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嘗試救國的歷史事件叫什麼
嘗試救國的歷史事件好多。。公車上書,義和團運動,西安事變
㈡ 與救國於危難之間的歷史人物
根據題意可知,這是指虎門銷煙這一歷史事件。1839年6月,林則徐在虎門海外當眾銷毀版兩百多萬權斤鴉片,他領導的虎門銷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A符合題意。李秀成是太平天國運動的著名將領,葉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新四軍重要領導人之一,享譽世界的政治家、軍事家。張學良陸軍一級上將,曾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項。
㈢ 歷史上勵志救國的人物故事
康有為
出生 1858年3月19日 廣東南海
逝世 1927年3月31日 山東青島
康有為,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中國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廣東佛山市的南海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學說,並致力於將儒家學說改造為可以適應現代社會的國教,曾擔任孔教會會長。
康有為最早的教師是他的祖父康贊修。他十九歲時拜廣州有名的學者朱次琦為師。康贊修、朱次琦都崇信宋明理學,因此,康有為在宋明理學的影響下,鄙棄所謂漢學家的煩瑣考據,企圖開辟新的治學道路。學習一段理學之後,他對理學也不贊成了。因為理學「僅言孔子修已之學,不明孔子救世之學。」他二十二歲那年離開朱次琦,一個人到西樵山白雲洞讀書,讀了不少經世致用的書,如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等。同年他遊了一次香港,使他大開眼界。以後他又閱讀《海國圖志》、《瀛環志略》等書,「購地球圖,漸收西學之書,為講西學之基矣」。這一年是康有為從中學轉為西學的重要開端。1882年,康有為到北京參加會試,回歸時經過上海,進一步接觸到了資本主義的事物,並收集了不少介紹資本主義各國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學的書刊。經過學習,康有為逐步認識到資本主義制度,比中國的封建制度先進。帝國主義的侵略,清朝的腐敗,使年輕的康有為胸中燃起了救國之火;西方的強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學習,藉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國。
1888年,康有為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沒有考取。當年9月,他上書光緒帝,痛陳祖國的危亡,批判因循守舊,要求變法維新,提出了「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條綱領性的主張。1891年,康有為回到廣東,開辦萬木草堂學館,聚徒講學,並為變法運動創造理論。先後寫了《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兩部著作,這兩部書都是在尊孔名義下寫成的。前一部書把封建主義者歷來認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某些經典宣布為偽造的文獻;後一部書把本來偏於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滿懷進取精神,提倡盡可能思想、平等觀念的人。康有為的這些看法,雖都不科學,但他的改革精神卻在知識界產生了強烈的震動和反響,而對封建頑固守舊分子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因而這兩部書被他們視為異端邪說。1894年,康有為開始編《人類公理》一書,這本書經多次修補,後來定名為《大同書》發表。《大同書》描繪了人世間的種種苦難,提出大同社會將是無私產、無階級、人人相親、人人平等的人間樂園。這當然是荒廖的,因為「康有為寫了《大同書》,他沒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條到達大同的路。」
在為戊戍變法奠定了理論基礎之後,從容不迫895-1898年,康有為積極地進行了變法實踐。1895年4月,正在北京參加會試的各省舉人,聽說清政府要與日本訂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極為憤慨。康有為連夜起草了一份一萬四千多字的上皇帝書。各省舉人一千三百多人集會,通過了這個萬言書。5月2日,這份萬言書送交都察院。這就是有名的「公車上書」。在上書中,康有為從愛國的立場出發,強烈主張「拒和、遷都、變法」,建議皇帝「下詔鼓天下之氣,遷都定天下之本,練兵強天下之勢,變法成天下之治。」在這次會試中,康有為中了進士,被任命為工部主事。以後,康有為又連續給皇帝上了幾次書。光緒皇帝對康有為提出的問題,很受感動。在這些上書中,康有為系統地發揮了自己的變法思想,從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幾個方面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政治方面,康有為提出了變君專制為君主立憲的要求。他指出:「東西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國民共議一國之政法也」。經濟方面,康有為提出了發展工業,振興商業,保護民族資產階級利益的主張。文化教育方面,康有為提出了「開民智」、「興學校」、「廢八股」的主張。這幾個方面構成了康有為變法維新的基本綱領。
為了組織和發展維新派力量,1895年8月,康有為在北京組織了強學會。強學會成立之後,每三天舉行一次例會,相互討論「中國自強之學」,批判頑固派的投降賣國。這就惹怒了李鴻章等人,他們下令封閉了這個學會。在這個學會被封閉之前,康有為已感到形勢緊張,於同年11月離京南下在上海組織了強學分會,不久也被封閉。1897年11月,德國出兵占膠州灣,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激烈反對。1898年3月,康有為在北京又組織了保國會。在成立大會上,康有為慷慨陳詞,說:「二月以來,失地失權之事已二十見,來日方長,何以卒歲?」康有為的話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保國會員很快發展到數百人。這就引起了頑固派的恐懼和誹謗。有人上書大罵保國會是「名為保國,勢必亂國。」有的人還上書彈劾,准備對康等進行查究。只是光緒皇帝說了「會為保國,豈不甚善」才算作罷。不過從此以後,保國會的活動也就很少了。康有為和他的同事們通過組織學會,宣傳了愛國主義思想,進一步動員了群眾,擴大了變法維新的影響。
改良派還通過發行報刊進行輿論宣傳。1898年強學會成立時,康有為就在北京創辦《中外紀聞》,開始印一千份,後來加印三千份。當時許多官員都能看到,一時在朝廷內外影響甚大。同年,康有為又在上海組織發行了《強學報》。改良派通過報紙,動員力量,擴大了自己的陣地。
康有為通過一系列的政治實踐,在社會上名聲很大。光緒皇帝准備召見康有為。但是,由於頑固大臣從中設置障礙未能成功。光緒皇帝下令說,以後康有為如有奏摺,即日呈遞,不得阻攔。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發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新政,「變法自強」。五天以後,光緒皇帝正式接見康有為,並賞給六品銜,在「總理衙門章京上行走」,同時給他以專摺奏事的權力。不久,梁啟超、譚嗣同也都在政府中任了職。這樣康有為和他的同事們總算參與了變法維新的機要。在三個來月的時間里,他們根據皇帝的授意,發布了不少實行新政的詔書,如設立學堂、提倡一定的言論自由、獎勵發明創造、保護和獎勵農工商業、改革財政等。康有為等人以為,只要抓住了皇帝好象就能無事不成,其實,光緒皇帝只不過是個空架子,實權完全掌握在頑固派那拉氏等人手裡。正當康有為等躊躇滿志的時候,頑固派一個反撲,就把改良派打了下去。光緒皇帝被囚禁,譚嗣同等人被殺,康有為、染啟超逃亡國外。戊戍變法運動,前後不過百天,就這樣失敗了。
康有為領導的變法運動固然有其進步意義,但其失敗也帶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為他們害怕群眾甚至敵視群眾。他們主張變法,但卻反對革命。康有為認為「凡君主專制、立憲、民主三法,必當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則必大亂。」他在《進呈法國革命記序》中,把革命描寫得十分殘暴嚇人;「臣讀各國史,至法國革命之際,君民爭禍之劇,未嘗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國,巴黎百日而伏屍百二十九萬變革三次,君主再復,而綿禍八十年。」正是基於這種認識,康有為在戊戍變法以後還死抱住保皇的主張不放,堅決反對革命,最後成了阻礙歷史前進的絆腳石。
梁啟超(1873-1929)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報刊活動家。 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別署飲冰子、飲冰室主人、哀時客、中國之新民等。廣東新會人。我國著名的政治家和著名學者,梁啟超12歲中秀才,17歲中舉,次年訪康有為,被這為今文經學大師所折服,於是依毅然退出學海堂,從學康三年,自稱「生平知有學自茲始」。戊戌政變後,出亡日本,廣讀西書。1902年創《新民叢報》。
其於學術研究,涉獵廣泛,學貫中西,囊括古今,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均有建樹,以史學研究成績最著。一生著述等身,總約千萬余字,有多種作品集行世,以《飲冰室合集》較稱完備。
1912年回國,1918-1920年旅歐,回國後不遺餘力地從事講學和著述,研究重點為先秦諸子、清代學術、史學和佛學。1922年起在清華學校兼課,1925年應聘任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指導范圍為「諸子」、「中國佛學史」、「宋元明學術史」、「清代學術史」、「中國文學」、「中國哲學史」、「中國史」、「史學研究法」、「儒家哲學」、「東西交流史」等。這期間著有《清代學術概論》、《墨子學案》、《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情聖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文化史》等。主要著作收入《飲冰室文集》。1927年,離開清華研究院。1929年病逝。
梁啟超在文學理論上引進了西方文化及文學新觀念,首倡近代各種文體的革新。文學創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詩歌、小說、戲曲及翻譯文學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響最大。
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 - 1898年9月28日),男,字復生,號壯飛,漢族 ,湖南長沙瀏陽人,著名維新人物。在北京北半截胡同41號是他在朝為官時的故居,也是在這里被清政府逮捕.1898年參加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於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並稱「戊戌六君子」。
後人將其著作編為《譚嗣同全集》。其候刑時,據說曾題詩「望門投趾思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而據史學家黃彰健考證,後兩句應為「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我自……」兩句是由康有為和梁啟超所改。
㈣ 抗戰救國的歷史故事一小段
1 八女投江——英靈永垂不朽 「八女投江」是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8名女官兵,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與日軍血戰到底而決不屈服,最後集體投江殉國的英勇事跡。 1938年夏天,日本關東軍糾集偽蒙、偽滿軍在松花江下游展開了「三江大討伐」,東北抗聯第4、5軍為擺脫困境決定向西轉移,遭到日軍多次圍追堵截,犧牲了很多抗聯戰士。10月,東北抗日聯軍第5軍第1師的一支百餘人的隊伍被烏斯渾河擋住了去路,隊伍中有第5軍婦女團的八名女戰士,她們是:冷雲(原名鄭志民)、胡秀蘭、楊貴珍、郭桂琴、黃貴清、李鳳善、王惠民、安順福。抗聯隊伍經過幾日的奔襲,戰士們又餓又累,師長決定在岸邊休息一夜明天早晨過河。10月的北方天氣已經非常寒冷,部隊在河畔露營後,燃起了幾堆篝火取暖。日偽特務葛海祿發現了江邊有篝火閃動,向日本守備隊報告有抗聯戰士在江邊休息。後半夜,日軍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軍與偽軍將抗聯戰士包圍。拂曉時,抗聯戰士們發現了日軍,急忙向外沖。冷雲比較冷靜,命令七名女戰士卧倒,敵人沒有發現她們,向大部隊逼近。此時情況十分危急,在此生死關頭冷雲果斷地組織女戰士殿後,從背後襲擊敵人,吸引日軍火力,掩護大部隊突圍。敵人一下子慌了神,以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們還擊,大部隊乘機突出了日軍的包圍圈。沖出去的同志最後聽到她們齊聲喊――「快往外沖啊!保住手中槍,抗戰到底!」日軍在得知她們只有八名女兵時,變的更加猖狂邊打邊叫:「乖乖投降吧!皇軍不會虧待婦女!」當大部隊發現還有八名女戰士沒有沖出日軍的包圍後,多次組織抗聯戰士回來營救,因日軍火力強大未能成功。被包圍的八名女戰士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趁敵人卧倒的機會,毀掉槍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烏斯渾河中……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 8名女戰士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她們年輕的生命,她們中最大的25歲,最小隻有13歲。 「八女投江」體現了中華兒女為民族解放事業敢於與日軍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東北抗聯第2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後,當即題寫了「烏斯河畔牡丹江岸將來應有烈女標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以「八女投江」為題材拍攝了一部電影《中華兒女》,女英雄們的高尚氣節強烈地感染了千千萬萬個中國人民。1986年9月7日,為紀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紀念碑」。全國政協副主席康克清為其親筆題詞:「八女英靈,永垂不朽」。
㈤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事件
1、一·二八事變
一·二八事變 日本為了轉移國際視線,並迫使南京國民政府屈服,日本侵略者於1932年1月28日晚,突然向上海閘北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發起了攻擊,十九路軍在軍長蔡廷鍇、總指揮蔣光鼐的率領下,奮起抵抗。
2月14日,蔣介石命令由前首都警衛軍87、88師和教導總隊組成第五軍,以張治中為軍長增援十九路軍參戰。
3月初,由於日軍偷襲瀏河登陸,中國軍隊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線。3月3日,日軍司令官根據其參謀總長的電示,發錶停戰聲明。同日,國聯決議中日雙方下令停戰。24日,在英領署舉行正式停戰會議。
2、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1935年8月1日,紅軍在長征途中,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王明等人,根據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會議上有關在各國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精神要求,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的名義在莫斯科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即著名的《八一宣言》。
八一宣言是推動第二次國共合作的重要文件,意味著中共關門主義的結束,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的開始。
5、豫湘桂戰役
1944年4月,日本動用12個師團、41萬人的龐大兵力,在中國發動了豫湘桂戰役,即「一號作戰」,企圖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通過中國大陸將日本和東南亞、西南太平洋戰線連接起來,以挽救太平洋戰場的危局。
豫湘桂戰役歷時8個月,是中日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日軍雖取得了戰役的勝利,但在全局方面仍未能走出中國持久戰,反而影響了在太平洋戰場的對美作戰,宣告了日本「長期戰」戰略的破產。
㈥ 救國雪恥哪一歷史事件
救國雪恥的重大事件是五四運動。
㈦ 來源於古代歷史的故事:如:圍魏救國
智者千慮
背水一戰
毛遂自薦
破釜沉舟
南轅北轍
不遺餘力
利令智昏
曠日持久
一枕黃粱
奉公守法
黃粱美夢
鷸蚌相爭
邯鄲學步
奇貨可居
紙上談兵
負荊請罪
完璧歸趙
價值連城
胡服騎射
竊符救趙
梅開二度
傷弓之鳥
因人成事*三寸之舌
一日千里
欺世盜名
罰不當罪
拒諫飾非
孤注一擲
不學無術
梅開二度
白雲親舍
以人為鏡
當局者迷
剖腹藏珠
徙宅忘妻
始終不渝
載舟覆舟
犯顏直諫
唱籌量沙
堅壁清野
鹿死誰手
怙惡不悛
生靈塗炭
狗尾續貂
推心置腹
烏合之眾
疾風勁草
未可厚非
山雞舞鏡
巧奪天工
箭在弦上
袖藏金椎
身無可擊
無出其右
二鮑糾慝
左提右挈
人人自危
死有餘辜
聲名狼藉
取而代之
綱舉目張
徐市求仙
舉措失當
一葉障目
志在四方
輕慮淺謀
天下無雙
燕雀處堂
安然無恙
居心叵測
樂極生悲
唱籌量沙
食不甘味
因勢利導
犯顏直諫
無功受祿
載舟覆舟
始終不渝
大儒縱盜
徙宅忘妻
羽毛未豐
剖腹藏珠
坐享其成
爭先恐後
掩耳盜鈴
當局者迷
按兵不動
以人為鏡
天經地義
中飽私囊
天奪之魄
董狐之筆
言猶在耳
賞罰分明
退避三舍
河伯娶婦
補天浴日
坐懷不亂
步履蹣跚
難至節見
市道之交
鹿死誰手
路不拾遺
瓜田李下
以卵擊石
管窺錐指
前倨後卑
頂天立地
三人成虎
一狐之腋
猶豫不決
攻難守易
圍魏救趙
捨本逐末
竊符救趙
以上僅僅是與我的家鄉——河北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的一部分,至於你要的來源於古代歷史的故事那就太多了,根本列舉不完!
我們邯鄲是聞名全國的成語典故之鄉。據考證,直接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多達200餘條,邯鄲人對成語典故 情有獨鍾,隨口就能說出十幾條,「胡服騎射」、「毛遂自薦」、「紙上談兵」、「一言九鼎」等,每條成語典故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或傳說。
歡迎你有機會到中國成語之鄉——河北邯鄲做客!!!
㈧ 歷史故事稿軍救國的摘抄
鄭國在外表上加入了中原聯盟,可是暗地裡又限楚國通同一氣。晉文公打算會合諸侯去征伐鄭國,先軫說:「會合諸侯已經好幾次了。征伐鄭國,咱們自己的兵馬也夠了,何必再去麻煩別人吶?」晉文公說:「也好。不過上回秦伯跟我約定有事一塊兒出兵,這回倒不能不去請他。」他就派使者去請秦穆公發兵。
晉國的軍隊到了鄭國,秦國的兵馬也到了。晉國的兵馬駐扎在西邊,秦國的兵馬駐扎在東邊,聲勢十分浩大,嚇得鄭國的國君慌了神。有人替他出主意,叫他派個能說會道的人去勸秦國退兵。秦穆公還真答應鄭國單獨講了和,派副將杞子[杞qǐ]和另外兩個將軍在北門外留下兩千人馬保護著鄭國,自己帶著其餘的兵馬回去了。
晉國人一瞧秦國人不說什麼就走了,都很生氣。狐偃主張追上去,或者把留在北門的那些人消滅掉。晉文公說:「我要是沒有秦伯幫忙,怎麼能夠回國吶?」他就叫將士們加緊攻打鄭國。鄭國投降了晉國,依了晉國提出的條件,把一向留在晉國的公子蘭立為太子。
秦國的將軍杞子他們三個人帶著兩千人馬駐扎在北門。一瞧晉國送了公子蘭回到鄭國,立他為太子,不由得氣得直蹦。杞子說:「主公為了鄭國投降了咱們,才退兵回去。叫咱們保護著北門。鄭伯反倒甩開了[甩shuǎi]咱們,投降了晉國,太不象話了!」他們就派人去向秦穆公報告,請他快來征伐鄭國。
秦穆公聽了杞子的報告,心裡很不痛快。不過他還不好意思跟晉文公抓破臉,只好暫時忍著。後來聽說晉國幾個重要的人物,象狐偃、狐毛、魏犨都先後死了。秦穆公一想,晉國的老大臣已經是死的死、亡的亡,秦國年輕的將軍就好比雨後春筍地長起來,就打算接著晉國來做霸主。可是中原諸侯還是把秦國看做西方的戎族,正象把楚國看做南蠻子一樣。秦穆公想:要做中原的霸主,就得打到中原去,老蹲在西北角上是不行的。那些個青年將軍,象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也打算到中原去擴展勢力。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磨拳擦掌,要建立霸業了。可巧杞子又來了個報告說:「鄭伯死了,公子蘭做了國君,他只知道有晉國,不知道有秦國。聽說晉侯重耳剛死去,還沒入殮[liàn]吶,現在趕快發兵來打鄭國,晉國決不會擱著國君的屍體來幫助鄭國打仗的。請主公發兵來,我們在這兒做內應,里外一夾攻,一定能把鄭國滅了。」
秦穆公召集了大臣們商議發兵去打鄭國。蹇叔和百里奚盡力反對。他們說:「鄭國和晉國都剛死了國君,我們不去弔祭,反倒趁火打劫去侵犯人家,這是不合理的。再說鄭國離咱們這兒有一千多里地,盡管偷偷地行軍,路遠日子久長,能不讓人家知道嗎?就說打個勝仗,我們又不能路遠迢迢[tiáo]地去佔領鄭國的土地,要是打個敗仗,損失可不小。好處小損失大的事,還是不幹為妙。」
秦穆公說:「咱們一向替晉國搖旗吶喊,做好了飯叫別人吃,人家可把咱們當做瘸腿驢[瘸qué]跟馬跑,一輩子趕不上人家。你們想想可氣不可氣。現在重耳死了,難道咱們就這么沒聲沒響地老躲在西邊嗎?」他就拜孟明視為大將,西乞術、白乙丙為副將,率領三百輛兵車去攻打鄭國。
大軍出發那一天,蹇叔和百里奚送到東門外,對著秦國的軍隊哭著說:「真叫我心疼呵!我瞧見你們出去,可瞧不見你們回來了!」西乞木和白乙丙哥兒倆是蹇叔的兒子,他們瞧著父親哭得那麼難受,就說:「我們不去了。」蹇叔說:「那可不行!咱們一向受著國君的重視,你們就是給人打死,也得盡你們的本分。」西乞術說:「是!父親還有什麼吩咐,請直說吧。」蹇叔說:「你們這回出去,鄭國倒無所謂,千萬得留神晉國。崤山[在河南省洛寧縣北邊,函谷關東邊;崤xiáo]一帶地形險惡,你們得多加小心。要不然,我就得到那邊收拾你們的屍骨了。」孟明視只覺得他父親和蹇伯父怕得太過分了,哪兒真會有這樣的事吶!
秦國的軍隊在公元前628年十二月動身,路過晉國的崤山和周天王都城的北門。到了第二年二月里才到了滑國[在河南省偃師縣南)地界。前邊有人攔住去路說:「鄭國的使臣求見!」前哨的士兵趕快通報了孟明視。孟明視大吃一驚,叫人去接見鄭國的使臣,還親自問他:「您貴姓,到這兒來干什麼?」那個使臣說:「我叫弦高。我們的國君聽到三位將軍要到敝國來,趕快派我帶上十二頭肥牛,送給將軍。這一點小意思可不能算是犒勞[犒kào],不過給將士們吃一頓罷了。我們的國君說,敝國蒙貴國派人保護著北門,我們不但非常感激,而且我們自個兒也格外小心道慎,不敢懈怠[懈xiè]。將軍您只管放心!」孟明視說:「我們不是到貴國去的,你們何必這么費心。」弦高似乎有點不信。孟明視就偷偷地對他說:「我們……我們是來征伐滑國的,你回去吧!」弦高交上肥牛,謝過孟明視,回去了。
盂明視下令攻打滑國,弄得西乞術和白乙丙莫名其妙,問他:「將軍,您這是什麼意思?」孟明視對他們說:「咱們偷著過了晉國的地界,離開本國差不多有一千里地了。原來打算鄭國沒作準備,突然打進去,叫他們來不及抵抗。現在鄭國派使臣老遠地跑來犒軍,這明明是告訴咱們,他們早已准備好了。他們有了准備,情況可就兩樣了。咱們是遠道而來的,頂好快打。他們有了准備,用心把守,給咱們一個干著急。要是把鄭國長時期地圍困起來吶,咱們的兵力可又不夠,給養也有困難。因此,倒不如趁滑國沒有防備,一下子就能把它滅了,多帶些財物回去,也可以回報主公作個交代,總算沒白跑一趟。」
設想到孟明視可上了弦高的大當。他這個使臣原來是冒充的!他是鄭國的一個牛販子。這回趕了一群牛到洛陽去做買賣,半路上碰見一個從秦國回來的老鄉,兩個人一聊,那老鄉說起秦國發兵來打鄭國。這位牛販子一聽到這個消息,急得什麼似的。他想:「本國近來有了喪事,一定沒有作打仗的准備。我既然知道了,好歹得想個主意呀!」他一面派手下的人趕快回去通知國君,一面趕著牛群迎了上來。果然在滑國地界碰到了秦國的軍隊,他就冒充使臣犒勞秦軍,救了鄭國。
鄭國的新君鄭伯蘭接到了商人弦高的警報,馬上派人去探望把子他們的動靜。果然,他們正在那兒整理兵器,收拾行李,好象打算出發的樣兒。鄭伯派個大臣去對他們說:「諸位辛苦了。孟明視的大軍已經到了滑國,你們怎麼不跟他們一塊兒去呀,」杞子他們聽了大吃一驚,知道有人走漏了消息,只好厚著臉皮對付了幾句,連夜逃走了。
㈨ 列舉近代以來先進的中國人探索救國救民的歷史事件並簡述其經過
近代中國歷史上,有這幾項救國救民的運動,那就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㈩ 給我講講歷史上關於洋務運動,實業救國等事件
首先是洋務運動抄(1861第二次鴉片戰襲爭結束到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西方的堅船利炮讓清廷的一部分官員徹底清醒。這些清廷官員為維護自身的封建統治,決定引進西方的先進科技。(請注意,僅僅是引進科學技術與軍事科技,並沒有引進文化思想與政治制度。這也成為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之一)。
洋務運動領導者有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親王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