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沖撞和交流的歷史事件

沖撞和交流的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09 11:23:24

㈠ 請列舉明清時期中外交往與沖突的歷史事件

幾個大事:
早期
明太祖「驅除胡虜,恢復中華」。
扶植李氏朝鮮推翻高麗。
鄭和下西洋專。接受亞非各國朝覲。屬
聯合占城滅越南,置安南布政司。
分化蒙古為韃靼,瓦勒,北京保衛戰
後期
南倭北虜
歐洲人進入,中西文化交流
與歐洲有過幾個小沖突,都以中國全面勝利告終。
抗日援朝
聯合朝鮮蒙古打滿清
參考宋朝經驗,堅決不與滿情議和,堅決不遷都。
滿情數次入關掃盪,俘虜百萬人民。
緬甸咒水之難。

㈡ 列舉關於沖撞和交流的歷史事件各兩件,八年級上社會。

沖撞: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征
交流:阿拉伯數字的傳播、馬可波羅東游中國

㈢ 舉例10對相互關聯的重大歷史事件

1.西漢趕走匈奴,匈奴跑到歐洲滅了西羅馬帝國。
2.崇禎想節省開支廢除了驛站,結果驛卒李專自成沒飯吃造反屬了。
3.英國和德國打仗,英國人抓到一個傷的很重的德國士兵,就給放了。這個德國士兵就是後來打動二戰的希特勒。
4.歐洲想發現到亞洲的新航線,哥倫布算錯了往西走,發現了美洲。
5.公孫座告訴魏王衛鞅是個人才,可以重用,不想用就殺了。魏王差點殺了衛鞅,後來衛鞅跑到秦國復仇了,就是商鞅。
6.斐迪南大公的司機弄錯了導航,拐錯了彎,被埋伏的賽爾維亞青年刺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爆發了。
7.秦國想奪取韓國的上黨,韓國把上黨送給了趙國。趙國與秦國爆發長平之戰,45萬士卒被坑殺,差點國滅。
8.高仙芝在西域和中亞肆意侵略別國,招來了阿拉伯軍隊。怛羅斯之戰高仙芝敗北,大唐西進勢力從此中斷。
9.陳慶之七千軍隊橫行北魏,最後卻被爾朱榮團滅。但是留了一個叫楊忠的人,後來楊忠生了個兒子叫楊堅。
10.蒙哥進攻中國被打死,兄弟們都回去爭奪皇位,本來西征的軍隊都要擊敗阿拉伯了,結果被人反敗為勝。蒙古帝國在沒有佔領阿拉伯的機會。

㈣ 歷史上溝通東西方文化的有什麼事件

1、西漢由西漢漢武帝時張騫首次開拓絲綢之路,起於西漢都城長安,最遠到達了犁軒(今天埃及亞歷山大港,附屬羅馬)
2、公元73年,東漢時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絕58年西域,羅馬帝國也首次順著絲路來到當時東漢洛陽。這是歐洲和中國的首次交往,也是21世紀初完整的絲綢之路路線。
3、海上絲路也稱陶瓷之路,起於秦漢,興於隋唐,盛於宋元,明初達到頂峰,明中葉因海禁而衰落。海上絲路的重要起點有泉州、番禺(今廣州)、明州(今寧波)、揚州、登州(今蓬萊)、劉家港等。歷代海上絲路,亦可分三大航線:東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朝鮮、日本;南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東南亞諸國;西洋航線由中國沿海港至南亞、阿拉伯和東非沿海諸國。
4、明代鄭和下西洋。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 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至福州閩江口五虎門內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1-7]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東非、紅海
5、義大利人馬可·波羅嚮往中國的文明與繁榮,歷盡千辛萬苦來到中國,旅居元朝長達17年之久,並在元朝朝廷中擔任官職.回國後,他口述《馬可·波羅行紀》一書,傳播中國與東方文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6、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亞力山大的東征從希臘一直打到當時的中亞突厥建立了橫跨歐亞非的帝國,並鼓勵歐亞人通婚,把歐洲希臘的文化帶到亞洲,是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歷史事件

㈤ 歷史上溝通化解危機的例子

趙國的大將廉頗妒忌被趙王器重的藺相如,揚言要使他難堪,而藺相如卻處處避免與之發生沖突,眾人不解,藺相如的一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道出了他的用意。
這句話亦使廉頗瞬間消除了對藺相如的偏見,他負荊請罪,最終與藺相如成為刎頸之交。
藺相如的那句擲地有聲的話化成了一座橋梁,使兩位大臣的心得到溝通,使廉頗了解到藺相如高尚的人格。
可見,語言,是信息的載體,通過語言,許多誤會能得以消除,不少心靈的隔閡能被沖破。

1.乾隆皇帝,微服私訪下江南時,帶了大學士紀曉嵐在身邊。
一天,兩人走得口乾舌燥,紀曉嵐看到路邊有棵梨樹,就摘了一個梨獨自吃了起來。
乾隆皇帝很是生氣,質問道:''孔融四歲能讓梨,愛卿得梨為什麼不讓呢?''這時候,紀曉嵐才發現自己失禮了,趕忙說:"梨者,離也!微臣奉命伴駕,不敢讓梨。
」乾隆皇帝又說:"你不能分給我一口梨嗎?"紀曉嵐接著說:"微臣有生之年,都將為皇上效命,決無二志,怎敢與陛下分離梨呢?"乾隆皇帝無可奈何,只能咽了咽口水。
2.老頭子」這一稱謂,與清朝乾隆皇帝有關。
相傳,乾隆年間,紀曉嵐在翰林院編撰《四庫全書》。
有一天,紀曉嵐和同僚們開玩笑稱皇帝為「老頭子」,恰好被乾隆皇帝聽到。
乾隆怒問紀曉嵐:「老頭子三字作何解釋?若能講出道理,可免你一死。
」紀曉嵐不慌不忙回答:「全城人都這樣稱呼您。
您想,萬壽無疆之謂老,頂天立地之謂頭,父天母地之謂子,這就是老百姓稱您為『老頭子』的緣故。
」乾隆皇帝聽後開懷大笑,赦免了紀曉嵐的死罪。
從此,「老頭子」的稱呼便流傳開來,不僅臣可稱君,妻可稱夫,幼可稱長,且毫無半點兒不敬之意。

㈥ 列舉關於沖撞和交流的歷史事件各兩件

沖撞: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征
交流:阿拉伯數字的傳播、馬可波羅東游

㈦ 中日交流歷史事件有哪些

三國時期:日本邪馬台時代,邪馬台女王卑彌呼派遣使者出使曹魏,受到魏國皇帝曹丕的封賞專,是中日交流最屬早的記錄。
唐朝: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來中國求學發展,這些遣唐使者回國後幫助統治者建立了日本的政治制度,並影響了日本的文化,日本大化改新就是依據唐的制度來改革的
鑒真東渡,將中國的文化帶到了日本,促進了中日交流
元朝:忽必烈攻打日本,因兩度遭遇台風全軍覆滅。
明朝:元朝末年開始,由於日本戰亂,許多武士逃離到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形成強盜勢力,被稱為倭寇,多次騷擾我國沿海,到了明朝中期,勢力更為龐大,明朝大將戚繼光訓練軍隊,消滅了倭寇,保證了東南沿海的安定
明朝中後期,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發動兩次旨在佔領朝鮮,侵略中國的戰爭,史稱壬辰戰爭,明朝派出軍隊與朝鮮軍隊共同大敗日本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日本佔領遼東半島和台灣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簽訂辛丑條約
1931-1945,抗日戰爭
1972年,田中角榮訪華,中日建交

㈧ 古代歷史文明交流和暴力沖撞兩個觀點哪個好

各利弊
暴力沖撞避免發沖突 發展同損失
平交往情況 持續 家間利益更 讓意志隨便滲透自內
走間路線更利

㈨ 東西方的第一次沖撞交流是啥

公元前的希波戰爭是東西方第一次暴力沖突,同時也是一種文明交流。
匈奴西遷比較晚。

閱讀全文

與沖撞和交流的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