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1省考行測歷史常識題庫:明朝的對外關系
【導語】明朝在對外關繫上,一直都是保留宗主國的姿態,但卻很少行駛宗主國的權力。這一點,從明朝開國之初就有這種狀態。其中。最典型的是鄭和下西洋和萬邦來朝,以及戚繼光抗倭。常識類題目作為行測考試中的常客,在試卷上設置基本是放在試卷的第一部分,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考點記憶,特別給大家進行了整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21省考行測歷史常識題庫:明朝的對外關系,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鄭和下西洋
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明成祖朱棣派鄭和出使西洋,從1405-1433年,鄭和先後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增強了明朝同亞非各國的友好交往和經濟文化的交流。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比歐洲航海家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鄭和是我國和世界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
2、萬邦來朝
從明朝開始,中國就已經成為了「天朝上國」,這種姿態被清朝遺傳了一個十成十。而作為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國除了在乎自己的威嚴之外,更在乎的是藩國的尊重姿態。
明朝周圍各國都有著朝貢的體系,而且根據親屬關系不同有著不同的朝貢時間。對於這些藩國,朝貢是他們發財的道路,這也是明朝朝貢體系的特色——藩國朝貢物品往往會得到數倍數十倍的回賜。
故而,明朝也限制各國的朝貢,親近的藩屬國甚至可以一年一次,一年兩次,但關系疏遠、地域較遠的藩屬國卻被定位兩年一次、三年一次,甚至還有五年一次的。這是一種宣誓主權的做法,但明朝這種態度不僅沒有辦法從藩屬國獲利,更會導致自身的持續失血。
3、戚繼光抗倭
明朝中期,海防鬆弛,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沿海居民稱他們為「倭寇」。明朝將領戚繼光受命到浙東抗倭,訓練出作戰勇敢,紀律良好的「戚家軍」。1561年戚繼光在浙東台州九戰九捷,全殲該地倭寇,後進入福建、廣東,與俞大猷合作抗倭,至1565年,東南沿海倭寇肅清。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被稱為倭寇。明朝派年輕將領戚繼光到浙江抗倭,對倭寇進行了有力打擊。
戚繼光抗倭經過如下:
(1)組建戚家軍:戚繼光從農民和礦工中選拔3000人,進行嚴格訓練,這支軍隊作戰勇敢,紀律良好,被稱為「戚家軍」。
(2)1561年,戚繼光率領軍隊在浙江台州一連打了九次勝仗,全殲倭寇。
(3)在盪平了浙江倭寇後,戚家軍進入福建、廣東,和另一抗倭將領俞大猷的軍隊聯合抗倭。俞大猷率水軍,戚繼光率陸軍,互相配合,合力進攻,至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
4、明末農民戰爭
背景:明朝中後期,政治日益腐
敗,統治危機不斷加深;宦官專權,他們打擊正直朝臣和士人,橫掠百姓,貪污受賄,無惡不作;土地兼並十分嚴重,大批農民失去土地,流離失所。明朝末年,天災不斷,而明朝政府又向農民加派三餉,廣大農民十室九空。
概述:1627年,飢民王二在陝北首先起義,揭開了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王二起義後,陝北各地農民紛紛響應。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先後舉起義旗。其中,「闖王」高迎祥的義軍是較強的一支。高犧牲後,李自成繼任闖王。他率大軍進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糧」口號,受到廣大農民的擁護,很快攻克洛陽。不久,攻克西安。1644年正月,他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三月,李自成大軍攻佔北京,明崇禎皇帝自縊於萬歲山。明朝滅亡。
意義:明末農民起義軍以極大的革命勇氣和頑強的戰斗,推翻了腐敗的明王朝,給封建統治以沉重的打擊。農民軍提出的「均田免糧」口號,反映了農民群眾反對財產貧富不均和要求獲得土地的強烈願望,標志著我國農民階級的反封建的斗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當然了,這是應試要求,至於真正的歷史如何,還是需要大家能夠多看一些資料,不要被起義兩個字局限了視野。並非是所有的起義都需要推崇,也不是所有的起義都是正義。
以上就是2021省考行測歷史常識題庫:明朝的對外關系相關內容,在行測考試中,想要拿到常識題的分數,不僅要在日常之中多積累,更需要多背書,多學習,歷史更是不能忽視的要點,這些知識經常在常識題之中出現,所以積累常識,從現在做起,加油!
B. 行測常識判斷中歷史人文備考有什麼竅門嗎
歷史常識的考察方式相對靈活,考察難度較大。所以我們考生在備考時要做內到以下三方面:
第一,對於容中國朝代的先後順序要有清楚的了解,建議考生可以去識記一下朝代歌,推薦人教版的,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第二,多關注中國的盛世歷史,尤其是涉及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的科技發明,如唐宋時期等。
第三,廣泛閱讀,可以多看看歷史題材的影視片,如康熙王朝,三國之類的,增加自己對歷史的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C. 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高頻考點:基本歷史知識
【導語】基本歷史知識是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的重要考點,常識在省公務員考試中,其實佔比還是比較大的,不難發現對於常識的考查不僅僅是在常識判斷中測查,在類比推理中也是屢見不鮮。對於常識的復習我們需要做大量的積累和儲備,但是我們也知道,常識內容廣泛,不同於其他題型,它覆蓋范圍廣,出題方式靈活,且有一定綜合性,所以大家務必利用零碎時間翻閱梳理記憶,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備考復習,下面給大家整理了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高頻考點:基本歷史知識,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個年代記下來怕是得要命,但是我們不需要掌握每一個具體年代,只需要知道每個朝代的更替,有個時間上的大概把握就好了,所以大家需要記的第一個知識點就是朝代歌。夏商西周繼,春秋戰國承。秦後西東漢,三國西東晉。兩晉南北朝,隋唐大一統。五代和十國,宋遼與夏金。元明清三代,中國疆土定。對於隋唐、元明清大家應該都比較了解,歷史劇看了不少,那麼其實做題的時候也可以結合所看的電視劇來進行。雖說電視劇會有很多虛構的情節,但是基本的歷史時間是吻合的。
【例1】以下各項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秦朝-南朝-北朝-唐朝
B. 三疊紀-泥盆紀-侏羅紀-白堊紀
C. 法國大革命-美國南北戰爭-辛亥革命-五四青年運動
D. 《論語》-《百年孤獨》-《三國志》-《戰爭與和平》
【解析】A項,南朝包含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勢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式,因此為南北朝並存。正確排序應為秦朝—南北朝—唐朝。B項,泥盆紀距今約4.1億—3.55億年,三疊紀距今約2.5億—2.05億年,侏羅紀距今約2.05億—1.35億年、白堊紀1.35億—6500萬年。正確排序為泥盆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C項,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1861年-1865年爆發美國南北戰爭,辛亥革命1911年爆發,五四青年運動發生於1919年。C項對應正確。D項《論語》、《三國志》我們即使不知道具體年份,也了解他是我國古代早期的作品,而《戰爭與和平》、《百年孤獨》都是西方國家的作品,相較於我國會晚許多,所以排序錯誤。正確排序為《論語》—《三國志》—《戰爭與和平》—《百年孤獨》。
此外,大家也可以記憶一些歷史典故,方便做題。
【例2】下列雕塑作品表現唐太宗李世民生平戰功的是:
A. 馬踏匈奴 B. 擊鼓說唱俑
C. 昭陵六駿 D. 乾陵石雕
【解析】A項,馬踏匈奴石雕,突出表現在大型紀念性石刻和園林的裝飾性雕刻上,是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墓石刻,是留存至今的一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B項,擊鼓說唱俑是出土於四川成都市東漢墓,它代表了東漢陶俑的平實感人的生活氣息和藝術風格。C項,昭陵六駿是指陝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反映唐太宗生平戰功。D項,唐代乾陵石雕刻,在今陝西乾縣梁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陵墓前石雕群像。因此,本題答案為C。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鑒以往可以知未來。雖然我們不能預知未來,但是了解一定的歷史知識會讓我們拿到更多的分數,也會在平時與人交談中顯得不那麼無知。
以上就是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高頻考點:基本歷史知識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在進行常識記憶的時候,能夠進行對比整理,而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行測常識判斷部分就是諸多考生難以提分的一個版塊,而常識的學習,需要平時不斷的積累,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餘,祝大家成功!
D. 2019河南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判斷-高頻考點的基本歷史知識
對於行測考試當中的常識,估計大家都是捨不得丟,卻又不知道如何來撿。其實在常識的考試當中,歷史知識所佔的比例可以說是很高了,所以只要你掌握一些基本的歷史知識,就會拿下常識的這部分分數。中公教育專家在此給大家總結一些基本歷史知識,希望能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
我們都知道,中華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個年代記下來怕是得要命,但是我們不需要掌握每一個具體年代,只需要知道每個朝代的更替,有個時間上的大概把握就好了,所以大家需要記的第一個知識點就是朝代歌。夏商西周繼,春秋戰國承。秦後西東漢,三國西東晉。兩晉南北朝,隋唐大一統。五代和十國,宋遼與夏金。元明清三代,中國疆土定。對於隋唐、元明清大家應該都比較了解,歷史劇看了不少,那麼其實做題的時候也可以結合所看的電視劇來進行。雖說電視劇會有很多虛構的情節,但是基本的歷史時間是吻合的。
【例1】以下各項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秦朝-南朝-北朝-唐朝
B. 三疊紀-泥盆紀-侏羅紀-白堊紀
C. 法國大革命-美國南北戰爭-辛亥革命-五四青年運動
D. 《論語》-《百年孤獨》-《三國志》-《戰爭與和平》
【中公解析】A項,南朝包含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勢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式,因此為南北朝並存。正確排序應為秦朝—南北朝—唐朝。B項,泥盆紀距今約4.1億—3.55億年,三疊紀距今約2.5億—2.05億年,侏羅紀距今約2.05億—1.35億年、白堊紀1.35億—6500萬年。正確排序為泥盆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C項,1789年爆發法國大革命,1861年-1865年爆發美國南北戰爭,辛亥革命1911年爆發,五四青年運動發生於1919年。C項對應正確。D項《論語》、《三國志》我們即使不知道具體年份,也了解他是我國古代早期的作品,而《戰爭與和平》、《百年孤獨》都是西方國家的作品,相較於我國會晚許多,所以排序錯誤。正確排序為《論語》—《三國志》—《戰爭與和平》—《百年孤獨》。
此外,大家也可以記憶一些歷史典故,方便做題。
【例2】下列雕塑作品表現唐太宗李世民生平戰功的是:
A. 馬踏匈奴 B. 擊鼓說唱俑
C. 昭陵六駿 D. 乾陵石雕
【中公解析】A項,馬踏匈奴石雕,突出表現在大型紀念性石刻和園林的裝飾性雕刻上,是漢朝驃騎將軍霍去病墓石刻,是留存至今的一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石雕作品。B項,擊鼓說唱俑是出土於四川成都市東漢墓,它代表了東漢陶俑的平實感人的生活氣息和藝術風格。C項,昭陵六駿是指陝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反映唐太宗生平戰功。D項,唐代乾陵石雕刻,在今陝西乾縣梁山,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合葬陵墓前石雕群像。因此,本題答案為C。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鑒以往可以知未來。雖然我們不能預知未來,但是了解一定的歷史知識會讓我們拿到更多的分數,也會在平時與人交談中顯得不那麼無知。
E. 行測常識儲備歷史知識有哪些
一般來說,在常識判斷中歷史人文是比較喜歡出的一部分,以下為歷史人文常識中比較常出現的考點,建議每天記幾個,堅持到考試總是能得到很大提高的:
1、已知的在中國境內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類,是「元謀猿人」。在中國雲南省元謀盆地發現的顆古人類牙齒化石,經科學鑒定,距今約有70多萬年了。
2、約70——20萬年前,「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經知道使用天然火。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約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裡,生活著一批被稱作 「山頂洞人」的遠古人類。他們已經具有明顯的黃種人的體態特徵。
5、山頂洞人不僅會人工取火,而且製造出了中國縫制工藝史上的第一枚骨針,骨針約同火柴棍般粗細,長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國出現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陝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網紋盆上各種紋飾,是原始美術、原始文字和原始藝術的結晶。
8、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烏黑光亮,有著金屬器皿一樣的光澤。
9、長江流域的浙江省餘姚市河姆渡文化,與黃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樣古老,7000年前那裡的人們已經會用大型木構件建築房屋。
10、大約4000多年前,發生了一些部落戰爭。黃帝是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因為他深得人心又聰明勇敢,取得了最後勝利。
11、在古老的華夏族逐漸形成的過程中,黃帝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黃帝也就被後世尊為華夏族(即中華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黃帝之後,中華民族先後又出現了幾位傑出的人物:堯、舜、禹。堯禪位於舜,舜禪位於禹。
13、堯舜禹的時代,洪水泛濫成災。大禹奉命治水,終於治服了洪水。
14、後來,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15、相傳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開始有了歷法,所以人們都把中國古老的傳統歷法叫夏歷。
16、夏歷是按月亮的運行周期制訂的,又叫陰歷。由於歷法中有節氣變化和農事安排,所以又稱農歷。
17、夏朝最後一個統治者桀,暴虐無道。東方的商部落,在湯的領導下強大起來,打敗了夏建立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18、商朝的青銅器製造業有很大的發展。商朝後期製造的 司母戊大方鼎重達875公斤,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銅器。(右圖)
19、商代的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古代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了。在殷墟出土的15萬片刻有文字的甲骨中,總字數達到160多萬字,其中有單字4600多個,已識別的有1000多個。
20、商代末期,在黃土高原上,一個叫「周」的部落強 盛起來。到周文王時,周國成了西方諸侯的新盟主。
21、商朝最後的統治者紂王好酒淫樂。周武王時,周聯合其他部落討伐商朝,經過牧野之戰,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
22、周朝建立後,分封了大大小小71個小國,有魯、齊、魏、晉、宋、燕等。這些小國的國君叫諸侯。
23、西周前期180多年,中原一帶產生了許多大型樂舞。祭祀山川時用的是表現大禹治水的《大夏》舞,紀念武王伐紂功績的武舞是《大武》舞。
24、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都城東遷,名為「東周」。分為「春秋」、 「戰國」兩個時期。
25、春秋時期,100多個諸侯國林立,互相爭奪,勝者成為霸主,出現了 「春秋五霸」,一般的說 法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26、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問鼎大小輕重」。鼎是王權象徵,傳說大禹鑄了九個鼎,代表九州。楚莊王問鼎,表明他有做天子的野心。
27、春秋中後期,吳越兩國交惡。先是吳王闔廬戰敗受傷而死。其子吳王夫差立志報仇,讓人每天高聲提醒他:「夫差,你忘了殺父之仇了么?」後來,吳國在夫差的領導下打敗了越國。
28、越王勾踐決心雪恥。他「卧薪嘗膽」,每天高聲自問:「勾踐,你忘了亡國的恥辱么?」越國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再次打敗吳國,吳王夫差自殺。
29、約2500年前,中國出了位偉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
30、《道德經》又名《老子》,書里寫著:禍有時會成為福的因由,福中有時藏伏著禍。因此要注意「物極必反」,還要注意「道」「德」相長。
F. 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歷史考點:古代計量單位
【導語】在行測常識判斷部分,歷史知識經常出現在試卷中,屬於必考題,古代計量單位是公務員省考行測常識部分的內容,幾乎每年都會考的,在行測考試備考中,有關人文歷史常識這一部分的復習,對於好多考生而言,范圍太廣,內容太多,往往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考點記憶,特別給大家進行了整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歷史考點:古代計量單位,趕緊來學習一下吧。
一、長度
長度單位包括忽、秒(絲)、毫、厘、寸、尺、丈、咫、尋、常、仞。這些名稱中尺為最基本的長度單位,古人常將一尺默認為一手之長,因此便有了「布手知尺」的說法。其中,一仞等於八尺,同時古人也常說:「度長短者,不失毫釐」,其意思是長度測量單位中也存在著一些十分微小的精度之處,比如:蠶會吐絲,便被古人認為所吐之絲即忽,十忽為一秒,十秒即一毫,十毫是一厘,十厘就是一分了。
二、容積(體積)
由於在上古時期計量農產品時多用量器,因此量器成為人類最早使用的一種計量單位,包括:溢、掬、釜、鍾、豆、區、斗、斛、升(掬),其中認為一隻手所能盛的水成為一溢,兩只手合起來叫做掬。這些計量單位最早出自於先秦時期的文學作品,例如《左傳》與《禮記》,這兩部作品都認為掬四謂豆,由於掬即升,因此可以認為四升為一豆,相當於雙手合起來舀四次水才夠一豆。除此之外,斛也是常有單位,宋朝以後多見一些,普遍認為一斛就是五斗。
三、重量
由於重量單位各朝各代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但對比各種說法,不難發現相似之處較多,比如:重量單位自古以來最常見的為:兩、斤、銖、均、石,統稱五權。二十四銖即一兩,十六兩即一斤,三十斤為一均,四均就是一石,可見石是最大的單位。
四、常見包含計量單位的古詩詞
1.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注釋:一仞相當於七尺。
2.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宮》
注釋:六銖等於一錙,四錙等於一兩。
3.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白居易《賣炭翁》
注釋:一丈等於十尺,三尺等於一米,故一丈等於3.33米。
以上就是2021公務員行測常識判斷歷史考點:古代計量單位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在進行常識記憶的時候,在備考中除了系統學習之外更多要注意平時工作生活學習中的積累,希望大家能夠進行對比整理,把類似的知識點總結歸納學習,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公考越來越趨於側重於考生能力的提升,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因此,行測常識判斷部分就是諸多考生難以提分的一個版塊,而常識的學習,需要平時不斷的積累,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餘,祝大家成功!
G. 2021省考行測常識判斷歷史考點:古代史重要紀事
【導語】在行測常識判斷部分,歷史知識經常出現在試卷中,屬於必考題,古代史重要紀事是公務員省考行測常識部分的內容,幾乎每年都會考的,在行測考試備考中,有關人文歷史常識這一部分的復習,對於好多考生而言,范圍太廣,內容太多,往往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考點記憶,特別給大家進行了整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21省考行測常識判斷歷史考點:古代史重要紀事,趕緊來學習一下吧。
1、政治制度:
夏朝:禪讓制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
秦朝:皇帝制
三公九卿(三公:丞相,百官之首;太尉,主管軍事;御史大夫,主管監察)
郡縣制
漢朝:推恩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隋朝、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中書省,決策機構;門下省,審議機構;尚書省,執行機構)
(六部:戶部,掌戶口、賦稅;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任免;禮部,主管禮儀制度;兵部,主管軍政刑部,主管法律、刑獄;工部,主管水路工程。)、科舉制
宋朝:宰執(宰相和參知政事即副相,主管政治)
樞密院(主管軍事)
三司(主管財政)
元朝:行省制度、宣政院(西藏)、澎湖巡檢司(澎湖、台灣)
明朝: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
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東西廠。
清朝:軍機處、駐藏大丞、伊犁將軍、達賴班禪、金瓶掣簽制度
2、經濟政策:
西周:井田制
戰國(秦國):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
秦朝: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
漢:漢高祖(修養生息)
北魏:均田制(北魏到唐中期)
唐:均田制
租用調制
兩稅法
宋:交子(最早的紙幣)、會子、關子、商人地位上升、打破市坊制
元:《農桑輯要》、首個完全以紙幣流通的朝代
明:一條鞭法
清:更名田
攤丁入畝
3、盛世局面:
夏朝:少康,少康中興
商朝:武庚,武丁中興
西周:周成王、周康王,成康之治
西漢:漢文帝(劉恆)和漢武帝 (劉徹),文景之治
東漢:光武帝(劉秀),光武中興
隋朝:隋文帝(楊堅),開皇之治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武則天、唐玄宗(李隆基),貞觀之治、貞觀遺風、開元盛世
清朝:康熙(玄燁)、雍正(胤禛)、乾隆(弘歷),康乾盛世
4、著名戰役:
周朝:牧野之戰,商紂王與姬發
春秋:泓水之戰,宋國與楚國
城濮之戰,晉國與楚國(退避三舍)
戰國:桂陵之戰,魏國與趙國(圍魏救趙)
馬陵之戰,齊國與魏國(減灶計)
長平之戰,秦國與趙國(紙上談兵)
三國:官渡之戰,曹操與袁紹
赤壁之戰,曹操與孫權、劉備
夷陵之戰,吳國與蜀國
東晉:淝水之戰,東晉與前秦
5、農民起義:
秦末:陳勝、吳廣起義,陳勝和吳廣,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
漢末:黃巾起義,張角,第一次組織、准備比較嚴密的農民起義
唐末:黃巢起義,黃巢,
清朝:太平天國運動,洪秀全,農民運動的最高峰
以上就是2021省考行測常識判斷歷史考點:古代史重要紀事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在進行常識記憶的時候,在備考中除了系統學習之外更多要注意平時工作生活學習中的積累,希望大家能夠進行對比整理,把類似的知識點總結歸納學習,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公考越來越趨於側重於考生能力的提升,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因此,行測常識判斷部分就是諸多考生難以提分的一個版塊,而常識的學習,需要平時不斷的積累,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餘,祝大家成功!
H. 行測中的歷史文學常識一般考哪些板塊
行測常識涉及的內容很多主要包括法律、馬哲、科技、歷史、人文、地理和經濟等學科;考生復習的時候應該側重在法律和科技人文地理方面,這些基本佔到了考試內容的三分之二以上。從近三年的題目來看,人文常識的題目一直佔有相當比重,中公教育專家在本文從不同方面,對人文常識整理歸納。
一、中國古代政治思想派別
三、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代表作家人物
1.屈原是我國古代第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2.曹操是建安文壇的領袖,開風氣之先,影響一代詩風。
3.曹植是建安時期最負盛名的作家。
4.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進行詩歌創作。
5.鮑照是南朝劉宋時期成就最高的詩人,其樂府詩對唐代詩人有很大影響。
6.王維、孟浩然是盛唐田園山水詩派的代表作家。
7.李白是繼屈原之後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8.杜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9.岑參是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
10.白居易是中唐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主要代表。
11、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領袖,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12.歐陽修是北宋詩人革新運動的領袖。
13.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被列寧稱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14.蘇軾是宋代文藝創作成就最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詞派的創始人。
15.柳永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作家,也是婉約派詞人的代表。
16.陸游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
17.李清照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難得的女作家、女詞人。
18.關漢卿是元代雜劇的奠基人。
19.馬致遠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
20.湯顯祖是明代成績最高的劇作家。
21.李漁是清初傑出的戲劇理論家和創作家。
22.曹雪芹是我國清代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
I. 2021省考公務員行測常識備考:歷史上的重大改革
【導語】常識類題目作為行測考試中的常客,在試卷上設置基本是放在試卷的第一部分,在行測考試備考中,常識題目對於好多考生而言,范圍太廣,內容太多,往往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考點記憶,特別給大家進行了整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21省考公務員行測常識備考:歷史上的重大改革,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改革這個主題在2018-2019考試季裡面格外受關注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2019年是改革開放很多政策落地的一年,所以在這個考試季里邊,改革的主題會非常多,改革可以考一些改革的內容,也可以考改革的人物和意義。在歷史上的一些重要改革中包括秦國商鞅變法,漢朝的桑弘羊改革,最為著名的便是宋朝的王安石變法,當然明朝的張居正改革和清朝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這些都是值得咱們關注的改革內容。接下來就這些改革的相關內容,中公教育專家將相關的考點進行盤點,希望對考生們復習有體系化的幫助。
2、商鞅變法這塊內容
我們先要把握商鞅時期的秦國國君為秦孝公。變法重在對經濟關系的調整,內容包括了廢井田設郡縣,對土地私有化開始改革。同時獎勵軍功,重農抑商。商鞅變法對於秦國的意義是為之後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考試主要涉及的是商鞅變法對應的人物是秦孝公,商鞅變法對應的改革是重農抑商。在商鞅變法時期戰國正處在魏國和齊國對抗時期。歷史上著名的圍魏救趙、馬陵之戰都是發生在商鞅變法同時期的。
3、漢朝的桑弘羊改革
雖然不是歷史上轟轟烈烈的大改革,但是對於漢朝迎來「漢武盛世」來說,又是值得一提的。桑弘羊作為改革家的身份,在國考常識中就有考到過。桑弘羊時期是漢武帝時期,改革內容是鹽鐵專營,鑄幣權歸中央。這不但對漢朝的財富集中有所幫助,更是為後世所典範。至此之後,鹽鐵,鑄幣權等都歸為中央,這也為後世都集中統一提供了思路。
4、北宋王安石變法,可以說是家喻戶曉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在這個時間段,歐陽修、司馬光等著名文人都是同台亮相,之後有三蘇也是同一時間。王安石變法里,考試中出境頻率比較高的有「保馬法」、「保甲法」、「青苗法」等等。同時,王安石的個人作品也是需要考生在復習的時候有所掌握的。明朝時期的一個重大改革就是張居正改革,張居正改革使得明朝的國庫充盈。在復習張居正改革這一塊,需要掌握的是張居正改革使用的「一條鞭法」。這一塊考試考的比較簡單,主要是人物和改革方法之間的對應。張居正所處年代是明嘉靖和萬曆年間。清朝雍正年間,有過一些改革,主要掌握的是在稅制改革上,「攤丁入畝」廢除了人頭稅,這是一大進步。在政治上,推行「軍機處」標志著皇權達到了頂峰。
5、晚清的幾次改革,看似在歷史上沒有取得多大成功,但卻是中國近代化進程中重要的推動器
「洋務運動」30年的時間里,也是大清「同光中興」時期。但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並不能給晚清帶來實質性的變化。在富國強兵的路上,最終以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告終。而後的「戊戌變法」,同學們主要掌握康有為和梁啟超的作品為主就可以的,畢竟這次改革的主張並不重要。
同學們還是要重點復習1978年改革開放,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各位同學都是比較熟悉的。但同時考試也會涉及到一些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往往是以改革前後的成就來做選項。比如原子彈的研製成功就是改革開放前。
例題:以下改革家和同時期對應的國君正確的是( )
A. 王安石 宋徽宗 B.商鞅 秦孝公 C. 桑弘羊 漢文帝 D. 張居正 明成祖
【答案】B
解析:王安石對應的是宋神宗,桑弘羊是漢武帝時期的,張居正對應的是萬曆時期。故本題選擇B。
以上就是2021省考公務員行測常識備考:歷史上的重大改革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在進行常識記憶的時候,能夠進行對比整理,而不是單純的死記硬背,大家在備考中除了系統學習之外更多要注意平時工作生活學習中的積累,常識的學習,需要平時不斷的積累,才能在考場上游刃有餘,祝大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