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知識 > 歷史學j

歷史學j

發布時間:2021-02-08 21:18:00

歷史學 經驗主義

經驗主義(Empiricism)是一種認識論學說,認為人類知識起源於感覺,並以感覺的領會為基礎。代表哲學家主要有洛克、貝克萊、休謨。經驗主義誕生於古希臘。距今已有2400餘年的歷史。期間,它不斷地與另外兩種學說發生爭議:一種學說為天賦論,主張知識屬於與生俱來的本性之觀念;另一種學說為理性主義,主張唯有理性推理而非經驗觀察才提供了最確實的理論知識體系。然而,上述的爭議雖然從未中斷過,但它們之間的沖突卻時而激烈,時而緩和。
中文名
經驗主義
外文名
Empiricism
距今
2400餘年
種類
歸納為四種
歷史
基本上可以區分為兩類學派:溫和的經驗主義與激進的經驗主義。前者認為,所有的意識觀念均來源於知覺,但同時也承認意識的機能(諸如記憶、想像和語言的官能)是內在的能力。相比之下,後者的觀點則更為激進,公開宣稱不僅意念的內容,而且意念的整個過程都不可能存在內部能力,而只能是習得的。
自16世紀起,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爭論以一種溫和的方式再次爆發。F.培根依據實驗科學,強調感性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同時,他並沒有把人的認識局限在感生經驗上,而是承認了理性認識的必要性。他認為只有把感生和理性結合起來,運用科學實驗和客觀分析,才能克服認識上的混亂,推動知識的進步。繼增根之後,J.洛克通過對以笛卡爾為代表的天賦觀念論和以G.W.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叭理論的批判,竭力肯定了經驗主義的原則。洛克指出,人的適應 是先天就有的,人的心靈本來像是一張白紙,在它上面並沒有任何天賦的標記或理念的圖式。至於各種觀念和知識是怎樣寫在這張白紙上,進入人的心靈之中的問題,洛克在他的《人類理解論》一書中給出了答案:「我們的全部知識是建立在經驗上面;知識歸根到底都是導源於經驗的。」在具體論證這一原理時,洛克採取了類惟於近代心理學的方式。他把一切知識歸結為觀念,而一切觀念又可被分析為簡單觀念。他斷言,簡單觀念是不可再分的,是構成知識的固定不變的、最單純的要素。所有的簡單觀眾念,都來自外部感官或內省,也就是說,都來自外部經驗或內部經驗。人的心靈處理這些簡單觀念的能力主要有三種:一是把若干簡單觀念結合成為一個復合的觀念;二是把兩個觀念(不令是簡單觀念或復合觀念)並列起來加以考察,形成關系觀念;三是把一些觀念與其他一切同時存在的觀念分開,即進行抽樣,由此形成一般觀念。至此,作為經驗主義集大成者,洛克完成了經驗主義認識論的體系,從而與理性主義展開了長期的不屈不撓的對抗。
一切知識都來源於經驗,都可以追溯其起源;不僅沒有任何天賦的或先天的命題。激進的經驗主義者唯一強調感覺經驗而否認理性思維,在他們看來,理性認識是抽象的、間接的認識,思想愈抽象則愈空虛,愈不可靠,愈遠離真理。所以,他們持極端唯名論的觀點,根本否認抽象,否認有普遍概念和普遍命題。例如,J.S.穆勒認為,邏輯和數學的命題也是從經驗中來的,其所以為真理也只是因為它們在經驗中總被發現是這樣的,因而它們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必然的真理,甚而有可能為將來的經驗所修正。
I.康德提出了一些關於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問題的假設。康德將科學認作人類知識的最高形式,並且確認它起始並同步於人的經驗。然而,康德又認為人類經驗的形成必然地帶有人類心靈的自在特徵。正是人類的心靈才產生了科學所研究的有規則的現象。於是,最終的真正知識——科學就能立足於在心靈中先天具備、因而也就先於經驗而存在、同時又獲得理性證實的基礎之上。康德把這種由先天理性(形式)和後天經驗(質料)結合起來的命題稱作綜合命題,以此來盡力調和或折衷唯理論與經驗論的矛盾,並試圖克服兩者的片面性。
對於心理學而

Ⅱ 史料學與史史學有啥區別嗎

史料是史學研究的基礎,是史學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史學蘊含著史料完善的歷史現象和歷史規律。這個問題討論起來很多說法的,老話題了。

Ⅲ 英國歷史學家J.R.格林

這道選擇選D。

Ⅳ 英格蘭的歷史J

英格蘭的主島—不列顛島上很早便有人類活動,島上的居民在五千年前就創造了以英格蘭南部沙里斯布里平原上的巨石圈為代表的燦爛文化。

按一些史學家的說法,約在1萬年前就生活在中亞的一個游牧父系氏族集團於公元前4000年前後分裂,東遷的一支進入新疆建立了一些小王國,如漢代的樓蘭;南遷的一支滅了古印度;西遷的一支進入伊朗,較著名的就是古波斯人和米底亞人;北遷的一支便是日爾曼人的祖先。

因歐洲人在近現代科學研究中長期居於領先地位,他們以歐洲地理和歐洲人的歷史為中心來創造歷史名詞,所以大量的歷史名詞帶上了歐洲人的感情色彩,如小亞細亞半島、巴勒斯坦周圍、東亞就被按離歐洲的距離遠近稱為「近東」、「中東」、「遠東」,中國人、朝鮮人、日本人被稱為「蒙古人種」,因蒙古人給他們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他們發現遠古時期中亞民族遷移過程後就將這個氏族集團稱為「古印歐人」,之所以有這個「印」是因印度是他們的模範殖民地,他們對其是有感情的,他們希望所有反抗殖民統治的民族都向印度人學習,因此平時對印度提攜有加。

公元前2000-1500年,古印歐人的一支——凱爾特人(羅馬人稱其為高盧人)西進,公元前1200-1000年日耳曼人迫使凱爾特人繼續西進到了不列顛島.在他們之前在島上居住的是皮克特人,皮克特人的首都是斯康宮,被蘇格蘭人稱作歷史中心,該宮殿以「斯康石」聞名蘇格蘭,史稱「定命石」,因為繼承蘇格蘭王位的每一位王公貴族都要到這里來舉行加冕儀式。直至1296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決定把這種儀式改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舉行。直到諾曼征服後,蘇格蘭仍有皮克特王國。

公元前55年與54年,愷撒率羅馬軍隊遠征不列顛島,在凱爾特人表示一定的屈服後就撤退了。公元43年,羅馬人在不列顛島設置了行省,不列顛島被分為軍事區(西北部山區)與行政區(東南部平原區)兩部分。羅馬人實際上只控制了行政區,北部的蘇格蘭與西部的威爾士仍在凱爾特人的手中,他們時常起兵反抗羅馬人的統治,羅馬人為了防備他們不得不修建了「哈德良長城」。公元四至五世紀,羅馬帝國日漸衰落,逐漸放棄了對不列顛的控制,羅馬人從407年開始撤兵,至442年全部退走,結束了對不列顛400年的統治。凱爾特人獲得政治上的獨立後,建立了一批小的公國,這些公國之間為了爭奪地盤爭戰不休,削弱了自身的力量,為外族的入侵提供了良機。

在不列顛島對面大陸上的日德蘭半島南部居住著盎格魯人,半島北部是朱提人,撒克遜人居住在易北河與威悉河下游一帶,他們都是日耳曼人的分支。盎格魯人與撒克遜人的關系密切,語言與風俗很難區分,歷史上統稱為盎格魯•撒克遜人,盎格魯•撒克遜人是目耳曼人中羅馬化程度最低的原始部落,從公元三世紀起他們就對不列顛進行了海盜騷擾。為了防備他們,羅馬人沿東南海岸從梭倫特到屋西建立了要塞和瞭望台,配備軍隊對付他們,這一帶被稱為「撒克遜海岸」。由於他們與強大的法蘭克人毗鄰,無法向高盧發展,再加上羅馬人已從不列顛撤軍,因此當五世紀中期匈奴人西遷時他們就渡海遷入不列顛。

這時不列顛島的肯特地區的一個凱爾特人的部落首領屋提吉倫也請朱提人幫助他們抵禦皮克特人和斯克特人海盜式的襲擊,朱提人的軍事首領海恩吉斯和豪沙兄弟率兵於449年從泰唔士河上岸,進入肯特。六年後雙方因薪餉問題起了爭執,朱提人以武力佔領了肯特地區,正式在當地定居下來,這是不列顛在羅馬人撤走後的第一次外族入侵。與此同時,撒克遜人開始從北海東南岸出發在達沃什灣登陸,進入泰唔士河流域;盎格魯人則橫渡北海進入英格蘭中部。凱爾特人對這些外來的民族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羅馬人幾百年的建設成果在戰爭中遭到破壞。公元500年時,入侵因凱爾特人的頑強抵抗而暫停,一位名叫阿魯狄爾的勇士領導凱爾特人堅壁清野,連獲大勝,特別是巴頓山大捷更是遏止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達幾十年之久。在巴頓山之戰前後,凱爾特人的一支為避戰亂遷到了阿爾摩利克半島,這個半島因此得名布列塔尼亞(小不列顛)。550年,新一輪的入侵又開始了,南部的撒克遜人打敗凱爾特人推進到了布里斯托爾灣。613年,盎格魯人在諾丁漢郡的切斯特大勝,推進到了愛爾蘭海岸,這三個民族就此在島上定居下來。凱爾特人退到了威爾士、蘇格蘭、愛爾蘭等地,現在這三個地區的居民大都屬於凱爾特人後裔,在後世這三個地方的人大舉移民北美,成為開發北美洲的主力,現在美國南方的凱爾特人後裔佔比較高。

盎格魯•撒克遜人在與凱爾特人的征戰中陸續建立了許多小國,經過長期的兼並形成了英格蘭歷史上的七國時代,這時先是北方的諾森布里亞王國,然後是中部的麥西亞王國,最後是南方的威塞克斯王國都曾稱雄英格蘭,亞瑟王與圓桌騎士的傳說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就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經過幾百年的苦戰終於在不列顛安定下來後不久,又要面臨其他民族的入侵了,這次的入侵者是諾曼人。諾曼人(意為北方人)是目耳曼人的一支,也稱維京人,指的是居住在斯堪的那維亞半島和目德蘭半島的挪威人,瑞典人與丹麥人。諾曼人生活的地方森林茂密,耕地稀少,他們善於造船、航海,是一個勇於進取、具有冒險精神的民族。隨著人口不斷增長,當地的出產已不能養活他們了,諾曼人只好於8至9世紀時開始擴張。他們的擴張在9至11世紀形成一個高潮,在13與14世紀還有影響。在這期間,諾曼人擴張的方式也從劫奪轉變為殖民。

諾曼人的擴張分為三條路線,中線主要為丹麥人。公元789年,丹麥人第一次入侵不列顛,豐富的收獲使諾曼人記住了這個地方,以後不斷前來襲擾。851年,他們第一次在英格蘭過冬,進而在英格蘭東北部建立了「丹麥統治區」。9世紀初,威塞克斯國王兼並六國,統一全英格蘭,但對丹麥人卻無可奈何。879年,英格蘭國王的阿爾弗雷德(871——899年在位)打敗了丹麥人,與他們訂立和約。和約規定以倫敦向西北延伸到徹斯一線為界,北部,東北部為丹麥人統治,丹麥統治者向當地收取「丹麥金」,南部仍屬英格蘭。在搶掠英格蘭的同時,諾曼人還於9世紀初入侵法蘭西,845年攻佔巴黎,搶劫了亞眠,波爾多,馬賽,盧昂,波爾多等城市。911年,諾曼人羅洛率軍占據了法蘭西西北部一大片地區,稱其為「諾曼底」(北方人的土地),他自稱「諾曼底公爵」。一部分丹麥人還入侵了義大利,與拜占庭帝國發生了戰爭。在西線的擴張的主要為挪威人,他們佔領了愛爾蘭、冰島、格陵蘭、北美洲,據後世考證他們還曾到達北美洲的東北部。在東線擴張的主要是瑞典人,他們被俄國人稱為「瓦良格人」(意為北歐漂泊者)。7至8世紀時他們就在波羅的海沿岸從事商業活動,9世紀初他們通過芬蘭灣進入斯拉夫人的土地。在擴張過程中他們亦商亦盜,商隊向南一直到達君士坦丁堡,與希臘人、拜占庭人進行貿易,加速了文化在東歐的傳播。862年,瑞典人在諾夫哥羅德建立了政權,882年,他們又建立了基輔羅斯公國,後來他們被東斯拉夫人所同化,成為今天俄羅斯人的祖先。

十世紀末丹麥人大舉入侵英格蘭,1016年時丹麥人卡紐特佔領了全英格蘭,一直到1035年卡紐特戰死後英格蘭才得以復國。1042年,威塞克斯國王的後裔「篤信者」愛德華(1042——1066年在位)登上英格蘭王位,他娶英格蘭大貴族哥德溫之女為妻。他的父親是威塞克斯國王伊塞爾雷德,母親是諾曼底公爵的女兒埃瑪,後來改嫁卡紐特,丹麥人佔領英格蘭時期他流亡諾曼底,住在他外祖父的宮廷里。落難時期的經歷使他對諾曼人心存好感,任命了大量諾曼人擔任要職,外來的諾曼人勢力同以哥德溫為代表的英國本土勢力之間矛盾激化。1051年,愛德華國王迫使哥德溫全家出逃,並邀請諾曼底公爵威廉訪問倫敦,威廉在訪問倫敦時,就與表兄弟、英王愛德華討論過由他繼承英國王位的問題,因愛德華無子,他對威廉的要求沒有提出異議。次年,哥德溫與其子哈羅德率軍發起反攻,並得到英國民眾的擁護。愛德華只好恢復了哥德溫家族的地位,驅逐了朝中的諾曼人。1066年,愛德華去世,由於他無子嗣繼承王位,臨終前他指定哈羅德為王位繼承人,賢人會(咨議會)也選舉哈羅德繼任英格蘭國王。

當時諾曼底公國已是法國境內最強大的諸候。威廉一世(1027——1087年,1066——1087年在位)1035年登位,由於他當時年僅8歲,公國內亂不斷。他於1047年得到法國國王享利一世幫助平定了叛亂,樹立起自己的權威。1053年,他同佛蘭德爾伯爵鮑德溫五世的女兒馬提爾達結婚,從而使諾曼底公國與這一歐洲最富地區結成聯盟,1063年,他征服緬因,後又控制了布列塔尼,勢力大為增長,野心也恢復到他祖先的水平。據他聲稱,愛德華曾許諾將王位傳與他。1064年,哈羅德乘船在英吉利海峽失事,為朋蒂烏伯爵所獲,送到諾曼底,哈羅德為了能返回英國被迫向他宣誓,支持他對英國王位的要求。自認為已在封建習慣法與輿論上佔了上風的威廉公爵開始大肆幕集軍隊,並取得了教皇與法國、德國、丹麥諸王的支持。1066年夏,一切都准備就緒,只侍出發了。

哈羅德得到消息後急忙也集合軍隊准備應戰,他的軍隊是民軍性質的,裝備十分簡陋,軍中還有使石斧的。這時,他的兄弟陶斯提格在挪威國王的支持哈拉德•哈德拉達的支持下率軍在約克郡登陸,目的是與他爭奪王位。1066年9月25日,兩軍在斯坦福橋激戰,哈羅德軍大勝,挪威國王與陶斯提格被殺。正當哈羅德歡慶勝利時,威廉於9月28日率軍在伯文西登陸,哈羅德急忙率軍南返。這時哈羅德軍隊才進行了一次大戰,已十分疲憊,北方兩個大封建領主艾德溫和莫爾卡伯爵出於個人自私的理由不肯支援,按理說哈羅德是不能立即與威廉正面作戰的,他只要利用英格蘭南部對他有利的民心疲憊威廉軍隊就可穩操勝算,可哈羅德的急性子卻讓他不甘等待。10月14日,雙方在黑斯廷斯決戰。威廉大軍分三路,左翼為布列塔尼伯爵阿南指揮的不列顛人,右翼是勃羅根的歐斯特斯指揮的雇擁兵,中路是威廉率領的諾曼人,打著教皇的「神旗」,總兵力12000人,哈羅德兵力為6300人。戰斗中哈羅德勇猛有餘,計謀不足,他本來已在戰役初期數次挫敗威廉軍隊的進攻,占足上風,但他在威廉軍隊佯退的引誘下離開了有利地形,遭到威廉部隊騎兵的突擊,戰役的結果是威廉大勝,哈羅德戰死。12月25日,威廉在倫敦登上王位,稱威廉一世,這就是「諾曼征服」。這以後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進行了長期的武裝斗爭反抗諾曼人的統治,但均未成功,當初不顧大局的兩個大封建領主艾德溫和莫爾卡伯爵也被消滅了。1072年威廉征服了全英國。他在全國建立封建庄園,變自由農民為農奴,使英國的封建化進程很快完成。威廉一世除了保留盎格魯•撒克遜人騎士的領地外,其他貴族的領地都被剝奪了。他大肆分封與他打江山的臣下,因土地的分封是隨戰事進行的,所以相當分散,各諸候不能形成統一的地方勢力來與國王作對,無意中加強了王權。威廉一世本人佔有全國耕地的七分之一,還佔有了絕大部分的森林,構成了王權的強大物質基礎,他還將教權置於王權之下。1086年,他下令在全國進行土地調查,編成了《土地賦役調查簿》,因調查的方式類似審判,所以這也被稱為《末日審判書》,他的此舉是為了了解全國的人口與土地狀況,以使國民承擔封建義務和納稅義務時不得取巧。大批的自由農民在這次調查中轉為了農奴,因為在調查時很多自由農民被登記為農奴了。

威廉一世征服英國後的仍擁有諾曼底公國,雖然他在封建義務中是法國國王的附庸,但實際上諾曼底地區已成為英國的一部分了,法國王室為挽回這個重大損失幾代人費盡了苦功。當時法國王室的勢力尚小,領地是一個長條,大城市只有巴黎和奧爾良,國王只是名義上的國王。法國國王與威廉一世相爭時主要通過外交與封建習慣法賦予他的宗主裁判權。他先挑拔威廉一世的長子羅伯特與威廉一世的關系,並支持他向其父要求繼承諾曼底公爵之位,父子倆展開了大戰。1087年,威廉一世死後,他的次子盧弗斯的威廉繼承了英國王位,稱威廉二世,羅伯特也最終獲得了諾曼底公爵頭銜,英格蘭與諾曼底分而治之了。英國許多大貴族在兩地都擁有領地,所以他們要對兩個君主同時承擔封建義務,法王利用這點大肆挑撥,使威廉二世統治的13年間內亂不止。1100年,威廉二世在狩獵時被箭射死,他的弟弟亨利一世登位(1100——1135年在位)。

亨利一世深知國家內亂的根源在於諾曼底沒有控制在國王手中,再加上有法國國王的挑拔。他在鞏固了自己在英格蘭的地位後,於1105年進攻羅伯特公爵。1106年9月,雙方在鄧奇勃萊展開激戰,羅伯特公爵被俘。1109年,與享利一世作對的大主教安瑟倫也去世,享利一世徹底控制了諾曼底,同年,享利一世的女兒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兼德國國王享利五世訂婚。

這一切都給法國國王以強烈震動,英格蘭與諾曼底的統一使英國的勢力深入到法國的心腹地區,英國與德國的聯姻又使法國兩面受敵,法國不得不予以反擊,英法之間長達兩個世紀的戰爭便這樣開始了。因勢力尚弱,路易六世(1108——1137年在位)只好先以小規模戰爭與外交活動相結合,他以幫助羅伯特公爵的兒子威廉•克萊托恢復領地為由與英國開戰。英國則通過巧妙的繼承與外交聯姻為手段來削弱法國。1119年,法軍被打敗,經教皇調停,兩國議和。1124年,兩國再度開戰,享利一世聯合女婿德皇享利五世,企圖由西南和東北兩路夾擊法國。法國舉國震驚,路易六世以「黃金焰神旗」為號召集合起了20萬人,挫敗了這次進攻。

1120年享利一世的獨生子因海難去世,享利一世選擇其嫁給了德皇的女兒莫德為繼承人。1125年,莫德的丈夫享利五世去世,享利一世又將莫德嫁給了法國北部最強大的安茹伯爵,1135年12月,享利一世去世,威廉一世的外孫斯特凡捷足先登宣布繼位,他的父親是法國的布魯瓦伯爵,母親阿黛拉是威廉一世的第四個女兒。作為法定繼承人的莫德不肯罷休,雙方在後來的10餘年裡不斷交戰,英國大部分地區處於混亂狀態。1150年,莫德與安茹伯爵所生的兒子亨利成長起來,他被母親授予了諾曼底公爵稱號。1151年其父去世,他又兼有安茹,屠棱,曼恩的伯爵封號。他常去法國國王宮中拜謁法王路易七世,與當時的王後阿奎丹的埃利娜相愛。埃利娜對於虔誠而不熱衷於家庭生活的路易七世早就不滿,這時就順勢與其離婚了,兩個月後她投入亨利懷中,加上她帶去的領地,亨利手中有法國領土的一半。路易七世只好先放過斯特凡,進攻諾曼底,但被打敗,1153年1月,亨利率軍渡海進攻斯特凡,迫使其簽約,同意享利為繼承人,1154年斯特凡去世,亨利登上王位,稱亨利二世(1154——1189年在位),開始了英國歷史上的金雀花王朝(1154——1399)。該王朝本名叫安茹王朝。但是因為紋章用金雀花的小枝做裝飾,所以通常人們叫它金雀花王朝。

當時亨利二世不僅擁有英格蘭,還在法國據有安茹、諾曼底、曼恩、屠棱、普瓦都、阿奎丹等地,佔有法國大片土地,相當於當時法王領地的六倍,形勢對法王相當不利。但享利二世並未真正控制這些領土,只是由婚姻、繼承等各種方式接著起來的大雜燴,從封建原則上看也是法王的附庸。

亨利二世繼位後,著手整頓封建秩序,嚴歷鎮壓內亂期間騷動的大封建主,拆除了他們建造的300多座城堡,又任命自己的親信擔任各地的郡守。他還改革了軍制,當時的傳統是封建附庸每年向國王服軍役四十天,這不利於長期作戰,造成王權對於封建領主軍事力量的依賴,所以他提出領主繳納盾牌錢,以金錢的形式代替軍役,他再用這筆錢去幕集軍隊。同時他還恢復民軍,所有的自由民自選配備武器,隨時准備出戰。在司法方面,他規定自由人在繳納一定費用後就可以越過領主直接向國王法庭申訴,騎士、市民、及所有自由民均可由此擺脫領主司法權力的束縛,因而更加支持王權。他還以「誓證法」代替「神命裁判法」,即國王的巡迴法官在地方審理案件時讓當地居民參加陪審,出庭作證,陪審員一般為12名,從騎士與富裕平民中選出,這擴大了國王法庭的許可權,削弱了地方領主法庭的權力,為王權吸引了大量的支持者。這一系列的措施加強了中央集權,減少了人民頭上的壓迫者,在當時是進步的。

與此同時,法國的路易七世勵精圖治,王權越來越鞏固。英法兩國間戰爭不斷,為積蓄力量以利再戰,享利二世與路易七世講和,享利二世的長子享利與路易七世的女兒訂婚,路易七世趁機挑拔父子關系,享利王子果然上當,與其父鬧翻,其他王子也紛紛效法,起兵反叛。

1179年,腓力二世登位,他在位期間為法國王室領地的擴大、王權的加強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有「奧古斯都」之稱。1187年,腓力二世打敗享利二世取得伊蘇曼與弗雷特伐爾,1189年7月,腓力二世聯合亨利二世的次子理查攻打亨利二世,迫使他投降並把格拉塞讓與腓力二世,當亨利二世看到名單上有他最寵愛的小兒子約翰的名字時氣絕身亡。由於這時長子已死,次子理查便即位,稱理查一世(1189——1199年在位),他就是獅心王,被稱為「中世紀騎士之花」,有關羅賓漢的傳說里與《艾文荷》里就有他的身影。腓力二世認為他對法國的危害比亨利二世更大,二者的矛盾漸起。1190年,他們結伴參加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理查在征戰中功勛顯赫,引起了腓力二世的忌恨。1191年,腓力二世以患病為借口返回法國,與理查的幼弟約翰(他就是羅賓漢傳說和《艾文荷》里長期與查理作對的那位親王)串通,准備向英國在法國的領地進攻,理查得知消息後火速往回趕。查理在途中被與他結怨很深的奧地利公爵扣留,在付出大筆贖金後才獲得自由。理查二世回到英國後搜集軍隊開進法國與打算與腓力二世決一雌雄,他們在法國的戰爭是很有節奏的,每年都有一次停火,當天氣和基本條件充許時兩軍重新開戰。後來理查在昂德利附近塞納河轉彎處的峭壁處修建了一座雄偉的城堡,他稱其為「漂亮的城堡」,這激怒了腓力二世。兩軍重開激戰,理查節節勝利,可常勝不敗的他卻於1199年在里亞贊與一個叛亂的諸候作戰時意外陣亡,腓力二世絕路逢生。理查一世時因連年征戰,財政緊張,引起國內普遍不滿,封建貴族勢力再度抬頭。

1199年,約翰繼位。約翰登上王位後,利用得以加強的王權,大肆剝奪各階層,引起國內各階層對王權的背離,腓力二世也幫助約翰的下一輩布列塔尼公爵阿瑟反對約翰。1200年,約翰與法國講和,法國得到了諾曼底的韋克森、埃弗勒、奧弗涅和貝里的幾處地方,約翰的侄女布朗什•德•卡斯蒂爾嫁給了法國王儲路易。

此後不久,由於約翰強娶阿奎丹的西尼昂家族於格公爵的未婚妻伊薩貝拉,與該家族發生沖突。腓力二世沒有放過這一機會,擺出宗主調節附庸關系的姿態,命令英王約翰到法國出庭,約翰當然拒絕了。1204年4月,腓力二世對約翰進行缺席審判,剝奪了他在法國領地的一切權利,法軍立即進入諾曼底。1204年夏,雙方進行了托——加耶之戰,法王佔領了諾曼底。1204——1206年,約翰在與法國的作戰中失敗,「漂亮的城堡」也丟了,接著又失去安茹,曼恩,都蘭,布列塔尼。英國在海外的領土只剩下基恩和加斯科尼以及海峽中的一些島嶼。1213年,約翰與教會因選舉大主教問題而發生分裂,教皇英諾森三世早就想插手西歐事務以求控制西歐,1212年教皇宣布廢黜約翰的王位,轉授腓力二世,約翰也以沒收教會財產回擊,但由於得不到國內支持,最後他不得不向教皇屈服,英諾森三世立即轉向又充當起他的保護人來,利用他來牽制腓力二世。由於腓力二世新近兼並了英國在法國的絕大部分領地,聲威大振,大陸上的其他勢力不願看到均勢被打破,所以約翰很快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奧托一世、佛蘭德爾伯爵、布洛涅伯爵結成同盟。1214年,他們從東南和西北兩路進攻法國。腓力二世利用英國貴族對於約翰的不滿先打敗了約翰,並派出太子路易攻入英國本土,拿下倫敦城,國家存亡之際,許多以前投靠腓力二世的英國貴族轉而支持約翰,法軍最後在教皇的干預下,退出英國。

從法國戰場敗回的約翰受到了國內貴族的逼迫,他與貴族們於1215年6月15日在泰唔士河較的蘭尼米德召開會議討論《大憲章》,6月19日《大憲章》得以通過。這是一場主張地方分權自治的封建領主與統一王權的斗爭,在當時英國加強王權的潮流中是一種退步,但隨著形勢的變化,它卻成為了新興的資產階級爭取自由的工具,因為裡面有一些當年的貴族們為拉攏平民上層而設立的保民條款,這就成了第三等級與王權進行斗爭的法律依據,為以後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最早的理論依據,成為「英國自由的奠基石」。但約翰簽署《大憲章》只是權宜之計,並不想真正遵守,他利用教皇對憲章中限制教權內容的不滿與貴族開戰,貴族們便乾脆擁護法國太子路易為英國國王,控制了大部分的地區,約翰長期無法取得主動。1216年約翰在征戰時患病去世,其子亨利三世(1207-1272,1216——1272年在位)繼位,時年九歲。由於輔佐他的大臣很賢良,國內政局開始安定下來。

1223年,腓力二世去世,在他的統治下法國一度成為全歐洲最富有和最強大的國家。其子路易八世繼位,但很快就於1226年去世,其子路易九世又繼位。法國國內許多大貴族對他不滿,這便引發了內戰,亨利三世趁機參與,他曾兩度率軍侵入法國,但法國大貴族各有打算,亨利三世與英國貴族矛盾重重,能動用的兵力有限,桑特戰役中路易九世擊敗亨利三世,雙方簽訂和約。

1272年亨利三世去世,其長子愛德華一世(1272-1307年在位,1239-1307)即位。他參加過十字軍,在位期間征服了威爾士,封長子愛德華為威爾士親王,以後英國的王儲都要先被封為威爾士親王。《大憲章》在他統治時得以完善,他創建了「模範議會」。為征戰的需要,他改革了英國的軍制,組建了一支裝備精良的重鎧騎兵,並使長弓兵成為軍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個高,得名「長腿」,他就是《勇敢的心》中的那位英國國王。1282年,愛德華一世佔領愛爾蘭。這以後,愛爾蘭人起義就沒斷過,直到1536年和1542年頒布的聯合法令才把英格蘭與威爾士在行政、政治和法律上統為一體。當蘇格蘭國王法比西斯二世打獵時意外死亡後,蘇格蘭陷入一場繼承人危機,當時有繼承權的是一位遠在北歐、被稱作「挪威少女」的十四歲少女,這位小姑娘在歸國途中因海難而亡。與「挪威少女」血緣較近的羅伯特•布魯斯和與法比西斯二世血緣較近的另外一位貴族展開了爭奪王位的斗爭,愛德華一世採取了與法國國王類似的策略,他支持勢力相對弱小的另外一位貴族去打擊勢力強大的羅伯特•布魯斯,開始侵入蘇格蘭。蘇格蘭貴族與平民的起義此起彼伏,愛德華一世對此採取了強硬的手段。

1293年,英法兩國的水手在英吉利海峽發生沖突,導致馬赫海戰。當時的法王腓力四世迫使英王愛德華一世作出了象徵性的讓步,1294年,愛德華一世對法國宣戰,英軍開始時作戰十分順利,勝利不斷。

這時蘇格蘭出現了威廉•華萊士,在他的率領下蘇格蘭人屢挫英格蘭軍隊,走訪隊伍隨之越來越壯大,他還攻佔了英格蘭的約克郡。1295年腓力四世與蘇格蘭締結和約,法王每年資助蘇格蘭50000英鎊,蘇格蘭每年用4個月時間從事反英戰爭。蘇格蘭人與英國的戰爭時起時落,牽扯了英軍大量的兵力,法軍在戰場上開始取得勝利。愛德華一世沒辦法,只得於1297年與法國休戰全力對付蘇格蘭,腓力四世由於與佛蘭德爾作戰時失利,再加上與教皇的斗爭,他也只好停戰。愛德華一世回到英格蘭後全力對付威廉•華萊士,威廉•華萊士在1299年戰敗。1303年時英法雙方簽訂了《巴黎和約》,腓力四世把加斯科尼還給英國,並把女兒伊莎貝拉嫁給英國王太子,這一條約的簽訂,標著近兩具世紀的戰爭結束了,近兩百年的戰爭使雙方均感到疲憊不堪。威廉•華萊士經過幾年的游擊戰後在1305年英格蘭軍隊抓住,後被處死.

1306年,羅伯特•布魯斯(前面提到的那位羅伯特•布魯斯之子)在蘇格蘭傳統的加冕地斯康宮舉行加冕儀式,登上蘇格蘭國王王位。1307年,愛德華一世在遠征蘇格蘭的羅伯特•布魯斯時病死,其長子愛德華二世(1307-1327年在位,1284-1329)繼位,他是個沒出息的同性戀。靠著他的無能,羅伯特•布魯斯在1314年贏得班洛克帕戰役,終於為蘇格蘭爭得了獨立,愛丁堡現在屹立著羅伯特•布魯斯與威廉•華萊士的塑像。

愛德華二世的王後--就是後來被稱為「法國母狼」的伊莎貝拉--投入了蒙地莫伯爵的懷抱。她於1325年攜兒子愛德華回到法國,和其弟弟法王查理四世——當時腓力四世已去世,由其子查理四世繼位——策劃推翻愛德華二世。1326年,她發動政變,掌握了國家大權,1327年,她又操縱國會將愛德華二世廢黜,放逐到南威爾士。兩年後在巴克利城堡中將其殺害。其子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在位,1312-1377)於1327年繼位。1330年他處死了莫地默伯爵後親政,並囚禁了其母親。愛德華三世於1328年承認蘇格蘭的獨立,但是蘇格蘭人與英國人的戰爭一直持續數個世紀之久。

1328年,法國加貝王朝的查理四世死後嗣,支裔華洛瓦家族的腓力六世(1328——1350年在位)繼位,開始華洛瓦王朝的統治,他是查理四世的侄子。由於英王愛德華三世的母親伊莎貝拉是查理四世的妹妹,愛德華三世便想以外甥的身份爭奪王位,

Ⅳ 根據美國歷史學家j布魯姆說的話分析美國在怎樣的背景下確立共和制

j布魯姆的話呢!反正他說了啥我不知道。反正美國是第一個民主國家!所以背景啥的也和這個離不開。反正就是歐洲多麼黑暗之類的。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j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