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秋時期霸主歷史名片
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呂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是齊僖公祿甫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其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桓公於前681年在甄(今山東鄄城)召集宋、陳等四國諸侯會盟,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於是齊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受到周天子賞賜 。但其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貂等小人,最終在內亂中餓死 。
宋襄公,春秋時宋國國君。子姓,名茲甫。公元前650年至637年在位。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兒子,宋成公的父親。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里應外合,擁立齊孝公,宋襄公因此小有名氣。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繼承齊桓公的霸業,與楚國爭霸,一度為楚國所拘。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戰於泓水。楚兵強大,宋襄公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史記》中說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晉文公,漢族,姬姓,名重耳。初為公子,謙而好學,善交賢能智士。後受迫害離開晉國,游歷諸侯。在齊國受到齊桓公熱情招待,齊桓公死後齊國混亂,重耳逃出齊國。漂泊19年後終復國,殺懷公而立。文公對內,拔擢賢能:以狐偃為相;先軫為帥;趙衰(趙國先祖)、胥臣輔其政;欒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將其兵;賈佗、陽子制其禮;魏犨(魏國先祖)、荀伯御其戎。晉民各執其業;吏各司其職。晉國由此大治。對外,聯秦合齊,保宋制鄭,尊王攘楚。作三軍六卿,勤王事於洛邑、敗楚師於城濮,盟諸侯於踐土,開創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文治武功,昭明後世,顯達千秋,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是春秋五霸中第二個稱霸的霸主,亦為後世儒家、法家等學派稱道。
秦穆公,一作秦繆公,嬴姓,趙氏,名任好,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在《史記》中被認定為春秋五霸之一,還是繆氏祖宗。秦穆公非常重視人才,其任內獲得百里奚、蹇叔、由余、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賢臣良將的輔佐。還曾協助晉文公回到晉國奪取君位。周襄王時出兵攻打蜀國和其他位於函谷關以西的國家,開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為西方諸侯之伯,遂稱霸西戎,為日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
楚莊王,又稱荊庄王(出土的戰國楚簡文寫作臧王),羋姓熊氏,名侶(一作呂、旅),謚號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時期楚國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國一直被排除在華夏文化之外,自庄王稱霸中原,不僅使楚國強大,威名遠揚,也為華夏文化的傳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楚莊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共在位23年,後世對其多給予較高評價,有關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鳴驚人」等也成為固定的成語,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2. 作家名片--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回我等。因為老舍答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滿族正紅旗人。[1]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8月24日,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2] 2017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經典《四世同堂》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這是該作自發表以來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3]。
3. 求陶淵明的生平名片
陶淵明的生平
陶淵明(365?~427),又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尋陽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十分復雜的政治環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晉朝的大司馬;祖父做過太守,父親大概官職更低一些而且在陶淵明幼年就去世了。在重視門閥的社會里,陶家的地位無法與王、謝等士族相比,但又不同於寒門。陶侃出身寒微,被譏為「小人」,又被視為有篡位野心之人。可以想見,他的後人在政治上的處境是相當尷尬的。
陶淵明在柴桑的農村裡度過少年時代,「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飲酒》其十六),便是那時生活的寫照。他常說因家貧而不得不出仕謀生,這固然是實情,但也不能排除一般士人具有的那種想要建功立業的動機。「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其五)就透露了這一消息。陶淵明29歲曾任江州祭酒,不久即辭職。後來江州召為主簿,他未就任。
晉安帝隆安二年(398),陶淵明到江陵,入荊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當時桓玄掌握著長江中上游的軍政大權,野心勃勃圖謀篡晉。陶淵明便又產生了歸隱的想法,在隆安五年(401)所寫的《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塗口》中說:「詩書敦素好,林園無世情。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這年冬因母孟氏卒,便回尋陽居喪了。此後政局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安帝元興元年(402),桓玄以討尚書令司馬元顯為名,舉兵東下攻入京師。元興二年(403)桓玄篡位,改國號曰楚。元興三年(404)劉裕起兵討伐桓玄,入建康,任鎮軍將軍,掌握了國家大權,給晉王朝帶來一線希望。於是陶淵明又出任鎮軍將軍劉裕的參軍,在赴任途中寫了《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他的心情矛盾,一方面覺得時機到來了,希望有所作為:「時來苟冥會,婉轡憩通衢。」另一方面又眷戀著田園的生活:「聊且憑化遷,終返班生廬。」這時劉裕正集中力量討伐桓玄及其殘餘勢力,陶淵明在劉裕幕中恐難有所作為。到了第二年即安帝義熙元年(405),他便改任建威將軍江州刺史劉敬宣的參軍。這年八月又請求改任彭澤縣令,在官八十餘日,十一月就辭官歸隱了。這次辭去縣令的直接原因,據《宋書》本傳記載:「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人!』即日解印綬去職。」而他辭官時所作的《歸去來兮辭》說出了更深刻的原因:「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陶淵明徹底覺悟到世俗與自己崇尚自然的本性是相違背的,他不能改變本性以適應世俗,再加上對政局的失望,於是堅決地辭官隱居了。
辭彭澤令,是陶淵明一生前後兩期的分界線。此前,他不斷在官僚與隱士這兩種社會角色中做選擇,隱居時想出仕,出仕時要歸隱,心情很矛盾。此後他堅定了隱居的決心,一直過著隱居躬耕的生活,但心情仍不平靜:「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念此懷悲凄,終曉不能靜。」(《雜詩》其二)他在詩里一再描寫隱居的快樂,表示隱居的決心,如「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其九);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飲酒》其四)。這固然是他真實的感受,但也可以視為他堅定自己決心的一種方法。在後期他並非沒有再度出仕的機會,但是他拒絕了。晉朝末年曾征他為著作佐郎,不就。劉裕篡晉建立宋朝,他更厭倦了政治,在《述酒》詩里隱晦地表達了他對此事的想法。到了晚年他貧病交加,
「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卧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道濟饋以粱肉,麾而去之。」(蕭統《陶淵明傳》)宋文帝元嘉四年去世前寫了一篇《自祭文》,文章最後說:「人生實難,死如之何?嗚呼哀哉!」
這成為他的絕筆。死後,朋友們給他以謚號曰「靖節先生」。他的好友顏延之為他寫了誄文,這篇誄文是研究陶淵明的重要資料。《宋書》、《晉書》、《南史》都有他的傳記。
4. 為什麼孔子是中國歷史的名片
因為孔子也是世界歷史的名片。
孔子是春秋後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專家的創始人屬。他教導人們積極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以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他創立的儒家學說在中國古代占據統治地位,成為中國的文化主流,產生極為深遠的歷史影響。如今,儒學被譽為國學、國粹,在我國的很多高校已開設《論語》選修課。在現代,他的思想學說引起了世界各國專家學者的普遍關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孔子評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5. 名片是誰發明的呢
「名片」的由來
劉 桂 秋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里有這樣一段記載:沛公劉邦引兵過陳留,酈食其「踵軍門上謁」,求見沛公,沛公不見,使「使者出謝,……酈生瞋目按劍叱使者……,使者懼而失謁,跪拾謁,還走,復入報曰:『客,天下壯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謁。』」
在上述的這一段文字里,「謁」字凡四見,這里的「謁」,即是後世所說的「名貼」(名片)。由此可知,早在秦漢之際,人們在拜訪謁見時,就開始用名貼來通報姓名了。但那時還沒有紙張,所以當時的名貼是削竹木而成,上書自己的姓名,西漢時稱作「謁」,東漢時則稱作「刺」,如《後漢書·文苑列傳》:「建安初,(彌衡)來游許下,始達穎川,乃陰懷一刺,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
漢代以後,由於造紙術的發明,開始用紙作名貼了,名貼也相繼被叫作「名」、「名紙」等,但同時沿用了「刺(名刺)」的名稱。「刺」上面所書的內容,或者只是自己的鄉里、姓名,或者一並寫有自己的官爵,後者稱之為「爵里刺」;而「刺」的書寫格式,東漢的劉熙曾介紹說是「長書中央一行而下之也」(見《釋名·釋書契》)。1974年3月,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永外正街出土了一座西晉時的夫妻合葬墓,其男性墓主姓吳名應,字子遠,豫章郡南昌縣都鄉吉陽里人,生前曾任「從事中郎」一類的官職。在墓中發現了木簡五件,即是吳應生前所用的名刺,其中三件內容相同,文曰:
弟子吳應再拜 問起居 南昌字子遠
這三件名刺的格式是:先書「弟子吳應再弄」,稍空後寫上「問起居」的問候語,再在木簡下端偏左外以稍小的字體寫上鄉里和字:第四件名刺和前三件內容格式基本相同,只是「弟子」二字換成了郡名「豫章」;第五件名刺文曰:
中郎豫章南昌都鄉吉陽里吳應年七十三字子遠
這一件與前四件有所不同,於鄉里姓名之外,又寫有官職年齡,而且是一行直書而下,與東漢劉熙《釋名·釋書契》中的「下官刺曰長刺,長書中央一行而之也,又曰爵里刺,書其官爵及郡縣鄉里」的記載正同。這幾件木簡的出土,為我們提供了當時所用名刺的實物資料,到了宋代,南宋時期的張世南,在他的《遊宦紀聞》一書中說過:「士大夫謁見刺字,古制莫詳。」但張氏在該書中,卻記錄了他家中收藏的北宋元佑年間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等人所用過的名刺的「石本墨跡」,刺雲:
「觀敬賀子允學士尊史正旦高郵秦觀手狀」
「庭堅奉謝子允學士同舍正月日江南黃庭堅手狀」
「耒謹候謝子允學士兄二月日著作郎兼國史院檢討張耒狀」
「補之謹謁謝子允同舍尊兄正月日昭德晁補之狀」
上面所錄,是秦觀等人拜謁一個叫常立(字子允)的人時所用的名刺,「或書官職,或書郡里,或稱姓名,或只稱名;既手書之,又稱主人字;且有同舍、尊兄之目」(《遊宦紀聞》),於此可見宋時名刺的體式內容。
名貼的作用,當然是人們在登門拜訪求見時用以通姓名的;但也有於逢年過節之時,自己不登門而使仆從到親戚朋友家投送名刺為賀的。南宋周密《癸辛雜識》雲:「節序交賀之禮,不能親至者,每以束刺僉名於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為常。」該書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余表舅吳四丈,性滑稽。適節日無仆可出,徘徊門首,恰友人沈子公僕送刺至。漫取視之,類皆親故。於是酌之以酒,陰以己刺盡易之。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悉吳刺也。」看來,後世人們在春節互致「賀年片」的習俗,正是由此而來。
唐宋時,又時行用一種叫做「門狀」的名貼,其式「繁於名紙」,它的前身本來是一種下屬見上司時所呈遞的公狀,狀紙呈上後,必須由上司於「狀後判引,方許見。」南宋葉夢得在他的《石林燕語》一書里介紹這種公狀的體式說:「唐舊事:……府縣官見長吏,諸司僚屬見官長,潘鎮入朝見宰相及台參,則用公狀。前具銜,稱『右某謹祗候某官,伏聽處分(或曰「伏候裁剪旨」)。牒件狀如前,謹牒。』」到了唐武宗時,李德裕為相,位高權盛,一些趨奉巴結之徒在踵門拜謁時,嫌其「舊刺禮輕」,便將這種公狀施用於李德裕的私人宅第,謂之門狀。此後,私人之間拜謁,便開始通用這種門狀。如《遊宦紀聞》便記載了作者家藏的北宋治平四年士大夫往來所用的門狀,其中有:「醫博士程昉:右昉謹祗候參節推狀元,伏聽裁旨,牒件如前,謹牒。治平四年九月,日,醫博士程昉牒。」
到了明清兩代,又有所謂「手本」。這是當時下屬見上司或門生見老師時所用的一種名貼,一般以棉紙六頁摺成,外加底殼,下官見上官所投手本,用青色底殼;門生初見座師,則以紅綾為底殼。
名貼本用以通姓名,然而到了一些阿諛之徒手裡,卻往往成了他們奉迎討好權貴們的工具。如前人筆記曾記:明代有拜謁嚴嵩者,以紅綾為名貼,以赤金絲為字;又有拜謁張居正者,以織錦為名貼,以大紅絨為字;更有在名貼上自稱為「門下小廝」、「渺渺小學生」之類,以降低自己來抬高對方的。明代歷史傳奇劇《精忠旗》(寫岳飛抗金之事)有這樣一個情節:奸黨何鑄、羅汝楫、萬俟卨一起上門拜謁秦檜,共商與金兵議和之事,他們所投的門貼上一個寫著「晚生何鑄」,一個寫著「門下晚學生羅汝楫」,一個寫著「門下沐恩走犬萬俟卨」,結果何鑄自嘆弗如道:「約定一樣寫官銜晚生,如何又加『門下晚學』、『沐恩走犬』字樣?這樣我又不濟了。」活畫出了這幾個趨炎附勢之徒的嘴臉。
6. 溫州現代的名人名片
溫州十大抄歷史文化名人襲:
謝靈運 (385——433)
中國山水詩鼻祖,永嘉太守,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後移居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
葉適(1150——1223)
宋代思想家永嘉學派主要代表字正則,號水心溫州市區人
劉基(1311——1375)
明朝開國元勛 著名政治家 字伯溫,文成南田人
高則誠
卓越的劇作家,南曲之祖,瑞安閣巷鎮柏樹村人
孫詒讓(1848——1908)
朴學大師,字仲容,瑞安城關人
夏承燾(1900——1986)
詞學宗師,字瞿禪,溫州市區人
方介堪(1901——1987)
著名篆刻藝術家,字溥如,溫州市區人
蘇步青(1902—— )
中科院院士 著名數學家 教育家 平陽騰蛟人
王季思(1906——1996)
著名文史家 戲劇史學家。學名王起,甌海梧埏人,抗戰期間,王季思和夏承燾執教於浙江大學龍泉分校。
夏鼐(1910——1985)
現代中國考古學奠基人之一 ,字作銘,溫州市區
7. 清代的名片是如何由來的
名片作為社會交往的工具,在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固有內容。了解名片在歷史上的情況,對於我們研究民俗和社會生活史,均有意義,這里我們就來談談清代的名片。
名片,古稱謁、名剌、名貼、手本等,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在唐以前就很流行了。如果細細區分,早期的名剌、名帖等,有一些的內容更象今天人們所用「柬」,與後來的名片還是有一些區別的,所以清人說,象後世所用的這種寫著姓名的小片,是從明末開始盛行的,在此之前,古人的的片子,都是親筆書寫的,明清以後才開始「刻木印之耳。」以我們現在見到的資料,這一時期,中國人的印刷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刻成一個小版來印刷,甚至如今天人們蓋印章一樣,蓋到特定的紙張上,已經非常方便了。至於應用此種小名片的原因,記載中說是始於崇禎時期,因為官方對於互相「請托」,走門子,找關系進行控制,所以人們來往時常常使用這種小名片,投送起來比較方便罷了。但就其大體用途而論,早期名剌與帖子是可以視為名片的源頭的,例如《後漢書•禰衡傳》說禰衡「建安初,來游許下。始達潁川,乃陰懷一剌,既而無所之適,至於刺字漫滅。」這里的「剌」,就是懷里揣著的一張名片,由於長時間沒能結交到達官貴人,以至於剌上寫的字都掉光了。早期的名片用木或竹製作,漢以後始改用紙。清人趙翼曾考證說:「古人通名,本用削木書字,漢時謂之謁,漢末謂之剌,漢以後則雖用紙,而仍相沿曰剌。」《漢書》中講到酈食其見劉邦的故事中,酈手中拿的「謁」,實際上就是竹製的名片,上寫主人的姓名、籍貫、官職等,甚至還寫上要辦的事情,應當說已經具備了名片的一般功能了。
以我們所見到的情況來看,明代名片已經風行,也講究等級,至清則已成為上流社會約定俗成的交往方式與禮節了,廣泛應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日常交往中成為一種常例,如,同治6年著名文人陳其元任上海厘金局提調,有同鄉故友吳昌壽來訪,因旅途匆忙,未帶名片,與陳府下人在門前發生糾葛,陳將下人喊來查問,回報說:有一個武官模樣的人,「衣服弊陋」,要來求見,找他要名片,又沒有,只說與大人是幾十年前的好友,又不肯說姓名。這個穿著有點糟糕的老友,因沒有名片之類的東西,就是進不了門。見面後,吳又向陳解釋,「本欲即行登舟,因知君在此,故特走訪,帶來三仆方打疊行李,不令隨行,而忘持拜帖,乃致此窘。」這里,老友前來拜會,門人不允進門,索要名帖之類,而老友相見後,也解釋自己何以沒有帶拜帖,可見名帖在清代已成為約定俗成的必要禮節了。
8. 為牛頓製作一張名片
-=精準資料=-
中文名: 艾薩克·牛頓 外文名: Isaac Newton
國籍: 英國 出生地: 英格蘭林肯郡埃爾斯索普村
出生日期: 1643年1月4日 逝世日期: 1727年3月20日
職業: 教授、科學家、煉金術士 畢業院校: 英國劍橋大學
信仰: 基督教
主要成就: 發明微積分,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創建經典力學,發明反射式望遠鏡,發現光的色散原理
代表作品: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逝世地: 英格蘭倫敦肯辛頓
==補充==
簡介: 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是英國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自然哲學家,其研究領域包括了物理學、數學、天文學、神學、自然哲學和煉金術。牛頓的主要貢獻有發明了微積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經典力學,設計並實際製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遠鏡等等,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為了紀念牛頓在經典力學方面的傑出成就,「牛頓」後來成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單位。
牛頓於1643年1月4日生於英格蘭林肯郡格蘭瑟姆附近的沃爾索普村。1661年入英國劍橋大學聖三一學院,1665年獲文學士學位。隨後兩年在家鄉躲避鼠疫,他在此間制定了一生大多數重要科學創造的藍圖。1667年牛頓回劍橋後當選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委,次年獲碩士學位。1669年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幣廠監督,並移居倫敦。1703年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706年受英國女王安娜封爵。在晚年,牛頓潛心於自然哲學與神學。1727年3月20日,牛頓在倫敦病逝,享年84歲。
備註:牛頓是儒略歷1642年12月25日,即格里歷(陽歷)1643年1月4日,所以正確的出生日期是1月4號。
應該夠了吧~
9. 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名片是誰的
名片起源於交往,而且是文明時代的交往,因為名片離不開文字。
原始社會沒有名片,那時人煙稀少,環境險惡,人們生存艱難,交往很少;文字還沒有正式形成,早期的結繩記事也只存在於同一部落內部,部落與其他部落沒有往來。
到了奴隸社會,盡管出現了簡單的文字,也沒有出現名片。奴隸社會經濟還不發達,絕大部分人都固著在土地上,奴隸沒有受教育的權利;少量世襲奴隸主,形成小的統治群體,由於統治小圈子長期變化不大,再加上識字不太普遍,也沒有形成名片的條件。
名片最早出現,始於封建社會。戰國時代中國開始形成中央集權統治的國家,隨鐵器等先進生產工具使用,經濟也得到發展,從而帶動文化發展,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與其它流派形成百家爭鳴景象。各國都致力於擴大疆土,扶持並傳播本國文化,戰爭中出現大量新興貴族。特別是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始了偉大的改革,統一全國文字,分封了諸侯王。咸陽成了中國的中心,各路諸侯王每隔一定時間就要進京述職,諸侯王為了拉近與朝廷當權者的關系,經常的聯絡感情也在所難免,於是開始出現了名片的早期名稱「謁」。 所謂「謁」就是拜訪者把名字和其它介紹文字寫在竹片或木片上(當時紙張還沒發明),作為給被拜訪者的見面介紹文書,也就是現在的名片。
名片,見於西漢史籍時稱為「謁」。《釋名·釋書契》載:「謁,詣告也。書其姓名於上以告所至詣者也。」東漢時,謁又叫名刺,據《後漢書》載,禰衡曾身懷名刺求見於人。在挖掘的漢墓中發現,這種謁或名刺,系木簡,長22.5厘米,寬7厘米。上有執名刺者名字,還有籍貫,與今名片大抵相似。
至唐代,木簡名刺改為名紙。唐代長安新科進士以紅箋名紙互換,以便交流。晚唐又喚作門狀、門啟,都是自報家門的一種聯絡方式。宋代的名紙還留有主人的手跡,據南宋張世南在《遊宦紀聞》中記述,他藏有黃庭堅書寫的名紙,而秦觀送他的名紙,類似今天的賀年片。北京故宮博物院還藏有北宋書法家蔡襄的《門屏帖》,據陸游在《老學庵筆記》考證,類似「名刺」。
元代易名刺為「拜帖」,明清時又稱「名帖」、「片子」。內容也有改進,除自報姓名、籍貫,還書寫了官職。清代《竹枝詞》有詩為證:「是新拜帖都興小,三寸來長二寸寬」,「紅箋二寸書名姓,曾許懷間半刺通」。從詩中所知,清代的名帖很小,而且還是梅紅紙。經考證,清代人的名帖已經不同於唐人手寫,而是寫好楷書,鐫好木戳,印在梅紅紙上。後來又出現了白紙名帖(詳見徐珂的《清稗類鈔·風俗類》)。
「名帖」與今天的名片的格式幾乎相同,而女子的名片,已婚者還加上了夫家姓氏。其大小尺寸也有常式:闊二寸,長三寸。為文人交流、拜訪之用,通常主人拜訪朋友,讓僕人或書童將名帖交對方門公,門公再呈於自家主人。蘇州長篇彈詞《描金鳳》中有一段,寫蘇州人錢知節因降雨有功,去北京拜訪宰相,門公要他交500兩銀子才肯通報,據王定保《唐摭言》載,這在唐朝已成風習,唐人劉魯風遞了名刺,也被典謁所阻。而在《綠野仙蹤》一書中,有考生投帖求見,主人於冰不想見,便讓門公說自己不在家,可見名帖在當時已很流行。
唐宋文人出外拜客,還喜帶個拜匣,拜匣中有筆墨,可當場手書。清代印製了名帖,手書名帖少了,除非主人是大書法家,有意露一手。拜匣亦為文物,清末民初的拜匣製作得十分精緻,匣盒系木製或漆器,上繪山水人物圖,今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拜匣典雅精美,欣賞價值頗高。
到了明代,統治者沿襲了唐宋的科舉制度,並使之平民化,讀書便成了一般人改善生活的唯一出路,識字的人隨之大量增加。人們交往的機會增加了,學生見老師,小官見大官都要先遞上介紹自己的「名帖」,即唐宋時的「門狀」。 「名帖」這時才與「名」字有了瓜葛,明代的「名帖」為長方形,一般長七寸、寬三寸,遞帖人的名字要寫滿整個帖面。如遞帖給長者或上司,「名帖」上所書名字要大,「名帖」上名字大表示謙恭,「名帖」上名字小會被視為狂傲。
清朝才正式有「名片」稱呼。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終結,由於西方的不斷入侵,與外界交往增加了,和國外的通商也加快了名片普及。清朝的名片,開始向小型化發展,特別是在官場,官小使用較大的名片以示謙恭,官大使用較小的名片以示地位。
有時候,名人的名片會被人利用。清道光年間,浙江鄞縣舉人徐時棟參加當地官員的宴會,得知有人曾用他的名片前往官署徇私說情,幸被識破。另一些鄉紳名人的名片,也大抵如此。原因就是這些人在過年時四處散發名片,名片大量外流的緣故(《煙嶼樓筆記·卷五》)。到後來,許多名人都在名片背面註明「不作他用」字樣,以免被狡詐之徒所利用。
10. 選擇3個歷史人物作為印度的代表名片有哪些
1、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
本名: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年10月2日 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的博爾本德爾的一個印度教家庭,他的父親,卡拉姆昌德·甘地(Karamchand Gandhi)是當時的土邦首相。他的母親,普特麗白(Putli)是他父親的第四任妻子。他們是商人的後代(「甘地」的意思是食品商人);
1872年 甘地三歲時,和同歲的卡斯特爾白(Kastur)成婚。他們於1888、1892、1897、1900年先後生育4個男孩;
1888年 十九歲的甘地留學英國,在倫敦大學學習法律;
1893年4月 甘地到南非工作,看到印度契約傭工和個體商人移民在南非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權利被剝奪的現狀,他開始抗議和游說,反對針對印度人的法律和種族歧視。
1913年11月6日,甘地因領導一群印度礦工在南非遊行而被捕,此後,他先後在1922年、1930年、1933年和1942年4次入獄;
1919年 阿姆利則慘案後,甘地以他的公民不服從、不合作和絕食抗議等的政治主張,獲得了世界范圍的關注;
1920年4月 當選為印度自治同盟主席;
1921年12月 被授予國大黨在印度自治同盟里的執行代表。在他的領導下,國大黨重組,制定了新的章程。 新黨章規定黨的目標是爭取獨立。任何人只要交納一定的象徵性費用就可以入黨,國大黨由一個精英組織轉變成了一個大眾化政黨。
1930年3月21日 甘地領導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次運動:德里遊行,即,從德里到阿赫姆達巴德(Ahmedabad)的路程為400公里的遊行, 數以千計的人們徒步到海邊自己取鹽而不給政府交稅;
1933年5月8日 甘地開始了為期21天的絕食,抗議英國在印度的獨裁統治。絕食是甘地的主要斗爭方式,一生中他絕食過14次;
1942年 甘地與英國駐印度最後兩任總督(韋維爾和蒙巴頓)合作制定了印度獨立和分治方案;
1948年1月30日 剛結束絕食的甘地在前往一個祈禱會的途中被一個印度教狂熱分子南度蘭姆·高德西槍殺。
甘地的頭銜「聖雄」(Mahatma)是1915年印度詩人拉賓德拉那·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贈予他的尊稱。「聖雄」來源於梵語的敬語mahatman,意思是:偉大的靈魂(Great Souled)。
甘地與印度的政治家族尼赫魯家族的甘地無關。 在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和費羅茲·甘地(Feroze Gandhi)結婚後,這個政治家族才採用甘地這個姓氏。
2、英迪拉·甘地(簡寫為:英·甘地)(Indira Gandhi)
1917年11月19日生於阿拉哈巴德(Allahabad),她的家族屬於印度四大種姓的最高級--婆羅門,父親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rharlal Nehru)是印度獨立後的第一位總理;
1934年進入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創辦的國際大學(Shantiniketan)學習,1936年前往歐洲,進入牛津大學學習;
1941年3月,她打破傳統習慣勢力與出身低下的帕西人(Parsee)費羅茲·甘地(Feroze Gandhi)結婚,婚後改隨夫姓,因此被稱為甘地夫人。費羅茲·甘地與聖雄甘地同姓但並無親屬關系;(帕西人信奉拜火教,他們是公元8世紀為逃避穆斯林迫害由波斯逃來印度)
1947年8月15日,印度獲得了獨立,英·甘地開始擔任她父親尼赫魯總理的私人秘書,陪同父親參加外交活動,訪問過美、中、蘇、法等國,出席英聯邦總理會議,參加萬隆會議;
1960年丈夫去世後,英·甘地一度遠離政治生活,1961年初重返政壇,成為國會工作委員會成員,開始為解決民族內部沖突四處奔走;
1964年,尼赫魯去世,英·甘地積極投入到激烈的大選戰役中;
1966年,英·甘地當選印度總理,登上了權力的頂峰,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三位總理,開始了她長達12年的總理生涯。她也是第一位和至今為止唯一的一位印度女總理;
1971年在英·甘地的政治生涯中是最輝煌的一年,她在選舉中獲勝,蟬聯總理一職,並成功肢解了巴基斯坦,協助孟加拉立國;
1977年,英·甘地在大選中失敗,從峰巔跌入谷底;
1980年,英·甘地在大選中再次獲勝,重返權力中心,直到生命的最後關頭;
1984年6月20日,為了挫敗錫克族分裂運動,英·甘地下令印度軍隊包圍印度錫克教聖地—阿姆利則金廟,並發動進攻。翌日晨,政府軍佔領金廟,約有1200人被打死;
1984年10月31日上午10時,英·甘地的三名錫克族貼身保鏢向她發射了20顆子彈,印度政壇叱吒風雲的女強人香消玉殞。
英·甘地任總理時間總共為16年,僅比她父親尼赫魯任總理時間少一年。英·甘地去世後,她的大兒子拉吉夫·甘地繼任總理至1989年被斯里蘭卡女殺手用同歸於盡的方法炸死。至此,從1947年印度獨立到1989年,除了1964-1966年間由薩斯特里(Lal Bahar Shastri)擔任總理和1978-1980年間由看守政府統治印度外,印度獨立後的頭42年的38年裡,印度總理一職被來自於同一家庭的成員擔任。2004年,國大黨贏得選舉,如果時任國大黨主席的拉吉夫·甘地的遺孀索尼亞·甘地不是因為義大利出身,印度總理一職還將由尼赫魯家族的人來繼續擔任,這也是印度民主政治的一個奇跡。
3、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obíndronath Thakur)
1861年5月7日 出生於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泰戈爾是一位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
1913年 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1941年8月7日 泰戈爾逝世於加爾各答。
在外國,泰戈爾一般被看作是一位詩人。除詩外泰戈爾還寫了小說、小品文、游記、話劇和2000多首歌曲。他的詩歌主要是用孟加拉語寫成,在孟加拉語地區,他的詩歌非常普及。
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國歌使用的是泰戈爾的詩。
泰戈爾在印度獨立運動的初期支持這個運動,但後來他與這個運動疏遠了。為了抗議1919年札連瓦拉園慘案,他拒絕了英國國王授予的騎士頭銜,他是第一個拒絕英王授予的榮譽的人。
在他的詩歌中,泰戈爾表達出了他對戰爭的絕望和悲痛,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個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爾做過多次旅行,這使他了解到許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他對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寫至今為止是這類描述中最細膩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