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漢服的起源及發展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被稱為漢衣冠、漢裝、華服,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兩千多年間以「從華夏到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漢禮儀為中心,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的、且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飾和配飾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漢服是華夏、漢民族的文化象徵。
漢服的「漢」字和漢人的「漢」是一致的,這個詞意義的外延也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被稱為漢衣冠、漢裝、華服,從黃帝即位到明末清初兩千多年問以「從華夏到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漢禮儀為中心,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的、且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飾和配飾體系。它不僅繼承了漢族優秀的織染綉刻等工藝,而且還是中國「禮儀之邦」、「衣冠上國」的重要體現。
在後來的各個由漢民族統治的朝代里均以著漢衣冠繼承周宗漢法為國家大事,《周易·系辭下》中的「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的意思就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天意,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從漢朝到魏晉南北朝,再到唐朝、宋朝、明朝,漢服的樣式在不斷的更新和演變,但始終不變的是漢服所代表的華夏、漢民族的文化內涵與禮儀體制。
在《馬王堆三號墓遣冊》中,有著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這當中的「漢服」就是特指漢朝人們所穿著的服飾以及它背後所包含的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等文獻里所記載的冠服體系。《新唐書·蠻書》則記載著:「裳人,本漢人也。部落在鐵橋北,不知遷徙年月。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這里的「漢服」就是指漢人穿著的服飾。
《遼史》:「遼國自太宗人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漢服,黃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會同中,太後、北面臣僚國服;皇帝、南面臣僚漢服。乾亨以後,在禮雖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漢服;重熙以後,大禮並漢服矣。「一方面說明了漢朝之後漢服作為漢民族的服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所改變和發展,一方面說明了遼代皇帝對於漢服禮儀文化的重視。
《清碑類鈔》:「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漢服,令俱禿發。」1626年,明天啟六年,清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逝世後,其子皇太極即位,在所統治的區域里禁止人民穿著漢服,並且嚴格要求其剪掉頭發,改成後金的辮子頭。也就是說,清在人關以前就已經開始禁止漢服的流行,以便為其日後一統中原提供治理樣本。可見,漢服在一定程度上是漢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徵。公元1645年8月29日(清順治二年七月初九),滿清政權頒布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發,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從此,在經歷漢朝創始、唐宋發展、明代重置的漢民族傳統服飾便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更有意思的是,袁世凱稱帝之前天壇祭天的時候,他以及身邊人都是身穿漢服舉行儀式的。拋開袁世凱的政治陰謀不談,另一方面則說明了漢服對於中華民族的影響雖然在滿清統治的兩百多年中弱化了,但它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徵始終沒有真正退出歷史舞台。
漢服運動在清朝滅亡後的一段時期就有過,但更多的是本世紀初,隨著中國國力上升,一部分圍人大國意識覺醒的背景下,以知識分子、青少年族群為主體,以漢服回歸為出發點,以復興華夏文化為目標的一場文化復興運動。自2003年漢服復興運動開始,能工巧匠們嚴格遵照古人遺留下來的漢服來仿製、革新一批「現代化」的漢服。作為華夏文化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漢服運動由最開始的很少一部分群體發展到很大一部分群體都在共同努力,社會各界,不管是醫生、老師、公務員、學生群體、還是商人,都有喜愛漢服的「同袍」(現特指漢服活動參與者),存我國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西安等地,漢服已經不再是人們眼中的「奇裝異服」,而是在漢服同袍的努力下,了解到了這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很少再有以異樣的眼光看待同袍們了。
現在,不僅是漢服同袍漢民族意識開始覺醒,就連他們周圍的人也深受影響,他們開始接受、喜愛自己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他們開始不畏懼陌生人眼光,勇敢地穿著漢服走上街頭,就如同日本人穿著和服走在街頭一樣尋常。喜愛漢服的不僅僅有漢族人,很多少數民族也知道了解漢服,也成為了漢服同袍,這至少說明了漢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是很強大的。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㈡ 漢服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1] 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2] ;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3] 。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4] ,源自黃帝制冕服[5] 。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6] 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7] ,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8] ,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9-10] 。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㈢ 漢服的歷史和發展期刊來源
漢服,即漢民族傳統服飾,,正式名稱為華夏衣冠,古又稱漢裝、華服、漢衣冠等。漢服起源於華夏文明肇始的炎黃時代,定型於春秋戰國,漢民族在漢朝正式形成後遂有漢服之名。此後,歷朝歷代均有沿革,但其基本特點從未改變。漢服大體上可分為周漢漢服、魏晉南北朝漢服、隋唐漢服、宋明漢服四個發展階段,周漢風格古樸凝重,魏晉風格瀟灑飄逸,隋唐風格雍容華貴, 宋明兩朝為漢服的集大成時代, 古樸、典雅、華貴、明快等多種風格並存,百花齊放,形成了蔚為大觀的漢服體系。滿清入關後,漢服在滿清政府「削發易服」的民族壓迫政策下被人為禁止。此後,代表中國文化的正統華夏衣冠——漢服,從中華大地基本消失。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隱扣束帶、寬袍大袖,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禮服制式嚴謹,為正式場合穿的服飾;常服一般去掉大袖,適合百姓日常起居。以衣冠(漢服)、禮儀(漢禮)為表徵的中國,被鄰國評為衣冠之國、禮儀之邦。 漢服運動是旨在以復興漢民族傳統服飾為媒介,引導人們增強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和思考,尋回失落的華夏情節,由物質的漢服導向精神的文明,並最終實現傳統中華文化向現代轉型的社會文化復興運動。 「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與華夏衣冠(漢服)相應的禮不是形式,而是民族歷史之積淀,民族之根脈,漢服之美更須禮儀之大的依託。禮的卑己尊人、長幼有序、嚴密規范詮釋著華夏社會的理想,而莊重、純正、質朴的周禮更充分的發揮了禮的內涵。 漢服屬廣義的禮的范疇,通過禮儀的形式,指向華夏文明的內涵,因此漢服是禮與仁的統一。
㈣ 漢服的由來
漢服是從「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發展而來。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
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
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 ,源自黃帝制冕服 。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
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 ,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
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4)漢服歷史知識擴展閱讀:
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五胡亂華之時,原先在中原地區的貴族和平民紛紛逃亡到江南,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火種。
而逐漸把江南開發成繁華富庶之地,這一事件史稱「衣冠南渡」。漢服體系展現了華夏文明的等級文化、親屬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輕庶、重長輕幼以及儒家的仁義思想。
在中國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飾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別貴賤的作用。正如胡人傳統服飾被叫做「胡服」,中國傳統服飾被稱之為「漢服」。
所以,後來「漢服」這個詞彙的基本內涵也固定下來,即漢族傳統服飾。在漫長的歷史中「漢服」逐漸成為漢人自我認同的文化象徵。
在唐代樊綽的書中就明確的稱大唐的服飾為"漢服".到了宋元明時期,一些異族酋長也明確地用「漢服」來指稱漢人服飾,如「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
太後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元代修《遼史》甚至專門為漢服開辟了一個「漢服」條。
公元1645年,滿清入關後,為了毀滅漢族的民族意志,在攻佔江南時立即下達「剃發易服令」,1645年農歷6月15日,頒布剃發令,嚴令漢族人民剃發。
隨即在農歷7月9日,下令「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嚴令在幾個月內毀棄漢族服飾,改穿滿族服裝,違令者斬,綿延了4千餘年的漢服文化在滿清政府的殘酷暴力的政令下突然消亡。
㈤ 漢服知識知多少
一、漢服的結構
漢服採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部分。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折,作為前襟後裾,縫合後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斜領右衽衣。前襟後裾的中縫稱為裻,即督脈、任脈,衽在任脈右側,故稱右衽。裾的長度分為腰中,膝上,足上。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裋、深衣。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稱為祛。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1、交領右衽
漢服中左側的衣襟與右側的衣襟交叉於胸前的時候,就自然形成了領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領」;交領的兩直線像交於衣中線左右代表傳統文化的對稱學,顯出獨特的中正氣韻,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說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話,交領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與正。而袖子,則是圓袂,即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這種滅圓地方學在漢服上的表現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體現。
漢服的領型最典型的是「交領右衽」,就是衣領直接與衣襟相連,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這就是漢服在歷代變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變的「交領右衽」傳統,也和和中國歷來的「以右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
另外一種作為「交領」補充的是「直領」和「盤領」。直領就是領子從胸前直接平行垂直下來,而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胸部有系帶,有的則直接敞開而沒有系帶。這種直領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領漢服外面,像罩衫、半臂、褙子等日常外衣款式中經常運用。盤領是男裝中比較多見的一個款式,領型為盤子狀的圓形,也是右衽的,在右側肩部有系帶,在漢唐官服中採用,日常服中也有盤領款式。
2、褒衣廣袖
漢服自古禮服褒衣博帶、常服短衣寬袖。與同時期西方的服裝對比,漢服在人性方面具有不可爭辯的優異性。當西方人用胸甲和裙撐束縛女性身體發展時,寬大的漢服已經實現了放任身體隨意舒展的特性。
漢服的袖子又稱「袂」,其造型在整個世界民族服裝史中都是比較獨特的。袖子,其實都是圓袂,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袖寬且長是漢服中禮服袖型的一個顯著特點,但是,並非所有的漢服都是這樣。漢服的禮服一般是寬袖,顯示出雍容大度、典雅、莊重、飄逸靈動的風采。一直以來,漢服袖子的標准樣式就是圓袂收祛,先秦到漢朝所反映的實物無一例外都是如此。一直以來,除了唐以後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漢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圓袂收祛。
「袖寬且長」是漢服禮服袖型的主要特點,但不是唯一的款式特點,漢服的小袖、短袖也比較多見。主要有這幾種用法:參與日常體力勞動的庶民服裝、軍士將領的戎服、取其緊袖保暖的冬季服裝等。有時候歷史上各朝代的經濟文化和審美關注不同,在袖型上也有不同的表現,比如:漢唐時期貴族禮服多用寬廣大袖,宋明時期的常服褙子多用小袖。
3、系帶隱扣
漢服中的隱扣,其實包括有扣和無扣兩種情況。一般情況下,漢服是不用扣子的,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隱藏起來,而不顯露在外面。一般就是用帶子打個結來系住衣服。同時,在腰間還有大帶和長帶。所有的帶子都是用製作衣服時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帶子有兩對,實用性的,左側腋下的一根帶子與右衣襟的帶子是一對打結相系,右側腋下的帶子與左衣襟的的帶子是一對相系,將兩對帶子分別打結系住完成穿衣過程。
另外一種是腰間的大帶和長帶子,它不僅有實用性,而且有裝飾性,另外還有象徵性意義,象徵著權力。漢服的大帶與和服相比,和服的更寬。
㈥ 漢服文化的起源與發展過程
商朝 (前17世紀初 - 前11世紀)
商朝是中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根據眾多的考古發現,這一時期的漢服基本樣式已經完全成型。這一時期的服裝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較窄,沒有扣子,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蔽膝」,用來遮蔽膝蓋。
這個時期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為多,尤其以黃紅為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但並不等於不存在籃、綠等冷色。只是以硃砂和石黃製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艷,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久不變並一直保存至今。經現代科技分析,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並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後,再用畫筆添繪。
西周 (前11世紀 - 前711年)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國,以嚴密的階級制度來鞏固帝國,制定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來規范社會,來安定天下。服裝是每個人階級的標志,因此服裝制度是立政的基礎之一,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服制而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為寬松。衣袖有大小兩種樣式,領子通用交領右衽。不使用鈕扣,一般腰間系帶,有的在腰上還掛有玉制飾物。裙或褲的長度短的及膝,長的及地。
東周(春秋 戰國)(前711年 - 前256年)
春秋戰國時期誕生了一種重要的漢服---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為「被體深邃」,因而得名。深衣延續了漢服交領右衽的特點,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著。裙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樣式,外觀區別在於下身是否有圍繞的線條。這一時期紡織和染色技術已經非常發達,漢服上已經出現很多繁復華麗的圖案。
㈦ 漢服的歷史發展
漢服是漢族傳統民族服飾的簡稱,漢服自商周至明朝,幾千年式版樣從未中斷,但清朝建立後強權行剃發易服,漢人服飾從此消失。清朝滅亡後,近代也有人倡議恢復漢服但由於國情時代背景等因素只停留在口頭。2001年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漢服復興成為可能。2002年2月14日陝西網友「華夏血脈」(趙軍強)在新浪歷史論壇發表了《失落的文明-漢族民族服飾》(圖)一帖,是中國當代第一次以「漢民族服飾」為主題,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詳細介紹了漢民族服飾的起源、特性和剃發易服歷史。此文被轉載到海內外多家網站和論壇上,三年存續期內點擊量超過30萬,喚醒了一大批有識之士投身於民間漢服復興,該文為漢服運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基礎,是漢服運動的理論基石,該文標志著中國現代漢服運動的開始。今天漢服這個叫法就是「華夏血脈」首先提出的,漢服就是漢族傳統民族服飾的簡稱。
㈧ 中國漢服發展歷史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回從黃帝即位到公元答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綉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綉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1] 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2] ;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3] 。
㈨ 中國漢服的歷史演變
不同朝代的漢服也都不盡相同,各個朝代往往對各個等級允許的顏色、式樣有細致明確的規定,朝代特徵較明顯。現代漢服不再體現等級制度,可粗略分為禮服、吉服、常服、便服,禮服是正規禮儀場合所穿、有嚴格形制規定;吉服是節日或喜慶場合所穿,形制規定不嚴格,一般較為華麗;常服則是平常穿著較為正式的服裝;便服則是在家居、從事體力勞動或運動時所穿的服裝。
據古代學者的描述,「漢服」在晉朝時間已經深受異族影響,「全用胡服」,並且遂相承襲:「中國(中原)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蹀躞帶,皆胡服也。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領衫、靴、鞋之屬。先王冠服,掃地盡矣。中國(中原)衣冠之亂,自晉五胡,後來遂相承襲,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
上古
根據中國古籍,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例如,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
唐代張守節《史記正義》記載「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王逸《機賦說》認為,上古人們拿獸皮當衣服,伏羲、炎帝以來,已經出現了真正的衣裳,到黃帝時期,則出現了袞冕等較為完備的服飾制度。
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制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
同時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薴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薴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且上古三皇五帝時期屬傳說時代,史書記載未必符合現實,未能確定漢族先民是否已有獨特的服裝體系。
夏商周時期
這一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徵,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徵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系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徵,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樣。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除交領外,西周至戰國時期還流行矩領。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周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百家學說對服飾的完善有著一定的影響。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
這時的衣服一般在以腰帶固定,腰帶以帶鉤系結,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
這一時期出現了深衣與袍服,袍服大致分為曲裾袍、襜褕兩種。還出現了襦裙。
秦漢時期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袍按裁剪方式大致分為繞襟袍(曲裾袍)、襜褕直裾兩種,都是男女均可穿著。武士則著短衣小袖大絝。
秦漢時期曲裾袍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穿上後下?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現代稱「三重衣」。
由於袍服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漢代初期,襦裙只作平民日常所穿,貴族一般不會單穿,而要在外加上直裾袍或曲裾袍,漢獻帝時女子好為高腰襦裙。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基本承襲秦漢的遺俗。男子的服裝流行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晉末,婦人流行內衣裲襠套在交領襦裙之上。
南北朝時出現衣在裙外、在衣上束上腰帶的襦裙,下裙多為間色裙,並傳至朝鮮半島和日本。
隋唐五代時期
唐代男子常服,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
唐代流行齊胸襦裙和高腰襦裙,常會配上披帛,晚唐至五代出現訶子裙,是在上襦外加訶子,外穿大袖罩衫或半臂,還有去了上襦只穿訶子配大袖罩衫的穿法,大袖裙襦也是當時女性禮服。
隋唐婦女的常服仍然是襦裙。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流行齊胸襦裙。除齊胸襦裙外,這時期的仍有高腰和中腰襦裙,上襦低胸。此外還有「半臂」,又稱「半袖」, 是一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式。披帛,又稱「披子」,通常一輕薄的紗羅製成,上面印畫圖紋。長度一般為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從傳世的壁畫、陶俑來看,穿著這種服裝,裡面一定要穿內衣(如半臂),而不能單獨使用。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沿襲了唐朝服飾。
宋朝
宋朝漢族男子野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
宋朝漢族女服以襦裙為主,最常見的是對襟襦裙以及只穿內衣和裙再外加褙子,也有把對襟上襦穿成交領者。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出現褙子。
元朝
元朝時期漢人的服飾也受到了他族服飾文化的影響,例如明代流行的曳撒就是繼承於元代的腰線襖。元代後期至明代漢族婦女的服裝以襖裙為主,與前代襦裙的主要差異在於上衣並不束在裙子內。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詔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明確區分「國服」和「胡服」。
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
明代婦女的服裝以襖裙為主,與前代襦裙的主要差異在於上衣並不束在裙子內。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
明代開始於顯眼處使用紐扣,在部分常服及軍服中使用較多,禮服、官服則仍然沿用交領及盤領款式,不在顯眼處用扣子。
㈩ 關於漢服文化的知識
漢服全稱為「漢民族傳統服飾」。
它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定型於周朝、興盛於版明朝,經手繪紋權飾、裁剪、縫制、熨燙等工藝,集獨特的染、織、綉於一身,以交領右衽、系帶隱扣等為主要特徵,是「華夏文明」「禮儀之邦」在服飾上的投射,呈現出中國風和東方美學。
從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開始,一直到清以前的漢民族服裝。雖歷經變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特點始終未變。
(10)漢服歷史知識擴展閱讀
漢服文化的現狀
隨著傳統文化回歸潮漸盛,漢服婚禮、漢服開筆禮、漢服祭祀大典等形式多樣的漢服「秀」在中國內地頻頻上演。「漢服」熱折射出民眾對文化傳統關注度的提高,但無論是羽扇綸巾、峨冠博帶的「穿越」體驗,抑或是對傳統文化的喚醒,文化傳承中「形」與「質」之爭日益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漢服早已從小眾青年群體的文化表達符號逐步走入大眾的審美視野。在審美變化的背後,迴避不開的是蘊含在漢服中綿延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正在推動青年群體走向潮流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