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潼關的歷史沿革
潼關的歷史,源遠流長。據《唐書》載「古為桃林塞」。《左傳》也有「文公十三年,晉侯使詹嘉處瑕瑕,見山西猗氏縣,守桃林之塞。」的記載。古人杜氏記載:桃林,在弘農華陰縣東,潼關是矣。自函谷至斯,高出雲表,幽谷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又名雲潼關,亦曰沖關。河水自龍門沖激至華山東也。 東漢末,曹操為預防關西兵亂,於建安元年(196年)始設潼關,並同時廢棄函谷關。
東漢建安十六年(212),曹操與馬超、韓遂在潼關大戰,潼關之名,始見於史。潼關關城始設於漢,在港口以南源上,即楊家莊附近。
西晉永嘉三年(309),晉朝南陽王司馬模守關中,部將趙染以蒲坂降漢趙君主劉聰,劉聰使趙染等攻司馬模於長安,戰於潼關,司馬模兵敗,趙染長驅直入到渭南。
東晉咸和三年(328),後趙武帝石虎攻漢趙的蒲阪,劉曜急行軍救援潼關,石虎退兵。咸和九年(334),後趙河東王石生舉兵於長安,討伐石虎,石虎遣其子石挺為前鋒,攻長安,石生遣大將郭權拒之,戰於潼關,石挺敗死,石虎奔還澠池。
永和六年(350),前秦君主苻健,遣其弟苻雄率眾自潼關入,此時後趙雍州刺史杜洪據長安,遣兵逆戰於潼關北,敗走,苻健遂入關中。永和十年(354),東晉名將桓溫伐秦,不克,還自潼關。
太元十八年(393),氐帥楊佛嵩叛亂,奔後秦。河南太守楊期等追之,敗佛嵩於潼關。後秦來救,晉軍撤退。義熙十二年(416),姚懿以蒲坂叛亂。後秦末帝姚泓遣姚驢屯潼關。
義熙十三年(417),劉裕伐秦,前鋒王鎮惡自澠池徑抵潼關,檀道濟等自陝北渡河,攻蒲阪。姚泓使姚紹督軍五萬守潼關,又遣兵救蒲阪。沈林子謂檀道濟曰:蒲坂城堅兵多,未可猝拔,不如並力爭潼關。若得之,蒲坂不攻自潰矣。從之。姚紹出戰,大敗。紹復使姚鸞屯大路即三崤路也,以絕道濟糧道。鸞分遣尹雅將兵戰於關南,皆為晉軍所敗。紹又遣軍屯河上以斷水道,亦敗走。劉裕尋至潼關,遂克之。劉裕自長安東還。夏王赫連勃勃圖取關中,其臣王買德曰:青泥、上洛,南北險要青泥關,見藍田縣。先遣游軍斷之,東塞潼關,絕其水陸之路,三輔不足取也。赫連勃勃遂遣軍向長安,而分命其子赫連昌屯潼關。義熙十四年(418),長安亂,朱齡石等奔潼關,赫連勃勃佔領了關中。 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遣兵北伐,雍州刺史、隨王劉誕遣其屬柳元景等自南陽北出,入盧氏,拔弘農,進向潼關,遂攻之。北魏戍主婁須棄城走,將軍龐法起等據之。關中豪傑,所在蜂起,四山羌胡,皆來送款。等到王玄謨等自滑台敗退,魏軍深入,宋主以元景等不宜獨進,皆召還。
元嘉二十九年(452),復遣雍州刺史臧質,分道向潼關。魏人聞之,遣軍屯守。
北魏孝昌三年(527),莫折念生在關中起義,遣其黨據潼關,既而魏復得之。未幾,蕭寶寅以關中叛,遣兵守潼關。魏主遣長孫稚等討之。至恆農,楊侃謂稚曰:昔魏武與韓遂、馬超據潼關相拒,遂超之才,非魏武敵也。然而勝負久不決者,扼其險要故也。今賊守御已固,雖魏武復生,無以施其智勇,請分兵自蒲阪而西。從之。稚遂克潼關,入河東。永熙三年(534),高歡入洛,魏主西入關。歡自追迎之,至弘農,攻陷潼關,進屯華陰。尋退屯河東,使別將薛瑜守潼關。宇文泰復進攻潼關,斬瑜。
東魏天平二年,司馬子如等攻潼關,宇文泰軍霸上以備之。三年,復遣高敖曹趣上洛,竇泰趣潼關。歡軍蒲坂,造三橋,欲渡河。宇文泰謀先襲其潼關軍。關之左有谷,謂之小關。宇文深請選精銳,潛出小關擊賊。從之。竇泰敗走,歡軍乃退。後周保定四年,宇文護約突厥共伐齊,護軍至潼關,遣尉遲迥為前鋒,趣洛陽。權景宣帥山南之兵時周人有荊襄之地。山南謂荊襄也,趣懸瓠見河南汝寧府。楊自邵郡出軹關邵郡,今山西垣曲縣。軹關,見河南濟源縣。大象二年,尉遲迥舉兵相州討楊堅。堅遣將楊尚希將兵鎮潼關。隋大業七年,移潼關道於南北鎮城間角音闕獸檻谷,去舊關四里余。十三年,唐公淵濟河而西,遣世子建成等將兵屯永豐倉見華陰縣,守潼關,以備東方兵。屈突通自河東引兵趣長安,為唐軍所拒,東保潼關北城,與唐相持。
隋大業七年(611 年),移關城於今楊家莊南城北村一帶,與漢代關城南北夾峙,形成兩座關城, 形勢更加險要。唐天授二年(691)年,潼關又從塬上北遷到源下,沿河辟路,也就是現在的潼關。 歷代各朝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都在這里駐屯重兵,設關把守。 潼關,經宋、明以來多次修葺,保存尚好。西門有明代建築的門樓,俗稱「樵樓」,宏偉壯觀。
這里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原踞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勢成「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古潼關門戶金陡關橫額上,有清乾隆帝手書「第一關」三個大字。《山海關志》中有雲:「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1703年10月,康熙皇帝視察「大河上下」,從山西乘船過黃河至風陵渡進入潼關,仰望巍然的古城牆,驚嘆不已,不禁為之傾服。在行宮住下後,即作《渡黃河潼關駐蹕》詩一首,稱潼關為「天下第一城」。漢潼關城位於今潼關縣城北村南。
到隋大業七年(611年),移關城於南北連城間的坑獸檻谷,即禁溝口。唐朝天授二年(691年),又遷隋潼關城於黃、渭河南岸。宋熙寧元年十年(1068年月 1077年),遣侍御史陳洎擴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千戶劉通築城,明洪武九年,指揮金事馬 增修城牌「依山勢而曲折」築城牆,後稱明城。清朝增修擴建,北臨黃河,南跨鳳凰、麒麟二山,東斷東西大路臨黃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斷東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城門開六處,每處各有兩洞,中有瓮城相連。東門稱金陡,先名「迎恩」,後改「平藩兩陝」;西稱「懷遠」,後改「控制三秦」。南門有兩個,東邊的稱作上南門,先名「凌雲」,後改「麟游」,再改「覽山」;西邊的稱下南門,先名「迎薰」,後改「鳳□」。北門也有兩個,靠西邊的是大北門,先稱「吸洪」,後改「霸英」。南北水關門有兩個,南邊北門築閘樓七間,里設天橋;北邊門築閘九間。六大城門,除南門無樓外,東西城各有兩個。潼水穿城而過,經潼津橋注入黃河。民國十六年(1927年),馮玉祥修築潼河大橋。城內建有金陵寺、鍾樓、望河樓、呂祖廟、閱書樓、象山祖師廟及牌坊、樓閣多不勝舉,古稱「金碧輝煌,映映川原。」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隔河炮擊,飛機轟炸。國民黨軍隊借修築工事之機,拆毀大量建築物,西城門樓和箭樓被焚。 解放後,黨和政府又撥出專款,對縣城部分建築物又進行了修復。不過,五十年代末,中央決定修建三門峽水庫,潼關城建築物拆除。 潼關是古代軍屯駐地,地名上帶有濃重的軍事色彩,譬如代子營、寺角營之類,我們去看那古時的戰場,有李自成南原大戰的地方。潼關居民大部也是古代軍屯後代,
只是已經卸甲歸田,老老實實的當起了農民。我記得有個叫趙家村的,那地方民風刁蠻,與四周村落完全不同,趙家村的人,眼睛細長,臉盤平寬,面相陰鷙,頗似塞外蒙古人,因從事搶劫,80年代以來被崩了好幾個。還有個叫賀家嶺的,都是陝北武將世家賀家的後人。據祖輩們講是中亞來的粟特後裔,雖非武將,可能是古太白破河外時流落東土。到我這一代,完全淹沒在東土,只保留了一些口口相傳的回憶。
民國時,很多河南人、山東人因黃河潰堤的原因沿隴海線大批入陝。其實自河南陝州開始,大致已進入了關中文化界限,都是相似的陝西關中口音,特產也類似,比如柿餅,蘋果,肉夾饃。流民入陝,同樣也帶來了多元的飲食文化,河南胡辣湯到了陝西成了早餐常備。這就好比西域胡人帶來的牛肉煮饃一樣,伊斯蘭文化漸漸滲透於古代中國發祥地中。文化在關中是包容的,又是富有特色的。
梁喜娃肉夾饃,黃河鯰魚湯,潼關醬菜,鴨片湯,牛肉煮饃都算是潼關的特色飲食。潼關醬菜在慈禧太後避難西安時受到褒贊;黃河鯰魚湯清鮮味美,所用之料都是黃河水中的野生鯰魚;梁喜娃肉夾饃好在他的白吉餅,脆而不焦,不似河南的肉夾饃還要上汁,趁熱食用香脆可口。
潼關的發展在整體上表現出了西北的統一特徵,那就是守舊與落後,別看解放後那麼多的移民來到西北,其實他們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西北的礦產挖出來運到中國東部去。留下本地淳樸而貧窮的西北人,不願離開他們的故土。潼關本地富藏金礦,從礦石中提煉,而與山東招遠的金礦不同。這造成了嚴重的地下水污染和空氣污染。然而中金公司仍然在無時不刻的從秦嶺山中攫取金幣,等礦脈枯竭了,也就是他們走的時刻。聽說在甘肅隴南文縣又發現了亞洲的最大金礦,可憐了那裡山清水秀的大巴山景和貧苦朴實的人們。 早在盛唐貞觀之治之際,雄才大略的一代天驕李世民就曾以「襟帶壯兩京」之譽贊嘆潼關之雄渾壯魄;當歷史的車輪步入了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一朝兩帝又多次親臨潼關,分別以「天下第一城」與橫額御書「第一關」對此盛贊相稱。
《水經注》:河在關內,南流,沖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晉所謂桃林之塞,秦所謂楊華也。又西有潼水,東北注於河。河自潼關東北流,水側有長坂,謂之黃卷坂見河南閿鄉縣。傍絕澗,陟此坂以升潼關。
潘岳《西征賦》:溯黃卷以濟潼也。歷此出東崤,通謂之函谷關。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澗道之峽,車不方軌,號曰天險。
清代大詩人、大書畫家張船山《潼關》雲:「時平容易度雄關,拍馬河潼自往還。一曲熏黃瓜蔓水,數峰蒼翠華陰山。登陴版牌丁男壯,呼酒烹羊守吏閑。最是綠楊斜掩處,紅衫青笠畫圖間。」當代文人陳運和的詩是寫照:「風陵渡至今已沒船,老潼關代替有鐵橋」。
B. 歷史上發生在潼關的戰役有哪些要全的!
潼關南原之戰 曹操潼關敗馬超
元朝末年,朱元璋攻破潼關,從而安定陝甘。
解放戰爭時期,陳庚、謝富治兵團在潼關一帶打敗國民黨軍,開辟了豫、陝、鄂根據地
C. 東西魏潼關之戰的歷史背景
韓陵之戰後,北魏孝武帝元修因不滿居於晉陽(今太原西南)的大丞內相高歡擅命專制,設容謀欲發兵討之,高歡識破其謀,於北魏永熙三年(534)六月先機督兵南下。七月,孝武帝勒兵迎戰,兵敗後,西奔長安(今西安西北),投關西大行台宇文泰。九月,高歡親領兵攻拔潼關,委行台尚書長史薛瑜鎮守,自還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十月,高歡立元善見為帝(是為孝靜帝),改元天平,史稱東魏。宇文泰率軍攻潼關,斬薛瑜,俘其7000人還長安,被孝武帝任命為大丞相。同 月,高歡逼孝靜帝遷都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閏十二月,宇文泰毒殺孝武帝,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翌年正月,改元大統,史稱西魏。從此,東、西魏相互兼並,連年征戰。
D. 秦叔寶在潼關救李淵是不是歷史事件
秦抄叔寶在潼關救李襲淵不是歷史事件。歷史上,秦瓊沒救過李淵,而是救過李密。
秦叔寶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為帳內驃騎。李密失敗後,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於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同程知節(程咬金)、牛進達(尤俊達)等人一起投唐,被唐高祖李淵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帳下,從鎮長春宮,拜馬軍總管。參加了李世民的歷次征戰,每戰必先,常於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
626年(武德九年),《舊唐書》說秦瓊參與玄武門之變,事後被封為左武衛大將軍。秦瓊晚年因歷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常對人說:「吾少長戎馬,所經二百餘陣,屢中重瘡。計吾前後出血亦數斛矣,安得不病乎?」貞觀十二年(638年),在任徐州都督時去世,謚號:壯,陪葬昭陵。貞觀十三年(639年),秦瓊被追封為胡國公。
E. 陝西潼關歷史有那些
潼關歷史潼關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古潼關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馬超刺槐、十二連城、仰韶文化遺址等名勝古跡星羅棋布;風陵曉渡、譙樓晚照、秦嶺雲屏等潼關八景,引人入勝。
潼關在東漢以前還沒設關城,到東漢末,曹操為預防關西兵亂,才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設潼關,並同時廢棄函谷關。據《通□ 》載:"自澠池西入關有兩路,南路由回阪,自漢以前皆由之。曹公惡路險,更開北路為大路。」建安時改山路於河濱。當路設關,始有潼關。
潼關以水得名。《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潼浪洶洶,故取潼關關名,又稱沖關。這里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原踞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勢成「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漢潼關城在今城北村南。
到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移關城於南北連城間的坑獸檻谷,即禁溝口。唐朝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又遷隋潼關城於黃、渭河南岸。宋熙寧元年十年(公元1068年月 1077年),遣侍御史陳洎擴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千戶劉通築城,明洪武九年,指揮金事馬 增修城牌「依山勢而曲折」築城牆,後稱明城。清朝增修擴建,北臨黃河,南跨鳳凰、麒麟二山,東斷東西大路臨黃河南延上麒麟山;西斷東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城門開六處,每處各有兩洞,中有瓮城相連。東門稱金陡,先名「迎恩」,後改「平藩兩陝」;西稱「懷遠」,後改「控制三秦」。南門有兩個,東邊的稱作上南門,先名「凌雲」,後改「麟游」,再改「覽山」;西邊的稱下南門,先名「迎薰」,後改「鳳□」。北門也有兩個,靠西邊的是大北門,先稱「吸洪」,後改「霸英」。南北水關門有兩個,南邊北門築閘樓七間,里設天橋;北邊門築閘九間。六大城門,除南門無樓外,東西城各有兩個。潼水穿城而過,經潼津橋注入黃河。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馮玉祥修築潼河大橋。城內建有金陵寺、鍾樓、望河樓、呂祖廟、閱書樓、象山祖師廟及牌坊、樓閣多不勝舉,古稱「金碧輝煌,映映川原。」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隔河炮擊,飛機轟炸。國民黨軍隊借修築工事之機,拆毀大量建築物,西城門樓和箭樓被焚。
解放後,黨和政府又撥出專款,對縣城部分建築物又進行了修復。不過,五十年代末,中央決定修建三門峽水庫,潼關城建築物拆除。 [編輯本段]潼關地理潼關縣地處陝西省關中平原東端,居秦、晉、豫三省交界處。東接河南省靈寶市,西連本省華陰市,南依秦嶺與本省洛南縣為鄰,北瀕黃河、渭河同本省大荔縣及山西省芮城縣隔水想望。界於東經東經110°09』30」——110°25』32」北緯34°23』30」——34°39』00」之間南北長28.4公里,東西寬約24.6公里,總面積526平方公里。潼關縣是陝西的東大門,是連接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戰略意義。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便捷。居西安、太原、洛陽三大城市經濟輻射圈的中心。隴海、同蒲鐵路交匯於城西,310國道、101省道、西潼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風陵渡黃河公路大橋、黃河鐵路大橋使黃河天塹變通途。程式控制電話城鄉均已開通。移動通訊與世界聯網。
礦產資源豐富,開發潛力遠大。境內金、銀、鉛、鐵、銅、花崗岩、大理石、石墨、石英石等礦產十分豐富,有中央和地方所建金礦20餘個,黃金采選、生產、加工已具有規模,年產黃金近20萬兩,是全國第三產金大縣。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潼關已成為西部開發的橋頭堡,陝西省的東大門。隨著黨的十六大精神的深入貫徹和省委、省政府「一線兩帶」發展戰略的實施,潼關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建設「一縣兩區」的新構想,確定了新的發展思路:南部山區抓黃金礦藏的深部勘探和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保龍頭,爭取全國金城;中部抓生態環境建設營造綠色文明和畜牧養殖業發展,保民富,擴大林牧業規模;北部抓人文歷史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深度開發,促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F. 《山坡羊。潼關懷古》中的歷史事件
項羽火燒阿房宮的事
G. 求歷史上發生在潼關的戰爭歷史故事!
潼關南原之戰是明末闖王李自成與明朝軍隊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此役李自成幾乎全軍覆沒,僅以十八騎突圍出來,逃入商洛山(在今陝西南部)中。
經過
崇禎十年兵部尚書楊嗣昌制定「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方案。是年九月李自成在漢中遭曹變蛟伏擊,只得退居四川。後來前往梓潼、劍州一帶活動。洪承疇分析李自成勢窮,必定出潼關東走河南。洪承疇命孫傳庭於潼關南原設置三重埋伏,崇禎十一年春二月,曹變蛟等人將李自成逼入潼關。此役李自成部屍積如山,幾乎全軍覆沒,當地居民「遇則棒殺,秦賊遂盡」,最後僅以十八騎突圍出來,逃入商洛山中。
曹操潼關敗馬超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三月,作為丞相的曹操派遣司隸校尉鍾繇,進攻盤踞在漢中的張魯(天師道首領)。同時命令征西護軍夏侯淵等率兵出河東,名義上是要去與鍾繇會師,共討張魯,實際上是要渡過黃河,進入關中,討伐占據關中的馬超、韓遂。管倉庫的官員高柔向曹操建議說,咱們的大軍西進,韓遂、馬超會懷疑是攻打他們,一定會互相煽動而聯合起來。應該首先消滅馬超、韓遂等勢力,平定關中。關中如果歸順了,漢中一帶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平定。曹操沒有採納高柔的建議,因為馬超、韓遂等當時在名義上仍然是朝廷的將軍,並沒有反叛朝廷,曹操沒有理由討伐他們。他要用向關中進軍逼得馬超、韓遂等反叛,然後師出有名地討伐他們。
關中諸將馬超、韓遂、楊秋、李堪、成宜等,得到曹操進軍關中的消息,對他「去討張魯」的借口果然產生懷疑,就聯合起來抗拒曹操。他們擁兵十萬,割據關中,扼守潼關。曹操作為朝廷的丞相,抗拒曹操當然就是反叛朝廷。這樣一來,曹操就名正言順地對馬超、韓遂等進行討伐。
八月,曹操率主力逼近潼關,與馬超等軍隔關對陣。曹操用大部分兵力假裝進攻潼關,吸引住馬超,卻派徐晃、朱靈二將軍秘密率步兵騎兵4 000人由蒲阪(今山西永濟縣西)偷渡黃河,占據黃河以西地區。閏八月,曹操率軍由潼關北渡黃河。.他令部隊先行渡河,自己與勇士百餘人在南岸掩護。馬超率步、騎兵萬餘人向曹操進攻,射來的箭如同暴雨,曹操坐在行軍凳上一動不動。將軍許褚扶著曹操上了船,船夫中箭而死。這時許褚一隻手舉著馬鞍為曹操擋箭,一隻手劃船。在這緊急關頭,校尉丁斐放出不少牛馬,誘騙馬超軍。馬超的部隊頓時混亂起來,爭先恐後地搶奪牛馬,曹操乘機渡過黃河,向北進發。接著,又從蒲阪西渡黃河,沿黃河西岸向南推進。馬超等部隊退據渭河口,抗拒曹操。曹操到處設置疑兵,欺騙對方,暗中令部隊人渭河架設浮橋。晚上,曹軍進駐渭河南岸宿營。馬超派軍乘夜偷襲,被曹操的伏兵擊敗。馬超派人向曹操求和,並以割讓河西地盤為條件,曹操不答應。
九月,曹操的大軍全部渡過渭河。馬超多次向曹軍挑戰,曹軍總是堅守營壘,不與交戰。馬超無奈,再次請求割地求和,並表示願意將子弟送人曹營作為抵押。謀士賈詡說,可以假意答應。曹操問他為什麼,他說:「目的在於離間他們之間的關系。」曹操就採用了賈詡的計策。
曹操與韓遂的父親以前同年舉上孝廉,又與韓遂同朝做官,有過交往。因為這點關系,韓遂請求與曹操會面,曹操答應了。在雙方軍隊的陣列之間,曹操與韓遂騎馬相見。兩人都沒有下馬,交談了一陣,沒有涉及戰事,只講些過去在京都洛陽的往事。談完之後,曹操拍手大笑。這時韓遂部下很多人前擁後擠地爭著看曹操。曹操笑著向他們說:「你們要看我嗎?我也是個一般人呀,沒有長四隻眼睛兩個嘴,只不過智謀多些就是了。」
當韓遂返回以後,馬超問他跟曹操談了些什麼。韓遂說沒談什麼,馬超對他懷疑起來。隨即,曹操又給韓遂寫了一封信,把許多字句故意加以塗改。馬超得知曹操來信,索取要看;一看其中塗改了一些字句,以為是韓遂塗改的,不讓自己知道一些秘密,對韓遂更加懷疑了。
此後,曹操便定下日期與馬超會戰。先以輕裝士卒與馬超軍作戰,待挫傷對方銳氣之後,立即派出強勁騎兵突然從兩面夾擊,大敗馬超等軍,斬了成宜、李堪等人,韓遂、馬超逃往涼州(治所在今甘肅張家川縣),楊秋逃往安定,關中地區遂成為曹操的地盤。
756年唐將哥舒翰統兵20萬鎮守潼關,玄宗聽信楊國忠讒言,迫使哥舒翰出關作戰,結果被反軍安祿山打敗。安祿山占據潼關西進,唐玄宗倉皇西逃。880年黃巢起義軍由洛陽進發潼關,唐將田令孜率兵10萬鎮守潼關,未料起義軍由禁溝潛入,奪取潼關,直搗長安。
元朝末年,朱元璋攻破潼關,從而安定陝甘。
解放戰爭時期,陳庚、謝富治兵團在潼關一帶打敗國民黨軍,開辟了豫、陝、鄂根據地。迄今,潼關許多村莊以「軍」、「營」為名。
H. 抗戰時期潼關有沒有失守
沒有,潼關失守的話陝西也就淪陷了。八年抗日戰爭,潼關人民屹立於抗日前線達七年之久。七年中潼關受到日軍大炮和飛機的狂轟濫炸難以計數,無數親人被炸得血肉橫飛,無數古跡、民宅化為廢墟,苦難降臨到每一個潼關人的身上。他們經受著嚴峻的考驗,依靠黃河天險,憑借關城峻險,軍民團結、萬眾一心,終把日軍阻擊在黃河北岸,保衛了潼關,保衛了陝西,保衛了大西北。讓我們共同去追憶70多年前潼關抗戰的那段歷史,會有很多的感觸和啟示。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日軍一路攻戰平、津,佔領山西大同、太原等地。不斷有山西難民逃難到潼關,但人們還是和往常一樣勞作和生活著,大家認為日軍離潼關還遠著呢,戰爭離自己還遠著呢。一天,天氣晴朗,早晨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9時左右,6架日本飛機首次進入潼關上空,軍民毫無防備,敵機首先在東關(現在潼關縣秦東鎮)黃河渡口投彈,彈落荒灘,無所損失。接著又轟炸西關火車站,彈落火車站通向正街「丁」字形路口偏西約三四十米處,炸死旅客、小販、車夫多人,死者血肉模糊,無法辨認。這一天是1937年11月7日,是日機空襲潼關之始。此後,人們依山掘洞、開溝或作掩體以防空襲。敵機也不斷地由運城等地起飛襲擾潼關。1938年2月28日10時左右,日機又自東北方向飛掠火車站上空投下炸彈,貨場待運的汽油被炸中,立即炸聲震天,濃煙四起。火車站12間庫房被毀,炸死鐵路工人和車夫12人,騾馬5匹。7月10日16時許,敵機9架分三組狂轟濫炸,在老潼關東大街、南街、張家巷、水坡巷等多處投彈,炸毀民房25間,居民死傷各一人。水坡巷居民沈木田家的住宅全被震塌,住在房內的國民黨109師一個排的40名士兵全被掩埋,部分士兵受傷。最後,日軍在西大街孔廟投彈一枚,幸未爆炸,當時的縣保安隊挖出後,運往西安,展覽於當時的省民眾教育館中,作為日軍侵略暴行的鐵證。同年11月間,敵機出動23架,將潼關火車站的機務段和機房全部炸毀。1939年2月21日,正是農歷正月初三,人們正度春節,敵機又來襲擾,炸毀民宅46間,死3人,受傷40多人。1940年9月中旬一天上午10時左右,敵機6架空襲,在南大街投擲的毒瓦斯炸彈在沈鳳山住宅後院土坡挖的防空洞洞口爆炸,洞內7人(包括縣國民黨情報組長易環及妻子、縣保安隊長洪元等)全被毒氣窒息而死。日本飛機的瘋狂突襲,給潼關人民帶來巨大損失。1938年2月6日,日軍地面部隊佔領黃河對岸的山西風陵渡,並於下午5時即開始向潼關猛烈炮擊,這天是日軍地面部隊炮擊潼關之始,自此,炮轟無虛日達七年之久。日軍對潼關城的炮擊,使潼關古城牆和城門樓受到嚴重破壞,城內居民住宅基本被摧毀,成了一片瓦礫和廢墟,城內居民大多數在蘇家村至南留村的溝中打土窯而居,被稱之為難民溝。縣政府亦撤離縣城,遷往禁溝口,商貿中心移至蘇家村一帶。日軍炮擊使潼關人民死傷不可計數。僅1940年9月的一天,日軍炮擊隴海鐵路,城內丹鳳巷居民李自新後院窯洞被震塌,洞內8人全部死亡。然而,潼關人民在侵略者飛機的呼嘯中,在大炮的淫威中,在兵臨城下的危機中,在親人模糊的血肉中沒有離開自己的家園,屈辱悲痛化為抗戰決心,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支援抗戰的篇章。
1938年2月6日下午,佔領山西風陵渡的日軍開始炮擊潼關,駐扎在華陰的國民黨46軍當天晚上即派出28師董釗師長率兵進駐潼關,連夜設防,構築工事。廣大青壯年積極參加地方武裝保安隊、社會軍事訓練總隊,河防大隊等地方武裝,同軍隊聯防禦敵,有時晚上還暗渡黃河襲擊風陵渡趙村一帶日軍。半年後,東北軍109師接替潼關河防,師長胡松林,司令部設在五虎張村。1939年10月,駐防軍換成國民黨167師,師長周士冕。不久,換為國民黨78師,師長許良玉,在潼關駐了半年防,又調換為國民黨陸軍第一師,師長李正先。這個部隊系國民黨嫡系部隊,美式裝備,加強河防工事,構築掩體,均為鋼筋水泥。部隊為了安撫民心,組織了戰地樂園、戰地澡堂、戰地書店、戰地酒吧等,先後接待過美軍馬歇爾元帥、魏德邁將軍。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李延年等不斷視察。國民黨陸軍第一師共3個團,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多位國民黨高層的子弟均在軍中。如二團有國民黨高級將領朱紹良的兒子朱國勛任排長,三團有蔣介石的二子蔣緯國任營長等。另外,國民黨炮二旅十團三營長期駐防潼關,堅守陣地,重擊日軍,屢立戰功。從國民黨調防潼關軍隊的情況來看,說明國民黨高層也充分認識到堅守潼關前線的重要性,潼關失守,陝西不保,西北不安,這種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944年春,豫西淪陷,日軍向潼關方向進逼,第一戰區司令湯恩伯的軍隊向陝西潰退,當時老百姓正在牛頭塬以南構築防禦工事,住在塬下的張家村的蔣緯國趕到塬上東里村召集附近村民,舉行抗日宣誓保衛潼關大會。不久,日軍在靈寶附近受到國民黨軍伏擊退回洛陽,後蔣緯國調離潼關。
潼關人民飽嘗了戰爭的災難,也激發了極大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熱情。抗日戰爭期間,潼關一個只有4萬多人的小縣先後出壯丁3799人,青年人服兵役也很踴躍。群眾挖戰壕干勁非常大,鐵杴用禿了一把再換一把。構築河防工事,男女老少下工地運沙石、砸石子,有的人幾天吃住在工地,有的趕牲口進秦嶺馱木頭一連跑幾趟;有人把家裡的門扇、床板、圓木送到工地;太要鄉一次籌送圓木2500根到工地做河防材料。潼關東邊是閿鄉縣,靠西是華陰縣,抗日戰爭時期,為避免敵人炮火威脅,動員全縣人民修了一條10多公里長的公路叫「閿華公路」,確保戰時物資運輸暢通。八年抗日戰爭中,潼關天天有軍隊駐守河防,僅軍糧一項就供應2萬多包(每包100公斤)和大量牲口草料、做飯用柴,提供了有力的後勤保障,使抗日軍隊一次次擊退敵人的偷渡,確保了潼關防線的安全。
1945年8月9日,由於蘇聯出兵東北,打垮日本關東軍,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滅亡。與此同時,中國人民抗日力量大舉反攻,日本侵略軍全線崩潰。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被迫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日本在投降書上正式簽字,中國人民八年抗日戰爭終於以勝利告終。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第二天上午,潼關縣蘇家村就貼出了用白紙墨筆書寫的「號外」圍觀民眾絡繹不絕,轉相傳告,遍及城鄉,都為勝利喜訊而歡欣鼓舞。歡呼聲、鞭炮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