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近代史上,在盧溝橋上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盧溝橋亦作蘆溝橋,位於今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的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版(即永定權河)而得名,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統九年(1444年)重修。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佔領軍在盧溝橋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軍事演習,並稱有一名日軍士兵於演習時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向盧溝橋一帶開火,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從此掀開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序幕,(被視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標志)。
② 中國近代史上,在盧溝橋上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盧溝橋亦作蘆抄溝橋,位於今北京市西南約15千米的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統九年(1444年)重修。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佔領軍在盧溝橋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軍事演習,並稱有一名日軍士兵於演習時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向盧溝橋一帶開火,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從此掀開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序幕,(被視為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標志)。
③ 發生在北京盧溝橋的歷史事件叫什麼
七七事變(1937年7月7日—7月31日),又稱盧溝橋事變,發生於1937年7月7日,為中國抗日戰爭內全面爆發的起點。容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夜間日本軍隊以有己方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縣城調查。遭到中華民國拒絕後,日本軍隊於7月8日凌晨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發動進攻,中華民國國軍抵抗。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僅餘4人生還,余者全部壯烈犧牲。七七事變是日本全面侵華開始的標志,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也象徵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區域戰事的起始。
④ 盧溝橋事變的歷史事件是什麼
日本軍隊為了佔領中國,先侵佔我國東北地帶後,繼續向南前進,企版圖佔領華北。從1937年6月起,權駐豐台的日軍連續舉行軍事演習。
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的日本駐軍在未通知中國地方當局的情況下,徑自在中國駐軍陣地附近舉行所謂軍事演習,並稱有一名日軍士兵於演習時失蹤(實際上那名士兵是去上廁所了並在隨後不久歸隊),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
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要求。日軍向盧溝橋一帶開火,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37師219團予以還擊。這便掀開了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序幕。日軍自1931年佔領中國東北後,為進一步發起全面戰爭,陸續運兵入關。
到1936年,日軍及偽軍已從東、西、北三麵包圍了北平!
⑤ 盧溝橋事件的起因
盧溝橋事件的起因: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
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5)盧溝橋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盧溝橋事變是一個標志,盧溝橋事變的發生表明了日本侵略者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而盧溝橋事變對於我國而言,也有著非同一般的影響意義。
盧溝橋事變的發生拉開了我國全面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序幕,同時也表明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亞洲戰場的開端。
可以說盧溝橋事變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對於中國而言還是整個世界而言,都是一個十分鮮明的標志。
盧溝橋事變的意義主要體現在近代中國對外戰爭中,近代我國一直都是飽受外國的侵略,而盧溝橋事變則是我國的一個奇恥大辱。
可以說盧溝橋事變的開始也表明了我國正在遭受著日本侵略者的虎牙,從之前的九一八事變開始之後,我國的領土一直都被日本虎視眈眈。
而盧溝橋事變中我國宛平城中的士兵們英勇反抗,也表明了我國人民對於我國領土完整的強烈保護意識,同時盧溝橋事變的發生也表明了我國對於日本侵略者的全面反抗。
⑥ 盧溝橋見證了中國歷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全面抗戰的爆發
1937年7月7日,日軍借口士兵失蹤,炮擊宛平城,並向駐守盧溝橋的中國守軍發起進攻,全面抗戰爆發
⑦ 有關盧溝橋的故事
盧溝橋
位於廣安門外豐台區,距離市中心約20公里。該橋因跨越盧溝河(今永定河)而得名。
盧溝橋位列中國三大古代名橋之首,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兩座是河北的趙州橋和泉州的洛陽橋。
歷史:
盧溝橋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迄今已經有八百餘年的歷史。
該橋所跨越的盧溝渡口是當時進出都城的唯一門戶,原有的浮橋和木橋等臨時性交通設施已經不能適應都城所在地的交通狀況,為此,建了一座耐用的大石橋,即盧溝橋,初名廣利橋。
建築:
盧溝橋是一座有11拱的大石橋,全長266.5米,橋面寬度為9.3米,橋身用巨大的白石砌成。橋墩砌築為船型,其前有名為"斬龍劍"的分水尖,用於抵禦急流。該橋的建築設計先進,製造精良。
盧溝橋的建築裝飾亦別具特色。橋欄為高達近一米半的的281根望柱與欄板連接而成,每根望柱頂端都刻有一個大獅,它的身上攀附有形象各異、或藏或露的小獅子,於是民間便有"盧溝橋的石獅數不清"的歇後語。根據考古工作隊的勘察,已知共有大小石獅485隻。
盧溝曉月--燕京八景之一
始於金代的燕京八景之說,盧溝曉月即是其中一景。
橋的東端有碑亭,石碑為清代乾隆皇帝所書,正面為"盧溝曉月",背面為盧溝橋詩。
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盤踞於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軍以一名士兵失蹤為借口,強行要過盧溝橋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國民黨二十九路軍的拒絕。於是日本侵略軍就大舉武裝進攻橋東,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
盧溝橋位於北京西南15公里處,因橫跨盧溝河--即今天的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這里製造了「盧溝橋事變」,中國抗日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
盧溝橋始建於1189年,1444年曾重修。由於該橋毀於洪水而於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7.5米,下分11個涵孔。橋身左右兩側石雕護欄各有望柱140根,柱頭上均雕卧伏的大小石獅約500個左右,神態各異,栩栩如生。橋東的碑亭內立有清乾隆題「盧溝曉月」漢白玉碑,為燕京八景之一。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在游記中記述此橋並贊嘆不已。
盧溝橋東為宛平縣城,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月7日夜,駐豐台日軍在盧溝橋畔中國守軍防區內進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日軍借口失蹤一名士兵,無理要求進入中國軍隊防守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日軍遂向位於橋東的宛平城和盧溝橋發動攻擊,並企圖強奪盧溝橋。這就是「盧溝橋事變」或稱「 七·七事變」。中國守軍二十九軍官兵,在日軍蠻橫無理的挑釁和攻擊下,忍無可忍,奮起抗擊,打響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槍。
「盧溝橋事變」標志著中華全民族抗日戰爭的開始。從此,中國人民團結起來,在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前仆後繼,英勇斗爭,終於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同時,抗日戰爭也使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至今,盧溝橋的望柱以及宛平城城牆上,當年日軍的彈痕猶斑斑可見。盧溝古橋只准許行人步行通過,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目前,盧溝橋、宛平城、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已經成為目前全國最大的紀念抗日戰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⑧ 盧溝橋的歷史背景什麼
應該是盧溝橋事變的歷史背景吧。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吞我國東北後,為進一步挑起全面侵華戰爭,陸續運兵入日寇鐵蹄下的盧溝橋關。到1936年,日軍已從東、西、北三麵包圍了北平。日本帝國主義為了佔中國,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全面侵華戰爭。從1937年6月起,駐豐台的日軍連續舉行挑釁性的軍事演習。 1937年7月7日駐華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7月7日夜10時,日軍在距北平十餘公里的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向中國駐軍挑釁。日軍詭稱有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橋邊的宛平縣城搜查,遭到拒絕後,就向宛平縣城和盧溝橋開槍開炮。7月8日早晨,日軍包圍了宛平縣城,並向盧溝橋中國駐軍發起進攻。中國駐軍第29軍37師219團奮起還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的打擊。團長吉星文親赴前線,指揮作戰。一位戰士用大刀接連砍死砍傷日軍13人,自己也壯烈殉國。駐守在盧溝橋北面的一個連戰士,戰到最後只剩下4人。9日凌晨,二十九軍收復了永定河東岸的失地。
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鯨吞中國的野心而蓄意製造出來的,是它全面侵華的開始。全面侵華,在中國建立殖民統治,是日本帝國主義長期推行的方針。日本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在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時,迅速走上了擴張侵略的軍國主義道路,並制定了以中國、朝鮮為主要侵略對象的所謂「大陸政策」。本世紀初葉,日本於日俄戰爭後取代俄國,在中國東北擴大殖民勢力,屯駐關東軍,設立殖民機構「南滿鐵路公司」,把東北作為對中國殖民擴張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利用西方列強無暇東顧,極力擴大對華侵略,出兵山東,脅迫袁世凱接受日本妄圖鯨吞中國的「二十一條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國內地。一次大戰後,日本企圖通過加緊掠奪中國、朝鮮和其他亞洲國家,擺脫政治、經濟危機,在1927年的「東方會議」上對侵略中國問題進行了精心策劃。1931年9月18日,日本對我國東北發動突然襲擊,3個多月就佔領東北全境。翌年日軍進攻上海(一·二八事變),並攻佔大片華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在華北搞所謂「自治運動」,妄圖長期佔領這些地區。1936年日本制定的總體戰略計劃——「國策基準」出籠後, 日本舉行了一次「將官」演習,向參加演習的將官交代了全面發動侵華戰爭的戰爭部署。此後,日本增兵中國東北,抽調精銳部隊關東軍進駐平津一帶,頻繁舉行軍事演習進行挑釁,伺機挑起戰爭。1937年7月3日,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向日本政府提議立即給中國以打擊,隨即於7月7日發動了七·七事變。7月9日,中日雙方交戰部隊曾達成口頭停火協議。但同時,日本乘機從中國東北和朝鮮抽調2萬多軍隊和百餘架飛機投入華北地區。7月17日,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制定了《在華北行使兵力時對華戰爭指導綱要》,日本政府決定動員40萬兵力,妄圖用武力滅亡中國。 七七事變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電全國,號召中國軍民團結起來,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國各族各界人民熱烈響應,抗日救亡運動空前高漲。在這種形勢下,蔣介石於7月17日在廬山發表談話,宣布對日作戰。中國抗日戰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抗擊和牽制了日本陸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國軍民傷亡達3500多萬人。經過8年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9月3日被定為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七七事變」後,中國軍民的奮起抗戰。世界各國人民紛紛以不同方式聲援中國抗戰。正如毛澤東在1937年10月25日與英國記者貝特蘭談話時所說:中國抗戰「喚起了國際輿論的同情。國際間過去鄙視中國不抵抗的,現在轉變為尊敬中國的抵抗了。」
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團經過充分准備後,悍然發動了七七事變,把6年前在中國東北挑起的局部戰爭升級為全面侵華戰爭,率先在世界的東方點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
⑨ 關於盧溝橋的故事
1、盧溝橋因1937年「七七事變」,在這里引爆了中日兩國持續八年之久的血腥戰爭而揚回名世界。
2、這座答華北第一大聯拱石橋已經靜靜地橫卧在永定河上達八百年之久了。盧溝橋的大名為西方所知曉是七百年前的事,在《馬可波羅東游記》中,它被形容為一座巨麗的石橋,後來洋人都稱它「馬可波羅橋」。
3、 早在長安成為全國統治中心之前,中原勢力的擴張和文化傳播,就一直是沿著太行山東麓的古道,東渡桑乾河向北延伸的,而今天的盧溝橋頭,正是古代的這個重要渡口的故址。
4、公元1192年,這座橋在惡水中構築了三年才正式完工,雖然它興建初時的模樣無案可稽,不過,有一幅被名為「蘆溝運筏圖」的寫實古畫可以提供重要的參考。
從畫幅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座金代古橋的結構和造型,直到今天,大致上還保有其原始的風貌。以古代的造橋技術和簡單的建材,一座石砌拱橋居然屹立於狂流之中達八百年之久。
⑩ 盧溝橋有哪些故事
1、盧溝橋因1937年「七七事變」,在這里引爆了中日兩國持續八年之久的血腥戰爭而揚名世界。
2、這座華北第一大聯拱石橋已經靜靜地橫卧在永定河上達八百年之久了。盧溝橋的大名為西方所知曉是七百年前的事,在《馬可波羅東游記》中,它被形容為一座巨麗的石橋,後來洋人都稱它「馬可波羅橋」。
3、 早在長安成為全國統治中心之前,中原勢力的擴張和文化傳播,就一直是沿著太行山東麓的古道,東渡桑乾河向北延伸的,而今天的盧溝橋頭,正是古代的這個重要渡口的故址。
4、公元1192年,這座橋在惡水中構築了三年才正式完工,雖然它興建初時的模樣無案可稽,不過,有一幅被名為「蘆溝運筏圖」的寫實古畫可以提供重要的參考。從畫幅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座金代古橋的結構和造型,直到今天,大致上還保有其原始的風貌。以古代的造橋技術和簡單的建材,一座石砌拱橋居然屹立於狂流之中達八百年之久。
5、 提起盧溝橋,大家津津樂道的是橋上的石獅子。盧溝橋石獅的特色有二,一為「不一樣」,一為「數不清」。因為大獅子的身上還躲著、趴著、背著各式各樣的小獅子,因此增加了把它數清的難度。
(10)盧溝橋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