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輔導資料(人教)
1、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朝滅掉陳朝統一南北。
3、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4、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5、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7、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8、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9、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作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為著名的諫臣
10、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11、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12、由武則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業在唐朝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14、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15、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訪是居民宅區,市為繁榮的商業區。
16、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統治時期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於隋文帝時。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19、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最為重要。
20、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則天。
21、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22、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23、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24、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25、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26、8世紀中前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玄宗封 (mohe)首領為渤海郡王。玄宗封南詔首領為雲南王。亞
27、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
28、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大唐西域記》。
29、玄宗時,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長安是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0、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特產居唐朝進口首次。
31、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32、唐朝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3、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畢生心血寫成《千金方》,被後世尊稱為「葯王」
34、石窟藝術在隋唐時期大為發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35、10世紀初,契丹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
36、11世紀前期,黨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
37、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38、1127年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39、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堰城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
40、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
41、唐朝時從越南引進的優良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茶樹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區。
42、北宋時蜀地絲織品「號為寇天下」。江浙的絲綢產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自江浙。
43、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致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44、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它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
45、宋朝的海外貿易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僑胞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46、元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47、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於商業發展。
48、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由於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的陋習。
49、北宋的肉食中以羊為多;南宋吃魚多。宋代時,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
50、今天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稱春節為元旦,最為重視。
51、1206年,蒙古貴族如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他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
52、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軍佔領臨安,南宋滅亡。
5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義大利旅行家馬克可·波羅的著作《馬克可。波羅行紀》。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54、元朝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省,簡稱「行省」。元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還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55、北宋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它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
56、指南針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早在戰國時期,人們製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事業。南宋時海外貿易發達,指南針廣泛用於航海。
57、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火葯開始用於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主要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
58、我國北宋時期的科學家沈括的科學成就有《夢溪筆談》、創制「十二氣歷」。我國元朝時的著名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郭守敬的科學成就有《授時歷》測定一年為365.2425天,與現在公歷的公歷基本相同,但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三百年。
59、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編寫《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國支五代的歷史。
60、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家郭熙、李公麟人稱「宋畫第一」、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元代最著名的畫家是趙孟 的作品《秋郊飲馬圖》被稱為「神品」
61、人稱「宋四家」指蘇軾、黃庭堅、米 (fU)、蔡襄。
62、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為都城,改稱南京稱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63、明朝的特務機構: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朱棣設立東廠進行對臣民的監查、偵查。明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
64、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稱帝。1421年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65、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鄭成功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他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
66、元末明初明政府派戚繼光抵抗倭寇平息東南沿海的倭患。
67、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在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懷抱。
68、明朝後期,女真的傑出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自立為汗,國號為金,史稱後金。遷都沈陽,後改稱盛京。
69、皇太極繼承汗位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金」為清。1644年遷都北京,對國的統治。
70、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乾隆帝時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造成了「文字獄」。
71、明朝後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寶島台灣,1661年鄭成功率兵進入台灣,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台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台灣設置府縣,加強管理。
72、1683年清軍進入台灣,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置,加強了台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73、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軍水陸並進,擊斃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被迫投降。
74、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75、順治帝接見西藏的佛教首領達賴五世賜予「達賴喇嘛」封號、康熙帝賜予另一個位西藏佛教首領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
76、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准。
77、乾隆帝時下令調兵討伐回部上層族小和卓與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對整個新疆地區進行管轄、設置哨所,加強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78、1771年初英勇的扈特部眾,在傑出的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毅然踏上了回歸祖國的征途。清朝伊犁將軍和乾隆帝先後接見了渥巴錫並妥善安置了土爾扈特部眾。
79、清朝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至南海諸嶼。清朝疆域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80、明代從外國引進的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在不少地方推廣種植。
81、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暢銷海內外。
82、明清時期 ,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貿易城市。
83、明朝中期以後,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他們開設機房,僱用機工進行生產,出現了「機房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方式。機房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僱用工人。他們之間這種僱用與被僱用的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84、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清朝統一台灣以後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後來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關閉其它港口。
85、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以「萬歲山」作為全城的中心點。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蜓六千餘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86、明朝醫葯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總結性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明朝末年,傑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徐光啟關於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歐洲的水利技術的著作《農政全書》。
87、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和《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的《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地位。
88、湯顯祖是明朝後期最負有顧盛名的戲劇家,代表作出《牡丹亭》。清朝中後期以微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它劇種的一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89、明朝書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顏骨趙姿」之美。明末畫家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圖》、鄭板橋《蘭竹圖》、東洪綬《西廂記》畫的插圖。
❷ 初一學生怎麼學歷史
1、首先要對歷史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其次最好整理一個歷史朝代表,對中國歷史尤其有用。
3、對於重要的時間要重點記憶。
4、要對比記憶,對比重要時間點中國與外國的時代發展。
❸ 怎樣學好七年級下冊歷史
這是所有的知識點,背吧
第一單元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
1、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了政權,建立隋朝,建立隋朝,定都長安,楊堅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滅掉南朝最後一個朝代陳,南北重歸統一。
2、隋文帝統治期間,隋朝經濟繁榮,在長安、洛陽一帶建立起了許多儲存糧食、布匹的大倉庫。
3、隋煬帝時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開鑿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鞏固了國家統一的局面。
第2課 貞觀之治
1、隋朝與秦朝很像,只有兩位皇帝。第二位皇帝隋煬帝統治後期,實行暴政,最終導致隋末農民起義,隋王朝瓦解。隋朝:581~618年
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淵,都城長安,李淵就是唐高祖。
3、唐高祖退位後傳為李世民,即唐太宗,年號貞觀,他在位期間,採取了許多鞏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唐太宗採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隋亡的教訓,明白統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②重視發展生產,輕徭薄賦;③注意「戒奢從簡」④整頓吏治;⑤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
4、「房謀杜斷」指的是唐太宗時期重用的兩位宰相:房玄齡、杜如晦。當時最著名的諫臣是魏徵,唐太宗把他比喻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鏡子。
5武則天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國號為周,在位期間,繼續實行唐太宗發展農業、選拔賢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們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6、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這句話的意思是:統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這句話表明了人民群眾力量的強大。
第3課 開元盛世
1、唐玄宗前期年號開元,在他統治前期,政治清明,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統治跟唐太宗的相似點有:善於任用賢臣,重視地方吏治,重視農業生產,注意節儉等。
3、唐朝的經濟繁榮表現在:(一)農業方面:①水利事業發達;②耕作技術和栽培方法的進步;③新植物品種的出現(有新蔬菜品種和茶葉。唐朝時,飲茶之風全國范圍盛行,江南成為種植水稻和茶葉的重要產地)④生產工具的改進——曲轅犁和筒車。(二)手工業方面:①絲織業發達;②陶瓷業發達(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三)商業方面:商業繁榮,大都市有長安、洛陽、廣州、揚州。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第4課 科舉制的創立
1、科舉制的產生:①隋文帝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吏②隋煬帝設進士科,科舉制誕生
2、科舉制的完善:①唐太宗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②武則天首創殿試和武舉;③唐玄宗將詩賦作為進士科的主要內容。
3、科舉制對隋唐的影響: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③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第5課 和同為一家
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8世紀初,唐又將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贊普上書唐朝皇帝說,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
3、回紇是維吾爾族的祖先,其首領被唐玄宗封為懷仁可汗,後來回紇改名回鶻。
4、7世紀末,靺鞨族的一支粟末靺鞨統一各部,建立起政權,後唐玄宗在那裡設州,以其首領為都督,封渤海郡王。
5、六詔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後來南詔統一六詔,唐玄宗封其首領為雲南王。
6、唐太宗為什麼受到各少數民族的尊重?
答:他實行的開明的少數民族政策,不分貴賤,平等對待,因此受到各族擁戴。
第6課 對外友好往來
1、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都稱中國人為「唐人」。
2、「天竺」指今印度半島;「大食」指今阿拉伯半島;「波斯」指今伊朗。
3、隋唐,中日兩國交往非常頻繁。日本為了學習我們唐朝先進的文化,派遣了許多使者來到中國,這些使者被稱為「遣唐使」。
4、唐玄宗時,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傳播唐朝文化,為中日兩國的友好和文化傳播作出重大的貢獻。
5、朝鮮半島上的國家,和隋唐來往頻繁。新羅盛世以後,派遣世界和大批留學生到唐朝學習中國文化。
6、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高僧玄奘西遊取經,並寫成《大唐西域記》。
第7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一)
1、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2、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唐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李白(詩仙)、杜甫(詩聖)、白居易。李白的詩歌想像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他被成為詩仙。杜甫的詩歌深刻反映,被後人稱為「詩史」,代表作是「三吏」「三別」他被稱為「詩聖」。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詩歌要更多的反映現實生活,達到教育目的,《秦中吟》、《新樂府》,諷喻社會,同情人民是這類詩的代表作。
第8課 輝煌的隋唐文化(二)
1、唐朝書法,名家輩出,最著名的當推顏真卿和柳公權。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是顏真卿,他自創「顏體」代表作:《顏氏家廟碑》。柳公權自創「柳體」,代表作:《玄秘塔碑》。後人把他們並稱為「顏筋柳骨」。
2、隋唐時期,繪畫藝術高度發展,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大量出現。影響較大的有唐朝的閻立本和吳道子。閻立本擅長人物故事畫,代表作是《歷代帝王像》和《步輦圖》。吳道子開創寫意畫先河,被後世稱為「畫聖」,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圖》。
3、石窟藝術在隋唐時期大為發展,其中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裡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畫,其內容主要是宣揚佛教,堪稱世界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
4、隋唐時期的音樂、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邊各國的傳統樂舞並加以創新,呈現盛世特色。主要有《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陣樂》等。
第二單元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
第9課 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
1、10世紀初,契丹族傑出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遼),都城在上京。阿保機就是遼太祖。那時候唐已滅亡,出現格局混戰局面,黃河流域相繼有五個朝代控制,合稱五代。
2、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了宋朝,取代後周,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
3、北宋宋真宗時期,遼軍大舉進攻北宋,宋真宗來到澶州城親自作戰,宋軍士氣大振,打退遼軍。遼宋議和,遼朝退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此後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和平局面。
4、11世紀前期,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元昊稱帝後,連年與北宋黨交戰,雙方損失很大。後來,雙方議和,元昊向北宋稱臣,北宋給西夏歲幣。
5、12世紀初,女真族的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在會寧稱帝,國號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
6、金建立後,先滅遼,後又於1127年滅掉北宋。1127年,趙構稱帝,都城在臨安(杭州),史稱南宋。
7、南宋著名的抗金將領岳飛,收復了建康,後金軍大舉進攻,他帶領的岳家軍英勇殺敵,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後來秦檜以所謂「謀反」罪殺害了岳飛.
8、評價岳飛?——女真貴族在對南宋的戰爭中擄掠殘殺,對北方經濟造成嚴重的破壞。岳飛抗金,保衛了人民的生命財產,保衛中原地區較高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這是正義的。
9、岳飛被害後,宋金達成和議,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後金遷都燕京,改名為中都。
第10課 經濟重心的南移
1、五代十國、宋朝時期,江南經濟發展的原因:①北方戰亂較多,南方相對和平穩定;②北方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並補充了江南的勞動力;③南方生產條件和自然條件比較優越;④江南統治者重視農業發展;⑤南北方勞動人民辛勤勞動,共同開發了江南。
2、宋朝政府為了提高糧食產量,從越南引進了優良品種占城稻,在江南很快得到推廣。蘇州、湖州成為重要的糧倉。棉花和茶葉也在江南廣泛種植。
3、宋朝南方手工業的發展,包括絲織業水平的提高、棉織業的興起、制瓷業的成就和造船業的發展。蜀地絲織品「號為冠天下」,宋代是中國瓷器史上的輝煌時代。景德鎮是著名的瓷都。宋朝的造船業居當時世界首位。
4、宋代商業繁榮,著名的商業都市是開封和杭州。杭州改為都城臨安後,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宋朝的海外貿易很發達,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5、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於商業發展。
6、從唐朝後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後完成。那時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
第11課 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
1、①宋朝人的衣:宋初崇尚節儉,後來統治者的衣飾精美華麗,勞動者多穿小袖狹身的短衣;②宋朝人的食:飲食非常豐富,夜市的小吃很多,有冷飲,肉食以羊肉、魚為主;③宋朝人的住:住四合院,屋頂以草或瓦覆蓋,院內還種有花草;④宋朝人的行:有牛車、馬車、轎,還可騎驢、騾,出門有旅店;⑤宋朝人的娛樂:北宋東京城內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做「瓦子」瓦子的盛行主要是因為當時城市的繁榮,市民階層不斷壯大,市民文化生活豐富起來。⑥宋朝人的節日:宋代最受重視的節日是元旦,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春節。
第12課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
1、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高原,建立蒙古國,蒙古貴族尊稱他為成吉思汗。
2、蒙古建立後,先後滅掉了西夏和金,忽必烈繼承汗位,1271年定國號為元,定都於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後於1276年,滅掉了南宋。
3、當時最著名的抗元英雄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話表現出文天祥被俘之後,不畏強暴,寧死不屈的崇高氣節。
4、元世祖時期,①農業: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貴族圈佔農田做牧場,治理黃河,推廣棉花種植,北方農業得到恢復和發展②交通運輸:為便利南糧北運,開鑿了兩段新運河,與原有運河連通,使糧船可以從杭州直通大都;還開辟了規模空前的海運。③外交:中外交流頻繁,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元世祖時來華居住了十幾年,其著作《馬可•波羅行紀》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④政治:為了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我國省級行政區的設立就開始於元朝。元政府還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已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還加強對琉球(今台灣)的管轄。
5、宋朝時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元朝民族融合發展主要表現在:①漢族人民開發邊疆;②邊疆各族遷入內地,同漢族等雜居相處;③契丹、女真等族與漢族的融合;④回族開始形成。
第13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一)
1、宋元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高峰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葯的廣泛使用,是這一時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2、北宋時,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術經濟省時,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歐洲國家有活字印刷術比我國晚約四百年。
3、早在戰國時期,人們製成「司南」戰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製成了指南「司南」北宋針,開始應用於航海事業南宋時指南針廣泛應用於航海事業,並開始應用於航海事業開始應用於航海事業。後來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4、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開始應用於軍事上,宋元時期廣泛應用於戰唐朝末年開始應用於軍事上爭,13、14世紀火葯和火葯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5、印刷術、指南針、火葯和造紙術是我國古代人民的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
6、「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機械發明在人類的事業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英國思想家•培根(培根所說的「這三種機械發明」指的是中國發明的火葯、印刷術、指南針)同步P81材料題第9題
7、①沈括:創制「十二氣歷」,提出「石油」這一名稱。②郭守敬:元初編寫《授時歷》,主持開鑿了北京附近的通惠河。
第14課 燦爛的宋元文化(二)
1、北宋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該書對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2、詞是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唐朝時已出現,最初在民間流行。詞經過五代到兩宋發展很大,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其中三位傑出的詞人是蘇軾、辛棄疾和李清照。
3、蘇軾(北宋),詞風氣勢豪邁,雄健奔放;代表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李清照(兩宋之交),詞風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於運用口語,顯得格外清新自然。辛棄疾(南宋),把詞的豪放風格發揚光大。「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看。」——辛棄疾
4、元朝戲劇空前發展,出現了元曲。元曲由雜劇和散曲組成。代表人物是關漢卿,代表作是《竇娥冤》。
5、宋元時期的繪畫藝術突出的體現在山水畫、花鳥畫和風俗畫創作中。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我國美術史上的不朽作品。
6、元代著名的畫家是趙孟頫,他的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無不傳神,有人稱贊他的畫屬於「神品」。
7、「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第三單元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
第15課 明清君權的加強
1、1368年朱元璋以應天為都城,改稱南京,稱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2、明朝是我國封建社會中央集權空前強化的時期。
3、明朝前期加強君權的措施有:①在地方上,廢除行中書省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獄和軍政;在中央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廢除丞相,撤銷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皇帝負責。②設立錦衣衛,監管對臣民的監視偵查,由皇帝直接指揮;③遷都北京,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執行削藩政策;④八股取士。
4、「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於咸陽之郊」——這句話的意思是八股的危害相當於秦始皇的焚書,而摧殘人材比秦始皇在咸陽郊外坑儒還要嚴重得多。這句話表明明朝的科明朝的科舉制度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危害很大。
5、明太祖的分封藩王不利於君權的加強。
6、「靖難之役」指的是燕王朱棣反對建文帝的戰役,以燕王的勝利告終。朱棣稱帝,他就是明成祖,改北平為北京,於1421年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進一步強化君權,繼續削藩政策;在錦衣衛外增設特務機構東廠。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立,是明朝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的一種表現。
第16課 中外的交往與沖突
1、1405~1433年,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鄭和前後七下西洋,到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鄭和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
2、鄭和下西洋的條件:①明朝前期,社會經濟繁榮,國家強盛,這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雄條件:、明朝前期社會經濟繁榮,國家強盛,明朝前期,條件厚的物質基礎,這是最根本的原因。②唐宋以來,我國的造船技術不斷提高,航海技術的掌握,指南針的使用;天文、地理知識的積累等,這些都為鄭和下西洋提供了科學技術條件。③鄭和從小能吃苦耐勞,培養了英勇無畏的氣概。
3、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影響):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4、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沿海居民稱他們為「倭寇」。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戚繼光抗倭寇,使東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了。
5、「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戚繼光。「海波平」的意思是盪平侵擾我國東南沿海的倭寇,這句話表現了他不求名利的高尚品德,表達了他抵禦外辱,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的堅強決心。
6、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
第17課 君主集權的強化
1、明朝後期,女真傑出首領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自立為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後來努爾哈赤遷都沈陽,後改稱盛京。
2、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為清。1644年,清軍入清關,遷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3、清朝強化君主集權的措施:①雍正帝設內閣六部,同時保留議政王大臣會議②雍正設立軍機處,由皇帝挑選親信大臣組成。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議政王大臣名存實亡。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③大興「文字獄」,從思想領域控制知識分子。
4、「文字獄」的消極影響:清朝的文字獄,造成了社會的恐怖,摧殘了人才。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治,從而禁錮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第18課: 收復台灣和抗擊沙俄
1、明朝後期,荷蘭殖民者入侵我國台灣。1662年,鄭成功收復並開發台灣。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2、1683年,清軍進入台灣,1684年,清朝在台灣設置台灣府。台灣府的設置,加強了台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3、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侵略我國黑龍江流域,佔領雅克薩和尼布楚。清朝康熙皇帝帶領清軍和各族人民,進行了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結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過談判解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問題。
4、1689年,中俄雙方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5、雅克薩之戰勝利的原因是?
答:雅克薩之戰是中國軍民為捍衛祖國的領土主權而進行的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戰略技術得當,廣大將士英勇作戰,各族人民積極支持;而沙俄進行的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侵略軍人數較少,就決定了中國的勝利。
第19課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1、順治帝正式賜予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的封號;康熙帝又賜予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此後,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後頒布法令規定,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這些措施大大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管轄。
2、乾隆時期,在維吾爾族等人民的支持下,清軍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亂,並且設置了伊犁將軍,管轄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加強了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3、乾隆時期,土爾扈特部在傑出首領渥巴錫渥巴錫的帶領下,粉碎沙俄軍隊的追擊,回歸祖國,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妥善的安置,土爾扈特部的回歸,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4、清朝的統一,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促進了邊疆地區的開發,使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
第20課 明清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
1、明朝時期從外國引進玉米、甘薯、玉米、甘薯、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農作物在我國廣泛種植。
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現出一批棉紡織業基地。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南京絲織業發展也很迅速。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
2、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商貿城市。
3、明朝中後期,在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機戶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雇傭工人。他們之間是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這是早期資本主義的萌芽。
4、面對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清朝政府堅持以農為本的傳統觀念,推行「重本抑末」政策,採取的是「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5、清朝統一台灣後,開放四個港口進行對外貿易,後來又關閉其他港口,只留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
6、對閉關鎖國政策的評價(利弊分析):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雖然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到一定的自衛作用;但由於閉關鎖國,使中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在世界上逐漸落伍了。
第21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一)
1、明成祖時,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了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築的傑作。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築之林的瑰寶。
2、萬里長城自秦始皇修建後,各朝不斷整修,明朝又大規模修築,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嘉峪關,全長六千餘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3、明朝卓越的醫葯學家李時珍編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是世界醫葯學的重要文獻。
4、明末,傑出的科學家宋應星編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了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反映了我國當時的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該書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同時代的科學家徐光啟代表作是《農政全書》,是一部農業網路全書。介紹了歐洲的水利技術,是我國農學史上最早傳播西方近代科學知識的書籍。
第22課 時代特點鮮明的明清文化(二)
1、明清時期,古典小說的創作進入成熟階段。
2、①羅貫中《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②施耐庵《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③吳承恩《西遊記》——是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話小說。
④曹雪芹《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深刻鞭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罪惡,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3、明清時期,戲劇表演成為城鄉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動。湯顯祖是明後期最富盛名的戲劇家,代表作《牡丹亭》批判了封建禮教。
4、明朝中後期,北京成為戲班薈萃之地,形成了百家爭艷的局面。後來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他劇種的曲調和表演方法,19世紀中期形成了京劇。
5、明朝書法以行書草書見長,代表人物董其昌。明朝繪畫以山水、花鳥畫居統治地位。明末徐渭,善用潑墨,代表作《墨葡萄圖》。「揚州八怪」發展了其手法,作品很多,如鄭板橋的《蘭竹圖》、陳洪綬為《西廂記》等作品的插圖。
❹ 七年級下冊歷史學習指導答案(全部)
初一歷史下學期檢測題答案
第 一 單 元
一、選擇題(30分) B B C C D B D D B B A B C BA
二、填空(20分)
1、房玄齡 杜如晦2、曲轅犁 筒車 3、鑒真 玄奘 4、進士 明經 5、《金剛經》李春 趙州橋
6.李白 杜甫 吳道子
三、材料分析(1題17分,2題9分,3題6分,共32分)
1、①大運河 目的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 ②隋煬帝 北京 洛陽 杭州
③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大運河的開鑿 隋的暴政
2、①認識到君民關系如同舟水,要維持自己的統治,就必須讓老百姓生存下去。吸取隋亡的教訓。②是重視納諫的思想。③在政治上,任賢納諫,整頓吏治;經濟上,輕徭薄賦,發展生產。同時大興學校,發展科舉。
3、①「最早的考試制度」產生於隋朝,是指科舉制度。
②材料2說明當時的進士科影響很大,被視為一種很高的榮譽,受到時人的重視。
③這一「最早的考試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1300多年。
4.(1)反映了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理想是做官。(2)實現這種理想的途徑是科舉取仕。 (3)科舉制度使門第不高的讀書人可以憑借自己的才學進入各級政府任職,有利於擴大封建統治的基礎,鞏固封建統治
四、問題(各9分,共18分)
1、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裡,國家治理得比較好,出現了經濟繁榮的景象,使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具備了經濟實力。②隋朝國家統一,使隋煬帝有徵發幾百萬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2、玄奘西遊取經,經歷了艱難險阻,最後取得成功,從這點上看是相同的。關於小說中的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物和一路上經歷的具體情節,則是虛構。
學習什麼,學生只要把握重點,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貞觀之治 開元盛世 ①都善於任用賢臣,重視地方吏治②重視農業生產,都注意戒奢從簡③都出現了中國封建時代著名的治世
第 二 單 元
一、選擇題(30分) A C B A C B B C D C D C C AC D
二、填空(20分)
1、趙匡胤 陳橋驛 2、郾城 秦檜 3、哥窯 景德鎮 4、鐵木真 忽必烈
5、畢升 四百年 6。資治通鑒 司馬光 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三、材料分析(1題6分,2題8分,3題9分,4題8分,共32分)
1、①岳飛
②組織岳家軍,收復建康;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收復許多失地。岳飛抗金,保衛了中原人民的生命財產,保衛了中原地區較高水平的經濟文化,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③精忠報國、不畏強敵等
2、①A辛棄疾→南宋 B關漢卿→元朝
②辛棄疾的主要成就是詞,他把北宋以來詞的豪放風格發揚廣大;關漢卿是元代最優秀的劇作家,對元雜劇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①南宋②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堅貞不屈的崇高氣節。
③文天祥抗元,反抗的是蒙古族貴族的民族壓迫,與人民群眾的願望相一致,是正義的行為。抗元失敗後,又表現出寧死不屈的精神和崇高氣節,理應受到後人的景仰和紀念。因此,我們肯定文天祥抗元,並不否定元統一的進步性,只是二者的角度不同。
4、①大都 ②大都商業十分繁華,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 ③義大利人 ④使西方人對東方充滿嚮往。
四、問題(1題8分,2題11分,共19分)
1、①廣州、泉州成為當時世界聞名的大商港;②中國商船的蹤跡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③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④南宋的外貿所得,在財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2、①元朝時,許多漢人來到邊疆,邊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雜居相處;②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經過長期共同生活,已同漢族沒有什麼差別;③唐朝以來,不少定 居中國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漢、蒙、畏兀兒等族長期雜居相處,互相通婚,開始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第 三 單 元
一、選擇題(30分)CBCBD BCDBA ADADC
二、填空(20分)
1、行中書省 丞相 2、靖難之役 北京 3、努爾哈赤 皇太極
4、鄭成功 台灣府 5、達賴喇嘛 班禪額爾德尼
三、材料分析(1題8分,2題6分,3題4分,4題10分,共28分)
1、①B雅克薩 ②A尼布楚 ③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2、 ① 鄭成功②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③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3、①李時珍 明朝 ②《本草綱目》 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葯物學巨著
4 ①說明機工的生活主要依靠為機戶出工維持。
②機戶與機工之間是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這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5、①宋應星 《天工開物》 ②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
③總結了明代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涉及農業和手工業共30多個生產部門,這部書後來被譯成多種文字,被外國學者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
6.①戚繼光 掃清倭寇,使海防得以鞏固,沿海人民能過上和平安定的生活②組建抗倭隊伍,在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九戰九捷,盪平了倭寇東南沿海的倭患都被平息了③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救國救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四、問題(1題16分,2題6分,共22分)
1、政治方面,中央廢除丞相和中書省, 以 六部分理朝政;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設立廠衛等特務機構,對臣民進行監視;遷都北京,加強對北方控制;執行削藩政策。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2、①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引進外國作物,增加了糧食產量,促進了工商業的發展;而清朝,「閉關鎖國」,則使中國在世界上迅速落伍了。
②每個國家和民族都不可能與世界隔絕,應廣泛交流。否則,將被時代所淘汰;在交往過程中應積極學習別國的長處,發展自己;我國目前的開放政策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有力保障。
綜合檢測題(一)
一、選擇題(30分) B A C B C C A D B D C B A B A
二、填空(20分)
1、貞觀之治 開元盛世 2、隋朝 清末 3、元昊 興慶 4、廣州 泉州 5、岳飛 文天祥
三、材料分析(1題4分,2題14分,3題9分,4題6分,共33分)
1、①反映的是女真人的生活場景;②當時的女真人的以狩獵、放牧為生,擅長騎射。
2、①A是司南,最早產生於我國戰國時期;B是羅盤針,產生於北宋時期;
②B將磁針固定在了羅盤上,適用於航海時使用。指南針的發展不僅推動了兩宋時期海外貿易的發展,傳入歐洲後,為歐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動創造了條件。
3、①唐代南方戶口增加,數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戶口數大大超過北方,農業迅速發展,國家賦稅仰仗南方。②隨著南方經濟發展,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③南方社會相對安定,人口增長,增加了勞動力,特別是北方農民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南方自然條件優越。
4、①唐玄宗的年號;②反映了唐開元年間經濟繁榮,百姓富庶的社會現象。主要是因為在唐玄宗統治前期,政治清明、勵精圖治,使國家進入全盛時期。
四、問題(1題8分,2題9分,共17分)
1、富於謀略,房玄齡 善斷大事,杜如晦 敢於直言,魏徵 富於改革精神,姚崇等
2、①雕版印刷費工、費時,一次印刷後的雕版又無法再派上用場,很不經濟。
②活字印刷術突出兩個「變」:變死字為活字,變死版為活版,既經濟又省時。
③聯繫到今天,印刷業已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進入到「光與電」的時代。
3、唐:文成公主和金成公主先後入藏,唐蕃和同為一家
元:設置宣政院,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正式成為元朝的行政區
清:設置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
綜合檢測題(二)
一、選擇題(30分) A B B D B D DC B A D C A D C
二、填空(20分)
1、吐蕃 文成公主2、李白 杜甫 3、駐藏大臣 班禪 4、李時珍《本草綱目》5、《三國演義》《水滸傳》
三、材料分析(1題6分,2題5分,3題9分,4題10分,共30分)
1、①圖1是隋朝運河,圖2是元朝運河
②隋朝運河通過都城洛陽,呈大彎曲狀。元朝都 城在大都,運河不再通過洛陽而是截彎取直,抵達大都。
2、中亞的有波斯,大食 東亞有新羅,日本,印度半島,天竺
3、①主要由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海盜及中國的一些奸商、生活困難的百姓構成。
②明朝實行了嚴厲的海禁政策,造成海上貿易受阻,一些商人和百姓失去謀生之路,鋌而走險,勾結日本海盜、武士等釀成倭寇。
③a、戚繼光等明軍武力清剿;b、明後期實行較為開放靈活的政策。刺激了海上貿易的發展,使沿海商人和百姓從正常的貿易中獲取利益。
4、①蒙古族 渥巴錫 ②與沙俄宗教信仰不同。還有因為他們受到當時沙俄政府的殘酷壓迫,從而使他們決心回歸祖國。③乾隆帝。為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
四、問題(1題6分,2題6分,3題8分,共20分)
1、 戚繼光 鄭成功
2、①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由皇帝選調親信大臣組成。軍國大事完全由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是跪受筆錄,然後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員去執行。
②為加強君主專制,從思想領域嚴密控制知識分子,大造文字獄,禁錮人們思想,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3、兩朝均加強或強化了君權,利弊在於一方面加強了君主的權力,有利於政治的安定,另一方面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不利於社會的發展。借鑒意義是社會主義建設中一定要完善民主集中制。
❺ 七下歷史
長城在來古代有重要的軍事防禦作用源,多次擊退北方游牧民族,為農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而且,長城造型獨特,為華夏文明留下寶貴財富,有研究價值。
但由於古代的科技不夠高端,需要依靠大量人力,因此在修建長城時勞民傷財,有時還引起了人民不滿。但許多傳說因此流傳,對文學藝術有重大影響。
你寫的挺好的,不是很亂啊。
梳理的shu寫錯了喲
❻ 如何指學生學習七年級下冊歷史
七年級歷史試題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大國,很久以前就出現了人類活動的足跡。回答1—5題: 1.據考古報道,安徽發現的繁昌人距今約有180萬年。這樣,中國人類歷史又向前推進了 A.10萬年 B.20萬年 C.100萬年 D.120萬年 2.我國某一遠古居民,他們生活在距今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但能製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該居民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原始居民 3.在歷史劇 「半坡原始居民」中,不應該出現的情節是 A.種植水稻 B.飼養豬狗等動物 C.使用磨製農具石刀 D.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4.被中華民族尊稱為「人文始祖」的是 5.老師讓欣欣做組長,她卻推選能力比較強,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組長。同學們感嘆:這是 的再現啊! A.推恩令 B.王位世襲制 C.禪讓制 D.大一統奴隸制的殘暴,不能抹殺奴隸社會取代原始社會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進步。回答6—9題: 6.有個成語叫「助 為虐」,比喻幫助壞人做壞事。該空應填 A.啟 B.桀 C.湯 D.紂 7.史載:「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這反映了西周推行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世襲制 8.下列歷史事件中,導致王朝更替的是 A.盤庚遷殷 B.牧野之戰 C.晉楚爭霸 D.商鞅變法 9.歷史文物是後人了解歷史的第一手資料。通過下圖所示文物,我們可以了解哪一時期的歷史A.商朝 B.春秋 C.戰國 D.秦朝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戰爭頻繁,但生產力在不斷發展,中國逐漸過渡到封建社會。回答10一13題: 10.結合《春秋爭霸形勢圖》,看看山東省在春秋時應屬於哪個諸侯國范圍內 A.齊國 B.晉國 C.楚國 D.秦國 11.春秋時期,齊國和晉國能夠迅速強大的共同原因是 A.任用管仲為相 B.提出「尊王攘夷」口號 C.通過改革迅速致強 D.挾天子以令諸侯 12.下列著名戰役發生在戰國時期的是 ①涿鹿之戰 ②馬陵之戰 ③牧野之戰 ④桂陵之戰 ⑤城濮之戰 ⑥長平之戰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13.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這些影響包括①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 ②強化了周王朝的統治 ③引發了改革變法的時代風潮 ④促進了土地的私有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中華文明澤被東西、影響深遠,先秦時期是中華文明的勃興時期。回答14—18題: 14.「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此詩的作 者被世界和平理事會定為世界文化名人,他是 A.扁鵲 B.韓非 C.管仲 D.屈原 15.1979年,沉睡於地下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鍾重見天日。這是我國文物考古、音樂史和冶鑄史上的空前發現。曾侯乙編鍾那古樸、粗獷的千古絕唱轟動了全國,震驚了世界。1997年7月,在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的慶典音樂會上,「國之重器」編鍾奏出了中華民族的世紀強音。曾侯乙編鍾出土於 A.河南二里頭 B.河南安陽 C.四川三星堆 D.湖北隨州 16.從學習方法的角度來看,你認為孔子的思想中對我們的學習進步具有借鑒作用的是 A.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 B.愛惜民力,「為政以德」 C.時常復習學過的知識,獨立思考 D.創辦私學,廣收門徒 17.胡適認為:「吾意為諸子自老聃、孔子並於韓非,皆憂世之亂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學皆應時而在。」他的這種看法正確的是 A.認為諸子百家學說產生於亂世 B.認為儒、道、法家應並舉並重 C.認為諸子的思想體現了時代的要求 D.為反對馬克思主義傳播提供理論依據 18.某班舉行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諫秦王」的歷史劇表演,主張「法治、中央集權」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有創新意識。回答19—20題: 19.宏偉的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獨創性的象徵。下列關於秦長城起止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起嘉峪關,東到山海關 B.西起咸陽,東至鴨綠江 C.西起臨洮,東到遼東 D.西起長安,東到山海關 20.鼓舞了後世千百萬勞動人民起來反抗殘暴統治的、具有革命首創精神的農民起義是 A.陳勝、吳廣起義 B.綠林、赤眉起義 C.黃巾起義 D.宋江、方臘起義二、非選擇題(第21題l2分,第22題17分,第23題16分,共45分) 21.七年級一班的歷史學習興趣小組組織了一次收集歷史圖片的活動,下面兩幅圖是李唐同學收集的。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請你和李唐同學一起完成下面的活動: (1)你們是通過什麼途徑收集到這兩幅圖片的?(至少寫出兩種)(2分) (2)請寫出圖一青銅器和圖二水利工程的名稱。(4分) (3)請就這兩幅圖片各設計一個問題,並提供參考答案。(不再設計名稱的問題)(6分)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開始變法。這一天,商鞅充滿自信地站在咸陽城樓上,一名官員正在向下面圍觀的人群大聲宣讀變法法令:「一、……二、……三、……四、……五、……六、……」聽了這些法令,人群中議論紛紛,不同階層的人對法令褒貶不一。 (1)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興地主階級,你對法令中的哪兩條措施最為歡迎?(4分)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隸主舊貴族,你會對法令中哪一條措施最為不滿?原因是什麼?(4分) (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農民,你對法令持什麼態度?為什麼?(4分) (4)在變法的內容中,最能反映中央集權思想的措施是哪一條?(2分) (5)商鞅變法使秦國逐漸強大起來,最後統一全國。由此請說出變法或改革與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3分) 23.閱讀下列兩則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漢朝人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里說,戰國時,各國「田疇異畝(田畝大小不一樣),車塗異軌(車輛寬窄不一樣),律令異性(法令不一樣),衣冠異制(衣服帽子的式樣不一樣),言語異聲(說話口音不一樣),文字異形(文字寫法不一樣),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 材料二 秦始皇詔令:「廿六年,皇帝盡兼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壯、綰,法度量則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 (1)從材料一看,在度量衡方面,秦朝對哪些方面作出了整齊劃一的規定?針對「文字異形」採取了什麼措施?後來又推廣什麼字體?(6分) (2)材料二中「廿六年,皇帝盡兼諸侯」是指哪年的什麼事件?除了這件事情之外,材料二還提到了政治方面的哪一措施?(5分) (3)在秦始皇採取的經濟措施中除了上述材料所述外,還有哪一件?(2分) (4)如何看待這些措施?(3分) 希望能幫到你
❼ 七年級下冊歷史一覽表
單項選擇題
1.在下列遠古人類中,主要還使用打制的石器和木棒,但已經懂得磨製和鑽孔技術的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C.山頂洞人 D.半坡人
2.我們說元謀人已經是人了,最主要的根據是
A.會直立行走 B.會製造工具C.會自己的語言D.會使用工具
3.世界上的農作物最早在我國開始種植的是
A.水稻、棉花 B.水稻、粟C.水稻、玉米 D.粟、煙草
4.我國原始居民中,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的是
A.山頂洞人 B.半坡居民C.大汶口早期居民D.大汶口中晚期居民
5.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6.右圖的數學等式反映了誰的悲慘生活:
A、奴隸 B、奴隸主 C、農民 D、地主
7.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哈雷彗星的記錄出現在我國的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8.「春秋五霸」中,提出「尊王攘夷」口號的是
A.齊桓公 B.晉文公 C.越王 D.楚莊王
9.春秋時期,我國在生產工具方面的變革主要是
A.牛耕的出現B.鐵制農具的出現C.耬車的出現D.提花機的出現
10.戰國時,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封建國家主張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莊子 D.韓非子
11.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A.夏朝 B.秦朝 C.西漢 D.西晉
12.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這一件事件帶來的最嚴重後果是
A.使很多人被殺 B.很多文化典籍被毀壞
C.極大鉗制了人們的思想 D.在當時造成恐怖氣氛
13.西周的眾多諸侯產生方式是:
A、奴隸制 B、禪讓制 C、分封制 D、世襲制
14.西漢前期出現的盛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C.「漢武盛世」D.「開元盛世」
15.儒家學說成為我國封建文化的正統思想開始於
A.秦孝公時期 B.秦始皇時期C.漢武帝時期D.漢明帝時期
16.發明於西漢時期的播種工具是
A.犁壁 B.水排 C.耬車 D.耕犁
17下面發生在秦漢時期的歷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與西漢抗衡的是
A.秦派大將蒙恬大舉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地區
B.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
C.漢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奪得河套地區
D.東漢時期竇固、竇憲出擊北匈奴
18.最早出現用於書寫和繪圖的紙,是在我國的
A.戰國時期 B.秦朝 C.西漢 D.東漢
19.道教在我國民間興起是在
A.秦朝 B.西漢 C.東漢 D.三國時期
20. 「因材施教」體現的是誰的教育思想:
A.孔子 B.老子 C.孫子 D. 墨子
21. 秦統一後,規定全國統一使用的貨幣是
A、 B、 C、 D、
22.東晉南朝江南地區經濟得以迅速開發的主要原因是
A.社會相對安定 B.南方自然條件好
C.南方統治者施行仁 D.北方農民南遷,帶來先進的農業技術
23.下列幾次戰役,不屬於以少勝多的是
A.城濮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白登之役
24.三國時期吳國較為發達的手工業是
A.絲織業 B.造船業 C.制瓷業 D.制茶葉
25.北魏是下列哪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A.羯族 B.鮮卑族 C.羌族 D.匈奴
26.為我國西部地區的開發做出了傑出貢獻的有
①李冰②張騫③蒙恬④諸葛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7.下列各項按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賈思勰著《齊民要術》②佛教傳入我國③屈原創作《離騷》④司馬遷著《史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28.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數值精確到小數點以後第7位數字,這比歐洲要早
A.500年 B.700年 C.近1000年 D.1900年
29.《水經注》的作者是
A.酈道元 B.賈思勰 C.祖沖之 D.張衡
30. 有位同學暑假想要實地考察「昭君出塞」的歷史遺跡,請你告訴他應該去哪一城市是:
A. 開封 B. 咸陽 C. 南京 D. 呼和浩特
選擇題(答題卡)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論從史出
31.「人固有一死,或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閱讀材料回答:
(1)這是誰的名言?他生活在哪個朝代?
(2)作者有什麼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的著作?我們如何評價這本書?
32. 閱讀下列材料和路線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公元前1世紀的某一天,古羅馬的執政官凱撒大帝穿著燦若朝霞的絲織長袍進入劇場,在場的百官以及貴夫人們驚嘆聲此起彼伏,覺得凱撒大帝簡直「帥呆」了。於是穿中國錦衣綉服,成為當時男女貴族的流行時尚。
材料二:下圖是古代著名中西陸上交通示意圖
⑴凱撒大帝的絲袍是通過材料二中的這條中西通道得到的,請說出這條通道的:
名稱: (2分) ,當時東起中國 (1分) ,西至 (1分) 。
⑵圖中這條通道在當時發揮了什麼作用(4分)?
⑶這條通道對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還有價值嗎(1分)?說出你的理由(4分)
三、簡答題
33.有人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說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暴君,你同意哪種說法?或者你還有第三種看法,請說出來,並要說出為什麼。
34.商鞅變法與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背景、結果、作用方面有什麼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35.在秦朝,秦始皇讓老百姓大規模興修長城,引起了老百姓的不滿,在當時就流傳著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如果你是當時的老百姓,你會為秦始皇修長城嗎?為什麼?
鎮川中學七年級歷史題答案
選擇題(答題卡)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D B A C A B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A C C B C C A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D D B B D D C A D
二、31.(1)司馬遷。西漢。
(2)《史記》。它是我國第一部紀體傳體通史,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它還是後世紀傳體史書的典範。
32. ⑴絲綢之路(2分) 長安(1分) 大秦(1分)
⑵促進了中外(或東西方)經濟(2分)和文化交流(2分)
⑶有(1分) 理由:例①絲綢之路在今天仍是中西交往重要交通通道(2分)
②絲綢之路在我國當今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2分)
(只要言之有理,並正確表述兩層符合題意的相關理由即可得分)
三、33.提示:認為他是千古一帝的,要說出他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的貢獻;認為他是暴君的主要說出他對人民實施了哪些暴政。
34.背景: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產生了新興的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地主階級為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而進行變法,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使北方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
結果是相同的,都成功了。
作用:商鞅變法促進了秦國封建經濟的發展和軍隊戰鬥力的加強,為秦統一全國打下了物質基礎。北魏孝文帝改革也促進了北方經濟的發展。不同:孝文帝改革還促進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
35.會。因為長城的修築,抵禦了匈奴的進攻,保護了中原人民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
是不是這個??????????
❽ 七年級下學期歷史整理(人教版)
http://hi..com/lunge2008/blog/category/%B3%F5%D6%D0%C0%FA%CA%B7%B1%CA%BC%C7
倫哥教學筆記網,好好的,支持,裡面什麼都有的,呵呵^
歷史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581年,楊堅(隋文帝)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589年,隋朝滅掉陳朝統一南北。
●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和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我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
●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作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為著名的諫臣
●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唐朝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作者陸羽被後人稱為「茶神」。
●由武則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陶瓷業在唐朝有重要發展,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訪是居民宅區,市為繁榮的商業區。
●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統治時期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於隋文帝時。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最為重要。
●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則天。
●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廢除
--------------------------------------------------------------------------------
2 回復:歷史.地理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唐朝時唐太宗和武則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7世紀前期,吐蕃傑出的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
●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
●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成為「和同為一家」了。
●8世紀中前唐玄宗封回紇首領為懷仁可汗,玄宗封 (mohe)首領為渤海郡王。玄宗封南詔首領為雲南王。亞
●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至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
●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專心翻譯佛經,還寫成《大唐西域●玄宗時,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唐朝長安是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特產居唐朝進口首次。
●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
3 回復:歷史.地理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唐朝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畢生心血寫成《千金方》,被後世尊稱為「葯王」
●石窟藝術在隋唐時期大為發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10世紀初,契丹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
●11世紀前期,黨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
●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1127年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在堰城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
●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
●唐朝時從越南引進的優良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茶樹的栽培在江南的丘陵地區。
●北宋時蜀地絲織品「號為寇天下」。江浙的絲綢產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自江浙。
●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制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致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它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
--------------------------------------------------------------------------------
4 回復:歷史.地理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宋朝的海外貿易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僑胞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元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於商業發展。
●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由於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的陋習。
●北宋的肉食中以羊為多;南宋吃魚多。宋代時,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
●今天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稱春節為元旦,最為重視。
●1206年,蒙古貴族如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他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
●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軍佔領臨安,南宋滅亡。
●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義大利旅行家馬克可·波羅的著作《馬克可。波羅行紀》。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元朝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省,簡稱「行省」。元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還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北宋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它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
●指南針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早在戰國時期,人們製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事業。南宋時海外貿易發達,指南針廣泛用於航海。
●火葯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火葯開始用於軍事上、宋元時期,
--------------------------------------------------------------------------------
5 回復:歷史.地理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火葯武器廣泛用於戰爭,主要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
●我國北宋時期的科學家沈括的科學成就有《夢溪筆談》、創制「十二氣歷」。我國元朝時的著名天文學家和水利專家郭守敬的科學成就有《授時歷》測定一年為365.2425天,與現在公歷的公歷基本相同,但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三百年。
●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編寫《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國支五代的歷史。
●北宋時期的山水畫家郭熙、李公麟人稱「宋畫第一」、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元代最著名的畫家是趙孟 的作品《秋郊飲馬圖》被稱為「神品」
●人稱「宋四家」指蘇軾、黃庭堅、米 (fU)、蔡襄。
●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為都城,改稱南京稱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明朝的特務機構: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朱棣設立東廠進行對臣民的監查、偵查。明政府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范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
●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稱帝。1421年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鄭成功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他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
●元末明初明政府派戚繼光抵抗倭寇平息東南沿海的倭患。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在1999年12月20日,回歸祖國懷抱。
●明朝後期,女真的傑出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自立為汗,國號為金,史稱後金。遷都沈陽,後改稱盛京。
●皇太極繼承汗位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金」為清。1644年遷都北京,對國的統治。
--------------------------------------------------------------------------------
6 回復:歷史.地理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為了加強君主專制,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乾隆帝時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造成了「文字獄」。
●明朝後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寶島台灣,1661年鄭成功率兵進入台灣,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台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台灣設置府縣,加強管理。
●1683年清軍進入台灣,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台灣府的設置,加強了台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軍水陸並進,擊斃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被迫投降。
●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順治帝接見西藏的佛教首領達賴五世賜予「達賴喇嘛」封號、康熙帝賜予另一個位西藏佛教首領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
●1727年,清朝開始設置駐藏大臣。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准。
●乾隆帝時下令調兵討伐回部上層族小和卓與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對整個新疆地區進行管轄、設置哨所,加強對西北地區的管轄。
●1771年初英勇的扈特部眾,在傑出的首領渥巴錫的領導下,毅然踏上了回歸祖國
--------------------------------------------------------------------------------
7 回復:歷史.地理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祖國的征途。清朝伊犁將軍和乾隆帝先後接見了渥巴錫並妥善安置了土爾扈特部眾。
●清朝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至南海諸嶼。清朝疆域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明代從外國引進的馬鈴薯、花生和向日葵等在不少地方推廣種植。
●棉紡織業在明代已從南方推向北方,蘇州是明代的絲織業中心;景德鎮是全國的制瓷中心,暢銷海內外。
●明清時期 ,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北京和南京是全國性的貿易城市。
●明朝中期以後,蘇州、松江等地的紡織業中,出現了許多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機戶。他們開設機房,僱用機工進行生產,出現了「機房出資,機工出力」的生產方式。機房是早期的資本家,機工是早期的僱用工人。他們之間這種僱用與被僱用的關系,是一種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
●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清朝統一台灣以後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後來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關閉其它港口。
--------------------------------------------------------------------------------
8 回復:歷史.地理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北京城由宮城、皇城和京城三個部分組成,以「萬歲山」作為全城的中心點。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蜓六千餘公里,是世界上的一個奇跡。
●明朝醫葯學家李時珍寫的一部總結性葯物學巨著《本草綱目》、明朝末年,傑出的科學家宋應星寫了一部《天工開物》總結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的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網路全書」、徐光啟關於農業生產的理論和科學方法還介紹歐洲的水利技術的著作《農政全書》。
●元末明初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和《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明朝中期的《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清朝曹雪芹的《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紅樓夢》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地位。
● 湯顯祖是明朝後期最負有顧盛名的戲劇家,代表作出《牡丹亭》。清朝中後期以微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它劇種的一曲調和表演方法,在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明朝書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顏骨趙姿」之美。明末畫家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圖》、鄭板橋《蘭竹圖》、東洪綬《西廂記》畫的插圖。
--------------------------------------------------------------------------------
9 回復:歷史.地理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1、簡述宋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
(1)、北宋時遼宋議和,訂立澶淵之盟;宋與西夏連年交戰後議和,西夏向宋稱臣,宋給西夏歲幣。 (2)、南宋時,宋金議和,南宋向金稱臣,並給金歲幣。
2、簡述宋代南方經濟的發展情況。
(1)、南方農業有較大發展。水稻躍居宋朝糧食作物首位。棉花種植地推廣到長江流域。茶樹栽培也有很大發展。
(2)、南方手工業興旺。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在南宋時已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宋朝造船業居當時世界首位。
(3)、南方手工業繁榮,有開封、杭州等商業都市,有廣州、泉州等外貿商港,是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
3、宋太祖是如何加強中央集權的?
(1)、宋太祖即位後,解除了石守信等大將的兵權。
(2)、宋太祖將地方的政權、財權、軍權,收歸中央,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4、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歷史意義(作用)是什麼?
(1)、目的:為了加強和海外各國的聯系。
(2)、意義:鄭和下西洋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半個多世紀,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航海家。
(3)、作用: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
10 回復:歷史.地理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5、簡述《尼布楚條約》的簽訂的歷史意義。
《尼布楚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領土。
6、隋唐時期,我國取得的居世界領先地位的科技成就哪些?
(1)、隋朝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修建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
(2)、唐都長安規劃整齊,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3)、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印刷術
(4)、唐朝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7、清朝前期對外實行什麼政策?清政府為什麼要實行這種政策?實行些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麼?
(1)、清朝前期實行的是閉關鎖國政策。
(2)、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原因是:第一,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佔主要地位,統治者認為天朝的物產豐盈,無須同外國互通無關;第二,害怕外國商人和沿海人民往來會滋擾生事,威脅其統治。
(3)、閉關鎖國造成的危害是:使中國失去對外貿易的主動權,阻礙了手工業的進步和發展;清政府看不到世國界形勢發展變化,不能同外國進行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交流,中國在世界上逐步落伍了。
8、簡要分析經濟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南方戰亂較少,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那裡的勞動人手
(2)、加上自然條件的優越性,江南地區的農業發展較快,逐漸超過北方。
9、明朝前期加強君主專權制的措施:
(1)、政治方面:①中央廢除丞相和中書省,由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廢除行中書省,設立三司;③設立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加強對臣民的監督;④遷都北京,加強對北方的控制;⑤執行削藩政策。
(2)、文化方面:採取八股取士,從思想上控制知識分子。
--------------------------------------------------------------------------------
11 回復:歷史.地理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四、列舉題:
1、列舉唐朝三位著名的詩人及代表作:
李白《蜀道難》 杜甫 「三吏」「三別」 白居易《新樂府》
2、列舉北宋時少數民族政權和都城:契丹,都城上京 黨項,都城興慶 金,都城會寧
3、列舉17世紀我國進行反侵略的歷史事件:
鄭成功收復台灣、戚繼光抗擊倭寇、第一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第二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4、列舉明朝三位著名的科學家及其著作:
李時珍《本草綱目》 宋應星《天工開物》 徐光啟《農政全書》
五、材料分析題: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這句話是誰說的? (2)、唐太宗對君與民的關系做何比喻?兩者關系怎麼樣?
唐太宗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夠承載船行走,
也能夠把船掀翻。
(3)、他為何會產生這一認識?
因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訓,從農民戰爭中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強大。
(4)、為此,在他執政後,採取了哪些緩和君民關系的措施?
重視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提倡節儉,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虛心納諫。
--------------------------------------------------------------------------------
12 回復:歷史.地理初一下學期復習資料
2、「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1)、「機戶」指什麼人?「機工」指什麼人?最期的資本家 最期的僱用工人
(2)、「機戶」和「機工」之間是一種什麼關系?
僱用與被僱用的關系,是資產階級生產關系性質。
(3)、材料中的現象出現在何時何地? 出現在明朝中期蘇州和松江一帶地區。
3、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產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別指什麼? 天朝指清朝 外夷指外國
(2)、這句話是誰說的? 是乾隆帝說的
(3)、這奪段話反映了清朝統治者什麼思想? (4)、據此清朝採取了什麼對外政策?
重本抑末,壓制打擊工商業發展的保守思想。 採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