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湖南常德市的歷史!!!
古代
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區城東建築城池,迄今2200多年歷史。史稱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地區,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
公元前30萬年,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縣澧南鄉、張公廟鎮、津市市窯坡鄉、石門渫水下游一帶以及鼎城區灌溪鎮崗市等處有舊石器時代的遺跡40多處,經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這些簡陋的原始工具採集果實,獵取野獸。
澧縣彭頭山遺址的發掘證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這時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製和陶器製作技術。距今7000多年的石門皂市下層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這時期生產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製的斧、鑿等砍伐用具和魚網墜,並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術,生產簡單的飲食器皿。
距今6500多年的安鄉湯家崗遺址,反映了常德當時以母性為主導地位的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生活。距今5000多年的安鄉劃城崗遺址,是常德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的有力證明。這時期生產工具大為改進,石器鑽孔、切割和拋光技術比較成熟,陶器普遍採用慢輪修整。
商周時期,常德境內人丁興旺,經濟繁榮。全市共有商周時期遺址550多處,出土物有鏃、簪、魚鉤、熔銅爐等。春秋戰國是歷史上社會變革時期,常德境內有上千戰國墓,有澧縣雞叫城、桃源菜菱城、臨澧宋玉城等戰國時期的城址。
楚頃襄王22年(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東築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開始。秦代,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東漢光武帝恢復武陵郡,建武26年(公元50年)郡治從義陵(今淑浦縣)又遷往臨沅縣。順帝陽嘉3年(公元134年),荊州刺史部移治於索縣(現鼎城區斷港頭城址村)。三國時,常德市歸吳國管轄,仍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唐代,武陵、澧州隸屬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為鼎州,改澧州為澧陽軍州,均隸屬荊湖北路。宋徽宗政和7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團練為常德軍節度使。"常德"取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於此。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為常德府。元代,常德府、澧陽軍州分別改為常德路、澧陽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復常德府,澧陽路改為澧陽府,皆隸屬湖廣布政司分守上荊南道。洪武9年(公元1376年),將澧陽府降為澧州。清代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清代,常德府、直隸澧州同隸屬於岳常澧道。至清末,常德府轄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直隸澧州轄石門、慈利、安鄉、安福、永定五縣。
近代
1914年,湖南省政府廢除府、廳、州,保留"道",岳常澧道改為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隸澧州各縣由武陵道直轄,道治常德。公元1922年,湖南省撤消"道"制,僅存省與縣兩級,常德各縣直屬省管轄。公元1935年,國民政府在沅陵縣設立湘西綏靖處,將19個縣綏靖縣劃為5個行政督察區,設行政督察專員,專員兼任駐地縣長。公元1936年,國民政府正式設立專員公署,石門、臨澧、澧縣劃在第二區。公元1937年湖南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區,第二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個縣,專員公署治所由慈利縣遷往常德縣。民國29年,湖南省調整行政區劃,行政督察區第二區改為第四區。1938年11月,第四區從常德遷往澧縣,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也稱常澧區專員公署。
1949年7月中旬至8月初,第四行政督察區各縣先後獲得解放。8月4日,南下途中組建的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及全體工作人員抵達常德城。常澧專署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澧縣、臨澧、慈利、桃源9縣。8月中旬,各縣相繼成立人民政府,並分別於8月5日和8月15日建立常德市、津市市,成立人民政府。8月28日,常澧區更名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簡稱常德專署)"。
現代
1955年2月16日,根據省人民政府已改為省人民委員會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專員公署改為湖南省常德專員公署。隨後,各縣市人民政府人民政府都改為人民委員會。
1962年12月30日,國務院424號文件批准,恢復益陽專區,益陽市及益陽、桃江、南縣、沅江、華容、安化六縣劃歸益陽專署管轄。
1966年3月,常德專區生產領導小組成立,代替常德專署行使職權。4月10日,專區生產領導小組撤消,成立常德專區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1月,其名稱改為常德地區抓革命促生產領導小組。1968年2月28日,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行使原專署職權。3月至9月,各縣(市)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取代人民委員會。
1979年3月24日,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撤消,常德地區行政公署成立。1979年11月至1980年12月,各縣(市)撤消革命委員會,恢復縣(市)人民政府。
1988年元月,國務院以國函[1988]18號文件批准,撤消常德地區,建立省轄常德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1988]22號文件通知,撤消常德地區和常德縣,設兩區,原常德市改為武陵區,原常德縣改為鼎城區,兩區行政區域不變,津市市為省轄縣級市,省政府委託常德市代管。6月20日至24日,常德市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常德市人民政府,選出正副市長。
2002年,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105個鄉;434個居委會、4004個村委會。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106個鄉。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99個鄉、4個民族鄉。
『貳』 常德的歷史文化是怎麼樣的
歷史沿革
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取《詩經·常武》小序「有常德以立武事」之義置常德軍而得名。
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區城東建築城池,迄今2200多年歷史。史稱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地區,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
公元前30萬年,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縣澧南鄉、張公廟鎮、津市市窯坡鄉、石門渫水下游一帶以及鼎城區灌溪鎮崗市等處有舊石器時代的遺跡40多處,經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這些簡陋的原始工具採集果實,獵取野獸。
澧縣彭頭山遺址的發掘證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這時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製和陶器製作技術。距今7000多年的石門皂市下層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這時期生產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製的斧、鑿等砍伐用具和魚網墜,並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術,生產簡單的飲食器皿。
距今6500多年的安鄉湯家崗遺址,反映了常德當時以母性為主導地位的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生活。距今5000多年的安鄉劃城崗遺址,是常德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的有力證明。這時期生產工具大為改進,石器鑽孔、切割和拋光技術比較成熟,陶器普遍採用慢輪修整。
商周時期,常德境內人丁興旺,經濟繁榮。全市共有商周時期遺址550多處,出土物有鏃、簪、魚鉤、熔銅爐等。春秋戰國是歷史上社會變革時期,常德境內有上千戰國墓,有桃源采菱城、臨澧申鳴城、澧縣雞叫城、臨澧宋玉城等戰國時期的城址。
楚頃襄王22年(公元前277年),秦蜀郡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東築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開始。秦代,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東漢光武帝恢復武陵郡,建武26年(公元50年)郡治從義陵(今漵浦縣)又遷往臨沅縣。順帝陽嘉3年(公元134年),荊州刺史部移治於索縣(現鼎城區韓公渡鎮城址村)。三國時,常德市歸吳國管轄,仍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唐代,武陵、澧州隸屬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為鼎州,改澧州為澧陽軍州,均隸屬荊湖北路。宋徽宗政和7年(公元1117年),升鼎州團練為常德軍節度使。"常德"取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於此。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為常德府。元代,常德府、澧陽軍州分別改為常德路、澧陽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復常德府,澧陽路改為澧陽府,皆隸屬湖廣布政司分守上荊南道。洪武9年(公元1376年),將澧陽府降為澧州。清代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清代,常德府、直隸澧州同隸屬於岳常澧道。至清末,常德府轄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直隸澧州轄石門、慈利、安鄉、安福、永定五縣。
1914年,湖南省政府廢除府、廳、州,保留"道",岳常澧道改為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隸澧州各縣由武陵道直轄,道治常德。公元1922年,湖南省撤消"道"制,僅存省與縣兩級,常德各縣直屬省管轄。公元1935年,國民政府在沅陵縣設立湘西綏靖處,將19個縣綏靖縣劃為5個行政督察區,設行政督察專員,專員兼任駐地縣長。公元1936年,國民政府正式設立專員公署,石門、臨澧、澧縣劃在第二區。公元1937年湖南省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區,第二區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沅江、漢壽、澧縣、臨澧、石門、慈利、桃源等11個縣,專員公署治所由慈利縣遷往常德縣。民國29年,湖南省調整行政區劃,行政督察區第二區改為第四區。1938年11月,第四區從常德遷往澧縣,第四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也稱常澧區專員公署。
1949年7月中旬至8月初,第四行政督察區各縣先後獲得解放。8月4日,南下途中組建的常澧區行政專員公署及全體工作人員抵達常德城。常澧專署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轄常德、華容、南縣、安鄉、澧縣、臨澧、慈利、桃源9縣。8月中旬,各縣相繼成立人民政府,並分別於8月5日和8月15日建立常德市、津市市,成立人民政府。8月28日,常澧區更名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行政專員公署(簡稱常德專署)"。
1955年2月16日,根據省人民政府已改為省人民委員會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區專員公署改為湖南省常德專員公署。隨後,各縣市人民政府人民政府都改為人民委員會。
1962年12月30日,國務院424號文件批准,恢復益陽專區,益陽市及益陽、桃江、南縣、沅江、華容、安化六縣劃歸益陽專署管轄。
1966年3月,常德專區生產領導小組成立,代替常德專署行使職權。4月10日,專區生產領導小組撤消,成立常德專區抓革命促生產指揮部。11月,其名稱改為常德地區抓革命促生產領導小組。1968年2月28日,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行使原專署職權。3月至9月,各縣(市)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取代人民委員會。
1979年3月24日,常德地區革命委員會撤消,常德地區行政公署成立。1979年11月至1980年12月,各縣(市)撤消革命委員會,恢復縣(市)人民政府。
1988年元月,國務院以國函[1988]18號文件批准,撤消常德地區,建立省轄常德市,實行市領導縣體制。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1988]22號文件通知,撤消常德地區和常德縣,設兩區,原常德市改為武陵區,原常德縣改為鼎城區,兩區行政區域不變,津市市為省轄縣級市,省政府委託常德市代管。6月20日至24日,常德市召開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常德市人民政府,選出正副市長。
2002年,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105個鄉;434個居委會、4004個村委會。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106個鄉。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常德市轄2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共有10個街道、104個鎮、99個鄉、4個民族鄉。
『叄』 常德博物館六一開放嗎
和博物館六一肯定會開放的,兒童可以去那裡參觀一下,對學習有幫助
『肆』 常德的歷史文化是怎麼樣的大概介紹下 謝謝
常德古稱武陵,歷史悠久,山川秀麗,歷來被稱為「洞庭明珠」和「湘西門戶」。回
常德名勝古跡答遍布,最有名的當屬晉代詩人陶淵明曾描繪過的桃花源。此外,位於常德市區的鐵經幢、德山寶塔、筆架城是省級重點文物,石門縣境內的壺瓶山生長著1000餘種珍稀動植物,龍王洞是一個可與武陵源黃龍洞相媲美的奇特群洞,石門古剎夾山寺建於唐代,歷來為佛教聖地;澧縣的文廟是全省最大的文廟。
常德不僅風景優美,而且人才輩出,歷代文人屈原、陶淵明、李白、劉禹錫等都曾在此寓居或游歷,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章;老一輩革命家林伯渠、著名文學家丁玲、史學家翦伯贊等名人都誕生在常德。
『伍』 常德博物館的觀後感怎麼寫 急.........急.............
嗯,主來要是那幾個館,像根雕館自吶~常德歷史人物館吶~科技館吶~等等,注重寫常德歷史的那個,就是有
細菌戰
的那個,往那方面去寫,寫日本多麼多麼的殘忍吖,中國多麼凄慘的收欺辱吖!再抒發點自己的感想就好了~呵呵~我們也去了的,觀後感真是煩煩煩......自己組織語言寫咯,找點資料就好了,網上沒什麼抄的,加油哦!~
『陸』 常德有哪些名勝古跡
常德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遠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時期,就已築城設郡,是湘回楚文化的搖答籃之一。屈原、宋玉、陶淵明、劉禹錫等先賢曾留下許多名篇佳作;林修梅、蔣翊武、宋教仁、劉復基等近現代仁人志士在這里孕育成長,新中國的開國元勛林伯渠、文學家丁玲、史學家翦伯贊也誕生在這塊熱土上。
史書稱常德為「風景之國,文物之邦」。境內湖光山色秀麗,名勝古跡繁多。人間仙境桃花源林壑幽靜,人文薈萃,為古今游覽勝地。壺瓶山原始次森林驚現華南虎蹤跡,峽谷漂流有驚無險。花岩溪山水秀麗,風光迷人,數萬只白鷺棲息其間。石門前唐古剎夾山寺為千年佛教聖地和日本茶道源頭,寺旁奉天玉和尚墓被明史專家認定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兵敗禪隱之終跡。澧縣城頭山古城遺址是7000年前遠古人類的生活縮影。西洞庭湖國際重要濕地保護區、柳葉湖旅遊度假區和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單位彭頭山、八十壋、鐵經幢等均聞名遐邇。
『柒』 常德博物館現任總經理是誰
常德博物館沒有設置「總經理」一職,而是設置「館長」一職,現任館長就是文智,主持常德市博物館全面工作。
『捌』 湖南常德有什麼推薦景點
1.常德桃花源旅遊區 AAAA
桃花源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雖是虛構,但實有其地,它就位於湖南省桃源縣。桃花源南臨滔滔沅江,北倚武陵群峰,境內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滕纏繞,花草芬芳,有石階曲徑、亭台牌坊裝點,宛若仙境。這里每年的3月28日舉辦桃花節,推出各種具……
2.澧縣城頭山旅遊景區 AAAA
城頭山旅遊景區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位於湖南省澧縣縣城西北10公里的城頭山鎮。包括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澧陽平原史前遺址博物館、城頭山農業大觀園和城頭山風情小鎮四大部分。一期依託城頭山古城遺址,以文物保護展示為基礎,興建城頭山國家考古遺址……
3.清水湖 AAAA
清水湖旅遊渡假區位於漢壽境內,與長常高速為鄰,跟長沙1小時車程。渡假區以清水湖為依託,聚湖水之靈秀,以豐富多樣的服務,齊全的配套設施迎接四面八方的朋友來青水湖享受世外桃源般的休閑時光。清水湖旅遊渡假區休閑娛樂項目豐富多彩,功能齊全,設備一流……
4.柳葉湖 AAAA
柳葉湖位於古城常德東北,是湖南省最大的山、水、城三位一體的生態型城市旅遊休閑度假區,是常德市委、市政府直接領導的省級旅遊度假區,被譽為「長沙的後花園、張家界的姐妹花」。柳葉湖總體規劃面積138.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1.8平方公里,是目……
5.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AAAA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澧水中流、武陵山脈尾端,西距石門縣城八公里。它以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宜人的自然景色相融合,是集佛教聖地、闖王陵園、茶道源頭、森林風光於一體的旅遊佳境。1994年被國家林業部定為全國20家森林公園示範園,2002年被評為國……
6.彭山景區 AAAA
湖南澧縣彭山景區,是由1000畝濕地、2000畝水域、3000畝山林自然地貌建成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五星級休閑庄園、中國最美農庄、湖南省鄉村旅遊示範點,也是湖南省藝術攝影學會創作基地、常德市書法家協會、美術家協會創作基地。整個景區……
7.湖南涔槐國家濕地公園
湖南涔槐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武陵山脈向洞庭湖平原過渡地帶的澧縣境內,是以涔水永久性河流和山門水庫、王家廠水庫庫塘濕地為主體,以自然河流、庫塘、河心洲灘、洪泛平原濕地、沼澤和環湖森林組成的庫塘-河流復合型濕地生態系統,規劃面積2776公頃,其中……
8.王家廠水庫水利風景區 AAA
王家廠水庫水利風景區王家廠水庫於2012年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景區位於澧縣西北部,距常德市約80公里,澧縣縣城30公里,東鄰岳陽樓、西連張家界、南鄰桃花源、北及長江三峽等風景名勝景區。景區依託的王家廠水庫常年水面5萬畝,總庫容2.78億立……
9.花岩溪 AAA
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常德市境內、與聞名遐邇的桃花源一山相連,面積45平方公里,距常德城區50公里,水陸空交通極為便捷。1996年被批准為湖南省級旅遊度假區;1997年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2000年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被國家……
10.太浮山
太浮山又名獨浮山,亦名彰龍山,相傳漢代浮邱子在此修行得道而聞名於世,故改名叫太浮山。位於常德市臨澧縣城西南12公里,石門縣城東南約40公里,綿亘於石門、臨澧、桃源、鼎城四縣交接部,有「雞鳴四縣」之說。太浮山東西綿延40餘里長,南北展布16.……
『玖』 歷史博物館在哪裡呢
都不知道你說的是哪個城市的歷史博物館 呵呵 不過看了你的資料了 你資料里寫你是北京的內 所以就寫給你北京的
北京博物館的地址:
中國革命博物館
國革命博物館在歷史博物館的北容部,陳列內容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近代中國」陳列是其基本陳列。開館時間:8:30~16:30 星期一休息。門票:2元
中國歷史博物館
在天安門廣場的東側,與人民大會堂遙相對應,有一座巍峨壯麗的建築,這就是中國歷史博物館 和中國革命博物館。 這座建築於1958年開始修建,1959年落成,是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的十 大建築之一。歷史博物館和革命博物館以中央大廳為界,各佔一半建築,南部為歷史博物館, 其展覽面積8,000平方米,珍藏文物30多萬件。《中國通史陳列》(古代部分) 是它的基本陳列。 陳列內容從170萬年以前的元謀猿人起,至1840年鴉片戰爭前夕止。 有9,000餘件的文物資料陳列展出,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開館時間:8:30~16:30 星期一休息。門票:5元
參考出行的話看參考資料吧
『拾』 常德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桃花源: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曾描繪過一個令世人無比嚮往的桃花源,據考證,它就位於湖南北部的常德市桃源縣。
桃花源始建於晉代,到唐宋時發展到鼎盛階段,在元代時毀於戰亂,明清以後又開始復興。歷代以來,孟浩然、李白、韓愈、蘇軾等大文豪都曾到過這里並留下墨寶。現在的桃花源景區內開發了桃仙嶺、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等景點,景區面積達到了150多平方公里,同時還有沅江風景線、戰國彩菱城遺址、熱市溫泉等可供游覽。如果你對那些新建的亭台樓閣不感興趣,也至少可以享受到寧靜的田園風光,那裡的自然風光還是不錯的,臨沅江,靠群山,古樹修竹遍面,《桃花源記》里所描繪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意境尚可尋覓。
此外,沅江自西向東流向洞庭湖,流經桃花源風景區將近70公里,這一帶的沅江既有三峽之險,又有富春江之秀,更為桃源增添了不少美景。
交通:乘飛機可達距桃花源景區34公里的常德桃源機場;也可以乘列車先到常德,從長沙始發的K552次列車,早上8:18發車,10:44即到常德。從常德市南站坐車前往桃縣北站,票價6.5元,約1個小時車程。到站後可坐面的進入縣城,票價1元。從桃縣北站前往桃花源,票價3元,約半小時車程。
門票:50元(三個景點區聯票)
石門:
石門是常德地區一處山水秀麗、名勝薈萃的地方。這里有燕爾洞晚期智人遺址、仙陽春秋古城遺址、二都寶塔商代遺址等多處遺跡,展示著石門具有古老悠久的文明歷史。
距石門縣城13公里有一座夾山寺,這里是澧水流域的佛教文化中心和茶道文化源頭。相傳李自成兵敗後曾禪隱於此,寺旁的「奉天玉和尚墓」中出土了多件文物,證明該墓為李自成之墓。
有"湖南屋脊"之稱的壺瓶山也位於石門縣,它海拔2098米,山上有4萬余畝原始次生林,風光如畫。相傳唐代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經過此地時,曾寫下「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的千古佳句。
離石門縣城不遠處還有一個「龍王洞」,該洞內闊如中堂,縱深數里,盪舟入洞,恍如置身龍宮;此外,石門的熱水溪溫泉是休閑療養的好去處;峽谷河兩岸十幾里生長著的大片野生臘梅群,寒冬梅花怒放時,香溢長谷,景色奇麗醉人;蒙泉千島湖則有著旖旎的湖光山色。總之,石門山水美如畫卷,來常德是不可不來石門的。
筆架城:
位於常德城區上南門與大西門的一段城堤中,前臨沅江,後面有文廟和鼎文閣。筆架城五垛並立,中垛最高,遠遠望去如同一個巨大的筆架,故名。這個景觀象徵文運興盛、文人蔚起,是常德城一道獨特的風景。
花岩溪:
花岩溪旅遊度假區位於常德市西南50公里的地方,這里層巒疊嶂、溝壑相連,有上千畝的原始混交林。這一帶山環水繞,景色秀麗,楊公寨、紫雲山、九龍山、李家寨環繞四周,聞名遐邇的五溪湖和龍鳳湖分別處於景區的正北和西南面。每年的三月中旬,會有上千萬的白鷺從南方飛來,棲息在五溪湖畔的杉林間,為花岩溪更增添了迷人的風景線。
柳葉湖:
位於常德市區東北部,因湖的形狀像柳葉而得名,白鶴山、花山、太陽山環繞湖北部。其中白鶴山很早以前就是白鶴棲息的寶地,每年5月-9月,成千上萬只白鶴與白鷺在藍天碧水間翩翩起舞,為柳葉湖增加了奇麗的色彩。
該湖水域遼闊、湖底平坦,是理想的水上運動比賽場所。1995年以來,在柳葉湖成功的舉辦了湖南省八運會皮劃艇決賽、全國皮劃艇冠軍賽和全國皮劃艇錦標賽。
其他的景點還有:濱湖公園、常德詩牆、城頭山古文化遺址、孤峰塔、沅江桃花江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