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家遷都

歷史學家遷都

發布時間:2021-02-09 15:49:14

❶ 歷史上遷都洛陽的都有哪些

一、夏都斟鄩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王朝。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時間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之間,有470多年的歷史,歷經17位帝王。 洛陽一帶是夏民族建邦立國的腹地。夏朝的第一個國王禹,始都陽城,後遷陽翟。陽城在登封,陽翟在禹州,均離洛陽不遠。夏王朝的第三個帝王太康(啟之子)都斟鄩。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太康居斟鄩。」今本《竹書紀年》又載:「仲康即帝位,據斟(尋卩)。」《史記·夏本記》雲:「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後羿,為東方夷族的一個首領,他乘太康無道、夏民怨憤,入居斟鄩,執政,拒太康於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鄩,後被其親信寒浞殺死。 斟鄩在何處?目前說法不一。《國語·周語上》載:「昔伊、洛竭,而夏亡。」證明斟鄩在伊洛區內。《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載:「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洛陽正處在這個位置。
1959年,中國考古研究所在洛陽轄區偃師二里頭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二里頭一帶是一座大型都城遺址,定名為「二里頭文化」。經碳14測定,其絕對年代相當於夏代,距今有4000 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遺址。總面積為3.75平方公里。內有大型宮殿遺址。考古學家認定,二里頭文化遺址就是夏代都城遺址,即夏都斟鄩的所在地。夏代太康、仲康、夏桀三帝王曾建都於此。《帝王世紀》記載:太康在位29年。《通鑒外紀》記載:仲康在位52年,夏朝都斟鄩94年。
二、商都西毫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也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高度發展的時期。商本是黃河下游的一個古老的部落,為東夷族的一支。夏朝時屬於夏王朝的一個諸侯國。商部族經常遷徙。從契至湯十四世,共遷徙八次。商部族活動的主要地區是河南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和山東的西南部,湯最後的定居地是河南東部的商丘、史稱南亳。 約公元前16世紀夏亡商立。商湯攻開夏都斟(尋卩)之後,決定在夏都附近另建新都。新都建成後,商湯從南亳遷此,史稱西毫。 商都西亳在何處?這是數千年來歷史上的一個疑點。「河南偃師為西毫,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這西毫在洛陽偃師屍鄉。
1983年,中國社科院在洛陽偃師屍鄉溝、大槐樹、塔庄一帶進行了考古發掘,發現了這座商城遺址。從此揭開了西亳的秘密,結束了數千年來關於西亳的歷史疑案,這是國內外史學界的一件重大發現。商城總面積為190萬平方米。城內南中部有宮殿遺址。宮城成正方形。大殿之後,有幾座宮殿建築,東西對峙,系王宮所在地。城內道路縱橫,井然有條。城外有環城馬路。這座規模宏大的古商城,顯然是按照都城的規格建造的。據碳14測定的絕對年代,是商朝早期的城池。再次,洛陽偃師屍鄉的商文化遺址,就是商都西亳的所在地。 《竹書紀年》載:「湯居西毫,仲丁元年辛丑即王位,自毫遷於囂。」《史記·殷本紀》又載:「帝盤庚之時,殷已都河北,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又雲「帝庚丁崩,子帝武乙立,殷復去毫徙河北。」從此可以看出,商朝曾兩次都西亳。第一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711年至前1482年,計230年,歷經成湯、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10帝。第二次商都西亳,約在公元前1310年至公元前1140年,計170年,經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稟辛、庚丁、武乙九帝王。商朝兩次都西亳,共 19帝,四百餘年。 商朝自盤庚始實行雙都制,既有南都西亳城,又有北都殷城。洛陽與安陽成了商殷時期的姊妹城。
三、西周東都洛陽
周族原是我國西部的一個歷史悠久的部落,與夏、商兩族同稱為我國原始社會末期的三大部族。夏、商兩朝時期,周是它們的屬國。 商朝末年,紂王昏庸無道,武王時,周的勢力已很強大,決心滅商。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乘機率眾東下,經洛陽北部孟津渡河,一舉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商亡周興,史稱西周。武王滅商後想在洛陽建都。《左傳·宣公三年》載:「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武王滅商後先來到洛陽,決定立即在此建一座城邑,名曰洛邑。其址在今日白馬寺東南。《史記·周本紀》載:「武王營周居洛邑而後去。」在營城之間,武王曾去嵩山祭天。這武王克商後並沒有馬上回鎬。而是居洛陽察看地形,營建周人之居、嵩山祭天、遷九鼎等。同時也在周公營建洛邑之前,洛陽的名字已稱洛邑,這個洛邑城估計不大。
武王滅商後的第二年便在鎬京病故,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由其叔父周公輔佐代政。成王執政的那年,「使召公復營洛邑」,周公先後來到洛邑,經過實測,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從三月到十二月完成了洛陽這座城池的建設。從此,西周有兩座都城。西方的鎬京稱為宗周,東方的洛邑稱為成周。成周又分為王城與下都。下都後來又稱成周。周時洛陽的名稱眾多,又常變換。洛陽邑建成後,「成王定鼎於郟(辱卩)」。郟(辱卩)即周王城。成王執政五年即遷都成周的王城。《何尊》銘文中記載:「惟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稟武王禮,福自天。惟王五祀。」西周自成王始,諸王均來成周居位、施政。這在周器銘文中有所記載。其中記載成王的有8器、昭王的7器、穆王的1器、恭王的14器、懿王的4器、孝王的3 器、夷王的1器、厲王的15器、宣、幽二王的各2器,康王未發現銘文記載。其他諸王經常居洛處理國事。洛、鎬二都均沒有中央最高官署卿事察,周公居洛、召公居鎬。周公死後,他的兒子君陳又承襲周公的職位,繼續鎮守在這里。洛陽作為西周的東都城,從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歷時295年。歷經成王、昭王、穆王、恭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幽 王10帝王。西周時期,實行的是一國兩都制,但是法定的國都是鎬京,洛陽只作為陪都存在。
四、東周都洛陽
周宣王卒、周幽王立。關中發生大的地震,災難嚴重。《詩小雅·十月之交》雲:「三川竭、岐山崩。百川沸騰、山冢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加之內政腐敗,社會黑暗,宮廷分裂。公元前771年幽王被殺,西都鎬京被搶劫一空。平王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年,決定廢西都全遷東都,史稱東周。東周只有洛陽一個都城。 東周時期,仍有兩座城:一為王城,擊公所建,時為帝王所居。一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復營,時為軍事要地。王城人秋冬居都城有310年,從周平王開始,歷經桓王、庄王、厘王、惠王、襄王、頃王、匡王、定王、簡王、靈王、景王、悼王、赧王14帝。成周作為東周都城有二百零五年,歷經周敬王、元王、貞定王、哀王、思王、考王、威烈王、安王、烈王、顯王、慎靚王11帝王。洛陽作為東周都城有515年,歷經25帝。
五、西漢初都雒陽
西漢初,高祖劉邦定都洛陽。《史記·高祖本紀》載:「天下大定。高祖都雒陽,諸侯皆臣屬。」「故臨江王驩為項羽叛漢,令盧綰、劉賈圍之,不下。數月而降,殺之雒陽。」
後來,「 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本來, 「高祖欲長都雒陽」,後來「齊人劉敬說,乃留侯勸上入都關中,高祖是日駕,入都關中。
此後,西漢便定都長安。
六、東漢都洛陽
公元25年,劉秀在河北柏鄉稱帝,是為漢光武皇帝,同年攻下洛陽,定洛陽為都城。史稱東漢或後漢。光武劉秀又經過十多年的征戰,完成了統一全國的大業。東漢時期的洛陽,為天下名都,洛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工商業都市。其城址在現今白馬寺東側即漢魏故城遺址。東漢從公元25年劉秀始創,至公元220年獻帝滅,經歷了196 年。東漢有洛陽、許昌、長安三個都城。其中以洛陽為都的有165年,以許昌為都的有26年,以長安為都的有5年。在洛陽的有光武帝、明帝、章帝、和帝、少帝殤帝、安帝、少帝(劉懿)、順帝、沖帝、質帝、桓帝、靈帝、(劉辨)、獻帝14帝。
七、曹魏都洛陽
漢獻帝初平元年之後,天下分崩離析,軍閥割據,連年混戰,東漢王朝名存實亡。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在逐漸形成。曹操在軍閥混戰和鎮壓起義軍時,勢力逐漸壯大,最後掌握了東漢的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07年,曹操基本上統一了中國的北方。公元213年,漢獻帝封曹操為魏公。公元216年,又封曹操為魏王。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在洛陽,其子曹丕繼位。不久,曹丕廢漢獻帝為山陽公,自立為帝,是為魏文帝,改漢為魏,定都洛陽。史稱曹魏。曹魏從公元220年至公元265年司馬炎滅魏為止,以洛陽為都46年之久。歷經魏文帝、魏明帝、齊王、高貴鄉公、元帝共5帝。
八、西晉都洛陽
曹魏後期,政治黑暗,曹魏走向衰落。公元265年司馬炎繼晉王位,接著重演曹丕代漢的把戲,迫使曹奐讓位,自立為帝,是為晉武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西晉仍都洛陽。西晉都洛51年,歷經晉武帝、惠帝、懷帝、愍帝4帝。城址在白馬寺東的漢魏故城遺址處。
九、北魏遷都洛陽
西晉統一三國後,社會上出現了一度的穩定,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物質財富有所增加。但統治者極端腐敗,晉武帝有姬妾萬餘人,花天酒地。賈皇後姿意淫樂,竟在大街上搶拉男子入宮為男寵。外戚王愷與大貴族石崇比富,令人吃驚。如此等等,終於釀成了「八王之亂」,歷時16年之久。洛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公元494年(太和十八年),北魏佔領中原,統一北方,遷都洛陽。北魏孝文帝是個大有作為的皇帝,他堅持改革,整頓吏治,嚴懲貪宮污吏,恢復經濟,發展生產。提倡學漢文、說漢話、穿漢服,促進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被破壞的洛陽,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北魏都洛陽41年,歷經魏孝文帝、宣武帝、孝明帝、孝庄帝、長廣王、節閔帝、安定王、孝武帝8個帝王。
十、隋朝建東都
公元604年,楊廣即位,是為隋煬帝。楊廣即位當年的年末,親自來到洛陽,登上邙山,察看地形。他認為邙山之南,伊闕之北,瀍水之西,澗河之東是絕好的軍事要地,他決定在此營建東都城。公元605年3月,他命尚書楊素為營建東都總監,納言楊達為副監、宇文愷為將作大匠,每月征工匠「役丁二百萬人展開了大規模的營建東都洛陽的工程。第二年的正月東都建成。正在江南巡遊的隋煬帝聽說之後,即速從江都出發,四月到達東都洛陽。接著六宮百官也遷居洛陽。洛陽遂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人口過百萬,富商數萬家,城西的西苑是全國最大最美的花軒。
十一、唐末移都洛陽
公元618年,李淵建唐,定都長安,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陽城,號稱洛陽宮。他曾三次來洛陽處理政務及外事,在洛陽宮居住二年之久。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來到洛陽,在此處理國家大事,以洛陽為東都。安史之亂後,唐中央的權力大大削弱,節度使的權勢越來越大。公元904年,宣武節度使朱溫,發兵長安,挾持唐帝(昭宗)遷都洛陽。公元907年,朱溫廢掉唐帝(哀宗),唐亡。此後,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唐朝時期,洛陽作為唐朝的陪都。哀宗在此都兩年後唐亡。
十二、武周都洛陽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她以美貌聞名,14歲入宮,立為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後,封為皇後。李治患高血壓病,武後參政決事。群臣並稱帝後為「二聖」。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則天降李旦為皇嗣,自立為帝,尊號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將東都改為神都。神龍元年(公元705年),82歲的武則天,在病中被迫讓位給唐中宗李顯,恢復國號唐。武則天執政50年,居皇帝位15年,以洛陽為都城15年。
十三、後梁遷都洛陽
天佑四年(907),唐哀帝禪位於朱溫,改元為開平。朱溫以梁為國號,都開封,以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909)正月,朱溫遷都洛陽,以開封為東都。
十四、後唐遷都洛陽
後梁龍德三年(923),後唐滅後梁,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縣東北)稱帝。同年(即同光元年)十二月,遷都洛陽,以洛陽為洛京。李存勖以繼唐而有天下,故國號唐,史稱"後唐"。
十五、後晉都洛陽
後唐末年,晉王石敬瑭起兵晉陽,天福元年(936)閏十一月攻入洛陽,滅後唐。遼太宗耶律德光冊其為大晉皇帝,國號晉,建都洛陽。
九朝古都
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後有商、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梁、後唐、後晉等「九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國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都城。但是實際上真正建都的比較強勢的王朝只有「東漢」一朝,其他都是割據政權的都城。這也是官方和史學界公認的朝代數。

❷ 周朝何時遷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

平王東遷,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陽),此後周朝的這段時期稱為東周。史書又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

周幽王時,廢掉申後及太子宜臼,立其寵愛的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後之父申侯勾結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點起烽火求援,眾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戲而不加理會。

周幽王最後被殺於驪山,西周滅亡。其後眾諸侯擁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因鎬京曾發生過地震受損,殘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脅之下,於是平王在即位後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護衛下,將國都遷至洛邑,開始了東周的歷史。

與此同時,虢公翰等王朝大臣立王子余臣為王,史稱「攜王」,這樣便出現了二王並立的局面。但諸侯絕大多數只承認周平王,而不承認周攜王。周平王21年(公元前750年),晉文侯殺周攜王,結束了「二王並立」的局面。

結果:

平王東遷是歷史學家劃分時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國勢的轉折點。平王遷都之後的周朝被稱為東周,而由周武王立國至周幽王被殺的時期則稱為西周。

平王東遷後,周天子王權開始衰落,不能擔當共主的責任,諸侯勢力不斷坐大。因為平王是由申侯擁立的,間接犯了弒父罪名,開始得不到諸侯的尊重。

而且,周天子無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須依賴諸侯國保護,致周天子地位不斷衰落,最終形成春秋時期群雄爭霸的局面。

(2)歷史學家遷都擴展閱讀:

一、遷都背景

1、王室內亂

西周末年,王室內部矛盾重重。公元前781年,宣王子幽王即位。幽王十分寵幸褒姒,甚至不惜用烽火戲弄諸侯而博其一笑,各諸侯十分不滿。

為討好褒姒,幽王不顧王室的反對,廢太子宜臼而立褒姒之子伯服,又廢申後而立褒姒為後。

褒姒是褒國姒姓的女兒,申後是申侯的女兒,申侯是姜姓,由此就引發了姒姓和姜姓間的激烈斗爭,為西周滅亡埋下了禍根。

2、周邊外患

還有就是外敵入侵頻繁。宗周鎬京,瀕臨西北游牧部落,經常遭到游牧部落的侵擾。公元前771年,申侯與犬戎聯絡,進攻幽王,諸侯都不來救駕。

犬戎與申侯迅速攻入鎬京,幽王急忙逃到驪山,被驪山之戎所殺。這時,關中已布滿了戎人,宮室被洗劫一空,土地荒蕪。

3、災害頻發

平王東遷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自然災害嚴重。據史料記載,宣王末年,西北關中一帶連年乾旱,洛、涇、渭三川都乾涸了,農業生產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同時,岐山一帶又發生了地震和地崩災害,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周太史伯陽父根據陰陽五行學說,認為這是周將要滅亡的徵兆。另外,西周初年,周公營洛,也為東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遷都後續: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其中周平王執政達五十年之久。東周是周王室逐漸衰微以致最後亡國的時期。

這時,天子直轄的「王畿」,在戎狄不斷地蠶食下,控制范圍逐步縮小了,最後,僅剩下成周方圓200公里,即洛陽附近的地盤。

同時,天子控制諸侯的權力和直接擁有的軍事力量,也日漸喪失。周桓王十二年(公元前708),周桓王帶了軍隊去討伐桀驁不馴的鄭國,鄭伯不僅敢於領兵抗拒,而且打敗了王師,一箭射中了周王的肩膀。

這說明,這時周王的地位已經嚴重下降,只是還保存著天下共主的虛名罷了。但天子以「共主」的名義,仍然具有號召力。

因此,一些隨著地方經濟發展而逐步強大的諸侯國,就利用王室這個旗號,「挾天子以令諸侯」,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

公元前367年,周王室發生權力爭奪,東周分裂成東、西兩個部分,在河南(今洛陽)的稱西周公(或西周君),在鞏(今鞏義)的稱東周公(或東周君)。後分別被秦所滅。

❸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遷都」,產生了什麼深遠影響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軍事上,北魏原來的都城平城地理位置偏於北方,易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不利於對整個北方的軍事控制,同時也不利於加強北魏對中原地區的管轄和治理。經濟方面,舊都平城地方寒瘠。雖然從398年定都平城至遷都洛陽之時已有百年歷史,農業也有所發展,但糧食產量遠不夠供應軍需和不能滿足都城人口的需要,再加上無水路漕運之便,從外面運入糧食也困難,要解決糧食問題,就需要遷到農業發達、運輸方便的地區。政治上,為了鎮壓中原地區日益頻繁的武裝暴動,實現統一全國大業的需要,擺脫平城地區鮮卑貴族盤根錯節的勢力網,削弱他們對政治的影響力,尤其是盡快擺脫已故馮太後的陰影,不讓馮太後的勢力繼續左右政局。文化方面,北魏雖然實現了北方的局部統一,但民族之間存在著嚴重隔閡,文化沖突劇烈,不利於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改變鮮卑民族的舊俗,深化改革,使北魏王朝以華夏正統的姿態雄踞中原,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洛陽是歷代帝王建都立業之所,也是漢文化積淀深厚之地,遷都洛陽不僅有利於鞏固前期改革的成果,還有利於進一步推行深層次的改革。洛陽曾是多個漢族王朝建都之地,孝文帝要通過遷都洛陽取得漢族地主認可的正統地位。在加上當時的洛陽已很繁榮。

❹ 盤庚遷都是什麼典故

力排眾議,軟硬兼施,最終遷都成功,也造就了殷商的輝煌。

商朝歷經風險

商朝從建國到滅亡,歷經五百多年。因為前期屢屢遷都,而最後的二百七十多年定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市),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有時候也稱為殷商或者商殷。

商朝定都於殷是從盤庚開始,盤庚是商湯的第九代孫、商朝的第十九個王。

盤庚定都於殷,不再遷徙,反映了這時候農業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畜牧業,人們有了定居下來的需要。

盤庚決定遷殷,是經歷了一番斗爭的。太甲以後,商朝歷代的君主和奴隸主貴族們過著腐化的生活。

他們寄生在國人和奴隸身上。殘酷地剝削人民和奴隸,任何事情都驅使奴隸去做。

在奴隸和奴隸主之間,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奴隸們不堪忍受折磨大批逃亡。在統治者之間,對王位的爭奪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說應當父死子繼,有的人說應當兄終弟及,叔侄之間,兄弟之間,為爭奪王位,常常展開你死我活的斗爭。他們為私利把國家搞得混亂不堪。

商朝被階級矛盾和奴隸主內部的矛盾困擾,國力日漸減弱,有些小國和少數民族也起來反叛,加上水澇、乾旱等自然災害,內外交困使得商朝這個奴隸制國家簡直到了崩潰的邊緣。

軟硬兼施,遷都成功

正在這個時候,陽甲,商朝的第十八個王死了,陽甲的弟弟盤庚做了王。盤庚是個很有智慧的人。他看到這種情況,覺得國家不能再照老樣子維持下去了。應當想出一個根除弊病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挽救商朝的衰亡。他想出來的辦法,把都城遷到殷,因為到那裡去有幾條好處:

第一,殷地的土地比較肥沃,自然環境和現在的都城比起來,無論是建設都城還是發展農業生產,都會比現在的情況要好;第二,遷都以後,一切都得從頭做起,王室、貴族將會受到抑制,這樣階級矛盾就可以得到緩和;第三,遷都可以避開那些叛亂勢力的攻擊,都城比較安全,外部的干擾少了,統治就可以穩定很多。

可是不少人反對遷都的決定,反對的人主要是奴隸主貴族。他們知道,到了新的地方不能像現在一樣享樂。盤庚是個意志十分堅定的人,決不因為有人反對就改弦易轍。他把奴隸主貴族召集起來,對他們發表了兩篇訓話。第一篇訓話是勸說,告訴大家遷都到殷去的好處。他說:「我要效仿先王關心臣民的樣子,關心你們,保佑你們,帶著你們去尋求安樂的地方。你們如果懷有二心,先王的在天之靈便要降下災難,懲罰你們!」第二篇訓話是示威,用強硬的口氣,告誡人們一定要規規矩矩地服從遷都命令,否則就要受到嚴厲的制裁。

盤庚用了軟硬兼施的手段,終於完成了遷都的計劃,可是斗爭並沒有結束。老百姓到了一個新地方,好多地方不適應,就鬧著要回老家。奴隸主貴族就乘機搗亂,煽動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盤庚又發表了一篇訓話,用強硬的態度,毫不妥協地警告奴隸主貴族不要搗亂,否則必遭嚴懲。

造就殷商的輝煌

過了幾年,局面才安定下來。奴隸們在這里被迫夜以繼日地勞動,一個十分繁榮的都市出現在殷的土地上。從此,商朝的都城就永久地固定在殷城,由於盤庚的治理,商朝在這時政治上比較穩定,社會經濟和文化因此有了更大的發展。那時候,銅的冶煉技術大大提高,商代的青銅器冶煉,鑄造工藝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更加擴大了青銅器的古代人物圖製作范圍。殷城附近就有了一個很大的青銅器作坊,有上千個奴隸在作坊里勞動。奴隸們用銅、錫、鉛三種金屬做原料,冶煉鑄造了成千上萬件斧、戈、矛、刀等武器;鼎、爵、瓢、壺、、盤、盂等飲食器皿;斧、鑿、鑽、鏟等工具。許多青銅器造型十分優美,十分精巧的花紋圖案,達到了高超的藝術水平,形成了後來著稱於世的青銅器文化。考古學家在殷的遺址發掘出了很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它高一百三十三厘米,長一百一十厘米,寬七十八厘米,重八百七十五公斤,鼎腹內有銘文「司母戊」三個字,並因此而得名。它現在完整地保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里,是世界上到目前為止發掘到的最大青銅器。從商代的青銅器也可以看出,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是以奴隸為主體的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

在殷墟遺址中,還有大批烏龜的腹甲和牛的肩脾骨出土,上面刻著許多文字。這些文字,是我國已經發現的最古的文字,叫做甲骨文,一共有三千多個單字,大多已經被考古學家破譯出來了。原來殷朝的王室貴族很迷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採用龜甲和獸骨進行占卜。向鬼神詢問事情的吉凶,預測事情的結果,刻在龜甲和牛骨上,大都記錄占卜的原因和結果,以及後來是否應驗等等。這些卜辭記載著殷朝的許多大事,為我們研究殷商的歷史提供了可靠的資料。

盤庚遷都,使得殷商這個奴隸制國家擺脫了困難的處境,並且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生產力、生產技術、製作工藝有了相當成就,是我國文明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使我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的文明大國。

❺ 歷史上都有著名的「遷都」事件,產生了什麼深遠影響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極其特殊的少數民族政權:它以明顯落後的文明與游牧部落架構,一統並獨霸中原(在中國傳統心理上,佔領並定都中原,即為正統),將正宗漢民族政權驅趕到長江以南偏安一隅(彼時的江南一片荒蠻),形成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南北對峙,並在北方興盛繁茂長達近兩個世紀之久(171年)。
史稱北魏,一個由原來游牧於今黑龍江、嫩江流域大興安嶺附近的鮮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帝國。
史學界多數人在研究這段歷史的時候都會感到困惑:一個直至曹魏、西晉時期仍處於氏族聯盟階段,人口稀少,一度被氐人近乎滅族的游牧部落,在五胡群起,匈奴、柔然、南北燕、前後秦、西涼、夏等諸強環視的境況下,是怎樣縱橫捭闔,一統北方,甚至將傳統正朔的漢民族驅趕至江南蠻荒之地偏安的?
幾任皇帝,如拓跋珪、拓跋燾皆雄才大略,在面臨諸多對手,情況復雜多變時,能審勢度勢,確定先後打擊的目標,採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各個擊破,這是北魏興盛的原因之一,但最關鍵的,或許還是北魏三遷其都,一步步移向代表先進文明的中原腹地,全面強化對中原地區的統治與利用,做「全盤漢化」改革吸取的能量。
改革強國(「全盤漢化」)是最終目的,三遷其都,則是霹靂手段。
淝水之戰令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帝國灰飛煙滅,治下各族紛紛自立。386年,拓跋珪糾合鮮卑舊部重建代國,定都牛川(今內蒙錫拉木林河)。不久,即因牛川偏遠,便遷都更靠近中原的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此為一遷。
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力排眾議,將都城從盛樂遷至更接近中原的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並開始批量招納漢族大士族參加統治集團,加快鮮卑拓跋部的漢化進程,比如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軍事謀略家崔浩,即為北方大家士族出身。作為謀主,他參與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軍事決策,多謀善斷,屢建功勛,在北魏統一中國北方的一系列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此為二遷。
公元493年,為了逾越守舊勢力的阻撓與牽制,孝文帝拓跋宏以南伐名義,率二十萬大軍南下。到洛陽後,他聲言繼續南下,鮮卑貴族跪在馬前勸阻。他利用貴族們不願南伐的心理,與貴族達成妥協,遷都洛陽。此為三遷。
遷都洛陽後,拓跋宏迅速擺脫了盤根錯節、積重難返、落後守舊的鮮卑舊貴族勢力的羈絆,犁庭掃穴,大舉改革,推行推行班祿制,實施三長制,倡導均田制,改革租庸調制,並下詔易服裝(禁止士民穿胡服,規定鮮卑人與其他少數民族一律改穿漢族服裝)、講漢話(以漢語為「正音」,稱鮮卑語為「北語」。要求朝臣「斷諸北語,一從正音」)、改漢姓(改所有鮮卑復姓為單音漢姓,皇族拓跋改姓元)、通婚姻(拓跋宏親自為六個弟弟聘室,六個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於鮮卑貴族外,其餘都是中原的著名漢族大士族)、改籍貫(凡遷徙到洛陽的鮮卑人,死後要埋葬在河南,不得歸葬平城)等,孝文帝本人更是虔誠的漢文化迷戀者,史載:其「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史傳百家,無不該涉。善讀庄老,尤精釋義。才藻富贍,好為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魏書·高祖紀》)。
此事史稱「孝文帝改革」——它與「商鞅變法」、「明治維新」等一起,被並列為中外歷史上十大改革事件。

❻ 提供個古代遷都故事,謝謝急用!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北魏自從北魏太武帝死去後,北魏皇帝不再實行太武帝那樣以武力強國和節儉強國的政策,政治開始日漸腐敗,鮮卑貴族和大商人壓迫人民,不斷引起北方人民的反抗。孝文帝拓跋宏是太武帝拓跋燾的嫡系第四子孫(拓跋燾——拓跋晃——拓跋浚——拓跋弘——拓跋宏),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長子,北魏的第7位國君。年幼的拓跋宏由祖母撫養並代為攝政。公元490年,24歲的拓跋宏開始親政,他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漢化改革。
魏孝文帝規定了官員的俸祿,嚴厲懲辦貪官污吏;實行了「均田制」,把荒地 分配給農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畝,婦女每人二十畝,讓他們種植穀物,另外還分給桑地。農民必須向官府交租、服役。農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歸還官府。這樣一來,開墾的田地多了,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比較穩定,北魏政權的收入也增加了。
為了便於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他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遷到洛陽。為了這個,他怕大臣們反對遷都的主張,先提出要大規模進攻南齊。有一次上朝,他把這個打算提了出來,大臣紛紛反對,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很惱火說:「國家是我的國家,你想阻撓我用兵嗎?」拓跋澄反駁說:「國家雖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國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險,哪能不講。」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宮里,再單獨召見拓跋澄,跟他說:「老實告訴你,剛才我向你發火,是為了嚇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覺得平城不是個用武的地方,不適宜改革政治。現在我要移風易俗,非得遷都不行。這回我出兵伐齊,實際上是想借這個機會,帶領文武官員遷都中原,你看怎麼樣?」
拓跋澄恍然大悟,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張。公元493年,魏孝文帝親自率領步兵騎兵三十多萬南下,從平城出發,到了洛陽。正好碰到秋雨連綿,足足下了一個月,到處道路泥濘,行軍發生困難。但是孝文帝仍舊戴盔披甲騎馬出城,下令繼續進軍。大臣們本來不想出兵伐齊,趁著這場大雨,又出來阻攔。孝文帝嚴肅地說:「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後代人笑話。如果不能南進,就把國都遷到這里。諸位認為怎麼樣?」 大家聽了,面面相覷,沒有說話。孝文帝說:「不能猶豫不決了。同意遷都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站在右邊。」 一個貴族說:「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麼遷都洛陽,我們也願意。」許多文武官員雖然不贊成遷都,但是聽說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擁護遷都了。
孝文帝把洛陽一頭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裡的王公貴族,宣傳遷都的好處。後來,他又親自到平城,召集貴族老臣,討論遷都的事。平城的貴族中反對的還不少。他們搬出一條條理由,都被孝文帝駁倒了。最後,那些人實在講不出道理來,只好說:「遷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還是卜個卦吧。」 孝文帝說:「卜卦是為了解決疑難不決的事。遷都的事,已經沒有疑問,還卜什麼。要治理天下的,應該以四海為家,今天走南,明天闖北,哪有固定不變的道理。再說我們上代也遷過幾次都,為什麼我就不能遷呢?」 貴族大臣被駁得啞口無言,遷都洛陽的事,就這樣決定下來了。

❼ 唐朝為什麼遷都洛陽,又回到長安又遷都洛陽,又。。。。。。 註:言簡意賅,條理清晰,滿意另加懸賞分,謝

洛陽本是隋朝東京,619年隋皇泰主禪位於王世充,洛陽成為王鄭政權的都城,621年,唐滅鄭後不久,廢除東都。洛陽成為李世民的秦王府所在地。唐太宗時,改名洛陽宮,太宗政府曾三次搬遷到洛陽辦公,歷時兩年有餘。
657年唐高宗把洛陽定為永久性的東都。朝廷事實上已於太宗時期分三次遷到洛陽。但在657 年,它被正式定為第二個首都,而不是朝廷的行宮。每個部和每個衙門都在洛陽設分支機構,662 年甚至還在那裡辦起東都國子監。從此,整個朝廷經常遷往新都去處理公務,長期成為定製。雖然在空盪盪的京師始終保留著一個小小的留守政府,但實際上不但整個皇室及其隨從,而且中央政府的全部行政機構在這幾次遷移中也轉移一空。
幾次遷都不但造成了很大的混亂,而且耗資巨大。眾多的扈從人員給所經之地帶來了貧困,他們經過的地區通常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免繳賦稅,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所造成的破壞。高宗時期,朝廷遷往洛陽不少於七次;高宗統治在建立新都後的26 年中,主要在洛陽居住。682 年,朝廷最後一次遷往洛陽,683 年後期高宗死後,武後永久性地把朝廷遷往洛陽,一直到701 年。
朝廷在東、西兩個京都之間來回遷移,使帝國財政極度緊張。洛陽需要建造許多新的宮室和官署,以提供一個京都的必要設施。耗資巨大的工程在高宗時期不斷進行。因此,進行這一新的和花費極大的工程,一定是事出有因。
對遷都有各種各樣的解釋。首先是政治上的解釋。長安是西北地區的自然中心——當西北貴族集團已處於統治地位時,它是文職官僚機構的自然政治中心。指定在公元前1000 年前已成為帝國政治勢力所在的東部平原附近的另一個中心為新都,這本身是一個象徵性的表示,即西北政治勢力的全盛期已經過去了。遷都又是一個旨在取悅於許多東北出身的官員的行動,他們在高宗時期當上了高官,並且算得上是武後最熱心的支持者。
第二種解釋純粹是經濟方面的。長安位於比較貧窮和生產不發達的地 區,易遭受長期的嚴重乾旱。從外地供應長安穀物既困難,費用又極大。供應洛陽的朝廷便容易得多,因為它直通隋朝修建的復雜的河渠網系。
這兩種解釋都有一定道理,但又都沒提供完整的答案。在朝廷遷往洛陽時期,長安地區有時是繁榮的,而新的東都有時卻遭受飢荒災害。很可能有第三種因素常常決定了遷都,這一因素就是被傳統歷史學家所強調的武後的情感和精神狀態。據說在駭人聽聞地除掉王皇後和蕭淑妃以後,迷信的武後常看到她們的鬼魂作祟,因此她感到繼續住在長安是不能忍受的。
701年10月,武後政府遷長安,可能是要減輕在洛陽積聚的反對她所寵幸的人的壓力。703年朝廷又遷回洛陽。706年11月,唐中宗政府再次把政府遷往長安。709年,關中大旱,唐中宗本欲遷都洛陽,但遭到了韋後的反對,因韋後的政治根據地在關中。
同時,中宗時期的特徵是飢荒連年不斷。705 年的一次大洪水使河北的17 個州受災,同時淹沒了渭水流域。706 年發生了一次嚴重的旱災,它從冬季持續至707 年夏初,結果造成了關中、河北和河南的飢荒。708 -709年又發生嚴重的飢荒,當時糧食必須通過陸路用大車從大平原和從江淮地區運往長安。
早在中宗初期,李嶠和宋之問已力促他永遠遷都洛陽,現在大臣們又重提此議,但韋後利用他對皇帝的影響,加以阻撓。崔湜企圖另闢一條跨山區經商州的通往南方的路線,這個嘗試是一次災難性的和勞民傷財的失敗。中宗之死沒有解決這一問題。睿宗和玄宗的新政權仍很不穩固,所以不可能離開長安,而自然災害循環反復,不斷發生。711 年,河東汾水流域發生一次大地震,很多人喪生。712 年春長期乾旱,另一次在夏初。712 至713年渭水流域和長安京畿區發生嚴重飢荒。714 年又有一次嚴重乾旱。713 年玄宗決定遷都洛陽,但他與太平公主之間的政治危機使此行不可能實現。
717 年初,勢在必行的事情終於發生,玄宗被迫將朝廷遷往洛陽。與往常一樣,此行路途艱難,代價高昂,時間又長;玄宗一行用了24 天才抵達洛陽,朝廷留在那裡直到718 年冬。在以後的20 年中玄宗共在洛陽度過10年,朝廷的遷移不下10 次,搬動花了很大的代價,並把政務嚴重打亂。
當朝廷在736 年11月遷回長安時,因出現了富足的新形勢,它就長期留在長安。洛陽仍是東都。但只到904年唐政府才又搬到洛陽,直到907年唐亡。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761年間,安祿山父子、史思明父子先後在洛陽建燕政權。

參考資料: http://post..com/f?kz=159006854

❽ 關於遷都

聯系:兩者遷都的共同原因都是為了鞏固中央政權。
區別:
北魏原定都平陽,但是平陽地位偏北,很難控制整個北方,加之北方柔然的騷擾,在軍事戰略上對北魏政權的鞏固很不利,再者常年發生自然災害,水旱疾病肆虐。加之北方均為少數民族貴族居多,保守勢力強大,不遷都不改革將不利於北魏政權的發展。公元490年,24歲的拓跋宏開始親政,他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漢化改革。為了便於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進一步加強對黃河流域的統治,他決心把國都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遷到洛陽。
孝文帝於公元493年借口南伐遷都至洛陽。孝文帝在對任城王元澄說道:「國家興自北土,從居於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興文,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茲大舉,光宅中原」,由此可見孝文帝的宏圖大志之心。
明成祖遷都的原因有很多。中學教科書給出的原因,是當時蒙元的勢力雖然已經被趕到了大草原上,但還具有相當強的軍事實力,並不斷騷擾明朝的北部邊境。因此北京並不安寧,它是作為一個軍事重鎮而存在的。朱元璋將朱棣分封在北京,就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代替功臣宿將掌握兵權,從而使明朝的政權更加穩固。當時蒙古部落和其他少數民族部落(如女真)對朱明王朝的威脅依然存在,明成祖遷都有保衛邊疆的考量。
此外,朱棣靖難之役,在南京大肆屠殺前朝舊臣。自從朱棣稱帝後,一是覺得南京的血流得太多,在明代故宮的廣場上,近自朝廊,遠及附郭的雨花台,無不是血跡斑斑,這使得新上任的皇帝難免目擊而心有不安。在這種刺激下,便動了遷都的打算,來一個眼不見心不煩,或者叫眼不見心可安。二是由於朱棣鎮守北平多年,深知此地在軍事上的重要地位,便毅然決定將明朝的首都搬過來。
個人認為,朱棣21歲起,就戍守北京,並在那裡度過了他人生中的很多時光。而北京與南京的氣候差異較大,已經人到中年的朱棣恐怕無法適應南京的梅雨悶熱天氣。(這個史書上沒有。)
中國古代著名遷都事件:
首推盤庚遷殷
中國文明的第一個高峰出現在殷商時代。殷商時代出現了中國最早的成型的文字,並且在青銅冶煉技術上達到了一個令人驚嘆的高度,此外,殷商時代還是華夏文明急劇對四周擴張的時代。而殷商王朝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燦爛的文明成就,與發生在公元前十三世紀的盤庚遷都事件是分不開的。在盤庚之前,因為洪水的威脅和王室的內亂,商朝在三百多年的時間里曾遷都五次,這種動盪不安的政治局面導致了商朝的逐漸衰落。盤庚頂住了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將商朝的首都遷到了黃河北岸的殷,在之後的二百多年裡,商朝不再遷都,從而造就了穩定的政治局面,實現了商朝的中興,並為商朝取得燦爛的文明成就創造了先決條件。也正是因為殷都對於商朝的重要地位,後人才有了「殷商」這個稱呼。而從盤庚遷殷之後,中國的王朝歷史也就此結束了頻繁遷都的時代,出現了後世一個個歷時長久的都城。
第二 平王東遷
公元前771年,中國西部的游牧民族犬戎攻破了西周王朝的都城鎬京,次年,周平王將周王朝的都城由渭水流域的鎬京遷到了黃河南岸的洛邑,史稱「平王東遷」。這次遷都事件是西周與東周的歷史分界線,同時也宣示著一個新的時代——春秋時代的來臨。鎬京的放棄,意味著周王朝已經不具備抗衡西方游牧民族的力量,不得不遷徙到較為安全的黃河下游地區,從此西周時期偏重於西部的政治重心向東部轉移,東方的強大諸侯國相繼崛起,開始對中國政治產生重大影響。而周室的這次遷都,使得周王朝對各諸侯國的駕馭能力明顯削弱,中國歷史終於結束了周天子的權威統治時代,進入了「禮崩樂壞」、群雄逐鹿的春秋時代。這次遷都還產生了一個後來將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諸侯國——原先替周天子牧馬於渭水流域的秦人由於護送周平王遷都有功,得到了周天子的封賞,從此在遠離周室的渭水流域建立起了秦國。
第三 秦遷咸陽
眾所周知,秦國的強大始於商鞅變法。在商鞅變法的各項舉措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遷都咸陽。秦國自平王東遷後始在渭水流域建國,最初其疆域狹小,而且位置偏西,與西方的游牧民族極其接近,甚至混雜而居,因此在經濟、文化上遠離中原各國,各方面都比較落後,且長期不被中原各國所認同。秦國要想真正成為中原霸主,變弱為強,就一定要將政治重心東移,商鞅當然深明此點。在他的堅持下,秦國的國都終於由偏居西方的櫟陽遷到了渭水下游的咸陽。從這之後的一百多年裡,咸陽一直就成為秦國乃至全中國的政治中心而存在。秦國的這次遷都,使其勢力向東大步推進,而政治中心的東移,也使秦國真正成為了與中原各國對等的政治大國,對秦國後來的統一中國的大業創造了重要的先決條件。

第四 晉室南遷
自夏朝以來,中國的政治中心始終在黃河流域和渭水流域之間變動,而中國的經濟重心也一直在這些地區。但是,隨著西晉末年北方游牧民族的大舉南下,這種形勢終於開始有了改變。公元316年,匈奴軍攻破了西晉的都城長安,俘獲了晉愍帝,西晉王朝宣告滅亡。次年,晉室遺族重以江南的建康為都城,將中斷的晉王朝的皇統又延續了起來,這就是東晉的開始。晉室的這次南遷,在中國歷史上可謂意義重大。首先,這次遷都使中國歷史上首次在南方出現了一個政治中心。盡管孫吳曾經定都建鄴(即建康),但就孫吳與東晉的政治地位對比看,建康乃是以一個「正統王朝」的首都的面貌出現的,此後兩百多年,不管北方的政局如何動盪,建康的政治地位始終是不可動搖的,它一直是南朝統治的中心所在,這也使南京開始成為中國極為重要的城市之一。其次,伴隨這次南遷的,還有巨大的移民潮。大批北方知識分子和掌握先進技術的生產者的南下,使長期落後的江南地區得到了一次大發展的機會,也就此拉開了中國經濟重心南移的序幕。

第五位就是北魏孝文帝遷都

第六 海陵南遷
與北魏一樣,女真人所建立的金朝在征服了中國北方之後,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即如何將單純的軍事征服深化的問題。從金熙宗開始,女真統治者就開始了逐漸漢化的過程。不過,金熙宗的時代,金國的政治中心始終仍在偏居東北一隅的上京會寧府,這對統治黃河流域是不利的。因此海陵王執政以後,就把遷都作為了緊迫的任務擺上了議事日程。為了達到克服阻力、順利遷都的目的,海陵王採取了徹底毀滅上京的極端措施,在他的鐵腕手段下,金國終於於1153年完成了遷都中都的大業。從此,金國的政治中心就從偏遠的東北地區遷到了長城以南的漢族地區,這個王朝也成功地由一個邊疆王朝轉化為了一個中原王朝,在政治上大大有利於女真人的統治。值得一提的是,海陵王本來真正的遷都最終目的地是開封,但由於隨後進行的南征戰爭的失敗,海陵王的這個目標未能實現,結果本來只是作為遷都中轉地的中都就成為了金國以後的都城。而北京這座城市也就此開始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第七 元遷大都
蒙古的崛起改變了十三世紀中國和世界的歷史,中國自唐末以來長達四個世紀的分裂局面終於在蒙古人的手上終結。就蒙古對中國的征服來說,除了軍事的手段以外,蒙古政權自身的漢化改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繼承了成吉思汗和窩闊台衣缽的忽必烈,在擊敗阿里不哥成為蒙古大汗之後,就開始以卓越的政治眼光來對蒙古原有的基於游牧經濟基礎上的奴隸制軍事國家的體制進行改造。政制改造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仿效漢族建立封建化的王朝——元朝,並且將蒙古的都城從草原上的和林遷到了大都。應該說,遷都大都對蒙古政權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舉措,從元朝的建立和定都大都開始,蒙古政權逐漸實現了中原化,並且使政治按照漢族封建國家的模式逐漸走上了正軌,從而為元朝最終穩固對中國的統治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
第八 永樂北遷
第九 清遷北京
公元1644年是一個風雲激盪的年頭,在這一年裡,中國歷史發生了劇烈的變動。先是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進了北京,統治中國二百七十六年的朱明王朝滅亡。僅僅四十多天後,滿清大軍的鐵蹄又踏進了北京城。在清軍佔領北京之後,雄才大略的攝政王多爾袞立即做出了遷都北京的決定。僅僅半年之後,大清王朝的都城就由關外的盛京遷到了北京,從此,清王朝以北京為都城,開始了對中國長達二百六十八年的統治。應當說,和以往中國歷史上的少數民族王朝相比,清初統治者的政治眼光是非常傑出的。他們沒有走先軍事征服全國,然後再遷都內地的老路,而是在第一時間就遷都關內,占據了作為中國政治中心的北京,同時對全國進行軍事征服。這一政治舉措使滿清政權的漢化速度異常迅速,並且很快就在漢族地區站穩了腳跟,這對清朝歷史的影響可謂極其巨大。

第十 國府遷渝
1937年,中國與日本之間醞釀了很久的全面戰爭終於爆發。這場戰爭對中國而言,是一場求民族國家生存的殊死之斗。就當時的中日力量對比來看,日本對中國的優勢達到了歷史上的最大值,因此中國在戰爭初期無法阻擋日本的強大攻勢,首都南京的淪陷在所難免。考慮到這一點,國民政府不得不開始了一次規模浩大的遷都行動。這次遷都是分階段進行的,第一階段從南京遷到武漢。在武漢失陷以後,國民政府又西遷重慶,歷時一年多,終於完成了這次遷都。這次遷都使中國在首都南京失陷的情況下得以繼續保持政府的完整性,並得以保持對日本的抵抗態勢,也向世界宣示了中國抵抗到底的決心。國民政府的這次遷都,也是迄今為止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次遷都,從這以後,中國再無遷都的歷史。

❾ 歷史學家為什麼稱呼朝代總是先說西後說東呢

出現東西之分的朝代主要有這么幾個:西周,東周;西漢,東漢;西晉,東晉。具體是這樣更替的:
西周在東周出現之前就是單純的周。首都鎬京(今西安西北部)。公元前782年,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倒行逆施,興兵討伐申侯,.申侯大怒,聯合犬戎,呂(今河南南陽),繒(今河南方城)等國舉兵攻周,諸侯沒人來救援,犬戎攻破鎬京,殺幽王於驪山之下。申侯復立幽王長子宜臼為太子,繼承王位,即周平王.平王後遷都於洛邑.從此周王室再也無法控制諸侯,國家性質已經改變了。所以歷史上我們就把遷都後的周與之前的周區分開來,都城在西(西安)的稱西周,在東(洛陽)的稱為東周。
東西漢又有所不同。西漢末期,王莽專政,加上綠林赤眉農民起義。西漢已經滅亡。社會陷入混戰。其中一支武裝的領袖叫劉秀,自稱漢室後裔(這誰也說不準,就是姓劉罷了)。人民生活困苦,思念大漢的富足生活,群起相應劉秀。很快劉秀統一全國,建立政權,國號仍然稱「漢」。這就是以後的東漢了。區分這兩個漢朝,同樣採用了都城在長安(陝西西安)的稱西漢,都城在洛陽的稱東漢,這種方法。
東西晉和東西周很相似,外族入侵(五胡亂華)導致都城長安被攻陷,皇帝被俘,後被殺。其中一個皇子(應該是死的那皇帝的堂兄弟)司馬睿南渡,與健康(南京)稱帝,西晉滅亡,東晉開始。南京位置相對於西晉的都城洛陽靠東就稱東晉了。東晉只是個偏安王朝,只有長江南半壁江山。同時期北方被少數民族占據,建立了一系列少數民族政權(16國)。
至於為什麼總是先西後東嘛,這純屬巧合。我說是巧合是有依據的:
南北朝時期(東晉亡後,北方也建立統一的政權)北方的統一政權北魏,與534年分裂,分為——東魏,西魏。這兩個政權並存20餘年。是並存。沒有先後,就是為了區分兩個相同國號的國家。為了研究和學習的方便,我們必須把這些相同國號的國家和朝代分開。我們不能說「這個周朝,那個周朝」「這個魏國,那個魏國」。。。。朝代和稱呼都是後人定的,西漢人和東漢人都說自己是漢人,不會出現」我是東漢人「這樣的笑話的。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家遷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