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貴州的歷史事件

貴州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09 15:49:44

① 貴州歷史的由來是什麼

貴州,又以貴山得名,由於貴州這一塊地盤古代叫做黔中,所以也簡稱為黔。貴州的省會是貴陽市,位於我國的西南地區,東邊是湖南省、南邊是廣西、西邊是雲南省、北邊是重慶市與四川省。

貴州建省納入為中原王朝的統治范圍,只有幾百年的歷史。那是在1413年,也就是永樂十一年,發生了兩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鄭和下西洋,第二件大事就是貴州設立布政使司,正式成立了省級自治區,被劃分入十三個行省之一。這樣,貴州才真正屬於中原王朝的領土,納入到中華民族大家庭之中。

於是,明成祖朱棣下決心解決土司與中原王朝的矛盾。在永樂十一年派大軍攻打貴州,解決了土司的戰亂事件。之後,把思南、思州宣慰司都廢除,將其分設八府四州。同時,在貴陽正式設立貴州布政使司。

這樣,貴州建省,納入了中原王朝的歷史。

② 貴州發生的歷史事件及意義

分裂的時候,開了一個會議,以至於中國至今困難重重,

③ 求一些貴州的歷史事跡`````

貴州歷史

在中國,貴州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據考古發現,中國南方主要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差不多都是在貴州境內發現的。這說明貴州各族人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並在勞動生活中創造了貴州遠古文化。

貴州建省雖然只有500多年,但是從文獻資料提供的情況來看,貴州的歷史可以追溯得更遠。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當時在今貴州境內有牂牁(音zang
ke)古國,並與中原有交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21年後),貴州分屬巴郡、蜀郡、黔中郡和象郡管轄。

「貴州」名稱,始於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領普貴以控制的矩州歸順,宋朝在敕書中有:「惟爾貴州,遠在要荒」一語,這是以貴州之名稱此地區的最早記載。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設置貴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為省。以貴州為省名。

貴州簡稱「黔」。今貴州的部分版圖,戰國時(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屬於楚國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積在今貴州沿河到榕江以東,包括銅仁地區和黔東南部分縣。秦王朝在此設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貴州設黔中道,建黔州郡,設黔州都督府。貴州的歷史總離不開一個「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貴州建省。這就是貴州簡稱「黔」的由來。

貴州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全省各族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935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轉戰貴州高原,中國共產黨在長征途中於貴州遵義召開了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遵義會議」。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基礎。
參考資料:貴州旅遊港

紅飄帶上最絢麗的一段――紅軍長征在貴州

本刊記者 唐福敬
2006年12月21日08:19 【字型大小 大 中 小】【留言】【論壇】【列印】【關閉】

編者的話:7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完成了震驚世界的長征,開辟了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國革命勝利前進的重要基礎。

貴州,是中國革命的轉折之地、勝地和福地。貴州有太多中國革命史上最鮮亮的記憶。遵義會議,工農紅軍得以從錯誤的政治、軍事路線上扭轉,開始自主而正確地掌握自己的命運。四渡赤水、烏蒙山千里迴旋,紅軍以一連串的雄奇手筆,奇跡般跳出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

貴州的山山水水都留有紅軍的足跡,偉大的長征精神時時潤澤著後人。湍急奔騰的烏江,突轉盤旋的赤水河,都波光澹澹,閃著歷史的眼睛,看護我們前行;「萬夫難開」的婁山關,逶迤磅礴的千里烏蒙,亦雄風陣陣,響著時代的號角,催逼我們奮進;遵義會議,黎平會議,熠熠生輝的思想,指引我們開拓、創新。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石宗源在我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在貴州目前總體上仍比較落後、各方面條件比較差、工作環境比較艱苦的情況下,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回顧歷史,寄予未來。在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本刊采編人員把這段散落於歷史長河中的粒粒「珍珠」,加以拾掇、歸納並成篇。這是本刊在對長征及長征精神進行詮釋時的一次嘗試。其間,也得益於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安勇同志、省委黨史研究室杜黔同志的指導和支持。值此,本刊謹向兩位同志致以謝意。(策 劃: 本刊編輯部 □ 執 行: 顧海凇 唐福敬 譚仕倫 張 波 劉開津 張 蓓 執筆:顧海凇)

如果將長征比喻為地球上的紅飄帶,這條飄帶最誘人的皺褶在哪裡?答案顯而易見:貴州。

在這段最誘人的皺褶里,從黎平到遵義,從遵義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紅軍一路行來,每一轉,局勢為之一變;每一折,前景為之一新。

許多年來,循著紅軍的足跡,貴州的山道上走來一撥又一撥重訪長征路的旅者。

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他們總是說得出奇的一致:貴州境內的長征路,是一段隱藏著答案的旅程。

這個答案是什麼?

70餘年前,中國工農紅軍艱難行進,突破四道封鎖線,西進貴州。

解放軍檔案館現存的一份《野戰軍人員武器彈葯供給統計表》表明,在長征出發時,中央紅軍8.6萬人共有槍支33244支,平均每支槍不到56發子彈。加上6101支梭鏢和882把馬刀。意味著踏上遠征的紅軍士兵中赤手空拳者超過一半。他們面對的是數量龐大、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

在突破第四道封鎖線的湘江戰役中,中央紅軍只有3萬餘人突出重圍。有人甚至開始對紅軍的前途產生懷疑。多年以後,劉伯承在《回顧長征》一文中回憶道:「這種情緒,隨著我軍的失利日益顯著,湘江戰役,達到了頂點。」

國民黨軍的40萬重兵,又已經在紅軍原定北上湘西的路上擺好架勢。巨大的犧牲並沒有讓中國革命走出危局,在處境最為艱難的時候,紅軍進入了貴州。

在黎平這個湘黔邊界的貴州小城,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召開了長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會議,否定了原定行軍計劃,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決定遠離敵方重兵屯積的湘西,進軍川黔邊界,避免了全軍覆沒。

緊接黎平會議,猴場會議再次否定了「不過烏江」和「回頭東進」的錯誤主張。中央紅軍在敵人力量薄弱的區域迅速機動,攻克九縣,突破天險烏江,佔領遵義。

遵義會議的召開,確定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在最危險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之後,紅軍在正確路線指引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三占遵義,婁山關戰役和遵義戰役取得長征以來兩次大捷;士氣空前高漲的紅軍又直逼貴陽,巧渡北盤江,威脅昆明,在金沙江畔跳出敵人的包圍圈,終於奠定勝局。

中國工農紅軍幾進幾出貴州,留下軍事史上驚心動魄的以弱勝強系列範例。長征,這一人類遠征史、軍事史上空前未有的壯舉,它的戰略轉折,是從進入貴州的那一步開始揭幕、到走出貴州的時候完成的。

美國著名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重走完長征路後,在他的《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寫道:「遵義會議結束了,長征繼續進行,毛澤東在掌舵。中國的道路――至少今後半個世紀的路――就這樣確定了。」

如果將長征比喻為地球上的紅飄帶,這條飄帶最誘人的皺褶在哪裡?答案顯而易見:貴州。

這是紅飄帶上最絢麗的一段。

在這段最誘人的皺褶里,從黎平到遵義,從遵義到赤水河畔的茅台,紅軍一路行來,每一轉,局勢為之一變;每一折,前景為之一新。

一路三城,轉折之地。個中歷史意蘊何其深長!因為轉折,黎平、茅台乃至整個貴州、整整一條長征路都與遵義一樣,具有了思考的價值和魅力。

70年過去了。重溫紅軍將領當年以質朴文字記載的遵義和貴州,字里行間,撲面而來的是豪情和難忘的眷念。陳雲回憶:「紅軍進入遵義城,遵義城之上民非但不逃,而且孤兒習藝所、學校學生及商民貧民等成群結隊,懸旗歡迎紅軍……」;「(在遵義)這十二天的休息,使赤軍在湘南之疲勞,完全恢復,精神一振;使以後之戰爭,不僅戰鬥力不減,反而生龍活虎。」「……進遵義城後第二日,被服廠、修械所、糧秣廠均已開辦。新兵之軍裝不久即發出,舊槍即修理完竣。」彭雪楓回憶:「長征以來遵義是最使戰士們想念的一個城:那比較繁華的街市,那相親相愛的群眾,那鮮紅的橘子,那油軟的蛋糕。……隨便喊一聲:『當紅軍來喲!』壯年們就會跟著走的。那個時候,每個團每天總要擴大百兒八十個新戰士來的。」

紅二、紅六軍團的開創黔東根據地、烏蒙山千里迴旋戰,同樣寫下輝煌篇章。揮師黔東,有力地策應了中央紅軍的戰略轉移。轉戰烏蒙,創造了長征途中擺脫強敵、運動殲敵的又一成功戰例。困牛山上,百餘紅軍戰士彈盡糧絕,寧死不屈,最後齊齊跳下懸崖,壯舉驚天地泣鬼神。

長征期間,在貴州,有近萬名各族群眾參加紅軍;在貴州,長征途中黨中央批准建立了唯一一個省級地方黨組織;在貴州,紅軍事跡代代相傳,紅軍精神影響深遠。

一路三城裡,那些影響和改變了歷史的事實已經廣為人知;實地踏訪,也許你還會有意外的收獲。走出黎平縣城城東二郎坡52號的黎平會議會址,在老榕樹間的街道漫步,沒准兒會聽到當年的知情者講述留在黎平的百餘名紅軍傷員的人生故事。

在遵義古樸的街巷深處徜徉,從那些爽朗的笑聲和自然的笑容里,可能會忽然悟到這座當年僅有3萬人口的城市為何曾有3000子弟隨紅軍北上,稍後幾年又有數十學子克服重重困難奔赴延安。

在茅台鎮紅軍四渡赤水的第三渡渡口,四渡赤水紀念碑下,品一杯茅台酒,可以聽聽當地人講述茅台酒為紅軍戰士清洗傷口的佳話。

在困牛山麓,拜謁烈士墓,或許會驚嘆一戶農家幾十年間的義務守墓,更可能會心裡油然浮上那句「青山有幸埋忠魂」。

在這里,歷史是生動的,鮮活的,在每一個人的記憶里。在這里,對人生的感受是極易有頓悟一般的收獲的。

所以,貴州的山道上,一撥又一撥的旅者來了,用他們的心靈走路,用他們的重訪,來尋找這片山水成為心中的聖地和福地的原因。

你看,眼前烏江湍急,紅軍欲渡卻苦無船隻,何等焦急!不要緊,這山水間蘊藏的答案已經出來:砍下江畔的竹子,紮成竹排,就是渡船;把十口八口的行軍鍋用繩、竹綁牢,就是渡船。

你看,傳承紅軍精神,息烽集中營黎明前的黑暗終究為革命者的壯烈散。

是啊,在善於思考的大腦、堅強的意念面前,困難何懼之有,挫折更並非只能郁積為一蹶不振。

尋訪貴州的紅色遺跡,正是這樣的心靈之旅。

有人說,看看貴州的山水,那答案早已沛然其間。

山有堅毅,才有了高入雲端的挺立;水有遇百折而不回的柔韌,才有了從高處跌落偏偏神采飛揚的千姿百態。這,不正是面對挫折時所應秉持的精神嗎?

這個答案是,面對挫折,如何能把握機會,選擇路徑,迎來轉折。這個答案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至關重要,對於個體的人而言,又何嘗不充滿啟迪?

http://cpc.people.com.cn/GB/68742/70735/70737/5195519.html

④ 紅軍長征在貴州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意義

最出名的就是遵義會議和四渡赤水

⑤ 貴州省在近代史上有什麼重大事件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歷史意義: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機的情況下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⑥ 貴州省在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重大戰役

紅軍長征時期有「強渡烏江、「四渡赤水」、婁山關戰役等等。

⑦ 貴州歷史上的一些故事40字

貴州故事7:撤省之爭

貴州建省後,「財賦不及江南一縣」,每年收的田糧都不夠發「工資」。朝廷要從四川、湖廣等省調撥糧餉來支援貴州,當時稱之為「協濟」。這個外來「協濟」銀糧若不如期運到,貴州財政就發生恐慌。歷任貴州巡撫、總督都以催促協濟為首要任務。加之有些地方官吏又不斷對當地老百姓索取無度,貪污腐敗也時有產生,不少府縣的少數民族常常發生騷亂。這當然又不得不增加了軍費支出。這些復雜因素加在—塊,使明王朝對於如何治黔產生了不同看法與爭論。

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明成祖永樂皇帝已經死去26年,貴州建省已經37年,朝廷也已換了幾茬皇帝,輪到明代宗即位。當時,有個吏部侍郎叫何文淵,他上了一個奏摺,提出撤銷貴州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退回洪武年間設貴州都指揮使司狀況。他的理由是,明開國之初,貴州只設三個宣慰司,由土司管理少數民族,中央只在貴州設都指揮鎮守其地,「事省民安,遠人畏服」。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成為全國十三個行省之一,結果是:官多民少,官索民財,土民受逼,以致生事激變,兵疲民困,湖廣、四川、雲南三布政司籌運糧餉,勞苦萬端。加以貴州地方「山嶺高峻,林木深奧,雖然有雄兵猛將,急難成功,又且土人之性,叛服無常」,所以,他主張放棄對貴州的直接行政管理,只派一大將鎮守,賞賜招撫少數民族。等西北安寧以後,再研究貴州建制問題。

何文淵的奏摺,明代宗皇帝批轉給兵部研究。以兵部尚書於謙為代表,堅決反對何文淵的意見。他認為,貴州雖然僻在一隅,人多「頑獷」,但是那塊地方是太祖高皇帝開創於前,太宗文皇帝經營於後,到現在已經八十多年。法制已定,地方無虞。這些年主要是因為邊將處理問題失誤,加上征南之師數出,兵疲於久戍,民困於運輸,才引發了一些地方趁機生亂。但是,貴州地方各級官員還是能夠效力死守,不曾將貴州遺棄。何況土地是祖宗之土地,人民系祖宗之人民,豈可輕易棄置。應當讓貴州總督等官員認真研究,提出「上不違祖宗之成法,下不貽邊境之後患」的處置意見,並建議派何文淵去貴州處理有關問題,因為何文淵曾經出差貴州,熟諳本處山川險易,夷情向背。這樣,又把球踢給了何文淵。皇帝基本上傾向兵部的建議,採取了淡化處理的態度,批示:「不必差官」,只發個文書,給貴州總督等人相機處置就行了。建省與撤省之爭,就此不了了之。

現在看來,何文淵與於謙互相對立的意見,都沒有抓到貴州作為西南幾省的樞紐戰略區位有無建省之必要的實質。

到了清康熙年間,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顧祖禹在他的名著《讀史方輿紀要》中,才對貴州區位的戰略意義作了一個總結性的評述。

在該書《貴州方輿紀要序》中,顧祖禹一開頭就寫道:「貴州蕞爾之地也;其形勢有可言乎?」「蕞小」是非常小的意思。開門見山提出這個問題,意思是說,對貴州這樣小小地方,其地理形勢有什麼可說的呢?顧祖禹這話說得也對。按現在貴州省的土地面積在全國不算「蕞小」,它大於江西、河南、山西、山東、遼寧、福建、江蘇、浙江、寧夏、台灣、海南等省區。但在顧祖禹寫此序時,貴州土地面積在十三個布政司中是最小的,大約為雲南省的三分之一,四川省的四分之一,廣西的二分之一。初建省時貴州所轄地域僅11萬平方公里、今遵義市及天柱、荔波、羅甸、冊亨等許多地方都不在貴州轄內。然而,顧祖禹引《孫子兵法》說道:「孫子有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即地之形勢,亦安有常哉?!」這兒,他明確了一個立論原則,即一個地區的形勢,要與整個全局的形勢演變相聯系來觀察,區位戰略重要性是要隨大格局的變動而變的。接著,顧祖禹詳細考察了貴州的歷史地理形勢,他說:「常考貴州之地,雖然偏隅偏窄,然驛道所經,自平溪(今玉屏)、清浪(今鎮遠)以西,回環於西北凡千六百餘里,貴陽猶人之胸腹也,東西諸府猶人之兩臂然。」他把貴州在西南地區所處形勢,比做如同一個人體的「胸腹」與「兩臂」那樣,進可攻,退可守:他說,「守偏橋(今施秉)、銅鼓(今錦屏),以當沅、靖之沖,則沅、靖未敢爭也。踞普安(今安龍)、烏撒(今威寧)以臨滇、粵之郊,則滇、粵不能難也。扼平越(今福泉)、永寧(今四川敘永),以扼川蜀之師,則川蜀未爭也。……」他反過來問,如此看來,還能說貴州小小的蕞爾之地不重要嗎?

他是從貴州作為湖南、四川、雲南、廣西的重要交通樞紐,使整個西南連成一個整體的角度,來觀察貴州區位的重要性。貴州這個地理區位,在西南是獨一無二的,對溝通西北,溝通華南,東出華中,都是一個不可逾越、不可梗塞、不可忽視的戰略腹地。

事實上,貴州建省在全國不算晚,明十三個行省有貴州,清十八個行省也有貴州。逐漸形成了今天的貴州省十七萬多平方公里的疆域。何文淵撤省之說,不僅被歷史事實否定了,而且省域還擴大了三分之一。

(摘自《貴陽日報》。標題中「貴州故事」為本博所加)

⑧ 關於貴州的歷史人物故事

張之洞,出生於貴州興義府(今安龍縣)

光緒十五年(1889年),張之洞上奏朝廷,建議修築一條蘆漢鐵路,自蘆溝橋至漢口,以貫通南北。他認為鐵路之利,以通土貨厚民生為最大,徵兵、轉餉次之。他提出蘆漢鐵路是「幹路之樞紐,枝路之始基,這個歷史進程而中國大利之萃也」[8] 。朝廷准奏,計劃北段由直隸總督主持,南段由湖廣總督主持,南北分段修築。於是,清廷調張之洞任湖廣總督。八月,調署湖廣總督,並多次署理兩江總督。在中,在張之洞本人的具體策劃和親自指導下,湖北地區先後成立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武備學堂、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前身)。武漢科技大學的前身—湖北工藝學堂也是在這個歷史時期在張之洞的策劃和指導下誕生的。不僅是湖北地區,張之洞任兩江總督時在南京創立三江師范學堂(今南京大學前身)。[9] 同年冬,張之洞到了湖北。首先是籌建漢陽鐵廠。張之洞辦企業,也曾鬧過一些笑話。他電駐英公使薛福成購煉鋼廠機爐,英國梯賽特工廠廠主回答說:「欲辦鋼廠,必先將所有之鐵、石、煤、焦寄廠化驗,然後知煤鐵之質地如何,可以煉何種之鋼,即以何樣之爐,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未可冒昧從事。」張之洞大言曰:「以中國之大,何所不有,豈必先覓煤鐵而後購機爐?但照英國所用者購辦一分可耳。」英國廠主只得從命。結果,機爐設在漢陽,鐵用大冶的,煤用馬鞍山的。馬鞍山的煤,灰礦並重,不能煉焦,不得已只好從德國購焦炭數千噸。光緒十六年至二十二年(1890—1896年),耗資560萬兩,還沒有煉成鋼。後改用江西萍鄉的煤,製成的鋼太脆易裂。張之洞才知道他所購的機爐採用酸性配置,不能去磷,鋼含磷太多,便易脆裂。於是又向日本借款300萬元,將原來的機爐改用鹼性配置的機爐,才制出優質的馬丁鋼。
漢陽鐵廠是一個鋼鐵聯合企業,光緒十九年(18
漢陽鐵廠
93年)建成,包括煉鋼廠、煉鐵廠、鑄鐵廠大小工廠10個、煉爐2座,工人3000,採煤工人1000。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大規模的資本主義機器生產的鋼鐵工業,而且在亞洲也是首創的最大的鋼鐵廠,日本的鋼廠建設還比這晚幾年。

閱讀全文

與貴州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