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給我推薦一本好的冷戰歷史書
全球通史就可以了,很好的書
裡面是以時間為主線的..觀點鮮明,詳細.
而且還配有地圖,幫助你理專解時局..
我給你附了屬資料地址,輸入書名就可以了.你可以看一下.
我有問過老師,他也推薦這本書的
參考資料:http://www.joyo.com/
2. 關於冷戰的資料
冷戰(1945年至1990年)簡單來說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即華沙條約組織的成員國)之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這個詞起源於1947年4月16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的一次演說。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兩方都盡力避免發生一場全面的「熱」戰。雙方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剝削工人」,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邪惡帝國」,企圖將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傳播到民主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社會主義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嚴重地沖擊著殖民主義、資本主義體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為了遏制、撲滅這些革命運動的發展,鞏固資本主義體系,採用各種手段推行「冷戰」政策。最先提出「冷戰」術語的是美國參議員伯納德·巴魯克於1946年初在一次演說中提出來的。同年3月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訪美時,在富爾頓發表的反共演說和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的國情咨文的有關內容,標志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正式推行「冷戰」政策。1947年 9月,美國政論家沃爾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戰」一書並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戰」的文章。從此起,「冷戰」術語廣為流行,「冷戰」政策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遏制、破壞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的一種重要手段。
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阿富汗爭端是幾個東西方國家發生區域沖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是雙方代理人之間的沖突,在這些沖突中,主要強國只是通過資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國家或組織。這么做就減少了兩大陣營沖突的緊張性。
隨後,美軍把「冷戰」作為一種戰爭類型列入野戰條令。1962年版美軍《作戰綱要》,把戰爭分為三種類型,即「冷戰」、「有限戰爭」、「全面戰爭」。給「冷戰」所定的定義和原則是:「冷戰包括除有限戰爭和全面戰爭以外的所有行動。敵對的國家或聯盟可以用冷戰來進行較量」,「不僅運用政治、經濟和心理力量,而且還使用軍事力量。軍隊在冷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間接地為實現國家目標做出貢獻。為遏制他國使用武力,可以動員後備役部隊或展開現役部隊」。「冷戰和有限戰爭之間的界限既不是明確的,也不是絕對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正規軍隊來進行實際上是戰斗行動的冷戰活動」。1968年版美軍《統帥綱要》又補充規定,「穩定局勢作戰也包括在冷戰中」。 這里說的「穩定局勢作戰」,就是在世界各地進行的鎮壓、撲滅各國人民革命運動的作戰。在世界上,哪裡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它們的軍隊就派往哪裡,進行鎮壓,或是對反動政府提供軍援和作戰支援,甚至進行核訛詐、核恫嚇,大耍「世界憲兵」的把戲。此外,以美國為首的反動集團進行「冷戰」的手段還包括:派遣「和平隊」進行滲透;挑起事端進行顛覆活動;以「經援」、「軍援」為誘餌,拉攏「朋友」,擴大勢力范圍;以簽訂集體防禦條約的形式擴大軍事同盟,美國先後與五十多個國家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在外國建立軍事基地,派軍隊控制戰略要地;以經濟封鎖、制裁等手段,破壞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挑撥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瓦解社會主義體系;以文化入侵,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戰略,等等。盡管如此,並沒有阻止世界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亞、非、拉和大洋洲,只有 38個獨立國家,現在已發展到 140多個獨立國家。
美國與蘇聯競爭的一個主要領域就是科學技術,此外還包括了十分隱蔽的間諜戰,和雙方的政治宣傳戰。雖然雙方的諜報系統經常採取秘密的暗殺行動,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威懾,兩陣營一直沒有發生全面沖突。當然在當時,人們並不清楚,一個地區性的小規模沖突是否有可能引發核戰爭,有鑒於此,每一次的沖突都會引發人們極高的關注。這種緊張態勢幾乎像真正的戰爭那樣改變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國可以算是冷戰中最主要的爭端焦點,特別是柏林。柏林牆很可能是冷戰最生動的標志。這堵牆將西柏林(由與法國、英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結盟的西德控管)與將其包圍的東德完全隔開。
西方世界對冷戰的研究經歷了3個階段。在二戰結束後10多年的時間內,很少有學者會挑戰美國官方對冷戰起因的看法:即雙方關系的破裂是由於斯大林違反了雅爾塔共識、蘇聯企圖主宰東歐,以及蘇聯的擴張主義。
但是之後很多歷史學家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美國企圖保障其在全球的貿易利益才是冷戰最主要的起因。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與蘇聯的作為同等重要的導致冷戰爆發的原因。簡單而言,史學家對誰應該為美蘇關系的破裂以及冷戰是否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一種觀點(即美國應該負責)在越南戰爭中達到頂峰,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在道德層面上並不比蘇聯高多少。
各國的軍隊很少捲入到冷戰之中;這場戰爭主要是諸如美國中情局、英國軍情六處、西德情報局、東德國家安全部和蘇聯的克格勃等情報機構之間展開的。世界主要強國從來不會直接捲入一場針對對方的軍事沖突。
冷戰中大部分的傷亡可能是由情報機構所採取的針對平民或軍事目標的襲擊造成的。間諜被派往東西兩方陣營,或者在當地召募情報人員,甚至強迫加入。當間諜被發現時,他們不是被立即殺害,就是與對方所抓獲的人質交換。間諜飛機和其他從事查勘任務的飛機一旦發現會被立即擊落。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緊推行「冷戰」政策,導致了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產生。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條約」組織(簡稱「北約」)於 1949年 4月 4日成立,繼後,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於 1955年 5月14日成立。從此以後,「北約」集團 15個國家的軍隊近 600萬兵力和「華約」集團 7個國家的軍隊 600萬兵力,雙方千萬大軍開始處於戰略對峙狀態。美國的 1626枚戰略導彈和蘇聯的1910枚戰略導彈,及雙方數以萬計的戰役核導彈,相互瞄準著對方成員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目標,處於待機「按電鈕」之勢,進而導致軍備競賽,爭奪核優勢、航天優勢的斗爭愈演愈烈,國際形勢日趨緊張。只是雙方都害怕毀滅於世界上已掘有的130億--160億噸當量(相當於在廣島使用的 100萬顆原子彈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誰也未敢啟動「核按鈕」,發動核大戰。蘇聯、「華約」於 1991年解體後,美、蘇兩大集團長達 40年的「冷戰」才算告終。這種「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趨向緩和。但是,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又企圖製造反對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新的冷戰。這是值得引起警惕和防備的。
今天很多的觀察家認為,美國在冷戰中的許多作為是違反其憲法以及國家理想的(例如未經國會授權而發動一場未經宣告的戰爭)。美國的政治或軍事領導人則經常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來開脫此類行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們認為,他們受到兩個超級大國的凌辱。例如在阿富汗的反美主義主要來源於冷戰中美國為阻遏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而採取的不當行為。
在冷戰後期,歷史學家們開始尋求一種後修正主義的解答。到冷戰結束後,這一派觀點已經佔了上風。這派歷史學家並不認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國應該為冷戰負全責,而是歸咎於雙方的誤解與反應,兩方都應對冷戰負責。後修正主義學者追隨了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的看法,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如1947年對希臘的援助和馬歇爾計劃是必要的。
根據這種觀點,「共產主義運動」並不是西歐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全面戰爭,以及歐洲的社會結構才是其根源。而馬歇爾計劃重建了一個良好的歐洲經濟體系,從而減少了極左勢力在西歐的吸引力。對歐洲來說,經濟援助結束了資金短缺,刺激了對戰後重建的投資。對美國來說,該計劃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增加了美國對外出口。北約組織則將西歐國家納入共同防禦體系,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後修正主義學派不認為共產主義具有擴張性,企圖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在確保歐洲的穩定方面是必要的,從而避免權力向蘇聯傾斜,最終危及到西方的經濟、政治制度。
http://hi..com/007cn/blog/item/d04939dbdfe77966d0164ef8.html
3. 關於冷戰的歷史
冷戰(英語: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斗爭。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標志著冷戰開始。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華約解散,之後蘇聯解體,說明了蘇聯模式的失敗,標志著冷戰結束,同時也標志兩極格局結束,前後共44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變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超多強」。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斗爭。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沖突嚴重,但雙方都盡力避免世界范圍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冷戰主要表現為以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對峙。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兩大軍事集團實力相當,誰都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結束對方與其的世界霸權爭奪。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相互保證毀滅。冷戰結束後再加上經歷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難,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4. 冷戰是指什麼時期,為什麼叫冷戰
1、冷戰時期及原因:
冷戰(英語:Cold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斗爭。
1946年3月5日,英國時任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標志著冷戰開始。
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華約解散,之後蘇聯解體,說明了蘇聯模式的失敗,標志著冷戰結束,同時也標志兩極格局結束,前後共44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變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超多強」。
2、「冷戰」名稱來歷: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斗爭。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沖突嚴重,但雙方都盡力避免世界范圍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4)冷戰的歷史學擴展閱讀:
一、歷史背景:
二戰後,世界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資本主義國家以美國為首,美國成為超級大國,社會主義國家以蘇聯為首,蘇聯是唯一能夠與美國抗衡的國家。世界大國按照雅爾塔等會議確立的基本原則,重新劃分世界版圖和勢力范圍,雅爾塔體系形成。
1945年春,聯合國成立。隨著二戰結束,美蘇雙方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矛盾沖突加劇,戰時同盟關系開始破裂。1947年,美國以希臘、土耳其受到威脅為由,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發動了「冷戰」。
二、後來的發展:
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1955年蘇組織華沙條約組織(華約)。
1、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是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發達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
北約擁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規部隊,是西方的重要軍事力量。這是二戰後資本主義陣營軍事上實現戰略同盟的標志,是馬歇爾計劃在軍事領域的延伸和發展,使美國得以控制歐盟的防務體系,是美國世界超級大國領導地位的標志。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曾被稱為北大西洋聯盟或北大西洋集團。北約的最高決策機構是北約理事會。
理事會由成員國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組成,常設理事會由全體成員國大使組成。總部設在布魯塞爾。希臘和土耳其於1952年、聯邦德國和西班牙分別於1955年和1982年加入該組織。
2、華沙條約組織
是為對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而成立的政治軍事同盟。
1955年西德加入北約後,歐洲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包括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簽署了《華沙公約》,全稱:
《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又稱蘇東條約)。
該條約由原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起草,1955年5月14日在波蘭首都華沙簽署,東歐社會主義國家除南斯拉夫以外,全部加入華約組織;在亞洲方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之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都是華約組織觀察員國。
成員國包括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波蘭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阿爾巴尼亞人民共和國。
5. 誰有推薦比較好的冷戰方面的書呢冷戰史
1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冷戰史研究中心成立於2001年,中心主任沈志華教授。是中國唯一進行冷戰國際史研究的專門學術組織。
從中國的視角對冷戰國際史研究,加強中外冷戰國際史研究的交流與合作]。被國際學術界同行譽為「以大學為依託的全球四大冷戰研究中心之一」(與哈佛大學冷戰研究項目、喬治·華盛頓大學冷戰研究組、倫敦經濟學院冷戰研究中心齊名)
承擔多項研究項目。主要有:1、中蘇關系史綱(2005年)。2、冷戰與中蘇同盟研究(2005年)。3、蘇俄史研究(2006年)。4、冷戰時期美國重大外交政策研究( 2006年)。5、美國對華情報評估解密檔案的整理與研究(2007年)。6、冷戰與中印邊界沖突:1949-1965年中印關系史研究(2009年)。7、有關中蘇關系的俄國解密檔案的整理與翻譯(2009年)。2 西方 加蒂斯《遏制戰略》 1982年第一版,國內引進過。2005年出了新版,把里根時代補上了。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During the Cold W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加蒂斯編纂《冷戰》,刪減後國內出版了。 對冷戰有個總體印象---- 牛津通識系列的Robert McMahon, The Cold War: A Very Short Intro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6. 冷戰指的是什麼啊它是起始時間是什麼啊
冷戰
冷戰(1945年至1990年)簡單來說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員國)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歐集團(即華沙條約組織的成員國)之間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這個詞起源於1947年4月16日伯納德·巴魯克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的一次演說。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兩方都盡力避免發生一場全面的「熱」戰。雙方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剝削工人」,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邪惡帝國」,企圖將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傳播到民主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社會主義革命、人民革命、民族解放運動蓬勃發展,嚴重地沖擊著殖民主義、資本主義體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為了遏制、撲滅這些革命運動的發展,鞏固資本主義體系,採用各種手段推行「冷戰」政策。最先提出「冷戰」術語的是美國參議員伯納德·巴魯克於1946年初在一次演說中提出來的。同年3月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訪美時,在富爾頓發表的反共演說和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的國情咨文的有關內容,標志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正式推行「冷戰」政策。1947年 9月,美國政論家沃爾特·李普曼出版了「冷戰」一書並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鼓吹「冷戰」的文章。從此起,「冷戰」術語廣為流行,「冷戰」政策成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統治集團,遏制、破壞社會主義,鎮壓人民革命的一種重要手段。
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阿富汗爭端是幾個東西方國家發生區域沖突的例子,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是雙方代理人之間的沖突,在這些沖突中,主要強國只是通過資金和武器援助各自支持的國家或組織。這么做就減少了兩大陣營沖突的緊張性。
隨後,美軍把「冷戰」作為一種戰爭類型列入野戰條令。1962年版美軍《作戰綱要》,把戰爭分為三種類型,即「冷戰」、「有限戰爭」、「全面戰爭」。給「冷戰」所定的定義和原則是:「冷戰包括除有限戰爭和全面戰爭以外的所有行動。敵對的國家或聯盟可以用冷戰來進行較量」,「不僅運用政治、經濟和心理力量,而且還使用軍事力量。軍隊在冷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地或間接地為實現國家目標做出貢獻。為遏制他國使用武力,可以動員後備役部隊或展開現役部隊」。「冷戰和有限戰爭之間的界限既不是明確的,也不是絕對的。因此,可能需要使用正規軍隊來進行實際上是戰斗行動的冷戰活動」。1968年版美軍《統帥綱要》又補充規定,「穩定局勢作戰也包括在冷戰中」。 這里說的「穩定局勢作戰」,就是在世界各地進行的鎮壓、撲滅各國人民革命運動的作戰。在世界上,哪裡有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它們的軍隊就派往哪裡,進行鎮壓,或是對反動政府提供軍援和作戰支援,甚至進行核訛詐、核恫嚇,大耍「世界憲兵」的把戲。此外,以美國為首的反動集團進行「冷戰」的手段還包括:派遣「和平隊」進行滲透;挑起事端進行顛覆活動;以「經援」、「軍援」為誘餌,拉攏「朋友」,擴大勢力范圍;以簽訂集體防禦條約的形式擴大軍事同盟,美國先後與五十多個國家簽訂了共同防禦條約;在外國建立軍事基地,派軍隊控制戰略要地;以經濟封鎖、制裁等手段,破壞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挑撥社會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瓦解社會主義體系;以文化入侵,對社會主義國家推行和平演變戰略,等等。盡管如此,並沒有阻止世界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亞、非、拉和大洋洲,只有 38個獨立國家,現在已發展到 140多個獨立國家。
美國與蘇聯競爭的一個主要領域就是科學技術,此外還包括了十分隱蔽的間諜戰,和雙方的政治宣傳戰。雖然雙方的諜報系統經常採取秘密的暗殺行動,但是由於核武器的威懾,兩陣營一直沒有發生全面沖突。當然在當時,人們並不清楚,一個地區性的小規模沖突是否有可能引發核戰爭,有鑒於此,每一次的沖突都會引發人們極高的關注。這種緊張態勢幾乎像真正的戰爭那樣改變了全世界所有人的生活。
德國可以算是冷戰中最主要的爭端焦點,特別是柏林。柏林牆很可能是冷戰最生動的標志。這堵牆將西柏林(由與法國、英國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結盟的西德控管)與將其包圍的東德完全隔開。
西方世界對冷戰的研究經歷了3個階段。在二戰結束後10多年的時間內,很少有學者會挑戰美國官方對冷戰起因的看法:即雙方關系的破裂是由於斯大林違反了雅爾塔共識、蘇聯企圖主宰東歐,以及蘇聯的擴張主義。
但是之後很多歷史學家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美國企圖保障其在全球的貿易利益才是冷戰最主要的起因。一些歷史學家認為,美國的帝國主義野心如果不是最主要,至少也是與蘇聯的作為同等重要的導致冷戰爆發的原因。簡單而言,史學家對誰應該為美蘇關系的破裂以及冷戰是否是不可避免的這兩個問題上產生分歧。後一種觀點(即美國應該負責)在越南戰爭中達到頂峰,很多人開始認為,美國在道德層面上並不比蘇聯高多少。
各國的軍隊很少捲入到冷戰之中;這場戰爭主要是諸如美國中情局、英國軍情六處、西德情報局、東德國家安全部和蘇聯的克格勃等情報機構之間展開的。世界主要強國從來不會直接捲入一場針對對方的軍事沖突。
冷戰中大部分的傷亡可能是由情報機構所採取的針對平民或軍事目標的襲擊造成的。間諜被派往東西兩方陣營,或者在當地召募情報人員,甚至強迫加入。當間諜被發現時,他們不是被立即殺害,就是與對方所抓獲的人質交換。間諜飛機和其他從事查勘任務的飛機一旦發現會被立即擊落。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緊推行「冷戰」政策,導致了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的產生。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條約」組織(簡稱「北約」)於 1949年 4月 4日成立,繼後,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簡稱「北約」)於 1955年 5月14日成立。從此以後,「北約」集團 15個國家的軍隊近 600萬兵力和「華約」集團 7個國家的軍隊 600萬兵力,雙方千萬大軍開始處於戰略對峙狀態。美國的 1626枚戰略導彈和蘇聯的1910枚戰略導彈,及雙方數以萬計的戰役核導彈,相互瞄準著對方成員國的軍事、政治、經濟目標,處於待機「按電鈕」之勢,進而導致軍備競賽,爭奪核優勢、航天優勢的斗爭愈演愈烈,國際形勢日趨緊張。只是雙方都害怕毀滅於世界上已掘有的130億--160億噸當量(相當於在廣島使用的 100萬顆原子彈的威力)的核武器中,誰也未敢啟動「核按鈕」,發動核大戰。蘇聯、「華約」於 1991年解體後,美、蘇兩大集團長達 40年的「冷戰」才算告終。這種「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趨向緩和。但是,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又企圖製造反對中國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的新的冷戰。這是值得引起警惕和防備的。
今天很多的觀察家認為,美國在冷戰中的許多作為是違反其憲法以及國家理想的(例如未經國會授權而發動一場未經宣告的戰爭)。美國的政治或軍事領導人則經常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來開脫此類行為。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們認為,他們受到兩個超級大國的凌辱。例如在阿富汗的反美主義主要來源於冷戰中美國為阻遏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而採取的不當行為。
在冷戰後期,歷史學家們開始尋求一種後修正主義的解答。到冷戰結束後,這一派觀點已經佔了上風。這派歷史學家並不認為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國應該為冷戰負全責,而是歸咎於雙方的誤解與反應,兩方都應對冷戰負責。後修正主義學者追隨了現實主義國際關系的看法,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如1947年對希臘的援助和馬歇爾計劃是必要的。
根據這種觀點,「共產主義運動」並不是西歐困境的根源。相反,在經濟、政治方面的全面戰爭,以及歐洲的社會結構才是其根源。而馬歇爾計劃重建了一個良好的歐洲經濟體系,從而減少了極左勢力在西歐的吸引力。對歐洲來說,經濟援助結束了資金短缺,刺激了對戰後重建的投資。對美國來說,該計劃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增加了美國對外出口。北約組織則將西歐國家納入共同防禦體系,從而避免了共產主義的擴張。後修正主義學派不認為共產主義具有擴張性,企圖推翻「自由世界」,但是他們同時認為美國在歐洲的政策在確保歐洲的穩定方面是必要的,從而避免權力向蘇聯傾斜,最終危及到西方的經濟、政治制度。
7. 歷史課文中冷戰的影響是什麼
冷戰給美蘇雙方以及東西方之間帶來了長期的對峙和對抗,阻礙了全球一體化發展,也造成了德國、 朝鮮、 中國等的分裂,並引發局部戰爭。促進了世界格局多極化的形成,同時也推動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
8. 各位大神,本人想報讀暨南大學歷史繫世界近現代史(冷戰史)的研究生,請問復習要用到什麼專業課書本
這位同學,歡迎來報考,因為你可能源在復試中遇到我,哈哈。
教材的選擇,你留意一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國史和世界史系列,再看看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基本也就夠了(從時間角度考慮,你也沒那麼多時間)。
考慮清楚你究竟想主攻什麼方向,並好好准備一下,在復試的時候要做好自我介紹,要突出你的誠意和知識儲備。差不多就這樣子吧,說多了怕你亂了,哈哈。
9. 冷戰的歷史是
冷戰(英語:Cold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斗爭。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標志著冷戰開始。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華約解散,之後蘇聯解體,說明了蘇聯模式的失敗,標志著冷戰結束,同時也標志兩極格局結束,前後共44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變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超多強」。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斗爭。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沖突嚴重,但雙方都盡力避免世界范圍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冷戰主要表現為以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對峙。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兩大軍事集團實力相當,誰都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結束對方與其的世界霸權爭奪。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相互保證毀滅。冷戰結束後再加上經歷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難,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10. 冷戰的歷史必然
冷戰的必然結果,就是說一定會導致兩個人感情出一些問題,所以呢,最好是要和解。