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天津歷史知識

天津歷史知識

發布時間:2021-02-10 01:53:45

Ⅰ 歷史(天津高考)必掌握的知識點

高考歷史知識點總內結容http://wenku..com/view/5a3cf58583d049649b665828.html

Ⅱ 天津名字的由來

天津,得名於明成祖朱棣,意為「天子渡津之地」,舊時又稱天津衛。常言有內雲,「中容國近代百年看天津」。民國時期,南有上海灘,北有天津衛,這兩座城市是近代中國繁華之所在,其中天津衛在近代史上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許多風雲人物在此處發跡或歸隱,很多重大事件在這里發生影響著歷史進程。

截至2017年底,天津下轄16個市轄區,共有街道、鄉、鎮245個。市轄區分為中心城區、環城區、濱海新區和遠郊區。

(2)天津歷史知識擴展閱讀

天津特色:

1、天津三絕:天津三絕歷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被稱為天津風味小吃「三絕」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其二是被稱為天津民間工藝「三絕」的泥人張彩塑、楊柳青年畫和風箏魏風箏。

2、特色小吃:糖礅、熟梨糕、茶湯兒、果仁張、崩豆張、麵茶、楊村糕乾。

3、特色早點:煎餅餜子、鍋巴菜、老豆腐、果子、燙面炸糕、卷圈、荷包蛋、糖果子、果篦兒。

4、天津特產:天津甘栗、天津冬菜、天津大白菜、獨流老醋、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Ⅲ 天津的歷史

天津地區從新石器時代始歷經商周、春秋戰國、秦漢、隋唐直至遼宋數千年的不斷開發,在原始聚落的基礎上逐步發展了早期文明。直金朝,天津地區因地利而成為戍守要塞-直沽寨;元朝又因海漕輸轉形成河港,在此建立海津鎮;明朝設衛築稱之後,隨著封建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天津漸漸發展成為一座新興的商業城市;到清代中葉以前,天津得河槽、海運和蘆鹽之利,已迅速發展成為北方的商業集散中心、拱衛京師的畿輔重鎮。從咸豐十年(1860〕被迫開埠至民國時期,是天津崎型發展階段,一方面,作為工業大城市不斷向近代化發展,另一方面社會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直到 1949年1月15日城市解放,天津才揭開了歷史的嶄新篇章。在距今約5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先民便已開始在此聚居和勞動生息了。薊縣城東五里發掘的圍坊遺址,即為原始社會至商、周時期的文化遺存。殷商時期,天津北部山區分布著戌狄等少數民族的一些小國。西周及春秋時期,這一地區是召公姬百及其宗支的封地。戰國時期,今海河南北大致分屬趙、燕兩國,為燕、趙、齊爭雄角逐之地。
秦代天津地區屬上谷郡。西漢時,天津地區南部屬渤海郡的章武、東平舒、文安縣;北部屬漁陽郡的泉州、雍奴和右北平的無終縣。泉州城遺址在今武清縣的城上村,遺址范圍內文物遺存豐富,有鬲、豆、陶釜、瓦當和印有「泉州」戳記的陶盆殘片。在其東南11公里的雙口鎮也發現有「泉州」戳記的陶罐、陶缽等器物。東平村稱遺址在靜海西釣台村,遺址上散布著許多戰國和西漢時期的文物。
天津地區瀕臨渤海,具有得天獨厚的鹽業生產條件,西漢王朝在全國公設鹽官38處,條件地區就有泉州、章武兩處,可見這里的制鹽業在當時已佔有一定的地位。天津枕河瀕海,水運歷史悠久。東漢末年,曹操破袁紹後北征烏恆,出於軍事運輸的需要,自建安十一年 (206)始,先後開鑿了平虜渠、泉州渠和新河渠三條運渠,這是天津地區歷史上最早的人工河流,也就自那時起奠定了華北平原上 300餘條大小河道匯流至今天天津地區,循當時稱作派河尾的今海河注入渤海的區域水文形勢,同時還為這里後來發展成河海交通咽喉准備了條件。曹魏時處於派河口的漂榆邑(約今東麗區軍糧城一帶〕,無疑是這種有利條件形成之後不久出現的第一個原始河口港,輸轉、儲存軍需物資是它的首要職能。大業四年 (608),隨煬帝為東征高麗,命令開鑿永濟渠,「自洛口開渠,達於涿州郡,以通漕運」,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從此形成。大運河把黃河、淮河長江和在派尾河入海的華北平原諸河匯成的水系(即今河海水系〕,聯成水道交通網,遂使地近運河北端、兼有河海航運之便的派河尾的地位更趨重要。金元時期是天津城市形成的早期階段。元代在大都(北京〕附近屯田,直沽成為軍屯的重要地區。
"天津"這個名字出現於永樂初年,為朱棣所賜,意為天子渡河的地方。永樂二年(1404),天津作為畿輔要地正式設衛〔衛所是明朝的軍事建置),故有「天津衛」之稱。後增設天津左衛、天津右衛。天津三衛直隸於後軍都督府,共有官兵1.6萬餘人(1493-1494)間,天津兵備道劉福將衛城用磚包砌,建四座城門,分別題額為「鎮東」、「定南」、「安西」、「拱北」城中心建鼓樓,鼓樓下起空心方城,從此天津城初具規模。此後天津成了離京都既近且大的漕糧儲囤所。
天津的集市和商業區正式出現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分布於城中心和四門,附近到弘治年間1488-1505,以增設五集一市,集市大大活躍了天津市場,這時的天津已成為中國北方的商品集散地,人口也比往昔大增。明中葉以後,渤海灣西岸鹽場逐漸採用曬鹽技術,從此天津地區的鹽產量大大增加,且質優價廉。為清代蘆鹽產銷中心轉移到天津創造了條件。明崇貞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義軍攻陷北京,建號大順,次日,天津也成為大順的轄區。 公元1644年清潮王朝入關後,隨著統治地位的穩固和經濟發展,天津衛作為京師門戶的地位日益重要。雍正九年升為天津府,轄天津、青縣、靜海、南皮、鹽山、慶雲和滄州等6縣1州。從此天津已成為畿輔首邑。清康熙年間,隨著河海航運的發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使天津商業空前繁榮。18世紀初,由於埠際間商業的發展,天津出現了匯兌業務的錢庄,此後,南北商人竟相效尤。商業、金融業的發展使天津進一步發展成為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
第二次鴉片戰爭間,天津作為拱衛京師的軍事重地,其作用更加突出。在三次大沽口之戰中,列強均直取天津,以圖威脅清政府,迫其簽訂城下之盟。根據1860年10月簽訂的中英、中法《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開為商埠。隨著天津的開埠,外商開始進入天津並設立洋行,天津也由一個內向的封建性商業城市逐步演變為以華北、東北乃至西北為腹地外向貿易中心。1870年廷任命李鴻章為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任此職二十餘年間極力興辦洋務運動,通過創辦天津機械局及開創近代礦業、交通、郵電事業,天津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中心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華北,天津成為爭奪的目標,通過劃分租界,設立銀行,天津的半殖民地化隨之加深。辛亥革命後,天津改為天津縣,直隸省省會設於天津。1928年6月28日,直隸省改稱河北省,省會仍設天津,以天津城及附近地區設置天津特別市,是為天津市之始。民國時期,天津的文化教育事業繼續有所發展。1919年10月17日,張伯苓創辦南開中學大學部,兩年後,正式改稱南開大學。
天津人民具有愛國、民主的光榮傳統,20世紀以來的半個世紀里,天津人民反侵略、反壓迫的英勇斗爭為天津歷史譜寫了光輝篇章。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了平津戰役,1949 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天津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畸形發展階段宣告結束,開始跨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Ⅳ 關於天津的知識

這個大城市為什麼叫天津?

清代乾隆初年,從漸江來天津的詩人汪沆,寫出描寫天津民俗的第一本竹枝詞(通俗詩),詩中說:「天津名自長陵賜」。長陵是指十三陵中理葬的明代皇帝成祖朱棣。天津就是在他登基作皇帝的第二年(永樂二年,公元1404)給起的名字。當時不是作為地名,而是作為軍事建置而命名的,它就是天津衛。

朱棣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兒子。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為了鞏固朱家的勢力,把中國的土地按塊分封給他的下一代人,叫做「分藩」,中國的每一塊土地,都有他朱家的人「稱王稱霸」管轄。本來,他怕外姓人起來造朱家的反,奪走朱家的皇帝帝位,沒想到朱家親屬內部卻起來爭權奪勢。朱棣當地封在北平(今北京),稱為燕王。他在暗中擴充自己的開裝,加強自己的勢力。朱元璋死的時候,並沒有把皇帝位傳給兒子這一輩,而把皇帝帝位傳給子孫子朱充炆(建文帝)。燕王朱棣野心很大,不滿意自己折侄子當皇帝,就想打倒朱充炆自己當皇帝。朱允炆和他的大臣們也有思想准備,看到這些王爺一個個野心很大,就想辦法削減他們的兵力和權勢,名為「削藩」。燕王棣就帶頭反對當時的建文帝,用武力造反,自己打起旗號名為「靖難」。

朱棣從北京出兵,曾在直沽順利地渡過河攻下滄州(直沽是天津的老名字,傳說渡河點選在今北大關),然後統領大軍攻下南京(明代初年的首都在南京),平定了當時所有的反抗者,燕王朱棣自己當了皇帝。燕王把首都定在現在的北京,北京的故宮就是他逐步建成的。燕王朱棣當了永樂皇帝,想到天津(當時還叫直沽)是一個既通海又通內河的軍事要地,就想派他的軍隊到直沽一邊種地一邊防守。回憶到自己在直沽順利渡河,就建立起天津衛。衛是一外警備小區的意思,每衛5600人。「津」是渡口的意思,永樂皇帝認為這里是「天子的津梁」,即皇帝的渡口,通過這個渡口,眼前就是康莊大道。

現在天津市歷史博物館里還收藏一通《修建三官廟碑》,碑文中說「由此濟渡滄州」,就是指朱棣這一段經歷,也說明天津命名的來由。

Ⅳ 關於天津市的常識有哪些

簡稱「津」,位於華北平原東北部、渤海西岸以及海河五大支流的匯合處。面積1.13萬平方千米。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天津市北依燕山余脈。東臨渤海之濱,西北小部分與北京接壤,其餘皆與河北省相鄰。天津是北京通往東北、華東地區鐵路交通咽喉和遠洋航運的港口,有河海要沖和畿輔門戶之稱。天津最主要的礦產是石油和海鹽。渤海灣沿岸的長蘆鹽區為中國最大海鹽產區。

天津市現有人口1115萬,絕大多數為漢族。少數民族主要為滿族、回族。

天津地貌

天津市地貌總輪廓為西北高而東南低。呈簸箕形向海河幹流和渤海傾斜。最高點九山頂,其主峰海拔1078.5米,薊縣東北長城附近的八仙桌子山峰海拔1052米,最低處大沽口。海拔不足1米。天津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種地形。

地理概況

天津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東臨渤海,北枕燕山。北與首都北京毗鄰。東、西、南分別與河北省的唐山、承德、廊坊、滄州地區接壤。天津市疆域周長900千米,海岸線長153千米。天津的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摩雲洞。最低處大沽口。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三種地形。流經天津的河流有海河幹流及南運河、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潮白河、薊運河等,構成豐富的天津水系。

氣候特點

天津市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季受蒙古冷氣團控制,多西北風,氣溫較低,降水也少。夏季太平洋副熱帶暖高壓加強。以偏南風為主。氣溫升高,降水也多。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夏季降水量佔76%;降水量年際變化大。多雨年和少雨年相差3~4倍。有時還有春旱。

自然資源

天津市平原區有石油、天然氣、煤、地熱等能源資源,有豐富的地下水和山緣地帶礦泉水:北部山區的固體礦種有水泥灰岩、溶劑灰岩、白雲岩、水泥用頁岩等30餘種。樹木有耐旱鹼的白蠟、槐、椿、柳、楊、泡桐等;積水窪地生長有蘆葦、菖蒲及人工栽培的藕、菱等。野生動物有野山羊、獐子、草兔、刺蝟、松鼠等:有鳥類235種。水產豐富,有150多種,淡水魚多達59種,主要有鯉魚、鯽魚、草魚等。

交通運輸

天津市現有公路里程1.1萬多千米,以市區為中心,三環十四條出口線路為骨幹,形成一個放射狀公路網。有5條國道經過。天津鐵路樞紐是京山、京滬兩大鐵路干線的交匯處,中國北方鐵路運輸樞紐。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每周有飛往韓國漢城、香港以及俄羅斯的班機,還有飛往中國各地的航班。天津擁有北方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有30多條海上航線通往300多個國際港口,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業務聯系。

經濟概況

天津市機械製造業、輕工業、手工業產品位居我國前列。農業生產基礎雄厚,農業生產以糧食作物為主,小麥、玉米、稻穀為天津三大作物。牧業、副業、漁業生產發展較快。天津是華北經濟區的貿易中心,多種商品暢銷三北地區。對外貿易方面也有較大發展。和平路、濱江道、勸業場一帶是市區最大的商業中心。天津市航空、鐵路、公路、水路交通四通八達。

文化習俗

天津擁有濃郁的民間藝術。泥人張彩塑藝術聞名世界,楊柳青年畫深受國際友人青睞,魏記風箏獲1914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以刻磚劉為代表的建築裝飾磚雕奠定了天津刻磚獨一無二的民間建築工藝地位。

海河

海河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流域面積31.8萬平方千米,它同時兼有排澇、蓄水、供水、航運、旅遊和環境保護等綜合功能。海河可以說是天津人的母親河,也是天津的象徵。它起源於天津市西部的金剛橋,東至大沽口入海。全長70多千米,橫貫天津鬧市。

渤海灣

渤海灣位於渤海西部,是中國渤海海域三大海灣之一。它北起河北省樂亭縣大清河口,南到山東省黃河口。海灣有薊運河、海河等河流注入。渤海灣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夏熱。四季分明,冬季海水結冰。海灣沿岸為淤泥質平原海岸。泥深過膝,灣內有天津新港。

天津衛

古代的天津是個漁村,北宋年間,這一帶的泥沽、小沙河等地就有了些名聲;金代,改名為直沽寨。元朝開發海運,直沽寨一帶駐兵屯墾,成為水旱碼頭,又改名為津海鎮。元亡以後,明代燕王朱棣興兵南征由此渡船,取「奉天承運。弔民伐罪,得民心,順天意」之意為「天」,取「渡河」之意為「津」,遂更名為「天津」。後來,各朝各代都在這里屯兵,建城設衛,最後才定名為天津衛。

天津五大道

天津的洋樓如今保存下來被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就有100多幢,建築風格從古希臘到哥特式、巴洛克式、羅馬式、洛可可式到英式、法式、義大利式、西班牙式,應有盡有。因此。天津曾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看天津小洋樓,必須去五大道。五大道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實指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重慶道、成都道、常德道六條道。關於五大道的建築風格和她依附的歷史風雲不用多言,對如今的遊人來說,許多值得專門探訪的洋樓建築都不能進入,平添許多遺憾。

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現存炮台三座,以「威」、「鎮」、「海」三字命名。大沽口是中國北方的重要的海防屏障,所以大沽口早在明代就開始設防。清代時修炮台,置大炮,設施不斷加強,並逐漸形成了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尤其是近代,隨著外國列強的入侵,大沽地區成為北方的軍事要地。直到《辛丑條約》的簽訂,使大沽炮台被迫拆毀。

「京東第一山」:盤山

盤山以獨有的山水、林、泉、石著稱,被譽為京東第一山。自東漢至清末,盤山即為歷代帝王和名人的賞游勝地。盤山的主要勝景有五峰八石。五峰又稱東五台,指掛月峰(盤山的主峰,海拔864米)、紫蓋峰、自來峰、九華峰、舞劍峰;八石指懸空石、搖動石、晾甲石、將軍石、夾木石、天井石、蛤蟆石和蟒石。此外,三盤之勝也是盤山的主要看點。即上盤勁松蒼翠,蟠曲翳天;中盤巨石嵯峨,千奇百怪;下盤飛泉響澗。濺玉噴珠。盤山歷史悠久,山中曾寺塔林立,但經幾次戰火已所剩無幾,現存摩崖石刻大都為唐宋遺跡。

黃崖關長城

黃崖關位於天津薊縣境內,東起半拉缸山,西迄王冒頂山,全線總長3025米。逶迤雄踞在崇山峻嶺之中。黃崖關始建於北齊天保七年(557年),明代又包磚大修。全段長城建在陡峭的山脊上,關隘東有懸崖為屏,西側的長城邊牆因地制宜築有磚牆、石牆以及險山牆、劈山牆等多種形式的城牆。沿線敵樓、煙墩共計20座。黃崖關長城的布局。採取了丁字形和曲尺形街巷的布局方式,當敵人闖入關城之後,就會到處碰壁,守關士兵則可據有利地形將其殲滅。

大悲禪院

大悲禪院位於天津河北區天緯路40號,是天津市最大的一座八方佛寺院,由新廟和舊廟兩部分組成,是天津保存完好、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禪院始建於清順治年間。歷經修葺擴建。寺院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地藏殿等組成,供奉24臂大悲觀音像。殿內珍藏魏、晉、南北朝至明、清各代的銅、木、石造像數百尊。更因供奉過唐僧玄奘法師的靈骨而聞名於世。1956年靈骨轉送印度那爛陀寺。現為中國佛教協會天津分會所在地。

天後宮

天後宮俗稱娘娘宮,始建於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明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繫世界三大天後宮(福建湄洲祖廟、天津天後宮、台灣北港朝天宮)之一。它坐落在天津舊城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的古文化街上,是天津市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天後宮里供奉的是一位神女——宋代福建莆田縣賢良港出生的林默,也就是我國沿海城市與南洋各國媽祖廟里的主人公。天後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現存山門、牌樓、鍾鼓樓、前殿、正殿、藏經閣、啟聖殿等。

天津廣東會館

天津廣東會館位於天津舊城鼓樓南;是天津市至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清代會館建築。光緒末年,天津海關道廣東人唐紹儀倡議集資修建廣東會館。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會館落成。會館像一座大四合院。磚瓦木料大多從廣東購買,院門宏闊,羅漢山牆高聳,廳堂都出廊廈。內部裝修華麗,很有嶺南特色。戲樓是天津廣東會館的主要建築,戲樓舞台深10米,寬11米。「五四」運動時,這里經常舉行群眾集會或演出,著名表演藝術家梅蘭芳、楊小樓等人都曾在此戲樓上演出。

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是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尊美堂石府宅第。石氏家族久居楊柳青。歷時已有200多年。從清中葉到民初,其財勢號稱津西首富。石氏又有兄弟聯登武舉,石家可謂有財有勢。石氏家族四門之中數尊美堂石元仕一家財勢最大。石家大院就是石元仕的宅第,始建於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石家大院從北門估衣街到前門(南門)河沿街,長100米,寬70米,佔地6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房屋278間是中國迄今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晚清民宅建築群。整個建築典雅華貴,磚木石雕精美細膩,室內陳設民情濃厚。

估衣街

天津估衣街,東西長不過1千米,但店鋪林立。生意興隆。半個多世紀前的綢緞、棉布、估衣、皮貨和瓷器等各業商店,馳名華北。一進入臘月。各商店的櫥窗都以吉慶福瑞的裝飾做出精緻的陳列。

望海樓教堂

望海樓教堂建於1869年,以其原址望海樓而得名,又稱聖母得勝堂,坐落於天津市河北區獅子林大街西端。1870年因發生天津教案,被群眾燒毀。現存的望海樓教堂,是光緒三十年(1904年)第三次重修的。望海樓教堂長30米,寬10米,青磚木結構,呈現了西方建築文化的特色。

泥人張

泥人張最初是指清朝時天津著名泥塑藝人張明山。後來也用來泛指張明山及其傳人的泥塑作品,成為著名的泥塑老字型大小品牌。泥人張彩塑泥人重寫實,比例精確,傳神微妙。

楊柳青年畫

天津城西的千年古鎮楊柳青,因明清時眾多文人畫師聚居於此,興起了楊柳青年畫事業,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楊柳青年畫以色彩艷麗、富於誇張的表現力、畫面熱鬧喜慶、具有濃烈的地方生活氣息而獨樹一幟。

霍元甲故居

霍元甲故居坐落在天津市西青區小南河村。霍元甲是近代愛國武術家。1989年按舊制修復的故居為青瓦土坯牆農家小舍,北房三間,堂屋掛有1909年在津拍攝的霍元甲遺像。像兩側為次子霍東閣題寫的唁聯「一生俠義。蓋世英雄」。東屋為霍元甲生前卧室。東西屋陳列有各種珍貴實物資料及霍氏生前所用兵器、傢具、農具等物。1991年建成霍元甲陵園,包括陵墓、紀念碑、演武場、紀念館等。這里已成為霍元甲研究中心、武術訓練中心和國際精武交流中心。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市最負盛名的風味小吃之一。其創始人為清代高貴友,乳名狗子。因生意興隆,無暇應答,便在櫃上置一瓷碗,顧客只需把錢放入碗內,他便照數給包子,營業時從不言語。於是民間有「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之說,後又把包子訛稱為「狗不理」。約定俗成。沿用至今。這種包子皮薄餡大,肥而不膩,鮮香可口。

獨樂寺

獨樂寺坐落於天津城北薊縣城內。始建於唐代,遼統和二年(984年)重建。因建於獨樂河畔,故名為獨樂寺。佔地面積1.05萬平方米,由山門、觀音閣和東、西配殿組成。主建築觀音閣為3層,通高23米,是全國現存較古老的木結構樓閣。閣中央聳立遼代所塑的十一面觀音像。高16米,是全國目前最大的泥塑之一。獨樂寺已有1000餘年歷史,歷經20多次地震考驗均安然無恙,被譽為建築史上的奇跡。

Ⅵ 天津的歷史故事

天津老地名蘊含歷史故事

津地名里蘊含著一些歷史故事、民間傳說。例如,與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有關的地名就為數不少,河西區的掛甲寺和薊縣、寶坻區一些地名的來源都和李世民有關聯。

據民間傳說,薊縣地名中的「擂鼓台」是李世民東征時築台擂鼓點將之處;「東二營」、「西二營」是李世民東征時於此地駐扎兵馬的兩個營盤;「大安宅」、「小安宅」是李世民曾於此安營紮寨,初名大、小安寨,後改今名;「驗甲宮」是李世民東征途中晾甲的地方;「邦均鎮」原名「商君店」,因傳說戰國商鞅曾在此宿店,故名。後唐太宗東征至此,因地名諧音「傷軍」犯忌,故改名「邦軍店」,後民間演化為「邦均鎮」;「馬伸橋」是李世民東征路過此地,御馬勞乏伸腰,故村名馬伸腰,後演化為馬伸橋。

據民間傳說,寶坻區石橋鎮有兩個相鄰的村子——大小「黑豆窩」,傳說當地盛產黑豆,唐王征東回師路過此處時曾用黑豆喂馬,故名黑豆窩。石橋鎮還有一個叫「歇馬台」的村落,傳說李世民東征時曾在此地高台歇馬,故名。「帳房衢」是李世民東征途中設帳房之處。

在歷史上宋朝和遼國相隔大清河、拒馬河南北對峙,遼國曾多次越過界河與宋軍楊延昭部(即俗稱「楊家將」)激戰。今靜海縣與河北省交界一帶,就是兩軍馳騁交戰之處。傳說靜海縣南部的古城窪(今子牙河與南運河之間的堤外窪地)一帶,就是楊延昭軍隊的大營。其轅門就設在古城窪的北部,後形成村落初名「轅門口」,元朝時更名為「元蒙口」。為偵察搜集遼軍情報,楊延昭派出兩個偵察機構,一處設在轅門以北,後形成聚落初名「探馬庄」,後演化為今名「譚莊子」。另一處設在轅門以西的寺廟內,由楊五郎弟子(僧人)刺探敵情,人稱「禪房」。後形成聚落,現已發展為「東禪房」、「當禪房」、「西禪房」三個村落了。

靜海縣子牙鎮所在地名「王二庄」,原名「望兒庄」,傳說每當楊延昭臨陣與遼兵交戰,其母佘太君常於此眺望觀戰,故名。距王二庄一里多遠有「宗保村」,傳說是楊延昭之子楊宗保領兵駐扎之處。附近還有「孟莊子」和「焦莊子」,傳說是楊延昭部將孟良、焦贊的駐地。寧河縣「潘庄」,因是宋將潘仁美的封地而得名。據民間傳說,武清區「牛鎮」是楊六郎當年抵禦遼兵大擺牤牛陣的地方。最具浪漫色彩的地名是寶坻區的「南仁浮」,相傳楊六郎在此與大刀王懷女交戰被俘,在王的威逼下楊被迫與王懷女成婚,故名「男人服」,後演化為今名。

作為宋遼戰爭的另一方,關於遼國和蕭太後的故事在天津地名中亦有反映。寶坻區有「打扮庄」,相傳遼國蕭太後督軍南下,與宋兵交戰,曾在此築梳妝樓,梳洗打扮,故名。寶坻區大口屯鎮綉針河東岸有毗鄰兩村——大小「綉針口」,相傳遼代建村,綉針河當時為蕭太後的運糧河,此處為巡查護衛運糧河的哨口,故名。 另外,武清區有黃花店鄉,始建於遼代會同年間(938~947),據《畿輔通志》轉引《東安縣志》載:「省抑宮在安次南,遼會同中建。以禁嬪妃之有犯者。元時屢遷廢後於其地。今屬武清縣,俗名皇後店。」此地原屬安次縣,明初劃入武清縣。今稱「黃花店」,系由「皇後店」諧音演化而來。與之對應的地名是泗村店鄉的「太子務」,遼代成村。傳說遼太子曾前往皇後店(軟禁失寵遭貶後妃的冷宮),探視被罷黜的母親,途中在此留宿,故村落得名太子府,後演化為太子務.

天津桂發祥十八街麻花的歷史故事
據說清朝末年,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一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有一個叫劉老八的人一個這個巷子里開了一家小小的麻花鋪,字型大小喚作「桂發祥」。這個人很聰明又能幹,炸麻花可以說有一手絕活。他炸的麻花真材實料,選用精白麵粉,上等清油。每天做的麻花香味能傳遍整條巷街,人們聞到香味紛紛蜂擁到他的鋪子購買,因此他的鋪子總是顧客盈門。後來,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開了店面。開始還算是賓客滿盈,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越來越覺得麻花有點乏而生膩,漸漸的生意就不如以往了。老人家不甘心。後來店裡有個少掌櫃的,一次出去遊玩,回到家是又累又餓,就要點心吃,可巧點心沒有了,只剩下一些點心渣。又沒有別的什麼吃的,那少掌櫃的靈機一動,讓人把點心渣與麻花面和在一起做成麻花下鍋炸。結果炸出的麻花和以前的不一樣,除了酥脆不艮和香氣撲鼻,味道可口。按照這個方法,劉老八是盡心研究,在麻花的白條和麻條之間夾進了什錦酥餡。至於配料,更是苦思冥想,頗費了一番腦筋,桂花、閩姜、核桃仁、花生、芝麻......還有青紅絲和冰糖。為了使自己的麻花與眾不同,增強口感味道,把放置時間延長,取材也是愈來愈精細,如用杭州西湖桂花加工而成的精品咸桂花、精製小麥粉等等,製作成不僅存放良久不艮,而且香氣四溢,味道香脆可口,滿口生津。

就這樣,經過反反復復的精心研究,劉老八終於創造了金黃油亮、香甜味美、久放不綿的什錦夾餡大麻花,從此「桂發祥」麻花著稱於市,廣受歡迎,成為天津衛赫赫有名的食品「三絕」之首。而桂發祥的十八街麻花也就因此創立了百年字型大小,成為天津百姓的最愛食品

Ⅶ 天津有幾百年的歷史

602的歷史。
天津的歷史沿革如下:

天津地區的形成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唐中葉回以後答,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宋金時稱「直沽寨」,元朝改稱「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明永樂二年(1404年)築城設衛,稱「天津衛」。17世紀以來,天津地區經濟、社會有了進一步發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1860年被辟為通商口岸,工業生產和口岸貿易額僅次於上海,成為當時中國的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1931年,天津有商號17000多家,以現代機修工業為主的工業及手工業4000多家,外貿出口佔全國總量的25%。1935年,天津有華資銀行10家,分行、支行93家,外資銀行16家。新中國成立時,天津建成區面積61平方公里,人口179萬,後經多次行政區劃變更,1973年後形成目前的轄區范圍和區縣建制。

Ⅷ 關於天津市的歷史地理文化知識

1.A;
2.C;
3.ABCDE;
4.共四項:津門法鼓,鑼鼓藝術,相聲,京韻大鼓。

Ⅸ 天津人文地理歷史介紹有哪些

天津:十種文化的交融

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天津市,地處太平洋西岸環渤海彎邊的華北平原東北部,位於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總面積1.19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商業都市和港口城市。天津建城600年來,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文化。對天津城市文化的形成以及多元化、兼容性的特點,進行簡要的剖析和闡釋,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天津地域文化是由海河文化、城廂文化、寺廟文化、移民文化、軍旅文化、漕運文化、商埠文化、碼頭文化、租界文化、慈善文化等10個方面融合而成的。

1、海河文化

天津的自然生態環境,是長期由河流淤積而形成的沿海平原。水是這座城市生成和發展的原動力。貫穿天津的海河,將北運河、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與渤海溝通起來,直接影響著天津的城市風貌和風土人情。天津城市發展的最大優勢,就是河海交匯形成的水文化。以此為濫觴,又派生出運河文化、漕運文化、碼頭文化、鹽商文化、港口文化及商埠文化。可以說:「水」是天津地域民俗文化的第一要義。水文化的流動性,催生了天津都市文化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多元性。

天津從村落開始,就藉助與水密切相關的魚鹽之利而發展;隋煬帝開通大運河之後,天津又和黃河、長江水系相連,南糧北運以及鹽業的發展,使天津成為河海交織的航運碼頭,從而促進了漕運、商業、貿易的發展。天津在明清兩代是拱衛京師之門戶、河海轉運的樞紐、貿易繁茂的商埠。在當時,糧、鹽貿易為其兩大經濟支柱,而魚、鹽是天津兩項重要的財源。

2、城廂文化

老城廂是天津形成和發展的搖籃,從建城以來,直至20世紀20年代,老城廂始終是天津市的中心區。1901年,城牆拆除,在原址建成東南西北四條馬路。老城分四個居住區,即東北角、東南角、西北角和西南角,建築風格和道路形成各有不同。東北角和東南角多為商賈富戶,建築宏偉,院深宅大。而西南城區,地勢低窪,是貧苦百姓的居住地。因此素有「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賤,西門貧」之說。

城廂文化屬於上層儒雅文化,如果說:明正德十一年(1516),天津記載中的第一座官署園林——浣俗亭(築於戶部分司官署內),開創了天津上層儒雅文化建設的先河;那麼,天津城四面的門額——「拱北、定南、安西、鎮東」——和鼓樓上津門詩人梅寶璐撰聯——「高敞快登臨,看七十二沽往來帆影;繁華誰喚醒,聽一百八杵早晚鍾聲」——則是天津儒雅文化的典型昭示。老城裡是文風鼎盛、名流薈萃之地,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文廟、問津書院、會文書院、中營小學等為天津教育的發展居功至偉。嚴修、張伯苓、林墨青、劉寶慈等教育家,在老城裡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這里有名人故居多處,如著名書法家華士奎、實業家范竹齋、古文字專家王襄、教育家馬千里、書法家孟廣慧、小說作家劉雲若等人的故居。還有大院宅第多處,如倉廒街徐家大院、北門里卞家大院、東門里姚家大院、府署街王家大院、南門里祁家大院、二道街於家大院、東門里楊家大院等

3、寺廟文化

有些學者認為,從信仰習俗層面分析,天津地域民俗文化的原生點是媽祖崇拜,因而說「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城」。天津媽祖文化雖地位顯赫,但並不排斥異己、唯我獨尊,在天津,儒、道、釋等傳統文化以及外來宗教文化各行其是——以天後宮為代表的媽祖民俗文化、以祭祀孔子的文廟和祭祀關羽的武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大悲院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玉皇閣、呂祖堂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清真大寺為代表的伊斯蘭文化,以及以望海樓、老西開教堂為代表的天主教文化等,在這里構成了多姿多彩的多元狀況。究其原因,一是天津地域文化成型發展時間不長,傳統的主流文化不足以罷黜百家,因而缺乏束縛力;二是在這座移民城市裡,土著人口較少,故而風俗與信仰處於混雜和互不相擾的局面。

舊時,天津民間信仰多種神靈,反映出天津地域文化兼容並包、異彩紛呈的特色。大批移民聚居津門,孤獨求助的祈福心理、畏懼災禍的避禍心理,加之各地移民來形形色色的神偶及其民間宗教傳說,就形成了天津民間的多神崇拜。隨著文明普及和社會進步,人們對諸神的信仰早已淡漠;但以寺廟為名的街巷,作為歷史文化的見證,卻仍活躍在人們的口頭上和記憶中。

4、移民文化

《天津衛志》載:「天津近東海,故荒石蘆荻處,永樂初始辟而居之,雜以閩、廣、吳、楚、齊、梁之民。」這是說,天津築城設衛之後,商販船家雲集,戍守軍旅常駐,流動人口激增。通過來往於三岔河口的無數船舶,天津城接納了漕運船民、移居商賈、墾戍軍士、破產農戶和外省務工人員,形成「五方雜處」的移民城市。1845年編寫的《津門保甲圖說》顯示,城內和北部、東部沿河一帶屬於城區范圍的居民中,土著居民為740戶,僅佔全城區總戶數的2·28%。這表明在天津城市人口中移民佔了絕大比重。另外,河北、山東、山西一帶的農民,成為天津移民的另一主流。

外來人口向天津的大規模遷移,為天津近代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下層移民提供大量人力——其謀生出路,一是進入天津近代工廠做工或到商店學徒;二是以碼頭苦力、人力車夫、家庭僱工、理發、垃圾清理、廢品回收為生;三是以沿街叫賣或手工修補為業;四是無業遊民和乞丐。中層移民——中小企業家、知識分子、經管人才和科技人才,他們薈萃津門,成為天津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上層移民——軍閥政客、清朝遺老,以及地方豪富商紳,由於失勢下野或逃避戰亂,紛紛遷入天津租界,為城市經濟注入了大量的貨幣資金,同時,又形成了獨特的「寓公文化」。總之,移民文化與天津原生文化的混雜和碰撞,南北交融,雅俗共存,形成了天津地域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天津社會生活的多樣化。

5、軍旅文化

十五世紀初年,明成祖朱棣在遷都北京時認為:臨近京畿的海濱無防,猶如庭戶無門,遂調來淮軍前來鎮守,並賜名天津,擴寨增防,按軍事建制設立天津衛。作為軍事衛所,戍守的軍士成為移居天津最早的居民。歷代屯田士兵、漕運水手,以及李鴻章駐津的淮軍、袁世凱在津訓練的新軍,都為天津地域文化增添著軍旅氣氛。造就了天津民俗尚武的豪氣和堅忍不拔的性情。

在明清兩代,軍人及家屬在天津是高度集中的群體。軍旅性格中堅忍不拔的硬性,與移民性格中燕趙慷慨的豪情相結合,就形成天津人的性格主調——豪爽直率、愛憎分明、疾惡如仇、見義勇為,以扶弱濟貧、打抱不平為尚。義和團攻打天津租界以及震驚中外的天津教案,都顯示出天津人勇猛頑強的性情。在天津歷來的慈善和公益事業上,典型地體現出天津哥們兒的俠肝義膽和古道熱腸。與此同時,也形成天津民俗好管閑事、火氣暴烈,甚至「逞強好鬥、滋事挑釁」的風氣。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就形成了早年青幫、腳行、混混兒等得以在天津碼頭獨霸一方的社會環境。

Ⅹ 天津人文地理歷史介紹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的東北部,東臨渤海,北依燕山,西倚京城,處在海河流域的下游,海河上吞九水,中連七十二沽,下游入海,大運河流經此地南下,居航運樞紐,為京畿門戶,總面積約11305平方公里,有152公里長的海岸線,是中國第三大城市。
天津雖然地處渤海之濱,但氣候仍帶有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明顯特點,四季分明,春日短且多風,夏日多雨、炎熱、秋季短促,冬季寒冷。清人張燾在其所作的《津門雜記》一書中,對天津的氣候及其對城市生態的影響,有一段極為生動的描述:「天津氣候,非冬即夏,所求春秋佳日絕少。二三月間猶寒氣不減,一如隆冬。每至首夏清和,今日體著重綿,明日手則揮扇,其立見炎涼如此。且有干風吹揚塵土,其勢甚狂,幾幾乎無日無之,人目盡眯,禾苗枯萎,所以常苦旱荒。夏秋之交,雨勢稍大,又防沖決,濕蒸炎熱異常。中秋節後,人猶袒背以行,無幾日,又行冬令,朔風驟起,木葉盡脫,便覺寒威徹骨,溪水結冰矣。居人非卧暖炕,擁煤爐,不足以過冬。」
天津平原的早期開發,大約開始於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此前天津的絕大部分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其發展經歷了一個由北向南逐步推進的歷程。
1974年,天津考古工作者在天津北郊劉家碼頭發掘出的石斧、石磨棒以及後來陸續在武清、寧河、寶坻縣發現的石斧、石磨棒、石耜、石鏃等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說明了在新石器時代已有群居的先民在該地區進行農耕和漁獵活動。
在天津平原的成陸過程中,黃河的三次北遷天津附近入海,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點已從考古發現的在張貴庄、巨葛庄、沙井子一線和白沙嶺、泥沽一線以及漢沽區雙橋子和塘沽區高沙嶺一線由於古黃河改道的淤泥作用和海生貝類動物在海潮推動下逐漸堆積而成的與今海岸線平行的三道貝殼堤中得到了證實。
戰國時期,天津平原得到了大規模的開發。1956年,在天津東部張貴庄一帶考古發現的33座戰國墓葬中,陶制的鼎、豆、壺,夾雲母屑紅陶三足器,魚、鳥紋飾的陶壺,燕國的貨幣「明刀」等以及後來陸續發現的戰國遺址中鐵制的鑊、鋤、鏟、鐮、斧、鑿及陶制的魚網墜等,都足以證明在戰國時期,天津地區的農業、漁業及商業已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特別是從居住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牆磚、筒瓦、板瓦和印有猛虎怒吼紋樣的瓦當等,說明了當時已有了華貴精美的房屋建築。
西漢時期,隸屬漁陽郡的泉州城(今武清縣東北城上村)建立,成為當時天津平原的政治、經濟和邊防中心,這也是早期城市在天津平原上的第一次城址選擇。
唐代,天津地區的河海沖要地位更顯突出。作為海河運輸中轉必由之路,「三會海口」之名出現,進一步說明天津作為港口城市的歷史特定職能。
五代之後,天津地區又成為宋遼南北對峙的前沿陣地。「寨」、「鋪」行政管理系統、軍事屯墾的出現及南北經濟交流的加強,推動了城市形成的歷程。
金元時期北京的定都,為天津城市的勃興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金王朝在此設「直沽寨」,奠定了天津城市發展的基礎。至今,「直沽」二字仍被廣泛地用為天津的代名詞。元朝時,大都的軍需民食,繁榮富庶,「無不仰給於江南」,因而漕運發達。直沽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漕船轉運樞紐和漕糧儲備基地,城市的載體功能亦隨之不斷加強。
為保障漕運暢通,元政府曾先後在天津建起兩座天妃宮,其中以海河三岔口處的天妃宮最為繁盛,促使了三岔河口一帶,特別是宮南、宮北大街的空前繁榮。元朝國子監祭酒張翥在《代祀天妃廟次直沽作》詩文中記載了當時糧船集中在三岔河口的盛況和祭祀活動的情景:「曉日三岔口,連檣集萬艘。普天均雨露,大海靜波濤。入廟靈風肅,焚香瑞氣高。使臣三奠畢,喜氣滿宮袍。」由於天妃宮(後稱天後宮)建立的時間早於天津建城設衛,故又為後人留下了「先有天後宮,後有天津衛」的歷史佳話。
明清時期,天津的政治、經濟、文化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逐步成為中國北方最為繁榮的商業大都會。

閱讀全文

與天津歷史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