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必修2第一單元知識點

歷史必修2第一單元知識點

發布時間:2021-02-09 21:11:08

⑴ 求高中歷史必修2第一章的知識點。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第一課 發達的古代農業
中國古代農業發展
表現

生產工具
耕作方式、方法、技術與制度
農作物
水利灌溉
基本模式
原始農業
石刀、石斧、石犁
刀耕火種(經常遷徙)
水稻、粟

集體勞動
商周
耒耜和少量青銅農具
「耜耕」或「石器鋤耕」、懂開溝排水、除草培土、漚肥和治蟲等(走向定居)
粟、稻、黍、稷、麥、桑、麻等

春秋戰國
鐵農具,牛耕(開始使用和逐漸推廣階段)
鐵犁牛耕、壟作法

都江堰
個體勞動、小農經濟
兩漢
耦犁、犁壁,耬車(改進和普及階段)
代田法、一年一熟
引進棉花
漕渠、白渠、龍首渠
魏晉南北朝

北方耕耙耱技術、南方耕耙技術、進行輪作和綠肥種植

翻車
隋唐
曲轅犁(完善階段)
普遍育秧移栽

筒車
兩宋

江南稻麥輪作一年兩熟和一年三熟
引進占城稻
高轉筒車
明清

引進玉米和甘薯等
風力水車
根本原因
生產力的發展
基本特點
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主要是-----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農業生產技術主要是------精耕細作,技術先進
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鐵器牛耕
農業的起源----起源早,獨立發展,自成體系,世界領先(中國是世界農業的起源地之一,農業起源於距今一萬年左右)
土地制度的基本特點——地主土地所有制為主導的土地私有制
產業結構特點——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

形成條件 ①鐵犁牛耕技術的出現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形成時間:春秋戰國時期
①分散性和封閉性: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特點 ②先進性與落後性並存:精耕細作,技術先進,但無革命性突破
③脆弱性:規模小,易受天災、苛政和土地兼並的影響
①農民擁有一定的生產資料和能支配一部分勞動產品,具有生產積極性
②小農經濟規模小,促使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實行精耕細作
③小農經濟封建政府主要財源,統治者大都採取重農政策
④隨著農民戰爭爆發和王朝更替,部分田地回到農民手中,小農經濟又開始了一個新的輪回
①災荒瘟疫
②封建政府沉重賦稅、徭役
③社會的動盪與土地兼並
地位和影響:小農經濟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精耕細作使中國古代農業發達,這是兩千多年中國封建社會生存和發展的經濟基礎,是中國文明的萌發和發展的經濟基礎。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自然經濟始終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主導地位。自然經濟無法擴大再生產,它的牢固存在,嚴重地阻礙了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成為中國近代落後挨打的根源之一

⑵ 高中歷史必修2第一單元知識點

農業:原始社會:刀耕火種
村舍結構
黑陶、白陶
商周:青銅器(少)、木、石
井田制(西周最鼎盛):公田為貴族佔有;是村舍成員的份田,只有使用權
(二里頭到春秋末期),青銅時代,數量多,種類齊全,工藝精湛
手工亞由官府統一管理,工匠職業世襲
——優點:資金雄厚,規模經營,細密分工(直至明前期,最高水平)
——缺點:不計成本,缺乏競爭,採取強制
周朝:工商食官
春秋戰國:鐵農具佔主導地位 牛耕(春秋後期)鐵犁(戰國中後期)
芍陂、鄭國渠、都江堰(李冰父子修建,位於四川省)
自耕農出現:特點1、以家庭為單位經營農業
2、與家庭手工業相機和
3、狹小生產規模和簡單的性別分工,很難擴大再生產
井田制開始崩潰,
稅制改革(開始於齊)春秋前期:管仲「相地而衰證」
魯國:「初稅畝」
戰國:商鞅(秦)廢井田制「依軍工行田宅「
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農私有土地
租佃關系(戰國產生)
發明冶煉生鐵和鋼的技術
私營工商業,「四民」
私商取代官商成為主體
西漢:犁壁(西漢中期) 耬車
漢明帝任用王景治理黃河;坎兒井
土地買賣成為擴大地產的主要途徑 ——北魏:均田制抑制土地兼並
「或耕豪民之田,見稅什五」現象普遍
用煤做燃料冶鐵
絲綢遠銷歐洲,獲「絲國」之稱
東漢南北朝:青瓷、白瓷
唐:曲轅犁(標志中國傳統步犁基本定型)、筒車
緙絲技術
制瓷業成為獨立生產部門,白瓷成熟期(邢窯)
雇募工匠
絲綢之路繁榮
長安城:坊市制
宋:租佃關系成為僅次於自耕農形式的重要經營方式
土地出租定契約,地租以實物為主,分成租和定額租
北宋,用煤冶鐵普遍;南宋:用焦炭冶鐵,(明)流行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煤的國家
宋末元初,棉花向內地傳播
景德鎮成為瓷都地方特色官窯體系
最早紙幣,集鎮夜市,不受官府限制
元:黃道婆發明腳踏三點紡車,江蘇松江在元明時期成為棉紡織業中心
青花、釉里紅、彩瓷
廣泛流通紙幣
明:明後期,絲麻毛成為主要衣料
鬥彩
命中後葉,私營超過官營,佔主導地位,僱傭勞動關系
明清:商業市鎮興起,貨幣經濟佔主導,農產品進入市場,商幫(悔、晉、閩、寧紹)
清:琺琅彩、粉彩
排序: 耬車—耦犁—曲轅犁:翻車(三國)—筒車(唐)
四大經濟區:司馬遷更具漢代經濟分布特點
山東:最發達,重要糧食產地、山西、江南、龍門碣石以北(畜牧區)
從戰國到東漢,特點:多樣性,實力發展不平衡
人口遷移:第一次:兩晉之際;第二次:唐安史之亂;第三次:宋靖康之變
經濟中心南移:1、東漢南方不知牛耕,兩晉南朝,牛耕在南方普及
2、經孫吳、東晉、南朝開發,江南初步形成稻麥兼種,水陸互補的作物體系,產量大幅增加,
手工業和商業進步,出現建康等大城市
3、中唐後,南方超過北方,江西、湖南成為著名糧食基地,揚州成為全國經濟中心
4、宋都南遷後,中國古代經濟中心南移過程完成
重農抑商:特點:1.身份上貶低2.限制經營范圍3.重征商稅4.禁止對外貿易
過程:戰國時期:開始(與加強中央集權矛盾)
漢初。漢高祖嚴禁購置土地
中唐,松動,鼓勵海外貿易
明清:商品貨幣經濟空前活躍,不鼓勵
唐宋以來:官商分利

⑶ 歷史必修2第一單元知識結構圖

古代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1.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模式形成:手工業
商業
2.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
3.重農抑商
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海禁、閉關鎖國

⑷ 高中歷史必修2的知識點(要具體的)

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第一課)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1、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火耕)
(2)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的標志:鬆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
(3)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秋時期,小件鐵農具問世。牛耕是我國農用動力上的一次革命。戰國時,牛耕初步推廣。此後,鐵犁牛耕逐步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
(1)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精耕細作,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中國封建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
(第二課)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了解古代中國在冶金術、制瓷業、絲織業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利鼓風冶鐵。3.魏晉南北朝發明灌鋼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5.宋代江西的景德鎮,到元代發展為全國制瓷中心,明清時是全國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彩瓷;清代還發明了琺琅彩。7.明清時蘇州、杭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使用花樓機機構復雜精密。
(第三課)古代商業的發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發展
(1)西漢: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易的「市」與住宅區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市長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2)隋唐: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牆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3)宋朝: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營
2、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4)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著名商業中心
(5)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6)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現商幫。如,徽商、晉商(兩者相同之處:都從經營鹽業起家;商業活動都涉及金融領域(徽商經營典當業,晉商興辦票號);活動范圍都涉及國外,都積累起巨額財富)

(第四課)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了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極其影響
(1)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政策
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重農抑商」得以長久實行的根本原因:適應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需要。
其目的:維護自然經濟,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徵收,維護政治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積極作用: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明清重農抑商的表現:農本商末的思想,專賣制度,關卡重稅,歧視商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並未禁止官方對外貿易;清代是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兩者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3)清代一直實行的「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清代只開一處對外通商是在:廣州(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閉關鎖國的後果: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第二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第一課)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背景和興起的史實: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自然經濟逐漸解體。(2)受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3)洋務派對民辦企業起了誘導作用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地點是:東南沿海地區
2、代表企業: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
(第二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
●短暫春天(1)時間:一戰期間(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華民國,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b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c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3)主要行業:紡織業、麵粉業(4)著名實業家:張謇、周學熙、榮氏兄弟
(5)為什麼是「短暫」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卷土重來
●曲折發展(1)國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原因:為了鞏固統治,國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
原因:淪陷區:一些廠礦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以各種形式吞並
國統區:國民政府實施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統治,官僚階層壓榨民族企業牟取暴利
●萎縮(1)時間:抗戰勝利以後(解放戰爭期間或1945—1949)
(2)原因:a美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排擠了國貨(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b官僚資本大肆進行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c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不斷膨脹
二、理解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經濟上,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有利於社會進步;
2、政治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質和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來和中共的建立准備了階級條件;
3、思想上,不斷沖擊和動搖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走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第一課)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
2、了解八大的主要內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主要內容:(1)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2)當前的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掀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黨在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一次嚴重的失誤,造成1959—1961三年經濟困難。
(第二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歷史意義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主要內容:(1)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2)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實行撥亂反正。
(3)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4)實行改革開放
意義: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起點。(45頁下面)
(第三課)經濟體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農村:1、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廢除人民公社制度3、發展鄉鎮企業,為農民致富、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2、了解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環節是增加企業活力,把企業搞活。內容:(1)、管理體制上: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3)分配製度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4)、1992年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實行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的現代企業制度
作用:調動工人生產積極性,增加了企業活力,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使人民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第四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國對外開放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1)經濟特區的設立:1980年,深圳(第一個經濟特區)、珠海、汕頭、廈門;1988年,海南省。
(2)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灣地區
(4)經濟技術開發區:1988年
(5)1990年開發上海浦東,帶動長三角和長江流域經濟,成為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2、十四大的主要內容:1992年召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單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修築從唐山到胥各庄的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紀初在南京開辦第一個電話局,開通第一部市內電話電話。
3.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電訊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到2000年末,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的數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還用傳真機和互聯網發送文件。
報刊影視互聯網
概況1.19世紀中前期,外國人開始在中國辦報,《中國叢報》、《萬國公報》
2.1873年艾小梅在漢口主辦的《昭文新報》被認為是國人在中國境內創辦的報刊。
發展:
3.此後中國人自己辦的報刊越來越多,如戊戌變法時期的《事務報》,辛亥革命時期的《民報》,五四時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軍山》電影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的。
2.1931年,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拍攝成功,結束中國電影無聲的歷史。
3.蔡楚生導演、王人美主演《漁光曲》1935年獲得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4.1958年北京電視台實驗播出,標志著中國的誕生。
1.、、電視被稱為三大媒介。20世紀90年代以後媒介誕生了。它被稱為「第四媒介」。
2.互聯網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
3.互聯網的四大優勢:
(1)集三大媒介的優勢於一體。
(2)費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動,雙向傳受。
(4)可以更主動、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
■第五單元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第1課)開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開辟意義:(1)新航路的開辟,逐漸結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發生接觸與碰撞,開始了匯合交融,世界日益連成了一片整體。(2)貿易范圍空前擴大,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3)、世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開始了殖民擴張。
(5)、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新航路的開辟(結合課本82頁新航路開辟圖記憶)
時間航海家支持的王室開辟的航路意義
1487年迪亞士葡萄牙王室
歐洲到非洲到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開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進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哥倫布西班牙王室歐洲到美洲發現美洲新大陸
(第2課)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1、列舉荷蘭、英國野蠻掠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1)上馬車夫——荷蘭:
背景:優越的地理環境和經商傳統、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地區之一、政治上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獲得獨立。
地區基本情況
亞洲在印度建立殖民據點、奪得馬六甲和錫蘭,侵入印尼一帶,一度占據中國台灣
非洲從葡萄牙手中奪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建立新尼德蘭殖民地
(2)「日不落帝國」——英國
戰爭結果備注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西班牙失敗,西喪失海上實力的喪失和英國開始確立海上霸權
三次英荷戰爭英國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殖民地,荷蘭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權由英國頒布的《航海條例》引起
英法七年戰爭英國奪取了大片法國的殖民地,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2、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與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擴張與掠奪
歐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張是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掠奪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也給亞、非、拉美等殖民地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打斷了它們正常的歷史進程,使它們發展緩慢、貧窮落後,造成這些地區的長期落後。
(第3課)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
(1)、工業革命的開始——珍妮機的問世(英國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棉紡織業)
(2)、瓦特改良蒸汽機解決動力問題,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歐美資產階級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2)、工業革命在客觀上也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生產方式,促使世界面貌發生了變化
(3)、工業革命還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結構的變革,產生了兩個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4)、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時間:19世紀中後期)
3、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
電力的廣泛應用: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研製發電機成功;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汽車和飛機;
化工技術的發展;鋼鐵等傳統工業的進步。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壟斷組織的出現(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建立。(19世紀末20世紀初)
5、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在交通領域: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火車、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汽車和飛機
在社會結構: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兩個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壟斷組織。
在世界市場: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6、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
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殖民擴張:世界市場拓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第六單元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第一課)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
1、發生經濟危機的原因:(1)貧富差距擴大(2)股票投機活動(3)分期付款方式的隱患(4)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點:(1)范圍廣(2)時間長(3)破壞性大
3、影響:(1)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美國、法國社會動亂;德國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勢動盪不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危機反而惡化
(第二課)羅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經濟危機爆發後,總統胡佛採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經濟危機非但沒有克服,反而更加惡化。1932年羅斯福在大選中獲勝,1933年上任後實行新政。
2、羅斯福新政的起止時間:1933——1939
3、新政的內容:(1)整頓銀行與金融業(2)調整農業政策(3)復興工業:藍鷹行動(4)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
4、羅斯福新政的意義:(1)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2)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法西斯勢力、避免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3)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政府的權力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4)※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對以後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5、政的實質: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觸動資本主義制度
6、特點:指導思想方面:放棄自由放任思想,轉向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內容方面:國家加強對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預;影響方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誕生。
(第三課)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了解二戰後美國、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1、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表現:
戰後二十年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政策有:大力拓展世界市場;應用先進的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延續並發展社會福利政策。
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滯漲」。
80年代,里根上台後,減少政府開支,緊縮通貨,削減稅收,建設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使美國經濟復甦。
90年代柯林頓倡導介於自由放任與國家干預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對經濟進行改革,經濟持續增長,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
2、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表現:
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經濟進入持續高速發展時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殘余勢力,社會秩序比較穩定,同時實行非軍事化,集中國家有限的財力、物力發展經濟:(2)政府採取市場經濟、國家調控、社會保障三者相結合的經濟政策,注意發展科技和教育;(3)美國的扶持政策,通過馬歇爾計劃對德國提供大量援助。60年代,德國經濟超過英、法,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國家。
■第七單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1、了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內容:
2、了解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與作用:
3、認識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必要性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1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國人大《關於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標志蘇俄開始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新經濟政策(1921--1928)
背景十月革命後進入國內戰爭、外國武裝干涉、物質匱乏國內戰爭結束後,戰時共產主義弊端日益顯現,領導人卻希望藉此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引起人民不滿。國內隱藏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喀琅施塔得兵變)
農業實施余糧收集制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核心內容)

工業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允許部分企業由私人或外國資本家經營;擴大地方和企業的自主權
貿易取消自由貿易改變國家壟斷,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
分配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國家配給制,實物分配製廢除實物分配製,實行按勞分配
結果使蘇維埃取得了國內戰爭(1918--1920)的勝利,鞏固了蘇維埃;但它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促進經濟迅速恢復,起到鞏固工農聯盟、穩定政治形勢的作用,使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基本恢復。它是一條適合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但因後來的領導人對其認識不足而被過早的終止。
新政策的特點:(1)公有制為主導的前提下,允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2)允許商品經濟的發展,利用商品貨幣關系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經濟方面的主要表現
政治方面:(1)高度集權,破壞民主集中制;(2)幹部職務終身制,對幹部沒有形成必要的監督;(3)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
經濟方面:(1)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影響國民經濟平衡和持續發展;(2)實施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價值規律作用(3)阻礙勞動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4)犧牲廣大農民利益,挫傷他們生產積極性,造成蘇聯農業生產的長期停滯不前。
5、了解赫魯曉夫改革的主要內容(120頁,):
農業:取消農產品義務交售制,實行收購制,提高收購價格,增加農民收入;撤消全國的機器拖拉機站,把所有的農業機械賣給集體農庄;大規模開墾荒地,提出種植玉米,提高糧食產量。
工業:改革工業管理體制,將中央一部分權利下放到地方,擴大地方和企業的許可權;精簡機構;大量壓縮國民經濟計劃指標。
政治: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平反冤假錯案。
6、了解戈爾巴喬夫改革的主要內容與後果
戈爾巴喬夫改革經濟改革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這實際承認了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調整所有制結構,允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沒有迅速取得預期成果
政治改革(1)改變指導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
(2)改變共產黨領導地位:1990年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從憲法刪去關於共產黨領導地位的條文;蘇共「二十八大」宣布蘇聯實行議會制、總統制、多黨制,並放棄黨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壟斷」,實行政治和意識形態多元化。
逐漸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脫離了蘇聯國情。最終導致改革失敗,蘇聯解體。
(1).蘇聯解體的標志:1991年阿拉木圖協議
(2).蘇聯(1922—1991)解體的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體制上的弊端和錯誤政策長期得不到糾正,沒有從實際出發,建設符合蘇聯國情的社會主義;
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錯誤方針
外部原因:西方敵對勢力長期的「和平演變」戰略
(3).蘇聯解體給我們的啟示:
A.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進行社會主義改革,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社會主義制度要通過不斷的改革來逐步自我完善。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的特點;
B.社會主義建設要遵循客觀發展規律,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走符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第八單元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一課)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了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了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布雷頓森林協定》。
(2)、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成立。它們都是國際金融機構,美國從中取得了決定性的控制權。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建立起來,即「布雷頓森林體系」。
(3)、《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
(4)、「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作用:
積極:使國際貨幣金融關系有了同意的標准和基礎;擴大了世界貿易;擴大了世界購買力;有利於世界貿易的發展和國際資本的流動
消極: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
2、《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
1947年簽定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立、《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構成了調整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第二課)當今世界的經濟區域集團化
1、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三大區域集團是: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2、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
3、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問世。
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的經濟集團。
5、1989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漢城宣言》正式確定該組織的宗旨和目標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茂物通過《茂物宣言》,提出了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時間表。
1995年通過了《執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動議程》,使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目標有了保障。
6、1991年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

(第三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
了解世界貿易組織由來和發展;
理解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經過;
認識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
1、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它標志著規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建立起來。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把多邊貿易組織改名為世貿組織。
2、世貿組織的目的是: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3、世貿組織的作用:(1)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2)促使成員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繁榮(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國際經貿關系中的強權政治
4、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影響:
機遇:(1)有利於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2)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世界競爭(3)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有利於直接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維護合法權益
(5)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挑戰: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5、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經濟聯系逐漸增多
(2)工業革命後,世界經濟朝著全球化方向發展
(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真正進入全球化時代
6、經濟全球化的本質: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7、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對於發達國家:最大受益者
對於發展中國家:
機遇:有利於吸收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
挑戰: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人民版歷史必修三復習提綱(文科)

⑸ 高一歷史必修2的必考知識點

你就看課本前面的目錄吧!分的專題,已經很詳細了。主要就是經濟專。
1.中國古代的經濟政策屬。
2.新航路的開辟以及世界市場的形成等。
3.近現代中國的經濟發展。主要有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然後是改革開放等。
4.蘇聯的新經濟政策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體制,然後是美國的羅斯福新政以及戰後的福利制度。
5.就是經濟全球化。
就這么點。其他就是你要細分知識點而已。主要要將其中的幾個專題串聯起來。

⑹ 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第一課)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1、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火耕)
(2)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的標志:鬆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
(3)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秋時期,小件鐵農具問世。牛耕是我國農用動力上的一次革命。戰國時,牛耕初步推廣。此後,鐵犁牛耕逐步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
(1)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精耕細作,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中國封建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
(第二課)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了解古代中國在冶金術、制瓷業、絲織業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利鼓風冶鐵。3.魏晉南北朝發明灌鋼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5.宋代江西的景德鎮,到元代發展為全國制瓷中心,明清時是全國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彩瓷;清代還發明了琺琅彩。7.明清時蘇州、杭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使用花樓機機構復雜精密。
(第三課)古代商業的發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發展
(1)西漢: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易的「市」與住宅區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市長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2)隋唐: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牆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3)宋朝: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營
2、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4)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著名商業中心
(5)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6)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現商幫。如,徽商、晉商(兩者相同之處:都從經營鹽業起家;商業活動都涉及金融領域(徽商經營典當業,晉商興辦票號);活動范圍都涉及國外,都積累起巨額財富)

(第四課)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了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極其影響
(1)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政策
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重農抑商」得以長久實行的根本原因:適應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需要。
其目的:維護自然經濟,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徵收,維護政治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積極作用: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明清重農抑商的表現:農本商末的思想,專賣制度,關卡重稅,歧視商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並未禁止官方對外貿易;清代是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兩者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3)清代一直實行的「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清代只開一處對外通商是在:廣州(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閉關鎖國的後果: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第二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第一課)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背景和興起的史實: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自然經濟逐漸解體。(2)受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3)洋務派對民辦企業起了誘導作用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地點是:東南沿海地區
2、代表企業: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
(第二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
●短暫春天(1)時間:一戰期間(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華民國,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b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c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3)主要行業:紡織業、麵粉業(4)著名實業家:張謇、周學熙、榮氏兄弟
(5)為什麼是「短暫」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卷土重來
●曲折發展(1)國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原因:為了鞏固統治,國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
原因:淪陷區:一些廠礦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以各種形式吞並
國統區:國民政府實施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統治,官僚階層壓榨民族企業牟取暴利
●萎縮(1)時間:抗戰勝利以後(解放戰爭期間或1945—1949)
(2)原因:a美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排擠了國貨(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b官僚資本大肆進行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c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不斷膨脹
二、理解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經濟上,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有利於社會進步;
2、政治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質和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來和中共的建立准備了階級條件;
3、思想上,不斷沖擊和動搖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走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第一課)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
2、了解八大的主要內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主要內容:(1)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2)當前的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掀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黨在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一次嚴重的失誤,造成1959—1961三年經濟困難。
(第二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歷史意義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主要內容:(1)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2)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實行撥亂反正。
(3)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4)實行改革開放
意義: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起點。(45頁下面)
(第三課)經濟體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農村:1、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廢除人民公社制度3、發展鄉鎮企業,為農民致富、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2、了解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環節是增加企業活力,把企業搞活。內容:(1)、管理體制上: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3)分配製度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4)、1992年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實行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的現代企業制度
作用:調動工人生產積極性,增加了企業活力,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使人民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第四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國對外開放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1)經濟特區的設立:1980年,深圳(第一個經濟特區)、珠海、汕頭、廈門;1988年,海南省。
(2)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灣地區
(4)經濟技術開發區:1988年
(5)1990年開發上海浦東,帶動長三角和長江流域經濟,成為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2、十四大的主要內容:1992年召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單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修築從唐山到胥各庄的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紀初在南京開辦第一個電話局,開通第一部市內電話電話。
3.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電訊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到2000年末,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的數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還用傳真機和互聯網發送文件。
報刊 影視 互聯網
概況 1.19世紀中前期,外國人開始在中國辦報,《中國叢報》、《萬國公報》
2.1873年艾小梅在漢口主辦的《昭文新報》被認為是國人在中國境內創辦的報刊。
發展:
3.此後中國人自己辦的報刊越來越多,如戊戌變法時期的《事務報》,辛亥革命時期的《民報》,五四時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軍山》電影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的。
2.1931年,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拍攝成功,結束中國電影無聲的歷史。
3.蔡楚生導演、王人美主演《漁光曲》1935年獲得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4.1958年北京電視台實驗播出,標志著中國的誕生。
1.、、電視被稱為三大媒介。20世紀90年代以後媒介誕生了。它被稱為「第四媒介」。
2.互聯網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
3.互聯網的四大優勢:
(1)集三大媒介的優勢於一體。
(2)費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動,雙向傳受。
(4)可以更主動、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
■第五單元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第1課)開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開辟意義:(1)新航路的開辟,逐漸結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發生接觸與碰撞,開始了匯合交融,世界日益連成了一片整體。(2)貿易范圍空前擴大,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3)、世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開始了殖民擴張。
(5)、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新航路的開辟(結合課本82頁新航路開辟圖記憶)
時間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開辟的航路 意義
1487年 迪亞士 葡萄牙王室
歐洲到非洲 到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開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進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倫布 西班牙王室 歐洲到美洲 發現美洲新大陸

(第2課)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1、列舉荷蘭、英國野蠻掠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1)上馬車夫——荷蘭:
背景:優越的地理環境和經商傳統、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地區之一、政治上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獲得獨立。
地區 基本情況
亞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據點、奪得馬六甲和錫蘭,侵入印尼一帶,一度占據中國台灣
非洲 從葡萄牙手中奪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蘭殖民地

(2)「日不落帝國」——英國
戰爭 結果 備注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西班牙失敗,西喪失海上實力的喪失和英國開始確立海上霸權
三次英荷戰爭 英國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殖民地,荷蘭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權 由英國頒布的《航海條例》引起
英法七年戰爭 英國奪取了大片法國的殖民地,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2、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與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擴張與掠奪
歐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張是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掠奪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也給亞、非、拉美等殖民地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打斷了它們正常的歷史進程,使它們發展緩慢、貧窮落後,造成這些地區的長期落後。

(第3課)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
(1)、工業革命的開始——珍妮機的問世(英國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棉紡織業)
(2)、瓦特改良蒸汽機解決動力問題,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歐美資產階級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2)、工業革命在客觀上也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生產方式,促使世界面貌發生了變化
(3)、工業革命還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結構的變革,產生了兩個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4)、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時間:19世紀中後期)
3、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
電力的廣泛應用: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研製發電機成功;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汽車和飛機;
化工技術的發展;鋼鐵等傳統工業的進步。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壟斷組織的出現(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建立。(19世紀末20世紀初)
5、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在交通領域: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火車、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汽車和飛機
在社會結構: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兩個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壟斷組織。
在世界市場: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6、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
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殖民擴張:世界市場拓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第六單元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第一課)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
1、發生經濟危機的原因:(1)貧富差距擴大(2)股票投機活動(3)分期付款方式的隱患(4)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點:(1)范圍廣(2)時間長(3)破壞性大
3、影響:(1)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美國、法國社會動亂;德國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勢動盪不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危機反而惡化
(第二課)羅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經濟危機爆發後,總統胡佛採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經濟危機非但沒有克服,反而更加惡化。1932年羅斯福在大選中獲勝,1933年上任後實行新政。
2、羅斯福新政的起止時間:1933——1939
3、新政的內容:(1)整頓銀行與金融業(2)調整農業政策(3)復興工業:藍鷹行動(4)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
4、羅斯福新政的意義:(1)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2)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法西斯勢力、避免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3)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政府的權力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4)※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對以後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5、政的實質: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觸動資本主義制度
6、特點:指導思想方面:放棄自由放任思想,轉向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內容方面:國家加強對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預;影響方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誕生。
(第三課)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了解二戰後美國、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1、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表現:
戰後二十年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政策有:大力拓展世界市場;應用先進的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延續並發展社會福利政策。
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滯漲」。
80年代,里根上台後,減少政府開支,緊縮通貨,削減稅收,建設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使美國經濟復甦。
90年代柯林頓倡導介於自由放任與國家干預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對經濟進行改革,經濟持續增長,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
2、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表現:
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經濟進入持續高速發展時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殘余勢力,社會秩序比較穩定,同時實行非軍事化,集中國家有限的財力、物力發展經濟:(2)政府採取市場經濟、國家調控、社會保障三者相結合的經濟政策,注意發展科技和教育;(3)美國的扶持政策,通過馬歇爾計劃對德國提供大量援助。60年代,德國經濟超過英、法,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國家。

■第七單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1、了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內容:
2、了解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與作用:
3、認識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必要性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國人大《關於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標志蘇俄開始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 新經濟政策(1921--1928)
背景 十月革命後進入國內戰爭、外國武裝干涉、物質匱乏 國內戰爭結束後,戰時共產主義弊端日益顯現,領導人卻希望藉此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引起人民不滿。國內隱藏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喀琅施塔得兵變)

農業 實施余糧收集制 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核心內容)

工業 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 允許部分企業由私人或外國資本家經營;擴大地方和企業的自主權

貿易 取消自由貿易 改變國家壟斷,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

分配 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國家配給制,實物分配製 廢除實物分配製,實行按勞分配

結果 使蘇維埃取得了國內戰爭(1918--1920)的勝利,鞏固了蘇維埃;但它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促進經濟迅速恢復,起到鞏固工農聯盟、穩定政治形勢的作用,使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基本恢復。它是一條適合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但因後來的領導人對其認識不足而被過早的終止。

新政策的特點:(1)公有制為主導的前提下,允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2)允許商品經濟的發展,利用商品貨幣關系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經濟方面的主要表現

政治方面:(1)高度集權,破壞民主集中制;(2)幹部職務終身制,對幹部沒有形成必要的監督;(3)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
經濟方面:(1)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影響國民經濟平衡和持續發展;(2)實施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價值規律作用(3)阻礙勞動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4)犧牲廣大農民利益,挫傷他們生產積極性,造成蘇聯農業生產的長期停滯不前。
5、了解赫魯曉夫改革的主要內容(120頁,):
農業:取消農產品義務交售制,實行收購制,提高收購價格,增加農民收入;撤消全國的機器拖拉機站,把所有的農業機械賣給集體農庄;大規模開墾荒地,提出種植玉米,提高糧食產量。
工業:改革工業管理體制,將中央一部分權利下放到地方,擴大地方和企業的許可權;精簡機構;大量壓縮國民經濟計劃指標。
政治: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平反冤假錯案。

6、了解戈爾巴喬夫改革的主要內容與後果
戈爾巴喬夫改革 經濟改革 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這實際承認了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調整所有制結構,允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 沒有迅速取得預期成果
政治改革 (1)改變指導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
(2)改變共產黨領導地位:1990年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從憲法刪去關於共產黨領導地位的條文;蘇共「二十八大」宣布蘇聯實行議會制、總統制、多黨制,並放棄黨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壟斷」,實行政治和意識形態多元化。
逐漸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脫離了蘇聯國情。最終導致改革失敗,蘇聯解體。
(1).蘇聯解體的標志:1991年阿拉木圖協議
(2).蘇聯(1922—1991)解體的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體制上的弊端和錯誤政策長期得不到糾正,沒有從實際出發,建設符合蘇聯國情的社會主義;
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錯誤方針
外部原因:西方敵對勢力長期的「和平演變」戰略
(3).蘇聯解體給我們的啟示:
A.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進行社會主義改革,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社會主義制度要通過不斷的改革來逐步自我完善。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的特點;
B.社會主義建設要遵循客觀發展規律,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走符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第八單元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一課)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了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了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布雷頓森林協定》。
(2)、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成立。它們都是國際金融機構,美國從中取得了決定性的控制權。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建立起來,即「布雷頓森林體系」。
(3)、《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
(4)、「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作用:
積極:使國際貨幣金融關系有了同意的標准和基礎;擴大了世界貿易;擴大了世界購買力;有利於世界貿易的發展和國際資本的流動
消極: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
2、《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
1947年簽定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立、《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構成了調整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第二課)當今世界的經濟區域集團化
1、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三大區域集團是: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2、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
3、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問世。
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的經濟集團。
5、1989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漢城宣言》正式確定該組織的宗旨和目標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茂物通過《茂物宣言》,提出了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時間表。
1995年通過了《執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動議程》,使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目標有了保障。
6、1991年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

(第三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
了解世界貿易組織由來和發展;
理解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經過;
認識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
1、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它標志著規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建立起來。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把多邊貿易組織改名為世貿組織。
2、世貿組織的目的是: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3、世貿組織的作用:(1)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2)促使成員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繁榮(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國際經貿關系中的強權政治
4、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影響:
機遇:(1)有利於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2)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世界競爭(3)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有利於直接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維護合法權益
(5)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挑戰: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5、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經濟聯系逐漸增多
(2)工業革命後,世界經濟朝著全球化方向發展
(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真正進入全球化時代
6、經濟全球化的本質: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7、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對於發達國家:最大受益者
對於發展中國家:
機遇:有利於吸收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
挑戰: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

⑺ 高一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

高一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1、耕作方式——鐵犁牛耕
①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
②漢以後,鐵犁牛耕成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時期,曲轅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農經濟
①形成時間:春秋戰國
②形成原因:a、鐵犁牛耕的出現,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③特點:a、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b、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④地位:在古代中國經濟中始終佔主導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
②奴隸社會(夏商周)——「井田制」(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度)
③封建社會——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魯國「初稅畝」,實際承認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戰國,秦國商鞅變法,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農業政策
(1)重農抑商
①開始:戰國商鞅變法
②評價
a、保護農業生產,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b、封建社會後期,抑制了工商業的正常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
(2)抑制土地兼並
①均田制(北魏—唐) ②「魚鱗圖冊」(明朝,確定土地所有權和徵收賦稅的依據)
▲古代手工業
分類 特點 地位 成就
官營手工業 ①由政府直接經營,集中大作坊
②產品不計成本,不流通,供皇帝使用 在明中期以前,在手工業中一直佔主導地位 冶鐵:東漢的水排;南北朝的灌鋼法;
制瓷
絲織:明清時進入鼎盛時期;
民間手工業 ①由民間私人經營
②產品供民間消費 明中葉以後,超過官營手工業,佔主導地位 明中後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家庭手工業 產品用來交納賦稅和家庭消費 農戶的副業
▲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①時間:明朝中後期,江南一些民營手工業中;
②原因: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③標志:「機戶出資,機工出力,計日取值」
④本質特徵:資本主義性質的僱傭關系;
▲古代商業(商品經濟)
時期 發展狀況 表現
春秋戰國 商業繁榮 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
秦漢 發展艱難 開始重農抑商
隋唐 商業發展 農村集市貿易發展; 櫃坊、飛錢問世; 「揚一益二」; 外貿港口廣州
兩宋 空前繁榮 交子;商稅成為主要財源;市的發展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出現商業名鎮;話本、詞的盛行;《清明上河圖》
元 商業繁榮 國際商業大都會:大都; 天下第一大港:泉州
明清 城鎮商業繁榮 農副產品大量成為商品;長途販運貿易;著名商幫:晉商、徽商
▲海禁、閉關鎖國政策
①時間:明清時期
②原因:a、明初為防患倭寇;b、清初為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c、清政府認為無需同外國進行貿易;
③評價
a、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b、隔絕了中國與外界的聯系,使中國落後於世界潮流
第二單元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形成和發展歷程
1、新航路開辟——雛形開始出現
①根本原因: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②過程
③影響
A、對世界
a、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b、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
B、對歐洲
a、引發商業革命,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b、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早期的殖民擴張——進一步擴張
3、第一次工業革命——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業革命——最終確立

時間 特點 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 交通工具的革新
第一次工業革命 18c60d-19c中期 手工工場工匠技術積累 工廠 火車、輪船
第二次工業革命 19c中後期-19c末20c初 科學理論與技術相結合 壟斷組織 汽車、飛機
▲形成途徑——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和擴張

第三單元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①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②表現
a、自然經濟逐漸解體 b、近代企業的誕生(洋務運動)c、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 19c60、70d)
▲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③發展歷程(見以前的講義)
④特點
a、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b、地區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於東南沿海地區;
c、行業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輕工業,始終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
⑤阻礙因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決定民族資本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必然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⑥啟示:a、實業救國的道路行不通 b、民族獨立是國家富強的前提;
第四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過渡時期(1949—1956, 發展生產力與改革生產關系並舉)
①國民經濟的恢復(1949—1952)
②三大改造(1953—1956)
a、內容: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私有制——公有制
b、意義: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正式進入社會主義;
③一五計劃(1953—1957): 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十年探索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
①中共八大1956:對主要矛盾、主要任務的正確分析;
②八大二次會議1958: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③大躍進1958: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
④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超越了生產力發展水平;
⑤八字方針1961
a、背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引起嚴重的經濟困難
b、內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c、意義: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文革時期(1966—1976)
1971年、1975年周恩來、鄧小平對國民經濟進行整頓,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改革開放時期(1978—今)
1、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2、經濟體制改革
①內容:
a、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 四川、安徽)
b、城市:國企改革,增強企業活力1984
②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a、1992年初,鄧小平「南方談話」,提出要搞好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b、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d、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3、對外開放
a、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內地
b、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
▲改革開放的階段
①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實行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
②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標志;
③上海浦東的開發和開放成為中國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第五單元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原因
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②新中國的成立 ③改革開放
▲表現(見以前的講義)
①物質生活 a、衣食住行 b、交通、通訊工具 c、大眾傳媒——四大媒介
②社會習俗
a、辛亥革命,改變封建陋習(如廢止纏足、剪辮易服、互稱同志、握手等)
b、改革開放,出現新的生活時尚(環保、講究衛生、旅遊等)
第六單元 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年——1933年)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矛盾加劇;
2、表現: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破產、農產品價格猛跌、失業人數激增
3、特點:①波及范圍廣②持續時間長③破壞特別大
4、影響
①加劇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②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③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羅斯福新政
1、背景
2、內容
(1)金融
①令銀行暫時休業整頓,逐步恢復銀行信用;②放棄金本位制,實行美元貶值,刺激出口;
③擴大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權力;④管制證券業
(2)工業
①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將生產的各個環節置於國家監督之下;
②調整企業關系和勞資關系;
(3)農業
①成立農業調整署,用行政手段調整農業政策;
②為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調整農產品結構,提高並穩定農產品價格;
(4)社會福利
①建立聯邦救濟署,發放緊急救濟金;②加強社會保障措施,為弱勢群體提供社會保障;
③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就業,刺激消費;
(5)社會立法
①《全國勞工關系法》,使工人有權組織工會;②成立全國勞工關系委員會,保障工人的基本權利;
③「社會保險法」
3、實質:
不促動資本主義制度的情況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干預;
4、特色:採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應對危機,其應對措施基本以立法的形式出現;
5、影響
(1)對美國
①使美國經濟逐漸走出低谷;②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使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2)對世界
①開創國家干預經濟的發展模式;②資本主義告別「自由放任」政策的時代,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①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最主要)②建立「福利國家」③第三產業的興起④新經濟的出現
▲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時期 背景 措施 結果
二戰結束—20c70d初 戰後經濟殘破,欲恢復經濟 國家干預經濟 經濟快速發展,「黃金時期」
20c70d初 出現「滯漲」現象 減少國家干預 20c80d經濟恢復和發展
第七單元 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兩個政策、一種模式、三次改革)
▲「戰時共產主義」(1918—1920)
1、背景 ①國內外敵對勢力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 ②糧食嚴重缺乏,經濟極端困難;
2、目的:為了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支持國內戰爭;
3、主要內容
①農業:實行余糧收集制;②工業:大中小企業全面國有化;
③商業:取消自由貿易; ④分配:實行義務勞動制和實物配給制;
4、評價
①積極: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保障了蘇維埃政權在軍事上的勝利;
②消極: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不利於生產的發展,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是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新經濟政策(1921—1924)
1、背景
(1)連年戰爭使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2)「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繼續實施,引發了經濟和政治危機;(必要性)
2、內容
①農業:以農業稅代替余糧收集制;②工業:解除中小企業的國有化,允許私人開辦小企業;
③商業:允許自由貿易,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④分配:廢除實物分配製,實行按勞分配;
3、作用
(1)滿足了廣大農民和個人的經濟要求,調動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2)鞏固了工農聯盟,穩定了社會秩序,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3)探索了一條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斯大林模式」
1、表現
①優先發展重工業,資金來源於農業和輕工業;(工業) ②推行農業集體化運動;(農業)
2、特點
①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以行政指令取代市場調節)
②相對獨立於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外;
3、評價
(1)成就
①兩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使蘇聯成為工業強國;
②蘇聯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為後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2)弊端
①片面發展重工業,導致農業與輕工業的長期落後,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②向農民索取太多,嚴重壓抑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
▲赫魯曉夫改革(1953-1964)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重點 結果 失敗原因
赫魯曉夫改革 農業 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未能從根本上突破這一模式
勃列日涅夫改革 工業(軍事工業)
▲戈爾巴喬夫改革(1985-1991)
1、背景
20世紀80年代中期,社會動盪、經濟停滯,人民生活水平持續下降的危機局面;
2、經濟改革(重點):
①內容: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實際上承認了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
②結果:沒有取得成效
③存在問題:a、缺少宏觀調控決策和相應的配套措施;b、繼續優先發展重工業;
3、政治改革:
①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經濟改革陷入困境 ②結果:背離了馬克思主義,局勢失控,蘇聯解體
▲蘇聯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二戰後西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改革開放的異同
相同點:
①原因:國內經濟遭到破壞,人民生活困難;
②手段:
a、在堅持原有社會制度的前提下,運用國家權力對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b、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相結合;
③結果: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政權得到鞏固,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不同點:本質區別在與它們所要維護的社會制度不同;
第八單元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構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1945
世界貨幣體系 (短期貸款,解決國際收支困難)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布雷頓森林體系) 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放銀行) 1945 三大支柱
(長期貸款、技術援助)
世界貿易體系-《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47
(旨在消除關稅壁壘,實現貿易自由化)
2、意義:是世界經濟朝著體系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的反映;
▲布雷頓森林體系(世界貨幣體系)
1、背景
①二戰後西歐國家的普遍衰落;
②美國的經濟實力空前膨脹,成為最大的債權國;企圖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2、基本特徵
①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 ②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
3、影響
①有利於維持戰後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積極)
②美國掌握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命脈,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中的特權和支配地位;(消極)
▲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
1、歐盟(1993年,經濟政治一體化組織,合作化程度最高)
①背景
a、西歐國家有著相似的文化傳統;
b、近代歐洲國家沖突和戰爭不斷,激起了歐洲人對歐洲統一的強烈願望;
c、二戰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使歐洲人認識到國家聯合的重要性,開始了經濟一體化的探索;
②建立過程
a、1951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
b、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c、1967年,三機構合並,成立了歐共體;
d、1992年,《歐洲聯盟條約》,目標是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
e、1993年,歐盟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
f、1999年,歐元問世(英國除外)
③意義
a、符合歐洲各國和整個歐洲利益,有力地促進了歐洲經濟政治的發展,提升了歐洲在國際上的經濟和政治地位;
b、對歐洲其它地區的經濟聯合起到了示範作用,增強了世界經濟的多極化趨勢,促進了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2、北美自由貿易區(1994年,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合作的典範,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實現優勢互補)
3、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1989年,地跨四大洲,成員國之間存在文化和歷史差異,影響其發展,中國1991年加入)
▲經濟區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現實表現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1、經濟向全球化發展
(1)歷程
①新航路的開辟開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聯系開始增多;
②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世界市場迅速擴大;
③二戰以來,世界各國各地區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④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向全球化發展的趨勢進一步加強;
20c90d全球化趨勢的推動力:
a、資本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原動力)b、新科技革命的推動(根本)c、現代通訊、交通工具(技術條件)
d、兩極格局的瓦解e、各國普遍推行市場經濟體制f、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的推動
(2)評價
①本質: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②影響
a、它是一把雙刃劍,既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b、發達國家成為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c、對發展中國家處於劣勢和被動地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機遇:有利於吸引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
挑戰:國家主權、經濟安全、生存環境面臨空前的挑戰;
策略:保持清醒的頭腦,制定合理對策;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謀求發展;
2、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WTO)1995年
(1)背景:關稅總協定在解決爭端時缺乏法律性的強制措施;
(2)成立
①目的:為了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 ②成立:1995年1月1日
(3)作用
①規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開始建立起來;②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③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3、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1年)
(1)過程:①1986年,提出「復關」; ②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中國加入WTO的影響
①積極作用
a、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 b、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有利於建立完整的世界貿易體系;
②消極影響:市場開放、關稅減讓,使農業、汽車等行業受到沖擊;
▲中國迎合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舉措: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WTO

⑻ 求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的知識點總結,感覺這一單元的知識點很碎。

原始社會:
(1)農業:①農業起源:大約一萬年前,農耕經濟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出現並在各自的擴展、傳播中相互交融。
②生產工具:主要使用石斧、石鏟、木耒、骨耜、石鐮等簡單勞動工具
③耕作方式:刀耕火種是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之一。
④大禹治水的傳說,反映了上古時代先民為戰勝自然災害、發展生產而興修水利的艱苦歷程
⑤土地制度――土地公有制
(2)手工業:①上古時代,人們就已經學會養蠶繅絲
②陶器的發明是新石器時代手工業中最重要的發明,創造出聞名於世的彩陶、白陶、黑陶等
(3)商業:原始社會末期,隨著剩餘產品的出現、社會人工的發展,在氏族部落之間和氏族內部偶爾出現了以物易物的交換行為,產生了原始商業。
商周時期
(1)農業:①生產工具:耒耜仍是人們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製作材料還是木、石、骨、蚌等
②耕作方式――大規模簡單協作方式(千耦其耘)③土地制度――井田制(內容、特點)
(2)手工業:①商周時期青銅鑄造技藝已相當成熟,展示了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
②西周以後,絲織工藝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③西周時期,手工業由官府統一經營
(3)商業:①商朝――職業商人、最早的貨幣
②周朝――實行「工商食官」政策,將商人集中起來,為他們提供衣食,驅使他們為政府服務
③縣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設的市作為交易場所,縣治以下,禁止設市
④城市以政治和軍事職能為主。
春秋戰國
(1)農業:①生產工具――鐵農具逐漸取代過去的石制、骨制農具
②耕作方式――鐵犁牛耕(春秋後期,牛耕開始出現;戰國中後期鐵犁用於牛耕)
③經營方式――男耕女織
④春秋時期,井田制開始走向崩潰(公田拋荒、私田逐漸成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戰國時期,商 鞅在秦國大舉變法,從法律上廢除了井田制
⑤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鄭國渠 ⑥多種形式的土地私有制興起(三種形式)
(2)手工業①人們發明了冶煉生鐵和鋼的技術 ②私營的工商業勃然興起
(3)商業①私商逐漸取代官商成為商人的主體 ②形成許多商業都會
③商鞅變法時期 明確以農業為「本業」,商業為「末業」限制商人經營的范圍,重征商稅。
秦漢
(1)農業①西漢中期,人們發明犁壁
②牛耕得到廣泛推廣
③水利工程――漕渠、白渠、大規模治理黃河、具有地方特色的灌溉工程坎兒井
④漢代,土地買賣成為地主擴大地產的主要途徑⑤山東、山西長期居於全國經濟重心的地位
(2)手工業①漢代人們開始用煤做燃料用來冶鐵
②漢代絲綢遠銷歐洲,使中國獲得「絲國」的稱號
③東漢晚期成功燒出青瓷
(3)商業:漢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重租稅以困辱之」 ,並不禁商人購置土地
魏晉南北朝
(1)農業①曹魏馬鈞改進灌溉工具翻車
②485年,北魏頒布均田令,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保護自耕農經濟
③兩晉之際出現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一次高潮
④牛耕在南方已經相當普及,江南初步形成稻麥兼種、水陸互補的作物體系
(2)手工業:南北朝時期成功燒出白瓷
(3)商業
隋唐
(1)農業①長江下游出現曲轅犁,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傳統步犁的基本定型
②出現灌溉工具――筒車
③繼續推行均田制(內容雖有調整,但基本精神不變)
④安史之亂後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遷,大量湧入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南方逐漸超過北方
(2)手工業①絲織業中出現緙絲技藝
②唐代瓷窯遍布南北,制瓷業成為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
③唐宋時期,官營手工業內部的生產關系不得不加以調整,出現雇募工匠,這是生產關繫上的一大進步。
(3)商業①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人來往經商頻繁
②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空前繁榮
③中唐以來,重農抑商政策有了某種松動,朝廷對海外貿易的鼓勵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實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④實行整齊劃一的坊(住宅區)市(貿易區)制(坊市分開)
⑤廣州、泉州、明州、杭州、揚州、登州等城市繁盛一時
宋元
(1)農業①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並」兩極分化更為激烈
②兩宋之際——金滅北宋的靖康之變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遷高潮,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完成
(2)手工業①北宋時用煤冶鐵相當普遍,南宋時開始用焦炭冶鐵
②宋末元初,邊疆地區種植的棉花迅速向內地傳播,棉紡織業成為新興的部門③元代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捍、彈、紡、織之具」全面革新內地落後的棉紡織技術,使松江地區成為全國的棉紡織中心
④宋代景德鎮成為瓷都,全國出現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窯;元代開始進入彩瓷生產時間,出現青花和釉里紅
(3)商業①北宋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元代廣泛流通紙幣
②空間上――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分散於街巷,形成街市;城郭、鄉村也被允許設市貿易
③時間上――出現夜市、曉市 ④商業活動不再受官府的監控
⑤城市的經濟職能大大增強 ⑥對外貿易繁榮
明清
(1)農業①生產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基本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糧食產量提高
②廣泛植棉,民眾衣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明代後期,棉布取代絲麻成為廣大民眾的主要衣料)
③高產作物被引進和推廣 ④賦役制度成熟(明:一條鞭法;清:攤丁入畝)
⑤通過土地買賣廣占土地的現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進一步發展
⑥租佃關系進一步發展
(2)手工業①冶煉業中流行用焦炭
②明清時期創制出更豐富多彩的制瓷工藝,出現鬥彩、五彩瓷、粉彩和琺琅彩③明代中葉以後,私營的的工業超過官營占據主導,並在絲織業發達的南方地區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手工工場
(3)商業①商業市鎮興起
②貨幣經濟占據主導地位,白銀在流通中廣泛使用
③農產品大量進入市場
④區域性的商人群體實力雄厚,形成徽商、晉商、閩商、寧紹商人等大商幫
⑤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國家財政也從商業稅中得到很大補充,量統治者對商業發展並不採取鼓勵政策,還經常以各種方式對商人進行盤剝。

⑼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古代農業

1、耕作方式——鐵犁牛耕

①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

②漢以後,鐵犁牛耕成為主要的耕作方式;

③隋唐時期,曲轅犁,耕田工具的定型;

2、基本模式——小農經濟

①形成時間:春秋戰國

②形成原因:a、鐵犁牛耕的出現,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根本)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③特點:a、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b、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c、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④地位:在古代中國經濟中始終佔主導地位;

3、土地制度

①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

②奴隸社會(夏商周)——「井田制」(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度)

③封建社會——封建土地私有制

a、春秋,魯國「初稅畝」,實際承認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b、戰國,秦國商鞅變法,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農業政策

(1)重農抑商

①開始:戰國商鞅變法

②評價

a、保護農業生產,維護社會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b、封建社會後期,抑制了工商業的正常發展,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

(2)抑制土地兼並

①均田制(北魏—唐)②「魚鱗圖冊」(明朝,確定土地所有權和徵收賦稅的依據)

▲古代手工業

分類特點地位成就

官營手工業①由政府直接經營,集中大作坊

②產品不計成本,不流通,供皇帝使用在明中期以前,在手工業中一直佔主導地位冶鐵:東漢的水排;南北朝的灌鋼法;

制瓷

絲織:明清時進入鼎盛時期;

民間手工業①由民間私人經營

②產品供民間消費明中葉以後,超過官營手工業,佔主導地位明中後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家庭手工業產品用來交納賦稅和家庭消費農戶的副業

▲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①時間:明朝中後期,江南一些民營手工業中;

②原因: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③標志:「機戶出資,機工出力,計日取值」

④本質特徵:資本主義性質的僱傭關系;

▲古代商業(商品經濟)

時期發展狀況表現

春秋戰國商業繁榮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

秦漢發展艱難開始重農抑商

隋唐商業發展農村集市貿易發展;櫃坊、飛錢問世;「揚一益二」;外貿港口廣州

兩宋空前繁榮交子;商稅成為主要財源;市的發展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出現商業名鎮;話本、詞的盛行;《清明上河圖》

元商業繁榮國際商業大都會:大都;天下第一大港:泉州

明清城鎮商業繁榮農副產品大量成為商品;長途販運貿易;著名商幫:晉商、徽商

▲海禁、閉關鎖國政策

①時間:明清時期

②原因:a、明初為防患倭寇;b、清初為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c、清政府認為無需同外國進行貿易;

③評價

a、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b、隔絕了中國與外界的聯系,使中國落後於世界潮流

第三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①原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

②表現

a、自然經濟逐漸解體

b、近代企業的誕生(洋務運動)

c、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19c60、70d)

▲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③發展歷程(見以前的講義)

④特點

a、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

b、地區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於東南沿海地區;

c、行業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輕工業,始終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

⑤阻礙因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決定民族資本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必然受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⑥啟示:a、實業救國的道路行不通b、民族獨立是國家富強的前提;

第四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過渡時期(1949—1956, 發展生產力與改革生產關系並舉)

①國民經濟的恢復(1949—1952)

②三大改造(1953—1956)

a、內容: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私有制——公有制

b、意義: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系,正式進入社會主義;

③一五計劃(1953—1957):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十年探索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6—1966)

①中共八大1956:對主要矛盾、主要任務的正確分析;

②八大二次會議1958: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③大躍進1958:違背了客觀經濟規律;

④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超越了生產力發展水平;

⑤八字方針1961

a、背景: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引起嚴重的經濟困難

b、內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c、意義: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文革時期(1966—1976)

1971年、1975年周恩來、鄧小平對國民經濟進行整頓,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改革開放時期(1978—今)

1、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

2、經濟體制改革

①內容:

a、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78 四川、安徽)

b、城市:國企改革,增強企業活力1984

②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a、1992年初,鄧小平「南方談話」,提出要搞好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b、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1993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d、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3、對外開放

a、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開放區——內地

b、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

▲改革開放的階段

①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實行改革開放和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

②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的標志;

③上海浦東的開發和開放成為中國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第五單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原因

①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②新中國的成立③改革開放

▲表現(見以前的講義)

①物質生活a、衣食住行b、交通、通訊工具c、大眾傳媒——四大媒介

②社會習俗

a、辛亥革命,改變封建陋習(如廢止纏足、剪辮易服、互稱同志、握手等)

b、改革開放,出現新的生活時尚(環保、講究衛生、旅遊等)

第二單元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形成和發展歷程

1、新航路開辟——雛形開始出現

①根本原因: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②過程

③影響

A、對世界

a、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b、以西歐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

B、對歐洲

a、引發商業革命,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

b、加速了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早期的殖民擴張——進一步擴張

3、第一次工業革命——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業革命——最終確立

時間特點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交通工具的革新

第一次工業革命18c60d-19c中期手工工場工匠技術積累工廠火車、輪船

第二次工業革命19c中後期-19c末20c初科學理論與技術相結合壟斷組織汽車、飛機▲形成途徑——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和擴張

第六單元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調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年——1933年)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矛盾加劇;

2、表現:股市崩潰、銀行倒閉、企業破產、農產品價格猛跌、失業人數激增

3、特點:①波及范圍廣②持續時間長③破壞特別大

4、影響

①加劇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②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③加劇了資本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羅斯福新政

1、背景

2、內容

(1)金融

①令銀行暫時休業整頓,逐步恢復銀行信用;②放棄金本位制,實行美元貶值,刺激出口;

③擴大聯邦儲備委員會的權力;④管制證券業

(2)工業

①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將生產的各個環節置於國家監督之下;

②調整企業關系和勞資關系;

(3)農業

①成立農業調整署,用行政手段調整農業政策;

②為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調整農產品結構,提高並穩定農產品價格;

(4)社會福利

①建立聯邦救濟署,發放緊急救濟金;②加強社會保障措施,為弱勢群體提供社會保障;

③推行「以工代賑」,興辦公共工程,增加就業,刺激消費;

(5)社會立法

①《全國勞工關系法》,使工人有權組織工會;②成立全國勞工關系委員會,保障工人的基本權利;

③「社會保險法」

3、實質:

不促動資本主義制度的情況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干預;

4、特色:採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應對危機,其應對措施基本以立法的形式出現;

5、影響

(1)對美國

①使美國經濟逐漸走出低谷;②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使美國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2)對世界

①開創國家干預經濟的發展模式;②資本主義告別「自由放任」政策的時代,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

▲戰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①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最主要)②建立「福利國家」③第三產業的興起④新經濟的出現

▲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時期背景措施結果

二戰結束—20c70d初戰後經濟殘破,欲恢復經濟國家干預經濟經濟快速發展,「黃金時期」

20c70d初出現「滯漲」現象減少國家干預20c80d經濟恢復和發展

第七單元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兩個政策、一種模式、三次改革)

▲「戰時共產主義」(1918—1920)

1、背景①國內外敵對勢力企圖扼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②糧食嚴重缺乏,經濟極端困難;

2、目的:為了集中全國的物力、財力,支持國內戰爭;

3、主要內容

①農業:實行余糧收集制;②工業:大中小企業全面國有化;

③商業:取消自由貿易;④分配:實行義務勞動制和實物配給制;

4、評價

①積極: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保障了蘇維埃政權在軍事上的勝利;

②消極:損害了農民的利益,不利於生產的發展,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是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新經濟政策(1921—1924)

1、背景

(1)連年戰爭使國民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2)「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繼續實施,引發了經濟和政治危機;(必要性)

2、內容

①農業:以農業稅代替余糧收集制;②工業:解除中小企業的國有化,允許私人開辦小企業;

③商業:允許自由貿易,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④分配:廢除實物分配製,實行按勞分配;

3、作用

(1)滿足了廣大農民和個人的經濟要求,調動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國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2)鞏固了工農聯盟,穩定了社會秩序,鞏固了蘇維埃政權;

(3)探索了一條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道路;

▲「斯大林模式」

1、表現

①優先發展重工業,資金來源於農業和輕工業;(工業)②推行農業集體化運動;(農業)

2、特點

①實行單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以行政指令取代市場調節)

②相對獨立於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外;

3、評價

(1)成就

①兩個五年計劃的實施,使蘇聯成為工業強國;

②蘇聯經濟實力的迅速增長為後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2)弊端

①片面發展重工業,導致農業與輕工業的長期落後,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

②向農民索取太多,嚴重壓抑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

▲赫魯曉夫改革(1953-1964)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重點結果失敗原因

赫魯曉夫改革農業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未能從根本上突破這一模式

勃列日涅夫改革工業(軍事工業)

▲戈爾巴喬夫改革(1985-1991)

1、背景

20世紀80年代中期,社會動盪、經濟停滯,人民生活水平持續下降的危機局面;

2、經濟改革(重點):

①內容: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實際上承認了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

②結果:沒有取得成效

③存在問題:a、缺少宏觀調控決策和相應的配套措施;b、繼續優先發展重工業;

3、政治改革:

①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經濟改革陷入困境②結果:背離了馬克思主義,局勢失控,蘇聯解體

▲蘇聯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二戰後西歐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改革開放的異同相同點:

①原因:國內經濟遭到破壞,人民生活困難;

②手段:

a、在堅持原有社會制度的前提下,運用國家權力對生產關系進行局部調整;

b、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相結合;

③結果: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政權得到鞏固,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不同點:本質區別在與它們所要維護的社會制度不同;

第八單元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構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45

世界貨幣體系(短期貸款,解決國際收支困難)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世界銀行(國際復興開放銀行)1945 三大支柱

(長期貸款、技術援助)

世界貿易體系-《關稅與貿易總協定》1947

(旨在消除關稅壁壘,實現貿易自由化)

2、意義:是世界經濟朝著體系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的反映;

▲布雷頓森林體系(世界貨幣體系)

1、背景

①二戰後西歐國家的普遍衰落;

②美國的經濟實力空前膨脹,成為最大的債權國;企圖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2、基本特徵

①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②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

3、影響

①有利於維持戰後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積極)

②美國掌握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命脈,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中的特權和支配地位;(消極)▲世界經濟的區域集團化

1、歐盟(1993年,經濟政治一體化組織,合作化程度最高)

①背景

a、西歐國家有著相似的文化傳統;

b、近代歐洲國家沖突和戰爭不斷,激起了歐洲人對歐洲統一的強烈願望;

c、二戰後美蘇兩極格局的形成,使歐洲人認識到國家聯合的重要性,開始了經濟一體化的探索;

②建立過程

a、1951年,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

b、1957年,成立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

c、1967年,三機構合並,成立了歐共體;

d、1992年,《歐洲聯盟條約》,目標是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

e、1993年,歐盟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

f、1999年,歐元問世(英國除外)

③意義

a、符合歐洲各國和整個歐洲利益,有力地促進了歐洲經濟政治的發展,提升了歐洲在國際上的經濟和政治地位;

b、對歐洲其它地區的經濟聯合起到了示範作用,增強了世界經濟的多極化趨勢,促進了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2、北美自由貿易區(1994年,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合作的典範,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實現優勢互補)

3、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1989年,地跨四大洲,成員國之間存在文化和歷史差異,影響其發展,中國1991年加入)

▲經濟區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現實表現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1、經濟向全球化發展

(1)歷程

①新航路的開辟開始,世界各民族、各地區的經濟聯系開始增多;

②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空前的發展,世界市場迅速擴大;

③二戰以來,世界各國各地區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④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向全球化發展的趨勢進一步加強;

20c90d全球化趨勢的推動力:

a、資本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原動力)

b、新科技革命的推動(根本)

c、現代通訊、交通工具(技術條件)

d、兩極格局的瓦解

e、各國普遍推行市場經濟體制

f、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的推動

(2)評價

①本質: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②影響

a、它是一把雙刃劍,既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b、發達國家成為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c、對發展中國家處於劣勢和被動地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機遇:有利於吸引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

挑戰:國家主權、經濟安全、生存環境面臨空前的挑戰;

策略:保持清醒的頭腦,制定合理對策;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謀求發展;

2、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WTO)1995年

(1)背景:關稅總協定在解決爭端時缺乏法律性的強制措施;

(2)成立

①目的:為了適應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②成立:1995年1月1日

(3)作用

①規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開始建立起來;②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③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3、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1年)

(1)過程:①1986年,提出「復關」;②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中國加入WTO的影響

①積極作用

a、促進了中國的經濟發展;

b、進一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c、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有利於建立完整的世界貿易體系;

②消極影響:市場開放、關稅減讓,使農業、汽車等行業受到沖擊;

▲中國迎合經濟全球化趨勢的舉措: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WTO

⑽ 人教版 歷史 必修2 的知識點總結

高中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從原始階段刀耕火種,春秋戰國時採用牛耕技術。漢代牛耕逐漸普及全國。東漢時出現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這種耕作方式便於牛耕普及。

2、 了解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是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

(二)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的發展

了解古代中國在紡織、和制瓷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紡織業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後順序:麻葛絲棉。

(2)《周禮考工記》中國有六職(婦功、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

(3)絲綢之路:漢代開辟。絲綢遠銷以羅馬為中心的地中海地區。

(4)明代出現自由勞動力市場——資本主義萌芽產生。

2、冶金業主要成就:

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中,已經出土有小件銅器。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工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戰國以後以鐵器為主,漢代冶鐵開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風形式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由自然通風——人力皮囊——馬排——水排(東漢、杜詩)。

3、制瓷業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後有瓷

(2)陶器:a、產生——原始時代彩陶b、發展:山東龍山文化——蛋殼黑陶c、獨特技術——唐三彩d、陶瓷過渡時期:商代中期到東漢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b、唐晚期長沙銅官窯首創彩繪工藝。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藝技術發明——康熙時期、頂峰——雍正時期

(三)古代中國的商業發展

1、了解「市」的形成與發展

(1)秦代管理「市」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2)漢代在進行集中貿易的「市」, 有專門的管理機構

(3)六朝時代,出現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顯著,「夜市」比較繁榮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業區已經相當繁華。

2、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漢代:形成若干全國性商業中心。如:長安和五都——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宋代的汴京,清代蘇州、盛澤鎮、漢口鎮、佛山鎮、景德鎮、朱仙鎮等。

3、了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及其影響

(1)「重農抑商」政策含義:強調發展農耕,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明清王朝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和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的政策。

(2)影響:「重農抑商」政策有利於保障國家的安全,維護政治的穩定,鞏固君主的地位,但這一政策的實施使社會經濟的活力受到壓抑,而新的經濟因素和生產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發育,這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海禁」政策扼殺了對外貿易進步的可能性,不僅妨礙海外市場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滋長,使中國失去了利用國際貿易的優勢地位開辟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推進工業化的契機;而且使中國與世隔絕,從而阻斷了中國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使中國落後於世界潮流。

專題二、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1、了解鴉片戰爭後自然經濟解體為標志的中國傳統經濟的變動

鴉片戰爭後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標志著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從19世紀60年代起,自然經濟解體的速度進一步加快。農村的家庭手工業破壞,城市手工業受到沉重打擊,中國傳統經濟結構逐漸發生了重大變化,自然經濟的破壞,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破產,又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市場。

3、 了解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

(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地區: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

(3)產生的途徑:一種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買辦、商人、華僑等投資於近代工礦企業;另一種是部分手工工場開始採用機器生產,轉變為近代工礦企業。

(4)著名企業:1866年方舉贊、孫英德在上海創辦發昌機器廠;1873年陳啟源在南海創辦繼昌隆繅絲廠;朱其昂在天津創辦貽來牟機器磨坊等

3、認識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主要原因)

(2)外商企業的刺激

(3)洋務運動的誘導

(二)民國時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了解民國初年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史實:

(1)原因:一是辛亥革命的推動,二是一戰期間歐洲列強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三是辛亥革命前後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的促進。

(2)主要的部門:紡織業是當時最大的新式工業;麵粉業是當時的第二大工業(3)民族工業的特徵:以輕工業為主,未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力量十分薄弱;自然經濟仍占絕對優勢。中國的民族工業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2、了解國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史實:

(1)發展的原因:國民政府於1935年實行幣制改革和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以及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蓬勃發展

(2)官僚資本的形成及加強對民族工業的控制,使民族工業發展曲折又艱辛。

3、了解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的狀況

抗日戰爭的爆發打斷了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民族工業的短暫發展。

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後期民族工業陷入困境,原因有:惡性通貨膨脹、官僚資本壓迫、繁重的捐稅、美國對中國經濟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是新二十一條)

4、理解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中國資本主義在經濟處於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政治領域中處於無權的被壓迫地位。

(2)作用:中國資本主義在經濟上的發展,使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領導和發動了維新變法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在思想領域中批判封建的思想,宣傳資產階級思想文化,促成了近代思想的解放潮流。

專題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一)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我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

1、了解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含義:是指對資本主義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政策:和平贖買(與蘇聯相比是創舉)。對農業、手工業改造:農業生產合作社與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形式。

(2)歷史意義: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從而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3)局限性:後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2、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內容:

(1)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兩對),這是此次大會的最大的貢獻。

(2)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

3、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1)時間:1958年

(2)原因:在急於求成和片面強調經濟建設發展速度的思想指導下,中共發動了大躍進運動,接著在農村掀起了人民公社化運動。

(3)主要標志: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起來。

(4)影響:使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了嚴重挫折,造成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是造成三年困難局面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1、了解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議上做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從此,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2、認識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以這次會議為起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正式開辟,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由此揭開了序幕。它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新時期的光輝標志。

(三)經濟體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中國經濟體制的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主要形式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2、了解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和作用

(1)主要內容:以增強企業活力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實行政企職責分開,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

(2)作用:國有企業改革使城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活躍局面。

(四)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了解我國創辦經濟特區、興辦經濟技術開發區、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和開發上海浦東的史實:

(1)對外開放的格局形成過程:

①1980年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設為經濟特區(首先)

②1985年確定海南島為經濟特區

③1984年決定開放大連、連雲港、南通等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

④1985年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區和環渤海地區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

⑤此後內地開放。

(2)對外開放格局:

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

(五)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了解中共十四大的主要決定

1992年中共十四大主要決定有:

(1)大會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2)明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3)會議要求全黨抓住機遇,加快發展,集中精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

專題四、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的變化

1、了解近代「斷發易服」、西裝傳入和中山裝流行等物質生活變遷的史實

(1)「斷發易服」是指將清朝時留的長發剪短,改變穿長袍馬褂這樣服飾的習慣。

(2)西裝在鴉片戰爭後傳入中國,民國成立後流行開來,成為男子的禮服之一。

(3)中山裝是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優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孫中山綜合了西式服裝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設計出的一種直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定名為中山裝,此後幾十年,中山裝大為流行,成為中國男子喜歡的標准服裝。

2、了解近代「廢止纏足」與婚姻自由的習俗

(1)近代「廢止纏足」是在中華民國成立後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一系列法令中明確規定的。

(2)婚姻自由的習俗:近代以後,尤其是清末民初,一批受過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開始反對包辦婚姻,主張婚姻自主。新中國成立後,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成為一種時尚。近代風俗變遷中最為明顯的是:婚喪禮俗的變遷。婚姻風俗的變遷的特徵是刪繁就簡

(二)近代以來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

1、了解中國鐵路的誕生

京張鐵路是中國著名的鐵路工程師詹天佐主持設計施工的中國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條鐵路。

2、了解中國電訊事業的發展

(1)1866年海關開始試辦郵政,1896年改為正式辦理,辛亥革命後,大清郵政改為中華郵政,194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成立,開創了郵政和電信合一的新時代。

(2)1877年福建巡撫丁日昌在台灣架設電報線,成為中國人自辦有線電報的開端。無線電報自1906年創設以來,也獲得了一些發展。1882年,電話傳入中國,民國成立後,電話線路和電話營業局所繼續增加,20世紀80年代以後,通信技術發展速。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國的電話用戶總數已超過5億戶,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固定電話用戶和行動電話用戶各佔一半。

(三)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

1、知道中國近代前期的一些代表性報刊

(1)1873年在漢口出版的《昭文新報》開創了國人辦報的先例。

(2)維新運動中,國人辦報形成高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中外紀聞》、《強學報》、《時務報》等

2、了解影視事業發展的標志性事件

(1)電影:1896年8月,上海徐園「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戲」,這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歌女紅牡丹》。

(2)電視: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開始試播,這是中國第一家電視台,1978年5月1日北京電視台更名為中央電視台,到1978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了自己的電視台。

3、認識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的影響

近代報刊和影視作品以豐富的內容和生動直觀的形象,及時傳遞時事信息,促進了科學知識的普及,開闊了人們的視野。互聯網正改變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與交往方式,同時也催生著當代中國經濟生活的新觀念和新模式。

專題五、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一)新航路的開辟

1、了解迪亞士、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史實

(1)1487—1488年迪亞士最先到達好望角

(2)1492—1493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2、認識新航路開辟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

新航路的開辟是人類文明交流之路,是世界市場聯系之路,同時也是歐洲殖民掠奪之路。

(1)新航路的開辟,引起了「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它有力地加強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

(2)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3)新航路的開辟,使各地區和民族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

(4)新航路的開辟,揭開了殖民擴張的序幕。

(二)西歐列強的殖民擴張

1、了解荷蘭、英國野蠻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

(1)荷蘭: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東南亞奪取了廣大的殖民地,在哈德遜河畔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17世紀荷蘭壟斷了世界航運業,成為世界上的「海上馬車夫」。

(2)英國:a、16世紀末葉開始參與殖民活動,1607年在北美洲建立第一塊殖民地——弗吉尼亞,在東方指向印度;b、三次英荷戰爭(1652—1674年),荷蘭不但喪失了海上霸主地位,而且失去了北美的殖民地;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英國獲得西班牙向西屬美洲販賣奴隸的專賣權,法屬北美殖民地,還確立了在印度的優勢,並成為海上霸主,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18世紀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

2、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與建立的主要途徑

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西歐列強的殖民擴張,野蠻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是建立的主要途徑。

(三)兩次工業革命

1、了解兩次工業革命中的主要發明創造

Ⅰ工業革命主要發明創造:

(1)棉紡織業:1733年凱伊發明飛梭;1764年哈格里夫斯發明手搖紡紗機;1769年阿克萊特發明水力紡紗機;1779年克隆普頓發明騾機,1785年卡特萊特發明自動織布機;1771年,阿克萊特成立第一座水力紡織廠;

(2)動力:1784年瓦特改良蒸汽機,工廠製得到推廣。

(3)交通運輸:1807年美國富爾敦發明汽船;1825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用蒸汽機車牽引列車試驗成功,標志著人類陸上交通進入蒸汽動力時代。

Ⅱ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創造:

(1)在能源方面:1866年德國的科學家西門子發明了發電機,標志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始;1875年法國在巴黎北火車站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發電廠;1882年美國愛迪生建立紐約市珍珠街電廠,這是第一座中心發電廠。

(2)在交通方面:1893年德國的本茨開始生產四輪車,現代汽車工業興起;1894年美國的福特製造出美國第一輛汽車;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

(3)在石油化工方面:1859年美國美國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井;1876年瑞典諾貝爾發明炸葯。

(4)在電信方面:1844年美國莫爾斯發明有線電報;1876年美國貝爾發明電話機,1894至1896年義大利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

(5)在農機方面:1902年美國發明了汽油拖拉機。

2、認識兩次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

(1)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孕育和成熟:初步形成於19世紀中期,初步形成的標志是日本的「開國」、澳大利亞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和中國的「門戶開放」,逐漸成熟標志是國際經濟交流基本准則的確立。

(2)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整體化趨勢,局部性的國際交流發展為全球性的溝通,分散的、局部性的世界變成互動的、連成一體的整體世界。

專題六、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一)羅斯福新政

1、了解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的爆發的標志:1929年10月美國紐約股票市場的崩潰

經濟危機特點:范圍廣、持續時間長、破壞力巨大,影響了世界局勢。

2、了解羅斯福新政的歷史背景

世界經濟大危機下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國經濟掉入了「溝底」,將美國資本主義制度推到崩潰的邊緣。

3、了解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

(1)整頓銀行、克服金融危機(2)恢復工農業生產,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中心措施)(3)舉辦救濟和公共工程(4)保護勞工權利(5)建立社會保障體系

4、認識羅斯福新政的特點與作用

Ⅰ、特點:國家全面干預經濟。實質: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

Ⅱ、作用:(1) 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經濟危機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2)緩和了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的法西斯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統治(3)從深遠影響看,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二戰後的歐美各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了促進作用。

(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了解二戰後美國、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表現:

(1)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的表現: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即20世紀50-70年代初,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20世紀70年代滯脹;20世紀80年代走出衰退;20世紀90年代新經濟時代。

(2)二戰後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表現:60年代初,聯邦德國已經超過英法,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經濟大國。

專題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的轉變

1、了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內容

內容
農業
余糧收集制

工業
把大中小企業收歸國有

商品
禁止商品貿易

分配
強制勞動,實行平均主義配給制

2、了解新經濟政策的內容與作用

內容
農業
用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工業
允許外國和本國資本家經營中小企業,採取租借制和租讓制的形式,實行國家資本主義。

商品
允許自由貿易

分配
廢除平均主義配給制,實行按勞取酬謝的工資制

作用:新經濟政策的實施使工農業生產得以恢復,鞏固了工農聯盟,為實現工業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俄國找到了一條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3、認識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必要性:

1920年底,蘇俄國內戰爭基本結束,由於戰爭的破壞和自然災害,使蘇俄出現了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引起了嚴重的政治危機,這表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不適應戰爭結束後的新情況。為鞏固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和工農聯盟,克服嚴重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有必要實施新經濟政策。

(二)「斯大林模式」

列舉「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經濟方面的主要表現:

(1)經濟上:高度集中的國家指令性計劃模式,「計劃就是法律」;

(2)政治上:權力高度集中; 大清洗運動。

(三)蘇聯的改革

1、了解赫魯曉夫改革的主要內容

(1)經濟上:

①選擇農業作為改革的突破口,主要措施有三點:

Ⅰ、試圖改變過分集中的農業管理體制,,擴大集體農庄和國營農場的自主權;

Ⅱ、削減農業稅,提高農副產品的收購價格;

Ⅲ、大規模開墾荒地和種植玉米,以提高糧食產量

②工業體制改革,擴大地方權力,但沒有使企業獲得獨立自主的經濟地位;

(2)政治上:對斯大林個人崇拜的批判。

2、了解戈爾巴喬夫改革的主要內容與後果

戈爾巴喬夫改革:先經濟後政治

主要內容:

(一)經濟改革:制定了發展蘇聯社會經濟的「加速戰略」,困難重重,難以奏效。於是將改革的重心轉向政治領域。

(二)政治改革:

1、內容:

①提出用「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思想,代替「科學社會主義」;

②推出「民主化」和「公開性」,縱容自由化思想;

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實行多黨制。

2、後果:改革逐漸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使整個社會處於失控狀態。政局不穩、思想混亂、民族問題嚴重、民族分裂運動愈演愈烈。

專題八、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一)美國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

1、了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布雷頓森林體系 ——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

(1)確立:1944年7月美、蘇、中、法等44國布雷頓森林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

(2)主要內容:A、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員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3)結果:美元獲得了「等同黃金」的特殊地位。建立起了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

2、了解《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訂

關貿總協定(1947—1994年)成立:

(1)倡議國:美國

(2)標志:1947年美英法中等23國;

(3)宗旨:締約方通過相互削減關稅和消除關稅壁壘,取消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以促進自由貿易。

(二)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

1、了解歐洲聯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成立

歐盟:

(1)建立:1993年,「馬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宣布成立。

(2) 歐洲統一貨幣建設邁出的第一步的標志是「維爾納計劃」

(3)1999年1月1日,歐元誕生;歐元的問世,淡化了歐洲地區的疆域和國別概念,促進歐洲國家走向聯合,有利於加深歐洲經濟一體化和推動歐洲政治一體化。

北美自由貿易區

(1)正式誕生: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生效。

(2)意義

①是世界上出現的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組成的自由貿易區,對美、加、墨三國經濟都起著積極作用。

②經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進程將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廣,最終形成以美國為中心的美洲自由區。

2、了解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情況

亞太經合組織:

①倡議者:1989年澳大利亞總理霍克

②成立:亞太經合組織(簡稱APEC)1989年11月,澳、美、日、韓、紐西蘭、加拿大及東盟六國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舉行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首屆部長級會議,標志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立.它是亞洲——太平洋地區政府間區域經濟合作組織。

③中國加入APEC的情況:1991年11月,中國同中國台北和中國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亞太經合組織。

④作用:亞太經合組織的組織方式適應了亞太地區的發展要求,促使其成員聚合在一個組織中。

⑤首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於1993年11月首次在美國西雅圖召開,西雅圖會議上通過了《經濟展望聲明》提出了亞太經合組織大家庭精神。中國上海舉辦了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截至2004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已經舉行過12次。

(三)世界經濟全球化

1、了解世界貿易組織(WTO)的由來和發展

世界貿易組織(WTO)(1995年)

(1)、依據:1994年4月,烏拉圭回合達成的《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 ;

(2)、成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建立

(3)、性質:成為國際經濟貿易中調解各成員國相互間貿易關系、解決各成員國貿易爭端的機構。

2、理解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的意義:

(1)標志著世界貿易進一步走向規范化,

(2)標志著以貿易自由化為中心,囊括當今世界貿易諸多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的大框架已經構築起來,

(3)標志著全球有序的自由貿易的新時期已經開始。

(4)表明全球化進程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

3、了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經過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努力:中國自1986年申請重返關貿總協定以來,為「復關」和入世行了十多年的努力。1995年中國復關談判轉為入世的談判。

(2)、正式批准加入:2001年11月10日 多哈會議

4、認識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

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主導的,其本質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經濟全球化作為一把雙刃劍,既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同時又使經濟的發展更加不平衡,貧富懸殊更大。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部分發展中國家處於更為不利的地位。

閱讀全文

與歷史必修2第一單元知識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