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敦化歷史事件

敦化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10 07:03:57

1. 敦化的歷史

敦化歷史悠久,素有「千年古都百年縣」之稱。
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率眾在此築城自固,建都稱王,號稱震國。
713年,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始稱渤海國,建都於忽汗城,即今敦化。到了明清時期,又被稱作敖東城。
1677年(康熙十六年),清政府尊長白山為神,對這里進行封禁。作為滿清皇族發祥地,清初這里被封禁達二百年之久,取《四書中庸》中「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之句,寄「敦風化俗」之意,定名為敦化。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清政府頒布《寧古塔等處禁止流民例》,正式宣布寧古塔管轄一帶為封禁區,敦化為清皇室發源地,屬封禁之例,但北部驛路沿線卻不在封禁之內。當時由於種種條件所限,雖然明令封了,但卻阻止不了外來漢民私自開墾荒地。一傳十,十傳百,大多來自山東、河北等地的人流不斷湧入這號稱東大荒的敖東城(亦名鄂多里,又名阿克敦),來開墾這無人管理的土地。加之土匪橫行,社會治安狀況也很糟糕。
1878年(光緒四年),吉林將軍派員前來視察,並於當年成立了阿克敦荒務局,從此打開了二百年的封禁。趙敦諴調來負責向民眾放荒事宜,次年就放出 熟地2774垧,以後逐年都有發放,共放出熟地近萬垧 。
1880年(光緒六年)吉林將軍銘安奏請建縣,1881年1月25日清政府批准。當時清廷歷法沿用農歷,是為光緒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公元1882年,隨之人口也不斷增加,經過一年籌備,建城池,搭班子,修縣衙。
1882年(光緒八年),敦化縣正式建成。
解放戰爭時期,敦化是中共吉敦地委所在地。
1946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暫住敦化。1958年由省轄縣劃歸延邊州。
1985年撤縣改市。

2. 1840到1978年吉林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有哪些歷史人物

1803年(嘉慶八年)清政府廢止禁令。
1878年(光緒四年)吉林設置墾務局,大事墾殖,經濟面貌大為改觀,並逐步形成東部的農林地區,中部的農業地區和西部農牧地區的差異特點。
1907年,正式建吉林行省,清政府完全處於內外交困、風雨飄搖、惶惶不可終日之中。光緒帝欲憑借改革地方政治來挽救垂危的統治。他首先發布諭旨:裁撤東北三將軍,設立奉天(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吉林省正式建制,稱吉林行省,設吉林巡撫(吉林省第一任巡撫為顧肇熙),省會設於吉林市。
1908年,吉林省組成巡撫衙門,吉林將軍、吉林分巡道隨之廢除,吉林巡撫成為吉林省最高民政長官,並兼理旗務。同年,吉林省仿照關內行省之例,先後在省下置四路分巡兵備道。
1912年:吉林省作為南京臨時政府和22行省之一,區劃沿清舊制不變。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下詔退位。268年的清朝統治與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宣告結束。4月15日,袁世凱下令各省督撫均改稱都督。陳昭常任吉林省都督。
1926年:中共北滿地委在吉林省建立長春支部。
1930年:於和龍縣葯水洞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農村蘇維埃政權。
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邊界狀況是:西界奉天,北界黑龍江,南至圖們江外韓國,東界蘇聯。
二十世紀初,東北成為俄、日帝國主義進行殖民擴張的角逐之地。在「五四」運動的推動和後來「五卅」運動的影響下,吉林大地不斷掀起反帝愛國斗爭風潮。民族工商業有所發展,出現了更多具有近代規模的城市。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吉林淪為日本的殖民地。1932年3月9日,偽滿洲國傀儡政權正式建立,以溥儀為執政,年號「大同」,定都「新京」(今長春)。1934年,日本改「滿洲國」為「滿洲帝國」,改「執政」為「皇帝」,改年號「大同」為「康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18日,溥儀在通化宣布退位,偽滿洲國滅亡。
偽滿洲國地圖
1931年9月19日,日軍佔領長春、四平等地。21日,吉林城淪陷。吉林省代主席、東北邊防軍副司令長官公署參謀長熙洽降日。11月12日,吉林省抗日政府在賓縣成立,誠允任代理主席。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9日零時,蘇軍向日本關東軍發動全面進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吉林光復。
1945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在長春成立吉合區黨委。同時成立吉合區行政委員會,主任委員周保中。轄區包括吉林、合江以及松江之珠河以東地區。這是吉林省建立的第一個省級人民政權。同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東北局決定撤銷吉合區黨政軍機構,成立中共吉林省工作委員會。同年12月27日至30日,在永吉縣岔路河鎮召開吉林省人民代表會議,出席會議的正式代表55人,列席代表9人。
吉林省政府成立後,其轄區、省會駐地、工作機構、派出機構等,幾經變動。吉林省政府成立時,省屬市縣已由1945年11月10日中共吉林省工委成立時轄屬的3市23縣,調整為轄長春、吉林2市和長春、榆樹、德惠、九台、通陽、永吉、蛟河、舒蘭、磐石、樺甸、敦化、延吉、和龍、汪清、琿春、安圖等16縣,至1946年5月下旬部分市、縣被國民黨軍佔領之前,均已成立了市、縣政府,轄區人口650餘萬人。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國民黨政府把東北劃成9省,吉林省領長春、吉林2市和永吉、榆樹等18縣1旗。
1945年11月25日,中共永吉地委徵得駐吉蘇軍同意,成立吉林市民主政府,至1946年5月28日隨軍撤出,吉林市被國民黨軍隊佔領。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復建吉林市政府。
1945年12月27日,吉林省政府在永吉縣正式成立,周保中任主席。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國民黨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維持會」。11月,在中共組織下成立吉林省政府,省會設在吉林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民國政府劃分原東三省為九省,吉林省領長吉2市和永吉、榆樹等18縣1旗,省會設在吉林市。同年11月,在中共組織下成立吉林省政府。
1946年5月,共產黨軍隊從吉林市撤出,國民黨在此成立了吉林省政府。
1948年3月9日,中共佔領吉林市。3月10日,中共吉林省政府遷至吉林市。
1948年10月19日駐長春國民黨守軍分別起義,投降,長春解放實現吉林全境解放。
1949年4月21日,長春市政府由東北行政委員會直屬改由吉林省政府直屬,東北劃分為6省。
新中國建立初期,吉林省轄2個市、2個專區、 1旗、22個縣和1個工業特區。
1954年,東北行政區劃調整,將原黑龍江省的7個縣劃歸吉林省,與原屬吉林的乾安縣共同組建白城專區;將原遼東省的1市9縣劃歸吉林省,設立通化專區;將原遼東省的遼源市、西安縣、東豐縣和原遼西省的四平市、雙遼縣、梨樹縣劃歸吉林省管轄。東北6省改為4省,吉林省與黑龍江省、遼寧省以兩省新劃歸吉林省的市、縣界線為省界,與朝鮮、蘇聯國界仍舊。
1954年9月27日,長春直轄市改為省轄,省會遷往長春。[1]
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的哲里木盟和呼倫貝爾盟的1縣1旗劃歸吉林省,1979年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從此,吉林省行政區劃延續至今。

3. 敦化在解放戰爭中都有哪些戰役

敦化在解放戰爭中沒有發生任何戰役。
敦化在抗戰時期就是抗聯的根據地。1946年,中共吉林省委回、吉林省政府答駐敦化。1945年9月,成立敦化縣民主政府。如果不算對國民政府陽奉陰違的奉系軍閥,國民政府從未染指過敦化。

4. 敦化的名人

陳翰章,敦化人,滿族,抗日將領,主要成就:率東北抗日聯軍所部重創日軍;版抗聯第一路軍第權三方面軍總指揮。1940年,時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由於叛徒告密,陳翰章和戰友被敵人包圍,最終犧牲,年僅27歲。侵華日軍殘暴地將陳翰章的頭顱割下,浸泡在福爾馬林液中,保存在當時偽滿州國首都新京(今長春市)的「大陸科學院」。2013年4月,他的頭顱,在他誕辰一百周年之際,被迎回故鄉吉林省敦化市,於6月13日舉行身首合葬儀式。 孫玉勝,1960年6月出生於吉林省敦化市,中央電視台分黨組成員、副台長、高級編輯。兼中央數字電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

5. 敦化縣的歷史沿革

唐滅高句麗後,粟末靺鞨部的大祚榮率眾從營州至奧婁河(今牡丹江)據東牟山築城(即清時敖東城)建立「震國」。開元元年(713年)受唐封冊改為渤海,此地為忽汗州,渤海國的舊都,天寶十四年(755年)第三代王大欽茂由此地遷都到上京龍泉府(即黑龍江省東京城渤海舊址),此地歸屬率賓府的建州。
遼代為長白山部所據,金代為海蘭路之西北境、會寧府之南境,屬寧江州地。元代屬開元路,設置斡朵里萬戶府。
明初為海西女真的扈倫族,歸屬建州衛地,此後又於此地設置了兀也五、赫什赫河等衛,明未為窩集部的赫席赫路。
清初為鄂多哩城地(即敖東城),屬額穆赫索羅佐領管轄,因清始祖愛新覺羅貝勒曾經居住此地,所以被視為清朝的發祥地,並下令封禁,自康熙二十年(1681年)開始,此地封禁近二百年,二百年間這里成為給朝廷進貢的撲獵場所,直至光緒四年(1878年)吉林更設墾務局後,使此地移民漸增,並派知縣來此辦理荒務.
光緒八年(1882年),在敖東城西二里處設置敦化縣,為吉林府所轄。
宣統二年(1910年),將敦化縣北部劃歸新設的額穆縣。
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分吉林省為四道,敦化縣劃屬吉林延吉道管轄。
民國十八年(1929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廢道制,縣歸省直轄,敦化縣直隸吉林省為三等縣。偽康德元年(1934年)額穆縣公署移至姣河鎮,在額穆索(今額穆)設嶺(即張廣才嶺)東辦事處。
一九四五年東北光復後,額穆縣撤銷,嶺西屬蛟河縣,嶺東劃入敦化縣境。一九五八年敦化縣劃屬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管轄至今未變。 敦化縣原名敖東城(亦稱阿克敦)保留了清代古城池的名字。「敖東」系滿語「鄂多哩」(又稱額多力)的轉音,其語意不詳。縣名敦化,取自四書《中庸》「大德敦化」一語。含有「以德治理」之意.

6. 歷史上的今天7月31日都發生過什麼事

7月31日發生了什麼歷史事件
時間: 2016-07-30 08:24 來源:未知
大家都說時間會沖淡一切,或許會吧,但是有些深刻的事情,再怎麼沖,也會留下印記。我們都有自己的人生,從小到大發生的事情太多,能被我們記住的,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一定有著不一樣的意義。歷史上的7月31日,發生過哪些時間難以淡化的歷史事件呢?

(1)2012年7月31日美國小說家戈爾·維達爾逝世
戈爾·維達爾1925年出生在紐約西點的軍人之家。2012年7月31日,他因肺炎並發症在位於好萊塢的家中去世,享年86歲。

維達爾被認為是繼海明威之後美國最反叛的作家之一。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他的同性戀小說曾開創同性戀書寫先河。他也毫不掩飾對美國政府的不滿,對歷屆美國總統的批評毫不留情。維達爾共出版了25部小說、數部劇本和200多篇散文,他的作品被譯成中文版的甚少。「我最喜歡的當代美國作家是戈爾·維達爾,他是美國文壇的元老,我特別喜歡他滿含幽默諷刺的雜文,很有味道。他潑辣的文筆與機智的談話使之成為美國文學界的明星。」
(2)2007年7月31日聯合國派遣混合維和部隊,蘇丹達爾富爾問題取得進展
2007年7月31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決定向蘇丹達爾富爾地區派遣約2。6萬人的聯合國-非盟混合維和部隊。10月27日,蘇丹政府和反政府派別在利比亞蘇爾特恢復和談,這是國際社會推動達爾富爾和平進程的新起點,是蘇丹政府和反政府派別對話的新契機。中國在解決達爾富爾問題上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中國首批維和工兵分隊先遣分隊於11月24日抵達南達爾富爾州首府尼亞拉,成為聯合國第一支進駐該地區的維和部隊。
(3)2002年7月31日香港演員陳寶蓮自殺死亡
陳寶蓮1973年出生於上海,1990年亞姐大賽名落孫山,1991年拍三級片,從此一脫成名,踏上拍三級片之路。代表作有《聊齋三之燈草和尚》、《我來自北京》、《現代應召女郎》及《蘭桂坊七公主》等。2002年7月31日傍晚,有過多次自殺和自殘經歷的陳寶蓮,在上海一幢24層高樓跳下自殺身亡,終年29歲。
7月31日傍晚5時半,生產後才坐完月子的香港艷星陳寶蓮,從上海市靜安區南陽路一幢公寓的24樓跳下去,從而結束了不到30歲的年輕生命。事情過去半個多月後,陳寶蓮的親友包括外界人士,對陳寶蓮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版本的說明,但大都認為陳寶蓮與「乾爹」黃任中的那段亦「父女」亦「情人」的感情,是導致這位香港艷星失去寄託、陷入自虐深淵最終走向毀滅的根源。
(1)1989年7月31日永濟縣出土唐代鐵牛
1989年7月31日四尊唐代開元年間鑄造的黃河「鎮河大鐵牛」在距山西省永濟縣城12公里的古蒲州城遺址西門外的黃河灘出土。
(4)1987年7月31日麥加慘案
1987年,一年一度的麥加朝覲活動就要進入最後高潮的7月31日,在做完下午祈禱後,幾千名伊朗朝覲者突然在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大清真寺外發起遊行示威,他們高呼「打倒美國」、「打倒蘇聯」、「打倒以色列」的口號,同時梵燒美國總統里根的畫像。沙特警察對此進行了干預,雙方發生激烈沖突,造成402人喪生,649人受傷。死亡者中有275人是伊朗人,85人是沙特警察,還有42名其他國家的朝覲者,造成了歷史上罕見的流血慘案。這一慘重事件震驚全球,在伊斯蘭世界激起強烈反響,使海灣形勢驟然緊張。
麥加沖突也是一次宗教戰爭。在伊斯蘭教中,有什葉派和遜尼派兩大派,分別在伊朗和沙特各居統治位,這兩派在歷史上長期存在矛盾和斗爭。而且伊朗對沙特執掌麥加和麥地那極為不滿,主張伊斯蘭聖地管理國際化。麥加慘案就是在這些綜合因素相互作用下發生的。
(5)1987年7月31日著名作物育種和細胞遺傳學家戴松恩逝世
戴松恩,1907年1月6日出生於本市沙家浜鎮。於1987年7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主要從事農業科學技術領導工作,並進行了作物遺傳育種的研究。在新中國建立前即開始從事農業科研的管理工作。他在擔任湖北農業改進所所長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傾其全部精力組織全所力量為抗戰時的湖北省農業增產服務,取得了積極的成效。1944年3月28日《新湖北日報》編者以《送戴松恩博士》為題刊文,充分肯定了他為湖北農業做出的貢獻。
(6)1985年7月31日南非進入緊急狀態
1985年7月31日,南非再次變成了騷亂不安、暴力和嚴厲的政府強制干預的場所。P-W博塔總統的政府11天前發布一個緊急狀態令,以制止社會動盪。今天政府又阻止群眾為黑人騷亂的受害者舉行葬禮。儀式已經變成反對種族隔離法的聚會,但現在警察可以驅散他們。自從9月份以來,有500多人在反對種族隔離法的斗爭中死亡。里根政府是南非僅有的幾個同盟者之一,繼續保持它的「建設性約束」政策,就是對比勒陀利亞的種族政策努力說服而不是對抗。
(7)1975年7月31日西方七國首腦會議制度化
1975年7月31日,在赫爾辛基的英國大使館的午餐會上,德斯坦總統向前來參加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的福特總統、威爾遜首相和施密特總理,正式建議召開一次由西方五大國(法國、美國、英國、聯邦德國和日本)首腦參加的會議,得到了這三位首腦的響應和支持。
從經濟角度考慮,首腦會議是此時西方各國所能採取的擺脫經濟困境最有效的辦法。西方各國經濟面臨的是一場並發性危機,任何一個經濟部門都無力單獨解決所有的經濟問題,而政府首腦則擁有使各部門協調行動的許可權;造成各國這種經濟困境的原因,不僅有國內的,也有國際的,要擺脫之,除了國內的努力外,必須還有國際間的合作,而協調國內政策與對外政策的關系,顯然超出了外交部長的許可權,非政府首腦莫屬。這大概是處於困境中的西方對朗布依埃會議寄於很高希望的重要原因。
(8)1971年7月31日人類首次月球車行駛
1971年7月31日,「阿波羅15」號宇航員戴維斯-R-斯科特和詹姆斯-B-歐文進行了人類首次月球車行駛,他們駕駛著4輪月球車,在崎嶇不平的月球表面上,越過隕石坑和礫石行駛了數公里。斯科特和歐文成為在月球上漫步的第7位和第8位人,而且是第一個在月球上駕車行駛的。
當宇航員們在埃爾鮑隕石坑的邊沿停下時,位於休斯頓的任務控制台打開了游車的電視攝影機,向地球傳送非常清晰的彩色圖像。電視觀眾可以看到宇航員挑選和採集月石標本。
(9)1963年7月31日非洲發展銀行決定成立
1963年7月31日,在喀土穆舉行的非洲國家財政會議通過協定,決定成立非洲發展銀行。1964年9月正式成立。1966年7月開始營業。原規定只吸收非洲獨立國家為成員國,1979年作修改,美、日、西德、加、法等21個非本地區國家加入。1985年5月有成員國75個(其中非洲國家54個)。其宗旨是「幫助非洲大陸制定總體戰略」,「協調各國的發展計劃」,為成員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資金,以便達到「非洲經濟的一體化」。與非洲發展基金等4個金融機構組成「非洲發展銀行集團」。1980年為止已為非洲國家提供貸款達25億美元。
(10)1958年7月31日赫魯曉夫秘密訪華
1958年7月31日,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訪問中國。訪問期間,赫魯曉夫同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討論了國際形勢和中蘇關系等問題,並發表了《毛澤東和赫魯曉夫會談公報》。在這以前,蘇聯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於4月份致函中國國防部長彭德懷,建議在中國建立長波電台,以使蘇聯紅軍能同在太平洋地區活動的蘇聯潛艇保持通訊聯系。
蘇聯提出,由蘇方出大部分費用,中國負擔部分費用,6月,中共中央答復,同意建設該項設施,但一切費用由中國負擔,可以共同使用,所有權歸中國。蘇方提出交涉,全部費用仍由蘇方出。此事未達到一致而被擱置。7月21日,蘇聯大使尤金在會見毛澤東時,就中國所需的海軍援助問題提出蘇中聯合艦隊。毛澤東指出,這是政治問題,你們要把俄國民族主義擴大到中國海岸,是要控制我們。他拒絕了這一損害中國獨立主權的要求,並要尤金大使把他的話如實向赫魯曉夫轉告。
7月31日,赫魯曉夫就此事秘密來華。在與毛澤等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會談中,赫魯曉夫否認了要搞共同艦隊是蘇聯領導人的意思,責怪尤金大使不懂軍事,沒傳達清楚,蘇聯只有提出共同研究艦隊的問題。毛澤東嚴詞指出了問題的實質所在,駁回了蘇方侵犯中國主權的無理要求,申明了中國黨的立場。會談不歡而散。
(11)1958年7月31日伊拉克政變
7月31日,伊拉克發生的流血政變不僅推翻了那裡的親西方政權,而且在中東地區引起了新的緊張局勢,把美國和蘇聯推到新的沖突的道路上。
蘇聯用激烈的言辭攻擊美國,譴責美國海軍陸械隊的行動是「嚴重危及世界和平」的「公開侵略」。艾森豪威爾則反駁說,蘇聯總理赫魯曉夫對全面戰爭的擔心是「言過其實」。
艾森豪威爾說:「如果小國一個接一個地被蘇聯支持的擴張主義勢力和侵略勢力所吞並,那才會帶來真正的戰爭危險。」
(12)1958年7月31日毛澤東拒絕蘇方建立聯合艦隊建議
1958年7月31日,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曉夫來到中國進行訪問。訪問期間,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及其他領導人同赫魯曉夫論討了國際形勢和中蘇關系等問題,發表了《毛澤東和赫魯曉夫會談公報》。
會談中,毛澤東拒絕了蘇方在不久前提出的關於建立聯合艦隊和長波電台的建議。赫魯曉夫否認了要搞聯合艦隊是蘇共領導人的意見,說是尤金大使不懂軍事,沒傳達清楚,他們只是提出共同研究艦隊的問題。
毛澤東尖銳地指出這是政治問題,你們要把俄國民族主義擴大到中國海岸,是要控制我們。他拒絕了這一損害中國獨立主權的要求。並要尤金大使把他的話如實向赫魯曉夫講。
(13)1955年7月31日毛澤東作《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
1955年7月31日,毛澤東在中央召開的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作《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同年10月,中共七屆六中全會(擴大)通過了《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毛澤東的報告,全面闡述了我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問題,號召全黨必須相信:一、廣大農民是願意在黨的領導下逐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二、黨是能夠領導農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報告認為「在全國農村中,新的社會主義群眾運動的高潮就要到來」,對農業合作化運動要全面規劃,加強領導。但報告對「右傾」的批判是不符合實際的。1955年下半年出現了農業合作化高潮;同時也出現了要求過高,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也過於單一的問題。
(14)1950年7月31日美國開始干預朝鮮戰爭
1950年7月31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批准集結軍事力量去朝鮮作戰,並授予軍方發動戰爭的權力,於是強大的美國戰爭機器開始運轉。
杜魯門下令動員海軍陸戰隊和國民警衛隊徵集11.4萬美國男子入伍,另外還有10萬人將通過選徵兵役制很快補充到部隊。計劃還包括陸軍增兵24萬人,使陸軍總數達到834萬。
在向朝鮮戰場投入更多兵力的同時,杜魯門還增加了資金。美國國會批准了他提出的12億美元的要求以繼續實行互助防務計劃,援助反共的國家。
這次資金和人員動員是按照聯合國安理會7月7日的表決結果進行的。會議授權美國完全指揮聯合國軍保衛南朝鮮。投票表決的結果是七票對零票。埃及、印度和南斯拉夫棄權,而蘇聯繼續進行抵制,沒有投票。經過表決同意由美國擔負「特殊的責任」。他任命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為聯合國軍司令。
(15)1950年7月31日彭德懷被授予「朝鮮英雄」稱號
1950年7月31日,彭德懷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授予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及一級國旗勛章。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彭德懷慨然受命,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隊奔赴朝鮮戰場,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他堅決貫徹黨中央的指示,以卓越的指揮藝術,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有計劃地組織了五次戰役,把美軍和南朝鮮軍隊趕回到「三八」線地區,迫使美軍代表不得不同意簽訂停戰協議。
(16)1946年7月31日漢奸殷汝耕被判死刑
1946年7月31日,南京高等法院開庭審理殷汝耕一案。7月31日,判處殷汝耕死刑,褫奪公權終身,全部財產沒收。殷汝耕系浙江平陽縣人。早年留學日本,曾任國民政府駐日特派員、航政司司長、總司令部參議等職。1935年他曾策劃冀東自治,但未成功,便私自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自任政務長官,改懸五色旗。1937年「七七」事變後,他與日軍緊密勾結,後應汪精衛的邀請,出任中日合辦山西煤礦公司董事長,不久又充任偽政府經濟委員會委員。1941年1月,任治理運河籌備處主任。同年5月,特任治理運河工程局局長。6用辭職。1947年12月1日,在南京老虎橋監獄被處決。

(17)1941年7月31日納粹將大批猶太人趕往死亡集中營
1941年7月31日,德國開始執行「最後解決」行動,即從肉體上消滅歐洲包括西歐和中歐的猶太人。
(18)1930年7月31日中共黨組織領導敦化額穆民眾發動起義暴動
1930年7月31日由中共黨組織組成的敦化額穆暴動總指揮部下令,在敦化縣所屬的新開道、馬號、南黃泥河子及額穆縣所屬的官地四處,同時發生了由共產黨領導的農民武裝暴動,農民武裝襲擊了駐軍的防所。在新開道暴動處,40餘名暴動人員越牆進入位於新開道的保安團第一正隊第一分隊防所院內,向屋內投彈、射擊。因保安團分隊於7月28日進山搜煙,僅有5個團丁留守,不能抵禦。暴動隊繳獲了16支步槍,千餘發子彈,燒毀了營房。集中於黃泥河的400餘名敦化農民,沖入鎮內,繳得公安局5支槍,成立蘇維埃臨時組織,分配糧食;集中於新開道的250名額穆、蛟河農民,包圍保衛團防所,繳獲部分槍支。
(19)1920年7月31日伯爾尼國際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各國社會黨多數站在本國資產階級政府一邊,反對外國無產階級。社會黨第二國際破產。大戰結束後,原第二國際社會黨領袖於1919年2月在瑞士伯爾尼開會,主張重建社會黨國際。1920年7月31日至8月4日,他們在日內瓦舉行大會,正式從組織上恢復第二國際。由於倡議重建的會議在伯爾尼舉行,故稱伯爾尼國際。新的國際繼承了第二國際修正主義衣缽,反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停止活動。
(20)1919年7月31日德國國民議會在魏瑪投票通過《魏瑪憲法》
《魏瑪憲法》是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1919年—1933年)的憲法。作為德國歷史上的第一部付諸實施的民主憲法,它建立起了一個議會民主制和聯邦制的共和國。現今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憲法《德國基本法》仍保留著魏瑪憲法的部分章節。
1919年1月19日,德國舉行國民議會大選。1919年2月6日德國國民議會舉行,由於首都柏林時局動盪,國民議會改在魏瑪召開,共和國的非正式國名和憲法的名稱由此而來,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起草憲法。1919年7月31日,國民議會以262人支持、75人反對、84人缺席通過魏瑪憲法。1919年8月11日魏瑪憲法正式生效,8月11日因此被定位魏瑪共和國的國慶日,用以紀念「德國民主誕生之日」。
(21)1913年7月31日袁世凱任命熊希齡為國務總理
民國2年(1913年7月31日),熊希齡任國務總理。民國3年2月,熊希齡辭職,3月,又被袁世凱委為參政院參政全國石油礦督辦。
民國6年(1917)夏秋,京律一帶水災嚴重,熊希齡負責督辦水災河工善後事宜,並主持募捐,救濟災民,倡議在北京設立慈幼局。民國7年,香山靜宜園改為慈幼院,收養、教育受災的流浪貧苦兒童。熊希齡掌管一切院務,長達20年之久。他還從事各種社會公益事業,擔任中華教育改進社董事長及民辦紅十字會中華總會會長等職。
民國26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熊由北平到上海,負責戰地救護工作。上海淪陷後,欲取道香港返內地,12月5日病世於香港。
(22)1911年7月31日同盟會中部總會成立
1911年7月31日,為將革命的重心轉移到長江流域一帶,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正式成立。自同盟會成立以來,以華南為重點的武裝活動屢遭失敗。1910年5、6月間,譚人鳳、宋教仁等同盟會部分骨幹,認為「革命地點宜居中」,應從長江流域著手,遂召集11省區同盟會會長會議,討論籌組同盟會中部總會。7月31日,同盟會中部總會在上海四川路湖北小學召開正式成立大會,通過了由譚人鳳、宋教仁分別起草的章程和宣告。宋教仁、譚人鳳、陳其美、潘祖彝、楊譜笙被推舉為總務幹事。中部總會章程稱,總會機關內部實行「議會制」,是為防止獨斷。同盟會中部總會成立後,積極在長江流域的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各省設立分會,收攬人才,以共造革命時機。同時,總會加強與武漢地區其他革命黨人的聯絡,促成武漢革命勢力的聯合。
(23)1906年7月31日沙皇下令解散杜馬
1906年7月31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解散了俄國第一個民主機構--杜馬,使該議會的中間派和激進派領導人十分憤慨。因此他們發表了一項革命宣言。宣言號召俄國人民拒絕納稅,拒服兵役。宣言是在芬蘭的維堡市由代表們起草的。維堡市是俄國警察深入到的城市。沙皇於7月9日宣布解散杜馬以圖取消對土地改革所提出的討論。但是沙皇與杜馬間的緊張關系早在5月份杜馬成立的第一天就形成了。那一天,代表們起草了答沙皇開幕詞書,要求大赦政治犯,實行君主立憲制和對皇室和教會財產進行拍賣等。沙皇拒絕了所有要求,雙方從此陷入僵局。沙皇已宣布將在1907年3月5日成立第二屆杜馬。
(24)1903年7月31日沈藎被刑部杖斃
1903年7月31日,沈藎為中國近代的新聞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沈藎,湖南善化(今長沙)人。戊戌變法時,與譚嗣同、唐才常等交往甚密。後留學日本。1900年回上海後,與唐才常等共同組織正氣會,旋易名自立會。致力於勤(王)運動,任自立軍右軍統領。事敗後,繼續從事反清活動。1903年年初,天津《新聞西報》披露了沈藎搜集到有關《中俄密約》的內容。國人無不憤怒,指斥清廷賣國。清政府惱羞成怒,遂將沈藎逮捕入獄,處以死刑。此時,正值清廷操辦慈禧太後生辰慶典之際。惟恐行刑會影響「慶典」,慈禧下旨將沈藎杖斃。於是,刑部的官吏用竹鞭捶擊沈藎,酷刑連續四小時,打得沈藎血肉橫飛,慘不忍睹,沈藎罵聲不絕,尚未氣盡,最後竟被繩索勒死,時年31歲。
(25)1894年7月31日中日平壤戰役打響
1894年7月31日,中國清軍將領衛汝貴率領先頭部隊最先抵達平壤,將日軍前哨部隊擊退,佔領了平壤。中日平壤戰役拉開序幕。
(26)1886年7月31日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李斯特逝世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出生於貴族管家家庭。6歲起學鋼琴,9歲公開演奏。先後跟車爾尼、薩里葉里學鋼琴、作曲。1823年遷居巴黎。以卓越的鋼琴琴藝馳譽歐洲各國,亦從事創作與評論。深受聖西門學說和浪漫主義文藝思潮影響。
法國七月革命時,寫了《革命交響曲》(未完成)。1834年裡昂紡織工人起義時,寫了鋼琴曲《里昂》,以示同情。後在瑞士和義大利旅行途中,寫了許多鋼琴小品。
1938—1847年間從事頻繁的演奏活動,遍及全歐洲。多次將演出收入捐贈匈牙利災民。1848年革命失敗以後,消極悲觀,篤信天主教,放棄演奏活動,主要從事創作、指揮和教學。1861年遷居羅馬。1865年在梵蒂岡受剪發禮,成為修士,但仍繼續創作。1875年創辦布達佩斯音樂學院並任院長。他是西洋音樂史上重要的浪漫派音樂家,曾豐富和革新鋼琴演奏技能,首創交響詩體裁,倡導標題音樂,創用單一主題發展手法等。代表作品有:交響詩《前奏曲》、《塔索》、交響曲《但丁》、《浮士德》,19首《匈牙利狂想曲》、2部鋼琴協奏曲、b小調鋼琴奏鳴曲、《高級技巧練習曲集》、《巡禮年代》曲集等。
(27)1849年7月31日匈牙利愛國詩人裴多菲作戰時犧牲
裴多菲·山陀爾,匈牙利的愛國詩人和英雄,匈牙利偉大的革命詩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學的奠基人,資產階級革命民主主義者。
1847年起詩歌創作涉及當時政事,如《致十九世紀的詩人》《以人民的名義》等詩篇。1848年3月15日裴多菲領導有學生參加的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反抗奧地利的市民起義,向起義者朗誦政治詩篇《民族之歌》,並寫下詩篇《大海沸騰了》《把國王吊上絞架》,激勵人民為爭取民族自由和獨立而斗爭,被譽為「匈牙利自由的第一個吼聲」。
9月,加入革命軍隊,投身匈牙利民族獨立戰爭。在1848年至1849年由科蘇特領導的民族解放戰爭中,裴多菲於1849年1月參加了貝姆將軍的部隊,作為貝姆將軍的少校副官同俄奧聯軍英勇奮戰,1849年7月,創作了最後一首詩歌《恐怖的時刻》,同年7月31日在瑟什堡戰役中失蹤,多數學者認為他犧牲在瑟什堡大血戰中,屍體埋葬在1050名英烈的大墳冢中。魯迅十分推崇裴多菲,說「爭的擅長之處,自然是在抒情的詩」,歐洲一些文藝評論家稱贊裴多菲是「馬扎爾的抒情詩王」。
(28)1667年7月31日第二次英荷戰爭結束
1667年7月31日,英國和荷蘭簽訂《布雷達和約》,和約規定英國佔有新阿姆斯特丹,但將英軍在戰爭期間佔領的蘇利南(在南美)歸還荷蘭。第二次英荷戰爭結束。
望採納

7. 關於敦化歷史沉澱的作文

我的家鄉——敦化,坐落在馳名中外的白山腳下,它是我眼前一座美麗的小城,下面你就隨我的視線一起看一看吧。
春天的腳步,悄悄地,悄悄地走來。小河裡冰雪融化,聽「丁冬、丁冬」!小河樂隊的架子鼓又開始為春天演奏新的作品。「隆隆」的春雷喚醒了沉睡中的動物們,河裡傳來青蛙們「呱呱」開演唱會聲音,那歌聲時而大、時而小、時而高、時而低……魚兒們歡快地游來靜靜地欣賞那陣陣悅耳的歌聲。「沙沙沙」幾場蒙蒙細雨,柔柳披上了綠紗,樹上的鳥兒高聲啼囀,唱出一首首沁人心脾的歌。草也青了,一枝枝紅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黃的迎春花,它們面帶著微笑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趕來了,加入這百花爭艷的盛會,為春光增添了色彩。田野里的種子弟弟不甘寂寞,也從暗無天日的泥土裡探出頭來,它們在春雨的滋潤下,在春陽的哺育下茁壯成長。
盛夏時節,菜園為我們展示了它的風采,身穿紫袍的茄子;滿身褶皺的苦瓜;頭頂著黃花身穿綠衣的黃瓜;身材纖細的豆角……它們雲集在菜園的舞台上,顯示出各自的美姿和倩影。金秋時節,天是那麼藍,那麼高,田野里一派豐收的景象。稻穀熟了,遠遠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玉米咧著嘴露出金黃的牙齒溫和地朝著農民笑了;急性子的大豆「噼噼啪啪」直往外蹦,好像為慶賀秋天的豐收燃放鞭炮;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果園里更熱鬧!蘋果紅彤彤的像節日了懸掛的紅燈籠,黃澄澄的鴨梨像一個個小葫蘆。葡萄有紫的、綠的、深紅的,五顏六色,十分美麗。尤其是黑葡萄如珍珠、似瑪瑙、像寶石。農民伯伯懷著喜悅的心情,都在收割呢!大雁排成人字行的隊伍向南方飛去。青蛙正在修築它過冬的住宅。
寒冬時節,雪花漫天飛舞,猶如鵝毛一般,輕輕地、輕輕地落在房頂上,落在大樹上,落在草地上,落在山峰上。一會兒,大地一片潔白,閃閃發光,彷彿成了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大雪卻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打雪仗、滑雪、堆雪人、滑冰。
啊!家鄉是如此的美麗,讓我愛戀不已!

8. 在吉林敦化市官地鎮有塊石碑,上面刻著「八一暴動官地址」,幾個字,有知道這段歷史的朋友請賜教,謝謝

八一吉敦暴動
1930年8月1日延邊地區掀起的規模和影響較大的一次武裝斗爭。1930年6月中國共產回黨在延邊建立了中共延答邊特別支部,吸收了一批經過長期斗爭鍛煉的朝鮮族黨員。在黨的領導下,以敦化、額穆兩縣為中心,包括吉敦鐵路沿線各縣以及寧安等地發起武裝暴動。暴動農民趁駐軍不備,包圍保衛團防所,黃泥河的暴動農民手持「喚起工農」等標語紅旗,遊行示威後,在延邊的延吉、和龍等縣成立了縣委,繼續進行革命斗爭。

9. 吉林省的歷史

漢至隋朝

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滅衛滿朝鮮設玄菟郡,管轄吉林省東南部。東部和南部的長白、圖們、敦化、和龍、汪清、龍井、琿春、延吉等市縣,先後屬蒼海郡、臨屯郡、樂浪郡。

通化、集安、梅河口、靖宇、白山等市縣則先後屬真番郡、玄菟郡。這是吉林地區納入中原王朝行政建置之始。前37~668年間,高句麗活躍於吉林,曾定都於集安丸都山和國內城,與東漢、曹魏、隋朝等中原政權時戰時和,鼎盛時期其勢力范圍包括吉林東南部、遼河以東和朝鮮半島北部。

唐朝時期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唐朝和新羅聯合滅高句麗,設置安東都護府,西北部地區屬唐室韋都護府。武則天聖歷元年(698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在敦化東牟山立「震國」。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受唐玄宗冊封「渤海國」,統治吉林省大部分地區。後曾定都和龍、琿春。

宋遼金時期

後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為契丹所滅,設東丹國,在西部設黃龍府。遼朝時期,吉林省大部分隸屬東京道,西部為上京道管轄。

金朝在其轄境設上京路、北京路、東京路、成平路、海蘭江路,基本覆蓋今吉林省全境。金貞祐三年(1215年)女真人蒲鮮萬奴建立東真國。金天興二年(1233年)為蒙古所滅。

元朝時期

元朝隸屬於遼陽行省,為開元路、北達達路、中書省泰寧路及中央樞密院直領的成平府轄區。

明朝時期

明朝大部分隸屬奴兒干都司,西部的洮南一帶屬大寧都司的泰寧衛,東南部一帶為建州衛,為建州女真發源地之一。

清朝時期

清順治十年(年),設寧古塔昂邦章京。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烏拉」,吉林由此得名,隨後寧古塔將軍駐地遷移至吉林市。

清乾隆五年(1740年)頒布了「流民歸還令」,對山海關以東地區施行封禁政策。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並未能阻止為生活所迫的華北大批漢族農民流入吉林省中部一帶,並向北、向東、向西擴展。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寧古塔將軍改為吉林將軍,「吉林」由原來城邑名稱擴大為行政區稱謂。吉林將軍轄區大體包括松花江、綏芬河、牡丹江、圖們江流域,西起開原威遠堡邊門,東至烏蘇里江兩岸和庫頁島在內的沿江及至長白山區。

(9)敦化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吉林省共轄8個地級行政區,包括7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分別是長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白山市、遼源市、白城市、松原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另有長白山管委會 。長春市是副省級市。吉林省人民政府駐長春市寬城區新發路329號。

吉林是大米、玉米之鄉,菜餚比較符合大眾口味,主要有三大特點:油大、鹽多、菜碼大。東北人口味重,基本上每道菜都鹹味都比較重。

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種舞蹈、歌唱、戲劇三者綜合,以舞為主的民間藝術。從表演形式上可分為地秧歌、高蹺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桿、背桿、橛桿等多種表現形式。通常還把耍龍燈、舞獅子、跑旱船、推車、打霸王鞭等民間舞蹈結合在一起。

10. 2012年敦化端午節分屍事件

謠言而已

閱讀全文

與敦化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