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太湖歷史事件

太湖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0 11:30:52

1. 太湖有多少年歷史

有一種說法是近一萬年前隕石撞擊形成的湖盪區,產生了太湖、陽澄湖、澱山湖、金雞湖、獨墅湖、汾湖等眾多湖盪,天體猛烈撞擊而產生了一次較強大的地震等破壞,故古人稱太湖為震澤。

2. 太湖歷史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笠澤",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跡,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後來逐漸與海隔絕,轉入湖水淡化的過程,變成了內陸湖泊。

3. 太湖的歷史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笠澤",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跡,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後來逐漸與海隔絕,轉入湖水淡化的過程,變成了內陸湖泊。太湖面積2 425平方千米,湖岸線長達400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是平原水網區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區號稱有48島、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輝,其有不帶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稱。無錫山水、蘇州園林、吳縣洞庭東山和西山、宜興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區的著名旅遊勝地。

太湖地處江南水網的中心,河網調蓄量大,水位比較穩定,利於灌溉和航運。太湖流域總面積36500km2,人口3400萬,以不到全國0.4%的國土面積創造著約佔全國1/8的國民生產總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國之首,鄉鎮工業發達,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淡水魚業產值也佔有較高比重。太湖平原氣候溫和濕潤,水網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三大桑蠶基地之一,素以「魚米之鄉」而聞名。

太湖是我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國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優美的湖光山色和燦爛的人文景觀,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每年皆吸引著大量中外遊人來此觀光游覽。

太湖位於富饒的滬、寧、杭三角地中心,是長江和錢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灣而成的湖泊。周圍則群星捧月一般分布著淀泖湖群、陽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縱橫交織的江、河、溪、瀆,把太湖與周圍的大小湖盪串連起來,形成了極富特色的江南水鄉。

太湖號稱"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里",但它的實際面積受到泥沙淤積和人為圍湖造田等因素的影響,在形成以後多有變化。今天的太湖,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接宜興,東鄰蘇州,水域面積約為2250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面積雖然小於鄱陽湖和洞庭湖,但這里氣候溫和,特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太湖水產豐富,盛產魚蝦,素有"太湖八百里,魚蝦捉不盡"的說法。

太湖歷史稱為「五湖」,是指菱湖、莫湖、胥湖、游湖和貢湖。相傳,遠在四千多年前,我國治水祖師夏禹在太湖治理水患,開鑿了三條主要水道,東江、婁江、吳淞江,溝通了太湖與大海的渠道,將洪水疏導入海。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禹治水於吳,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遼闊,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廣為三萬六千頃。

太湖的美,美在有一個動人的歷史故事,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據歷史記載,春秋末年,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越王被吳王困於會稽,俘至姑蘇,事奉夫差。後來范蠡獻計,把民間美女西施獻給了吳王夫差,使他朝歌夜舞,沉緬酒色,喪失鬥志,終於使越王報仇雪恨,一舉打敗了吳國。「平吳霸越」之功,范蠡被封為上將軍。但范蠡知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是封建社會的一條歷史規律。勾踐這個人可與之共患難,不可與之共安樂,現在聲名至尊,功高蓋主,如不激流勇退,恐怕難以善終。從中原回來之後,范蠡就向勾踐說:「君王好好努力吧!請允許我從此辭去,以後不再進入越國了。」勾踐詫異:「你現在要離我而去,這是為什麼?」勾踐說:「我聽說,做人臣的,君憂臣勞,君辱臣死。從前君王受辱於會稽,而我之所以不死,就是為了輔佐君王成就霸業,現在君王的事業已成,而我該接受在會稽使君受辱之罰了。」於是,范蠡悄然離開了越國。有人看見,范蠡攜帶著西施,駕著一葉扁舟,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所向。後來,經營產業,家資巨萬,成為富翁,世稱陶朱公,壽終正寢。對於范蠡的功成身退,終得善果,歷代的政治家和文人們感慨頗深,晚唐詩人汪遵寫了《五湖》一詩,對范蠡的深謀遠慮大加贊賞:「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颺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因此,太湖借范蠡和西施的歷史傳說更俱聲名。至今,太湖裡的蠡湖公園,陳列著各種碑刻和文物古跡,記載著歷史的風雲,當你在千步長廊里曲徑通幽,移步換景之時,看著桃紅柳綠的「西施庄」,眺望波光盪漾中的片片白帆和那如長虹卧波的寶界橋,更是讓人們弔古追昔,遙想著當年范蠡和西施泛舟太湖的萬種風情……
太湖為吳中勝地,歷來即有許多異名,或謂之震澤、具區,或謂之五湖、洞庭,也有三山湖、湖亭、姑蔑.太湖的異名記載著太湖的變遷、太湖的社會情況、自然環境,以及歷史上人們的相關語言、認識等.太湖異名表現出形狀定名、特徵定名及吳越古族語言性的特點.

4. 安徽省太湖縣的發展歷史,越詳細越好

安徽省太湖縣的發展歷史:

2016年太湖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3135萬元,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49018萬元,比2015年增長3.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66902萬元,比2015年增長9.0%。

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7215萬元,比2015年增長10.3 %。全縣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3.4:43.9:32.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8318元,比2015年增加1312元。

2016年太湖縣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0750萬元,比2015年增長12.0%,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9435萬元,比2015年增長12.4%。

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1939萬元,比2015年下降14.9%。公共安全支出14750萬元,比2015年增長41.0%;教育支出83527萬元,比2015年增長40.0%。

(4)太湖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太湖縣屬皖西南丘陵低山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縣城西北面為重巒迭嶂的大別山余脈,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將軍山。

桐山、山尖寨、六省坡、天華尖、芙蓉寨等16座,其中以將軍山最高,海拔1109米,是皖鄂兩省的天然屏障。

東南部除香茗聳秀、泊湖蓄美之外,大都為丘陵平畈交錯之地。縣境內主要河流為長河,發源於岳西多枝山,在杏花村南入縣境。

納羊角河、同義河、薜義河、白沙河、安樂河、南陽河、黑岩河、青石河、小湖河、大湖河、寺前河、羅溪河諸水,入花涼亭水庫,下龍山,傍縣城,穿新倉,進潛山,匯皖河,再入長江。

5. 太湖風景名勝區的形成歷史

1980年6月,由省抄人民政府成立太襲湖風景名勝區建設委員會。
1982年,國務院審定公布太湖風景名勝區。
1986年,《太湖風景名勝區規劃》經國務院同意,國家建設部批復,確定太湖風景名勝區是一個以山水組合見長,具有中國吳越文化傳統和江南水鄉特色,適合開展游覽、度假、休養、水上運動和科學文化等多種活動的天然湖泊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015年12月11日,太湖風景名勝區給予黃牌警告;住建部將責令其限期整改並重點督辦。

6. 太湖的變遷

太湖

所在地區 江蘇
面積 2425.00平方公里
深度 最大深度 3.34米,平均深度米
容積 51.5億立方立米
成因類型 古瀉湖
生態特徵 太湖富營養化明顯,磷、氮營養過剩,80年代未主要污染物總磷、總氮屬嚴重超標,局部汞化物和COD含量超標;年最高水溫出現在7、8月,年最低水溫出現在12月下旬~2月上旬,歷年最高水溫達38.0℃,最低水溫0℃,水溫年變幅介於29.5—38.0℃之間,歷年平均變幅34℃左右,歷年平均水溫為17.1℃,太湖歷年平均水溫較陸上氣溫高1.3℃且二者月平均值年過程相應、最高、最低值分別出現在7、8月份和1月份,歷年各月平均水溫均高於氣溫;太湖現有魚類106種,隸屬15目24科,其中以鯉科魚類為主,共有54種,占太湖魚
形態描述 太湖湖面形態如向西突出的新月,南岸為典型的圓弧形岸線,東北岸曲折多灣,湖岬、湖盪相間分布,從湖底地形可見湖盆的地勢是由東向西傾斜,湖盆形態呈淺碟形,湖中現有51個島嶼,總面積89.7平方公里;太湖平均高程海拔1.1米,南北長68.5km,東西平均寬34km、湖岸線總長405km,平均水深1.89米,最大水深3米,總蓄水量47.6億立方米,總面積36500平方公里;底質為泥沙;主要水系有東西苕溪、荊溪、黃浦江和江南運河五大水系,較大的河道有140餘條,入湖有70餘個,以上游入湖為主,多發源西部,主要有東苕溪

太湖古稱震澤,又名"笠澤",是古代濱海湖的遺跡,位於江蘇和浙江兩省的交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約在100萬年前,太湖還是一個大海灣,後來逐漸與海隔絕,轉入湖水淡化的過程,變成了內陸湖泊。太湖面積2 425平方千米,湖岸線長達400公里,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是平原水網區的大型淺水湖泊,湖區號稱有48島、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輝,其有不帶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稱。無錫山水、蘇州園林、吳縣洞庭東山和西山、宜興洞天世界都是太湖地區的著名旅遊勝地。

太湖地處江南水網的中心,河網調蓄量大,水位比較穩定,利於灌溉和航運。太湖流域總面積36500km2,人口3400萬,以不到全國0.4%的國土面積創造著約佔全國1/8的國民生產總值,城市化水平居全國之首,鄉鎮工業發達,糧食產量佔全國的3%,淡水魚業產值也佔有較高比重。太湖平原氣候溫和濕潤,水網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三大桑蠶基地之一,素以「魚米之鄉」而聞名。

太湖是我國東部近海區域最大的湖泊,也是我國的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以優美的湖光山色和燦爛的人文景觀,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每年皆吸引著大量中外遊人來此觀光游覽。

太湖位於富饒的滬、寧、杭三角地中心,是長江和錢塘江下游泥沙淤塞了古海灣而成的湖泊。周圍則群星捧月一般分布著淀泖湖群、陽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縱橫交織的江、河、溪、瀆,把太湖與周圍的大小湖盪串連起來,形成了極富特色的江南水鄉。

太湖號稱"三萬六千頃,周圍八百里",但它的實際面積受到泥沙淤積和人為圍湖造田等因素的影響,在形成以後多有變化。今天的太湖,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接宜興,東鄰蘇州,水域面積約為2250平方千米。

太湖流域面積雖然小於鄱陽湖和洞庭湖,但這里氣候溫和,特產豐饒,自古以來就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太湖水產豐富,盛產魚蝦,素有"太湖八百里,魚蝦捉不盡"的說法。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原來的吳縣市,也就是現在的蘇州吳中區無疑是天堂里的天堂。

「太湖風光美,精華在吳縣」。太湖2400平方公里水面,吳縣佔3/4,湖中72峰,吳縣市擁有58峰,國務院規劃的13個太湖風景名勝區中,東山,西山,光福 ,角直,木瀆,石湖六大景區在吳縣市境內,景區內有石公山,林屋洞,啟園, 天池山等著名景點,秀山麗水,舉目入畫。

吳縣市文物古跡眾多,擁有縣級以上文保單位89處,其中省級24處,國家級1 處。有三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司徒廟「清」,「奇」,「古」,「怪」四株古柏,保聖寺的唐塑絕藝作品,紫金庵的彩塑羅漢等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

吳縣,是旅遊者的購物天堂,既有枇杷,楊梅,橘子,梅子,銀魚,白蝦, 梅鯽魚,蒓菜,大閘蟹,碧螺春等土特產品,又有蘇綉,革絲,雕刻,澄泥硯等 吳文化化工藝品,物產豐富,工藝獨特。

懷抱蘇州古城的吳縣市,區位優勢明顯。境內京杭大運河綜觀南北,滬寧鐵路,高速公路橫穿東西,於上海,杭州,無錫,常州等城市緊靠相連,再加上豐富的旅遊資源,吳縣市近年來建設了包括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太湖大橋,東山、賓館,光福機場等在內的一大批娛樂和基礎配套服務設施,開發了梅花節,金秋采桂游,四季鮮果游,水鄉古鎮游等特色旅遊產品,形成了吃,住,行,娛, 購,游的配套服務體系。

太湖風光旖旎,吳中人慧景麗,這里是您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的最佳選擇。

太湖縣

太湖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東與天柱山相望,南與廬山呼應,居長江中下游旅遊熱線之上。合九鐵路、105國道、滬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行車至合肥、武漢、南昌等大中城市只需2小時。全縣轄15個鄉鎮,56萬人口,總面積2031平方公里。

太湖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代民風淳厚,文風蔚然,素有「一門四進士,十里兩狀元」之稱。這里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趙朴初的家鄉,著名詩人朱湘、女社會活動家劉王立明、京劇「葉派」創始人葉春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馬蘭、作家石楠、林學專家馬大浦等都是太湖籍人。他們成就斐然,聲名遠播,為家鄉添光增色。如今,狀元故里,教育昌盛,莘莘學子,遍及四海。

太湖山川秀美,景色宜人。「龍山夜雨、馬路西風、法華方竹、玄妙古松」四大景緻自古以來聞名遐邇。漢代建的海會寺、三國築的上格城、晉代修的佛圖寺、唐代建的西風禪寺、清代狀元趙文楷墓等文化古跡保存完好。國家級佛教活動場所、中國佛教禪宗的發祥地獅子山二祖禪堂正在修建。當年劉伯承、鄧小平在劉畈主持召開高幹會議舊址胡氏新祠,極具瞻仰意義。趙河湯灣溫泉,水溫常年47℃,日出水量1500噸,水質清澈,可飲可浴可醫。位於全縣中心腹地的花亭湖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景區總面積250平方公里,10萬畝水面碧波盪漾,氣勢磅礴。湖中島嶼星羅棋布,四周山巒疊嶂,果木蔥籠,是旅遊觀光、療養休閑的勝地。

太湖資源豐富,特產眾多。這里是全國商品糧、商品牛和瘦肉型豬基地縣和安徽省茶葉、板栗、柑桔重點生產縣,「天華谷尖」茶為部優產品並獲國家綠色食品標識,「方竹」粉絲、天華尖封缸酒是省名牌產品,電機、日用細瓷、水松紙、羊毛衫、板栗罐頭、李杜茶干、辣紅素等特色產品享譽全國,出口海外。境內有石英石、紫砂岩、瓷土、鐵砂等20多種礦產資源。
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綜合縣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7. 太湖有什麼神話傳說故事

1、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王母娘娘要做壽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剛抬去了一份厚禮。王母娘娘看見後,高興的連嘴都合不攏了。原來玉皇大帝送的是一個大銀盆。

裡面有72顆特大的翡翠,而且還有千姿百態的各種五色玉石雕鑿的飛禽走獸,簡直是一個聚寶盆;遠遠望去,還活象一隻精緻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贊不絕。

大家看過《西遊記》都知道,王母娘娘設蟠桃會,沒請弼馬溫,結果齊天大聖孫悟空發了脾氣,大鬧天宮。他見一樣打一樣,當他看見玉帝送的這只大銀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

一棒打了下去,銀盆便從天上落了下來,跌到地上砸了個大洞,銀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萬六千頃的湖,因此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天」字上面的一橫落在下面就為一點,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顆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間。

玉石雕刻的魚,就是現在太湖裡肌白如銀、肉嫩味鮮的銀魚。玉石雕刻的飛禽,變成了對對鴛鴦。只有走獸沒有活成。

2、傳說在很久以前,一個叫黃二郎的孩子來到烏溪鎮王秀才的私塾念書,因為這孩子穿的衣服上沾滿了黃泥,所以大家都叫他黃泥郎。

可是他上學卻總是伏案睡大覺,先生問他念書時為何老是睡覺,黃泥郎總是默不作聲。一次,黃泥郎睡醒後,先生發怒道:「你是不是來讀書的?」

他被先生逼得只好說實話:「先生,我沒有睡覺,當聽到太湖中有人喊救命時我就要去救他們。"先生哪裡相信:"胡說!你人伏在台上睡覺,怎說去救船?"

黃泥郎說:"先生不相信,可去看一看,得救的五隻船已進了塢溪港。"先生就派另外一個學生去看。那個學生到塢溪港時,五家船戶正在議論紛紛。

說:"多虧了一個穿黃泥衣裳的小孩救了我們。"那學生回來把這番話告訴先生,先生半信半疑。一次,黃泥郎又睡著了。先生有意把他的一隻鞋子藏起來。

黃泥郎醒來後,連連跳著、哭著、罵著。先生問:"哭什麼?罵什麼?"黃泥郎生氣地說:"哪個藏了我的鞋子?我找了好久未找著,只好穿了一隻鞋,去遲了,十隻船救了八隻。

還有兩只船觸了礁,我把一隻鞋脫下來堵了一隻船的漏洞,還有一隻船的漏洞我沒東西堵,就沉了。」先生聽了,更不相信,就親自到港口去查看。

一到港口,船戶們正在議論紛紛,都說:"多虧黃泥郎救了我們的船,也救了我們的命。」先生回到書房,懊悔了,說:"孩子,我不該藏你的鞋子,害了一隻船。"

說完,拿出藏起來的鞋子。黃泥郎說:"既用了,我就赤著腳吧。」從這時起;王秀才知道這學生有來頭,遇到黃泥郎睡覺時,再也不去打攪他了。

一次,黃泥郎念書時候又睡著了。先生見他頭上冒汗,就拿把扇子坐在對面幫他扇風,見越扇汗出得越多,先生就扇得越起勁。扇到後來,黃泥郎身上的汗幹了,毛孔中卻流出血來。

不多久,人已死了。先生抱著他傷心地痛哭,哭了兩天兩夜,哭得暈了過去,夢見黃泥郎回來了,他赤著腳,走到先生面前說:"先生你幫了倒忙,幫我對面扇逆風。

耽誤了時間,我回不去了。我的人已經死了,我的心不死,永遠在太湖裡。你告訴船家,如碰到大風,喊我赤腳黃泥郎,我就來了。"先生醒來痛哭了一場。

一五一十地把這些話告訴了船家。船民們得知黃泥郎已死,都很悲傷,在太湖沿岸為他建廟塑像。據說漢光武帝劉秀落難太湖,在赤腳黃泥郎庵里遇到一位搭救他的小夥子。

疑是赤腳黃泥郎。劉秀登基後便賜封他為"黃泥相公",重建此庵,稱為"黃泥相公庵"。但是過去人們在太湖中行船遇險時總是呼喊"赤腳黃泥郎"。

從不喊"黃泥相公"。據說因為喊他相公,他要穿衣、戴帽、蹬鞋,把自己裝扮成相公,這就會耽擱搶救的時間。

3、春秋末年,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越王被吳王困於會稽,俘至姑蘇,事奉夫差。後來范蠡獻計,把民間美女西施獻給了吳王夫差,使他朝歌夜舞,沉緬酒色,喪失鬥志。

終於使越王報仇雪恨,一舉打敗了吳國。「平吳霸越」之功,范蠡被封為上將軍。但范蠡知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是封建社會的一條歷史規律。勾踐這個人可與之共患難。

不可與之共安樂,現在聲名至尊,功高蓋主,如不激流勇退,恐怕難以善終。從中原回來之後,范蠡就向勾踐說:「君王好好努力吧!請允許我從此辭去,以後不再進入越國了。」

勾踐詫異:「你現在要離我而去,這是為什麼?」勾踐說:「我聽說,做人臣的,君憂臣勞,君辱臣死。從前君王受辱於會稽,而我之所以不死,就是為了輔佐君王成就霸業。

現在君王的事業已成,而我該接受在會稽使君受辱之罰了。」於是,范蠡悄然離開了越國。有人看見,范蠡攜帶著西施,駕著一葉扁舟。

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所向。後來,經營產業,家資巨萬,成為富翁,世稱陶朱公,壽終正寢。

4、八仙過海之後,諸仙各自雲游去了。單說那呂洞賓,這天正踩著祥雲路過山陽縣上空,忽見有一股邪惡之氣直沖天庭,便撥開雲頭向下望去。

這一望,著實讓呂仙吃了一驚:只見山陽縣內有行騙的、有滋事斗毆的、有搶掠的、有不忠不義的、有忤逆不孝的……居然有那麼多不法之徒。

見此情景,呂洞賓急忙調轉雲頭,直奔靈霄寶殿而去。玉帝見呂洞賓一臉沮喪,便問道:「呂仙,何以如此掃興?」呂洞賓垂著頭說道:「山陽縣內無好人。」

玉帝撫須道:「有這等事?呂仙,不要忘記『狗咬呂洞賓』的事啊!切不可把人都看扁了。」呂洞賓自然沒有忘記此事,急忙應道:「小仙明白。」

玉帝道:「既然如此,還請呂仙下凡到山陽縣走一遭吧。」呂洞賓忙應道:「遵命!如果真如我所奏,該如何處置?」玉帝嘆道:「沉了吧。」

呂洞賓化裝成一個賣油郎,挑著一副油擔來到山陽縣集市叫賣:「三個銅錢一盅油!不論大盅小盅,三個銅錢一盅油呀!」叫賣聲引來了不少顧客,都拿著盆呀罐的,卻一再聲稱自己拿的是盅。

呂洞賓默默給這些貪婪成性的人們盛滿了油。這時,又來了兩個人,一個是四十齣頭的壯漢,五短身材、目露凶光、滿臉橫肉,手裡拿著一隻大水盆;另一個是衣衫襤褸的青年。

手裡拿著一隻小盅。青年認識那壯漢,知道他姓沈,是本地的操刀屠戶,見他拿著大盆走來,便問:「沈屠戶,拿著盆到哪去宰豬呀?」沈屠戶聽了把眼一瞪。

道:「誰要去殺豬?誰說這是盆?這是盅,是大盅!」說著大大咧咧來到呂洞賓面前:「舀油!」呂洞賓看了他一眼問道:「舀滿嗎?」沈屠戶大聲說:「當然!」

呂洞賓笑著說:「舀滿了怕你拿不動呀!」沈屠戶撇著嘴說:「滿滿一盆水都能端著跑,一盆油就拿不動了?」呂洞賓不再說話,給他舀滿油。沈屠戶付了三個銅錢。

便歡歡喜喜來端盆,誰知端了半天,使出吃奶的力氣也端不起那盆。呂洞賓笑著說:「吃飽了再來拿吧!」沈屠戶瞪了他一眼,悻悻離去了。

那青年看呆了,呂洞賓提醒他:「年輕人,你也是來舀油的嗎?」青年連聲說:「是是!」呂洞賓望著他手中的小盅問:「人家都拿盆盆罐罐的來買油,你怎麼拿個小盅呀?」

青年說:「我以前都拿這盅買的,我換個大盅來,你不是要虧本了嗎?我娘說不可沾人便宜。」呂洞賓聽了,想起自己說的「山陽縣內無好人」那句話,便有點愧疚地給他舀了一盅油。

且說這青年姓高,住在南街的破廟里,一個瞎眼老娘和他相依為命。因為他孝順,鄰里都稱他高孝子。平日里母子倆靠磨豆腐糊口,每天賣罷豆腐,高孝子總要買些吃食孝敬老娘。

離破廟不遠有一處廢墟,雜草叢生,卻有一隻石獅子完好無損。每天高孝子從這里過,總會看見那隻石獅子。這天,高孝子賣完豆腐又路過廢墟,發現石獅子前圍滿了人。

他卸下豆腐擔擠進去一看,只見地上躺著個衣衫破爛的老人,老人雙眼緊閉,分明是昏過去了。高孝子仔細一看,吃了一驚:這不是前幾天那個賣油的老人家嗎?

圍觀的人只是議論,誰也不上前救助。高孝子動了惻隱之心,急忙從懷中摸出千層糕,喂老人吃了幾片,又到河邊舀了點水給他喝。老人終於醒了,一睜眼就用怪異的目光望瞭望圍觀的人。

對高孝子也沒道謝,拍了拍身上的土,蹣跚著走了。從此以後,高孝子每天賣完豆腐回家,總會在石獅子旁看到那個老人家躺在那裡,他總會給老人一點吃的。

有一次,高孝子忍不住問:「老人家,你為何躺在這里?是不是賣油虧本了?要不就住到我家去吧!」老人家看了高孝子一眼,嘆了口氣說:「我是在看這石獅子呀!

年輕人,難得你生性仁慈,我今天告訴你一個秘密:哪天你若看見這石獅子的眼睛出血,山陽縣就要沉沒了,你趕快背著你娘向東南方向逃。記住,千萬不要回頭。」

說著,他搔起癢癢來,搔著搔著手中有了一小團污垢,他把污垢小心翼翼地交給高孝子,鄭重地說:「回家後,先把這寶貝放在你娘的眼睛上揉一揉,然後藏在身上。

千萬不要離身,記住了?」高孝子疑惑地接過污垢,還想問些什麼,再抬頭,老人家已不見了蹤影。高孝子回家後,急忙把污垢放在老娘的眼睛上揉搓。

當他把手拿開時,老娘忽然睜開雙眼,流著淚說:「兒呀,我看見你了!」高孝子見老娘雙眼復明,抱著娘哭了起來,娘倆知道這是碰上了活神仙。

此後,高孝子每次賣完豆腐回家,總要在石獅子旁停留片刻,把石獅子的眼睛細細端詳一番,看看是不是真會冒出血來。半個月過去,石獅子的眼睛沒有絲毫變化。

再說集市上那個沈屠戶,那天買油不成反丟了個盆,心有不甘,當天就叫了兩個壯漢想把盆抬回家去,但三個人折騰半天,那盆卻不動分毫。幾天後下了一場大雨。

盆里的油流了個精光,沈屠戶想倒掉水把盆拿回家去,誰知那水盆像生了根似的絲毫挪動不得。沈屠戶每天去宰豬,也要路過廢墟。最近,他常看見高孝子在廢墟旁的石獅子前徘徊。

覺得十分奇怪,便問道:「喂!高孝子,只聽說你最孝順老娘,最近怎麼孝順起石獅子來了?」沈屠戶生性刁滑奸詐,名聲不好,聽到這話高孝子本想一走了之。

但經不起沈屠戶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糾纏,只得把石獅子眼睛出血山陽縣要沉沒的消息告訴了他。誰知沈屠戶聽了哈哈大笑,笑罷對高孝子神秘地說:「原來是這事呀!

高孝子你可不知,我沈某人也是半仙呢!不信,你明朝再看石獅子,它眼睛裡准會出血!」高孝子將信將疑地回了家,把沈屠戶的話和娘說起,娘說那就防著點吧。

娘倆連夜就做好了出逃的准備。第二天,高孝子沒有去賣豆腐,一早就來到廢墟旁的石獅子跟前,他忐忑不安地向石獅子的眼睛望去,這一望把高孝子嚇得魂兒都出了竅。

原來石獅子的眼睛裡真的出血了!高孝子一溜煙跑回家,背起老娘就往外跑,邊跑邊和娘說:「石獅子眼睛裡真的有血了。」娘問:「那你跑得不對呀,仙人不是讓你朝東南方向跑嗎?」

高孝子說:「我這是去集市,叫大家一起逃呀!」娘說:「對!應該叫大家一起逃!」來到集市,高孝子背著娘一邊跑一邊喊:「山陽縣要沉沒了,大家快跑吧!」

可誰也不信他的話,任憑高孝子喊啞了嗓子也沒人理睬他。這時,高孝子忽然看見上次沈屠戶盛油的盆子。那盆子慢慢開裂了,一縷清水正從裂縫中汩汩流出。

奇怪的是,周圍已經是滿地積水,而盆里的水卻絲毫不見少,但那裂口還在逐漸擴大。高孝子知道事情怪異,急忙又大聲喊道:「山陽縣真要沉了!真要沉了,快逃吧!」

可大家好像都沒看見盆子里的變化似的,高孝子只好獨自背著老娘朝東南方向飛奔而去。這時,集市裡獨有一個人在偷著樂,他就是沈屠戶,因為石獅子眼睛裡的血是他用殺豬刀抹上去的豬血。

他看著高孝子背著老娘一路狂奔而去,直笑得他一身胖肉直打顫。高孝子背著娘逃到吳縣地界,再也跑不動了,他聽到身後好像有嘩嘩的水聲,忍不住回頭去望。

這一望,只嚇得他兩腿發軟,一屁股坐到地上,他身上那顆污垢也掉落在地。在高孝子的身後,白茫茫的一片,山陽縣已經成了一片汪洋。這時,滾滾巨浪卷著人畜草木從身後涌來。

說來也怪,這洪水居然繞過了高孝子娘倆歇腳的地方,向前奔涌而去。山陽縣沉了,成了現在的太湖。太湖邊長滿了蘆葦、蒿草,遠遠望去,恰似一條鋸齒形的翠帶。

但在吳縣正湖鄉的湖邊,卻有一條狹長的土堤孤零零地伸向湖中,長度竟達一華里。這塊狹長的綠土雖然高出湖面不多,但始終沒有被大水淹沒過。

5、相傳,遠在四千多年前,中國治水祖師夏禹奉舜帝姚重華之命在太湖治理水患,開鑿了三條主要水道,東江、婁江、吳淞江,溝通了太湖與大海的渠道,將洪水疏導入海。

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禹治水於吳,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遼闊,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廣為三萬六千頃。

8. 太湖的形成演變

潟湖說
是由於大江淤積而導致了太湖的形成。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太湖、陽澄湖、澱山湖等湖群原先是與海相通的大海灣,由於揚子江與錢塘江向東延伸與反曲,致使部分海面被環抱於內遂成內海,兩側諸山水流不斷注入,沖淡了其內海的水成為淡水湖。
構造說
因為太湖地區地殼的新構造運動,造成太湖平原下沉,河流改向,荊溪水系改道東流,由斷陷盆地成為匯水盆地,又漸漸成為數個沼澤小湖泊,以後逐步形成太湖。
氣象說古代數千年間的持續大暴雨,有些年間的年降水量甚至達到60億噸,太湖地區的大片低窪地大量積水,年復一年,遂形成如今的太湖。
風暴流說四千至六千年前的氣候異常,不斷形成的大風暴流渦動,數千年間的狂風暴雨造成太湖地區的沼澤淺窪地積水不斷增加,水域日擴大,形成太湖。
河流淤塞說
在距今2萬至1.5萬年的第四紀更新世末玉木冰期時,海水東退,古太湖海灣消亡,太湖地區與東海陸架相連,成為廣袤的古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平原植被為溫帶草原或疏林草原。全新世中期(距今7500-2500年),隨著氣候轉暖,海面回升到今海平面附近。由於長江和錢塘江沙嘴的形成,太湖平原成為大型集水窪地。西部山區原向東北注入長江的荊溪和東流入海的苕溪等,因河流下游被淹,比降減少,入海河道宣洩不暢,河泥沙淤積嚴重,而改道匯集於這碟形窪地中。海潮倒灌及平原地下水位抬升,致使低窪地積水沼澤化,形成分散的小型湖泊群。各個小湖泊面積逐漸擴大而匯成大湖。加上後來東岸出湖河道漸趨淤塞,湖水蓄積量的增加及湖中風浪潮流對湖岸的侵蝕,湖面面積進一步大,遂成現今的太湖。
火山噴爆說
通過對太湖三山島數年采樣鑒定、野外地質調查工作,發現並確證火山的存在:在三山島存在噴爆角礫岩、原生二次噴發的凝灰角礫岩與弱熔結玻屑凝灰岩等。三山島的北部和西部遍布火山角礫岩,火山噴爆的火山彈,並且都已硅化成燧石、玉髓、瑪瑙等在東泊小山發現一條火山噴爆的地質剖面,噴發時代為50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火山活動是其深部岩漿活動的結果。岩漿火山活動降低了太湖及其周邊的地下熱壓與容重,產生負壓,其結果帶來該地區新生代緩慢的沉降,太湖及其周邊大小諸湖都為同源同因的火山噴爆而成的地面沉降湖。
隕擊說
這一學說又分「隕石撞擊成因說」和「彗星爆炸成因說」兩種。 隕石撞擊說認為:距今50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北東方向撞擊地面,造成相當於1000萬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巨大沖擊,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隕石坑,即現在的太湖。彗星爆炸成因說認為:在4800年前,一顆直徑50公里的相當於一個超級大雪球的彗星,從東北向西南砸向太湖地區並在上空爆炸分裂成許多顆後,撞到地面,大的一顆撞擊形成太湖,其餘則撞向太湖四周形成一些小的湖泊。並造成太湖四周大量散落的鐵疙瘩一類的隕擊物質。
南京大學地球科學系最新研究成果:確定石湖石棍為隕石,太湖為隕石沖擊坑。沖擊濺射物是指沖擊成坑作用中被拋射到空中再濺落在沖擊坑及其周邊地區的受沖擊而變質的陸源物質。太湖沖擊濺射物主要分布在石湖和太湖湖底較硬的黃土層之上的淤泥層中,說明太湖沖擊坑建設物形成於全新世一萬年之後。 春秋戰國以前,太湖地區原是陸地的沖積平原。唐代湖水可達吳江塘岸。
洞庭東山和西山原為湖中兩大島嶼,後因東山與木讀間泥沙淤積,灘地擴展,至清代中期,島與沙洲相接,使東太湖成為太湖的一大湖灣。近一二百年來,因東太湖東岸和西北岸淤積加甚,加之圍墾湖灘地,東太湖實際上已成為一個狹長見阻水嚴重的淺涸湖區。近代太湖的變遷以東太湖地區最為突出。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太湖及其周圍湖群,因圍湖種植和圍湖養殖,湖泊面積減少13.6%,消失或基本消失的湖盪有165個,合計面積161平方公里。其中以太湖、隔湖最為突出,太湖西北的馬跡山島因圍湖造田已與陸地相連。隔湖的北、東、南面因加速圍湖,使原有湖面大為縮小。

9. 太湖的文化傳說

相傳,遠在四千多年前,中國治水祖師夏禹奉舜帝姚重華之命在太湖治理水患,開鑿了三條主要水道,東江、婁江、吳淞江,溝通了太湖與大海的渠道,將洪水疏導入海。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禹治水於吳,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遼闊,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廣為三萬六千頃。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王母娘娘要做壽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剛抬去了一份厚禮。王母娘娘看見後,高興的連嘴都合不攏了。原來玉皇大帝送的是一個大銀盆,裡面有72顆特大的翡翠,而且還有千姿百態的各種五色玉石雕鑿的飛禽走獸,簡直是一個聚寶盆;遠遠望去,還活象一隻精緻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贊不絕。大家看過《西遊記》都知道,王母娘娘設蟠桃會,沒請弼馬溫,結果齊天大聖孫悟空發了脾氣,大鬧天宮。他見一樣打一樣,當他看見玉帝送的這只大銀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銀盆便從天上落了下來,跌到地上砸了個大洞,銀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萬六千頃的湖,因此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天」字上面的一橫落在下面就為一點,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顆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間。玉石雕刻的魚,就是現在太湖裡肌白如銀、肉嫩味鮮的銀魚。玉石雕刻的飛禽,變成了對對鴛鴦。只有走獸沒有活成。
據科學考證太湖真正面貌是一個海跡湖,地理上稱「瀉湖」。原來這里是一個大海灣,由於長江、錢塘江泥沙的沖積,長江三角洲不斷向東延伸,海灣因灣被泥沙淤積成的沙壩所封閉而形成了太湖,以後在河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海水逐年淡化,於是就成了淡水湖。因此也有人說他是「海的兒子」。
還有一個歷史故事。據歷史記載,春秋末年,吳王夫差打敗了越王勾踐,越王被吳王困於會稽,俘至姑蘇,事奉夫差。後來范蠡獻計,把民間美女西施獻給了吳王夫差,使他朝歌夜舞,沉緬酒色,喪失鬥志,終於使越王報仇雪恨,一舉打敗了吳國。「平吳霸越」之功,范蠡被封為上將軍。但范蠡知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這是封建社會的一條歷史規律。勾踐這個人可與之共患難,不可與之共安樂,現在聲名至尊,功高蓋主,如不激流勇退,恐怕難以善終。從中原回來之後,范蠡就向勾踐說:「君王好好努力吧!請允許我從此辭去,以後不再進入越國了。」勾踐詫異:「你現在要離我而去,這是為什麼?」勾踐說:「我聽說,做人臣的,君憂臣勞,君辱臣死。從前君王受辱於會稽,而我之所以不死,就是為了輔佐君王成就霸業,現在君王的事業已成,而我該接受在會稽使君受辱之罰了。」於是,范蠡悄然離開了越國。有人看見,范蠡攜帶著西施,駕著一葉扁舟,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所向。後來,經營產業,家資巨萬,成為富翁,世稱陶朱公,壽終正寢。對於范蠡的功成身退,終得善果,歷代的政治家和文人們感慨頗深,晚唐詩人汪遵寫了《五湖》一詩,對范蠡的深謀遠慮大加贊賞:「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颺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

10. 關於太湖的傳說

太湖的歷史和傳說 相傳,遠在四千多年前,我國治水祖師夏禹在太湖治理水患,開鑿了三條主要水道,東江、婁江、吳淞江,溝通了太湖與大海的渠道,將洪水疏導入海。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的「禹治水於吳,通渠三江五湖。」太湖水面遼闊,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廣為三萬六千頃。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王母娘娘要做壽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剛抬去了一份厚禮。王母娘娘看見後,高興的連嘴都合不攏了。原來玉皇大帝送的是一個大銀盆,裡面有72顆特大的翡翠,而且還有千姿百態的各種五色玉石雕鑿的飛禽走獸,簡直是一個聚寶盆;遠遠望去,還活象一隻精緻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贊不絕口。大家看過《西遊記》都知道,王母娘娘設蟠桃會,沒請弼馬溫,結果齊天大聖孫悟空發了脾氣,大鬧天宮。他見一樣打一樣,當他看見玉帝送的這只大銀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打了下去,銀盆便從天上落了下來,跌到地上砸了個大洞,銀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萬六千頃的湖,因此湖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天」字上面的一橫落在下面就為一點,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顆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間。玉石雕刻的魚,就是現在太湖裡肌白如銀、肉嫩味鮮的銀魚。玉石雕刻的飛禽,變成了對對鴛鴦。只有走獸沒有活成。 太湖七十二峰的傳說我國五大名湖中,要算太湖裡的山峰最多。太湖中為啥有這么多的山峰?這要從秦始皇南巡說起了。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他知道國家的地盤很大,但不知道究竟山有多少,水有多少,田有多少,就派出大臣到全國各地去丈量。丈量後,大臣們回來報告說:「我國的地盤是'三山六水一分田'。」秦始皇一聽,覺得山也太多,水也太多,就是田太少了。

怎麼辦呢?秦始皇想:我有一根趕山寶鞭,何不把山趕到水裡去。這樣一來,不就山也少了,水也少了,田就多了么!
秦始皇帶著趕山寶鞭,到天下去巡遊。他巡遊到太湖邊上,只見湖水望不到邊沿,太湖好大呵!一問當地官員,說有三萬六千頃。再看看太湖邊上,山峰一個連著一個。一問當地官員,說有三千六百個。

秦始皇一邊看,一邊想:這里湖大山多,正好把山趕到湖裡去。於是,秦始皇舉起趕山鞭,看到一山揮一鞭,揮起一鞭趕一山,一會兒這里「撲通」,趕下一座山;一會兒那裡「撲通」,又趕下一座山,把個太湖鬧翻了。

太湖接近東海,屬東海龍王管轄。蝦兵蟹將立即向東海龍王報告。東海龍王一聽,心裡急啦:把山頭趕到湖裡,我的子孫沒有地方蹲啦,我的地盤也縮小啦,倘若讓他再趕下去,湖海都填平了,我住到啥地方去?

東海龍王急得團團轉,想來想去沒有辦法。這時,他的小女兒來了。小女兒聰明伶俐,一見父王這個樣子,便問道:「父王,你為何這般模樣?」龍王把秦始皇趕山填湖的情況說了一遍。小女兒想了想說:「父王不必著急,女兒自有辦法。」接著,便附在龍王耳邊說了幾句,龍王大喜道:「好!好!就這樣辦!」

再說,秦始皇在湖邊趕山,每天趕下九座,一連八天,一共趕下七十二座山。這天,秦始皇拿著鞭子,來到一座高山下,正要舉鞭,忽見山腳下有間草屋,屋裡有個姑娘在紡紗。秦始皇走近一看,啊!這姑娘多漂亮呀。心想:我見過天下多少美女,那一個比得上她?秦始皇連趕山也忘記了,立即叫人把姑娘搶進了皇宮。

晚上,姑娘和秦始皇一起喝酒,秦始皇喝得酩酊大醉,像死豬一樣睡著了。這時,姑娘偷偷地找到了趕山鞭,一陣風似地離開皇宮,回到東海龍宮里去了。

原來,姑娘就是東海龍王的小女兒,她知道秦始皇好色,變了個漂亮的姑娘,故意讓秦始皇搶去,好拿掉他的趕山鞭。現在,立在太湖中的七十二峰,就是當年被秦始皇趕下去的。後來,秦始皇失去了趕山鞭,就沒法趕山了。要不,太湖中的山頭還要多呢!

閱讀全文

與太湖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