慶 昭陵
神宗 范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 朱翊鈞 1573年-1620年 萬曆 定陵
光宗 崇天契道英睿恭純憲文景武淵仁懿孝貞皇帝 朱常洛 1620年 泰昌 慶陵
熹宗 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朱由校 1621年-1627年 天啟 德陵
思宗[3]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由檢 1628年-1644年 崇禎 思陵
南明 (1644年-1662年或1664年)
廟號 謚號 姓名 統治時間 年號 備注
安宗 處天承道誠敬英哲纘文備武宣仁度孝簡皇帝朱由崧 1644年-1645年 弘光 史稱弘光帝,也稱福王
朱常淓[4] 1645年 潞王
朱以海[5] 1645年-年 魯王
紹宗 襄皇帝 朱聿鍵 1645年-1646年 隆武 史稱隆武帝,也稱唐王
朱聿【釒粵】 1646年 紹武 史稱紹武帝
昭宗 匡皇帝 朱由榔 1646年-1662年 永曆 史稱永曆帝,又稱為桂王
* 註:
1. ^ 此為南明弘光年間追崇,清朝乾隆年間,追謚為恭閔惠皇帝。
2. ^ 本作「太宗」,嘉靖時改為「成祖」。
3. ^ 清朝謚為懷宗,後改謚庄烈愍帝。南明政權謚為思宗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後又改謚為毅宗,唐王謚為威宗。
4. ^ 潞王、魯王政權均稱「監國」,而未稱帝,故無年號。
『拾』 明朝的歷史
如果你想看個熱鬧,推薦《明朝那些事》,如果你是出於嚴謹的研究目的,希望你能看得進去明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