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學基礎參考書有哪些
北師大版和山東版的《歷史學基礎輔導全書》
課本:《中國古代史》上回下冊 朱紹侯,答齊濤,王育濟主編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國近代史》作者:李侃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日期:2004年04月
《中國現代史》作者:王檜林主編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1989-1-1
《世界史:古代史編(上、下卷)》主編:吳於廑 齊世榮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史·近代史編》(上、下)(同上)
《世界史·現代史編》(上、下)
可以在書店裡一套訂購,大約是200元。我考研時是這個價。
2. 歷史學基礎都用什麼書
歷史學研究生(學術型)考試從年統考以來,教育部規定考試科目:政治、外國語、歷史學基礎。歷史學基礎涵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等四門基礎學科,史學理論和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專門史等方面的內容將有機地體現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歷史學研究生(學術型)考試雖然是全國統考,但是教育部並沒有指定參考書,北京師范大學林老師向參加歷史學考研的同學推薦以下書籍: 一、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史》(上冊) 晁福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史》(下冊) 寧欣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二、中國近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 鄭師渠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 王檜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當代史》 郭大鈞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三、世界古代史 《世界上古史》 周啟迪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四、世界近現代史 《世界近代史》 劉宗緒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現代史》 張建華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博仁教育的林老師推薦的以上歷史學考研參考書主要幾點原因: 1、與考試大綱的基本吻合。以上所推薦的歷史學考研參考書基本上與歷史學基礎考試大綱基本吻合,包含了歷史學基礎考試大綱所規定的考試內容,對大綱所規定的知識點進行了全面,准確的闡述。比如「中國古代史春秋戰國的改革與變法」這個考點,對應在北師大晁福林老師編寫的《中國古代史》春秋時期各國的變法和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當然,從近兩年的命題來看,有一些所謂超綱的知識點,這里建議同學們多看一些歷史學專業本科階段的課程書籍,拓展知識面,另外,在博仁的輔導班上,老師也會介紹相關的歷史常識。 2、參考書結構清晰,條理清楚,內容詳細。從這9本書的編寫來看,編寫結構合理,知識點結構清晰,條理清楚,內容詳細,框架突出。比如高教版世界史六卷本來說,寫的也挺好的,但是編寫的比較有深度,對於跨專業的考生來說,看這套書是有一定難度的。 3、參考書的觀點代表了歷史學學術界的主流觀點。在考生備考的過程中,很多考生看了其他參考書,有些觀點是不一樣,讓考生很棘手,特別是在做題的時候,不知道該答哪個觀點。推薦歷史基礎參考書,代表了歷史學的主流觀點,考生可以以這些觀點為主,進行答題。 最後,建議同學們在歷史書的時候,買一本地區,邊看書邊看地圖,通過地圖的直觀性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特別是世界史部分,首先要搞清楚各個地區和國家的地理位置,能夠更容易理解世界史的知識點。
3. 考歷史系都要哪些專業方向專業課都有什麼
樓主:
考歷史專業來研究生已經源是全國統考了,全國統考是指學校不單獨出試卷,而是在復試時自己學校出題.
全國統考一共有3門考試科目:
政治100分
英語100分
歷史聯考300分
考研歷史改革後其實非常有利於非歷史專業考生選報。
首先找到大綱,上面明確講了考點和復習內容,而且歷史大綱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明晰,每個考點清清楚楚地告訴你了,結合參考書目,復習起來事半功倍。
另外就是和目標學校的老師聯系一下,盡量多得到一些信息。
專業方向:
現在的歷史研究生已經改為全國統一命題了,而且還是全考型的,就是所有的歷史知識都是考試范圍,不再分什麼世界史,中國史,或是經濟史,政治史了,也即是說你要把所有的歷史學的專業課本和基礎課本都看了
這個專業前途不是很好,不知道你為什麼要放棄英語專業考這個,不過我還是推薦你考研用書
基礎的: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
世界古代史,中古史,近代史,現代史,當代史
史學導論,歷史地理學,民俗史,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考古學,史學概論!
還有:中國通史,世界通史,史學理論,歷史地理學和專門史
這么多書,你不會要打退堂鼓吧,
祝你成功啊!
4. 歷史學考研怎樣准備
考研歷史學復習建議1、對歷史學知識點進行全面復習,重在基礎
就試卷考察的內容而言,三年來,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部分內容趨於均衡。2007、2008年的歷史學試題偏重於政治、經濟內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內容大概佔了總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部分內容基本上趨於均衡,思想文化內容大概佔了總分的20%多。所以同學們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全面的復習,切勿忽視對思想文化內容的復習。
歷史學考研試題考的是對基礎知識記憶和理解,所以復習過程中要重點把握基礎知識,從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就要對知識點進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運動,要從背景、時間、過程、結果、性質、意義、影響、評價等方面去掌握,只有這樣全面的分析一個知識點,才會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同時,也強化基礎知識。
2、整理、總結知識點
無論是科班的考生,還是跨考歷史學的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總結知識點,輔導書可以作為參考,切忌買一本輔導書背背就一勞永逸了。自己整理、總結知識點的過程也是加深對知識點理解、記憶的過程。只有自己整理、總結了,才能在考場上對見過的題對答如流,考取高分。
3、以教材為本
在備考的過程中,一定要多看參考教材,要在通讀、精讀的基礎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自從2007年歷史學改為全國統考以來,教育部考試中心沒有指定參考教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的教材是很不錯的參考教材。
4、注意知識點之間縱向和橫向的聯系
首先,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縱向的聯系,縱向聯系就是從時間推移的角度來考察歷史事件的過程及因果關系,從而探索歷史發展趨勢。也就是說是相關知識點的發展脈絡。比如中國古代的賦稅制度的演變,皇權與相權之爭,國際關系體系的演變,工業革命等。三年以來,考試中加強了對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來科舉制度的演變,2009年考查了19世紀以後全球民族國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復習過程中要對知識點的發展脈絡有比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橫向聯系,橫向聯系就是通過空間拓展的方式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間其他地區出現的類似或相反的現象進行類比分析;或者是將某一歷史現象與同一時期的其他相關歷史現象進行有機的聯系和綜合。比如19世紀60年代的中國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強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現了改革運動等等,通過這種橫向的聯系比較,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把握了歷史的宏觀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5、運用唯物辯證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歷史問題
在復習過程中,同學們要注意運用運用唯物辯證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總結歷史的發展規律。
歷史學統考課復習方法
首先,歷史學的復習要選定好復習參考書目。由於大綱並沒有指定考試參考書目,所以如何選擇與考試聯系緊密的參考書,就顯得頗為重要。選擇什麼樣的書目會直接影響到考試的分數,以下書目是值得考生認真對待地:中國史方面有朱紹候主編的《中國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李侃等著《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何沁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檜林主編的《中國現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方面有吳於廑、齊世榮主編的《世界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朱寰主編《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北京大學出版社)、孔祥明主編的《世界中古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次外,歷史文選可參閱周予同的《中國歷史文選》或張衍田的《中國歷史文選》(北京大學出版社)、歷史文獻可參閱楊燕起《中國歷史文獻學》或張傳璽《簡明中國歷史文獻》(北京大學出版社)、史學史可參閱張廣智《西方史學史》或倉修良、魏德良《中國史學史》、史學理論可參閱龐卓恆《史學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歷史地理可參閱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另外,可以選擇的其它參考資料還有《考研大綱歷史學專業考點經典解析—名詞解釋部分》、《考研大綱歷史學專業考點經典解析—問答歸納部分》等。
其次,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通常來說,從三月到七月初是第一輪的通讀參考書目的階段。這一輪復習主要目的是熟悉教材,夯實基礎,對中國史和世界史有一個整體性的框架認識。盡量做好讀書筆記,根據自己的讀書習慣,把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知識點整理出來。第二輪的復習時間從七月到十月初,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結合大綱熟悉教材。在這一階段,考生應結合教育部考試中心編印的《歷史學基礎考試大綱》,在教材中劃出大綱中的知識點,吃透每一個知識點的基本內容,力爭做到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有一定的認識。第三輪的復習時間從十月到離考前半個月左右,這一階段主要是參照年歷年真題和以前重點學校的歷年真題,做好筆記,在這段時間內來消化這些重要的知識點。餘下的半個月時間可以做幾套模擬試題,進行查缺補漏,對不會的知識點進行消化吸收,並在這段時間內把大綱規定的歷史知識點再過一遍。
最後,是否參加輔導班和備考心態的問題。是否需要參加輔導班,這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定。如果覺得歷史學對於自己是一個弱項,而且對歷史的把握沒有宏觀的認識,覺得很混亂,從而梳理不出一條歷史主線,那麼建議你報一個歷史學的輔導班,輔導專家可以幫助你理順歷史的脈絡,從而對歷史有一上宏觀和整體上的把握。並且對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專家可以給予加強認識。另外,考研心態也是影響考研的一個重要因素。積極良好的心態會對復習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則會事倍功半。
5. 歷史學專業基礎只背大綱解析可以嗎
現在考研的趨勢是越來越傾向於考察對知識點的理解,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單純的背誦。
如果有可能,還是要看看專業書。
不過我也不明白歷史學專業的特點,你自己考慮一下,能不能只背解析。
6. 浙江大學歷史學考研參考書有哪些哪裡可以找到
浙江大學歷史學考研為統考,考試科目是: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回313歷史學基礎
博答仁考研輔導老師根據多年的考研輔導經驗,結合歷史學考試大綱,以及歷年真題命題特點,向廣大考生推薦以下歷史學考研教材:
晁福林主編:《中國古代史》(上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寧欣主編:《中國古代史》(下冊),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鄭師渠主編:《中國近代》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郭大鈞主編:《中國當代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周啟迪主編:《世界上古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孔祥民主編:《世界中古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劉宗緒主編:《世界近代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張建華主編:世界現代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關於浙江大學歷史學考研更多信息也可以到博仁考研網去查看。
7. 歷史學考研必看書目
2018年歷史學考研必看的參考書目推薦
大綱及配套解析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歷史學基礎考試大綱》
教育部考試中心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歷史學考試大綱解析》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輔導用書編委會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史》
朱紹候主編
福建人民出版社
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李侃等著
中華書局
《中國近代史》
鄭師渠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何沁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中國現代史
《中國現代史》(上、下卷)
王檜林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史》(古代史編)(上、下卷)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
朱寰主編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
齊濤主編
山東大學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
《世界史》(近代史編)(上、下卷)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世界近代史》
劉宗緒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
齊濤主編
山東大學出版社
世界現代史
《世界史》(現代史編)(上、下卷)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世界通史教程》(現代卷)
齊濤主編
山東大學出版社
《世界現代史》
張建華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8. 歷史學考研應該買什麼參考書看
歷史學考研考試科目:政治、外國語、歷史學專業課。
關於專業課,目前歷史學考研分為統考和自主命題兩種,具體分為3種類型:1、歷史學統考招生學校,按照全國統考大綱313歷史學基礎進行命題;2、自主命題院校,學校有給出指定參考書或者大綱;3、自主命題院校並沒有給出指定參考書和大綱的。
一、歷史學考研參考書:北師大9本:
《中國古代史》上冊,晁福林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史》下冊,寧欣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近代史》,鄭師渠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王檜林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當代史》,郭大鈞主編,耿向東副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上古史》,周啟迪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劉宗緒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現代史》,張建華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特點:北京師范大學做為全國師范類教育內的排頭兵,其編訂的教材一直受到各本科院校的推崇,體系編排合理,嚴密,文辭簡約,適合日常教學,學生易於學習。但是,有些問題涉及不深,點到為止。學術性不夠。
二、歷史學考研參考書:高教版11版本
朱紹候 、張海鵬、齊濤主編:《中國古代史(新版.上冊)》,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朱紹候 、張海鵬、齊濤主編:《中國古代史(新版.下冊)》,福建人民出版社出
李侃 、李時岳著:《中國近代史(第四版)》,中華書局出版
王檜林、郭大鈞主編:《中國現代史(第二版)(上冊)》,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檜林、郭大鈞主編:《中國現代史(第二版)(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古代史編(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古代史編(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於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史編(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特點:這套教材,也就是網上通常所說的歷史學考研11本書,整體學術性較強,更適合現在歷史學考研的形式。其中,《中國古代史》是一部比較經典的教材,但缺點是內容龐雜,對於跨專業的同學會有一定的負擔。李侃的《中國近代史》,也是一部歷史很悠久的教材,但是這部教材已經多年未版,許多觀點比較陳舊。齊世榮六卷本《世界史》是一部多次獲獎的教材,是名家領銜編寫,其特點是學術性很強,各家觀點都有,是國內學術界關於《世界史》研究的較為全面的觀點。
注意:兩套選其中一套即可。
三、歷史學考研參考書使用建議
1、如果考生選擇統考院校,以上兩套任選一套即可。
2、如果考生選擇自主命題院校,學校有給出指定參考書,按照學校指定參考書即可。
3、如果考生選擇自主命題院校,學校並沒有給出指定參考書,可以根據往年真題選擇合適的參考書。
9. 什麼是歷史,什麼是歷史學
歷史:
廣義
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專。屬
狹義
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
廣義
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狹義
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即以歷史為認識對象的一門學問,叫史學或歷史學,也可以用「歷史」一詞代表。
10. 歷史專業考研
隨著07年出台的歷史學的考研改革,歷史學也慢慢的被重視起來,尤其是重點院校的歷史學專業也成為了學子投報的熱點。然而目前不是很多同學對歷史學有清晰的認識。海文信息中心為了方便廣大學子的報考,為歷史學作出了較為全面的分析。
歷史學專業大致可以分為:史學理論及史學史,歷史學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等專業。
然而歷史學研究方向也十分廣闊,大致可分為: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易學文化,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上古史,明清史,中國古代民族史,中外關系史,中華典籍與文化,專題文獻,文物考古學,博物館學等
歷史學前十名院校排名
1、南京大學
2、北京大學
3、北京師范大學
4、復旦大學
5、南開大學
6、四川大學
7、東北師范大學
8、華中師范大學
9、山東大學
10、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細分:
1、晚清史:研究對象包括整個清朝歷史,以晚清為重點。清朝是由滿族建立的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它的統治,在時間上跨越了學術界一般意義上的古代和近代,這就決定了它在繼承歷代王朝大量遺產的同時,又帶有不同於前代的許多特徵。了解今日之中國,必須探尋它在近代的足跡,探尋近代的足跡,不能不追溯清朝的歷程。這正是清朝史有別於任何王朝史的關鍵所在,也是國內外學術界始終重視清朝史研究的基本原因。以往國內清史研究,或側重前期,或側重後期,在研究重點和成果方面缺乏應有的銜接,有鑒於此,本專業將把清代歷史作為一個整體加以研究。
2、中華民國史:所謂中華民國史,也就是1912-1949年的中國歷史,這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直接相連的一個歷史時期。其內容包括這一段歷史中的各個方面,著重研究這一時期產生的新問題及其發展變化過程,如政治上的國共斗爭、中央與地方權利關系、爭取民主政治和民族獨立的進程;經濟上的資本主義化、工業化、全球化狀況;思想文化上的多元化問題;社會結構的改變和重構問題。從整體和全球的視野對民國的整個歷史和重要問題進行考察和研究。
3、中國近代政治史:側重研究1912-1949年中華民國政治史,尤其關注下列專題:民國政治制度的表達與實踐;政黨的組織形態與政治運作;政黨的社會動員與社會控制;帝治、紳治與黨治、軍治的遞嬗演變;中國革命的政治與社會學分析;政治轉型與社會分析;政治權力在地方與基層的運作形態。
4、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借鑒經濟學、社會學、民俗學、人類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以多重視角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的整合性研究,研究對象以近代中國的經濟變遷為主,探索社會變遷、社會結構、社會制度、社會群體、社會生活等社會史范疇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研究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規律,在具體研究上,主要側重區域社會經濟史和比較研究。
5、中國近代社會文化史:本學科研究方向是有關中國近代社會生活、風俗、教育、宗教、大眾文化、報刊影視、民眾觀念、社會思潮、社會心理等社會文化史內容。主要研究在中國近代一百餘年間,伴隨著社會的劇烈變動,在政治經濟變革及社會近代化轉型的背景下,民眾社會生活和文化觀念諸方面的變化,以及與精英文化的互動關系,從中探索中國走上獨特近代化道路的社會基礎和文化根源。
6、中國近代思想史: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近代中國是中西思想、文化碰撞、沖突、影響、融合的時代。在這種背景下,近代中國思想界異常活躍,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新思想、新思潮,彼此爭論,互相激盪。因此,中國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對象包括近代哲學、社會思想、經濟思想、政治思想及各種學術思想。但作為歷史學的思想史研究,與哲學研究的重要不同之處在於更注重思想與社會之間的聯系和互動。在具體研究上,側重以宏觀視野進行具體的人物思想或某一思想研究。
7、中國近代社會史:借鑒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民俗學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採用有別於傳統史學的研究範式,以自下而上的視角和注重總體史研究的特徵(即跨學科、跨領域的整合性研究),來研究近代中國社會,其研究對象既包括社會變遷、社會結構、社會制度、社會群體、社會生活等一般意義上的社會史課題,也包括從社會史的角度來研究以往屬於政治史、經濟史乃至思想文化史等研究范疇的課題。在具體研究上,主要側重以總體史、綜合史的視野,來從事區域社會史研究或個案研究。
8、近代中外關系史:主要研究近代中葡關系史。近代中葡關系史與古代中葡關系史不同,與一般意義上的近代中外關系史亦有所區別,主要原因就是,自16世紀中葉至20世紀末,澳門這個中國歷史上的「特區」的存在。因此,研究近代中葡關系,首先必須了解古代中葡關系及澳門歷史,掌握近代中西關系的發展和演變,明確區分澳門與香港之間存在的不同性質,甚至要比較熟悉葡萄牙與巴西、印度、馬來西亞等,曾經遭受葡萄牙殖民統治的國家之間關系的歷史。因此,在研究近代中葡關系史的過程中,要把近代中葡關系史作為中外關系史研究中一個比較特殊的課題進行研究。
9、清史:以清代政治制度、中外關系為切入點,研究清史,研究中國封建社會晚期的特點及其向近代社會轉變過程的遇到的問題。政治制度包括:法規政令、國家機構、官制吏治、滿漢關系等等;中外關系包括與周邊國家、西方國家的關系(國家交往及民間貿易)等等。在具體研究上,要把握歷史發展的趨勢,注重經濟關系變化的重要作用,重視檔案資料、契約文書,從事個案研究。
10、金元史: 金、元時期(12—14世紀)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這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歷史階段,為中國歷史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它不僅結束了幾個政權長期並立的局面,建立起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加強了各民族的多方面的聯系,而且基本奠定了中華民族的版圖。因而,對這一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關系等方面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金、元史研究已成為一門世界性的學問。一方面,與它相關的資料,除中國(包括漢文、蒙文、女真文、藏文、維吾爾文等)之外,還遺存有大量域外的波斯文、阿拉伯文、俄文、法文、義大利文等資料;另一方面,長期以來,世界各國學者對它不斷關注和研究。因此,金、元史的研究一直在國際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