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黨的歷史知識ppt

黨的歷史知識ppt

發布時間:2021-02-09 16:14:57

1. 建黨ppt 20頁 一定要新的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我們的黨走過了90年艱苦奮斗的道路。在黨的90歲生日之際,我們每一個人都懷著感概和感激之情。
中國共產黨自從1921年成立至今,走過了90年坎坷而光輝的道路,從一個只有五十多人的黨組織發展成為擁有八千多萬黨員、執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黨。9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
在90年前,中國正處在風雨如磐、長夜難眠的黑暗年代,列強侵略、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不聊生。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從此揭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序幕。1927年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統一的總方針。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逐步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入農村,建立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共產黨制定抗日救國的綱領,提出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了道路。中國人民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斗,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並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歷史從此開始了新紀元。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治癒戰爭創傷,調整就中國的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迅速發展。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大規模地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12月,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具體表現在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拋棄了「經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為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辟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0多年來,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堅持改革開放,並緊緊把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使國家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多年來,我國的發展速度居世界第一。基本建設大規模展開,某些高科技領域也取得進展,人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中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顯然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之一。在國際上,同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也改善了周邊地區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為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在政治上,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在反對霸權主義、維護和平的事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中國經濟在2009年成功抵禦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並對世界經濟逐步復甦作出了重要貢獻,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
今天,我們既面臨機遇又面臨挑戰。十七大報告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立人力資源強國」,這充分體現了人才的重要性,大學生黨員是中國共產黨的後備力量,保證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就必須加強對高校黨的建設,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統領,緊密結合實際,實現重點突破。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堅持從嚴治黨的原則,特別是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必須更新思想,轉變觀念。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學校黨建工作必須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實施科學的發展戰略規劃,促進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質量、水平緊密結合起來。我們必須把黨建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使黨的工作有機融合,滲透和體現在學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各項工作任務中,並以這些工作的成效和事業的發展衡量和檢驗黨建工作的效果。
我們還要積極推進學校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更加有效地發揮黨代會在不同層面的民主監督和參與作用,積極發揮各類學術組織在重大決策的作用,要制定幹部學習培訓規劃,完善校院兩級中心組學習制度,豐富學習內容和形式,倡導學以致用的學風。加大對管理幹部的培訓力度,拓寬培訓渠道,保證培訓時間,推進幹部考核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高校學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社會服務的重要任務,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對於高校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校黨委陳寶昆書記在黨員幹部培訓大會上作了題為《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努力爭當學習型黨員》的動員報告。陳書記的動員報告緊密結合學校的實際和特點,從深刻認識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重大意義、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努力爭當大學生學習型黨員的表率三個方面,對我校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進行了深入動員。校黨委副書記、黨校校長劉滄山同志作了題為《認清形勢明確責任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專題報告,他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當前的形勢、任務和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學生黨員如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三個方面作了精闢的講解。他要求黨員幹部要樹立信心、增強意識,做好模範帶頭作用,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90周年。科學發展觀對黨的建設指導作用是,一方面,黨的建設為貫徹科學發展觀服務,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際成效檢驗黨建的得失。另一方面,科學發展觀蘊含的理論思想內容也為加強改進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具體說,黨的思想建設要以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黨為重要任務,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黨員要把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重要義務之一;要使高校黨的建設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牢牢把握黨對高校的領導權,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就必須積極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
學校黨建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從促進學校發展的大局中謀劃黨支部工作,把黨建工作與學校的發展緊密結合;深刻領會科學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與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緊密結合,按照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指導黨支部工作;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不斷改進黨支部工作;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按照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推進黨支部工作,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創新活力,努力開創我校黨建工作的新局面。在學習和實踐中,深深體會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學校黨建工作就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校的班子建設;必須動員廣大黨員投入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工作中來,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教育管理質量;加強辦學條件及辦學軟體建設,把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學校的發展全局來考慮,促進學校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真正能夠帶領人民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中國共產黨黨始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號召力,是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 求關於紅色革命的ppt和演講稿。

春風,拂過臉頰;雨露,滋潤萬物;花草,點綴世界;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大地。想了又想,念了又念,卻依舊無法表達出我們的哀思。
歷史不會把你們忘記,那飄揚著的鐵血十八星,就是用你們熱血浸染的。那高矗的勝利豐碑,正是用你們的頭顱堆砌的。立足今天,放眼未來,讓我們一同來學習革命先烈的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在人生道路上,克服重重艱難險阻,邁向光明,邁向未來。
憶往昔,我看見你們置自己的生死於度外,拋頭顱灑熱血。為了國家和人民,甘願付出自己寶貴的生命。舍己為人、視死如歸、赴湯蹈火、至死不渝。
我靜靜地呼吸著每一口的空氣,輕輕閉上眼睛,感受著心臟一次又一次有力地撞擊著胸腔。血液從指尖流遍全身,我思考,現在的我 能這樣幸福快樂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能感受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露,正是曾經的你們,用你們堅強的身軀為我們鋪設的道路 。戰火中,你們出生入死;堅牢中,你們堅貞不屈;面對寇匪的屠刀,你們大義凜然。透過淚水審視這個世界,高聳如雲的紀念碑 蒼勁有力的行道樹,波濤洶涌的滾滾長河,一望無際的藍天白雲,我的心裡,早已心潮澎湃。除了淚水,還有微笑;除了哀愁,還有敬仰; 除了思念,還有感激;除了遺憾,還有欣慰;
革命烈士們,你們看到了嗎?看到了今天這美麗富饒的祖國,看到了這廣闊肥沃的土地,看到了這自由飛翔的白鴿嗎?我想你們也會欣慰吧!「紅花無情笑東風,青山有幸埋忠骨。」革命先烈們,你們為人民的利益而死,你們的死重於泰山,你們與青山同在,你們與大地永存。你們永遠是我們心中的一塊豐碑。
時間在流逝,時代在進步,然而革命先烈們的精神,永垂不朽!我們也許不需要為了祖國而付出我們的生命,我們也許也沒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磅礴氣概。我們能做的,更多是認識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學習好各門文化知識,掌握好各種科學技術,完善自己的思想,美化自己的心靈。國家的尊嚴,國家的榮譽要靠我們自己來維護。烈士們的精神要靠我們來傳承與發揚光大。國家的明天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從現在做起,從我們自身做起,主動承擔起對祖國對社會的責任,施展自己的青春年華,開拓進取。
在此,
讓我們向戡亂戰爭期間為捍衛新中國而犧牲生命的先烈先賢們致敬!
向保衛復興基地時期為打敗寇匪進犯而犧牲生命的先烈先賢們致敬!
向所有為中華民族繁榮富強做出偉大貢獻的先烈們致敬!
戡亂英烈永垂不朽!

天下,是他成為中國革命偉大領袖的品質基礎。
走進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吧。沒有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南昌起義打響了中國人民武裝反抗國民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建立革命軍隊和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
走進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吧。井岡山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開辟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它證明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中國革命的正確道路,它告訴人們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走進福建上杭古田紀念館吧。古田會議使黨和軍隊進行了一次徹底的無產階級思想武裝,在黨的建軍史上樹起了光輝的里程碑。
舉世聞名的紅軍長征,是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世界軍事史上的偉大壯舉。它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詩篇。紅軍用熱血和生命鑄就的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經過了28年的頑強奮斗之後,終於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自己當家作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的第一聲禮炮,使天安門迎來了新生,使中華大地迎來了新生。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的正中主席台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紅色之旅到這里全部結束了。這些革命紀念地,承載著深厚的革命歷史,紀錄著光輝的革命事跡,弘揚著燦爛的革命精神。
歷史的紅色旅程結束了,未來的紅色旅程卻剛剛開始!未來的紅色旅程就是:高舉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
歷史的紅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輩們開創的,未來的紅色旅程是要靠我們新一代來開創的。
我們就是要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識、有體力的人,立志為人民做貢獻,為祖國做貢獻,為人類做貢獻。

3. 入黨流程ppt

一)積極分子培養階段

1、對於申請入黨的同志,應在收到其申請的一個月內,支部負責人找其談一次話,給予鼓勵。

2、入黨積極分子的確定,由所在黨支部決定。黨支部每年對遞交入黨申請書的人員進行一次民主評議,黨委派人參加,並在會議記錄上簽字。經黨員大會推薦、支部考察,支委會討論通過後,方可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確定後要向全體黨員公示。確定為積極分子後,支部向直屬機關黨委申報並領取《入黨培養對象登記表》。直屬機關黨委根據發出的登記表建立積極分子名冊。

3、黨支部應定期分析研究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狀況,對入黨積極分子實行優勝劣汰,動態管理。要通過每年的民主評議活動,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淘汰,符合條件的及時補充。支部要根據積極分子成熟情況向黨委匯報次年的發展計劃。

4、黨支部指定兩名正式黨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聯系人。聯系人應定期找積極分子談話,落實幫教責任制,做好經常性的教育培養工作,做到包教育、包培養、保成熟,負責填寫好考察記錄,及時向黨支部匯報培養情況。

5、各基層黨組織要利用黨校等陣地,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和基本知識的系統教育。黨支部要吸收入黨積極分子聽黨課,參加黨內有關活動,給他們分配一定的社會工作。黨委要負責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的基本知識和有關業務知識的培訓。

6、建立和堅持發展對象公示制。入黨積極分子經過黨支部一年左右的考察培養,對各方面條件基本成熟,擬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接受為預備黨員的發展對象要進行公示。公示內容主要包括發展對象的基本情況、政治思想表現、工作實績、培養考察情況及其他需要公開的內容,公示時間一般為7天。要在公開欄、學習園地等公共場所,以書面形式向群眾公示,接受監督。群眾對發展對象如有異議或意見,可以書面或口頭形式向黨支部或所在上級黨委提出,書面意見要簽署真實姓名。黨委和支部對舉報的問題,要進行認真調查核實、處理,並將處理結果及時向群眾反饋。

7、確定為發展對象後,支部要負責做好政審工作。政審的主要內容是: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態度;本人的政治歷史和在重大政治斗爭中的表現;直系親屬和與本人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政審的基本方法是:同本人談話、查閱有關檔案材料、找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調和外調。在聽取本人介紹和查閱有關材料後,情況清楚的可不再函調或外調。政審要形成綜合性材料。

8、支部在做好發展對象政審工作的同時,要及時召開黨內外群眾座談會,讓群眾進行評議.並做好評議記錄。還要通知發展對象,寫好自傳和近期思想工作匯報。團員入黨的,讓團組織完備其"推優"手續。

9、入黨積極分子要及時參加省直黨校的集中培訓,培訓的時間一般為5至7天(或不少於40個學時),培訓內容主要是特色理論和黨章。培訓結束後,由省直黨校統一進行考試。凡不經短期集中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不能入黨。培訓合格證由省直黨校統一制發。

10、在培養成熟、材料齊全之後,黨支部應將發展對象的考察材料及政審材料交直屬機關黨委,並提出發展為預備黨員的申請報告。

材料應包括:(1)入黨申請書;(2推薦評議材料;(3)近期思想工作總結;(4)入黨培養對象考察登記表;(5)政審報告及材料;(6)黨校培訓學員鑒定表; (7) 其他有關材料。

(二)預備黨員接收階段

1、直屬機關黨委收到支部要求發展預備黨員的報告後,要認真審查考察材料,把好預審關。預審通過後,核發申請人《中國共產黨入黨志願書》。

2、申請人填寫《中國共產黨入黨志願書》。黨支部應向其解釋《中國共產黨入黨志願書》中的各項內容。發展入黨要有兩名正式黨員作介紹人。入黨介紹人一般由培養聯系人擔任,也可由發展對象自己約請,或由黨支部指定。《中國共產黨入黨志願書》填好後交支部審閱。

3、支委會要對發展對象填寫的《中國共產黨入黨志願書》和有關情況進行嚴格審查,經集體討論認為合格後,再提交支部大會討論。支部大會採取舉手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進行表決,贊成票超過應到會有表決權的正式黨員半數,才能接收為預備黨員。如果一次會議同時討論兩名以上的申請人入黨,要逐個討論表決。

4、根據支部大會決議,如同意接受申請人入黨,支部將決議填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志願書》,支部和支部書記蓋章簽字後,報黨委審批。(設總支的單位,要經總支審查簽署意見後再報黨委審批。)

5、黨委審批前,要由黨委委員與新黨員談話。黨委會審批預備黨員時,必須經集體討論決定,黨委對支部上報的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必須在三個月內審批。時間超過三個月的,應返回支部復議,重新填寫《中國共產黨入黨志願書》。如在一次黨委會上同時審批幾個人入黨,要逐個審批。表決時,同意的人數超過應到會委員的半數方為通過。

4. authware 課件

◎導讀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風景如畫。幾千年來,無數仁人志士,為她拋頭顱、灑熱血;也有不少帝王將相為了她六親不認,骨肉相殘。然而誰是真正的英雄?誰是真正的主人?是人民,是勞苦大眾。毛澤東同志的詞《沁園春·雪》就非常形象地展現了這么一幅畫面:中國人民的命運只有掌握在無產階級人民大眾手中,才能有光明前途;如雪後的河山,壯麗燦爛,氣勢磅礴。

◎作者
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湖南湘潭韶山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詩人。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實踐中,他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一起,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真理,領導中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從而建立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並為我們留下了具有中國特點的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經驗的結晶——毛澤東思想,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份極為珍貴的文學遺產——毛澤東詩詞。

◎背景
1936年2月,日本帝國主義繼侵佔東北三省以後,又將魔爪伸向華北。蔣介石則迎合日本帝國主義的要求,繼續實行不抵抗政策。國家和民族處於危急存亡之秋。與此同時,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同志率領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陝北清澗縣袁家溝,准備渡河東征,開赴抗日前線。為了視察地形,毛澤東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當「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現在他眼前時,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欣然命筆,寫下了這一首豪放之詞《沁園春·雪》。

[知識覽通]

◎語音

1、分外 :分(fèn)不能念成fēn
2、妖嬈 :嬈(ráo)不能念成yáo
3、稍遜 :遜(xùn)不能念成sūn
4、成吉思汗:汗hán不能念成hàn
5、俱往矣:俱(jū)不能念成jù
6、數風流人物:數(shǔ)不能念成shù
7、今朝:朝(zhāo)不能念成cháo

◎字形

1、沁園春:「沁」不能寫成「泌」
2、惟余莽莽:「惟」不能寫成「唯」
3、競折腰:「競」不能寫成「竟」
4、文采:「采」不能寫成「彩」

◎詞語:

1、塬:我國西北黃土高原地因流水沖刷而形成的一種地貌,呈台狀,四周陡峭,頂上平坦。
2、莽莽:詞中指無邊無際的意思。
3、頓:立刻。
4、須:等到。
5、妖嬈:艷麗多姿。
6、折腰:鞠躬,傾倒。詞中有稱頌、贊美之意。
7、輸、遜:都有差、失的意思。
8、風騷:原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詞中概指廣義的文化。

◎常識

詩人毛澤東

毛澤東同志既是革命家又是詩人,他的詩詞已公開發表的有四十三首。題材廣泛,形式上以抒情為主,善於在豐富的聯想和情景交融之中,鮮明地表達主題思想,達到了很高的藝術造諧。詩人寄情於景,托物言志,運用比興,塑造形象,聯想豐富。首先,他常常是把自然景物描寫與當時人民所處的環境和心情聯系起來。其次,寫歷史總是和現代生活聯系起來,像《沁園春·雪》就是如此。

《沁園春·雪》是一首古典詞。詞是中國詩歌的一種,又別稱樂府、長短句、詩余、琴趣等。它實際上是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詞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

[內容析通]

◎理文脈
本詞圍繞一個「雪」字寫景抒情,上闋寫的是我國北方的壯麗雪景,抓住「望、欲、看」三個動作贊美祖國大好河山、融情於景。下闋重在抒情、議論,以一個「引」字過渡到對古今人物的評論,抒發詩人的抱負。

◎辨結構(結構示意圖)

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概括)

上闋 : 北方雪景 惟余、頓失、銀蛇、蠟象(具體)

( 寫景抒情) 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想像)

引無數英雄 過渡(抒情)

下闋 : 評古論今 惜秦皇漢武 否定(議論)

( 議論抒情) 看今朝 歌頌(抒情、議論)

◎探意旨
這首詞氣魄雄偉,內蘊深厚。上闋用大手筆寫北方雪景,下闋縱橫議論,評古今帝王。上下一氣,構成了一個博大空闊的時空境界,構建了一個頗具匠心的完美形象,也表現出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超凡脫俗的精神寄託。作者寫這首詞的真正立意所在,應該說是贊頌無產階級人民大眾。「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是說真正稱得上英雄人物的,是今天的無產階級人民大眾。總結歷史經驗,毛澤東同志強調中國的命運必須掌握在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手中,中國革命必須依靠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才能取得勝利。
旨在贊頌無產階級人民大眾,那為什麼還要大書雪景,評點帝王呢?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作者大筆揮灑,極書北中國的嚴冬雪景,然而,他的眼光並非一味地停留在雪景上,而是通過眼前雪中山川的壯美,充分發揮自己的豐富獨特的想像,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畫面上,呈現出陽光照耀大地的嬌美:「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正因為「江山如此多嬌」,這就很自然地引出無數英雄為她競相折腰。
「無數英雄」,作者列舉了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帝王,用一個「惜」對他們加以評說,「略輸」、「稍遜」、「只識」,以委婉含蓄的筆調,詼諧風趣的語氣,客觀地評價了他們的短長。這幾位歷史人物在他們各自的時代都起過一定的進步作用,功績卓著,英雄一世,不愧為歷史的巨子。只可惜他們武功有餘,文才不足,也就是說缺乏文治方面的成就,歷史的洪流已將他們席捲而去,只有今天的無產階級人民大眾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才是祖國大好河山當之無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國繁榮昌盛,使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並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因此,作者寫景是後面抒情議論的基礎,評說古代帝王的不足,是為了更好地襯托出當代無產階級英雄。

5. 2020年中考歷史熱點專題復習課件(共11個專題)

中考歷史熱點如下:

1、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中英《南京條約》簽訂(175周年)

(1)考點預覽: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危害,鴉片戰爭的爆發及深遠影響等。

(2)命題角度猜想:

角度一:分析《南京條約》的具體內容,認識鴉片戰爭對中國產生的重大影響。

角度二:中外歷史結合,主要考查第一次科技革命成就及與鴉片戰爭的關系。

角度三:把《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對比分析,認識這三大條約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不同影響。

角度四:通過列強的侵華戰爭的結果,結合當時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的主流趨勢,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敗、落後(社會制度的落後與經濟的落後)是鴉片戰爭失敗的根源。

2、1862 年,在北京洋務派創辦第一所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155 周年)

(1)考點預覽:洋務運動的主要目的、內容、結束標志、及深遠影響等。

角度一:中國近代化的探索歷程,通過對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對比分析,認識到中國近代化探索的艱難歷程。

角度二:舊中國教育的變遷:戊戌變法時期創辦的京師大學堂、1905 年廢除科舉制。

3、1872 年,在上海創辦《申報》(145周年)。

(1)考點預覽:《申報》創辦的時間和地點,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報紙。

角度一:考查《申報》創辦的時間和地點,以及歷史地位。

角度二:和1897年創辦的商務印書館一塊考查,同屬於近代大眾傳媒。

角度三:考查中國近代史中的上海時設涉及到。

角度四:考查中國社會生活、習俗的近代化。

4、1912 年,推翻清朝統治,中國結束兩千年封建帝制,中華民國成立(105 周年)。

(1)考點預覽:孫中山的革命活動、辛亥革命的歷程及歷史意義。辛亥革命後在社會習俗等方面的變化如剪發、服飾、稱呼等。

角度一: 以民國成立為切入點綜合考查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我國近代化進程的艱難起步。

角度二 :結合世界史上的啟蒙運動的影響,以思想解放為切入點考查歷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

角度三: 中華民國成立與孫中山其他的活動結合考查,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探討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角度四 : 從民國以來社會習俗的變化入手,證明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政治上的近代化促進了社會生活的近代化。

5、192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紅軍創立(90周年)。

(1)考點預覽: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毛澤東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等。

角度一 :聯系俄國十月革命及蘇俄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結合十月革命傳播到中國及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考查共產主義在中國由理想變為現實的艱辛歷程。

角度二:聯系國民黨政權在中國的垮台,證明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道理。

角度三:以海峽兩岸交流的時政要聞為切入點,回顧歷史上的國共兩黨合作的史實,認識「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角度四:以南昌起義為切入點考查中國共產黨探索民族復興的艱辛歷程。

角度五:以南昌起義等史實為線索考查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才能領導中國 革命和建設取得成功。

6、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南京大屠殺80(周年)。

(1)考點預覽:抗日戰爭時期的相關史實、中日關系回顧及展望、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史實、日本的崛起及戰 後經濟恢復的歷史及啟示等。

(2)命題角度猜想:

角度一:結合中國近代史上外國列強的侵略,比較近代兩次中日戰爭的不同結局及其原因。

角度二: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過程及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考查全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從而揭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道理。

角度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中歷史的啟迪和感悟。

角度四:從正確認識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作用中,引出國共兩黨關系及國共合作的相關知識;並考查對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區別和聯系。

角度五:通過時政要聞考查南京大屠殺及旅順大屠殺的相關史實,並說明日本法西斯的殘暴及對國人的啟示等。

角度六:通過對歷史上中日關系的回顧及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的考查,對中日關系前景進行展望。

角度七:通過對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戰走向勝利的史實的回顧考查抗戰中的著名戰役,揭示民族團結的深刻含義。

7、1952年,中國土地改革完成(55 周年)。

(1)考點預覽:土地改革的內容、意義.

角度一:新中國建立初期鞏固政權的斗爭。

角度二:建國以來中央政府對農村土地政策的四次調整。

角度三:對比中外歷史上涉及到農業的重大歷史事件,日本的大化改新、明治維新、俄國的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1933年美國的羅斯福新政,揭示政策調整和經濟發展的關系。

8、1972年,尼克松訪問中國、《中美聯合公報》發表、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建交45周年(45 周年)。

(1)考點預覽: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歷程、建國後的新中國外交成就等。

角度一:以時政材料創設情境考查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歷史事件。

角度二:以中美關系正常化40周年為切入點,縱向考查中美關系的歷史軌跡,並對中美關系進行展望。

角度三:將中美關系放在中國近現代的外交這個專題 查。如近現代外交的不同特徵、原因及帶來的啟示等。

角度四:綜合考查新中國的外交原則及外交成就。

9、1982年,中共十二大,頒布第四部《憲法》(35周年)。

(1)考點預覽:中共十二大的主要內容、第四部《憲法》頒布的背景、意義。

角度一:中國共產黨召開的重要會議、鄧小平理論形成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角度二:對比美國1787年憲法、法國1804年《法典》 、中國1954年憲法。

角度三:中外歷史上的民主與法制建設,綜合考察民主與法制建設的重要性及啟示。

10、1992年鄧小平南巡談話、中共十四大召開 ,九二共識(25 周年)。

(1)考點預覽: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形成過程、南巡談話的主要內容及歷史意義等。

角度一:結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相關史實考查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歷程。

角度二:從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角度考查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是中國當代的馬克思主義,從而理解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角度三:以南巡談話為切入點,綜合考查中國共產黨探索民族復興道路的過程和啟示。

角度四:以十四大內容為線索,結合羅斯福新政、新經濟政策、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和速動 的社會改革等史實綜合比較這些改革和中國的改革開放成就和特點及異同點等。

角度五:以南巡談話為線索縱向考查歷史上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及其歷史意義等。

(5)黨的歷史知識ppt擴展閱讀:

2020年重要周年歷史事件

一、120周年大事件

1、1900年5月中國爆發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5月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洋人進京,也叫「庚子事變」。

2、1900年12月德國柏林大學教授普朗克發表了題為《論正常光譜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論》的論文,標志量子物理學誕生。

二、110周年大事件

1、1910年8月,托巴斯·愛迪生發明有聲電影。

三、100周年大事件

1、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譯本在上海問世。

2、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陳獨秀任書記。

3、1920年11月,《共產黨》月刊在上海出版。

四、85周年大事件

1、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召開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2、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史稱「八一宣言」。

3、1935年10月,紅軍到達陝北吳起鎮。

4、1935年12月9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二·九"運動爆發,要求國民黨政府停止內戰,實行抗日。

5、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陝北子長縣召開瓦窯堡會議,制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

6. 黨史趣味知識競賽策劃書匯報的ppt模板

迎百年校慶知識競答比賽 活動策劃:在校大學生有多少知道本校的歷史與風雲版人物呢?有多少深知的呢權?為了迎接百年校慶,我讀書者協會在校園里展開迎百年校慶知識競答,深入了解大家對其熟悉程度,以便後續工作的進行 一、活動目的 1、了解在校大...

7. 誰又關於建黨九十周年的ppt 或課件 急用



建黨90周年有感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我們的黨走過了90年艱苦奮斗的道路。在黨的90歲生日之際,我們每一個人都懷著感概和感激之情。
中國共產黨自從1921年成立至今,走過了90年坎坷而光輝的道路,從一個只有五十多人的黨組織發展成為擁有八千多萬黨員、執政六十多年的世界最大政黨。9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
在90年前,中國正處在風雨如磐、長夜難眠的黑暗年代,列強侵略、軍閥混戰、政治腐敗、民不聊生。中國共產黨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從此揭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序幕。1927年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統一的總方針。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逐步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入農村,建立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中國共產黨制定抗日救國的綱領,提出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指明了道路。中國人民經過八年的艱苦奮斗,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並為國際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歷史從此開始了新紀元。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治癒戰爭創傷,調整就中國的經濟結構,使整個國民經濟得到全面恢復和迅速發展。在黨的總路線指引下,我國大規模地開展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上完成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奠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12月,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次撥亂反正的會議。具體表現在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拋棄了「經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為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以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辟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20多年來,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堅持改革開放,並緊緊把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使國家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多年來,我國的發展速度居世界第一。基本建設大規模展開,某些高科技領域也取得進展,人民生活基本達到小康水平。中國經濟的跨越式發展顯然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之一。在國際上,同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也改善了周邊地區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為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在政治上,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在反對霸權主義、維護和平的事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中國經濟在2009年成功抵禦了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並對世界經濟逐步復甦作出了重要貢獻,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
今天,我們既面臨機遇又面臨挑戰。十七大報告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立人力資源強國」,這充分體現了人才的重要性,大學生黨員是中國共產黨的後備力量,保證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就必須加強對高校黨的建設,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統領,緊密結合實際,實現重點突破。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堅持從嚴治黨的原則,特別是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必須更新思想,轉變觀念。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學校黨建工作必須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制定實施科學的發展戰略規劃,促進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質量、水平緊密結合起來。我們必須把黨建工作與學校中心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使黨的工作有機融合,滲透和體現在學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各項工作任務中,並以這些工作的成效和事業的發展衡量和檢驗黨建工作的效果。
我們還要積極推進學校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更加有效地發揮黨代會在不同層面的民主監督和參與作用,積極發揮各類學術組織在重大決策的作用,要制定幹部學習培訓規劃,完善校院兩級中心組學習制度,豐富學習內容和形式,倡導學以致用的學風。加大對管理幹部的培訓力度,拓寬培訓渠道,保證培訓時間,推進幹部考核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高校學校承擔著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社會服務的重要任務,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對於高校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校黨委陳寶昆書記在黨員幹部培訓大會上作了題為《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努力爭當學習型黨員》的動員報告。陳書記的動員報告緊密結合學校的實際和特點,從深刻認識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重大意義、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和努力爭當大學生學習型黨員的表率三個方面,對我校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活動進行了深入動員。校黨委副書記、黨校校長劉滄山同志作了題為《認清形勢明確責任充分發揮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專題報告,他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當前的形勢、任務和當代大學生的責任」、「學生黨員如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三個方面作了精闢的講解。他要求黨員幹部要樹立信心、增強意識,做好模範帶頭作用,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90周年。科學發展觀對黨的建設指導作用是,一方面,黨的建設為貫徹科學發展觀服務,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際成效檢驗黨建的得失。另一方面,科學發展觀蘊含的理論思想內容也為加強改進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具體說,黨的思想建設要以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黨為重要任務,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黨員要把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重要義務之一;要使高校黨的建設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牢牢把握黨對高校的領導權,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就必須積極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
學校黨建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從促進學校發展的大局中謀劃黨支部工作,把黨建工作與學校的發展緊密結合;深刻領會科學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與教師和學生的發展緊密結合,按照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指導黨支部工作;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不斷改進黨支部工作;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按照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推進黨支部工作,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創新活力,努力開創我校黨建工作的新局面。在學習和實踐中,深深體會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學校黨建工作就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校的班子建設;必須動員廣大黨員投入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工作中來,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教育管理質量;加強辦學條件及辦學軟體建設,把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學校的發展全局來考慮,促進學校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真正能夠帶領人民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中國共產黨黨始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凝聚力、號召力,是帶領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力量。我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8. 求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教學課件

中 國 近 代 史 綜 述
綜述:
此時期是從1840年—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止。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此後的近一百年間,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在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中國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革命對象和任務性質。在近代史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個: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而前者為最主要矛盾。但兩大主要矛盾在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錯綜復雜關系和起伏狀態,兩大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本國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說,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前期綜述
(1840—1919年)
此時期又稱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其性質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的封建統治,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為政治目的;以發展資本主義為最終目標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較完整意義的一次舊民主主義革命)。
此時期從1840年鴉片戰爭始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止,共約80年間的歷史。據教材內容的種種歷史現象的內在聯系及相互關系,形成一個相對完整且嚴謹的知識體系,既能體現出這個時期發展的特點及客觀規律,又能涵容這個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基本知識。可分為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一〉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19世紀40年代—60年代初)
此時期的歷史大事有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前者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動的非正義的侵華戰爭,即中華民族的反侵略的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而後者是農民階級的革命運動,二者又有十分密切的聯系。19世紀前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為擴大海外殖民地,以強占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英國等迫切要求中國的市場開放,用戰爭暴力作為達到它們目的的主要手段,而此時中國封建社會已經到了衰落期。到鴉片戰爭前,已經走到窮途末路,清政府統治腐敗、經濟落後、對內極力壓制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扼殺新思想、新技術的發展,殘酷地剝削人民,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尖銳,對外堅持天朝尊嚴和閉關政策,最終導致中華民族災難的到來。雖說在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是民族戰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由於清王朝的腐敗、落後及戰爭中的妥協投降政策,戰爭的結局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外來侵略者通過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取得了大量的主權,中國的門戶被列強用炮艦打開,中國開始論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是指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權;「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其兩者都有政治、經濟和文化內涵)。而第二次鴉片戰爭是列強對既取得的侵華權益不能滿足,力圖全面擴大侵華,並趁清政府處於內戰的窘境,以「修約」不成製造借口而發動,英法是主凶,美國是幫凶,俄是既追隨英法又單獨作案的兇犯。中國又喪失了許多主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
由上可知,鴉片戰爭後的二十年間,中國社會主要呈現出半殖民地特徵,到六十年代又呈現出半封建社會的特徵。但鴉片戰爭並未解決中外矛盾,更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雖由於時代,尤其是階級的局限而最終失敗,但有著極重大的意義且承擔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與一些領導人發展資本主義的新時代特點(社會性質決定),這是以前農民戰爭所不曾有過的,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總之此時期的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巨大變化,且在思想界開始出現向西方學習的思潮,而清朝統治者在對待西方侵略的態度上,有對抗到暫時「和好」,在鎮壓中國革命的基礎上勾結起來,從而開始了中外反動勢力相勾結的歷史。

〈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時期(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
此時期的主要史實有民族危機加深、洋務運動、資本主義的產生、帝國主義掀起瓜分狂潮、戊戌變法及義和團運動等。此時期中國的社會經濟、階級關系、政治舞台及思想領域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從社會運動態勢看,既有沉淪,也有發展;在中國社會兩大主要矛盾中,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顯然居於最主要的地位,在中外暫時「和好」的形勢下,清建立了總理衙門,為解決內憂外患,掀起了洋務運動,但甲午中日戰爭戰敗,其「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破滅,以失敗局面而告終。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在19世紀中期的全世界勝利,英法美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俄德日也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道路,不久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進程。鑒於此,列強為擴大海外市場及占更多的原料產地,尤其是資本輸出的場所,加緊對外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而它們之間既勾結又相互爭奪。隨著中外「和好」局面的結束,以武力和戰爭手段造成中國邊境地區的普遍危機,以大舉輸出資本來控制中國經濟命脈,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也日益加深,先後發動侵略中國的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瓜分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妄圖變中國為其殖民地,《馬關條約》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本形成的標志,《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秩序的完全確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強統治中國的馴服工具。由於侵華的不斷加劇,使清統治集團不得不調整統治政策,也擴大了自身的分裂和形成新的派別,但都改變不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地位。隨著外國侵略勢力的擴張,中國封建經濟的瓦解加快了,中國近代資本主義艱難地產生和發展起來,同時產生了新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隊伍壯大,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中國半封建經濟的特徵已經具備。而軟弱的資產階級形成兩個政治派別,都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和挽救民族危亡。甲午戰後,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及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維新變法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把救亡圖存作為主要斗爭目標,資產階級維新派通過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發展資本主義的變法(和平方式)來實現其救亡圖存的斗爭目標,而演出了一幕戊戌變法悲劇;以義和團運動通過「滅洋」(流血方式)來實現斗爭目標,它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尤其是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美夢,使帝國主義改變侵華方針為「以華制華」,而後這兩次救亡運動的失敗都與清有極大的關系,從此以後,以推翻清政府為主要斗爭目標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在全國迅速興起。

〈三〉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化時期(20世紀初—1919年五四運動前)
此時期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尤其在政治上變動極大。中國社會兩大主要矛盾匯於一流,集中地體現為廣大人民群眾同帝國主義支持下的清統治集團及北洋軍閥統治的矛盾。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為重新分割世界展開激烈的爭奪,「一戰」的爆發影響到歐洲列強侵華政策的調整,以及列強在華勢力的變化,列強利用清政府及反動軍閥為工具進行侵華,清統治集團完全俯首聽命於列強。慈禧太後為苟延殘喘,既要取悅於列強,又要消弭於社會不滿,一手出賣國家主權、民族利益,一手耍弄「新政」、「預備立憲」,進行調整,但結果適得其反,直接間接地削弱了統治,促進了革命,而民族資本主義有所發展,資產階級的政治積極性明顯提高。隨著民主思想的傳播及論戰、團體及政黨的建立、一系列武裝起義的實踐、理論的指導,最終導致了辛亥革命,但其革命成果,因其階級局限性,革命果實為袁世凱所竊取,袁世凱及其後繼者對內獨裁專制復辟、對外出賣國家主權,投靠帝國主義,而導致了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維護民主共和成果,不斷地進行斗爭,其斗爭的實質為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但最終都以失敗局面而告終,這說明民族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勝利,需要新的階級-無產階級來領導,而這一時期的中國政治斗爭的焦點為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反映在思想文化領域內:一方面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掀起了復古逆流,一方面資產階級革命派倡導民主共和和知識分子倡導新文化運動,且隨著「一戰」期間帝國主義暫時放鬆對華侵略,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和實業救國兩大思潮的推動下,中國工業迅速發展,這促使中國無產階級隊伍壯大,為以後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化,為中共的建立,提供了階級基礎。

中國現代史綜述
(1949年10月—今)
一、綜述
中國現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歷史,故又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分為新民主主義社會(此期從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與社會主義社會(1956年底至今)兩大歷史時期。
(一)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時期:此期從1949年10月 —1956年底,是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或轉變時期。包括新中國建立、鞏固新政權、國民經濟恢復、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為中心內容。此時期的社會形態為新民主主義社會。新中國建立以來經歷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態為新民主主義社會形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形態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形態的兩次歷史性轉變。此時期又分為兩個歷史發展階段:
1、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建立與初步發展階段(1949年10月—1952年底):此階段最主要的特徵是政治上的人民民主專政,經濟上以 國營經濟為主導的五種經濟成分並存,面臨首要任務是鞏固新政權和恢復國民經濟。通過三年多的努力到1952年底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完成,新民主主義秩序初步建立。具體而言:(1)新中國建立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及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
(2)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內政治經濟形勢極為嚴峻復雜,迅速恢復國民經濟、鞏固人民民主專政政權是擺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的主要任務。為此政治上、軍事上,祖國大陸統一、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及鎮反運動。其中後者被稱為建國初期的三大運動,鞏固了新政權,為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而經濟上為了更快地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黨和政府又在經濟戰線上進行了一系列斗爭:沒受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穩定物價、統一財經,精簡機構、整編軍隊,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到1952年國家財政經濟取得了根本好轉,國民經濟取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為國家開展有計劃經濟建設准備了條件。
2、社會主義三大改造(1953年初—1956年底):過渡時期總路線、一五計劃及超額完成,三大改造完成標志著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但三大改造後期及「一五」計劃後期出現急躁冒進傾向,為以後「左」傾思想、急於求成的錯誤埋下了伏筆,因如此的高速度給未有建設社會主義經驗的中共黨人尤其是毛澤東以錯覺,因為他們要急於擺脫落後,在中國迅速建成社會主義,超英趕美,一旦在適當的條件下,這種良好的心願有可能發展成盲目冒進的「左」傾思想。
(二)社會主義社會(1956年底至今):分為三大時期:
1、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的時期(1956年底—1966年5月):又稱為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主題是探索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但由於主客觀原因,呈現出曲折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大致可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1)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的理性探索與實踐階段(1957年1月—1959年6月):
①《論十大關系》標志我國開始探索中國式社會主義道路,中共八大正確分析國內階級變化及主要矛盾變化、任務,提出經濟發展的正確方針,也作出黨內民主生活決議;
②1957年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正確理論,為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正確政治方針,而整風運動本為反對黨的不良作風,解決好人民內部矛盾這一政治生活主題,但由於反右擴大化,使黨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從理論上修改了八大關於主要矛盾的論述,「左」傾思想開始抬頭,而且一開始就形成具有一定理論性認識,在社會主義階段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資本主義道路與社會主義道路的斗爭始終是社會主要矛盾,這就在認識上脫離了中國國情,成為黨在以後的階級斗爭問題上屢犯錯誤的理論根源;
③在政治理論上的反右的「左」傾思想發生,勢必對中共八大作出的經濟建設的正確方針產生右傾保守的認識,從而導致在建設中不顧國情、過分誇大人的主觀意志,違背客觀規律,導致總路線的提出及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出現,造成嚴重的後果。總的來說,此階段基本上執行了中共八大的正確路線,國家工作的指導方面基本上是正確的,盡管這一時期「左」的指導思想開始抬頭,出現了政治上的反右派斗爭擴大化,經濟上「三面紅旗」運動的嚴重錯誤,但黨和國家仍花了大量的精力去糾正實際工作中的錯誤,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探索總的來說呈上升趨勢。
(2)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嚴重受挫階段(1959年7月—1961年12月):廬山會議本為糾「左」,但由於以毛澤東為首部分中共黨人缺乏經濟建設經驗,不懂經濟規律,又由於急於建成社會主義的迫切心情,不能從思想深處認識「大躍進」產生問題的嚴重性,又不能從現實失誤中檢討思想深處的「左」傾認識,且由於中國歷史的傳統,每次取得重大斗爭的勝利者往往把自己作為真理正義的化身,很少聽進不同意見者;組織路線以個人專斷代替黨內民主,故錯誤地發動了反右傾斗爭,踐踏了黨內民主,使「左」傾錯誤繼續發展,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反右傾斗爭等「左傾」錯誤的發展、自然災害、中蘇關系惡化,最終導致1959—1961年三年經濟困難。
(3)國民經濟調整和恢復階段(1962—1966年)糾「左」、調整,國民經濟的「八字」方針全面貫徹,國民經濟得到調整與恢復,社會主義現代化探索取得了新成就。但未從思想深處認識「左傾」錯誤,政治思想、文化等領域、階級斗爭擴大化錯誤進一步擴展,並逐步演變為全局性的「左傾」錯誤,終於導致新中國歷史上最大悲劇十年內亂序幕的出現。
2、「文革」十年動亂時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此時期主要有發動原因、主要概況、性質、危害及教訓。
(1)原因:
①除了國內的「左傾」錯誤發展到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惡果即「左傾」思想的繼續發展和錯誤理論形成及付諸實踐;
②國際形勢惡化及過於嚴重的估計;
③還有深層原因:a、就制度而言:建國初期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很不健全,作為執政黨的主席有著越過人大、以黨代政,決定重大決策的無限權力。b、就毛澤東個人而言:他是歷史和時代的產物:一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在毛澤東的治國思想中佔有主導地位,故產生家長制、黨內生活不民主的現象,這是家長製作風產生的歷史基礎;二是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領導人民推翻了帝官封三座大山,但在幾千年來唯心英雄史觀的熏陶下的中國工農群眾,容易將此功歸於毛澤東個人,導致對毛澤東的崇拜到個人迷信,在當時中國人心理上認為毛澤東的言論就是真理,這是產生家長製作風的群眾基礎;三是自遵義會議以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領導的民主革命未遇到過重大挫折,毛澤東受到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擁戴,隨著革命勝利,新政權建立,毛澤東越來越認為自己的地位及思想、言論的權威性只能加強,不容質疑,對此也使一些黨的領導人物形成一種錯覺:首先混淆了毛澤東的個人思想與毛澤東思想這一科學體系,形成一個毛澤東個人言論指示作為其真理與正義的化身;其次混淆了黨的主席與黨的概念,認為反毛澤東就是反黨;再次混淆了黨、國家、政府的概念與區別,認為既然中共是中國的執政黨,故國家政府權力就是黨可以隨意支配的,就有以黨代政、以黨代法。總之這是產生家長製作風需要個人崇拜的心理因素。如上就是形成個人專斷、黨內民主屢遭踐踏,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深受破壞,文革得以輕易發動和被利用的原因。
(2)性質:從文革所有概況來看、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從物質生產到意識形態、從黨的傳統到社會風氣、從文教科技到外交政策,無不給予重大的破壞,所以它不是任何意義上的社會進步,而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的內亂。
(3)概念: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文化大革命,而是文化上的廣義面,它是毛澤東親自發動領導、由中共中央正式作出決定,號召全國人民參加,重點整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是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政治大革命,發動億萬人民自上而下進行。
(4)危害:是中共黨史上「左傾」錯誤占統治地位時間最長、危害最大的時期(略)。
(5)教訓: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黨的工作重心必須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建設上來,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正確區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正確分析社會主義階級斗爭形勢;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待領導、禁止任何形式的個人崇拜;實行黨內民主,集體領導,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正確認識教育、文化科技在建設國家中的作用,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善於處理邦交關系,為國內建設爭取和平的有利環境,建立良好的國際環境。
3、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978年至今):新時期的基本內容及特徵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包括偉大的轉折年、改革開放、繼續探索三大內容:
(1)偉大轉折是新時期到來的前提條件,而為轉折奠定基礎的為關於真理標准討論,並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的轉折,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實現了全黨工作重心的轉折,標志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也開始形成黨的基本路線的思想,其證明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時進行改革開放,以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它初步具備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這一黨的基本路線的雛形。
(2)改革開放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改革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環節,以解放社會生產力,其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與發展;開放是時代的潮流,是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對外開放是在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則下同世界各國進行經濟合作、技術交流、對外貿易、吸引外資、先進的科技及管理經驗,其目的是為加速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
(3)繼續探索是新時期保持常新的保證,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①關於初級階段:a、起止: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本實現,需要上百年時間;b、特點: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制度與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的指導地位已經確立,中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c、象徵:生產力相對落後,生產關系、商品經濟與國內市場很不發達,社會主義經濟制度還不成熟,需要不同性質規模的私有制經濟作為補充;政權建設上舊勢力、舊思想在社會上有廣泛影響,階級矛盾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表現在資產階級思想自由化與四項基本原則的對立;主要矛盾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生產力不能滿足需求間的矛盾;d、主要任務:要逐步擺脫貧窮落後,由農業國變為現代化工業國,由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變為商品經濟高度發達;通過深化改革與探索,建立和發展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體制;全民奮起,艱苦創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騰飛。
②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認識國情的基礎上提出此階段的主要矛盾、任務,總結蘇聯,尤其是中國建國以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成功經驗與失敗的教訓,尤其是改革開放的經驗。經過十一屆三中全會、十三大、十四大而逐步形成此理論。
二、特徵
(一)中國現代史是中國人民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歷史時代,從遭受侵略奴役的弱國變為世界政治舞台上起到舉足輕重作用的強國的時代。
(二)中國現代史是中國社會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史:
1、從探索的方向看:是近代西學的繼續,具有模仿性的特點:80年代以前,無論從政治上或經濟上大都是模仿蘇聯高度集權的政治經濟體制;改革開放以來,模仿西方的經營方式、管理經驗。
2、從探索的歷程看:具有曲折性的特點:改革開放以前,革命和建設進程或者被冒進脫離現實地超越,或者為左傾錯誤不時地中斷,使工作重心不正確的轉移,以致於經濟建設從冒進至中斷,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走上正規,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3、從探索的內容看:具有獨創性、連續性的特點:三大改造以和平方式實現向社會主義過渡;堅持並擴大統一戰線,把它發展到愛國統一戰線的新階段;「一國兩制」的構想為祖國統一創造條件;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形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到計劃與市場相結合再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三、認識
1、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統一與強盛是民族自強、外交獨立的前提條件。
2、外國的先進思想、技術、經驗是人類共同的文化瑰寶,我們必須要勇於學習借鑒,但所學要符合國情。
3、要得出合乎國情的認識與決策,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否則將使現代化建設事業遭受挫折。
4、經濟建設是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它必將使中國經濟迅速騰飛。
5、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近代史證明只有中共及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現代史證明也只有中共和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9. 從六個為什麼看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PPT

一個人活在世上,不能沒有信仰,也不能沒有追求。一個人只有建立了自己人生道路上正確理想航燈,才不至於使自己的人生軌跡偏航,才不至犯錯誤,而造恨終生。這使我真正認識了中國共產黨,同時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中國共產黨是多麼優秀的一個政黨.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是表述了」兩個先鋒隊」,」一個核心」和」三個代表」,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特別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Z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前矚未來所做出的精闢論斷,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最新發展,是我黨在新世紀的政治宣言和行動指南. 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不止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它同時包括: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這三個重要思想.這四個重要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科學理論體系.其中,馬克思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和建設的理論基礎,列寧主義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對於發展,鞏固社會主義事業有十分重大現實意義.我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要自覺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自己的行為.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是中國唯一的執政黨,原因在於他有很好的組織性和紀律性.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我國的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統一,自由和紀律的統一.民主集中制的思想是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基礎,隨後由列寧確定了它的原則,而中國共產黨是堅持和發展了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在中國,堅持和貫徹民主集中制,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不但有嚴密的組織性,同時也具有很強的紀律性.黨的紀律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黨的紀律的內容有四項,包括:黨的政治紀律,黨的組織紀律,黨的群眾紀律和黨的保密紀律.同時黨的紀律也有其基本特徵,黨的紀律是鐵的紀律,是自覺的紀律,是二者的辨證統一,在紀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了指導思想,有了嚴密的組織原則,有了鐵一般的紀律,才能使我黨走向他的最高目標:實現共產主義. 通過這次的學習, 不僅加深了對黨的基本知識的了解,也更加明確了入黨動機優秀黨員決不是套在自己頭,人用於炫耀的光環,而是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不斷進取所應該達到的目標,組織上的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的入黨一生一世.在學習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恰恰印證了這一點.特別是在非常時期:」非典」肆意橫行的時期,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我們的共產黨員從容地走上了第一線,他們充分發揮了黨的優良傳統,不惜拋棄家庭,甚至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大眾的安寧.看著那些面對黨旗宣誓的共產黨員,我感動了,我感到了作為共產黨員的驕傲,也更加堅定自己的人生信念:我也一定要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雖然我現在只是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但是我要時刻謹記黨的教誨,時刻以黨員的行為准則來約束自己, 在以後的生活、工作中,自覺的加強自己,爭取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了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學習中,我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以工人階級為基礎的,由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組成。中國共產黨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在增強先進性的同時,必須不斷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十六大黨章「黨員」一章的第一條規定凡「年滿十八歲的中國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份子,承認黨的綱領和章程,願意參加黨的一個組織並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黨的決議和按期繳納黨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十六大黨章的這一修改,有利於增強黨的階級基礎和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其中,把「其他社會階層的先進份子」納入申請入黨的對象,是一次重大的突破,具有重要意義。把其他社會階層中具備黨員條件的先進分子吸收入黨,符合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有利於調動這些先進分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於把全社會各個方面忠誠於祖國和社會主義的優秀分子團結和吸引在黨的周圍,提高我黨在全社會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充分說明了中國共產黨在增強自身先進性和不斷擴大群眾方面不僅予以重視,而且還大膽突破,體現了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 十六大黨章規定全黨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和黨的基本路線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對於新世紀新階段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具有重大意義。跨入新世紀,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領導人民繼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在建設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時,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實行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世紀的任務之一。堅持「三個代表」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和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證。有了「三個代表」,中國共產黨就會始終充滿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團結和帶領全國人民滿懷信心的完成歷史和時代賦予的庄嚴使命。 通過學習,我深感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緊密聯系實際情況,把握時代脈搏,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定能不斷創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三) 總結最近三個月的思想、工作表現,我是從一下五個方面努力的: 第一,通過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Z東思想、鄧XP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及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從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嚴格按照黨員標准去要求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了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在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頭腦。能夠把對共產主義事業的忠誠同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統一於建設有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之中,通過認真參加入黨先進分子培訓班,進一步加深了對黨的認識。 第二,在工作上不斷嚴格要求自己,注意搞好與同事之間關系,在單位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逐步克服在管理經驗和管理能力上的不足之處,不斷積累管理經驗。作為水工室副主任,除保持技術上的專長外,不斷的指導他人,熟悉各人專長,有針對性的幫、帶,使科室同事能盡快獨立工作,優質完成設計任務。 第三,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克己奉公,勇於犧牲的高尚情操。正確處理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個人利益與黨和人民利益的關系,誠心誠意的為單位集體著想,不計較個人得失。 第四,不斷加強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另外還積極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認真閱讀有關書籍,汲取知識,開拓眼界。尊重科學,勤奮學習,熟練掌握做好本職工作所需的管理知識和科學文化業務知識,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第五,有真抓實干,有全局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說實話,辦實事,講實效。我從點點滴滴開始關心同事,傾聽同事呼聲,幫助同事排憂解難,盡自己所能為同事多干實事,堅決反對形式主義,使同事們能做好各自工作。 第六,有較強的紀律意識。能夠模範地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院規院紀,堅決依法辦事,廉潔自律,有令則行,有禁則止。 在組織的關懷與培養下,我認真學習、刻苦鑽研、努力工作,政治思想覺悟有一定的提高,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我將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更加深入、扎實的進行政治理論學習,用理論創新來推動工作創新,不僅在政治上要更加成熟,在本職工作中我也將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工作水平以及管理水平,以爭取更大的成績。

金壯洵瀟濠貽員侯酉諶諍野泰仁晴乎聲歧姣辛判

閱讀全文

與黨的歷史知識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