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嶽麓版歷史必修二知識框架

嶽麓版歷史必修二知識框架

發布時間:2021-02-09 17:54:17

『壹』 必修二歷史知識點總結(嶽麓書社)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第一課)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1、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火耕)
(2)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的標志:鬆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
(3)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秋時期,小件鐵農具問世。牛耕是我國農用動力上的一次革命。戰國時,牛耕初步推廣。此後,鐵犁牛耕逐步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
(1)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精耕細作,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中國封建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
(第二課)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了解古代中國在冶金術、制瓷業、絲織業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利鼓風冶鐵。3.魏晉南北朝發明灌鋼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5.宋代江西的景德鎮,到元代發展為全國制瓷中心,明清時是全國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彩瓷;清代還發明了琺琅彩。7.明清時蘇州、杭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使用花樓機機構復雜精密。
(第三課)古代商業的發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發展
(1)西漢: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易的「市」與住宅區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市長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2)隋唐: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牆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3)宋朝: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營
2、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4)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著名商業中心
(5)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6)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現商幫。如,徽商、晉商(兩者相同之處:都從經營鹽業起家;商業活動都涉及金融領域(徽商經營典當業,晉商興辦票號);活動范圍都涉及國外,都積累起巨額財富)

(第四課)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了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極其影響
(1)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政策
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重農抑商」得以長久實行的根本原因:適應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需要。
其目的:維護自然經濟,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徵收,維護政治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積極作用: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明清重農抑商的表現:農本商末的思想,專賣制度,關卡重稅,歧視商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並未禁止官方對外貿易;清代是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兩者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3)清代一直實行的「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清代只開一處對外通商是在:廣州(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閉關鎖國的後果: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第二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第一課)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背景和興起的史實: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自然經濟逐漸解體。(2)受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3)洋務派對民辦企業起了誘導作用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地點是:東南沿海地區
2、代表企業: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
(第二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
●短暫春天(1)時間:一戰期間(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華民國,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b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c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3)主要行業:紡織業、麵粉業(4)著名實業家:張謇、周學熙、榮氏兄弟
(5)為什麼是「短暫」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卷土重來
●曲折發展(1)國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原因:為了鞏固統治,國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
原因:淪陷區:一些廠礦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以各種形式吞並
國統區:國民政府實施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統治,官僚階層壓榨民族企業牟取暴利
●萎縮(1)時間:抗戰勝利以後(解放戰爭期間或1945—1949)
(2)原因:a美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排擠了國貨(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b官僚資本大肆進行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c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不斷膨脹
二、理解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經濟上,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有利於社會進步;
2、政治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質和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來和中共的建立准備了階級條件;
3、思想上,不斷沖擊和動搖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走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第一課)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
2、了解八大的主要內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主要內容:(1)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2)當前的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掀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黨在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一次嚴重的失誤,造成1959—1961三年經濟困難。
(第二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歷史意義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主要內容:(1)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2)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實行撥亂反正。
(3)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4)實行改革開放
意義: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起點。(45頁下面)
(第三課)經濟體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農村:1、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廢除人民公社制度3、發展鄉鎮企業,為農民致富、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2、了解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環節是增加企業活力,把企業搞活。內容:(1)、管理體制上: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3)分配製度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4)、1992年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實行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的現代企業制度
作用:調動工人生產積極性,增加了企業活力,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使人民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第四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國對外開放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1)經濟特區的設立:1980年,深圳(第一個經濟特區)、珠海、汕頭、廈門;1988年,海南省。
(2)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灣地區
(4)經濟技術開發區:1988年
(5)1990年開發上海浦東,帶動長三角和長江流域經濟,成為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2、十四大的主要內容:1992年召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單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修築從唐山到胥各庄的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紀初在南京開辦第一個電話局,開通第一部市內電話電話。
3.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電訊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到2000年末,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的數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還用傳真機和互聯網發送文件。
報刊 影視 互聯網
概況 1.19世紀中前期,外國人開始在中國辦報,《中國叢報》、《萬國公報》
2.1873年艾小梅在漢口主辦的《昭文新報》被認為是國人在中國境內創辦的報刊。
發展:
3.此後中國人自己辦的報刊越來越多,如戊戌變法時期的《事務報》,辛亥革命時期的《民報》,五四時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軍山》電影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的。
2.1931年,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拍攝成功,結束中國電影無聲的歷史。
3.蔡楚生導演、王人美主演《漁光曲》1935年獲得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4.1958年北京電視台實驗播出,標志著中國的誕生。
1.、、電視被稱為三大媒介。20世紀90年代以後媒介誕生了。它被稱為「第四媒介」。
2.互聯網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
3.互聯網的四大優勢:
(1)集三大媒介的優勢於一體。
(2)費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動,雙向傳受。
(4)可以更主動、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
■第五單元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第1課)開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開辟意義:(1)新航路的開辟,逐漸結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發生接觸與碰撞,開始了匯合交融,世界日益連成了一片整體。(2)貿易范圍空前擴大,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3)、世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開始了殖民擴張。
(5)、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新航路的開辟(結合課本82頁新航路開辟圖記憶)
時間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開辟的航路 意義
1487年 迪亞士 葡萄牙王室
歐洲到非洲 到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開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進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倫布 西班牙王室 歐洲到美洲 發現美洲新大陸

(第2課)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1、列舉荷蘭、英國野蠻掠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1)上馬車夫——荷蘭:
背景:優越的地理環境和經商傳統、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地區之一、政治上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獲得獨立。
地區 基本情況
亞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據點、奪得馬六甲和錫蘭,侵入印尼一帶,一度占據中國台灣
非洲 從葡萄牙手中奪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蘭殖民地

(2)「日不落帝國」——英國
戰爭 結果 備注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西班牙失敗,西喪失海上實力的喪失和英國開始確立海上霸權
三次英荷戰爭 英國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殖民地,荷蘭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權 由英國頒布的《航海條例》引起
英法七年戰爭 英國奪取了大片法國的殖民地,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2、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與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擴張與掠奪
歐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張是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掠奪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也給亞、非、拉美等殖民地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打斷了它們正常的歷史進程,使它們發展緩慢、貧窮落後,造成這些地區的長期落後。

(第3課)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
(1)、工業革命的開始——珍妮機的問世(英國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棉紡織業)
(2)、瓦特改良蒸汽機解決動力問題,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歐美資產階級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2)、工業革命在客觀上也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生產方式,促使世界面貌發生了變化
(3)、工業革命還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結構的變革,產生了兩個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4)、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時間:19世紀中後期)
3、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
電力的廣泛應用: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研製發電機成功;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汽車和飛機;
化工技術的發展;鋼鐵等傳統工業的進步。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壟斷組織的出現(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建立。(19世紀末20世紀初)
5、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在交通領域: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火車、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汽車和飛機
在社會結構: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兩個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壟斷組織。
在世界市場: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6、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
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殖民擴張:世界市場拓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第六單元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第一課)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
1、發生經濟危機的原因:(1)貧富差距擴大(2)股票投機活動(3)分期付款方式的隱患(4)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點:(1)范圍廣(2)時間長(3)破壞性大
3、影響:(1)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美國、法國社會動亂;德國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勢動盪不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危機反而惡化
(第二課)羅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經濟危機爆發後,總統胡佛採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經濟危機非但沒有克服,反而更加惡化。1932年羅斯福在大選中獲勝,1933年上任後實行新政。
2、羅斯福新政的起止時間:1933——1939
3、新政的內容:(1)整頓銀行與金融業(2)調整農業政策(3)復興工業:藍鷹行動(4)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
4、羅斯福新政的意義:(1)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2)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法西斯勢力、避免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3)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政府的權力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4)※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對以後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5、政的實質: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觸動資本主義制度
6、特點:指導思想方面:放棄自由放任思想,轉向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內容方面:國家加強對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預;影響方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誕生。
(第三課)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了解二戰後美國、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1、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表現:
戰後二十年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政策有:大力拓展世界市場;應用先進的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延續並發展社會福利政策。
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滯漲」。
80年代,里根上台後,減少政府開支,緊縮通貨,削減稅收,建設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使美國經濟復甦。
90年代柯林頓倡導介於自由放任與國家干預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對經濟進行改革,經濟持續增長,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
2、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表現:
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經濟進入持續高速發展時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殘余勢力,社會秩序比較穩定,同時實行非軍事化,集中國家有限的財力、物力發展經濟:(2)政府採取市場經濟、國家調控、社會保障三者相結合的經濟政策,注意發展科技和教育;(3)美國的扶持政策,通過馬歇爾計劃對德國提供大量援助。60年代,德國經濟超過英、法,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國家。

■第七單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1、了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內容:
2、了解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與作用:
3、認識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必要性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國人大《關於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標志蘇俄開始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 新經濟政策(1921--1928)
背景 十月革命後進入國內戰爭、外國武裝干涉、物質匱乏 國內戰爭結束後,戰時共產主義弊端日益顯現,領導人卻希望藉此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引起人民不滿。國內隱藏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喀琅施塔得兵變)

農業 實施余糧收集制 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核心內容)

工業 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 允許部分企業由私人或外國資本家經營;擴大地方和企業的自主權

貿易 取消自由貿易 改變國家壟斷,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

分配 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國家配給制,實物分配製 廢除實物分配製,實行按勞分配

結果 使蘇維埃取得了國內戰爭(1918--1920)的勝利,鞏固了蘇維埃;但它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促進經濟迅速恢復,起到鞏固工農聯盟、穩定政治形勢的作用,使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基本恢復。它是一條適合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但因後來的領導人對其認識不足而被過早的終止。

新政策的特點:(1)公有制為主導的前提下,允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2)允許商品經濟的發展,利用商品貨幣關系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經濟方面的主要表現

政治方面:(1)高度集權,破壞民主集中制;(2)幹部職務終身制,對幹部沒有形成必要的監督;(3)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
經濟方面:(1)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影響國民經濟平衡和持續發展;(2)實施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價值規律作用(3)阻礙勞動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4)犧牲廣大農民利益,挫傷他們生產積極性,造成蘇聯農業生產的長期停滯不前。
5、了解赫魯曉夫改革的主要內容(120頁,):
農業:取消農產品義務交售制,實行收購制,提高收購價格,增加農民收入;撤消全國的機器拖拉機站,把所有的農業機械賣給集體農庄;大規模開墾荒地,提出種植玉米,提高糧食產量。
工業:改革工業管理體制,將中央一部分權利下放到地方,擴大地方和企業的許可權;精簡機構;大量壓縮國民經濟計劃指標。
政治: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平反冤假錯案。

6、了解戈爾巴喬夫改革的主要內容與後果
戈爾巴喬夫改革 經濟改革 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這實際承認了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調整所有制結構,允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 沒有迅速取得預期成果
政治改革 (1)改變指導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
(2)改變共產黨領導地位:1990年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從憲法刪去關於共產黨領導地位的條文;蘇共「二十八大」宣布蘇聯實行議會制、總統制、多黨制,並放棄黨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壟斷」,實行政治和意識形態多元化。
逐漸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脫離了蘇聯國情。最終導致改革失敗,蘇聯解體。
(1).蘇聯解體的標志:1991年阿拉木圖協議
(2).蘇聯(1922—1991)解體的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體制上的弊端和錯誤政策長期得不到糾正,沒有從實際出發,建設符合蘇聯國情的社會主義;
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錯誤方針
外部原因:西方敵對勢力長期的「和平演變」戰略
(3).蘇聯解體給我們的啟示:
A.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進行社會主義改革,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社會主義制度要通過不斷的改革來逐步自我完善。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的特點;
B.社會主義建設要遵循客觀發展規律,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走符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第八單元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一課)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了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了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布雷頓森林協定》。
(2)、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成立。它們都是國際金融機構,美國從中取得了決定性的控制權。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建立起來,即「布雷頓森林體系」。
(3)、《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
(4)、「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作用:
積極:使國際貨幣金融關系有了同意的標准和基礎;擴大了世界貿易;擴大了世界購買力;有利於世界貿易的發展和國際資本的流動
消極: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
2、《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
1947年簽定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立、《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構成了調整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第二課)當今世界的經濟區域集團化
1、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三大區域集團是: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2、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
3、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問世。
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的經濟集團。
5、1989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漢城宣言》正式確定該組織的宗旨和目標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茂物通過《茂物宣言》,提出了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時間表。
1995年通過了《執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動議程》,使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目標有了保障。
6、1991年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

(第三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
了解世界貿易組織由來和發展;
理解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經過;
認識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
1、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它標志著規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建立起來。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把多邊貿易組織改名為世貿組織。
2、世貿組織的目的是: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3、世貿組織的作用:(1)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2)促使成員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繁榮(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國際經貿關系中的強權政治
4、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影響:
機遇:(1)有利於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2)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世界競爭(3)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有利於直接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維護合法權益
(5)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挑戰: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5、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經濟聯系逐漸增多
(2)工業革命後,世界經濟朝著全球化方向發展
(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真正進入全球化時代
6、經濟全球化的本質: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7、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對於發達國家:最大受益者
對於發展中國家:
機遇:有利於吸收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
挑戰: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

『貳』 嶽麓版歷史必修二復習提綱

提 綱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1、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課程標准: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耕作方式演變過程:刀耕火種 石器鋤耕 鐵犁牛耕
★土地制度: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奴隸主貴族土地國有制(井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屯田制、均田制
★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的小農經濟;以鐵犁牛耕為主要方式的精耕細作
知識要點歸納
一、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斷進步
1.原始農業採用「刀耕火種」方式。
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標志著我國農業進入「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
3.商周時期,出現了少量青銅農具和中耕農具,掌握了開溝排灌、除草培土、漚制綠肥、治蟲滅害技術。農業生產得到發展。
4.春秋時期,鐵器農具、牛耕出現,戰國時期推廣,此後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二、土地制度的演變
1.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員集體耕種,平均消費。
2.奴隸社會(夏商周):土地歸國家所有,實行井田制。
(1)發展過程:開始實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廢除(戰國)。
(2)瓦解及原因:春秋時期,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這種生產方式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許多私田出現;戰爭頻繁,勞動力減少;魯國等進行稅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國有向私有轉變,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
3.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制: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先後進行了變法運動。封建制度最終在各國確立起來。其中,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徹底,廢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點。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國存在兩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經濟特權,大量兼並農民土地;廣大農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沒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國家的剝削和壓迫,生活貧困。
(3)屯田制(三國)
原因:東漢末年,曹操為籌措軍糧,推行屯田。
做法:招募流農耕種田地;在軍事頻繁地區,讓士兵屯田。
作用: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國有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農民,使流民有田耕種,有利於穩定了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保證了軍糧供應;促進了北方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4)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
目的: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和徭役征發。
主要內容:北魏時,國家將掌握的土地實行分配,給農民一定數量的田地;百姓繳納一定數量的租稅,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遲了服役的年齡,甚至可輸絹代役。
意義:中國古代一項比較完備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和徭役征發;北方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相對穩定,開墾的荒地增多,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保證農民的生產時間,促進農業的發展。
瓦解原因:土地兼並嚴重和土地買賣的頻繁。
(5)明代後期,土地高度集中,激化社會矛盾,明末農民起義提出「均田免糧」口號,表達了廣大農民獲得土地的願望,說明封建土地制度成為農業生產發展的桎梏。
三、小農經濟的艱難成長
1.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2.小農經濟的特點:以家庭為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3.小農經濟得以發展的原因: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漸普及;②農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農具、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③為了求得生存,農民努力提高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④歷代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注意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4.阻礙小農經濟發展的原因:①農民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簡陋,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②封建王朝統治集團腐朽,封建剝削嚴重;③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薄弱。
5.小農經濟的地位(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是在中國封建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在較長時期內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
四、精耕細作技術的成熟
1.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壟作法、《氾勝之書》、耬車、犁壁、耦犁、代田法、區田法、耕作制度以連年種植為主,開始出現兩年三熟制。(例5)
2.魏晉南北朝:《齊民要術》——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農書、輪作和綠肥種植比歐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農業的發展。
3.隋唐時期:水稻種植普遍採用育秧移栽等技術;曲轅犁,中國耕犁已相當完善。
4.宋元時期:精耕細作技術進入全面成熟時期;耬鋤;水旱輪作的稻麥復種制,標志著我國精耕細作水平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農作物品種交流非常廣泛;南宋時江浙地區成為全國經濟重心,東北、西北地區得到發展。(例7)
5.明清時期:多熟種植;培育大量農作物新品種;引進玉米、甘薯高產作物;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擴大;《農政全書》
2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課程標准:列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特徵。
★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徵:①歷史悠久,素稱發達。②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三種經營形態並存。③部門不斷增加,分工越來越細。④手工業生產技術不斷進步、手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⑤經濟重心南移與手工業生產布局成相應變化。
知識要點歸納
一、素稱發達的古代手工業
原始社會晚期 :手工業從農業中脫離出來
夏商周時期 ,手工業有了較大發展,由官府壟斷
春秋戰國時期 :官營手工業,私營手工業、家庭手工業三種主要經營形態二、高超的冶金技術
1.冶銅技術
新石器時代:出現小件青銅器→夏:鑄造比較講究→商周:繁榮(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漢: 廣泛採用鎏金、鑲嵌工藝
2.冶鐵技術
西周:已有鐵器→戰國:鐵農具推廣→漢代:鐵農具取代木、石和青銅農具,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力鼓風冶鐵
3.煉鋼技術
春秋晚期:已能製造鋼劍魏晉南北朝:灌鋼法16世紀以前中國煉鋼技術領先世界
三、享譽世界的制瓷業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
2.商代燒制出了原始瓷器
3.東漢瓷器的生產技術達到成熟階段,早期生產的是青瓷,後來又燒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
5.宋代我國制瓷技藝大放異彩,涌現出一批名窯。
6.元朝景德鎮窯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燒制出白地藍花的青花瓷。
7.明清時期中國瓷器的高速發展,景德鎮成為全國的「瓷都」。明中後期又燒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為有名,到了清代,還發明了琺琅瓷。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琺琅瓷
四、異彩紛呈的絲織業
1.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綢的國家
2.商代出現平紋織物和斜紋提花織物
3.戰國時期:錦、絹、羅、紗等絲織品產量大,質量高。
4.漢代絲綢之路開通後,漢唐時期絲綢外銷數量激增
5.明清時期,絲織業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蘇州、杭州是最著名的絲織業中心。
明中期以後,民營絲織業日益興盛,開始使用花樓機,專門織造精細的絲織品;絲織品工藝精巧,如「妝花緞」,後又增加了新品種金寶地
第3課 古代商業的發展
課程標准:概述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中國古代商業有哪些特點?
1.與農業、手工業的發展緊密相聯,相輔相成
2.受重農抑商政策制約,發展艱難而曲折;
3.階段性特徵明顯,各個時期發展極不平衡;
4.貨幣問題始終摻雜其間。
知識要點歸納
一、先秦商業產生
商朝時期:「商人」(商朝人善於經商)出現、貨幣為貝殼、商業由官府控制;
春秋戰國:由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出現許多商品市場和商人,其中,著名商人陶朱公范蠡被後世商人尊為祖師。
二、秦漢商業初步發展
A、原因: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修建馳道; 漢初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是商業繁榮的主要原因; 漢文帝下令「開關梁,弛山澤之禁」,兩漢開通了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
B、表現:西漢富商大賈周流天下,對外貿易發展,出現了許多商業中心:長安、洛陽、邯鄲等,每個城市都有專供貿易的「市」,它與住宅區嚴格分開。
三、隋唐商業進一步發展(魏晉南北朝時期商業發展相對緩慢)
原因:農業發展、手工業進步,運河開通
表現:金融方面:櫃坊(銀行雛形)和飛錢出現
城市繁榮:長安、洛陽、益州、揚州
市場發展:城市中「市」「坊」分開,農村集市發展
對外貿易:廣州成為對外貿易的港口,唐設市舶使
四、宋元商業繁榮
1.宋朝商業繁榮的表現:
①城市繁榮,徹底打破「市」「坊」界限,商業活動不受時間限制,開封和臨安是當時著名的城市。
②商業交換品種迅速增加,許多農副產品和手工業品開始轉向市場
③世界上最早紙幣交子出現並推廣
④各族政權之間的邊境貿易(榷場)發達
⑤海外貿易發達
2.宋朝商業繁榮的原因
①結束分裂走向統一,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②農業、手工業的高度發展,為商業的興盛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③政府逐漸放鬆對商品交易的地域和時間限制(打破市、坊界限,有早市、夜市);
④水陸交通的便利有利於對外貿易的發展;
⑤紙幣的出現和應用促進了商業的繁榮。
3.元代商業繁榮的表現
①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華的國際商業大都會。
②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業和手工業中心,「貿易之巨,無人能言其數」。
③泉州是元代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經常有百艘以上的海船在此停泊,外國旅行家譽之為世界第一大港。
4.元代商業繁榮的原因
元朝實現了國家的空前統一,重新疏浚了大運河,開辟了海運,
五、明清商業緩慢發展
明清時期,小農經濟與市場的聯系日益密切,城鎮經濟空前繁榮,國各地涌現出許多地域性商人群體,叫做商幫,其中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富室之全稱雄者,江南則推新安,江北則推山右)徽商的活動范圍遍及全國各地,有「遍地徽商」說;乾隆年間,晉商開始興辦票號。
第4課 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課程標准: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不僅阻礙工商業的發展,而且強化了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然經濟
★海禁、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中國與世隔絕,落後於世界潮流
★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受封建制度的束縛,如「重農抑商」「閉關鎖國」政策
知識要點歸納
一、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1.明朝產生
(1)出現原因: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2)出現地點:江南地區
(3)出現部門:紡織部門
(4)出現標志:「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機房出現(僱傭關系)
2.清朝發展
清代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的表現
(1)手工工場規模擴大
(2)分工更細
(3)僱工數量增多
(4)部門和地區增廣
3.對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的認識
(1)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代表了中國社會進步發展的總趨勢
(2)資本主義萌芽只出現在少數地區的少數行業當中,是稀疏而又微弱的
(3)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自然經濟仍占統治地位
二、「重農抑商」政策
1.首倡商鞅變法,為後來的朝代所推崇。
2.推行的目的:
(1)直接目的:確保賦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徵收。
(2)根本目的:鞏固封建統治
3.明清兩代「重農抑商」政策的具體表現
(1)明清兩代繼承傳統的專賣制度。
(2)對民營商業,不斷加征商稅。
(3)歧視商人,限制商人的社會地位
(4)組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壓制民營手工業的發展
4.關於對明清「重農抑商」政策的評價
(1)積極作用:重視農業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2)消極作用: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妨礙了國內市場的擴大,違背了歷史潮流。
三、「海禁」與「閉關鎖國」
1.「海禁」的直接原因:擔心流亡海上的敵對勢力勾結倭寇,危及明朝的統治
2.「海禁」的表現
民間貿易:明初實行「海禁」,禁止民間貿易;明中後期重開「海禁」允許民間貿易
官方貿易:積極開展官方貿易,官方貿易一直不斷
3.「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貿易
4.「閉關鎖國」的直接原因:為了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
5.「閉關鎖國」的表現:清代初年,厲行海禁、遷界,海外貿易陷入停頓;康熙晚期,禁止商人前往南洋貿易;乾隆開廣州通商,特許「十三行」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實行「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的根本原因:自然經濟

第二單元 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第1課 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課程標准:簡述鴉片戰爭後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和近代民族工業興起的史實,認識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鴉片戰爭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三種形態——外國資本、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依次產生。
★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原因):自然經濟的解體;外商企業的刺激;洋務派創辦企業的誘導。
知識要點歸納:
一、自然經濟的解體——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之一
1.背景:封建的自給自足為特徵的自然經濟在中國占統治地位。
2.原因: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勢力的入侵
3.影響: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二、洋務運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之一
1.背景:面臨內憂外患
2.重要目的: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3.時期:19世紀60-90年代
4.口號:「師夷長技以自強」
5.代表人物:中央:奕欣,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6.活動:①前期興辦軍事工業(以「自強」為旗號)②後期興辦民用工業(以「求富」為旗號)③籌劃海防④創辦新式學堂
7.失敗標志:甲午中日戰爭
8.積極作用:①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②在客觀上既刺激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又對外國經濟勢力擴張起了一定抵製作用.③對本國封建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
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分布地區:東南沿海地區
3.代表企業: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
第2課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課程標准:(1)了解民國時期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主要史實,探討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2)探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②誕生和發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③後天畸形;④戰爭和革命不斷,政局長期動盪。
有利因素:①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②清末至民國政府鼓勵興辦實業;③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④實業家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
★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作用:
①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其產生和發展有利於社會進步。
②民族工業與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既有矛盾,又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難以獨立發展。
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使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隊伍壯大,是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的重要經濟基礎;同時也促使中國無產階級隊伍不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階級基礎。
知識要點歸納:
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曲折發展階段表
階段 時間 原因 表現 影響 認識
產生 19世紀六七十
年代 1.列強入侵瓦解自然經濟
2.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
3.洋務派的誘導 中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 1.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2.要實現近代化,必須實現民族獨立
初步發展 甲午戰爭以後(19世紀末) 1.列強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自然經濟
2.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台
短暫春天 民國初期(一戰期間)
(1912-1919) 1.辛亥革命掃除了一些障礙
2.「實業救國」的影響
3.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
4.一戰期間列強放鬆了經濟侵略 輕工業發展較快;涌現出一批著名的實業家 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奠定了階級基礎。
曲折
發展 較快發展 國民統治前十年(1927-1936) 1.全國的基本統一
2.國民政府推出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
沉重打擊 抗戰
爆發後 1.淪陷區:來不及內遷的企業為日軍所毀或被日軍吞並
2.國統區:國民政府實施戰時體制;官僚資本的壟斷壓制 官僚資本的膨脹;民族資本的萎縮
萎縮 抗戰
勝利後 1.蔣介石出賣國家主權△
2.美國商品的排擠
3.官僚資本的排擠
4.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 民族工業陷入絕境,工廠紛紛倒閉
△ 蔣介石為取得美國援助出賣國家主權,國民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讓美國攫取在華的政治、經濟特權。
第三單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第1課 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課標要求:概述20世紀50—70年代我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實踐,總結其經驗教訓。
★經驗教訓——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從國情出發,正確分析國內主要矛盾;經濟建設必須尊重客觀規律;國民經濟建設要有計劃、按比例進行;生產關系的變革必須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
基礎知識:
1、 全國解放前夕,國統區經濟趨於崩潰的原因有:帝國主義的長期掠奪,國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戰爭的破壞。
2、 「一五計劃」的目的: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
3、 「一五計劃」的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的初步基礎;有步驟地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其特點是:同時並舉。
4、 「一五計劃」中工礦業建設的突出成就有: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廠、長春第一製造廠、沈陽機床廠和飛機製造廠等。
5、 「一五計劃」的意義: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礎。
6、 三大改造的實質是: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7、 三大改造的意義是:標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以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8、 1956年中共八大確定的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9、 中共八大確定的中國人民的主要任務是: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10、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的總路線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
11、面對三年經濟困難,中共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左」的錯誤,對國民經濟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其中核心為調整。調整的含義是:調整國民經濟的比例。
12、1966年國民經濟呈上升趨勢的原因有: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任務基本完成,經濟建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文革」動亂海沒有擴展到經濟領域。
13、1967、1968年國民經濟呈下降趨勢的原因:「文革」動亂擴展到經濟領域。
14、1973年國民經濟的發展趨勢是:復甦。原因是:周恩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著手恢復調整國民經濟。
15、1975年國民經濟的發展趨勢是:迅速回升。原因是:鄧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頓的思想。
第2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課標要求: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政策的內容,認識其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政策的內容:
(1)改革開放的政策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政策
(2)對內改革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
新中國建立後經濟管理體制的一個嚴重弊病是:權利過於集中。
新中國建立後政治體制的一個嚴重弊病是:黨政企不分
政治體制改革的前提是:堅持黨的一元化領導。
(3)對外開放的基礎是:自力更生;原則是:平等互利。
★十一屆三中全會對我國開創社會主義建設新局面的歷史意義:見教科書45頁
基礎知識:
1、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思想基礎是: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
2、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指導思想是: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
3、 為反對「兩個凡是」的方針,1978年在思想理論界展開了一場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結果是:肯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打破長 期以來個人崇拜和教條主義的束縛。這次討論的性質是:思想解放運動。意義是: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4.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要決策有:
(1)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拋棄了「階級斗爭為綱」的「左」傾錯誤方針,實現黨的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2)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確定今後黨和國家的工作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3)決定實施改革開放。其中最能體現會議轉折性的決策是: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5改革的根本原因: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第3課 經濟體制改革
課標要求:講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內容,認識改革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一、 含義:
二、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1、 時間: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1978年)
2、 原因:人民公社體制,經營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義,農民經營沒有自主權,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發展十分緩慢。
3、內容:(1)、經營體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聯產到勞,包產到戶、到組,包干到戶、到組。(2)、管理體制:廢除人民公社制度,1983年撤消人民公社,建立鄉、鎮政府,撤消生產大隊,建立村民委員會。(3)、購銷制度:改革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允許農產品進入市場、自由買賣。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創辦鄉鎮企業。
4、意義:(1)意義:使農民有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義的弊端,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全國農業得到大發展;(4)意義:使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現代化方向發展鄉鎮企業的創辦,為農民致富,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叄』 高中歷史必修二各單元知識框架圖(詳細點的)

『肆』 嶽麓版高一歷史必修二詳細的復習提綱

歷史必修一復習提綱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①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開始於 夏朝, 啟 即位後,王位世襲製取代了原始社會後期的禪讓制。②商朝繼承了夏朝的制度而稍有變化,有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設有相、卿士,地方設有封侯、伯。
2、西周的分封制:①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西周。西周實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國。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根本目的在於鞏固周王朝的統治。。義務:分封的諸侯有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影響:分封制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擴大了統治區域, 形成了貴族統治階級內部的森嚴等級「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②西周後期,王權衰落,。由於諸侯勢力壯大,分封制受破壞。標志性事件就是楚王問鼎。
3、西周的宗法制:①宗法制是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制度,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②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點和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有大小宗之分,嫡長子系統為大宗,其餘為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大宗與小宗的關系不僅是家族等級(兄弟)關系,也是政治隸屬(君臣上下級)關系。④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就是分封制。由天子到諸侯到卿大夫再到士(最底層),層層分封。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至高無上的皇權:①戰國時期,經過商鞅變法,秦王嬴政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秦朝。②嬴政規定封建最高統治者為「皇帝」,自稱「始皇帝」。③秦始皇規定:皇帝稱「朕」;皇帝的命令稱「制」或「詔」;皇帝用的玉印稱「璽」。全國的行政、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由皇帝總攬,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都由皇帝任免。④秦始皇首創的皇帝制度,體現了中國封建專制制度的重要特徵。
2、較為完備的中央官制:①秦始皇在戰國時期官制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備的中央政權組織。②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作為秦朝中央的三個最高官職。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的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兼理國家監察事物。太尉負責全國軍事事務。軍國大事完全操縱在皇帝一人手中。
3、郡縣制的全面推行:①春秋時期,一些諸侯國在新兼並地區設縣,在邊地設郡。②戰國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郡縣。③秦統一後,在全國范圍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④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最高長官是郡守。縣是郡的下級行政機構,長官稱縣令或縣長。縣以下還有鄉、里等基層行政機構。⑤秦朝這套從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統治機構其官職職責分工明確,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牽制,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4、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①安定邊境,維護國家統一,擴大了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朝。②頒布法律,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修馳道,開靈渠,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有利於形成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③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④秦始皇的專制,使人民處境惡劣,造成階級矛盾激化,爆發中國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
三、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①兩漢時期中央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秦朝制度,史稱「漢承秦制」。但又廢除秦朝苛法,有所損益。②漢朝實行皇帝制度,在中央設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習慣稱三公。③西漢漢武帝時用布衣為相,用身邊侍從、秘書為尚書令等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機構稱「外朝」。④東漢光武帝時擴大尚書台的權力,成為決策的中樞機構。⑤魏晉南北朝時期,形成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三省體制。⑥隋朝以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最高統治機構。唐朝三省分工明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行,相權一分為三。⑦隋唐時期,還在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了三省六部制。⑧宋初,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樞密院是最高軍政機構,合稱「二府」。後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設三司使管理財政,削弱相權。⑨元朝綜合漢蒙政治制度,在中央設中書省和樞密院,以中書省為最高行政機關,行使宰相職權;以樞密院為最高軍事機關,同時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①戰國和秦朝實行郡縣制,漢初繼承郡縣制,同時分封諸侯王國,郡國二制並行。郡守和丞相分別是郡和王國的最高行政長官。漢武帝時,解除王國軍政大權,分全國為13州,州作為監察區,設刺史。②東漢時期,刺史逐步增添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到東漢末年,州逐漸演變成地方行政區。地方行政區劃由郡縣兩級制轉變成州、郡、縣三級。③隋初,地方行政機構重疊,官多民少,隋文帝廢除郡級,形成州縣兩級制。④唐朝地方行政機構與隋朝相同,唐太宗分全國為10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將道的監察長官改為觀察使,道逐漸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唐朝中後期,設置藩鎮,形成藩鎮割據局面。⑤北宋初年,宋太祖削減地方節度使權力,派文臣做地方官。宋朝地方政權分為州縣兩級,又將唐朝的「道」改為「路」,在州縣之上。⑥元朝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設路、府、州、縣,邊遠民族地區設宣慰司。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⑦從漢至元,中央嚴格限制地方行政,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系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權。
中央 地方
秦 皇帝制度的確立,皇帝總攬全國政治經濟軍事一切大權。
中央設丞相(決策),御史大夫(監察),太尉(武事)
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廢分封,設郡縣,郡縣長官由皇帝任命。
漢 漢承秦制,有所變化
漢初:三公九卿。
漢武帝:設立中朝,削弱相權。
東漢光武帝:設尚書台,皇帝總攬大權。 漢初,郡國二制並行,諸侯勢力坐大,對中央造成威脅。漢武帝後期設州為監察區,設刺史代表中央監察諸侯和地方高官。
東漢末年,州、郡、縣三級。
魏晉南北朝 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三省體制逐步形成。
隋 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三省 州、縣兩級
唐 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和尚書省(執行,下設六部),相權一分為三,三省相互牽制和監督,保證君權的獨尊。此後歷朝沿用。 州、縣兩級,唐太宗設立道作為監察區,唐肅宗時道成為州、縣之上的行政實體。形成(道)、州、縣。
唐朝中後期,節度使權力擴大,發展成藩鎮割據局面。


最高行政機構 中書門下 二府
最高軍政機構 樞密院
分割宰相財政權 三司使
分割宰相行政權 參知政事
削弱相權,皇權進一步加強。
地方行政制度為路、州、縣


綜合漢蒙政治制度,中書省(行政,統領六部),樞密院(軍事),宣政院(宗教和西藏事務)。 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東由中書省直轄外,地方設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為最高長官,行省擁有大權。邊遠地區設宣尉司進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明 廢除丞相和中書省,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君主專制制度達到高峰。
明太祖設殿閣大學生,作為侍從顧問。成祖時內閣制確立。宣宗給閣臣票擬權。
地方設立布政司(行政)、都指揮司(軍政)和按察司(監察)三司。
清 清初,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高於內閣、六部,皇權受到很大限制。
康熙時,設立南書房,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南書房三足鼎立,集權於皇帝。
雍正時,設軍機處,軍機大臣筆錄和傳達皇帝旨意,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

四、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1、宰相制度的廢除:①明朝初,沿襲元朝制度,由左右丞相統轄六部,管理全國行政事務。②明太祖朱元璋廢除行中書省,設立布政司、都指揮司和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軍政和監察,合稱「三司」。後下令廢除中書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國政務,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內閣的創立:①明太祖廢丞相後,設置殿閣大學士,作為侍從顧問。②明成祖時,選拔翰林院官員入值文淵閣,參與機密事務決策,史稱「內閣」。內閣制度正式確立。③明宣宗時,又授予內閣大學士票擬權。④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的行政或決策機構,而是為皇帝提供顧問的內侍機構。⑤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對皇權起制約作用。
清:3、君主專制制度的頂峰:①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後,實行部落貴族共同議政的傳統。②皇太極設議政王大臣會議。還設內閣,置六部。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在六部之上。皇權受到很大限制。③康熙帝親政後,設南書房,中樞機構一分為三,內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約,最後集權於皇帝。④雍正帝時,又設軍機處,由皇帝挑選親信的滿漢大臣充任軍機大臣。議政王大臣會議和南書房形同虛設,後相繼撤消,內閣也名存實亡,君主專制制度發展到了頂峰。⑤清朝統治者繼承明制,把君主專制制度推向頂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和最高司法者,不受約束和監督。這種絕對君主制極大地妨礙社會的進步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產生了什麼影響?
積極作用:有利於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和鞏固,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為康乾盛世的出現提供政治保證。
消極作用:皇權極度膨脹,成為阻礙社會進步的重要因素。明清之際,英國等西方國家先後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英國的光榮革命、美國的獨立戰爭等),建立起資產階級的統治,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明清君主專制統治的空前強化,極大妨礙了社會的進步,從此,中國社會的發展開始大大落後於西方。
第二單元 古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五 希臘文明的搖籃
特點——地理環境因素影響
①經濟:三面環水,港灣眾多,特別是通向西亞的航路上遍布島嶼,有利於航海與文化交流。因此,希臘的商品生產和海外貿易較發達。
②對外關系:由於航海與海軍對古希臘有重要意義,地少人多的古希臘人往往憑借這方面的優勢向海外殖民擴張。
③政治:希臘城邦的特點是小國寡民,各邦長期獨立自治;希臘城邦實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較充分的政治權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雅典民主政治
梭倫:根據財產的多少,把公民分為四個等級,公民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各級公民都可參加,改革動搖了舊氏族貴族世襲特權,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
克利提斯:設五百人議事會,輪流執政,
伯利克里:(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發放觀劇津貼,是雅典在精神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
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點:是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
意義:①創新性:為人類提供了一種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出民主的運作方式,為後世民主政治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②優越性:多數人決策,使問題考慮得更全面;公職人員有多數人選舉產生,時期處於群眾的監督之下,減少了以權謀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進步: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發展,使希臘文明成為古代西方、乃至整個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
局限性:①它僅僅是對公民群體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隸和它國公民,都沒有享有民主的權利;
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一切公職由選舉和抽簽產生,這種輪番而治極有可能導致極端民主化,導致民主制的衰落。
六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十二銅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訴訟程序,基本上是過去未成文的習慣法的匯編。他明確維護私有財產權和貴族的既得利益
意義:①是平民的勝利;(原因:因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判決和量刑,貴族不能像過去那樣隨意解釋習慣法。
②這項法律是羅馬法的淵源,是羅馬的基本法;
③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維護奴隸主的利益。
《民法大全》標志羅馬法系最終完成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七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光榮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1640年,英國成為共和國,1688 光榮革命
意義:實現了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願望,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權利法案》:1689
內容:①從立法、司法、財政、軍事等方面限制王權;
②把議會擁有的自由權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意義:
①國王與議會關系:確立了議會主權,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限制;
②王權與法律關系:國王只能在憲法規定的范圍內行使權力,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③統治方式變化:英國實行議會與國王集體統治,統治方式從人治轉向法制,英國社從此進入了長期穩定發展的時期
特點:議會權力至高無上,君主統而不治
責任制內閣:首相掌握國家大權
①「光榮革命」後,國王逐漸退出內閣,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內閣承擔實際行政職責,其權力和重要性也隨之增強;
②1721年,羅伯特?沃波爾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任內閣首相,主持內閣會,協調各部門的工作。責任內閣制形成;
③發展:19世紀中期,隨著選舉制的逐步擴大和兩黨制的發展,議會選舉變成兩個政黨之間的權力角逐,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上台組閣。
八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
政治的嚴重問題:①邦聯權利有限,無權征稅,不掌握兵權
②各州的權利很大,有權徵兵,征稅和發行貨幣
③各地經常發生騷亂,社會動盪
④美國在與歐洲各國的貿易中也常常屬於不利地位,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1787年,頒布聯邦憲法,
內容:①規定美國是一個聯邦制的國家,權利高於各州
②聯邦政府擁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大權
聯邦制原則:規定了一個強有力的聯邦政府,包括總統、一個全國性的議會、一個聯邦司法體系;同時憲法讓各州保留了較大的自主權;
總統:最高的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憲法否決權、任命高級政府官員權力;
議會:財政權和立法權;
最高法院:最高司法權、憲法的解釋權
分權制衡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約
兩黨制的形成與發展
19世紀二三時年代,是美國兩黨形成的重要時期,19世紀50年代中期,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對峙格局最終形成
九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張
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 大革命爆發
1791~~1792 君主立憲制
1793~~1804 第一共和國
1804~~1814 第一帝國
1815~~1830 復辟王朝
1848~~1852 第二共和國
1852~~1870 第二帝國
法國共和政體的確立
1875 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憲法
影響:共和體制最終確立,促進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度
⊙帝國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權任命帝國首相和帝國官員;有權召集和解散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有權簽署和公布帝國法律並監督法律的實施;帝國軍隊由皇帝統率,軍官均由皇帝任命.總之,皇帝是最高權力的掌握者.
⊙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聯邦議會和帝國國會是立法機構,行使立法權。帝國國會由選舉產生,但它不能組成代議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過任何一項對政府不利的法案,對政府沒有任何行政監督權,唯一對政府起壓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預算。
德意志帝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但具有濃厚的專制主義色彩
英、美、法、德政治制度的不同點
政體 國家元首及權力 政府產生方式 議會權力
與地位 權力
中心
英 君主立憲制 國王世襲;
國王僅扮演儀式性角色,是國家的象徵 內閣由議會選舉產生,並對議會負責,內閣首相是最高行政首長,擁有最高行政權和創意立法權; 議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
德 皇帝是帝國元首,世襲;任命帝國首相和官員,召集和解散議會,簽署公布法律和監督法律實施,統帥軍隊,任命軍官; 皇帝任命首相與官員,首相主持帝國政府,只對皇帝負責。 直接選舉產生,不能組成代議制政府,對政府沒有監督權,只有批准預算權。 皇帝
美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民選產生;掌握最高行政權、軍事指揮權、部分立法否決權、任命政府高級官員和組織政府的權力; 總統任命政府高級官員,政府對總統負責 擁有有立法權、財政權,與總統、聯邦法院相互制約 總統
法 民主共和制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和軍隊最高統帥;由國民議會選舉產生;具有創議法律權、解散眾議院的權力;總統與內閣部長共同向議會負責; 內閣部長由總統任命,總統命令須經各部部長副署,內閣向議會負責。 擁有選舉總統權、立法權、創議法律權;總統和各部部長對議會負責,議會對政府行使監督權。 議會
核心特徵:代議制民主;
議會擁有的共同的權力:立法權、財政權和行政監督權;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十 鴉片戰爭
1背景:(1)在中英對外貿易中,中國處於出超地位。(2)英國為了扭轉對華貿易的逆差,向中國走私鴉片。(3)工業革命後,英國急需打開中國市場,使中國成為他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市場。
2中國的禁煙運動:(1)原因:鴉片輸入嚴重危害了清朝統治。(2)對虎門銷煙的評價:是中國禁煙運動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決心。
3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掠奪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
4 虎門硝煙:面對鴉片危害,道光皇帝派林則徐赴廣東查禁鴉片。林則徐在廣東緝拿煙販,收繳鴉片,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即虎門銷煙。英國以此為借口,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南京條約》的簽訂:1842年,清政府被迫和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主要內容:
①割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
②賠款2100萬銀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破壞中國的貿易主權)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破壞中國的關稅自主權)
①社會性質的變化: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上,戰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戰後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貿易主權遭到嚴重的破壞,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經濟上,戰前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戰後中國封建的自然經濟經濟開始解體。
②社會矛盾的變化: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中外國資本主義和中國民族的矛盾,成為各種社會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③革命任務的變化:戰前是反對本國封建統治,戰後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
④革命性質的變化:中國從此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⑤思想領域的變化:「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思想開始萌發。
所以說,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開端。
鴉片戰爭後,英國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英國從中取得了「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美國和法國也脅迫清政府分別簽訂《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權益。
鴉片戰火再燃:(第二次鴉片戰爭)
根本原因:英、法不滿足鴉片戰爭的既得利益,要求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戰爭性質:侵略的非正義的掠奪戰爭;
①1856年,英法以「修約」訛詐遭拒絕為機會,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②1858年,英法聯軍北上攻陷大沽,進逼天津。清政府先後與俄、美、英、法四國分別簽訂《天津條約》。③1859年,英法聯軍再次攻佔大沽和天津。1860年,侵入北京並洗劫了圓明園。④1860年,清政府與英法俄三國分別簽訂《北京條約》。內容:(1)增開天津為商埠;(2)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⑤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的簽訂,使中國喪失大量領土和主權,出現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的局面。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影響:在政治上,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清朝統治者投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和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在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沿海各省,並伸向內地,方便了他們的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料和勞動力,使中國難以抵擋資本主義經濟侵略的沖擊。
十一 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腐敗的封建統治和沉重的剝削,導致階級矛盾激化。
①興起:金田起義 1851年
②發展: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權;定都天京 1853年,正式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
③全盛:1853-1856年進行北伐、西征和東征
北伐:目的:是為推翻清政府的統治。
領導人:林鳳祥、李開芳。
結果:由於孤軍深入而失敗。
意義:牽制了敵人兵力,為西征和東征的勝利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西征:目的:為鞏固天京革命大本營
領導人:賴漢英
結果:石達開大敗湘軍,鞏固了天京
東征:目的:為斷絕清政府財源,充實自己的經濟力量
領導人:秦日綱
結果:奪取揚州攻破江北江南大營,軍事上達到全盛時期。
主要內容:
①基本內容是關於土地分配,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②關於產品的分配,規定「天下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絕對平均分配的方案。
(2)評價:《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頒布的革命綱領。
革命性:首先它明確主張廢除封建土地私有制,成為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斗爭的最高峰;
空想性:平均分配土地和產品在當時無法實現,這種絕對平均分配的聖庫制度違背了小 生產者的本性,也不能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
落後性:此綱領把小農經濟作為追求的理想化目標,實際上沒有超越封建主義的經濟范疇。
原因:無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由於戰爭的環境,無法實施;
失敗原因:①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勾結力量過於強大,聯合絞殺太平天國。
②主觀原因:一是農民階級的局限性。二是戰略上的失誤。
(3)教訓:太平天國的悲劇說明,由於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農民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4)歷史意義:①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性質),它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②它堅持14年,勢力達18省,嚴懲了中外反動勢力模③擔任反封建反侵略雙重任務。反對封建主義,加速了清王朝和整個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潰;反侵略,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國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圖。④一些領導人開始向西方尋求真理,探索中國獨立、富強的途徑。
《資政新篇》
內容:政治方面:主張民主
經濟方面:學習西方,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
文教方面:興辦新式學校
外交方面:與外國自由交流,但不允許外國干涉中國內政
評價:《資政新篇》是洪仁玕1859年為振興太平天國而提出的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方案。它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它不是農民革命實踐的產物,沒有反映農民的願望,沒有實行。
十二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甲午中日戰爭 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維新後,大力發展資本主義,但國內市場狹小,希望從戰爭中尋找出路。(2)歐美列強持縱容態度。(3)朝鮮東學黨起義,成為導火線。
戰爭的經過
(1)爆發:1894年日本海軍在牙山口外豐島海面突襲中國的運兵船,戰爭爆發。
(2)平壤戰役:回族將領左寶貴犧牲;平壤失陷。
(3)黃海之戰:鄧世昌、林永升與艦同沉;北洋艦隊主力尚存,日本取得制海權。
(4)遼東之戰:聶士成率部抵抗;日軍製造旅順大屠殺。
(5)威海之戰:丁汝昌自殺殉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表明洋務運動的破產)。
《馬關條約》
內容: 一、割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二、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三、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
危害: ①割地: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②賠款: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便利了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同時,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飛速發展;
③開埠:列強侵略勢力進一步伸向內地;(最內地的重慶)。
④設廠:使外國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和勞動力,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八國聯軍侵華
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借口鎮壓義和團運動,發動侵華戰爭
《辛丑條約》:。1901年,清政府與八國簽訂《辛丑條約》,
影響:①巨額賠款加深了中國人民的苦難;
②在北京設立使館界成為列強侵華的大本營;
③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最終形成;
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伍』 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1,必修2知識點總結

必修一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第1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內容: 中央:①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②參與決策相、卿士,負責祭祀占卜和記錄王朝大事的卜、祝、史,執掌軍權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響: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響。
2、西周的分封: ①被封的諸侯國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
繳納貢賦、朝覲述職
②影響:積極影響: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 形成了對周王室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極影響:西周後期王權衰弱,春秋戰國暑期列國紛爭
③結果:西周後期分封制受到破壞;
戰國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權
3、西周的宗法制:
1)內容:用父系的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國家政治的制度。
2)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3)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第2課 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特點:一人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評價: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2、中央集權的基本特徵:權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
積極作用:①使秦實力增強,通過戰爭擴大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
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
②使秦能一實行各種鞏固統一的措施。
③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權威,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
第3課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朝 漢承秦制
有所變化: 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 決策機構
外朝: 執行機構
尚書台: 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 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
唐朝 中書省 :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
尚書省 :負責執行政令。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門下省 :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
宋: 二府和中書門下是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 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 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
三司: 管理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元 :中書省是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 :最高軍事機構
宣政院 : 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 : 漢初,郡國並行制;
漢武帝後期:設刺史制度
隋唐 :唐中後期,地方軍鎮長官節度使越設越多,發展成藩鎮割據局面
宋 : 臣做地方官;州縣兩級制
元 :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別為路、府、州、縣。 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
邊遠民族地區高寒宣政院進行管理
3、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特點: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增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增強。
第4課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明朝:君主專制強化,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設置軍機處,由皇帝挑選新任的滿漢官員充任軍機大臣。全國的軍政大權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單元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 古代希臘政治民主政治
1、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黃金時代:伯利克里統治時期
2、特徵: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內部平等
3、積極作用:促進希臘民族性格形成;推動古希臘文化事業發展;開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極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簽選舉,輪番坐莊的弊端
第6課 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組織編纂)標志著羅馬法律體系的最終完成。
2、影響:維護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
是現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
是反封建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單元 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第7課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 ①光榮革命:1688年
②《權利法案》:1689年。特點: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會逐漸處於「同
而不治」的地位
③責任內閣制:首相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2、作用:國內影響:提供保障、穩定社會、走入民主、樹立模式;
國外影響: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響。
3、特點:英國立憲制度是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徵性
的元首,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
第8課 美國聯邦政府的建立(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
1、①「1787年憲法」的制定:獨立初期的美國,只是一個邦聯制國家。
原則:「分權」與「制衡」:
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之間制約達到平衡;
總統和國會之間、國會本身兩院之間、司法與其他部門之間均構成制約。
總統由選民間接選出,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還是軍隊總司令同,在戰時可行使獨裁權。
立法權 國會 參議院 和 眾議院 組成國會
參議員由各州議會選出,每州兩名;眾議員由選民直接選出,人數與該州人口成正比。
司法權 聯邦法院 大法官由總統任命,終身任職。
聯邦法院擁有解釋一切法律及條約的權力
2、「1787年憲法」的意義:它是世界上第一步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成文憲法;促進了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美國建立起聯邦制國家,進一步鞏固了獨立戰爭的成果,使美國革命得以完成。
第9課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
1、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①第一共和國 第一帝國 第二共和國 第二帝國 第三共和國(共和體制最終確立)
②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內容:行政權歸於總統;立法權歸於兩院制議會;司法權歸於最高法院,由參議員授權組成。
③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意義:共和派終於把眾議院、參議院、內閣、總統等關鍵性職位掌握在自己手中;資產階級各個集團在國家政權中都占據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體最終確立;它使工業資產階級得以分享政權,促進法國工業資本的發展。
2、德意志帝國的君主立憲制:
1)德意志帝國建立:1871年憲法,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2)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內容:
政體:統一後的德國為邦聯制的君主國家;
立法權:兩院制的議會作為立法機構。聯邦議會是帝國最高權力機構,實際上是上議院;帝國議會實際上是下議院
行政權:皇帝是國家元首;憲法授予巨大權力。帝國宰相主持帝國政府工作,是內閣首腦,擁在絕對權力
3)德意志帝國憲法的性質: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制度是一種不徹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議制。
4)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影響:
消極影響:君主制被保留下來,阻礙了資產階級民主改革的徹底完成
積極影響:具有資產階級性質的帝制國家建立起來;德國邁入資本主義門檻,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德國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到19世紀末,德國已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
第四單元 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課 鴉片戰爭
1、1840年6月,英軍艦隊侵入廣東海面挑釁,鴉片戰爭爆發。
2、1841年初英軍強佔香港島。
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條約內容有: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由雙方商定等。
3、1856年,英軍進攻廣州,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
條約規定:允許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增開沿海沿江十處通商口岸;賠償英法巨額白銀;允許外國人到中國內地旅遊、經商和傳教;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各口暗通航等。
不久,英法火燒圓明園。
1860年=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
條約規定: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對英法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4、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11課 太平天國運動
1、《天朝田畝制度》:1853年太平天國頒布。
①原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無處不均勻」;
②規定:以戶為單位,不論男女,按人口和年齡平分土地;每戶留足口糧,其餘歸國庫;
③太平天國想通過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核心思想),無人不飽暖(目的)」的理想社會。
2、《天朝田畝制度》的意義:
積極意義:反映了農民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願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斗爭思想結晶。
消極意義:體現的絕對平均主義思想,嚴重脫離實際,根本無法實現。
3、《資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國頒布的。是先進的中國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但由於當時形勢未能實行。最終,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了。
第12課 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1、1895年4月,清政府與日本簽訂屈辱的《馬關條約》。
條約規定:割遼東半島、台灣及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二億兩白銀;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受內地稅。
2、《馬關條約》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辛丑條約》:1901年9月,清政府與侵略者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條約規定:賠償白銀共4.5億兩,分39年還清;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國駐兵保護;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永遠禁止中國人成立或參加反帝性質的組織;
4、《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境地。
5、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中國清政府腐敗無能,避戰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眾;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國勢強盛,對華戰爭蓄謀已久。
第13課 辛亥革命
1、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團體興中會。
1905年8月,中國同盟會成立,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2、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孫中山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憲法。
3、辛亥革命意義:偉大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第14課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
1、五四運動(1919年)是一次不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封建的革命運動。
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五四運動的口號是「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2、中國共產黨成立於1921年。
3、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標志是國民黨一大召開。
第15課 國共的十年對峙
1、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其意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
2、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
3、長征途中召開的遵義會議(1935年1月),成為黨史上一個生死攸關轉折點。
第16課 抗日戰爭
1、抗戰初期,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組織的四大會戰是淞滬、太原、徐州、武漢。作用是遲滯了日本侵略。
2、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中國勝利。中國勝利的原因是:
①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②堅持全民族抗戰;
③日本發動的是侵略戰爭,國際上失道寡助;
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第17課 解放戰爭
1、1945年10月10日《雙十協定》:和平建國堅決避免內戰,召開政協會議保證人民權利。
2、三大戰役:遼沈戰役(1948年9月)、淮海戰役(1949年1月)、平津戰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3、宣告統治中國22 年的國民黨政權結束的事件是解放軍佔領南京。
第五單元 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18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它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彭勃的發展起來。
2、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雖然失敗了,但它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嘗試。
第19課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
1、1917年3月,「二月革命」。
2、列寧的《四月提綱》(1917年4月),提出把俄國革命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渡到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第六單元 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
第20課 新中國的民主政治
1.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隆重舉行。
2.新中國民主政治建設主要實施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憲法體現了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兩大原則,實行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第21課 民主政治建設的曲折發展
4.1984年,政府頒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第22課 祖國統一大業
1.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中宣布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
2.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
「一國兩制」含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祖國完成統一大業的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3.1997年7月1日中國收回香港,人民解放軍進駐香港;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收回澳門,人民解放軍進駐澳門。
4.香港澳門回歸的最根本原因是改革開放,中國綜合實力提高。
第七單元 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
第23課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1、在國際交往中,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主要體現在「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在請客」「一邊倒(倒向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陣營)」。
2、1953年12月,周恩來找中印雙邊會談中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惠、和平共處)
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處理國與國關系准則和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
4、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出現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是在日內瓦會議
第24課 開創外交新局面
1)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內恢復了一切合法權利,包括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
2)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中美改善關系的首要前提是美國承認一個中國原則。
1972年,剛剛出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因周恩來的邀請訪華,簽署了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聲明。
3)新時期黨的工作重心是經濟建設為中心和改革開放。
4)由中國主導創立的地區性國際組織是上海合作組織(SCO)(還有亞太經合組織)。
第八單元 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趨勢
第25課 兩極世界的形成
1)二戰後美蘇矛盾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的沖突。
2)二戰後,美國以經濟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歐的表現是馬歇爾計劃。
3)美蘇兩極格局形成的標志是歐洲出現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峙。
4)二戰後形成的兩級格局解體的標志性事件是蘇聯解體。
5)二戰後美國在亞洲地區的熱戰主要是侵略朝鮮和侵略越南戰爭。
第26課 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
1)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經濟發展的需要;
②現實因素:世界政治經濟中心地位喪失;
③外部因素:美蘇爭霸的影響;
④歷史因素:統一情結的歷史淵源。
2) 「一超多強」局面;
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
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
歐盟經濟政治實力增強,推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擺脫美國控制;
日本經濟發展,實力增強,謀求政治大國地位;
俄羅斯國際地位提高,擁有和美匹敵的軍事力量;
不結盟運動興起,第三世界登上國際政治舞台並發揮越來越大作用;
中國改革開放,綜合國力提高,積極致力建立公正合理國際
政治經濟新秩序; 美國仍然最強大。

必修二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第一課)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1、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火耕)
(2)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的標志:鬆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
(3)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秋時期,小件鐵農具問世。牛耕是我國農用動力上的一次革命。戰國時,牛耕初步推廣。此後,鐵犁牛耕逐步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
(1)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精耕細作,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中國封建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
(第二課)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了解古代中國在冶金術、制瓷業、絲織業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利鼓風冶鐵。3.魏晉南北朝發明灌鋼法
(第三課)古代商業的發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發展
(1)西漢: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易的「市」與住宅區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市長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2)隋唐: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牆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3)宋朝: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營
2、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4)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著名商業中心
(5)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6)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第四課)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了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極其影響
(1)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政策
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並未禁止官方對外貿易;清代是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兩者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3)清代一直實行的「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第二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第一課)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背景和興起的史實: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自然經濟逐漸解體。(2)受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3)洋務派對民辦企業起了誘導作用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地點是:東南沿海地區
2、代表企業: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
(第二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
●短暫春天(1)時間:一戰期間(1915-1921)
●曲折發展(1)國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原因:為了鞏固統治,國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
原因:淪陷區:一些廠礦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以各種形式吞並
國統區:國民政府實施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統治,官僚階層壓榨民族企業牟取暴利
●萎縮(1)時間:抗戰勝利以後(解放戰爭期間或1945—1949)
(2)原因:a美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排擠了國貨(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b官僚資本大肆進行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c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不斷膨脹
二、理解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經濟上,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有利於社會進步;
2、政治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質和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來和中共的建立准備了階級條件;
3、思想上,不斷沖擊和動搖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
■第三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第一課)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
2、了解八大的主要內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主要內容:(1)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2)當前的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掀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黨在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一次嚴重的失誤,造成1959—1961三年經濟困難。
(第二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歷史意義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主要內容:(1)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2)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實行撥亂反正。
(3)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4)實行改革開放
意義: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起點。(45頁下面)

『陸』 嶽麓版高中歷史必修2知識點總結(全書)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第一課)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1、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火耕)
(2)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的標志:鬆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
(3)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秋時期,小件鐵農具問世。牛耕是我國農用動力上的一次革命。戰國時,牛耕初步推廣。此後,鐵犁牛耕逐步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
(1)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精耕細作,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中國封建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
(第二課)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了解古代中國在冶金術、制瓷業、絲織業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利鼓風冶鐵。3.魏晉南北朝發明灌鋼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5.宋代江西的景德鎮,到元代發展為全國制瓷中心,明清時是全國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彩瓷;清代還發明了琺琅彩。7.明清時蘇州、杭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使用花樓機機構復雜精密。
(第三課)古代商業的發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發展
(1)西漢: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易的「市」與住宅區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市長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2)隋唐: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牆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3)宋朝: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營
2、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4)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著名商業中心
(5)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6)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現商幫。如,徽商、晉商(兩者相同之處:都從經營鹽業起家;商業活動都涉及金融領域(徽商經營典當業,晉商興辦票號);活動范圍都涉及國外,都積累起巨額財富)

(第四課)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了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極其影響
(1)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政策
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重農抑商」得以長久實行的根本原因:適應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需要。
其目的:維護自然經濟,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徵收,維護政治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積極作用: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明清重農抑商的表現:農本商末的思想,專賣制度,關卡重稅,歧視商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並未禁止官方對外貿易;清代是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兩者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3)清代一直實行的「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清代只開一處對外通商是在:廣州(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閉關鎖國的後果: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第二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第一課)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背景和興起的史實: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自然經濟逐漸解體。(2)受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3)洋務派對民辦企業起了誘導作用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地點是:東南沿海地區
2、代表企業: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
(第二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
●短暫春天(1)時間:一戰期間(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華民國,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b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c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3)主要行業:紡織業、麵粉業(4)著名實業家:張謇、周學熙、榮氏兄弟
(5)為什麼是「短暫」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卷土重來
●曲折發展(1)國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原因:為了鞏固統治,國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
原因:淪陷區:一些廠礦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以各種形式吞並
國統區:國民政府實施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統治,官僚階層壓榨民族企業牟取暴利
●萎縮(1)時間:抗戰勝利以後(解放戰爭期間或1945—1949)
(2)原因:a美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排擠了國貨(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b官僚資本大肆進行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c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不斷膨脹
二、理解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經濟上,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有利於社會進步;
2、政治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質和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來和中共的建立准備了階級條件;
3、思想上,不斷沖擊和動搖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走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第一課)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
2、了解八大的主要內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主要內容:(1)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2)當前的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掀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黨在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一次嚴重的失誤,造成1959—1961三年經濟困難。
(第二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歷史意義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主要內容:(1)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2)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實行撥亂反正。
(3)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4)實行改革開放
意義: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起點。(45頁下面)
(第三課)經濟體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農村:1、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廢除人民公社制度3、發展鄉鎮企業,為農民致富、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2、了解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環節是增加企業活力,把企業搞活。內容:(1)、管理體制上: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3)分配製度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4)、1992年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實行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的現代企業制度
作用:調動工人生產積極性,增加了企業活力,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使人民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第四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國對外開放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1)經濟特區的設立:1980年,深圳(第一個經濟特區)、珠海、汕頭、廈門;1988年,海南省。
(2)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灣地區
(4)經濟技術開發區:1988年
(5)1990年開發上海浦東,帶動長三角和長江流域經濟,成為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2、十四大的主要內容:1992年召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單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修築從唐山到胥各庄的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紀初在南京開辦第一個電話局,開通第一部市內電話電話。
3.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電訊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到2000年末,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的數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還用傳真機和互聯網發送文件。
報刊 影視 互聯網
概況 1.19世紀中前期,外國人開始在中國辦報,《中國叢報》、《萬國公報》
2.1873年艾小梅在漢口主辦的《昭文新報》被認為是國人在中國境內創辦的報刊。
發展:
3.此後中國人自己辦的報刊越來越多,如戊戌變法時期的《事務報》,辛亥革命時期的《民報》,五四時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軍山》電影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的。
2.1931年,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拍攝成功,結束中國電影無聲的歷史。
3.蔡楚生導演、王人美主演《漁光曲》1935年獲得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4.1958年北京電視台實驗播出,標志著中國的誕生。
1.、、電視被稱為三大媒介。20世紀90年代以後媒介誕生了。它被稱為「第四媒介」。
2.互聯網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
3.互聯網的四大優勢:
(1)集三大媒介的優勢於一體。
(2)費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動,雙向傳受。
(4)可以更主動、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
■第五單元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第1課)開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開辟意義:(1)新航路的開辟,逐漸結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發生接觸與碰撞,開始了匯合交融,世界日益連成了一片整體。(2)貿易范圍空前擴大,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3)、世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開始了殖民擴張。
(5)、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新航路的開辟(結合課本82頁新航路開辟圖記憶)
時間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開辟的航路 意義
1487年 迪亞士 葡萄牙王室
歐洲到非洲 到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開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進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倫布 西班牙王室 歐洲到美洲 發現美洲新大陸

(第2課)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1、列舉荷蘭、英國野蠻掠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1)上馬車夫——荷蘭:
背景:優越的地理環境和經商傳統、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地區之一、政治上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獲得獨立。
地區 基本情況
亞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據點、奪得馬六甲和錫蘭,侵入印尼一帶,一度占據中國台灣
非洲 從葡萄牙手中奪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蘭殖民地

(2)「日不落帝國」——英國
戰爭 結果 備注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西班牙失敗,西喪失海上實力的喪失和英國開始確立海上霸權
三次英荷戰爭 英國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殖民地,荷蘭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權 由英國頒布的《航海條例》引起
英法七年戰爭 英國奪取了大片法國的殖民地,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2、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與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擴張與掠奪
歐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張是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掠奪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也給亞、非、拉美等殖民地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打斷了它們正常的歷史進程,使它們發展緩慢、貧窮落後,造成這些地區的長期落後。

(第3課)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
(1)、工業革命的開始——珍妮機的問世(英國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棉紡織業)
(2)、瓦特改良蒸汽機解決動力問題,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歐美資產階級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2)、工業革命在客觀上也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生產方式,促使世界面貌發生了變化
(3)、工業革命還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結構的變革,產生了兩個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4)、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時間:19世紀中後期)
3、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
電力的廣泛應用: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研製發電機成功;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汽車和飛機;
化工技術的發展;鋼鐵等傳統工業的進步。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壟斷組織的出現(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建立。(19世紀末20世紀初)
5、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在交通領域: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火車、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汽車和飛機
在社會結構: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兩個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壟斷組織。
在世界市場: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6、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
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殖民擴張:世界市場拓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第六單元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第一課)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
1、發生經濟危機的原因:(1)貧富差距擴大(2)股票投機活動(3)分期付款方式的隱患(4)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點:(1)范圍廣(2)時間長(3)破壞性大
3、影響:(1)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美國、法國社會動亂;德國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勢動盪不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危機反而惡化
(第二課)羅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經濟危機爆發後,總統胡佛採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經濟危機非但沒有克服,反而更加惡化。1932年羅斯福在大選中獲勝,1933年上任後實行新政。
2、羅斯福新政的起止時間:1933——1939
3、新政的內容:(1)整頓銀行與金融業(2)調整農業政策(3)復興工業:藍鷹行動(4)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
4、羅斯福新政的意義:(1)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2)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法西斯勢力、避免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3)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政府的權力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4)※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對以後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5、政的實質: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觸動資本主義制度
6、特點:指導思想方面:放棄自由放任思想,轉向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內容方面:國家加強對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預;影響方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誕生。
(第三課)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了解二戰後美國、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1、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表現:
戰後二十年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政策有:大力拓展世界市場;應用先進的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延續並發展社會福利政策。
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滯漲」。
80年代,里根上台後,減少政府開支,緊縮通貨,削減稅收,建設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使美國經濟復甦。
90年代柯林頓倡導介於自由放任與國家干預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對經濟進行改革,經濟持續增長,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
2、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表現:
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經濟進入持續高速發展時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殘余勢力,社會秩序比較穩定,同時實行非軍事化,集中國家有限的財力、物力發展經濟:(2)政府採取市場經濟、國家調控、社會保障三者相結合的經濟政策,注意發展科技和教育;(3)美國的扶持政策,通過馬歇爾計劃對德國提供大量援助。60年代,德國經濟超過英、法,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國家。

■第七單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1、了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內容:
2、了解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與作用:
3、認識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必要性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國人大《關於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標志蘇俄開始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 新經濟政策(1921--1928)
背景 十月革命後進入國內戰爭、外國武裝干涉、物質匱乏 國內戰爭結束後,戰時共產主義弊端日益顯現,領導人卻希望藉此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引起人民不滿。國內隱藏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喀琅施塔得兵變)

農業 實施余糧收集制 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核心內容)

工業 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 允許部分企業由私人或外國資本家經營;擴大地方和企業的自主權

貿易 取消自由貿易 改變國家壟斷,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

分配 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國家配給制,實物分配製 廢除實物分配製,實行按勞分配

結果 使蘇維埃取得了國內戰爭(1918--1920)的勝利,鞏固了蘇維埃;但它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促進經濟迅速恢復,起到鞏固工農聯盟、穩定政治形勢的作用,使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基本恢復。它是一條適合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但因後來的領導人對其認識不足而被過早的終止。

新政策的特點:(1)公有制為主導的前提下,允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2)允許商品經濟的發展,利用商品貨幣關系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經濟方面的主要表現

政治方面:(1)高度集權,破壞民主集中制;(2)幹部職務終身制,對幹部沒有形成必要的監督;(3)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
經濟方面:(1)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影響國民經濟平衡和持續發展;(2)實施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價值規律作用(3)阻礙勞動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4)犧牲廣大農民利益,挫傷他們生產積極性,造成蘇聯農業生產的長期停滯不前。
5、了解赫魯曉夫改革的主要內容(120頁,):
農業:取消農產品義務交售制,實行收購制,提高收購價格,增加農民收入;撤消全國的機器拖拉機站,把所有的農業機械賣給集體農庄;大規模開墾荒地,提出種植玉米,提高糧食產量。
工業:改革工業管理體制,將中央一部分權利下放到地方,擴大地方和企業的許可權;精簡機構;大量壓縮國民經濟計劃指標。
政治: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平反冤假錯案。

6、了解戈爾巴喬夫改革的主要內容與後果
戈爾巴喬夫改革 經濟改革 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這實際承認了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調整所有制結構,允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 沒有迅速取得預期成果
政治改革 (1)改變指導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
(2)改變共產黨領導地位:1990年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從憲法刪去關於共產黨領導地位的條文;蘇共「二十八大」宣布蘇聯實行議會制、總統制、多黨制,並放棄黨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壟斷」,實行政治和意識形態多元化。
逐漸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脫離了蘇聯國情。最終導致改革失敗,蘇聯解體。
(1).蘇聯解體的標志:1991年阿拉木圖協議
(2).蘇聯(1922—1991)解體的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體制上的弊端和錯誤政策長期得不到糾正,沒有從實際出發,建設符合蘇聯國情的社會主義;
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錯誤方針
外部原因:西方敵對勢力長期的「和平演變」戰略
(3).蘇聯解體給我們的啟示:
A.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進行社會主義改革,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社會主義制度要通過不斷的改革來逐步自我完善。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的特點;
B.社會主義建設要遵循客觀發展規律,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走符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第八單元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一課)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了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了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布雷頓森林協定》。
(2)、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成立。它們都是國際金融機構,美國從中取得了決定性的控制權。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建立起來,即「布雷頓森林體系」。
(3)、《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
(4)、「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作用:
積極:使國際貨幣金融關系有了同意的標准和基礎;擴大了世界貿易;擴大了世界購買力;有利於世界貿易的發展和國際資本的流動
消極: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
2、《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
1947年簽定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立、《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構成了調整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第二課)當今世界的經濟區域集團化
1、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三大區域集團是: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2、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
3、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問世。
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的經濟集團。
5、1989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漢城宣言》正式確定該組織的宗旨和目標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茂物通過《茂物宣言》,提出了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時間表。
1995年通過了《執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動議程》,使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目標有了保障。
6、1991年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

(第三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
了解世界貿易組織由來和發展;
理解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經過;
認識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
1、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它標志著規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建立起來。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把多邊貿易組織改名為世貿組織。
2、世貿組織的目的是: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3、世貿組織的作用:(1)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2)促使成員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繁榮(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國際經貿關系中的強權政治
4、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影響:
機遇:(1)有利於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2)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世界競爭(3)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有利於直接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維護合法權益
(5)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挑戰: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5、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經濟聯系逐漸增多
(2)工業革命後,世界經濟朝著全球化方向發展
(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真正進入全球化時代
6、經濟全球化的本質: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7、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對於發達國家:最大受益者
對於發展中國家:
機遇:有利於吸收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
挑戰: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

『柒』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框架

我空間的。你看看。
■第一單元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第一課)精耕細作的古代農業:
1、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農業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刀耕火種(火耕)
(2)我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的標志:鬆土工具耒耜的出現和普遍使用。
(3)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農具。春秋時期,小件鐵農具問世。牛耕是我國農用動力上的一次革命。戰國時,牛耕初步推廣。此後,鐵犁牛耕逐步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
(1)小農經濟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是一種自己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經濟精耕細作,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2)中國封建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和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
(第二課)領先世界的古代手工業
●了解古代中國在冶金術、制瓷業、絲織業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東漢杜詩發明水排,用水利鼓風冶鐵。3.魏晉南北朝發明灌鋼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5.宋代江西的景德鎮,到元代發展為全國制瓷中心,明清時是全國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礎上,燒制出彩瓷;清代還發明了琺琅彩。7.明清時蘇州、杭州是著名的絲織業中心,使用花樓機機構復雜精密。
(第三課)古代商業的發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發展
(1)西漢:每個城市都設專供貿易的「市」與住宅區嚴格分開,長安城東西有市。設官員管理(市長或市令),按時開市閉市。
(2)隋唐:長安城有市和坊,市與坊用圍牆隔開,白天定時開市閉市。
(3)宋朝:市與坊的界限逐漸打破,店鋪隨處可設,且早晚都可經營
2、知道主要的商業城市和著名的商幫:
(4)西漢: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著名商業中心
(5)隋唐黃河流域長安、洛陽;長江流域揚州、益州,成為繁華的商業城市;廣州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設市舶使。
(6)宋代開封、臨安;益州發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現商幫。如,徽商、晉商(兩者相同之處:都從經營鹽業起家;商業活動都涉及金融領域(徽商經營典當業,晉商興辦票號);活動范圍都涉及國外,都積累起巨額財富)

(第四課)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緩慢發展
●了解「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極其影響
(1)中國封建社會的基本經濟政策:「重農抑商」政策
首倡「重農抑商」政策的是: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
「重農抑商」得以長久實行的根本原因:適應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需要。
其目的:維護自然經濟,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徵收,維護政治穩定,鞏固封建統治。
積極作用:保護了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封建社會初期鞏固新興地主政權。
明清重農抑商的表現:農本商末的思想,專賣制度,關卡重稅,歧視商人,龐大的官營手工業。
消極後果:強化自然經濟,阻礙工商業發展,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並未禁止官方對外貿易;清代是因為對付東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爭。兩者都是為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3)清代一直實行的「閉關鎖國」的含義: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清代只開一處對外通商是在:廣州(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管理對外貿易)
閉關鎖國的後果:妨礙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使中國與世隔絕,沒能及時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以發展生產力,使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

■第二單元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與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第一課)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背景和興起的史實:
1、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自然經濟逐漸解體。(2)受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3)洋務派對民辦企業起了誘導作用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是: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地點是:東南沿海地區
2、代表企業:發昌機器廠、繼昌隆繅絲廠、貽來牟機器磨坊
(第二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一、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階段:
●短暫春天(1)時間:一戰期間(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華民國,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b群眾性的反帝愛國運動,有力地推動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c歐洲列強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3)主要行業:紡織業、麵粉業(4)著名實業家:張謇、周學熙、榮氏兄弟
(5)為什麼是「短暫」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列強卷土重來
●曲折發展(1)國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
原因:為了鞏固統治,國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於發展經濟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戰爭期間:民族工業遭到沉重打擊
原因:淪陷區:一些廠礦或被日軍所毀,或被日軍以各種形式吞並
國統區:國民政府實施戰時體制,強化對經濟的全面統治,官僚階層壓榨民族企業牟取暴利
●萎縮(1)時間:抗戰勝利以後(解放戰爭期間或1945—1949)
(2)原因:a美國商品大量湧入中國市場,排擠了國貨(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
b官僚資本大肆進行經濟壟斷,擠壓民族企業c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不斷增加,通貨不斷膨脹
二、理解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經濟上,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有利於社會進步;
2、政治上,為民族資本主義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質和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為新民主主義革命到來和中共的建立准備了階級條件;
3、思想上,不斷沖擊和動搖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走資本主義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三單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第一課)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國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起來。
2、了解八大的主要內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開。主要內容:(1)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後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2)當前的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
3、了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8年掀起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我黨在探索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一次嚴重的失誤,造成1959—1961三年經濟困難。
(第二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有關改革開放決策的內容,認識歷史意義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
主要內容:(1)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
(2)拋棄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實行撥亂反正。
(3)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4)實行改革開放
意義: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這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也是共和國歷史的一次偉大轉折,成為我國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起點,開創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起點。(45頁下面)
(第三課)經濟體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農村:1、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2、廢除人民公社制度3、發展鄉鎮企業,為農民致富、為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
2、了解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環節是增加企業活力,把企業搞活。內容:(1)、管理體制上: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3)分配製度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4)、1992年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實行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的現代企業制度
作用:調動工人生產積極性,增加了企業活力,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使人民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第四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國對外開放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1)經濟特區的設立:1980年,深圳(第一個經濟特區)、珠海、汕頭、廈門;1988年,海南省。
(2)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灣地區
(4)經濟技術開發區:1988年
(5)1990年開發上海浦東,帶動長三角和長江流域經濟,成為90年代改革開放的重點和標志。
2、十四大的主要內容:1992年召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單元: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19世紀80年代,清政府修築從唐山到胥各庄的鐵路,標志著中國鐵路的誕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紀初在南京開辦第一個電話局,開通第一部市內電話電話。
3.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電訊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到2000年末,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的數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還用傳真機和互聯網發送文件。
報刊 影視 互聯網
概況 1.19世紀中前期,外國人開始在中國辦報,《中國叢報》、《萬國公報》
2.1873年艾小梅在漢口主辦的《昭文新報》被認為是國人在中國境內創辦的報刊。
發展:
3.此後中國人自己辦的報刊越來越多,如戊戌變法時期的《事務報》,辛亥革命時期的《民報》,五四時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軍山》電影首映成功,標志著中國電影事業的。
2.1931年,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拍攝成功,結束中國電影無聲的歷史。
3.蔡楚生導演、王人美主演《漁光曲》1935年獲得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4.1958年北京電視台實驗播出,標志著中國的誕生。
1.、、電視被稱為三大媒介。20世紀90年代以後媒介誕生了。它被稱為「第四媒介」。
2.互聯網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1994年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
3.互聯網的四大優勢:
(1)集三大媒介的優勢於一體。
(2)費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動,雙向傳受。
(4)可以更主動、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
■第五單元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第1課)開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開辟意義:(1)新航路的開辟,逐漸結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發生接觸與碰撞,開始了匯合交融,世界日益連成了一片整體。(2)貿易范圍空前擴大,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3)、世界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開始了殖民擴張。
(5)、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新航路的開辟(結合課本82頁新航路開辟圖記憶)
時間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開辟的航路 意義
1487年 迪亞士 葡萄牙王室
歐洲到非洲 到達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開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進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倫布 西班牙王室 歐洲到美洲 發現美洲新大陸

(第2課)殖民擴張與世界市場的拓展
1、列舉荷蘭、英國野蠻掠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場的史實,認識殖民擴張與掠奪是資本主義列強建立世界市場的主要途徑。
(1)上馬車夫——荷蘭:
背景:優越的地理環境和經商傳統、資本主義工商業發達,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地區之一、政治上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獲得獨立。
地區 基本情況
亞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據點、奪得馬六甲和錫蘭,侵入印尼一帶,一度占據中國台灣
非洲 從葡萄牙手中奪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蘭殖民地

(2)「日不落帝國」——英國
戰爭 結果 備注
1588年.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西班牙失敗,西喪失海上實力的喪失和英國開始確立海上霸權
三次英荷戰爭 英國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新尼德蘭殖民地,荷蘭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權 由英國頒布的《航海條例》引起
英法七年戰爭 英國奪取了大片法國的殖民地,最終確立了世界殖民霸權
2、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與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擴張與掠奪
歐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圍內的擴張是世界市場建立的主要途徑,殖民掠奪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也給亞、非、拉美等殖民地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打斷了它們正常的歷史進程,使它們發展緩慢、貧窮落後,造成這些地區的長期落後。

(第3課)工業革命
1、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進程
(1)、工業革命的開始——珍妮機的問世(英國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棉紡織業)
(2)、瓦特改良蒸汽機解決動力問題,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
2、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歐美資產階級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2)、工業革命在客觀上也傳播了先進的思想和生產方式,促使世界面貌發生了變化
(3)、工業革命還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結構的變革,產生了兩個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4)、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時間:19世紀中後期)
3、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
電力的廣泛應用: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研製發電機成功;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汽車和飛機;
化工技術的發展;鋼鐵等傳統工業的進步。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壟斷組織的出現(是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建立。(19世紀末20世紀初)
5、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比較
在交通領域:第一次工業革命出現火車、輪船,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了汽車和飛機
在社會結構: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兩個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壟斷組織。
在世界市場:第一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6、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
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殖民擴張:世界市場拓展
第一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第六單元羅斯福新政與資本主義運行機制的調節
(第一課)空前嚴重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
1、發生經濟危機的原因:(1)貧富差距擴大(2)股票投機活動(3)分期付款方式的隱患(4)根本原因:生產社會化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
2、特點:(1)范圍廣(2)時間長(3)破壞性大
3、影響:(1)加深了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危機:美國、法國社會動亂;德國法西斯上台(2)世界局勢動盪不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加深;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4、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危機反而惡化
(第二課)羅斯福新政
1、背景:1929-1933經濟危機爆發後,總統胡佛採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結果經濟危機非但沒有克服,反而更加惡化。1932年羅斯福在大選中獲勝,1933年上任後實行新政。
2、羅斯福新政的起止時間:1933——1939
3、新政的內容:(1)整頓銀行與金融業(2)調整農業政策(3)復興工業:藍鷹行動(4)社會救濟與公共工程
4、羅斯福新政的意義:(1)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大危機(2)緩和了美國的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法西斯勢力、避免了無產階級革命的發生(3)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政府的權力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4)※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對以後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5、政的實質: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管制。新政的前提:未觸動資本主義制度
6、特點:指導思想方面:放棄自由放任思想,轉向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內容方面:國家加強對金融、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方面的全面干預;影響方面: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誕生。
(第三課)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了解二戰後美國、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新變化
1、二戰後美國經濟發展表現:
戰後二十年是美國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政策有:大力拓展世界市場;應用先進的科技成果;革新生產技術,發展新興工業;延續並發展社會福利政策。
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出現「滯漲」。
80年代,里根上台後,減少政府開支,緊縮通貨,削減稅收,建設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使美國經濟復甦。
90年代柯林頓倡導介於自由放任與國家干預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對經濟進行改革,經濟持續增長,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
2、聯邦德國經濟發展的表現:
20世紀50年代,聯邦德國經濟進入持續高速發展時期:(1)政府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殘余勢力,社會秩序比較穩定,同時實行非軍事化,集中國家有限的財力、物力發展經濟:(2)政府採取市場經濟、國家調控、社會保障三者相結合的經濟政策,注意發展科技和教育;(3)美國的扶持政策,通過馬歇爾計劃對德國提供大量援助。60年代,德國經濟超過英、法,成為歐洲頭號資本主義國家。

■第七單元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與教訓

1、了解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內容:
2、了解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與作用:
3、認識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必要性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國人大《關於以實物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標志蘇俄開始由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 新經濟政策(1921--1928)
背景 十月革命後進入國內戰爭、外國武裝干涉、物質匱乏 國內戰爭結束後,戰時共產主義弊端日益顯現,領導人卻希望藉此直接向社會主義過渡,引起人民不滿。國內隱藏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危機(喀琅施塔得兵變)

農業 實施余糧收集制 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核心內容)

工業 全面推行工業國有化 允許部分企業由私人或外國資本家經營;擴大地方和企業的自主權

貿易 取消自由貿易 改變國家壟斷,恢復貨幣流通和商品交換

分配 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國家配給制,實物分配製 廢除實物分配製,實行按勞分配

結果 使蘇維埃取得了國內戰爭(1918--1920)的勝利,鞏固了蘇維埃;但它不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正確途徑 促進經濟迅速恢復,起到鞏固工農聯盟、穩定政治形勢的作用,使1925年蘇聯國民經濟基本恢復。它是一條適合俄國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但因後來的領導人對其認識不足而被過早的終止。

新政策的特點:(1)公有制為主導的前提下,允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2)允許商品經濟的發展,利用商品貨幣關系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經濟方面的主要表現

政治方面:(1)高度集權,破壞民主集中制;(2)幹部職務終身制,對幹部沒有形成必要的監督;(3)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
經濟方面:(1)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影響國民經濟平衡和持續發展;(2)實施計劃經濟體制排斥價值規律作用(3)阻礙勞動者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4)犧牲廣大農民利益,挫傷他們生產積極性,造成蘇聯農業生產的長期停滯不前。
5、了解赫魯曉夫改革的主要內容(120頁,):
農業:取消農產品義務交售制,實行收購制,提高收購價格,增加農民收入;撤消全國的機器拖拉機站,把所有的農業機械賣給集體農庄;大規模開墾荒地,提出種植玉米,提高糧食產量。
工業:改革工業管理體制,將中央一部分權利下放到地方,擴大地方和企業的許可權;精簡機構;大量壓縮國民經濟計劃指標。
政治:批判斯大林個人崇拜,平反冤假錯案。

6、了解戈爾巴喬夫改革的主要內容與後果
戈爾巴喬夫改革 經濟改革 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這實際承認了市場對經濟的調節作用;調整所有制結構,允許多種經濟成分並存。 沒有迅速取得預期成果
政治改革 (1)改變指導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
(2)改變共產黨領導地位:1990年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從憲法刪去關於共產黨領導地位的條文;蘇共「二十八大」宣布蘇聯實行議會制、總統制、多黨制,並放棄黨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壟斷」,實行政治和意識形態多元化。
逐漸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脫離了蘇聯國情。最終導致改革失敗,蘇聯解體。
(1).蘇聯解體的標志:1991年阿拉木圖協議
(2).蘇聯(1922—1991)解體的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體制上的弊端和錯誤政策長期得不到糾正,沒有從實際出發,建設符合蘇聯國情的社會主義;
直接原因:戈爾巴喬夫改革的錯誤方針
外部原因:西方敵對勢力長期的「和平演變」戰略
(3).蘇聯解體給我們的啟示:
A.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進行社會主義改革,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社會主義制度要通過不斷的改革來逐步自我完善。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具有復雜性、艱巨性和曲折性的特點;
B.社會主義建設要遵循客觀發展規律,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走符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第八單元當今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一課)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
1、了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舉行了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布雷頓森林協定》。
(2)、1945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世界銀行)成立。它們都是國際金融機構,美國從中取得了決定性的控制權。一個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建立起來,即「布雷頓森林體系」。
(3)、《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
(4)、「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作用:
積極:使國際貨幣金融關系有了同意的標准和基礎;擴大了世界貿易;擴大了世界購買力;有利於世界貿易的發展和國際資本的流動
消極: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
2、《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
1947年簽定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立、《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的簽定,構成了調整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第二課)當今世界的經濟區域集團化
1、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的三大區域集團是: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2、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
3、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標志著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問世。
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成立。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組成的經濟集團。
5、1989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漢城宣言》正式確定該組織的宗旨和目標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茂物通過《茂物宣言》,提出了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時間表。
1995年通過了《執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動議程》,使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目標有了保障。
6、1991年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中國上海舉行。

(第三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
了解世界貿易組織由來和發展;
理解世界貿易組織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經過;
認識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問題
1、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它標志著規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貿易體系建立起來。世貿組織的前身是: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談判把多邊貿易組織改名為世貿組織。
2、世貿組織的目的是: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貿易自由化
3、世貿組織的作用:(1)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2)促使成員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繁榮(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國際經貿關系中的強權政治
4、2001年12月中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影響:
機遇:(1)有利於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2)有利於擴大出口和利用外資,並在平等條件下參與世界競爭(3)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4)有利於直接參與國際貿易規則的決策,維護合法權益
(5)有利於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增長
挑戰:國內一些產品、企業和產業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5、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1)新航路開辟使世界經濟聯系逐漸增多
(2)工業革命後,世界經濟朝著全球化方向發展
(3)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真正進入全球化時代
6、經濟全球化的本質:發達國家主導下的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7、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加速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繁榮,也加劇了全球競爭中的利益失衡。
對於發達國家:最大受益者
對於發展中國家:
機遇:有利於吸收外資、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
挑戰: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空前壓力和挑戰

『捌』 高中嶽麓版歷史必修二知識點

下面是網路文庫的資料,可以直接下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高一歷史嶽麓版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玖』 高中歷史必修二第一單元知識框架,每一課要詳細,謝謝


這個可以嗎?

『拾』 高中歷史必修二每課知識點框架圖

一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王」的出現 早期國家 的產生 「帝」的傳說 中國 早期 夏的政治:「版家天下」世權襲制度的確立政治 夏商的政治文化制度 商的政治:神權與王權的密切結合的 內容特點 分封制 意義 西周的政治文化 宗法制 內容 評價 「禮」制 禮樂制 「樂」制 禮樂制實質及其瓦解

閱讀全文

與嶽麓版歷史必修二知識框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